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地幔中软流层物质的运动形式

论地幔中软流层物质的运动形式

论地幔中软流层物质的运动形式
论地幔中软流层物质的运动形式

论地幔中软流层物质的运动形式

—谈地壳的垂直运动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科学院王文祥

用全球应力场的演化规律来研究上地幔中软流层物质的运动形式,就会对地壳运动的成因及构造行迹的展布规律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下面谈我们对软流层物质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的运动规律。

3.1 地球内圈的分层结构

利用现代地球物理探测手段,人们对地球内圈的结构分层研究,认识越来越趋于一致。目前根据地震波速在地球内部的演化规律,地球的圈层结构大致提出如下模式。

岩石圈: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B层。厚度在60公里左右。其中地壳又分为三层,即沉积层。硅铝层,硅镁层。

地幔:包括上地幔和下地幔,厚度约为2900公里。上地幔约为1000公里。如图。

地核:它包括外核、过度层、内核。

图12 地球部分分层示意图

二、有关地幔对流的假说

在研究地壳构造运动的动力来源时,我们对地球中的各个圈层最感兴趣的就是软流层。大多数人的现代概念都认为软流层是由塑性固体介质组成的(其成分相当于二辉橄榄岩),它是物质发生缓慢活动和形变的场所。早在构造地质学研究初期,哈佛奈(W.Hafner)所建立的断层成生机制的第三种附加应力,就开始以地壳下面的对流作用来解释其成因的。有关地壳运动起因在地质学界先后出现的各种假说,如大陆漂移说、地幔对流说、洋底扩张说和现今的板块学说等等都是在地幔中的软流层上做文章的。至于“地幔对流”异致刚性岩石圈的移动。现今的间接证据大概有四点。

1、分析人造卫星轨道扰动现象,自由大气重力异常有几十毫伽,可波及数千公里。如果说刚性的岩石圈板块处于这样宽的异常条件的控制下,显然是不可能的,对于其下面的软流层来讲会更弱一些。因此异常必须是对地幔对流的结果,即向上对流导致了重力异常的产生和它的浅凹形式。

2、当岩石圈漂流越过软流圈的上拱处时,可以产生幅度有一公里或更多些的垂直翘曲。这种现象可以在大陆和大洋盆地中经常看到的。他们是有着重要地质意义的进程,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可达1亿年之久。在某些造陆运动的穹起作用中,他们可能出现于软流圈的上拱处,这可能由于地幔对流的分支所引起。有人认为岩石圈中板块的裂开就是发生在这样的穹心处。

3热流率越高,越远离海岭的地方热流率越低。

这样地壳下面地热场的不均衡也可导致热点对流。

1、 火山活动和地震波测量,均说明地壳下面

某些部位确有液相物质存在,这就为热对流提供了

物质基础。 关于地幔对流的形式,其局部形态的缩影都是 一个模式。如图13。

上面列举的这些间接证据都是以地壳上面某一较大区域范围内的地质资料作为依据而进行全球范围推论的。有关对流产生的原因,多是从侧向密度变化和测向温度变化来进行解释的。局部现象能否反映事物的本质,温度、密度效应能否作为对流的动力来源,我们可以从下面的试验中做出判断。

3.3 对流现象的边界条件

任何一个物理现象的出现,都要受自己特定的成生条件加以限制。在物质世界中,对流现象的产生也是一样。下面我们可以做这样两个试验来对对流现象进行研究。

第一个实验

取相同大小的m 个烧杯,使烧杯内所盛物质(水和面粉)的体积相同。第一个杯子里不放面粉,第二个杯子里放5克面粉,第三个杯子里放10克面粉,按此种方法一直放到第m 杯。然后各杯子里充水,并充分搅拌均匀,使第m 杯中的面和水成蒸馒时的硬面团块,放入杯子里。各杯子底部用小火徐徐加热。这时我们就会看到,热的三种传播方式是不一样的。在第1、2、3等号杯子中,热的三种传播方式是以热传导和热辐射的形式出现的。根据热的传导公式

S T T Q )(12-=η

λ (32) λ异热系数,η两界面距离,S 界面面积,T 2 \T 1是两界面温度,Q 热量

和热的辐射公式

40)100

(T C E ε= (33) ε辐射体的黑率,C 0辐射常数,它等于136?10-4,T 辐射体的温度

在低温情况下,物体内热量的传播主要是以热传导热对流为主。在高温情况下,则以热辐射为主。而中间的杯子中,热量传播的方式介于二者之中。

这个试验说明,当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大于分子的势能时,这时由于分子热运动就会导致物质分子间对流现象的产生。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小于或等于分子间的势能时,这时分子热运动就不会导致分子间对流现象的发生,很显然,靠近第m 杯附近的塑性面团内淀粉颗粒与水分子的势能要远大于第1、2、3等杯子中成稀粥状淀粉颗粒与水分子之间的势能。因此当塑性面团受热时,即使在有侧向温差存在的情况下,也不会有物质分子对流现象的产生。

图13 地幔软硫层对流示意图

第二个试验

如图14。(1)球1与球2之间注满了水,球3位于球2中心处,球2与球3之间是空气。(2)球1与球2之间充满了几种密度不同的塑性很强的固体介质把球1与球2之间分成截然不同的几部分。假若是在失重的情况下,我们对球3均匀加热,受热均匀的球2就通过中间物质把热量传给球1。在(1)(2)两种情况下,我们都不会观察到球1与球2中间物质对流现象的产生。在第1种情况下,球2表面各处温度均匀。在第2种情况下,球1表面各处温度稍有差导。

