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沉积古地理【10-7】海陆过渡环境及相模式

沉积古地理【10-7】海陆过渡环境及相模式

沉积古地理【10-7】海陆过渡环境及相模式
沉积古地理【10-7】海陆过渡环境及相模式

沉积古地理课程

o 第一章绪论

o 第二章沉积物的来源

o 第三章沉积学相关的流体力学基本原理

o 第四章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o 第五章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

o 第六章大陆环境及相模式

o 第七章海陆过渡环境及相模式

o 第八章海洋环境及相模式

o 第九章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

o 第十章沉积盆地及古地理分析

本章内容

o 第一节概述

o 第二节三角洲环境

o 第三节三角洲沉积模式

o 第四节河口湾环境

o 第五节扇三角洲环境及相模式

o 第六节辫状河三角洲相

第七章海陆过渡环境及相模式

第一节概述

海陆过渡环境包括三角洲和河口湾,位于海、陆之间的过渡地带。总是与河流伴生。这个地带宽窄不一,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特征是: 环境条件:含盐度不正常,受到河流、波浪、潮汐的共同影响。

生物:大陆和海洋的生物群混生,生物群分异度较低,而丰度较高,以丰富的广盐度的生物如双壳类和腹足类繁盛为特征。

沉积物:除大量发育由河流携带的陆源碎屑沉积物外,有时也因水体咸化而形成一些化学沉积。

沉积构造:水流、波浪形成的沉积构造共生(潮汐弱)。

地质记录:河流携带大量陆源沉积物在入海处沉积,沉积速度快,可形成厚度巨大的三角洲沉积体系。

三角洲与河流相伴

三角洲沉积体系

三角洲的概念:可追溯到公元约400年。当时,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观察到尼罗河口的冲积平原的平面形态与希腊字母Δ相似,于是就产生了三角洲的名称.三角洲指河流与海洋(湖泊)的汇合处(在河口附近)所形成的三角形碎屑沉积体。

海洋三角洲:是河流流水与海洋波浪和潮汐共同作用的产物。

湖泊三角洲:是河流流水与湖泊波浪共同作用的产物。

三角洲的规模可自数平方公里到几千平方公里。其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流的大小,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面积约5180km2。

吉尔伯特(1885)对邦维尔湖三角洲的研究。

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由于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发现许多大型油气田与三角洲沉积有关。

科威特布尔干油田为世界上第二特大油田,储量为94亿吨。

委内瑞拉马拉开波盆地玻利瓦尔沿岸油田为世界第三大油田。

美国墨西哥湾中新生代油气盆地,它们的主要产油层均属三角州沉积。

我国发现了与三角洲沉积有关的油田,如黄骅坳陷大港油田的东三段油藏,大庆油田的K油藏等。

目前世界上很重视三角洲的研究。

世界最大的三角洲是印度恒河三角洲

宽320km,长500km,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分属孟加拉国和印度。下游分流水道有8条。河口部分有大片红树林和沼泽地。

尼日尔河三角洲与油气田分布

贝茨(Bates,1953)对三角洲形成的水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他将三角洲河口比作为水力学上的一个喷嘴。河水通过河口流入蓄水体时,形成自由喷流,并可分为轴状喷射流和平面喷射流两种流动类型。

轴状喷流:指河水与蓄水体水的混合作用发生在三度空间(纵向的),其混合作用较快,致使水流速度迅速降低。

平面喷流:指河水与蓄水体水的混合作用发生在二度空间(表层水),其混合作用较慢,但可扩散到盆地较远的地方。

轴状喷流和平面喷流在海洋三角洲和湖泊三角洲中的反应有所不同。

A.等密度流型:河流水和蓄水体密度近相等湖泊三角洲型

河水注入湖水,两者密度相等,发生轴状喷流,平面喷流不明显。水发生三度空间的混合,流速迅速降低,沉积物在河口迅速堆积,形成湖泊三角洲。

B.低密度流型:流入水密度小于蓄水体密度海洋三角洲型

河水(淡水)密度小于海水 (咸水)密度,河水密度为海水密度的6%。淡水在咸水面上向外方流动,以平面喷流为主。沉积物向外散布很远,即沉物可被带到远岸区沉积,形成以河流作用为主的海岸三角洲。

C.高密度流型:流入水密度大于蓄水体密度重力流型

流入水的密度大于蓄水体的水密度。

沿着水底发生的平面喷流。

冰冷的水流注入到较温暖的湖泊中,或含有大量悬浮负载的洪水水流进入湖泊中时。

含泥砂的河水密度很少超过海水密度。

高密度流型也发生在大陆坡上,未固结的海底沉积物,因受重力等作用而发生滑塌,其结果形成浊流。

二、三角洲的形成和发育

影响三角洲形成和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河流的流速、泄水量、搬运泥砂量(载荷量)

泄水和蓄水体的相对密度的大小

沉积介质类型(河流、波浪、潮汐、海流)和强度

沉积盆地的构造性质,其中包括沉积盆地的稳定性、沉降速度和海水进退等

三角洲主要是由河水搬运来的泥砂在河口附近堆积而成(建造),但波浪或潮汐等作用可以使它们遭受冲刷、改造,并使其重新分布(改造)。

如果河流比较大,搬运来的泥沙多,而海水作用弱,则三角洲迅速发育,并不断向海方向推进生长(如美国密西西比三角洲)。

如果河流小,搬运来的泥砂少,而海水作用又强,则三角洲发育缓慢,甚至不发育三角洲,而是以河口湾环境出现(如杭州湾与钱塘江)。

美国密西西比三角洲,其河流远源流长,携带大量泥砂,墨西哥湾的波浪和潮汐作用较弱,致使密西西比三角洲向墨西哥湾延伸达48km,成为世界上罕见的三角洲。

三角洲的形成发育过程实质上是分支流河道不断分叉和向海方向不断推进的过程。在河口,由于海底坡度减缓,水流分散,流速突然降低,大量底负载物质便堆积下来,形成河口沙坝。

由于河口沙坝对水和沉积物的阻截,水流向两侧方向冲刷和侵蚀,形成分支流,并在其两侧形成新的水下天然堤。

分支流河道向海和向盆地方向,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不断扩展为三角洲沉积体系。

三角洲形成的其他因素:

决口扇的作用(转移的突破口)。

天然堤的作用(保驾护航)。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主河道也可以回到原来三角洲废弃的地区,产生新的三角洲,最后形成三角洲体系。

密西西比三角洲由七个三角洲叶状体相互交错叠置而成。

密西西比三角洲由七个三角洲叶状体相互交错叠置而成

三、三角洲的类型

三角洲的类型划分主要是根据其形态,而不同的形态主要是由于河流、波浪、潮汐作用控制的。

盖洛韦提出了三元分类方案。其中有三种极端类型的三角洲:

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河控三角洲)

波浪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浪控三角洲)

潮汐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潮控三角洲)

1.河控三角洲

河流作用为主,平面形态呈长三角形,泥砂输入量大,砂与泥比值低。天然堤发育好,使分支流河道趋于固定。分支流河口沙坝很发育,它们向前延伸,形成的“指状沙坝”(长轴方向、沉积走向与滨线垂直)。

Bay head: 美国南部海湾外侧的湿地(沼泽)。2个新的湿地三角洲。Atchafalaya Bay: 阿查法拉亚湾。

2.浪控三角洲

波浪作用大于河流作用,有一条或二条主河流入海,分支流不太发育,输入的泥砂量少,砂与泥比值高,输入的砂泥很快就被波浪作用改造,于是在河口两侧形成一系列平行于海岸分布的海滩沙坝,只在河口处才有较多的沙质堆积,形成向海方突出的河口(鸟嘴状)。巴西圣弗兰西斯科河三角洲为典型实例。

3.潮控三角洲

一、河控三角洲沉积模式

三角洲分为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及潮控三角洲。以下介绍河控三角洲的沉积特征。

三角洲可以划分为三种亚环境:

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前缘

前三角洲

1.三角洲平原

是三角洲的陆上部分,它与河流的分界是从河流大量分叉处开始。包括分支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沼泽、湖泊和分支间湾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分支流河道砂沉积与沼泽的泥炭或褐煤沉积。二者的共生是三角洲平原沉积的典型特征。

A.分支流河道沉积:

是三角洲平原的主体,大量泥砂都是通过分支流河道搬运至三角洲前缘的河口处沉积下来的。分支流河道本身的沉积具有一般河道沉积的特征,即以砂质沉积为主,向上逐渐变细,槽状、板状、波状交错层理,底界与下伏岩层常呈侵蚀接触。

B.天然堤沉积:

位于分支流河道的两旁。由洪水期携带泥砂漫出淤积而成。以粉砂和粉砂质粘土为主。水平层理和波状交错层理。

C.决口扇沉积:

洪水和河流冲破天然堤,在外侧更为发育。交错层理砂岩,呈透镜状沙体夹在分支间湾细粒粉砂质、泥质和沼泽沉积物之间。

D.沼泽沉积:

占三角洲平原的90%。表面接近于平均高潮面,是一个周期性被水淹没的低洼地区,水体为淡水或半咸水,弱还原或还原环境。沼泽中植物繁茂,多为芦苇等草本植物。岩性为

暗色有机质泥岩、泥炭或褐煤沉积。块状层理和水平层理。

E.分支间湾沉积:

分支流河道之间较低洼地区,常与海域连通(外侧)。泥岩为主,夹粉砂岩、细砂岩。水平层理,生物扰动构造,偶见海相化石。当三角洲向海方推进时,在分支流间湾地区

可形成泥岩楔(比沼泽的地貌低,靠海一侧)。

分支流河道

2.三角洲前缘

是三角洲的水下为主的部分,位于分支流河道的前端(河口部位)。是三角洲最活跃的沉积中心,是三角洲的主体。从河流带来的砂、泥沉积物在河口与海洋

结合部位迅速地沉积。由于受到河流、波浪和潮汐的反复作用,砂泥经冲刷、簸扬和再分布,形成分选较好、质较纯的砂质沉积集中带,构成了良好的储集层。

A. 分支流河口沙坝沉积:

泥砂在河口处沉积,砂和粉砂组成,分选较好,质较纯净。楔状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水流波痕和浪成波痕等。

B. 远沙坝沉积:三角洲前缘分为:分支流河口沙坝、远沙坝、前缘席状沙、水下分支流

河道和水下堤等。

位于河口沙坝前面,沉积物较河口沙坝细,粉砂、粘土。水平层理为主,亦有波状交错层理和脉状—透镜状复合层理。

C. 前缘席状砂沉积:

位于远沙坝前面(浪基面与平均低潮线之间的高能带),由河口沙坝和远沙坝进一步经海水冲刷,使之再行分布于其侧翼,薄而面积大的砂层。分选好,质较

纯净,平行层理、大型交错层理, 可成为极好的储集层。

3.前三角洲

是三角洲体系中分布最广、沉积最厚的地区。其海底地貌为一平缓的斜坡。主要由暗灰色粘土(富含有机质,其沉积速度和埋藏速度较快,有利于有机质转化为油气,是为良好的生油层)和粉砂质粘土组成。主要为水平层理、块状层理、生物扰动构造,含广盐度的化石,如介形虫、双壳类等。接近浅海的沉积特征。

密西西比三角洲实例

小结:

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平面上由陆地向海方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的陆上部分,分支河流和沼泽为主)→三角洲前缘(三角洲的水下部分,河口沙坝和远沙坝为主)→前三角洲(厚层泥质沉积)。它们在平面上大致呈环带状分布。

沉积物和生物特征:从三角洲平原到前三角洲其粒度由粗变细;植屑和陆上生物化石减少,而海相生物化石增多;多种类型的交错层理变为较单一的水平层理。

二、河控三角洲的沉积序列

河控三角洲的形成是不断从陆地向海盆方向推进,形成总体向上变粗(的反旋回)沉积序列(进积型沉积序列)。

三角洲平原:较粗粒分支流河道沉积和细粒沼泽沉积(有粗有细)

三角洲前缘:沙和粉沙沉积(粗为主)

前三角洲:泥(细为主)

三角洲沉积实例

沉积构造与沉积体系分析(湖泊三角洲的分流河道与沼泽)实例: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三角洲。

沉积相与沉积体系分析实例: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

沉积相与沉积体系分析实例: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

三、现代三角洲沉积实例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之一。长江口属中等强度的潮汐河口,波浪作用较弱。属河流—潮汐类型三角洲。长江全长约6300km,水量丰富,年平均输砂量大,约为4.86亿吨。

长江三角洲位于构造沉降区,携带的大量泥砂能持续沉积,三角洲规模大,总面积约5180km2。长江口地形复杂,浅滩沙岛呈雁行状展布。最大的崇明岛将长江分成南北两支。北支为长江即将废弃的河道;南支地形复杂。多次进行分支,中心有长兴岛、横沙岛和铜沙浅滩首尾相连,将南支又分为北港和南港。南港的河口沙坝再把河床分为南、北两槽。北支、北港、北槽和南槽共同组成了现代长江主要入海口地貌。

1.长江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A.生物组合特征:

咸淡水混合,生物有海陆混生特征,随含盐度趋于正常,生物丰度和分异度增高,在分支流和河口沙坝中见到植屑;在河口下段和浅海中见到棘皮动物、海胆刺和辐射硅藻等。

B.粒度分布特征:

颗粒一般较细,主要为细砂、粉砂和粘土,仅个别地段见到中砂。从河床沉积到前三角洲沉积,具有粒度由粗变细,分选性变差等特点。

C.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含量与沉积物粒度有明显的关系。颗粒粗时有机质含量低,颗粒细时含量高。因而有机质含量有向海方增加的趋势。

2.长江三角洲沉积特征

A. 分流河道沉积:

咸底部具有冲刷面,沉积层序为下粗上细的正旋回特征,总体颗粒较细,以粗粉砂为主,夹细砂透镜体。

B. 河口沙坝沉积:

最发育,砂质沉积体,沙坝长60—70km,宽10—15km。沉积速率高,沉积物较粗,主要为细砂,夹少量粉砂和介壳碎片。砂层厚度15—30m,最厚可达40m。在垂向上为下细上粗。层理发育,有韵律层理和交错层理。

C. 前三角洲沉积:

分布最广。主要为青灰、灰黑色粉砂质粘土或粘土质粉砂,水平层理,富含有机质。

四、古代三角洲的鉴别标志

(1)沉积结构:进积型三角洲为粒度向上变粗:下部前三角洲泥,中部三角洲前缘砂和粉砂;上部三角洲平原砂和泥,包括分支流河道砂、天然堤粉砂、分支间湾泥、沼泽泥炭。

(2)沉积构造:以水平层理和小型交错层理为主,向上出现大型交错层理。并有较多的变形构造。

(3)生物化石:海相及陆相生物,并有较多的半咸水生物。

(4)古流向:双向性。

(5)沉积物:很厚,可达几百米到几千米。

五、三角洲沉积与油气关系

三角洲与油气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具有远景的油气田,必须具备几项地质条件:生油岩、储油岩、盖层、圈闭等。

(1)生油层:前三角洲的暗色泥岩可作为良好的生油层。河流不仅为三角洲沉积带来大量的泥砂,而且带来了大量的有机物质。这些有机质随着悬浮的泥质一起在前三角洲地区沉积下来,它们为湖盆或海盆中的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促使生物得以大量繁殖、生长。前三角洲的泥岩中含有丰富陆源的及原地生物形成的有机物质。另外,在浪基面以下,为还原或弱还原环境。三角洲的沉积和埋藏都比较迅速,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转化。

(2)储油岩:砂岩是良好的储油岩。河控三角洲的河口沙坝、前缘席状沙、分支流河道沙;浪控三角洲中的海滩沙、障壁沙等。主要储集层是三角洲前缘砂岩和与三角洲破坏密切共生的海岸砂岩。例如,墨西哥沿岸盆地第三系下威尔科克斯群中已知的油气田主要分布在一个相对狭窄的三角洲前缘砂分布的地带内。

(3)盖层:沼泽、分支间湾、陆棚和前三角洲等泥岩为盖层。在三角洲体系中,生油层、储油层、盖层共同构成了良好的生储盖组合。

(4)圈闭:储油砂岩(席状砂、分支河道砂)多呈透镜体状,容易形成岩性油藏,这种圈闭大多是在沉积中形成的,其形成时间较早,有利于油气的聚集和形成,如墨西哥湾中、新生代油气田即与此有关。

第四节河口湾环境

在潮汐作用强的海岸河口区(条件:海岸较宽阔,局限海,河流规模较小或泥砂量较小,与泻湖不同的是有河流的影响,有时也不好分,称泻湖-海湾-河口湾),不形成三角洲,常形成河口湾环境。河口湾的外形一般呈漏斗状,靠岸一侧为受潮汐影响的曲流河道,外侧与广海相连,呈现向海方向逐渐变宽的轮廓。河口湾为被河水明显稀释、半封闭的海岸水体。

一、沉积作用

潮汐作用和河流作用为主。涨潮末期造成的水面坡降很大(渐涨),所以在落潮时,潮流速度加大(1—5m/s),常冲刷河床,妨碍了河床泥砂沉积,引起河床加深和变宽。

河口湾的展宽和加深,更有利于潮汐(波浪)更大规模入侵,促使河口湾两岸产生沉积物,从而形成浅滩。

当河流的流量小,涨潮流速大于退潮流速时,可出现涌潮,如钱塘江口,它属强潮汐河口,潮差大于4m。

强潮汐河口,潮差大于4m,河流的流量小,涨潮流速大于退潮流速,出现涌潮,如钱塘江口

潮流是双向的,沉积物的搬运也是双向的,涨落潮流的路线常常不一致,因此,在潮涨、潮落之间的地区形成了顺流向展布的长形潮汐砂脊。砂脊可达:高10—22m,宽300m,长度2000m。发育羽状交错层理。

