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5.5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

15.5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

15.5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
15.5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

5机械能及其转化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及机械能的单位。从生活现象中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二)教具

滚摆。

(三)教学过程

复习:动能和势能及其与什么因素有关

1机械能:让学生分析静止在桌面上的钢球是否具有能量?(具有重力势能)继而让学生分析在桌面上滚动的钢球具有什么能?通过分析得知滚动的钢球既有动能,又有势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一个物体既有动能,又有势能,那么动能和势能的和就是它的总机械能。

2能量的单位:从前面的讨论,我们可以认识到能量是跟做功有密切联系的概念,能量反映了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能量的大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因此,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也是焦耳。

3.通过以下问题的讨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能量、动能、势能、机械能等概念及机械能的单位。

(1)高山上有一块大石头,稳稳地待在那里,它有没有能量?有什么能量?

(2)列举几个物体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事例。

(3)在空中飞行的球,它具有的重力势能是5焦,具有的动能是4焦,这只球具有的总机械能是多少?

(4)在同一高度铅球和棒球具有的重力势能不相等,若使它们的重力势能相等,可采取哪些方法?

(5)从斜槽上端滚下的小球,它有没有重力势能?在它下滚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大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在滚下的过程中有没有动能?它的动能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4.想想议议

(1)演示皮球的下落和跳起(将皮球涂黑使它落在涂白的水平木板上,观察木块上的黑色圆斑),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

为什么木块上是圆斑,而不是黑点?(答:因为皮球发生了形变)

发生弹性形变的皮球具有的弹性势能是哪里来的?(答:由动能转化来的)

皮球反跳有向上的速度,即具有动能,这个动能是哪里来的:(答:弹性势能转化来的)

最后提出:皮球从一定高度落下,反跳到最高点,说明这一过程能的转化情况?

(点名要学习好的学生回答)

(2)演示皮球反跳高度一次比一次低,再演示滚摆高度也是一次比一次低.最后都要停下来,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引导学生回答:物体运动要克服摩擦和空气阻力做功,要消耗物体的机械能。最后机械能完全被用来克服摩擦和空气阻力做功消耗掉了,所以物体最后要停下来)

教师点明:消耗掉的机械能并未消失,而是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了。这个问题以后将学到。

(3)物体能做功才具有能,举高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怎能做功?既然不能做功,为什么说它具有重力势能?

(引导学生回答:举高的物体落下来具有动能,动能可以做功,但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故我们说势能可以做功,实际上是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而做功)

(4)钢球落在钢板上,也会反跳起来,反跳时的动能是怎样转变来的?教师指出:钢球和钢板相碰,也要发生弹性形变,只是这个形变较难觉察。事实上,任何坚硬的物体相碰时,都要发生形变。

然后让学生回答。

5.练习

1.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它的势能,动能,速度如何变化?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它的势能,动能,速度又如何变化?

2.卫星在近地点的动能最,势能最;在远地点的动能最,势能最。

3.说明下列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

①雪橇从山坡上滑下;

②炮弹从炮口斜向上射出,又落到远处地上;

③玩具弹簧枪将“子弹”射出去;

