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甲烷习题(第1课时)

甲烷习题(第1课时)

甲烷习题(第1课时)
甲烷习题(第1课时)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1课时甲烷的性质

1.下列各图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其中更能反映其真实存在状况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解析:这几种形式都可表示甲烷这种物质,其中分子结构示意图、球棍模型及比例模型均能反映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但其中比例模型更能形象地表达出H、C的位置及所占比例。电子式只反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成键情况。

答案:D

2.下表中四种物质的结构式或球棍模型有错误的是( )

4

示出正四面体结构。

答案:D

3.下列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两种结构B.只有一种结构

C.含有非极性键D.有四种结构

解析:可以认为该有机物是CH4分子中的四个H原子分别被两个F原子、两个Cl原子替代后的产物。因为CH4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该有机物中任意两个顶点原子之间都是相邻关系,即只有一种结构。该有机物中C—F键、C—Cl键都属于极性键。

答案:B

4.下列关于甲烷与Cl2的取代反应所得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有机物

B.都不溶于水

C.有一种气态物质,其余均是液体

D.除一种外均是四面体结构

解析:甲烷与Cl2反应的产物中HCl不是有机物,产物中CH3Cl、HCl是气态物质,除HCl外,其余产物均为四面体结构。

答案:D

5.若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得到的产物:①CH3Cl,②CH2Cl2,③CHCl3,④CCl4,⑤HCl,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⑤ B.只有③⑤

C.①②③⑤的混合物D.①②③④⑤的混合物

解析: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会发生四步取代反应,而反应进行到哪一步不是由反应物甲烷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来决定的,在光照下得到产物一定是混合物且其中HCl的量最多。

答案:D

6.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日常用品注射器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甲管中注入10 mL CH4,同温同压下乙管中注入50 mL Cl2,将乙管气体推入甲管中,气体在甲管中反应,针管放在光亮处一段时间。

(1)下列是某同学预测的实验现象:

①气体最终变为无色;②实验过程中,甲管活塞向内移动;③甲管内壁有油珠;④产生火花。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2)甲管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

(3)反应后,甲管中剩余气体能用下列试剂吸收的是______。

A.水B.NaOH溶液

C.AgNO3溶液D.饱和食盐水

(4)反应后,若将甲中的物质推入盛有适量AgNO3溶液的小试管中会观察到________,

若再向其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又观察到________。

解析: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CH 4+Cl 2――→光CH 3Cl +HCl ,CH 3Cl +Cl 2――→

光CH 2Cl 2+HCl ,CH 2Cl 2+Cl 2――→光CHCl 3+HCl ,CHCl 3+Cl 2――→光CCl 4+HCl 。

(1)理论上,甲烷与氯气体积比为1∶4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而甲中氯气与甲烷体积比为5∶1>4∶1,说明氯气过量,反应后仍有氯气剩余。该反应进行缓慢,不会产生火花。产物中只有氯化氢和一氯甲烷为气体,所以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内部压强减小,甲管活塞向内移动。(2)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可被氯原子逐一取代,故甲管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3)剩余气体中含有氯气和氯化氢,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剩余气体。(4)生成的HCl 会与AgNO 3溶液反应生成AgCl 白色沉淀,同时因CH 2Cl 2、CHCl 3、CCl 4难溶于水而看到液体分为两层,因Cl 2有剩余,若加入几滴石蕊,溶液会先变红后褪色。

答案:(1)②③ (2)取代反应 (3)B (4)液体分为两层,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 .烃是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物

C .大多数有机物熔、沸点较低

D .有机物都难溶于水

解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酸是无机物;烃是仅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的有机物;多数有机物熔、沸点较低;有些有机物易溶于水,如乙醇、乙酸等。

答案:C

2.在我国的南海、东海海底已发现天然气(甲烷等)的水合物,它易燃烧,外形似冰,被称为“可燃冰”。“可燃冰”的开采有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烷属于烃类

B .在相同条件下甲烷的密度大于空气

C .甲烷难溶于水

D .“可燃冰”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能源

解析:甲烷难溶于水,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故相同条件下密度小于空气,甲烷燃烧放出较多的热量且产物为CO 2和H 2O ,所以“可燃冰”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能源,因此A 、C 、

D 正确。

答案:B

3.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多名矿工死伤。瓦斯爆炸往往与矿坑中甲烷有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点燃甲烷不必事先进行验纯

B .甲烷燃烧放大量的热,所以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

C .煤矿的矿井要注意通风并严禁烟火,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

D .点燃混有空气的甲烷不一定会爆炸

答案:A

4.将试管中的甲烷和氯气光照一段时间后,拔开橡胶塞,实验过程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试管中气体的黄绿色变浅

B .试管中有火星出现

C .试管壁上有油状液滴出现

D .试管口有白雾

解析:甲烷和氯气光照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内壁有油状液滴出现,拔开橡胶塞试管口有少量白雾出现。故选B 。

答案:B

5.将标准状况下的11.2 L 甲烷和22.4 L 氧气混合点燃,恢复到原状况后,气体的体积为( )

