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物理机械运动及其描述易错剖析含解析

高中物理机械运动及其描述易错剖析含解析

高中物理机械运动及其描述易错剖析含解析
高中物理机械运动及其描述易错剖析含解析

高中物理机械运动及其描述易错剖析含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机械运动及其描述

1.我国ETC联网正式启动运行,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v0=15m/s朝收费站正常沿直线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收费线中心线前10m处正好匀减速至v=5m/s,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0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20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0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m/s2,求:

(1)汽车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2)汽车过ETC通道比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省的时间是多少.

【答案】(1)210m(2)27s

【解析】试题分析:(1)汽车过ETC通道:减速过程有:,解得

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位移相等,则有:

解得:

(2)汽车过ETC通道的减速过程有:

得总时间为:

汽车过人工收费通道有:,x2=225m

所以二者的位移差为:△=x2﹣x1=225m﹣210m=15m.(1分)

则有:27s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在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由于这一块的公式较多,涉及的物理量较多,并且有时候涉及的过程也非常多,所以一定要注意对所研究的过程的运动性质清晰,对给出的物理量所表示的含义明确,然后选择正确的公式分析解题

2.如图所示为一种运动传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这个系统工作时固定的测速仪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物体反射后又被测速仪接收根据发射与接收超声波脉冲的时间差可以得到测速仪与运动物体的距离.某次试验时,1t =0时刻,测速仪发出一个超声波脉冲,脉冲波到达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小车上,经过Δ1t =0.10s 测速仪收到反射波;2t =1s 时发出第二个脉冲,此后经过Δ2t =0.08s 收到反射波;3t =2s 时发射第三个脉冲,又经过Δ3t =0. 04s 收到反射波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 ,求:

(1)实验小车在接收到第一个和第二个脉冲波之间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和平均速度大小; (2)实验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1)3.43/m s (2) 3.56m/s 2 【解析】

(1)由题意得,实验小车在1

12

t t ?+时刻接收到第一个脉冲,设此时实验小车距测速仪x 1,有

1

12

t x v

?= ① 实验小车在2

22

t t ?+

时刻接收到第二个脉冲,设此时实验小车距测速仪x 2,有 2

22

t x v

?= ② 设实验小车在接收到第一个和第二个脉冲波之间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为Δx 1,则有 Δx 1=x 1-x 2 ③

由①②③式可得实验小车在接收到第一个和第二个脉冲波之间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Δx 1=3.4m ④

设实验小车在接收到第一个和第二个脉冲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Δt ,有

2121()()22

t t

t t t ???=+

-+ ⑤ 设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1v ,则有1

1=

x v t

?? ⑥ 由④⑤⑥式可得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1=3.43/v m s ⑦

(2)依第(1)问同理可得实验小车在接收到第三个脉冲波时实验小车距测速仪为 3

32

t x v

?= ⑧ 实验小车在接收到第二个和第三个脉冲波之间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为 Δx 2=x 2-x 3 ⑨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

1=

x v t ??'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所以1v 为

1212'1()()222

t t t t t ?

?+

++=

时刻的瞬时速度 (11)

2v 为

32

23'2()()222

t t t t t ??+

++=

时刻的瞬时速度 (12) 由?=

?v

a t 可得:21''21

=v v v a t t t -?=?- (13) 由①~(13)式可得a =3.56m/s 2

3.如图所示,今有一底面直径和高都为10cm 的圆柱形纸筒(上、下底面开口),在下底部边沿A 点有一只小蚂蚁,若小蚂蚁为了用最快的时间爬到上部边沿处的B 点,已知小蚂蚁的爬行速度不变,试求:

(1)小蚂蚁爬行的路程有多少? (2)整个过程中的位移有多大? 【答案】(1)18.6cm (2)14.1cm 【解析】 【详解】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为了找到在圆柱形纸筒的表面上A 、B 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可以把纸筒沿侧壁剪开,如图所示,

展开成平面后,连接AB ,则线段AB 的长度即为小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由勾股定理可知()2

2105cm 18.6m AB s π=+≈ 。

(2)整个过程中的位移大小等于图中A 、B 两点的连线的长度,由勾股定理可知

2

21010cm 14.1m AB x =+≈ 。

4.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试分析物体在各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各阶段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0-1s 内,a 1=4 m/s 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1-3s 内,a 2=-2 m/s 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3-4s 内加速度a 3=-2 m/s 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解析】 【详解】

在0~1s 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11140

4/1

v a m s t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1s ~3s 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222202/1v a m s t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3s ~4s 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33304

2/2

v a m s t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5.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

()

250010/g g m s =,以警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

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

()1一辆以72/km h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在一次事故中撞向停在路上的大货车上,设大货车

没有被撞动,汽车与大货车的碰撞时间为32.010s -?,汽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2若汽车内装有安全气囊,缓冲时间为2110s -?,汽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答案】(1)有生命危险 (2)无生命危险 【解析】

试题分析:选汽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 (1)汽车的加速度:24203020

m /s 10m /s 2.010

v a t ---=?=

=- 因加速度大小为4

2

10m /s 500g >, 所以驾驶员有生命危险

(2)在装有气囊的情况下 汽车的加速度22

02020m /s 2000?m /s '110

v a t =

=----'=? 因加速度大小为2

2000m /s 500g < 所以驾驶员无生命危险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点评:速度变化相同,安全气囊可以延长碰撞时间,从而可以减小碰撞是的加速度.