细粒沉积物一般在河口湾的上部和潮坪上沉积。

在潮涨、潮落过程中,潮流的流速较大,使沉积物遭受强烈扰动,并呈悬浮状态搬运,较粗颗粒才能沉积。但在高潮、低潮、平潮、停潮时期流速较小,细粒和泥质发生沉积。砂质沉积物中夹有泥质薄层,是判别潮汐河口环境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沉积特征

(1)组分:以分选好的细砂和泥为主(泥大于砂,成互层状)。

(2)结构:从海向陆,粒度逐渐变细。

(3)沉积构造:波痕、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再作用面等。其中羽状交错层理和再作用面是潮汐作用的显著特征。在砂坪上(潮下带),波浪作用大于潮流作用,可形成大型浪成对称波痕。水流波痕仅出现在潮间坪下部。当活动期与滞流期交互出现时,分选好的纯净砂、粉砂与粘土常形成潮汐层理。河口湾的泥质沉积中主要发育水平层理和韵律层理。

(4)生物:以半咸水动物群为特征。并常发育生物遗迹构造和生物扰动构造。

三、沉积层序特征

可分为两种类型:砂质潮汐水道沉积序列和泥质潮汐水道沉积序列。

代表不同类型的河口湾环境;也可代表大规模河口湾环境不同部位的特征(向海一侧,砂多能高;靠陆一侧,泥多能低)。

(1)砂质潮汐水道沉积序列

潮上带:水平层理泥质沉积,并发育有植根或根茎构造。重要标志之一。

潮间沙坪:块状(生物扰动)砂,交错层理、波痕。

潮道浅滩:中—小型槽状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砂,其规模和厚度向上逐渐变小。

潮道底部:底界为冲刷面,底部由块状滞留(细砾、粗砂、介壳等)沉积物组成。

(2)泥质潮汐水道沉积序列

潮上带:含泥砾、植物根痕的粉砂质、泥质沉积。

盐沼:含植物的泥质沉积。

潮间泥坪:生物强烈扰动的泥质沉积。

潮间水道:生物强烈扰动的泥质潮间坪沉积(砂、粉砂、粘土、炭屑)。

潮道浅滩:缓倾斜的纹层状粉砂或细砂与粘土互层。

潮道底部:滞留沉积,生物扰动。与砂质潮汐水道相比,含有更多的木屑及细砾。

当河流作用明显,发育一定规模的三角洲时,也可称之为潮控三角洲。两者难于区分。

小结:河口湾环境的主要识别标志:

A. 分布范围较小;

B. 含半咸水动物群;

C. 分选较好和颗粒较细的砂、粉砂与较少的泥呈互层状;

D. 滞留沉积中通常含有异地搬运的介壳碎屑;砂质沉积物中可见到因潮汐作用而形成的羽状交错层理、再作用面和潮汐层理等。泥质沉积中(粉砂质沉积中)常见生物扰动构造;

E. 多为向上变细的沉积序列。当发育一定规模的三角洲沉积序列(向上变粗)时,则可归入潮控三角洲范围。

第五节扇三角洲环境及相模式

随着研究程度的深入,对三角洲的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其类型划分也提出了多种方案。重要的是分为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其中曲流河三角洲是最常见(如上所),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是1965年和1987年才提出。曲流河三角洲的是河流和海水(或湖水)长期作用的结果(规模大,时间长,构成三角洲沉积体系),按控制能量的不同,形成了河控、浪控和潮控三角洲。

一、扇三角洲概念

扇三角洲是美国学者G.K.Gilbert(1885)提出的,被称为吉尔伯特三角洲的沉积模式。

Holmes(1965)提出扇三角洲的术语,将其定义为“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McPherson等(1987)区分了两种主要类型:

(1)形成于冲积扇末端的, 有大量块体流沉积物的扇三角洲;

(2)主要受河流径流控制或与辫状平原相当的辫状河三角洲。

Nemec等(1988)指出:扇三角洲是由冲积扇提供物源,主要发育于水下的楔形沉积体,是活动的冲积扇与水体(湖、海)之间的沉积体系。

二、扇三角洲发育条件

扇三角洲以陆上沉积作用占优势,海(湖)边缘坡度变缓,向水推进一定深度为其特征。沉积物供应的体积、密度和丰度的相互作用以及滨岸带、浅海(湖)作用形成的。

受波浪和潮汐控制的水道分叉、河口坝淤塞和迁移是扇三角洲形态特征的重要控制因素。湖盆的波浪、潮汐和水流对扇三角洲的影响通常都相当小。

以事件性洪流沉积为主体,具有复合型(牵引流、碎屑流和片流)水动力机制。

发育扇三角洲的重要地貌条件是海(湖)岸附近地形高差大,岸上斜坡陡窄,物源近,碎屑物质供应充足。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临近高差大、坡度陡的隆起区,常与同沉积期大型断裂带相伴。

三、沉积特征和沉积相模式

1.沉积特征

扇三角洲就是高山与水盆地近邻,是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水中、水下冲积扇),有明显的陆上、过渡区和水下沉积部分。

(1)扇三角洲平原

陆上部分为近源的砾质辫状河,以水流和重力流的粗粒(砂和砾互层)沉积物为特征,砂砾层具不明显的平行层理或交错层理,分选差,具砂质基质,

砂砾比率向下增加。

(2)扇三角洲前缘(过渡带)

以较陡的前积相为特征,牵引流为主,常见大、中型交错层理。

(3)前扇三角洲沉积(水下扇三角洲)

以不规则分布的泥、砂和砾石的透镜状层理为特点。

2.垂向层序

自下而上为:前扇三角洲泥岩—扇三角洲前缘末端粉、细砂岩—扇三角洲前缘河道砂岩、含砾砂岩—扇三角洲平原砂砾岩和砾岩。

扇三角洲平原在洪水期和风暴期侵蚀海底后,回流过程中迅速向海推进。在扇三角洲平原产生从细粒的陆棚砂至粗砾石层的不规则的向上变粗的序列。

断陷湖盆扇三角洲常见进积型向上变粗的反韵律序列。

3.扇三角洲的类型和相模式(3种模式)

(1)牙买加型(斜坡型模式)

(2)阿拉斯加型(陆棚型模式)

(3)吉伯特型(断陷湖盆型模式)

一、辫状河三角洲的概念

由McPherson(1987)提出,定义为:由辫状河体系流入到停滞水体中形成的富含砂和砾石的三角洲。

其辫状分流平原由单条或多条河流组成。是介于粗碎屑的扇三角洲和细碎屑的正常三角洲之间的类型。

辫状河和辫状平原与冲积扇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与冲积扇毗连的辫状河冲积平原通常是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长,严格地说,已经并不真正属于冲积扇复合体的组成部分。

发育扇三角洲的重要地貌条件是海(湖)岸附近地形高差大,岸上斜坡陡窄,物源近,碎屑物质供应充足。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临近高差大、坡度陡的隆起区,常与同沉积期大型

断裂带相伴。

辫状河三角洲的类型

A-物源为远距离山区高地的辫状河三角洲

B-在冲积扇前方发育辫状分流平原的辫状河三角洲

C-与冰川冲积平原有关的辫状河三角洲

二、辫状河三角洲发育条件

冲积扇末端或冲积平原的辫状河直接进入海(湖)而形成辫状河三角洲。

距源区介于扇三角洲和正常三角洲相之间,在远离无断裂带的古隆起、古构造高地的斜坡带的沉积盆地中发育。

辫状河三角洲与扇三角洲在拉张盆地中可发生时空转换:在断陷湖盆演化早期,扇三角洲的发育与盆缘活动断裂关系密切,随着源区高地的不断剥蚀,盆地部分充填,冲积扇被冲

积平原与稳定水体隔开,扇三角洲转化为辩状河三角洲。

湖岸位置与砂体类型和演化关系

各种粗粒三角洲模式

三、沉积特征与相模式

1.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包括辫状河道和冲积平原,潮湿条件下可有河漫沼泽。高度的河道化、持续深切的水流、侧向连续性好是该亚相的典型特征。

辫状河道沉积:色杂、粗粒、分选差、成熟度差、底部发育冲刷充填构造。辫状河道充填物宽厚比高,剖面呈透镜状,以具大型板状和槽状交错层理、

平行层理的砾岩、砂岩及块状砾岩常见(也有以砂质为主的辫状河三角洲)。

冲积平原:由辫状河道的迁移摆动形成,一般范围较宽,如河北秦皇岛大石河冲积平原约5-6km宽,以砂砾质沉积为主。潮湿气候条件下可发育河

漫沼泽沉积,由棕褐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与煤层构成。

2.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

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和水下分流河道间沉积。

水下分流河道:是辫状河在水下的延伸部分,沉积物粒度较细,沉积特征与辫状河道极为相似,向上变细,单砂体厚度减薄。

辫状河人水后,携带的砂质由于流速降低而在河口处沉积下来即形成河口坝。辫状河三角洲通常由湍急洪水或山区河流控制,水下分流河道迁移性较强,河口不

稳定,难于形成正常三角洲前缘那样的大型河口坝,而与扇三角洲相似,河口坝不发育或规模较小。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主要为砂岩,也可见含砾砂岩和粉砂岩,

