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的冠状动脉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

中国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的冠状动脉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

中国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的冠状动脉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
中国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的冠状动脉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

动物实验方法总结:组织研磨管的使用方法 临床样本或动物取材注意事项 动物模型

组织研磨管的使用方法 1.作用:只适用于蛋白提取、RNA提取、基因组DNA提取时的组 织裂解,不做他用; 2.组织研磨管:容量为1.5ml, 里面已经提前放置了研磨珠(有时也 不放置),研磨液(Trizol或RIPA裂解液,有时也不放置)一般在取回后才加入,如果已经加入了研磨液,请离心后才拧开管盖,以免研磨液溢出,对皮肤造成伤害,所以操作时,要小心注意! 3.组织:把收取的组织分切,用生理盐水或PBS缓冲液把分切的组 织上的血液漂洗干净,然后用医用纱布或滤纸把组织表面的水分吸干,然后放入研磨管(组织体积大小为1颗绿豆至2颗黄豆,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中,然后把放入的组织尽量剪碎; 4.存放:上述过程应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操作完毕,立即用液氮冻 结,然后置于液氮或-80℃保存; 5.操作事项:操作时间尽可能短,做好一个,立马放置一个;

实验方法总结(3):动物模型部分 1、研究肿瘤细胞增殖 (2) 2、研究肿瘤细胞转移 (3) 2.1. 体外(浸润模型) (3) 2.2. 体内(转移模型) (3) 3、研究肿瘤细胞耐药 (5) 3.1. 耐药细胞株的建立 (5) 3.2. 裸鼠移植瘤耐药模型的建立 (6) 从肿瘤起源分,肿瘤动物模型的分类如下: 从研究目的来分,可以从增殖、转移、耐药三个角度来分析: 1、研究肿瘤细胞增殖 细胞准备:GeneA敲减慢病毒感染细胞扩增至需要的细胞量。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 取Balb/c裸鼠,雄性,6周龄,每组10只,适应一周后进行肿瘤细胞注射。

XXX细胞消化离心后制成单细胞悬液,计数后取适量的细胞用PBS悬浮,在Balb/c裸鼠侧腹部皮下接种。每只接种2×106个细胞,注射体积为100 μL。此后,每隔5天测量注射部位肿瘤的体积。30天后裸鼠小鼠腹腔注射80 mg/kg 戊巴比妥钠,小鼠麻醉后置蓝色背景布上拍照(侧卧位,接种部位朝上),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取出肿瘤称重,将肿瘤置蓝色背景布上拍照,肿瘤一分为二,一份4%多聚甲醛固定,待后续病理分析,一份-80℃冻存。 2、研究肿瘤细胞转移 肿瘤转移的模型包括两大类:体外(浸润模型)和体内(转移模型)。体外(浸润模型):了解肿瘤细胞对周围相连组织的侵润性。体内模型主要研究肿瘤细胞的转移性即肿瘤细胞在远端组织形成病灶的能力。 2.1. 体外(浸润模型) 例:浸润型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方法:取若干只Balb/c免疫缺陷裸鼠,将分离和鉴定并转染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脑胶质瘤干细胞立体定向法行小鼠颅内接种,每组10只。小鼠麻醉后头部正中切口,剥离骨膜后钻孔(坐标是冠状缝后0.5 cm,矢状缝右侧2.5 cm) 。取2 μL胶质瘤干细胞以1×104 cells /只小鼠的剂量,经微量注射器缓慢注射入鼠脑纹状体内(深度是2.5 ~3 mm) 。在确定的时间点处死一部分动物进行荧光( 立体荧光显微镜下) 病理证实和比较,同时检查脑胶质瘤干细胞的体内生长特征以及干细胞标志物等。 2.2. 体内(转移模型)

实验方法总结:动物模型部分

实验方法总结:动物模型部分 1、研究肿瘤细胞增殖 (1) 2、研究肿瘤细胞转移 (2) 2.1. 体外(浸润模型) (2) 2.2. 体内(转移模型) (2) 3、研究肿瘤细胞耐药 (4) 3.1. 耐药细胞株的建立 (4) 3.2. 裸鼠移植瘤耐药模型的建立 (5) 从肿瘤起源分,肿瘤动物模型的分类如下: 从研究目的来分,可以从增殖、转移、耐药三个角度来分析: 1、研究肿瘤细胞增殖 细胞准备:GeneA敲减慢病毒感染细胞扩增至需要的细胞量。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 取Balb/c裸鼠,雄性,6周龄,每组10只,适应一周后进行肿瘤细胞注射。

XXX细胞消化离心后制成单细胞悬液,计数后取适量的细胞用PBS悬浮,在Balb/c裸鼠侧腹部皮下接种。每只接种2×106个细胞,注射体积为100 μL。此后,每隔5天测量注射部位肿瘤的体积。30天后裸鼠小鼠腹腔注射80 mg/kg 戊巴比妥钠,小鼠麻醉后置蓝色背景布上拍照(侧卧位,接种部位朝上),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取出肿瘤称重,将肿瘤置蓝色背景布上拍照,肿瘤一分为二,一份4%多聚甲醛固定,待后续病理分析,一份-80℃冻存。 2、研究肿瘤细胞转移 肿瘤转移的模型包括两大类:体外(浸润模型)和体内(转移模型)。体外(浸润模型):了解肿瘤细胞对周围相连组织的侵润性。体内模型主要研究肿瘤细胞的转移性即肿瘤细胞在远端组织形成病灶的能力。 2.1. 体外(浸润模型) 例:浸润型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方法:取若干只Balb/c免疫缺陷裸鼠,将分离和鉴定并转染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脑胶质瘤干细胞立体定向法行小鼠颅内接种,每组10只。小鼠麻醉后头部正中切口,剥离骨膜后钻孔(坐标是冠状缝后0.5 cm,矢状缝右侧2.5 cm) 。取2 μL胶质瘤干细胞以1×104 cells /只小鼠的剂量,经微量注射器缓慢注射入鼠脑纹状体内(深度是2.5 ~3 mm) 。在确定的时间点处死一部分动物进行荧光( 立体荧光显微镜下) 病理证实和比较,同时检查脑胶质瘤干细胞的体内生长特征以及干细胞标志物等。 2.2. 体内(转移模型)