6.一辆汽车以72 km/h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公路上有一只小鹿,于是立即刹车,汽车在4 s 内停了下来,使小动物免受伤害.假设汽车刹车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试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答案】5 m/s 2,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解析】 【详解】

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初速度v 0 = 72 km/h =20 m/s ,末速度v = 0,运动时间t = 4 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得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20020

m/s 5m/s 4

v v a t =

==--- 汽车刹车加速度大小为5m/s 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7..如图所示,一个篮球从高h 1=3.05m 的篮筐上由静止开始下落,经t 1=1.95s 落到水平地面上,速度为v 1=7.8m/s ,然后以v 2=-4.9m/s 反弹,经t =0.5s 达到最高点,h 2 =1.23m .已知篮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为0.3s ,求:

(1)篮球在空中下落和上升两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篮球在与地面碰撞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3)篮球在空中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

(4)篮球从开始下落到原弹至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1) 下落过程:4m/s 2,方向竖直向下;上升过程:9.8m/s 2,方向竖直向下; (2)80a '=m/s 2;表示方向竖直向上 (3) 1.56v =m/s 方向竖直向下 (4)0.66v '=m/s ,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

?v

a t

可知: 下落过程的加速度:

212117.841.m/95

s m/s v a t =

== 竖直向下; 上升过程的加速度:

222224.99.80.5

m/s m/s v a t =

== 竖直向下; (2) 与地面碰撞过程中

224.919.1

m/s 80m/s 0.3

a =-'--=

方向竖直向上; (3) 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

3.05

m/s 1.56m/s 1.95

v =

= 方向竖直向下; (4) 全程的位移

x =3.05 m -1.23 m =1.82m ;

全程的时间

t =1.95 s +0.5 s +0.3 s =2.75s

则平均速度

1.82

m/s 0.66m/s 2.75

v =

=' 方向竖直向下

8.如表所示是京九铁路北京西至深圳某一车次运行的时刻表,设火车在每个车站都能准点到达,准点开出.(下列所求速度单位均用:m/s )

(1)T107次列车由北京西站开出直至到达聊城站,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T107次列车由聊城站开出直至到达菏泽站,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T108次列车在9时30分的瞬时速度是多少? 【答案】(1)24.9/m s (2)36.63/m s (3)瞬时速度为0 【解析】 【详解】

(1)由列车时刻表可得:x 1=350km=3.5×105m t 1=234min=1.404×104s

则:5

114

1 3.510m/s 24.9m/s 1.40410x v t ?=

==? (2)由列车时刻表可得:x 2=178km=1.78×105m t 2=81min=4.86×103s

则:5

223

2 1.7810m/s 36.63m/s 4.8610x v t ?=

==? (3)由列车时刻表可以看出:列车9:28到达聊城站,9:36从聊城站开出,所以9:30列车停在聊城站,瞬时速度为0.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均速度的求法,注意该题中的平均速度实际上等于平均速率的大小,根据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9.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球获得25/m s 的速度并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s ,球又在空中飞行0.4s 后被守门员挡出,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时间为0.1s ,且球被挡出后以10/m s 沿原路返弹,求:

()1罚球瞬间,球的加速度多大? ()2接球瞬间,球的加速度多大?

【答案】(1) 250m/s 2;(2) 350m/s 2. 【解析】 【详解】

(1)由加速度公式,v

a t

=

V V 得:设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罚球瞬间,球的加速度为:21250250/0.1

v a m s t -=

==V V (2)守门员挡球瞬间,球的加速度为:221025

350/0.1

v a m s t --===-V V .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点睛】

本题属于加速度定义式的运用,很多同学,不注意速度的方向,属于易错题.速度与加速度均是矢量,速度变化的方向决定了加速度的方向,却与速度方向无关.

