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学】化学综合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化学综合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化学综合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化学综合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化学综合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

一、中考化学综合题

1.工业废料石膏(CaSO4?2H2O)可以“变废为宝”,用于生产氧化钙、硫酸钾、电石(化学名称为碳化钙)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开了如下系列研究。

一、高纯CaO的制备

(资料一)

Ⅰ.石膏(CaSO4?2H2O)与碳粉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几种气态非金属氧化物。

Ⅱ.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甲同学用如图1装置制备CaO并验证石膏与焦炭高温反应的其他产物。

实验过程中发现: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中产生__现象证明有SO2生成;装置__中无明显变化和装置F中__现象证明有CO2生成。写出石膏与碳粉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二、硫酸钾和电石的制备

乙同学模拟生产化肥硫酸钾和电石的流程如图2:

(资料二)CaO与C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碳化钙(化学式为CaC x)和CO。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证明固体M中不含CaCO3的方法是____(写出实验的方法、现象)。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2KCl═K2SO4↓+2NH4Cl,该反应能析出K2SO4晶体的原因是__。

三、假设上述流程中制得的碳化钙(化学式为CaC x)固体中只含杂质CaO,乙小组同学为测定CaC x中x的值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三)CaC x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aO和CO2。

步骤一:称取3.76g样品于图3所示石英管中(测定装置图如图3,夹持及加热装置省略),反应前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样品至反应完全后继续缓缓通入空气,测得丙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增重了4.4g。(玻璃纤维可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步骤二:将石英管内剩余固体全部转移到水中,加入足量碳酸钠溶液,经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得到碳酸钙固体6克。试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的作用是__。反应完全后继续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

(2)根据步骤一、二计算该样品中钙、碳、氧的质量比为___,

计算确定CaC x的化学式(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

(3)若碳酸钙未能完全干燥,则会导致CaC X中的x的值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答案】品红溶液褪色E出现浑浊2CaSO4·2H2O + C 2CaO + CO2↑+ 2SO2↑+

4H2O↑CaSO4 + (NH4)2CO3 ===CaCO3↓+ (NH4)2SO4取少量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生成,则无碳酸钙相同温度下,K2SO4的溶解度小除去通入空气中的CO2气体将生成的CO2完全排入丙装置中吸收【答题空10】30:15:2CaC2偏小

【解析】

一、高纯CaO的制备

实验过程中发现: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生成了水)。根据信息提示“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结论是证明有二氧化硫生成,所以对应的现象为C中的品红溶液褪色现象,装置D是吸收二氧化硫,而导致高锰酸钾褪色.E装置的作用是证明二氧化硫已经完全被吸收,后面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所致,而非二氧化硫,所以证明二氧化碳生成的现象是装置 E中无明显变化(无二氧化硫的干扰)和装置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有二氧化碳),碳粉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SO4?2H2O+C 2CaO + CO2↑+2SO2↑+ 4H2O↑;

二、硫酸钾和电石的制备

(1)反应①是碳酸铵和硫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硫酸铵,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SO4+(NH4)2CO3═CaCO3↓+(NH4)2 SO4.由于碳酸盐遇到盐酸会生成气体,所以要证明固体M中不含CaCO3的方法是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气泡冒出;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2KCl═K2SO4↓+2NH4Cl,由于硫酸钾标注了沉淀符号,而已有的知识是硫酸钾可溶,说明在给定物质中溶解度相对最小,所以该反应能析出K2SO4晶体的原因是该温度下,K2SO4的溶解度小;

三、实验设计是通过通入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避免对后期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的干

扰),将碳化钙样品转化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将生成的二氧化碳用丙装置完全吸收,也就是装置丙的质量增加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为将二氧化碳完全吸收而避免残留于试管中,所以在反应完全后应该继续通入除去了二氧化碳的空气。右侧的碱石灰是避免右侧的空气进入装置内导致二氧化碳等被吸收,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所以:

①装置甲的作用是 除去空气中的CO 2气体。反应完全后继续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使残留在装置内的CO 2气体被丙装置充分吸收;

②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212162+?×100%=1.2g ,钙元素的质量为6g×40100×100%=2.4g ,则氧元素的质量为3.76g-1.2g-2.4g=0.16g ,该样品中钙、碳、氧的质量比为

2.4g :1.2g :0.16g=30:15:2;

对应的氧化钙的质量为0.16g÷(

161640+ ×100%)=0.56g ,则氧化钙中的钙元素的质量为0.56g-0.16g=0.4g ;

对应的碳化钙中的钙元素的质量2.4g-0.4g=2g ,则碳化钙中钙原子和碳原子的个数比为2 1.2:4012

g g =1:2; 所以CaC x 的化学式CaC 2;

(3)若碳酸钙未能完全干燥,则钙元素的质量会偏高,会导致CaC X 中的x 的值偏小。

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模拟生产化肥硫酸钾和电石的流程如下:

(资料一)氧化钙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碳化钙和一氧化碳。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证明固体M 中不含CaCO 3的方法是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H 4)2SO 4 + 2KCl ═ K 2SO 4+ 2NH 4Cl ,请你推测一下,该反应能得到K 2SO 4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假设上述流程中制得的碳化钙(化学式为CaC x )固体中只含CaO 一种杂质,该小组为测定CaC x 中x 的值进行了如下实验:

(资料二)①碳化钙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

②碳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气体。

步骤一:称取3.76g 样品于下图所示石英管中(测定装置图如下,夹持及加热装置省略),反应前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样品至反应完全后继续缓缓通入空气,测得丙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增重了4.4g (玻璃纤维可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步骤二:将石英管内剩余固体全部转移到水中,加入足量碳酸钠溶液,经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得到碳酸钙固体6克。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甲的作用是_____。反应完全后继续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

②根据步骤一、二计算该样品中钙、碳、氧的质量比为_____,计算确定CaC x 的化学式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③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如图。经实验发现,电石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为控制反应的速率,一般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电石与氯化钠不反应)来得到平稳的气流,此外还可以使用______来减缓反应的速率。

A .改长颈漏斗为分液漏斗或注射器

B .将电石研成粉末

C .将锥形瓶置于冰水浴中

【答案】42343424()()NH CO CaSO CaCO NH SO +=↓+ 向固体M 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冒出 该温度下,硫酸钾的溶解度比其他物质小,所以先析出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让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被丙装置吸收 30:15:2 CaC 2 AC

