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龚自珍的诗词《漫感》赏析

龚自珍的诗词《漫感》赏析

龚自珍的诗词《漫感》赏析
龚自珍的诗词《漫感》赏析

龚自珍的诗词《漫感》赏析

《漫感》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赏析

道光三年(1823)六月,龚自珍刊定《无著词》(初名《红禅词》)、《怀人馆词》、《影事词》、《小奢摩词》四种,都103首。十数年心血付梓,捧读之际,感慨无端,因有此作。

开篇由“绝域从军”即一向关注的西北边疆局势遥遥说起,实指那种“气寒西北何人剑”的经世雄心,可是现实中哪里能寻得这样一个舞台?早在十年前,他就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甚事”(《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如今不也还是落得“幽恨满词笺”的结局么?那么所谓“幽恨”又何指?诗人尝自陈:“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或者大展雄才,或者远避尘嚣,这是他平生心事之不可割分的两个层面。然而“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己亥杂诗》之96),于是有下

文“负尽狂名”的情极之语,郁勃苍凉,令人耸然动容。前文说过,一剑一箫是定庵诗词创作中最重要的意象,也是解析其心事的必由之途。与其他有关名篇相比,本诗之妙尤在以显豁磊落之笔,出深曲沈至之情,更明言“平生意”所在,拈来总括定庵,最得宜彰。

扩展阅读:文学的成就

他的许多诗既是抒情,又是议论,但不涉事实,议论亦不具体,而只是把现实的普遍现象,提到社会历史的高度,提出问题,抒发感慨,表示态度和愿望。他以政论作诗,但并不抽象议论,也不散文化。

在他的诗中,“月怒”、“花影怒”、“太行怒”、“太行飞”、“爪怒”、“灵气怒”等等,习见的景物变得虎虎有生气,动人耳目,唤起不寻常的想象。又如《西郊落花歌》描写落花,使引起伤感的衰败的景物,变为无比壮丽的景象,更高出寻常的想象之外。“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则从衰败中看出新生。

实际他写得多的还是五七言“古体侓诗”,七言的“近体诗”,而以七言绝句为大宗。一般趋向是不受格律的束缚,自由运用,冲口而出。这也以七言绝句表现得最突出。

龚词大部分还是消闲之作,抒写缠绵之情,成就远逊于诗。晚年他发现自己词的缺点:“不能古雅不幽灵,气体难跻作者庭。悔杀流传遗下女,自障纨扇过旗亭。”(《己亥杂诗》)。他也写了一些抒发感慨怀抱的词,抒发孤独而自豪的感情;与庸俗文士的矛盾和理想不能实现的感慨;与袁琴南儿时同上家学的情景;思想上剑态和箫心的矛盾,有志于作为,又思退隐,留恋山水。

扩展阅读:人物评价

他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并建议林则徐加强军事设施,做好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准备。龚自珍一生追求“更法”,虽至死未得实现,但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在社会观上,他指出社会动乱的根源在于贫富不相齐,要求改革科举制,多方罗致“通经致用”的人才。在哲学思想上,阐发佛教中天台宗的观点,提出人性“无善无不善”,“善恶皆后起”的一家之谈。在史学上,发出“尊史”的呼吁,并潜心于西北历史、地理的探讨。在文学上,则提出“尊情”之说,主张诗与人为一。

龚自珍是中国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经进入“衰世”,是“日之将夕”;他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会没落趋势、呼唤改革风雷的风气。《己亥杂诗》中第一百二十五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此诗揭露社会弊病,抨击官僚制度,表

现作者火一样的热情,给人以鼓舞和激发。他对死气沉沉的社会,砰然一击,惊醒很多世人的沉梦,促使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向勇。抨击专制统治的同时,还表达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

举国方沉酣太平,而彼辈若不胜其忧危,恒相与指天画地,规天下大计。——梁启超

《红楼梦》的诗词曲赋(全文)

《红楼梦》的诗词曲赋(全文) 主持人:我先向朋友们介绍,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三位朋友,先生年岁大,德高望重,但是我们按照礼仪:女士优先,我们先来介绍女士。那么坐在我右首的这位女士是上一期节目中,跟大家见过面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员、著名学者吕启祥先生,大家欢迎!第二个,再介绍女士,年轻的女士,她现在是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古典文学博士的曹立波女士,大家欢迎!最后,我们再推出我们这位先生,他是研究《红楼梦》诗词曲赋非常有独到功夫的专家,是蔡义江教授,大家欢迎! 那么人们常说,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小说,但同时也可以看做是一首诗,这不单单因为《红楼梦》的作品当中,有大量的诗词曲赋和韵文,更主要地在于小说的整个氛围是诗意的和诗化的。那么,曹雪芹在《红楼梦》当中是怎么样通过大量的诗词曲赋,为特定的人物、情境服务,然后又符合人物特定的身份?那么,我们先听蔡先生的。 蔡义江:曹雪芹诗歌是很好,写诗本领很大。很可惜,曹雪芹到今天为止没有留下,他于自己《红楼梦》以外的身份来写的,一首完整的诗都没有留下。惟一留下的也就只有两句话,那两句诗,那是一

