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一、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

1、影响真菌细胞壁的形成

真菌细胞壁作为真菌和周围环境的分界面,起着保护和定型的作用。细胞壁干重的80%由碳水化合物组成,几丁质是由数百个N-乙酰葡萄糖胺分子β-1,4-葡萄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聚糖。几丁质的合成由3个几丁质合成酶(Ghs)来调节,Ghs1的作用是修复细胞分裂造成的芽痕及初生隔膜的损伤,Ghs2用于初生隔膜中几丁质的合成,Ghs3合成孢子壁中的脱乙酰几丁质及芽痕和两侧细胞壁中90%的几丁质。在三者的作用下,将N-乙酰葡萄糖胺合成为几丁质。不同的多糖链相互缠绕组成粗壮的链,这些链构成的网络系统嵌入在蛋白质及类脂和一些小分子多糖的基质中,这一结构使真菌细胞壁具有良好的机械硬度和强度。细胞壁受影响后的中毒现象通常表现为芽管末端膨大或扭曲,分枝增多等异型,造成这一类异型的原因是细胞壁上纤维原的结构变形。

有实践意义的杀菌剂对的作用主要是影响细胞壁的形成。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中多糖的合成,或者与多糖及糖蛋白相结合的机制破坏细胞壁结构,达到抑制或杀灭真菌的目的。杀菌剂对菌体细胞的破坏作用之一是抑制几丁质的生物合成,抑制的药剂有稻瘟净、异稻瘟净、灰黄霉素、甲基托布津、克瘟散、多氧霉素D、青霉素等。如异稻瘟净是通过抑制乙酰氨基葡萄糖的聚合而抑制几丁质的合成,影响稻瘟病菌细胞壁的形成。多抗霉素和华光霉素是作用于真菌细胞壁的抗生素,使细胞壁变薄或失去完整性,造成细胞膜暴露,最后由于渗透压差导致原生质渗漏,两者结构上属于核苷肽类,是几丁质合成底物UDP-N-G1cNAa的结构类似物,因而是几丁质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多氧霉素D 的抑制几丁质合成酶;青霉素则是阻碍了细胞壁上胞壁质(黏肽)的氨基酸结合,使细胞壁的结构受到破坏,表现为原生质体裸露,继而瓦解。

2、影响真菌质膜生物合成

菌体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脂类、蛋白质、糖类、水、无机盐和金属离子等。杀菌剂对菌体细胞膜的破坏以及对膜功能的抑制有两种情况,即物理性破坏和化学性抑制。物理性破坏是指膜的亚单位连接点的疏水链被杀菌剂击断,导致膜上出现裂缝,或者是杀菌剂分子中的饱和烃侧链溶解膜上的脂质部分,使之出现空隙,于是杀菌剂分子就可以从不饱和脂肪酸之间挤出去,使其分裂开来。膜结构中的金属桥,由于金属和一些杀菌剂,如N-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螯合而遭破坏,另外,膜上金属桥的正常结构也可被

膜亲和力大的离子改变。

化学性抑制是指与膜性能有关的酶的活性及膜脂中的固醇类和甾醇的生物合成受到抑

制。

(1)细胞膜性能有关的酶抑制剂与膜性能有关的酶的活性被抑制,可用两类化合物予以说明。一类是有机磷类化合物,另一类是含铜、汞等重金属的化合物。

有机磷类化合物除了前面述及的抑制细胞壁组分几丁质的合成外,还能抑制细胞膜上糖脂的形成。含铜、汞等重金属的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可以与许多成分反应,甚至直接沉

淀蛋白质。

(2)甾醇合成抑制剂甾醇合成抑制剂实际上也属于细胞膜组分合成抑制剂。菌体细胞的膜脂类中有一种重要作用,就是甾醇。如果甾醇合成受阻,膜的结构和功能就要受到损害,最后导致菌体细胞死亡。与杀菌剂有关的主要是麦角甾醇。麦角甾醇是植物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其合成受阻将间接地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功能。此外,麦角甾醇还是甾类激素的前体,在无性、有性生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步骤很多,其合成抑制剂的种类和数量也很多。但大部分是抑制C 14上的脱甲基化反应,故也称之为脱甲基化反应抑制剂,其抑制过程被认为是一种叫做多功能氧化酶的催化下进行的。该酶系中辅助因子细胞色素P-450起着重要作用。P-45 0中重要结构单元铁卟啉环,可以结合氧原子形成铁氧络合物,脱甲基化是氧化脱甲基化过程,该过程甲霜卟啉铁氧络合物将活泼的氧转移到底物上,如羊毛甾醇的C14的甲

基上。

目前至少有8类、几十个杀菌剂品种的作用机制是抑制麦角甾醇合成。从化学结构上来看,这类杀菌剂包含嘧啶类、吡啶类、哌嗪类、咪唑类、三唑类、吗啉类和哌啶类等化合物。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的杀菌剂有哌嗪类的嗪氨灵,吡啶类的敌灭啶、嘧啶类的嘧菌醇、氯苯嘧菌醇、氟苯嘧菌醇,唑类的灭菌特、抑霉唑、乙环唑、三环唑、三唑酮、三唑醇、双苯三唑醇、氟唑醇、烯唑醇、烯效唑、多效唑等。

上述杀菌剂中以三唑类杀菌剂最多,研究表明,主要是分子中三环唑上经sp2杂化的氮原子具有孤对电子,克与铁卟啉的中心铁原子配位而阻碍铁卟啉铁氧络合物的形成,因而抑制了羊毛甾醇的C14脱甲基化反应最终导致麦角甾醇不能合成。

(二)有效细胞能量生成

菌体所需的能量来自体内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伴随着脱氢过程和电子传递的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故此过程也称为细胞生物氧化或生物呼吸。根据与能量生成有关的酶被抑制的部位或能量生成被抑制的不同过程,可分为巯基(-SH)抑制剂、糖的酵解和脂肪酸β-氧化抑制剂、三羧酸循环抑

制剂、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抑制剂等。

1、巯基(-SH)抑制剂

生物体内进行的各种氧化作用,均受到各种酶的催化,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许多脱氢酶系中都含有巯基。因此,能与巯基发生作用的药剂必然会抑制菌体的生物氧化(呼吸)。巯基在菌体呼吸中有普遍性的作用,而几乎所有的经典杀菌剂,即保护性杀菌剂,都对

巯基有抑制作用。

巯基是许多脱氢酶活性部位不可缺少的活性基团。现已知道,一些重金属化合物、有机锡制剂、有机砷制剂、有些有机铜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类杀菌剂、醌类化合物等均是巯基抑制剂。取代苯类杀菌剂以百菌清为代表,还有diclroan和dichlone,其主要机制在于和含-SH的酶反应,抑制了含-SH基团酶的活性,特别是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活性。

2、糖酵解和脂肪酸β-氧化抑制剂

(1)糖酵解受阻糖是菌体重要的能量和碳源。糖分解产生能量,以满足菌体生命活动的需要,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又可变成其他含碳化合物如氨基酸、脂肪酸、核苷等。

糖酵解是糖分解代谢的共同途径,也是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的前奏。糖酵解生成的丙酮酸进入菌体的线粒体,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杀菌剂如克菌丹等作用于糖酵解过程中的丙酮酸脱氢酶中的辅酶—焦磷酸硫胺素,阻碍

了糖酵解的最后一个阶段的反应。

另外,催化糖酵解过程的一些酶,如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等,要由K+,Mg2+等离子来活化。而有些铜、汞杀菌剂,能破坏菌体细胞膜,使一些金属离子特别是K+向细胞外渗漏,结果使酶得不到活化而阻碍糖酵解的进行。

(2)脂肪酸氧化受阻脂肪酸氧化受阻主要是脂肪酸β-氧化受阻。所谓β-氧化是不需要氧的氧化,其特点是从羧基的β-位碳原子开始,每次分解出二碳片断。这个过程是在菌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脂肪酸的β-氧化需要一种叫辅酶A(以CoA-SH表示)的酶来催化。杀菌剂如克菌丹、二氯萘醌、代森类与CoA-SH中的-SH发生作用,使酶失活,从而抑

制了脂肪酸的β-氧化。

(3)三羧酸循环抑制剂乙酰辅酶A(以CH3-SCoA表示)中的乙酰基在生物体内受一系列酶的催化,经一系列脱羧,最终生成CO?和H?O,并产生能量的过程叫三羧酸循环,

简写作TCA。

在真核细胞中TCA循环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催化每一步反应的酶也都位于线粒体内。由于乙酰氟吗A可来源于糖、脂肪或氨基酸的代谢分解,所以TCA循环也是糖、脂肪及氨基酸氧化代谢的最终通路。因此,它是生物氧化的重要过程。

杀菌剂对TCA循环的抑制,有4个过程被证实:

①乙酰辅酶A和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的过程受到阻碍该反应受阻的原因是辅酶A的

活性受到抑制。其机制是辅酶A中的巯基与杀菌剂发生反应,从而使该酶的活性被抑制。抑制的药剂有:二硫代氨基甲酸类,如福美锌、福美双、代森锌;醌类,如二氯萘醌;