【解析】

(1)反应①是碳酸铵和硫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硫酸铵,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SO 4+(NH 4)2CO 3═CaCO 3↓+(NH 4)2 SO 4.由于碳酸盐遇到盐酸会生成气体,所以要证明固体M 中不含CaCO 3的方法是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气泡冒出;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H 4)2SO 4+2KCl ═K 2SO 4↓+2NH 4Cl ,由于硫酸钾标注了沉淀符号,而已有的知识是硫酸钾可溶,说明在给定物质中溶解度相对最小,所以该反应能析出K 2SO 4晶体的原因是该温度下,K 2SO 4的溶解度小;

(3)实验设计是通过通入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避免对后期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的干扰),将碳化钙样品转化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将生成的二氧化碳用丙装置完全吸收,也就是装置丙的质量增加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为将二氧化碳完全吸收而避免残留于试管中,所以在反应完全后应该继续通入除去了二氧化碳的空气.右侧的碱石灰是避免右侧的空气进入装置内导致二氧化碳等被吸收,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 ①装置甲的作用是 除去空气中的CO 2气体.反应完全后继续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使残留在装置内的CO 2气体被丙装置充分吸收;

②碳元素的质量为4.4g×

1212162+? ×100%=1.2g ,钙元素的质量为6g×401264013

++?×100%=2.4g ,则氧元素的质量为3.76g-1.2g-2.4g=0.16g ,该样品中钙、

碳、氧的质量比为2.4g :1.2g :0.16g=30:15:2;

对应的氧化钙的质量为0.16g÷(164016 ×100%)=0.56g ,则氧化钙中的钙元素的质量为0.56g-0.16g=0.4g

对应的碳化钙中的钙元素的质量2.4g-0.4g=2g ,则碳化钙中钙原子和碳原子的个数比为2 1.2:4012

g g =1:2 所以CaC x 的化学式CaC 2;

③为控制反应的速度以得到平稳的气流,从反应物的角度,碳化钙颗粒大一点反应会慢,水的含量低一些会慢,温度低一些会慢,水的滴加速度可控也会慢下来,所以给定的改进方法可行的是ACD 。

3.⑴ 工业废料石膏(CaSO 4?2H 2O)可以“变废为宝”,用于生产氧化钙、硫酸钾、电石(化学名称为碳化钙)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开了如下研究。

高纯CaO 的制备

(资料卡)

Ⅰ.石膏(CaSO 4?2H 2O)与碳粉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几种气态非金属氧化物。

Ⅱ.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

Ⅲ.SO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还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除去。 甲同学用如下装置制备CaO 并验证石膏与焦炭高温反应的其他产物。

实验过程中发现:B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证明有SO 2生成,装置D 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现象证明有CO 2生成。写出石膏与碳粉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铝铁合金在微电机中有广泛应用,某兴趣小组为利用废弃的铝铁合金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制备聚合硫酸铁和明矾:

① 浸泡、过滤过程中加入过量的试剂X 目的是_______。试剂X 是一种常见的强碱,明矾

是一种硫酸盐,化学式为KAl(SO 4)2·

12H 2O 。

②聚合硫酸铁是一种无毒无害、化学性质稳定、能与水混溶的新型混凝剂,微溶于乙醇,其化学式可表示为[Fe2(OH)x(SO4)y]n。

a 最适合作为混凝剂聚合硫酸铁的洗涤液为__________,选择该洗涤液的优点

_______、_________。

b 请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的数值:x =________。

c 水解过程中,溶液的pH与x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溶液的pH=3.0时聚合硫酸铁中x的数值达到最大值。加入试剂 Fe2O3目的是__________。

【答案】C中品红溶液褪色吸收(或者除去)SO2 E中品红不褪色(或者无明显变化)、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aSO4?2H2O + C 2CaO+2SO2↑+CO2↑+4H2O 将铝、铁分离乙醇(酒精)聚合硫酸铁微溶于乙醇(酒精)乙醇(酒精)易挥发便于干燥 6-2y 调节混合溶液的pH

【解析】

(1)高纯CaO的制备实验过程中发现: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生成了水);根据信息提示“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结论是证明有二氧化硫生成,所以对应的现象为C中的品红溶液褪色现象;装置D是吸收二氧化硫,而导致高锰酸钾褪色;E装置的作用是证明二氧化硫已经完全被吸收,后面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所致,而非二氧化硫.所以证明二氧化碳生成的现象是装置 E中无明显变化(无二氧化硫的干扰)和装置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有二氧化碳);碳粉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对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2CaSO4?2H2O+C 高温

4H2O↑+2CaO+2SO2↑+CO2↑。

(2)①浸泡、过滤过程中加入过量的试剂X目的是将铝、铁分离.由于铝是良性金属,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所以应该是加入了强碱,而根据明矾的化学式为

KAl(SO4)2?12H2O可知组成元素含有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加入的强碱试剂X 应为KOH.聚合硫酸铁是一种无毒无害、化学性质稳定、能与水混溶的新型混凝剂,微溶于乙醇,其化学式可表示为[Fe2(OH)x(SO4)y]n;②絮凝原理参照明矾进行分析,所以混凝剂聚合硫酸铁可用于净水的原理是:聚合硫酸铁具有吸附作用,吸附悬浮颗粒,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且铁为+3价,氢氧根为-1价,硫酸根为-2价,则有(+3)×2+(-1)×x+(-2)×y=0.则有x=6-2y;水解过程中,溶液的pH与x的关系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溶液的pH=3时聚合硫酸铁中x的数值达到最大值.所以加入试剂

Fe2O3的目的是调节混合溶液pH到3,以使聚合硫酸铁中x的数值达到最大值。

点睛: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

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扑捉的有效性。

4.2018年2月《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加工木材的方法(如图),把天然木材放在NaOH和Na2SO3的混合液中煮沸以除去部分木质素,接着在100℃以上的高温中进行机械压缩制成致密木材。

(1)致密木材是由天然木材加工而成的,其密度为天然木材的3倍。

①加工致密木材的材料主要取自于植物的_____(填植物器官名称)。

②充分压缩后木材的厚度减小到原天然木材的20%,这一过程主要是_____变化。若在压缩过程中底面积保持不变,则说明处理过程中木材的质量减少了_____(用百分数表示)。(2)致密木材的硬度、拉伸强度都很大,为天然木材的10倍左右,甚至超过了部分金属。

