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面子文化产生根源及社会功能

面子文化产生根源及社会功能

面子文化产生根源及社会功能
面子文化产生根源及社会功能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面子文化产生根源及社会功能

作者:姜彩芬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商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刊名:

广西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3)

被引用次数:5次

参考文献(15条)

1.明恩溥;舒扬文明与陋习:典型的中国人 2004

2.林语堂中国人 1994

3.鲁迅全集 1981

4.黄光国;胡先缙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 2004

5.金耀基"面"、"耻"与中国人行为之分析 2002

6.David Yau-fai Ho On the concept of face 1974(81)

7.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 2005

8.论语·尧曰

9.论语·卫灵公

10.朱瑞玲中国人的社会互动:论面子的问题 2005

11.成中英脸面观念及其儒学根源 2006

12.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2004

13.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 2004

14.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 2004

15.乔纳森·H.特纳;邱泽奇;张茂元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2001

本文读者也读过(4条)

1.燕良轼.姚树桥.谢家树.凌宇.YAN Liang-shi.YAO Shu-qiao.XIE Jia-shu.LING Yu论中国人的面子心理[期刊论文]-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6)

2.刘宏伟.金毅浅析面子及面子文化的内涵[期刊论文]-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张艳丽.司汉武.Zhang Yanli.Si Hanwu中国人面子心理的文化解读[期刊论文]-理论观察2010(1)

4.林晓莹揭开"面子"看文化[期刊论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

引证文献(7条)

1.朱亮"艳照门"因何会产生——从"艳照门"事件来看中国人脸面观[期刊论文]-教育教学论坛 2010(33)

2.张艳丽.司汉武中国人面子心理的文化解读[期刊论文]-理论观察 2010(1)

3.刘玉莲.程艮.姚秀钰.张红彩康复期情感障碍患者感知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2011(1)

4.易军面子与纠纷解决——基于法社会学的分析[期刊论文]-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4)

5.刘玉莲.程艮.姚秀钰.张红彩康复期情感障碍患者感知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2011(1)

6.刘玉莲.姚秀钰.张红彩心境障碍患者病耻感与自尊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期刊论文]-护理管理杂志 2010(12)

7.刘玉莲.姚秀钰.张红彩心境障碍患者病耻感与自尊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期刊论文]-护理管理杂志 2010(12)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d19586536.html,/Periodical_gxshkx200903029.aspx

如何看待“面子文化”

