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述财政的职能

论述财政的职能

论述财政的职能
论述财政的职能

论述财政的职能?

的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规划,引导非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向,鼓励和支持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建设;④通过财政体制的确立和调整,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既要尽量满足地方发展经济的资金需求,更要保证中央为进行宏观调控所必须掌握的财力,使资源的总体配置与区域配置相互衔接与协调。

2.收入分配职能

(1)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收入分配是财政被赋予的基本功能,是财政本质的集中体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即集中组织收入,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分配;二是指对已经完成的各种分配的结果所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调整或再分配,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一般来说,经济活动中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这些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要素投入与要素收入应相对称。但是在市场经济下,由于每个分配主体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不同,质量有异,所拥有的资源的稀缺程度不同,市场价格可能有偏差,加上各种非竞争性因素的干扰,使得各分配主体获得的收入可能与其要素投入不相对称,甚至差距较大。如果这种收入差距超出社会各阶层的接受程度,则不仅导致经济上的波动,还将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此,需要政府对收入进行调整和再分配,这就是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可以说,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悬殊,是各国财政所普遍具有的一项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的范围。财政在执行收入分配职能时,首先要划分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各司其职。具体说,①凡是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如企业职工工资、企业利润、租金收入、红利收入、股息收入等,应由市场来进行,财政不宜直接介入,更不应替代;②凡是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则应尽力做到公平分配。就目前而言,一是要规范工资制度,对于公务员以及由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职工,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并参照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来确定其工资标准,并将各种工资性收入都纳入工资总额,取消各种明贴和暗补,提高工资的透明度,实现个人消费品的商品化,取消变相的实物工资;二是对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资金,财政应履行集中分配的职责,通过各种转移支付形式,使每个社会成员能够享受同等的待遇。

(3)实现收入分配的手段。财政实现收入分配的手段主要有税收、转移支付和公共支出。

①税收是对全社会各种收入进行强制性调节的分配形式,是财政实现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最常用的手段,特别是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可以调节个人的收入和财产,把收入与财产的差距缩小到社会所能接受的范围;②转移支付,包括专项拨款、各种补贴、补助和社会保障支出,是将资金直接分配给特定的地区、单位和个人,有明确的受益对象和范围,是一种直接的收入分配方式。它主要是通过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来改变收入分配不公的程度;③公共支出是通过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福利满足共同需求,其受益对象范围广泛,通过改善人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可以间接提高社会整体的收入水平。

3.调控经济职能

(1)调控经济职能的含义。一般认为,市场机制的本质,就是使生产要素不断调整并重新配置的过程,使社会总供求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又不断寻求新的平衡的过程,因此,市场经济必然表现出一种周期性的波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周期的间距越来越短,经济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大,对经济的威胁与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由于熨平经济的周期性震荡无法通过市场本身来实现,只能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干预来缓解。财政的调控经济职能,就是通过财政收支活动的调整,对人们的生产、消费、储蓄、投资等行为发生影响,使社会就业率、物价水平、国际收支差额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2)调控经济职能的手段。财政可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①改变政府购买数量,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总量关系,使经济发展保持平稳。例如,通过减少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数量来减少总需求,抑制经济的过快增长,或者通过增加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来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的发展;②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数量。如在经济繁荣时,政府可减少用于福利、补贴方面的支出,以便减少总需求。在经济萧条时,可以提高各类补贴或补助,以便扩大社会总需求;③调整税收。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可以减少税种或降低税率,以便刺激总需求。当经济过热时,可以提高税率或增加税种,以便削减总需求。

4.监督管理职能

财政监督管理职能,是指财政在履行上述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等职能的过程中,对国民经济各个方面活动进行综合反映和制约的客观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出现经济决策的分散性和经济活动的自发性、排他性;另一方面,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又必须保证政令的统一。这就要求财政在其收支活动中还能够发挥监督管理的职能,具体说来,一是通过对宏观经济运行指标的监测、跟踪,及时反馈信息,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二是通过建立健全财政、税政、财务会计法规,对微观经济运行进行监督管理,规范经济秩序,公平竞争环境;三是通过对国有资产营运的监督管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四是通过对财政工作自身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增强财政分配效应。

财政的概念与职能(二)

财政的概念与职能(二) (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总题数:32,分数:32.00) 1.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 A.筹集建设资金 B.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C.保持汇率稳定 D.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A. B. √ C. D. 财政分配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这种需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所谓社会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公共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2.下列支出项目,属于保证执行国家职能需要的是( )。 A.高等教育 B.铁路设施 C.国防建设 D.电信服务 A. B. C. √ D. 保证执行国家职能的需要包括执行国家政权的职能和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如国防、外交、公安、司法、监察、行政管理,以及普及教育、基础科学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卫生防疫、保健等。这类需要是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 3.财政通过调节使企业在大致相同的条件下获得大致相同的利润,这个职能是( )。 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 C.经济稳定职能 D.经济发展职能 A. B. √ C. D.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主要是通过调节不同经济主体的收入水平和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来实现的。财政调节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水平,主要是通过调节使经济主体的收入水平能够反映其经营管理水平和主观努力状况,在大致相同的条件下,使每个经济主体获得大致相同的收入。 4.下面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手段是( )。 A.允许进行抵扣税款的增值税 B.按比例征收的企业所得税 C.社会保障支出 D.发行国债增加基本建设支出 A. B. C. √ D. 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的作用,表现在财政收入和支出两方面的制度。在财政支出方面,主要体现在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补贴、救济和福利支出等)的安排上。 5.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 )。 A.c+v B.c+v+m C.v D.m A. B.