图14 同心球之间热量的传递示意图

上面这一试验就与我们的地球类似,如果软流层物质是均一的,即导热系数是一常数,那么就不存在侧向温度差导,因此就不具备产生对流现象的动力来源。显然这一假说与地质资料是矛盾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我们知道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都是随深度的增加而提高的。在上地幔中,最高温度可达1500-1600℃,最高压力可达106巴,很显然在这样高的温度下,热量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热辐射,因此尽管软流层内的物质存在着导热系数不同,但由于所造成的温差很小,这可从全球地热测量资料中得到证实(个别岩浆活动例外)。另外由于软流层的压力是如此之大,这时物质分子间的势能也是相当惊人的,因此由侧向温差效应或侧向密度效应并不能对物质分子内部结构进行调整,更谈不上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运移了,因此该试验也说明了在地球内部软流层中并不存在因侧向温度差异或侧向密度差异而引起的物质的对流。下面是对板块的扩张(洋隆、洋中脊)和板块的压缩(海沟处板块的俯冲)的解释。

3.4 从全球应力场的演化规律来研究软流层物质的运动

前面我们已经对全球平面应力场演化规律作了如下解释。如图7。在一个银河年内,依次出现六种类型全球应力场,这种平面应力场是以地质体的密度而进行自然分层的。从图12中可见,当地壳作为一个层次来处理时,软流层和B层就应归属为另一个层次了。在讨论径向离心惯性力的时候,公式

ωRCOS

?

ω

=

+

m

F2)

(?

中的m是地壳中某一质点的质量,他等于体积与密度的乘积,ω是地球自转角速度,ω

?是角速度的增量,R是地球半径,?是引力方向与赤道半径的夹角。

式中F的大小与球半径和密度的大小成正比。就软流层而言,其密度比地壳大,比其底层小,其半径比地壳小,比其底层大。那么在全球应力场演化的过程中,软流层中的应力场演化规律也就同地壳中的应力场演化规律相同,但就某一局部软流层中的“块体”而言,作用其上的应力大小与其上、下层中相应的地质体的应力大小相比是不同的,有如下几种情况;

1、σ上<σ软<σ下

2、σ上< σ软>σ下

3、σ上>σ软<σ下

4、σ上>σ软>σ下

其中σ上、σ软、σ下分别代表作用在上、中、下三层位中相应地质体上的正应力。

不管是那一种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软流层中的物质都要在应力作用发生缓慢地塑性变形。由于软流圈不象地壳那样,分成若干块体,在某一时间域的限定之下,其空间域或物质域均不相同。软流层是一个整体,物质域在时间域的限定之下几乎是相同的,所以在全球应力场作用下,应力集中带就落在了应力对称面的球大园上。在应力场作用下,软流层中的物质其运移方向都指向应力集中带,这样在该带上就形成了一个波状隆起。该带的隆起就导致了其上的地壳受到了一个垂直向上的力。比如在第A型应力场中,在赤道附近就形成一个凸起的球大圆,将地球分成南北两部分,这时南北两半球上软流层内应力的分布是以赤道面作为对称面的。随着应力场沿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凸起的球大圆也要随之发生缓慢的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可见整个球体上的应力分布图15。从图15可以看出,当全球应力场由南北位置转移到北西南东方向时,南北半球上面的应力状态只有AB条带上可近似认为是对称的,其它均不对称。在AB条带左侧,南半球应力大于北半球应力,而且越远离AB条带,应力相差越悬殊。在AB条带右侧,情况正好相反;北半球应力大于南半球应力,而且越远离AB条带,应力相差越悬殊。在南、北半球应力出现差异的情况下,软流层中物质的塑性变形也出现分异,我们可以分析其中的一个条带,就可以推知整个软流层中物质运移的规律。我们取AB条带右侧的第五个条带进行分析。如图16,

图15 软硫层中的球大圆凸起示意图

在第A型应力场中,在赤道附近形成一个凸起的球大圆,在A5B5条带上,凸起的中心线位置是CD,凸起的北缘是C1D1,凸起的南缘是C′D′。当全球应力场由南北方向转移至北西方向时,由于北半球上的应力大于南半球上的应力,从应力的积累和松驰的角度来看,北半球上A5B5条带上的应力处于积累状态,软流层逐渐由西北向向南东方向运移,在C1D1、C2D2形成隆起。与此同时,南半球的软流层物质由于应力处于松弛态CD C′D′处的突起逐渐消失,这样凸起的中心线位置就由CD处运移C′D′处,调整后的隆起,使得南半球

图16 软硫层中A5B5条带的变形分析示意图

上条带上的应力成对称分布。无疑,这种隆起位置的调整,越靠近AB带越不明显,越远离AB带越明显。根据AB条带在南北方向和北西南东方向上应力大小来分析,可知此时AB带上的波峰也随着方位的调整而逐渐变小,以至最后消失。A5B5条带是如此,其它条带也是如此。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软流层中凸起的球大园隆起,总是使南北半球上的应力呈对称状态分布。球大园隆起在一个银河年内,围绕地球运转一周,其演化规律如下图17。