A .11.2 L

B .22.4 L

C .33.6 L

D .44.8 L

解析:CH 4+2O 2――→点燃CO 2+2H 2O ,因此11.2 L 甲烷与22.4 L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1.2

L 的CO 2气体。

答案:A

6.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叫取代反应。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CH 2Cl 2+Br 2――→光照CHBrCl 2+HBr

B .CH 3OH +HCl ――→光照CH 3Cl +H 2O

C .2Na +2H 2O===2NaOH +H 2↑

D .CH 3—CH 2—Br +H 2O ――→NaOH △

CH 3—CH 2—OH +HBr 解析: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

应。C 项中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52分)

7.(16分)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在助力节能减排的同时,也带来“气荒”等问题,于是出现了“油改气”或“煤改气”。

(1)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分子式是________,电子式为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分子里各原子的空间分布呈________结构。

(2)天然气主要成分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分别为CH 4、

,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

答案:(1)CH 4

正四面体 (2)产生淡蓝色火

焰 CH 4+2O 2――→点燃CO 2+2H 2O 8.(18分)3个装有CH 4和Cl 2混合气体的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瓶口后,分别作如下处理,各有怎样的现象发生?

(1)①置于黑暗中:________________;

②将点燃的镁条靠近集气瓶外壁:________________;

③放在有光线的房子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 4和Cl 2发生的一系列反应都是________(填反应类型)反应,请写出CH 4和Cl 2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若要使0.5 mol CH 4完全和Cl 2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产物,则生成HCl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A .2.5 mol

B .2 mol

C .1.25 mol

D .0.5 mol

解析:对于有机反应,反应条件非常重要,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使CH 4和Cl 2的取代反应发生的现象不同。0.5 mol CH 4生成等物质的量的4种取代产物,即0.125 mol CH 3Cl 、0.125 mol CH 2Cl 2、0.125 mol C HCl 3、0.125 mol CCl 4,生成HCl 的物质的量为n (HCl)=0.125

mol×1+0.125 mol×2+0.125 mol×3+0.125 mol×4=1.25 mol ,故选C 项。

答案:(1)①无明显现象 ②爆炸 ③黄绿色逐渐变浅,有油状液滴生成 (2)取代 CH 4+Cl 2――→光照CH 3Cl +HCl (3)C

9.(18分)如图所示,U 形管的左端被水和胶塞封闭有甲烷和氯气(体积比为1∶4)的混合气体,假定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忽略。将封闭混合气体的装置放置在有光亮的地方,让混合气体缓慢地反应一段时间。

(1)假设甲烷与氯气反应充分,且只产生一种有机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烷与氯气的体积比为1∶1,则得到的产物为______。

A .CH 3Cl 、HCl

B .CCl 4、HCl

C .CH 3Cl 、CH 2Cl 2

D .CH 3Cl 、CH 2Cl 2、CHCl 3、CCl 4、HCl

(3)反应一段时间后,U 形管右端的液面变化是________。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4)若水中含有Na 2SiO 3,则在U 形管左端可观察到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右端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因氯气足量,若充分反应,则甲烷中的四个氢原子可完全被取代,生成四氯

化碳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4Cl 2――→光照CCl 4+4HCl 。(2)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是四步反应同时发生,故得到四种氯代产物和氯化氢。(3)甲烷和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U 形管左端生成的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且生成的有机物中只有CH 3Cl 为气体,所以压强减小,U 形管右端液面下降,左端液面升高。(4)因左端生成的氯化氢溶于水后发生反应2HCl +Na 2SiO 3===H 2SiO 3(胶体)+2NaCl ,所以可观察到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5)为了平衡气压,在U 形管右端插有一个玻璃管。

答案:(1)CH 4+4Cl 2――→光照CCl 4+4HCl (2)D (3)B (4)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 (5)平衡

气压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第一课时说课稿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第一课时)说课稿 后港中学王宗锋 一、教材分析 关于甲烷,在初中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用途。在此基础上,本节将进一步介绍甲烷的分子结构,主要的化学性质等。 按照大纲要求,只要求学生了解甲烷的结构式。但考虑到结构式只表示出了甲烷分子中各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出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正四面体结构,而对分子的空间结构的认识又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有机物分子结构的了解,因此,有必要向学生介绍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教材中首先从甲烷分子的组成引入。逐步给出分子的结构式,然后利用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介绍空间结构。使学生对甲烷-正四面体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教材在介绍甲烷的性质时,是以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能形成牢固的共价键为依据的。 甲烷的取代反应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使学生有一个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能被其它原子取代的印象,然后给出反应的几步方程式,说明甲烷中的氢原子不仅一个能够被取代,而且全部都可被取代。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通过初中学习,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的有关知识,了解了简单有机物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甲烷的分子结构角度来认识甲烷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取代反应)等。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初步应用已有的原子结构、化学键等基础知识,从宏观、微观的角度来全面认识甲烷。但由于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比较陌生,基本没有形成有机物的学习方法,对比较抽象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知识理解不够透彻,空间想象思维较弱,所以在学习中应用辩证的的观点从结构理解性质有一定的困难。因而在教学中通过模型制作和媒体模拟演示微观反应历程来培养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逐渐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甲烷分子式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确定气态烃分子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计算过程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 (2).复习碳原子结构和共价键的知识,掌握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的写法、甲烷的正四面体构型。认识物质结构本质,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提高学生关心社会、能源等问题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甲烷模型培养学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2).培养学生用新概念理解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有机化学的入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热烈的学习环境,设置问题情境,辅以实验探究及课件的微观模拟,鼓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合作学习,尽可能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通过对甲烷结构和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观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甲烷的取代反应。