论财政法的地位与功能

一、财政法的地位自国家和财政产生以来,也就同时产生了以法律手段调整财政关系的客观需要。然而,在中国和外国的古代法上,虽有大量的调整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但主要由于当时的财政所依附的国家的专制性质,以及法律体系自身演化的历史局限性,诸法合体的古代法上不可能有财政法的独立地位。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掀开了财政关系变革的新篇章。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是新型的资本主义式的财政关系的确立。然而,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财政活动的范围被严格限制在“夜警国家”所要求的狭小区域,财政对行政的附属作用难以突破,所以,确立这种新型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主要是集中在宪法和行政法之中。从部门法的定位来看,这一时期的财政法主要属于行政法的范畴。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张,财政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广,财政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景气调整方面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由于财政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强,财政逐渐摆脱对行政的依附,开始具备自己独立的品格,财政的权力性由此凸现。[1]调整财政关系的财政法的性质和职能上也随之而发生变化,财政法的行政法色彩逐渐淡化,而经济法的色彩逐渐增强。关于财政法地位的理解,前苏联的情况较为特殊。由于当时的经济集中程度非常之高,所有的货币资金往来关系基本上都被纳入财政管辖的范围。除了财政部本身的活动外,经济单位、银行和保险机关之间的经济往来也具有国家财务活动的性质。针对这种情况,有些学者认为,社会主义财政关系与资本主义时期相比已经发生质的飞跃,财政法应当被视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以调整统一的资金货币往来关系。也有的学者认为财政法是“相对独立的部门法”、“行政法的一部分”或者“综合部门法”的观点。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财政法与行政法的关系、法律体系的结构中是否包括综合部门法等问题上。从发展过程来看,苏联在列宁领导下制定的第一部宪法的第五章就是预算法,从那时起就开始了社会主义国家预算法的研究;1926年,库特利亚列夫斯基教授的《财政法》一书问世,“走出了第一步”;1928年佐格拉科夫教授的《行政财政法》一书出版,认为财政法是行政法的一部分;经1938-1940年的大讨论,苏联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公布了《苏联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研究提纲》,指出应按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划分不同法律部门,财政法作为一个独立部门法的地位得以确立。[2] 中国建国之后,财政法学研究未能得到充分发展,有关我国法律体系的结构以及财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尚未得到认真的讨论。改革开放以后,在我国学者自行编撰的第一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之中,专列了比较详尽的“财政法”词条,并且在体例编排上独立于行政法和经济法,[3] 反映了当时我国法学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依然还受着前苏联法学界的影响。然而,随着经济法学的发展和日益成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几乎所有的经济法学教科书中,财政法都被列为专门的一章;专门的财税法教材也主动将自己归入经济法体系之下;[4]可见,把财政法作为我国经济法学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法学界目前的主流观点。 [!--empirenews.page--] 其实,不论是将财政法视为一个独立部门法的前苏联时期,还是将财政法视为经济法体系构成的现代中国,学者们都注意到了财政领域两类不同性质的法律规范。如,前苏联学者认为,“苏联财政部系统中所包括的各种财政信贷机关间的关系,如果不直接与这些机关执行其职能——动员和分配货币资金,拨款,贷款,监督各单位遵守专款专用和节约国家资金的制度——相联系,则建立在国家管理的一般原则上,受行政法的调整……如果财政信贷机关作为一种进行财政活动的机关,作为一种受国家委托征集货币资金,对有关权力机关所批准的发展国民经济、教育和保健事业等措施进行拨款和贷款的机关,那么它们的活动以及因其活动而发生的各种关系,都由财政法调整。”[5] 这说明,行政法在调整财政关系方面还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无独有偶,我国学者在论述财政法的属性时也实事求是地承认它与行政法的联系。如,有学者认为,国家的财政活动可以区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作为行政范畴的财政活动,其目的在于满足国家机关活动经费的需要;第二层次是作为经济范畴的财政活动,其目的在于调节社会经济。两者虽然都涉及经济领域,但后者涉及到经济领域的更深层次。

我国公共财政及其职能分析

我国公共财政及其职能问题的研究 一、公共财政的概念与特征 众所周知,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以亚当·斯密创立的公共财政理论为代表。亚当·斯密虽然没有给公共财政下明确的定义,但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费用、公共收入、公债,与现代公共财政的内容基本一致。但就公共财政的范围或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限于“夜警国家”较窄的活动领域,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1892年英国经济学家巴斯塔布尔出版了《公共财政学》一书,他认为“财政是关于公共权力机关的收入和支出并使其相适应的事务”。其基本主张仍是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政府干预经济理论的产生至今。公共财政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公共权力机关的维持费用”,而是扩大到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以及扩大到直接介入市场领域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公共生产部门。例如:美国著名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在《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财政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学,不仅包括其理财活动,而且包括其与资源利用水平、配置以及在消费者之间的收入分配的全部关系”。可见,公共财政的定义及其范围是随着市场化国家政府职能的不断拓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我们认为,公共财政是建立在“公共产品”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基础上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我国虽然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从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这一本质特征出发,公共财政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它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

