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贯标全套程序文件与表格模板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贯标全套程序文件与表格模板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贯标全套程序文件与表格模板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贯标全套程序文件与表格模板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全套程序文件与记录表格模板【文件116页+记录表格118页+清单2页=236页,部分重难点表格提供了范本,已汇编到本文档】

文件清单

序号文件名称文件编号备注

1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MC-IIMM-001 手册

2 信息化设备设施控制程序MC-IIIP-002 两化融合专用文件

3 信息资源控制程序MC-IIIP-003 两化融合专用文件

4 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程序MC-IIIP-004 两化融合专用文件

5 新型能力策划控制程序MC-IIIP-005 两化融合专用文件

6 两化融合实施与运行控制程序MC-IIIP-006 两化融合专用文件

7 两化融合评测与考核控制程序MC-IIIP-007 两化融合专用文件

8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MC-IIIP-008 两化融合专用文件

9 文件控制程序MC-QP-001 两化融合整合文件

10 记录控制程序MC-QP-002 两化融合整合文件

11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MC-QP-003 两化融合整合文件

12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MC-QP-004 两化融合整合文件

13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MC-QP-005 两化融合整合文件

14 生产设施控制程序MC-QP-006 两化融合整合文件

记录表格清单

【文件关联的表单共50份,已全部整理到本文档中。因页面限制,以下只列举了部分表格,

部分重难点表格已提供了范本】

记录范本示例(已汇编至本文档)

XXX 股份有限公司两化融合体系文件

文件名称: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文件编号:MC-IIMM-001

版本: A.1

编制/日期:XXX 2018-9-25

审核/日期:XXX 2018-9-26

批准/日期:XXX 2018-9-28

修订记录

目录

附件已全部汇编到本文档

批准页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以下简称为“手册”)是依据《GB/T-23001-2017 信息化和

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制定的,是深圳市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公司”)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本手册对深圳市XXX有限公司的两化融合管理范围、方针、总体目标做出了规定,阐述了两化融合管理两化融合管理的角色和职责,以及在两化

融合各类管理工作中所必须遵守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本手册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基本准则,代表了公司在两化融合管理的承诺。本手册以

及所引用的相关文件的要求,对公司各部门及全体员工具有约束力,要求全体员工必须遵循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所有规定。

注:手册的批准及本页批准以封面批准为准。

第一章企业简介

深圳市XXX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0月,是我国最早研发、生产、销售车用辅助制动产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XXX捷足先登成为开创汽车辅助制动技术新时代的先锋。

XXX系国内首创,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多项国家专利和发明专利,其中电气控制等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XXX领域,开发出500NM-3500NM等XX、YY、ZZ三大系列系列产品,在XXX领域,开发出2500NM-4000NM的THB系列产品,实现了与5米以上商用车的匹配安装,并完成了与国内外多种型号车桥、变速箱产品的匹配认证。

我们以此为契机,凭借资本市场的助力,继续发挥技术优势,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努力为社会和用户提供可靠的、经济环保与物超所值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使命:让人类的运输生活更加安全!

企业愿景:成为世界一流的商用车制动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

核心价值观:

1、员工与团队

坚守职业道德、敬业爱岗、训练有素的员工是公司的最大财富,团结、高效、协作的团队是实现公司目标最坚实的依靠。

2、利益相关者

公司不是孤立的存在,我们要为股东、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是我们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所在。

企业文化:

以诚、信为主导,以科学管理为手段,创建“以人为本、公平合理、宽严有度、自觉自律”的企业人文环境,营造“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积极有为”的和谐氛围,形成“求真务实、学习创新、持续改进”的工作态度和机制,持续增强企业文化公信力,树立员工的自豪感和社会认知感。

第二章管理手册说明

2.1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有关的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活动(体系覆盖范围:深圳市XXX有限公司),本公司文件中所述管理系统包括GB/T23001-2017的所有要求(无任何删减)。

2.2手册的管理

本手册由质量部体系工程师编写、修改,质量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全体员工执行。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翻印。

2.3手册的版本

2.3.1手册版本号以A.1、A.2...A.9,B.1、B.2...B.9……Z.9表示;

2.3.2手册修改篇幅(或字数)不超过全文五分之一时,由最初的A.1升至A.2版本,并依

此类推,当达到9次修订时则上升到B.1版;

2.3.3手册修改篇幅(或字数)超过全文五分之一时,或出现以下情况时,则本手册亦需更

换版本,由A.1直接升至B.1版本,并依此类推。

a)新的法律、法规或标准颁布、实行;

b)公司组织机构大变动;

c)公司的主要产品发生变化。

第三章引用标准和术语

本手册通过引用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并构成手册的一部份。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手册。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手册,这些文件是:

GB/T 23001-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

GB/T 23000-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第四章可持续竞争优势

4.1 总则

公司须深刻认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按照GB/T 23001-2017《信息化

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信

息化和工业化历史进程同步推进的环境下,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与公司战略

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2 识别组织内外部环境

4.2.1公司须识别与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有关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4.2.2公司须对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确定。

注1:这些因素包括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所带来的影响。

注2:外部因素包括:国内外文化、法律法规、政策、客户需求、合作伙伴、市场态势、竞争对手、行业标杆、技术发展趋势等。

注3:内部因素包括: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现状等。

4.3 以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

4.3.1识别和确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

a)公司须将两化融合作为贯穿战略始终的重要内容。

b)公司须围绕战略,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按照所形成的相关规定对可持续竞争优势

的需求进行识别、调整、评审和确定,并保留文件化信息。

c)公司确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要与战略相匹配。

4.3.2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公司须按照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进行策划、实施、运行、评测与改进,确保获取与公司的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详细过程参见《新型能力策

划控制程序》。

4.4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4.4.1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

公司须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并通过文件化信息予以

明确。在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内外部环境,见4.2章节;

b)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见4.3.1章节;

c)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所涉及的业务流程、组织单元和区域等。

评定的范围和边界:深圳市XXX有限公司及观澜分公司,与两化融合体系相关的管理活动。

4.4.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公司按照GB/T 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包括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当公司确定需要对两

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变更时,应考虑:

a)变更目的及其潜在后果;

b)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c)资源的可获得性;

d)职责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

4.4.3文件化信息

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大历史进程同步推进的环境下,公司须识别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公司的经营发展战略,按照GB/T 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的要求,建立、实施、监视与测量、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公司保证做到:a)体系建立后须确保日常工作按照文件要求持续有效运行,并不断完善体系和相关文件;

b)公司根据总要求,经过策划,已制定深圳市XXX有限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和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并按要求在公司全面实施与运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c)按照确定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范围和边界,策划建立两化融合方针、新型能力目标、两化融合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操作规范、评测与考核、作业指导书以及相关记录,规定相应的监视和测量,以确保体系运行有效。

