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构造柱箍筋设置规定

构造柱箍筋设置规定

构造柱箍筋设置规定

构造柱箍筋设置规定

砌体结构的构造柱是抗震主要的构造措施。6mm直径,间距200mm(不能大于截面尺寸)。在每层柱的上下端部500长度内箍筋加密。

框架结构的构造柱只是为加强填充墙、隔墙的稳定而设,6mm 直径,间距200mm(不能大于截面尺寸)。在每层柱的上下端部钢筋不需加密。

构造柱钢筋绑扎

3.2操作工艺 3.2.1构造柱钢筋绑扎 3.2.1.1、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 3.2.1.1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 3.2.1.2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个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反十字扣或缠扣绑扎。箍筋应与受力钢筋伊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为防止骨架在运输中变形,构造柱对角钢筋之间用弯起筋绑扎固定。 3.2.1.3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弯钩角度为1350,其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的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箍筋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3.2.1.4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的箍筋;无设计要求时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下均为500mm,箍筋间距为1OOm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 3.2.2、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 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位置线,检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抗震规范的要求。底层构造柱竖筋与基础圈梁锚固要求:有设计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无设计要求时, 3.2.2.1无基础圈梁时,埋设在垫层或基础混凝土座内,如图1所示;

3.2.2.2当墙体附有管沟时,构造柱埋没深度应大于沟深。(图2) 3.2.3、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 先在搭接处的钢筋套上箍筋,注意箍筋应交错布置。然后再将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立起来,对正伸出的搭接筋,对好标高线,在竖筋搭接部位各绑3个扣,两端中问各一扣。骨架调整后,可以顺序从根部加密区箍筋开始往上绑扎。 3.2.4、绑扎搭接部位钢筋 3.2. 4.1构造柱钢筋必须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一个封闭框架。 3.2. 4.2在砌砖墙大马牙槎时,沿墙高每50cm埋设两根Φ6.5水平拉结筋,与构造柱钢筋绑扎连接。 3.2. 4.3砌完砖墙后,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修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及间距准确。 3.2.2圈梁钢筋的绑扎 3.2.2.1、一般采用预制图梁钢筋骨架,然后按编号吊装就位进行组装后支模板。也可现场绑扎,后支模板。一般采用硬架支模方法。如在模内绑扎时,按设计图纸要求间距,在模板侧帮画箍筋位置线。放箍筋后穿受力钢筋。箍筋搭接处应沿受力钢筋互相错开。 3.2.2.2、圈梁与构造柱钢筋交叉处,圈梁钢筋放在构造柱受力钢筋内侧。圈梁钢筋在构造柱部位搭接时,其搭接倍数或锚人柱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学习11G101-1图集框架梁、柱的箍筋加密区的规定

有关11G101-1图集框架梁、柱箍筋加密的新规定 (11G101-1新图集学习资料) 一、框架梁箍筋加密区范围的规定: 1.抗震等级为一级,箍筋加密区为 2.0h b, 且≥500mm。 2.抗震等级为二、三、四级,箍筋加密区为1.5h b, 且≥500mm。 3、框架梁加腋构造 注意当梁、柱中心线之间的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度的1/4时,一般设计会进行梁加腋。 注意箍筋加密区应从加腋的弯折点开始算起。 二、框架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都是梁的侧面纵向钢筋,钢筋工把它们称为“腰筋”。所以,就其在梁上的位置来说,是相同的。其构造上的规定,正如03G101-1图集第62-65页中所规定的,在梁的侧面进行“等间距”的布置,对于“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来说是相同的。 2、“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都要用到“拉筋”,并且关于“拉筋”的规格和间距的规定,也是相同的。即: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3、“构造钢筋”纯粹是按构造设置,即不必进行力学计算。“抗扭钢筋”是需要设计人员进行抗扭计算才能确定其钢筋规格和根数的。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一、框架结构填充墙: 1 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2 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不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2) 当填充墙有洞口时,宜在窗洞口的上端或下端、门洞口的上端设置钢筋泪凝土带,钢筋?昆凝土带应与过梁的混凝土同时浇筑,其过梁的断面及配筋由设计

