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学汇总

中医学汇总

中医学汇总
中医学汇总

第一章导论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四大医学典籍可以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素问》《灵枢》两部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典医籍。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该广阔了中医的望闻问切辨证论治,为中医临床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药物学专著,上中下三品:君、臣、佐使,药物的四气五味七情。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恒动观念

三、辨证论治

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

1、思外揣内

2、注重整体研究

3、援物比类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古人认识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存在和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阴阳两种属性。

阴阳的基本特征?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

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凉的、晦

阴阳的属性特点?P14

1、普遍性

2、相关性

3、相对性

4、可分性

阴阳的相互关系?

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

用阴阳来指导疾病治疗的原则?

1、损其有余

2、补其不足

3、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五行的特性?

木:木曰曲直,形容具有生长、生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

火:火曰炎上,指具有温热、升腾等特性的事物或现象。

土: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特性的事物或现象。

金:金曰从革,指具有肃杀、潜降、收敛等特性的事物或现象。

水:水曰润下,指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的事物或现象。

母病及子(顺传):指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例如:肾属水,肝属木,按水生木的规律,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就是母病及子。

子病犯母(逆传):又称“子盗母气”,即病变由子脏波及到母脏。上述的肝肾精血不足病变中的另一种病理原因则可能是由于肝先虚而下汲肾精,最终导致肝肾精血不足。

相乘:指相克太过或被克不及而为病。

相侮:意即反客为病。指逆着原先相克顺序的病理传变,其原因亦不外乎一行太盛,一行太虚。

第三章藏象学说

五脏,即心、肺、脾、肝、肾;

六脏,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脏,多为实质性脏器,其共同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多为中空管腔性脏器,其共同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盛,传化水谷糟粕。

《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脏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

2,心主神志

系统连属

1,心在志为喜

2,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3,心在窍为舌

4,心在液为汗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

2,主宣发和肃降

3,通调水道

4,朝百脉、主治节

系统连属

1,肺在志为悲忧

2,肺在液为涕

3,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4,肺在窍为鼻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 脾主运化:运化水谷运化水液

2,脾气主升:升清升举内脏

3,脾主统血

系统连属

1,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2,在志为思

3,在液为涎

4,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1,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助脾胃运化及胆汁分泌排泄

调达情志

调节生殖功能

2,肝藏血

系统连属

1,肝在志为怒

2,肝在液为泪

3,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4,肝开窍于目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1,肾藏精

2,肾主水

3,肾主纳气

系统连属

1,肾在志为恐

2,肾在液为唾

3,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4,肾开窍于耳和二阴

胆:1,贮存和排泄胆汁

2,主决断

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

1,脑:主宰生命及精神活动

主感觉与运动

2,女子胞:主月经,主孕育胎儿

Ps:与精神情志有关:心、肝、胆、脑

Ps:与血的生成有关:脾胃、心肺、肝

(又有:肾藏精,精血同源)

Ps:与气的生成有关的:肾、脾胃、肺

Ps:与津液生成有关:胃小肠大肠、脾、肺

(又有:输布和排泄:肺、脾、肾、膀胱、大肠)

精:本始含义,是指具有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从精华、精微之意的角度出发,人体内的血、津液、髓以及水谷精微等一切精微物质,均属于精的广义范畴。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

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

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激发和促进

2,温煦作用产生热量温暖

3,防御作用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4,固摄作用血、津液等液态物质

5,气化作用通过其的运动产生各种生理功能效应

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第四章病因病机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1,外感性

2,季节性

3,地域性

4,相兼性

5,转化性

6,环境性

风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为百病之长

4,风性主动

寒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

3,寒主收引

4,寒性清澈

暑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夏至之后立秋之前)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扰神耗气伤津

3,暑多挟湿

湿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长夏)

1,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

3,湿性黏滞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如何理解湿性粘滞?

1、症状粘滞:如湿留大肠则大便黏腻不爽,湿浊内盛

则舌苔黏腻。

2、病程缠绵:病程长、反复发作或时起时伏、缠绵难

愈。

燥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Ps:初秋是温燥近冬是凉燥

火(热)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2,火(热)易扰心神

3,火(热)易耗气伤津

4,火(热)易生风动血

5,火(热)易致肿疡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七情致病的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与六淫区别:外感)

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2,影响脏腑气机:喜则气缓

怒则气上

悲(忧)则气消

思则气结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3,影响病情转归

饮食失宜:主要包括饮食不节(过饥、过饱)、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三方面。

劳逸失度?

1,过劳:劳力过度则伤气

劳神过度则伤心脾

房劳过度耗伤肾精

2,过逸

痰饮,其清稀者(寒)称饮,稠浊者(热)称痰。

痰分为有形、无形两种:

“无形之痰”:如瘰疠、痰核,以及停滞于肺脏经络等组织中未被排出的痰。眩晕、癫狂。

痰饮的形成?

1、邪:外感六淫、饮食不节、七情内伤等

2、正:上述邪气导致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

淤血的临床的共同特点?(课件)

1,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2,肿块,积于体内者,久聚不散

3,出血,血色紫黯或血块

4,望诊,久瘀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曲张

5,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

正邪盛衰与病机?

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2,邪气侵袭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3,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阴阳失调与病机:阴阳失调,是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之简称。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主要是引起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才能发生疾病。

寒热病机大致可以概括为:阳胜则热,致实热证;阴虚则热,致虚热证;阴胜则寒,致实寒证;阳虚则寒,致虚寒证。

气机失常与病机:气滞的临床表现为闷、胀、痛为主。

第五章四诊

四诊:望闻问切

四诊合参:指诊察疾病时,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全面结合分析,为准且诊断病症提供依据。

望诊:望神、望色等全身,望舌象等局部。

神,广义是指高度概括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是指人的神智、意识、思维活动。

望神包括望精神表情、意识思维、面色眼神、语言呼吸、动作体态等,其中望神情、眼神最为重要。

1,得神,又称“有神”,提示正气充盛,肺脏功能为衰,或病情较轻,预后良好。

2,少神,“神气不足”,提示正气已伤。

3,失神,又称“无神”,提示正气大伤,肺脏功能虚衰,病情严重,预后较差。

4,假神,是指垂危病人出现的暂时性的某些症状“好转”的假象,提示病情恶化,肺脏精气将绝,预后不良。

5、神乱:焦虑恐惧、狂躁不安、淡漠痴呆、猝然昏倒。

常色有主色和客色之分,主色指由禀赋所致、终生不变的色泽;客色指受季节气候、生活和工作环境、情绪及运动等不同因素影响所致气色的短暂性改变,非疾病所致。

病色,包括五色善恶与变化:

1、青色:主寒、痛、淤血、惊风。

青色属木,为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2、赤色:主热

赤色属火,多为火热内盛,鼓动气血,充盈脉络所致。

3、黄色:主湿、虚、黄疸

黄色属土,多为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气血乏源,肌肤失养而致。

4、白色:主虚、寒、失血

白色属金,乃阳气虚衰,血行无力,脉络空虚,气血不荣所致。

5、黑色:主肾虚、水饮、淤血

黑色属水,为阳虚阴盛,水饮内泛,气血凝滞,经脉肌肤失养而致。

正常舌象概括为“淡红舌,薄白苔”。

望舌色:

1,淡白舌:主虚证、寒证。舌淡白而胖嫩多为阳气虚弱;淡白而瘦薄多为气血两虚。

2,红舌:主热证

3,绛舌:主热盛,主淤

4,青紫舌:青舌主阴寒,淤血;紫舌主气血壅滞,淤血。

望舌苔:可以辨别病邪的性质、消长与卫气的存亡。

苔质

1,厚薄:反映病邪的深浅。苔薄者多邪气在表,病轻邪浅;苔厚者多邪入脏腑,病较深重。

2,润燥:反映津液的存亡。润苔,津液未伤;滑苔,脾虚湿盛;燥苔,津液耗伤。

苔色

1,白苔:主表证,寒证,湿证。

2,黄苔:主里证,热证。

3,灰黑苔:主里热、里寒之重证。

Ps:咳嗽: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声有痰为咳嗽。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者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主要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

生活史、家族史等。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

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

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

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

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

天花麻疹全占验”。

恶寒: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服或近火取暖而不能缓解者;

畏寒: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服或近火取暖而能够缓解者。

问寒热

1,恶寒发热

指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多为外感病的初期,是表证的特征。

2,但寒不热

指病人只感寒冷而不发热,为里寒证。

3,但热不寒

指病人只发热而无怕冷之感,为里热证。

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为潮热,其中日晡潮热者,阳明腑实证;

午后潮热,入夜加重,或骨蒸劳热者,多为阴虚;

午后热盛,身热不扬者,可见于湿温病。

4,寒热往来

指恶寒与发热交替而发,是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互为进退之象,可见于少阳证和疟疾。

疼痛的性质和特点?

疼痛伴有胀感者为胀痛,为气滞所致,如见于肝郁气滞,头目胀痛;

痛如针刺刀割者为刺痛,为淤血所致;

绞痛者,或为有形实邪阻滞气机,或为阴寒之邪凝滞气机;

隐痛者,多为精血亏虚,或阳虚有寒;

重痛者,常为湿邪困阻,气机不畅所致;

疫痛见于肢体多为湿阻,见于腰膝多属肾虚;

冷痛者,常因寒邪阻络或阳虚所致;

灼痛者,多因邪热亢盛。

痛处走窜,疾位游走不定,为窜痛,或为气滞,或为风胜;

痛处固定者,发于胸胁脘腹多为血瘀,见于关节为痹症。

疼痛的部位?

