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呼兰河传女性意识

呼兰河传女性意识

呼兰河传女性意识
呼兰河传女性意识

论《呼兰河传》中的女性意识及其艺术表现

陈霞 (中文系2000级研究生)

《呼兰河传》是萧红于1940年在香港完成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呼兰河传》不仅“反映了她童年时代的苦闷情绪,而且反映了她在香港时期的悲伤心境”,(1)“《呼兰河传》给我们看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这小城的生活是寂寞的”,在“这小城的生活有是刻板单调的”,(2)并且还有人看到《呼兰河传》写出了呼兰河城人的善良麻木、敏感琐细、呼兰河人民“按照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生活”,写出了作者对于小团圆媳妇不幸遭遇的同情等等。

我认为《呼兰河传》体现了以上这些内容,在《呼兰河传》中还体现了作者的女性意识。萧红从小时候起,就是一个叛逆的女性,她不服管束,不信迷信,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3)并且在她的作品中关注女性自身的命运。在她的散文和书信中多次谈到她自己对于女性的见解观点,谈到她对于传统观念的批判。在《呼兰河传》也不例外,作品中也贯注了作者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作者将自己强烈的女性意识熔铸于作品之中。

作者在作品中建构自我女性意识的同时,还打破了惯常的小说观念、阅读习惯和艺术表现手法,运用独特的叙述方式、叙述视角,使得其作品比一般关注女性的作品表现得更为“忧愤深广”,也由此让人觉得“《呼兰河传》不是一部小说”,因为他“没有贯串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碎的都是片段的,不是整个的有机体”,“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4)

一、女性意识的体现

《呼兰河传》中作者的女性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作者写出了男权制下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作者对传统女性性格气质的否定及她自己关于女性气质角色的建构。

在《呼兰河传》的第二章描写野台子戏的时候,作者写出了呼兰河城人所认同的婚嫁风俗:听父母之命,有媒妁之言。如果子女不在场,只要两家的双亲有媒人从中沟通,就能把亲事给定了,也有的喝酒作乐的随便的把自己的女儿许给了人家。“还有的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还没有生出来,就给定下亲了”,(5)这叫“指腹为亲”。指腹为亲的两家,如果“女方”后来家里变穷了,男方就可以不娶,而如果“男方”家里后来变穷了,则“男家就一定要娶,若一定不让娶,那姑娘的名誉就很坏,说她把谁家给‘妨’穷了,又不嫁了,……以后就不大容易找到婆家,……无法,只得嫁过去”(6)。总之,无论那一方穷了,吃亏的都是女性,女性既没有选择嫁给谁的自由,也没有选择不嫁的自由,一切只得听“命”。

作者说那些到娘娘庙里求子求孙的人们也要先到老爷庙里去,然后才到娘娘庙里去烧香,因为人们“以为阴间也是一样的重男轻女”。(7)作者注意到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在人们的心目中男的比女的尊贵。因此即使是人们有求于女的,还是要先向男的请示,宁可冒犯娘娘也不能冒犯老爷。作者在指出男女地位不平等的同时,也注意到了造成这种不平等的根源:男权制(父权制)。

作者写到在老爷庙的泥像,身子高,面像好恶,娘娘庙里的娘娘则很温顺,而“塑泥像的人是男人”。(8)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对男人不好,而实际上则不然。因为作者认为“温顺就是老实的,老实就是好欺侮的,告诉人快来欺侮她们吧。”“怪不得那娘娘庙里的娘娘特别温顺,原来是常常挨打的缘故。”为什么在为节妇修的坊上面没有写赞美女子跳井跳得勇敢的赞词呢?也是因为“修节妇坊的,多半是男人”。(9)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害怕自己家里的人也模仿她们。

在野台子戏和庙会这两节中,作者都着意描写了女性的梳妆打扮,这些女性不仅仅包括姑娘妇女,还包括老太太,但是却没有些任何关于男性的打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些呢?作者在《女子装饰的心理》中曾说过:“装饰本来不仅限于女子一方面的,古代氏族的社会,男子的装饰不但极讲究,且更较女子而过。”“但在文明社会中,男女关系与此完全相反,男子处处站在优越地位,社会上一切法律权利都掌握在男子手中,女子全居于被动地位。虽然近年来有男女平等的法律,但在父权制度之下,女子仍是被动的。因此,男子可以行动自由,女子至少要受相当的约制。这样一来,女子为了达到其获得伴侣的欲望,因此也要借种种手段以取悦异性了。这种手段,便是装饰。”(10)可见,女子的装饰也不是自由的,装饰有它产生的特定原因和特定内涵,女子的装饰只不过是一种求得异性悦目和为了得到男性所享有的权利的工具而已。而造成女子必须装饰的根源在于父权制(文明社会)的出现。

在父权制(文明社会)中,一切文化都是以男性为中心而建构的,一切权利都掌握在男子手中,女子没有主动权。为了维护父权制社会,他们将女性定位在家庭之中,将温顺视为女子的天性,即女子是温顺的,不温顺就不像个女性。这种假定了女性气质特征不仅成为他们虐待女性的借口,成为女性挨打的原因,而且也成为父权制巩固其地位的工具,萧红揭示父权制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之所以被毒打致死,原因就在于她不符合传统的女性规范,不像个团圆媳妇,她“见人一点也不知道害羞”,“长得太高了”,不像个父权制下的女性。王打姑娘之所以成为人们的话柄也是因为她“长得和一贯饿抗打个的(抗工)似的”,“打起水来,比个男子打丈夫还有力气,”,而不是像“娘娘庙上的娘娘,温柔典雅。”

作者不仅仅揭示男权制对女性气质定性的虚伪和残酷性,反对将温顺作为女性应有的气质特征,而且,还一反传统的关于女性的审美习惯审美标准,建构自己的女性审美标准。在《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两个人物形象,在“我”的心目中,这两个在他人看来是不正常人物形象是“正常”的,“我”是欣赏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这两个人物共同的特征是:个子高大,有力气,皮肤红黑。这种外观在传统的以娇小为美,以柔弱为美的审美传统下是算不上美的,而作者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美,这是一种健康之美。由此作者建立了自己的女性审美标准:

健康。

二、独特的艺术表现

在《呼兰河传》中,虽然作者着力刻画了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的悲剧命运,但直接描写的篇幅都不长,然而在读过《呼兰河传》之后,对于小团圆媳妇的悲剧命运却能引起我们深深地触动,这要得力于作者独特的艺术表现。

首先,从整部小说的叙事方式来说,作者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叙事的方式即时间叙事的方式,而是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叙事方式:空间叙事和时间叙事。作者首先运用空间叙事的方式,介绍了呼兰河城的构成:十字街、东西二道街、胡同,然后又运用时间叙事的方式从呼兰河城的一个个小地方出发来些呼兰河城的春夏秋冬、呼兰河城的人情风貌。

