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 走近国际社会课时作业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 走近国际社会课时作业

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

一、选择题

1.近年来,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更加积极的发展势头,两国领导人多次会晤和见面,就新形势下中俄关系发展方向和重大合作项目达成高度共识。由此可以反映出( ) ①中俄双方都行使了主权国家的独立权②中俄双方行使管辖权管理本国的事务③中俄双方履行义务互相尊重各自主权④中俄双方按自己的意志进行平等交流

A.①②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中俄双方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外交事务的,不相互强迫,体现了主权国家的独立权,中俄双方平等交流,故①④正确。材料反映国家之间的关系,不体现一国对本国事务的管理,故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中俄双方合作关系,不涉及主权问题,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B

2.2016年1月16日,在中方倡议和积极努力下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北京举行开业仪式。该行一共有57个创始成员国,除部分亚洲国家外,还有欧洲、大洋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区的国家,中国成为第一大股东。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亚投行”的开业显示出参与各方对中国合作共赢理念的认同②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政府间、世界性的国际组织③有利于推动亚洲地区的区域合作深化,实现共同发展④表明中国在亚洲事务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关键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不同大洲的国家加入“亚投行”,说明参与各方对中国合作共赢理念的认同,有利于深化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①③符合题意;“亚投行”虽然有其他大洲的国家参加,但其仍是一个政府间、非世界性的国际组织,②错误;④说法不符合事实,排除。

答案:C

3.联合国安理会在2016年3月2日通过决议,决定实施一系列制止措施,遏制朝鲜的核、导开发计划。中方此前多次表态.强调制裁不是目的,决议本身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半岛核问题,各方应最终回到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据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联合国对于朝鲜核、导问题进行干涉是因为朝鲜核、导问题影响到了别国的安全②此举侵犯了朝鲜作为主权国家的独立权③对朝鲜核、导问题的干涉体现了当今世界上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④中国的行为体现了我国积极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实施一系列制止措施,遏制朝鲜的核、导开发计划,是因为朝鲜核、导问题影响到了别国的安全,①符合题意;中方此前多次表态,强调制裁不是目的,决议本身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半岛核问题,各方应最终回到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体现了我国积极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符合题意;材料中联合国的决议没有侵犯朝鲜作为主权国家的独立权,也不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体现,②③错误。

答案:C

4.针对美媒大肆炒作中国在南海永兴岛部署防空系统,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部署必要的国土防卫设施,与美国在夏威夷布防没有任何本质上的不同,希望美方不要在此问题上混淆是非。中国在南海永兴岛部署防空系统是主权国家在行使( )

A.独立权B.自卫权

C.管辖权D.平等权

解析:自卫权,自卫权指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自卫权包括的内容:一是防御,即国家使用自己的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如建立军队、建筑要塞等,以防外来的侵犯;二是自卫,即当国家受到外国武力攻击时,有权进行武力自卫。材料中,我国在自己的领土上部署必要的国土防卫设施是主权国家在行使自卫权。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5. 2016年7月12日,中菲南海争议仲裁庭公布了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裁决”。对此,有关法学界专业人士认为,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妨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信誉,破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建立的国际海洋秩序,对现行国际秩序构成威胁。中菲南海争议仲裁庭的错误在于( )

①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②干涉了主权国家的内政③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④侵犯了主权国家的自卫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处理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自主性。材料中的中菲南海争议仲裁庭的做法是错误的,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①正确;此举与我国的内政无关,②不选;③正确,违背了《宪章联合国》的宗旨与原则,即维护世界和平;④不选,材料和主权国家的自卫权无关。

答案:A

6.孟子曾提出“乐天”和“畏天”两原则。所谓“乐天”,就是国家处于强势时要顺应天理,不以大欺小,按照事物的自然规律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所谓“畏天”,就是敬畏天道,

国家处于弱势时要采取明智的政策。孟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①承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②承认国家力量影响国家的对外政策③主张国家之间应当和平共处④主张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根据材料中对“乐天”和“畏天”两原则的描述可以看出,它们都体现了和平共处的价值取向,承认国家力量影响国家的对外政策,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维护世界和平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基础,④是错误的;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7.2016年7月8日,美韩宣布为应对来自朝鲜日益加剧的威胁,将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日本就此表示欢迎,中俄则强烈敦促美韩停止“萨德”反导系统部署进程。中国认为此举无助于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不利于维护半岛和平稳定,考虑将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和地区战略平衡。材料表明( )