1,头痛:

后脑痛连项背,属太阳经病;

痛在前额或连及眉棱骨,属阳明经病;

痛在两颞或太阳穴附近,为少阳经病;

头痛而重,腹满为汗,为太阴经病;

头痛连及脑齿,指甲微青,为少阴经病;

痛在巅顶,牵引头角,气逆上冲,甚则作呕,为厥阴经病。

2,胸痛:多为心肺之病

3,胁痛:多于肝胆病关系密切

4,脘腹痛:其病多在脾胃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生用手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

脉诊的临床意义?

可以了解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推断病情轻重及其预后情况。

脉诊的临床意义大致为:左手,心、肝胆、肾;右手,肺、脾胃、肾。

诊脉时用指力轻切在皮肤上称为举,即浮取或轻取;

用力不轻不重称为寻,即中取;

用重力切按筋骨间称为按,即沉取或重取。

如此脉分三部,每部有轻、中、重取三法,共称三部九候。

正常脉象又称“平脉”或“常脉”,其特点是: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四五至,约每分钟60~90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这些特征在脉学中称为“有胃、有神、有根”。

有胃即从容、和缓、流利为主要特点,反映脾胃运化功能的强盛和营养状况的良好;

有神以应指有力柔和、节律整齐为主要特点,反映病情轻浅或病虽重而预后良好;

有根以尺脉有力,沉取不绝为特点,反映肾气犹存,生机不息。

常见脉象:

1,浮脉

脉象:轻取即得,重按反减。

主病:主表证,虚证。

2,沉脉

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主病:主里证。

3,迟脉

脉象:脉来缓慢,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钟少于60次)。主病:主寒证。

4,数脉

脉象:脉来急促,一息脉来五至以上(每分钟90次以上)。

主病:主热证。

5,虚脉

脉象:举之无力,按之空虚,应指软弱。

主病:主虚证。多见于气血两虚。

6,实脉

脉象:脉来坚实,三部有力,来去俱盛。

主病:主实证。

7,弦脉

脉象:形直体长,如按琴弦。

主病:主肝胆病、诸痛、痰饮、疟疾。春令平脉亦见弦象。

8,滑脉

脉象: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

主病:主痰饮、食积、实热。可见于青壮年和妊娠妇女。

9,洪脉

脉象:脉形宽大,状如波涛,来盛去衰。

主病:主气分热盛。属实证。

14,结脉

脉象: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主病:主阴盛气结、寒痰淤血、气血虚衰。15,代脉脉象: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主病:主脏气衰微,亦主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打损伤。

16,促脉

脉象:往来急促,数而时止,止无定数。

主病:主阳热亢盛,气血痰食郁滞,脏气衰败。

第六章辨证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它们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经过分析和综合,以概括病变的类别、部位、性质以及邪正盛衰等方面情况,从而归纳为阴证、阳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八类基本症候。

八纲辨证:是概括性的辨证纲领,它是根据病人的整体证候表现之总和概括出来的规律。

表里辨证:辨别病变部位深浅、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

表证:是病位浅在肌肤的一类证候。

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

以发热恶寒(或恶风)、舌苔薄白、脉浮为主,常兼见头身痛、鼻塞、咳嗽等症状。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热真假:

1,真热假寒又称阳盛格阴

由于内热过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郁而不能外达四肢,就会出现格阴于外的一些假寒的现象。如四肢厥冷、脉沉等,似属寒证,但其身寒而不喜加衣被,脉沉而有力,并且又可见口渴喜冷饮、咽干口臭、谵语、小便短赤、大便燥结等热象。这些说明内热炽盛是真,外呈之寒象是假。

2,真寒假热又称阴盛格阳

由于阴寒内盛,阳气虚弱已极,阳不制阴,虚阳浮越于外,使阴阳不相顺接而致。临床表现身热、面红、口渴、脉大等,似为热证;但见其身热而欲加衣被,面红而四肢寒冷,口渴而又喜热饮,印而不多,脉大但无力,并且又见小便清长、大便稀、舌淡、苔白等寒象。此是阴寒内盛是真,外呈之热是假。

虚实辨证:概括或辨别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

虚证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虚证:是指人体的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上又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区别。

1、血虚证:

血液不足,不能濡养。

面色苍白,唇色淡白,头昏眼花,舌质淡,脉细无力。

2、气虚证:

全身或者某一脏腑功能减退。

面色无华,少气懒言,疲倦乏力,自汗,动则诸症状加重,舌淡,脉虚弱。

3、阴虚证:

体内阴液亏损。

午后潮热,盗汗,颧红咽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4、阳虚证:

体内阳气不足。

形寒肢冷,面色晄白,神疲乏力,自汗,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弱。

阴阳:概括病症类别的一对纲领。

它可以概括其他三对纲领,即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

阴证:是体内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的证候,属寒、属虚。

阳证:是体内热邪壅盛,或阳气亢盛的证候。属热、属实。

亡阴证、亡阳证

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危重证候。

亡阴证:是指体内阴液大量消耗或丢失,而出现的阴液衰竭的病变和证候,主要见证有:汗出而黏,呼吸短促,身热,手足温,烦躁不安,渴喜冷饮,面色潮红,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

亡阳证:是指体内阳气严重耗损,而表现出的阳气虚脱的病变和证候。主要见证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精神淡漠,身畏寒,手足厥逆,气息微弱,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

八纲之间的关系:相兼、转化、夹杂、真假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结合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和归纳,借以推究其病机,判断病位、病性以及正邪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心病辨证共有几种证候?

1、心气虚、心阳虚

证候: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自汗,脉细弱或结代。

若兼见面白无华,体倦乏力,舌淡苔白,此属心气虚;若兼见形寒肢冷,心胸憋闷,舌淡胖,苔白滑,此属为心阳虚,

2、心血虚、心阴虚

证候:心悸、失眠、健忘多梦为其共有症状。若见面白无华,眩晕,唇舌色淡,脉细,此为心血虚证;若兼见心烦,颧红,潮热,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此为心阴虚证(阴虚则阳亢)。

3、心火炽盛

证候:心胸烦热,失眠,面赤口渴,舌尖红赤,苔黄,脉数;或见口舌生疮,舌体腐烂疼痛,或吐血衄血,甚或狂躁、谵语等。

4、心血瘀阻

证候: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刺痛,痛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舌质紫黯或见瘀点瘀斑,脉细涩或结代;重者暴痛欲绝,口唇青紫,肢厥神昏,脉微欲绝。

5、痰迷心窍

证候:面色晦滞,脘闷作恶,意识模糊,语言不清,呕吐痰涎或喉中痰鸣,甚则昏迷不省人事,苔白腻,脉滑;或有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喃喃自语,举止失常。

6、痰火扰心

证候:发热,面赤气粗,口苦,痰黄,喉间痰鸣,狂躁谵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失眠心烦,或神志错乱,苦笑无常,狂躁妄动,甚则打人骂人,

肺气虚

证候:咳喘无力,动则气短,面色*白无华,体倦乏力,声音低微,痰清稀,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脉虚弱。

肺阴虚

证候: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稠,或咳痰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潮热,颧红,五心燥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

脾气虚

证候:食少纳呆,口淡无味,脘腹胀满,便溏,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四肢倦怠消瘦,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脉缓弱。

脾阳虚

证候:纳呆食少,脘腹胀痛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面色萎黄,口淡不渴。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大便溏薄清稀,或白带量多质稀,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胃阴虚

证候: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或脘痞不舒,干呕呃逆,形瘦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胃阳虚

证候:胃脘隐痛,吐清水,喜温喜按,得食痛减,面色*白,胃冷肢凉,神疲乏力,舌质淡,苔白,脉弱。

肝气郁结

证候:情志抑郁或易怒,善太息,胸胁或少腹胀痛,或咽有梗塞感,或胁下痞块,妇人见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甚至闭经,舌质紫或边有瘀斑,脉沉弦涩。

肝火上炎

证候:头胀痛,眩晕,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苦咽干,不眠或恶梦纷纭,挟肋灼痛,耳鸣耳聋,尿黄便秘,或吐血,*血,或目赤肿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肝阴虚

证候:头晕,头痛,耳鸣,胁肋隐痛,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烦躁失眠,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肝阳上亢

证候:急躁易怒,头胀痛,眩晕目胀,或面部烘热,口苦咽干,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脉弦数。

肾阳虚

证候:腰膝酸软,形寒肢冷,以下肢为甚,头晕耳鸣,神疲乏力,阳痿,不孕,尿少,浮肿或五更泄,面色*白,舌质淡胖,脉沉弱。

肾阴虚

证候:眩晕,耳鸣耳聋,失眠多梦,咽干舌燥,腰膝酸软,形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闭,不孕或见崩漏,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肝胃不和

证候:胸胁、胃脘胀满疼痛,呃逆嗳气,吞酸嘈杂,郁闷或烦躁易怒,苔薄黄,脉弦。

卫气营养辨证,是将外感温热病哎其病程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为卫、气、营、血四个不同阶段的证候类型,用以说明其病位深浅、病情轻重以及各阶段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卫分证

2,气分证

3,营分证

4,血分证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纲领,东汉张仲景创立,用于对外感伤寒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证候进行分类归纳的一种辨证方法。

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条经脉而言。

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

防治原则是

1、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2、治病求本、

3、调整阴阳与气血、

4、扶正祛邪、

5、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6、因时因地因人治宜。

治标求本:就是要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其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它是辨证论治的一个基本原则。

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如临床上常用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

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施治。常用的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

标本缓急

1,急则治其标

2,缓则治其本

3,标本兼治指其标本病并重,应标本兼治。

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

祛邪,即是祛除病邪,减轻或消除邪气的毒害作用,使邪去正安。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情的发展和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治疗上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疗。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或同一性质的证候,可以才用相同的治法治疗。

基本的治法包括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

第八章中药

中药的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毒性。

四气:寒、热、温、凉

五味:酸、苦、甘、辛、咸

辛:“能散、能行”,发散、行气、行血

甘:“能补、能和、能缓”,补益、调和、缓急

酸:“能收、能涩”,收敛、固涩

苦:“能泄、能燥”,通泄、燥湿

咸:“能下、能软”,泻下通便、软坚散结

“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及攻乌,

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首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海藻、大戟、甘遂、芜芫、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人参、西洋参、细辛、芍药、藜芦

人参最怕五灵脂。

煎煮方法?