作者不仅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叙事方式,而且运用了两种不同的叙述视角,即运用两种不同的人称进行叙事。在《呼兰河传》的前两章中,作者采用的是一个外故事的叙事角度,这种叙事角度的一个优点是可以全景全知地客观地进行叙事。

而从第三章开始,出现了以“我”为叙事者的新的叙事视角,这是一个内故事的叙事视角。这个叙述者的出现,加快了叙事的速度。以“我”的成长为时间线索,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的手法,将“我”融入故事之中,讲述我的经验、回忆和感知,突出了主观性,但这种叙事视角的一个缺陷就是它的狭隘性和有限性。在后半部的叙事过程中,作者并没有局限于这一个新的叙事视角,而是当“我”的经验需要补充时,将内外两种叙事视角融合在一起进行叙事,例如,在写人们为小团圆的病出谋划策的时候就将这种视角交叉在一起同时进行叙事,相互补充、相互协调。

作者之所以在前面采用全知视角,就在于她运用这种全知全景的视角刻画了她作品中人物的生存氛围,为她作品的人物提供生存空间。运用这种视角,作者写出了呼兰河城人的愚钝、停顿、迷信、没事找事、好面子、喜欢看热闹、重鬼轻人等等,对呼兰河城做了一个概括性的描写,并突出了所描写事物的客观性。例如:在前两章中,作者说呼兰河城的对于迷信并不是真正地接受,只不过是为了找点热闹,比如那些扎彩匠活着的时候从没有为自己糊一座住宅,因为“似乎人们相信鬼是假的,有点不十分真”。(11)

这些关于呼兰河城人生存状态的客观描写就决定了小团圆媳妇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小团圆媳妇为什么挨打呢?因为她不“温顺”,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因为她的婆婆相信“温顺是打出来的”,相信迷信、跳大绳的,轻信别人的话,好面子,所以这些就注定了小团圆媳妇的命运以悲剧结束。作者通过人物生存状态地客观性描写暗示了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而作品的后几章以“我”为叙事者,将叙事的任务交给一个孩子,以孩子的眼光看这个故事,更增加了它的真实性,也加强了小团圆媳妇命运的悲剧性效果。而且为了弥补“我”的经验的不足,作者不断地用外部视角对其进行补充。

此外,作者在评价史沫特烈的《大地女儿》时说:“这本书是史沫特烈作的可靠,作

的很好。并不是赞美她那本书里有什么优美的情节。那本书所记载的多半是粗躁的声音,……但是她写得可怕的样子一点也没有。她是把她们很柔顺的摆在那里,而后慢慢的平平静静的把他们为着打架而撕乱了的头发,用一笔一笔的给他们舒展开来。书里的人物痛苦了,哭泣了,但是在作者的笔下看到了他们在哭泣的背后是什么,她就是他们为什么而哭。”(12)作者在《呼兰河传》中也采取了这种方法,作者在写小团圆媳妇被打、治病的过程中,并没有着力刻画小团圆媳妇的婆婆怎样毒打她,她又是多么痛苦的,即使再写跳大神的用热水给她洗澡的时候,也仅仅是铺开场面一点一点地展开,没有渲染,篇幅占的也不大,而作者在描写她婆婆为她治病的经过、心理,众人的出谋划策时则占相当大的篇幅,作者这样写让我们看到小团圆媳妇是为什么而死的,写出了这场悲剧故事背后的东西,相当有深度。

最后,作者在叙事的时候,采用不同的叙事节奏,以此来突现她对作品轻重缓急的安排。例如,作者在写呼兰河传的不幸的时候,节奏很快,只是简单地叙述一下,有的两三句概括,而有的只用一两句带过,而在写小团圆媳妇的不幸时,则明显放慢了节奏,用了相当长的篇幅来写,突出了她对小团圆媳妇不幸的关注。

正是这些独特的艺术表现,才使人们对萧红笔下小团圆媳妇的悲剧命运产生深深地触动。

注释:

(1)、张秀琢:《重读〈呼兰河传〉回忆姐姐萧红》,《寂寞花》,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3月第一版,第149页。

(2)、茅盾:《〈呼兰河传〉序》:《呼兰河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2月第一版,第6,7页。

(3)、参见(1),第149页。

(4)、同(2),第9页。

(5)、萧红:《呼兰河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2 月第一版,第50页。

(6)、同(5),第51页。

(7)、同(5),第58页。

(8)、同(5),第60页。

(9)、同(5),第51页。

(10)、萧红:《女子装饰心理》,《萧红散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2月第一版,第323页。

(11)、同(5),第42页。

(12)、萧红:《〈大地的女儿〉——史沫特烈作品》,《萧红散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2月第一版,第323页

《呼兰河传》赏析

《呼兰河传》赏析 腐土上生长的孤独之花 ——《呼兰河传》 翻开书,冷风扑面,寒冷的天气下底层人民的生活,一方面使人感到小城自然环境的恶劣,一方面也表现出小城人们谋生之艰辛。一幅浓郁的北方风情画在我面前铺开。 小小的呼兰河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另一条从东到西,算是最有名的十字街了”,这是一个并不能十分引起人注意的小镇。就连洋牙医的广告跟别的店铺之间的区别也是那样令人惊异。我想也只有在一个外人很少踏入的地方,亦或是说大家都熟知根底的地方,店铺的招牌才会成为一种多余的摆设。 呼兰河的东二街道上有大泥坑一个,而面对这个泥坑,一幅生动的浮世绘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人们宁可冒着掉下去的危险,也从不提起把大坑填上这件事。绅士们说道:“为什么不把两边院子的院墙拆下来让出来一块呢,”也有人提议在路旁种树,下雨的时候人们便可以攀着树过去了。可是当真的有车马掉下去的时候,也只有那些苦工们才会帮把手,绅士们是不屑于干这样粗鄙的活计的,他们骨子里的优越感让他们顶多在一旁叫好而已。人们麻木,自私,贪婪,却又是悲哀的,毕竟每个人都逃不过跨越大泥坑这一过程。关于这个大泥坑,人们自然也是从中获取过“好处”的。每当集市上有便宜肉卖的时候,那不用说“一定是泥坑又淹死猪了”。 我们中国人似乎是最善于欺骗自己的民族,究竟泥坑有没有淹死猪那是两说,可是每次每次“便宜肉”上市都把过错推给泥坑便有些不地道,可是那又何妨呢,泥坑总不会站出来为自己辩白,于是人们便心安理得的吃着“淹死的猪肉”,即使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肉是瘟猪的肉。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欺骗自己的理由而已。