酚类;三氯甲基和三氯甲硫基类,如克菌丹、灭菌丹等。

②柠檬酸异构化生成异柠檬酸过程受阻该过程是由于(顺)-乌头酸酶受到杀菌剂的抑制而使上述反应受到阻碍。(顺)- 乌头酸酶是含铁的非铁卟啉蛋白,所以与Fe2+生成络合物的药剂(如8-羟基喹啉)都能对其起抑制作用。

③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酸的过程受阻上述反应过程受阻的原因是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的活性受到杀菌剂的抑制。这种抑制机制要涉及与硫胺磷酸(TPP)和硫辛酰胺等辅酶组分的反应,抑制药剂有克菌丹、砷化物、叶枯散等。

④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及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过程受阻琥珀酸脱氢酶是三羧酸循环中唯一掺入线粒体内膜的酶,它直接与呼吸链相联系。琥珀酸脱氢生成的还原型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H?)可以转移到酶的铁-硫中心,继而进入呼吸链。抑制的药剂有:羧酰苯胺类,以氧硫杂环二烯为主,还有噻吩、噻唑、呋喃、吡唑、苯基等衍生物,代表品种有莠锈灵、氧化莠锈灵、邻酰胺、氟酰胺、硫磺、5-氧吩嗪、*****和异氰酸丁酯(后者为杀菌剂苯菌灵的降解产物之一)。

(4)氧化磷酸化抑制剂菌体内的生物氧化进入三羧酸循环后,并没有完结,而是要继续进行最后的氧化磷酸化,即将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自由能转移而使二磷酸腺苷(A DP)形成高能的三磷酸腺苷(ATP)。氧化磷酸化为菌体生存提供所需的能量ATP,所以这一过程一旦受到抑制,就会对菌体的生命活动带来严重后果。氧化磷酸化被抑制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其电子传递系统受阻,二是解欧联作用。

①电子传递系统受阻还原型辅酶通过电子传递再氧化,这一过程由若干电子载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链(也称呼吸链)完成。能够阻断呼吸链中某一部位电子传递的物质称为电子传阻断递抑制剂。这类药剂按其阻断的部位可分为以下几类:(Ⅰ)鱼藤酮、敌克松、十三吗啉、杀粉蝶菌素、安密妥等,它们阻断NADH至CoQ(辅酶Q)的电子传递.(Ⅱ)抗菌素A、硫磺、十三吗啉,它们阻断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之间的电子传递。(Ⅲ)氰化物、叠氮化物、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它们阻断细胞色素和氧之间的电子传递。(Ⅳ)莠锈灵、8-羟基喹啉等,它们阻断琥珀酸脱氢酶至CoQ之间的电子传递。

甲氧基内烯酸酯类杀菌剂来源于具有杀菌活性的天然抗生素,strobilurinA是一类作用机制独特、极具发展潜力和市场活力的新型农用杀菌剂,现已经商品化很多品种,均为能量生成抑制剂,其作用机理是键合在细胞色素b,从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细胞色素b是细胞色素bc复合物的一部分,位于真菌和其他真核体的线粒体内膜,一旦某个

抑制剂与之键合,它将阻止细胞色素b和c之间的电子传递,阻止ATP的产生而干扰真

菌内的能量循环,从而杀灭病原菌。

②解偶联作用解偶联的含义是使氧(电子传递)和磷酸化脱节,或者说使电子传递和A TP形成这两个过程分离,中断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结果电子传递所产生的自由能都变为热能而得不到贮存。氟啶胺是一种强有力的解偶联剂,破坏氧化磷酸化,推测是分子中的氨基基团的质子化和质子化作用引起的。此外,五氯硝基苯也是解偶联剂。

(三)影响细胞代谢物质合成及其功能

主要包括对核酸、蛋白质、酶的合成和功能以及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1、影响真菌核酸合成和功能

核酸在菌体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旦核酸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菌的生命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核酸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其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核苷和磷酸组成。核苷由戊糖和碱基组成,碱基分为嘌呤碱和嘧啶碱两大类。

药剂对核酸生物合成的影响,按核酸合成的过程分,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抑制核苷酸的前体组分结合到核苷酸中去;其二是抑制单核苷酸聚合为核酸的过程。如果按照抑制剂作用的性质不同来分,则又可分3类:第①类,是碱基嘌呤和嘧啶类似物,它们可以作为核苷酸地下拮抗物而抑制核酸前体的合成;第②类,是通过与DNA结合而改变其模板功能;第③类,是与核酸聚合酶结合而影响其活力。

(1)嘌呤和嘧啶类似物有些人工合成的碱基类似物(杀菌剂或其他化合物)能抑制和干扰核酸的合成。例如6-巯基嘌呤、硫鸟嘌呤、6-氮脲嘧啶、5-氟脲嘧啶、8-氮脲嘌呤

等。

这些碱基类似物在菌体细胞至少有两方面的作用。它们或者作为代谢拮抗物直接抑制核苷酸生物合成有关的酶类;或者通过掺入到核酸分子中去,形成所谓的“掺假的核酸”,形成异常的DNA或RNA,从而影响核酸的功能而导致突变。这类杀菌剂多为碱基类似物,它们都要变成其核苷酸形式后才能发挥作用,可能是通过负反馈抑制了正常核苷酸途径中的某种限速酶的活性,比如苯菌灵、多菌灵等苯丙咪唑类杀菌剂与菌体内核酸碱基的化学结构相似,而代替了核苷酸的碱基,造成所谓“掺假的核酸”,核苷酸聚合为核酸的阶段受阻。曾经作为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药剂——叶枯散,也是抑制C14腺苷向枯草杆菌DNA部分的摄入,抑制DNA的合成。

(2)DNA模板功能抑制剂有些杀菌剂或其他化合物由于能够与DNA结合,使DNA 失去模板功能,从而抑制其复制和转录。有3类起这种作用的药剂:①烷基化试剂,如二(氯乙基)胺的衍生物、磺酸酯以及*****类衍生物等,它们带有一个或多个活性烷基,能

使DNA烷基化。②抗生素类,如放线菌素D、灰黄霉素、丝裂霉素等,直接与DNA作用,使DNA失去模板功能。③某些具有扁平结构的芳香族发色团的染料可以插入DNA 相邻碱基之间。例如吖啶环,其大小与碱基相差不大,可以插入双链使DNA在复制中缺失或增添一个核苷酸,从而导致移码突变。它们也抑制RNA链的起始以及质粒复制。(3)核酸合成酶的抑制核酸是由单核苷酸聚合而成的,这种聚合需有聚合酶的催化。有些杀菌剂能够抑制核苷酸聚合酶的活性,结果导致核酸合成被抑制。例如抗生素利福霉素和利链霉素等均能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抑制转录过程中链的延长反应。酰基丙氨酸类、丁内酯类、硫代丁内酯类和恶唑烷酮类,其中以酰基丙氨酸类(以甲霜灵为代表)、恶唑烷酮类(以恶霜灵为代表)最重要。这类杀菌剂广泛用于藻菌纲病害(如霜霉病)的防治。关于苯基酰胺类的作用机理,一般认为是抑制了病原菌中核酸是生物合成,主要是RNA的合成。甲霜灵、噁霉灵主要是抑制了对α-鹅膏蕈碱不敏感的RNA聚合酶A,从而阻碍了rRNA前体的转录。

2、影响真菌蛋白质合成和功能

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代谢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蛋白质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它的合成原料是氨基酸,其能量由ATP和GTP提供。杀菌剂抑制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机制

大致分3种情况:

(1)杀菌剂与核酸核蛋白体结合,从而干扰tRNA与mRNA的正常结合氨基酸按遗传*****组成蛋白质,在这个过程中参与的多种因子分别在各种核糖体的特定部位起作用,如果杀菌剂干扰了这一过程的某种作用,必然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如放线菌酮的分子与核酸核蛋白体结合,使携带氨基酸的tRNA再不能和核糖核蛋白体结合。春雷霉素浓度下或者与多聚尿苷酸结合,或者阻碍苯丙氨酸-tRNA与核糖体的结合,还强烈的阻碍核糖体30s亚基与甲酰化甲硫氨酸(fMet)-tRNA的结合,从而阻抑肽链合成的起始。氯

硝胺、稻瘟散等均具有这种类似功能。

(2)蛋白质合成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如果催化蛋白质合成的酶其活性受到杀菌剂的抑制,必然也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例如,异氰酸酯类化合物能与某些蛋白质合成酶的-S H作用,结果抑制了酶的活性。还有一些与氨基酸相类似的化合物也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如对氟苯基丙氨酸,这很可能也是一种负反馈调节作用的结果。

嘧啶胺类杀菌剂在离体条件下对病菌的抗菌性很弱,但用于寄生植物上却表现出很好的防治效果,该类药剂能抑制病原菌甲硫氨酸的生物合成和细胞壁降解酶的分泌,而甲硫氨酸是菌体细胞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氨基酸,从而影响病菌侵入寄主植物。嘧菌胺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病原菌蛋白质合分泌,包括降低一些水解酶水平,据推测这些酶与病原菌进