1,先煎:介壳,矿石类药

2,后下:薄荷、青蒿、香薷、木香、砂仁、沉香、豆蔻、草豆蔻等气味芳香,久煮有效成分易于挥发;3,包煎: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车前子、蒲黄及灶心土等黏性强、粉末及带有绒毛的药物

4,另煎:人参、羚羊角、鹿角等贵重药品。

5,溶化:又称烊化。如阿胶、龟胶、鹿角胶、鳖甲胶、鸡血藤胶及蜂蜜、饴糖等胶类。

第九章方剂

组方原则?

1,君药

2,臣药: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次于君药。

3,佐药:一是佐助药;二是佐制药;三是反佐药

4,使药:一是引经药;二是调和药

第十章针灸学基础

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

正经有十二,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正经”。

奇经有八条,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外侧为三阳,内侧为三阴,阳明、太阴在前缘,太阳、少阴在后缘,少阳、厥阴在中线。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指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胸腔,交手三阴经。

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表?

经络的作用生理功能?

1,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3,调节功能平衡

4,感应传导作用

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

针灸、推拿和拔罐治疗施术之所。

腧穴的主治规律?

1,远治作用

2,近治作用

3,双向调节作用

4,特殊作用

十四经脉是十二经脉与任督脉的总称。

毫针进针方法?

1、指切进针法

2、夹持进针法

3、提捏进针法

4、舒张进针法

行针:进针后,为了使病人产生针刺的感应,而行使一定的手法,称为行针。

得气:针刺部位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而医者指下也有一种沉紧的反应,称为得气。

常用的行针手法?

1,提插法

2,捻转法

3,刮针法

4,震颤法

下篇第一章内科常见病症

感冒:是因外邪侵袭人体所引起,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风寒、发热、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病因病机?

1,外感邪气

2,卫外不固

外感风寒

证候: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喉痒或咳嗽声重,吐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葱豉汤(葱白、淡豆豉)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穹、枳壳、茯苓、桔梗、甘草)

外感风热

证候:发热,微恶风,或有汗出,头痛且胀,咳嗽咯痰黄稠,口干微渴,咽喉*红作痛,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金银花、连翘、淡豆豉、牛蒡子、薄荷、荆芥穗、苦桔梗、甘草、竹叶、鲜芦根)

银翘散

组成: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薄荷甘草,淡豆豉桔梗芦根

辛凉解表银翘散

竹叶荆牛薄荷甘

豆豉桔梗芦根入

风热外感服之安

功能: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证:风热表证之重者。

发热,微恶风,或有汗出,头痛且胀,咳嗽咯痰黄

稠,口干微渴,咽喉*红作痛,舌苔薄白微黄,脉

浮数。

二陈汤

组成:半夏橘红茯苓甘草生姜乌梅

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证:湿痰咳嗽。

痰多色白易咯,苔白腻,脉滑。

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白术炙甘草茯苓

功能:益气健脾。

主证:脾胃气虚证

四物汤

组成:熟地白芍当归川芎

功能:养血调经

主证:血虚血滞证。

补血代表方调经常用方血病通用方

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

六味地黄益肾肝

萸山茯苓泽泻丹

功能:滋补肾阴

主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潮热舌红少苔脉沉细数合谷

归经: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中点桡侧

主治:五官病、妇产科病、外感病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孕妇禁针灸。

足三里

归经:足阳明胃经

定位: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

主治:胃肠病、下肢病、神志病、外科病,虚损强壮穴操作:直刺1~2寸,可灸。

三阴交

归经:足太阴脾经

定位:内髁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

主治:脾胃虚弱妇科病生殖病心血管病下肢病阴虚诸证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孕妇禁针。

委中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腘横纹中央

主治:要下肢痛证膀胱病丹毒

操作: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

内关

归经:手厥阴心包经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病胃病神志病眩晕症肘臂痛症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太冲

归经:足厥阴肝经

定位: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

主治:肝经风热妇科病木克土证下肢痛痿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1、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

总的原则为:“手臂上举,阴升阳降”“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胸。”

2、十二经脉在四肢的排列规律。

手足三阳经:“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3.十二经脉的流注规律。

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再传至手太阴肺经,周尔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

4.上肢、下肢的骨度分寸。

上肢部:(1)、腋前皱襞至肘横纹——9寸(2)、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

下肢部:(1)、股骨大粗隆至膝中——19寸(2)、膝中至外踝尖——16寸(3)、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18寸(4)、胫骨内髁下缘至内踝尖——13寸(5)、臀横纹至国横纹——14寸

5、胃脘痛的针灸治疗。

[处方]中脘、足三里、内关。肝气犯胃加阳陵泉、太冲。脾胃虚寒加脾俞、胃俞。

6、写出感冒的针灸处方。

[处方]风池、列缺、合谷、大椎、曲池。头痛配太阳,鼻塞配迎香。

7、牙痛的针灸治疗。

[处方]合谷、颊车、内庭、下关。

实热加风池、外关。虚火加太溪、行间。

8、急性腰扭伤的针灸处方。

[处方]人中、后溪、肾俞、腰阳关、委中。

9、痛经的针灸处方。

[处方]中极、气海、三阴交。

寒湿加水道、地机。肝郁加太冲。血瘀加血海。肝肾亏损、气血不足加肾俞、脾俞、肝俞、关元、足三里。

10、试述腧穴的分类。

腧穴分为三类。

(1)、经穴:是指分布于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上的穴位,是腧穴的主要部分,现有361个,(十二经脉双侧对称共309个穴,任、督脉前后正中单穴共52个穴).有一部分穴位有特殊作用,称特定穴,如背腧穴、五输穴、八会穴等。(2)、经外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定位,但不属于十四经脉的腧穴,故称“奇穴”。这些腧穴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功效,如太阳穴治疗头痛,腰眼穴治疗腰痛等。临床常用者约有50余个。

(3)、阿是穴: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映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又称天应穴、压痛点等。

11、什么叫“得气”,试述“得气”的重要性。

针刺部位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医者指下有一种沉紧的反应,这为得气,也称针感。针刺得气或不得气对疗效有很大关系,一般得气迅速,效果较好,得气迟钝,效果较差。有一部分病人不得气,可能因为取穴不准,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欠妥、刺激强度不够、患者体质虚弱,经气不足感觉减退或丧失。其针感性质、传导方向,也常与穴位部位有关。如头额部穴位以局部胀感为多,四肢末端及人中沟一般仅有痛感。肌肉丰满部位穴位容易出现酸感,刺中神经时会有触电样感觉,并向远端放射等。

12.下列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归经

手阳明大肠经

(1)合谷hegu(LI4)

§定位Location]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挠侧中点。

§主治(Indication)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牙痛、面瘫、牙关紧闭、腮腺炎、热病无汗、多汗、腹疼、便秘、经闭、滞产、半身不遂。

(2)曲池quchi(LI11)

§定位(Location)曲肘,肘横纹外侧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主治(Indication)咽喉肿痛、牙痛、目赤肿痛、热病、上肢不遂、腹痛吐泻、高血压风疹。

足阳明胃经

(3)足三里zusanli(ST36)

定位(Location)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缘外开一横指。

主治(Indication):胃痛、呕吐、腹胀、呃逆、痢疾、便秘、乳腺炎、下肢痹痛、水肿、癫狂、发烧、虚劳赢瘦、高血压、失眠、休克。

(4)丰隆fenglong(ST40)

定位(Location)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旁开二横指。

主治(Indication):头痛、眩晕、咳嗽痰多、哮喘、痰饮、呕吐、便秘、癫狂、下肢痿痹

(5)天枢tianshu(ST25)

定位(Location):脐中旁开2寸。

主治(Indication)腹胀肠鸣、脐周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急性肠麻痹

足太阴脾经

(6)三阴交sanyinjiao(SP6)

定位: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

主治(Indication):肠鸣、腹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痛经、闭经、滞产、阳痿、遗精、癃闭、遗尿、水肿、失眠、高血压、下肢痿痹。

(7)阴陵泉yinlingquan(SP9)

定位(Location):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

主治(Indication):腹胀、腹泻、水肿、尿潴留、遗尿、尿路感染、膝痛。

手少阴心经

(8)神门(HT7)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挠侧凹陷中。

主治:心痛、心悸、心烦、失眠、健忘、癫狂、胸胁痛、掌中热、目黄。

手太阳小肠经

(9)后溪(SI3)

定位:握拳,第五掌关节后之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头项强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癫狂、疟疾、腰背痛、落枕、急性腰扭伤、肩胛痛、手指及肘,臂挛痛。