几家扎彩铺中扎彩的伙计,能做出漂亮的纸人纸马,可他们却来不及整理一下自己,卖豆芽的女人因为儿子死了而变疯,人们也只有见她在庙台上哭的时候才会引起一点恻隐之心,却并无任何实际行动,这恻隐之心显得如此廉价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底层人民对自己的麻木,对世界的麻木,这短短的一句话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想,如果没有萧红,那我们该是如何的悲哀,失去了女性作家独特的视角来看我们的过去的美好和丑恶,还有那梦幻般的小镇,也必然埋没于时间的长河中。 呼兰河镇是安静祥和而又美好的,如同一幅美好的田园画,有慈祥的祖父、作者自己欢乐的后园、朴实的人们,这生活时常让我回想起我的童年,即使我长大的地方是广袤的华北平原,萧红却依旧能引起我无限的共鸣。我长大的小农村也是同样的闭塞,冬天也是同样的寒冷,孩子们的欢乐也是同样的多,春天也会有美丽的花朵,冬天也有捕雀的经历。不同的是在呼兰河小城下,人们的喜怒哀乐显得那样的悲哀。作者对于镇子里人们的精神生活做了一番详细的描写,庙会、跳大神、河灯会、唱大戏......看似欢乐,但给人一种说不出压抑,原来这些活动都是为死人、神灵做的,活着的人只是沾了死人的光而已。在封建思想中,死人当然是尊贵的,活人是卑贱的。穷人哪有娱乐活动呢,那是地主富贵之家的特权罢了。 整本书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小团圆媳妇的死,胡家的小团员媳妇,刚到婆家时,辫子又黑又长,脸黑乎乎的,笑呵呵的,最后被婆婆好意的规矩,折磨成面色蜡黄,眼睛老是充满了眼泪,大腿被拧得像一个梅花鹿似的青一块、紫一块,晚上瞪着眼睛,张着嘴,像杀猪似的连哭带叫,直到最后当众活活被烫死。在我看来人们是好心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哪有团圆媳妇“一点也不害羞,坐到那坐的笔直,走起路来,走的风快”的,理所应当要给她一个下马威瞧瞧,当团圆媳妇被折磨疯后,胡家也是尽自己所能为其治病,即使是花掉了

呼兰河传读书交流课

《呼兰河传》读书交流课设计 五年一班姚桂芝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呼兰河传》,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品味作品诗化的语言,体会充满童趣的景物描写,以及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 3.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出示曹植的《洛神赋》)同学们,都说文字能够传情达意,大家读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写的是一位女子)是呀,这的确写的是一位女子,她有羞花闭月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知道这个女子是谁吗?告诉大家这段文字出自晋朝著名诗人曹植,这个女子被人们称为“洛神”。一日,曹植回朝拜见天子,路经洛河,见到一女子,清纯得就像是早晨刚初升的朝阳,婀娜得宛如池中亭亭玉立的荷花,简直就是一个仙子,于是就做了名篇《洛神赋》。 有这样一位女作家,被鲁迅称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洛神。她就是《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萧红,走近她弥留之际的心灵写真——《呼兰河传》。 二、亲近文字 (一)闪亮在《呼兰河传》上的光环 1、萧红的好友,著名的文学家茅盾曾这样评价《呼兰河传》——这是一部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1)怎样理解茅盾的话?小组间相互讨论一下。 (2)汇报。 一部叙事诗:记叙的是萧红童年时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文中的语言像诗一样美;没有贯穿全文的情节,作者的文笔自由,像是在作诗。

一幅多彩的风土画: A、有这样一座灰色的城市——呼兰河城 读文后,说说萧红笔下的呼兰河城是什么样的?学生描述呼兰河城的样子。 出示背景资料:呼兰河县是东北边陲的一个小城,是一座典型的东北小村镇,周围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广阔的大平原。二十世纪初,这里是一个相当闭塞、相当落后的地方。当南方已经掀起了辛亥革命的浪潮,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受到了猛烈震撼的时候,呼兰县的居民们却仍旧是因袭着封建主义的思想与习惯,过着愚昧而麻木的生活。 B、小城盛举 小城人都干些什么? 学生自由汇报。(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看火烧云、吃瘟猪肉、救马、逛庙会、当看客) 小结:小城是狭窄的,小城里的生活可也算是丰富多彩的。 这就是呼兰河这座小城,它虽不繁华,但在单调中却蕴含着生机! 这就是呼兰河卑琐的生活,它虽不热闹,但在愚昧中却蕴含着质朴! 一串凄婉的歌谣 (1)《呼兰河传》如果用音乐来诠释,那音符是凄婉的。知道为什么吗? (2)根据你读文的感受,谈谈你的看法。 (3)学生谈自己的看法。(麻木的人们、愚昧无知的生活、对待人的冷漠、萧红的寂寞童年等等) 2、对《呼兰河传》的评价 (1)萧红以她清新自然的笔融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为世界文苑开出一朵美而不艳的奇葩。 (2)整篇小说朴素流畅,宛如你与作者在一个美丽的繁星当空的夜晚,听她娓娓讲述着呼兰河——她美丽的家乡,尽管凄婉,尽管忧

呼兰河传赏析

呼兰河传赏析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呼兰河传》赏析这是作者晚期客居他乡的作品,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这篇小说。作者通过自己对故乡的民俗风情、个性人物的回忆,用朴素率直、凄婉细腻的笔调真实地再现自己的童年生活、以幽默的曲调折射了故乡的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旧的传统意识对人民的束缚和戕害,同时也表达了她对家乡人民苦难境遇的深切同情和对旧风俗、旧习惯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作者用大量的笔韵营造幽默楷谐的氛围,以一个不谙世事的旁观者去看待事态种种,即使大部分显得充满笑料,但却使人笑不起来,即使是笑也是沉重的。随着作者的逐步深入读者也开始产生对弱者的同情,对封建思想的深恶痛绝。初接触这部作品让人感到这不是一部小说,各章节都似乎无联系,但读后才觉得这七章是不可分割的,它展现坐着童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矛盾先生的序言写的那样“。《呼兰河传》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萧红又一部有影响的代表作。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称“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伴随着美妙的歌谣旋律去看作者的童年趣事,民俗风情。 小说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讲东北小城呼兰河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以街头的一个大泥坑引发出各种事件,反映人们的思维和自欺欺人的特点。第二章主要写呼兰河精神上的“盛举”,各种盛会上人们各种举动,体现呼兰河人们的精神面貌。虽然开始两章所占较多,但从整体上彰显了小城的大体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情趣。第三章主要写童年的我和祖父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祖母、家人对自己的冷漠;而第四章主要是从各个方面描述“我”家的荒凉,在作者眼中所有的东西都会成双成对,而自己却只有爷爷,从而体现自己童年时光的无聊,而作者也反复说“我家的后院是荒凉的”,从而