10.2018年10月11日俄美两国宇航员搭乘“联盟”MS ﹣10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在火箭发射升空位于万米高空时,突然出现严重故障。火箭出现故障后,系统逃生机制自动启动。在紧急逃生机制启动后,宇航员所在的载员舱立刻和火箭上面级脱离,坠入大气层。逃逸系统激活后,飞船在大约50千米高度与火箭分离,最后在地表成功着陆,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的整流罩逃逸。某校STEM 空间技术研究小组对信息收集整理后,对整流罩逃逸下落的最后阶段简化如下:返回舱沿竖直方向下落,某时刻打开主伞,产生3.6?104N 的阻力,使返回舱经过36s 速度由80m/s 匀减速至8m/s ,此后匀速下落,当返回舱下落到离地高度1m 时,反冲发动机点火,产生向上的1.2?105N 的恒定推力(此时主伞失效,空气阻力不计),最终返回舱以低速成功着落,g 取10m/s 2。

(1)求打开主伞匀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2)求返回舱的质量; (3)求返回舱最终的着陆速度。 【答案】(1)2m/s 2(2)3000kg (3)2m/s 【解析】 【详解】

(1)打开主伞匀减速阶段,v 0=80m/s ,v 1=8m/s ,t =36s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v 1=v 0-a 1t ,打开主伞匀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 1=

01v v t -=808

36

-m/s 2=2m/s 2。 (2)打开主伞匀减速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f -mg =ma 1,解得返回舱的质量为:m =3000kg 。

(3)返回舱在着陆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mg =ma 2,得:a 2=30m/s 2,速度从8m/s 减小着地过程中,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v 22-v 12=-2a 2h ,得返回舱最终的着陆速度:

v 2=2m/s 。

11.如图所示,两列长度均为L 0的快车和慢车沿着同一直轨道同向匀速行驶,当慢车头到避让区起点C 时,快车头与慢车尾的距离为L 1,且快车的速度是慢车速度的2倍.为避免撞车,慢车要进入避让区CD 轨道进行避让.若两车都不减速,L 1至少应为多少?避让区长度L 2至少为多少?(设避让区轨道CD 平行于轨道AB ,且弯曲部分AC 、BD 很短,可忽略不计)

【答案】L 1至少应为L 0,L 2至少应为3L 0 【解析】 【分析】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和速度时间关系分析避让区的时间关系,关键是根据几何关系分析位移关系,再由速度位移关系求解即可. 【详解】

由题意可知,在避让过程中,两车的重叠部分必须始终处于避让区.分析可知,要想恰好不相撞,慢车车尾通过A 点时,快车车头正好到达A 点;慢车车头到达B 点时,快车车尾正好通过B 点.对慢车通过A 点过程,快车的位移为L 1+L 0,由二车运动时间相等,有

010

2L L L v v

+=,解得L 1=L 0.对快车通过轨道AB 的过程,由二车运动时间相等,有2020

2L L L L v v +-=,解得L 2=3L 0,即L 1至少应为L 0,L 2至少应为3L 0. 【点睛】

本题关键是由题意确定两车运动的位移关系,由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关系分析即可.

12.一列长50m 的队伍,以1.8m/s 的速度经过一座全长100m 的桥,当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桥到队尾最后一人离开桥时,总共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答案】83.3s 【解析】

试题分析:从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桥到队伍最后一个人离开桥,队伍一共行走的路程为

50100150x x x m m m =+=+=队桥

根据速度公式:s v t

=

, 当队伍全部穿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为100x

t s v

==. 答:总共需要的时间是100s .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时间的计算,关键是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在于路程的确定.当队伍全部通过大桥时,队伍经过的距离为队伍的长度与大桥长度之和,行进速度已知,根据速度公式的导出公式求所需的时间.

高一物理 机械运动、位移 典型例题

高一物理机械运动、位移典型例题 [例1]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分析]电梯中的乘客观看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是以自己所乘的电梯为参照物.甲中乘客看高楼向下运动,说明甲相对于地面一定在向上运动.同理,乙相对甲在向上运动,说明乙对地面也是向上运动,且运动得比甲更快.丙电梯无论是静止,还是在向下运动,或以比甲、乙都慢的速度在向上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两电梯都会感到是在向上运动. [答] B、C、D. [例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分析] 一个实际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跟它体积的绝对大小、质量的多少以及运动速度的高低无关,决定于物体的尺寸与物体间距相比的相对大小.例如,地球可称得上是个庞然大物,其直径约为1.28×107 m,质量达到6×1024kg,在太空中绕太阳运动的速度每秒几百米.由于其直径与地球离太阳的距离(约1.5×1011m)相比甚小,因此在研究地球的公转运动时,完全可以忽略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地球自身的运动,把它看成一个质点. [答] C.

