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HIV实验室管理制度汇编

HIV实验室管理制度汇编

HIV实验室管理制度汇编
HIV实验室管理制度汇编

艾滋病实验室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实验室,强化职责,保证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消除实验室各种安全隐患,保证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和规范,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使艾滋病实验室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HIV实验室进入制度

1、所有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

2、外来参观者进入实验室前须报业务质量管理科登记并填写外来人员进入特殊实验区域审批表,经批准后方可进入。进入实验室前必须换鞋(或穿上鞋套,必要时换上工作服)且在实验室工作人员引导下进入实验室,离开实验室必须换鞋后才能离开。

3、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必须换鞋,穿工作服后进入。

4、实验室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必须换鞋,脱去工作服,不得穿上工作服离开实验室。

5、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得在实验室内会客,违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HIV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

1、目的

规范HIV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HIV实验室个人防护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管理。

3、职责

3.1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本细则规定程序进行检测工作。

3.2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和改进。

4、实验室安全防护

4.1 个人防护及保健

本实验室所用的个人防护装备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4.1.1 防护服

4.1.1.1 应满足实验室每个工作人员配备足够的防护服,包括白大衣、隔离衣或一次性工作服。平时应将清洁的防护服置于实验室清洁区内专用存放处。

4.1.1.2 离开实验室时,应脱去防护服。穿过的被污染的防护服应经消毒后方可洗涤或废弃。

4.1.1.3 当含有HIV的液体(样品)及有可能溅到工作人员时,应使用防渗透性的(如塑料)围裙。

4.1.1.4 当发现防护服已被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4.1.1.5 应配备足够的一次性橡胶手术手套、一次性口罩、安全防护眼镜及冲洗眼睛的装置。

4.1.1.6 应配备实验室专用的工作鞋,鞋面覆盖足背,鞋底防滑。

4.1.2 个人保健

4.1.2.1 高标准的个人保健对于减少感染的危险性很重要。皮肤受损、患病都会增加感染的危险。皮肤的任何伤口和擦伤都应以防水料覆盖。

4.1.2.2 进实验室前摘除首饰,修剪长的带刺的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4.1.2.3 进入实验实应穿隔离衣,戴手套。如果接触物传染危险性大,则应戴双层手套和防护眼镜。

4.1.2.4 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脱去工作服隔离衣,并洗手。

4.1.2.5 严禁在艾滋病实验室内进食、饮水、吸烟和化妆会客。

5 实验室管理要求

5.1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管理、建筑和设施的安全性应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9和本《守则》要求。

5.1.1. 根据本《守则》制订本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制度或安全标准操作程序(S-SOP),该制度或程序应适用于现在实验条件,并与实验室其它规定相一致。

5.2 意外事故管理

5.2.1 无论是否发生意外事故,每年都要对安全工作制度或安全标准操作程序及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修订,并有记录。

5.2.2 制定意外事故处理预案。建立意外事故登记和报告制度。

5.2.3 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和职业暴露事故进行调查、

登记、处理和报告。

5.3 人员培训和管理

5.3.1 中心应对所有检测人员提供并完成与工作相关的充足有效的技术培训。强化全员安全培训和“普遍性防护原则”安全意识。人员必须经过HIV检测技术和省级以上艾滋病实验室安全培训,包括上岗培训和复训,并接受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监督。科室负责人需对实验室工作和环境的安全负责,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责任保护自已和他人的安全。

5.3.2 新上岗人员必须告知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并进行安全教育,直至有能力后方能单独工作。

5.3.3 科室负责人应了解科室工作人员,在安排工作区域时,要根据人员的工作种类和所涉及的生物材料,对实验室环境做好安全检查。

5.3.4 新调入人员、外来合作、进修和学习的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经过单位批准。非实验室人员和非实验室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

6 实验室的安全操作

6.1 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区域时,要根据其工作的种类和所涉及的生物试剂,对实验室环境做好安全检查。

6.2 进入实验室应穿隔离衣、戴手套,必要时(如对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测时戴防护眼镜,以防污染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不得戴着手套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6.3 如接触物传染性危险大,可戴双层(两付)手套以增加保护。操作时手套破损,应立即丢弃、洗手并戴上新手套。

6.4 禁止采用口腔吸液管,必须使用移液器来操作实验室的所有液体。

6.5 操作中的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对大量溅出的浓度高的传染物在清洁之前先用1%次氯酸钠液浸泡,然后戴上手套擦净,并做好差错、意外、事故登记。

6.6 工作完毕,要对工作台面消毒。工作台面应当用0.1%~0。2%次氯酸溶液消毒或70%酒精喷洒消毒。

6.7 工作完毕,脱去手套后洗手,再脱去工作服再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6.8 血清及其它体液样品均应严格按要求妥善保存,HIV抗体阳性样品应做好标记单独保存。

7 避免利器的使用

7.1 尽量避免在实验室使用针头、刀片、玻璃器皿等利器,以防剌伤。如果必须使用,在处理或清洗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剌伤或划伤,并应对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7.2 尽量使用安全针具采血,如蝶形真空针,自毁性针具等,以降低直接接触血液和剌伤的危险性。

7.3 应将用过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剌、防渗漏的利器盒,针头直接放入坚固的容器内,消毒后废弃。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8 样品的采集

8.1所有的血液、血清、未固定的组织液样品,均视为有潜在传染性,都应以安全的方式进行操作。

8.2 应象操作未知传染风险样品一样,小心存放、拿取和使用包括可能有传染性的质量控制和参考物质。用后的包裹应进行消毒。

8.3 采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采血用一次性注射器,谨慎操作,防止发生剌伤皮肤和造成外界污染。

8.4 如用滤纸采样,则手指或耳垂局部消毒严格按常规进行。在剌破皮肤后,迅速把滤纸沾上,切勿让血液滴落在其物体表面造成污染。采血后要待血样干燥后再包装送检。

8.5 离心机要使用密闭的罐和密封头,以防液体溢出或在超/高速离心时形成气溶胶。

9 带入和带出实验室的物品

9.1 对所有带入实验室的物品都应进行检查。含有测试样品的包裹应在安全柜或送到合适的实验室方可打开,不能在收发地点和仓库等地点打开,包裹必须在下列情况下才能打开:工作人员应有过处理感染源方面的训练;具有处理感染源设备的实验室;穿戴防护衣的工作人员;用后置可消毒的容器中消毒。

9.2 打开标本容器时要小心,以防内容物泼溅。核对样品与送检单,检查样品管有无破损和溢漏。如发现溢漏应立即将尚存留的样品移出,对样品管和盛器消毒,同时要报告所长并填写差错、意外、事故登记。

