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教版二年级下案例《认识时分》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下案例《认识时分》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下案例《认识时分》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下案例《认识时分》及教学反思

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时分》

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二单元《时、分、秒》,第一课时《认识时、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认识1时、1分及时、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1时=60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个,实物钟一个。

学具准备:自制学具钟一个。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揭示课题

昨天我们的预习作业是小组合作画一个钟面,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在钟面上都画了些什么呀?

小组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钟面。

每个同学也可以走下来看看别的小组画的钟面。

小结:小朋友的钟面画得都很漂亮。虽然大家画的钟面形状各不相同,但有几点是一样的,那就是钟面上都有1~12的数字、有时针、分针,秒针今天先不学,所以就不出示了,还有很多刻度线。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关于钟表的知识:认识时、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预习引入,通过小组合作画钟面、展示小组所画的钟面,以及欣赏他组的钟面,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互补,互学,了解钟面的本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预习欲望。】

二、预习反馈,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⑴认识大格

通过昨天的预习,你知道怎样的是一大格吗?

指名回答。

揭示:每两个数字之间就是一大格,从12到1是1大格,1到2也是1大格。

提问:你还能说说从哪到哪也是一大格吗?

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大格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不是有12大格呢?我们来数一数。(出示结语:钟面上有12个大格。)

⑵认识小格

那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组长拿出学具钟,和组员一起看一看,数一数,再说一说。

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

出示放大的钟面,一起数一数。

提问:其他大格里也有5个小格吗?再找几个大格数一数。

出示结语: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提问:那整个钟面上一共有几小格呢?

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2到1是5小格,到2呢?你怎么算的?到3呢?用哪句口诀?到6呢?口诀是……到9呢?从12到10有几小格?你怎么知道的?到11呢?到12呢?

的确,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齐读)

在数小格时,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比较简单。当超出口诀的围时,可以用每次加5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预习对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已有的初步认识。通过汇报与交流,加强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对钟面的认识更完整、更深刻。】

2、建立时、分的概念

⑴认识“时”

刚才我们在一起认识了大格和小格,你知道钟面上的指针是怎样走的吗?

揭示:钟面上指针走动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

演示:时针从12走到1。

它从12走到了几?走了多少?时针走一大格是多少小时?(出示结语: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1小时也称1时。

时针走2大格是几小时?走3大格呢?

提问:时针从12走到4,走了几小时?你怎么知道的?从12走到6呢?如果是从7走到11呢?

咦,走到11为什么是4小时而不是11小时呀?

小结:看来,时针的走动一般以大格为单位。要知道时针走了几小时,只要看时针走了几大格。

⑵认识“分”

时针表现过了,分针也想出来活动一下筋骨了。

演示:分针走一小格。

提问:分针走了多少?分针走一小格是多少时间呢?(出示结语: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提问:分针从12 走到1,是几分?你是怎么知道的?从12走到2呢?用哪一句口诀来想?从12到4呢?从12到7呢?从12到9呢?分针从12走到12,走了一圈,是几分?

出示结语:分针走一圈是60分。

小结:看来,分针的走动一般以小格为单位,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圈有60小格,就是60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动态的演示,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画面中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走动情况,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了“时”、“分”的概念。】

3、认识1时=60分

⑴谈话过渡: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时和分,那时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⑵教师演示。

我们来拨钟看一看。

时针指着1,分针指着12,接下来我们拨动转轮。看,时针和分针同时开始走动了。分针走到了4,时针有没有走满一大格?分针继续走,走到了6,时针走满一大格了吗?走到了9,走满一大格了吗?走到了12,时针和分针同时停下。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通过拨钟,我们发现,时针从1走到2,走了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从12走到12,走了一圈,是60分。而且时针和分针是同时走同时停的。

⑶学生拨钟。

是不是每次时针走一大格,分针都会走一圈呢?课前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一个学具钟,分针都指着12,但时针指的数字各不相同。请小组长拿出学具钟拨一拨,组员一起看一看时针和分针的走动情况,并像老师一样记录在纸上。记录好之后,还可以走下去看看其他小组的拨钟情况。

⑷小组汇报。

教师小结:从这三组小朋友的回答中,我们发现每次时针走一大格,分针都会走一圈,而且时针和分针是同时走同时停的。其他小组是不是也一样呢?

小结:时针每次走一大格,分针都会走一圈。也就是说1时=60分

出示1时=60分。

生齐读

【设计意图:理解时和分之间的关系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发现这一规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操作、探究、思考、发现,让学生通过不完全归纳,惊奇地发现:每次时针走一大格,分针都会走一圈。由此得出:1时=60分。】

三、实践运用并总结全课

1、感受1分钟

⑴1分钟听音乐

学了这么久,我们来听首歌轻松一下。这首歌播放的时间正好是1分钟,请大家边听边感受1分钟有多长。

⑵1分钟做眼保健操。

过渡:大家觉得1分钟怎么样?1分钟大约可以做几节眼保健操呢?我们来试一试。

汇报:以前的眼保健操1分钟大约可以做一节,现在的大约可以做两节。

⑶测一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

小朋友的脉搏1分钟大约跳几下呢?我们来数一数。

⑷感觉1分钟

刚才我们利用1分钟的时间听音乐,做眼操,测脉搏。小朋友对1分钟应该有了初步的感觉,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说开始以后就请你闭上眼睛趴在在桌上,如果你感觉到1分钟时间到了,就自动站起来。想一想怎样做能让自己感觉得最准确。

再尝试一次

2、感受1小时

1分钟有多长大家都体验到了,那1小时有多长呢?完成了以下几题大家就知道了。

⑴提问:一节课的时间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是1小时了?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⑵看一次动画城需要30分钟,看一次智慧树也需要30分钟,两个节目一共是几分钟?是几小时?

⑶那1小时可以做哪些事情呢?回家后问问你的家长,听听他们在1小时里能做哪些事情?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与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了1分钟有多长,并且对1小时有多长也有了间接的体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分和1时时间的长短概念,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全课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谈话过渡:小朋友可真厉害呀,在一节课上就学会了很多知识。大家只要把握每一分钟,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成为一个聪明博学的人。最后,老师有首歌送给大家——《时间像小马车》,希望大家能坐上时间的小马车,做时间的主人!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与反思,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珍贵,教育学生要珍惜每一分钟,从小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反思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课堂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数学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本节课我先设计了一个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一是观察钟面,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此基础上学习整时以及读写。二是在时、分的认识基础上探索时、分的关系。三是在归纳总结后,设计了师生互动拨钟表的环节,让学生体会分针、时针是怎样走的。四是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感受一分钟能做些什么?深刻体会虽然一分钟时间不长,可我们充分利用还是可以做许多事的。

在这四个活动环节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快乐的学习数学。

三、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同时结合传统教学。

在教学《认识时分》时,我利用了实物钟,让学生体会1时=60分时,我拨动实物钟的分针,让学生观察时针的变化。教学效果比较好,课后还有许多孩子拿着实物钟在做试验。

四、练习形式多样化、层次化、趣味化。

练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练习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沟通知识与创新的桥梁。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练习,让学生长时间保持着兴趣,练习效果比较好。

五、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离不开思想品德教育,本节课中,我进行了两次惜时的教育:一是在感受一分钟后,让学生初步体会时间的宝贵;二是在整堂课结束时,让学生再次体会时间的宝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