图17 不同类型应力场软硫层中的球大圆凸起示意图

应力场为A型时,即图中的(1)、球大园隆起峰值最大,出现在赤道位置上。当应力场进入第B型时,即图中的(2),球大园隆起峰值变小,出现在北东南西方向上。当应力场进入第C型时,球大园隆起开始逐渐消失,即图中的(3)。当应力场进入第D型时,球大园隆起已不存在。当应力场进入E型时,即图中的(5),球大园隆起开始进入萌芽状态。当应力场进入F型时,即图中的(6),球大园起已明显形成出现在北西南东方向上。

球大园隆起的这种位置变迁就像波在水面上传递一样。这一点正是张伯声教授波浪镶嵌

说的形成机理和动力来源。当着球大园隆起所形成的垂向力作用到其上的地壳中时,就会产生多种地质效应。这主要决定在时间域限定之下的该区域的空间域和物质域,即几何边界条件,位移边界条件,应力边界条件,古构造条件、古地理环境,材料组分的物性特征等等。因此,在球大园隆起的部位,有的可形成岩石圈断裂,导致岩浆活动,造成热导常区,有的只形成浅层断裂;有的形成隆起,遭受风化剥蚀,有的形成凹陷,接受沉积成岩;有的形成褶皱,有的形成断陷……所有这些,有的能够保留下构造形迹可查,有的没有没有保留下构造痕迹无法考证。

在球大园消失时,也就是全球应力场进入第C、D、E期时,由于应力自东向西,或自西而东在不同纬度上其大小不一样,从而使得各板块上面的应力大小也出现差异,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可出现大规模的径向断裂或纬向上的转换断层。此时同样也可造成软流层中靠上部的物质或B层发生相变,引起岩浆活动,形成海岭或海沟。与此同时,重力的均衡代偿作用在这三期应力场中也经历了“产生”、“成长”、“消亡”三个阶段。在第D期,重力均衡代偿最为明显,有的地区逐渐上隆,有的地区则出现凹陷或断陷。

以上就软流圈的整体运动进行了概略分析。下面谈谈软流圈的局部运动。从图12可以看出,由于B层的存在,就使得软流层与B层所组成的层体顶部界面出现凹凸不平。再加上地壳中各板块的几何界面条件,应力边界条件和位移边界条件不同;各板块对其顶界面所施加的剪应力大小和方向不同,某些放射性元素的丰度不同而造成的局部热异常,板块交接处又有俯冲和仰冲之分等等。这些条件就导致了软流层上部局部块段发生各种不协调的形变,从而也导致其上的地壳产生各种地质构造现象而异于全球性构造发育规律。如图18。在板块的不同边界上就形成了不同的推复构造和隆起剥蚀区、沉积凹陷区。

图18 不同类型应力场导致地球表面不同的构造形迹示意图

上面简要介绍了软流层整体和局部的运动方式,较好的解释了作为地幔对流的所谓四点间接证据。指出了软流层的运动模式—整体水平运动的结果导致局部地带的垂直运动。而地壳运动正是由于这两个层位中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相互迭加和相互转化,才造成了地壳上面各种构造形迹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动力地质学原理成都地院普通地质教研室编

2、板块构造概论安延恺编

3、普通物理学程守朱江之永等编

4、地质力学教程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开课教案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黄赤交角。 3.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或用地球仪操作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会用科学准确的语言等方式表示地理现象、概括地理特点的能力。 2.通过读图、画图、分析问题等活动,学习运用地理图表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并初步树立空间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让学生参与多样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观察、思考和积极发表个人见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揭示了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是地球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奠定了基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是本节的重点,黄赤交角的形成是难点,难在建立较强的空间概念。教学中通过利用教具进行演示或让学生参与演示活动,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将有利于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 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地理课已有所了解,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运用演示、观察、提问、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提问】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哪位同学能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地球是怎样运动的? 【演示】发给每位学生(或两人、四人)一个地球仪。若只有一个地球仪,可请l~2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地球的自转,要求学生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留心观察在北极上空或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有何不同。 【讲述】确定地球自转方向时要注意: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它有自己的旋转轴,这个轴和地表的两个交点我们定义其为南极和北极(实际上把哪一个定义为北极点,哪一个为南极点并不重要)。地球南、北方向是由南、北两极的位置来决定的,是绝对的。地球上的东西方位则随地球自转而变化,是相对的。 【演示】要求学生演示地球仪,思考:如何确定地球的自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究竟是多长?请学生联系物理课和初中地理课所学知识回答。 【提问】确定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24小时)的参照物是什么? 对地球而言,太阳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所以人们选择太阳作参照物,一天是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但这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科学家们选择了遥远的恒星作参照物,由此确定地球自转的周期。这是为什么? 【演示】教师自扮地球,让前排一位学生扮作太阳,再让最后一排的一位学生扮作遥远的一颗恒星。教师面对太阳,也面对与之在同一直线上遥远的恒星,边转动身体演示自转,边移动脚步演示绕太阳的公转。教师自转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运动》 教科版