①美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侵犯了我国战略安全,使三方关系走向了和平共处的对立面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决定性因素③亚太地区的美日韩和中俄朝两大战略同盟的形成与对峙,让半岛和东北亚局势骤然紧张④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坚定立场,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①说法错误,因为和平共处原则的对立面是战争共处,虽然美韩和中国有矛盾,但并没有发生战争,故排除;③中国与俄朝结成战略同盟与美日韩对峙说法错误,因为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会与任何国家结盟,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D

8.2016年3月31日至4月1日,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会,同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共商全球核安全大计。材料反映出( )

①世界人民维护持久和平的任务十分艰巨②相关国家寻求在核安全方面的共同利益③建立国际新秩序有利于解决核安全问题④我国积极参与维护世界安全的国际合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题干反映各国的合作,不能得出①的结论。题干反映国家的合作,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②正确。题干只反映各国共商全球核安全大计,不反映国际新秩序的内容,③不符合题意。习近平主席出席核安全峰会,与各国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共商核安全大计,体现了我国积极参与维护世界安全的国际合作,④正确。

答案:B

9.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面对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顺应国内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在开放中增强发展新动能、增添改革新动力、增创竞争新优势。由此可见( )

①着力实现合作共赢符合各主权国家的根本利益②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是国际关系基本内容之一③为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④顺应国内形势,自主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①说法错误,各国的根本利益并不相同,所以不能符合各国根本利益,所以排除①;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不是基本内容,所以排除②;③体现了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之意,④体现了独立自主的立场,可当选。

答案:C

10.由于全球互联网基础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各国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能力上存在显著差距。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网络主权做了全面、深刻和权威的阐述,提出了互联网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网络主权的提出是基于( )

①领土空间有边界,网络虚拟空间无边界②主权作为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③自主进行互联网内部治理与独立开展互联网国际合作的需要

④现有网络空间治理机制不能反映大国意愿和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以习近平主席关于网络主权的阐述为背景,考查主权国家的相关知识。②③正确指出了主权的重要性、维护网络主权的必要性,符合题意。①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④本身说法不符合现实。

答案:B

11.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2270号决议,针对朝鲜核、导计划采取一系列制裁措施,重申支持重启六方会谈及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半岛无核化。这表明( )

A.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是相悖的

B.安理会理事国的利益是相同的

C.主权国家必须执行安理会决议

D.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解析:本题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2270号决议为背景,考查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2270号决议,针对朝鲜核、导计划采取一系列制裁措施,重申支持重启六方会谈及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半岛无核化,表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着积极

作用,故选D。A说法错误。各国间既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乃至对立,B 排除。C说法过于绝对。

答案:D

12.2016年3月23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三亚召开。中国、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六国领导人围绕“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会议主题,共商澜湄合作发展大计。澜湄合作机制的启动( )

①有助于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②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③体现了国际组织在促进国家间合作的作用④说明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并不是国际组织,所以③不选;④说法错误,因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而不是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①②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是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意义重大。

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到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这一系列新举措都秉承了这样的理念:与周边国家携手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

中国与东盟就推进南海行为准则进程展开磋商,中国与越南决定成立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中国与印度签署边防合作协议。对于存在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和平解决。

请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对我国周边外交工作思路进行解读。

解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即国家利益角度,本题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周边外交工作的出发点,即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另一方面是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既有合作也有分歧对立,分别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国家间合作的依据和国家间产生分歧的原因。在准确表述理论的同时,要结合材料中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解读,组织好语言。

答案:(1)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周边外交工作,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我国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周边国家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

进各国共同发展。

(3)国家间既存在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乃至对立,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做好周边外交工作,必须正视矛盾和分歧,妥善管控分歧,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同时,努力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公布所谓“最终裁决”,引发各国不同反响。

材料一2016年7月28日,我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中国军队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否以及何时划设防空识别区,取决于是否面临空中安全威胁和空中安全威胁的程度。中国军队在本国岛礁上部署部队也好,部署武器装备也好,这种部署或者轮换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无须过度解读。