4.4.3.1 总则

公司须当建立、实施并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以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公司须当根据实际需要编制两化融合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两化融合管理实

施方案、作业文件、外来文件及记录等体系文件。包括但不限于:

a)两化融合管理手册,包括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表述,以及文件化信息的查询途径;

b)两化融合方针;

c)可持续竞争优势;

d)新型能力及目标;

e)本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化信息;

f)组织确定的为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性所需的文件化信息。

形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的目的是为了向员工和其他相关方提供所需的信息,传播和保护经验,提供必要的证据,从而进一步理顺和协调相关职能和层次之间的关系,明确职责

与权限,确保理解和执行。

公司针对标准中要求的内容形成文件,并根据所使用的方法、所需要的技能、所进行的培训及所要求的管理力度,确定文件的详细程度。管理体系文件的复杂程度、数量、所投入

资源等,取决于体系覆盖的范围、组织的规模、两化融合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

等因素。其中,对于两化融合过程的策划、运行和控制应有途径和方法,是否编制文件取决

于是否能够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若公司决定对某一程序不形成文件,则须通过交流或培训,使员工和其他相关方了解应达到的要求。

本公司文件划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管理手册(包含体系的范围和边界)、方针和目标

第二层次:程序文件

第三层次:作业文件

第四层次:记录和表单模板

文件的形式包括电子、纸质或以其他介质。

4.4.3.2 文件化信息的创建与更新

在创建和更新文件化信息时,组织应确保必要的:

a)标识和说明(如标题、日期、作者、索引等)

b)格式(如:语言、软件版本、图示)和载体(如纸质、电子)

c)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

4.4.3.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公司须对本标准所要求的及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所需的内外部文件化信息予以识别、保

护和控制,并得到有效使用。

为控制相关的内外部文件化信息,必要时,组织应进行下列活动;

a)分发、访问、检索和使用;

b)存储和防护,包括保持可读性;

c)更改控制(如:版本控制);

d)保留和处置。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文件化信息包括:

1)两化融合管理手册以及其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二级程序文件;

2)两化融合使用和重要两化融合使用识别记录;

3)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它要求识别记录;

4)相关信息化系统技术服务合同、操作手册、运维手册/规范;

5)证实新型能力目标和指标实现的记录;

6)两化融合管理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与结果评价和变更记录;

7)人员专业能力需求与评价记录;

8)信息安全相关记录;

9)培训记录;

10)信息交流记录;

11)文件控制相关记录;

12)两化融合预算与结算相关记录;

13)设备设施实施的采购、维护和更新,以及重点设备实施操作人员资质鉴定的相关记录;14)两化融合采购、检验、贮存记录;

15)两化融合实施项目研发到系统上线记录;

16)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实施、验证记录;

17)评估诊断计划、监视测量计划、考核计划及结果跟踪记录;

18)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

19)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记录。

其它两化融合文件化信息:

1)两化融合评估报告;

2)新型能力分析报告;

3)两化融合管理绩效评价结果;

4)其它文件化信息。

详细过程参见《受控文件管理》和《记录管理》。

第五章领导作用

5.1最高管理者

5.1.1公司最高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两化融合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以坚定不移的态

度促使公司达成推进两化融合的共识。最高管理者兼顾公司的长远发展和近期目标,审时度势,适时科学决策。

5.1.2最高管理者承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通过以

下活动予以落实:

a)在公司的战略层面统筹推进两化融合,向全员传达本企业推进两化融合以获取可

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b)制定两化融合方针,确保有效获取与组织的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c)在公司的决策层中任命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并进行充分授权,以确保其有效发

挥组织协调、统筹落实的领导作用;

d)推动并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有效发挥领导作用;

e)建立健全两化融合的职责与协调沟通机制;

f)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融入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

g)组织两化融合管理评审,推动持续改进;

h)确保支持条件和资源保障到位。

5.2两化融合的方针

5.2.1为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与公司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公司

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两化融合的方针。最高管理者须确保两化融合的方针:

a)适应组织的战略;

b)包括对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性承诺;

c)遵循GB/T23000-2017中3.2.2所述的原则,充分体现基于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

织结构四要素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的发展模式;

d)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e)在组织内得到全面沟通和理解,获得员工普遍认同。

5.2.2公司的两化融合方针通过培训等方式使全体员工能充分理解,在本职工作中加以实施。按照《两化融合管理评审程序》对两化融合方针的持续适宜性进行定期评审。

深圳市XXX有限公司两化融合方针: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效率为先、全员参与。

全面规划: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日常运作、管理和决策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的原则;

分步实施:紧密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以核心业务为主线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通过核心业务方面的阶段性信息化成果,不断带动其他业务的信息化建设,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实现集团的整体信息化进程;

效率为先:立足运输行业,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通过自动化工业设备与信息化系统无缝集成,逐步实现生产各环节自动化生产,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全员参与:两化融合是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亲自参与并统筹各部门集体协作,带领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作中,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促进公司管理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培养人才、训练人才,从总体提升公司全体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5.3管理者代表

5.3.1为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执行,最高管理者在本公司管理决策层中任命两化融

合管理者代表,并授予管理者代表足够的管理权限,包括必要的人力、财力、物资的支配权

以及相关的绩效考核权。具体职责和权限包括:

a)领导两化融合工作执行小组,主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日常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

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b)提出本公司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c)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d)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改进需求;

e)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f)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

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g)通过培训、内部沟通、目标考核等方式,提高全员对两化融合方针、新型能力目标的

认识;

h)在公司内部明确各部门和层次的两化融合管理相关的职责和权限,并形成文件,在公

司内进行传达,以有效推动两化融合管理;

i)组织制定能够确保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各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和运行的准则和方法,并

传达到相关部门和岗位。

5.3.2本公司对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有严格的要求,具体宜具备如下条件:

a)深入理解公司的业务和文化;

b)能够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推动公司创新发展,解决工业化发展不足的问题;

c)协调能力和执行力强;

d)在公司内具有较高的威望;

e)行政级别至少应是公司副职以上。

5.3.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见附件1。

5.4.3两化融合目标见附件2。

5.4职责与协调沟通

5.4.1 职责和权限

a)最高管理者为确保围绕两化融合的方针和目标,以业务流程职责为牵引,梳理和调整部门职责,并将业务流程职责和部门职责落实到岗位职责,并注意跨部门业务流程衔接处的职责,避免一些与新型能力目标紧密相关的必要过程未被纳入某个部门职责、或在不同部门间引起歧义。如果业务流程或组织架构发生变化,公司及时对职责进行调整,并通知相关的职能和层次。

b)最高管理者以业务驱动为主导,建立业务流程职责、部门职责、岗位职责的协调运转机制,以确保业务流程的高效运行。

c)公司两化融合业务流程职责详见各程序和流程文件,部门两化融合相关职责、部门和岗位职责见附件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组织架构图及职能分配表。