9.3 检查样品的状况,记录有无严重溶血、微生物污染、血脂过多以及黄疸等情况。如是污染过重或者认为样品不能被接受,则应将样品安全废弃。同时将情况立即通知送样人。

9.4 对血液和体液常规操作可在工作台上进行。样品处理时若内容物有可能溅出,则应在生物安全柜中戴手套进行。同时应戴口罩、防护眼镜,以防皮肤或粘膜污染。

9.5 在将HIV/AIDS样本转到其它实验室时,运送样品时应防止对工作人员、患者或环境造成污染。护送样品的人应明确接收地点和接收入,实验室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人员应及时确认样品已送达指定的实验室,被转入安全位置并行到妥善处理。

9.6 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材料在带出实验室前应进行消毒。

9.7 用于空运的样品要按照国际空运协会(IATA)的规则进行包装和标记,并提交相应的资料。

10、支持性文件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

HIV实验室人员健康监护制度

1、目的

规范HIV实验室人员健康监护制度。

2、适用范围

适应艾滋病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3、职责

3.1 检测人员:严格执行本细则规定制度。

3.2 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和建立健康档案。

4、人员健康监护

4.1 严格执行实验室工作人员年度采血检测HIV抗体和健康监护,工作人员血清应长期保留。

4.2所进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前必须进行HIV抗体和乙肝、丙肝等肝炎病毒标记物的检测。

4.3对实验室工作人员注射乙肝疫苗。

4.4对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归档。

4.5遇有职业暴露等实验室事故,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及12个月采血检测一次HIV抗体并记录归档。

5、支持性文件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

实验室污染物、废弃物消毒处理制度

1、目的

规范HIV实验室污染物、废弃物的处理。

2、适用范围

适应艾滋实验室废弃物品处理及消毒方法。

3、职责

3.1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

3.2 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和改进。

4、废弃物处置

4.1从事污染物、废弃物消毒处理的工作人员必须懂得生物危险和必要的相关的基本知识。

4.2从事高压压力蒸汽灭菌操作人员必须持有压力容器作业上岗证。

4.3血标本、有感染性的试剂(试验后剩余和过期)、外部质控品等液态污物置于压力容器内高压消毒后处理,如有外溢,用消毒液消毒。

4.4盛装血液的样品管以及用于分装样品和实验过程中使用过的螺旋管置于压力容器内高压消毒后处理。

4.5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吸头装于专用的污物桶内,置于压力容器内高压消毒后处理。

4.6所有实验室固体垃圾置于专用污物袋内,交中心统一焚烧或有效消毒后丢弃,并填好污物、废弃物交接登记。

4.7 污染的非一次性工作衣应先消毒后再洗涤。

4.8尖锐物品应置于不宜刺破的容器内,消毒后用合适方法处理。

5 HIV实验室常用的消毒方法(常用消毒剂和消毒方法与病毒性肝炎消毒法相同)

5.1 高压蒸汽消毒,121℃,保持15~20min;

5.2 干燥空气烘箱消毒(干烤消毒),140℃,保持2~3h。

5.3 HIV实验室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

HIV实验室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是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含有效氯2000-5000mg/L)、75%乙醇和2%戊二醛,保持10~30min。

5.4 废弃物缸;5000mg/L次氯酸钠。

5.5 生物安全柜工作台面和仪器表面;75%乙醇。

5.6 溢出物;5000mg/L次氯酸钠。

5.7 污染的台面和器具;2000mg/L次氯酸钠,也可以用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器械可用2%戊二醛消毒。

6、支持性文件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

HIV实验室职业暴露处理登记制度

1、目的

规范HIV实验室职业暴露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应艾滋实验室职业暴露及消毒方法。

3、职责

3.1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

3.2 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和改进。

4、艾滋病的职业暴露后预防

职业暴露

艾滋病的职业暴露是指医务工作者、实验室工作人员及有关监管人员在从事HIV/AIDS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管理工作过程中,暴露于含有HIV的血液、体液和实验室培养液,即暴露于含有HIV的液体等引起的危害。

HIV/AIDS的职业暴露后预防

HIV/AIDS的职业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PEP)应包括急救、对暴露级别的评估、暴露源严重程度的评估、预防性用药的推荐处理方案、报告与保密。

4.1 职业暴露后的急救处理

4.1.1 剌激出血:职业暴露的紧急处理,只要情况允许,应实行急救。如皮肤有伤口,应当反复轻轻挤压,尽可能挤损伤处的血液。

4.1.2 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或沾污的皮肤。如果是粘膜暴露,应

用生理盐(或清水)反复冲洗。

4.1.3 受伤部位的消毒与包扎: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2000mg/L、次氯酸钠、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

4.1.4 由于暴露后有无采取急救措施对职业暴露后HIV感染有一定影响,故应尽量为受伤者寻找医疗机构,以求正确护理伤口和暴露后急救得理。

4.2 及时对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进行进一步咨询和处理包括以下内容:

4.2.1暴露级别(Exposure Code)的评估,分为1、2、3级。

4. 2.2 确定HIV暴露源头严重程度,分为轻度、重度和不明。

4.2.3 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预防性用药的推荐处理方案。

4.2.3.1 在暴露后预防用药应立即开始,最好在暴露后1~2h之内。虽然动物研究显示24~36h之后再进行预防性用药可能已无效,但是还不确对人员无效。对于感染危险性很高的暴露者,即使间隔时间很长(比如1~2周),也应考虑使用预防性治疗;因为即使不能防止感染,早期治疗对HIV急性感染也有好处。由于服用4周AZT(逆转录酶制剂)才有一定保护作用,如果无很大的副作用,预防性治疗用药时间应持续4周。

4.2.3.2 有关HIV暴露后预防的一些具体建议:美国PEP失败至少21例,其原因包括:①大剂量病毒接种;②开始治疗过晚;③用

药疗程过短;④用药剂量不足;⑤暴露源患者是否已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因此具体建议如下:

(1)如果存在用药指征,则应当在暴露后尽快开始PEP。

(2)暴露后72h内应当考虑对暴露者进行重新评估,尤其是获得了新的暴露情况或源患者资料时。

(3)在患者可耐受的前提下,给予4周的PEP。

(4)如果证实源患者未感染HIV,则应当立即中断PEP。

4.2.3.3 如果出现主观的或客观的毒副作用,应在专家的指导下,减少剂量或换用药物,并详细记录药物毒副作用情况。

4.2.3.4 育龄妇女使用AZT作为预防用药期间,应避免或终止妊娠。

4.3 登记、监测、报告与保密

4.3.1 建立职业暴露登记和监测制度

(1)职业暴露登记制度;建立“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保存和上报。详细记录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操作的具体部位、程度;暴露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它体液)和含有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包括赴现场专家或领导活动);是否采用暴露后预防药物,并详细记录用药情况、首次用药时间(暴露后几小时或几天)、药物毒副作用情况(包括肝肾功能化验结果)、用药的依从性状况。