确定。钢筋混凝土带的1昆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 。当有洞口的填充墙尽端至门窗洞口边距离小于240mm 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门窗框; 3) 填充墙长度超过5m 或墙长大于2 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宜有拉接措施,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墙高度超过4m 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墙高超过6m 时,宜沿墙高每2m 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 。 6.5.2房屋顶层墙体,宜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7。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 ,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 12g614-1第17页规定门洞大于2100mm时门洞两边设置构造柱。12g614-1第18页如图所示:

窗间墙不得小于1000mm!否则采取1、加钢筋砼独立柱;2、把该处的圈梁改成连梁设置等加固措施。高层在高规6.1.1.2中有明确规定,若是两个相邻房间的窗,窗间墙不得小于1200mm! GB50011-2010第13.3.4-4与12G614-1中墙长规定似乎有点矛盾。 二、砌体结构: 关于多层砖砌体房屋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要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规定: 第7.3.1条: 1、楼电梯间的四角 2、楼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 3、外墙四角和对应转角 4、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 5、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 6、较大洞口两侧。 (内墙指不小于2.1m的洞口;外墙在内外墙交接处已设置构造柱时应允许适当放宽,但洞口侧墙体应加强。) 构造柱最小截面240×180mm,纵向钢筋4根12,箍筋间距不宜小于250mm,且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做马牙槎,并每隔500mm设置2根6的拉结钢筋,拉结钢筋伸入墙体不小于1m,构造柱下端伸入室外地面以下不小于500mm,或与埋深不小于500mm的地圈梁相连。

二次结构--构造柱、圈梁、腰梁设置技术交底

二次结构--构造柱、圈梁、腰梁设置技术交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砌体工程配套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GD2301003□□

6.6构造柱、过梁、压顶支模、浇砼 砌体施工完毕后,当砂浆强度达1MPa时,应及时进行构造柱支模、浇筑砼,过梁、圈梁、压顶与构造柱同时浇筑,以保证墙体稳定性,当不能及时支模浇砼时,应有可靠的稳定支撑措施。 构造柱支模施工工工艺如下: (1)沿构造柱边缘粘贴2公分海绵条,如图一 (2)支设构造柱模板(模板要清理干净、上好油),上口做成45o角浇筑口,在浇筑构造柱混凝土前,必须将砖墙和模板浇水湿润(钢模板面不浇水,刷隔离剂),并将模板内的砂浆残块、砖渣等杂物清理干净。为了便于清理,可事先在砌墙时,在各层构造柱底部(圈梁面上)留出二皮砖高的洞口,杂物清除后立即用砖砌封闭洞口。如图二、图三。 图一构造柱贴海绵条 图二构造柱支模图三构造柱支45o角浇筑口(3)浇筑构造柱的混凝土,其坍落度一般以50~70mm为宜,以保证浇筑密实,亦可根据施工条件、气温高低,在保证浇捣密实情况下加以调整。构造柱的混凝土浇筑可以分段进行,每段高度不宜大于2m,或每个楼层分二次浇筑。在施工条件较好,并能保证浇捣密实时,亦可每一楼层一次浇筑。浇捣构造柱混凝土时,宜用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捣实。振捣棒随振随拔,每次振捣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捣棒有效长度的1.25倍,一般为200mm左右。振捣时,振捣棒应避免直接触碰钢筋和砖墙,严禁通过砖墙传振,以免砖墙鼓肚和灰缝开裂。在新老混凝土接槎处,须先用水冲洗、湿润,再铺10~20mm厚的水泥砂浆(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掉石子),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4)拆除构造柱模板详见图四