[例3]下列各种情况,可以把研究对象(黑体者)看作质点的是[] A. 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 B. 讨论地球的公转 C. 解释微粒的布朗运动 D. 计算整列列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 [误解一] 小木块体积小,远看可视为一点;作布朗运动的微粒体积极小,当然是质点,故选(A)、(C)。 [误解二] 列车作平动,车上各点运动规律相同,可视为质点,故选(D)。 [正确解答] 讨论地球的公转时,地球的直径(约1.3×104km)和公转的轨道半径(约1.5×108km)相比要小得多,因而地球上各点相对于太阳的运动差别极小,即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可把地球视为质点,故选(B)。 [错因分析与解题指导] 物理研究中常建立起一些理想化的模型,它是物理学对实际问题的简化,也叫科学抽象。它撇开与当前观察无关的因素和对当前考察影响很小的次要因素,抓住与考察有关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质点就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误解一] 以为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点。但在小木块的翻倒过程中,木块各点绕一固定点转动,各点运动情况不同,不可看作质点。至于作布朗运动的粒子,尽管体积极小,仍受到来自各个方向上的液体分子(具有更小体积)的撞击,正是这种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使之作无规则运动,也不可把布朗运动粒子视为质点。[误解二]以为火车在铁道上的运动为平动,可视为质点。而本题实际考察的是经过某路标的时间,就不能不考察它的长度,在这情况中不能视其为质点。 [例4]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 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C. 质点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误解]选(A),(B)。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精品文档,百度专属】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高 中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

高中物理 运动的描述 概念总结

第1章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从广义来讲,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从狭义来说,运动是指机械运动. 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静止都是相对运动而言的,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和坐标系 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某个物体叫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坐标系: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而建立的参考系.(标明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1)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建立坐标系; (2)如果物体在一维空间运动(即沿一直线运动),只需建立直线坐标系(数轴); 如果物体在二维空间运动(即在同一平面运动),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如果物体在三维空间运动时,则需要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 3.质点的认识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①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因而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 ②质点没有体积或形状,因而质点是不可能转动的.任何转动的物体在研究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 ③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又不能看作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或不起作用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一个质点. (3)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

高一物理 机械运动

高一物理机械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知道在实验室测量时间的方法。 4、知道位移的概念,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 5、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1、在选择参考系时,能选择使研究问题方便的参考系。 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能否把物体作为“质点”来处理,初步掌握科学抽象这种研究方法。 三、德育目标: 从科学抽象这研究方法中,渗透研究问题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 1、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2、质点概念的理解。 3、时刻与时间、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教学难点: 在什么情况下可把物体看出质点 教学方法: 质疑讨论法 教学用具: 有关空投物资的投影片(抽动) 有关能力训练的习题投影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常我们所说的:飞机在蓝天上飞、汽车在奔驰、河水在流动……,这些物体都做机械运动,而且我们早晨一起床,就在做机械运动,比如离开宿舍去教室,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就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出示投影片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有,叫机械运动。(位置的变动) (2)被选作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参考系)

板书:机械运动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为了描述运动必须选择参考系。 2、知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结果会有所不同。 3、知道实际选择参考系,要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 4、知道质点是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能正确判断运动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看作质点。 5、区分时间与时刻、位移和路程。 (二)学生目标完成过程: 1、(1)参考系: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考系。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 出示空投物质的投影片(飞机、物资都可以抽动,能显示出其实际的运动路径) 学生分析:以飞机为参考系,看到投下的物资沿直线竖直下落,地面上的人以地面为参考系,看到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 要求学生举例:描述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参考系,观察结果也不一样。 学生举例:运动的汽车,是选择地面为参考系,如选司机为标准,汽车是静止的。 …… (3)老师总结:参考系是可任意选取,但选择的原则要使运动和描述尽可能简单。比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不懂得物体作参考系要比选太阳作参考系简单。 2、质点 在研究某一问题时,对影响结果非常小的因素常忽略。常建立一些物理模型,这是一种科学抽象。那以前接触过这样的物理模型吗? 学生:光滑的水平面、轻质弹簧。 老师:对,这些都是把摩擦、弹簧质量对研究问题影响极小的因素忽略掉了。今天我们又要建立一种新的物理模型——质点,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0。质点,并完成下列问题:教师出示投影片,学生填写: (1)质点就是没有,没有,只具有物体的点。 (2)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吗? (3)研究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要研究这辆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 (4)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质点吗? (5)运动的质点通过的路线,叫质点的运动;是直线,叫直线运动;是曲线,叫。 师生共评: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这是一种科学抽象,就是要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这就必须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就可以把它看作质点。比如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汽车,研究它运动的特点,汽车的大小、形状及车上各部分运动的差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因为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能够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因为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相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有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能够相同也能够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 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能够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实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基本概念

广东省2009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基本概念 【知识要点】 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 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从原则上说,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定,但一般应从解决问题的方便出发选择合适的物体作参考系。在不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都取地面为参考系。 3.质点:质点是一种物理模型,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实际物体能否看作质点,并不是由物体的大小来决定的。如在研究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微小的原子不能看作质点。而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的规律时,巨大的地球却可以看作质点。这是一种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思想方法。 4.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线段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 5.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6.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t s v = ,单位:m/s ,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它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对于一般的变速直线运动,只能根据定义式t s v =求平均速度。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可 根据2 0t v v v +=求平均速度。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7.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即速度的变化率):a =t v ??,单位:m/s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Δv )的方向相同。 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减速直线运动,判断的依据是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v >0 、a >0 或v <0 、 a <0),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v >0、a <0或v <0、a >0),物体的速度一定减小。 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大小和方向)改变快慢的物理量。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该加速度表示速度大小改变的快慢;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垂直,该加速度表示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当然,若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既不共线又不垂直,则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变化,加速度表示了速度(大小