萧红呼兰河传赏析

萧红呼兰河传赏析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人物形象探讨《呼兰河传》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疆呼兰小城的风土画。作品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幕幕悲剧性的生活图景:令人窒息的东二道街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一一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报庙会;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辛生活……《呼兰河传》的深刻主题在于揭示我国农村在封建统治下的社会弊病,特别是控诉了根深蒂固的传统封建思想、封建习俗对人们的戕害。萧红不仅仅体会到劳动人民受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压迫的苦难,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带给人民的精神枷锁一一愚昧、落后, 在《呼兰河传》中,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小说共七章,前两章主要展示了呼兰城的总体形象和小城的风俗。前两章中没有出现有明显“性格”的人物。小说第三章中出现了“我”的祖父,这是第一位“性格”人物。 一、“性格”人物 (一)“我”的祖父 “我”的祖父这一形象虽然思想上有保守的,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他是积极的人物。这一形象与其他人物相比(包括有二伯、冯歪嘴子),他的重要性是别人比不了的。 1从外貌上看,他的眼睛是笑盈盈的,而且“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③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祖父笑盈盈的眼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他的内心是欢愉的。“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④从这些可以看出,祖父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2祖父是一个慈祥、善良的人。“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⑤在家里,“我”与祖父的关系最好,常常和祖父在花园玩。“等我生来了,第一给了祖父的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⑥祖父也是一个善良的人,看到胡家打团圆媳妇,“祖父到老胡家去说了几回,让他们不要打她了;说小孩子,知道什么,有点差错教导教导也就行了”。⑦祖父看到冯歪嘴子的妻子和孩子没地方住就答应让他们搬到装草的房子里暂住。 祖父是一个积极人物,但是,他在思想上也有保守的一面。“祖父想要让他们搬家。但呼兰河这地方有个规矩,春天是二月搬家,秋天是八月搬家。一过了八月就不是搬家的时候了”。⑧作为房主是有权利随时让房客搬走的,但是,“我”的祖父遵守呼兰河城的规矩想让他们在二月搬家。 (二)小人物:有二伯、冯歪嘴子 《呼兰河传》中的“性格”人物中有两个小人物形象:有二伯、冯歪嘴子。这两位小人物的共同点是:他们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生活艰苦。在别人眼中他们的命运与自己毫不相干,这样的小人物只是人们无聊生活中的谈资。两位小人物身上又有不同的地

呼兰河传作品赏析.docx

《呼兰河传》作品赏析 作家简介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11 年 6 月 2 日生于黑龙江呼兰县, 1942 年 1 月 22 日病殁香港。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等。 幼年丧母,父亲性格暴戾,她只有从年迈的祖父那里享受到些许人间 温暖,寂寞的童年形成了萧红性格中孤独、敏感、矜持而又倔强的一 面。 1927 年到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了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 对绘画和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 1930 年秋离家出走,几经颠沛流离。 1932 年秋与萧军同居,结识了 一些进步文化人, 1933 年开始文学创作,同年 10 月与萧军自费出版 了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萧红的早期创作多取材于城市失业者或 贫苦农民生活,被认为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的进步倾向。 1934 年春 “两萧”取道大连流亡至青岛,萧红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中篇小说 《生死场》。同年 11 月“两萧”到达上海。在鲁迅的支持和帮助下,1935 年12 月《生死场》被列为“奴隶丛书”之三出版,鲁迅为之作序,称赞其所描写的:“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 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它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 了农民尤其是农村底层妇女的艰难生存状况,描述了他们的觉醒与抗争。《生死场》使萧红在30 年代文坛上崭露头角。这一时期萧红还

写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与散文,并结集出版了《商市街》、《桥》等 作品集。 1936 年 7 月,为摆脱精神上的苦闷,萧红只身东渡日本,同年 年末返回上海。抗战爆发后即辗转汉口、临汾、西安、重庆等地。 1938年 8 月与萧军离异,与端木蕻良结合。此年被视为萧红创作前后两期的分界。 1940 年春与端木同抵香港。此时的中篇小说《马伯乐》以犀利的笔锋表现了幽默和讽刺才能;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长篇小说 《呼兰河传》则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 串凄婉的歌谣”。同时,它又表达了对国民团体盲目、愚昧、麻木、 残忍等等劣根性的忧愤和悲悯,被越来越多的后人认为是继鲁迅之后对国民心态的开掘和批判的力作。这一时期萧红的创作在艺术上日趋成熟和辉煌,然而她的病体却日渐不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战火纷飞中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年仅 31 岁。 在短短的 8 年创作生涯中,萧红留下了 60 万字的文学财富,她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尤其是在小说文体上作出了很大的创新。海内外许多文学批评家认为,萧红以自己的女性之躯跋涉过漫长的道路,以女性的目光一次次透视历史,终于站到了与鲁迅同一的高度,达到了同一种对历史、文明以及国民灵魂的了悟。 作品梗概 《呼兰河传》创作于 1942 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

萧红《呼兰河传》赏析

《呼兰河传》给我总的感觉:她不是在写幼年时代的回忆,而是在呼唤着人们要向自己内心的自私和封建愚昧的思想挑战。不要让自己在这些陈旧,落后的思想包围下活着,人要敢于向自己的命运抗战。 作者给我的信息就是:作者是现实派的作家,虽然她没有鲁迅那一针见血的投枪,但作者以自己独特的笔法抒写了自己童年时代在家乡生活的点滴。作者是孤独的,在儿童时代虽然他们村庄有很多“有趣”风俗,但作者很少讲到自己的兄弟姐妹。从《呼兰河传》,我们又看到了萧红的幼年也是何等的寂寞!读一下这部书的寥寥数语的“尾声”,就想得见萧红在回忆她那寂寞的幼年时,她的心境是怎样寂寞的。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这一些不能想象了。听说有二伯死了。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至于那磨坊里的磨倌,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却忘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由此而知:作者小时候是孤寂的,没有什么同龄玩伴。幸好作者有个爽朗的爷爷,她的童年才不至于没有丁点儿美好的回忆。 《呼兰河传》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疆呼兰小城的风土画。作品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幕幕悲剧性的生活图景:令人窒息的东二道街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一一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报庙会;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辛生活…… 但是,令我深有感触的是作者在第一章是没有把笔墨放在人物上,而是放在对人物生活的环境的介绍上,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一下起雨来这泥坑子白亮亮地涨得溜溜的满,涨到两边的人家的墙根上去了,把人家的墙根给淹没了。来往的过路人,一走到这里,就象人生的路上碰到了打击。"到了早季,大泥坑子表面干燥结实,等人或车马一走上去,使都陷进去了,需要费很多事,才能把翻进去的车马抬出来。大泥坑子还经常淹死猪、狗、鸡、鸭。大泥坑带结人们的苦头太多了,但是没有人建议填平它。由于人们生活的古板单调,他们常常喜欢寻找一些无聊的乐趣,这大泥坑子能给他们以满足。他们津津有味地谈论、添枝加叶地渲染大泥坑子的威严,好象大泥坑子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好处似的。他们把令人烦恼的事情当作开心的事情谈,可见,他们的麻木。在议论大泥坑子的时候,他们还把它和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据说农业学校校长不倍龙王爷,因此龙王爷报复他,他的儿子才掉进了大泥坑。大泥坑还能把"瘟猪"变成"淹猪",使呼兰人既可以吃上便宜猪肉,又可以去掉疑心,这也算大泥坑带给人们的好处``````)。总之,在第一章围绕大泥坑子,作者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她借大泥坑子这一能够反映小城人们精神状态的事物极其深刻地描绘丁他们愚昧、麻木、庸俗的精神状态和灰色的生活。从这点上看,大泥坑子这个极平常的事物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呼兰河传好词好句摘抄赏析