最新冠心病防治

冠心病防治

冠心病日常调理慎于动慎于食 冠心病成为了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之一。经过日常调理,冠心病患者一样可以带病延年。关键是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注意生活中的自我调摄才是硬道理。 冠心病是一种不可逆的慢性病,一旦戴上这顶“帽子”, 以带病延年.关键是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注意生活中的自我调摄。 一、忌生气、发怒。 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指挥人的一切,当过分激动、紧张,特别是大喜大悲时,由于中枢神经的应激反应,可使小动脉血管异常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增强,使冠心病患吝缺血、缺氧,从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二、忌超负荷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但生命更在于平衡,它体现了生命运动的根本规律。从老年人的客观实际出发,运动应量力而行,恰到好处,做到动静结合,阴阳协调平衡,才能

达到最佳点。如过犹不及,失去平衡,则会走向反面。因此,冠心病患者既要坚持锻炼,又要严格掌握一个“度”字,使供血量和需血量相平衡。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肌每分钟需要300毫升左右的血液供应;大的体力活动,心肌每分钟需要的最大血量达2000毫升左右。可见超负荷的运动量极易导致心脑血管急剧缺血、缺氧,可能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或脑$ 三、忌脱水。 有些中老年人平时没有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等到渴了想喝水时,已造成程度不同的“脱水”了。人的血液70%左右是水,脱了水,血液怎么流动呢?由于老年人特别是冠心病患者的血黏度都有所增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血凝倾向,导致缺血或心脑血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水可以稀释血液,并促进血液流动,故老年人平时要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最好在睡前半小时、半夜醒来及清晨起床后喝一些开水。 四、忌缺氧。 一般而言,一天中,除户外活动或有氧运动的吸氧量符合生理需要外,其他时间的吸氧星往往不足,冠心病患者则易出现胸闷等症状。如果长期供氧不足,会加重动脉

实验动物学习题及答案

实验动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实验动物学研究的对象实验动物、动物实验。 2、根据我国实际,实验动物被分为四级,分别是一级为普通动物、二级为清洁动物、三级为SPF动物、四级为无菌动物(包括悉生动物)。国际上公认的标准实验动物是SPF动物,我国公认的标准实验动物是清洁动物。 3、通常称近交系动物为品系,称封闭群动物为品种。 4、实验动物的年龄通常根据体重来判断。 5、裸鼠除全身无毛外,还有裸体和无胸腺,并随年龄增加皮肤变薄,头颈部皮肤皱褶,发育迟缓等特征。 6、药物筛选实验首选动物为小鼠;过敏实验首选动物为豚鼠;发热研究首选动物为家兔;实验外科学首选动物为犬;人类脊髓灰质炎等病的研究最理想的实验动物是非人灵长类动物;做反射弧分析实验常用实验动物是青蛙。 7、实验动物常用给药途径有经口给药、注射给药等。 二、名词解释 1.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鉴定、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动物。 2.近交系动物:是指至少经过20以上连续全同胞或亲子交配,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其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鼠的一对共同祖先的动物群。 3.杂交优势:杂种一代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对疾病的抵抗力强,寿命较长,容易饲养,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近交衰退现象的优越性。 4.封闭群动物:不以近交形式进行交配,也不引入任何外来血缘,在封闭条件下交配繁殖,从而保持群体的一般遗传特性,又具有杂合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我国制定的标准作如下定义: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 5.诱发性动物模型:是指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等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的功能、代谢或形态性结构方面的病变,即人为地诱发动物产生类似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三、问答题

二十种常见实验动物模型

二十种常见实验动物模型 一、缺铁性贫血动物模型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HGB)的贮存铁缺乏,HGB合成减少而导致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发生于以下情况:(1)铁需求增加而摄入不足,见于饮食中缺铁的婴幼儿、青少年、孕妇和哺乳期妇女。(2)铁吸收不良,见于胃酸缺乏、小肠粘膜病变、肠道功能紊乱、胃空肠吻合术后以及服用抗酸和H2受体及抗剂等药物等情况。(3)铁丢失过多,见于反复多次小量失血,如钩虫病、月经量过多等。 IDA是一种多发性疾病,据报道,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约2/3的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患IDA,因此,研究IDA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些研究中,缺铁性贫血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IDA),又是实施研究的基础工具。常见的IDA动物模型的构建技术如下: 实验动物:一般选用SD大鼠,4周龄,雌雄不拘,体重65g左右,HGB≥130g/L。 建模方法:低铁饲料加多次少量放血法。低铁饲料一般参照AOAC 配方配制,采用EDTA浸泡处理以去除饲料中的铁,饲料中的含铁量是诱导SD大鼠形成缺铁性贫血模型的关键,现有研究表明,饲喂含铁量<15.63mg/Kg的饲料35天,SD大鼠出现典型IDA表现,而饲喂