高中物理 相对运动专题讲义

相对运动专题讲解 一、复习旧知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只有质量而无形状、体积的点。它是一种理想模型,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 件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 2、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点即为时刻。例如几秒初,几秒末,几秒时。 时间:前后两时刻之差。时间坐标轴上用线段表示时间,例如,前几秒内、第几秒内。 3、位置:表示空间坐标的点。 位移: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是末位置与始位置之差,是矢量。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之长,是标量。 注意: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4、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矢量。 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v = s/t(方向为位移的方向) 瞬时速度: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即为速率; 平均速率: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 注意: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二、重难、考点 (1):力的独立性原理:各分力作用互不影响,单独起作用。 (2):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分运动之间互不影响,彼此之间满足自己的运动规律。 (3):力的合成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方法有正交分解,解直角三角形等。 (4):运动的合成分解:矢量合成分解的规律方法适用。 三、考点: A、位移的合成分解 B、速度的合成分解 C、加速度的合成分解 参考系的转换:动参考系,静参考系。 相对运动: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的运动。

1α 绝对运动:动点相对于静参考系统(通常指固定于地面的参考系)的运动。 牵连运动:动参考系相对于静参考系的运动。 位移合成定理:SA 对地=SA 对B+SB 对地 速度合成定理:V 绝对=V 相对+V 牵连 加速度合成定理:a 绝对=a 相对+a 牵连 四、例题讲解 【例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长为L 的木板B 的右端放一小物体A ,开始时A ,B 静止。同时给予A ,B 相同的速率0v ,使A 向左运动,B 向右运动,已知A 、B 相对运动的过程中,A 的加速度向右,大小为1α,B 的加速度向左,大小为2α12αα<,要使A 滑到B 的左端时恰好不滑下, 0v 为多少? 【例2】:长为1.5m 木板B 静止放在水平冰面上,物块A 以某一初速度从木板B 的左端滑上长木板B ,直到A 、B 的速度达到相同,此时A 、B 的速度为0.4m/s ,然后A 、B 又一起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8.0cm 后停下.若小物块A 可视为质点,它与长木板B 的质量相同,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25.求:(取g =210s ) (1)木块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 (2)小物块相对于长木板滑行的距离 (3)为了保证小物块不从木板的右端滑落,小物块滑上长木板的初速度应为多大? v

高中物理机械运动机械波部分知识点及习题修订版

高中物理机械运动机械波部分知识点及习题修 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机械运动与机械波 Ⅰ.基础巩固 一、机械振动 1、机械振动: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做的往复运动. 振动的特点:①存在某一中心位置;②往复运动,这是判断物体运动是否是机械振动的条件. 产生振动的条件:①振动物体受到回复力作用;②阻尼足够小; 2、回复力:振动物体所受到的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外力. ①回复力时刻指向平衡位置;②回复力是按效果命名的, 可由任意性质的力提供.可以是 几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一个力的分力; ③合外力:指振动方向上的合外力,而不一定是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④在平衡位置处:回复力为零,而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一定为零.如 单摆运动,当小球在最低点处,回复力为零,而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 3、平衡位置:是振动物体受回复力等于零的位置;也是振动停止后,振动物体所在位 置;平衡位置通常在振动轨迹的中点。“平衡位置”不等于“平衡状态”。平衡位置是 指回复力为零的位置,物体在该位置所受的合外力不一定为零。(如单摆摆到最低点 时,沿振动方向的合力为零,但在指向悬点方向上的合力却不等于零,所以并不处于平 衡状态) 二、简谐振动及其描述物理量 1、振动描述的物理量

(1)位移: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 ①是矢量,其最大值等于振幅; ②始点是平衡位置,所以跟回复力方向永远相反; ③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就是振动图象. (2)振幅: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①是标量;②表示振动的强弱; (3)周期和频率:完成一次全变化所用的时间为周期T,每秒钟完成全变化的次数为频率f. ①二者都表示振动的快慢; ②二者互为倒数;T=1/f; ③当T和f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时(非受迫振动),则叫固有频率与固有周期是定值,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2、简谐振动:物体所受的回复力跟位移大小成正比时,物体的振动是简偕振动. ①受力特征:回复力F=—KX。 ②运动特征:加速度a=一kx/m,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高中物理7大模块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7大模块重要知识点总结 声与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3.乐音三要素: ①音调(声音的高低) ②响度(声音的大小) 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c =3×108m/s =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运动和力 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①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8.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9.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高一物理上册 运动的描述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3 ~ 4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3 s 末质点的速度为零,且运动方向改变 C.0 ~ 2 s 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 6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 2 m/s2 D.6 s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 8 m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矢量的负号,只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参与大小的比较,所以3 s~4 s内质点的速度负方向增大,所以做加速运动,A错误,3s质点的速度为零,之后开始向负方向运动,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错误,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所以0~2 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s~6 s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2 m/s2,C正确,v-t图像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所以6 s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0,D错误, 考点:考查了对v-t图像的理解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理解v-t图像的斜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围成的面积表示运动的位移,负面积表示负方向位移, 2.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还要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减少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而此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故A错误,B正确。