足太阳膀胱经

(10) 肝俞(BL18)

定位: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黄疸,胁痛,目赤肿痛,视神经炎,吐血,衄血。(11)肾俞shenshu(BL23)

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水肿、腰痛、肾虚气喘、慢性腹泻、耳鸣、耳聋。

(12)肺俞feishu(BL13)

定位(Location):第三胸椎棘下,旁开1.5寸。

主治(Indication):咳嗽、气喘、吐血、盗汗、鼻塞、皮肤病、背痛。

(13)委中weizhong(BL40)

定位(Location):蝈横纹中点。

主治(Indication):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丹毒、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高热抽搐。

足少阴肾经

(14)太溪taixi(KI3)

定位(Location):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主治(Indication):眩晕、耳鸣、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便秘、消渴、气喘、咳血、咽喉肿痛、牙痛、失眠、腰痛。

手厥阴心包经

(15)内关(PC6)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挠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癫痫、热病、休克、呃逆、失眠、眩晕、偏头痛。

手少阳三焦经

(16)外关waiguan(SJ5)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挠骨与尺骨之间。

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落枕、胁肋痛、上肢麻木、疼痛、瘫痪、腮腺炎。

足少阳胆经

(17)风池fengchi(GB20)

定位(Location):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后发际上1寸。

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颈项强痛、目赤肿痛、鼻渊、热病、感冒、高血压、中风、口眼歪斜、失眠、健忘。

(18)阳陵泉yangliangquan(GB34)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胁肋痛、胆囊炎、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肿痛、口苦、呕吐。

(19)环跳huantiao(GB30)

定位(Location):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内三分之二交界处。

主治(Indication):坐骨神经痛、中风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

足厥阴肝经

(20)太冲taichong(LR3)

定位(Location):足背,第一、二柘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主治(Indication):胁痛、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眼涡斜、面肌痉挛、呕逆、小儿惊风、高热抽搐、遗尿、癃闭、疝气、崩漏、癫痫、下肢痿痹。

(21)期门(LR14)

定位(Location):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

主治(Indication):肋间神经痛、胆囊炎、呃逆、呕吐吞酸、腹胀。

督脉

(22)百会baihui(DU20)

定位(Location):前发际正中线上5寸,当两耳尖连线之中点。

主治:头痛、眩晕、耳鸣、中风失语、昏厥、癫狂、失眠、脱肛、阴挺。

(23)人中renzhong(DU26)

定位:人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界处。

主治:休克、昏迷、精神病、癔病、口眼歪斜、小儿惊风、急性腰扭伤、呼吸衰竭。

任脉

(24)中脘zhongwan(RN12)

定位(Location):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主治(Indication):胃痛、呕吐、腹胀、泄泻、呃逆、便秘、胃痉挛。

第一章导论

第一、二节(1节)

第三、四节自学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概念、基本特点)(1.5节)

1.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理解)

2.阴阳学说应用

第二节五行学说(概念、23页表)(1.5节)

第三章

第一节脏腑(3节)

1.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2. 六腑的主要功能

3. 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

4.脏腑之

间的相互联系(理解)

第二节精、七、血、津液(关系理解概念、功能)(2节)第四节自学

第四章病因病机

第一节病因(3节)

1.外感致病因素(六淫致病特点共性特性)

2.内伤致病因素

3.其他致病因素

4.可致病的病理产物(了解)第二节病机自学

第五章四诊

第一节望诊(望舌苔及临床意义)余了解第二节闻诊了解(2.5节)

第三节问诊(理解)第四节切诊(部位方法)(1.5)第六章辩证

第一节八纲辩证(2节)

1.表里

2.寒热(鉴别)

3.虚实(鉴别)

4.阴阳

5.八纲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脏腑辩证(了解)(1节)

第三四节自学

第七章

第一节防治原则(1节)

1.预防为主

2.治病求本

3.调整阴阳

4.扶正祛邪

5.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6.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第二节治法

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第八章

第一节中药的基本知识(1节)

四气五味十八反

第二节中药(红掌握功效主治余理解)(10节)

麻黄桂枝羌活柴胡薄荷葛根菊花独活苍术茯苓茵陈石膏知母栀子金银花蒲公英生地黄牡丹皮黄芩黄连黄柏山楂鸡内金大黄贝母半夏苦杏仁附子干姜

陈皮香附木香川芎丹参三七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熟地当归白芍麦冬枸杞五味子山茱萸天麻钩藤

酸枣仁

第九章

第一节(1节)

1.方剂的组成及变化(组方原则)

2.3.自学

第二节(9节)(红掌握组成功用主治余理解)

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独活寄生汤镇肝熄风汤平胃散茵陈蒿汤八正散白虎汤清营汤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大承气汤二陈汤理中丸越鞠丸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四君子汤四物汤生脉散六味地黄丸一.选择题30分

1可以用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解释的是()

A阴中求阳B重阴必阳C重阳必阴D寒极生热E寒者热之2根据五行理论肝脾不合属于()

A木乘土B木克土C土克木D木侮土

3主二便的脏器是()

A心B肝C脾D肺E肾

4饮食不节主要损伤()

A脾胃B肝脾C心脾D心肾E脾肾

5凉燥病症的发病季节是()

A春B夏C秋D冬

6属于气虚的辩证要点的是()

A面色苍白B神疲乏力C五心烦热D畏寒肢冷

7淤血病症出现的疼痛是()

A胀痛B酸痛C刺痛D隐痛E绞痛

8下列哪项中为肝所主()

A藏血B统血C血脉D生血E运血

9人体的先天之本是()

A心B肝C脾D肺E肾

10与生殖发育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A心B肝C脾D肺E肾

11能够调节呼吸作用的脏器是()

A心肺B肝C脾D肺E肾肺

12与宗气的生成有着密切关系的脏器是()A心肺B肝C脾胃D肺E肾肺

13下列哪项不属于六淫之风邪的致病特点()

14湿邪的性质和治病特点下列哪项不确切()

15下列哪种说法最能反映六淫的概念()

16淡白舌主病多为()

17肝胆在舌上的分属部位是()

18下列除哪一项外均见于正常人()

19胃阴虚症可见的症状有()

20心阳虚心气虚心阴虚心血虚的共同症状是()

24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是指脾的运化()作用

25合谷穴的定位是()

26阳陵泉归经于()

27内关穴归经于()

28关元穴归经于()

29胃痛时应针()穴位

30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指()

二.填空题20分

1八纲中_寒_属阴,_热_属阳。

2根据"虚则补其母的治则",肝虚者可以补_,根据"实则泻其子"的治则,肝实者可以泻_。

3望舌主要是观察_和_的变化。

3脉象形直体长,如按琴弦为_脉,主_,诸痛,痰饮,疟疾。4麻黄汤组成_,炙甘草_,_。

5桂枝的功效_,温经通脉_。

6六味地黄丸的功效是_主治_。

8七情对五脏的损伤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认为喜伤心,_伤肝,_伤脾,_伤肺,_伤肾。

9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包括_,_,_等。

10肺主气的功能,包括主_和_两方面。

三.判断题20分

1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是阴阳转化的具体体现。()

2能减轻或者消除寒症的药物属阳。()

3心火旺盛,累及肝脏,引动肝火,致使心肝火旺,称为母病及子。()

4饮食不节包括饮食偏寒偏热和五味偏嗜两方面。()

5五脏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

6浮脉主表证也主里证。()

7失神见于邪实患者。()

8“回光返照”用来比喻失神。()

10丹参是血液中之气药。()

四.简答题30分

1、外感风寒型感冒的症候,治则,方药(8分)

2、腧穴的主治规律。(6分)

3、十二经脉的命名。(12分)

4、双手进针法有哪几种方法。(4分)2008年中医AB卷,小题很有用

2008年度中医学考试卷 A

一、名词解释(总分16分)

1. 得气(3分)

2. 腧穴(3分)

3. 阴阳(4分)

4. 君药(3分)

5. 相克(3分)

二.填空题(总分20分)

1、五行的特性是木曰、火曰、土爰、金曰、水曰。

2、中医基本的治法一般包括汗、下、吐、、、、、等八种治疗方法。

3、四君子汤的药物组成为、、、。

4、肝主疏泄包括、、三个方面。

5、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三个方面。

三.选择题(总分10分)

1、属于气虚的辩证要点是:()

A 心烦心悸

B 刺痛夜甚

C 面色潮红

D 神疲乏力

E 舌红少苔

2、黄苔主病多为:()

A 里证、热证

B 寒证、实证

C 虚证、热证

D 里证、实证

E 虚证、寒证

3、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者,是()

A洪脉B滑脉 C数脉D实脉 E平脉

4、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特点的邪气是:()

A火 B风 C暑 D湿 E燥

5、下列哪项为风热感冒的临床表现:()

A恶寒发热,无汗头痛B鼻塞声重,流清涕C咳嗽吐白痰D 苔薄黄,脉浮数 E苔薄白,脉浮紧

6、中医五脏中“肺”的主要功能以下错误的是:()

A肺主纳气B肺主气C主宣发肃降D通调水道 E朝百脉,主治节

7、胶类药入汤剂时应当:()

A先煎 B后入C包煎D烊化E单煎

8、以下哪项不是麻黄的功效:()

A辛温解表 B宣肺平喘 C利水消肿 D辛凉解表 E 祛风止痒9、四物汤的药物组成是:()