5.4.2 协调与沟通

5.4.2.1最高管理者提供充分的资源和权责,确保:

a)要公司内建立适当的协调机制,并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进行协调;

b)在公司内部和外部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5.4.2.2公司要求和鼓励所有职能和层次积极参与、反馈信息,并迅速响应员工及其他内外部相关方的建议和关注。公司确保信息的完整、准确并及时传递给需要信息的人。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采用适宜的方式,确保协调和沟通的顺畅、简洁和高效。

5.4.2.3公司通过以下设置的资源,以确保内部交流:

公司通过以下设置的资源,以确保内部交流:

a)会议沟通,如:

——质量会议,产品各阶段开发/评审会议;

——计划、生产会议;

——年度管理评审会议、年度经营计划会议、管理周例会、营销沟通会议等。

b)文件、信息沟通,如:

——简报、通知等;

——公告栏、宣传栏等;

——传真、电子邮件、公司局域网发布信息等;

c)其它方式沟通:学习、研讨、评审、报告、检查等。

d)ERP/OA:公司IT组、质量部、人力资源部、行政部、技术中心、财务部、计划组、采购部、市场部、售后服务部、生产部等及公司领导层的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e) 公司领导和两化融合管理部门组织的公司两化融合分析会,以及各部门定期的两化融合分析例会。

5.4.2.4内部信息交流

公司在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建立与自身规模相适应的的内部沟通,内部沟通应当包括:

a)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架构以及数据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同步改进和提升情况;

b)决定两化融合绩效的关键指标进行定期监视、测量和考核结果;

c)新型能力目标实现程度;

d)两化融合实施框架的执行情况;

e)两化融合管理实施方案的实施情况及效果;

f)不符合及纠正预防措施;

g)为其或代表其工作的人员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改进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h)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结果等。

5.4.2.5外部信息交流

a)公司应确定是否就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和两化融合绩效进行外部交流。如需外部交流,应编制外部交流计划,并形成文件。

b)外部信息交流是与外部相关方进行的信息交流,分为主动交流和被动交流。主动交流如:组织通过两化融合服务平台、参加会议等方式与外部相关方进行信息交流;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向各级两化融合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其他组织等寻求两化融合信息等。被动交流如:接受并及时处理两化融合监察部门的两化融合执法监察、监测等的反馈信息;定期向各级政府部门报送组织两化融合情况等。

c)公司如决定与外部相关方就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信息交流时,应当将其决定形成文件,规定交流方式并予以实施。

d)公司应当注重收集最佳两化融合实践与经验等外部信息,进而用于改进组织两化融合管理绩效。

第六章策划

6.1 新型能力的识别与确定

6.1.1组织应围绕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按照所形成的规定对拟打造的新型能力及其关键指

标进行识别、调整、评审和确定,并保留文件化信息。

6.1.2组织确定的新型能力,应能够有效支撑其获取预期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6.1.3为充分、稳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组织规划并形成系统性的新型能力体系。

6.2 新型能力目标的确定

6.2.1组织应根据拟打造的新型能力,建立新型能力目标,并按照所形成的规定进行调整、

评审和确定。目标应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且有时间要求的。

6.3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策划

6.3.1 总则

6.3.1.1策划是公司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管理体系,实现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的关键环节。策划过程应基于公司战略,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识别并确定

实现新型能力目标的各项需求,制定两化融合实施方案。

6.3.1.2策划过程应基于公司战略,根据国家政策、公司现状、客户需求、合作伙伴、市场

态势、竞争对手、国内外行业标杆、技术发展趋势等因素,运用SWOT等参考分析方法,识

别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其次,依据业务需求和目标、公司装备、技术、生产、经营

管理、市场营销、市场竞争等状况,参考GB/T 23020-2013等方法分析公司两化融合所处发

展阶段、关键环节、重点、切入点和发展方向,以及相关关键指标便与行业水平的对比情况,明确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提出两化融合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确保策划

时所明确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是具体的,可观测的和可达成的。

6.3.1.3公司制定《新型能力策划控制程序》,以规定策划的机制,包括确定策划责任人、

参与人的职责和权限、策划过程、策划内容等,应确保两化融合相关职能和层次的深度参与。在对策划的结果进行评审时,参与评审的人员应能充分代表各方意见,可包括公司领导层、

相关职能部门代表、专家等。策划的结果须经授权管理者批准正式启动。

6.3.2 策划的输入

6.3.2.1公司基于公司战略,根据国家政策、公司现状、客户需求、合作伙伴、市场态势、

竞争对手、国内外行业标杆、技术发展趋势等因素,明确策划的输入,策划的输入应包括但

不限于:

a)组织的内外部环境;

b)业务需求;

c)拟打造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d)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现状;

e)支持条件和资源现状。

6.3.2.2公司对两化融合实施过程有关的输入,予以记录并保存。并在每次确定输入后,对

这些输入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进行评审。

6.3.3策划的输出

公司对策划进行规范的管理,明确规定策划的输出应包括但不限于:

a)确定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优化需求;

b)确定技术实现的需求;

c)确定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

d)确定支持条件和资源的需求;

e)明确两化融合实施的职责、方法和进度等

6.3.4评审、批准、更改与控制

a)组织应按照所形成的规定,对两化融合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并得到相关管理者的批准。

b)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两化融合实施有关的专家和职能的代表。

c)组织应对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执行进行动态控制,必要时进行更改,并对更改进行评

审和批准。更改、评审、批准和必要措施应保留文件化信息。

公司在每次策划前,应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在进行策划时,公司应确保两化融合相

关职能和层次的深度参与。在对策划的结果进行评审时,参与评审的人员应能充分代表各方

意见,可包括公司领导层、相关职能部门代表、专家等。策划的结果经授权管理者批准后正

式启动。对整个策划过程的控制管理详见《新型能力策划控制程序》。

第七章支持

7.1总则

7.1.1 公司依据其新型能力目标、发展阶段、水平现状,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两化融合所需

基础条件和资源切实供给,规避盲目投入,并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公司自身发展需要不

断识别和提供新的资源需求,保证其与公司战略以及两化融合方针保持一致。

7.1.2 基础保障主要内容为与“财”相关的资金投入、与“人”相关的人才保障、与“物”