高中物理必修一重点难点

精心整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教学重点:①质点概念的建立;②明确参考系的概念及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①质点模型条件的判断;②坐标系的建立。 2时间和位移 3 4 信息。 5 1. 2.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①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其应用;②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①v-t图象中位移的表示;②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关系的推导;②灵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以及速度—位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①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推导出有用的结论;②灵活运用所学运动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自由落体运动 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得出。 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教学重点:了解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观察现象→实验探索→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方式。第三章相互作用 1. 2. 3. 4. 5. 1. 教学重点:①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②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教学重点:①怎样测量物体的加速度;②怎样提供并测量物体所受的恒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选器材,设计方案,进行实验,作出图象,得出结论。 3.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4.力学单位制 教学重点:①知道单位制的作用;②掌握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教学难点:单位制的实际应用。 5.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重点: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难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教学重点:应用牛顿定律解决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7.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专题

传送带问题 知识特点 传送带上随行物受力复杂,运动情况复杂,功能转换关系复杂。 基本方法 解决传送带问题要特别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和理解,关键是分析传送带上随行物时一般以地面为参照系。 1、对物体受力情况进行正确的分析,分清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突变。当传送带和随行物相对静止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为恒定的静摩擦力或零;当两者由相对运动变为速度相等时,摩擦力往往会发生突变,即由滑动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或变为零,或者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发生改变。 2、对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分清物体的运动过程,明确传送带的运转方向。 3、对功能转换关系进行分析,弄清能量的转换关系,明白摩擦力的做功情况,特别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 一.基础练习 【示例1】一水平传送带长度为20m ,以2m /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已知某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0.1,则从把该物体由静止放到传送带的一端开始,到达另一端所需时间为多少? 解:物体加速度a=μg=1m/s 2,经t 1=v a =2s 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所发生的位移 S 1=12 at 12=2m,然后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经t 2=l-s 1v =9s ,所以共需时间t=t 1+t 2=11s 【讨论】 1、在物体和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时物体的位移,传送带的位移,物体和传送带的相对位移 分别是多少?(S 1=12 vt 1=2m ,S 2=vt 1=4m ,Δs=s 2-s 1=2m ) 2、若物体质量m=2Kg ,在物体和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传送带对物体所做的功,因 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分别是多少?(W 1=μmgs 1=12 mv 2=4J ,Q=μmg Δs=4J ) 情景变换一、当传送带不做匀速运动时 【示例2】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 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 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V

高中物理机械运动及其描述基础练习题

高中物理机械运动及其描述基础练习题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机械运动及其描述 1.用运动传感器可以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如图所示,这个系统有一个不动的小盒子B .工作时,小盒B 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物体反射后又被B 盒接收.B 将信息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处理该信息,可得到被测物体的速度.若B 盒每间隔1.5秒发出一个超声波脉冲,而每隔1.3秒接收到一个超声波脉冲 (1)试判断汽车远离小盒B ,还是靠近小盒B ? (2)试求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答案】(1)汽车靠近小盒B ,(2) 22.7m/s 【解析】 (1)根据题意得:B 盒每间隔1.5秒发出一个超声波脉冲,而每隔1.3秒接收到一个超声波脉冲,1.5 1.3s s >,时间变短,由s=vt 知,s 变小,故汽车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是靠近小盒B 盒 (2)设第一次超声波发射至返回时间t 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时,经过了t 1到达了汽车处,而信号从汽车处返回测速仪,也行驶了t 1的时间;汽车距测速仪:11t s v =声 测速仪第二次发出超声波时,经过了t 2到达了汽车处,而信号从汽车处返回测速仪,也行驶了t2的时间;汽车距测速仪:22t s v =声 因此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了:21s s s =- 汽车行驶了s 共用了时间12t t t t =++? 则有12t=1.5s t +?,22t t=1.3s +? 汽车的速度 22.7/s v m s t = = 2.如图所示,实心长方体木块''''ABCD ABCD -的长、宽、高分别为a 、b 、c ,且 .a b c >>有一小虫自A 点运动到'C 点,求: ()1小虫的位移大小; ()2小虫的最小路程.