2.各种各样的运动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2课。在课程标准中属于物质科学的范畴。通过观察、比较和记录身边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认识到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为第3课做好认知铺垫。 在本单元的第一课中学生已经能够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并且能够利用表示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运动着的物体有各自不同的运动形式,但是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不同。本课安排学生通过研究了解各种各样物体的运动形式,并将这些运动形式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物体的机械运动,通常按照物体运动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运动方式。在这两种运动方式中有以下的运动形式:平动、转动、振动、滚动、摆动等。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运动方式之间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本课的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聚焦部分,观察物体的运动形式,初步认识运动形式的不同。探索部分,通过研究,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的运动路线。研讨部分,指导学生识别不同的物体的运动,分析多种运动方式的结合。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提供学生常见的物品(玩具),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让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描述,发现它们的运动形式虽然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可以分成几个类别。 教材提示学生在物体上“画点做标记”。这其实是将一个具体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过程,既方便了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也体现了本单元想渗透的科学思维方式——研究物体的运动,可以将具体的物体进行抽象。其实,学生在物体上“画点做标记”,就是将该物体抽象为一个质点了。 【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课之前,学生对物体的运动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概念并不具体化,知道一些基本的运动形式,如建立在具体物体上的滚动、移动、转动等。因此本课的重点并不是给运动形式起名字,而是探究物体运动形式的特点,找出运动形式的异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2018届高考地理专题检测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专题检测(二)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有一块著名的“金刚宝石”,看似摇摇欲坠,实则稳如磐石。据考证,该岩石是地质时期岩浆在地下冷凝形成。据此完成第1~2题。 1.“金刚宝石”最可能属于( ) A.玄武岩 B.石英岩 C.花岗岩 D.石灰岩 2.“金刚宝石”景观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海浪侵蚀 B.风力搬运 C.流水沉积 D.冰川侵蚀 (2017·浙江绍兴模拟)读南极洲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的断裂带( ) A.距其近岩层老 B.附近多海沟地貌 C.分割了岩石圈 D.附近多褶皱山脉 4.有关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其性质为寒流 B.使南极洲增温增湿 C.使海洋污染范围缩小 D.受极地东风带影响 (2017·浙江台州适应性考试)读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完成第5~6题。 5.东雅砻江河谷处的地质构造是( ) A.谷地 B.背斜 C.向斜 D.地堑 6.该地区主要地质作用的先后过程是( ) A.挤压弯曲外力侵蚀断裂位移 B.断裂位移挤压弯曲外力侵蚀 C.外力侵蚀挤压弯曲断裂位移 D.挤压弯曲断裂位移外力侵蚀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下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据此完成第7~8题。

7.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是( )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C.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8.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 (2017·浙江温州中学模拟)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第9~10题。 9.下列月份中,R河干流流量最小的是( ) A.2月 B.4月 C.7月 D.12月 10.R河未能塑造出宽阔的河口三角洲。其原因最可能是( ) ①海潮顶托作用强②上中游地区森林水土保持作用强③河口地壳的上升④河口泥沙被沿岸洋流向西北搬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中阴影部分甲表示沙尘的扩散,虚线乙表示某洋流。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关于乙洋流流向和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由南至北暖流 B.由北至南暖流

物质的存在状态

第一章物质的存在状态 第一节物质和物质的存在状态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形态万千,大至天体、日月星辰,小到原子、电子等微粒,它们都是不依赖于人们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体。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物质的种类繁多,运动形式纷呈,它们使世界多彩多姿,充满活力。物质的运动形式多样,它们既服从共同的普遍规律,又各具特征。作为自然科学之一的化学,就是研究物质化学运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亦即研究那些具有一定质量、占有一定空间的实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以及伴随这些变化过程的能量关系的科学。 各种物质总是以一定的聚集状态而存在着。通常认为物质有4种不同的物理聚集状态,即气态、液态、固态和等离子态。物质处于什么状态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在通常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物质主要呈现气态、液态或固态。 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在界面、密度、分子间距离、分子间吸引力、分子运动情况、能量等方面的差别,使其各具特征。就目前而言,人们对物质状态性质的认识,气体较为充分,固体次之,液体最差,等离子体正处于探索研究之中。 对任何物质来说,当改变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等)时,其存在状态亦发生变化。尽管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但它常与化学变化相伴随,进而对物质的化学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学习和了解物质各种存在状态的内在规律,不仅可以说明许多物理现象,而且可以解决众多的化学问题。 随着温度的升高,物质的聚集状态由固态变为液态,再变为气态。若再进一步升高温度,部分粒子将发生电离,当电离部分超过一定限度(大于0.1%),此种状态物质的行为主要取决于离子和电子间的库仑力。由于带电离子的运动受电子磁场的影响,而使其成为导电率很高的流体,这种流体与固态、液态、气态的性质完全不同,而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这种状态的物质中负电荷总数等于正电荷总数,宏观上呈电中性,所以又称为等离子体。 在地球上,自然界的等离子体比较少见,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温度太低,不具备等离子体产生的条件。不过在特殊条件下,地球上也能产生等离子体。例如夏天的闪电就是空气被电离而产生的瞬时等离子体在发光。又如人工放电、加热、辐射,也可以引起分子或原子电离而形成等离子体。 在日常生活中也常遇到等离子体,如日光灯中的放电,霓虹灯中的放电等。此外,受控核聚变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某些化学反应燃烧中产生的燃气等离子体,紫外线和X一射线、辐射电离以及气体激光等产生的等离子体都属子人工产生的等离子体。 与地球上的情况完全相反,在宇宙中约有99.9%以上的物质处于等离子态。在恒星内部,电离由高温产生;在稀薄的星云和星际气体内,电离由恒星的紫外辐射所引起。地球大气层上层受太阳辐射的作用而形成的电离层也是由等离子体组成,远距离的无线电通讯就依靠这个电离层。由此可见等离子体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普通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对地形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3)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内、外力的相互作用推动地貌演化的认识,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通过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板块运动与构造地貌 难点: 板块运动形成的地形判别。 【教学过程方法】 1.教学方法 (1)实例入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学生分组讨论,用对比法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3)以景观图片,引发学生对实际景观的兴趣和思考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流程图】: 板书设计 一、不断变化的地球表面形态共同作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人类活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2、六大板块名称、特点 陆陆山脉、高原 3、板块运动消亡边界 海沟、岛弧、 陆洋海岸山脉 裂谷海洋 生长边界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引入下一节课内容) 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留下的”痕迹”称为地质构造。 布置课后作业 思考:地壳运动如何使地壳发生变形、变位? 探究性练习: 板块练习1:读图思考: 1.赤道穿过了个板块? 2.完全由大洋地壳组成的是__ 板块? 3.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属于板块? 板块练习2:读图思考: 4、板块之间有哪两种相对运动形式?形成了哪两种板块 边界? 板块练习3:请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下列地形的形成: 1.东非大裂谷: 2.大西洋: 3.喜马拉雅山脉: 4.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岛弧链:

机械运动是什么 三种基本形式有哪些

机械运动是什么三种基本形式有哪些 物理的学习中,有很多同学对机械运动这一部分的知识不甚了解,机械运动到底是什幺,它的三种基本形式又是什幺,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1 机械运动的概念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如我们所知, 力的作用效果有: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的运动状态大多会引起物体的位置变化,引起机械运动,改变物体的形状而不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就叫是非机械运动中的一种。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在物理学里,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或者一个物体的某些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 1 机械运动的三种形式自然界中,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平动、转动和振动,是机械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实际上,许多物体都同时参与几种形式的运动。这可以从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观察到。 一种是汽车上的货物和车厢的运动,叫做平动。货物无论放在车厢上层还是下层,车厢前面或者后面,都和车厢一起沿汽车前进的方向上作平行移动。它们不仅通过的距离相等,而且运动快慢和方向也都相同,如在一秒钟内都向前平行移动10 米的距离。这种形式的运动叫平动。木工刨木板时刨子的运动,钳工锉工件时锉刀的运动,把抽屉从桌子里拉出来的运动等,都属于平动。 第二种是刨子、锉刀、抽屉的运动是沿直线进行的,这种平动是直线运动。有些物体的平动也可以沿曲线进行。当你把一只直立放在地面上的皮箱,直立地提到桌面上来,皮箱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只是沿着曲线运动。另一种是汽车轮子的运动叫转动。除车轴外,轮子上各点都绕着车轴作圆周运动:汽车

一、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学习目标 1、记住地球自转和公转在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2、能运用图示来正确分析和解释黄赤交角的形成;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学习重点 1、地球在与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2、黄赤交角的形成;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学习难点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速度的变化; 2、黄赤交角的形成; 知识导学 一、地球自转 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地轴:指向 附近,空间指向基本不变; 3,方向: (1)侧视: 自 向; (2)俯视:①北极上空呈 时针; ②南极上空呈 时针; 4.周期: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 , 叫做一个恒星日。 5.速度(分线速度和角速度) (1)角速度:除 外,均为 度/小时 (2)线速度:自 向 递减, 最大 (3)南北极点既无 ,也无 。 二、地球公转 1.概念:地球绕 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2.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 圆, 为近日点, 为远日点 3,公转方向:自 向 。 4.公转周期:1个 年,时间为 日 时 分 秒,转过角度为360° 5.公转速度 (1)角速度:大约为59′/天, 近日点较 。 (2)线速度:大约为29.8 km /s ,远日点较 三、地球自传与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反映 (1)地球的运动是 和 两种运动的叠加 (2)两者的关系 ①自转——赤道平面。 ②公转——黄道平面。 ③黄赤交角为 基本不变。 2.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在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在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在春、秋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 ,叫做 。太阳直射点最北到达 ,是北半球的 (节气)。最南到达 ,是北半球的 (节气),直射赤道时为 或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使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配,具有回归年的变化。 当堂检测 1.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正确的是( ) 2.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角速度处处相等 B .线速度处处不等 C .南北极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 D .地球自转角速度均为30°/小时 3.“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位于……………( )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学法指导(一)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学法指导(一) 一、本章的地位 本章内容是第一章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的延伸。声声不息的自然界是靠地球接受太阳辐射的能量转换和地球内部的能量的转换以及不同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来维持的。本章就把视角定在观察研究在各个圈层之间物质如何循环和能量如何转换的。本章通过分析大气圈的运动、水圈的运动和岩石圈的运动来研究这一能量的转换和物质循环过程。本章第一节论述了地球上大气的热量来源和传递过程,以及全球大气的基本运动规律和天气气候的形成机理,这些都是形成地理现象差异的重要因素。第二节从运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出发,说明地球上水的循环引起能量和物质的迁移,以及海洋中洋流的形成;第三节介绍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和地质作用,说明由此形成了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貌形态。三种运动都各自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中进行,大气运动是自然界能量交换的基础;水的运动是自然地理环境中联系能量平衡与物质平衡的主要桥梁;岩石圈中的地壳运动是通过地壳演化过程,使地球表层岩石圈的物质得到更新,能量得到转换和分配。 二、本章知识结构 整章知识结构见附图1。 三、课标要求及对应的知识点和重难点知识