相关的设备设施,与“信息”相关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安全等。具体内容:

a)资金投入:自动化投入、信息化建设投入、信息系统运维投入、研发投入;

b)人才保障:人员队伍建设、组织与领导设置、组织与领导的职责定位及制度建设、规

划战略制定和实施;

c)设备设施:信息设备设施建设、工业设备设施的信息化水平、工业设备设施的网络化

水平、信息资源集中管理情况;

d)信息资源:信息资源采集和获取、信息化标准的制定情况、信息资源积累和整合情况、信息资源集中管理情况;

e)信息安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情况、计算机和网络安全保护情况、信息资源安全

和灾备建设情况、设备设施和系统安全保护情况、安全管理和防范机制建设情况。

7.1.3 公司确保有效提供、配置、评估、优化和维护这些基础条件和资源,使之相互协调与

匹配。

7.1.4 为确保基础条件和资源的持续提供,公司应定期识别和评估这些基础条件和资源不合

理所产生的风险,并寻找改进的机会,同时及时应付一定时期市场、技术、理念以及法律法

规等机遇和挑战,加强两化融合相关资金投入和人才保障、及时调整信息设备设施和工业设

施的建设规划、深入挖掘信息资源和知识情报,支撑公司预测预警和战略决策,加速推动公

司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信息安全可控防范机制完备等。

7.2资金投入

公司围绕新型能力目标,制定资金预算和核算,确保资金投入和使用的合理性、适度性

和及时性,避免投入不足、重复投入以及重建设轻维护。资金投入包括但不限于:

a)自动化投入

——自动化(包括数控)设备设施资产情况;

——自动化(包括数控)设备设施升级改造的年度投入;

——自动化投入对支撑公司战略和业务发展的适度性。

b)信息化建设投入

——在IT设备、软件和系统等构建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项目实施、咨询、培

训、服务外包等的信息化建设年度投入;

——IT设备、软件和系统等升级改造的年度投资;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教程文件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编号: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X年X月X日起实施 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受控状态:受控

目录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4两化融合方针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可持续竞争优势 5领导作用 6策划 7支持 8实施与运行 9评测 10改进 附录1组织结构图 附录2职能分配表

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公司各部门: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纲要,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方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已经批准,现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追求持续改进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的管理执行本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总经理: 日期: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 1、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总经理: 日期:

01两化融合文件控制程序

xxxxxxx 两化融合 文件控制程序 编号:HL/GX/B/01-2014 版本:第一版,第0次修改1.范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xxxxxxx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以及主要工作流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控制程序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控制程序。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文件:指信息及其承载的媒体,女口:过程记录、规范、程序文件、图样、报告、标准。媒体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它电子媒体,图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等的展现方式。 4.职责 4.1.两化融合联合工作组 ――统一指导和协调文件管理工作,对重要文件进行审查。 4.2.企管部 ――负责文件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 负责建立并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清单; ――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档案管理; --- 负责建立公司规章制度体系并保持公司规章制度清单。

ff ――负责外来标准的收集、发放,负责管理类体系文件的归口审核、抽查监督。 43公司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职能范围内文件的编制、送审、监督检查执行。 5.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5.1.总体要求 5.1.1目的 文件控制是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制定、标识、修订、审批、发布、存储、查询、重用、归档、作废等整个生命周期的控制管理。通过建立文件控制程序,保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的可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5.1.2相关要求 (1)文件在发布前均应经过批准,以确保文件的充分性和适宜性。 (2)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更新,并重新批准。 (3)确保文件的名称、版本、编号、受控性质、和最新修改状态等得到有效的标识。 (4)确保在各工作场所,能从内网查阅或获得纸质的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5)确保文件保持完好、清晰,易于识别。 (6)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策划、运行所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 (7)作废文件均应撤出使用场所和现行有效文件数据库,如因其他目的而保留,应对其进行适当标识,防止误用。 52业务描述

培训表格模板

附件 1: 职工内培申请表 申请单位:培训员 :编号 : 培训项目.办班形式()脱产()半脱产()不脱产培训地点计划属性()一级计划()二级计划培训对象培训人数 拟聘教师课时培训时间培训内容简介 职务/ 职称 姓名工作时间业余时间 培训目标 考核方式 单位培训主管 领导意见 员工培训中心 运行室意见 员工培训中心 意见 备注 注: 1、培训目标要量化,具有可考核性。 2、“考核方式”栏要注明是否进行理论或者技能操作考试,是否培训取证。

附件 2: 培训记录表(二级培训) 单位:培训项目名称: 序号培训内 培训培训培训培训教师 注容 学时教师 备 日期单位 1 2 3 4 5 6 7 培训员:员工培训中心项目负责人:注:此表由培训员填写,作为二级培训资料留存。

附件 3: 职工内培月份费用核销审批表 申报单位:培训员:培训项目培训时间 培训教师基本情况培训内容、课时及费用 姓名职称工资账号是否为领导 培训内容 工作时间课业余时间培训费或专家时( H)课时( H)用(元) 费用合计(元) 基层单位培训 运行室意见主管领导意见 员工培训中心意见 备注 注: 1、“备注”栏中要注明培训教师中为领导、专家人员或非本单位培训教师必须注明所在单位; 2、此表于每月 20 日之前上报培训中心运行室。

培训调整通知单 单位:培训员:申报日期:计划培训项目 计划要求时间建议调整时间 调整原因: 单位主管培训领导(签字): 审核意见: 员工培训中心运行室(签字):审批意见: 员工培训中心领导(签字):

培训检查考核表 培训单位:检查日期:年月日 培训项目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策划书执 行情况 学员出勤率 培训内容及 培训教师 培训的管理、参训学员的 表现 培训教师备课、讲课情 况 考核合格率 受训者评 价总分 培训项目考 核结果 备注 培训地点 计划时间计划学时 实际时间实际学时 严格按策划书执行()基本上能按策划书执行( )没有按策划书执行( ) 准备充分,组织管理到位,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准备较充分,组织管理基本到位,学员基本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准备不充分,组织管理无序,学员不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备课充分,能严格按要求学时上课。() 备课较充分,基本能严格按要求学时上课。() 备课不充分,不能按要求学时上课。() 运行室项目负责人:基层单位培训主管领导:注: 1、此表由基层单位作为二级培训资料留存; 2、“受训者评价总分”栏为培训效果满意度平均分。

20两化融合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文件.doc

1.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红领集团(以下简称“公司”)两化融合管理 体系管理评审的职责、管理活动的容和方法、检查与考核、报告与记 录等要求。 本控制程序适用于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活动。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控制程序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控制程序。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为了确定管理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 4.职责 4.1. 两化融合联合工作组 ——主持管理评审活动,批准评审计划和评审报告。 4.2. 企管部 ——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汇集评审所需资料;——负责报告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状况;——负责起草管理评审报告,评价改进 措施的效果;——负责报告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组织实施管理评 审计划及评审后改进措施效果的跟踪检查。