④小孩坐在秋千上,在妈妈推了一次以后,自己荡着。

4.你骑自行车时,在上坡前往往要加紧蹬几下;汽车司机在开车上坡前,也往往要加大油门,加大速度。从能的转化来说明这样做的好处。

5.弹簧门在推开以后能自己关闭。说明这件事怎样利用了能的转化。

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

第二十章《功和机械能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描述功的的两个必要因素,认识功的含义。 2、能运用计算公式对功进行定量计算和大小的比较。 3、理解功率的定义及其定义方法,并能对其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理解在影响动能大小的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方法。 【重点难点】 功的理解和计算,影响动能大小因素实验的理解。 【导学指导】 一、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请同学们独立填写以下填空,填写完毕后小组之内互相交流。 二、典型题组练习 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 题组一: 1、下列关于物体是否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丽背着书包站在路边等车,小丽对书包做了功 B .起重机吊着钢筋水平匀速移动一段距离,起重机对钢筋做了功 C .被脚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脚对足球做了功 D .小刚从地上捡起篮球的过程中,小刚对篮球做了功 2.如图所示的过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3、在水平地面上,工人用 100 N 的水平推力推动重 150 N 的箱子,4 s 内前进了 6 m ,在这个过程中,木箱所受重力对木箱做功为____J ,工人对木箱做功为_____J ,箱子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4、某小型电动机的功率是2.5W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完成1500J 的功,需时__________min 。 5、小强同学家住北园小区3号楼五楼,放学后,他从一楼上到五楼共用了20s ,若小强及书包总重为480N ,每层楼的高度为3m ,则他上楼的功率是__________W 。 6、用水平力F 拉着重为100N 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移动了5m ,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0N ,则( ) A 、重力做的功是500J B 、拉力大小为100N C 、拉力大小为120N D 、拉力做的功为100J 7、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是90km ,若汽车以36km/h 的速度行驶,则汽车的牵引力是__________N ;如果汽车保持匀速行驶,则路面对汽车的阻力是__________N 。 8.用水平拉力F 拉物体A 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s ,拉力F 做功为W 1;用同样的力F 拉物体A 在粗糙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 ,拉力F 做功为W 2,则 A .W 1=W 2 B .W 1>W 2 C .W 1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1、炮弹里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炸开弹壳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_ 的方法减少了气体的内能.食物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 _____________ 的方法减少了食物的内能.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已逐步进入我国普通百姓家中.已知某国产骄车每行 驶100km消耗8L汽油(1L = 10-3用),汽油的密度为0.71 x 103kg/m3、热值为4.6 X 10 7J /kg .则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kg汽油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是J . (2)该汽车行驶100km消耗的汽油的 质量是________ kg . (3)当该汽车以50kW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以72km/ 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 它所受到的阻力等于 _________ N. 3、质量为2kg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升高5C,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 J。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水的内能。( C K= 4.2 X 103J/kg?C) 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用同种物质制成两个质量不等的物体,其比热容 _ (填“相 同”或“不同”)。质量均为1kg的铜块[c铜=3.9 x 102 J / (kg ?C )] 和铅块[c铅=1.3 x 102 J / ( kg ?C )],如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则铜块与铅块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若铜块温度升高了100 C,则它吸收了J的热。 5、木炭的热值是 3.4x10 7J/kg ,完全然烧500g木炭,能放出J 的热量。柴油机是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热机。已知某型号柴油机的效率为n,柴油的热值为q。将质量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4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7)

机械能及其转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机械能。 ②理解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③知道机械能守恒。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②结合实例分析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有联系实际、将科学应用于社会生活和生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判断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动能与势能的变化分析及其转化方向的判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提问: ①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关系如何? ②对于同一物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变化分别通过什么因素判断?怎样判断? 2、引入: 物体可能只有动能没有势能;只有势能没有动能;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我们统称为物体具有机械能。(注:可于前一节讲解) 在一些力学过程中,机械能的三种形式有没有可能发生相互转化呢?(请同学们作出猜想,并以学过的知识作为依据。如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用电器);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发电机)。) (注:课前发放观察记录表) 二、新课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例释:撑杆跳高。在水平路面上跑步时,只有动能;撑杆弯曲上升途中,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到达最高点的瞬间,只有重力势能。也可以说这三个过程中都有机械能。 机械能E = 动能E k + 势能E p 单位:J (注:可于前一节讲解) 2、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演示1:滚摆;投影;说明观察方法和填表方法,并提示讨论思考题(附在记录表上)。 演示2:单摆;投影;观察填表。 演示3:弹球;投影;观察填表。