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深入分析,公共财政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公共性。公共财政的公共性是由“公共产品”理论决定的。其本质特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人们常说,在市场经济下,市场能干的,政府就不应去干;而市场不能干的,政府就应当去干。这对于市场经济下财政来说,也是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具体来看,什么是市场不能干的呢?就是社会公共需要领域,即“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这类政府活动领域是难以通过市场提供的。 反过来,由于政府活动是从整个社会角度进行的,因而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只能由政府来解决。政府通过自身的收支活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就直接弥补着“市场失灵”领域。在现实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失灵的领域是极为广泛的,需要借助政府的公共权力强制性地进行弥补。因此,公共财政的“公共性”特征,就是“市场能干的,政府和财政就不要去干;市场不能干的,但市场又需要弥补的,政府和财政就应当去干”。实际上这也是区分政府公共财政活动与私人活动范围的基本准则。 2.非盈利性。盈利性是人们参与市场活动的唯一动力,但作为政府及其公共财政,就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去追逐盈利,而只能以社会利益作为活动目的,只能从事非盈利活动,这就使公共财政具有非盈利性特征。 尽管企业和个人活动于市场有效领域内,而政府活动于市场失效领域内,这是划分两者活动范围的基本准则。然而,现实的经济活动是错综复杂的,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是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介入和承担的。为此,非赢利性就提供了一个具体标准,来界定

人力资源部门职责及部门岗位说明书.doc

人力资源部门职责及部门岗位说明书1 人力资源部部门职能: 1、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与开发计划 2、拟定公司组织及其职能,主持确定各部门机构、编制、岗位、人员及其职责 3、建立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并组织实施 4、建立公司合理的薪酬体系 5、编制公司年度、月度培训计划,并督导实施 6、制定公司人力资源招聘计划,并组织实施 7、建立内外部沟通渠道和公共关系,协调处理劳动争议,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 8、主持人力资源的录用、任免、调动、晋升、辞退 9、建立公司人才库,做好内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10、负责人力资源信息统计、分析、汇总,及时报提相关部门 11、监督与指导各分公司进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 12、负责公司养老保险的规范管理 13、负责公司劳动合同的规范管理

14、负责组织员工参加职称申报及考试工作 15、负责办理外来人才调动手续及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档案和户籍落实工作 16、建立健全公司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推动执行 17、及时完成上级主管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人力资源部主管工作职责: 1、主持人力资源部日常管理工作 2、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与开发计划 3、组织建立外部沟通渠道和公共关系,掌握信息,改善管理,运用监督、检查、沟通、协调管理技能,支持服务于职能部门的员工管理,处理劳动争议,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 4、掌握公司人员需求情况,对用人部门提出的招聘要求进行审核,有针对性地组织参加招聘,为满足公司经营需求吸纳优秀人才 5、依据外部市场竞争趋势,建立具有竞争力,公平性的薪酬管理体系,激励员工的潜力和积极性,增强公司凝聚力 6、设定公司培训体系,实施培训目标,开发人才,提高素质,增加公司发展动力 7、建立公司人事绩效考核体系,提高管理者素质,加速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8、根据企业发展实际状况,敏锐捕捉各种信息,及时整合、完善各种管理制度

财政概念与职能

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财政的职能 第一节财政的概念与特征 一、财政的概念 1、什么是财政?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由于观点不同,所下的定义有所不同。按照“国家财政论”的观点,所谓财政是指以国家为主体分配资金活动。讲具体一点就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及财产权力对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GNP)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经济活动。而如果按照目前提倡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实行的“公共财政论”的观点,所谓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保证社会公共需要,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所进行的分配和再分配的经济活动。这里的区别只是:一个是讲国家集中和分配资金是为了实现国家行使职能的需要;一个是讲国家或政府集中和分配资金是为了保证社会公共需要。 2、财政分配的内涵: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的分配活动,那么分配的主体是什么?客体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性质是什么?这是必须也应当要弄清楚的问题。 ①财政分配的主体。就现代财政分配的主体来看,“国家财政论”与“公共财政论”的学者们并无多大分岐,一致认同国家或政府在财政收支活动中负有特殊重要地位,国家或政府就是财政分配的主体,其他社会组织、经济组织、文化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其本身所进行的分配活动,不属于财政分配活动,只有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才是财政分配活动。这里所讲的分配,既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通常指资源配置;也包括生产成果的分配,即对单位和个人的收入分配的安排和调整。 ②财政分配的客体。即财政分配的对象,是国民生产总值(GNP),主要是指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在社会商品总价值量中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V+M,也就是一定时期一国新创造的价值量。其中,”V+M”中的M量,也就是剩余产品价值,是财政分配资金最主要来源。“C”被马克思称之为补偿基金的部分,即生产资料消耗的部分,自1985年国家取消集中企业折旧基金以后,基本上不再构成财政收入的来源。 ③财政分配的目的。即国家或政府为什么要进行财政分配?“国家财政论”者认为,是保证社会公共需要。目前保证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主要是三方面:一是公共权力方面,即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费用,国防、外交、公检法等支出需要;二是公共事业福利方面,即普及教育、公共卫生、基础科学、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抚贫救济等支出需要;三是公共基础设施方面,包括各种国有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海港、码头,江河湖海治理,各种水利设施和防灾减灾设施等项支出的需要。讲到这里,要特别提示一下,实现国家行使职能的需要和保证社会公共需要到底有什么区别?这里作出简介:厦门大学邓子基教授认为:国家行使职能的需要涵盖了“社会公共需要”。自阶级产生以后的人类社会里,所谓“社会公共需要”是由国家来执行的。所以社会公共需要自然也就表现为国家的需要,即实现国家行使职能需要。但反过来“社会公共需要”却不能包涵国家行使职能的需要。因为国家行使职能的范围永远大于“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关于“国家