首诗的最后两句。这首诗是题在白居易《〈琵琶行〉传奇》,他有一次在敦诚、敦敏家里看《琵琶行》演出的时候,看的时候题了一首诗,这首诗没留下来,但是敦诚、敦敏他们写笔记的时候,引了两句,是最后两句,说“白傅诗灵应喜甚”。白傅就是白居易。他认为是已经过去的人了,讲他的灵魂,诗灵,应该高兴得很。“定教蛮素鬼排场”,蛮素,一个蛮,一个素,是白居易身边的两个侍妾,两个服侍他的女子,一个跳舞特别好,一个唱歌特别好,所以我想如果白傅看到这个的话,一定高兴得不得了,一定会叫他的那个两个小丫头、侍妾来鬼排他。因为这个都是前人的,所以只能是编鬼了,来排练一番,演出一番。我们现在人看到曹雪芹的诗,《红楼梦》之外的就这两句,完整的一首诗都没有了。在《红楼梦》里面,曹雪芹拿自己名义写,自己出面写的只有二十个字。小说假托他从石头空空道人那里拿来的稿子,在那里披阅、增删,批完以后题了一句,二十个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好不好?那么你们去评说。他整个就是这么一点。 那么,其他的所有的诗,绝大多数都是拿小说人物的身份来写,替人物来写,所以,你讲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的诗写好、不好的话,你这点不能忘记。曹雪芹第一个美学目标,写成功一部《红楼梦》的小说,不是写成功一部他的诗稿,这点绝对不能忘记。如果小说写成功是第一,那么它里面模拟小说的人物写的,它一定要适合模拟这个人物的身份。

从龚自珍诗文看

从龚自珍诗文看 备课参考 从龚臼诗文看.刘建伦 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社会状况 龚自珍(1792~1841)是清代着 名诗人,也是有影响的思想家.他 生活在中国古代社会即将向近代转 型的时期,所作诗文,反映了他对封 建统治的腐败和民生的艰难以及西 方国家对中国所构成的巨大威胁的 认识与警觉,对民族前途的忧虑与 思考.仔细研读龚自珍的诗文,我 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民族灾难即将来 II~iEN的社会状况. 1.揭示社会黑暗和统治危机 龚自珍诗文中最有历史价值的 是其作于1839~1840的《己亥杂 诗》.其中.不论盐铁不筹河是最 能体现时代特征的一首,反映了鸦 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腐败,白银外流

而导致农民负担加剧并走向破产的社会现实.该诗这样写道:”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 三升民一斗,屠牛哪不胜栽禾.儿 第一句不论盐铁不筹河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清政府公共事业废弛,既不讲求盐铁生产,也不筹划治理水患;二是指清政府的税收不完善,既不征收盐铁税也不筹集治河款. .独倚东南涕泪多”,指出清政府的国家税收来源仅仅只是依靠东南地区,以至于这里的百姓不堪重负. 自宋代以来,江南地区成为我国经济重心,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也就依靠富庶的东南沿海.但是,过度 的征收使这里的人民陷于困苦之中.国赋三升民一斗的意思是, 国家所征派的税收只是”三升,可 是百姓实际却要交出”一斗”,额外增加的部分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统治腐败,行政无能,各级官吏在税,采最

54 E-mail:zxlsjxck@163,com 收过程中从中渔利,肆意加派税额; 二是由于鸦片走私猖獗,白银大量外流导致白银价格上涨,而百姓完税需要缴纳白银,因此完成”三升”的国税却要卖掉”一斗”的粮食来换取相当于原来”三升的白银.这里 的三升”和”一斗”虽是虚指,但也 说明了鸦片战争前白银外流大大加重农民负担的实际情况.最后一句.屠牛哪不胜栽禾的意思有两层: 一 是屠牛卖肉从事其他行当也比种田要好;二是”屠牛”暗喻农民在万般无奈之下有可能铤而走险,揭竿而起.总之,该诗揭示了清王朝统 治的腐败,指出白银外流的严重危害,也说明了封建小农的破产以及清王朝统治基础岌岌可危. 2.痛批科举制度.渴求治国 人才