①致密木材的拉伸强度和纤维素有关。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12H10O5)n,则其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C:H:O=_____。

②拉伸强度=,它用来表示材料的坚韧程度。拉伸强度与我们所学

的科学量_____的单位是相同的。

(3)与其他材料相比,致密木材的优点是_____。

A.加工过程中没有任何污染

B.可代替部分金属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C.原料来源丰富,能通过无限制砍伐树木加工制成

【答案】茎物理40%72:5:40 。压强 B 。

【解析】

【分析】

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

【详解】

(1)①加工致密木材的材料主要取自于植物的茎;

②充分压缩后木材的厚度减小到原天然木材的20%,这一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主要是物理变化。在压缩过程中底面积保持不变,设原来的密度为ρ,体积为v,则压缩后的密度

为3ρ,体积为1

5

v,故此时的质量为

1

3

5

v

,故减少的质量为:ρv-

3

5

ρv=

2

5

ρv,则说明处

理过程中木材的质量减少了 40%;

(2)①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12H10O5)n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C:H:O=(12×12):(1×10):(16×5)=72:5:40;

②拉伸强度=,则拉伸强度与我们所学的科学量压强的单位是相同的;

(3)致密木材可代替部分金属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故填B。

【点睛】

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扑捉的有效性。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

5.中兴缺“芯”事件震惊国国人。芯片是电脑、智能家庭等的核心部件,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纯度极高的硅,其运算速率与硅的纯度有关。2018年5月23日至25日,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在哈尔滨拉开帷幕,中海达,华大北斗等一批国内全业先后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产品。

(1)硅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的粒子是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2)已知硅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则图2中四种粒子与硅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填序号)。

(3)自然界中的硅元素主要以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请写出二氧化硅的化学式______。

(4)高纯硅的制备以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为原料,生产过程示意图如图:

①上述四个步骤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

②该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5)写出步骤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答案】硅原子② SiO2步骤3 HCl SiHCl3+H2Si+3HCl 置换反应

【解析】

【详解】

(1)非金属固态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构成硅的粒子是硅原子;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与硅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②;

(3)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O2;

(4)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上述四个步骤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步骤3,SiHCl_3和氢气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硅和氯化氢,化学方程式为:SiHCl3+H2Si+3HCl.氯化氢循环使用;

(5)SiHCl_3和氢气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硅和氯化氢,化学方程式为:SiHCl3+H2Si+3HCl,属于置换反应。

6.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 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氯化亚铁的质量变化情况。

(1)B点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

(3)C点与A点相比,溶液质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Zn + CuCl2 == ZnCl2 + Cu氯化锌、氯化亚铁(或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生成的氯化锌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质量

【解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锌>铁>氢>铜,在FeCl2和CuCl2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锌先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铜,氯化铜完全反应后,若还有锌,锌才能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铁;

Zn+CuCl2=ZnCl2+Cu 溶液增量

65 64 65?64=1

Zn+FeCl2=ZnCl2+Fe 溶液增量

65 56 65?56=9(1)B点时,是锌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 + CuCl2 == ZnCl2 + Cu;(2)C点时氯化亚铁还有剩余,此时是锌与氯化亚铁反应,氯化铜已经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锌、氯化亚铁;(3)有以上分析可知,C点与A点相比,溶液质量增加的原因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锌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质量。

7.如图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备、收集和性质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

(1)指出B装置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为探究氨气的性质,小红利用图中F装置进行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黑色氧化铜粉末变成红色。

(提出问题)得到的红色粉末是什么?

查阅资料:Cu2O是红色,易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

(猜想假设)红色粉末是①Cu②Cu2O③_____

(设计实验)小明设计如下实验验证红色粉末中是否含有Cu2O:

实验步骤实验现

实验结论

取红色粉未于试管中,加人足量稀硫酸_____

红色粉末中含

有Cu2O

(实验反思)小明设计的实验无法证明红色粉末中是否含有Cu,原因是_____。

【答案】分液漏斗 B E CaCO3+2HCl═CaCl2+H2O+CO2↑ A Cu、Cu2O 固体减少,溶液由无色变蓝色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铜

【解析】

(1)根据常见仪器解答;(2)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解答;【猜想假设】根据猜想①②结合Cu和Cu2O都是红色解答;【设计实验】根据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分析解答;【实验反思】根据Cu2O+H2SO4=CuSO4+Cu+H2O解答。(1)①是分液漏斗;(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猜想假设】③Cu、Cu2O;【设计实验】取红色粉未于试管中,加人足量稀硫酸,固体减少,溶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明红色粉末中含有Cu2O;【实验反思】小明设计的实验无法证明红色粉末中是否含有Cu,原因是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铜。

8.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金属的应用和防护

(1)用不锈钢、合成橡胶、氧化镁等材料制造的飞机轮胎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

(2)航空煤油是飞机的燃料,它主要是由___________炼制的。

(3)铁易生锈,提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

(4)特种钢中含有少量Mn 。2MnO 和Al 粉混合在高温下反应可得到Mn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2Mg(OH)受热分解生成高熔点的MgO 。2Mg(OH)可用作阻燃剂,其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

a 分解吸热,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b MgO 覆盖燃烧物,隔绝氧气

(二)制备还原性铁粉

实验室利用废铁屑(含少量23Fe O )为原料制备还原性铁粉的流程如下:

(1)Fe 粉可使“酸溶”产生的()243Fe SO 转化为4FeS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检验3FeCO 已洗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再滴加_______溶液,无明显现象。

(3)“干燥”时有少量3FeCO 发生下列转化:22H O,O

32FeCO FeOOH CO ???→+,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焙烧”前,应将炭粉与“干燥”所得固体均匀混合,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三)测定还原性铁粉的组成

还原性铁粉中含有少量x y Fe C ,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下实验。

资料:①x y Fe,Fe C 在加热时与2O 反应能生成相应氧化物。

②x y Fe C 不与酸反应。

实验1:取29.52g 样品,加入足量稀24H SO ,充分反应后生成21.00gH 。

实验2:另取29.52g 样品,按下图进行实验。

表:装置A 和B 的质量变化

实验后A 中固体全部变为红棕色,装置A 、B 的质量变化如上表。

(1)装配好装置后,实验前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 y Fe C 中,x:y=___________。表中m 的值是____________.