入寄主植物并引起寄主组织的坏死有关。

(3)间接影响蛋白质合成杀菌剂与DNA作用,阻碍DNA双链分开。莠锈灵首先由于抑制菌体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而引起ATP的减少,破坏了蛋白质合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能量供给,所以也就阻碍了蛋白质的合成。

(4)原料的“误认”影响正常蛋白质的合成青霉素与丙氨酰丙氨酸是主体结构很相似,后者是细胞壁重要组分黏肽的前身化合物分子结构中的一部分。由于相似结构的青霉素被误认而掺入“错误的”合成蛋白质中,结果影响正常的蛋白质合成。

3、影响真菌体内酶的合成和活性

酶是一切生物的催化剂,控制着微生物生化反应,酶一旦失活,引起催化效率降低或性能丧失,从而使其所催化的生化反应无法正常进行,并影响相关的生化反应,导致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受阻,从而达到抗菌的目的。目前研究较多的菌体内酶包括:黑色素合成还原酶、β-1,3-葡聚糖合成酶、多功能氧化酶、几丁质合成酶、丙酮酸脱羧

酶、琥珀酸脱氢酶。

黑色素合成还原酶抑制剂如三环唑和四氯苯肽等已被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稻瘟病的病原菌附着胞是黑色素为致病侵染过程中所必需的细胞结构,抑制病原菌黑色素的生物合成便成了控制该病害的一种有效途径。黑色素的生物合成过程是在还原酶和脱水酶的催化下进行的,其中的小柱孢酮脱水酶抑制剂是一类作用靶标新颖的杀菌剂,只抑制病原菌的侵染而不影响病原菌及其他非靶向生物的生长。有巴斯夫公司发现的氰菌胺也属于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该药剂能有力地抑制稻瘟菌丝的附着孢进入水稻植株体内,同时还能抑制病灶部位致病孢子的释放,从而阻止稻瘟病致病菌的侵染。

吡咯类抗菌剂来源于天然产物硝吡咯菌素,是非内吸性的广谱抗菌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葡萄糖磷酰化有关的转移酶,并抑制真菌菌丝体的生长,最终导致病菌死亡。因起作用机理独特,故与现有抗菌剂五交互抗菌性。克菌丹抑制丙酮酸脱羧酶的反应,把辅酶氧化为二硫化硫胺素,从而使酶失活。噻氟酰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在三羧酸循环中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的合成。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和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均有活性,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人如立枯病等有特效。此外,重金属能使大多数酶失活,有人认为是正价的重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的N和O元素络合后,破坏酶蛋白分子的空间构象;也可能是重金属离子与-SH基反应,替换出质子,甚至置换维持酶活力所必需的金属离子,如Mg2+,Fe3+和Ca等。进入细胞内的金属离子也可以与核酸结合,破坏细胞的分裂繁殖能力,Ag可使氧活化为过氧离子,过氧化氢

和氢氧基而起到杀菌作用。

4、影响真菌细胞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产生的纺锤丝会拉着染色体单体移向两极,从而将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若这一步受到阻碍,则会使一个细胞中形成多核,从而影响菌体的

生长。

例如灰黄霉素在核分裂时阻止纺锤丝的形成,诱导产生多极性分裂,并产生大小不同的多核,有时会在一个细胞内产生巨大的核,细胞膜是由单位膜组成,主要含脂类、蛋白质也是重要成分,另外还有甾醇和一些盐类,是细胞的选择性屏障。某些杀菌剂作用于细胞质膜,从而破坏其选择性屏障作用,造成细胞内物质的泄漏。

多菌灵能与纺锤丝的组成成分微管蛋白结合而导致不完全分裂,在一个细胞中形成多核,染色体不完全分离,形成不规则的染色体。菌丝的生长往往受到抑制,分枝弯曲,在生长中的菌丝先端几丁质的形成受到妨碍。苯丙咪唑类杀菌剂是使细胞分裂不正常的典型,它通过干扰病原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病原菌的细胞分裂过程。喹诺酮渗进细菌细胞内抑制DNA旋转酶,这种酶能保持DNA的超螺旋结构。

(四)诱导植物自身调节

该类杀菌剂多数是被寄主植物吸收或参与代谢,产生某种抗病原菌的特异性“免疫物质”;或者进入植物体内被选择性病原菌代谢,产生对病原菌有活性的物质(称为“自杀合成”物质)来发挥杀菌作用,这种杀菌剂又被称为抗原剂或抑菌剂。目前发现该类杀菌剂应用后可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即植物被环境中的非生物或生物因子激活,产生了对随后的病原菌侵染有抵抗的特征。系统可诱导植物产生与防卫病程相关的蛋白(PR-蛋白)如: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SOD酶及PR-蛋白的活性增加,植保素的积累、木质素的增加等。由于不直接作用于病原菌,抗药性发展的风险大大减轻。

有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滤液可以诱导大麦产生抵御白粉病浸染的特性,并使其产量增加;农抗120是一种碱性核苷类农用抗生素,能显著提高西瓜幼苗体内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升高,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高低与西瓜抗枯萎病能力成正相关,因此农抗120是通过提高植物自身免疫力起到抗病作用的。井冈霉素A可以刺激水稻植株未喷药部位产生防御水稻纹枯病的作用,且能持续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相关酶---过氧化氢酶和苯丙氨酸酶的活性增高,并且这种防御作用是其自身的抑菌作用和诱导植株产生抗性防卫反应协同作用的结果,表明该药剂具有激发水稻抗性防卫反应表达的特性

杀菌剂分类大全1

杀菌剂大全1 酰胺类杀菌剂 卵菌纲:高效甲霜灵、高效苯霜灵、噻酰菌胺、环丙酰菌胺、氟吡菌胺、吡噻菌胺(菌核病、灰霉病、白粉病)、双炔酰菌胺、苯酰菌胺、噻唑菌胺、氟啶酰菌胺、双炔酰菌胺 稻瘟病:氰菌胺、双氯氰菌胺、环酰菌胺(灰霉病) 土壤病害:磺菌胺、噻氟菌胺、 叶枯酞(抑制细菌)、环氟菌胺(白粉病)、硅噻菌胺(全蚀病)、萎锈灵(黑穗病、黄萎病、立枯病、防腐剂、具有生长刺激作用)、甲呋酰胺(黑穗病)、呋吡菌胺(纹枯病、菌核病、白绢病)、啶酰菌胺(白粉病、灰霉病、各种腐烂病、褐腐病和根腐病等)、甲磷菌胺、氟菌胺 通过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破坏病菌呼吸而致效 酰胺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大多数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谱比较窄,近期又有许多新颖的化合物商品化,最明显的结构特点是杂环,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吡噻菌胺(penthiopyrad)和啶酰菌胺(boscalid)具有较广的活性谱。 氟吗啉是沈阳化工研究院开发的丙烯酰胺类杀菌剂。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创制的农用杀菌剂、是首次获得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的农用杀菌剂。具有良好的内吸、保护和治疗活性。对卵菌亚纲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如霜霉病、疫病如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番茄疫病、辣椒疫病、烟草疫病等有优异的活性。 噻氟菌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即在真菌三羧酸循环中抑制琥珀酸酯脱氢酶的合成。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和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有活性,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立枯病等有特效。

氰菌胺和双氯氰菌胺分别是由日本农药公司和住友化学公司开发的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 环酰菌胺主要用于防治各种灰霉病以及相关的菌核病、黑斑病等。 硅噻菌胺是含硅的噻酚酰胺类杀菌剂。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可能是ATP 抑制剂。主要用于小麦全蚀病的防治。 呋吡菌胺(纹枯病、菌核病、白绢病)是日本住友化学公司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主要抑制真菌线粒体中琥珀酸的氧化作用,具有优异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噻唑菌胺(ethaboxam)是韩国LG农化公司研制开发的噻唑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病害。 噻酰菌胺(tiadinil)是由日本农药公司开发的噻二唑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 啶酰菌胺(白粉病、灰霉病、各种腐烂病、褐腐病和根腐病等)0(boscalid)是由巴期夫公司开发的吡啶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菌核病、锈病、马铃薯早疫病和灰霉病等。 吡噻菌胺(penthiopyrad)是由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白粉病和灰霉病等。 氟啶酰菌胺(fluopicolide)和双炔酰菌胺(mandipropami)分别由拜耳和先正达公司开发,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均对霜霉病有特效。 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 乙菌利(黑穗菌核白粉)、异菌脲(灰霉病)、腐霉利(菌核病、灰霉病、黑星病、褐腐病、大斑病)、乙烯菌核利(菌核菌、白粉、黑斑病、灰霉病)、克菌丹(地下地上方方面面保护)、灭菌丹(多种病害)、菌核利(菌核病、灰霉病)传统杀菌剂,通过抑制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破坏类酯类和膜的合成而致效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基本上所有真菌病害:嘧菌酯、氟嘧菌酯、醚菌酯、唑菌胺酯、烯肟菌酯、烯肟菌胺