古代诗歌赏析屈大均《民谣》龚自珍《己亥杂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15~16题。 民谣(其一) 清代?屈大均 白金乃人肉,黄金乃人膏。 使君非豺虎,为政何腥臊。 己亥杂诗(八十三) 清代?龚自珍 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许[注]泪滂沱。 [注]“邪许”,纤夫的号子声。语出《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屈诗前两句用了比喻,形象生动地揭示了贪官吸食民脂民膏并窃取百姓劳动成果。 B.龚诗前两句由点及面,给读者描绘了纤夫们拖着沉重的步伐缓慢前行的悲惨画面。 C.“邪许”使人如闻其声,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纤夫步履维艰的境况,用典自然贴切。 D.“使君非豺虎”的反问直接痛斥了贪官吞食百姓血肉的豺狼本性。 16.请简要概括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星宿作为天文术语,也常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就含有星宿名。(3)《琵琶行》中“举酒欲饮无管弦”一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与下文“_________________”相照应,《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用“鲛人泣泪”的典故营造了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的奇妙意境。(二)古代诗歌阅读 15.【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屈诗“使君非豺虎”用反问的形式把“使君”的豺虎真面目掩盖起来,将他的“非豺虎”的假面目展现在读者面前,宕开一笔,欲擒故纵,说他“非豺虎”正是为下面说他是“真豺虎”做铺垫,从而强化对他的“豺虎”本性的揭示。可见不是“直接痛斥了贪官吞食百姓血肉的豺狼本性”,而是比直接痛斥更深刻含蓄。 16.【参考答案】 ①同情纤夫承担着沉重徭役。诗人看到纤夫拉纤,听到纤夫沉重的劳动号子,不由得产生深切的感触,同情劳动者。②自责内疚。诗人看到纤夫拉纤的悲惨场面,联想到自己“曾糜太仓粟”寄食于民的自责内疚之情。③批判谴责。一个“糜”字,写尽了达官贵人的穷奢极欲和挥霍无度。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参考答案】(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徘徊于斗牛之间扪参历井仰胁息 (3)终岁不闻丝竹声沧海月明珠有泪

古典诗词鉴赏:《红楼梦》诗词解释

古典诗词鉴赏:《红楼梦》诗词解释 《红楼梦》诗词解释 一、石头记 原文:满纸荒唐语,一把辛酸泪;都云痴,谁解其中味? 译文:满纸都是离经叛道的语言,浸透着一把把辛酸的眼泪; 都说是迷恋儿女之情,可作品的精髓谁又能理解? 注译:荒唐语:原为漫不着边际的话,引伸为乖廖之言,这里指《红楼梦》反封建孔孟之道的先进叛逆思想。都云句:痴,痴情,这里指与曹雪芹同时代的人把《红楼梦》主题理解为描写爱情。谁解句:味,滋味,喻事物的真实含意,其中味,这里边的深刻道理,这里指作品的主题。 二、好了歌 原文: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译文: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功名宝贵忘不了; 古往今来文臣将相现在何方?只剩一堆荒坟被野草湮没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想着那金银财宝忘不了; 一天到晚只怪搜刮的不够多,待到搜刮得多的时候却死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美丽妻子忘不了; 你活着她天天对你说恩情重,你一死她就跟着别人走掉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儿孙后代忘不了; 傻心眼爹妈自古以来就是多;可是孝顺的儿孙有谁见到了。 注译:荒冢:长满野草的坟。终朝:指天亮到早饭一段时间,这里是指一天到晚的意思。 三、好了歌解注 原文: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为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已归来丧?训有方,保不住后来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译文:那蔽陋的卧室和空荡荡的厅堂,当年却是象板笏堆满了牙床,那生满衰草和立着枯杨的地方,曾经做过演出轻歌曼舞的剧场,那画栋雕梁早被蜘蛛结满网,而绿纱今又糊挂到破败的窗上。说什么年纪轻轻胭脂浓花粉香,却怎么眼间两鬓苍苍如雪霜?昨天才在黄土垅头埋葬了白骨,今晚又已在红宵帐里结对成双。说什么积攒得金满箱啊银满箱啊,那晓得自己回到家里就一命亡?说什么教训儿女啊严格又有方,可保不定将来子弟变成强梁,费尽心机选择富家子弟做女婿,谁想姑娘后来竟流落在烟花巷,有些人因嫌官小而拼命往上爬,却落得个枷锁套在脖子上;昨日里还哀叹衣不蔽体挨寒冻,到今朝反倒嫌紫金蟒袍拖地长。乱哄哄的这个刚倒台那个又登场,分明是他乡竟说成是自已的故乡;这是多么荒唐又多么可笑,到头来都是为别人作嫁衣裳。 注译:笏满床:笏,古时朝臣朝会时所拿的一种象牙或木质的板,故又称象简,上记载事项以备忘,故又称手板,笏满床,是说家中做官的人多。强梁:凶暴强横,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往往把具有反抗性的人也称为强梁。膏梁:膏,肥肉,梁,精华,这里是富家子弟的省称。他乡是故乡:在这里他乡是指功名宝贵、妻子儿女等尘世生活,故乡,指超脱一切尘世

龚自珍简介资料

龚自珍简介资料 龚自珍简介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 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 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 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 怀和讽喻之作。 龚自珍人物生平 书香门第 龚自珍生于1792年8月22日(清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初五)世代官宦的家庭。祖父龚禔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父龚丽正,字 至极,号学路。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母亲段驯,著名文学家段玉裁之女。 年少有成 龚自珍自幼受母亲教育,好读诗文。从8岁起学习研究《经史》、《大学》。12岁从其姥爷段玉裁学《说文》。他搜辑科名掌故;以 经说字、以字说经;考古今官制;为目录学、金石学等。同时,在文 学上,也显示了创作的才华。13岁,作《知觉辨》;15岁,诗集编年;1810年(嘉庆十五年),倚声填词,应顺天乡试,由监生中式副 榜第28名。 仕途不顺