(2)进行风险评估:与中心有关专家根据情况共同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确定预防药物和用药程序,并将处理情况向

中心领导汇报。

(3)监测暴露源:如果暴露源没有阳性或阴性的血清学化验结果应立即检测,最好做快速试验,因其结果可在几十分钟内得到。如果暴露源有急性HIV综合征症状,应同时检测病毒载量。

(4)监测职业暴露者:由中心抽血检测职业暴露者的HIV-1/2抗体(包括做快速试验),该血清留样备用。如果职业暴露者以前已有HIV抗体的化验结果,则应加以记录,暴露后1年内要定期监测HIV抗体,即分别在暴露后4周、8周、12周、6个月监测。并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

(5)使用预防性用药,应注意监测药物的毒副作用,包括使用预防性治疗时和服药两周后的全血检测、肾功能和肝功检测。小型事故可在紧急处理后,立即将事故情况处理措施报告主管领导和有关专家,以及时发现处理中的疏漏之处,使处理尽量完善妥当。不采取暴露后预防用药者,也要定期检测HIV抗体,检测时间同上。

4.2.6.2 保密和报告制度

(1)保密:无论职业暴露、重大事故或小型事故,对涉及的职业暴露者,均应注意保密工作。每一个得到信息的机构或个人均应做好保密工作。

(2)报告制度:如发生暴露应及时将填报的“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支持性文件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

HIV实验室差错、意外、事故处理登记制度

1、目的

规范艾滋室差错、意外、事故处理登记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艾滋室差错、意外、事故处理登记。

3、职责

3.1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

3.2 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和改进。

4、实验室意外和事故处理

意外—指发生了未导致个人伤害偶然发生的危险,但也可能已经发生了伤害。

事故—指发生了人身伤害。意外和事故都可被分为小型和重大的。

小型意外—少量潜在传染性物质漏到椅子上,其有效处理措施是消毒污染处。

重大意外—任何情况下,如果怀疑有严重性的意外,都将被视为重要的,实验室必须被清空,锁上,并且要请教安全专家,听从他们的意见。

4.1 意外和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

发生意外事故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4.1.1 皮肤针剌伤或切割伤: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冲洗,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72%乙醇或其它消毒剂消毒伤口。

4.1.2 皮肤污染:用水和肥皂冲洗污染部位,并用适当的消毒剂

浸泡,如75%乙醇或其它皮肤消毒剂。

4.1.3 粘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污染部位。

4.1.4 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

4.1.5 污染物泼溅:发生小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发生大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通知领导和负责人到达事故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的程序。

4.1.6 由于甲醛有致癌作用,不宜用于生物安全柜和实验室的常规空气消毒。

4.2 如果实验室一旦发生了重大泼溅事故,应按严重情况处理,并采取以下措施:

(1)从污染处疏散人员,但要防止污染扩散。

(2)控制污染—锁门并防止进一步进入。

(3)通知实验室安全负责人、主管领导等,以便查清情况。确定消毒处理的程序。

(4)如果认为合适,可进行生物安全柜和/或实验室的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但生物安全柜和/或实验室必须有可靠的密闭性能,人员必须完全离开。【生物安全柜:25ml福尔马林和等量水混合后放在一个蒸发皿中使其在密封的生物安全柜中蒸发,保持至少6h,最好过夜。实验室:福尔马林和水的体积根据实验室大小而定】。具体操作可按说明书执行。

(5)发生溢出后离开房间约30分钟。穿防护服,被溅的地方用经消毒剂浸泡的吸水物质覆盖;消毒剂起作用10-15分钟后清理该

地方。移吸水性物质,用消毒剂冲洗该地方。

4.3意外事故必须进登记,内容包括:

①意外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详细经过。

②处理方法和经过,包括专家或领导赴现场指导和处理的情况。

③随访检测的日期、项目和结果。

4.4意外和事故的报告和检测

4.4.1 发生重大事故时,在紧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即向主管领导和专家报告。同时抽血检测HIV抗体,暴露后4周、8周、12周、6个月要定期检测。

4.4.2 发生小型事故事时可以紧急处理后立即将事故情况和处理方法报告主管领导和专家。

5、支持性文件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

HIV实验室保密制度

1、目的

规范HIV实验室保密工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艾滋病实验室。

3、职责

3.1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

3.2 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和改进。

4、保密工作:

4.1严格按单位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保密制度执行。

4.2 与HIV/AIDS相关检测项目的所有资料均应严格保密,包括送检单与检测记录的保管、报告单的发放和工作人员年度采血检测报告等。

4.3 实验室所有人员应具有高度的保密意识。不可对无关人员透露检测结果。

4.4 保密制度纳入年度考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根据情况修订保密制度。

5、支持性文件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

HIV实验室诊断试剂使用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HIV实验室检验试剂使用管理。

2、适用范围

适应艾滋室检验试剂使用管理。

3、职责

3.1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

3.2 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和改进。

4、诊断试剂使用管理

4.1 试剂选择

试剂盒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批检合格,优先选择经过临床评估质量优良的试剂盒。

4.2 试剂登记并建挡

对调拨、赠送、自购试剂必须进行验收登记(登记于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试剂耗材来源及领取登记表)并尽量收集厂家的批批检国家批文(复印件)。建立试剂档案备查。

4.3 试剂使用

按试剂的失效期先后顺序,失效期短的先用,失效期长的后用。所有试剂必须在失效期内使用,过期试剂不得使用。

4.4 试剂保存

按试剂要求保存在专用冰箱内,每天记录冰箱温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迅速妥善处理,确保试剂使用。

5、支持性文件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

HIV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HIV实验室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HIV实验室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3、职责

3.1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本制度规定执行

3.2 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和改进

4、质量保证( QA )

4.1行政支持

行政部门要关心艾滋病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保证实验室负责人和主要技术人员的稳定,保证实验室建筑和设备需要、给予充足的经费支持,并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

4.2实验室规范化建设

艾滋病实验室的设置及其建筑、设施、设备必须符合《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4.3人员培训及其评价

实验室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技术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在工作中要定期或不定期接受复训。实验室主管领导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评价,包括工作的准确性、效率、执行安全条例和规章制度情况、职业道德、出勤率以及上岗资格等。