材料二2016年7月25日,东盟国家外长会议发表联合声明指出,各国主张应依据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和平解决地区争端,充分尊重法律和外交进程,重申维护和促进南海和平、安全、稳定以及航行、飞越自由的重要性,进一步确认增强互信和信心、保持克制、避免采取使局势复杂化行为的必要性。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主权国家”的知识,说明我国国防部在南海岛礁问题上所持立场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东盟国家外长会议发表的联合声明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解析:第(1)问,首先要明确我国国防部在南海岛礁问题上的立场,然后调用教材中“主权国家”的相关知识,从中找出国防部所持立场的依据,再联系材料,具体分析说明。第(2)问,首先提取东盟国家外长会议发表的联合声明的关键信息,然后回扣教材“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将材料与知识一一对应分析即可。

答案:(1)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中国主权不容侵犯。②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自卫权和管辖权。是否以及何时划设防空识别区,中国军队是否在本国岛礁上布防,取决于我国国家安全局势的需要。

(2)①联合声明表示应依据国际法和平解决地区争端,重申维护和促进南海和平、安全、稳定以及航行、飞越自由的重要性等,体现了东盟在促进国家之间政治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②联合声明表示应依据国际法和平解决地区争端,避免采取使局势复杂化的行为,尊重了《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③联合声明表示应依据国际法和平解决地区争端,进一步确认增强互信和信心、保持克制、避免采取使局势复杂化行为的必要性,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顺应了要和

平、求合作、谋发展的时代潮流。

2020届高考政治备考:供给侧改革

2016届高考政治备考:供给侧改革 一.【热点背景】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除供给约束,积极进行供给干预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一方面将发展方向锁定为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求改革现行的一些抑制供给的体制或政策,比如缩紧的货币政策和繁琐的审批制度等。 之前中国侧重于需求端管理,要刺激经济,首先想到的是扩大需求,增加消费。但供给侧同样有很多改进的空间,高层密集提出供给侧改革,正是要让今后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从原本的重需求逐步转变为供给、需求共同发力。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次会议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2016年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遵循,既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深刻把握,也是对未来发展路径的整体谋划。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明确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还有具体的任务。要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不是实行需求紧缩,而是供给和需求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而是为了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 从国情出发,我们不妨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消除两种误解: 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 另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搞新的“计划经济”。 下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盘大棋,也要更好发挥政府这只手的作用。当前最重要的是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把“放手”当作最大的“抓手”。同时,“放手”不是“甩手”,政府也要切实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基本职责。扩大开放是改革的题中之义,我们要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 二.【热点试题】 1.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要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从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就意味着政府要进一步: ①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②加强自身监督,打造阳光政府 ③加快政府职能市场化改革,建设有限政府④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近年来,“海淘”“海购”逐渐成为消费时尚,国人海外“扫货”热度不断上升,从美国苹果手机到法国皮包,从韩国美妆到日本马桶盖……客观地讲,国外产品受追捧,并非简单的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它反映了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对消费产品质量的重视,折射出中国长期以来“供给侧”的不足。这给我们国内企业的警示是:

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资料

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资料 2018届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之决战高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线索:商品---货币---纸币---结算和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A、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B、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需求曲线和弹性、互补品、替代品)①价格影响消费需求。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购买、消费)会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购买、消费)会增加;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③商品的需求量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会增加,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减少,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1. 2. 3. 4. 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增

强消费能力。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要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信心。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 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采取财政、税收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完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5. 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购买力)---要大力发展生产,保证市场有效供给;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 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和消费心理的制约-----要应引导人们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7. 政府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环境,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二)消费原则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倾向。)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我们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三)生产与消费的关系A、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B、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①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最终目的。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扩大居民消费的意义----消费者有利于提高消费质量、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有利于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2018年高考政治备考【2018高考政治备考的建议与方法】