杀菌剂杀虫剂农药成分

杀菌剂部分 代森锌 广谱;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发病初期用药,持效期较短;瓜类猝倒病、立枯病、角斑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 代森锰锌 瓜类的炭疽病、疫病、霜霉病、叶斑病、黑点病等;高温避免用药;雨后不必补喷; 甲基硫菌灵 广谱;保护和治疗;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叶霉病等;灌根,防治枯萎病;可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含铜制剂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也不能长期单独使用;收获前14天停止使用;甘薯、桃;水稻于幼穗形成期至孕穗期喷雾可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等;油菜在盛花期喷雾可防治菌核病;大豆结荚期喷雾防治灰斑病; 百菌清 广谱;具预防作用,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不易受雨水冲刷,残效期长;番茄、蘑菇、草莓、茶树、桃、烟草,对某些苹果、葡萄品种有药害;防洽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及灰霉病在封行前;防治葡萄炭疽病、白粉病、果腐病在开花后2周开始喷药;防治桃褐腐病、疮痂病在孕蕾阶段和落花时,祧穿孔病通常在落花时;防治草莓灰霉病、叶枯病、叶焦病及白粉病通常在开花初期、中期及未期各喷药1次; 甲霜灵 具上下传导,保护和治疗;残效期10~14天;瓜类霜霉菌、疫霉菌和腐霉菌; 多菌灵 广谱,保护和治疗;对许多子囊菌和半知菌都有效,防治瓜类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叶斑病等;桃、烟草、番茄;麦类在始花期喷雾防治赤霉病;幼穗形成期至孕穗期喷药可防治纹枯病; 腐霉利

保护和治疗;持效期长,且能阻止病斑发展;叶、根内吸;对葡萄孢属和核盘菌属所引起的病害有特效,如在高湿低温条件下发生的灰霉病、菌核病和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具抗性的病原菌有特效;不宜与有机磷农药混配;在幼苗、弱苗、高温、高湿条件下喷洒,要注意施药浓度,避免药害产生;草莓、桃和樱桃; 异菌脲 广谱,触杀型,保护和治疗,根部吸收起治疗作用;葡萄孢菌、念珠菌、核盘菌、交链孢菌等引起的病害,特别为防治灰霉病、菌核病、早疫病的特效药;樱桃、桃、李;防治葡萄灰霉病可在葡萄花托脱落、葡萄串停止生长、开始成熟和收获前20d各施1次;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春梢生长期初发病的开始喷药;核果类(杏、樱桃、桃、李等)花腐病、灰星病、灰霉病、花腐病于果树始花期和盛花期各喷l次药; 氟硅唑 广谱、内吸性三唑类;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所引起的病害均有特效;持效期约7d;在多变的气候条件和防治病害有效剂量下,没有药害; 腈菌唑 三唑类,内吸、保护和治疗;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腐烂病等;对作物安全,刺激生长;

常用杀菌剂的分类及简介

常用杀菌剂的分类及简介 杀菌剂可根据作用方式、原料来源及化学组成进行分类。 (一)按杀菌剂的原料来源分 1、无机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升汞、石灰波 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等。 2、有机硫杀菌剂如代森铵、敌锈钠、福美锌、代森锌、代森 锰锌、福美双等。 3、有机磷、砷杀菌剂如稻瘟净、克瘟散、乙磷铝、甲基立枯 磷、退菌特、稻脚青等。 4、取代苯类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克松等。 5、唑类杀菌剂如粉锈宁、多菌灵、恶霉灵、世高、丙环唑等。 6、抗菌素类杀菌剂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 霉素、农抗120等。 7、复配杀菌剂如炭疽福美、杀毒矾、霜脲锰锌、甲霜灵• 锰锌、甲基硫菌灵•锰锌、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 8、其他杀菌剂如甲霜灵、菌核利、腐霉利、扑海因、灭菌丹、 克菌丹等。 (二)按杀菌剂的使用方式分 1、保护剂在病原微生物没有接触植物或没浸入植物体之前, 用药剂处理植物或周围环境,达到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其害,这种作用称为保护作用。具有此种作用的药剂为保护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硫酸铜、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2、治疗剂病原微生物已经浸入植物体内,但植物表现病症处于潜伏期。药物从植物表皮渗人植物组织内部,经输导、扩散、或产生代谢物来杀死或抑制病原,使病株不再受害,并恢复健康。具有这种治疗作用的药剂称为治疗剂或化学治疗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春雷霉素等。 3、铲除剂指植物感病后施药能直接杀死已侵入植物的病原物。具有这种铲除作用的药剂为铲除剂。如福美砷、石硫合剂等。 (三)按杀菌剂在植物体内传导特性分 1、内吸性杀菌剂能被植物叶、茎、根、种子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经植物体液输导、扩散、存留或产生代谢物,可防治一些深入到植物体内或种子胚乳内病害,以保护作物不受病原物的浸染或对已感病的植物进行治疗,因此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如多菌灵、力克菌、绿亨2号、多霉清、霜疫清、甲霜灵、乙磷铝、甲基托布津、敌克松、粉锈宁、、杀毒矾、拌种双等。 2、非内吸性杀菌剂指药剂不能被植物内吸并传导、存留。目前,大多数品种都是非内吸性的杀菌剂,此类药剂不易使病原物产生抗药性,比较经济,但大多数只具有保护作用,不能防治深入植物体内的病害。如硫酸锌、硫酸铜、多果定、百菌清、绿乳铜、表面活性剂、增效剂、硫合剂、草木灰、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此外,杀菌剂还可根据使用方法分类,如种子处理剂、土壤消毒剂、喷洒剂等。

(整理)常用杀菌剂的种类

常用杀菌剂的种类、性质及作用 奥美塞克——750g/十三吗啉 1、“奥美塞克”杀灭枝干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特效。是目前防治枝干病害最为特效的产品。 2、“奥美塞克”具有内吸、保护、治疗、铲除四大高能作用。既安全,又不易产生抗性。对白粉病、霉心病、赤星病、褐斑病及烂根病也具有显著防效。 (一)农用抗生素 1、多抗霉素 【中文通用名称】多抗霉素 【英文通用名称】polylxin 【商品名称】宝丽安、多氧霉素、科生霉素、多氧清等。 【化学名称】肽嘧啶核苷类抗生素 【制剂类型】10%、3%、2%、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0.3%多抗霉素水剂 【理化性质】该类抗生素含有A至N 14种同系物的混合物。我国生产的多抗霉素主要成分是多抗霉素A和多抗霉素B,是多抗霉素金色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 chromogenes)所产生的代谢物,含量为84%(相当于84×10单位/g),系无色针状结晶,熔点(m.p.)180℃。日本产的多抗霉素称为多氧霉素,是可可链霉素阿苏变种(Streptomyces cacaoi var.asoensis)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成分为多抗霉素B,占22%~25%(相当于22×10~25×10单位/g),系无定形结晶,分解温度(m.p.)为160℃。多抗霉素易溶于水,多抗霉素对人、畜低毒,在动物体内无蓄积,易排出体外。对鱼、水生生物及蜜蜂低毒。是环保型绿色农药。 【作用】多抗霉素是广谱性、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的抗生素类杀菌剂。对链格孢菌、葡萄孢菌、灰霉菌等真菌病害有较好防治效果。当药剂喷到病菌体上后,病原菌细胞壁壳多糖的生物合成受到干扰,使以壳多糖为基质构成细胞壁的真菌,芽管和菌丝体局部膨大、破裂,细胞内容物溢出,导致病原菌细胞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死亡。同时,该药剂还具有抑制病菌产生孢子及病斑扩大等作用。 多抗霉素在北方落叶果树上,主要是用来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霉心病、梨黑斑病、草莓的灰霉病等。尤其对霉心病的防治,苹果落花60%~80%时,喷布多抗霉素,防治霉心病效果显著,而且不影响坐果。 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中文通用名称】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英文通用名称】TF-120 【商品名称】农抗120、抗霉菌素120、120农用抗菌素 【化学名称】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完整版)三唑类杀菌剂的特点

三唑类杀菌剂的特点 特点:广谱----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的许多种病原真菌有很高的活性,但对卵菌类无活性;高效----药效高、用药量减少、仅为福美类和代森类杀菌剂的1/10-1/5;持效期长----叶面15-20天,种子处理80天左右,土壤处理100天,均比一般杀菌剂长,且随用药量的增加而延长;内吸输导性好,吸收速度快,施药2小时后三唑酮被吸收的量已能抑制白粉菌的生长;具有强的预防保护作用,较好的治疗作用,熏蒸和铲除作用。 (1)三唑酮:粉锈宁,三唑类杀菌剂,对白粉病、锈病、黑穗病有特效。三唑酮是高效、持效期长的内吸性强的杀菌剂,具有预防、治疗、铲除、熏蒸作用,作用机理: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从而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 (2)戊唑醇:三唑类杀菌剂,内吸性强、在作物体内向顶传导,杀灭作物体内的病菌。作用机理是抑制病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可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病菌。 ※禾谷类作物病害:小麦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小麦白粉病、锈病,玉米丝黑穗病、高粱黑穗病 ※果树病害: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香蕉叶斑病 (3)腈菌唑:三唑类杀菌剂,杀菌谱广,内吸性强,对病害具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 ※苹果、梨黑星病、苹果和葡萄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麦类的腥黑穗病、散黑穗病、 ※黄瓜白粉病 (4)丙环唑: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具有内吸性,可被作物根、茎、叶吸收,并能在植物体内向顶输导,抑菌谱较宽,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中许多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但对卵菌病害无效。持效期一个月左右。 ※麦类病害:小麦白粉病、条锈病、颖枯病、大麦叶锈病、网斑病、燕麦冠锈病、小麦全蚀病 ※果树病害:葡萄白粉病、炭疽病 ※蔬菜病害:瓜类白粉病、菜豆锈病、番茄白粉病、韭菜锈病、辣椒褐斑病、叶枯病 ※花生叶斑病 (5)氟硅唑:三唑类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渗透性强,可防治子囊菌、担子菌、部分半知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梨黑星病、对苹果轮纹烂果病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防治黄瓜黑星病、蔬菜白粉病,小麦锈病、白粉病、颖枯病和大麦叶斑病