呼兰河传好词好句摘抄赏析 呼兰河小城的生活在萧红看来是寂寞的,而她的童年生活也是寂寞的,从童年起寂寞就深深地烙在了萧红的心上。为了摆脱寂寞,萧红从中国的最北端走到了最南方,从童年走到青年再到中年,许多年过去了,萧红的寂寞依旧深重,始终如影随形。可以说,寂寞伴随了萧红一生。——题记 好词摘抄: 风霜雨雪晨霜晓月白霜铺地瓦楞凝霜玉霜满地霜叶如火层层寒霜银霜遍地 电闪雷鸣闷雷低沉雷声滚滚晴天霹雳雷雨交加雷声轰鸣雷电大作淅淅沥沥 大雨淋漓大雨滂沱大雨倾盆狂风暴雨骤雨大作雨急似箭疾风暴雨暴雨狂风 鼻似弯钩挺鼻如峰鼻子端正鼻子扁阔鼻子粗短鼻尖扁平鼻头微勾鼻孔饱满 鼻孔朝天鼻青脸肿鼻歪脸肿端庄秀丽细巧挺秀端正阔大拱梁大鼻鼻梁挺直 眉如新月眉如春山眉如卧蚕眉清目秀愁眉不展柳眉倒竖慈眉善目贼眉鼠眼 剑眉倒竖青眉如黛长眉似雪两眉入鬓双眉高挑眉耸春山柳眉淡描眉同翠羽

双目似箭双目传神两眼如灯两眼发呆两眼放光睛若秋波眼若流星眸清似水 凤眼流盼碧眼盈波眼睛贼亮眼花缭乱侧目而视顾盼生神睡眼惺忪贼眉鼠眼 浓眉打眼柳眉杏眼龙眉凤眼慈眉笑眼横眉冷眼金刚怒目獐头鼠目老眼昏花 慈眉秀目秀目黛眉眉蔬目朗明眸秀眉火眼金睛黑亮亮的水晶晶的水灵灵的 水汪汪的圆溜溜的滴溜溜的乌溜溜的盈盈秋水清澈明亮乌黑有神深沉睿智 深不可测深邃犀利目光深邃脸色如蜡面若鹅卵面若银盘面如土色面红耳赤 面容刚毅面目可憎面如满月面白如玉平头正脸脸庞清秀脸色红润脸色白皙 面白唇红面如晚霞面似红火满脸皱纹满脸雀斑满面春风满面红光满面笑容 粉红含春笑脸相迎皮泡脸肿青面獠牙两颊绯红颧骨高耸黑里透红涂脂抹粉 酒窝迷人笑厣动人轮廓分明面面相觑油头粉面方面大耳广额方颐气色红润 容光焕发酒窝深陷白净柔嫩春风满面神采飞扬神采奕奕喜笑颜开和颜悦色

呼兰河传赏析

呼兰河赏析 从《呼兰河传》看萧红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题记 第一次看《呼兰河传》,觉得这本书应该是写关于呼兰河这个地方的爱情故事,那是印象中的第一感觉。看过之后,对故事大体的了解,以及对萧红本人的了解,都让我深深地感动。或许人的记忆里面有太多的东西难以忘记,所以语言成了最好的表达方式。我们都在怀念生命之中的那点光。 萧红短暂的一生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屈服于命运的坚强女性。她总在为自己的命运抗争,却又总是被困扰其中,最后凄然病逝。她是富家小姐,同时她也只是个初中文化的人,她留给我们的作品仅几万字,但是她却留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心中。可能不是因为同情,也可能不是因为崇拜,更多的是喜欢。喜欢她对于人生追求的执着,喜欢她的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淡淡愁绪。《呼兰河传》就是萧红人生的一部分。 在《呼兰河传》中,萧红不仅以朴实细腻的笔法,描绘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而且也真实生动地勾勒出故乡人民的生活场景。她用素描的手法,朴素地描绘出东北农村那种富有地方色彩的风俗画:大地冻裂了口子,后花园荒凉了,看台下的人声鼎沸,有二伯、冯歪嘴子、小团园媳妇…一座小城平平静静的过着自己的日子,人们不知道“外面”的情况,他们始终认为呼兰河这里的所有的东西才是正确的:人病了,请巫婆跳大神;女人想生孩子,去娘娘庙拜拜;鬼节,要家家户户放河灯。他们对人生的认识就是,“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穿衣”“人死了就完了”。这种典型的国民愚昧的思想和性格影响了他们的祖祖辈辈,直到今天的农村,还依然有这样的思想在腐蚀着劳苦的人民大众。萧红领略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悲哀,她没有用居高临下的笔调来描绘,而是用一种同情和悲悯来述说人们的苦难。她对自己的故乡充满了怀念和留恋,用她与生俱来的温柔,细细地体会着这一切。而这一切,对于她来说,又是如此的悲凉和凄惨,可是她却无法改变,也无法自救。《呼兰河传》就如同一条岁月的河流,缓缓流过人们的心间,留下一种淡淡的悲凉。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写的最多的是她的祖父和后花园。祖父对她的爱使她对童年多了一份美好的回忆。慈祥的祖父一天都在后花园里边,我也一天都在后花园里边,跟在祖父的身后,“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只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不认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在萧红的眼里,祖父整天都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像孩子似的。她的童年就是在祖父这样的宠爱下长大的。她爱她的祖父。她觉得“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在她祖父死了之后,萧红觉得人世间的一切温暖与关爱都消失了。在萧红的笔下,后花园中永远是纷繁热闹的景象,大红的外国柿子都红了,茄子青的青、紫的紫,溜明湛亮,又肥又胖,每一棵茄秧上结着三四个、四五个。玉蜀黍的缨子刚刚才茁芽,就各色不同,好比女子绣花的丝线夹子打开了,红的绿的,深的浅的,胭粉豆、金荷叶、马蛇菜都开得像火一般。其中尤其是马蛇菜,红得鲜明晃眼,红得它随时自己要破裂流下红色汁液来。而那金的蜻蜓绿的蚂蚱,嗡嗡地飞着的蜂子、大红的蝴蝶,穿梭其间,又给后花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后花园,不仅仅是一个热闹的世界,更是一个自由的、生机勃勃的世界。在这里所有一切的事物好像活了一般。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