2018年高考政治备考【2018高考政治备考的建议与方法】 2018高考政治各位同学复习得怎么样了?想要知道政治更高效的备考建议和方法吗?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提供关于2018高考政治备考的建议与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8高考政治备考的建议与方法(一) 一、基本概念:联系、因果联系、整体和部分(动态+静态)、运动、变化、发展、新事物和旧事物、规律、实事求是、矛盾、矛盾双方的对立、矛盾双方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客观性、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矛盾次要方面、内因和外因、量变(两种情况)和质变、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两者的分歧和根本分歧) 二、核心原理(原理+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就是认为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充满着矛盾的,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1、联系观(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因果联系的原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 2、发展观(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内外因关系原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关系原理 3、矛盾观(6)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原理(☆两分法、两点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主次矛盾关系原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2018高考政治备考的建议与方法(二) 辩证法 (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

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 (2)运动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本质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 (3)规律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科学发展观 (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6)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7)量变和质变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 (8)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9)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2018高考政治备考的建议与方法(三) 讲求方法

2018年高考政治七大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精心整理)

2018年高考政治七大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精心整理) 角度1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经济措施 高分必备: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②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③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开放。⑤加强宏观调控,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角度2 分析国家加大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经济道理 高分必备:①供求影响价格,可以增加供给,减少商品房需求,稳定房价。 ②发挥财政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改善中低收入者住房条件。③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有利于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平稳发展。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角度3 解决就业问题的经济措施 高分必备:①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经济。②政府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机制,支持和促进就业。③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就业领域。④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⑤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落实国家政策,积极提供就业岗位。 ⑥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就业观。 角度4 我国当前加强扶贫工作的原因 高分必备:①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富。②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角度5 运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政府改善民生措施的依据 高分必备: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居民收入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②未来收入影响消费水平,因此要加快完善社保制度,利于稳定收入预期,进一步保障民生。③社会总体收入水平受收入差距的影响,因此要规范收入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选修三专题二主观题训练-教育文档

专题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1.2019年7月,特蕾莎·梅正式接任英国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二位-陛首相。她在上任后的首次演讲中讲到:“我刚去过白金汉宫,女王陛下要我组建新政府,我接受了。”“卡梅伦领导了一个统一的政府,我也将本着这种精神执政。不是所有人都清楚,我所在的党的全称是保守和统一党,其中的“统—”一词对我而言至关重要。”“我领导的政府不会被小撮特权群体的利益驱使,而会因你的利益而奔走。”“我们要让英国成为一个为每个人服务的国家,而不只是为少数特权阶'绷良务的国家。“ 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英国政体,指出英国女王的政治地位。(3分) (2)从君主立宪制的实质的角度,分析特蕾莎政府要让英国成为一个为每个人服务的国家的荒谬性。(6分)2.自脱欧公投后,英国国内一些议员和贵族勋爵试图阻止英国退出欧盟。为了能组建一个“强大稳定的领导班子”,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宣布,经内阁会议决定,政府将于2019年6月8日提前举行大选。该议案获下议院投票通过。选举后保守党尽管仍是议会最大党,但所获议席未过半数,只能与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结盟,组建少数派政府,这一选举结果也给后续的脱欧谈判增加了更多不确定因素。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英国此次大选,指出英国内阁所享有的权力。 (2)从英国政体角度,分析提前大选的结果为什么会给脱欧谈判增加更多不确定因素。 3.面对国内“脱欧”纷争,女王坚称不会“选边站”,将根据英国政治传统一直保持“政治中立”。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后,2019年2月1日,下议院投票通过政府提交的“脱欧”法案,授权特雷莎·梅启动“脱欧”程序。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了该法案。5月3日,特蕾莎?梅宣布提前大选,她希望扩大保守党在议会下院中席位的领先优势,以避免在“脱欧”进程上被反对党掣肘。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英国女王在“脱欧”问题上保持“政治中立”的原因。(3分) (2)在英国“脱欧”进程中,议会与政府是如何实现权力分立与制衡的。(6分) 4.英国脱欧,卡梅伦辞职。2019年7月,由于竞争对手的退出,现年59岁的特蕾莎·梅被确认接替卡梅伦,提前当选英国保守党领袖和英国新首相。特蕾莎·梅将成为继撒切尔夫人之后的第二位女首相。她在胜选后发表讲话时说:“我领导的政府不会被一小撮特权群体的利益驱使……我们做重大决定时,我们想的不是那些有权之人……我们将尽一切所能帮助所有人……把英国打造成一个为所有人,而不是少数特权阶层服务的国家”。结合材料,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首相的政治地位并说明它是如何产生的。(4分) (2)特蕾莎.梅的承诺能实现吗?请运用英国政体的知识加以说明。(5分) 5.美国于2019年6月8日提前举行大选。首相特蕾莎·梅表示,英国正在进行脱欧的谈判,英国政府有完整的计划来设计未来英国与欧盟的新关系,这是符合国家利益的,但是却遭到工党等其他政竞的激烈反对。工党威胁要投票反对英国政府与欧盟速成的协议,上议院的议员已经发誓要跟政府对抗到底。特蕾莎·梅在此时宣布提前举行大选,意在扩大保守竞在议套下议院的议席数量,使她推行英国“脱欧”的各项政策更具权威性。 结合《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英国的议会和政府”知识,分析说明英国首相为什么要提前举行大选。(5分)(2)结合材料,运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英国的“脱欧”政策遭到工党反对所体现的道理。(4分) 6.2019年英、法两国先后发生了政府更迭。7月13日,刚当选为保守党新领袖的特丽莎·梅在觐见英国女