杀菌剂机理和特点及防治对象

类别品种作用机理和特点防治对象 酰胺类 氟吗啉防治卵菌纲病原菌产生的病害,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高活性,持效16d 霜/疫霉病特效 烯酰吗啉抑制卵菌细胞壁的形成,内吸霜/疫霉病特效 叶枯酞抑制细菌在水稻中的繁殖,阻碍转移,内吸水稻白叶枯病 磺菌胺抑制孢子萌发,土壤杀菌剂,对白菜根肿病特效根肿/根腐/猝倒 甲磺菌胺土壤杀菌剂 噻氟菌胺强内吸传导,对担子菌特效立枯/黑粉/锈病 环氟菌胺抑制白粉菌吸器、菌丝和附着孢的形成,内吸活性差白粉病 硅噻菌胺能量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长残效,种子处理小麦全蚀病 吡噻菌胺机理独特,高活性、广谱、无交互抗性粉锈/霜霉/菌核 环酰菌胺机理独特,灰霉特效灰霉/黑斑/ 菌核 苯酰菌胺杀卵菌机理独特:抑制菌核分裂,无交抗,保护剂晚疫/霜霉病 环丙酰菌胺内吸保护,抑制黑色素合成,感病后加速抗菌素产生稻瘟病 噻酰菌胺阻止侵入,诱导抗性,内吸传导,持效期长,环境影响小白粉/霜霉/稻瘟病 氰菌胺内吸和残留活性好,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稻瘟病 双氯氰菌胺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稻瘟病 高效甲霜灵核糖体RNAⅠ合成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运转霜/疫/腐霉 高效苯霜灵卵菌病害 萎锈灵选择性内吸杀菌,萌芽种子除菌,刺激省黑穗/锈病 呋吡酰胺强烈抑制琥珀基质电子传递,内吸传导,长残效水稻纹枯病 甲呋酰胺内吸,种子处理,黑穗病(玉米除外)麦类黑穗病 氟酰胺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稻纹枯特效立枯/纹枯/雪腐 甲丙烯和咪唑类 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新型/高效/广谱,保/治/铲/吸/渗所有真菌病害 肟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无交抗,广谱/渗透/内吸/保护白粉/叶斑等 啶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熏蒸/耐雨水冲刷麦类病害 唑菌胺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转移/混用所有真菌病害 氟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长效/速效所有真菌病害 烯肟菌酯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所有真菌病害 苯氧菌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保/治/铲/吸/渗水稻稻瘟病 烯肟菌胺-- 嘧菌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保/治/铲/吸/渗白粉/霜霉/纹枯 肟嘧菌胺-- 水稻病害 噻菌灵抑制线粒体呼吸和细胞繁殖,有交抗,卵菌无效青霉/脐腐/菌核 氟菌唑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保/治/铲/吸白粉/锈病/黑穗 高效抑霉唑广谱,保护、治疗,优/广于抑霉唑锈病/灰霉/稻瘟 咪唑菌酮线粒体呼吸抑制剂(辅酶Q-细胞色素C),常混用霜/疫/黑斑病 氰霜唑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保护/长效/耐雨,卵菌特效霜霉/疫病 抑霉唑破坏霉菌细胞膜,常混用,多做保鲜剂青霉/绿霉/白粉 咪鲜胺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广谱/ 非内吸/传导褐斑/白粉/叶枯

三唑类杀菌剂

三唑类杀菌剂 三唑类杀菌剂(triazolefungicides)为有机杂环类化合物,是七十年代以来发展的一类高效杀菌剂。三唑酮是国内第一个商品化的三唑类杀菌剂。三唑酮问世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应用历史。由于其对作物多种病原菌具有高效、内吸、广谱的作用,而成为目前应用范围广、使用方法灵活、防治效果好、最具开发应用潜力的一类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的多种病害,如危害叶部的锈病、白粉病,危害根部的纹枯病、全蚀病和根腐病以及危害穗部的黑穗病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综观小麦病害的化学防治历史,可以说,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虽然麦田生态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小麦病害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加重,但随着三唑类杀菌剂在各小麦产区的广泛应用,对控制小麦病害危害、降低损失和保障小麦丰产丰收以及小麦病害化学防治水平的提高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1三唑类杀菌剂的研制和开发 三唑类杀菌剂第一个商业化的产品—三唑酮,首先由德国拜耳公司于1974年研制成功,该公司于七十年代还开发了三唑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住友公司和瑞士诺华公司分别开发出了烯唑醇和丙环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拜耳公司将其率先研制开发的戊唑醇投入市场。上述5种药剂是目前国内常用的防治小麦病害的三唑类杀菌剂,尤以已国产化的三唑酮、三唑醇和烯唑醇应用普遍。目前,意大利Isagro公司、美国氰胺公司和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又分别研制开发了氟醚唑(tetraconazole)、羟菌唑(metconazole)、环菌唑(triticonazole)等新型的三唑类化合物,这些新近开发的三唑类杀菌剂,除对禾谷类作物锈病、白粉病有活性外,对纹枯病等病害亦有很好的活性且持效期长,与常用的三唑酮等三唑类杀菌剂相比,分子结构变化很大,且大多含氟。 2三唑类杀菌剂的防病增产机理 2.1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 众所周知,三唑类杀菌剂除有显著的防病治病效果外,对植物的生长亦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在三唑类杀菌剂的开发应用初期即被人们

常用杀菌剂使用说明

常用杀菌剂使用说明 代森锌 1.作用特点原药为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臭鸡蛋味。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对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多种病菌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其有效成分在水中易被氧化成异硫氰化合物,对病原菌体内含有―SH基的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直接杀死病菌孢子,阻止病菌侵入,对作物安全。应掌握发病初期用药,持效期较短。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 2.制剂 60%、65%、8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发病初期,用80%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喷雾,可防治瓜类猝倒病、立枯病、角斑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隔7~10天再喷一次。 4.注意事项①不能与碱性农药及铜制剂混用。②本剂对人体皮肤、黏膜等有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保护。③应贮存于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仓库中,以免分解。 代森锰锌 (大生M45、大生富、喷克、新万生、山德生、丰收、大胜) 1.作用特点代森锰锌是一种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原药为灰黄色粉末,在高温时遇潮湿也易分解。对高等动物低毒,对人的皮肤和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对鱼类有毒,在试验剂量下,未发现“三致”现象。 2.制剂 70%、80%可湿性粉剂,42%悬浮剂,在各生产长家间因粉剂细度不同和药剂中增加黏胶剂等因素,防治效果各有千秋。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防治瓜类的炭疽病、疫病、霜霉病、叶斑病、黑点病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施,隔7~10天后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也可选用80%大生M45或喷克、新万生等600~800倍,在发病初期喷施,隔6~7天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 4.注意事项①不能与碱性物质或铜制剂混用,但可与多种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混用。②高温季节,中午避免用药。③使用大生M45、喷克、新万生等宜雨前喷施,雨后不必补喷,喷药要周到、均匀。 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 1.作用特点甲基硫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两种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当该药喷施于植物表面,并被植物体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经一系列生化反应,被分解为甲基苯并咪唑―乙―氨基甲酸酯(即多菌灵)。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病菌孢子萌发长出的芽管扭曲异常,芽管细胞壁扭曲等,从而使病菌不能正常生长达到杀菌效果。纯品为无色结晶,难溶于水,对酸碱稳定。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刺激性低,对鱼类毒性低,对植物安全。 2.制剂 50%、7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用7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叶霉病等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也可用种子重量的O.3%~0.4%进行拌种处理;或用7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防治枯萎病也有较好的效果。 4.注意事项①可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含铜制剂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也不能长期单独使用。①贮存于阴凉干燥处。③作物收获前14天停止使用。 百菌清(达科宁、TDN)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有哪些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是保护性杀菌剂,二是内吸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外或体表直接与病原菌接触,杀死或抑制病原菌,使之无法进入植物,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危害。德化新陆专家讲述此类杀菌剂称为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药剂喷洒后与病原菌接触直接杀死病原菌,即“接触性杀菌作用”;另一种是把药剂喷洒在植物体表面上,当病原菌落在植物体上接触到药剂而被毒杀,称为“残效性杀菌作用”。 内吸性杀菌剂施用于作物体的某一部位后能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运输到作物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作用,具有这种性能的杀菌剂称为“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虫剂有两种传导方式,一是向顶性传导,即药剂被吸收到植物体内以后随蒸腾流向植物顶部传导至顶叶、顶芽及叶类、叶缘。目前的内吸性杀菌剂多属此类。另一种是向基性传导,即药剂被植物体吸收后于韧皮部内沿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向下传导。内吸性杀菌剂中属于此类的较少。还有些杀 菌剂如乙膦铝等可向上下两个方向传导。 不同的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也不同。在病菌侵染前施于植物表面起预防保护作用的,称为保护性杀菌剂即保护剂;在施药部位能消灭已侵染病菌的,称为铲除性杀菌剂;能被植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至病菌侵染的部位而消灭病菌的,称为内吸性杀菌剂,许多铲除剂也是内吸剂,两者大多有化学治疗作用。因此,实用上常简单地将杀菌剂分成保护性和内吸性两种作用方式。德化新陆专家讲述它们的作用机理,也可大致分为两类:1、干扰病菌的呼吸过程,抑制能量的产生。2、干扰菌体生命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甾醇等的生物合成。保护性杀菌剂大多为杀菌谱广而杀菌力较低的产品。内吸性杀菌剂一般杀菌力较强,杀菌谱则较窄,其中有些品种对某种病原菌有专一的选择毒性。由于内吸剂在菌体内的作用点比较单一,病菌容易由遗传基因的突变而产生抗药性。为了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通常可选择适当的保护剂和内吸剂混合施用或轮换使用,这样可取长补短得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在使用时应根据病害发生的特点采取种子处理、叶面喷布和土壤处理等各种施药方法。 杀菌剂有哪些作用特性 要知道杀菌剂的作用性质。根据药剂对病害防治的作用来划分,大体分为三类: 保护性杀菌剂:这类杀菌剂能够保护未被病菌侵染的部位,免受病菌侵染,需要在作物没有接触到病源或病害发生之前,喷药才可收到效果