选派学生交流记录表填写结果,并回答思考题。如果有错误可由其他学生或老师纠正。 滚 摆 单 摆 过程 高度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速度 动能 动能 动能 动能 动能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转化方向 A 到B B 到C C 到B B 到A 减小 减小 减小 减小 减小 减小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过程 高度 速度 动能 重力势能 转化方向 上 升 减小 减小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动能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动能 下 降 上 升 形变减小 下 落 形变增大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的概念,能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2、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并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3、会判断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提高功、功率相关公式计算运用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知识竞答,培养动机、兴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增强学习自信心; 2、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训练解题方法、技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结合身边实例,通过习题练习、交流、反思突显知识和技能。(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现象; 2、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功、功率之间的区别; 2、区分“物体能够做功”和“物体正在做功”; 3、通过实例,探究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4、会利用功和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1、对“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理解; 2、联系实际,培养探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一、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之一,如搬石头未搬动; (2)有力,也有距离,但力的方向和距离垂直:“劳而无功”之二,如手提水桶在水平面上走动。 (3)有距离无力:(“不劳无功”),如物体在光滑平面上自由滑动,足球踢一脚后运动; 3、功的计算:物体上的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Pt 各量单位——W:J(焦耳)F:N(牛)S:m(米)P:W (瓦特)t:s(秒) 4、国际单位:将N·m称为焦耳简称焦,符号(J) 1J=1 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公式应用注意: 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教科版物理《机械能》教案

1.机械能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初步概念,知道什么是弹性势能。 2.知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知道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有关。 3.知道机械能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定义,寻找日常生活中各种形式能量的例子,初步具备从能量角度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现实生活中树立起科学的能量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从功的角度认识动能和势能,并能用实例说明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二、教学难点 从功的角度认识动能和势能,并能用实例说明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能,诸如热能、电能、能源开发等等。“能”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能的概念跟功的概念有密切联系。我们说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电流能做功,具有电能;燃料燃烧放热可以做功,有热能。自然界中,能的形式很多,今天我们学习最常见的能的形式——机械能。

教学活动 一、动能 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具有动能的物体。见教材P98图12-1-2。 有条件的可以幻灯片演示:失控的汽车常常容易撞倒路旁的柱子、广告牌;呼啸的海浪有时会冲坏海堤,推倒房子;弹出去的玻璃球能把静止的球弹得远远的,跑动的人能撞倒别人…… 这些现象说明了失控的汽车、呼啸的海浪、弹出去的玻璃球、跑动的人能够对其他的物体做功,可见它们都有能量。 提问: 是什么原因使它们都能够做功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它们的能量是因为它们运动才具有的。我们把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作动能。 教师引导学生举例生活中具有动能的物体。 提问: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那么物体的动能的大小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201x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新人教版年级八科目物理任课教师授课时间 课题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章节复习授课类型复习 课标依据3.1.3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3.2.1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例1 用荡秋千的过程定性说明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情况。 3.2.2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3.5.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列举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1.知道力学中做功和功率的含义,能用生产、生活中的实例解释功和功率的含义,并能用相关公式计算功和功率。 2、能说出机械能的分类,能利用相关影响因素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变化; 3、在能区别动势能的基础上,认识动势能间的转化过程,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秋千等),有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机械能守恒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 重点 1.用相关公式计算功和功率。 2、能说出机械能的分类,能利用相关影响因素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 势能的大小变化; 3、在能区别动势能的基础上,认识动势能间的转化过程,并能分析、解 释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秋千等), 有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 难点 1.用相关公式计算功和功率。 3、能分析、解释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 (秋千等),有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九年级科学上册 3.2 机械能教案 (新版)浙教版