在垂向上一般呈下细上粗的反韵律,砂体中可见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

远砂坝:与河口坝为连续沉积的砂体,位于河口坝的末端。与河口坝相比,远砂坝砂体厚度较薄,岩性较细,多为细砂岩和粉砂岩。

席状砂: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连片分布的砂体,形成于波浪作用较强的沉积环境。先期形成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砂体被较强的波浪改造,发生横向迁移,并连接成片,便形成了席状砂。砂体的粒度较细,粉砂岩与泥岩互层,分选性和磨圆度较好。

水下分流河道间:沉积为水下河道改道被冲刷保留下来或沉积的较细粒物质,其沉积作用以悬浮沉降为主,为暗色泥岩,含粉砂泥岩及含泥粉砂岩,见水平层理及小型砂纹层理。

3.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

为泥岩和粉细砂质泥岩,颜色较深,有时见水平层理。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速度快,可形成滑塌成因的浊积砂砾岩体包裹在前辫状河三角洲或深水盆地泥质沉积中。

辫状河三角洲垂向沉积序列具有两种韵律结构:

(1)向上变细的退积型辫状河三角洲,剖面上表现为多个水流作用由强至弱向上变细的正韵律组合

(2)向上变粗的进积型辫状河三角洲,由多个向上变粗的沉积旋回组成

地质记录中以进积型辫状河三角洲垂向层序更常见,由上而下:辫状河-滨浅湖-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辫状河三角洲。

由于水动力条件和古地形条件的变化,辫状河三角洲垂向层序往往保存不完整,常以平原亚相和前缘亚相呈互层沉积出现在剖面上。

四、辫状河三角洲与三角洲之间的区别

1.与正常三角洲的区别

最大区别是供源和粒度不同,辫状河三角由辫状河为供源,短流程;而正常三角洲以曲流河为供源,长流程。辫状河三角洲粒度粗;而正常三角洲粒度细。

(1)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具辫状河的特征,即河道沉积物宽厚比高,呈宽平板状,碎屑颗粒较粗,砂、砾含量高(正常三角洲以砂、粉砂为主);河道砂体无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即顶积层亚相或溢岸沉积少;河道不稳定,很易迁移,因此粗碎屑砂体在平面上往成片分布。

(2)辫状三角洲前缘带水下分流河道发育,由于辫状河水流强度相对较大,且碎屑物质丰富,推移质/ 悬浮质比值大,因此进人水体后,河道沉积相对发育,而河口坝则处于次要地位,这与正常三角洲有较大区别。

(3)辫状河三角洲的个体比正常细粒三角洲要小,但经常成群分布,尤其是地形坡度较陡时。

2.辫状三角洲与扇三角洲的区别(记录,列表)

共同点:同属粗粒三角洲,前积作用形成的反韵律层序,都不太发育。

差别在于:

1、供源不同:扇三角洲供源为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供源为辫状河。

2、重力流发育程度不同:扇三角洲平原上多见泥石流沉积;而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上泥石流不发育。

3、砾岩发育程度不同:扇三角洲以块状砾岩为主;而辫状河三角洲以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为主,交错层理较发育。

4、沉积序列不同:扇三角洲的垂向沉积序列以砾岩为主,粒度的粗细变化较快;而辫状河三角洲的层序粒度变化相对较慢。

四川盆地北部晚侏罗世和白垩纪沉积古地理演化

四川盆地北部晚侏罗世和白垩纪沉积古地理演化本文以沉积学与古地理学、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实地观测野外露头剖面,整理分析收集的钻井和测井数据,将研究区地层划分进行重新厘定,将研究区划分为龙门山地层小区、川中地层小区和川东地层小区。对四川盆地北部晚侏罗世和白垩纪进行了沉积古地理的研究,编制岩相古地理图。 以沉积学为基础,对研究区上侏罗统和白垩系划分出冲积扇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体系4沉积体系,得出上侏罗统主要为河湖碎屑沉积体系和冲积扇—扇三角洲—三角洲碎屑沉积体系,下白垩统主要为冲积扇—扇三角洲及河湖碎屑沉积体系,上白垩统主要为河湖碎屑沉积体系。利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进一步将研究区的上侏罗统和白垩系划分出3个构造层序和10个三级层序,探讨了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特征和盆地的充填演化规律。 综合现有的资料和成果,结合古构造分析,沉积体系、地层和古水流的研究,运用点(单个剖面或者钻井资料)——线(剖面卡或者钻井的地层连井对比图)——面(古地理图)的编图方法,以构造层序为编图单元编制研究区晚侏罗世和白垩纪的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对编图前的设计、准备和编图过程等工作做了详细介绍。 由划分出的3个构造层序,编制了晚侏罗世(SS1)、早白垩世(SS2)和晚白垩世(SS3)3幅岩相古地理图,具有中等比例尺、较为合理的反映了区域性的沉积古地理特征的特点。最后,分析晚侏罗世—白垩统沉积古地理特征及演化,并与中扬子地区进行对比,得出晚侏罗世和白垩纪,四川盆地北部在挤压应力环境,古地理格局上逐步向西向南萎缩的过程,沉积相带总体呈NE-SW展布,晚白垩世四川盆地北部抬升,遭受剥蚀,沉积范围进一步缩小。

沉积古地理西山实习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沉积学及古地理学实习报 告 2011届地质学(基地班)专业 题目:北京西山实习报告 班号:10011110 学号:1002112103 学生:何晓宇 评阅教师:周洪瑞 2014年4月

1 前言 1.1 地质地理概况 北京西山是北京西部山地的总称,属太行山脉。北以南口附近的关沟为界,南抵房山区拒马河谷,西至市界,东临北京小平原。面积约3000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市面积的17%。走向北东,长约90公里,宽约60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级下降,依次有东灵山—黄草梁笔架山;百花山----髫髻山----妙峰山;九龙山- ---香峪大梁;大洼尖----猫耳山等4列山脉,永定河横切山体,为泥石流多发区。植被多为次生落叶阔叶林及灌丛,局部地区有人工针叶林,1900米以上出现山地草甸。百花山、东灵山、龙门涧等地已划为北京市自然保护区。 1.2 实习目的 此次实习为沉积古地理学的一次课间实习,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观察背景西山中新元古代——寒武纪末的地层,总结该地区的地质发发展史,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沉积古地理学的知识。 2 观察点描述 实习区地层发育较全,以沉积地层为主,主要发育有新元古界、早古生界、晚古生界及中生界。本次实习主要观察了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及上古生界二叠系。 2.1点1 地点:军庄南1km铁道旁 位置:N 39o59'10.39" E 116o05'25.84"h 127±4m 描述:点1主要出露二叠系红庙岭组的地层,以砂岩为主。 共分为11个旋回: ①底部为红褐色薄层砂岩,顶部为灰黑色粉砂质页岩。 ②底部具有冲刷面构造,具有大型及小型波状起伏;底部为灰黄色中厚层中粗粒含砾石英 砂岩,向上粒度变细,顶部为灰黄色薄层粉砂质泥岩。 ③底部具有冲刷面构造,发育大型板状交错层理,说明当时水动力较强;底部为灰黄色中 厚层含砾石英砂岩,顶部为灰黄色薄层粉砂质泥岩。 ④底部具有冲刷面构造;底部为灰黄色中厚层中粗粒含砾石英砂岩,向上粒度变细,顶部 为灰黄色薄层粉砂质泥岩。 ⑤底部具有冲刷面构造;底部为灰黄色中厚层中粗粒含砾石英砂岩,向上粒度变细,有一 条辉绿玢岩岩脉沿薄弱面插入,风化面为黑灰色,新鲜面为淡绿色,可见长石斑晶,顶