绿化苗木常用杀菌剂和杀虫剂

常用杀菌剂和杀虫剂 (一)杀菌剂 1.波尔多液 波尔多液是一种常用的花木表面保护性杀菌剂。 它的特点是历史悠久,杀菌力强,药效范围广,作用持久。 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和水配制而成的。 配好的波尔多液,是一种天蓝色的胶状悬液,杀菌主要成分是碱式硫酸铜。波尔多液刚配好时悬浮性好,也具一定的稳定性,但搁置久后,悬浮的胶粒就会互相聚合沉淀,最终形成结晶。 该药液要现配现用,不宜贮存。 由于波尔多液呈碱性,与其他农药混用时应注意该特性,配制时忌用金属容器,否则易产生腐蚀作用。 波尔多液的配制: 根据硫酸铜和石灰的比例,将波尔多液分为等量式1:1、半量式1:0.5、倍量式1:2、多量式1:(3~5)和少量式1;(0.25~0.4)等类别。 波尔多液倍数,则是以硫酸铜与水之比例,例如160倍的波尔多液,即表示在160份水中有1份硫酸铜。实践中常两者结合,表示配合的比例。如等量式波尔多液100倍液,其配合比例为硫酸铜:石灰:水=1:1:100。 通常使用下列三种波尔多液,其原料配合量为: ①硫酸铜1公斤+生石灰1公斤+水100公斤,也就是1%等量式波尔

多液。 ②硫酸铜0.5公斤+生石灰1公斤+水100公斤,这便是0.5%倍量式波尔多液。 ③硫酸铜0.5公斤+生石灰0.5公斤+水100公斤,即0.5%等量式波尔多液。各种花木对波尔多液中铜离子敏感程度不一。 桃、梅、李、柿最敏感,故在生长期,对桃树不使用波尔多液; 樱桃、葡萄、柑桔对铜离子不敏感,但葡萄对石灰较敏感,通常要用石灰少量式的波尔多液。 波尔多液的配制方法有几种,其中两液法、稀铜浓石灰乳法较好。两液法是将硫酸铜和生石灰分别溶化于等量的水中,同时将两液倒人第三个容器中,边倒边搅均匀即成。 在配制杀菌剂时,此法常用,但需要三个容器,操作比较费事。 而稀铜浓石灰法,即用多量的水溶硫酸铜,用少量水溶石灰,配成稀铜浓石灰乳,然后将稀硫酸铜液均匀倒入浓石灰乳中,边倒边搅即成。波尔多液的防病作用,是铜离子对病菌的毒杀作用。 波尔多液喷洒在花木表面上,能形成水溶性很低的一层薄膜,它受到植物分泌物、空气中二氧化碳及病菌孢子萌发时分泌出来的有机酸作用,游离出铜离子。 当铜离子进入菌体后,使细胞原生质凝固变性,造成病菌死亡,达到防病的效果。 2.石灰硫磺合剂 石灰硫磺合剂简称石硫合剂,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是一种重要的药剂,

杀菌剂 30种常用杀菌剂

三十种常用杀菌剂 通用名称有效成分商品名称作用机理防治对象氢氧化铜波 尔多液(Copper hydroxide) 氢氧化铜 可杀得101、冠 菌铜、杀菌得、 冠菌清、猛杀 得、瑞扑、真菌 克 主要靠铜离子,铜离子被萌发的孢子 吸收,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可以杀 死孢子细胞,从而起到杀菌作用,但 此作用仅限于阻止孢子萌发,也即仅 有保护作用。 细菌性病害,适用于瓜类的叶 斑病、早(晚)疫病、霜霉病、 炭疽病、立枯病等多种病害, 以保护作用为主。 代森锰锌(Mancozeb)代森锰锌 大生M45、大生 富、喷克、新万 生、山德生、丰 收、大胜 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 主要防治蔬菜霜霉病、炭疽 病、褐斑病等。 三乙膦酸铝 乙磷铝Fosety-Aluminiu m 三-(乙基磷 酸)铝 疫霉灵、乙磷 铝、疫霜灵 抑制病原真菌的孢子的萌发或阻止孢 子和菌丝体的生长。 主要防治黄瓜和白菜霜霉病、 水稻纹枯和稻瘟病、棉花疫 病、烟草黑胫病、橡胶割面条 溃疡病、胡椒病 甲霜灵·锰锌metalaxyl+m ancozeb [D,L-N-(2,6- 二甲基苯 基)-N-(2甲氧 基乙酰)丙氨 酸甲酯] 瑞毒霉.锰锌、 蕾多米尔.锰 锌、 甲霜灵主要是抑制了对a-鹅膏蕈碱 不敏感的RNA聚合酶A,从而阻碍了 rRNA前体的转录,具体胡抵制机理尚 不清楚。代森锰锌主要是抑制菌体内 丙酮酸的氧化。 对霜霉菌、疫霉菌和腐霉菌所 致的病害均有效 氟吗啉flumorph 4-[3-(3,4-二甲 基苯基)-3-(4- 氟苯基)丙烯 酰]吗啉 灭克 有关氟吗啉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仍不 清楚。Kuhn等根据其杀菌谱、杀菌活 性及形态学方面的研究结果推测其主 要作用机制是干扰病菌细胞壁物质的 合成或组装。 防治卵菌纲病原菌引起的霜 霉病及晚疫病等病害.。 霜霉威Propamocarb 3-(二甲基 氨基)丙基 氨基甲酸丙 酯 普力克、霜霉威 盐酸盐、丙酰胺 可抑制病菌细胞膜的形成,抑制菌丝 生长和孢子萌发,减少孢子囊形成和 游动孢子数量,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 目的。 防治蔬菜、果树的霜霉病、疫 病、猝倒病(腐霉和疫霉)有 优异的效果(对霜霉病、晚疫 病特效)藻状菌引起的病害。 重点卵菌门 烯酰吗啉· 锰锌Mancozeb+ Dimethomorph, W.P. 4-[3-(4-氯苯 基)-3-(3,4-二 甲氧基苯氧 基)丙烯酰]吗 啉和代森锰锌 安克-锰锌 抑制卵菌细胞壁的形成而起作用,只 有Z型异构体有活性,但是,由于在光 照下两异构体间可迅速相互转变,因 此Z型异构体在应用屯E型异构体是 一样的, 用于防治霜霉病、疫病、灰霉 病等病害 氟吡菌胺· 霜霉威Fluopicolide+ Propamocarb 氟吡菌胺和 3-(二甲基 氨基)丙基 氨基甲酸丙 酯 银法利 主要作用于细胞膜和细胞间的特点特 异性蛋白而表现杀菌活性,具有独特 的“薄层穿透力”,可加强药剂的横向 传导性及纵向输送力,对病原菌的各 主要形态均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另一 单剂霜霉威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菌 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病菌细胞膜成 分的磷脂和脂肪酸的生化合成,抑制 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和孢子萌发, 具有局部内吸作用 主要防治霜霉病、疫病、晚疫 病、猝倒病等常见卵菌纲病害 霜脲氰·锰锌Cymoxanil+M ancozeb 1-(2-氰基-2- 甲氧基亚胺 基)-3-乙基脲 和代森锰锌 克霜、霜霸、 克露、妥冻 通过抑制病原菌细胞线粒体的电子转 移使氧化磷酸化的作用停止,使病原 菌细胞丧失能量来源而死亡 对疫霉、壳二孢属、尾孢属等 真菌性病害如疫霉病、霜霉病 均特效。 多菌灵Carbendazim 苯并咪唑-2- 氨基甲酸丙酯 苯并咪唑44号、 棉萎灵、贝芬 替、保卫田、枯 萎立克、 干扰真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 成,从而细胞分裂 防治瓜类枯萎病、蔓枯病、炭 疽病、白粉病、霜霉病,叶斑 病等多种病