《第2节机械能》 教学目的 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能的单位是焦耳。 2、知道什么是动能,哪些物体具有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哪些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及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4、知道什么是弹性势能,哪些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及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材料准备 斜槽,不同质量的铁球,木块;一把刻度尺,外形相同的一个铁球和一个木球,一个装有细沙的金属盆。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中引入“能量”这个词。 2、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在描述物体的状态时,我们说物体或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运动的物体似乎比静止的物体有“优势”,我们来分析一下。流动的水会使浮于其上的竹排变得运动,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运动速度很快,能将靶面击穿,运动的物体到底有什么“优势”? 这些运动的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这就是动能的定义。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例如,行驶的汽车,抛出的石块,踢出的足球,坠落的陨石等,都具有动能。 如图所示,铁球A从斜面上滚下,碰到木块B时,会将B撞出一段距离。在同样的斜面上滑下,并使木块在同样的平面上滑动,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木块 B移动的距离远近,来判断铁球A的动能大小,很显然,木块B滑出得越远,表明铁球A的动能就越大。 以上就是我们进行探究实验的原理。所用的器材, 还应再加一个铁球C,A与C的质量不同, m A>m C。准备好器材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实验了。在进行实验时,你注意一定要使用“控制变量法”。因为我们想研究的是动能分别与运动速度、质量的关系,所以应先将不参与研究的变量保持不变才行。 当铁球A在斜面上的位置越高时,它滑下后运动速度就越大,这样我们将铁球A放在斜面不同的高度,就可以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但做实验时,用同一个铁球才行,因为这样能

总复习:机械能及其转化知识讲解

总复习:机械能及其转化 撰稿:冯保国审稿:史会娜 【考纲要求】 1、知道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 2、理解动能及大小的决定因素,重力势能及大小的决定因素,弹性势能及有关的决定因素;机械能守恒; 3、掌握探究动能及大小的决定因素,重力势能及大小的决定因素,弹性势能及有关决定的因素;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动能、势能、机械能(高清课堂《力学6:功和能》机械能概述) 1.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则它的动能越大。 要点诠释: (1)一切运动的物体都有动能。 (2)动能是“由于运动”这个原因而产生的,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动能”。例如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不但有动能而且还具有其它形式的能量。 2.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则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要点诠释: (1)一切被举高的物体都有重力势能。 (2)重力势能是“被举高”这个原因而产生的,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例如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不但有重力势能而且还具有其它形式的能量。 3.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要点诠释: (1)一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有弹性势能。 (2)弹性势能是“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这个原因而产生的,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 4.机械能

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考点二、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高清课堂《力学6:功和能》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将一块小石块,从低处抛向高处,再从 高处下落的过程中,先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后,后来又是重力势转化为动能。 2、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跳板跳水运动员,在起跳的过程中,压 跳板是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跳板将运动员反弹起来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3、机械能守恒。如果一个过程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就保持不变。这个规律 叫做机械能守恒。 【典型例题】 类型一、基础知识 1、如图是高速公路避险车道示意图。当高速行驶的汽车出现刹车失灵时,可通过进入避险车道快速降低车速直至停止。避险车道的作用是降低汽车因高速行驶而具有的哪种能量带来的危害() A.动能B.势能C.内能D.电能 【思路点拨】(1)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A 【解析】当汽车高速行驶时,其速度非常快,动能非常大,若汽车出现刹车失灵,即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其能对外做的功多,造成的危害非常大,故该情况下可以进入避险车道,见题目中的插图,即让汽车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可以快速的降低车速,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总结升华】知道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并能结合其能量的转化解释实际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2、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图所示)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 B.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 C.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 D.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 【思路点拨】动能的决定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应该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去分析解决;钢球把木块推出的距离长,说明动能大这是一种转换的方法。【答案】C 【解析】A、球的动能是从木块被推出的距离看出的,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B、球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

《机械能及其转化》 本节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且要了解转化过程中遵从的规律。教学中,以渗透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思想为前提,加强实验,并利用动画、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从影响物体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的角度判断物体的机械能如何变化。 1、理解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2、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 3、知道什么是机械能和机械能守恒 4、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 教学重点: 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解析能和机械能守恒 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动能,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如何转化;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多媒体课件、单摆、滚摆、弹簧、小球等。 1、复习:动能和势能及其与什么因素有关 2、引入新课