A柴胡、当归、芍药、甘草B熟地、当归、芍药、川芎

C人参、白术、茯苓、甘草D柴胡、枳实、当归、甘草

E 生地、当归、芍药、甘草

10、外感发热,证见发热,微恶寒,头痛,目赤,咽痛宜选用:A薄荷B朱砂C麻黄D藿香 E 桂枝

四、简述题(总分54分)

1. 简述中药配伍之“十八反歌”内容。(5分)

2. 按流注顺序简述十二经脉的名称。(6分)

3. 简述桂枝汤的组成、功效和主治。(10分)

4. 简述感冒之外感风热的证候、治法。(10分)

5. 简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5分)

6. 简述足三里的归经、定位及主治。(6分)

7. 简述内关的归经、定位及主治。(6分)

8. 晕针的处理及预防。(6分)

2008年度中医学考试卷B

一.名词解释:(共16分)

1. 行针(3分)

2. 经络(3分)

3. 阴阳(3分)

4. 八纲辩证(4分)

5. 相生(3分)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五行的特性是木曰、火曰、土爰、金曰、水曰。

2、八纲证侯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3、七情对五脏的损伤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认为伤心,伤肝,伤脾,伤肺,伤肾。

4、弦脉的脉象特征为,。

5、阴阳间的相互关系有、、、。

三.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属于气虚的辩证要点是:(D)

A、心烦心悸

B、刺痛夜甚

C、面色潮红

D、神疲乏力 E舌红少苔

2、黄苔主病多为:()

A、里证、热证

B、寒证、实证

C、虚证、热证

D、里证、实证

E、虚证、寒证

3、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者,是()

A洪脉B滑脉 C数脉D实脉 E平脉

4、根据五行理论,“肝脾不调”属于()

A土乘木B木乘土C木侮土D土克木E木生土

5.下列哪项为风热感冒的临床表现:()

A恶寒发热,无汗头痛B鼻塞声重,流清涕C咳嗽吐白痰D 苔薄黄,脉浮数 E苔薄白,脉浮紧

6.中医五脏中“肺”的主要功能以下错误的是:()

A肺主纳气B肺主气C主宣发肃降D通调水道 E朝百脉,主治节

7、中医学中被称为“华盖”的脏腑是:()

A心 B肺C肝D肾E脾

8、以下哪项不是麻黄的功效:()

A辛温解表 B宣肺平喘 C利水消肿 D辛凉解表

9、二陈汤的药物组成是:()

A柴胡、当归、芍药、甘草B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C人参、白术、茯苓、甘草D柴胡、枳实、当归、甘草

10、外感发热,证见发热,微恶寒,头痛,目赤,咽痛宜选用以下哪味中药:()

A大黄B桂枝C薄荷D藿香四.简答题:(共54分)

1. 中药配伍之“十八反歌”内容。(5分)

2. 促、结、代三脉脉象如何区别?(5分)

3. 《伤寒论》之大承气汤的组成、功用和主治。(10分)

4. 感冒之外感风热的证候、治则及方药(10分)

5. 按流注顺序简述十二经脉的名称。(6分)

6. 简述阳陵泉的归经、定位、主治。(6分)

7. 简述外关的归经、定位、主治。(6分)

8. 简述晕针的处理和预防。(6分)

2003级临床医学7年制中医学考试题

中医概论部分40分

阴阳的基本特征

气和血的关系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性

脉诊的部位和方法

药物和方剂部分20分

柴胡的功效和主治

白虎汤的组成,功效,

主治!!!!

针灸部分40分

1.针灸注意事项

2 十二静脉的循行

3 穴位的定位和主治

内关

委中

足三里

三阴交

合谷

4.急性腰扭伤的针灸穴位10分

【试题】2007—01—05/山东大学/医学院/04级/七年制/中医

1、试述阴阳消长平衡。

2、试述脾的运化水谷的作用。

3、试述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的主证。

4、茯苓的功效和主治。

5、金银花的功效和主治。

6、白术的功效和主治。

7、白虎汤的组成、功效和主治。

8、痛经的针灸治疗。

9、太冲、百会、人中、环跳、阴陵泉的定位、归经、主治。

10、晕针的处理

中医

一、阴阳的基本特征:

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

阴: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1.对立制约:一切事物或现象在特定条件下均存在着

截然相反的两种属性,二者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的双方相互牵制,约束;一方太过或不

足均可引起对方减弱或亢盛。

2.互根互用: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始终存在

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阴阳任何一方均

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

3.消长平衡:相关事物或现象的矛盾对立的双方始终

存在于减弱或增强的变化之中,消长均为数量上

的变化。

4.相互转化: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

可向各自相反的方向变化。

三、五脏:

1.心:主血脉,心气推动和调节血液循行于脉中,周

流全身;

主神志,心主神明,主宰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

理活动。

2.肺:主气,司呼吸。主一身之气,主持调节全身之

气,一方面吸入清气,与水谷精气结合生成宗气,

一方面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之气的升降出

入;主呼吸之气,吸入清气,呼出浊气,是体内

外气体交换之所。司呼吸,指肺为人体住司呼吸

的器官,通过呼吸运动完成主气的作用。

主宣发和肃降。宣发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表现在:通过气化作用将体内浊

气排出体外;通过肺气向上向外周的扩散运动,

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宣发卫气与于皮肤肌

腠。

肃降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清洁的作用,表现在:使肺能充分吸入清气;将清气

及脾运化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肃清肺和

呼吸道内的异物,维持呼吸道清洁。

3.脾:主运化,将饮食水谷运化为水谷精微,并转输

至全身各脏腑。运化水谷,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和输布作用,故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运化水液,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排泄作用。

主升清,脾气以升为顺,水谷精微借脾气上升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

气血,营养全身。

主统血,统摄、控制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四、气、血:

1.气: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

既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具体物质,又是人体脏腑组

织功能活动的总称。

气的功能:推动作用,气具有激发和促进的作用;

温煦作用,气通过气化产热,使人体温暖,驱除寒冷;

防御作用,气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固摄作用,防止血、津液等液态物质无故流失,固护脏器位置;

气化作用,气的运动产生各种生理功能效应。

2.血:即血液,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

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之一。

血的功能:营养滋润全身,沿脉管循行于全身,

为全身各脏腑组织提供营养,以维持正常生理活

动。

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充养脏腑。

3.气与血的关系:

1)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的运动变化

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气能行血,血的运行有赖

于气的推动;

气能摄血,气对血液具有

统摄和固摄的作用,使血循行脉中而不

致外溢。

2)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是气的载体,

其存于血中,赖血之运载而达全身;

血能生气,血为气的功能

活动提供营养,使气保持充盛。

五、风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行无定处,病位游移;

3.风为百病之长,为六淫病邪的首要致病因素;

4.风性主动,动摇不定。

六、湿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

3.湿性粘滞,湿病粘滞,病程缠绵、反复;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七、正邪相争与发病: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功能固密,则病邪难入,病无以发生。邪气在疾病发生中也起重要作用,邪气侵袭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有时甚至起主导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邪相争,正盛则邪退,不会发病,即使邪气已侵入,也会被正气驱除或扑灭于内;邪盛则正衰,卫外不固,抗邪无力则邪气乘虚而入而发病;

邪气毒烈,致病作用强,正气相对不足,亦能导致疾病发生。

八、中药

1.麻黄:辛温解表,用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宣肺平喘,用治风寒外束,肺气失宣的寒喘。

利水消肿,用治风水泛滥,症见全身水肿、恶风咳喘、小便不利等。

2.桂枝:辛温解表,用治外感风寒表证。

温经通脉,用治寒凝经脉所致的胸痹、痛经、风寒湿痹。

助阳化气,用治脾肾阳虚所致的水湿内停。

3.柴胡:疏散风热,用治外感风热表证。

和解表里,用治邪入少阳的半表半里证。

疏肝解郁,用治肝气郁结。

升阳举陷,用治气虚下陷的久泻、脱肛、阴挺等。

4.金银花:清热解毒,用治温病初起,身热、口渴、

脉数者。

疏散风热,用治外感风热表证。

凉血止痢,用治热毒血痢,症见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者。

5.大黄:泻热通便,用治热结便秘。

凉血解毒,用治热血妄行所致吐血、咯血;

火邪上炎所致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

湿热黄疸。

逐瘀通经,用治妇女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6.附子:温里助阳,用治脾胃虚寒所致脘腹冷痛、大

便稀溏;脾肾阳虚所致水肿;肾阳不足所致阳萎

宫冷、不孕不育。

回阳救逆,用治亡阳证,症见四肢厥逆、冷汗不止、脉微欲绝。

祛寒止痛,用治风寒湿痹所致关节疼痛。

7.泻下药:以促进排便为主要作用,治疗胃肠积滞、

水肿停饮。主要适用于便秘及水肿。按作用的特

点及适用范围的不同,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及逐

水药。

8.石膏:清热泻火,用治肺胃气分实热所致的壮热、

烦渴、大汗、脉洪大者;邪热郁肺,出现咳嗽痰

黄稠者;胃火上炎所致的牙龈肿痛。

除烦止渴,用治肺胃燥热所致的烦渴引饮。

生肌收敛,外用治疮疡溃不收口,烧伤烫伤等。

9.知母:清热泻火,用治肺胃气分实热所致的壮热、

烦渴、脉洪大者;肺热所致咯血、吐血。

滋阴降火,用治阴虚所致骨蒸潮热。

生津润燥,用治内热伤津及消渴病。

九、方剂

1.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

白芍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炙甘

草桂枝

功用主治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主治痹症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

膝冷痛,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暖,舌

淡苔白,脉细弱。

2.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

功用主治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湿困脾胃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肢体