2018年高考北京卷政治试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北京卷) 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24.每年三四月间,居庸关长城附近山花盛放。市郊铁路S2线列车穿行于花海中,被称为“开往春大的列车”,吸引了大量踏青的游客,游客的涌入给森林消防和轨道交通带来了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封山禁入措施,但效果不理想,于是转变思路,变堵为疏,着手规划建设花海列车观景平台,这一做法 ①履行了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有利于建立良好市场秩序 ②自觉运用矛盾观点,创造条件,将风险点转化为共赢点 ③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④有利于开发该线路的经济价值,说明文化的力量来自于经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为避免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破”等所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是新旧事物的关系 B.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C.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 D.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26.万古奔腾的长江,孕育着源远流长的 中华文明,为全面展示新时代长江的自然风貌 和文化景观,多位艺术家深入长江流域采风, 创作了巨幅长卷《长江万里图》,该作品雄浑 磅礴、风光万千,画出了一条中国人心中砥砺奋进的文化长河,《长江万里图》的创作 ①体现了自然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②说明时代精神是艺术创新的源泉 ③体现了创作者为祖国河山立传的文化自信 ④说明客观真实是评价艺术作品的根本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7.“窗含西的千秋雪”““玉窗五见樱桃花”。中国传 统建筑中窗的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可以引进阳光、空气, 为居室主人呈现大自然的馈赠,借助窗外的空间美,人 的心灵之窗也被打开,“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下 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窗”“景”“情”之间是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②借窗生景的设计体现了征服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 ③窗与景、景与诗、诗与情的交融体现了人的创造性 ④窗的设计体现了内与外、近与远、有限与无限的和谐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关于建立“京津翼地区城乡中小学图书流动机制”的建议 通过对京津冀地区中小学生图书占有情况的调研,本研究小组发现三地的人均图书占有数量和种类存在差距。为此,我们建议建立“京津冀地区城乡中小学图书流动机制”。鼓励市民捐赠闲置图书,免费借阅,让图书在城乡.地区之间流动。具体方案如下:…… 某校中学生提出的图书流动机制建议 ①可以扩大学生阅读量,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发挥市场在优化图书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③着眼整体,共享文化资源,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④体现了中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担当社会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米面粮油,外卖帮你能搬又能扛:感冒发烧,外卖代买常用药:上门烧菜、上门洗车,人与服务的距离被大大拉近。”如今,这类服务随处可见,被趣称为“懒人经济”。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①社会分工细化,满足多样化需求