(1)思考:溜溜球在往下甩动的过程中,溜溜球为什么会返回来啊?学生讨论交流 (2)根据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动能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b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c弹性势能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d如何判断一个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的变化?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汽车由静止起动逐渐加速的过程中,动能如何变化? 汽车行驶中司机关闭油门或踩刹车时,汽车逐渐减速停止 的过程中,汽车的动能又如何变化?汽车由坡底爬到坡顶 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如何变化? 3、师生探究 (1)机械能 学生看书回答:什么是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机械能。机械能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用符号J表示。) (2)机械能及其转化 师生探究: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 <1>出示滚摆实验: 思考:a、滚摆在下降时,动能与重力势能是如何变化的? b、滚摆在上升时,动能与重力势能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讨论交流:说明判断的方法! 教师小结: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最高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 思考:在势能减小的时候,减小的势能到哪里去了?看看势能变化的时候动能在怎样变化的?说明滚摆下降的过程中,势能减小,动能却增大了。(也就是势能转化为动能了) 同样的你们说说:滚摆上升的时候呢?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教案:《功和机械能》

功和机械能知识回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2)理解影响功率大小的因素,能用公式P=W/t计算功率, (3)建立能量的初步概念,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会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会正确使用W=FS计算功的大小; (2)知道功率的推导公式P=Fv及应用;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能正确分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2.培养学生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作风。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影响功率大小的因素,能用公式P=W/t计算功率,知道功率的推导公式P=Fv及应用 难点: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能正确分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一、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1)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只有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我们才能说力对物体做了功).计算公式___________,S的单位为_____,功的单位为 _____,简称_____,符号是___;重力做功或克服重力做功一般可用公式________.

注意:三种不做功的情况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别举例说明 二、___________________叫功率.它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计算公式为_______其国际单位是_____,简称____,符号是______.(注意正体、斜体的书写区分), 工程技术上还常用_____做功率的单位.功率是机械的主要性能之一. 功率的计算公式还可写为_________,写出推导过程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单位是____ (“能够”是指这个物体具有了做功的本领,但不一定“正在”做功) . 三、 ___________________叫动能,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叫重力势能,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弹性势能,影响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________,动能和势能统称________. 四、滚摆在上升过程中_____越来越小,_____越来越大,动能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是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下降过程中动能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___,是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在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总和________. 五.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动能的大小无法直接测量,实验中是通过_______________反映动能大小的;试验中利用斜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让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应用到的探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六.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 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判断重锤具有的势能大小,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应用到的探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知识深化及注意的问题:

机械能守恒定律_教学设计

教 学 环 节 和 教 学 内 容 1、机械能及其特点 问:什么是机械能,如何用公式表示? 类比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请同 学判断机械能的下列性质: (1)机械能是矢量还是标量? (2)机械能是状态量还是过程量? (3)物体具有的机械能具是绝对的还 是相对的? (4)机械能是物体单独具有还是系统 所共同具有的? 2、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1)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 问: 分析上面三副图,哪些力对小球做功? 小球的能量如何转化? 动能与重力势能间的相互转化,与什么 有关? 学生回答: 物体动能与势能(重力势能 和弹性势能)的总和叫做机 械能 E=E k +E p 学生交流讨论并回答: (1)机械能是标量 (2)机械能是状态量 (3)机械能具有相对性,研 究物体的机械能要选取参考 平面。 (4)机械能是系统所具有的 学生回答: 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重 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重 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重力对 物体做负功,物体重力势能 增大,动能减小,动能转化 类比动势能 性质,分析新 知识 巩固做功与 能量变化关 系,为引出能 量守恒做准 备