2005. 11. 21教练部例会培训资第一版 一《如何看待“面子文化”》 我们再来解构中国传统文化的“面子文化”,它是“实事求是”的最大敌人,不是技术上不能“实事求是”,而是人们几千年以来一直都不愿“实事求是”。正是它的顽固存在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谓“面子”是指“个人在社会上有所成就而获得的社会地位或声望”。在中国社会关系网络中,由于面子不仅牵涉到个人在其关系网中的地位高低,而且涉及他被别人接受的可能性及他可能享受的特殊权力,因此,在中国社会,“顾面子”便成为一件和个人自尊甚至是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情。 1.“面子”侵蚀着组织的执行力 在华人社会里,有所谓“扬善于公堂,规过于暗室”的原则。中国人绝大多数都“好面子”,无论阶层高低,即使在穷苦的农村也“好面子”,因为“有面子”意味着他得到了周围的尊重与认同,拥有独特的价值与地位。掌权者更有资本获得“面子”,通过对资源的掌控,逼迫周边给予其“面子”;而能否获得资源、利益,可能不在于你是否能干、有想法,而在于你能否给足掌握资源的人“面子”。如此一来,是否有“面子”,是否能给别人“面子”,就成了社会评判的重要尺度。“面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内化在中国人的行为习惯中,具备强大、持久的延续惯性。即使在今天,面子文化依然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 在中国社会里,不论是上对下还是下对上,一个善于“做人”的人,通常都是善于顾及他人面子的人。为了在公开场合不驳别人的面子,他明明不同意却不提出反对得意见和建议,甚至为了给别人添加面子,还表示赞同这个方案。因此,中国绝大多数组织中的绝大多数议案在“面子”的干扰下,往往没有经过充分的讨论甚至是应有的争论,就轻松通过了。又由于中国组织没有“法治”习惯,因此,轻松通过的方案也轻松地“不予执行”,因为领导者的面子被照顾了,需要照顾下属、同事的面子,这样一来,“不执行”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此“相互照顾面子”,组织怎么可能有执行力呢? 反之,如果一个人不懂得“顾面子”,常常公开提出不同意见,他就会被认为不会“做人”,这在中国社会是吃不开的。无论是领导,还是下属,都需要学会“照顾面子”,这已成为中国人的处世哲学。“面子文化”不仅在组织的高层中普遍存在,更在各个组织的各个层面普遍存在。再组织的基层,有些员工对事不对人,就工作提出问题、异议、建议,涉及的经理或员工常常感到不可接受,觉得不受尊重,往往反弹很大,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面子”在作怪。这种自我保护的态度极大的延缓了问题的解决,导致组织运行的僵化、低效,严重阻碍了组织的成长。 〈一个人事经理眼中的国人劣根性〉一文写到: 我们跟老外打交道,有问题他们会当面指出,不管多难堪,但这并不妨碍他吃饭的时候跟你谈笑风生。所以老外开会,会上可能有10种声音,但会后只有1种声音;但中国人开会,会上没人说话,但会后可能有10种声音。我们老板开会结束时通常会问:“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全体沉默。一出会议室,跑到自己办公室门一关就开始开部门小会了。 这确实是太多中国组织状况的真实写照,他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有亲身的感受。可见,“面子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极为深远而持久的。“面子文化”深深地打上了儒家的烙印。儒家主张个人和其他人交往时,都应当从“亲疏”和“尊卑”两个社会认知度来衡量彼此之间的角色关系:前者是指彼此关系的亲疏远近,后者是指双方地位的尊卑上下。某人在考虑要不要给别人面子的时候,其实主要就是在考量彼此之间的“关系”。 二《中国企业员工的自身素养有待提升》 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员工对于“自我的价值观”和“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两个问题还没有进行深入地思考,也没有确切的答案。总体上来讲,要相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全球化的竞争浪潮,中国的经理任和员工还没有准备好。“Aer you ready ? NO! 他们还在犯一些基本的错误,他们的职业素养还有待于提高,他们还在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上跟自己较劲。据个例子,职业足球运动员就职业人才的一种,而中国男子足球运动员种种令人失望的表现,突出了他们的极不职业,拿着职业化的高薪水,他们却天天做些很业余的事情,说些很专业的话,踢着很业余的球。 “自己要做”与“上级让做”有着本子上的区别,为自己做何为别人做的感觉也会影响执行的效果,这种心态对执效果的影响是巨大的。执行不失为领导而做,而是为企业而做,位自己而做,为企业做最终也是为自己而做。不仅人生如此,工作也是如此,如果你总是沉迷于索取与回报,那么你最终会一无所获。其实,执行是为自己做与为企业做的统一体。任何强大的企业都是由高素质的员工建设的,企业只有发展员工才能获得真正的长远的利益。虽然不是一一对应,但在趋势上,方向上大体如此。韩国经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还过企业的员工不领取加班费,如此一来,还过企业渡过了最艰难的启动时期,产品在价格上有了竞争力,韩国企业也有利润投资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了。中国企业的经理和员工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技能与素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决定了提升空间。同样“自家要学”与“上级让学”的感受与实际效果也存在根本性的区别。小富即安与追求卓越的两种心态与风格决定一个人的职业化素养,这将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发展。与美国人相比,我么在基本的职业素养上海落后了50年以上,也就是好几代人,我们正在解决美国人几代前的问题:与韩国人相比,同样是追赶世界,中国人的狠劲儿,奉献精神差的太远了。因此我们现在这几代人和所后的几代人,都要加油.努力,真的是在别人睡觉是我们还需要努力,因为过去他们也努力过。我们每个人都要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够不断发展,企业才能不断的强大,国家才能逐渐富裕。 我们会看到:由于执行者的价值取向和企业的价值观存在差距,因而执行者会根据自己的偏好来决策进行“自我取舍”,经理和员工挑活或者不执行的现象就是由此产生的;虽然执行者具有足够的工作经验,但在操作过程中,他会站在一己私利或小团体的立场上来思考处事,违背投资者的利益.违背企业利益,甚至违背社会道德底线和法律规范;尽管执行者已经尽心尽力,但是由于缺乏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最后无法达成预期的目标。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前只是知道一个大概,通过这次的延津之行,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更深的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缺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初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时,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通过学习渐渐的自己也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慢慢为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 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字放在首位,“孝”字,上为“老”,下为“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才有“孝”,同时也意味着“老人”要永远在“孩子”之上才能称之为“孝”,中国人讲“以孝为先”,便可知国人对“孝”的重视,主要强调对父母,长辈的“孝”,强调长幼有序,自古便有“董永卖身葬父”的传说,还有“孔融让梨”的故事,虽然强调的是礼貌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少年的孔融便知“长幼有序”可见“孝”在古代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孝”不仅仅在古代,即便是在当代物欲横流,充满钢筋水泥管的社会也同样被看得很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篇二: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欲为人师表,先学会做人。 刚刚学完《传统文化教育》,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才真正的感悟到自己活得多么失败!多么的不在道!由衷的感恩学校领导给我们这个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机会。让我真正的找回了自己那颗丢失已久的良心! 传统文化的学习,刚好有吴老师讲的“如何做一位如理如法的好人”,如何让传统教育渗入生活,融入工作。但我感觉自己对“弟子规”还是停留在“圣人训”的阶段?惭愧啊,可见自己的确不是上根之弟子?不过“勿畏难、勿轻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至”,要知耻近乎勇,只要严格坚持按照恩师的教导,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勇猛精进,相信一定会得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乃至社会和谐的理想生活。 传统文学并不是谈玄说妙,“话说多、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圣贤留下的经典,没有一句是多余的话,正如“圣贤乃实语者、不妄语者、不异语者、这些经典,都是从圣贤人的自