含铁40.30mg/Kg的饲料SD大鼠出现缺铁,但并不表现贫血症状。建模时一般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动物饮水,以排除饮水中铁离子的影响。少量多次放血主要用于模拟反复多次小量失血导致的铁丢失,还可以加速贫血的形成。放血一般在低铁饲料饲喂2周后进行,常用尾静脉放血法,1~1.5ml/次,2次/周。 模型指标:(1)HGB≤100g/L;(2)血象:红细胞体积较正常红细胞偏小,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区扩大,MCV减小、MCHC降低;(3)血清铁(SI)降低,常小于10μmol/L,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增高,常大于60μmol/L。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模型不能用于铁吸收不良相关IDA的防治研究。根据具体的研究需要,也可以适当调整建模方法。 二、白血病动物模型 用免疫耐受性强的人类胎儿骨片植入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小鼠皮下,出于人类造血细胞与造血微环境均植入小鼠,建立具有人类造血功能的SCID小鼠模型称为SCID-hu小鼠。再将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细胞植入SCID-hu小鼠皮下的人类胎儿骨片内,植入的髓系白血病细胞选择性生长在SCID-hu小鼠体内的人类造血微环境中,即为人类髓系白血病的小鼠模型。SCID小鼠是由于其scid所致。T、B淋巴细胞功能联合缺陷,这种小鼠能接受人类器官移植物。 造模方法:

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及发展文献综述

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及发展文献综述 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及发展文献综述张粒植物学211070161概念及相关内容1994年澳大利亚Macquaie大学的Wilkins和Williams等在意大利的一次科学会议上首次提出了蛋白质组proteome这个概念该英文词汇由蛋白质的“prote”和基因组的“ome”拼接而成并且最初定义为“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蛋白质”1。然而这个定义并没有考虑到蛋白质组是动态的而且产生蛋白的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容易受它们所处环境的影响。目前认为蛋白质组是一个已知的细胞在某一特定时刻的包括所有亚型和修饰的全部蛋白质2。蛋白质组学就是从整体角度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提示蛋白质的功能与细胞的活动规律。2蛋白质组学的分类蛋白质组学从其研究目标方面可分为表达蛋白质组学和结构蛋白质组学。前者主要研究细胞或组织在不同条件或状态下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这将有助于识别各种特异蛋白3目前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在这方面开展的最为广泛其运用技术主要是双相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技术以及图像分析系统当对感兴趣的蛋白质进行分析时可能用到质谱。由于蛋白质发生修饰后其电泳特性将发生改变这些技术可以直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并有助于发现蛋白质翻译后的修饰如糖基化和磷酸化等4。结构蛋白质组学的目标是识别蛋白质的结构并研究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近年来酵母双杂交系统是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时常用的方法同时研究者也将此方法不断改进5。有研究者最近发现在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时通过纯化蛋白复合物并用质谱进行识别是很有价值的4。3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目前蛋白质组学研究在表达蛋白质组学方面的研究最为广泛其分析通常有三个步骤第一步运用蛋白质分离技术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第二步应用质谱技术或N末端测序鉴定分离到的蛋白质第三步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存储、处理、比较获得的数据。3.1蛋白质分离技术这类技术主要是电泳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双向电泳技术其他还有SDS-PAGE、毛细吸管电泳等。除了电泳外还有液相色谱通常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二维液相色谱2D-LC。另外还有用于蛋白纯化、除杂的层析技术、超离技术等。 3.1.1双相凝胶电泳双相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这是最经典、最成熟的蛋白质组分离技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但主要的技术进步如实验的重复性、可操作性蛋白质的溶解性、特异性等是在近lO年取得的。它根据蛋白质不同的特点分两相分离蛋白质。第一相是等电聚焦IEF电泳根据蛋白质等电点的不同进行分离。蛋白质是两性分子根据其周围环境pH可以带正电荷、负电荷或静电荷为零。等电点pI是蛋白质所带静电荷为零时的pH周围pH小于其pI时蛋白质带正电荷大于其pI时蛋白质带负电荷。IEF时蛋白质处于一个pH梯度中在电场的作用下蛋白质将移向其静电荷为零的点静电荷为正的蛋白将移向负极静电荷为负的将移向正极直到到达其等电点如果蛋白质在其等电点附近扩散那么它将带上电荷重新移回等电点。这就是IEF的聚焦效应它可以在等电点附近浓集蛋白从而分离电荷差别极微的蛋白。pH梯度的形成最初是在一个细的包含两性电解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管中进行。在电流的作用下两性电解质可形成一个pH梯度。但由于两性电解质形成的pH梯度不稳定、易漂移、重复性差80年代以后研究人员研制了固定pH梯度的胶条IPG。此种胶条的形成需要一些能与丙烯酰胺单体结合的分子每个含有一种酸性或碱性缓冲基团。制作时将一种含有不同酸性基团的此分子溶液和一种含有不同碱性基团的此分子溶液混合两种溶液中均含有丙烯酰胺单体和催化剂不同分子的浓度决定pH的范围。聚合时丙烯酰胺成分与双丙烯酰胺聚合形成聚丙烯酰胺凝胶。第二相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不同进行分离。此相是在包含SDS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中进行。SDS是一种阴离子去污剂它能缠绕在多肽骨架上使蛋白质带负电所带电荷与蛋白质的分子量成正比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中蛋白质分子量的对数与它在胶中移动的距离基本成线性关系。SDS-PAGE装置有水平和垂直两种形式垂直装置可同时跑多块胶如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的Ettan DALT II系统可同时跑12块胶提高了操作的平行性。经过2DE