1813年4月,龚自珍再应顺天乡试,又名落孙山,7月,妻子因误诊卒于徽州府署。 1814年,龚自珍著四篇《明良论》,第一次明快地表露了自己 的政治见解,对君权专制进行抨击。令外祖父段玉裁阅后又惊又喜,他欣然加墨批点,认为他的论述正中当今政治要害,是别具一格的 见解。后回徽州后参与父亲主持的《徽州府志》重修工作。 1815年,续娶安庆知府何裕均侄孙女何吉云。祖父病逝后与家 人回杭州守孝。两年后返京,租住北京法源寺南。 1818年(嘉庆二十三年),龚自珍又应浙江乡试,始中举,主考 官为著名汉学家高邮、王引之。 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龚自珍应会试落选,28岁的龚自珍会 试落选,在京师与魏源一起师事今文学家刘逢禄,研读《公羊春秋》。 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龚自珍会试再度落第,以举人挑选为 内阁中书。 从1821年(道光元年)起,又任国史馆校对等官职,先后十几年。其间,他阅读了内阁丰富的档案和典籍,勾索旧闻,探讨历代得失,以后又参加《大清一统志》的修撰,写出了《西域置行省议》等有 深刻见解的文章。 1829年(道光九年),龚自珍经过第六次会试,终于考中进士。 他在殿试对策中仿效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撰《御试安边 抚远疏》,议论新疆平定准格尔叛乱后的善后治理,从施政、用人、治水、治边等方面提出改革主张。“胪举时事,洒洒千余言,直陈 无隐,阅卷诸公皆大惊。主持殿试的大学士曹振镛是个有名的“多 磕头、少说话”的三朝不倒翁,他以“楷法不中程”,不列优等, 将龚自珍置于三甲第十九名,不得入翰林,仍为内阁中书。 1839年(道光十九年)春,由于龚自珍屡屡揭露时弊,触动时忌,因而不断遭到权贵的排挤和打击,他又忤其长官,决计辞官南归,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十首赏析

《龟虽寿》 【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赏析】 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可是,曹操的诗却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为什么理论家的眼光同读者的赏爱如此大不相同呢?这是一个颇为发人深思的问题。王大将军击节赞赏的诗,是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龟虽寿》。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这一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同矣!”“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如果善自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不又是一篇绝妙的养生论吗!《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正如《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尤其是曹操,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充满激情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曹操是最突出的代表。千百年来,曹操的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着天下英雄的心灵。也正是这种可贵特质,使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灼着夺目光彩。钟嵘将曹操置于下品,主要是嫌其“古直”而少文彩,殊不知曹操这样一位豪气盖世的英雄,是不屑于雕章啄句的。钟嵘六朝时人,当时

红楼梦艺术手法赏析

浅谈《红楼梦》艺术手法 《红楼梦》就是一部寄托深意、“字字瞧来皆就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绝世佳作。它就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高峰。它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与很高的美学价值。它就是一个封建社会、封建制度从发展到衰亡的过程的缩影,以小说的形式、以家庭为背景,向我们展现了清朝社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 《红楼梦》不仅在小说背景方面有特殊的构思,在小说艺术手法上面更就是独具一格,达到了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高峰,具有了相当的美学价值。下面,我就我个人对《红楼梦》的阅读经历,对其艺术表现手法浅谈一二。 一、《红楼梦》的人物塑造艺术 这部小说中人物的塑造,曹雪芹完美地做到了在同一阶级中塑造众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红楼梦》中的人物非常之多,且不说人物本身千差万别的,单就是本身思想性格及身份地位类似却又处处不同的形象就有很多为众人所熟知。在这众多的人物中。有的就是官僚贵族的当权者,有的就是锦衣玉食的公子王孙,有的就是年轻貌美的大家姊妹,有的就是经受豪宅欺凌的丫头仆役,这些人,同一类人大都有着相似的出身经历或者身份地位,但曹雪芹却同中求异,采用了一些很特殊的对比手法,使得那些易被人混淆的形象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从而使读者毫无类同之感。 比如,《红楼梦》中著名的两位名门千金小姐,薛宝钗与林黛玉。她俩的出身与学识教养基本类似,都有沉鱼落雁之貌,都有出口成章之才。这样的两个人物形象,按理说很难区分。然而在《红楼梦》中,显然她俩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对立形象。曹雪芹通过对她们的言谈举止、行为动作、思想风格的刻画,表现了这两个形象内在的迥异。这种迥异在宝钗与黛玉对宝玉的爱情上体现的尤为明显。黛玉对于宝玉,就是一片纯真的爱情,她通过“题帕诗”向宝玉倾吐爱情,含蓄而明心。而宝钗,却就是因宝玉就是贾府的宠儿而爱上宝玉,这种爱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为了未来的地位,她的爱谨慎而谋世。再者,在处世为人方面,黛玉高洁,自尊,从不轻易迎合世俗,无论就是对至高无上的贾母,还就是对管家少妇王熙凤。而宝钗,她拥有大家闺秀的气质与背后厚实的家庭财富,凭借她的乖巧伶俐讨得了贾母的欢心。一个天真敏锐,一个沽名钓誉,这就就是钗黛之别。 作者通一系列相同事件中钗黛的不同言行,塑造了她俩迥异的性格特点,使得小说中的这两个人物特点鲜明突出。这样的例子还有一大批,如迎春与探春,尤氏姊妹等。小说中,作者以特殊复杂的对比手法,同中求异,重复中求不重复,塑造了一大批外部相似却实质迥异的人物形象,达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另外,在人物塑造中,曹雪芹没有采用中国古典小说惯用的人物主导性格的手法,她对于人物形象的表现,并不就是从个人好恶出发,随意将某个人写成好人,