4.4标本收集、保存要符合《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

4.5检测方法和试剂的选择

应使用最可靠的检测方法和仪器,并定期进行评价。

4.6设备维护与校准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汇编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汇编 一、各级人员岗位职责 1、分管经理岗位职责2 2、质量管理部工作职责……………………………………………………………3 3、质量管理部部长岗位职责………………………………………………………4 4、质量管理员岗位职责……………………………………………………………5 5、质量验收员岗位职责……………………………………………………………6 6、质量养护员岗位职责……………………………………………………………8 7、出库复核人员岗位职责…………………………………………………………9 8、营业员岗位职责………………………………………………………………10 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文件 1、医疗器械购进管理制度…………………………………………………………11 2、医疗器械销售管理制度…………………………………………………………12 3、医疗器械产品入库验收、保管、养护及出库复核制度………………………13 4、医疗器械效期产品管理制度……………………………………………………17 5、医疗器械不合格品管理制度……………………………………………………18 6、医疗器械质量跟踪和不良反应报告制度………………………………………19 7、医疗器械售后服务管理制度……………………………………………………20 8、人员学习培训制度………………………………………………………………21 9、质量投诉、查询管理制度………………………………………………………22 10、文件、资料、记录管理制度…………………………………………………23 11、卫生及人员健康管理制度……………………………………………24 12、质量验收程

艾滋病传染病管理制度及办法

---------------------------------------------------------------范文最新推荐------------------------------------------------------ 艾滋病传染病管理制度及办法 艾滋病传染病管理制度及办法 一、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1、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2、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3、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艾滋病传染病管理制度及办法。 4、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5、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艾滋病传染病管理制度及办法。 1 / 13

二、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1、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2、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3、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县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4、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传染科(内科)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科进一步治疗。 5、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艾滋病传染病管理制度及办法。 6、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7、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备注: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

某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汇编(19项)

质量管理制度 一、技术交底制度 1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是指工程施工前由主持编制该工程技术文件的人员向实施工程的人员说明工程在技术上、作业上要注意和明确的问题,是施工企业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工作。交底的目的是为了使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了解工程的概况、特点、设计意图、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等。施工技术交底一般都是以有形物(如文字、影像、示X、样板等)向工程实施人员交流如何实施工程的信息,以达到工程实施结果符合文字要求或影像、示X、样板的效果。 1.1交底内容 不同的施工阶段、不同的工程特性都必须保持实施工程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都了解交底者的意图。 1.1.1技术交底应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专项施工方案交底、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四新”(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技术交底和设计变更技术交底;各项交底应有文字记录,交底双方应签字齐全; 1.1.2重点和大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由公司技术负责人对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进行交底。其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应由科技部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的内容包括:工程特点、难点、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进度安排、组织机构设置与分工及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等; 1.1.3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应由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负责,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对专业工长进行交底,如有编制关键、特殊工序的作业指导书以及特殊环境、特种作业的指导书,也必须向施工作业人员交底,交底内容为该专业工程、过程、工序的施工工艺、操作方法、要领、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 1.1.4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应由专业工长对专业施工班组(或专业分包)进行交底;如班组、环境条件、施工内容没有什么变化的标准层,在第一次详细交底后的交底中可以只将本次的不同内容和前一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交底,其它相同内容可不再交底;

软件研发管理制度

武汉新英赛研发管理 第一节 软件研发岗位职责 一、软件研发部经理岗位职责 软件研发部经理在总经理或主管副总的领导下, 全面负责软件研发部的日常管理, 组织 开展软件研发与测试工作,完成企业研发目标和经营目标。其具体职责如表 二、高级研发工程师岗位职责 高级研发工程师参与建立研发工作标准与规范,协助部门经理组织完成软件研发工作, 管理软件研发项目,改良升级进行软件。其具体职责如表 8-1所示。 8-2所示。

表8-2 高级研发工程师岗位职责 三、软件研发工程师岗位职责 软件研发工程师协助高级工程师进行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收集整理相关行业信息与资料,为软件产品决策提供依据。其具体职责如表8-3所示。

四、软件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 软件测试工程师主要负责软件测试工作, 根据软件产品规格和测试需求,编写测试方案、测试用例、测试脚本软件等。其具体职责如表8-4所示。 第二节软件研发管理制度 六、软件研发费用管理制度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 为了加强软件研发费用管理,规范资金的使用,减少公司不必要的损失,根据公司的实

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2 条研发费用管理原则。 1.计划统筹安排原则。 2.节约使用、讲求经济效益原则。 第3 条职责分工。 1.公司财务部负责研发费用的审批和报销,并随时监督费用的使用情况。 2.软件研发部负责研发费用的预算与使用控制。 第2 章研发费用的来源及使用范围 第4 条研发费用的来源。 1.公司对重点研发产品的专项拨款。 2.公司成本列支的研发费用。 3.从其他方面筹措来用于研发的费用。 第5 条研发费用的使用范围。 1.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2.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3.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以及相关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维修等费用。 4.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5.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设备调整及检验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的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用。用。6.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等费7.通过外包、合作研发等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个人或与之合作进行研发而支付的费8.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 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第3章研发费用的使用管理 第6 条专款专用。

预防艾滋病工作实施方案三篇精选(最新)

普合乡卫生院2018年艾滋病防控工作方案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上级相关防艾文件指示精神,全面有效开展我乡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广大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增强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我乡艾滋病疫情的蔓延。特制定我院艾滋病防控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文件精神为指导,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预防、控制和转介治疗措施,有效遏制我乡艾滋病疫情蔓延,最大程度减少艾滋病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危害。二、工作目标与任务 (一)基本原则 1、建立健全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 2、加强艾滋病防控机构能力建设,确保足够的人员和设施,满足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需求。 3、宣传“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为主的策略防治艾滋病。 4、深入开展注重实效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防治知识,消除社会歧视。 (二)总体目标 减少我乡居民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机会,减缓传播速度,有效遏制我乡艾滋病疫情的蔓延,使我乡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三)2018年防艾工作目标、任务 1、全乡15-49岁人口中,各村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各村流动人口达到80%以上,校内青少年达到95%以上,校外青少年达到85%以上。各村公共场所90%以上设置艾滋病防治宣传栏,各村公共场所90%以上有一条艾滋病宣传标语。 2、各村领导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9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各村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的宣讲覆盖90%以上。 3、本院职工100%接受过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 4、本院卫生技术人员100%、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和10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人员100%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和技能培训。

HIV初筛实验室相关工作制度样本

HIV初筛实验室工作制度 1、本实验操作人员必要经省艾滋病初检技术培训学习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严格遵守样本采集、保存制度;样品运送解决制度;遵守实验室操作、检 验成果报告解决和保密、实验室污染物废弃物以及工作人员防护消毒隔离制度。 3、积极参加上级实验室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 4、必要参加省临检中心室间质量评价工作。 5、未尽事宜按科室实验室按科室工作制度和有关管理条例执行。