最新冠心病可以看出来

冠心病可以看出来

《冠心病可以看出來》 述:胡維勤。整理:正清和。 (1)現在死於心臟病突發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最大的原因 就是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臟病。一些人年年體檢,就是檢查不出心臟的問題,於是便誤以為自己很健康,不幸某一天,他的心臟病突發,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離開了人世。有些人會說西醫不是有心電圖嗎?不是有CT掃描嗎?不是有血管造影術嗎?……遺憾的是,這一切手段只能在心臟病發作時才能檢測到異常指標。如果心臟病沒有發作,只是存在巨大風險,所有儀器和設備都只會誠實地說謊。

(2)實話告訴你吧,現在西醫有50%的心臟病是無法檢測出來的。有的人會說,西醫那麼多先進設備都檢測不出心臟病來,難道中醫的望、聞、問、切就有辦法了?我可以肯定地說: 有!而且準確性還很高。 (3)我一直將“有諸內,必形諸外”作為自己學習中醫的最高準則,既然心臟有病,必定會表現在外表,就看有沒有火眼金睛了。我望、聞、問、切了幾十年,總結出了一套診斷冠心病的方法,第一個方法就是前邊講過的“冠脈溝”。冠脈溝位於耳垂上,根據中醫藏象學,耳垂部位屬肺經和心經區,所以耳垂上的變化能反映心臟。這説起來有些抽象,西方科學家的理

論要具體一些,他們認為耳垂中有很多毛細血管,心臟供血不好,這些毛細血管就吸收不到足夠的營 養,就會形成皺紋,也就是我說的冠脈溝。冠脈溝是一位中醫前輩教給我的,準確性相當高,我觀察過200名冠心病患者,準確率高達90%。 (4)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觀察點,就是舌下靜脈。你不信可以回家對著鏡子看看,舌頭的下面有兩條靜脈,正常人的舌下靜脈略微有點顏色,不是很明顯。但如果這兩條靜脈的顏色侵深,發黑或者發紫, 那就說明你的心血管有了問題,你患心臟病的慨率就很大。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防治冠心病模式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防治冠心病模式 2012年3月1日,第十五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作为国内心血管介入领域最早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极大地推动了介入心脏病学在中国的发展,缩小了我国在此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培训了我国心血管介入领域的專业人才,提高了我国心血管疾病专业队伍的素质。会议前夕,记者采访了本次大会的联合主席,卫生部广西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主任,广西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质控中心主任,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研部部长、心内科主任李浪教授。 关注冠心病的多重危险因素 “近年来,我国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趋势面临快速增长的严峻局面,有人甚至说中国心脑血管病发生了井喷现象——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根据2010年我们国家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在所有死亡原因中占第一位,有超过40%的人死于这类疾病。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相关资料显示,在中国,冠心病死亡人数在世界上排在第二位。整个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非常高,已经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从2007年开始,我国直接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支出的医疗费用高达1300个亿,而且目前还在大幅度增长。” 采访一开始,李浪教授首先告诉记者,在我国,近8年以来城市的冠心病死亡率升高了53%,农村的冠心病死亡率升高了40%。并且,我国冠心病发病还表现出了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35岁至64岁的冠心病死亡人数逐年明显增加。李浪教授认为,冠心病的发病由多重危险因素影响,目前已知的主要因素,首先是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三大疾病;其次是诸如吸烟、少运动、超重或肥胖、蔬菜水果摄入少等不良的生活习惯;第三个方面,是自然规律,年纪越大,冠心病发病率越高;第四个方面,是遗传因素。其中,高血压被认为是最突出的危险因素之一,因为大量临床资料显示,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是首当其冲的。而中青年冠心病发病则主要与吸烟有关,长期吸烟等危险因素损害血管内皮功能,促进了动脉硬化,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另外,肥胖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之一,因为肥胖合并代谢综合征可能引发和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针对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这四大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李浪教授认为,防治冠心病,重在预防,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首先,戒烟和控制体重,保持平稳的血压,防止血脂异常,长期控制血胆固醇于合适的水平,适当运动增强心肌和血管功能,尽量保持生活规律,避免精神紧张。然后,饮食宜清淡、低盐,尽量减少各种油腻食物、蛋黄、动物内脏等高脂饮食,适量摄入蛋白质,多吃粗粮、水果和蔬菜。 针对中国冠心病多重危险因素及其综合防治,李浪教授认为:“中国国情复杂,医疗水平差别大,我们应该针对冠心病的多重危险性,就符合中国国情的最经济的预防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防治模式,形成一个共识,向政府部门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一些防控建议。”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定义1:阐明生物体各种生物基因组在细胞中表达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 模式及功能模式的学科。包括鉴定蛋白质的表达、存在方式(修饰形式)、 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等。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一词,源于蛋白质(protein)与基因组学(genomics)两个词的组合,意指“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即包括一种细胞乃至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组本质上指的是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的修饰,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等,由此获得蛋白质水平上的关于疾病发生,细胞代谢等过程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这个概念最早是由Marc Wilkins 在1995年提出的。 目录 前言 基本策略 研究基础 研究内容 研究意义和背景 研究技术 发展回顾 主要进展 前言 基本策略 研究基础 研究内容 1.蛋白质研究 2.细胞甚至亚细胞研究 3.二维电泳分离蛋白质 研究意义和背景 1.研究意义 2.研究背景 研究技术 1.蛋白质组研究中的样品制备