构造柱构造规范

构造柱构造规范 编辑词条 目录 1基本内容 目录 1基本内容 收起 编辑本段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在结构设计规范第5.0.1条一般情况下,多孔砖房屋应按表5.0.1的要 求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以下简称构造柱)。 第5.0.2条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 层数,按表5.0.1要求设置构造柱,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也应按外墙处理。 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本条上述要求或第5.0.1条的要求设置构造柱。 第5.0.3条构造柱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构造柱最小截面为240mm×180mm,纵向钢筋宜采可4φ12,箍筋间距 不宜大于250mm,且在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宜适当加密,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1/6层高或450m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房屋四角 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二、7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和9度区的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 1φ14,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三、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槎,并沿墙高每500mm设2φ6拉 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图5.0.3-1); 四、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五、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图5.0.3-2), 或锚入浅于500mm的基础圈梁内。

第5.0.4条 7度时层高超过3.6m或墙长大于7.2m的大房间,8度和9 度时的房屋外墙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处,当未设置构造柱时,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第5.0.5条后砌的非承重砌体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φ6拉结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500mm。8度和9度时,长度大于5.1m的后砌非承重隔墙的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 第5.0.6条多孔砖房屋的现绕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或木楼、屋盖房屋,应每层设置圈梁,横墙承重时,各类墙的圈梁设置要求应按表5.0.6的规定执行;纵墙承重时,抗震横墙上的圈梁间距应比表5.0.6内要求适当加密。 二、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与墙体有可靠连接的房屋可不另设圈梁,但楼板应与相应构造柱用钢筋可靠连接。 第5.0.7条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应上下搭接,圈梁宜与预制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紧靠板底。 二、圈梁在本章第5.0.6条一款要求的间距内无横墙时,应利用梁或板缝中配筋替代圈梁。 三、圈梁钢筋应伸入构造柱内,并有可靠锚固。伸入顶层圈梁的构造柱钢筋长度不应小于35d。 四、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00mm。配筋应符合表5.0.7的规定。地基有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宜增设基础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配筋不应少于4φ12。 五、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第5.0.8条多孔砖房屋的楼屋盖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均不宜小于120mm; 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当圈梁未设在板的同一标高时,板伸进外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伸进内墙的长度不宜小于100mm且不应小于80mm,板在梁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80mm; 三、当板的跨度大于4.8m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侧边应与墙或圈梁拉结;

构造柱的设置&规范

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98ZG003中同时说明----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 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 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 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

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1.2.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1.2.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1.3圈梁的构造 1.3.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1.3.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1.3.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毫米。 1.3.4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 1.3.5内走廊房屋沿横向设置的圈梁,均应穿过走廊拉通,并隔一定距离(七度时:15米;八度时:

柱箍筋加密规范汇总

柱箍筋全高加密规范条款汇总25 *柱箍筋加密区箍筋间距和直径的要求: (1)一二级框架角柱全高箍筋加密(《抗规》6.3.9第4款); (2)框支柱、转换柱全高加密(《抗规》6.3.9第4款,《高规》10.2.10第2款); (3)8、9度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抗规》6.1.4第2款); (4)需要提高变形能力的柱箍筋全高加密(《高规》6.4.6第6款); (5)抗震墙的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的3倍时,应按柱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矩形墙肢的厚度不大于300mm时,尚宜全高加密箍筋。(《抗规》P69页,6.4.6); (6)加强层及其相邻的框架柱,箍筋应全柱端加密配置(《高规》10.3.3第2款); (7)抗震设计时,错层处框架柱箍筋全高加密(《高规》10.4.4第1款); (8)抗震设计时,与连接体相连的框架柱在连接体高度范围内及其上、下层,箍筋全柱段加密(《高规》10.5.6第2款); (9)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柱箍筋宜在裙楼屋面上下层的范围内全高加密(《高规》10.6.3第3款); (10)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边框柱的箍筋宜沿全高加密,当带边框剪力墙上的洞口紧邻边框柱时,边框柱箍筋宜沿全高加密(《高规》8.2.2第5款); (11)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和因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全高范围(《高规》6.4.6第4款)。 (12)剪跨比小于等于2的框架柱及短柱应全高加密。 (13)一二级框架角柱应全高加密。 (14)需要提高变形能力的框架柱应全高加密。 (15)带边框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边框柱宜全高加密。