4.3. 公司各部门 ——负责提供评审所需资料,并实施本单位改进措施。 5.管理活动的容与方法 5.1. 总体要求 5.1.1目的 通过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定期评审,确保其适宜性、充分性及有效性,并评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调整的必要性。 5.1.2相关要求 ——管理评审基于两化融合管理评估与诊断结果、监视与测量结果、前期管理评审结果及改进措施执行情况,结合公司控制程序及相关标准要求开展,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影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外部环境变化。 ——管理评审时要考虑是否需要对两化融合管理方针和目标进 行修正。 ——管理评审要关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过程绩效。 ——管理评审要关注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5.2. 业务描述 5.2.1 评审准备 5.2.1.1 评审计划 根据两化融合联合工作组的指示,企管部在管理评审实施前两周拟定“管理评审计划”(见附录A),经企管部领导审核后,报两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安全培训记录表格模板

一、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 1.加强教师安全知识技能的培训 对于保教人员而言,加强安全知识技能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一是培养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心,时时处处做有心人,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不安全因素。二是要求教职工了解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随心所欲。三是要求教职工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规范,掌握发生意外事故时的现场处理办法,做到遇事不乱,应对有方。 2.经常平整场地,做到无坑、无砖、无松动、无积水、无突起物等,及时清除院落中影响幼儿活动的障碍物,随时检查大型玩具有无螺丝松动、铁皮外露、踏板裂缝、绳网断落等不安全因素。 3.经常检查幼儿有无携带有碍安全的危险品,如尖锐利器、打火机、玻璃球等危险物,并经常对幼儿进行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幼儿自身的安全意识。 4.组织幼儿外出活动时,要制定详细周密的活动计划,遇到发生意外事故时要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 5.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前要仔细清点人数,并坚持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避免幼儿在活动时发生相互碰撞、推搡、争抢打闹等危险动作。行进中随时提醒幼儿注意脚下安全,不随便用脚踢踹砖块等。活动结束后及时清点人数,以防幼儿走失现象的发生。 6.药品要放在幼儿触摸不到的地方,药品袋上要标明幼儿姓名和服用方法,有详细的服药登记记录,以免发生误食误服药品的人身伤害事故。 7.严格幼儿接送卡制度,无卡者不得擅自将幼儿接出园外,避免拐骗幼儿的事件发生。 8.各种物品的摆放位置要恰当、稳固,以不妨碍幼儿活动为前提。 9.妥善保管洗涤消毒类物品,设置专用放置地点,避免幼儿误食事件的发生。 10.不带幼儿去伙房、水房、洗衣房等地方,饭菜粥汤的温度要适中,避免烧烫伤事故的发生。 11.开水壶、汤桶等要放置在离幼儿较远的安全地带,窗台上不宜放置花盆、鱼缸等物品,避免幼儿不慎将其打翻发生砸伤事件。 12.提饭菜时要防止粥汤撒地滑倒幼儿。为幼儿分发饭菜时注意不要盛得太满,不能从幼儿头上传递饭菜,避免造成烫伤。 13.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常规,提醒其不在进餐时说话玩耍、嬉笑打闹,以免不小心让食物噎住或卡住气管。 14.体育课及游戏活动前,要检查活动场地有无砖头瓦块、树枝绳索等妨碍幼儿活动的障碍物。检查幼儿的鞋帽衣着穿戴是否整齐,避免因鞋带散开发生绊倒、磕伤现象。 要对幼儿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和游戏规则,幼儿要在教师的视线之内进行活动,便于教师观察指导。运动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幼儿有无出现异常表现,如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神情恍惚、过度紧张、呼吸困难、焦虑郁闷、精神不振等,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和调整活动量。 15.组织幼儿进入大型玩具场地活动时,要对幼儿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和规则,活动中教师加强巡视指导,及时制止幼儿相互推拉扯拽、奔跑打闹,阻止幼儿从高处往下蹦跳,避免发生摔碰伤事件。 16.为防止幼儿触电,所有的电源插座都应该安装在幼儿触摸不到的地方,并教育幼儿不要将铅笔、小棍、橡皮等物放入插座孔内玩耍。

两化融合匹配与规范控制程序

两化融合匹配与规范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通过匹配性调整实现技术、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相互融合和动态匹配,并在公司建立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等文件的规范化与制度化机制,以确保匹配后的相关成果得以固化。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在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技术实现后相互间的静态和动态的调整及规范化和制度化确立和运行。 3 术语和定义 匹配与规范:指公司对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匹配性调整,以及有效匹配后,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4 职责 4.1两化融合领导小组 负责两化融合实施过程匹配与规范阶段重大事项的协调与决策。 4.2信息中心 两化融合匹配与规范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并保持《两化融合匹配与规范控制程序》;负责两化融合匹配与规范过程中的优化调整方案的论证评审、及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 4.3各部门 参与试运行工作;负责试运行期间的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技术实现优化调整方案的提出,以及参与方案论证和实施工作。

5 工作流程 6 过程方法及要求 6.1试运行 项目责任单位负责试运行的准备和相关工作,包括: a) 制定试运行策略方案,以及静态与动态数据的初始化准备等; b) 全面、有效收集各方反馈意见,识别问题或缺陷,并采取适宜的措施,确保其得到及时解决; c) 必要时,开展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和技术实现的优化调整,确保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实现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有效匹配; d) 应通过培训、人员调岗等措施,确保员工满足新的岗位能力要求。 信息中心对试运行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注:项目责任单位是指在项目立项前确定的项目建设单位。 6.2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调整 试运行期间发现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与信息系统和技术不匹配时,项目责任单位负责协调项目组进行梳理和论证分析,必要时提出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调整的方案,调整方案应按照《两化融合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控制程序》执行。 信息中心对优化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6.3 技术实现优化调整 试运行期间有技术实现优化的调整需求时,项目责任单位负责协调项目组梳理系统优化需求,必要时提出技术实现优化调整方案,详细说明需要增加的系统需求或需优化的系统功能,在进行技术优化方案实施前,应按项目要求履行变更管理的申请和审批流程,经评审、批准后方可进行实施。优化方案编制完成后,应报送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依据项目组提出的优化方案组织相关部门对优化调整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和审批,调整方案获批后,由项目组组织实施。 6.4 岗位变更后能力匹配 试运行前,项目责任单位负责协调项目组对系统关键用户进行操作培训,并编制用户操作手册、系统配置及运维文档等,以确保岗位变更后职责与能力相匹配。 6.5 确立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文件规范 项目责任单位组织项目组将业务流程、组织结构、技术实现优化过程中需求调研、优化方案、实施结果、培训记录等按照规范的文件形式进行固化,按照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相结合的方式,制定文件的标准格式及编号,并指导编制人员进行规范填写。 7 相关文件 无 8 相关记录 无