设计部部门职责及岗位职责说明

设计部部门职责及岗位职责说明书 一、设计部工作管理目的: 以公司开发建设项目的总体计划为指导,依据公司批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产品建议书,全面负责项目的规划、建筑、结构、水、暖、电、景观、室内等设计管理及相关技术论证工作,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保证项目进度、品质、成本控制实施,为公司项目顺利进行提供合格的图纸及相关技术支持。 二、设计部职责细则: 1.负责开发项目规划方案设计至施工图完成阶段的设计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 2.负责组织设计单位及各专项工程设计单位的考察、设计方案招标和评审; 3.组织编制和会审方案、施工图设计任务书,向设计单位明确传达甲方意图,及时纠正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遗漏; 4.负责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阶段各专业设计图纸审查和技术把关; 5. 负责组织设计过程中重大技术方案的论证工作; 6.协调和配合审定后的施工图纸的设计交底工作; 7.负责设计图纸的存档和发放工作; 8.负责部分主材的选型、封样和确认工作; 9.督导和审核各专业设计变更工作; 10.监督和检查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会同工程部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配合工程部审核现场技术洽商工作; 11.配合其他业务部门对本公司开发建设项目的投资可行性分析及成本控制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12.在业务部门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及业务工作中提供技术支持;13.配合项目报建、施工、验收、销售、售后服务等相关手续工作。 三、岗位职责: (1)部门负责人: 1.组织开展部门各项工作,并对最终结果负责; 2.组织本部门各项管理规范的建立、监督和完善; 3.负责本部门人员的考核、人员的调配和安排; 4.协调内外部合作方关系,保持工作开展顺畅; 5. 督导各专业工程师总结和分析已完成产品的设计缺陷和问题; 6. 负责组织完善、优化和升级产品设计,形成产品设计标准; 7. 编写各项目设计计划并提交公司领导审核,负责设计计划的实施监督并及 时向公司反馈; 8. 负责权限内设计变更的审核; 9. 组织对设计单位进行资质预审,负责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和领导会签审批设 计类合同或补充协议,负责审核项目设计合同的签订和执行;

《公共财政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财政学》在线练习一 一、判断题 1、发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 2、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条件。(×) 3、国债还本付息支出是一项经常性支出。(×) 4、亚当.斯密关于税收方面提出的四项原则的核心是公平。(√) 5、从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相对规模总的是呈现一种扩 张的趋势。(×) 6、我国预算内投资在转轨时期比重下降,这与GDP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正好相 反。(×) 7、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水平,而替代效应的 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高低。(×) 8、商品和劳务的最后售价不同,其所承担的增值税额也就不相同。(×) 9、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10、公共卫生领域是具有外部效应的纯公共物品。(√) 二、名词解释 1、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支出本身不直接形成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而仅仅是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单方面的货币或实物的授予。它包括社会保障支出、公共财政补贴支出、国债利息支出、国际组织捐赠支出和对外援助支出等。 2、纳税期限:是国家税收制度对纳税义务人规定的缴纳税款期限。税制构成要素之一。 3、公共收费:广义的公共收费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收费,包括管理性收费和财政收费。现代意义的公共收费是指政府向公民提供特定服务或实施特定管理所收取的规费,以及政府对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直接向使用者或收益者收取的使用费。 三、简答题 1、请简述税收的含义。