2018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备考:人工智能

18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备考:人工智能 一、【背景材料】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主要由商业需求尤其是互联网需求推动,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广度、深度是前所未有的,同时也面临着与产业发展的广泛结合问题。例如跨媒体感知计算技术的发展,将为一系列存在安防需求的行业,如停车场、银行、学校、仓储物流、零售商城等提供人脸识别等智能化应用。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动力机”,人工智能将为传统产业尤其是实体经济的变革提供全新视角。 二、【试题跟踪】 1.当人工智能(AI)站上时代的风口时,AI从业者的高薪传闻不绝于耳。智联招聘最新公布的《2017人工智能就业市场供需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近七成A I人才的薪资水平在月薪1万元以上,约有1%的人才月薪在5万元以上。今年以来AI人才需求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由于AI技术门槛高且难以通过短时间的学习掌握,《报告》预计,今后该行业薪资将继续上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I从业者的高薪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②当前企业在追逐AI人才时常处于被动的状态 ③企业给予AI人才高薪是基于脑力劳动的价值 ④解决AI人才供需矛盾主要靠政府的宏观调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机器换人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实现就业质量的全面提升。这一举措使用工的天平进一步向技能型人才倾斜。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对技术人才市场带来的传导效应是: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3.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未来装有驾驶脑的智能车会比人驾驶的车更好更安全。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我们不但要解决“车”的问题,将车做成软件定义的机器;还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备考: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常用术语

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常用术语 一、常用主语:国家、政府、企业、经营者、生产者、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 二、常用谓语: 1.增加;壮大、做大做强、扩大、拓宽、拓展;提高、提升;促进、推动、带动;加快、 加速; 2.加强、强化、丰富、健全、完善、巩固、调整、优化、升级、培育、转变、改善、改进、 改革、创新、发展、形成; 3.激发、激励、刺激、鼓励、引导、支持、吸引、凝聚、释放; 4.保证、保障、确保、保护、维护、实现、满足、获得、提供; 5.坚持、树立、建立、建设、构建、实行、采用、采取、实施、遵循、注重、发挥、打造、 捍卫; 6.减少、减轻、降低、缩小、缩短; 7.反对、防止、遏制、防范、破除、打破、解决、化解。 三、常用宾语: 1.消费:消费对象、消费水平、消费方式、消费模式、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消费行为、消 费质量、消费结构、消费热点、消费增长、消费体验、消费满意度、消费观念、消费心理、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智能生活、便利生活、购买力 2.企业经营:经营战略、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体制、市场定位、市场需求、市场化营销、 自主权、股份制改革、法人治理结构、组织机构、企业重组、人力资源、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主业核心竞争力、服务水平、企业信誉形象、品牌、自主品牌、品牌价值、资金使用效率、利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社会责任、企业生存发展 3.产品:适销对路的产品、产品升级、新产品、品质革命、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标准、产 品工艺、产品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产量、产品销量 4.生产:生产过程、生产目的、生产动力、生产积极性、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生产水 平、生产力、生产结构、生产要素使用量、产能、生产规模、生产成本、生产总值、5.技术:科技进步、技术水平、新技术、核心技术、国之重器、技术创新、科技合作、技 术人才、科技人员、知识产权、专利技术 6.创新: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经济创新力、创新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 创新体系、科技管理制度、创新激励政策、创新活力、万众创新、创新创业服务、创新资源、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融通创新、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研发投入 7.竞争:市场竞争力、主业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竞争优势、竞争压力、公平竞争、 不正当竞争 8.供求:有效供给、无效供给、供给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内需、外需、供需 矛盾、供需平衡、库存、产能 9.价格:阶梯价格、价格差、性价比、物价

2018年高考北京文综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政治部分 政治:24-35 38 39 41(3) 历史:12-23 37 40 41(2) 地理:1-11 36 41(1)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24.每年三四月间,居庸关长城附近山花盛放。市郊铁路S2线列车穿行于花海中,被称为“开往春大的列车”,吸引了大量踏青的游客,游客的涌入给森林消防和轨道交通带来了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封山禁入措施,但效果不理想,于是转变思路,变堵为疏,着手规划建设花海列车观景平台。这一做法 ①履行了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有利于建立良好市场秩序 ②自觉运用矛盾观点,创造条件,将风险点转化为共赢点 ③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④有利于开发该线路的经济价值,说明文化的力量来自于经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5.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为避免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破”等所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铁与环境和

谐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是新旧事物的关系 B.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C.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 D.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26.万古奔腾的长江,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全面展示新时代长江的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多位艺术家深入长江流域采风,创作了巨幅长卷《长江万里图》,该作品雄浑磅礴、风光万千,画出了一条中国人心中砥砺奋进的文化长河,《长江万里图》的创作 ①体现了自然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②说明时代精神是艺术创新的泉 ③体现了创作者为祖国可山立传的文化自信 ④说明客观真实是评价艺术作品的根本标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7.“窗含西岭千秋雪”“玉窗五见樱桃花”。中国传统建筑中窗的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可以引进阳光、空气,为居室主人呈现大自然的馈赠,借助窗外的空间美,人的心灵之窗也被打开,“纳千顷之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窗”“景“情”之间是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②借窗生景的设计体现了征服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 ③窗与景、景与诗、诗与情的交融体现了人的创造性 ④窗的设计体现了内与外、近与远、有限与无限的和谐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8.