HIV抗体检测程序及其流程 1、血液标本验收合格后,用初筛试剂进行检测,如呈阴性反映,则作HIV抗体阴性报告; 2、初筛检测成果呈阳性反映标本,须进行重复检测。复检时用两种不同初筛检测试剂复测; 3、如两种试剂复检成果均呈阴性反映,则作HIV抗体阴性报告;如均呈阳性反映,或有一份阳性,该标本需送上级实验室加以进一步证明。送检时应将重新采集该受检者血液标本和原有血液标本一并送检。 4、检测成果鉴定和解决 对HIV抗体阳性者应做好征询、保密和报告工作。对HIV抗体阴性者,如近期有高危行为如性乱史、吸毒史、受血史,或有急性流感样症状等状况,为排除窗口期也许,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持续2次。对HIV抗体可疑对象要做好征询和随访工作。5、、反馈与报告程序 (一)初筛检测中发现HIV抗体阳性反映标本,应尽快(城区普通规定在48小时内,农村规定在96小时内)将血样连同原始实验资料(涉及厂家批号、试剂种类、有效期,如ELISA实验应附上阴性、阳性对照值,Cut off值及样品OD值)和送检化验单送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初筛中心实验室,再转送确认实验室,或直接送至HIV抗体确认实验室。送检化验单必要由初筛实验室一名直接实验操作人员和一名中级技术职称以上负责人员签名。初筛实验室不得向受检者宣布初检阳性反映成果; (二)做好标本收集与检测登记工作,每月5日按统一表格向卫生行政部门指定HIV抗体初筛中心实验室报告检测状况,如无HIV抗体中心实验室,则直接向省级HIV抗体确认中心报告。

(完整版)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文件(汇编材料)

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文件 材料汇编 目录 序号标题页码 1、质量事故仲裁及责任追究管理办法 (2) 2、质量信息收集反馈制度 (10) 3、水泥及熟料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14) 4、水泥及商品熟料质量检验报告管理办法 (18) 5、外购原燃材料取样、检验、验收作业指导书 (23) 6、产品质量投诉与纠纷处理流程 (28) 7、试验质量对比验证检验管理办法 (32)

质量事故仲裁及责任追究管理办法 1. 总则为适应公司的快速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对品质管理的要求,建立完善内部质量监督、抽查、评价体系,提高质量监管能力,增强子公司质量责任意识,规范其质量管理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2. 事故分类 2.1 重大质量事故 2.1.1 出厂水泥品质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1.2 出口水泥(熟料)不满足合同约定指标; 2.1.3商品熟料安定性不良或f-CaO > 2.0% ;抗压强度3天低于 25.0MPa;28 天低于53.0MPa; 2. 2 质量事故 2.2.1 出厂水泥品质指标不符合海螺集团标准要求; 222商品熟料f-CaO> 1.5%;抗压强度3天低于28.0MPa;28天低于55.0MPa; 2.2.3 满足国家标准前提下,内贸产品品质指标低于合同约定要求。 3. 事故确定程序 3.1 内部客户投诉确定 内部客户投诉主要针对集团内部熟料基地向粉磨站销售商品熟料,因熟料质量不符合海螺标准要求,影响粉磨企业正常生产组织或产品质量而引起的投诉处理。 3.1.1 粉磨站对进厂熟料质量有异议,要同时向发运厂家和公司品质部投

诉,并确保投诉的及时性,具体投诉时间从卸船(车)开始计算,规定如下: 3.1.1.1 凡f-CaO 超标投诉,4 小时内电话反馈(如夜间可延长至次 日11 时之前)。 3.1.1.2抗压强度投诉:3 天抗压强度应在5 日之内;28 天抗压强度应在30 日之内。 3.1.2 粉磨企业如超过规定时间投诉的或未按规定留样的,品质部原则上不再负责协调处理,熟料基地也可不再对该批不合格熟料负责;而由此批熟料产生的一切后果均由粉磨企业负责(包括对最终产品各项品质指标负全责)。 3.1.3 投诉的确认 3.1.4 公司品质部在收到粉磨站投诉后,首先电话向发运基地了解情况,如发运基地认同粉磨站投诉,直接转入产量核减程序;如发运基地不认同,品质部督促其在24 小时内或根据粉磨企业需要派人到现场处理。3.1. 4.1 现场处理客户投诉时,双方首先对熟料到港(厂)时间、入库情况进行确认,并查看买方进厂检测原始记录,如发现原始记录有涂改现象则判定本次投诉无效,并追究子公司相关责任。 3.1. 4.2现场取样:因仲裁需要现场取样,买方应保证卖方到现场时能取到代表该批产品的样品,必要时可采取缓卸或将该批产品单独存放,以保证取样的代表性。 3.1. 4.3如船(车)未卸完,直接从20 个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不少于20kg ;如熟料已卸完进库,且该库内只有该批熟料,可共同在出库 皮带上取样,每小时一次,连续取24 小时或36 小时,合并 后混匀

软件公司技术研发部门管理制度汇编

软件公司技术研发部门管理制度汇编 目录 第一章技术研发部组织结构与责权 (2) 第一节技术研发部组织结构 (2) 第二节技术研发部职责与权力 (2) 第二章研发调研管理 (4) 第一节研发调研岗位职责 (4) 第二节研发调研管理制度 (6) 第三章软件研发管理 (10) 第一节软件研发岗位职责 (10) 第二节软件研发管理制度 (15) 第四章技术更新改造管理 (20) 第一节技术更新改造岗位职责 (20) 第二节技术更新改造管理制度 (22) 第五章知识产权管理 (26) 第一节知识产权管理岗位职责 (26) 第二节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28) 第六章技术研发类人力资源管理 (33) 第一节技术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制度 (33) 第二节技术研发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38) 第三节技术研发人员保密协议 (43)

第一章技术研发部组织结构与责权 第一节技术研发部组织结构 技术研发部岗位分布图 图1-2 技术研发部岗位分布图 在图1-1中,技改项目部一般是根据技术更新改造的实际需要而临时成立的组织,主要在技术总监的领导下,由技术部经理或其授权人担任技改项目经理。 第二节技术研发部职责与权力 一、技术研发部职责 技术部的具体职责如图1-3所示。

图1-3 技术研发部职责 二、技术研发部权力 为更有效地实现上述职能,技术研发部被赋予下列权力,具体如图1-4所示。 图1-4 技术研发部权力

第二章研发调研管理 第一节研发调研岗位职责 一、调研主管岗位职责 研发部调研主管的主要职责是在总经理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市场调查,收集并分析各类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相关信息和市场趋势信息,为研发规划和研发工作奠定基础。其具体职责如图2-1所示。 图2-1 市场调研主管的岗位职责

艾滋病档案管理制度

艾滋病档案管理制度 1.总则 1-1 为加强对艾滋病项目档案的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有效利用,根据艾滋病防治项目的相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办法适用于县内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档案的管理。 1-3 项目档案是指从项目批准、实施、评价到项目总结的全过程中,应当归档的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 1-4.项目档案管理实行分类负责集中管理的原则,纳入项目工作考核。2.归档范围及要求 2-1 归档范围: 2-1-1各级领导及项目单位在重要活动中形成的文字及声像等载体材料; 2-1-2经审核确立的项目活动计划、会议材料、文件; 2-1-3经批准实施的项目管理制度、办法; 2-1-4项目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记录、报表、图片、照片及声像等载体材料; 2-1-5其他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 2-2归档要求 2-2-1档案是项目督导、评估的重要依据,是项目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收集齐全,规范整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据为已有。