清朝诗人龚自珍《秋心》诗(一、三)鉴赏

清朝诗人龚自珍《秋心》诗(一、三)鉴赏清朝诗人龚自珍《秋心》诗(一、三)鉴赏饶水知音 秋心三首(一)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三) 我所思兮在何处,胸中灵气欲成云。 槎通碧汉无多路,土蚀寒花又此坟。 某水某山迷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 起看历历楼台外,窈窕秋星或是君。 【注释】 秋心——苍凉萧瑟之心情。秋魂——《楚辞》有《招魂》篇,此寓有悼念亡友、自伤身世双重意思。 “漠漠”句——所佩郁金香囊散发清淡的芬芳,弥漫臂间。比喻情操芳洁。 “亭亭”句——用《礼记"玉藻》中“古之君子必佩玉”句意,喻意同上。 “斗大”二句——隐喻无能之辈煊赫一时,而才士皆沦落不偶。《淮南子"说林训》:“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 “胸中”句——古人有“龙嘘气成云”之说,此比喻自己情思郁结沉重。 “槎通”二句——上句用晋张华《博物志》海边居民摇船误入天河事比喻无法得知亡友消息,即《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意;下句见亡友坟茔而伤悼。 “某水”二句——亡友水逝,其姓名行迹皆将湮没无传,尤其可悲。一钗一佩,一男一女,指生平琐事。 君——泛指亡友在天之灵。 【讲解】 龚定庵《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之三云:“庄骚两灵鬼,盘踞肝肠深”,历来说龚诗者,均将此作为其艺术宗尚的自白。诚然,龚自珍的诗歌创作正是汲取了庄屈两家“名理孕异梦,秀句镌春心”之特色,将其熔铸消化,进而形成自己哀艳雄奇、迷离浪漫的魅力的。其又能将骚体奇幻飘逸境界化入严谨庄重的七言律诗,从而最见定庵才力过人处的,当推以上两首《秋心》之作。 这一组诗作于道光六年(1826)。本年他第五次参加会试失败,而好友谢阶树、陈沆、程同文等相继谢世,心绪之恶,尤胜于三年之前写《夜坐》时。《秋心三首》即在异样的凄凉落寞中写就,主旨在为亡友招魂,亦自伤沦落,写出了幻灭与希望,也写出了痛苦与执着。 第一首首联以“如海”与“如潮”、“秋心”与“秋魂”相对举,既表现汹涌澎湃之心绪,又传达对亡友缱绻之怀思。三四句自然过渡到自己与凋零的老友俱是怀香佩玉、志行高洁之君子,而芬芳易散,温玉易碎,皆一笔双写。颈联仍用“剑箫”意象,兼具壮丽幽怨之美,“西北”一句则既点染自己“绝域从军”、扫除西北边患之雄心,也暗指对擅西北史地、与自己并称“程龚”的好友程同文逝世之伤怀。尾联择取星月为对照,照应前文君子畸零之意,亦大发不平之鸣,以雄丽景结抑郁情,从而凝成沈烈遒劲的特殊美感。 前人讲第三首多以为诗人已从旧雨沦丧的哀痛中回自身,用以抒述隐逸理想。我并不完全同意。盖此组诗以“招魂”为贯通之主题,本篇侧重点亦未移易。只是在这一首中,身世同样落拓的“我”已由幕后走上前台,淋漓痛快地为亡友一大哭,实是在前两篇基础上对悼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经典语句摘抄