2.蛋白质组研究中的样品分离和分析 3.蛋白质组研究的新技术 发展回顾 主要进展 1.启动研究 2.重要成就 发展趋势 1.在基础研究方面 2.在应用研究方面 3.在技术发展方面 前言 蛋白质组的研究不仅能为生命活动规律提供物质基础,也能为众多种疾病机理的阐明及攻克提供理论根据和解决途径。通过对正常个体及病理个体间的蛋白质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找到某些“疾病特异性的蛋白质分子”,它们可成为新药物设计的分子靶点,或者也会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分子标志。确实,那些世界范围内销路最好的药物本身是蛋白质或其作用靶点为某种蛋白质分子。因此,蛋白质组学研究不仅是探索生命奥秘的必须工作,也能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巨大的利益。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是生命科学进入后基因时代的特征。 基本策略 蛋白质组(Proteome)的概念最先由Marc Wilkins提出,指由一个基因组(genOME),或一个细胞、组织表达的所有蛋白质(PROTein). 蛋白质组的概念与基因组的概念有许多差别,它随着组织、甚至环境状态的不同而改变. 在转录时,一个基因可以多种mRNA形式剪接,并且,同一蛋白可能以许多形式进行翻译后的修饰. 故一个蛋白质组不是一个基因组的直接产物,蛋白质组中蛋白质的数目有时可以超过基因组的数目.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处于早期“发育”状态,这个领域的专家否认它是单纯的方法学,就像基因组学一样,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化的稳定的知识体系,而是一个领域. 蛋白质组学集中于动态描述基因调节,对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水平进行定量的测定,鉴定疾病、药物对生命过程的影响,以及解释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 作为一门科学,蛋白质组研究并非从零开始,它是已有20多年历史的蛋白质(多肽)谱和基因产物图谱技术的一种延伸. 多肽图谱依靠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2-DE)和进一步

动物试验模版

一. 背景: 本次动物实验相关疾病介绍、国内外相关治疗及研究的现状及结果(含临床、基础)、相关引文摘要等。 二、实验所用器械简介: 三、实验目的 1、使用猪或其他适宜动物为实验模型, 按照临床要求对产品进行模拟 使用,对* *器械的* *性能、* *效应进行测试。 2、通过动物实验取得数据和经验, 以便为产品的临床使用撰写详尽的使 用指南。 3、确定* * 器械置入猪后的最长可回收天数, 以便为临床使用的最长 可回收时间提供参考。 4、研究* *器械置入* *天后的可回收性, 以回答以往实验中未能解决 的* * 器械在置入* * 天后是否可取出的问题。 四、实验模型和材料 1、实验模型 (1).动物模型:猪,体重:25?35KG (2).体外模型:拟采用透明塑料软管作成的20mm 25mm两 种直径的下腔静脉模型。 2、材料: (1)* *器械采用XX公司研发生产的器械。 (2)其他手术配套器械采用临床通用器械。 3.过程要求:

本实验开始前必须取得动物道德委员会的许可(注:国外 有此要求,国内仅少数几家大医院有动物伦理委员会) 五.实验设计 动物数量及分组方法:实验动物共22头,在置入器械后分为A和B两组.A组动物采用介入方法取出滤器,B组动物采用外科方法经腹切开方法取出滤器.下腔静 脉滤器置入后饲养观察时间为7、10、12、14、16、20、30、60和90天,具体分组方法见下表。 分组(头) 时间(天)- A B 7 1 1 10 1 1 12 3 1 14 3 1 16 1 1 20 3 1 30 0 2 60 0 1 90 0 1 六、实验方法: 1、随机选取实验动物以1:1的比例进行* *实验,并记录* * 总结出的操作要求。7?20天实验用以观察器械置入后的可回收期,30、60、90天实验用以观察器械置入后的长期通畅情况。 2、所有动物器械取出前应造影复查,并与器械置入时的资料进行对比,判断器

最新冠心病完成版

冠心病完成版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 【定义】 由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纤维化、坏死和功能障碍称为冠心病,或称缺血性心脏病。可分为心绞痛、心肌梗死、隐性或无症状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和冠心病猝死五种类型。 心绞痛是在一定条件下冠状动脉所供应的血液和氧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心肌需氧和供氧之间暂时失去了平衡而发生心肌缺血或功能障碍,但无心肌坏死的临床症候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其最重要的病因,此外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冠状动脉痉挛、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冠状动脉炎及冠状动脉血栓栓塞均可引起心绞痛。 临床上将心绞痛分为: 1、劳力型心绞痛(包括初发劳力型心绞痛、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 绞痛、卧位性心绞痛) 2、自发性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单纯型自发性心绞痛) 3、混合性心绞痛 4、梗死后心绞痛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反复发作的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胸部不适,常被描述为压迫感、紧缩感、 窒息感及胸闷胸胀等,位于胸骨后,可放射到上肢(左侧多见)、肩背、颈、咽、下颌。一般持续5-15分钟,休息或去除诱因后能迅速缓解,舌下