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小结: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重力势 能和动能发生相互转化。 (2)弹性势能与动能的转化 在滑块振动的过程中,什么力对滑块做 功?滑块的能量怎样进行转化? 动能与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与什么有 关? 小结:弹力对物体做功,系统的弹性势 能和动能发生相互转化。 问:机械能是如何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 一种形式的呢? 总结:通过重力或弹力做功,机械能可 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思考与讨论: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 系统内,系统的机械能有什么特点呢? 为重力势能。 学生交流讨论并回答: 弹力对物体做正功,弹簧弹 性势能减小,物体动能增 大,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弹力对物体做负功,弹簧弹 性势能增大,物体动能减 小,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学生回答:通过重力或弹力 做功 类比重力与 重力势能关 系,分析弹性 势能与动能 间转化,提升 学生分析能 力

机械能及其转化练习题带答案

机械能及其转化练习 题带答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1.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物体只具有动能,或只具有势能,或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我们都说物体具有机械能. 2.分析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方法: 先运用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情况,那么能的转化情况就是变小的那种形式的能转化成变大的那种形式的能. 3.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 机械能守恒是一个理想化的定律. (1)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地要克服阻力对外做功,消耗一部分自身的机械能,所以机械能总量会变小. (2)在理想情况下(忽略对外所做的功),可以认为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3)从空中自由下落的物体,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其机械能是守恒的;沿光滑水平面或光滑斜面自由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也是守恒的. 01 课前预习 知识点1机械能及其转化 1.______能、________能和________能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的单位是________,用字母______表示.2.动能和势能之间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相互转化. 知识点2机械能守恒 3.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______. 4.如图是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示意图,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环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它在近地点的动能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在远地点的动能;它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的. 02 当堂训练 1.(巴中中考)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B.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C.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物体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厦门中考)厦门作为全国18个足球重点城市之一,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比赛时守门员把球大脚开过半场,足球飞行过程中( ) A.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B.动能先变大后变小 C.机械能先变大后变小 D.最高点处动能为零 3.(钦州中考)如图所示的情景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是( ) 4.(泰安中考)当歼20飞机加速向上运动时,飞行员的机械能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5.(河北中考)如图是一运动员做蹦床运动的一幅图片.针对蹦床运动,从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不计空气阻力)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定西中考)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从同一高度h处以相同的速度抛出,一次斜向上抛出,沿a运动轨迹落地时的动能为E1;另一次水平抛出,沿b运动轨迹落地时的动能为E2,不计空气阻力,则E1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E2. 03 课后作业 7.(聊城中考)如图所示,捻动滚摆的轴使其升高后释放,观察滚摆运动过程,长时间后滚摆停止上下滚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滚摆下降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B.滚摆到最低点后又上升,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滚摆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机械能及其转化 教案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目标: 1.理解机械能的概念。 2.知道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守恒定律。 3.能解释一些能之间转化的物理现象。 重点难点: 1、分析能量之间的转化。 教学过程: 一、自学检测 1.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2.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所处的高度有关。 3.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4.空中飞行的子弹由于速度很快具有很大的动能,又因为它处于空中,相对于地面子弹又具有重力势能。 二、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 (一)、演示滚摆实验

1.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滚摆在下落过程中,转动的速度和高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滚摆的动能和势能又是怎样变化的? 释放摆轮时,摆轮在最高点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摆轮只具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 2.滚摆在哪个位置具有的动能最大,你是如何判断出动能最大的?在哪个位置具有的重力势能最大?如何判断的? 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 3.仿照摆轮下降的过程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 (二)、单摆实验 1.将摆绳一端挂在黑板上边,使单摆在黑板前,平行于黑板摆动(不接触黑板),在黑板上记录摆球运动路线中左A、右最高点C和最低点B的位置。 2.分析单摆实验: 小球从A摆到B的过程中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B点摆到C点的过程中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小球在B点动能最大,在A(或C)点动能最小,小球在A(或C)点重力势能最大,在B点重力势能最小。 3.(接步骤1)在黑板上记录小球由A到C再摆回到左边的最高点A′点(只让单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机械能教案

《机械能》 本节教材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严密性.这是因为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用动画实验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的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势能的教学也是从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势能概念,再由实验或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势能的大小的决定因素.最后,教材给出了机械能的概念。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能: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2)知道什么是动能、势能及影响大小的因素。 (3)知道动能和势能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4)知道什么是机械能及机械能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机械能的学习,体会自然界存在不同形式的能量,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2)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2.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探究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 难点:学生设计完成探究试验

