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海南节庆旅游开发研究论文

海南节庆旅游开发研究论文

海南节庆旅游开发研究论文
海南节庆旅游开发研究论文

海南节庆旅游开发研究

目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2)

1.3研究方法 (2)

2.节庆旅游概述 (2)

2.1节庆旅游的定义 (2)

2.2节庆旅游资源的分类 (3)

3.海南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 (3)

3.1海南节庆旅游产品概况 (3)

3.2海南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3)

3.2.1海南概况 (5)

3.2.2海南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3)

3.2.3海南节庆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4)

4.海南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的SWOT分析 (5)

4.1优势分析 (5)

4.1.1节庆旅游资源丰富 (5)

4.1.2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优越 (7)

4.1.3地理位置独特 (5)

4.1.4政策优势 (6)

4.1.5交通方面 (6)

4.2劣势分析 (7)

4.3机遇分析 (7)

4.4 威胁分析 (9)

5.结语 (10)

参考文献 (10)

海南节庆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海南的节庆文化资源十分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出许多现代节庆,形成了节庆旅游发展的新局面。本文首先针对海南节庆旅游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其次,对海南节庆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最后,根据海南省旅游业整体现状和节庆旅游的发展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海南节庆旅游开发研究

Festival Tourism Development of Hainan Province

Author: Liu Yi Jun Tutor: vice-professor: Huang Yu

(Depart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 geography and Tourism College,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China 571158)

Abstract:Hainan's festival culture resources are very rich, along with the time development, innovation out many modern festivals, formed the festival tourism development new situation. This paper firstly Hainan tourism festival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sonable analysis; Second, to Hainan festival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feasibility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train of thought;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whole Hainan tourism festival tourism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1 引言

1.1研究背景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背景,56个民族民间传统节庆资源丰富而独特,具有多元化特点且特色鲜明。目前,部分省市将旅游资源集成、整合、创新,形成了规模大、举办时间长、形式多种多样的的节庆活动。主要有大型主题演出、当地相关主题展览、研讨、观光旅游、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等,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知名度。

目前,带有民俗旅游性质的节庆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热点,节庆旅游的最大依托当属不同地方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和社会风土人情。海南地处南海,是多移民岛屿和多民族省份,具有很强的区域代表性。其独特的发展道路,价值无二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文化渊源,与众不同的节庆活动成为中国民间节庆文化的另类视域。

1.2研究意义

选题以海南省为中心,对整个海南的旅游情况进行分析、理论研究,也可以为海南省的节庆旅游发展提供参考。文中涉及的节庆旅游包括以传统节庆为旅游吸引物的传统节庆旅游和以新型旅游节庆为吸引物的现代节庆旅游。

海南省是我国节庆旅游发展较早的地区,区域代表性较强,但就目前海南发展节庆旅游的进程来看,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分析研究海南节庆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对海南节庆旅游开发提出建议和策略,对促进海南节庆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研究方法

论文撰写采用了以下三种研究方法:一是文献研究法,针对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各大文献检索数据库对相关的期刊、研究生、博士论文获取资料,进行系统的查阅并进行总结吸收,初步形成研究理论依据。二是调查法,对海南省节庆旅游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相关的资料,并进行认真的分析。三是经验总结法,分析材料、列图表方式做出比较,深刻细致的对海南节庆旅游产品开发进行研究。

2 节庆旅游概述

2.1节庆旅游的定义

节庆旅游是旅游业中的分支,是由节庆引发的与旅游相关的活动或行为所形成的市场,是某种带有鲜明特色及主题的公众庆典活动并且作为旅游吸引物而开发出来

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1]。我个人认为节庆旅游是结合地方特有人文资源与文化资产,使其产生旅游吸引力,为旅游业所用,兴办短期的节庆活动。

2.2节庆旅游资源的分类

依据节庆旅游的概念将节庆旅游资源分为五类:

(1)政治类节庆旅游资源,如五一、十一等。

(2)全国传统节庆旅游资源如重阳节、中秋节等。

(3)地方传统节庆旅游资源如云南泼水节、内蒙古那达慕大会等。

(4)地方特色节庆旅游资源如海南天涯国际婚礼节、青岛啤酒节。

(5)外来著名节庆,如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等。

3 海南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

3.1海南节庆旅游产品概况

在海南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海南人民在思想观念、民俗风情和生活方式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黎族歌舞,儋州“调声”、民间琼剧、乡下八音,传深深的海岛情;黎族织锦、苗族刺绣、山兰米酒、竹筒香饭、含浓浓的山野韵。海南传统节日众多,这些节日都是中国几千年农业社会发展的产物,皆以农历定节期。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许多传统的习俗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亡,新的节庆应时代而生[2]。

3.2海南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3.2.1海南节庆旅游现状

海南省三亚市将“美丽三亚浪漫天涯”作为城市名片推向世界各地。海南成功举办了世界小姐选美大赛、金鸡百花颁奖典礼、兰花展和环岛自行车赛等70 余项大型活动。此外,海南岛欢乐节、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南山长寿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

节庆,极大地提高了海南的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3]。

至2010年:海南全省有旅行社301家,其中有出境组团权的旅行社有14家;海南全省共有星级饭店237家,其中五星级饭店20家、四星级饭店55家,目前海南拥有中国最好的海滨度假酒店和温泉度假酒店;海南同俄罗斯、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有国际客运航线或旅游包机。

海南节庆旅游活动形式多样,涉及面广,吸引者不同的旅游群体。根据活动的主体不同,可将其分为:

(1)以地方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如儋州中秋歌节、冼夫人文化节、海南黎苗族的“三月三”。

(2)以宗教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如海南南山文化旅游区中的佛教文化苑、观音文化苑举办的开光大典等。

(3)以浪漫爱情为主题的旅游节庆活动。如换花节、天涯国际婚礼节等,吸引着世界各地向往爱情的游客。

(4)多元化的旅游节庆活动。主要包括中国海南岛欢乐节、海南南山长寿文化节,七仙岭温泉戏水节等。

3.2.2海南节庆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海南省作为中国旅游大省,节庆活动种类繁多,但是对于我们这种在海南呆了好几年的人来说熟知的只占很少一部分,更别说初来乍到的游客了。究其现状,分析问题如下:

(1)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节庆。海南节庆的品牌知名度较低,在享誉国际的旅游节庆中无一席之地。

(2)独特的海南本土文化还需深入挖掘。目前海南一些节庆旅游活动的举办者只为经济利益,加入过多的商业炒作成分,缺乏鲜明的文化特征和节庆文化氛围,没有文化做后盾,节庆旅游活动很难长久的延续。例如,节庆旅游活动中长穿插大型模特大赛、演唱会等与节庆主题关联性不大的活动,常常喧宾夺主,虽然热闹,但缺乏深厚的文化内涵,大大降低了游客的期望值,使游客产生厌烦、受骗的感觉。

(3)海南很多节庆旅游活动的社会参与程度低。真正是大众参与的旅游性活动

较少,节庆旅游活动不能被大众认知,体现不出节庆全民欢庆的特点。

(4)海南节庆旅游活动的策划和举办大多是由政府主办,少数企业参与承办工作,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节庆旅游活动的举办缺乏理论指导[4]。

4 海南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的SWOT分析

节庆旅游包含了节日庆典、节庆饮食、民间艺术等众多因素,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加强节庆旅游的发展,将传统节庆文化融入旅游资源开发,使游客亲自参与到节庆活动中体验其全过程,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体会节庆文化的深刻内涵。海南现有的资源基础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节庆旅游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保障。

对传统节庆文化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以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资源为依托,借助交通设施的发展增强对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国家的优惠政策为海南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便利。