答: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社会成员强制、无偿地征收而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它是各国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基本的形式。税收属于分配范畴,它的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分配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税收分配的对象是社会剩余产品。税收的形式特征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2、请简述我国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答:财政补贴的性质:(1)是财政支出中转移支付的一种,国家把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无偿转移给补贴领受者;(2)由政府单方面、无偿的资金支付;(3)不需相应取得商品和劳务。 财政补贴的分类: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财政主要有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其它分类:(1)从补贴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关系来看,可以区分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2)从政府是否明确地安排支出来分,补贴可有明补与暗补之别;(3)从补贴资金的接受主体来做区分,补贴可有企业补贴和居民补贴两类;(4)从补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来看,可以分为对生产的补贴和对消费的补贴;(5)从补贴是否与具体的购买活动相联系来分析,又有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 3、请简述公共投资的含义。 答:公共投资指政府为购置满足公共需求所必须的资产花费的财政支出。即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投入资金转化为实物资产的行为和过程。 四、论述题 1、请论述影响内债规模的因素。 答:影响内债规模的因素主要有:应债能力、偿债能力、使用效益。 (1)应债能力:社会中应债机构和个人的资金水平是制约国债规模的重要因素。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债客体,是指承购国债的资金来源,可以用一国国内生产总值或者国民收入来表示。国民收入越多,应债能力越强,这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二是应债主体,指承购国债的企业、机构和居民,一般地,发达国家收入水平较高,收入中生产和生活必需品的投入相对比较低,承购国债的能力相对较高;发展中国家则相反。 (2)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最终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3)使用效益:国债的使用效益是国债规模的决定性因素,适度的国债规模不仅要从有关指标的相对数和绝对数来看,还要从国债最终的使用效益来考察。

我国公共财政及其职能问题的研究(一)

我国公共财政及其职能问题的研究(一) 一、公共财政的概念与特征 众所周知,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以亚当。斯密创立的公共财政理论为代表。亚当。斯密虽然没有给公共财政下明确的定义,但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费用、公共收入、公债,与现代公共财政的内容基本一致。但就公共财政的范围或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限于“夜警国家”较窄的活动领域,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1892年英国经济学家巴斯塔布尔出版了《公共财政学》一书,他认为“财政是关于公共权力机关的收入和支出并使其相适应的事务”。其基本主张仍是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政府干预经济理论的产生至今。公共财政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公共权力机关的维持费用”,而是扩大到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以及扩大到直接介入市场领域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公共生产部门。例如:美国著名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在《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财政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学,不仅包括其理财活动,而且包括其与资源利用水平、配置以及在消费者之间的收入分配的全部关系”。可见,公共财政的定义及其范围是随着市场化国家政府职能的不断拓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我们认为,公共财政是建立在“公共产品”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基础上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我国虽然还处于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从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这一本质特征出发,公共财政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它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深入分析,公共财政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公共性。公共财政的公共性是由“公共产品”理论决定的。其本质特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人们常说,在市场经济下,市场能干的,政府就不应去干;而市场不能干的,政府就应当去干。这对于市场经济下财政来说,也是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具体来看,什么是市场不能干的呢?就是社会公共需要领域,即“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这类政府活动领域是难以通过市场提供的。 反过来,由于政府活动是从整个社会角度进行的,因而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只能由政府来解决。政府通过自身的收支活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就直接弥补着“市场失灵”领域。在现实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失灵的领域是极为广泛的,需要借助政府的公共权力强制性地进行弥补。因此,公共财政的“公共性”特征,就是“市场能干的,政府和财政就不要去干;市场不能干的,但市场又需要弥补的,政府和财政就应当去干”。实际上这也是区分政府公共财政活动与私人活动范围的基本准则。 2.非盈利性。盈利性是人们参与市场活动的唯一动力,但作为政府及其公共财政,就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去追逐盈利,而只能以社会利益作为活动目的,只能从事非盈利活动,这就使公共财政具有非盈利性特征。

公共管理学 试述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公共财政是指国家为满足其社会公共需要,以社会剩余产品的分配为主的收支活动,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 公共财政是以克服市场失灵为范围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因此需要政府进行适应性调节,对市场进行干预,但政府介入的最终目的仍是为了维护或确保市场的正常运作,克服市场失灵,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政府要矫正市场缺陷,应涉足市场不愿参与或无力参与的领域。政府既要引导竞争,又要限制垄断;既要讲究效率,又要注重社会公平;既要经济稳步发展,又要抑制通货膨胀。因而,关于现代政府所具有的职能,一般认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资源配置职能。经济学的核心是研究如何有效地配置稀缺的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市场会通过价格与产量的均衡自发的形成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但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市场自发形成的配置状态,不可能实现最优的效率结构。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由政府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提供财力,引导资源的流向,克服市场失灵,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首先体现在提供公共产品上。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因此难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只能由财政来进行供给。其次,财政履行资源配置职能还可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并解决垄断问题。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就是将一部分社会资源(即国内生产总值)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在市场经济中,财政不仅是一部分社会资源的直接分配者,而且也是全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者。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既包括对用于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资源直接分配,又包括对全社会资源的间接调节两个方面。 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所决定的初次分配状况是由竞争和效率决定的,往往导致收入结果的不公平,客观上要求社会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的再分配机制。市场本身不能提供这种再分配机制,只有依靠政府以非市场的财政手段来完成这一任务。在政府对收入分配不加干预的情况下,一般会以个人财产的多少和对生产所做的贡献大小等因素,将社会财富在社会各成员之间进行初次分配,这种分配可能是极不公平的,而市场对此无能为力,只有依靠政府的力量,才会对这种不公平现象加以调整和改变。收入分配职能,就是政府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对各个社会成员收入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施加影响,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目标。 三、稳定经济职能财政的稳定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手段,通过实施特定的财政政策,促进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适度经济增长等目标的实现。