2-2-2凡应归档的档案材料,由形成部门负责进行整理、编辑,并加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2-2-3归档的声像材料必须在有关的设备上演示或检测,运转正常、图象清晰、声音清楚,内容完整准确后,方可归档。 3.分类与整理 3-1.分类原则:依据档案工作集中统一管理、维护档案完整齐全、便于利用的原则,档案材料一般按项目活动目标进行分类。 声像材料分类时必须遵循声像载体材料的自然形成规律,注意其成套性的特点,便于保管和利用。 3-2.整理方法: 3-2-1文字档案材料在项目活动结束后,及时装订成册,封存。 3-2-2声像档案应加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并与档案载体一同放在声像档案保管单位内。 (1)、照片档案应简要说明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摄影者等。(2)、录象、录音材料以自然盒(盘)为单位注明录制部门、地点、时间、内容、密级、带长(时间)、编号等。 (3)、光盘、软盘等应注明存储文件的内容、运行的软件、硬件环境、版本号等。 3-2-3应严格按照文字、声像档案载体的分类、整理顺序编制案卷目录。4.保管 项目科室成员根据各自分工,按项目目标,搜集、整理项目资料,由项目科室主任指定实行集中保存的管理方式

(工作规范)湖北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管理及资质认定工作规范

1 目的 为规范我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工作,明确资质认定的范围和形式;保证资质认定工作规范及评审结果客观、公正和准确,提高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管理工作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湖北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可供全省各级验收工作组相关工作人员和评审员使用。也可供各类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在申请资质认定准备工作和日常管理中参考。 3引用文件及技术资料 1)《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 2)《湖北省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实施办法》 3)《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 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4)》 5)《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6)《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2:2006/ISO 15189:2007)》 7)《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下发<湖北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相关操 作规程及检测工作记录(试行)>的通知》 4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类型:分为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和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两类,后者包括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和艾滋病检测点三种。

5 组织管理 5.1湖北省卫生厅是全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管理资质认定的主管部门,负责全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监督管理和发证工作。 5.2各级验收工作组 5.2.1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验收工作组(以下简称“省验收工作组”)设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量技术管理办公室,负责受理全省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市州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筛查中心实验室的申请、资料审核和安排初审,对已完成初审的初筛实验室安排现场评审。 5.2.2市、州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市级艾滋病检测实验室验收工作组(以下简称“市级验收工作组”)负责受理本辖区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申请、资料审核和安排初审,对已完成初审的艾滋病检测点安排现场评审。 5.2.3 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县级艾滋病检测实验室验收工作组(以下简称“县级验收工作组”),负责受理辖区内艾滋病检测点的申请、资料审核和安排初审。 5.3 评审组 5.3.1 评审员管理 5.3.1 评审员的基本条件:从事艾滋病相关管理人员;从事与艾滋病检测相关的技术人员;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热爱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管理工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经培训考核合格者。 5.3.2 评审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5.3.2.1 熟悉《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省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实施办法》、《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实验室生物安

建筑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汇编

弘业建设集团质量管理制度二 O 一五年

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建筑业发展的要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法令、法规,保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工程施工切实把工程质量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 第三条、贯彻建筑企业质量责任制,坚持“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原则,落实质量终身制。 第四条、工程质量检查监督及管理部门应独立履行质量检查、监督、控制、职责。各级人员必须支持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依章行使职权。 第五条、制度如有与上级有关规定相抵触的容以上级规定为准,各项目部、项目部依据本制度制定其具体实施细则。 第二章公司各部门的质量责任制 第一条、公司总经理的质量责任: 1、公司总经理是第一质量责任者,对整个企业的工作质量、工程质量负全责。 2、贯彻执行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的现行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法规。 3、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健全各级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4、决策、审批公司质量管理方针、制度、各级责任制。 5、完善和加强企业质量管理的培训、教育体系 6、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重视和支持质量否决权。 7、领导、组织、检查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完善持续改进措施。

8、掌握质量动态,协调各部门质量工作关系。 第二条、公司副总经理的质量责任 1、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始终把质量放在管理工作的 首位。 2、执行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验收标准、企业标准。 3、制订公司的质量发展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 4、负责落实制订公司质量责任制,公司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协调公 司各级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关系,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5、领导和组织公司的质量管理检查工作。 6、加强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支持和行使质量否决权。 7、掌握工程质量动态,领导质量预控,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8、对工程质量实行控,协助总经理行使质量奖罚权。 第三条、总工程师的质量责任 1、制定和完善企业标准,并对企业质量技术工作进行具体组织、指导。 2、负责公司围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的审批。 3、组织制订创优工程的工程质量计划,并针对目标加以落实,制订具体技术 措施。 4、组织各项目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通过职能机构使这项活动经常化。 5、制订公司确保工程质量若干规定,并组织实施。 6、负责组织对重大质量事故调查处理。 7、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推广和应用工程建设新技术、新工艺。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软件项目管理制度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软件项目管理制度 目录

项目开发计划 编制项目开发计划的目的是用文件的形式,把对于在开发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员、开发进度、所需经费预算、所需软、硬件条件等问题作出的安排记载下来,以便根据本计划开展和检查本项目的开发工作。编制内容要求如下: 1 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项目开发计划的目的,并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说明: a.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该软件的计算中心或计算机网络; C.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用得着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

出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 项目概述 2.1 工作内容 简要地说明在本项目的开发中须进行的各项主要工作。 2.2主要参加人员 扼要说明参加本项目开发工作的主要人员的情况,包括他们的技术水平。 2.3产品 2.3.1程序 列出需移交给用户的程序的名称、所用的编程语言及存储程序的媒体形式,并通过引用有关文件,逐项说明其功能和能力。 2.3.2文件 列出需移交给用户的每种文件的名称及内容要点。 2.3.3服务 列出需向用户提供的各项服务,如培训安装、维护和运行支持等,应逐项规定开始日期、所提供支持的级别和服务的期限。 2.3.4非移交的产品 说明开发集体应向本单位交出但不必向用户移交的产品(文件甚至某些程序)。 2.4验收标准 对于上述这些应交出的产品和服务,逐项说明或引用资料说明验收标准。 2.5完成项目的员迟用限 2.6本计划的批准者和批准日期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门诊工作规章制度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门诊工作容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流程图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流程图 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管理规