常用杀菌剂总结

常用杀菌剂 这次再让我们广大农户了解一下有关于一些药的注意事项 :1、百菌清:不能与石硫等碱性农药混用,如敌稗,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 2、多菌灵:可与一般杀菌剂混用,但与杀虫剂、杀螨剂混用时要随混随用,不宜与碱性药剂混用。 3、64%杀毒矾:是由恶霜灵和代森锰锌混配制剂而成,具有内吸传导性和触杀性,防治霜霉科、白锈科,对作物稳定,不易产活药害,而且各种作物对杀毒矾的耐药性很高,不会引起药害。杀毒矾与农用链霉素相配黄瓜幼苗禁用 4、恶霜灵:【中文名称】恶霜灵;杀毒矾农用杀菌剂。对霜霉目病源菌具有很高的防效,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持效期长。与代森锰锌浑身,其防效高于与灭菌丹、铜制剂混用,如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杀毒矾) 5:番茄灰叶斑病每667平方米可用15%克菌灵烟霉剂(速克灵十百菌清)200克熏治 6、:如何用药防治番茄叶霉病:1.广谱性杀菌剂:如百菌清(达克宁)、扑海因(异菌脲)、甲基托布津等。这类药剂的优点是:防病谱广,安全、价格低、预防效果好。缺点是:治疗效果差。故应在发病前使用,或者配合治疗效果突出的药物使用。2.唑类药剂:如腈菌唑(仙生)、氟菌唑(特富灵)、苯醚甲环唑(世高)等,优点治疗效果显著,用药量低,内吸性强,持效期长,缺点是:用药量大会抑制作物生长。如果连续用药次数超过三次,很有可能造成番茄叶片变小、变硬、变脆、变黑等情况,因此应慎用,特别是在冬季低温时期更要少用,世高除外。在使用该类药剂时,可配合一些生长调节剂,如芸薹素内酯(施大源、云大120等)、细胞分裂素等使用,以减少其抑制番茄生长的副作用。3.抗生素类药剂:如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农抗120等 接着第三条,这些药剂的优点是:安全、广谱、内吸性强,预防效果突出。但治疗效果较差。综合上述药剂特点,在使用药剂防治番茄叶霉病时应进行以下用药:叶片无病斑或发病率低于5%时,可选用广谱性杀菌剂,或世高,或抗生素类杀菌剂,也可以混合使用。当发病率高于5%,并有蔓延趋势时,应选用唑类杀菌剂。当然,需要配合芸薹素内酯、细胞分裂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发病特别严重时,可用唑类药剂混加广谱性药剂或抗生素类药剂的方法进行全面防治。 7、阿米西达: 嘧菌酯,阿米西达的杀菌谱是非常广,对四大类致病病真菌: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中的绝大部分病原菌均有效。一药治多病是阿米西达的突出特点,与现有杀

杀菌剂的分类及使用

杀菌剂的分类及使用 对杀菌剂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其使用特点。 1、按作用原理分类 1、1保护性杀菌剂: 定义:在病原菌尚未接触寄主组织前施药,形成一种保护层以阻止病菌萌发与入侵,从而使植物得到保护。 特点:一般具有广泛性和耐抗药性,可连续使用。 分类代表:主要包括代森锰锌类杀菌剂、矿物源类保护剂和铜制剂类。 1) 代森锰锌类杀菌剂。主要是控制病菌侵染,防治果树上的锈病、早期落叶病、炭疽病等。常用产品有代森锰锌、喷克、易保、新万生、比克、科博等。 2) 铜制剂。可防治炭疽病、白粉病、褐斑病、锈病、黑星病和细菌性溃疡病等多种病害(波尔多液等对作物安全性较差,且易引发红蜘蛛,影响农产品外观质量)。主要有碱式硫酸铜、绿得宝、绿乳铜等。 3) 矿物源类保护剂。属选择性杀菌、杀螨、杀虫剂,作用成分是硫,可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如腐烂病、炭疽病、白粉病、锈病等,同时对越冬螨、介壳虫的幼虫和若虫有效。常用产品有硫磺、石硫合剂、晶体石硫合剂、多硫化钡、硫悬浮剂等。 1、2 内吸治疗性杀茵剂 定义:使用后能渗入树体内或被树体吸收后在体内传导,具有抑制和杀灭侵入植物组织内部的病原菌,使作物恢复健康的杀菌剂, 特点:一般专化性较强,强调对症下药,病菌容易产生抗药性。 分类代表:主要包括农用抗生素、有机杂环类制剂(苯并咪唑类和硫脲基甲酸酯类等)。 1)农用抗生素。本身无杀菌作用,主要是对植物病源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能使病菌孢子发芽管和菌丝末端膨大为球形,失去入侵能力,抑制菌丝伸长,阻碍菌丝、菌核形成和病斑出现,对果树的枝干、叶部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用于病害发生初期或前期。常用产品有农抗120、多抗霉素、多氧霉素、多效霉素、宝丽安、多氧素、井岗霉素等。 2)有机杂环类制剂。内吸作用强,对真菌类的子囊菌和担子菌有特效。常用产品有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三唑酮(粉锈宁)、烯唑醇、福星、世高、信生(腈菌唑)、(腈菌唑+代森锰锌)、扑海因(异菌脲)、等。 1、3 铲除性杀菌剂 定义:药物与病菌接触产生很强的还原性,将病菌迅速氧化成非活性物质, 特点:杀菌彻底迅速,无公害,是替代福美砷的最佳药物。 代表:最常用的是过氧乙酸类产品,主治腐烂病、轮纹病、炭疽病等。常用产品有百菌敌、9281、菌杀特、康菌灵等。 其他还包括在幼苗上接种病毒时期产生抗性的“疫苗杀菌剂”;诱导植物产生毒素对抗病毒的诱抗杀菌剂;通过有益病菌与有害病菌争夺营养以挤垮病菌的杀菌剂等。 2、按其化学成份分类:

常见保护性杀菌剂

常见保护性杀菌剂 一、代森锰锌 作用特点: 杀菌谱较广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对果树、蔬菜上的炭疽病、早疫病等多种病害有效,同时它常与内吸性杀菌剂混配,用于延缓抗性的产生。 使用方法: 1、马铃薯晚疫病:80%可湿性粉剂1140-2160克/公顷,喷雾。 2、烟草炭疽病:80%可湿性粉剂1920-2160克/公顶,喷雾;烟草赤星病:80%可湿性粉剂1680-2100克/公顷,喷雾。 3、黄瓜霜霉病:80%可湿性粉剂2040-3000克/公顷,喷雾。 4、西瓜炭疽病:80%可湿性粉剂1560-2520克/公顷,喷雾。 5、辣椒(甜椒)炭疽病、辣椒(甜椒)疫病:80%可湿性粉剂1800-2520克/公顷,喷雾。 6、番茄早疫病:80%可湿性粉剂1840-2370克/公顷,喷雾。 7、柑橘树炭疽病、疮痂病:80%可湿性粉剂1333-2000毫克/千克,喷雾。 8、苹果树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80%可湿性粉剂1000-1500毫克/千克,喷雾。 9、梨树黑星病:80%可湿性粉剂800-1600毫克/千克/喷雾。 10、葡萄黑痘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80%可湿性粉剂1000-1600毫克/千克,喷雾。

12、荔枝树霜疫霉病:80%可湿性粉剂1333-2000毫克/千克,喷雾。 13、人参黑斑病:80%可湿性粉剂1800-3000克/公顷,喷雾。 二、代森锌 作用特点:是一种叶面喷洒使用的保护剂,对许多病菌如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有较强触杀作用。对植物安全,有效成分化学性质较活泼,在水中易 被氧化成异硫氰化合物,对病原菌体内含有-SH基的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 能直接杀死病菌孢子,抑制孢子的发芽,阻止病菌侵入植物体内,但对已侵入植物体内的病原菌丝体的杀伤作用很小。因此,使用代森锌防治病害应掌握在病害始见期进行,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代森锌的药效期短,在日光照射及吸收空气 中的水分后分解较快,其残效期约7天。 使用方法: 1、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晚疫病:80%可湿性粉剂960-1200克/公顷,喷雾。