论中国的面子文化

论商业文化中的面子文化 摘要 中西方学者对面子的概念都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广泛的探讨。面子是支配中国人社会行为的重要概念,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商品化时代,自古以来形成的面子文化对于人们的商业活动渗透的更加深刻。面子文化形成原因是复杂的,而了解面子文化在商业文化中占据的位置,对我们理解当前种种商业行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有利于促进自身正确的生活和消费规范。 关键词:面子问题;面子文化;商业文化 一、“面子”文化概论 (一)“面子”文化的产生根源 “面”由字面上看,是指人脸、头的前部,它原来只是一种生理上的指标,后来演化为心理及社会意义的价值象征。据胡先缙考证,早在公元前4 世纪, “面”就具有了指涉个人与关系的象征性意义。 爱面子其实是一种世界各国人民都具有的心理因素。但是形成的面子文化却是中华民族独有现象。中国“面子文化”的形成由来已久,最原始的“面子”就是“脸面”,古人外出活动前都要洗脸打扮,在镜子面前照上一照,梳洗完毕才能做正式的工作——上朝的上朝、下地的下地、经商的经商。中国人以“四大美人”为傲,以黄皮肤为荣,正是看重这样的有形脸面才形成了无形的面子文化。(二)“面子”文化的内涵 “面子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西方世界最早研究中国人“面子文化”的著述当属1894年美国传教士明恩溥所著的《文明与陋习:典型的中国人》。明恩溥认为,“保全面子”是中国人的第一性格1。鲁迅先生曾经专门撰写过分析国人“面子”的文章,他说外国人往往认为所谓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而其实“面子”之有无,情况相当复杂,并且富于变化2。而中国文豪林 1[美]明恩溥.文明与陋习:典型的中国人[M].舒扬等译,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3;1. 2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26.

浅谈传统文化没落的原因

浅谈传统文化没落的原因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认识 发展 摘要: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却出现了诸多文化侵略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认识,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不顾自己民族的特点,一味模仿或照搬别的文化,是造成这种现在的主要原因。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慢慢的流失,而我们的国民,却没有意识到,只是盛赞现代生活丰富多彩,文化七彩斑斓。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但由于传统文化的脆弱性和“文化大革命”的劫难,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现状仍然特别令人担忧:随着现代化进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作坊及其他文化遗址遭到破坏,大量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失去传承,更严重的是出现了诸多文化侵略现象, 2005年底,沸沸扬扬的韩国将端午节申遗事件终于尘埃落定,韩国成功的 将“江陵端午祭”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这无疑是中华文化的一次耻辱,炎黄子孙永远的心痛! 2006年10月,韩国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所谓“韩医”,其实与中医是一脉相承的,病理理论和治疗方法基本类似。等等类似的事件多不胜数。礼失于野,而路人拾之,我们在这时才幡然醒悟,大声疾呼,可惜,悔之晚矣,在我们痛呼时,是否在想想,如何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目前我国在实行文化强国战略。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 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

章一 1.为什么说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P14 炎帝发展了原始农业,和最早的农耕用具。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发明陶器,创立日市,发明医药等。黄帝发明几乎遍及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例如文字、衣冠和社会制度等。这些发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有了文明教化的意义,在物质、精神、制度文明上作出重大贡献,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上古各族的迁徙流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导致不同氏族、部落之间的频繁接触,促进了文化发展。在炎黄部落迁徙的沿途,留下了很多文化遗迹,与当地的氏族部落发生了文化交流。炎黄部落把当时先进的农业带给了东方,黄河下游的一些生活习俗也向西传播到中游地区。古史有记载说周人即是黄帝的子孙,与炎帝也有血缘关系。虽然在当时不同部落的军事冲突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但是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继续耕耘,创造古老的中华文明,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黄时代是中国5000年文明源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与自然和谐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早在炎帝时代就有了萌芽。炎帝发明弄个认识自然的综合成就,对天文气候等的粗浅认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也发端于炎黄时代。在较早的文献中,认得历史就是炎黄的历史,他们的成功得力于人的积极进取,这种相信人的力量依靠人的努力,问题、为社会为人民的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1、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P21 中国史前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两个中心地区有自身的特点,形成了自成体系地的中国史前农耕文化,这些在谷物种类、家畜品种、农耕工具、聚落形态方面都有表现。 1)谷物种类北粟南稻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品种。粟有野生狗尾巴草培育而来,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稻是野生稻培育出来,起源于长江流域。 2)家畜品种中国史前农业附属生产部门的家畜饲养业,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有很大发展,有猪狗鸡牛羊。 3)农耕工具主要农具铲、耒和锄,刀和镰,磨盘磨棒。 4)聚落形态农业的发展促使大规模聚落的形成 2、试简述中国古代文字的发明过程P44.3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神农氏结绳为治,刻画符号是文字的直接来源之一,是文字的先驱,刻画在史前的骨器、玉器、陶器上,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刻画符号都是单个出现,尚未连缀成书面语言,很难或不可能释读,基本用于记事。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刻画符号更接近事物形象。龙山文化发明了文字诞生可靠证据,笔画比较流畅,个个独立成字,显然脱离了刻画符号和文字画的阶段。文字中除有象形字还有会意字。黄帝之史官仓颉“初造书契”。商周时的巫师们也会以已出现的文字作为垄断神权的手段。 3、关于龙的起源,目前学术界有哪些说法。P41 红山文化玉龙和相关玉器做的研究认为:猪是龙形象的来源之一,表明龙的起源与原始农业发展有密切关系。身如蟒蛇是先民对蛇的恐惧而崇拜,以它作为龙形象的一部分,表达了期望避免危害和获得农业丰收的愿望。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濮阳西水坡蚌壳龙图案做的研究认为所有迹象都可用天文学观点加以解释。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 章二 1、试简述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关系的认识。 天人关系的中心问题是把天看做有意志的至上神还是把天看做无意志的、无目的的大自然。一、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P49 二、天道自然的观点三、天人相分的观点四、天人交相胜 2、试简述中国古代变易之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面子文化