含服硝酸甘油能使心绞痛在2-3分钟内消失。亦可有气闷不适、冷汗或头昏。发作结束时可嗳气。 2、可无阳性体征。亦可见心率加快和血压轻度升高,心尖双重搏动,第四心音 或第三心音奔马率,心尖区收缩期杂音。合并高脂血症者,可见巩膜脂质沉着或皮肤黄色疣。原有心肌梗死病史者,可出现心力衰竭的体征。 (二)检查 1、常规心电图:非发作时心电图多为正常,亦可见T波改变,ST段轻度压 低、早搏,房颤,或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发作时心电图显示除了aVR导联外,各肢体导联或心前区导联ST段压低和T波的降低或倒置,变异性心绞痛则为ST段抬高。严重者可见一过性异常Q波。发作缓解后数分钟内上述ST段改变消失,心电图恢复至发作前的原状。 2、X线检查:多无异常或见心影增大。 3、冠状动脉造影:主要指征(1)经内科治疗无效的心绞痛,需明确冠状动脉 病变情况以考虑介入治疗或旁路移植术;(2)胸痛似心绞痛而不能确诊者,通过造影可发现各支动脉狭窄病变的部位并估计其程度。一般认为官腔狭窄大于70%-75%可确诊,狭窄在50%-70%者也有一定的意义。对冠心病具有确诊的价值。 4、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常用的方法有次极量踏车运动试验和平板运动试验。 平均敏感性为68%,特异性为77%。阳性标准为: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水平或下垂型压低大于0.1mV并持续2min,或伴有胸痛发作,或收缩压下降大于1.3kPa(10mmHg)。

冠脉搭桥必知

冠脉搭桥必知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分型有哪些?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简述其各自优缺点 什么样的冠心病需要搭桥手术? 术前应做些什么? 搭桥手术方式有哪些? 什么是“急性冠脉综合症”? 哪些患者需要急诊冠脉搭桥术? 怎么“搭桥”的? “搭桥”后感觉如何? 手术中使用的桥血管有哪些?有哪些特点? 什么是微创冠脉搭桥术? 什么是不停跳冠脉搭桥术? 手术后恢复情况怎样? 冠脉搭桥术后可能有哪些并发症? 冠脉搭桥手术的效果怎么样? 冠脉搭桥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冠脉搭桥术后需要运动吗? 冠脉搭桥术后饮食需要注意哪些? 冠脉搭桥术后还需要服用什么药物吗? 糖尿病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 什么是冠心病?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简称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IHD)。CHD 是多种冠状动脉病的结果,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绝大多数(95%-99%)。因此,习惯上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同义词。引起冠心病的原因: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最常见的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特别是肌壁外冠状动脉支的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近侧段之所以好发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它比所有器官动脉都靠近心室,因而承受最大的收缩压撞击。再者,冠状动脉血管树由于心脏的形状而有多数方向改变,因此亦承受较大的血流剪应力。 好发部位:据我国6352例尸检统计,病变的总检出率、狭窄检出率和平均级别均以前降支最高,其余依次为右主干、左主干或左旋支、后降支。性别差异:20~50岁病变检出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60岁以后男女无明显差异。 病变特点: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多在近侧段,且在分支口处较重;早期,斑块分散,呈节段性分布,随着疾病的进展,相邻的斑块可互相融合。在横切面上斑块多呈新月形,管腔呈不同程度的狭窄。有时可并发血栓形成,使管腔完全阻塞(图8-28,图8-29)。根据斑块引起管腔狭窄的程度可将其分为4级:Ⅰ级,管腔狭窄在25%以下;Ⅱ级,狭窄在26%~50%;Ⅲ级,狭窄51%~75%;Ⅳ级,管腔狭窄在76%以上。

一份完整的冠心病病历

一份完整的冠心病病历 科别:内病区; 床号:院号:主诉: 间断心前区疼痛3天 现病史: 3小时前患者于活动时,出现心前区疼痛,呈压榨性疼痛,持续5分钟,无放射,无大汗淋漓,含服速效救心丸后有所好转,后有间断发作,伴心慌,于休息后或含服药物后症状有所减轻,活动后加重,无恶心及呕吐,无大汗淋漓,无发热及盗汗,无晕厥,无咳嗽及咳痰,无视物旋转,为求诊治遂来我院,门诊以“冠心病”收住入院,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饮食睡眠差,大小便可,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 有冠心病史10年余,双侧关节炎病史8年,结肠炎病史5年,无糖尿病,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及献血史,预防接种随当地进行,于系统回顾未见异常。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长期居住史,无疫水疫源地接触史,无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婚育史:适龄婚配,爱人已故,夫妻关系和睦,无近亲结婚史,育2儿3女,均体健。 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不详),1哥2弟均体健,否认家族中有遗传及传染病史。 中医望闻切诊:双目有神,颜面暗红,言语流利,听力下降,无龟背鸡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缓。 体格检查 T:36.5℃ P:80次/分 R:18次/分 BP:12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扶入病房,自主体位,查体合作。神清,精神差,全身皮肤黏膜色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双眼