通过对艾滋病病人进行规的抗病毒的治疗可以控制艾滋病的进一步流行和传播,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了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为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提供抗病毒、抗机会性感染药物治疗,以延长患者生命,减低对家庭和对社会带来的负担,保障治疗工作科学有效开展,特制定本管理规。 一、工作原则 (一)为所有的符合治疗条件的病人提供服务。 (二)严格监督管理,杜绝药品浪费与流失。 (三)安全、科学、有效和。 二、免费抗病毒治疗服务对象和服务容 (一)免费抗病毒治疗服务对象 具有本辖区户口或暂住证的、符合抗病毒治疗临床标准的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持有效证件均可以获得免费抗病毒治疗。 (二)免费抗病毒治疗服务容 对于符合免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须为其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药品,并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免费提供定期的CD4细胞计数检测(2-4次/年)和必要的艾滋病病毒载量(1次/年)检测。超出免费服务容的治疗以及检测费用,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或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按医疗保险或公费医疗有关规定执行,其他人员费用自理。 三、目标及工作指标 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总目标是降低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具体的工作指标包括 (一)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的比例达到85%。 (二)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12个月病人依然存活并坚持治疗的比例达到85%。 (三)开始治疗的病人按照要求完成所有7次随访的病人比例达到100%。 (四)符合治疗条件的病人服用预防机会性感染药物的比例达到80%以上。 (五)开始治疗的病人按照《国家艾滋病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的要求完成所有4次CD4细胞检测的病人比例达到100%,病毒载量检测90%。 (六)为所有符合治疗条件且愿意接受治疗的儿童提供规的抗病

质量管理部管理制度汇编

质量管理部管理制度汇编 质量管理部 2009年

目录 第一部分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 (3)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原材料的质量管理 (4) 第三章产品生产中间过程质量管理 (5) 第四章成品的质量管理 (6) 第五章附则 (8) 第二部分铝及铝合金产品出入库管理制度 (8) 第一章总则 (8) 第二章铝及铝合金产品出入库管理 (9) 第三章检查与考核 (10) 第四章附则 (10) 第三部分关于成品铝锭检查验收内控标准及有关事项的规定 (10) 成品铝锭检查、计量、验收考核细则 (18) 第四部分电子地磅计量使用制度 (20) 第五部分阳极收货验收管理制度 (22) 第六部分进厂原材料及仲裁原材料取样标准 (26)

第七部分原辅材料备份、复检制度 (36) 第八部分煤炭发卡管理管理办法 (38) 第九部分煤炭卸货现场质量扣重标准 (43) 第十部分包头希铝质管部煤炭现场采样方法 (47) 第十一部分制样处安全操作规程 (49) 第一章取样员安全操作规程 (49) 第二章钻床取样安全操作规程 (50) 第三章钻孔机取样安全操作规程 (52) 第四章采机械样操作规程 (53) 第十二部分现场管理处安全操作规程 (58) 第一章衡量工安全操作规程 (58) 第二章人工采制样操作规程 (60)

第一部分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在公司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和国家经贸委颁发的《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质量管理是贯穿于公司生产全过程的管理,是公司生产、技术管理的中心环节。质量管理应包括产品正式投产前的全部技术准备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市场调查、可行性研究、设计制定方案、试验生产及技术经济效果的鉴定等)、生产过程的管理(包括原材料管理、中间过程管理、产成品管理等)和使用过程管理。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全体员工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执行先进合理的技术标准,抓好每个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进行产品质量的技术分析,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努力生产适销对路、用户满意、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 第三条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及时制定和修订各项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方法,认真填写操作记录,及时排除影响产品质量的不良因素。在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岗位要建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切实加强岗位质量

公司品管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文件编号: 品管部 质量治理制度 目录

第一部分:品管组织架构及要紧岗位职责 一、组织架构图 (1) 二、要紧岗位职责 (2) 第二部分:原料、包材标签的品质操纵制度 一、原料品质验收流程图 (4) 二、原料取样验收标准 (5) 三、添加剂原料的验收流程标准 (9) 四、包材、标签品质验收流程图 (10) 五、包材、标签的取样验收标准 (11) 六、原物料不合格的处理标准 (16) 第三部分:成品的品质操纵制度 一、成品品质验收流程图 (17) 二、成品取样标准 (18) 三、成品不合格的处理制度标准 (19) 第四部分:化验室的品质治理制度 一、化验室的工作守则 (21) 二、检验数据、报告单的治理 (21)

三、原料、成品留样及观看记录的治理 (23) 四、化验室的卫生治理 (25)

五、化验室的安全、危险品的治理 (26) 六、标准试剂的配置、储存治理 (29) 七、检测方法标准(具体内容见“检测方法操作标准书”) (30) 八、仪器操作方法标准(具体内容见“仪器操作方法标准书”) (32) 第五部分:现场品控的品质操纵制度 一、现场质量巡查制度 (34) 二、原料现场品控的职责 (35) 三、生产现场品控的职责 (36) 第六部分:计量治理制度 一、总要求 (37) 二、品控部计量器具治理 (37) 三、生产部计量器具治理 (38) 四、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保养制度 (38) 五、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39) 六、计量器具的采购、入库、流转、报废治理制度 (39) 七、计量原始数据、技术档案和资料的保管、使用制度 (40) 第七部分:附件 一、品管部表单记录名称汇总表 (41)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各种制度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 信息管理制度 一、管理对象 辖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 二、管理目的 规范艾滋病、梅毒、乙肝各种信息资料管理程序,提高信息管理质量。 三、管理要求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记录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咨询信息的婚前保健、孕产妇保健、产时保健等相关登记 2、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每月5日将收集、整理和汇总相关检测、咨询信息上报县妇幼保健院。 3、各级医疗机构对检测发现的艾滋病或梅毒感染孕产妇进行随访和个案信息调查,按照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要求及时填写上报县妇幼保健院。 4、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当认真核对各类原始登记与记录,确保相关报表信息符合逻辑、完整、准确。 5、县妇幼保健院汇总、审核各医疗机构的月报和个案卡上报到市妇幼保健院。 6、确保信息的保密性。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医护人员 职业暴露及防护工作制度 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一、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6、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二、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31管理部质量管理制度汇编(正式)

工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核华兴建设有限公司第31工程管理部 2010年6月6日