中国海洋文明地理格局的发展演变

中国海洋文明地理格局的发展演变 高乐华 重视海洋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海洋文明自身的历史发展逻辑出发,审视中国海洋文明的嬗变轨迹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梳理其地理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也能为当代中国海洋文明的复兴提供思考和借鉴。根据杨国桢先生关于中华海洋文明历史阶段的划分,可以将中国海洋文明划分为远古兴起、封建繁荣、殖民顿挫、当代复兴四个阶段,从中可以看出地理空间结构的变化。 1.远古时期中国海洋文明的地理格局 早期的中国海洋文明,是以北方东夷族和南方百越族建立起来的各“海洋王国”为根基发展起来的,此时的海洋文明地理空间格局是典型的双核式带状结构,如图1所示。东夷人和百越人皆善航海,主要依靠海洋生物资源来生存,遗留下来的众多旧石器以及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和沙丘遗址,是中国海洋文明最初的印记。秦汉之前,北方相继出现的齐国、燕国、莒国、莱国,南方的吴国、越国,乃至汉朝时的东瓯国、闽越国、东越国、南越国皆属于此时期的海洋王国,初步创造了以“舟楫、纹身、珠贝、商贸、海战”为表征的中国海洋文明。东夷和百越是中国在远古时代率先向亚太地区传播海洋文明的族群,他们通过漂流、航海、迁徙等方式将雏形中的中国海洋文明先后输送至环渤海、环东海和南海以及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太平洋岛屿,由此奠定了“东亚文化圈”和“南岛语族文化圈”基本地理格局,也为中国海洋文明的演进提供了基础架构。 2.封建时期中国海洋文明的地理格局 春秋战国时期,东夷人和百越人曾北上、南下、西进与内陆社会力量角逐,尽管秦汉的建立实现了对中华地区文明的统一,海洋文明开始受到更多内陆农耕文明的渗透,但封建时期中国海洋文明的地理格局在原双核式带状结构的基础上完成了不断延展和更新。中国海洋文明的封建时期自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公元前111年)开始至郑和下西洋(公元1433年)结束,属于海洋文明发展的繁荣时期。一方面,汉唐朝廷和民间以陆地为本位共同推进的海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对海洋文明的自然演进产生了一定异化和负面作用,但另一方面当时相对宽容的宏观环境也促使海洋文明得以进一步传承、积累与发展。随着航海能力的提升,中国沿海地区渐渐组建出通往越南、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波斯等更广阔地区的海洋贸易及文明交流空间网络体系。特别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江苏南唐国、浙江吴越国、福建闽国、广东南汉国以海洋贸易立国,开辟了更多航海路线,以至宋代以后,中国海洋文明中心不断南移东倾,形成了杭州(临安)、泉州等新的海洋文明节点,如图2所示。明代“郑和下西洋”更是将中国海洋贸易及文明交流空间网络推向极致,扩展到东亚、西亚以至非洲东海岸,如图3所示。总之,在1544年的时间里,中国海洋文明地理格局由最初的双核式带状结构经由向东南西北的蔓延,发展至以南北两大沿海区域为主的块状空间结构,继而又拓展为纵横交错覆盖半个地球的多核式网络空间结构,且不同于西方海洋国家的侵略和占领,极尽地展现出中国海洋文明包容、互惠、和谐、平等的风范。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几个主要的概念 课程名称:沉积学及古地理学 课程类别:本科地质学专业主干课 教学学时:48学时(讲课36学时,实习12学时) 使用教材:陈建强、周洪瑞、王训练编,2004,《沉积学及古地理学教程》。地质出版社。 课程的位置: 本科地质学(含理科基地班)的主干(专业)课,48学时,必修考试课程。 知识背景: ·地球科学概论(普通地质学):外力地质作用,地学科普知识。 ·岩石学:沉积岩石学及其成因s。 ·构造地质学:地质产物的被改造作用。 ·古生物学:生物与环境,生物与地质时代(演化)。 ·地史学:地层学和历史大地构造学基础,沉积古地理学基础。 ·沉积学与古地理学:提高、系统、详细,达到参加教学、生产、科研的基本能力。 · 沉积学及古地理学的概念 · 沉积岩石学(Sedimentary petrology)的概念 沉积学及古地理学、沉积岩石学、沉积学、沉积古地理学、 沉积环境、沉积相、瓦尔特相律、沉积相模式 是地球科学范围内具有较强综合性和理论性的分支学科。它包括沉积学和沉积古地理学两个分支学科与沉积学和沉积古地理学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沉积岩石学。其次是现代沉积学、现代地理学。本课程实际上就是“古沉积学、古地理学”。 狭义的沉积岩石学:研究沉积岩的物性(岩石、成分、结构、构造、分类)的学科。 广义的沉积岩石学:研究沉积岩的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及其形成作用、沉积环境、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1)既研究物性,又研究成因:除了研究沉积岩的特点外,还进行模拟实验,探讨沉积作 首页>>电子教材>>本章内容

· 沉积学(Sedimentology)的概念 · 沉积古地理学(Sedimentary paleogeography)的概念 · 沉积环境(Sedimentary environment 或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的概念 · 沉积相(Sedimentary facies, Facies )的概念 用的机理,分析沉积环境,研究其时空演化、分布规律以及与大地构造之间的关系。 2)既研究古代岩石,又研究现代沉积物。 广义的沉积岩石学概念中“广”的部分,拓展的部分实际就是“沉积学”的研究内容,即广义的沉积岩石学包含了“沉积学”。这是一种观点,另一种(欧美)观点是广义的沉积学涵 盖“沉积岩石学”。 沉积学是在沉积岩石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沉积学最早由特罗布里奇(1925)提出。沃德尔(1932)针对“沉积岩石学”经常被认为是对沉积岩的薄片研究,而提出“沉积学”是研究沉积物的学科(包含古代的沉积岩和现代的沉积物)。更具体来说,它研究沉积物的来源、沉积条件(沉积环境、沉积 相)、沉积作用及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的一系列复杂的成岩作用变化。“沉积岩石学”学虽然也包括对现代沉积物特征和成因的研究,但更多侧重于岩石组分的研究;虽然对宏观岩石学同样予以重视,但更多立足于显微和电子显微下的室内研究。因此,“沉积岩石学”和“沉积学”的研究内容是相互渗透和不可分割的,同时又存在不同的研究分工。所以,也可以用广义的沉积学包含沉积岩石学。 点:相分析(沉积环境)→线:相变、相模式(沉积环境变化)→面:自然地理、沉积古地理。 沉积古地理学:对一定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地层进行沉积相分析,得出当时不同地区的沉积环境、沉积条件及其相互关系,再造当时的海陆分布、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的学科。 它与沉积岩石学、沉积学和地层学的关系最为密切。沉积古地理学又是一门自然地理学与地史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总的来说,沉积学及古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所涉及到的学科包括:沉积岩石学、地层学、古生物学、古生态学、海洋地质学、流体力学和地球化学等。 环境是地理学中的概念,地理学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学单元,如山脉、河流、潮汐、沙漠、海洋等,这些就是自然地理环境(地貌单元)。 沉积学是研究沉积物质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环境,称之为“沉积环境”。 沉积环境:发生沉积作用的地貌单元(地点、场所)。指的是位置和条件。条件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三个方面。 沉积学是研究沉积物质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环境,称之为“沉积环境”。 沉积环境:发生沉积作用的地貌单元(地点、场所)。指的是位置和条件。条件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三个方面。 (1)物理条件:温度、压力、引力、重力、风、波浪、潮汐、水流、海流、风暴流等。 (2)化学条件:沉积介质(水、风、冰)化学成分、pH值、Eh值、溶解度、化学平衡程度、生物化学作用等。 (3)生物条件:生物的种属类型、生物物 理、生物化学作用等。 丹麦学者斯坦诺( Steno, 1669),“相”表示地层学的“时期”和“阶段”。 瑞士学者格列斯利(Gressly,1938),“相”沉积学含义,他发现瑞士J在岩性和古生物面貌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他将这些不同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称之为不同的相。 后来,关于“相”的术语使用出现了不同的理解: ①指岩石的类型(砂岩相); ②指岩石的成因类型(浊积岩相); ③指沉积环境的同义语(河流相); ④岩层生成时的古地理环境及其物质表现的总和(沉积环境+沉积相),如“河流砂岩相”,“浅海碳酸盐相”; ⑤与构造环境相联系(大地构造相),如“磨拉石相”、“复理石相”。 当前,多数学者把“沉积相”与“沉积环境”概念分开,回到格列斯利的最初含义。即把沉积相作为自然环境(沉积环境)的产物(物质表现)。 沉积相:能够反映沉积环境条件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的总和。这种记录主要表现为岩石组分、几何形态、结构、构造、生物化石等方面的差异,即具有该环境的沉积特征。 术语使用中采取其词干相同,而词尾不同秒来区别“沉积相”与“沉积环境”,“河流环境”表示“沉积环境”;“河流相”表示“沉积相”。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程度的不同,常使用“岩相”和“生物相”等次级术语来描述沉积特征。“岩相”是能够反映沉积环境的岩 首页>>电子教材>> 本章内容