面子文化 荆楚在线消息(湖北日报)对中国非常友好的英国进步学者罗素生前曾谈到,“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要面子’觉得很可笑,殊不知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形成互相尊敬的风气。”罗素认为“要面子”的害处在于,“影响效率,同样也影响了人际关系的真诚。” 要面子深入到国人潜意识中,这是一个事实。当然,面子是很重要的,面子是形式,任何事物都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只是面子与里子不能脱节,面子不能比里子高一个层次独立存在。民国初年,京城那些穿着马褂、提笼架鸟的遗少,外头硬撑着气派和光鲜,回到家可就惨了,只能啃咸菜窝头,因为原本赖以撑起面子的“铁杆庄稼”,早已随着满清的倒台而失去了。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彻底消亡。愈是渗透于潜意识中的东西,就愈是不容易改变,这种顽固性,必当正视方可。 在新的条件下,要面子的作法也常以新的形式出现。只是,要面子的主体常常不是个人,而是以集体的方式出现,这就更隐蔽,而危害性也更大,久而久之,甚至形成了一种“面子文化”。这种文化的特点是,自我表扬的彰显意识、程式化的自夸方式、不计成本的投入气派和迫不及待的行事节奏。按这种面子文化做事,就好像演戏时,一切只为赢得个碰头彩,而不管后头是不是喝倒彩。因为碰头彩有了,就可急急拿去表功,面子是有了。至于后面是不是因演得太差而收不了场,甚至是不是演砸了或坍了台,那就不管了。其秘诀是,碰头彩可以凭一两招换得,也是可以组织人喝彩的,而领导一般也最注重有没有碰头彩。 人们见怪不怪,这是面子文化非常有腐蚀性的一个危害。如果一个单位为争面子浪费一点社会财富,千百个单位累计起来,损失就非常可观。有句阿拉伯谚语说:不结果的树是没有人去摇的,惟有那些果实累累的树才担当得起人的信赖。如果不为争面子而产生浪费和牺牲效率,就可以有更多养分转换成更多更大的果实,这样的树虽然不言,却自然可以下自成蹊。 面子文化的流布,与务实的价值取向呈矛盾状态。人的心理就这么复杂,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总是有人做,这是因为心理上虚幻收获的吸引力,甚至比实际的利益吸引力还要大。从这个角度看,要解决面子文化问题,根本是要解决价值判断和价值认同问题。从价值层面上,截断无价值的面子炫耀的机会、阻断凭面子工程升迁的途径、不给那些只图面子的人以面子。国人上上下下都应该提倡,在事关是否惠及人民利益的问题上,与其虚伪地相互给面子,不如相互较真,甚至为了效率,相互给一些难堪又何妨。

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建设银行文化.doc

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建设银行文化- 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建设银行文化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传统文化绝不是一只中看不中用的花瓶,许多优秀的文化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当然,传统文化中有些思想观念已经陈腐过时,但是只要充分缕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必将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尤其中国政府在处理金融危机时的果断和有效,都为中华文明赢得了良好机遇,我们要加强文化自觉的反思,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潜力,在积极抗击危机中走出从容的步伐。 一、金融海啸中的西方文化危机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进而演变成金融海啸,它给世界造成的负面影响之深,为200年的现代资本主义类似情况不能比拟。这次危机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条件,使人们意识到需要坐下来冷静思考:危机背后的文化因素究竟是什么?从深层次看,是西方文化的危机。 从社会生产的角度看,是西方企业文化出了大问题。思想指导行动,行动导致结果。美国奉行的是自由经济理论,它认为经济人是理性的,受到诚信、公正、公平等市场规则制约,能够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反映到企业文化上,总的体现为唯盈利是图、唯股东是从,法律和理性的绝对性使得道德边缘化,而极小化的道德约束使得攫取私人财富的行为无止境和不择手段,其结果必然是个体的理性导致群体的非理性。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如果每个企业都站在自利即所谓理性经济人的立场上,大概如同没有警察维持交通秩序的拥堵路口一样,大家都为了自己而尽快脱身通过,