沉重,或有腹泻,舌苔白厚腻,脉缓。

3.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功用主治清热生津。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多饮,汗出恶热,尿黄便结,

舌红苔黄,脉洪大或滑数。

4.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功用主治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大便秘结,腹胀满拒按,矢气频作,日晡潮热,神

昏谵语,手足出汗,舌苔黄燥起刺,脉沉实;或

下利稀水臭秽,脐腹疼痛,按之有硬块,口干舌

燥,脉滑数;或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5.四君子汤:人参炙甘草茯苓白术

功用主治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食少便溏,语音低微,倦怠无力,舌淡苔白,脉虚

弱。

6.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

功用主治养血调经。主治血虚血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月经不调,量少

不畅,,或经行腹痛,舌淡,脉细或细涩。

7.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

功用主治滋阴补肾。主治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

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十、针灸

1.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

定位: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

主治:头痛,颈项痛,目赤肿痛,齿痛,咽喉肿痛,臂痛;鼻衄;指挛,口眼 斜;热病无汗,

闭经,滞产,痢疾,小儿惊风。

曲池

定位: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侧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主治: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齿痛;瘰疬,风疹;上肢不遂;腹痛,肚泻,热病。

2.足阳明胃经:

足三里

定位: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呕吐,呃逆,肠鸣,泄泻,腹胀,

中药学各章重点

第一章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1、比较麻黄、桂枝功用异同点,二者解表有何特点? 相同点:发散风寒、风寒感冒重证 不同点:麻黄发汗力强(适用于风寒表实无汗)、宣肺平喘(咳嗽气喘)、利水消肿(风水水肿)。 桂枝发汗力弱(风寒表实无汗,配麻黄、风寒表虚有汗,配白芍)、温经通 阳(温通胸阳:胸痹、心悸、脉结代温中散寒:中焦虚寒,脘腹冷痛温 通血脉:血寒瘀阻,经闭腹痛温通经络:风寒湿痹,肩臂疼痛温 阳利水:痰饮,蓄水证). 2、为何说香薷为“夏月麻黄”,与麻黄有何异同点? 因表证夏季多夹暑湿,而香薷化湿祛暑和中,故有“夏月麻黄”之称 相同点:发汗,利水,表虚有汗忌用 不同点:麻黄开宣肺气平喘,并通利水道,用于冬季伤寒。香薷化湿祛暑和中,用于夏季伤暑。 3、具祛风湿解表作用的药物有那几味?其解表特点是什么? 羌活、细辛、藁本、苍耳子、防风。 ①防风:胜湿止痛,风湿痹痛;②羌活:祛风散寒,风寒夹湿的感冒,风寒湿痹 (上半身),胜湿止痛,风寒、风湿头痛(太阳经头痛—后头牵连项痛);③细辛:祛风散寒,风寒、风湿之偏正头痛,风寒感冒,阴虚外感,温肺化饮;④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头痛,风寒湿痹。 4、试述细辛、白芷、紫苏的功效主治。 细辛:祛风散寒(风寒感冒,阴虚外感,风寒、风湿之偏正头痛);通窍止痛(鼻

渊、齿痛、风寒湿痹);温肺化饮(外寒内饮证、寒饮咳嗽) 白芷:解表散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阳明头痛(前额、眉棱骨、齿龈));通窍止痛(齿痛、鼻渊头痛、风寒湿痹);燥湿止带(带下过多);消肿排脓(疮痈肿毒) 紫苏:发散风寒(风寒感冒兼气喘咳嗽、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行气宽中(脾胃气滞,胸闷呕吐、胎气上逆,胎动不安)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1、即解表又提升中气的药物有那几味?比较其功效应用异同点. 葛根、升麻、柴胡 相同点:发散风热、升提中气(葛根和升麻:透疹、麻疹不透) 不同点:葛根为阳明经之主药,既可解肌退热,又能鼓舞胃气上升而生津止渴,升阳止泻,故可用于外感发热,项背强痛,津伤口渴,阴虚消渴及脾虚泄 泻等证 升麻用治风热头痛,且善解阳明热毒,升阳举陷力强,为治疗中气下陷 诸证的要药 柴胡主散少阳热邪,为治疗寒热往来,少阳证的要药(黄芩);对感冒发 热,有良好的疏散风热之功;疏肝解郁,可治肝郁诸证,为肝胆疾患必 用之品;其升阳举陷,治疗中气下陷诸证,药力稍逊 2、比较桑叶、菊花的功效应用异同点。 相同点:疏散风热(外感风热头痛)、清肝明目(风热上攻,肝火上升之目)、赤肿痛(肝肾阴虚之目黯昏花)、平肝潜阳(肝阳眩晕) 不同点:桑叶疏散解表力强,且能清肺润燥。故常用于肺热燥咳;兼能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血轻证

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

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荆防)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银)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薷)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参苏)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葳)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拗+咳)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菊)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杏)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清金) 6肝火犯肺:清肺平喘,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白+黛)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沙) 三、哮病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还有虚哮平喘本 发作期 1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射)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定)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小龙+石) 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三子) 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平固) 缓解期 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 汤(六) 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脉地+金水)四、喘证寒喘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郁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正虚喘脱参附汤 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黄+盖)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麻甘)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桑皮)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五磨) 虚喘 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痈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 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 (银) 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千+如)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桔) 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沙清)或(桔杏) 六、肺痨肺痨阴月火合气阴保真阴阳造 1 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中医学整理(重点!)

第一章导论 1.《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四大医学典籍可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其中《黄帝内经》和《难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 2.《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3.《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4.两晋隋唐时期:《雷公炮炙论》最早制药学专著。《新修本草》政府颁行第一部药典。 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方)》宋代以前病因理论总结。《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验舌专著。 5.《洗冤录》是世界上较早的法医著作。 6.《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之大成,由[明]李时珍所著。 7.中医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同时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 辨证论治:包括辩证和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方法。辩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然后概括为某一性质证的过程。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8.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法:司外揣内,注重整体研究,援物比类。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阴阳学说 1.阴阳学说是指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中的一切实物和现象中相互 对立,相互依存及其消长变化规律的学说。 2.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基本概念) 3.阴阳的基本特征: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 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 4.阴阳属性的特点: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 5.下午为阳中之阴,下半夜为阴中之阳。 6.阴阳相互关系: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7.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8.用阴阳来指导疾病的治疗: (1)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胜、亢奋,尚未损及对方时,此为实证,当损其有余。如“阳盛则热”,用“热者寒之”。“阴胜则寒”,用“寒者热之”。(2)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即虚证。 (3)[明]张景岳提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疗方法。 第二节五行学说 1.基本概念:“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行 列,次序,二是指运动变化。 2.土的特性:生化,承载,受纳。 3.金的特性:肃杀,潜降、收敛。

中药学笔记整理之完整版

一,解表药--味辛归肺膀胱经 1.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风寒表实无汗 桂枝--发表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皆可 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毒气滞胎动不安,妊娠恶阻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疗疮止血既散风寒又散风热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引经药无所不达一身之风寒湿痹痛 羌活--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上半身风湿痹痛太阳之头项强痛 藁苯--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巅顶头疼 细辛--散寒祛风温肺化饮通窍止痛阳虚感冒用量<3克 白芷--发散风寒燥湿止带通窍止痛消肿止痛阳明头痛眉棱骨痛 香薷--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夏季乘凉冷饮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热 苍耳--散寒通窍除湿止痛有小毒 辛夷--散寒通窍 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肺胃心经 2.辛凉解表药 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蔓荆--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风湿痹痛肢拘急 牛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辛苦寒能升浮沉降兼可通便 蝉蜕--疏散风热明目退翳透疹止痒息风止痉喑哑咽痛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长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少阳之寒热往来配黄芩半表半里之热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丹毒痄腮温毒发斑 豆鼓--解表除烦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二,清热药--多寒凉味多苦主治里热证 1.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配黄柏阴虚火旺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注射液引产不宜与乌头孕妇禁用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配淡豆鼓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 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瘰疬瘿瘤 芦根--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津止呕利尿 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上炎之口糜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下移小肠之热淋尿痛,尿赤,尿涩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风热头痛 青葙子--明目退翳平肝阳降血压 密蒙花--明目退翳养肝血除虚热

最新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整理

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 一、感冒 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痈 1. 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 四、哮证 1. 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 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五、喘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2.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补肾纳气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六、肺胀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七、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中医的发展及特点

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从人体内部各部位和总体的统一和联系,人体和外界风寒暑湿热燥的关系,以及人体和天气季节变化的关系为基础,是人体内部结构功能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对人体产生疾病的本质原因进行分析和紧密辩证而进行的治疗,是把身体体内各部位以及外界环境作为独立的元素,这些元素分别采用和赋予中医独特的语言,如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津液,卫营,木火土金水等进行阐术,从这每个元素之间的互相关系去分析人体和发病的机制及治疗方法。就象数学中的微积分,极限和宏那样。其实中医是科学的,只是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关系太多,不易掌握和记忆,不象数学有电脑输入可以解决,完全是由人脑袋对这些元素的组合分析得出结论。 中医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对现在不断发展和变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其他变动的因素产生对人体的不利的方面进行分析,努力研究人体各内脏的基本功能结构,作出对新的对策,以便让人体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西医的研究是从人体的个体细胞和外界细菌进行独立地进行分析,而中医是从人体内部各功能,气血津液等相互关系进行的分析研究。两种不同的分析体系,但是两者是必有一定的关联,但也会有一定的区别。就象面部的神经,西医会对这个神经的个体的细胞和神经系统进行研究和治疗,而中医就是从人体的五脏六腑和经络出发,结合外界自然和气候条件进行的辩证分析面部这个神经发生的病变。 中医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器、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保持协调平衡。正常的生理活 动一方面要靠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 作用,才能维持生理平衡。人体各个部分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 相联,上下沟通,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因此,中医认为,人体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 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诊断时,可以通过外在的变化,判断内脏的病变。治疗时,对于局部的病变 ,也从整体出发,确定治疗方法。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因此,人要主动地适应环境。在治疗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就成为重要原则。