2018年高考政治备考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相关训练

2018年高考备考: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相关训练(带答案) 一、选择题 1、2018年,我国要全面深化行政、财经、金融、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这意味着我国政府() ①转变自身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②加强自身监督,打造阳光政府 ③完善法律体系,建设法治政府④求真务实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加大对三大攻坚战的支持,更多向创新驱动、“三农”、民生等领域倾斜。这说明我国财政能够促进 ( ) A.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B.资源合理配置C.国民经济平稳运行D.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推动国际大通道建设,深化沿线大通关合作。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走出去。优化对外投资结构。加大西部、内陆和沿边开放力度,拓展经济合作新空间。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①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完善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②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③构建区域经济优势,实现我国主导世界市场的目的④平衡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4、《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面对严格环境执法,企业应该() ①转变自身的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②保护和改善环境,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③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践行低碳生活方式④加大环保投入,完善环境污染监督机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清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各类证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要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①为公民求助、投诉提供了便捷的渠道②表明政府的服务意识在增强 ③调动了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④扩大了政府社会管理的范围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时政热点:工匠精神

2018高考复习时政热点:工匠精神! (附:相关考题 一、【时政热点】 2016-2018年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大所做的报告中,“工匠精神”三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毫无疑问,这足以证明:“工匠精神”是近几年绝对的热点,长效的热点,高考备考必须重视!重视!重视! 先来看看,近三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工匠精神”是如何表述的吧。2018年: “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2017年: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2016年: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二、【知识链接】

1、经济生活 (1)对企业:有利于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精益求精——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精益管理——科学管理、打造自主品牌推动创新);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2)对消费者:有利于提供更加丰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3)对国家和社会: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生产和制造水平,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2、政治生活 (1)国家性质,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2)政府经济职能、文化职能。 (3)综合国力相关知识。 3、文化生活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3)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弘扬工匠精神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4)文化对人的影响。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2周周末培优含解析

周末培优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2017·全国卷1文综)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佐证了 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全面理解联系的基本特征 表现方法论 普遍性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把握事物间的相互联系,避免孤立地看问题 客观性①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都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多样性①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

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②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条件性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 具体性人们虽然不能否定事物的客观联系,但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注意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避免绝对化 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这恰恰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联系,并不是否定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只是使联系的具体形式更加多样化了。 (3)人们可以建立新的联系,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凭借主观想象创造联系。人们建立新的联系,必须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反映事物的客观联系。 (4)总之,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不能对立起来;同时还要注意,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与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不能等同。 如何理解联系与发展的关系 (1)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世界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不可分割。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统一的。 (2)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变化发展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事物的变化发展表现出来的。

2018全国高考文综(全国2卷)历史部分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28. 19世纪 70 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29.1923 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2018年高考政治备考专题突破——供求曲线

破解坐标曲线客观题玄机 专题突破(一)——供求曲线 一、考纲要求: 坐标曲线图在高考选择题中出现的频率近年来较高,此种题型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的能力,能准确把握图形提供的经济信息,而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这类试题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颇高。如果学生在做坐标曲线图选择题时没有掌握相应的技巧和方法,就很难在做题过程中理清思路,提高效率 二、考情分析: 数据、图形是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现行高中政治教材《经济生活》引入供给法则、需求法则、需求弹性、互补品与替代品等西方经济学理论,相关的曲线图在教与学中变得必不可少。自2008年高考山东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15题以来,曲线图类选择题逐渐成为高考政治试题的一个重要类型。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高考,都有多套试卷出现此类题目。2013年高考有新题型出现,且试题的综合性明显增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考纲说明的第1个例题由经济计算题更新成坐标图题。这传递的信息很明确。 三、认识经济曲线图 做经济学曲线题关键是读懂曲线,基本方法是:观察随着横坐标(自变量)的变化,纵坐标(因变量)的取值会有什么变化,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例外,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横坐标为因变量,纵坐标为自变量经济曲线的变化状态就是自变量和因变量内在变化规律的外在表现,一般有三种情况:二者成正向变化;二者成反向变化;在临界点前成正向变化,在临界点后成反向变化,抑或相反。 四、理论引导 第一、需求曲线 The Demand Curve 1.需求( Demand)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愿意”指的是购买欲望,“能够”指的是支付能力, 需求是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需求。 2.影响需求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2)相关商品的价格(3)消费者的收入及社会分配的公平程度(4)消费者偏好(嗜好)(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6)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7)政府的消费政策 3.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4.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横坐标是需求量,纵坐标是商品价格。如下图所示:

2018年高考文综政治新课标Ⅲ及参考答案

2018年高考文综政治新课标Ⅲ及参考答案 12.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MP3(音乐播放器)、电子词典、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这说明: ①市场竟争导致商品优胜劣汰②商品使用价值会影响人的消费选择 ③功能不同的商品会相互替代④商品使用价值因替代品出现而减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我国2013~2017年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数如图5所示,据此可以推断出: A.民间资本投资逐年增长万户 B.企业投投资回报率逐年提高 C.企业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D.新增就业人口与新增就业岗位缺口逐年加大 14.中央《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提提出,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三权分置”改革对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路径是: ①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②促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 ③提提高农业生产率④明晰土地产权关系 A.①→②→④→③ B.③→④→②→①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15.某国2013~2017年对外贸易差额变化如图6所示,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该国平衡总体贸易收支的是: ①降低进口关税,扩大成套设备进口②制定配套政策,引进国外高新技术 ③完善产业体系,减少关键零部件进口④优化旅游环境,大力吸引海外游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国歌与国旗、国徽一样,是国家象征。201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明确国歌使用的禁止行为,对违反规定情节恶劣的予以处罚。国歌法的颁布实施,旨在:

①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②提高国歌的政治地位 ③维护公民的文化活动权④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2016年以来,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分别赴8个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 率高的中西部省区,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协助总结各地经验和做法,就存在的 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监督性意见建议。民主党派的上述做法: ①创新了外部监督的形式,提升了人民政协的履职能力 ②发挥了民主党派自身优势,推进了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 ③贯彻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增强了民主监督的针对性 ④彰显了民主党派的协商功能,开创了多党合作的新路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60多年来,中国在致力于消除本国贫困的同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 贫与人权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向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4000多亿元人民币援助,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人员1200多万人次,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中国参与国际减贫 扶贫: ①积极履行了应尽的国际责任②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 ③意在展示日益増强的综合国力④体现了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 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得网民广泛点赞……·这 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③要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9%,对全球减贫贡献 率逾709%6,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据此完成20~21题。 20.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 越得益于中国。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 ②部分区别于整体,整体的状况不一定影响部分 ③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 ④整体与与部分相互依存,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变化的

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文综历史(解析)

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文综历史 量少未必精,量多未必滥,精练之魂,在透 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俊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 说明 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A·解析(实考过程模拟): A:吻合题意:据题干所言,商汤网开三面,当属仁善之举,因此得拥护而灭夏建商。保留。B:以偏概全,也不符史实。“见野外有人捕猎”,从语意看,“捕猎”是偶然行为;夏商时期,主要经济活动应是农业。排除。 C:保护鸟兽属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范畴,跟题干是有所关联的,又是当代热点。保留。 D:歪曲题意,也不符史实。商汤灭夏建商,主因是夏桀暴虐无道的统治丧失人心。排除。 对比没有排除的A和C:仔细体味两项的差别和题目的主旨,哪一项的描述更严谨?哪一 项更能比较完整的体现题意?哪一项更具历史价值?C项描述的依据只是材料的前半部分,有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之嫌。至此,可以考虑排除了。 题旨:仁德之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 地兼井、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B·解析: A:不符史实。重农抑商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错误。 B:首先明确自耕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以家庭为生产的基本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然后对照题干信息,看看是否有着某种联系。题中“必须把粮食换成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