四、要点解析 1.大气受热过程 (1)大气受热过程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太阳辐射进入大气层后在大气和地面之间的转化过程可以用以下流程图来表示: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三种方式,吸收、反射和散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无选择性,而吸收和散射作用因辐射波长不同而有选择性。吸收作用的选择性表现最明显的是,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辐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辐射,而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能力最差。散射作用表现最明显的为:空气分子对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蓝色光、紫色光散射作用最强,故而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只有反射作用对辐射波长没有选择性。总的来说,通过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三种作用,太阳辐射被削弱的主要是红外线、紫外线以及可见光的短波部分(蓝、紫色光),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这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而增温具有重要意义。 (3)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以后在地面与大气之间的能量转换过程 太阳辐射到达地表以后,一部分能量被大气吸收、反射和散射(包括地面反射),只有约一半左右的太阳辐射能量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向外放出地面辐射。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同时也向外放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除极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又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 2.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大气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运动而构成的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形式。这里要理解较冷的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相对较低,密度大,空气下沉;较热的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相对较高,密度小,空气上升。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出现了气压不等的状况,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2)热力环流实例,认识海陆风、山谷风及城郊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生产生活中可以利用大气运动的规律,以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如,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均,以及人类活动都有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这样形成的热力环流分别为: 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入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上空因有空气流入形成下沉气流,近海面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入大陆,形成海风。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上低,空气冷却收缩,地面气压比海面高,使下层空气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第三节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第三节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一、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表现形式 (一)时间和空间的含义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都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如π介子的“寿命”只有一亿亿分之一秒,但还是有一个持续的过程。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上千次、上万次的运算,但还是有持续的时间,谁也造不出不需要运算时间的电子计算机。所谓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这种一维性表现在:任何一个物体运动的持续性都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时间总是朝着过去、现在和将来一个方向发展。时间的这种一去不复返性,即不可逆性,是由事物发展过程绝对不会重复的性质决定的。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所谓广延性或伸张性,是指客观事物所具有的一定长度、宽度和高度。也就是物质所具有的上下、前后、左右伸张的性质。物质的空间特性平常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第一,表现为一定的体积。第二,表现为一定的位置。在数学和物理中,常常使用“多维空间”的概念,如物理学中“ 相对空间”和色度学上的“ 颜色空间”,都只有比喻或模拟的性质,并不表示现实的空间是多于三维的。在数学上设想没有宽窄只有长短的线和只有长宽而没有高低的面,这也仅是一种科学抽象,而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线和面是没有的。 (二)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空间、时间。离开空间、时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基本粒子尽管极其微小,但直径仍然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就是说还有一定的空间。许多基本粒子的寿命极短,如中性π介子的寿命只有一亿亿分之一秒。但毕竟还是有时间的。微观粒子尚且如此,比微观粒子大的物质客体当然更是具有空间广延性和时间持续性了。因此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在空间、时间以外的物质运动。另一方面,空间、时间离不开物质运动。一说空间和时间,就必然要问什么东西的空间和时间,离开物质运动的空间、时间是根本不存在的。空间、时间的度量离不开物质的运动。如测定宇宙间天体相互距离是用“光年”,即光运行一年的行程。对普通长度的精确测量以及对微观世界内极小长度的测定,都用电磁波以及其他基本粒子波的运动来测定。人们度量空间和时间的方法、工具和单位尽管各种各样,但都离不开物质运动。人们能够确定量、度、空间和时间的工具和单位,是因为作为工具的物质形态本身具有广延性和持续性;物体之所以能够被测量,也因为物体具有广延性和持续性;如果测量工具不具有广延性和持续性,或者被测量的物体不具有广延性和持续性,时间和空间则无法测量。由此可见,空间和时间离不开运动着的物质,物质和时间、空间不可分。正如恩格斯所说,时间和空间“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总之,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们和物质运动密不可分。把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割裂开来的观点是必然要导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复习提纲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学习提纲 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矿物、矿产、岩石之间的关系;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特征、典型代表及相互转化】 (1)组成岩石的矿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结合成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岩石构成的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积聚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岩石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2)地壳物质的循环 2.2地球表面形态【板块构造学说;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宏观地形;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褶皱(背斜、向斜)、断层(地垒、地堑),如何判断这些地质构造以及了解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一: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 边界类型地区交界处板块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 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内部红海印度洋-非洲 大西洋亚欧、非洲-美洲冰岛(属大西洋海岭)亚欧-美洲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 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亚欧 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非洲-亚欧 西太平洋海沟-岛弧链太平洋-亚欧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 是地壳物质循环。需注意岩石转换过程中(箭头)作用的名 称。推动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 生的热能(地球内能)

物质的存在形式

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 (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及其特性 时间的含义 时间是指物质存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所谓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 时间的一维性有两层含义: > 对于时间的量度只需要一个数量; > 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 古人云:"时乎时乎不再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些都是时间一维性的生动写照。 空间的含义 空间是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它有两种情形: > 一是表现为一定的体积 > 二是表现为一定的位置 例子:要说明喜玛拉雅山的空间位置,就需要说明它所处的经度、纬度以及与地面的距离即(海拔)高度。 (2)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像空间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 ??马克思、恩格斯  测量时间的单位通常有年、月、日,它们都是靠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来确定的。  空间也是用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度量的。 例如:光年是光在一年时间里所行驶的距离,约为1013公里。 (3)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实在性,它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