实验器材:动能演示器,滚摆,弓箭、重锤、细沙坑、、视频资料、PPT等。 故事导入(实验导入,建立能的初步概念) 真实故事:1962年11月在美国马里兰州上空,一架正在飞行的子爵号飞机正在飞行,迎面飞来一群天鹅,避开已来不及,相撞后飞机发生了坠毁,机上17人全部遇难。 问:小小的天鹅怎么会对飞机产生这么大的破坏力呢?(具有能量。) 展示图片:行驶的汽车、流动的水和飞行的子弹具不具有能量? 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运动) 展示图片:图一中的小球是由于运动对木块做功而具有了能。 图二中的重锤是由于被举高对木桩做功而具有了能。 图三中的弓是由于弹性形变对箭做功而具有了能。 观察对比:思考三者都能对外做功,但是做功(具有能)的原因相同吗? 总结: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就表示物体具有了能量,简称能。 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物体具有的能量就越多,因此人们常用做功多少来衡量物体能量的大小。 新课讲授: (一)动能 <1>提出问题:刚才的实验中钢球撞击木块能够做功,但若将钢球停靠在木块一侧(边讲边演示),这时的钢球并不能推动木块做功。对比前后两个实验,思考一下,钢球是由于什么原因而具有的能量?怎样才能使木块被推的更远呢? <2>学生分析得到动能是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引导学生广泛地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空气、水和各种物体都能够做功,而具有动能。概括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影响动能的因素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怎样才能使木块被推的更远呢?)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如下图)

[整理版]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

[整理版]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能用实例说明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能解释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初步了解机械能守恒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动手设计实验,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身边的物理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机械能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有将机械能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量守恒的理解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教学器材:教材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手持粉笔头高高举起。以此事例提问:被举高的粉笔具不具有能量,为什么, 学生回答提问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首先提出,当粉笔头下落路过某一点时,粉笔头具有什么能量,(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继而让学生比较在该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笔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在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重力势能和动能都有变化,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下面我们共同观察滚摆的运动,并思考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实验1:滚摆实验。 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事先应在摆轮的侧面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的快慢。 引导学生复述并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最高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 实验2:单摆实验。 此实验摆绳宜长些,摆球宜重些。最好能挂在天花板上,使单摆在黑板前,平行于黑板振动,以便在黑板上记录摆球运动路线中左、右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位置。分析单摆实验时,摆球高度的变化比较直观,而判断摆球速度大小的变化比较困难,可以从摆球在最高点前后运动方向不同,分析摆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作为这一难点的突破口。顺便指出像单摆这种往复的运动,在物理学中叫做振动。 综述实验1、2,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实验3: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 演示课本图1—7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实验。实验可分两步做。首先手持着木球将弹簧片推弯,而后突然释放木球,木球在弹簧片的作用下在水平槽内运动。让学生分析在此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第二步实验,让木球从斜槽上端滚

苏版初二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案

苏版初二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功都不省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功的概念。 ●教学方法:探究、学生合作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提问:平时,我们常用力去移动物体,使其位置改变。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做三个小实验。 1.学生实验:用手匀速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和4本书分别提到桌面上。 问:两次移动的距离怎样?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 答:两次移动的距离相同,提书包〝累〞一些,因为提书包需较大的拉力。[移动相同的距离,需要的力越大越〝累〞] 2.学生实验:用手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分别匀速提到凳子上和桌面上。 问: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 答:提到桌面上〝累〞一些,因为移动的距离较大。[用同样的力移动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越〝累〞。]