【高考化学】第一节甲烷(课时1)

第一节甲烷 教学目标:1、复习碳原子结构和共价键的知识; 2、掌握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的写法;知道甲烷的正四面体构型; 3、通过甲烷分子式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确定气态烃分子式的计算方法。 能力培养:观察能力、计算过程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自学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科学思想:认识物质结构本质,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关心社会、环境、能源等问题。 科学品质:利用有机化学的入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体会计算过程的严谨,培养有序、认真的学习态度。 科学方法:准确地观察实物、模型;初步学会处理数据和资料;利用模型法帮助思维,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具体和抽象的联系。 重点、难点甲烷的分子结构;气态烃分子式的确定方法和步骤。

H之间的是单键,[指导阅读]阅读课本第67—68页, 道模型所表示的意义。

第二课时 1、推断甲烷的性质: 根据甲烷的结构式和已有知识可预测甲烷具有哪些性质? 由学生进行讨论,并进行推理: 非极性分子 难溶于水

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L g L g /717. 04.2216 碳的化合价为-4价 具有还原性 甲烷能发生氧化反应 ,根据已学知识可以证明: 推理 可能被氯气氧化 2、实验验证(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 ①CH 4通入酸性KMnO 4溶液中 观察实验现象:不褪色 证明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溶液褪色。 结论: 一般情况下,性质稳定,与强酸、强碱及强氧化剂等不起反应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1000℃以上,甲烷就分解生成炭黑和氢气。 甲烷分解生成的炭黑是橡胶工业的重要原料,也可以用于制造颜料、油墨、油漆等。 3、结论:甲烷可发生分解反应 ②CH 4和Cl 2混合反应实验 观察现象:色变浅、出油滴、水上升、 有白雾、石蕊变红。 在室温下,甲烷和氯气的混合物可以在黑暗中长期保存而不起任何反应。但把混合气体放在光亮的地方就会发生反应,黄绿色的氯气就会逐渐变淡,有水上升、有白雾、石蕊试液变红,证明有HCl 气体生成,出油滴,证明有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生成。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如下: 但是反应并没有停止,生成的一氯甲烷仍继续跟氯气作用,依次生成二氯 甲烷、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和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反应分别表示如下: 甲烷的四种氯化物都不溶于水。在常温下一氯甲烷是气体,其它三种都是液体。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都是工业上重要的溶剂。四氯甲烷还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灭火剂。 在这些反应里,甲烷分子里的氢原子逐步被氯原子所代替而生成了四种取代产物。 有机物分 可能使酸性高锰酸溶液褪色需要实验验证

第一节 甲烷、烷烃

甲烷烷烃 一、有机物 1、定义:绝大多数的含碳化合物。(除CO、CO 2、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氰化物、金属碳化物等外) 2、有机物的特点 ⑴大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汽油等有机溶剂。 ⑵大多数为非电解质,熔点低。 ⑶大多数受热易分解,且易燃烧。 ⑷有机反应较复杂,一般较慢,且伴有副反应。常常需要加热或使用催化剂。一般使用“→”符号。 3、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目前从自然界发现的和人工合成的有机物约有3000万种。 ⑴碳原子最外层4个电子,有机物中,碳原子既能和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也能在碳原子键成键,既能形成单键,也能形成双键和叁键。 ⑵碳原子既能形成碳链,也能形成碳环。 ⑶有机物中既可能只含有一个碳原子,也可能含有成千上万个碳原子。 ⑷具有相同分子式的有机物可能具有不同的结构。 4、有机物的分类

例: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有机物都可以从动植物的有机体中提取 B、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C、所有的有机物都易燃烧 D、大多数有机物聚集时形成分子晶体 例: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品种最多的是() A、过渡元素的化合物 B、第ⅠA族的化合物 C、第ⅣA族的化合物 D、第ⅥA族的化合物 例: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蒸气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该有机物分子中,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C:H:O=1:2:3 B、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 C、该有机物中必定含氧元素 D、D、无法判断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氧元素 二、甲烷 1、甲烷的分子结构 电子式为,结构式为,其空间结构为_ ________。 甲烷分子中有个键,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成键的特征。 2、甲烷的物理性质 甲烷是一种色、味的,密度比空气,溶于水,是天然气、沼气(坑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天然气中按体积计,CH4占80%~97%) 3、甲烷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甲烷的氧化反应) 实验1:甲烷的燃烧 现象: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注意:点燃甲烷前,一定要,否则会。 实验2:甲烷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证明甲烷(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结论:一般情况下,甲烷性质稳定,与等不起反应(2)取代反应: 实验3: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现象: 【讨论】 ①CH4与Cl2反应后,产物可能有几种?哪些是有机物?哪种产物最多?