最详细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经典版)

第一章、力 一、力F: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单位:牛(N)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但它们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力,有同时性。 二、力的分类: 1、按按性质分:重力G、弹力N、摩擦力f 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 按研究对象分:外力、内力。 2、重力G:由于受地球吸引而产生,竖直向下。G=mg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与形状有关。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不一定在物体上。 弹力:由于接触形变而产生,与形变方向相反或垂直接触面。F=k×Δx 摩擦力f: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f=μN(N不是G,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只与材料有关,与重力、压力无关。)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滑动摩擦。 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计算。 用一水平力推一静止的物体并使它匀速直线运动,推力F与摩擦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分力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 |F1-F2|≤F合≤F1+F2 F合2=F12+F22+ 2F1F2cosQ 平动平衡:共点力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解题方法:先受力分析,然后根据题意建立坐标 系,将不在坐标系上的力分解。如受力在三个以 内,可用力的合成。 利用平衡力来解题。 F x合力=0 F y合力=0 注:已知一个合力的大小与方向,当一个分力的 方向确定,另一个分力与这个分力垂直是最小 值。 转动平衡: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解题方法:先受力分析,然后作出对应力的力臂(最长力臂是指转轴到力的作用点的直线距离)。分析正、负力矩。 利用力矩来解题:M合力矩=FL合力矩=0 或M正力矩= M负力矩 第二章、直线运动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专题复习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专题复习 1、下列关于运动会的各种比赛中,能将人或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C A、研究乒乓球比赛中王皓的旋球技术时 B、研究刘子歌在200米蝶泳比赛中的手臂动作时 C、研究万米冠军在长跑中的位置时 D、研究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的美妙姿态时参考系⑴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 的物体。⑵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如果选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观察到的运动情况可能不相同。⑶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在实际问题中,以研究问题方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一般选取为参考系。 2、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上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这时()BC A、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在向东行驶 B、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在向西行驶 C、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在向东行驶 D、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在向西行驶位移(1)位移是量(“矢”或“标” )。 (2)意义:描述的物理量。 (3)位移仅与有关,而与物体运动无关。

路程(1)定义:指物体所经过的,路程是量。 注意区分位移和路程: 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它是由质点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矢量。位移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箭头的指向代表,线段的长短代表。而路程是质点运动路线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做直线运动的质点且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与运动路程相等。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质点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一定相等 B、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C、两个质点位移相同,则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D、两个质点通过相同的路程,它们的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4、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 1、75圈时,他的()C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 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 C、路程为 3、5πR、位移的大小为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时间和时刻时刻:表示某一瞬间,没有长短意义,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在运动中时刻与位置向相对应。时间间隔(时间):指两个时刻间的一段间

高中物理受受力分析专题

§1.7 受力分析专题 2、例题 1、画出图中A 物体的受力分析图,已知A 静止且各接触面光滑。(弹力) 2、放在斜面上相对斜面静止状态的砖,受几个力的作用?请在图中画出并说明各力施力物体。 【答案】: 由于物体受到重力,所以在斜面上产生了两种作用效果,一是沿斜面下滑的效果,二是压紧斜面的效果,从而使两接触面间有了弹力和摩擦力。 【引申】:当物体沿斜面向上活动时,受力情况有无变化?(物体受力随运动状态的不同而有可能不同,所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如图所示,分别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和斜面上的砖A 和B 都处于静止状态,那么砖A 和B 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吗?如果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请在图中画出砖受到的静摩擦力。 (整

体隔离法) 【答案】: 【分析】:第一步,先把AB 看作一个整体。则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整体除了受到力F 还必须有一个摩擦力和F 平衡,所以地面对整体的摩擦力作用在B 表面上且大小等于F 。第二步,再把AB 隔离逐个分析。根据二力平衡同理可知AB 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练习:如图所示,各图中,物体总重力为G ,请分析砖与墙及砖与砖的各接触面间是否有摩擦力存在?如有大小是多少? 五、板书 1、如何正确地受力分析? ①明确考察对象,并把它从周围其它物体中隔离出来,单独画出“隔离体”图形。 ②仔细分析考察对象除了受重力作用以外,还受到几个弹力和几个摩擦力的作用。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对每个接触面和连接点作分析。 ③画出完整的受力图:要注意,只考察对象所受外力,决不能同时画上它施于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2、连接体的受力分析法: F f 2(A 对B 的摩擦力) (地面对B 的摩擦力)f 1f 3(B 对A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和运动图像专题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的描述和运动图像问题专题 1、直线运动图像有x-t ,v-t 和a-t 图像; 2、直线运动情况有静止、匀速直线、匀变速直线(匀加、匀减)、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变加速直线:↑↑v a ,、↑↓v a ,、↓↑v a ,、↓↓v a ,); 3、运动方向可分为:单一方向运动,往返运动,迂回前进运动; 4、初状态可分为:静止开始、具有一定初速度开始; 5、教学目的: ①掌握运动的描述;也就是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过程; ②学会运动建模;也就是通过带有箭头的线段对物体运动过程形象化; ③掌握图像的画法;根据想象或自己建立的模型画出相应图像; ④学会图像与图像间的相互转换; 一、图像t x -:(斜率代表:v ,x 的正负只代表方向,不代表大小) 1、运动描述原则: 先描述方向,再描述做什么运动,能详细尽量详细; 例1:如右图所示(单一方向单一运动): ①静止; ②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向正方向做减速运动; ④向正方向做加速运动; 例2、如右图所示(单一方向匀速且周期变化运动): ①2 00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速度为1v ); ② 00 2 T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速度为2v ); ③2300T T -,以速度1v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0022 3T T -,以速度2v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中斜率大小知:21v v >