坦,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左下腹部稍压痛。腹部无移动性浊音,两季肋部及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4次/分,肛门外生殖器未查。脊柱无畸形,生理弯曲存在,无压痛及叩击痛。四肢无畸形,关节活动疼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心电图(2014-03-14):1、窦性心律 2、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3、心肌损伤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胸痹气阴两虚症西医诊断:冠心病 科别:内病区; 床号:院号: 2014-03-14-10:00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人,丧偶,务农,汉族,以“间断心前区疼痛3天“为主诉,于今日10:00扶入病房。 一、病例分析 1.患者老年男性病程3天。 2.主要临床变现间断心前区疼痛3小时。 3.既往史有冠心病史10年余,双侧关节炎病史8年,结肠炎病史5年,无糖尿病,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及献血史,预防接种随当地进行,于系统回顾未见异常。 4.查体:T:36.5℃ P:80次/分 R:18次/分 BP:12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扶入病房,自主体位,查体合作。神清,精神差,全身皮肤黏膜色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双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 对光反射灵敏,眼震(-),眼球无突出,双眼球运动自如。耳鼻无畸形,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紫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压痛,无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两侧呼吸运动度一致,触诊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感,叩诊两肺均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无抬举性搏动,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A2>P2,心尖部可闻及sm3/6级吹风样杂音。腹平坦,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左下腹部稍压痛。腹部无移动性浊音,两季肋部及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4次/分,肛门外生殖器未查。脊柱无畸形,生理弯曲存在,无压痛及叩击痛。四肢无畸形,关节活动疼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5.辅助检查心电图:1.窦性心律 2.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3、心肌损伤 二、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中医诊断:胸痹气阴两虚症 西医诊断:冠心病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患者病程日久,心气不足,阴血亏虚,血行瘀滞,不能濡养, 科别:内病区; 床号:院号:推动心脉,而病发气阴两虚之胸痹。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动物实验的设计说明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实验的设计 第一节实验动物选择基本原则 一、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水平选用相匹配的标准化动物 一切动物实验都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的,选择实验动物首要的就是要根据研究的内容来选择实验动物。 蛙的大脑不发达,不可作高级神经活动的实验。但蛙的脊髓具有最简单的发射中枢,做神经反射弧实验,简单、直观、明确、容易分析。 二、必要的预试验有助于选择与本课题相适应的实验动物 动物预试验的作用在于: 1.初步观察动物是否适宜于本项目的研究 2.熟悉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及饲养管理 3.检查与动物实验配套的实验条件、方法是否初步到位 三、充分利用与人具有某种相似性的实验动物 绝大多数生物学与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人类服务的。因此在实际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那些生物学特征及解剖生理特点等与人类类似的实验动物。 一般来说,实验动物愈高等,进化程度愈高、其机能、代谢、结构愈复杂,反应就愈接近人类。 猴、拂拂、猩猩、长臂猿等灵长目动物是最近似于人类的理想动物。 1.结构功能的相似性 2.时象或年龄状态的相似性 3.群体分布的相似性 在以群体为对象的研究课题,有时要考虑到选择与人群基因型及表现型分布类型相似的动物类别。主要是一些封闭群动物,如:KM小鼠,Wistar大鼠,毕格犬等。 4.生态或健康状况的相似性 在正常生命过程的研究中,找到与人类生态情况相似的替代模型非常重要。现有的不同微生物学质量级别的普通动物、清洁动物、SPF动物、无菌及悉生动物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微生态模式并具有不同特点,适用于不同研究目的。 5.疾病特点的相似性

实验动物有许多自发或诱发性疾病能局部或全部地反映与人类类似的疾病过程及特点,可用于研究相关的人类疾病。 6.操作实感的相似性 外科手术性的操作模型中或教学示教中,常选择体型较大的动物。犬为首选。 四、除利用与人具有的相似性以外的实验动物选择原则 1.特殊性原则 由于物种之差异,各种动物之间存在基因型、组织型、代谢型、易感性等方面的差别,这种差异有时可作为研究课题所需的一种指标或特殊条件。 2. 易化原则 进化程度高或结构机能复杂的动物有时会给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实验结果的获得带来难以预料的困难。应依据易化原则选择那些结构功能简单而又反映研究指标特质的动物。 例如:在遗传研究中,用寿命短、繁殖快的果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同样方法若改用灵长目动物其难度是很难设想的。 有时为了删除系统作用背景对某器官或某功能进行研究,可用离体方法进行。3.相容或匹配原则 所谓“相容”或“匹配”是指所用动物的标准化品质应与实验设计、技术条件、实验方法等条件相适应。在设计实验时不但要了解实验仪器精度和灵敏性能。了解试剂的品质、性能以及试剂和仪器之间的匹配性能,也要了解动物或动物模型对实验手段的反应能力。 4.易获性原则 易获性是理想的实验动物条件之一。 虽然猫、狗、猪及灵长动物居于较高进化水平,各有其研究价值,尤其是灵长类动物在许多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这些大动物则往往由于其较长生殖周期,低繁殖率、低产仔率等弱点而影响其易获性,因而亦影响其被选用,故通常不作首选。 5.重现性、均一性原则 重现性和均一性为实验结果质量品质所在。若实验结果不能再现或不稳定,则该

(完整版)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冠心病的鉴别 1、胸膜炎:胸膜炎又称“肋膜炎”,是胸膜的炎症,炎症消退后,胸膜可恢复至正常,或发生两层胸膜相互粘连,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肺栓塞等,结核性胸膜炎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是冠心病的类似病症的主要的一方面。 2、心肌炎: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3、心包炎:心包炎可分为急性心包炎,慢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可有发热,盗汗,咳嗽,咽痛,或呕吐,腹泻,心包很快渗出大量积液时可发生急性心脏填塞症状,患者胸痛,呼吸困难,紫绀,面色苍白,甚至休克,还可有腹水,肝肿大等症。 冠心病的诊断 1、看症状:是否出现心前区疼痛,持续3-5分钟,伴有压榨感、憋闷、濒死感,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 2、心电图:症状异常的患者进行心电图后可出现ST段和T波的改变,常规心电图正常的患者可进行诱发试验,做运动平板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 3、心脏超声:病情严重的患者应进行心脏超声,查看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心肌缺血的情况下,心脏会出现局部的运动障碍,收缩减弱。 4、核素心肌显像:核素心肌显像检查可反映心肌供血状况,显示患者有无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可作为是否进行冠脉造影的依据。 5、CT冠脉造影:CT冠脉造影可以看到血管腔的充盈情况及血管壁上的情况,但有时会受到呼吸、心跳的影响,出现假阳性。 6、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记录显影过程,用以判断冠状动脉有无病变。 7、血管内超声:冠脉造影时管壁上出现不稳定斑块时,可进行血管内超声,能看到血管壁的情况。 预防冠心病首先应从生活起居开始,少食胆固醇含量及热量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吃饭不要过饱,控制体重,控制血压和血糖,多进行有氧锻炼,适当运动有利于血管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活动耐力。