第1课时-集合的概念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第1课时:集合的概念 1 集合的概念 一.课题:集合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理解集合、子集的概念,能利用集合中元素的性质解决问题,掌握集合问题的常规 处理方法. 三.教学重点: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 1.集合、子集、空集的概念; 2.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 3.若有限集A 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有2n 个,真子集有21n -,非空子集有21n -个,非空真子集有22n -个. (二)主要方法: 1.解决集合问题,首先要弄清楚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 2.弄清集合中元素的本质属性,能化简的要化简; 3.抓住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对互异性要注意检验; 4.正确进行“集合语言”和普通“数学语言”的相互转化. (三)例题分析: 例1.已知集合2{1}P y x ==+,2{|1}Q y y x ==+,2{|1}E x y x ==+,2{(,)|1}F x y y x ==+, {|1}G x x =≥,则 ( D ) ()A P F = ()B Q E = ()C E F = ()D Q G = 解法要点:弄清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能化简的集合要化简. 例2.设集合{},,P x y x y xy =-+,{} 2222 ,,0Q x y x y =+-,若P Q =,求,x y 的值及集合P 、Q . 解:∵P Q =且0Q ∈,∴0P ∈. (1)若0x y +=或0x y -=,则22 0x y -=,从而{} 22,0,0Q x y =+,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矛盾,∴0x y +≠且0x y -≠; (2)若0xy =,则0x =或0y =. 当0y =时,{},,0P x x =,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0y ≠; 当0x =时,{,,0}P y y =-,22{,,0}Q y y =-, 由P Q =得22 0y y y y y -=??=-?≠?? ① 或220 y y y y y -=-??=?≠?? ② 由①得1y =-,由②得1y =, ∴{01x y ==-或{ 01 x y ==,此时{1,1,0}P Q ==-. 例3.设集合1{|,}24k M x x k Z == +∈, 1 {|,}42 k N x x k Z ==+∈,则 ( B ) ()A M N = ()B M N ?≠ ()C M N ? ()D M N φ= 解法一:通分;

高中数学教案——集合-集合的概念 第一课时

课题:1.1集合-集合的概念(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罗华的手稿1831年1月伽罗华在 教具:多媒体个结论,他写成论文提交给法国科、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当时的数学家S.K.泊松为了理 1.集合是中学数已证明的一个结果可以表明伽罗华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议科学院否定它1832年5月30日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忙写成后,委托他的朋友薛伐里叶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造福人类1832年5月31日离开了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他死后14年,法国数学家刘维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于刘维尔主编的《数学杂志》上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见附录);

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1课时 甲烷课时训练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1课时甲烷 (时间:40分钟) 知识点题号 有机物判断与计算3,8,11,12 甲烷的结构与性质1,2,4,5,7 综合6,9,10,13,14 基础过关 1.(2016·甘肃庆阳期末)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 B.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 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 D.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 解析: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共价键,A错误;甲烷分子是空 间正四面体结构,结构式为,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B、C错误,D正确。 2.(2017·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期中)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实验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烷 B.甲烷点燃之前需要验纯 C.甲烷可以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只可能生成CO2和H2O 解析: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错误;甲烷与溴蒸气能发生取代反应,与溴水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错误;甲烷在空气中若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D错误。 3.下面列举的是某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能说明该物质肯定是有机物的是( A ) A.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D.熔点低而且难溶于水 解析:烃都是有机化合物,A正确;碳酸(H2CO3)不属于有机物,B错误;单质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它们均不属于有机物,C错误;Br2、CO等熔点低且难溶于水但不属于有机物,D错误。 4.为验证甲烷分子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将其燃烧产物通过①浓硫酸;②澄清石灰水;③无水硫酸铜。正确的顺序是( D )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① D.③② 解析:甲烷的燃烧产物是H2O和CO2,先通过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证明生成物中有H2O,则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再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物中有CO2,则证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D正确。

第1课时__集合的概念

课题:教学目标:集合、子集的概念,能利用集合中元素的性质解决问题,掌握集合问题的 常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1.集合、子集、空集的概念;两个集合相等的概念. 2.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 3.若有限集A 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有2n 个,真子集有21n -,非空子集有21n -个, 非空真子集有22n -个. 4.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5.若A B B C ??,,则A C ? 6.,,.A A B A B A A B A B ??? 7.A B A B B ??= ;A B A B A ??= . (二)主要方法: 1.解决集合问题,首先要弄清楚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即元素分析法的掌握. 2.弄清集合中元素的本质属性,能化简的要化简; 3.抓住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对互异性要注意检验; 4.正确进行“集合语言”和普通“数学语言”的相互转化. (三)典例分析: 问题1:已知集合{}3,M x x n n Z ==∈,{}31,N x x n n Z ==+∈, {}31,P x x n n Z ==-∈,且a M ∈,b N ∈,c P ∈,设d a b c =-+,则 .A d M ∈ .B d N ∈ .C d P ∈ .D d M N ∈ 问题2:设集合{}2 24A x x a a ==++,{}2 47B y y b b ==-+. ()1若a R ∈,b R ∈,试确定集合A 与集合B 的关系; ()2若a N ∈,b R ∈,试确定集合A 与集合B 的关系.