公共财政的职能

公共财政的职能 【内容摘要】 本文首先简述了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然后结合我国的经济运行状况分析了公共财政职能的发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改革方向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希望对更好地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公共财政,职能 一、公共财政的职能 公共财政的职能,是指公共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公共财政这一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一般来讲,在任何情况下组织收入都是财政最基本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财政宏观调控的角度看,可以把公共财政职能概括为三个方面:资源配臵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1]P.15。 我们知道,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提供公共产品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公共财政的实质是市场经济财政[1]P.8,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要支出内容的财政分配模式。其职能的发挥也是通过收(税收等)和支(购买公共服务、转移支付等)实现的。

二、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的演变 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是随着财政体制的变化而变化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体制经历了从高度集中到高度分权,再到中央集中与地方适度分权的演变过程。其变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统收统支”阶段(1950~1979年)、“财政包干”阶段(1980~1993年)、“分税制”阶段(1994年至今)[2]P.17。 其中,改革开放前的“统收统支”阶段对应了我国当时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其财政的职能也是包干一切,远远超过了现代公共财政的作用范围,不但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更是直接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去,直接参与了商品的生产和分配的过程。由于财政的公共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财政的收入大多都投入了再生产,加上计划经济时代,财政体制在产权边界不清、激励与约束缺乏的统收统支的“大锅饭”形式下运作,财力的可能与需要之间存在的巨大缺口,造成制度性普遍短缺、资源配臵低效率,形成长期的财政压力,导致了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普遍欠缺。 改革开放后的行政性分权型“财政包干”体制阶段下,各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增强了微观经济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在初期显示出较好的激励效果,但由于没有真正触及旧的体制框架和既得利益,其激励效应呈递减趋势,对经济持续稳定运行产生的负面效应也日益明显,体制运行成本不断增加[2]P.18。这一时期的公共财政也没有发挥好配臵资源、稳定经济、保障民生的相

各部门工作职责及岗位说明书

各部门工作职责及岗位说明书

各部门工作职责及岗位说明书 (一)副总经理的主要职责与工作任务: 1、领导执行、实施总经理的各项决议;对各项决议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决议的贯彻执行。 2、根据经理会议下达的年度经营目标组织制定、修改、实施。 3、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定期向总经理汇报经营战略和计划执行情况、资金运用情况和盈亏情况、及其它重大事宜; 4、主持公司日常经营工作:负责公司员工队伍建设,选拔中高层管理人员;主持召开总经理办公会,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代表公司参加重大业务、外事或其它重要活动;负责签署日常行政、业务文件、负责处理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并及时向总经理汇报、负责办理由总经理授权的其它重要事项。 5、领导业务部、人事行政部等分管部门开展工作:领导建立健全公司各部门管理制度,组织制定业务政策,审批重大财务支出;领导建立健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组织制定人力资源政策,审批重大人事决策。 权力和责任: 权力: 对公司经营方针和重大事项的决策权 对总经理经营目标的建议权 对副总经理、财务部长的人事任免建议权及其它员工的人事任免权 对公司各项工作的监控权 对下级之间工作争议的裁决权 对所属下级的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和业绩的考核评价权 总经理预算内的财务审批权

对公司年度经营计划、费用预算及计划和预算的实施结果负全面责任 对因经营管理失误造成的重大损失负领导责任 对公司经营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负责 对提交的报告、报表、决定的准确性、及时性负责 对所签署的合同、协议负责 公司违法经营所应承担的相应责任 考核指标: 营业额、利润、市场占有率、应收账款、重要任务完成情况、预算控制、关键人员流失率、计划与执行能力。 (二)业务主管的主要职责与工作任务: 1、根据市场发展和公司战略规划,协助上级进行市场分析、制定销售预测和业务开展计划; 2、协助上级制定部门销售任务指标、计划与策略、确保部门业务的有效拓展; 3、全面负责公司产品的销售,制定该业务的阶段性目标和总体控制计划,确保业务目标实现; 4、协助上级做好客户的开发与维护,保证与客户保持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5、制定定期销售分析报告,保证公司对主营业务所需销售的信息来源; 6、公司及竞争对手促销活动的调查、分析、销售预测及销售信息的反馈; 7、共同协调、相关企业及主管部门各种关系; 8、公司各类销售数据分析、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2019高一政治教案:财政及其作用教学设计语文

高一政治教案:财政及其作用教学设计 【】鉴于大家对查字典化学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一政治教案:财政及其作用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一政治教案:财政及其作用教学设计 《财政及其作用》教学设计 一、概述 本节课内容是《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第一目的内容《财政及其作用》,主要学习内容有:财政的内涵;财政的作用等。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能识记财政的内涵、本质,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2、能理解理解财政的三个作用。 3、能举出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运用相关原理,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能够初步具有运用财政巨大作用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归纳得出财政巨大作用,形成归纳能力; 2、采用三个一授课思路,即教师善于挖掘课程资源,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准备一个学习提纲、找一则时政或事实素材、