2.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复习资料二 四、名词解释 1.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所以,竺可帧把从公元1400到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志时期”。方志时期又称为寒冷时期。 2.仪器观测期: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所以,竺可帧把此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3.地缘:此地线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4。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五、简答题 中国地势和地形的特点是什么? 答:其特点是自西向东构成了三个落差显著的阶梯。第一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第二阶梯从青藏高原往东往北,海拔都在20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分布着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第三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其平均海拔低于500米,滨海地带更低于海拔50米。整个中国的地势和地形就像一把巨大无比的躺椅,西北背靠欧亚大陆,东南面向太平洋。 中国五千年气候的变化大势分为几个时期? 答:中国五千年气候的变化大势是由暖变冷,大致分为四个大的时期:①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下限正好在商朝末年。②寒暖交错期。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下限到明朝初期。 ②方志时期,又叫寒冷时期。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下限到清朝末年。④仪器观测期。从公元1900年到现在。 中国地理的整体牲是什么? 答: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有两点:一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在一起。二是地理通道四通八达,形成了便利的交通。 中国气候的变化与灾荒疾病有无直接关系,为什么? 答:中国气候的变化与灾荒疾病有直接关系。因为自中国的气候转人寒暖交错期后,灾荒疾病随之增多。据统计,从西汉开始到1936年共2142年的时间里,灾害总数高达5150次,平均每4个月就有一次。由气候变化带来的灾荒疾病主要是旱、涝、蝗、风、雹、瘟疫等。 中国文化发展的迟滞为什么始于元明清时期? 答:因为元明清时期南北对峙有了新的变化,已经不是像宋金时期那样,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而是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悯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但处在北方的王朝政治中心,它的立国精神都是陈旧的重小农经济的,因此它从来不懂得在国家策略上保护南方经济的发展势头,从而使南北对峙,变成了政治与经济的对立和矛盾。所以说,中国文化发展的迟滞是从元明清时期真正开始的。 6.简述中国古代九州的地理划分? 答:《尚书禹贡》以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古济水、黄河之间为兖州;渤海、泰山之间为青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为徐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为扬州;荆山(今湖北南漳县)以南、衡山(在湖南)以北为荆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为豫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为梁州;西河(陕西、山西之间的黄河)以西、墨水(具体所指不清楚,大致为陕、甘、青交界地带的河流)以东为雍州;西河以东;东河(流经河北平原的黄河)以西为冀州。 7.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是哪些区域文化经过汇集融合,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基干的?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1张勇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I 张勇 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基地班,010101--35 2012-02-24 一.课程内容概括与分类 地史学定义: 地史学(Historical Geology ,也称历史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地质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具体包括地球岩石圈、水圈、气圈、生物圈的形成、演化历史和不同圈层间耦合关系。因此是地球科学范围内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历史性的分支学科。 总的说来,地史学的研究中心都与时间有联系,可归纳为沉积发展史,生物演化史,构造运动史。

沉积发展史:第 2 章 沉积古地理学 第 3 章 地层学 构造运动史:第 4 章 历史大地构造学 生物演化史:第 5-6 章 前寒武纪的地史 第 7 章 早古生代的地史 第 8 章 晚古生代的地史 第 9 章 中生代的地史 第 10 章 新生代的地史 课程性质和目的 地史学是一门内容丰富、涉及广泛和高度综合的地质学基础课程,对学生整体、全面、系统地球观的形成和后续课程的学习有重要作用。地史学课程宜在普通地质学等室内教学和必要的野外地质实习之后进行。 《地史学》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全面介绍地球的生物进化史、沉积发展史和构造演化史及其耦合关系以及全球性有机界和无机界重大事件及其环境、资源效应概况,使学生掌握地球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 2 章 沉积古地理学

沉积相、沉积环境、沉积相变和相律、现实主义原理在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沉积环境的主要识别标志;物理标志、化学标志及生物标志。主要沉积环境的沉积特征:冰川环境、河流环境、湖泊环境;三角洲环境、滨海环境、浅海环境、次深海和深海环境。古地理、古海洋和古气候分析的基本概念。纵向堆积作用、横向堆积作用和生物筑积作用,旋回沉积作用和非旋回沉积作用,旋回沉积序列。 沉积环境: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及其组合特征的自然地理单元。 沉积相:反映沉积记录成因(环境、条件和沉积作用)的原生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综合。相变: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在空间(横向)上的变化。 相分析(facies analysis):综合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推断其成因。 瓦尔特相(定)律亦称相对比原理(J Walther,1894) :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相互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 即在垂向上整合叠置的相是在侧向上相邻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biologic indicates/生物标志 physic indicators/物理标志 相标志(Sed. facies indicators)chemic indicators/化学标志 integrated indicators/综合标志 生物标志:实体化石,遗迹化石。

地理学习心得体会.doc

地理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地理学习心得体会 地理学习心得体会 经过一个学期对自然地理的学习之后,了解了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之前还没有接触 这门课程的时候,还以为自然地理知识单纯的讲地理知识,因为自己以前地理方面比较薄弱, 所以会觉得这会是门枯燥的课程。其实不以为然,在老师的讲课过程中通常会穿插许多的相关知识,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学 到的东西也就更多了,并不是局限。特别是做了地理这个网络小组的组员之后,因为平时偶 尔整理下交流论坛,逛多了这个网站的论坛之后,对这门课的有了明显的知识拓展。大家有 心搜集回来的资料,可是十分珍贵的,能被自己吸收可以说是件好事。学期快结束了,回想起来,我这个学期到底学了什么?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具有一定厚度的圈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区间内的一个特殊圈层。它是在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和生物能作用 下形成的,比地球的其他圈层的特征要复杂得多。在这里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状态的物质 同时稳定地存在并且相互渗透。只有在地球的这一部分才具有生物产

生和繁衍的条件,并成 为生物圈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因素。人类出现后,又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环境。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广泛,但主要还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 特征、结构、成因、动态和发展规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化的动态过程; 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各个区域的部门自然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并 进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为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受人类干扰、控制的人为 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整治措施。随着自然地理学的发展以及与许多自然科学发生联系,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按研究 的特点,自然地理学可分为综合性的和部门性的两组分支学科。综合性的分支学科有综合 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和历史自然地理学等。综合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 然地理环境整体的综合特征的学科。区域自然地理学是研究某一特定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 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发展变化的学科,也是区域地理学的分支学 科。古地理学是研究和重建地质时期地球表面自然地理现象的学科。历史自然地理学是研究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高分辨率层序_岩相古地理...

第35卷 第6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35No.6  2008年12月 JOURNAL OF CHEN G DU UNIV ERSITY OF TECHNOLO GY (Science &Technology Edition ) Dec.2008  [文章编号]167129727(2008)0620630209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高分辨率层序2岩相古地理特征 [收稿日期]2008207220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攻关项目(06201A 202201) [作者简介]柯光明(1979-),男,博士,研究方向:层序地层学与储层沉积学,E 2mail :kegm1979@https://www.wendangku.net/doc/d76511585.html, 。 柯光明1,2 郑荣才2 高红灿2 戴朝成2 翟文亮2 (1.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81; 2.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 [摘要]岩相古地理研究是重建地质历史中海陆分布、构造背景、盆地发育和沉积演化的重要 途径和手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的应用则有效地提高了岩相古地理图的精度。按照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将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划分为2个超长期、4个长期、14个中期及数十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分别以长期的上升和下降半旋回为单元,分析了须家河组不同时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认为:(1)四川盆地须家河期沉积主要由从周边山系向盆内和从川中隆起向盆地中心逐渐推进的,以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浅湖沉积为主的沉积体系组成,致使四川盆地浅湖区域为向南西倾斜的“∩”形,浅湖内零星发育有小型浅湖砂坝沉积;(2)沉积相带的展布格局严格受构造控制,以盆地边缘最为特征;(3)晚三叠世须家河期,以龙门山构造带逆冲推覆活动为主,米仓山-大巴山活动相对较弱。 [关键词]长期旋回;层序;岩相古地理;须家河组;四川盆地[分类号]TE121.3 [文献标识码]A 岩相古地理研究是重建地质历史中海陆分 布、构造背景、盆地发育和沉积演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宗旨是通过重塑盆地在大区域或全球古地理中的具体位置、恢复盆地沉积和构造演化及其与成烃成藏过程的关系,从而达到评价油气资源、了解油气分布规律和预测油气远景之目的[1]~[5]。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油气勘探,就需要编制精度更高的岩相古地理图,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其中的应用则为编制高精度的岩相古地理图提供了可能。本文以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6]~[21],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思想[22]~[24],选择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长期基准面旋回的上升和下降相域分别为编图单元进行岩相古地理研究,这种新的编图方法减少了由传统编图方法(如压缩编图、优势相编图和岩性比例编图等)所造成的模糊失真现象,有效提高 了岩相古地理图的等时性、成因连续性和实用性以及有利区块或有利相带预测与天然气富集成藏条件的评价水平。 1 地质概况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非常发育,有丰富的煤和油气资源。从目前所了解的地层发育情况,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可明显地划分为两种构造背景下的沉积类型(图12A ):(1)前陆盆地前渊强烈坳陷沉降充填型,须家河组沉积厚度大,一般在2.0~3.2km 内变化(局部厚度>3.2km ),主要为厚层块状砂岩、中至厚层状粉砂岩与薄层状泥岩的互层组合,局部夹有巨厚的块状砾岩层。一般被划分为须二-须六段,但大部分地区缺失须六段(图12B )。分布于龙门山推覆体东侧的广元、江油、绵阳、德阳、什邡、彭州、崇州、大邑、芦山

沉积盆地及古地理分析

第十章 沉积盆地及古地理分析 塔里木沉积盆地

沉积盆地:地球表面三度空间内,容纳沉积物堆积的场所。 沉积盆地分析:运用多学科(沉积学、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知识,采用多种方法(钻孔、露头观察、地球物理)对沉积盆地的形成、沉积充填、古地理演化