构造柱施工工艺

构造柱施工工艺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了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1.2 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2.1.3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 2.1.4 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板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按不同规格型号堆放并垫好垫木。 2.2.2 核对钢筋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2.2.3 弹好标高水平线及构造柱、外砖内模混凝土墙的外皮线。 2.2.4 圈梁及板缝模板已做完预检,并将模内清理干净。 3.1 构造柱钢筋绑扎: 3.1.1 工艺流程: 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塔接筋→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绑扎搭接部位箍筋 3.1.2 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 3.1.2.1 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

出箍筋间距。 3.1.2.2 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个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绑扎。箍筋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 3.1.2.3 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 3.1.3 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位置线,检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底层构造柱竖筋与基础圈梁锚固; 3.1.4 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先在搭接处钢筋上套上箍筋,然后再将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立起来,对正伸出的搭接筋,搭接倍数不低于35d,对好标高线,在竖筋搭接部位各绑3个扣。骨架调整后,可以绑根部加密区箍筋。 3.1.5 绑扎搭接部位钢筋: 3.1.5.1 构造柱钢筋必须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一个封闭框架。 3.1.5.2 在砌砖墙大马牙槎时,沿墙高每50cm埋设两根φ6水平拉结筋,与构造柱钢筋绑扎连接. 3.1.5.3 当构造柱设置在无横墙的外墙处时,构造柱钢筋与现浇或预制横梁梁端连接绑扎构造,要符合《多层砖混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设计与施工规范》第3.2.5条的规定。

柱箍筋全高加密情况全汇总(附规范)

柱箍筋全高加密情况全汇总(附规范) 关于柱箍筋全高加密情况的汇总(25条+规范条文对照) (1)一二级框架角柱全高箍筋加密(《抗规》6.3.9第4款); (2)框支柱、转换柱全高加密(《抗规》6.3.9第4款,《高规》10.2.10第2款); (3)8、9度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抗规》6.1.4第2款); (4)需要提高变形能力的柱箍筋全高加密(《高规》6.4.6第6款); (5)抗震墙的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的3倍时,应按柱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矩形墙肢的厚度不大于300mm时,尚宜全高加密箍筋。(《抗规》P69页,6.4.6);(6)加强层及其相邻的框架柱,箍筋应全柱端加密配置(《高规》10.3.3第2款); (7)抗震设计时,错层处框架柱箍筋全高加密(《高规》10.4.4第1款);(8)抗震设计时,与连接体相连的框架柱在连接体高度范围内及其上、下层,箍筋全柱段加密(《高规》10.5.6第2款); (9)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柱箍筋宜在裙楼屋面上下层的范围内全高加密(《高规》10.6.3第3款); (10)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边框柱的箍筋宜沿全高加密,当带边框剪力墙上的洞口紧邻边框柱时,边框柱箍筋宜沿全高加密(《高规》8.2.2第5款); (11)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和因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全高范围(《高规》6.4.6第4款)。 (12)剪跨比小于等于2的框架柱及短柱应全高加密。 (13)一二级框架角柱应全高加密。 (14)需要提高变形能力的框架柱应全高加密。 (15)带边框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边框柱宜全高加密。 (16)带边框剪力墙(洞口紧贴边框柱)一般部位的边框柱宜全高加密。(17)框支柱应全高加密。 (18)错层结构中错层处的框架柱应全高加密。 (19)带加强层结构的加强层及其上、下相邻的框架柱应全高加密。 (20)塔楼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在裙房屋面上、下层应全高加密。 (21)小墙肢(墙肢长度不大于3倍墙厚)应按框架柱处理并全高加密。(22)型钢砼框支柱、一级角柱应全高加密。