中医学概论重点

中概复习提纲 中医学就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得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得医学理论体系。 先秦、两汉时期(形成时期): (1)《黄帝内经》现存最早得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得建立 (2)扁鹊、《难经》 (3)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 (4)《神农本草经》最早得一部药物学典籍 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 (1)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 (2)西晋、王叔与《脉经》24种脉法,最早得脉学专著 (3)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4)唐、孙思邈《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 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1)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 (2)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开创“脏腑辨证” (3)金元四大家: (4)元、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论舌得第一部专著 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1)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 (2)清代、吴谦《医宗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傅山《傅青主女科》 (3)温病理论得创立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 清代、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三焦辨证”《温病条辨》

中医理论体系得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人体就是一个有机得整体(结构上得整体联系、功能上得相互协调、病理上得相互影响、诊断上得整体诊察、治疗上得整体调节)、人与环境得协调统一(人与自然界得统一性,人与社会关系密切) (二)辨证论治 病: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与转归得一种完整得过程。症:疾病得外在表现。征:体征 证: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得病理概括。它包括①疾病得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等)、②疾病得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得性质(如寒、热等)与④邪正关系(如虚、实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得全面情况。 辩证-将四诊所收集得资料、症状与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得原因、性质、部位与正邪之间得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辩证得结果,确定相应得治疗方法。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疾病发展阶段不同或病人得机体得反应性不同,其病理变化就会不同,治法不同 异病同治:不同疾病,有时会出现相同得病机变化,采用相同得治法 (三)恒动观:在分析研究生命、健康与疾病等医学问题时,应持运动得、变化得,发展得观点,而不可拘泥一成不变得静止得、僵化得观点。 1、生理上得恒动观“动而不息”就是自然界得根本规律 2、病理上得恒动观(疾病处于不停得发展变化中、有一定阶段性、处于恒动中) 中医学得学科性质与特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得交叉性、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得双重性、中国传统文化得综合性 中医学体系得主要建构方法:取象比类、司外揣内、揆度奇恒(对比)、推演络绎、试探与反证、心法与顿悟 气:指构成自然界万物而十分活跃得极微细物质,就是构成宇宙万物得本原或本体。 气一元论得基本内容:1、气就是构成自然界万物得本原 2、气具运动、变化得特性气机:气得运动(升、降、出、入)气化:通过气得运动

中药学重点药

中药学 第一章.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解鱼蟹毒。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解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第二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泻,收湿敛疮。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栀子:泻火除烦,清利湿热,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夏枯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龙胆:清热燥湿,清肝泻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贯众:清热解毒,止血,杀虫。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野菊花:清热解毒,泻火平肝。 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

从中医学的现状和困境论中医学的生存与发展 作者:李豫鲁

从中医学的现状和困境论中医学的生存与发展 提纲与论点: 中医学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财富 中医学的文化本质 中西医交流与碰撞 西医的异化及其垄断资本主义的内涵 中医学在市场经济下的历史缺陷 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及隐藏其中的“医学市场” 中医学的现状和存废之争下的中医之困 中医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贫瘠 中医学自身本质属性上的缺陷 中医学的科学教育机制 中医学所赖以生存的土壤 中医学现状的众家观点 近年来中医学复兴和拓展的契机 从科学的一元与多元对中医生命科学的意义 中医学所特有的科学优势 中西医学生命科学的认知与共同发展 作者:李豫鲁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09级中医13班 关键词:文化渊源存废之争不科学本质属性困境概念差 字数:14,229 结稿日期:2010年8月29日 2010年11月17日最后修改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长期以来,中医药承担着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的任务,这也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的优势。中医药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方法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开始应用传统医药。特别是在中国政府提出“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之后,对传统医药的推广更应不遗余力。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精髓,值得我们大力的发扬和传承。 从历史渊源的角度上来讲,中医是医学,也是文化,它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中医产生于长期养生治病的实践,但当其在两千年前从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时,借助了当时的哲学、天文学、农学等成就,采取了“取类比象”的方法(同类事物具有类似属性),被赋予了本民族文化的内涵。比如,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小自然,自然界的规律也体现其中,所谓“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经络气血”、“寒热温凉”等。正是由于其自成一体,在今天一些人看来,中医理论“费解”,但这并不妨碍中医解决现实中的医学难题。时至今日,在病毒感染性疾病、各类慢性病、功能障碍性疾病等治疗和养生保健

中医学基础学习知识(相互学习知识重点)

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五脏:肝、心、脾、肺、肾 整体观念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中医学基本特点官窍:目、口、鼻、耳、舌 形体:皮、肉、筋、骨、脉 辨证论治1)病、症、证 2)辨证论治辨证 论治 .整体观念:人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1)人是有机的整体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诊断上以外知内;治疗上整体调整;结构上不可分割;2)人与自然相统一:时间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地域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症:症状或体征。指疾病的临床表现。 病: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完整的病理过程。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特性的概括,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 辨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可变性:事物的阴阳属性随其对立面的变化而变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可分性:阴阳之中可分阴阳 对立制约:对立——阴阳属性相反、相对制约——阴阳相互抑制、约束 阴阳的相互关系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互用——阴阳相互促进 消长平衡:阴阳相互消长、阴阳协调平衡 阴阳相互消长:指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存在着量的增减和比例大小的变化 阴阳协调平衡:指阴阳双方的消长在一定限度内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 阴阳相互转化: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条件:“极”、“重”“甚” .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的治疗 五行的概念: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事物及其运动变化。 木曰曲直本义:描述树木枝曲干直的生长状态。引申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本义:火苗有炎热向上的特点。引申义:温热,升腾。 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本义:水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土爰稼穑本义:土主管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引申义: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本义:金有顺从变革的特性。①金属的器物可随人的意向改变形状②革土生金。 引申义:沉降,收敛,肃杀。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详解:中药学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详解:中药学 一、中药学考查目标 中药学理论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中药学考点解析 1.中药、中药学、本草的概念,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历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 2.道地药材的概念、产地与药效的关系,研究道地药材的方法及目的;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 3.中药药性、药性理论的概念;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概念,确定的依据,所代表药性的作用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中药毒性的概念、中药中毒的原因,以及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4.中药配伍的概念、目的与方法,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证候禁忌、服药时饮食禁忌的概念及内容,中药剂量的概念及确定中药剂量的依据,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及根据病情、剂型不同的服用方法。 5.临床常用各类(按功效分类)药物的概念、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6.下列临床常用250味重点中药药用部位的来源、药性、功效、主治病证、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1)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防风、荆芥、香薷、羌活、白芷、细辛、苍耳子,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蔓荆子。 (2)清热药: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芦根、夏枯草、决明子,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白鲜皮,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射干、山豆根、白头翁、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蚤休、土茯苓、熊胆,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青蒿、地骨皮、白薇。 (3)泻下药:大黄、芒硝,火麻仁,甘遂、巴豆、牵牛子、大戟和芫花。 (4)祛风湿药:独活、木瓜、威灵仙,秦艽、防己、蕲蛇,桑寄生、五加皮。 (5)化湿药: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 (6)利水渗湿药:茯苓、薏苡仁、泽泻、猪苓,车前子、木通、通草、滑石、石韦、瞿麦、萆薢,茵陈蒿、金钱草、虎杖。 (7)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丁香、高良姜。 (8)理气药:橘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香附、乌药、沉香、檀香、川楝子、薤白。 (9)消食药:山楂、莱菔子、鸡内金。 (10)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雷丸。 (11)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槐花、白茅根、苎麻根,白芨、仙鹤草,三七、茜草、蒲黄,艾叶。 (12)活血化瘀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鸡血藤、牛膝、王不留行,血竭、土鳖虫、马钱子,三棱、莪术、水蛭、斑蝥、穿山甲。 (13)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旋覆花、白前,浙贝母、川贝

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

一、感冒 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荆防)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银)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薷)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参苏)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葳)-------------------------------------------------------- 二、咳嗽 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拗+咳)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菊)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杏) 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清金) 6肝火犯肺:清肺平喘,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白+黛)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沙) -------------------------------------------------------------------- 三、哮病 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还有虚哮平喘本 发作期 1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射)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定)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小龙+石) 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三子)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平固) 缓解期 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六) 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脉地+金水) --------------------------------------------------------四、喘证 寒喘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郁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正虚喘脱参附汤 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黄+盖)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麻甘)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桑皮)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五磨) 虚喘 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 五、肺痈 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 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银)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千+如)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桔)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沙清)或(桔杏) --------------------------------------------------------------------------------------------------- 六、肺痨 肺痨阴月火合气阴保真阴阳造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中医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 四气: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又称四气。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藏象: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气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腧穴:“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归经:药物对某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或同一性质的证候,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治疗。 假神:指垂危病人出现的暂时性的某些症状“好转”的假象,提示病情恶化,脏腑精气将绝,预后不良。 相生: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侮: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变化。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简答题 一、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 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木”。 2.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等特性的事物和 现象,都归属于“火”。 3.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的事物和 现象,都归属于“土” 4.金曰从革凡具有肃杀、潜降、收敛等特性的事物和 现象,都归属于“金” 5.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的 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水” 二、整体观念——整体是指统一性,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同时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集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中药学》重点分类