呼兰河传赏析

《呼兰河传》赏析 这是作者晚期客居他乡的作品,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这篇小说。作者通过自己对故乡的民俗风情、个性人物的回忆,用朴素率直、凄婉细腻的笔调真实地再现自己的童年生活、以幽默的曲调折射了故乡的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旧的传统意识对人民的束缚和戕害,同时也表达了她对家乡人民苦难境遇的深切同情和对旧风俗、旧习惯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作者用大量的笔韵营造幽默楷谐的氛围,以一个不谙世事的旁观者去看待事态种种,即使大部分显得充满笑料,但却使人笑不起来,即使是笑也是沉重的。随着作者的逐步深入读者也开始产生对弱者的同情,对封建思想的深恶痛绝。初接触这部作品让人感到这不是一部小说,各章节都似乎无联系,但读后才觉得这七章是不可分割的,它展现坐着童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矛盾先生的序言写的那样“。《呼兰河传》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萧红又一部有影响的代表作。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称“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伴随着美妙的歌谣旋律去看作者的童年趣事,民俗风情。 小说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讲东北小城呼兰河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以街头的一个大泥坑引发出各种事件,反映人们的思维和自欺欺人的特点。第二章主要写呼兰河精神上的“盛举”,各种盛会上人们各种举动,体现呼兰河人们的精神面貌。虽然开始两章所占较多,但从整体上彰显了小城的大体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情趣。第三章主要写童年的我和祖父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祖母、家人对自己的冷漠;而第四章主要是从各个方面描述“我”家的荒凉,在作者眼中所有的东西都会成双成对,而自己却只有爷爷,从而体现自己童年时光的无聊,而作者也反复说“我家的后院是荒凉的”,从而更进一步说明自己的孤独和对当时在祖父祖父的庇护、娇惯、溺爱中那种悠然意的任性的成长的回忆。第五章主要写小团圆媳妇在几千年传下来的规矩和众邻里的“好心帮衬”下,活活被摆弄致死,以及迷信的误导下给老胡家带来的家破人亡。第六章主要写有二伯的故事,第七章主要写磨坊里“冯歪嘴子”一家的故事,用人们期待冯歪嘴子坏结局的过程反映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更形象宣明的表现了人们的麻木、无同情心的心理。 可以说最后一章是作者所影射的,描写冯歪嘴子是寂寞生活中少有的乐观者的典型,面对别人的故意捉弄他不恼。甚至掌柜太太尖酸刻薄的呵斥,他也只是毫不做声,默默地干着活计。他从不谄媚于掌柜家,也毫不在意别人的讥讽,活得不卑不亢。别人是为死而活,为了埋进黑土地的最终结局而先在呼兰河小城耗上几十年寂寞的光阴。只有冯歪嘴子,为了两个孩子辛苦却又快乐地活着。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坚韧与毅力恰好折射出作者的心境,多难得的一颗寂寞透了的心仍然泵着热血,鲜活规律地跳动着啊! 其作品的也具有独到的艺术风格。 《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其叙事写景娓娓动人然人不自觉跟着作者去品味故乡特色,领略那儿风景的富饶。其语言清新自然,有天然雕饰之感,用孩子的感受去记录在那儿发生的点点滴滴,显得格外亲切。在写花园景物时说:"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的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蜻蜓是金的, 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以其独特的童稚视角细腻的写出后院得一草一物。 整篇小说朴素流畅,宛如你与作者在一个美丽的繁星当空的夜晚,听她娓娓讲述着呼兰河—她美丽的家乡.尽管凄婉,尽管优郁,却仍然美丽得动人。恰如茅盾所言,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前四章,作者以画家的笔墨描绘出呼兰河的风俗人情画面,可谓多姿多彩,生动自然,又创造出一种散文诗的意境,纯朴清新,一种别样的美。从地面到天空,女作家那支神来之笔仿佛将你带入呼兰河的小镇。不仅那晨景图,火烧云,不仅那园子的蝴蝶,小白菜,狗尾草……使你历历在目。还有那黄昏之后尚未人睡

《呼兰河传》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浙江卷高考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呼兰河传(节选) 萧红 邻居家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 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上,都种着倭瓜、西葫芦或是黄瓜等类会爬蔓子的植物;倭瓜爬上墙头了,在墙头上开起花来了,有的竟越过了高墙爬到街上去,向着大街开了一朵火黄的黄花。 因此那磨房的窗子上,也就爬满了那顶会爬蔓子的黄瓜了。黄瓜的小细蔓,细得像银丝似的,太阳一来了的时候,那小细蔓闪眼湛亮,那蔓梢干净得好像用黄蜡抽成的丝子,一棵黄瓜秧上伸出来无数的这样的丝子。丝蔓的尖顶每棵都是掉转头来向回卷曲着,好像是说它们虽然勇敢,大树,野草,墙头,窗棂,到处的乱爬,但到底它们也怀着恐惧的心理。 太阳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速率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根,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根上开花了。 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 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 从此那磨房里边的磨馆就见不着天日了。磨房就有一张窗子,而今被黄瓜掩遮得风雨不透。从此那磨房里黑沉沉的,园里,园外,分成两个世界了。冯歪嘴子就被分到花园以外去了。但是从外边看起来,那窗子实在好看,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满窗是黄瓜了。 还有一棵倭瓜秧,也顺着磨房的窗子爬到房顶去了,就在房檐上结了一个大倭瓜。那倭瓜不像是从秧子上长出来的,好像是由人搬着坐在那屋瓦上晒太阳似的。实在好看。 夏天,我在后园玩的时候,冯歪嘴子就喊我,他向我要黄瓜。 我就摘了黄瓜,从窗子递进去。那窗子被黄瓜秧封闭得严密得很,冯歪嘴子用手扒开那满窗的叶子,从一条小缝中伸出手来把黄瓜拿进去。 有时候,他停止了打他的梆子。他问我,黄瓜长了多大了?西红柿红了没有?他与这后园只隔了一张窗子,就像关着多远似的。 祖父在园子里的时候,他和祖父谈话。他说拉着磨的小驴,驴蹄子坏了,一走一痴。祖父说请个兽医给它看看。冯至嘴子说,看过了,也不见好。祖父问那驴吃的什么药?冯歪嘴子说是吃的黄瓜子拌高梁醋。 冯至嘴子在窗里,祖父在窗外,祖父看不见冯歪嘴子,冯歪嘴子看不见祖父。 有的时候,祖父走远了,回屋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磨房的墙根下边坐着玩,我听到了冯歪嘴子还说: “老太爷今年没下乡去看看哪!” 有的时候,我听了这话,我故意的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 有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可笑,忍也不能忍住,我就跳了起来了,用手敲打着窗子,笑得我把窗上挂着的黄瓜都敲打掉了。而后我一溜烟地跑进屋去,把这情形告诉了祖父。祖父也一样和我似的,笑得不能停了,眼睛笑出眼泪来。但是总是说,不要笑啦,不要笑啦,看他听见。有的时候祖父竟把后门关起来再笑。祖父怕冯歪嘴子听见了不好意思。 秋天,大榆树的叶子黄了,墙头上的狗尾草干倒了,园里一天一天地荒凉起来了。 这时候冯歪嘴子的窗子也露出来了。因为那些纠缠缠的黄瓜秧也都蔫败了,舍弃了窗模而脱落下来了。 于是站在后因里就可看到冯歪嘴子,扒着窗子就可以看到在拉磨的小驴。那小驴竖着耳朵,戴着眼平。走了三五步就响一次鼻子,每一抬脚那只后腿就有点痛,每一停下来,小驴就用三条腿站着。