构造柱做法

构造柱的多种做法 后砌隔墙抗震构造 (1)构造柱的设置:填充墙在墙端、拐角、丁字交叉、十字交叉处均设置构造柱,且一段直墙上构造柱间距不大于4米,宽度大于等于2.4米的门窗洞边设构造柱。 (2)构造柱截面尺寸为200×墙厚,配筋为4 12,箍筋φ8@100/200(加密区高度不小于柱净高的1/6且不小于600mm,箍筋间距按主筋直径的5d 计算 12=φ8@60, 10=φ8@50)纵筋锚入上下梁板La。 (3)门洞边及外墙窗边未设构造柱时应设抱框架柱。 (4)沿墙全高每隔400(二皮砖)设φ6通长拉结筋,搭接长度300,端部锚入构造柱或主体结构36d, (5)当墙高超过4m或墙上遇有门洞时,应分别在墙体半高处和外墙窗洞的上部及下部,内墙门洞的上部设置通长配筋带,宽度同墙厚,高100,配筋3φ10/φ6@300,详见02SG614页次11~13。 (6)墙顶部与楼层盖的连接详见《06SG614-1》页次21节点2~5。 (7)加砌块砌筑女儿墙,高度大于800,沿墙长每隔3000设构造柱200*墙厚,顶部设压顶高60,配筋3φ8,φ6@300。 (8)洞口过梁做法

构造柱及墙接筋做法: (1)填充墙在墙端、拐角、丁字交叉、十字交叉处均设置构造柱,且一段直墙上构造柱间距不大于4米,宽度大于等于2.4米的 门窗洞边设构造柱。构造柱截面尺寸为200*墙厚,配筋为4 12,主筋 12箍筋φ8@60,主筋 10箍筋φ8@50;纵 筋下部与底板预留出的钢筋进行绑扎搭接搭接长度为 650mm,上部同预埋件钢板进行双面焊接。门洞边及外墙窗 边未设构造柱时应设抱框架柱。(做法详见附图) 墙体直拐角做法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精品 一、框架结构填充墙: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第13.3.4-4条: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这与12ZG003第38页要求相同。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第6.3.4条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脱开或不脱开方法。有抗 震设防要求时宜采用填充墙与框架脱开的方法。 1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2)填充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柱间距宜不大于20倍墙厚且不大于4000mm ,柱宽度不小于100mm。柱竖向钢筋不宜小于~10 ,箍筋宜为rTR 5,坚向间距不宜大于400mm。竖向钢筋与框架梁或其挑出部分的预埋件或预留钢筋连 接,绑扎接头时不小于30d ,焊接时(单面焊)不小于IOd (d为钢筋直径)。柱顶与框架梁(板)应预留不小于15mm 的缝隙,用硅自同胶或其他弹性密封材料封缝。当填充墙有宽度大于2100mm 的洞口时,洞口两侧应加设宽度不小于50mm的单筋混凝土柱; 2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不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精品 2)当填充墙有洞口时,宜在窗洞口的上端或下端、门洞口的上端设置钢筋泪凝土带,钢筋?昆凝土带应与过梁的混凝土同时浇筑,其过梁的断面及配筋由设计确定。钢筋混凝土带的1昆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当有洞口的填充墙尽端至门窗洞口边距离小于240mm 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门窗框; 3)填充墙长度超过5m或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宜有拉接措施,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墙高度超过4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 墙高超过6m时,宜沿墙高每2m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 。 6.5.2房屋顶层墙体,宜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7。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 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 12g614-1 第17页规定门洞大于2100mm时门洞两边设置构造柱。12g614-1 第18页如图所示:

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抗震等级 箍筋最大间距(mm) 箍筋最小直径(mm) 一级 纵向钢筋直径的6倍和100中的较小值 10 二级 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和100中的较小值 8 三级 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和150(柱根100)中的较小值 8 四级 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和150(柱根100)中的较小值 6(柱根8) 注: 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3框支柱和剪跨比λ≤2的框架柱应在柱全高范围内加密箍筋,且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4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柱,当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箍筋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抗震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抗震等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第11.4.13条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且柱的剪跨比λ≤2时,柱每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 第11.4.14条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应取柱截面长边尺寸(或圆形截面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中的最大值。一、二级抗震等级的角柱应沿柱全高加密箍筋。 第11.4.15条柱箍筋加密区内的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中的较大值;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300mm。此外,每隔一根纵向钢筋宜在两个方向有箍筋或拉筋约束;当采用拉筋时,拉筋宜紧靠纵向钢筋并勾住封闭箍筋。 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构造柱、过梁、钢筋