反思:若用空气替代2O 进行实验,测得x:y 的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复合 石油 涂油、喷漆等 4Al+3MnO 2高温2Al 2O 3+3Mn b

Fe 2(SO 4)3+Fe=3FeSO 4 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 4FeCO 3+2H 2O+O 2=4FeOOH+4CO 2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产物的质量和产量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阻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B 装置,避免影响实验准确性 5:2 312.48 空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被B 装置吸收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金属的应用和防护

(1)用不锈钢、合成橡胶、氧化镁等材料制造的飞机轮胎属于复合材料;

(2)航空煤油是飞机的燃料,它主要是由石油炼制的。

(3)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氧气)和水分同时接触,要防止铁生锈则是通过控制生锈的条件来实现.一是保持铁制品表面的干燥,二是使铁制品与空气隔绝.常用的方法有涂油、喷漆等;

(4)2MnO 和Al 粉混合在高温下反应可得到Mn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的另外一种生成物为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MnO 2高温2Al 2O 3+3Mn ;

(5)2Mg(OH)受热分解生成高熔点的MgO 。2Mg(OH)可用作阻燃剂,其主要原理是反应生成MgO 覆盖燃烧物,隔绝氧气,可燃物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一般不会改变,故选b ;

(二)制备还原性铁粉

(1)Fe 粉可使“酸溶”产生的()243Fe SO 转化为4FeS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SO 4)3+Fe=3FeSO 4;

(2)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中存在硫酸钠说明没有洗干净,不存在硫酸钠说明已洗干净,硫酸钠与氯化钡(或硝酸钡)能产生硫酸钡的沉淀。检验3FeCO 已洗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再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

(3)“干燥”时有少量3FeCO 发生下列转化:22H O,O

32FeCO FeOOH CO ???→+,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4FeCO 3+2H 2O+O 2=4FeOOH+4CO 2;

(4)“焙烧”前,应将炭粉与“干燥”所得固体均匀混合,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产物的质量和产量;

(三)测定还原性铁粉的组成

(1)装配好装置后,实验前先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装置C 的作用是阻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B 装置,避免影响实验准确性; (3)设:产生1.00g 的氢气需铁的质量为x 。

2442Fe + H SO = F 562x eS 1O + g

H .00↑

56x =2 1.00g

x=28g ;所以还原性铁粉中含有的x y Fe C 质量=29.52 g-28g=1.52g ;B 装置中增加的质量,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x y Fe C 中碳元素质量,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400.00g-400.44g=0.44g ,0.44g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120.44g 100%0.12g 44?

?=,x y Fe C 中铁元素的质量=1.52g-0.12g=1.4g ;x y Fe C 中, 1.4g 0.12x:y=:=5:25612

; 设:1.40g 的铁元素形成红色氧化铁所需氧元素的质量为y ,则有1.40g 562y 163

?=?, y=0.6g ,设含28g 铁的红色氧化铁时,需要的氧气质量为z ,则有:

28g 562z 163

?=? ,z=12g ,m=300.00g+0.6g+12g-0.12g=312.48g ;

反思:若用空气替代2O 进行实验,测得x:y 的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空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被B 装置吸收。

9.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 1℃时,溶解度相同的物质是_____。

(2)若保持溶液质量不变,将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液的方法是_____。

(3)t 2℃时,把50gA 放入5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4)将t 2℃时等质量的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度温至t 1℃时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

【答案】A、C降低温度1:3C、B、A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详解】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溶解度相同的物质是A、C;

(2)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若保持溶液质量不变,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液的方法是:降低温度;

(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50gA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g:75g=1:3;

(4)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中的溶剂最少,C中的溶剂最多,所以将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度温至t1℃时,溶剂质量不变,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顺序为C、B、A。

10.硫酸铜在纺织、印刷等行业有广泛用途。

(1)工业上可用铜屑、空气与稀硫酸在80℃条件下制备硫酸铜。

①如图1是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硫酸铜的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采用水浴加热的优点是,多孔球泡的作用为。

②工业生产时可用纯氧代替空气。这一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③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制备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图2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

(2)以CuSO4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的过程如图3:

①“沉淀”时的反应为: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 +CO2↑

②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选用的试剂是(填化学式),烘干时产品中出现少量黑色物质,可能的原因为。

③若所得产品的产率(产率=×100%)偏高,其可能的原因为(填序

号)。

a.反应物为完全沉淀

b.过滤时滤纸破损

c.Cu2(OH)2CO3未洗涤干净

d.Cu2(OH)2CO3为完全烘干

④“沉淀”时若有少量3Cu(OH)2?2CuSO4生成,则产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T℃时加热32.0g硫酸铜,一段时间后得到15.2gCuO和Cu2O的混合物,计算该混合物中CuO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①2Cu+O2+2H2SO42CuSO4+2H2O

温度易控,受热均匀

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

②排除其他气体的干扰;

③2H2O22H2O+O2↑ A D

(2)①Na2SO4

②HNO3和BaCl2溶液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为氧化铜

③c

④不变

(3)0.7g

【解析】

试题分析:

(1)①铜、氧气和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Cu+O2+2H2SO42CuSO4+2H2O。直接加热温度过高,反应温度难以控制,水浴加

热,反应的温度很好控制,受热均匀,图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

②工业生产时可用纯氧代替空气。这一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外,还具有的优点是排除其他气体的干扰;

③用双氧水制氧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固液常温型,收集方法可以是排水法也可是向上排

空气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2)①反应前有2个铜原子、2个硫原子、15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4个钠原子和2个氢原子,反应后2个铜原子、0个硫原子、7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0个钠原子和2个氢原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2X中有4个钠原子、2个硫原子、8个氧原子,所以X化学是为Na2SO4;

②故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可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应选用试剂是 HNO3和BaCl2溶液;烘干时产品中出现少量黑色物质,可能的原因为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为氧化铜;

③若所得产品的产率(产率=×100%)偏高,其可能的原因为:a、反应

物为完全沉淀,无影响;b、过滤时滤纸破损,产品的实际质量减少,所得产品的产率降低;c、Cu2(OH)2CO3未洗涤干净产品的实际质量增大,所得产品的产率偏高;d、Cu2(OH)2CO3为完全烘干,无影响;