其结果反而是越堵越严重,越堵范围越大,也就是说危机将越发严重,企业统统都将被套牢,越陷越深无力自拔,企业深受重创,社会经济也将元气大伤。尤其是金融危机与高管高薪引发的强烈对比,一度颠覆了西方传统的新经济自由主义和股东价值理念,进而引发人们思考并重新构建商业伦理的新体系。这对过去言必称西方的国内财经精英而言,是个有力的回击。 从社会消费的角度看,金融危机的表现无论多么严重,归根结底取决于美国的消费文化和信贷文化。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鼓励的是高消费或超前消费,但这种消费主要不是实际收入增长所带动的,而是由信贷资金拉动的。在长期的经济繁荣时期, 欠债并非罪恶的观点已成为全国性的消费者口号。美国民众长期以来习惯于透支消费,及时享乐,以至于最近两年它的国民储蓄率都是负值。不但民众以举债为荣,就是美国整个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甚至连美国对外侵略的钱都是从外国借来的,这都必然导致美国的存款大量减少,借贷不断增加。而美国金融市场的过度繁荣,又将居民的梦想作了最大限度的提气,把穷人批量生产成了中产阶级。由此,美国社会的消费信贷盲目扩张,将不少还款能力低、信用程度差的居民推进了高负债的深渊。与此同时,美国经济运行模式从以收入为基础的储蓄模式转向了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模式,居民不是依据收入增加而是主要依据房产、股票财产升值相应的扩大消费。这种不重视储蓄的超前消费文化为金融危机做好了最终的铺垫。 二、以危机为契机,重拾传统文化的自信 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直接启示是:西方或美国不再是唯一必然的榜样。曾经强势的文化并非如想象中那样强健,其道德并不比其他文化高贵,曾经不受质疑的观念今天遭到颠覆,西方并不总

面子文化与圈子关系

面子文化与圈子关系 经常听到人们在谈论所谓的“面子”,国人爱讲面子也是不争的事实。但究竟什么是“面子”,还真不好解释。有的人认为面子就是“人情”的另一种称谓;也有的人认为“面子”事实上就是人的尊严的另一种表述;还有的人则认为“面子”是人与人交往中尊重、情感、虚伪、满足等综合形成的一种表述,是一种满足与被满足的相互感觉。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某某非常给面子”,也经常听说“某某非常有面子”。国人也喜欢讲圈子,所谓“圈子”泛指人际交往的范畴。由于人们喜欢“对等”交往,或称“门当户对”,所以圈子往往被看做一个人“能量”大小的象征,所谓的“人找人,鬼找鬼,蜘蛛找的是八条腿”这也就是对“圈子”关系的最佳诠释。人一生中主要交集有四个圈子:一个是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亲戚和老乡的圈子;第二个是以读书或当兵为纽带而形成的同学或战友圈子;第三个是工作为纽带而形成的同事(包括上下级)圈子;第四个是以业务往来形成的“客户”圈子。当然,还会有一些其他圈子,如共同的兴趣爱好形成的各种圈子,但上述四个圈子无疑是最重要的圈子。 人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经常喜欢用他的“面子”有多大,“圈子”有多牛来评价这个人是否“有本事”。给别人“面子”或被别人给“面子”似乎都是一种“本事”。交往的圈子中的人比较牛证明这个人也比较“牛”,特别是能和某些“牛人”称兄道弟,则证明这个人非常有“关系”,或者非常有“能量”。

几天前,去参加企业的一场会议,在会议接待方面,组委会之间有所分歧。其中一方认为应把细节做好,本着节俭的精神,尽量不要浪费,订餐时能吃好即可,而另一方则坚持认为在接待时应“高大上”,特别是在订餐时一定要上档次。明知吃不了会造成浪费也要多定,因为这是“面子”问题,“面子”比浪费重要的多,结果造成了许多浪费。在企业的会议接待中因为所谓的“面子”问题,造成许多浪费似乎不在少数,甚至是一种常态,同时伴随着“面子”的是“圈子”,也就是参加会议的是什么人,有什么样的“牛人”能来“捧场”,这也是许多会议组织者的“能量”或“水平”的一个通用的标准。 如果仔细想想,无论是“面子”文化还是“圈子”关系,似乎都和人虚荣及“自我陶醉”有关。如果一个人自我不强大,既无文化底蕴,也无知识储备,还无经济基础,那么,哪来的面子?所谓的“圈子”又会如何? 忽然想到了李嘉诚先生的一句话“当你放下面子去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成熟了”,这里再补充一句话“当你不再用圈子去撑门面时,说明你真的强大了”。所以,放下“面子”,抛开“圈子”,积极上进,活出自我,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1