人教版必修2第3章第1节第1课时甲烷的性质作业

第1课时甲烷的性质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机化合物都易燃烧 B.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碳元素 C.有机化合物的熔、沸点一般较低 ,如CCl4可做灭火剂。 ,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了一种冰状物质——可燃冰,其有效成分为甲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烷属于烃类②在相同条件下,甲烷的密度大于空气③甲烷难溶于水④可燃冰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能源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属于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68089742.html,l4 B.CHCl3 2 D.CH3Cl CCl4是正四面体,另外三种物质都只是四面体,但不是正四面体。 ( ) A.CH4C+2H2 B.2HI+Cl22HCl+I2 C.CH4+2O2CO2+2H2O 2CH3Cl+HCl 项属于分解反应;B项属于置换反应;C项属于氧化反应;D项属于取代反应,要从反应实质的 ( ) A.甲烷分子的立体构型是正四面体,所以,CH2Cl2有两种不同构型 B.甲烷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因此,可以使氯水褪色 C.甲烷能够燃烧,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因此,是矿井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 KMnO4溶液褪色 项,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四个顶点中任意两个氢原子都是相邻关系,故CH2Cl2只有一种B项,CH4只能跟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与氯水不反应。D项,CH4比较稳定,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 3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将它们( ) A.先后通入溴水和澄清石灰水 B.点燃后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C.点燃,先后罩上干燥的冷烧杯和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通入溴水 4、CO和H2与溴水、澄清石灰水都不反应,A项不可选。CH4和CO燃烧都生成CO2,B、D项不 ,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检验燃烧产物中是否有CO2生成。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第1课时-集合的概念教案

一.课题:集合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理解集合、子集的概念,能利用集合中元素的性质解决问题,掌握集合问题 的常规处理方法. 三.教学重点: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 1.集合、子集、空集的概念; 2.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 3.若有限集A 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有2n 个,真子集有21n -,非空子集有21n -个,非空真子集有22n -个. (二)主要方法: 1.解决集合问题,首先要弄清楚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 2.弄清集合中元素的本质属性,能化简的要化简; 3.抓住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对互异性要注意检验; 4.正确进行“集合语言”和普通“数学语言”的相互转化. (三)例题分析: 例1.已知集合2 {1}P y x ==+,2 {|1}Q y y x ==+,2 {|1}E x y x ==+,2{(,)|1}F x y y x ==+,{|1}G x x =≥,则 ( D ) ()A P F = ()B Q E = ()C E F = ()D Q G = 解法要点:弄清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能化简的集合要化简. 例2.设集合{},,P x y x y xy =-+,{} 2222,,0Q x y x y =+-,若P Q =,求,x y 的值及集合P 、Q . 解:∵P Q =且0Q ∈,∴0P ∈. (1)若0x y +=或0x y -=,则2 2 0x y -=,从而{} 22,0,0Q x y =+,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0x y +≠且0x y -≠; (2)若0xy =,则0x =或0y =. 当0y =时,{},,0P x x =,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0y ≠; 当0x =时,{,,0}P y y =-,2 2 {,,0}Q y y =-, 由P Q =得22 0y y y y y -=??=-?≠?? ① 或220 y y y y y -=-??=?≠?? ② 由①得1y =-,由②得1y =, ∴{01x y ==-或{ 01 x y ==,此时{1,1,0}P Q ==-. 例3.设集合1{|,}24k M x x k Z == +∈, 1 {|,}42 k N x x k Z ==+∈,则 ( B ) ()A M N = ()B M N ?≠ ()C M N ? ()D M N φ=I 解法一:通分;

第一节甲烷 烷烃导学案

第一章烃 第一节甲烷烷烃 新知探究一甲烷 【学习目标】 1.了解有机物的概况;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储量情况,了解甲烷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意义。 2.会写甲烷的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知道甲烷的结构特点;知道甲烷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会写化学方程式;知道取代反应的概念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时的断键和成键情况。 3.通过对甲烷的学习,初步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方法。 4.从生活实际入手,加深对有机物的整体认识,初步形成对于有机化学领域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阅读必修2第三章前言及第一节P60-62和选修5引言、第一章前言及第二节P7-8相关内容 知识点一认识有机物 [思考]请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CO2、碳酸、CH3COOH、酒精、蔗糖、甲烷。你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了解多少? 知识梳理 1、有机物:指大部分含的化合物(除CO、、碳酸、、氰化物、金属碳化物等外)。除碳元素外还通常含有等几种元素。 2、有机物的主要特点:大多数有机物熔沸点,燃烧、导电、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有机反应一般,一般需和使用,常伴有;所以有机反应中常用“→”不用“=”。 3、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①碳原子有个价电子,可以和其他原子形成个共价键;②碳碳之间可以形成单键、也可以形成和;③碳碳之间结合的方式可以是链状,也可以是状。 4、仅由和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总称为烃。是最简单的烃。 5的科学叫做有机化学。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 B.有机物只含有碳、氢两元素 C.有机物不但存在于动植物体内,而且可以通过人工的方法合成 D.都属于非电解质,其水溶液都不导电 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①酒精;②一氧化碳;③KSCN;④甲烷;⑤红糖;⑥CCl4;⑦CO(NH2)2;⑧石灰石;⑨食用油;