和地球动力学进行综合研究的过程。 古地理学:研究地史中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海陆分布、海平面变化、沉积介质性质、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生物分布等)特征及其发展历史的学科。 古地理分析:通过沉积学、古生态、古构造、地球化学等方法,再造地质历史时期中的自然地理景观的过程,也就是再造沉积区和侵蚀区的古景观的过程。古地理研究包括: (1)沉积古地理:反映海陆分布、各种古环境及沉积产物; (2)生物古地理:通过生物相、生物分区研究,确定古代环境(海陆,水深)的分布及其对古板块构造的指示意义。 (3)构造古地理:着眼于构造地貌标志,表示各种沉积类型、组合的分布,表示构造—地貌单元,如大陆边缘、岛弧、边缘海、裂陷槽等。

古地理分析的内容包括:确定侵蚀区位置、盆地边界、古地貌、母岩性质、介质类型、水动力条件、化学性质、古气候等。 古地理分析不仅可以确定当时的自然地理景观,还可查明沉积矿产生成与分布规律,阐明沉积作用与大地构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地壳运动与地质发展史,作出矿产的预测。 一、陆源区的分析 1. 判断古陆或侵蚀区的存在 2. 查明古地形的起伏特征 3. 物源区母岩性质的确定

(1) 砾岩的成分; (2) 砂岩的成分; (3) 碎屑重矿物组合 判断古陆或侵蚀区的存在 古陆或侵蚀区的概念:侵蚀区相对于沉积 区,在一定时期内,以风化侵蚀作用为主的地 区。如在一定时期内堆积了沉积物,则可以认 为是沉积区。 侵蚀区是向沉积区供给陆源碎屑的剥蚀区。 判断侵蚀区存在的6个标志: (1)地层的缺与失,某些地层可能是在沉积之 后被侵蚀掉的。 (2)地层的尖灭和较新地层的超覆。 (3)地层顶部有古风化壳存在,不整合接触。 地层的缺和失 (4) 根据沉积相变化: 从侵蚀区到沉积区的相变化有规律,海 侵相序或海退相序。

总结沉积环境的识别标志

总结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的指示标志 资勘111 宋杰 摘要:判别沉积环境涉及很多反面的知识。沉积环境分析是对具指示环境的成因标志进行综合分析,然后与沉积模式进行比较,从 而恢复古代沉积环境的方法。成因标志是指具有成因意义、能 反映其形成条件的各种特征。概括起来为物理、化学和生物的 3个方面标志。 关键词:沉积环境沉积构造地球化学标志生物标志 正文:沉积构造是相判别最重要的依据,也是最直接的证据,因此,沉积环境分析中特别强调沉积构造的观察与描述。此外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还包括地球化学标志、生物标志和粒度标志等。 一、沉积构造标志 根据其形成时间划分为:原生沉积构造与次生沉积构造。 原生沉积构造:沉积物沉积时、沉积后不久、固结前形成的构造。能反映沉积时的沉积介质类型和能量条件。是判别沉积相(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 次生沉积构造:在沉积物压实或成岩过程中生成的沉积构造,它反映成岩环境。 根据沉积构造的成因性质可分为三类: 1、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 2、化学成因的沉积构造 3、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

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在流体流动、重力等物理因素作用下而产生的沉积构造(原生)。其包括:层面构造(波痕、细流痕剥离线理、冲刷痕等)、层理构造(水平层理、平行层理、交错层理、递变层理、均匀层理、复合层理等)、准同生变形构造、暴露构造等。 化学成因的沉积构造:由结晶、溶解、沉淀等化学作用形成的沉积构造,其中,大多数是在沉积物压实和成岩过程中生成的, 属于次生沉积构造。其包括:结晶构造(鸟眼构造、示顶构造、晶痕)、压溶构造(缝合线构造)、增生与交代构造(结合构造、葡萄状构造)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生物活动或生长而形成的构造(原生)。其包括:生物遗迹构造与生物生长构造等。 二、物理化学标志 沉积地球化学在古环境分析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元素地球化学和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两个方面。 三、生物标志 生物化石不仅可以用来鉴定地层的地质年代,而且是进行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标志.。根据对现代沉积环境中生物的观察,生物群的分布及其生态特点严格受环境控制,在一定的沉积环境内均有与之相对应的特殊生物组合。因此,利用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的组合面貌和生态特特征可以分析其环境的盐度、古水深、底层性质和海水浊度等。 四、粒度标志 沉积物的颗粒大小称为粒度。粒度分布特征可以反映沉积介质的流体力学性质和能量,故是判断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的重要物理标

沉积学及古地理学教程

沉积学及古地理学教程 一、名词解释 1.流体:流动的物质为流体,从力学性质则是一种受任何微剪切力都能连续变形的物质 2.内摩擦定律:内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和相对速度差成正比,而与垂直距离成反比 3.牛顿流体:凡是服从内摩擦定律的流体称作牛顿流体 4.非牛顿流体:把不服从内摩擦定律的流体称作非牛顿流体 5.福劳德数:判别流体流动强度的准则,是一个无量纲数,是用于流体在明渠条件下的流动体制的无量纲数 6.雷诺数:将平均流速,管道直径,黏滞系数和密度归纳为一个无量纲数,称为雷诺数,表示流体的流动状态的无量纲数,是判断层流和紊流的定量准则 7.牵引流:是以一定介质动力导致流体运动并带动碎屑颗粒迁移的流体 8.重力流:是一种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的流体,其含有大量沉积物高密度流体 9.机械沉积分异作用:指母岩风化的碎屑物质和黏土物质在搬运和沉积的过程中,当沉积介质运动速度和运移能力降低时,他们相应的按照颗粒大小,形态,比重在地表发生分异并依次沉积 10.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物质因其本身的化学性质的差异,从溶液中沉淀将按溶解度从小到大的先后顺序依次沉积的现象 11.波痕指数:波长与波高之比 12.瓦尔特相律:在连续的地层剖面中垂直向上几种有成因联系的沉积相互出现的顺序,与他们在横向上所出现的相带毗邻顺序是一致的 13.沉积模式:对沉积环境的沉积特征,发展演化及其空间组合形式的全面概括,是以图形或文字方式表现的一种理想的,概括的沉积相格局称为相模式 14.沉积盆地:指岩石圈表面在三度空间内,容纳沉积物堆积和叠置的场所,其边界为各种不同性质构造活动带和自然地理障壁 15.沉积古地理:反映海陆分布,各种古环境及沉积产物 16.沉积体系:是与沉积作用和沉积环境有成因联系的三维岩相组合 17.垂向加积作用:指沉积物在地球重力场作用下从沉积介质中自上而下的堆积过程 18.侧向加积作用:沉积物在搬运营力的作用下沿搬运方向的堆积推移过程,他所形成的原始沉积层是斜列的

第3章地层形成的沉积环境沉积作用、古地理

第3章地层形成的沉积环境沉积作用、古地 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幻灯片1 第三章地层形成的沉积环境沉积作用、古地理 第一节沉积古地理学的概念和定律 一、沉积环境: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自然地理单元。 二、沉积相:能够反映沉积环境的岩石及古生物特征的综合。或者说,相是形成特定沉积环境的一套有规律岩石和生物特征的组合。 三、相变: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在空间(横向)上的变化。 相变:沉积相在空间上横向的变化。 幻灯片2 三、相变: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在空间(横向)上的变化。 Sandstone facies Shale & coal facies Carbonate facies Shale facies Facies changes 幻灯片3 四、相分析(facies analysis):综合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推断其成因(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相分析三要素 1、基本素材M a t e r i a l 2、基本原理P r i n c i p l e s 3、模式M e t h o d o l o g y M u d c r a c k s+R a i n d r o p s 幻灯片4

Induction(归纳), Deduction(演绎) 幻灯片5 五、相对比定律:19世纪末期由德国学者瓦尔特 (J.Walther,1894)提出,“只有 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彼此毗邻 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的重叠在 一起”。并进一步研究认为:岩相 类型在时、空分布上存在着内在 的联系(相变)。相对比定律又 称瓦尔特定律 即在垂向上整合叠置的相是在侧向上相邻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幻灯片6 相对比定律: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彼此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的重叠在一起”。并进一步研究认为:岩相类型在时、空分布上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相变)。相对比定律又称瓦尔特定律