第一章测试 1 【判断题】(10分) 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叫文化,这是狭义的文化概念。() A. 对 B. 错 2 【判断题】(10分) 西方讲文化,CULTURE,它原来的含义是一种栽培、培养,文化就是一种培养,具体讲就是培养人的。() A. 错 B. 对 3 【判断题】(10分) 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A. 错 B. 对

4 【判断题】(10分) 抛弃不合理的,传统方不致一足落网而全身受缚;接受合理的,传统始得与现实相安无事。所以马克思说“一切合理的,都应该成为现实的。”() A. 对 B. 错 5 【判断题】(10分) 科学的现代化,必然会带来人文与社会的进步。() A. 错 B. 对 6 【判断题】(10分) 人文学科求美,社会学科求善,这与自然科学求真是不完全一致的。() A. 错

B. 对 7 【判断题】(10分) 中国文人做学问有三个要点,即文学有三要:“不读《春秋》,不能忘世;不敬《老庄》,不能涉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A. 错 B. 对 8 【判断题】(10分) 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导致专制政体的早熟和长期延续,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 A. 对 B. 错 9 【单选题】(10分)

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 A. 科技文化 B. 制度文化 C. 政治文化 D. 科学文化 10 【单选题】(10分)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出自:() A. 《大学》 B. 《诗经》 C. 《易经》 D. 《庄子》

传统文化学习

形象建议: 1.树根人 寓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形象名字:立德,合在一起就是立德树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 形象参考:银河护卫队格鲁特 变装参考:根雕中有许多雕刻古圣先贤和高僧形象的作品,由树根人变化成为古圣形象既有现实作品作基础,又便于理解和认知推广。

2.蝙蝠 寓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蝙蝠是好运和幸福的象征。我们经常说的“五福(蝠)临门”,其图案就是由五只蝙蝠组成,这“五福”代表了5个吉祥的祝福:寿比南山、恭喜发财、健康安宁、品德高尚、善始善终。而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不断精进内外兼修,最终获得理想的人生状态,由修身而得福。 形象名字:蝠兴,寓意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必将伴随着中国之崛起,以独树一帜的文化流派屹立于浩瀚的世界文化之河之中。 形象参考:可考虑使用淡彩 变装参考:蝙蝠的翅膀可改成长袍衣袖,贴近服装特点,翅膀合在一起的动作与传统作揖礼的姿势相近,可着力展现。

学习类型分类: 1.汉字扎根: 2.诗词对联:唐诗宋词中, 3.经典短句:出自经典的短句 4.成语达人:有意思的成语 5.群书治要:从易到难 画面1:学习主界面 画面2:配图 1,至善之道,孔子教学画面。音乐古琴2,风景高山流水画面,音乐 3,疑难字的读音和演变规律写法 4,卡通人物解答(对话类的优先)

画面3:疑难字讲解演变 例句中的疑难字演变及结构由来,发音 《司马法》提到的“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易传·系辞下》提到的“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也 白泽圣人介绍做笔 具体出处 字的动画 演示的动画 写字保存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剖析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读书说明与指导 第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内容简介 作者龚鹏程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长期任教于台湾各大学。作者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兼之熟悉西方文化,所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别具匠心。本书从文化史的视角,通过中外比较,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与意义。尽管作者抽取了十五个较为抽象的理论范畴作为切入点,但是就内容而言,既讨论了中华的物质文明,又触及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从而引发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敬与反思。语言上,论述提纲挈领,又能深入浅出,在写作中巧妙地将述史与论辩融为一体,使阅读无乏味之感,却能引发深刻思考。 第二部分读书总体要求和读书目标 读《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一书,要注意作者的思考方式。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不是用现实反观传统,更不是用现代社会的标准拾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是彻彻底底地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用中国自有的词汇去解析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大量的中西比较,寻找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精髓。是一种试图摒弃西方的视角,试图让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个能够平等地与西方文化对话的文化体系。通过本书目的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涵,了解中国传统的思考方式,达到认清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得以对中国传统 文化保持一丝敬意与温情的终极目的。 第三部分书目基本内容 第一讲[体气:感诸万物]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了解审美取向的不同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更注重内在,所以中国人的认知方式不能用西方标准进行说明,中国实际上是依赖主、客观两方面了解事物的。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古希腊、古印度多是以人的形体去感知人的性格,注重形体,所以才会有发达的造像艺术,而古中国则更注重从才德方面对人进行判断。所以中国既缺乏造像艺术,也认为裸体不美,中国传统文化中才会更为关注服饰文化。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完全忽视身体,而是采取了不同的关注方式,格外重视心,即人的内在。而心与形的关系并不是基督教文化或者佛教文化那样二元对立的,而是主从关系。也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心,所以中国的认知方式并不是单纯依赖知识性的认知活动,而是主客观交融的一种状态。 重点知识解析: (1)我国讲人的尊贵,主要是从才德能力上说,希伯来则首先由形体上说。这就是针对人的思维有所不同。因这个思维不同、两大文明的身体思维遂也不同。(p2)依中国思想的一般特征或重点而言,中国人是重内不重外的。(p5)因此他们主张不必论形相之美恶。(p6) (2)中国体相观的第一个特点是不重形相之美,亦无人身形相崇拜。第二个特点是形德分离,“美人”未必指形貌好,通常是说德性好。三是不以形体为审美对象,而重视衣裳之文化意义及审美价值。(p6-7) (3)心固然重要,固然也可视为内在部分,与其他的形体部分相对起来,形成“心/形”、“内/外”的关系,然而,我国并不像希伯来宗教或佛教那样,发展成重内轻外、二者对立的态度。(p10-11)中国则非“肉体/精神”、“神性/欲望”之类二元截然对立之格局,而是主从关系。心,一为五脏六腑之主,二亦为体之一部分,非能与体相对之物。(p11) (4)体会、体验、体贴、体察等到,都是以体验之、而又验之于体的行为,得之于整个身心,故与仅赖知识性的认知活动并不相同。认知性的理解及依此方法建立的认识论,只依据理性与知识。(p13) 三、思考题 .中国认识论具有那些特殊性。 第二讲[饮食:礼文肇兴]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许多都是根源于对饮食文化的不同见解。