第1章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掌握:麻黄、桂枝、紫苏(附:紫苏梗)、防风、荆芥、羌活、白芷 熟悉:香薷、细辛、苍耳子(附:苍耳草)、生姜(附:生姜皮、生姜汁)藁本、辛夷 2.发散风热药 掌握: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附:葛花)、柴胡; 熟悉:升麻、蝉蜕、蔓荆子 了解:淡豆豉 第2章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掌握: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 熟悉:天花粉、芦根、淡竹叶、决明子 2.清热燥湿药 掌握:黄芩、黄连、黄柏 熟悉:龙胆草、苦参 了解:白鲜皮 3.清热解毒药 掌握:金银花(附:忍冬藤)、连翘、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 熟悉:大青叶、青黛、贯众、野菊花、白花蛇舌草、山豆根(附:北豆根)、穿心莲、土茯苓 了解:蚤休、紫花地丁、败酱草(附:墓头回)、红藤、秦皮 4.清热凉血药 掌握: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 熟悉:紫草、水牛角(附:水牛角浓缩粉) 5.清虚热药 掌握:青蒿、地骨皮 了解:银柴胡、胡黄连 第3章泻下药 1.攻下药 掌握:大黄、芒硝 了解:番泻叶、芦荟 2.润下药

了解:火麻仁、郁李仁 3.峻下逐水药 了解:甘遂、巴豆、牵牛子、京大戟(附:红芽大戟) 第4章祛风湿药 掌握:独活、木瓜、马钱子、秦艽、防己、桑寄生、蕲蛇熟悉:川乌(附:草乌)、威灵仙、五加皮 了解:络石藤、豨莶草、雷公藤、狗脊 第5章化湿药 掌握:藿香、苍术、厚朴(附:厚朴花) 熟悉:砂仁(附:砂仁壳)、白豆蔻(附:豆蔻壳) 了解:佩兰 第6章利水渗湿药 1.利水消肿药 掌握:茯苓(附:茯苓皮、茯神)、泽泻、薏苡仁 熟悉:猪苓 了解:香加皮 2.利尿通淋药 掌握:车前子(附:车前草) 熟悉:木通(附:关木通、川木通)、滑石 了解:萆解、海金沙(附:海金沙藤)、瞿麦、地肤子3.利湿退黄药 掌握:茵陈、虎杖、金钱草

中医学经典整理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4.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二、养生保健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6.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三、防病治未病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汉·张机《金匮要略》) 3.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4.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四、医德医风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五、医术学习 1.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序》) 2.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汉·张机《金匮要略》)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元·危亦林《世 医得效方·序》) 4.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 5.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明·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 6.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清·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 7.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清·吴塘 《温病条辨·自序》)

最新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是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同疾病作斗争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 体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远古至春秋,战国 至秦朝,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20世纪六个时期。 中医学的萌芽时期。远古社会至东周的春秋是中医学起源时期,人类在长期求生存的生活及生产实践中摸索探讨总结了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中医药知识,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医学的经验积累。战国两汉至三国时期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奠基阶段,在大量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中医理论和临床诊治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黄帝内经》,《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与《神农本草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大批的医学家,其中张机和华佗的成就与影响最大。 中医理论的奠基。晋唐时期是中医学理论全面继承与临床诊治的变革和发展时期,开始对医经进行整理与研究,病因病机学专著问世,临床医学迅速发展,各科临证经验进一步充实。诊断水平明显提高,治法丰富多彩。特别对一些病的认识达到较高水平,对外感热病以及急性病的研究日渐深入;并重视养生,炼丹。本草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大量方书的问世为后世本草学和方剂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的快速发展时期。宋金元时期是“新学肇兴”与中医理论深入探索的重要阶段,晋唐以来长期的知识积累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伤寒学开始形成,辨证论治法则崛起,著名医学家刘完素,张元素,张从正,王好古相继提出了火热论,脏腑辨证说,攻邪说等新观点,犹如花叶递荣,交相辉映,促进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开创了中医学的崭新时代。 中医的革新趋势。明清时期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尽管社会发展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但中医学按其固有的规律向前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已成熟,理论思维日益深化,临床各科诊治水平明显提高,中医全书,类书,丛书及各科著作大量出现,对治疗传染病,降低死亡率,预防传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大力推进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更是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但是晚清闭关自守,浓厚的尊经风气使中医学停滞于既有的“完美”,而不能真正全方位地有所突破。 二十世纪的中医学。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文化背景十分复杂,中医学的发展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西医传入后不断壮大,中医却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反而受到歧视,并引发生存危机。因此,中医学在中医学术革新和抗争运动相互交织的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按其自身规律继续缓慢的发展,“改良医学”成为这一时期中医学变迁的总基调。在基础理论方面整理收集,考证古医书,对保存,传播,普及中医学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临床各科则不断地总结新的医疗经验,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中医学者和专著。部分医家从事沟通中西医之间的工作,形成了中西医汇通思潮和学派。民间中医教育发展迅速,成立许多中医药学术团体,出版了大量中医药报刊等,为后半叶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十世纪后半叶,政府极为重视中医学的发展,积极建立中医药和针灸研究机构;大力发展中医学教育,在全国兴办中医医院,成立中医药学术团体,大规模校勘整理出版中医古籍,出版中医药报刊,使中

中医学重点 (2)

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的属性 阳:明亮的、温热的、在上的、活动的、兴奋的、强壮的、外向的、无形的、机能亢进的 阴:晦暗的、寒冷的、在下的、静止的、抑制的、虚弱的、内向的、有形的、机能衰退的 自然界:阳日天昼火热温夏春干气清…… 阴月地夜水寒凉冬秋湿味浊…… 人体:阳男外表背上气腑实…… 阴女内里腹下血脏虚……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互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对立转化 如:阳盛则热阴胜盛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填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则泻之虚者补之;“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五”,指木、火、土、金、水。 “行”,即运动变化。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特性来推演和归类事物的五行属性的。所以事物的五行属性,并不等同于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而得出事物的五行属性。 五行系列分类表

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第二章 脏象 按照脏腑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特点,将脏腑分为三类: 五脏:心、肺、脾、肝、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 女子胞 脏腑在中医学里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单位,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或病理学方面的概念。一个中医脏腑的功能,可能包括西医几个脏器的部分功能;西医一个脏器的功能,可能分散在中医几个脏腑的功能之中。脏腑学说,是通过对人体外在的现象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此表要背:五脏: 五行 季节 生 化 过 方向 五气 五色 五味 五脏 五官 形体 木 火 土 金 春 夏 长夏 秋 生 长 化 收 东 南 中 西 风 热 湿 燥 青 赤 黄 白 酸 苦 甘 辛 肝 心 脾 肺 目 舌 口 鼻 筋 脉 肉 皮毛

中医院校“十二五”教材《中药学》重点

一:中药总述 清热药: 含义:凡以清热里热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里热症得药物,称为清热药 功效:实热证-—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气血两清 虚热证-—养阴清热 适应证:温热病高热烦渴,脏腑实热证,湿热黄疸/泻痢,温毒发斑,疮痈肿毒等里热证 注意点:①该类药物药性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慎用 ②苦寒药物易化燥伤阴,热证伤阴或阴虚者慎用 ③清热药禁用于阴盛格阳或真寒假热之证 分类: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 化湿药: 含义: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得药物,称为化湿药 功效:醒脾化湿,燥湿健脾解暑 适应证: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得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 口干多涎、舌苔白腻等证 注意点:药物气味芳香,多含挥发油,一般以作为散剂服用疗效较好,如后下 多属辛温燥之品,易于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及气虚者慎用 利水渗湿药: 含义: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水湿内停病证得药物 功效: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作用 适应证:主要用于水湿内停所致得各种病证,如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痰饮、淋证、黄疸、湿疮、带下、湿温等 注意点:易耗伤津液,对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者,宜慎用或忌用 有些药物有较强得通利作用,孕妇应慎用 分类: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与利湿退黄药

理气药: 含义:凡以梳理气机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气机不畅之气滞、气逆证得药物,称为理气药,又称行气药、其中行气力强者,又称为破气药 功效:梳理气机,理气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宽胸,行气止痛,破气散结,降逆止呕 适应证:气逆证 气滞证—脾胃气滞、肝气郁滞与肺气壅滞 注意点:本类药物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气阴不足者慎用 止血药: 含义: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各种出血病证得药物,称止血药 功效: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 适应证:咳血,吐血,便血,尿血及外伤出血等体内外各种出血证 分类:凉血止血药,温经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 注意点:1。注意用药配伍 2、止血不流瘀 活血化瘀药: 含义: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得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也称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其中活血化瘀作用强者,又称破血药或逐瘀药 功效:通过活血化瘀作用从而达到止痛,调经,疗伤,消癥,通痹,消痈,祛瘀生新等功效 适应证:适用于一切瘀血阻滞之证 分类: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破血消癥药 注意点:1.活血化瘀药行散走窜,易耗血动血,应注意防其破泄太过,做到化瘀而不伤正 2.不宜用于妇女月经过多以及其她出血证而无瘀血现象者,对于妇女尤当慎用或忌用化痰止咳平喘药: 含义: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痰证得药物,称为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咳嗽气喘得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