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策划控制程序

安徽**食品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ZY-IP-11 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策划控制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版本: A/0 2019年10月25日发布 2019年10月25日实施

1 目的 本程序制定目的是在两化融合实施策划过程中,明确界定两化融合需求和目标,充分考虑技术的基础性作用,制定实施方法和框架,使策划与两化融合方针保持一致,策划输出为《两化融合实施方案》。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中长期规划)的策划过程,定义了策划的方法、输入、输出、评审与批准、维护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GB/T23001-2017 《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 4 管理职责 4.1两化融合领导小组:组织策划两化融合实施过程活动,负责评审《两化融 合实施方案》; 4.2行政部:组织编制《两化融合实施方案》文件; 4.3管理者代表:审核并批准《两化融合实施方案》文件;审核并批准《两化 融合实施方案》文件的变更;策划具体工作的执行、监督和协调。 5管理程序 5.2策划准备 5.2.1策划组织 两化融合领导小组启动策划工作,管理者代表作为负责人组织并领导策划,规划未来中长期的两化融合实施。两化融合推进办公室人员,业务部门人员参与策划具体工作。 5.3策划输入 各业务部门应提供策划输入内容,作为策划的输入,提交人确保提供的内容完整性和准确性。策划输入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两化融合的方针和目标(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b)市场环境分析结果; c)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d)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对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 e)外部技术发展趋势; f)业务需求和目标; g)技术、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现状; h)数据开发利用现状; i)基础条件和资源现状。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编号: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X年X月X日起实施 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受控状态:受控

目录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4两化融合方针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可持续竞争优势 5领导作用 6策划 7支持 8实施与运行 9评测 10改进 附录1组织结构图 附录2职能分配表

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公司各部门: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纲要,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方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已经批准,现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追求持续改进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的管理执行本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总经理: 日期: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 1、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总经理: 日期:

16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管理程序教程文件

16两化融合评估与诊 断管理程序 1.范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青岛红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以及主要工作流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控制程序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控制程序。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评估与诊断:企业按照GB/T 23020-2013的相关要求,制定两化融合自评估体 系,并按照策划的周期开展整体性评估、分析、诊断的过程。 4.职责 4.1.两化融合联合工作组 负贵审核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 4. 2?企管部

负贵制定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计划; 负贵组织开展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 4. 3?公司各部门 配合完成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 5.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5.1?总体要求 5.1.1目的 通过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定期评估与诊断,旨在评价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用于识别问题、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工作。 5.1.2相关要求 评估与诊断原则如下: 确保评估与诊断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评估与诊断工作由公司内部人员或公司聘请外部人员来进行。 5. 2?业务描述 5.2.1完善自评估体系 结合各部门意见和建议,企管部组织人员完善两化融合实施前制定的自评估体系,在保持评估框架总体不变的前提下,对三级指标及采集项进行细化完善, 每年确定两化融合管理评估与诊断年度工作计划。 5. 2.2问卷填报 信息中心组织指导各部门进行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问卷填报,并对出现的各类问题和疑问进行集中讨论解决,确保填报数据全面、准确、真实。 5.2.3诊断分析 各部门根据两化融合实施自评结果,对照实施前的自评结果,从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匹配等方面,对两化融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

培训记录表格模板

培训记录表格 1

安全生产管理台账 台账种类: 安全培训教育 单位名称: 台账编号: 03 说明 2

一、企业应严格执行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依据国家、地方及行业规定和岗位需要, 制定适宜的安全培训教育目标和要求, 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和培训目标, 定期修正安全培训教育需求, 制定并实施安全培训教育计划。企业应保证安全培训教育所需人员、资金和设施。企业应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企业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变更时, 应记录变更情况。企业安全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培训教育效果进行评价。企业应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 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 二、管理人员培训教育: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 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并按规定参加每年再培训。企业其它管理人员, 包括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基层单位负责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由企业相关部门组织, 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三、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 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从业人员每年应再培训, 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学时。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教育, 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 方可上岗作业, 并定期复审。企业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驾驶员、船员、押运人员必须 3

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 船员经海事管理机构考核合格) , 取得从业资格证, 方可上岗作业。企业应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 经考核合格后, 方可上岗。 四、新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对新从业人员, 进行厂级、车间( 工段) 级、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 经考核合格后, 方可上岗。企业新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不得少于国家或当地政府规定学时( 危险化学品生产岗位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不得少于72学时, 每年再培训不得少于20学时。其它从业人员岗前培训不得少于24学时) 。 五、其它人员培训教育: 企业从业人员转岗、脱离岗位一年以上( 含一年) 者, 应进行车间( 工段) 、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 经考核合格后, 方可上岗。企业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的培训教育。企业应对承包商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 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 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进入作业现场前, 作业现场所在基层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进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 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六、日常安全教育: 企业管理部门、班组应按照月度安全活动计划开展安全活动和基本功训练。班组安全 4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贯标全套程序文件与表格模板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 GBT 23001-2017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可持续竞争优势、领导作用、策划、支持、实施与运行、评测、改进的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需求的(各类)组织: a)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和持续改进,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并且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b)通过内部或外部(包括评定机构)评定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证实其在信息化环境下具有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3000-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23020-2013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3000-2017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可持续竞争优势 4.1总则 组织应深刻认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坏境变化,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2识别组织的内外部坏境 组织应识别与其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有关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组织应对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确定。 注1:这些因素可能包括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数字化、网路化、智能化所带来的影响。 注2:外部坏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国内外文化、法律法规、政策、客户需求、合作伙伴、市场态势、竞争对手、行业标杆、技术发展趋势等。 注3:内部环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现状等。

两化融合_匹配与规范控制程序v2.0_20150203

两化融合管理程序文件 匹配与规范控制程序 文件名称 管理单位文件编号文件版本A/00版文件管理员分管领导文件签发人 制/修订情况 制/修订次数制/修订主要内容发布日期实施日期A/00 首次建立 1 目的 对优化后的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技术实现要及时进行试运行,确保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实现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有效匹配,达到业务需求与既定目标的相关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匹配与规范过程的职责和步骤,适用于本管理体系内所有部门或单位。 3 术语 业务流程:企业(或企业的一部分)在追求给定目标过程中,为了实现某一期望的结果,所执行的企业活动的部分有序集。 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4 职责