施工技术交底 1.1.6.2交底110602 工程名称奎屯职工集资住房居安园二区4#楼交底时间2013年6月日 施工单位乌鲁木齐鑫天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种钢筋工 交底内容:1-3过粱、止水台、构造柱 一、主要材料和机具: 1、主要材料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了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1)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2)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 2、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板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二、作业条件 ⑴钢筋进场具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经钢筋厂加工好的钢筋进场,钢筋除锈,并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好。 ⑵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墙、柱、梁部位外皮尺寸线。 ⑶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符合要求。 三、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塔接筋→ 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绑扎搭接部位箍筋 2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 2.1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 2.2 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个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绑扎。箍筋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 2.3 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 2.4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六分之一层高或45c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c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 3、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位置线,检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底层构造柱竖筋与基础圈梁锚固;无基础圈梁时,埋设在柱根部砼座内。 1)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先在搭接处钢筋上套上箍筋,然后再将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立起来,对正伸出的搭接筋,搭接倍数不低于35d,对好标高线,在竖筋搭接部位各绑3个扣。骨架调整后,可以绑根部加密区箍筋。

构造柱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及主要机具 (1)钢筋:有出厂合格证,并按规定进行复试合格。 (2)绑扎丝:采用火烧丝。 (3)砂浆垫块 (4)工具:钢筋勾子、撬棍、钢筋扳子等。 2.作业条件 (1)施工现场已按设计图纸要求放好线,并经项目部测量组检查符合要求。 (2)钢筋已运到现场并按不同规格分别堆放。 二、操作工艺 1.构造柱钢筋绑扎 (1 (2)操作工艺 A.先将两根竖向受力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划出箍筋间距。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个绑扎,并留出搭接长度。 B.绑扎采用套扣或反十字扣方式,受力筋与箍筋垂直。箍筋的开口方向错开,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C.箍筋弯勾角度为135°,平直段长度为10d。 D.柱顶、柱脚与原预留钢筋或后植筋交接的部位,按设计图纸

要求500mm范围内加密柱的箍筋,箍筋的间距为10cm,非加密区箍筋间距200mm。 E.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的钢筋,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位置线,检查搭接钢筋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否则按1:6的比例进行调整。 F.构造柱钢筋骨架安装:在柱根部套上所需的箍筋数量,再将骨架对正伸出的搭接筋,在竖筋搭接部位各绑3个扣。等骨架调整好后再绑其余的箍筋。柱根部的第一个箍筋起绑点离砼面距离为50mm。 G.当主体结构施工中预留的钢筋长度不足500mm的,要求构造柱主筋的搭接部位焊接处理,焊接长度单面焊接10d。 2.门过梁、窗台梁、门抱框钢筋绑扎 (1)门过梁钢筋主筋为2根三级直径8mm钢筋,分布筋为一级直径6mm钢筋,间距200mm。门过梁钢筋要求伸入支撑端不小于240mm。 (2)窗台梁钢筋主筋为4根级直径8mm钢筋,箍筋为一级直径6mm 钢筋,箍筋间距200mm。飘窗窗台梁钢筋为主体结构施工时预留,长度不满足搭接长度,故采用焊接连接,焊接长度为单面焊10d。 (3)门抱框钢筋为2根三级直径8mm钢筋,S型拉钩钢筋为一级直径6mm钢筋。门抱框主筋钢筋底部要求植入楼板10cm。 三、质量标准 1.钢筋的品种、规格和质量符合要求。 2.钢筋表面清洁、无片状老锈。 3.接头位置及搭接长度,弯勾朝向以及绑扎等符合要求。