④“沉淀”时若有少量3Cu(OH)2?2CuSO4生成,则产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3)反应前后铜元素的质量相等,

设该混合物中CuO的质量为x,则Cu2O的质量=15.2g﹣x

32g×=x×100%+(15.2g﹣x)××100%

x=0.7g。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氧气的制取装置、收集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应用及化学方程式书写均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用熟石灰改良长期施用硫酸铵的酸性土壤: B.工业上用纯碱制烧碱: C.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 D.误食氯化钡用泻盐(硫酸镁)来解毒: 2 . 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氢氧化钠溶液 C.实验室用稀硫酸和块状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D.硫酸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等 3 . 下列实验操作基本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4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pH小于7的降雨一定是酸雨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5 .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6 . 有些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或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对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设计中,正确的是() A.制备气体前,先往装置中装入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先加热、后通一氧化碳 C.稀释浓硫酸时,先往容器中装水,后慢慢倒入浓硫酸 D.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后沾上被测溶液 7 . 下表是某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 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是 A.由紫色到红色B.由无色到蓝色C.由蓝色到绿色D.由红色到蓝色 8 . 下列有关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分析化学》第一单元(第1~3章)测验试卷

《分析化学》第一单元(第1~3章)测验试卷 班别:_______ 姓名________ 评分________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或多选不给分。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叙述是() A、误差是以真值为标准的,偏差是以平均值为标准的,实际工作中获得的所谓“误差”,实质上乃是偏差 B、对某项测定来说,系统误差大小是可测量的 C、对偶然误差来说,大小相近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 D、某测定的精密度越好,准确度越好 2、下列有关误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系统误差是无法消除的 B、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与测定结果有关 C、误差的大小可衡量准确的好坏 D、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看成是真值 3、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A、进行仪器校正 B、做对照实验 C、做空白实验 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4、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机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B、随机误差出现的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机会均等 C、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D、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5、从精密度好可以判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A、随机误差小 B、系统误差小 C、平均误差小 D、相对偏差小 6、测定BaCl2试样中的Ba的质量分数,四次测得的置信度为90%时平均的置信区间为(62.85±0.09)%,对此区间有四种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B ) A、总体平均值μ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 B、有90%的把握此区间包含总体平均值在内 C、再做一次测定结果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90% D、有90%的测量值落入此区间 7、实验室两们新分析人员,对同一样品进行分析,得到两组分析结果,考察两组结果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采用的检验方法是() A、t检验法 B、Q检验法 C、G检验法 D、F检验法 8、0.0121×25.64×1.05782/(0.0121+25.64+1.05782)的结果为( A ) A、0.0123 B、0.01228 C、0.0122 D.0.123 9、配制标准溶液时,量取浓盐酸合适的量器是() A、容量瓶 B、移液管 C、量筒 D、滴定管 10、对大多数定量分析,试剂等级应选用() A、分析纯试剂 B、化学纯试剂 C、医用试剂 D、工业试剂 11、试样用量为0.1~10mg的分析称为() A、常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微量分析 D、痕量分析 12、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纯物质 B、标准物质 C、光谱纯物质 D、有足够的纯度,组成和化学式完全符合,性质稳定的物质

初三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第一二三单元能力测试题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2分×16=32分) 1、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其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C、汤姆生 D、爱迪生 2、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3、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4、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 A、计算 B、推理 C、测量 D、实验 5、人们的习惯性动作中也大有学问,例如:生活中常有揭开盖子(塞子)的动作,如茶杯盖子、锅盖、酒瓶、饮料瓶的盖子等,这些盖子取下后应该怎样放在桌面上,才符合良好的卫生习惯呢?( ) A、翻放 B、正放 C、随意放 6、用酒精灯加热,被加热的试管(或其它器皿)部分应对位于( ) A、火焰的内焰 B、火焰的外焰 C、火焰的焰心 7、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滴瓶上的专用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回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8、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9、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 A B C D 10、如下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

最新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l: 35.5 Zn : 65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溶液,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 A、酒精、二氧化碳 B、稀硫酸、液氧 C、汽水、干冰 D、冰水混合物、氧化铜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溶液 B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得干净 C、硝酸铵溶于水制得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 D、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 3、在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蒸馏水和一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钾溶液,鉴别它们的正确方法是() A.尝液体的味道 B.蒸发液体看是否结晶 C.加入白色硫酸铜粉末 D.看颜色 4、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时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被B.室温下,n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m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蔗糖溶解于水 B.食盐水蒸干后出现白色粉末 C.饱和石灰水升温后变浑浊 D.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白膜6、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A. 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 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 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D. 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7、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食盐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计算、称量、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B.溶解、计算、称量、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C.称量、溶解、计算、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D.称量、计算、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9、用50g 98%的浓H2SO4配制成20%的稀H2SO4,需加水的质量为() A.145g B.195g C.196g D.245g 10、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溶 质 质 量 溶 质 质 量 溶 质 质 量 溶 质 质 量 加入KNO3的量 A 加入KNO3的量 D 加入KNO3的量 C 加入KNO3的量 B 精品文档

分析化学第六版课后答案_(思考题和习题全)

第二章: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思考题 1.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答:准确度是测定平均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常用误差大小来表示,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精密度是指在确定条件下,将测试方法实施多次,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精密度的大小常用偏差来表示。 误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值之差,其大小可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偏差是指个别测定结果与几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别,其大小可用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表示,也可以用标准偏差表示。 2.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 (1)砝码被腐蚀; (2)天平两臂不等长; (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 (4)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 (5)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 (6)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答:(1)引起系统误差,校正砝码; (2)引起系统误差,校正仪器; (3)引起系统误差,校正仪器; (4)引起系统误差,做对照试验; (5)引起偶然误差; (6)引起系统误差,做对照试验或提纯试剂。 3.用标准偏差和算术平均偏差表示结果,哪一种更合理 答:用标准偏差表示更合理。因为将单次测定值的偏差平方后,能将较大的偏差显著地表现出来。 4.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