4.1 信息化领导委员会 4.1.1 负责审核信息化管理中心提出的《试运行技术调整方案》。 4.1.2 负责审核《试运行报告》。 4.1.3 负责审批《试运行方案》。 4.2 信息化管理中心 4.2.1 负责系统试运行期间部门的各项准备工作。 4.2.2 负责制定《试运行方案》。 4.2.3 负责涉及技术层面规范性文件的批准。 4.2.4 负责制定《试运行技术调整方案》。 4.3 项目组 4.3.1 负责制定培训计划。 4.3.2 负责实施培训。 4.3.3 负责编写和汇总《试运行评审报告》。 4.3.4 负责编写《试运行报告》。 4.4 项目领导小组 4.4.1 负责涉及组织结构方面规范性文件的批准。 4.5 相关部门 4.5.1 负责确认修订后的新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信息系统的规范性文件。 4.5.2 负责配合试运行的各项相关工作。 5 流程图

两化融合全套文件(手册+程序文件+表单)

两化融合全套文件(手册+程序文件+表单) 编号: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X年X月X日起实施 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受控状态:受控

目录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4两化融合方针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可持续竞争优势 5领导作用 6策划 7支持 8实施与运行 9评测 10改进 附录1组织结构图 附录2职能分配表

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公司各部门: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纲要,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方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已经批准,现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追求持续改进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的管理执行本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总经理: 日期: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 1、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总经理: 日期:

01两化融合文件控制程序文件

1.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xxxxxxxx集团(以下简称“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以及主要工作流程。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控制程序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控制程序。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文件:指信息及其承载的媒体,如:过程记录、规、程序文件、图样、报告、标准。媒体可以是纸,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它电子媒体,图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等的展现方式。 4.职责 4.1.两化融合联合工作组 ——统一指导和协调文件管理工作,对重要文件进行审查。 4.2.企管部 ——负责文件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建立并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清单; ——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档案管理; ——负责建立公司规章制度体系并保持公司规章制度清单。 ff——负责外来标准的收集、发放,负责管理类体系文件的归口审核、抽查监督。

4.3.公司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职能围文件的编制、送审、监督检查执行。 5.管理活动的容与方法 5.1.总体要求 5.1.1目的 文件控制是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制定、标识、修订、审批、发布、存储、查询、重用、归档、作废等整个生命周期的控制管理。通过建立文件控制程序,保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的可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5.1.2相关要求 (1)文件在发布前均应经过批准,以确保文件的充分性和适宜性。(2)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更新,并重新批准。 (3)确保文件的名称、版本、编号、受控性质、和最新修改状态等得到有效的标识。 (4)确保在各工作场所,能从网查阅或获得纸质的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5)确保文件保持完好、清晰,易于识别。 (6)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策划、运行所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 (7)作废文件均应撤出使用场所和现行有效文件数据库,如因其他目的而保留,应对其进行适当标识,防止误用。 5.2.业务描述

01两化融合文件控制程序

01两化融合文件控制程序

xxxxxxx两化融合 文件控制程序 编号:HL/GX/B/01-2014 版本:第一版,第0次修改 1.范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xxxxxxx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以及主要工作流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控制程序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控制程序。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文件:指信息及其承载的媒体,如:过程记录、规范、程序文件、图样、报告、标准。媒体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它电子媒体,图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等的展现方式。 4.职责 4.1.两化融合联合工作组 ——统一指导和协调文件管理工作,对重要文件进行审查。4.2.企管部 ——负责文件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建立并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清单; ——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档案管理;

编号:HL/GX/B/01-2014版本:第1版,第0次修改——负责建立公司规章制度体系并保持公司规章制度清单。 ff——负责外来标准的收集、发放,负责管理类体系文件的归口审核、抽查监督。 4.3.公司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职能范围内文件的编制、送审、监督检查执行。 5.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5.1.总体要求 5.1.1目的 文件控制是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制定、标识、修订、审批、发布、存储、查询、重用、归档、作废等整个生命周期的控制管理。通过建立文件控制程序,保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的可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5.1.2相关要求 (1)文件在发布前均应经过批准,以确保文件的充分性和适宜性。(2)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更新,并重新批准。 (3)确保文件的名称、版本、编号、受控性质、和最新修改状态等得到有效的标识。 (4)确保在各工作场所,能从内网查阅或获得纸质的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5)确保文件保持完好、清晰,易于识别。 (6)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策划、运行所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

培训报告表格模板

培训报告表格模板【一】:培训总结报告-模板 汤浅(天津)实业有限公司 外部培训总结报告 填写日期: 2011年03月25 日 审核报告人刘金涛 培训报告表格模板【二】:培训反馈表(模版) 培训反馈表 根据公司以及员工个人发展的希求,安排了该次培训。首先感谢您参加本次培训,为使将来举办的培训能更符合您的需求,特别采取了不实名制,希望您对此次培训提出宝贵意见,感谢您的配合!请您针对下表中各项对应位置划“√”。 培训类别Δ营销Δ服务Δ债权Δ常务Δ部门Δ分公司Δ其他 培训报告表格模板【三】:培训需求分析报告(范本) 中层管理人员技能培训需求分析报告 一、培训需求分析实施背景 ××××年××月,通过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年度培训需求调查,了解到企业现任的中层管理人员大部分在现任的管理岗位上任职时间较短,并大多是从基层管理职位或各部门的业务骨干中提拔上来的。 通过需求调查分析,把管理技能的提升列为中层管理人员需要培训的重点内容之一。二、调查对象 企业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共计40人)。三、调查方式及主要内容调查方式访谈、问卷调查 (1)访谈由人力资源部经理作为培训需求分析的主要负责人,同企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共计40人)分别进行面谈,并与企业部分高层分别就这40人的工作表现进行沟通。 (2)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共发出40份,回收有效问卷35份。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其分析 (1)岗位任职时间从表1-2可以看出,50%的中层管理者到现任职位的任职时间都不足