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思考

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思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变得更加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文化差异也受到了较大的关注,其中就包括“面子”文化差异,为了更好地促进各??之间的和谐交流,本文主要对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进行了思考,以及能够在跨文化交际时代下,中西方都能够很好的维护自身以及他国的“面子”。 [关键词]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引言 在时代不断发展过程中,世界格局就现如今来看已经成了经济一体化,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将人们也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就拿我国来看,就存在很多跨国际企业。由此可见,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也在不断地增加,但是,不同国家文化以及习惯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跨文化交际也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是中西方“面子”文化,为了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际,对于中西方“面子”文化之间的差异,应该有一个较为具体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中西方的交流,为此,笔者也对其进行了以下的分析。 一、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分析

(一)中西方“面子”文化比较 为了更好地帮助人们认识中西方“面子”文化之间的差异,首先对中西方“面子”文化进行了比较: 1.我国的面子文化 我国面子观念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在传统文化作用下,我国人们在对待自身面子问题的时候经常会产生较大的感悟,很多人们都认为面子就是自身的尊严,好比是自己的脸面,是不允许任何人去伤害的,和外人交流过程中,我国人们都认为别人对自身面子的尊重,就是对自身的尊重。另外,面子这一概念也存在一定的集体意识,有可能强调的是一个整体,就比如说一个国家的“面子”、一个集团的“面子”等等,总的来说,我国在面子文化上是十分重视的,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过程中,都十分重视他人想法,并且也经常会发现维护面子的情况。就像是我国人类学家胡先晋在向西方人介绍我国“面子”文化的时候,她就曾说:“面子这一文化代表着一种社会重视的声誉,这是在人生经历中通过不断的成功以及步步高升才能获得的名声,同样也是个人经过自身努力才能积累起来的声誉。” 2.西方的面子文化 就西方国家来看,他们本身就十分的注重个人隐私,他们认为无论是在任何时候都不去涉及他人的想法以及个人隐私识一种礼貌的表现,这和我国观念有着较大的差异性,

面子文化与送礼

中国面子的形成原因 首先,中国人的群体意识是中国面子形成的 根本原因从地缘上看,中国东部南部临海,西南 侧为高原,西北部被沙漠阻断,在对外水陆交通都 不发达的古代,中国一直处于较为封闭的地域,隔 绝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由此形成了自给自足的 小农经济。农民世世代代被束缚在他们赖以生存 作息的土地上,除了战争和饥荒,农民几乎是一成 不变的¨0]1。再加上封建统治者长期奉行“重农 轻商”的政策,人民更加被束缚在土地上,因此渐 渐形成了家族式的集体主义,强调个人迁就集体, 以达到和谐交融的状态¨1|。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产生的价值观是基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长期生 活在特定群体内的个人做事要服从集体或他人利 益,要维护自己或兼顾他人的面子。正如易中天 所说:“中国人为什么死要面子?就因为中国文 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依照群体意识,每个 人都不是单独的个人,而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 中的人。”‘3 381 其次,儒家传统文化也是中国面子形成的重