《红楼梦》小说艺术的一个奇特点是将诗词曲赋贯穿在整个故事情节中,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法,含沙射影,瞒人眼目的狡猾之笔,表达其悲愤,怨而含恨的思想风格。它的每一首诗词,每一幅对联,每一篇赋文都是为小说中人物和场合量身定做的。它不仅反映了人物的特性,甚至暗示了人物的命运。正因为有了这些诗词歌赋、对联,《红楼梦》才成其为《红楼梦》流传至今,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红学大师周汝昌在《红楼十二层》解释“诗化”的要义说:读《红楼梦》,当然是“看小说”,但实际更是赏诗。没有诗的眼光与“心光”是读不了的。《红楼梦》处处是诗境,而且具有真正的“文备众体”。在《红楼梦》丰富多彩的诗词曲赋中选择经典语句学习,会心处不在远,更能读懂其中味。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选自第一回自题一绝,脂批: 此是第一首标题诗。)锋芒时隐时现,怨中含恨。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选自第一回太虚幻境对联,脂批:叠用“真”、 “假”、“有”、“无”字。妙!)哲理诗的语言。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选 自第一回好了歌注,脂批:此等歌谣,原不宜太雅,恐其不能通俗,故只此便妙极)含意极深。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选自第一回中秋对月有怀口占一律)典故用语。 ●一局输嬴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选自第二回题头诗,脂批:只此一诗便妙极!) 政治用语。 ●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选自第二回娇杏赞,脂批:从来只见集古、集唐等句,未 见集俗语者。此又更奇之至!妙极!更妙!)用意巧妙。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选自第二回智通寺对联)文虽浅近,其意则深。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选自第三回西江月·嘲贾宝玉二首)假批宝玉。 也可指无真才实学的人。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选自第三回赞林黛玉,脂批:直画一美人图。)美人美语。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选自第五回春梦歌脂批:开口拿“春”字,最紧要)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应惭西子,实愧王嫱。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 (选自第五回警幻仙姑赋)赞美女神。 ●根并荷花一茎香(选自第五回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副册判词一首,脂批:却是 咏菱妙句)指香菱。

有关于龚自珍的经典古诗词

有关于龚自珍的经典古诗词【篇一】相关于龚自珍的经典古诗词 1、《咏史》 宣室今年起故侯,衔兼中外辖黄注。 金銮午夜闻乾惕,银汉于寻泻豫州。 猿鹤惊心悲皓月,鱼龙得意舞高秋。 云梯关外茫茫路,一夜吟魂万里愁。 2、《赋忧患》 故物人寰少,犹蒙忧患俱。 春深恒作伴,宵梦亦先驱。 不逐年华改,难同逝水徂。 多情谁似汝?未忍托禳巫。 3、《远志》 九边烂数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 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雪阻山东。 4、《己亥杂诗(第一百七十五首)》 琼林何不积缗泉?物自低昂人自便。 我与徐公筹到此,朱提山竭亦无权! 5、《别黄蓉石比部玉阶》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6、《湘月》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 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7、《梦中作四截句其二》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 8、《己亥杂诗(第二十四首)》 谁肯栽培木一章?黄泥亭子白茅堂。 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 9、《吴山人文徵、沈书记钖东饯之虎丘》一天幽怨欲谁谙?词客如云气正酣。 我有箫心吹不得,落花风里别江南。 10、《海棠》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化起海红帘底月,西厢花影怒广潮。 【篇二】相关于龚自珍的经典古诗词 1、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龚自珍《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 2、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3、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4、华年心绪从头理,也何聊、看潮走马,广陵吴市。——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5、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6、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7、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龚自珍《咏史》 8、来岁长安春事早,劝杏花、断莫相思死。——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9、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龚自珍《浪淘沙·写梦》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1、寻思依样到心头。——龚自珍《浪淘沙·写梦》 12、更结尽、燕邯侠子。——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鉴赏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鉴赏 (一)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练习】 1、《峨眉山月歌》中作者连用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将纪行、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借月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作者在诗歌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在船上看到峨眉山尖吐出的半圆秋月,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诗人借月抒发了的对亲友家乡的思念之情。 3、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连绵的峨眉山夜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映入湛蓝的江水,随着江水缓缓流动。 4、写作手法:前两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不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也暗示了行船之事。 5、赏析“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人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将要到达渝州。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把月亮人格化,并当做亲密的朋友看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主题】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练习】 1.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答:两句运用了以乐境写哀境的写法,写今日相逢正是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时节。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2.这首诗以叙事为主,前后两句分别讲述了怎样的情形? 前两句讲述青年时恰逢盛世,经常出入豪门权贵之家,听李龟年唱歌的生活情景;后两句讲述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与李龟年再次相遇的情形。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的作者对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无限感慨和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三)《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⑵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划线的诗句所表现的景象。(2分)低头看回乐峰前,那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一般,白茫茫一片;抬头看,受降城外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