例3、如右图所示(单一方向加减速且周期变化运动) ①2 00 T -,向正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② 00 2 T T -,向正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③2300T T -,向正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④0022 3T T -,向正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例4、如右图所示(匀速往返运动) ①2 00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 00 2 T T -,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2300T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0022 3T T -,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5、如右图所示(加减速往返运动) ①2 00 T -,向正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② 00 2 T T -,向正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③2300T T -,向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④0022 3T T -,向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例6、如右图所示(匀速迂回前进运动) ①2 00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 00 2 T T -,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2 300T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竞赛相对运动知识点讲解

高中物理竞赛相对运动知识点讲解 任何物体的运动都是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而言的,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同一物体的运动往往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运动学量。 通常将相对观察者静止的参照系称为静止参照系;将相对观察者运动的参照系称为运动参照系。物体相对静止参照系的运动称为绝对运动,相应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称为绝对速度和绝对加速度;物体相对运动参照系的运动称为相对运动,相应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称为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而运动参照系相对静止参照系的运动称为牵连运动,相应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称为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 绝对运动、相对运动、牵连运动的速度关系是:绝对速度等于相对速度和牵连速度 的矢量和。牵连 相对绝对v v v 这一结论对运动参照系是相对于静止参照系作平动还是转动都成立。 当运动参照系相对静止参照系作平动时,加速度也存在同样的关系: 牵连 相对绝对a a a 位移合成定理:S A 对地=S A 对B +S B 对地 如果有一辆平板火车正在行驶,速度为 火地 v (脚标“火地”表示火车相对地面,下 同)。有一个大胆的驾驶员驾驶着一辆小汽车在火车上行驶,相对火车的速度为汽火 v ,那么很明显,汽车相对地面的速度为: 火地 汽火汽地v v v (注意: 汽火 v 和 火地 v 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如果汽车中有一只小狗,以相对汽车 为狗汽v 的速度在奔跑,那么小狗相对地面的速度就是 火地 汽火狗汽狗地v v v v 从以上二式中可看到,上列相对运动的式子要遵守以下几条原则: ①合速度的前脚标与第一个分速度的前脚标相同。合速度的后脚标和最后一个分速度的后脚标相同。 ②前面一个分速度的后脚标和相邻的后面一个分速度的前脚标相同。 ③所有分速度都用矢量合成法相加。 ④速度的前后脚标对调,改变符号。 以上求相对速度的式子也同样适用于求相对位移和相对加速度。

高考物理机械运动及其描述真题汇编(含答案)含解析

高考物理机械运动及其描述真题汇编(含答案)含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机械运动及其描述 1.某十字路口的监控录像显示,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t =0时,汽车在十字路口中心的左侧20m 处;过了2s ,汽车正好到达十字路口的中心;再过3s ,汽车行驶到了十字路口中心右侧30m 处.如果把这条马路抽象为一条坐标轴x ,十字路口中心定为坐标轴的原点,向右为x 轴的正方向. (1)试将汽车在三个观测时刻的位置坐标填入表中. 观测 时刻 t =0时 过2s 再过3s 位置 坐标 x 1= x 2= x 3= (2)说出前2s 内、后3s 内汽车的位移分别为多少?这5s 内的位移又是多少? 【答案】(1)-20m ;0;30m (2)20m ;30m ;50m 【解析】 【详解】 (1)把马路抽象为坐标轴,因为向右为x 轴的正方向.所以,在坐标轴上原点左侧的点的坐标为负值,原点右侧的点的坐标为正值,即12320m 030m x x x =-==,,; (2)前2s 内的位移()121020m 20m x x x ?=-=--=; 后3s 内的位移23230m 030m x x x ?=-=-=; 这5s 内的位移()3130m 20m 50m x x x ?=-=--=; 上述位移Δx 1、Δx 2和Δx 都是矢量,大小分别为20m 、30m 和50m ,方向都向右,即与x 轴正方向相同. 2.如图所示,在运动场的一条直线跑道上,每隔5 m 远放置一个空瓶,运动员在进行折返跑训练时,从中间某一瓶子处出发,跑向出发点右侧最近的空瓶,将其扳倒后返回并扳倒出发点处的瓶子,之后再反向跑回并扳倒前面最近处的瓶子,这样,每扳倒一个瓶子后跑动方向就反方向改变一次,当他扳倒第6个空瓶时,他跑过的路程是多大?位移是多大?在这段时间内,人一共几次经过出发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