杀菌剂分类

酰胺类 1、氟吗啉防治卵菌纲病原菌产生的病害,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高活性,持效16d 霜/疫霉病特效 2、烯酰吗啉抑制卵菌细胞壁的形成,内吸霜/疫霉病特效 3、叶枯酞抑制细菌在水稻中的繁殖,阻碍转移,内吸水稻白叶枯病 4、磺菌胺抑制孢子萌发,土壤杀菌剂,对白菜根肿病特效根肿/根腐/猝倒 5、甲磺菌胺土壤杀菌剂 6、噻氟菌胺强内吸传导,对担子菌特效立枯/黑粉/锈病 7、环氟菌胺抑制白粉菌吸器、菌丝和附着孢的形成,内吸活性差白粉病 8、硅噻菌胺能量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长残效,种子处理小麦全蚀病 9、吡噻菌胺机理独特,高活性、广谱、无交互抗性粉锈/霜霉/菌核 10、环酰菌胺机理独特,灰霉特效灰霉/黑斑/ 菌核 11、苯酰菌胺杀卵菌机理独特:抑制菌核分裂,无交抗,保护剂晚疫/霜霉病 12、环丙酰菌胺内吸保护,抑制黑色素合成,感病后加速抗菌素产生稻瘟病 13、噻酰菌胺阻止侵入,诱导抗性,内吸传导,持效期长,环境影响小白粉/霜霉/稻瘟病 14、氰菌胺内吸和残留活性好,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稻瘟病 15、双氯氰菌胺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稻瘟病 16、高效甲霜灵核糖体RNAⅠ合成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运转霜/疫/腐霉 17、高效苯霜灵卵菌病害 18、萎锈灵选择性内吸杀菌,萌芽种子除菌,刺激省黑穗/锈病 19、呋吡酰胺强烈抑制琥珀基质电子传递,内吸传导,长残效水稻纹枯病 20、甲呋酰胺内吸,种子处理,黑穗病(玉米除外)麦类黑穗病 21、氟酰胺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稻纹枯特效立枯/纹枯/雪腐 甲丙烯和咪唑类 1、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新型/高效/广谱,保/治/铲/吸/渗所有真菌病害 2、肟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无交抗,广谱/渗透/内吸/保护白粉/叶斑等 3、啶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熏蒸/耐雨水冲刷麦类病害 4、唑菌胺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转移/混用所有真菌病害 5、氟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长效/速效所有真菌病害 6、烯肟菌酯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所有真菌病害 7、苯氧菌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保/治/铲/吸/渗水稻稻瘟病 8、烯肟菌胺-- 9、嘧菌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保/治/铲/吸/渗白粉/霜霉/纹枯 10、肟嘧菌胺 -- 水稻病害 11、噻菌灵抑制线粒体呼吸和细胞繁殖,有交抗,卵菌无效青霉/脐腐/菌核 12、氟菌唑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保/治/铲/吸白粉/锈病/黑穗 13、高效抑霉唑广谱,保护、治疗,优/广于抑霉唑锈病/灰霉/稻瘟 14、咪唑菌酮线粒体呼吸抑制剂(辅酶Q-细胞色素C),常混用霜/疫/黑斑病 15、氰霜唑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保护/长效/耐雨,卵菌特效霜霉/疫病 16、抑霉唑破坏霉菌细胞膜,常混用,多做保鲜剂青霉/绿霉/白粉 17、咪鲜胺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广谱/ 非内吸/传导褐斑/白粉/叶枯

各杀菌剂特点

石化行业使用杀菌剂的原因 在石油工业中,油田污水系统、注入水系统、采油泥浆系统等,所处的环境非常适合腐殖菌、硫酸还原菌、铁细菌等各类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加速管线的腐蚀,腐蚀产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极易形成垢,造成堵塞地层,损害油层渗透率,降低设备传热效率,对正常的生产极为不利。因此,必须使用杀菌剂进行杀菌处理。 石油行业微生物分类: 微生物分为三类: 1.可自由游动的细菌; 2.可附着于设备结构上的藻类; 3.可侵蚀并破坏设备。 杀菌剂的种类及特性: 种类: (1)氧化型杀菌剂 氯 氯在水中形成次氯酸,次氯酸电离出有杀菌活性的次氯酸根,在PH值6-8时杀菌效果最好。氯的应

用范围广泛,通常是在水源处加入即可使整个系统保持一定浓度从而达到控制细菌数的目的。 杀菌原理:氯在水中形成次氯酸,次氯酸电离出有杀菌活性的次氯酸根; 优点:应用范围广泛、高效、价格低廉,操 作方便; 缺点:环境污染,对人有害对形成生物膜的 细菌杀菌效果不好。 含氯化合物 含氯杀菌剂包括漂白剂次氯酸钠和次氯酸钙,他们比氯气使用方便,操作危险性小,但价格偏高。但会引入大量钙离子易造成系统结垢。 杀菌原理:水解电离出次氯酸根; 优点:杀菌效果与氯气相当,比氯气使用方便,操作危险性小; 缺点:易导致结垢问题,价格偏高,比氯气 用量大。 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是高效氧化型杀菌剂,适用于清洗过程,用于除去有机物、生物粘泥及硫化铁沉积。二氧化氯

受PH值限制小,杀菌效果不受有机物和氨的影响。因受温度和压力影响,一般使用在线发生,用次氯酸钠、亚氯酸钠和盐酸经两步反应形成二氧化氯。首先,15%盐酸和10%次氯酸钠生成6%合成氯,之后再与亚氯酸钠反应形成二氧化氯。 杀菌原理:氧化作用; 优点:不受PH值限制,不受有机物影响,对生物粘泥有特效,能溶解硫化铁垢。 缺点:须特殊装置,毒性大,价格高。 氯胺 氯胺是次氯酸和氨的反应产物,氯胺的杀菌性能比氯气低5%。但氯胺能穿透微生物膜并杀死细菌,它与生物膜组织不反应,可用于消毒处理。 优点:对生物膜菌种有杀菌活性,杀菌活性持续时间长,对设备腐蚀性小,毒性低。 缺点:耗氨,比单独使用氯价格高。 溴 溴与氯类似,在水中形成次溴酸,电离出次溴酸根,在广泛的PH范围杀菌效果都很好。溴杀菌剂一

消毒剂作用机理概述

消毒剂作用机理概述 随着养殖业日益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消毒已成为殖场重要且必需的环节,消毒方法的正确与否是预防养殖场疫病感染和控制疫病暴发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养殖场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养殖场户消毒意识日益增强,此项工作也成为常态化。但真正能够进行科学消毒的并不是很多,一部分养殖场户对消毒的基本常识不是很清楚,导致消毒的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常用消毒剂的作用机理。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受到周围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消毒的原理就是改变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微生物的内外结构发生改变,主要代谢机能出现障碍,生长发育受阻,从而丧失活性,失去致病力。 酚类这类消毒剂能使病原微生物的蛋白变性,沉淀而起到杀菌作用,能杀死一般细菌。复合酚能杀灭芽孢、病毒和真菌。主要有苯酚、复合酚、煤酚等。 醛类醛类消毒剂可损害一切细胞的活物质,破坏动物组织细胞,杀菌作用较强,其中以甲醛的效果较好,也最常用。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养殖业的需求,戊二醛、邻苯二甲醛等高效消毒剂也被广泛应用。 酸类酸类消毒剂的杀菌原理是高浓度的氢离子能使菌体蛋白变性和水解,而低浓度的氢离子可以改变细菌体表蛋白两性物质的离解度,抑制细胞膜的通透性,影响细菌的吸收、排泄、代谢和

生长。氢离子还可与其他阳离子在菌体表面竞争性吸附,妨碍细菌的正常活动。 碱类碱类消毒作用的机理是阴性氢氧根离子,能水解蛋白质和核酸,使细菌酶系统和细胞结构受损害,同时碱还能抑制细菌的正常代谢机能,分解菌体中的糖类,使菌体复活。它对病毒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可用于许多病毒性传染病的消毒,高浓度碱液亦可杀灭芽孢。碱类消毒剂主要包括氢氧化钠、生石灰等,最常用于畜禽饲养过程中场区及圈舍地面、污染设备(防腐)及各种物品以及含有病原体的排泄物、废弃物的消毒。 表面活性剂类这类消毒药可降低菌体的表面张力,增高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引起重要的酶和营养物质漏失,使菌体内的酶、辅酶和中间代谢产物选出,阻碍细菌的呼吸和糖酵解的过程,使菌体蛋白变性,而出现杀菌作用。另外,这一类消毒剂有利于油的乳化而除去油污,可产生一定的清洁作用。常用的有新洁尔灭、消毒净、杜灭芬,一般适于皮肤、黏膜、手术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氧化剂类这是一类含不稳定结合态氧的化合物,遇到有机物或酶即可放出初生态氧,而后破坏菌体的活性基因,发挥消毒作用。主要有双氧水、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卤素类卤素(包括氯、碘等)因化学结构与代谢相似,对细菌原生质及其他结构成分有高度的亲和力,易渗入细胞,之后和菌体原浆蛋白的氨基或其他基因相结合,使其菌体有机物分解或丧失功能呈现杀菌作用。主要有碘酊、碘甘油、漂白粉、碘酊、氯胺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