构造柱在抗震要求时箍筋的要求(砌体结构时)

构造柱在抗震要求时箍筋的要求(砌体结构时) GB 50011-2010 7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 7.3 多层砖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7.3.2 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构造柱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 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180mm240mm(墙厚190mm 时为180mm190mm), 纵向钢筋宜采用4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应适当加密;6、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应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7.4 多层砌块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7.4.3 小砌块房屋中替代芯柱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 构造柱截面不宜小于190mm190mm,纵向钢筋宜采用4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应适当加密;6、7 度时超过五层、8 度时超过四层和9 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外墙转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7.5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7.5.1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上部墙体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或芯柱,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芯柱的设置部位,应根据房屋的总层数分别按本规范第7.3.1 条、7.4.1条的规定设置。 2 构造柱、芯柱的构造,除应符合下列要求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第7.3.2、7.4.2、7.4. 3 条的规定: 1) 砖砌体墙中构造柱截面不宜小于240mm240mm(墙厚190mm 时为240mm190mm); 2) 构造柱的纵向钢筋不宜少于414,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芯柱每孔插筋不应小于114,芯柱之间沿墙高应每隔400mm设4焊接钢筋网片。 3 构造柱、芯柱应与每层圈梁连接,或与现浇楼板可靠拉接。

学习11G101-1图集框架梁、柱的箍筋加密区的规定

有关 11G101-1图集框架梁、柱箍筋加密的新规定 (11G101-1新图集学习资料 一、框架梁箍筋加密区范围的规定: 1. 抗震等级为一级,箍筋加密区为 2.0h b , 且≥ 500mm 。 2. 抗震等级为二、三、四级,箍筋加密区为 1.5h b , 且≥ 500mm 。 3、框架梁加腋构造 注意当梁、柱中心线之间的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度的 1/4时, 一般设计会进行梁加腋。 注意箍筋加密区应从加腋的弯折点开始算起。 二、框架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 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 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 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 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 Max{500, 柱长边尺寸, 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 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都是梁的侧面纵向钢筋,钢筋工把它们称为“腰筋”。所以,就其在梁上的位置来说,是相同的。其构造上的规定,正如 03G101-1图集第 62-65页中所规定的,在梁的侧面进行“等间距”的布置,对于“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来说是相同的。

2、“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都要用到“拉筋”,并且关于“拉筋” 的规格和间距的规定,也是相同的。即:当梁宽≤ 350时,拉筋直径为 6mm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 。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 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3、“构造钢筋”纯粹是按构造设置,即不必进行力学计算。“抗扭钢筋”是需要设计人员进行抗扭计算才能确定其钢筋规格和根数的。

名词解释 (构造柱设置要求)