郯庐断裂走滑活动与辽河盆地构造古地理格局

郯庐断裂走滑活动与辽河盆地构造古地理格局 李宏伟1,2,许 坤2 (11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北京100083;21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 摘 要:渐新世晚期,郯庐断裂的右行走滑活动控制了辽河盆地的构造古地理格局。研究认为,岩石圈断块沿郯庐断裂的走滑活动与大型板块构造的活动方式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伴随着郯庐断裂的右行走滑,从断裂的增压弯曲部位到断裂的释压拉张部位将发生岩石圈断块的汇聚与离散现象,由此造成了走滑断裂带上增压弯曲部位与释压拉张部位局部应力场性质的不同:增压弯曲部位应力相对集中,岩石圈断块发生汇聚、挤压、隆升;而释压拉张部位由于应力释放,岩石圈断块发生离散、伸展、沉降。岩石圈断块的隆升与沉降造成了渐新世晚期辽河盆地构造古地理格局的巨大差异。关键词:郯庐断裂;右行走滑;增压弯曲;释压拉张;断块汇聚;断块离散中图分类号:P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321(2001)04046704 收稿日期:20010420;修订日期:20010904 作者简介:李宏伟(1968—  ),男,工程师,博士研究生,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 0引言 郯庐断裂是中国东部的一条巨型走滑断裂带,该断裂带自南而北穿越渤海湾盆地,辽河盆地位于该断裂带之上[1](图1)。中、新生代以来,随着区域应力场的变化,郯庐断裂带发生了复杂多变的断裂走滑活动, 前人对此图1 郯庐断裂带(左)及其在辽河盆地的展布(右) Fig.1 T an 2Lu fault zone (left )and its distribution in Liaohe Basin (right ) 做了大量的工作[2,3] 。他们主要运用重力、磁力、电法、遥感及天然地震结合地面地质资料的方法,侧重于断裂带走滑与地震事件、金属矿床及岩石圈动力 学的研究,相应的研究区也多集中于前第三系基岩 出露区。但由于受资料所限,对渐新世晚期以来郯 庐断裂在巨厚沉积岩覆盖区的走滑活动研究相对较 少。1994年笔者利用最新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与钻井资料对辽河盆地构造进行了分析,发现郯庐断 裂的主干断裂沿走向出现明显的产状与性质的转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渐新世晚期张性构造与压性 构造在辽河盆地同期并存、辽河盆地构造古地理面貌差异显著等现象[4],这些现象用单纯的拉张作用或挤压作用等观点很难给予合理的解释。 通过开展地下地质与三维地震数据体的构造分 析,笔者认识到上述现象与渐新世晚期郯庐断裂在辽河盆地的右行走滑活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透过这些现象,剖析郯庐断裂在辽河盆地的活动规律,探讨其对渐新世晚期之末辽河盆地构造古地理的控制作用,对于指导走滑型断陷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1 渐新世晚期辽河盆地构造古地理格 局 辽河盆地是在郯庐断裂带的控制下发育起来的走滑型断陷盆地,渐新世晚期辽河盆地构造古地理格局与郯庐断裂带的走滑活动密切相关[4]。 第8卷第4期2001年10月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s ,Beijing ) V ol.8N o.4Oct.2001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泥盆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古地理背景_梅冥相

第34卷 第4期2004年10月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Jour nal of Jilin U niv 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V ol.34 No.4 Oct.2004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泥盆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古地理背景 梅冥相 1,2 ,曾萍1,初汉明1,刘智荣1,李东海1,孟庆芬1,易定红 1 (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2.教育部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摘要:滇黔桂盆地及其邻区的泥盆系包括下部的海侵碎屑岩系、中部的混合沉积地层和上部的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13个三级沉积层序和两个二级构造层序。不同阶段三级层序的相序组构特征及其空间变化代表了不同的岩相古地理背景,形成了一个受海平面变化和区域构造运动共同控制的沉积盆地充填序列;同时也反映出研究区域三级海平面变化与欧美地区相对比存在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层序地层格架;古地理背景;泥盆纪;滇黔桂盆地及邻区 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88(2004)04054609 收稿日期:20031222 基金项目:中国石化集团科技开发工程项目(N PJ-1008) 作者简介:梅冥相(1965),男,贵州仁怀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沉积学与地层学研究,E -mail:meiming xiang @263. net 1 Devonia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and its paleogeographical background in the Dianqiangui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MEI M ing -xiang 1,2,ZENG Ping 1,CHU Han -m ing 1,LIU Zh-i rong 1,LI Dong -hai 1,MENG Q ing -fen 1,YI Ding -hong 1 (1.School of Earth S ciences and Resour c es ,China Univer sity of Geosciences,Beij ing 100083,China ;2.K ey L aboratory o f L ithospheric Tec -tonics and L ithopr obling Techonology ,M inistry of Ed ucation ,Be 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The Devonian System in the Dianqiangui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consisting of three parts.T he lower part is a set of transgressive sandstones,the m iddle is a mixed rock series and the upper is marked by a set of carbonate rocks.For the Devonian System of the Dianqiang ui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13third -order sedimentary sequences can be discerned and they can be g rouped into tw o second -order tectonic se -quences.In different depositional periods,the facies -succession features of the third -order sequences and their regular spatial changes reflect various palaeogeographical patterns.Controlled both by the global sea -level changes and by the regional tectonic movements,a particular Devonian filling succession of the sedimentary basin w as form ed.The third -order sea -level chang es in the study area differ greatly from those of Europe and America. Key words: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paleogeog raphical patterns;Devonian;the Dianqiangui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0引言 滇黔桂地区的泥盆系研究程度较高,大量的研 究成果为我们的工作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果 包括:侯鸿飞等、钟铿等关于地层学的系统研究[1,2];曾允孚等对沉积岩相古地理的长期研究[3];

中国晚古生代古地理古环境特征

中国晚古生代古地理古环境特征 晚古生代时限距今410—250Ma,延续时间160 Ma。包括泥盆纪(410--354)、石炭纪(354--295)和二叠纪(295-250)。 晚古生代是一个地史发展的新阶段,全球有机界和无机界均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有机界海生无脊椎动物发生了重要变革,陆生植物开始大量繁盛,脊椎动物爬行类开始征服大陆,形成一派生机盎然的局面。泥盆纪是鱼类的全盛时代,又被称为“鱼类时代”。早泥盆世鱼类以无颌类为主,属于低等鱼类,中、晚泥盆世以盾皮鱼类为主,晚泥盆世生物征服大陆,鱼类向两栖类转化。两栖类在石炭纪得到蓬勃发展,并占统治地位,石炭纪晚期原始爬行类出现。早泥盆世晚期至中泥盆世卡是出现根茎叶分化明显的原始松类,晚泥盆世裸蕨类灭绝,乔木状植物占优势,并出现小规模森林,石炭纪陆生植物进一步繁荣,晚石炭世是全球重要的聚煤期。 无机界,在中国华夏板块和扬子板块碰撞形成华南板块,全球范围内形成联合古大陆。 泥盆纪处于加里东向海西—印支转折的重要时期,大部分地区处于伸展的构造体制。加里东运动之后,扬子上升为陆,因此,在泥盆纪初期,除东南钦—防地区残留海槽和滇东一带见到陆相泥盆系与志留系连续沉积外,华南其他地区均为遭受剥蚀的古陆或山地。早泥盆世主要限于滇黔桂海,以碎屑岩及泥灰质沉积为主;晚期开始出现南丹型和象州型岩相分异。中晚泥盆世由于地势平缓,海侵范围扩大,岩相分异加剧。滇黔桂地区以南丹型和象州型为主,湘粤地区为超覆区,上统上部锡矿山组下部为灰岩、泥灰岩及泥质岩为主,含著名的“宁乡式”鲕状赤铁矿,锡矿山上部以砂岩、粉砂岩为主,反映泥盆纪末期形成的海退沉积。湘赣交界、鄂西以海陆交互碎屑岩沉积为主,内夹灰岩、泥质灰岩和泥灰岩。闽中为山前断陷盆地的磨拉石粗碎屑沉积,下扬子地区:五通组以近海河湖相沉积为主,夹海相层(小腕足化石)代表潮湿气候条件下的近海河湖盆地沉积。华北板块为发现泥盆系沉积,因此可推断华北板块在泥盆系处于剥蚀古陆。 石炭纪古地理面貌是泥盆纪的继续和发展,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极地大冰盖几乎覆盖整个冈瓦纳大陆,随着极地冰盖的增长消融变化,海平面升降频繁。早泥盆世早期南华海盆范围与泥盆纪相似,为典型的陆表海,以碳酸盐台地沉积为主,珊瑚、腕足类、层孔虫等底栖生物发育。湘赣交境至广东陆峰一带为滨海碎屑沉积,更东的赣东和闽浙一带为陆相沉积。早石碳世晚期海侵范围扩大,造成地层超覆。南华还内主要为碳酸盐沉积,生物以大型长身贝类和少量浮游的菊石为特征。台间海槽仍然存在。下样子地区,下部为滨浅海砂岩,中部为灰岩上部为白云岩,总厚度仅数十米。晚石炭世海侵范围进一步扩大,浙西、闽西和中扬子地区均被海水所覆,岩相相对稳定,均为碳酸盐沉积,一般厚度200—400米。华北板块主要发育上石炭统,本溪组为滨海沼泽至浅海环境的产物,太原组内分为三段,每段底部均以粗碎屑沉积开始,发育大型板状、槽状或楔状交错层理,局部发育朗成交错层理,为平原三角洲沉积相组合,中部变细,出现页岩及煤层,上部为灰岩,含海相底栖生物,旋回现象身份清楚,反映陆相和海相交替出现的环境。晚石炭世晚期华北南部海侵范围更加广泛,在皖北、豫南及鄂尔多斯一带均有明显的超覆。 二叠纪是古生代末期,地壳活动又趋于活跃,全球范围内一系列板块碰撞拼合想成著名的联合古大陆。华南地区二叠纪遭受了晚古生代最大的海侵早石碳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