一年,这足以说明其管理经验尚待提高。 (2)管理幅度从表1-3中可以看出,20%的中层管理者的直接管理人员在10人及以上,40%的中层管理者的直接管理人员在4~6人。目前有8个管理者没有直接管理下属,但只是暂时的,因为企业对这部分业务正在进行调整或重组,所以管理者角色认知是其必备的管理知识之一。 (3)制订工作计划从在访谈及回收问卷中获得的信息来看,大多数中层管理者是以月或者季度作为制订计划的时间单位的,很少有制定长期规划的。从与他们访谈的信息中得 知,在具体制订计划的过程中,在如何围绕总目标制订具体的可行性计划、如何确保计划的实现等问题上,他们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因而制订工作计划是其所需的重要内容。 (4)有效授权与激励授权和激励是管理者的重要管理技能之一,根据培训需求调查的结果来看,35人都表示自己会授予下属一定的权限并激励员工,但在工作中具体如何操作,40%的人员表示希望得到此方面的培训。 (5)高效团队的建设团队作用发挥得好,就能产生1+1>2的效果,至于如何带领及组建一支高效的团队,60%的人员表明自己缺乏这方面的技巧。 (6)员工培训所有此次培训对象的管理者都会对员工进行培训,但只有10%的人员制订了员工培训计划且认真执行,10%的人员认为没有时间对下属进行培训。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大都意识到对下属进行培训的重要性,但真正能落实的人比较少,而且他们对于培训技巧还需要学习。 四、培训计划建议 (1)时间安排。培训时间××日至××日,共计××天。(2)课程设置安排(见表1-4)。 表1-4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安排一览表 销售人员培训需求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部对公司销售人员进行了培训需求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103份。经过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撰写此分析报告,以作为2008年度开展销售培训的参考和依据。 一、销售人员总体概况销售人员调查数据分析 从学历上看,本公司销售人员主要由大专毕业人员组成,约占公司销售人员的7 6%;从男女比例来看,公司男女比例较为不平衡,男女员工的比例约为2 8%∶7 2%,以女性为主;年龄层次上,19~28岁员工占8 4%,共90人,可以看出本公司销售人员以“八〇”后为主;在“在本公司任职时间”一栏内,5 4%的人任职未满一年,有约22%的员工仍在试用期;在“是否有销售经验”一栏中,3 6%的人回答从未做过销售;在回答“是否对销售有信心”时,

(完整word版)10两化融合实施过程控制程序

两化融合实施过程控制程序 一目的 规范本公司两化融合体系实施过程策划工作,保证各部门各司其职,按流程工作。 二范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公司两化融合体系策划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以及主要工作流程。 三职责 3XXX部 负责召集部门的相关人员,讨论本企业如何建立、变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确定本企业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包括管理体系的层级关系和文件构成。 3公司各部门 根据对两化融合管理要求的理解,提出对本企业如何建立、变更管理体系的建议,并确认本部门在管理体系中应建立的两化融合作业指导书、记录等各类文件的名称和要求。 四内容 4.1术语和定义 SMART原则:是确定战略目标时,战略目标应具备要求:S=specitfic-具体-不含糊;M=measurable-可计量-可以量化;A=attainable-可行-可以达到;R=relevant-相关-与使命相一致;T=time based-定时-有完成期限。 4.2总体要求 4.2.1 目的 识别或建立企业两化融合对应的过程,明确过程之间的关系、过程控制方法、过程运作所需资源以及评测与改进方法,并形成文件化的两化融合管理系统。 4.2.2相关要求 满足两化融合的目标以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总要求。 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其连续性和完整性。 4.3体系的策划 4.3.1编制策划计划 公司高层管理者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策划的主要责任人,应指定专人编制两化融合策划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至少应包括: a) 管理体系策划的相关人员(包括召集人和参与人); b) 策划工作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c) 策划工作的主要形式、关键里程碑; d) 策划工作开始前相关人员应进行的准备工作及提交成果; e) 策划工作过程和决策机制; f) 本次策划的预期成果。 4.3.2审议方针、能力和目标 公司高层管理者应根据两化融合策划计划,组织审议公司两化融合的方针、能力和目标,审议重点为: a)审议公司两化融合的方针是否从企业的愿景和使命出发,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围绕获取 b)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主题,兼顾利益相关方的诉求,既体现了公司领导层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 的期望和要求,又满足公司未来几年内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c)审议公司是否识别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一般为五年)最有可能或最有必要争取市场竞争优势的方

两化融合全套文件(手册+程序文件+表单)

两化融合全套文件(手册+程序文件+表单)

广东XXXX股份有限公司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第A/0版) 文件编号:FY/QM-2017 编制:两化融合工作小组 审核:郑X龙 批准:柯X龙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01日实施日期:2017年08月01日

目录 0前言 0.1颁布令 0.2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3引言 0.4公司概述 0.5两化融合方针 0.6两化融合目标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与定义 4 可持续竞争优势 4.1 总则 4.2 识别公司的内外部环境 4.3 以获取与公司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 4.3.1 识别和确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4.3.2 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4.4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4.4.1 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 4.4.2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4.4.3 文件化信息 5 领导作用 5.1 最高管理者 5.2 两化融合方针 5.3 管理者代表 5.4 职责与协调沟通 5.4.1 职责与权限5.4.2 协调与沟通 6 策划 6.1 新型能力的识别与确定 6.2 新型能力目标的确定 6.3 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策划 6.3.1 总则 6.3.2 策划的输入 6.3.3 策划的输出 6.3.4 评审、批准、更改与控制 7 支持 7.1 总则 7.2 资金投入 7.3 人才保障 7.4 设备设施 7.5 信息资源 7.6 信息安全 8 实施与运行 8.1 总则 8.2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 8.2.1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 8.2.2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执行8.2.3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监督与控制 8.3 技术实现 8.3.1 技术方案 8.3.2 技术获取 8.3.3 技术实现的监督与控制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进一步加强对两化融合相关的设备设施的管控,满足公司新型能力提升的需求,确保设备设施安全可控,特制定本控制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对两化融合设备设施管理过程进行控制。 2 引用文件 QB/LHCW01.01—2014《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3 术语 3.1设备设施:设备设施是指工业通信网络设施、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生产线等加工设备、检测和监控设备,以及计算机、服务器等信息设备设施。 4 职责 4.1设备科负责组织制定公司年度固定资产(动能类、结转类)投资计划;负责零星设备(除信息化设备)的采购招标、技术协议及合同签订;负责维护和升级改造两化融合相关的工业控制设备设施;4.2企管部负责计算机和服务器等信息化设备设施的管理;负责编制年度信息类固定资产需求计划,负责维护和升级改造两化融合相关的设备设施;负责信息化维保服务的采购;

4.3 采购部门负责信息化设备采购招标及合同签订; 4.4各业务部门负责按照业务需要提出设备设施的需求,参与到设备设施维护和升级改造过程,监控设备设施日常运行状态,保障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5 内容和要求 5.1 工业设备设施管理 5.1.1 设备设施投资管理 5.1.1.1投资项目需求的识别 各业务部门根据生产管理的需要,识别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并编制次年度部门项目投资计划,提交设备科。 5.1.1.2投资项目的计划及目标制定 设备科在接到各业务单位次年度部门项目投资计划后,应组织编制公司《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并纳入固定资产项目管理范畴按照Q/ CWⅡ12 .04—2014《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进行控制。 5.1.1.3投资项目计划的评审及批准 设备科组织评审小组对《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进行评审,具体按照Q/ CWⅡ12 .04—2014《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要求执行。 5.1.1.4投资项目计划的实施 设备科按照通过评审、批准的投资计划,组织项目签批,并组织实施,具体按照Q/ CWⅡ12 .04—2014《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要求执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