答:在一定测定次数范围内,适当增加测定次数,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针对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同,可采用选择标准方法、进行试剂的提纯和使用校正值等办法加以消除。如选择一种标准方法与所采用的方法作对照试验或选择与试样组成接近的标准试样做对照试验,找出校正值加以校正。对试剂或实验用水是否带入被测成分,或所含杂质是否有干扰,可通过空白试验扣除空白值加以校正。 5.某铁矿石中含铁%,若甲分析得结果为%,%和%,乙分析得%,%和%。试比较甲、乙两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解: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绝对误差E可以看出,甲的准确度高,由平均偏差d和标准偏差s可以看出,甲的精密度比乙高。所以甲的测定结果比乙好。 6.甲、乙两人同时分析一矿物中的含硫量。每次取样,分析结果分别报告为甲:%,%乙:%,% .哪一份报告是合理的为什么 答:甲的报告是合理的。 因为取样时称量结果为2位有效数字,结果最多保留2位有效数字。甲的分析结果是2位有效数字,正确地反映了测量的精确程度;乙的分析结果保留了4位有效数字,人为地夸大了测量的精确程度,不合理。 第二章习题 1.已知分析天平能称准至±,要使试样的称量误差不大于%,则至少要称取试样多少克 解:设至少称取试样m克, 由称量所引起的最大误差为 ,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九单元检测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生注意:1.本卷共三大题,满分6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汽油 C.高锰酸钾 D.酒精 2.实验室常用体积分数表示稀硫酸的浓度,现欲用98%的浓硫酸2mL和蒸馏水8mL,配制体积分数为1∶4的稀硫酸,如图是配制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 3.化学实验需要用干净的仪器。下列洗涤试管中污物的方法是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水洗去试管内壁的高锰酸钾 B.用酒精洗去做碘升华实验烧杯内壁的固体 C.用洗涤剂洗去试管内壁的植物油 D.用稀盐酸洗去盛石灰水试管内壁的“白膜” 4.小明通过如图实验自制了一瓶“汽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蔗糖与柠檬酸中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 B.如果加入果汁的质量比水多,则果汁为溶剂 C.此“汽水”中的溶质有多种 D.果汁属于混合物 5.如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 ) A.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 B.20℃时,将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C.氯化钠和碳酸钠都属于可溶物质 D.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 6.五金店出售的松香水是用来稀释油漆的,它是由辛烷、壬烷、苯乙烷、二甲苯、三甲苯调配而成的溶剂,人长期吸入会致癌,或使各项器官衰竭。下列关于松香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松香水稀释油漆是利用了其乳化作用 B.油漆在未用松香水稀释前其粒子是静止不动的 C.用作溶剂的液体不一定都是纯净物 D.油漆工人在工作时只要带口罩就能完全避免松香水的危害 7.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分类方法的是( ) A.固体物质可分为易溶物质、可溶物质、微溶物质及难溶物质 B.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C.溶质可分为固体溶质、液体溶质和气体溶质 D.溶液可分为溶质和溶剂 8.小华在理解“溶液”定义时发现,定义中并没有限定物质的状态。文献资料显示凡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都是溶液,这是溶液广义的概念。据此判断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空气 B.冰水 C.碘酒 D.黄铜 9.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溶液》后有如下对话,其中一定有错误的是(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测试题

酸和碱会发生什么反应 习题精选(一) 1. 下图是身边一些物质的 pH,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多吃柠檬 B. 食用的酱油显酸性 C. 西瓜属于碱性食品 D. 橘子的酸性比牛奶强 A. 分别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与高锰酸钾,反应过程中生成氧气的质量变化 B. 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过量烧碱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 C. 向盛有10g 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水配成 100g 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 D. 将质量分数为20 %的食盐水稀释至10%,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变化 3. 向一定量的Ba (OH 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 H 2SO 与反应有关的变化关系用下图表示, 其中错误的是( 4. 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 pH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射入 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 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水的就■ ‘E D 0^ ---------- 人* A 01——V_ H :SO 血 人粒 H :SO*taA!|l 2?下图中的四个图像分别代表对应的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反硏时何d 8 C ? 质備■井 ?%

pH 3971012 A. 牙膏或肥皂水 B. 食盐水 C. 火碱液 D. 食醋 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定温度下,NaCI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B. 铜和氯化银反应生成银和氯化铜 C. 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D. 酸跟碱作用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6. 下面是某学生的一些实验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取12. 05gNaCI固体 B. 用量筒量取5. 28mL稀硫酸 C. 用pH试纸测得某种稀氢氧化钠溶液的pH为& 8 D. 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至约占酒精灯容积的1/2处 7. 往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完全中和时为止,溶液的pH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某学生在研究工业废水的利用中,把一瓶含氢氧化钠的废水的米取的 下列方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 往废水中滴加石蕊,再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稀释至无色 B. 往废水中滴加石蕊和盐酸,至溶液显紫色 C. 往废水中滴加石蕊和盐酸,至溶液显红色 D. 往废水中滴加石蕊和盐酸,至溶液显蓝色 9.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汁3. 5~4. 5;苹果汁2. 9~3. 3;牛奶6. 3~6. 6; 鸡蛋清7. 6~8. 0。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 pH值调至小于7所

分析化学复习资料整理

本资料由全长爱整理得出。全部是老师说的东西、 第二章: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思 考 题 1.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答:准确度是测定平均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常用误差大小来表示,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精密度是指在确定条件下,将测试方法实施多次,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精密度的大小常用偏差来表示。 误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值之差,其大小可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偏差是指个别测定结果与几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别,其大小可用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表示,也可以用标准偏差表示。 2.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 (1)砝码被腐蚀;(2)天平两臂不等长;(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3)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4)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5)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答:(1)引起系统误差,校正砝码;(2)引起系统误差,校正仪器;(3)引起系统误差,校正仪器;(4)引起系统误差,做对照试验;(5)引起偶然误差;(6)引起系统误差,做对照试验或提纯试剂。 4.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 答: 在一定测定次数范围内,适当增加测定次数,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针对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同,可采用选择标准方法、进行试剂的提纯和使用校正值等办法加以消除。如选择一种标准方法与所采用的方法作对照试验或选择与试样组成接近的标准试样做对照试验,找出校正值加以校正。对试剂或实验用水是否带入被测成分,或所含杂质是否有干扰,可通过空白试验扣除空白值加以校正。 2.某试样经分析测得含锰质量分数(%)为:41.24,41.27,41.23,41.26。求分析结果的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 解: )(4 26.4123.4127.4124.41+++=x % = 41.25% 各次测量偏差分别是 d 1=-0.01% d 2=+0.02% d 3=-0.02% d 4=+0.01% d )(4 01.002.002.001.01+++=∑==n di n i % = 0.015% 14)01.0()02.0()02.0()01.0(1222212-+++-=∑= =n di n i s %=0.018% CV=x S ×100%=25.41018 .0?100%=0.044% 3.某矿石中钨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为:20.39,20.41,20.43。计算标准偏差s 及置信度为95%时的置信区间。 解:x =343.2041.2039.20++%=20.41% s=13)02.0()02.0(22-+%=0.02% 查表知,置信度为95%,n=3时,t=4.303 ∴ μ=(3 02.0303.441.20?±)% =(20.41±0.05)% 7.有一标样,其标准值为0.123%,今用一新方法测定,得四次数据如下(%):0.112,0.118,0.115和0.119,判断新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置信度选95%) 解:使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求得:x =0.116% s=0.0032%