提一个疑难问题,教师紧扣此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进行授课的教学思路。 3、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学习,引领学生培养自主创新精神与实践的能力,以及培养集体主义的意识与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青藏铁路神七发射等重大事件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财政的巨大作用,自觉学习,提高科学素质,树立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贡献而努力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财政的作用 【难点】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的平衡运行的作用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高三(1)班是文科普通班,学生对《经济生活》的学习有较高兴趣;本班学生是年级中基础较薄弱的班级,自主学习意识较差。 2、财政的作用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这对初学经济学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上有一定难度。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我校高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设疑问难,循序渐进,用丰富而生动的现实材料来引出和论证相关观点。

岗位设置与部门职能说明

岗位设置与部门职能说明 一、主席团:主席1人、副主席2人、秘书长1人 主席团是学院学生会的核心,在学院团总支的指导下全面负责学生会各项工作。主席团工作需要细致认真,要能从从大局出发,宏观把握学生会各部门工作,协调各部门运作,保证学院学生工作的有序、顺利开展。 基本工作: 1、全面负责学生会的整体运行; 2、与学院团总支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3、协调学生会各部门间的关系。 二、秘书处: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3人 秘书处是学生会的枢纽部门,是联结团委、主席团和学生会各部门的纽带,负责学生会工作上传下达和协调以及学生活动对外宣传的文字工作。 基本工作: 1、学生会建设,各项工作制度和督促实施,学生会成员的绩效考核; 2、每期《法学院学生工作简报》的制作发放以及学生会工作中文字资料的存档管理; 3、组织学生干部思想培训会以及林海文化论坛等活动; 4、负责学院主持人队的相关事宜。 三、学习部:部长1人、副部长2人 学习部是院系教师与学生之间联系的桥梁,为院系老师与学生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负责学生会中与教学工作有关的工作以及帮助同学们解决在学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基本工作: 1、承担学院如教学信息的反馈、活动通知下达等日常工作,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2、搭建师生之间交流的平台,加强了师生的联系和互动; 3、负责举办我院与学习相关的各类学习学术性活动,如学术报告讲座等; 4、组织各种学习性活动,如辩论赛、各类征文比赛等; 5、负责学院辩论队的相关事宜。 四、文娱部:部长1人、副部长2人 文娱部是一个负责筹备和举办大型文娱活动的组织,是彰显青春,展现大学生活力的活跃部门。 基本工作: 1、负责举办“迎新晚会”与“毕业生晚会”; 2、负责举办“校级时尚彩妆大赛”与“院十大歌手比赛”两项赛事; 3、负责学院健美擦队与礼仪队的选拔与培训工作。 五、宣传部:部长1人、副部长2人 宣传部是学生会各项宣传工作的负责部门,确保活动的事前宣传、期间宣传和事后宣传,将前沿信息及时传达给同学,使同学对学生会各项活动充分了解,踊跃参加,以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 基本工作: 1、负责学院各项活动展板的设计、绘制; 2、负责学院各项活动相关板书的设计和书写。 六、数媒中心:主任1人、副主任2人 数媒中心是学院学生会的技术保障部门,主要负责提供学生会日常活动所需数字媒体技术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它是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财政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 保证实现政府的职能。 财政的基本特征1.公共性与阶级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 1 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3)享用社会公共时无需支付或只需支付少量,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水多付出就多享用,

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就不得享用。(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 (1(4) (公 (3) (1)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供给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

是资源配置效率用什么指标来表示,如何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提高资源配置的总效率以及财政在配置资源中的特殊机制和 手段。 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 A、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 B C D 系数<1,系数越小,越趋于公平。根据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出于0.3—0.4之间被视为合理区间。我国目前的系数已近接近0.5, 说明收入差距已经较大,而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A、合理界定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 B、规范工资制度; C、加强税收调节; D、加大转移性支出力度;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2 3 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 定与高速的最优组合。 4、财政应切实保证前面提到的那些非生产性社会的公共需要,使 增长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什么是公共财政

所谓公共财政,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它主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效” 缺陷。公共财政的历史使命,在于它支持、促进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有市场经济体制,必有公共财政,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交替推动,共同前进,是一种紧紧捆在一起的双边互动的关系。只有真正推行公共财政,才能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公共财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依法促进公平分配,调控宏观经济,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做好国有资产管理,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正确认识推行公共财政的意义,明确其特征,找出当前推行公共财政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1] 形式 公共财政管理Gsoft一体化系统构架 1、税收收入。税收收入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公共收入形式,是世界各国公共收入的主要来源,一般约占各国经常性公共收入的90%以上; 2、债务收入。债务收入包括国内发型的公债,国库券,经济建设债券,向国外政府、各级组织和商业银行的借款等。 3、国有资产收益。国有资产收益是政府凭借其资产所有权取得的股息、红利、租金、资金占有费、土地批租收入、国有资产转让及处置收入等。 4、政府费收入。指政府各部门收取的各种费用和基金性收入,包括行政执法过程中收取的各种规费和公共财产使用费。它们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我国现阶段政府费收入主要有5类:①规费收入;②共产使用费; ③特别课征;④各种摊牌性费用;⑤特许金。 5、其他收入形式。指上述几种收入之外的政府各项杂项收入,常见的有:①罚没收入;②对政府的捐赠;③“通货膨胀税”。 实质