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 " ??列宁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具体性,它因物质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其具体特性又是可变的和有条件的,因而又是相对的。  例如: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重力场的时间空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的质量分布的,物质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重力场愈强,则空间的"曲率"就愈大、时间的流逝就愈慢。 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4)时间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持续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宇宙的持续性是无始无终、无尽无休的。 时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有始有终、有尽有休的。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广延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 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广延性是有穷有尽、有边有际的。有始也者,有未始而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 ??《庄子*齐物论》 ①无限由有限组成,并通过有限而存在。 宇宙中的每一个具体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但是,各种具体事物的数量是无限的,它们的转化、发展也是无穷的。正是无数有限的具体事物,构成了无限的物质世界. ②有限包含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来体现  每一个有限的事物,通过自身的运动变化,打破自己存在的界限,不断地转化为他事物,在这种不断的转化过程中,事物就由有限进入了无限。  有限的事物本身包含着无限。 一方面,事物是无限可分的; 古人云:"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另一方面,有限的事物由无限构成。 1/3=0.33333...... =1.4142...... ③有限与无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理解黄赤交角的成因及其重要性,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的公转的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开普勒三定律,由此引入地球公转内容的讲授。在课堂教学中,除利用课本中《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和表1.2《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进行讲解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本期的图片素材,或者自己制作动画进行演示,将地球公转运动中近、远日点(到达时间和日地距离),公转方向,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特点,公转周期等知识点直观地展示出来。 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是一个重点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示意图》(数据库中媒体素材有相应的动画),分析得出地球公转的两个重要特点:①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保持66°34ˊ的交角;②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 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也可以通过动画),让学生从赤道和南、北极投影的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运动。特别是在南、北极投影图上,要训练学生识别地球的自转方向。 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的教学建议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其结果就是形成黄赤交角。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搞清地轴、赤道平面、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三者之间的角度关系,利用《黄赤交角示意图》进行讲解,形成学生的空间概念。这部分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关于地球自转周期的教学建议 学生对于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学习,是本节的难点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讲解地球自转周期,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向学生演示他们的区别。地球自转周期的不同实际上是因为其转动的参照物不一样。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中图版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练习题 一、选择题 (原创题)城市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人类对地表影响最强烈的地方,致使人地关系表现多 样。据此回答1~3题。 1.如果下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在③处进行植树造林,对于城市空气起到的作() A.增温和增湿 B.净化和增温 C.净化和增湿 D.减湿和减温 2.中心城区的年降水量一般高于郊区,主要是由于中心城区() A.绿化面积不断扩大 B.建筑密集,上升气流强 C.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D.大气中固体尘埃含量低 3.水汽压高低可以反映水汽含量的多少。下图是“某城市近地面水汽压等值线图”,哪种原因可导致等值线 数值自外向内减小() A.城市绿地面积比郊区大 B.城市地面蒸发能力弱 C.城市地面可供蒸发的水分少 D.气旋过境 (原创题)读图,回答4~5题。

4.形成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面状况 D.洋流 5.在图2所示的几种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中与图1甲地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近几十年来,有不少地区的近地面大气热量收支平衡遭到破坏。下图反映了某区域以A地为中心,半径约15千米范围内,近10年气温距平增高情况(单位:°C,同期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增高约0.2°C)。回答6~7题。 6.导致图中气温距平增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的变化 B.工业生产的发展 C.农业生产的发展 D.全球气候的变化 7.上题所述地区的盛行风最可能是() A.西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原创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干预或创造能力越来越强。例如2008年8月8日~24日北京第29届夏季奥运会期间,中央气象台就成功实施了人工消云减雨措施,为保证奥运会的正常进行创造了良好的天气条件。如果下图表示“海陆间大循环模式图”,据此回答8~9题。 8.目前,人类水循环各环节中干预最强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北京奥运会期间实施的人工消云减雨措施是针对哪一环节的干预()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指物质运动的具体样式。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同物质不可分的运动,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辩证唯物主义根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把运动的基本形式概括为以下五种:(1)机械运动。指的是物体的位置变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它的物质基础是物体。(2)物理运动。指分子、电子和其他基本粒子的运动,它的物质基础是分子、电子、基本粒子和场等。(3)化学运动。指元素的化合与分解运动,它的物质基础是原子。(4)生物运动。是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它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和核酸。(5)社会运动。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每一种基本运动形式中又包括无限多样的具体运动形式。如物理运动形式中包括声、光、热、电、磁、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具体运动形式。各门具体科学就是各以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既有质的区别,又是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一方面,各种运动形式的物质基础和规律不同,它们之间是有质的区别的,决不能混淆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质的区别。社会达尔文主义用生物学的规律来解释社会的阶级斗争,说阶级斗争就是生物界中“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是错误的。另一方面,各种运动形式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内在的联系。表现在:(1)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并且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2)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是根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 化的。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打破了诸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的传统界限,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因而改变了一种基本形式只同物质结构的一定层次相对应的认识,极大地丰富了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内容。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习题及答案