3.学生实验:用手将书包提5厘米左右和将4本书从地面提到桌面上。 问:哪次〝累〞一些?为什么?答:无法比较,因为两种情况需要的拉力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也不同。力的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不同,无法比较哪次更〝累〞。 讲述:由此,人提物体〝累〞的程度,不能仅仅单独由力的大小或单独由移动的距离大小来比较或表示,所以我们引人一个新的物理量——机械功〔简称功〕。 板书:【一】功 【二】合作探究: 功这个物理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请同学们看图:课本104页图15.1-1: 这两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或者共同的要素。答:都有力,物体都移动了一段距离。 问:移动的距离和力之间有何关系?答:是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讲述:在物理学中就说图中的力对物体做了功。 请同学们看图:课本104页图15.1-2:甲:用力而未移动距离;乙: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但水平方向上却没有力。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 l.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讲述:必要的意思就是一个都不能少,请同学们用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演示1]手提着钩码在空中静止不动,问拉力是否对钧码做功?为什么? [演示2]手提着钩码匀速水平移动一段距离,问拉力是否对物体做功?为什么? [演示3]手提着钧码匀速上升,问拉力是否对物体做功?为什么?

机械能-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机械能-教学设计

机械能教学设计 教材板块: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教学内容:机械能—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动能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一、设计思路: 机械能是初中科学体系里的重点部分,其内容包含动能、势能以及动能和势能间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和人类生产生活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根据新课标理念:“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走向与社会”以及课堂上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时所包含的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比较法,归纳总结等方法。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概况总结能力。 二、前期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机械能这部分内容是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延生,本节课从机械能的定义出发,重点探讨了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以及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层层推进,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机械能的概念,本节的内容也为后面的能量转化的量度功的概念做了准备和铺垫。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的应用也使学生们加强了处理一般科学方法的能力。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们处于思维非常活跃的时期,对于初中科学的知识体系已经有了大致的掌握,对于能量的概念以及相互转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影响机械能大小的因素还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并且动手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还需加强。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归纳总结出影响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因素,注重培养了学生们创新能力,猜想能力以及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根据新课标理念“教师注重的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机械能的定义 2.通过探究实验,概括和总结出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3.初步认识到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法,比较法,转化法的应用,培养了自主探究能 力和处理一般科学问题的能力 2.学生们通过自主猜想,误差分析,认识到了实验的严谨性,加强了学生们的 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机械能及相互转化

人教版《15.5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2) 能正确理解有关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3)初步了解机械能守恒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关心机械能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有将机械能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具有爱国意识。 二、学习者的分析 学生来自于城镇,有丰富的知识背景,接触许多包含着丰富物理知识的简单或复杂的事物,为这节特殊的教学过程奠定基础。 三、教具与学具 学生用实验器材:学生4人一组、滚摆、铁锁、细绳. 铁架台 老师演示用实验器材:溜溜球. 铁架台. 钢球. 细线.带弹簧的斜面 电化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1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一.我们在初二的时候就已经学习过关于能量的转化,请回答,电灯工作的时候, 能量是怎么转化的?风力发电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水利发动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电动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 学生讨论回答 二.情景:老师操作溜溜球,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切入主题 (教师先通过提出一个关于能量转化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并由所设计 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 动手动脑搞探究: 一.老师提问:为什么溜溜球在松手后能够不停的上下运动呢?这需要学生自己 探究: 实验1:滚摆实验。 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事先应在摆轮的侧面

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的快慢。 二.学生实验 老师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复述并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最高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摆轮下降时其 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 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动能逐渐转化 为重力势能。 加强巩固 一.老师用课件展示实验2:单摆实验。 综述实验1、2,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老师用课件展示实验3: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 得出:动能和弹性势能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事例很多。首先分析课本图15.5—2,加 深学生对动能,势能转化的认识,再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动,势能转化的实例,老 师和学生共同分析. 概括结论 一.学生总结,老师补充,得出结论: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二.引出机械能的定义: 动能和势能之和 拓展知识 一.学生分组做教材中的“想想做做”,请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这其中 是否有其他能量的转化 二.假设没有阻力,会怎么样呢?引出机械能守恒规律 三.再次分析溜溜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