目录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2) 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 (4) 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6) 开工报告申请制度 (7) 分包和劳务用工管理制度 (9) 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 (10) 及储存管理制度 (10) 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 (13) 检查、申报和签认制度 (13) 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验收制度 (18) 成品保护制度 (20) 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 (22) 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 (24) 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制度 (30) 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33) 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37) 施工日志填写制度 (39) 工程质量检查制度 (41) 工程变更设计制度 (43) 工程质量三检制度 (44) 质量例会制度 (46) 工程成品保护制度 (47) 项目部质量管理奖罚规定 (52) 管理人员质量责任制 (57) 中核华兴建设有限公司第31工程管理部 (64) 质量管理机构 (64) 纠正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65)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施工测量及复核工作,是项目施工的一项基础技术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质量,项目部主管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一、测量队应该核对有关设计文件和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2人独立进行,核对结果应做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分部技术部门主管复核签认,分部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并向申报专业监理工程师,经专业监理工程师的平行量测及测量成果资料符合无误后,并给予签字确认方可使用。 二、测量外业工作必须多测回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利用已知点(包括平面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 1、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相互校核,测量队长、测量组长对各自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签认。 2、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签认;对分工衔接上的测量工作,测量队要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 3、项目经理部分部测量队组织对控制网点和测量组设置的施工用桩及重大工程的放样进行复核测量,项目经理部分部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合格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 4、项目经理部分部总工程师和工程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进行检查,并作检查记录。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进行检查,并作检查记录。 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管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具体包括: ⑴项目交接桩资料,设计人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

软件开发管理制度汇编

软件开发管理制度 版本:V1.0 2013年1月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规自有软件研发以及外包软件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公司软件研发与管理,分公司参照执行。 第二条本制度中软件开发指新系统开发和现有系统重大改造。 第三条本制度中自行开发是指主要依赖公司自身的管理、业务和技术力量进行系统设计、软件开发、集成和相关的技术支持工作,一般仅向外购置有关的硬件 设备和支撑软件平台;合作开发是公司与专业IT公司(合作商)共同协作 完成IT应用的项目实施和技术支持工作,一般形式是公司负责提供业务框 架,合作商提供技术框架,双方组成开发团队进行项目实施,IT系统的日常 支持由IT技术中心和合作商共同承担,IT技术中心负责部(一级)支持, 合作商负责外部(二级)支持;外包开发是指将IT应用项目的设计、开 发、集成、培训等任务承包给某家专业公司(可以是专业的IT公司或咨询 公司等),由该公司(承包商)负责应用项目的实施。 第四条软件开发遵循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项目管理涉及立项管理、项目计划和监控、配置管理、合作开发管理和结项管理。软件工程涉及需求 管理、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用户接受测试、试运行、系统验 收、系统上线和数据迁移。 第五条除特别指定,本制度中项目组包括业务组(或需求提出组)、IT组(可能包括网络管理员和合作开发商)。 第二节立项管理 第六条提出开发需求的信息技术部门参与公司层面立项,进行立项的技术可行性分析,编写《立项分析报告》(附件一),开展前期筹备工作。《立项分析报 告》应明确项目的围和边界。 第七条应用系统主要使用部门将《立项分析报告》上交公司总裁室进行立项审批,以保证系统项目与公司整体策略相一致。 第八条《立项分析报告》得到批准后,成立项目组(如果是外包开发,则成立外包商项目组;如果是合作开发,则与外包商共同成立合作开发项目组,以下统 称“项目组”),项目组应包括业务组(由公司相关业务部门组成)和IT组 (自行开发为办公室网络管理员;外包开发为外包商成员;合作开发为网络

HIV实验室安全防护程序

HIV实验室安全防护程序 1.目的:为HIV实验室各技术人员规范实验安全操作程序, 保证检测技术人员人身生物安全,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HIV实验室技术人员。 规范性引用文件:《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4年5月31日颁布,2004年6月1日起实施。《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4,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2002-12-03发布,2003-08-01实施。 4 实验室安全防护 4.1 个人防护及保健 艾滋病实验室所用的个人防护装备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4.1.1 防护服 4.1.1.1 艾滋病实验室应为每个工作人员配备足够的防护服,包括白大衣、隔离衣或一次性工作服。平时应将清洁的防护服置于实验室清洁区内专用存放处。 4.1.1.2 离开实验室时,应脱去防护服。每次穿过的污染

的防护服应及时放入污衣袋中,待消毒后方可洗涤或废弃。 4.1.1.3 当含有HIV的液体(样品或病毒培养液)及有可能溅到工作人员时,应使用防渗透性的(如塑料)隔离衣。 4.1.1.4 当发现防护服已被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4.1.2 艾滋病实验室应配备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口罩、安全防护眼镜及冲洗眼睛的装置。 4.1.3 艾滋病实验室应配备实验室专用的工作鞋,鞋面覆盖足背,鞋底防滑。 4.1.4 个人保健 4.1.4.1 高标准的个人保健对于减少感染的危险性很重要。皮肤受损、患病都会增加感染的危险。皮肤的任何伤口和擦伤都应以防水敷料覆盖。 4.1.4.2 进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长的带刺的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4.1.4.3 进入实验室应穿隔离衣,戴手套。如果接触物传染危险性大,则应戴双层手套和防护眼镜。 4.1.4.4 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脱去隔离衣,并洗手。 4.1.4.5 严禁在艾滋病实验室内进食、饮水、吸烟和化妆。 4.2 实验室管理要求 4.2.1 建立安全制度 4.2.1.1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建筑和设施的安全性应符合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相关工作制度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信息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信息资料收集、管理及逐级上报制度。 2.指定保密意识及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负责信息管理工作。 3.加强信息的收集、报告、审核、管理及质量控制,确保信息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对信息数据的分析、利用及管理能力。 4.省妇幼保健中心每年汇总上报我省本年度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分析报告,并上报国家妇幼保健中心。 5.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月报表和个案登记卡留存备案。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信息数据 的收集和上报制度 1.本制度依据。。。制定,适用于全省所有开展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咨询检测和治疗的医疗保健机构。 2.所有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咨询检测和治疗的人员均为法定报告人。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记录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咨询信息的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产时保健等相关登记,在相关门诊、住院部、检验科建立检测、咨询登记本和阳性孕产妇专用登记本。 2.按照《关于做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信息管理工作通知》的要求,定期收集、整理和汇总相关检测、咨询信息,

并于每月定期报至县级妇幼保健机构。 3.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汇总后完成“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和“预防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并逐级上报,于每月定期报至省妇幼保健中心。 4.对全省所有医疗保健机构检测发现艾滋病感染确诊孕产妇/婚检妇女和梅毒感染、乙肝阳性确诊孕产妇后,须于24小时内电话报辖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逐级上报至省妇幼保健中心,并于5日内填写并上报个案登记卡。 5.工作月报表和个案登记卡通过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信息的网络报告。 6.在数据收集过程中,信息要符合逻辑、完整、准确、及时。纸质报表用蓝色或黑色签字笔,字迹清楚,填报人应签字,加盖单位公章。 7.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做好项目各种信息数据、表卡的留存、保密工作,不得向社会公开。 艾滋病和梅毒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制度 一、本制度依据。。。制定,适用于全省所有。。机构 一、艾滋病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艾滋病阳性孕产妇应加强孕产期保健及随访服务,包括采取安全性行为指导、营养指导、CD4+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及其他相关感染症状和体征的监测、安全助产等服务。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满1、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