论龚自珍诗歌的兴象

论龚自珍诗歌的兴象 徐文茂 龚自珍的诗歌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 流” ①的作品是与其兴象的营造密切相关的。从诗为有象之言的角度予以关照,则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陈述他“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的感触,很能形象地说明龚诗兴象所具有的震撼力。 龚诗兴象的特征首先表现在它于广采博纳之中展示出一种奇伟狂恣、 恢宏陆离的风范。从日月星辰到龙麟鸾鹤,从菰芦藤茅到琴瑟笛箭,从九天九渊的种种幻象到古今异域的芸芸物象,一经与诗人感兴应合而融注入诗便肆意恣纵而益见奇伟恢宏:“五狱走骄 鬼,万马朝龙王。”②“狼藉丹黄窃自哀,高吟 肺腑走风雷。不容明月沉天去,却有江涛动 地来。”(466页)龚诗中不仅风雷星岳等风貌本系峻伟的兴象呈现出气盖九州的态势,而且一般的兴象也蔚为壮观:其美人是“不学空 房怨”,“清妙遗九州,独居云外之高楼”(475页)的美人,马是“八极曾陪穆满游,白云往事 使人愁”(451页)的马,泪是“百脏发酸泪,夜如原泉”的泪,即使在传统诗词中常婉约而出的花卉,也展现出“十万狂花如梦寐,梦里花还如雾” (564页)“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488页)等态势而“风发云逝, 有不可一世之概” ③,这在古诗创作中是弥足珍贵的。 龚诗兴象的特征还在于其斑驳纷呈中往往显现出情有独衷的板块结构。倘若对近800首诗的数千个兴象作粗略的统计,便会 发现最常出现的是秋梦灯烛、剑箫琴笛、金玉 珠花、海潮星月。其中秋月灯玉分别出现了近百次,梦与花则分别高达百余次与300余次,而无上述兴象的作品仅占三分之一弱,即使在议论频起的《己亥杂诗》中也只近半。这些主体情有独衷的兴象除了单独呈现在诗境中,还常常相互依托联贯,以有机的板块结构来姿态迥异地表现各种意蕴诗境,甚至好多作品往往主要即由这些兴象所构成。《秋心三首?其一》:“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 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玉联环影?胧月魂傍花阴立》、《己亥杂诗》中的“怕听花间惜别词”、“金缸花烬月如烟”,直至在梦中这潜意识至性流露而成的《梦中作四截句》等都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这个特征。 此外,这些兴象之间常常产生一种特定的照应和内在的关联。以箫为例,《吴山人文徵、沈书记锡东饯之虎邱》诗将“箫心”与“落花”对举,进而用“落花风里别江南”来寄遇“箫心”及“吹不得”之因的丰富内涵。对此诗人虽未补白,但若用《绮寮怨》“一榻茶烟午寂,落花天易阴。何人向花外吹箫,惹清梦飞出幽林。江东俊游今倦,被怨曲拨起情怎襟?种闲愁容易生苗,怕红豆绿芜春又深”来相互参照,再佐以《纪梦七首》其五“寻箫思不堪”和《湘月》”怨去吹箫”等注释,就不难看出落花与箫的内在联系。翻检《龚自珍全集》还不难发现箫与笛、筝、琴、琵琶;箫与剑;箫与湖山金玉楼馆等等之间各各互有异同的特定内

龚自珍诗词风格小辨_以_咏史_和_鹊踏枝_为例

龚自珍是近代文学史上的诗、词、文兼胜的大文学家,从弱冠时就开始多次参加会试,意欲进入上层官场,以改革时弊,匡时救世,无奈却屡次不中,直到三十多岁时才谋得了内阁中书这个没有任何实权整天无所事事的小官职。然而即便如此,他仍没有放弃,仍旧不断地“越职上书”,以期自己的建议能够被那些高级官员接受,可是结果自然是他的那些上书终究石沉大海,而他终其一生也丝毫没有把自己的政治设想付诸实践,反而使自己成为了别人眼中的“狂人”,即他自己所说的“负尽狂名十五年”的始终不被人理解的生存状态。龚自珍一生给后世留下了六百多首诗和一百五十多首词,为现代人打开了一扇窥视一代“狂人”的心灵世界的窗户。诗词这两种文体的不同由来已久,历来有“诗庄词媚”说,有诗美在于壮美,词美在于柔美之说,龚自珍则很好地继承了这种传统。 一、诗词内容解析 《咏史》这样写道:“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在那繁华广大的东南地区,所有的是非恩怨都是只属于那些名流人士的。在他们中,是那些把持盐政的官员、攀附权贵的帮闲们在操纵着一切,是那些手摇团扇、毫无真才实学、只会阿谀拍马的人占据着高位。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一个诺大的清朝竟会没有真正的人才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他们又到哪里去了,在干些什么呢?原来,他们因害怕“文字狱”给自己带来祸害,已经放弃了作为一个时代和社会的知识分子应始终关注国家并用自己的笔及时地针砭时弊的责任,而只是为着养家糊口求取生存而著书立说了。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的可悲, 然而这又能怪士人们吗?明明是腐败的清朝挺容不下他们啊。最后诗人借用古时田横五百人欲归顺汉朝最终却全部自杀的历史吐出了自己对清朝廷压抑人才的愤慨。全诗写得切实厚重,读来掷地有声,很是具有感染力,充满着一种“阳刚之美”。 《鹊踏枝》这首词是词人“过人家废园”看到废园中的景物有感而作。“漠漠春芜芜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濛濛扑面皆飞絮”,词人踏进废园,废园里一派荒芜的景象,春草已不再青青而是枯黄了,藤刺蔓生到了园中小径上,碍却着行人走路。而那不解风情的飞絮却偏偏此时扑向词人脸。“绣院深沉谁是主”,那些晚春之无情景无情物勾起了词人的愁绪,他不禁想到,即使是如此破败的院子肯定也曾经是繁华过的,那么谁又如此幸运曾是这繁华时的院子的主人呢,而那主人现在又在哪儿呢?他不禁产生了一种繁华过后难免是颓败的伤感。“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正在词人心情郁抑的时候,他猛然发现了墙角的一朵孤花,开得是那么的鲜亮!似乎有了它,就可以抵消整个院子的颓败了。然而,词人转而就又为这朵孤花悲哀了,“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开得那么鲜亮又有什么用呢,现在都已经是暮春时节了,不会有人再来欣赏你、折取你了。这首词写得细腻而又凄哀缠绵,即使他抒发的是怀才不遇的感慨,那种柔婉哀怨的情致是难以掩隐的。 这一壮美一柔美,一阳刚一阴柔皆出自于龚自珍一人之手,分别来自于他的诗作和词作。这种情况在龚自珍的创作中是普遍存在的,所以这的确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品味和体察的。上面已经介绍了诗词的大致内容,接下来我们就立足文本来具体分析龚自珍诗词艺术风格的不同。 收稿日期:2008-4-16 作者简介:来瑞(1987-),安徽阜阳人,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学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龚自珍诗词风格小辨 ———以《咏史》和《鹊踏枝》为例 来瑞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在龚自珍的文学创作中,诗的艺术成就是最高的,他甚至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然而,他 的词的创作也并不是无足轻重的。不负有“载道”责任的词有时反而能够更为本真地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本文着眼于对龚自珍的《咏史》诗和《鹊踏枝》词进行比照分析,意在探讨出龚自珍诗词创作的不同的风格倾向,从而从宏观上把握其诗词创作的概貌。 关键词:阳刚;阴柔;宏观;微观;愤激;哀艳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6-0077-02 (下转第79页) 2008年第6期 (总第287期) 湘潮(下半月) 2008年6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十首赏析