【化学】初三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关键字】化学 初三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1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 2、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的药品是( ) A.空气B.二氧化锰C.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D.过氧化氢或二氧化锰 3、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水——氧气+氢气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C.铝+氧气——氧化铝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5、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 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 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 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7、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滴瓶上的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放回原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9、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10、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1:5 B、5:1 C、1:4 D、4:1 11、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冰红茶”“雪碧饮料”“生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 A. 纯净物 B.混合物 C . 氧化物 D . 无法判断 1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能挥发 B.甲烷密度小于空气 C.汽油能燃烧 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 13、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 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扑灭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 熄灭酒精灯; f 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acdfe B. abcdef C. bacdef D.abcdfe 14、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速率慢 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 D.放出氧气总量更多 1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a:40 Cl:35.5 C: 12 O: 16H:1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2分×15=30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石灰水 B.液氧C.牛奶D.冰水 2.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 摇动饮料罐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B.烧碱C.食盐D.熟石灰 3.有一瓶密封保存长期放置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口附近的溶液较稀B.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 C.瓶底会有固体析出D.瓶内各部分溶液的浓度都相同 4.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晶体后,则( ) A.晶体质量不变B.晶体质量减少 C.氯化钠溶解度增大 D. 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5.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 A.压强增大而减小B.压强减小而减小 C.温度升高而升高D.温度降低而减小 6.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8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减少 B.溶液质量减少 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7. 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洗涤剂能够除去油污的原因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B.汽油能够除去油污的原因是汽油能够溶解油污从而挥发除去 C.食醋能够除去热水瓶中水垢的原因是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D.盐酸能够除去铁制品表面上的铁锈的原因是二者发生了物理变化 8.(2012.孝感市)实验室要配制50g 10%的氯化钠溶液,其中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A.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g,水的体积为45mL B.在托盘天平左盘加5g砝码,然后在右盘添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再将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C.用50mL量筒量取45mL水,倒入上述烧杯中 D.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9.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0.(2012.桂林市)保持温度不变,小心蒸发NaCl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合理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卷(一)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测试卷(一) 酸和碱 (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1.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粒子是( ) A. H+ B. OH- C. H2O D. H 2.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通常情况下,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C.吃松花蛋时可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食醋能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 D.稀盐酸能用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因为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3.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 A.血浆7.35~7.45 B.胆汁7.1~7.3 C.胃液0.9~1.5 D.胰液7.5~8.0 4.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铁粉 D.pH试纸 5.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其残缺的标签如图所示,这瓶试剂中的溶质可能是( ) A.单质 B.氧化物 C.碱 D.盐 6.下列变化不能表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温度升高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质量增大 C.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红色褪去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pH<7 7.洗涤是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操作过程,下列洗涤方法错误的是( )

分析化学练习题带答案

分析化学补充习题 第一部分:误差及分析数据处理 一.填空: √1.用丁二酮肟总量法测定Ni的含量,得到下列结果: 10.48%、10.37%、10.43%、10.40% 10.47%已求得单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为0.036% 则相对平均偏差为();标准偏差为();相对标准偏差为()。√2.滴定管的读数常有±0.01mL的误差,在完成一次测定时的绝对误差可能为()mL;常量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应≤0.1%,为此,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必须控制在( ) mL以上。 √3.定量分析中,影响测定结果精密度的是()误差。 4.置信度一定时增加测定次数n,置信区间变();n不变时,置信度提高,置信区间变()。 √5.0.908001有()位有效数字,0.024有()位有效数字 二.选择: √1.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 (B)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 (C)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 (D)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 2.当置信度为95%时测得Al2O3的μ的置信区间为(35.21±0.10)% 其意义是 (A)在所有测定的数据中有95%在此区间

(B)若再进行测定,将有95%的数据落在此区间 (C)总体平均值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0.95 (D)在此区间包含μ值的概率为95% 3.用加热驱除水分法测定CaSO4·1/2H2O中结晶水的含量时,称取试样0.2000g,已知天平称量误差为±0.1mg,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应取 (A)一位(B)四位(C)两位(D)三位 √4.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A)0.1g (B)0.2g (C)0.05g (D)0.5g 5.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他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A)Q检验法(B)t检验法(C)F检验法(D)w检验法 三.判断: √1.下面有关有效数字的说法是否正确 (A)有效数字中每一位数字都是准确的 (B)有效数字中的末位数字是估计值,不是测定结果 (C)有效数字的位数多少,反映了测量值相对误差的大小 (D)有效数字的位数与采用的单位有关 √2.下面有关误差的叙述是否正确 (A)准确度高,一定要求精密度高 (B)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完整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考号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2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3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牛奶变酸B.钢铁生锈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D.农家肥料腐熟 4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5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 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6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滴瓶上的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放回原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7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

A B C D 8实验室里取8mL水并进行加热下列需用的化学仪器组合正确的是() ①带铁夹的铁架台②10mL量筒③100mL量筒④酒精灯⑤石棉网⑥试管 ⑦试管夹⑧胶头滴管 A②④⑥⑦ B①③④⑥⑧ C①②④⑥⑧ D①②④⑤⑥ 9如下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 10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冰红茶”“雪碧饮料”“生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 A. 纯净物 B.混合物 C . 氧化物 D . 无法判断 11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能挥发 B.甲烷密度小于空气 C.汽油能燃烧 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 12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 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 熄灭酒精灯; f 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acdfe B. abcdef C. bacdef D.abcdfe 13小强用托盘天平称量5.1 g食盐时,1 g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了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A . 5.3 g B. 5.1 g C. 5.0 g D. 4.9 g 1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测试题