2005年物质及其存在形式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外在性B可感性C客观实在性D直接现实性 2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 A机械、物理、化学、生命、社会B液体、固体、气体、等离子体 C时间和空间D实践和社会 3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 A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C不可知论D相对主义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不可知论D形而上学 5形而上学的"绝对时空"观的错误在于() A否认时空的客观性B否认时空的无限性 C否认时空的可变性D否认时空与物质运动的联系 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7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A本质和派生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8"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10《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1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 A辨证唯物主义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2"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这一论断是() A认为一切物质都是有意识的物活论观点 B把意识同物质等同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观点 D揭示意识起源的正确观点 二、不定项选择题 13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2.了解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理解黄赤交角的成因及其重要性,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关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开普勒三定律,由此引入地球公转内容的讲授。在课堂教学中,除利用课本中《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和表1.2《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进行讲解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本期的图片素材,或者自己制作动画进行演示,将地球公转运动中近、远日点(到达时间和日地距离),公转方向,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特点,公转周期等知识点直观地展示出来。 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是一个重点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示意图》(数据库中媒体素材有相应的动画),分析得出地球公转的两个重要特点:①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保持66°34ˊ的交角;②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 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教学建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也可以通过动画),让学生从赤道和南、北极投影的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运动。特别是在南、北极投影图上,要训练学生识别地球的自转方向。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其结果就是形成黄赤交角。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搞清地轴、赤道平面、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三者之间的角度关系,利用《黄赤交角示意图》进行讲解,形成学生的空间概念。这部分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学生对于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学习,是本节的难点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讲解地球自转周期,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扮演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阶段检测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阶段检测三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 A .变质岩 B.沉积岩 运动和能量交换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 (2017 ?浙江仿真模拟)日出前天空就已经亮了,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 散射作用 C.吸收作用 答案 A 多佛白崖(The White Cliffs of Dover )位于英国英吉利海峡比奇角,是一片长达 5公里 2 .组成多佛白崖的石灰岩属于 ( )B.反射作用 D.折射作用 的白色悬崖,由细粒石灰石组成,悬崖的最高点达 110米。某年3月因极端严寒天气突然发 生大面积坍塌,重约数千吨、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巨块岩体掉进海中 (如下图所示)。据 此完成2?4题。

C岩浆岩 3.多佛白崖景观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4.多佛白崖突然坍塌的原因最可能是 A.地震 B.大风天气,风浪破坏 C.雨水进入裂隙,结冰冻胀 D.气候干燥,崖壁干缩开裂 答案2.B 3.D 4.C D.生物岩 A.生物沉积流水侵蚀 B.泥沙沉积风力侵蚀 C.泥沙沉积冰川侵蚀 D.生物沉积海浪侵蚀

(2017 ?浙江教学质量检测)读图回答5?7题。 5.如果该图表示近地面“城-郊”热力环流的气流情况,则 ①甲是城市②乙是城市③甲处气温高④乙处气温高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如果该图表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 甲、乙位于近地面且甲处纬度较乙处高,则甲乙之间的风向是() A.东南风B .西北风C .西南风D . 东北风 7 .如果该图表示北赤道暖流,则() A.该洋流可能越过赤道 B.该洋流在北印度洋海域不存在 C.甲处可能受来自北方的寒流影响 D.乙处可能受来自北方的寒流影响 答案5.A 6.B 7.D (2017 ?浙江模拟)下图为“ 2016年12月12日8时我国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8?9题。 8.图示时刻() A.呼和浩特降水概率大于上海 B.太原气压高于呼和浩特 C.乌兰巴托风速小于上海 D.乌兰巴托风向与呼和浩特相反 9.未来两天内最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 A.乌兰巴托B .呼和浩特C .上海D .太原 答案8.A 9.D

高中地理必修1_第二章_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1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地壳物质组成: 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氧、硅、铝、铁……。元素结合成矿物;有用的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 矿物: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这三种常见于花岗岩中)和方解石(主要在石灰岩和大理岩中) 岩石:一种或多种固态矿物按一定规律聚集在一起,就形成岩石。按成因,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①岩浆岩:包括侵入岩和喷出岩。侵入岩的代表是花岗岩,喷出岩的代表是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②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和砾岩。 ③变质岩: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形成)、板岩(页 岩变质形成)、片麻岩(花岗岩变

质而来)、石英岩(砂岩变质而来)。 2、地壳物质的循环 包括岩浆和岩石之间的转化和三大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 判断方法:“三进一出”的是岩浆,岩浆只能指向岩浆岩。 2.2地球表面形态 地质作用是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表现为:地震、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一、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一)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1、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用板块运动来解释地壳运动) 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全为大洋(课本37页图2-10) A :冷却凝固 B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 C :变质作用 D :重熔再生

在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对地表影响也较大。 2、地壳运动在地表留下的痕迹——地质构造 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 方法一:岩层弯曲特点:背斜上拱,向斜下弯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答案和解析)

2009~2013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考点一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1.(2013广东文综,4分)右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搬运作用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 解析:选B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其主要成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图中岩层弯曲变形,是一个大型褶皱,其成因主要是地壳运动。 (2013江苏,4分)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下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图回答2~3 题。 2.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 A.冰川沉积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D.风化残积 解析:选B本题考查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外力作用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图可知,含金刚石的堆积物主要沿河分布,且分布在易沉积的河流凸岸;再根据右下角堆积物的棱角并不分明可知,其成因属于流水沉积。 3.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金刚石矿的成因,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金刚石矿是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可能在②地的岩浆岩中找到。 (2013江苏,4分)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下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

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回答4~5题。 4.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A.大湖萎缩而成B.古河道残遗而成 C.人工挖掘而成D.风力侵蚀而成 解析:选B本题考查湖泊的成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流经敦煌的现代河流原先经过月牙泉,后来河流改道,月牙形洼地聚水成湖。 5.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解析:选D本题考查影响湖泊水量变化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该地区地处内陆,降水稀少,泉水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地下水。人类过度活动使地下水的补给量不断减少,导致泉水日趋干涸。 (2013福建文综,8分)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6~7题。 6.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B.洪积平原 C.三角洲D.河漫滩 解析:选D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冲积扇一般位于河流出山口处,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不可能分布在河流中游;洪积平原是指干旱地区山前地带由一系列洪积扇不断扩大伸展组合而成的平原,与图示信息不符;三角洲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河漫滩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洪水发生时被淹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