1. 混凝土: 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 2. 水灰比: 水泥浆、砂浆、混凝土拌合料中,拌和用水与水泥的质量比. 3. 砖: 以黏土、页岩以及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小型建筑砌块。 4. 现浇: 通过在现场组装模板,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5. 现浇砼: 在施工现场支模浇注的混凝土。 6. 现浇板: 在现场搭好模板,在模板上安装好钢筋,再在模板上浇筑混凝土,然后再拆除模板。 7. 钢筋砼: 浇筑混凝土之前,先进行绑筋支模,也就是用铁丝将钢筋固定成想要的结构形状,然后用模板覆盖在钢筋骨架外面。最后将混凝土浇筑进去,经养护达到强度标准后拆模。 8. 模板: 混凝土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成型的模具,由面板和支撑系统、连接配件组成。模板按材料分为:钢模板,竹胶板,木模版,塑胶板。 9. 脚手架: 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 10. 烈度: 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 11. 冻深: 冻深是冬季时自地平面以下冻结的深度。 12. 回填: 将土重新填入(如沟渠或沿基础墙周围的空隙);亦指用任何材料重新填满(如坑道)。 13. 场地平整: 将天然地面改造成工程上所要求的设计平面,由于场地平整时全场地兼有挖和填,而挖和填的体形常常不规则,所以一般采用方格网方法分块计算解决.14. 钎探: 将钢钎打入土层,根据一定进尺所需的击数探测土层情况或粗略估计土层的容许承载力的一种简易的探测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坑(槽)底基土质量钎探检查。 15. 地基: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16. 基础: 直接与地基接触用于传递荷载的结构物的下部扩展部分。 17. 大放脚: 是指从基础墙断面上看单边或两边阶梯型的放出部分,根据每步放脚的高度是否相等,分为等高式和不等高式两种。 18. 筏板基础:(又名满堂基础和筏形基础)是把柱下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全部用联系梁联系起来,下面再整体浇注底板。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常采用砼底板,承受建筑物荷载,形成筏基,其整体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一般有板式(也叫无梁式)满堂基础、梁板式(也叫片筏式)满堂基础和箱形基础三种形式。 19. 条形基础:(类似于沟槽形状) 是指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按上部结构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 20. 独立基础:(类似于地坑形状) 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方行、圆柱形和多边形等形式的独立式基础,这类基础称为独立式基础.也称单独基础。独立基础分:阶形基础、坡形基础、杯形基础3种。 21. 带型基础: 带型基础从基础结构而言,凡墙下的长条形基础,或柱和柱间距离较近而连接起来的条形基础,都称为带形基础。 22. 杯形基础: 当柱采用预制构件时,则基础做成杯口形,然后将柱子插入并嵌固在杯口内,故称杯形基础.。 23. 扩展基础: 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基础抗弯能力强,不受刚性角限制,称为扩展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单独基础)统称为扩展基础. 24. 砖混结构: 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用于低层。 25.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适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一般用于多层。 26. 框剪结构:

构造柱设置规范

构造柱设置规范 7 SyStem OffiCe rδom TTYYUA16H-TYY-TYYYUA8

1、 当无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Ioo )厚墙超过, 180(或190)厚墙超过5m 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 2、 120 (或10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3米时,开洞宽度小于等 于,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 180(或19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4m,开洞宽度小于等于,若 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 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 柱 5、 当墙长大于8m (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 (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 6、 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4、构造柱与墙 体拉结筋为2Φ6Θ500,沿墙体全长贯通 设计规范 构造柱 Struetural COnCrete COIUmn 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 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 柱,简 称构造柱(建筑图纸里符号为一GZ ) o ω 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 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 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 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 丈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为提高砌体结构 的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 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 圈梁应设置成封闭状。圈梁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抵抗 不均匀沉构 造 柱 设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2)

第38页要求相同。 1 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墙有宽度大于2100mm 的洞口时,洞口两侧应加设宽度不小于50mm 的单筋混凝土柱; 2 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不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2) 当填充墙有洞口时,宜在窗洞口的上端或下端、门洞口的上端设置钢筋泪凝土带,钢筋?昆凝土带应与过梁的混凝土同时浇筑,其过梁的断面及配筋由设计确定。钢筋混凝土带的1昆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 。当有洞口的填充墙尽端至门窗洞口边距离小于240mm 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门窗框; 3) 填充墙长度超过5m 或墙长大于2 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宜有拉接措施,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墙高度超过4m 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墙高超过6m 时,宜沿墙高每2m 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 。 6.5.2房屋顶层墙体,宜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7。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 ,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 12g614-1第17页规定门洞大于2100mm时门洞两边设置构造柱。12g614-1第18页如图所示:

窗间墙不得小于1000mm!否则采取1、加钢筋砼独立柱;2、把该处的圈梁改成 窗,窗间墙不得小于1200mm! GB50011-2010第13.3.4-4与12G614-1中墙长规定似乎有点矛盾。 二、砌体结构: 关于多层砖砌体房屋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要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规定: 第7.3.1条: 1、楼电梯间的四角 2、楼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 3、外墙四角和对应转角 4、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 5、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 6、较大洞口两侧。 (内墙指不小于2.1m的洞口;外墙在内外墙交接处已设置构造柱时应允许适当放宽,但洞口侧墙体应加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