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练习题(24)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练习题(24)

在《河南商报》上曾有这样一则消息,清早六点多百岁老人从郑州五里堡一敬老院溜出,拄着拐棍徒步了9个多小时,只为想家了。下午4点多,老人的孙女将她领走了。有人在背后说了一句:“就是敬老院照顾得再好,都不如有自家孩子在身旁说上几句贴心话。”看到这样的新闻,在感动之余,是否应该有更多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老事业的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它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一个途径。由于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养老院”曾经一度成为“孝”的争议点,而如今,随着中国现实状况的发展,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我们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看法,接受西方的做法:老年人进入养老院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我们却还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拿来主义”。

西方人之所以认为进入养老院是理所当然,根本上是因为他们认为和所接受的养老院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地方,是安享晚年的圣地。除了良好的福利以外,他们在养老院会得到很好的照顾,他们不是寄宿者而是哪里的一个主人,亲人子女也会主动来探望他们,不仅如此,当地的志愿者也会不定期的来和老人进行互动。新闻中的百岁老人,说到了这样一句话:我已经十几年没有来这一块儿了。”老人可以徒步九个多小时,至少说明她身体状况还算良好,并不是不能自理,十多年来却不曾被接回家小住几日,是多深的思念让老人甘愿连续走9个小时?家人探访老人的周期是多久,一周?一个月?一年?还是永远?或许,在中国,大多数情况下,养老院成为了真正永久的“老人之家”,这里意味着“与世隔绝”,常伴老人的是孤独和寂寞。

中式和西式养老院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文关怀”度的不同。就养老院来说,我们走向了极端。一方面,曾经把送老人进养老院当作不孝之举,绝不把老人移居养老院,如今渐渐西化,觉得老人在养老院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顾,于是流行送养老院了,但是,这一送,就企图掐断老人与自己的一切关联,除了给钱,什么也不负责了。特别是遇到老人身体出现行动不便、疾病缠身的状况,子女似乎将其当作生活的包袱和累赘,送至养老院不闻不理。另一方面,国家在相关的软件和硬件上的建设,也使得养老院逐渐偏向利益化的事业发展,而忽视了公益化、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全国的养老院仅仅4万余所,为老年院舍服务人员也仅仅只有2.6万余人,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很多一般的老年院舍工作人员,都是一些没文凭的下岗工人、农村妇女以及其他的临时工。

原本应该由专业的护理人员来照顾这些老人的,但是即使是专业的护理人员,在我国,他们的学历和素质也大多数偏低,以中专大专为主,相比较国外,不仅有学士学位,还有硕士和博士级别的护士。

没有高质量的从业人员,养老事业要想朝着制度化、人性化方向发展将举步维艰。然而老年是人人都会经历的阶段,人到老年,更应该返璞归真,最值得享受的本该就是人性,来自家庭的温暖、来自社会的关爱等等,而不是面对枯萎的亲情、残酷的权钱之争,等待着死亡。

作答要求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50字以内)(3分)

2.文中反复出现“人文关怀”一词,请根据材料说说该如何做到人文关怀。(200字以内)(7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