《龟虽寿》 【赏析】 《龟虽寿》写于孟德东平乌桓之后,此时,他省察到自己已人到暮年,应抓紧时间干一番一统中原平天下的事业,这首诗正是他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雄心外现。这首诗共分为三个层次: 一、“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为诗歌第一层。“神龟”,古人认为龟为长寿之物,性通灵,故称;“腾蛇”:传说中能兴云驾雾的、与龙同类之物。诗人在这里以龟蛇起兴,说明世间一切事物(包括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都不能逃离“竟时”“成灰”的命运。这四句看似极消沉,极颓伤,而且,在他的诗作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回首前尘往事,人生倏忽,弹指间,已届老境,感到人生如水、逝者如斯、去而不返的短暂。诗人在这几句诗中,有一种正视生命的勇气和忧患意识,这绝不是所谓的消极情绪,恰恰是一种质直的人生感悟。惟其如此,才有了下面豪迈的气概的勃发。 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宏壮的音调,显示了诗人老当益壮的雄心,即对历史的责任感和对前途的自信心。“老骥”,年老体衰的千里马;“烈士”,胸怀壮志之人。诗人以老骥自况,将其心思宣泄无遗。如果一个人,因体悟到人生易逝的痛苦后,只是用哀伤的眼神和痛苦的眼泪换取人们的同情,并用这种同情来抚慰自己受伤的灵智的话,就会失去人生的目标和追求,就会在消极的苦境中苟活,那么,他的诗作和话语就会成为颓废主义的说教,是不会给人精神上的豪放和情绪上的激昂的感发的。相反,曹操正是因为认识到了人生难永,所以要用继续建功立业来消弥人生短暂这一大憾事。曹操的这一要在暮年创建伟业的豪迈进取,使这一句成为传诵千古的规箴警言。 三、“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人的寿命长短的期限,不全在上天的支配,如果加强人的主观修养,也可延年益寿。这一句承上文之“暮年”,表明了自己渴望长寿的心愿,因为时间,对他这样暮年的人来说,已弥足珍贵,他需要时间施展他的理想和抱负,这一点我们可以和前一节联系互证。这一层的说理,把激荡人心的诗情和对人生的睿思哲理融为一体,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也给壮年者深深的启示。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一句是为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涉,所以笔者在前面抄录全诗时如上排列。 总之,本诗是一首慷慨多气的抒情诗,体现了建安风骨的鲜明特点,读起来铿锵有力,决无缠绵凄恻的情调,透露着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内外如一的质直个性。不仅如此,这首诗诗情与哲理交融,构思新巧,语言清峻刚健,将诗人的千里之志表述得气雄力坚。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似乎就象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甚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这个村庄座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奥孤僻。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相见无杂言"(陶渊明《归田园居》),忘情在农事上了,诚然不错。但有了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莱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话桑麻,就更让你感到是田园。 于是,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

龚自珍《己亥杂诗》原文+赏析

龚自珍《己亥杂诗》原文+赏析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 【注释】 1.九州:中国。 2.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3.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4.恃(shì):依靠。 5.喑(yīn):没有声音。 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7.究:终究、毕竟。 8.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9.重:重新。 10.抖擞:振作精神。

11拘:拘泥、束缚。 12降:降生。 【译文】 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