实验方法总结(3):动物模型部分

实验方法总结(3):动物模型部分 1、研究肿瘤细胞增殖 (1) 2、研究肿瘤细胞转移 (2) 2.1. 体外(浸润模型) (2) 2.2. 体内(转移模型) (2) 3、研究肿瘤细胞耐药 (4) 3.1. 耐药细胞株的建立 (4) 3.2. 裸鼠移植瘤耐药模型的建立 (5) 从肿瘤起源分,肿瘤动物模型的分类如下: 从研究目的来分,可以从增殖、转移、耐药三个角度来分析: 1、研究肿瘤细胞增殖 细胞准备:GeneA敲减慢病毒感染细胞扩增至需要的细胞量。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 取Balb/c裸鼠,雄性,6周龄,每组10只,适应一周后进行肿瘤细胞注射。

XXX细胞消化离心后制成单细胞悬液,计数后取适量的细胞用PBS悬浮,在Balb/c裸鼠侧腹部皮下接种。每只接种2×106个细胞,注射体积为100 μL。此后,每隔5天测量注射部位肿瘤的体积。30天后裸鼠小鼠腹腔注射80 mg/kg 戊巴比妥钠,小鼠麻醉后置蓝色背景布上拍照(侧卧位,接种部位朝上),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取出肿瘤称重,将肿瘤置蓝色背景布上拍照,肿瘤一分为二,一份4%多聚甲醛固定,待后续病理分析,一份-80℃冻存。 2、研究肿瘤细胞转移 肿瘤转移的模型包括两大类:体外(浸润模型)和体内(转移模型)。体外(浸润模型):了解肿瘤细胞对周围相连组织的侵润性。体内模型主要研究肿瘤细胞的转移性即肿瘤细胞在远端组织形成病灶的能力。 2.1. 体外(浸润模型) 例:浸润型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方法:取若干只Balb/c免疫缺陷裸鼠,将分离和鉴定并转染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脑胶质瘤干细胞立体定向法行小鼠颅内接种,每组10只。小鼠麻醉后头部正中切口,剥离骨膜后钻孔(坐标是冠状缝后0.5 cm,矢状缝右侧2.5 cm) 。取2 μL胶质瘤干细胞以1×104 cells /只小鼠的剂量,经微量注射器缓慢注射入鼠脑纹状体内(深度是2.5 ~3 mm) 。在确定的时间点处死一部分动物进行荧光( 立体荧光显微镜下) 病理证实和比较,同时检查脑胶质瘤干细胞的体内生长特征以及干细胞标志物等。 2.2. 体内(转移模型)

气囊漂浮导管在重度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的应用与护理

气囊漂浮导管在重度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的应用与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气囊漂浮导管在重度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的应用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脉搭桥术治疗的重 度冠心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气囊漂浮导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比较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 肾功能衰竭1例,心肌梗死1例,脑血管意外0例,二次开胸0例,总计2例; 对照组患者肾功能衰竭2例,心肌梗死2例,脑血管意外3例,二次开胸1例, 总计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飘浮导管在重度冠心病 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气囊漂浮导管;重度冠心病;冠脉搭桥术;护理 为了研究气囊漂浮导管在重度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的应用以及护理对策,选择2016年9 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脉搭桥术治疗的重度冠心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 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脉搭桥术治疗的重度冠心病患者44例 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重型患者,心功能评级II-IV级,留置Swan-Ganz导管3-7d。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年龄40-73岁, 平均年龄56.7±16.2岁;男12例,女10例。对照组22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 57.3±17.4岁;男11例,女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全麻体外循环下搭桥,观察组患者使用气囊漂浮导管:监测患者毛细血 管楔压、肺动脉压、心排血指数、血氧饱和度等心功能指标,面罩吸氧,桡动脉穿刺置管连 续监测动脉压,常规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固定导管,测量毛细血管楔压充气量 <1.5ml,根据气囊压力情况逐步充气,术中预防凝血,保持管道通畅,10U/ml肝素冲洗导管,无菌操作,置管与拔管操作都要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心律失常立即进行对症处理。全部患者均接受加强护理,术后卧床休息,密切关注患者瞳孔、血压、心率、呼吸等生 命体征和心功能指标变化,严防术后并发症[1]。 1.3观察指标 显效:术后心功能指数恢复正常,心功能评级改善3级以上; 有效:术后心功能指数基本恢复正常,心功能评级改善2级以上; 无效:术后心功能指数无明显改善,心功能评级无变化甚至恶化;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x100%。 另统计两组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二次开胸等严重并发症的发 生例数[2]。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n,%)经卡方检验,计量资料( ±s)经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预后情况 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患者 手术治疗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