高中数学 第1课时 集合的概念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1

课题: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标:集合、子集的概念,能利用集合中元素的性质解决问题,掌握集合问题的常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1.集合、子集、空集的概念;两个集合相等的概念. 2.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 3.若有限集A 有n 个元素, 则A 的子集有2n 个,真子集有21n -,非空子集有21n -个,非空真子集有22n -个. 4.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5.若A B B C ??,,则A C ? 6.,,.A A B A B A A B A B ??? 7.A B A B B ??=;A B A B A ??=. (二)主要方法: 1.解决集合问题,首先要弄清楚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即元素分析法的掌握. 2.弄清集合中元素的本质属性,能化简的要化简; 3.抓住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对互异性要注意检验; 4.正确进行“集合语言”和普通“数学语言”的相互转化. (三)典例分析: 问题1:已知集合{}3,M x x n n Z ==∈,{} 31,N x x n n Z ==+∈, {}31,P x x n n Z ==-∈,且a M ∈,b N ∈,c P ∈,设d a b c =-+,则 .A d M ∈ .B d N ∈ .C d P ∈ .D d M N ∈ 问题2:设集合{} 224A x x a a ==++,{} 247B y y b b ==-+. ()1若a R ∈,b R ∈,试确定集合A 与集合B 的关系; ()2若a N ∈,b R ∈,试确定集合A 与集合B 的关系. 问题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现有三个实数的集合,既可以表示 为{},,1 b a a ,也可以表示为{} 2 ,,0a a b +,则2008 2008a b +=

【教学设计】《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第一课时)》(人教)探究式教学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第1课时)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 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 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 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 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 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 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教材分析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选自《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必修模块的有机化 学内容强调知识与应用的融合。以典型有机物甲烷为切入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知识出 发,介绍甲烷的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不盲目扩充代表物的性质和内 容,不涉及类物质的性质,从结构的角度适当加以深化,建立有机物“结构一性质一用途” 的认识关系。本节课的学习非常重要,是有机化学的入门,也是学生第一次从结构入手学习 有机物,所以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形成学习有机物的基本方 法,为高二的选修打下基础。 ◆思路说明 本节从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质引入,让同学们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通过实验探究,带领学生认识甲烷的空间结构,并通过结构来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和 化学性质。重点探究甲烷的取代反应,并知道取代反应是链式反应,认识到取代反应和置换 反应的区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甲烷在自然界的存在和用途,通过制作甲烷分子模型初步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2、掌握甲烷电子式、结构式的正确写法。 3、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活动(模型制作)、探究实验、模型、图表、图片、甲烷、烷烃的多多媒体动画 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高二化学第一节 甲烷

高二化学第一节甲烷 【教学目标】 1、理解有机物的概念和有机物的特点 2、掌握烃的概念、甲烷的组成和分子结构 3、掌握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掌握取代反应的概念 【知识讲解】 一、有机物 1、有机物的概念: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少数含碳物质,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物相近,一般把它们作为无机物。 2、有机物的特点: (1)组成元素的特点:除碳元素外,通常还含有H、O、N、P、S,及卤素等非金属元素。(2)结构特点: ①碳原子间能以共价键形成碳链,这是有机物结构的基础。 ②有机物分子间通过范德力结合成分子晶体。 (3)数量特点: 有机物种类繁多,达上千万种。原因是: ①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能与其它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②碳链的长度可以不同,同时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不同,可以以单键、双键、参键结合,也可以有长链或环状结合。 ③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4)性质特点: ①溶解性: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汽油、酒精、苯等)。 ②可燃性:绝大多数有机物易燃烧。 ③耐热性:多数有机物熔点沸点较低,受热易分解。 ④导电性:多为非电解质,不易导电。 ⑤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繁杂,一般反应速率较慢,多数需要催化剂,常伴有副反应发生。 二、甲烷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1、甲烷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甲烷存在于沼气、坑气、天然气。 2、甲烷的分子结构:H 分子式:CH4,结构式H-C-H H 正四面体结构键角109028' 3、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基本方法

1 第1课时 集合的概念

1.1集合的概念 第1课时集合的概念 问题导学 预习教材P2-P3,并思考以下问题: 1.集合和元素的概念是什么? 2.如何用字母表示集合和元素? 3.元素和集合之间有哪两种关系? 4.常见的数集有哪些?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1)元素: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元素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 (2)集合: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集合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 (3)集合相等: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4)元素的特性: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 ■名师点拨 在解决集合问题时,首先要明确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点,也可以是一些人或一些物.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对元素和集合之间关系的两点说明 (1)符号“∈”“?”刻画的是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元素a 与一个集合A 而言,只有“a ∈A ”与“a ?A ”这两种结果. (2)∈和?具有方向性,左边是元素,右边是集合,形如R ∈0是错误的. 3.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集合?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集合中的元素一定是数.( ) (2)高一四班的全体同学组成一个集合.( ) (3)由1,2,3构成的集合与由3,2,1构成的集合是同一个集合. ( ) (4)一个集合中可以找到两个相同的元素.( ) (5)集合N 中的最小元素为0.( ) (6)若a ∈Q ,则一定有a ∈R .( ) 答案:(1)× (2)√ (3)√ (4)× (5)√ (6)√ 由“title ”中的字母构成的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2 B .3 C .4 D .5 解析:选C.由“title ”中的字母构成的集合中元素为t ,i ,l ,e ,共4个. 下列关系①0.21∈Q ;②10 5?N *;③-4∈N *;④4∈N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0 B .1