地震类突发事件公共财政应急机制 公共财政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财政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安体富教授认为:“公共财政就是财政,而财政从来就是国家(或政府)财政”,“公共财政属于公共经济,是其核心内容”,“公共财政实质是市场经济财政”。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财政原理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财政是不同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一般都是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的,政府只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才介入。因此,市场机制客观上决定了政府及财政的职能范围。在这种全新的经济体制下,财政就其实质来说,实际上是一种“公共财政”。我们把在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基础上实行国家调节,即弥补市场缺陷的政府财政称为“市场财政”,也就是一般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所说的“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国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社会集中性分配”。[2] 特征 公共财政一体化解决方案网络拓扑结构 关于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财政理论界讨论得比较充分,厦门大学张馨教授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认为,市场经济要求的是公共财政,只有公共财政才能适应、服务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这是数百年来市

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试卷.doc

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试卷 [模拟] 120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 )的特征是同私人产品的特征相比较而得出的。 A.私有制产品 B.集体产品 C.公共产品 D.非公有产品 第2题: 下列产品中( )属于公共产品。 A.国防 B.衣服 C.食品 D.住房 第3题: ( )的提供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追求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A.公共产品 B.非公有制产品 C.私人产品 D.私有制产品 第4题: ( )的提供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A.公共产品 B.私人产品 C.集体产品 D.混合产品 第5题: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 )是财政存在的前提。 A.社会产品 B.货币流通 C.市场失灵 D.私有制产品 第6题: 根据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的定义,纯公共产品是指( )产品。

A.效用不可分割的产品 B.无法实现排他或排他成本太高以至在经济上不可行的产品 C.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D.产品的提供追求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第7题: 西方财政理论认为,( )是公共部门经济或公共经济,现代的政府不仅是纯消费单位,也是一个创造价值的生产部门。 A.税收 B.财政 C.金融 D.证券 第8题: 公共财政理论认为,公共产品按( )的大小,可以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区性公共产品,这是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和收支范围的依据。 A.受益区域 B.管辖范围 C.收支范围 D.政府职责 第9题: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 )决定了财政的职能范围。 A.经济状况 B.市场失灵 C.政府意志 D.价值观念 第10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分配的范围是以( )为标准。 A.政府意志 B.经济状况 C.市场失灵 D.价值观 第11题: 在市场经济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是( )。 A.市场 B.政府 C.银行 D.企业 第12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主体。

人力资源部门职责及部门岗位说明书

人力资源部门职责及部门岗位说明书 人力资源部部门职能: 1、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与开发计划 2、拟定公司组织及其职能,主持确定各部门机构、编制、岗位、人员及其职责 3、建立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并组织实施 4、建立公司合理的薪酬体系 5、编制公司年度、月度培训计划,并督导实施 6、制定公司人力资源招聘计划,并组织实施 7、建立内外部沟通渠道和公共关系,协调处理劳动争议,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 8、主持人力资源的录用、任免、调动、晋升、辞退 9、建立公司人才库,做好内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10、负责人力资源信息统计、分析、汇总,及时报提相关部门 11、监督与指导各分公司进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 12、负责公司养老保险的规范管理 13、负责公司劳动合同的规范管理 14、负责组织员工参加职称申报及考试工作 15、负责办理外来人才调动手续及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档案和户籍落实工作 16、建立健全公司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推动执行 17、及时完成上级主管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资历:大专以上学历,管理类专业毕业 经验:二年以上培训工作经验 技能:沟通能力;文字组织能力强;强烈敬业精神

人力资源部主管工作职责: 1、主持人力资源部日常管理工作 2、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与开发计划 3、组织建立外部沟通渠道和公共关系,掌握信息,改善管理,运用监督、检查、沟通、协调管理技能,支持服务于职能部门的员工管理,处理劳动争议,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 4、掌握公司人员需求情况,对用人部门提出的招聘要求进行审核,有针对性地组织参加招聘,为满足公司经营需求吸纳优秀人才 5、依据外部市场竞争趋势,建立具有竞争力,公平性的薪酬管理体系,激励员工的潜力和积极性,增强公司凝聚力 6、设定公司培训体系,实施培训目标,开发人才,提高素质,增加公司发展动力 7、建立公司人事绩效考核体系,提高管理者素质,加速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8、根据企业发展实际状况,敏锐捕捉各种信息,及时整合、完善各种管理制度 9、监督与指导各分公司进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 10、依据人力资源政策,组织部门内职位设置,人员聘用,实施培训,考核,晋升,激励,提高员工素质,完成部门的职责目标 11、及时完成上级主管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任职资格: 资历:大专以上学历,管理类专业毕业,助级以上职称 经验: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