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呼兰河传教学设计

《呼兰河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归纳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细读课文,找出并品味有关细节描写和场景描写的语言,小组讨论交流主要人物形象。(重点) 3、在赏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小组交流讨论,探究小说主题,体会作者在温暖和悲凉两极叙述中所体现的悲悯情怀与国民批判。(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 预习提纲: 1、阅读《赢在课堂》的“文学常识”和“背景链接”,了解作者萧红、《呼兰河传》及本文相关的写作背景。 2、认真阅读课文,能大致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并用笔在作业本上记录下来。 导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揭题 (1)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 “30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 (2)评述: 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茅盾《论萧红的〈呼兰河传〉》)她使小城里的小人物获得了不朽的文学生命。(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 文学评论家们在时空上距战时中国越远就越认为该书是写作技巧上最成功之作。(美国学者葛浩文) 二、检测预习 1、请生简要介绍作者。 萧红(1911~1942)现代小说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黑龙江呼兰县人。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她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于1933年自费出版。1934年与萧军一起离开哈尔滨。同年从青岛到上海。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1935年12月出版,鲁迅亲自校阅并写了序言。 1936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这时期结集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商市街》(1936)、《桥》(1936),短篇小说集《牛车上》(1937)等。1937年初由日本归国。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到过武汉、西安、重庆等地,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1939),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1940)和《萧红散文》(1940) 1940。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先后有中篇小说《马伯乐》(1941),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出版。1941年12月,日军占领

萧红《呼兰河传》赏析

温暖与苍凉交织,含泪的微笑 ——简析萧红《呼兰河传》 老师曾经说过:“文学就是诉诸人的感情和生命。”这篇曾经被文学泰斗矛盾先生誉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的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呼兰河传》,它的作者萧红,用她温暖的童年回忆和对家乡人民苦难境遇的深切同情,用“丰沛的才情与越轨的笔致”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温暖与苍凉交织的呼兰河小城,透过《呼兰河传》我们仿佛看到了萧红先生那满含泪水的微笑。 前两章作者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生动自然。 小说以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子”为起点,展开了关于呼兰河人日常生活的叙述。面对沉积着层层淤泥的给自己带来灾难的大泥坑,人们宁可想方设法地绕道而行,或者幸灾乐祸地在围观“抬车抬马,淹鸡淹鸭”中获得“乐趣”,也不愿改变现状。“大泥坑”也许是一种象征,小城里的人们,也是挣扎在人间,被风霜雨雪吹打着,却又麻木混沌地生存(而非生活)着,感受不到生命的珍贵与死的悲哀,一切都是“自然的结果”,都是被动的生生死死。 茅盾在给《呼兰河传》作的序中生动而形象的描写了呼兰河城的生活

状态: 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也是刻板单调的。 一年之中,他们很有规律地过生活;一年之中,必定有跳大神,唱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日娘娘庙大会……这些热闹、隆重的节日,而这些节日也和他们的日常生活一样多么单调而呆板。 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可又不是没有音响和色彩的。 大街小巷,每一茅舍,每一篱笆后边,充满了唠叨,争吵,哭笑,乃到梦呓,一年四季,依着那些走马灯似的挨次到来的隆重热闹的节日,在灰黯的日常生活的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 始性的色彩。 呼兰河的人民当然多是良善的。 他们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他们有时也许显得麻木,但实在他们也颇敏感而琐细,芝麻大的事情他们会议论或者争吵三天三夜而不休。他们有时也许显得愚昧而蛮横,但实在他们并

2020呼兰河传读书笔记赏析

这一章主要讲了萧红童年时代,与她的祖父、祖母一齐生活的点滴记忆。开头一篇便是我们课本中学到的《祖父的园子》。课文总之没有原著好,太多的删删改改,没有了原来的味道。这一章的文字真是质朴无华,散发着田野的芳香,写得太自然了。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 我太喜爱这段文字了,在那个年代,能写出这样自由的文字,真是不一般!我仿佛看到那“蓝悠悠的天空、明晃晃的阳光”、“蝴蝶乱飞,蜜蜂嗡嗡地叫着”,所有的一切,都那么无虑。 我还喜爱萧红的祖父。“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她的祖父对她很好。村里的小猪小鸭掉井了,祖父会用泥包起来烧给她吃。“把小猪的皮一撕开,立刻冒了油。”再蘸点盐、韭菜花,啊!真香啊!我都要咽口水了。她的祖父是个和蔼慈善的老人,我最喜爱他的就是,他从来不会批评、训斥小孩子,总是心平气和。萧红学种地,把好好的菜种踢飞了,犯了错,祖父依旧笑呵呵的。她吃熏小猪时,没有一点儿吃相,“满嘴油,随吃随在大襟上擦着”,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气。他的祖父有教养、有气度。我猜想他必须是个家道中落的文人,说不定还是个秀才呢。文中提到:“祖父教我的《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我觉得他必须不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有文化,萧红的文学修养也许就是祖父从小培养的结果。因此我更加钦佩他的祖父了。 萧红不喜爱她的祖母,我也是。她的祖母洁癖严重,以她屋的窗纸最白净。而萧红偏偏要捅破这雪白的窗纸。而严厉的祖母就躲在窗外,她一捅,祖母就拿个大针在她的手指上狠狠地一扎。这样的教育方式到此刻也算得平常,比如小孩子乱摸乱动,要挨手扳、要罚站,掉饭粒要挨罚,吃手指要挨敲。。。。。。而且她的祖母还爱骂人,她骂祖父是个“死脑瓜骨”,骂萧红是“小死脑瓜骨”,哎!可惜她先死了,不知道这个“小死脑瓜骨”长大以后,竟成了有名的作家。 她的祖母死时,家里来了很多人。我也说不上那些人究竟是些什么人。总之他们是来办丧事的。还说“阴间有十八关,过到狗关的时候,狗就上来咬人。”但是,他们有绝招,用油锅炸了许多的面饼,说是什么“打狗饽饽”,“用这饽饽打狗,狗就不敢咬人了。”哈哈,这些封建迷信可真是“神乎其神”啊!真的有“十八关吗?”,《祝福》里的祥林嫂不是最爱问“有没有地狱?”“死后有没有魂灵吗?”,我也很想知道! 一年一度的暑假又来了,在开头这几天,看了萧红姐姐的《呼兰河传》,这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全书共七章,描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第一章:一个既僻远又热