完整版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教案

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教案 莒县实验高中姜丹莹 一、学情分析本章教材作为高中有机化学的第一章,起着连接初中有机化学和高中有机化学的“纽带”作用。对于学生而言,一切都是新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有机化学时,学生没有任何框架,因此我们可以在开始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要一味追求难度。 二、教学设想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与人类的生活、生产紧密关联。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本节以甲烷的性质为核心,让学生通过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性质来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因此,本节的教学设计,要在学生初中已有知识和原子结构、化学键知识的基础上,先使学生有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能被其他原子逐一取代的印象,又用球棍模型形象地说明了取代反应的本质,帮助他们建立取代反应这一重要的核心概念。本节课采用信息加工模式,充分体现化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讲解甲烷的存在、结构、性质,让学生以甲烷作载体去体会有机化学学习的内容和特点。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常识性介绍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性质上的一些共同特点。 (2)了解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3)初步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4)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并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从身边接触的种类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出发进行联想质疑,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2)通过对甲烷燃烧、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等实验的观察、思考、分析、推论,引导学生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想?质疑”、“观察?思考”、“迁移?应用”等栏目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2)通过沼气、天然气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情况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科学对生产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3)通过瓦斯爆炸的介绍,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趋利避害,让学生体会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4)利用甲烷性质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甲烷的性质和取代反应 五、教学准备 教学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 问题推进法、探究归纳法、对比总结法

2020人教版化学必修2 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甲烷的性质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一课时甲烷的性质—————————————————————————————————————— [课标要求]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2.掌握甲烷的分子结构,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及存在、用途。 3.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认识取代反应的特点。 1.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其中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4个氢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 2.甲烷结构与性质的记忆口诀: 性质稳定是甲烷,光照氯代四连环; 立体构型四面体,易燃防爆分解难。 3.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每有1 mol氢原子被取代,需消耗1 mol氯气。 4.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甲烷的分子结构 1.有机化合物和烃 (1)有机化合物 ①概念: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②组成:一定含有碳元素,常含有氢、氧元素,某些有机物还含有氮、硫、卤素、磷等元素。 (2)烃 ①概念: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 ②典型代表物:最简单的烃是甲烷。 2.甲烷的分子结构

(1)存在与用途 ①存在: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②用途:是一种高效、低耗、污染小的清洁能源,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2)分子结构 ①分子结构: 甲烷分子不是平面结构,即5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而是呈正四面体结构。 1.已知甲烷的密度在标准状况下是0.717 g·L -1 ,含碳75%,含氢25%,利用这些数据怎样确定它的分子式? 提示:甲烷的摩尔质量为0.717 g·L -1 ×22.4 L·mol -1 ≈16 g·mol -1 ,相对分子质量为16,分子中含碳原子数:16×75%12=1,含氢原子数:16×25% 1 =4,故甲烷的分子式为CH 4。 2.若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得到的CH 3Cl 还是正四面体结构吗? 提示:不是正四面体而是四面体结构,其中CH 3Cl 中3个H 原子和1个Cl 原子仍位于四面体的4个顶点,但不是正四面体。 3.根据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推测CH 2Cl 2的结构应该有几种? 提示:甲烷的立体结构为 ,因此CH 2Cl 2中的2个Cl 在空间一定处于相邻 的位置,CH 2Cl 2只有一种结构。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甲烷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一、教材分析 考虑到结构式只表示出了甲烷分子中各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出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正四面体结构,而对分子的空间结构的认识又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有机物分子结构的了解,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甲烷球棍模型,利用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介绍空间结构。使学生对甲烷-正四面体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教材在介绍甲烷的性质时,是以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能形成牢固的共价键为依据的,通过实验说明甲烷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但是,在一定条件下甲烷也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燃烧。 甲烷的取代反应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使学生有一个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能被其它原子取代的印象,然后让学生自己写出反应的几步方程式,说明甲烷中的氢原子不仅一个能够被取代,而且全部都可被取代,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不直接把结论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去建构。 烷烃是学习有机化学第一次接触到的一类同系物。所以本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学习有机化学的信心,借此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建议结合烷烃的比例模型、甲烷的球棍模型或多媒体软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培养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的一种形式,它能使学生有直观、鲜明的感受。正确处理好新概念、新规律和新问题,是本节教学效果的关键。 本节教材按照由简到易的顺序编排的,即按照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和结构性质、烷烃、同系物、烷烃的简单命名、同分异构体这样的顺序编排,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二、教法建议 本章教材是有机化学的开篇,而本节是有机化学的第一节课。所以本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学习有机化学的信心,借此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建议结合甲烷的比例模型、甲烷的球棍模型或多媒体软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培养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的一种形式,它能使学生有直观、鲜明的感受。在给出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时,应指出:经过研究,已知甲烷分子结构中任意两个键之间的夹角都相等,引导学生将其与立体几何相结合,从二维扩大到三维,分析探讨两种结构的异同。 化学实验不要用教学软件演示,应用真实可信的化学实验来完成教与学的过程。教师应认真准备“甲烷通入高锰酸钾溶液”和甲烷的取代反应两个实验,特别是甲烷取代反应的实验,实验的成功率取决于日光的强弱,气候是关键,可以采用高压汞灯作为光源。同时要组织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如色变浅、出油滴、水上升、有白雾、石蕊红),并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教师可以根据取代反应的特点,说明此反应是逐步进行的,得到的产物是混合物,因此通常得不到纯净物。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演示取代反应的过程。然后将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进行对比,使学生能较准确地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如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加一个甲烷燃烧及证明甲烷燃烧产物的实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甲烷的结构特点,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