第九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选 1.溶液一定是()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 B.蒸馏水 C.碘酒 D.汽水 3.一瓶NaCl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 A.上面跟下面不相同 B.完全不相同 C.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D.完全相同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5.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 6.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7.实验室现有足量的20%的NaOH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NaOH溶液100 g,需要20%的NaOH溶液() A.95 g B.10 g C.50 g D.100 g 8.日晒海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其原因是() A.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降低 B.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显著增大 C.受热时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受热时海水发生分解 9.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 10.一杯10 ℃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蒸发5 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 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 C.把溶液降温至0 ℃有固体溶质析出 D.上述三种方法都行 11.把100 mL 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50倍,稀释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A.减少50倍 B.增加50倍 C.不变 D.减少5倍 12.20 ℃时,向100 g质量分数为 26.5%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3.5 g氯化钠,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26.5% B.30% C.25% D. 13.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若过滤后滤液浑浊,下列可能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滤纸破了 B.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C.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洗干净 14.将m g硫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p%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单元达标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l:35.5Ca:40Fe:56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 35分) 1.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应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 A.硫酸B.盐酸C.氢氧化钠D.熟石灰 2.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胃液0.9~1.5 B.唾液6.6~7.1 C.尿液4.7~8.4 D.胰液7.5~8.0 3.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其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B.烧碱溶液C.浓盐酸D.过氧化氢溶液4.芋艿(俗称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 A.食醋B.料酒C.纯碱D.食盐水 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6.关于固体氢氧化钠和浓硫酸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都能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相同的离子,性质相似 B.都有强烈的腐蚀性 C.都需要密封保存 D.溶于水时都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7.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开展下列实验活动: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 计(测pH的仪器)每隔5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对测定结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在测定期间,该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 B.该雨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没有影响 C.若在17:40测定,pH一定小于4.85 D.pH=4.95与某些工厂排放的酸性气体有关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B.将镁条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出现白雾 D.向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呈蓝色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e、Fe2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CaO、NaOH固体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作干燥剂 C.浓盐酸、浓硫酸都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 D.氢氧化钙、氢氧化钡都是可溶性碱,其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10.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11.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CaH2+2H2O===Ca(OH)2+2H2↑, NaH与CaH2的化学性质相似,则将NaH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生成的新物质为()

分析化学单元练习题(4)

分析化学练习题 第四部分:配位滴定 一.填空: 1.由于酸度影响M-EDTA的平衡常数,为了衡量不同()条件下配合物的实际稳定性,引入(),它与K(MY)的关系为()它反映了配合物的实际() 2.0.01mol·L-1 EDTA滴定同浓度的Ca2+ ;pH为10时,lgK′(CaY) = 10.24,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Ca=() 3.对于有M、N两种金属离子共存的混合溶液,若想以EDTA滴定其中的M离子,而N 离子的共存不产生干扰,(误差小于或等于0.1%),则必须满足()及()条件。4.配位滴定曲线中突跃范围的大小取决于金属离子浓度和(),金属离子浓度主要会影响曲线突跃范围的()限。 二.选择: 1.金属离子M,能够直接用EDTA滴定所容许的最大αY(H)(c(M n+)=0.01mol·L-1) (A)lgαY(H)≤lgK (MY) -8;(B)lgαY(H)≥ lgK (MY) -8; (C)lgαY(H)≤lgK (MY) +8;(D)lgαY(H)≥ lgK′(MY ) -8。 2.在EDTA 配位滴定中,PH、酸效应系数αY(H)对配位滴定的影响是 (A)pH升高,αY(H)增大,配合物稳定性增大; (B)pH升高,αY(H)变小,配合物稳定性升高; (C)酸度增大,αY(H)升高,配合物稳定性增大; (D)酸度增大,αY(H)变小,pH突跃范围变大。 3.用EDTA滴定Ca2+离子和Mg2+离子时,若要消除少量Fe3+离子和Al3+离子的干扰,应采取的方法是 (A)加NaOH使Fe3+离子和Al3+离子形成沉淀; (B)将Fe3+离子还原为Fe2+离子,加(NH4)F使Al3+离子形成[AlF6] 3-; (C)在酸性条件下加三乙醇胺,然后调节至碱性; (D)加NaF掩蔽Fe3+、Al3+离子。 4.在配合滴定法中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酸效应系数越小,则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B)pH值越大,则酸效应系数越小; (C)从酸效应曲线可查阅到可以准确滴定各种金属离子的最高pH值和各自的不稳定常数;(D)混合配合效应系数越大,则配合物越稳定。 5.EDTA的酸效应系数α在一定酸度下等于 (A)[Y4-]/[Y′];(B)[Y′]/[Y4-];(C)[H+]/[Y′];( D )[Y′]/[H4Y]。6.某溶液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Fe3+,Al3+。加入三乙醇胺后,在pH=10时,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则测出的是 (A)Mg2+含量;(B)Ca2+含量; (C)Mg2+和Ca2+的总量;(D)Fe3+,Al3+,Ca2+,Mg2+总量。 7.测定总硬度时,用铬黑T为指示剂时,溶液呈蓝色为终点,这蓝色化合为 (A)MY;(B)MIn;(C)H4Y;(D)In。 三.判断: 1.以EDTA为滴定剂,不论溶液PH值的大小,只形成MY一种形式的配合物。 2.分别滴定混合溶液中Pb2+、Cu2+离子的方法是控制溶液的酸度,用EDTA作标准溶液滴定。3.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有色配合物要有适当的稳定性。 4.以EDTA滴定金属离子M,影响滴定曲线化学计量点后突跃范围大小的主要因素是EDTA 的酸效应。 四.回答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2.5分×20=50分) 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2、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的药品是() A.空气B.二氧化锰C.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D.过氧化氢或二氧化锰 3、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水——氧气+氢气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C.铝+氧气——氧化铝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5、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 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 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7、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滴瓶上的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放回原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9、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10、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1:5 B、5:1 C、1:4 D、4:1 11、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冰红茶”“雪碧饮料”“生 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A.?纯净物B.混合物?C.?氧化物D. 无法判断 1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能挥发 B.甲烷密度小于空气 C.汽油能燃烧 D.氯化氢气体极易 溶于水 13、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 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 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acdfe B.abcdef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