得不从在长期的封建中国社会中占有统治地位的 思想体系——儒家文化说起。孔子把人分为两 类,一类为“君子”,一类是“小人”。一个人被称 为君子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他会享有很高的 社会地位、受到其所在的社会圈子的人们的尊重, 同时也会占有较多的物质资源。相反,被认为是 小人的人就会毫无社会地位,行为不端,道德低 下,因此毫无脸面可言。在这样的思想信仰驱使 下,人人都要争当“谦谦君子”,为自己脸上贴金, 唾弃“卑鄙小人”。 首先,西方文化中以“个人自由”为核心的个 人主义价值观念是西方面子形成的根本原因。从 地缘上看,西欧大陆虽地处大平原,但在远古时期 不适合农业耕作(即使现今欧洲也非农业区)。 欧洲的早期民族日耳曼人就过着游牧的生活,经 常进行长途迁徙,不像中国古人那样祖祖辈辈依 赖一块田地生活,很难形成相互依赖的乡邻关系 与血缘关系,所以他们的群体意识不浓。在这样 的背景下,西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需用面子 去协调。尤其是到了近代,西方国家确立了资本 主义制度,很快进入工业化社会,人口的流动性更 大,人们在一处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后,由于工作或 其他原因又迁居别处,无法形成在中国社会常见 的稳定的群体关系。因此,西方文化强调的是个 人自由,只要不妨碍他人,个人的言谈举止、行为 方式并不会受到约束限制,更不会去看别人的脸 色或照顾别人的面子行事。在这种环境下,个人 的愿望、自由、权利得到充分的保护尊重。这是前 文提到的西方文化侧重维护负面子的根本原因。 其次,西方文化中的契约精神也是西方面子 形成的重要原因。西方社会中契约精神存在的促 进因素有很多,其中古希腊文化、基督教文化和近 现代商业的高度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就蕴含着丰富的 契约思想,他在关于正义的论述中指出了公平交 换的原则,这是契约思想的雏形,其思想影响了后 来人不断地探索以公平为基础的契约原则,如18 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的名作《社会契约论》。这 种契约思想深入人心,西方社会的人们都遵从这

中西方文化面子观差异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On Aestheticism in Oscar Wilde's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2 Preciseness of Legal English 3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Novel To Kill A Mockingbird and Its Film Adaptation 4 从《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看女性的社会地位 5 英汉语中恐惧隐喻的认知分析 6 论《动物庄园》的反讽艺术 7 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Thorn Birds 8 非传统式英雄——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看《名利场》 9 她们的自我选择—解读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的婚恋观 10 从原型批评的角度透视《野草在歌唱》的人物及意象 11 论关联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12 论贫困对简爱性格发展的影响 13 浅析《小妇人》中的女性价值观 14 论叶芝的写作风格 15 论《呼啸山庄》中两代人爱情模式的异同 16 论《都柏林人》中的情感瘫痪 17 从基因学的角度看多义词的词义关系 18 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珍妮—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电影《阿甘正传》女主角 19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Pride and Prejudice and The Portrait of a La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20 《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 21 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浪》的叙事技巧分析 22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惠特曼的《草叶集》 23 美国动画片名的翻译 24 浅析《苔丝》中的象征主义 25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 26 外贸函电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27 美剧字幕中的译者主体性——以美剧Gossip Girl第一季为例 28 环保宣传语翻译中的文化介入 29 从目的论角度比较研究《彼得?潘》两个中文译本 30 论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母女关系 31 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策略调查 32 英国贵族精神和绅士教育研究 33 《双城记》中表现的仁爱精神解析 34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写作技巧 35 《爱玛》的婚姻观分析 36 浅析《宠儿》中三位黑人女性的身份寻求之旅 37 The Study of Humor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38 On the Conflicts Reflected in the Character of Rebecca Sharp in Vanity Fair 39 英语X-ful词的形态与认知构建 40 《请买票》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face 面子文化(英文)

Face "Face" By Shirley Zhang Just imagine , if you are very hungry , and a person throw a piece of bread to you scornfully , you will eat it or not ? I guess that most of you will choose not to eat it , as you have your self-esteem and reputation , which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your stomach . But , could i summarize it as you are keeping your face? Let's move to the theme—face . First , what is face? Face , a concept originating from Chinese culture , has plenty of connotations. In one aspect, face is an accumulation of praise and success. In other word, face means reputation. More reputation a person requires, more desire he wants to keep his face. Those who care about their reputation care about other's view very much, so when they are praised , they will feel grow face . Otherwise, they will suffer from loosing face. Everyone wants praise rather than criticism, so , face hides in every people's mind , and it sometimes shows the psychology of Chinese society. In other aspect , face work shows the subtle social relationship . It implies the personal mutual affection. For example , if one of your relative wants to have a position in your company, it is likely that you will accept his requirement. This means that you give him face. However , if you refused, your relative may feel embarrassed and heart-broken, and this could influ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our relative and you. This phenomenon is very common during our social daily life, though we can hardly accept it. All in all, "face" has seeped into our daily life and social culture. Today ,let's focus on the first aspect, and we can call it "the face-saving phenomenon". Some people view "face-saving" as a positive noun,while other people classify it as a negative noun. But for me , i view "face-saving" as a neutral noun. That is to say , suitable face-saving is acceptable. Most of people may wonder about the advantages of face-saving. In fact , those who care about their face have a strong sense of shame , so they will notice their behavior and abide by the law.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ir reputation .What's more ,you will be disgraced if you lose ,the most savage combative instincts are aroused. Everyone cares about face, so face-saving exits in everyone's mind. Therefore ,consider face-saving as a bad thing arbitrarily is unreasonable .when it comes its disadvantages, an old saying appears in my mind, which is "Gentility without ability is worse than plain beggary", that is to say , if you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face-saving, you will suffer a lot from it. For example, you may nurse a grievance or suffer from injustice , in that you don't want to loose face at any time. Secondly , "face" can be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