2015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1课时集合的概念教学案(含最新模拟、试题改编)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1课时 集合的概念 第二章 (对应学生用书(文)、(理)1~2页) 考点新知 1. (必修1P 10第5题改编)已知集合A ={m +2,2m 2+m},若3∈A ,则m =________. 答案:-32 解析:因为3∈A ,所以m +2=3或2m 2+m =3.当m +2=3,即m =1时,2m 2+m =3, 此时集合A 中有重复元素3,所以m =1不合题意,舍去;当2m 2+m =3时,解得m =-32 或m =1(舍去),此时当m =-32时,m +2=12≠3满足题意.所以m =-32 . 2. (必修1P 7第4题改编)已知集合{a|0≤a<4,a ∈N },用列举法可以表示为________. 答案:{}0,1,2,3 解析:因为a ∈N ,且0≤a<4,由此可知实数a 的取值为0,1,2,3. 3. (必修1P 17第6题改编)已知集合A =[1,4),B =(-∞,a),A íB ,则a ∈________. 答案:[4,+∞) 解析:在数轴上画出A 、B 集合,根据图象可知. 4. (原创)设集合A ={x|x =5-4a +a 2,a ∈R },B ={y|y =4b 2+4b +2,b ∈R },则A 、B 的关系是________. 答案:A =B 解析:化简得A ={x|x ≥1},B ={y|y ≥1},所以A =B. 5. (必修1P 17第8题改编)满足条件{1}íM í{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________. 答案:4个 解析:满足条件{1}íM í{1,2,3}的集合M 有{1},{1,2},{1,3},{1,2,3},共4个. 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1) 集合的定义: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其中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2) 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 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Venn 图法. (4) 集合的分类:若按元素的个数分类,可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若按元素的属性分类可分为点集、数集等.应当特别注意空集是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集合,解题时切勿忽视空集的情形. (5)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 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复数集记作C .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一课时)说课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一课时)》说课 沈世红 2005级教育硕士(化学) 江苏省如皋中学(226500)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教材作为高中有机化学的第一章,其地位和作用与初中绪言部分相当,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能否上好这一堂课,关系到学生今后对学习有机化学是否感兴趣,以及是否能很好地从无机化学学习转向有机化学学习的问题。对甲烷的教学,新课标中只要求了解甲烷的主要性质,而性质是由结构决定的,这在有机教学中尤为突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在头脑中建立甲烷等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模型,初步形成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用途; ②认识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③了解甲烷的主要性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②让学生体会由结构推性质和由性质推结构的过程与方法,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生已有知识顺利进行初、高中知识的自然衔接,消除学生对高中有机化学 的不适应心理,并利用有机化学的入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积极的探索精神; ③渗透实事求是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教学重点 (1)甲烷的结构特点;(2)甲烷的化学性质 4.教学难点

(1)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2)甲烷的取代反应 二、说学情 1、学生状况分析和对策 从无机到有机知识的学习,从知识的学习模块上来讲好象是一种跳跃,但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甲烷的分子组成、部分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用途,只是对甲烷的空间结构和部分化学性质不清楚。通过模型演示,自主搭建验证,实验探究等能够引起学生强烈学习兴趣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探究。 2、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在无机物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深切地认识到“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能反映物质的结构”,这种思想自然而然地会迁移到有机物的学习上来,这是比较好的,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有机物中不仅要注意其组成,还要关注其空间结构。在必修1中学生已学过氧化还原反应,对简单氧化、还原问题已经能够进行分析,这对甲烷还原性的研究有较大帮助。 三、说学法 作为高中化学新课程有机内容的引入环节,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有机知识不仅是处于一个“静止”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分析、选择、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甚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教堂”变成“学堂”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理想、身心健康、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对于本节我建议学生采用如下学法: 1、密切联系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通过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审视与自我反思 对于不同的事物,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自由讨论,相互审视和自我反思,既可以达到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增长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从学生的初三和高一已有化学知识的认知水平和结构、能力水平、思维品质作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