《〈呼兰河传〉节选》赏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78230057.html, 《〈呼兰河传〉节选》赏析 作者:黄锴 来源:《牡丹》2017年第33期 《〈呼兰河传〉节选》是一篇初中课文,它选自现代女作家萧红的带有自传性质的散文体小说《呼兰河传》。从整体来看,整部作品充满一种忧郁的情绪,读完会让读者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内容看似简单却饱含深刻之情。而在节选部分,作者描写的是自己童年时在祖父家后花园的快乐生活,这是对故乡的一种怀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全文基調简单明快,这种反差的对比意义深远。本文将从背景内容、艺术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对节选部分进行赏析。 《呼兰河传》这部作品整体读来是非常有力量的,小说全篇的氛围时时刻刻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充满了吸引力,让读者心中感到无比震撼。节选部分与整部作品有一个鲜明的对照,一个是揭露丑恶的世界,一个是温馨的故乡回忆。节选部分是以作者对童年故乡美好生活的回忆为载体,描述了自己童年时在祖父花园里的幸福生活。读罢,人们会产生一种爱的体验,包括对故乡的热爱、对童年纯真年代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热爱。 一、《〈呼兰河传〉节选》的背景内容 (一)《〈呼兰河传〉节选》是一篇课文,节选自小说《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节选》是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的课文,它选自现代女作家萧红的带有自传性质的散文体小说《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是现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这部作品描写的是萧红童年的回忆,从呼兰小镇的描写反映出整个东北地区的民俗风情,那个年代,思想麻木,生活贫困落后,是那个时代人们面貌的真实写照。整部作品的批判力度非常强,对当时社会的丑恶嘴脸描写得入木三分,让读者感到无比震撼。在节选部分,作者描写的主要是纯真与快乐,对童年的回忆充满了眷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二)节选部分出自小说《呼兰河传》第三章,描写充满童真快乐 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时在故乡的经历,那时的她还是一个天真烂漫、充满童真的小女孩,在那个纯真的年代,自己在祖父的后花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与小鸟为伴,与小草、小花为伴,与蓝天白云为伴,充满了欢乐,充满了大自然的自由,过着令人向往的生活。在读这部分内容时,人们会不自觉地被作者所描述的童年生活吸引,会与作者形成心灵共鸣,那就是自己对童年时代的回忆和向往。节选部分是整部作品中最欢快明朗的,它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故乡的热爱,对那种释放天性、洒脱自由生活的怀念与向往,对生活的热爱。 二、《〈呼兰河传〉节选》的艺术价值 (一)节选部分运用了精彩的艺术表现手法

《呼兰河传》颜色解析

《呼兰河传》色调解析 吴颖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 参考文献: [1]丁言昭.萧红传[M].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3 [2]胡风. 胡风回忆录[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 [3]鲁迅.娜拉走后怎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灰色印象 自小喜爱绘画的萧红是意外走上文学之路的,为追随爱人的志趣她藏起绘画梦而拾笔而战。但对于绘画的天赋和自小而受的熏陶,又无法将绘画与她的人生抽离开来。无论是亲自为所出版书籍创作封面也好,还是日常随笔解趣儿的小画也罢。可以说,萧红是将色彩与线条完全融进了创作中的,《呼兰河传》是萧红被困于香港所写的后期作品,颠沛的生活经历和大量的纷杂心绪激荡起了萧红最丰沛的创作天赋,为我们呈现了这一幅属于呼兰河的多彩画。 萧红的一生是寂寞多于安定的,茅盾先生为《呼兰河传》作序的时候用了二十八个“寂寞”他叹息她“寂寞的幼年,寂寞的童年,寂寞的精神,寂寞的心境,寂寞的生活,寂寞的环境,寂寞的呼兰,寂寞的死亡,寂寞的坟墓……”对于她这样的女子,我们常以为她会是孤僻的,其实不,每一个接触过萧红的人都喜爱她的孩子气的天真,爽朗开怀的笑声,她把生命中存着的那些光和热一股脑儿的给了和她亲近的人。无论是对于友人,还是爱人,凡是对方给予童年祖父那般的宽厚仁爱,她便不顾一切去回报,飞蛾扑火般壮美。亦是处处碰壁,一生处于尴尬的爱情中,最后的墓碑亦非人妻或人母,而是孤零地以女作家的身份离世。 所以她的文字是无止无尽地下坠的,呼兰河里的“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瘫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生死都随着天的性子,也不去挣扎,挣扎又有什么用。这样“随和”的生活状态让人的心趋于静默,直至麻木。 而这天寒地冻的生活,长着冻疮终年不愈的人们,都涂着洗不净的灰色,混沌惨淡。萧红有办法带你回到那个小城,寂静安然的一个午后,立春后的阳光配不上该有的温度,那寂寞渗到文字里,浸在语言里。也根本无需刻意而为,骨子里的文字和绘画天赋加上简单的陈述便足以使《呼兰河传》经人一读再读。曾经有言“世界上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最适合它的词来形容,而作家的工作,就是把它们匹配在一起。”也有着“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佳句。固然钦佩这样有着苦志的人,但更欣赏萧红的真实。萧红的文字可谓是“原生态”天然质朴,中华文字千千万,她不是不经心,而是不苛求。语言文字的排列组合在她眼里是随意自然。《呼兰河传》里,她多写日常生活,凡人琐事。文字并不刻意藻饰,例如对“了”的使用达到了神奇的美感。 “乌鸦一飞过去,这一天才真正的过去了。” “天河和月亮也都上来了。” “蝙蝠也飞起来了。” “人睡了,猪、羊、牛、马也都睡了,蝴蝶和燕子也都不飞了。” 这无尽下落的“了”里含着一片又一片灰蒙蒙的天,笼着一季又一季分不清天光的街景,罩着那个无人理睬的肮脏包容的大泥坑,也无所谓黑白,这世间一切,哪能是黑白就能够说的清的。 2.彩色光晕 天才的思维加上悲悯的情怀,大概是萧红能够写出《呼兰河传》的最重要特质了吧。悲悯不等于悲情,有些人习惯用大量的悲惨故事来堆砌作品,她不,你无法想象她在写这本书时内心的柔软、敏感、丰满。骨子里作为女性的细腻让她得以将事物的细枝末节都观察的面面俱到,而生活磨难下的坚韧亦给予她宽广的视野看待社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