4.1优势分析

4.1.1节庆旅游资源特色鲜明

海南旅游资源丰富,地理区位独特,黎苗族民俗特色突出,由此形成了众多的节庆活动。海南拥有享誉全国的爱情圣地“天涯海角”,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天涯“国际婚礼节”;七仙岭一带拥有纯天然高质量的温泉资源,由此创办了保亭七仙“温泉戏水节”;黎族人民宣扬爱情举办的黎苗“三月三”、“换花节”等,节庆旅游资源可谓丰富多彩。

4.1.2自然环境优越,地理位置独特

海南是中国唯一地处热带的省份,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物产资源丰富,这就为各种节日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海南省背靠祖国大陆,面向浩瀚海洋,是我国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西临北部湾

与越南相邻,东临港、台,南以南海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相接。昔日的“天涯海角”地处亚太地区经济环形带中部,是亚洲大陆与澳洲、非洲、欧洲大陆之间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极其优越,发展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

4.1.3政策优势

旅游作为第三产业的重中之重,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将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工程。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省份,海南虽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是经济底子薄、基础差、发展的起点较低。因此,为了促进海南旅游的全面建设,吸引大量的游客和引进更多的资金,中央给予了海南许多政策上的扶持。

(1)旅游团队免签证

2000年10月31日至今,经国务院批准,海南实施对2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5人以上的旅游团15天内免签证。

此优惠政策提高了入境通关速度,使我国的旅游服务更加优质高效,让入境旅游者能够充分的享受假期。

(2)“落地签证”

经国务院批准,海南省从2000年10月31日起实施对包括俄、美在内的21个国家的5人以上的旅游团免办签证政策[5]。此政策加强了海南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贸易往来和交流,极大地方便了境外游客来海南旅游度假,有力的推动和促进海南特区旅游开发建设。

(3)财税政策优惠

海南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和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2009年9月1日三亚免税店开业,2011年12月21日,海口免税店也相继开业。丰富了海南的旅游资源,提高了旅游档次,更方便旅客购物[6]。

4.1.4交通方面

海南省现有两大国际机场;环岛高速公路发展完善,公路上无一收费站卡;海南环岛形成海口港、三亚港等“四方九港”的格局,迎接世界各地的国际旅客;海南东线轻轨铁路于2010年年底开通,从海口直达三亚仅需90分钟,大大缩短了旅途时间。

4.2劣势分析

海南旅游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海外旅游市场相对单一,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国家,欧美地区的游客相对较少。旅游目的地要想吸引大批量游客,重在探新求异,由于东南亚各国尤其是中日韩三国的节庆内涵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传统节庆旅游对日韩吸引力相对较弱。

海南节庆的文化内涵不够深入。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等原因,举办者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大大超过对文化内涵的挖掘,许多节庆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更是加重了这一问题。

4.3机遇分析

在当前形势下,科学的进行节庆旅游资源开发,既是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必要措施,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国家有关部门在2003年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7];2005年,中央发布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8];2010年国家颁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等。这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充分说明,国家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工作已经提上日程,传统节日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有了政策上的支持和动力。

2008年6月,海南省获批建设国际旅游岛,更是为发展节庆旅游资源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旅游服务设施、管理体制等旅游要素的全面国际化和产业化的升级换代。近年来,海南旅游逐步升级,提升了海南旅游品位和文化内涵[9]。

4.4 威胁分析

大量事实表明,海南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已造成了环境污染。过度资源消耗已造成大气、水体环境、噪音污染,动植物遭到破坏和干扰。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过度的资源消耗对子孙后代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应该加以节制,不能以发展经济为由而忽略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海南省借发展旅游的东风,以旅游业作为载体,快速拓展相关领域,发展实体经济,建立新的经济模式,否则旅游资源耗尽,海南省没有主要的经济支撑,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会停滞不前,甚至会倒退。

参考文献:

[1]黄翔,连建功,中国节庆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科学,2006(1):45249.

[2]昊渺,从“椰子节”和“三月三”说起[J].琼州大学学报,1997,1(11):60-62.

[3] 海南国际旅游岛政府门户网站《海南概况》https://www.wendangku.net/doc/db9834089.html, .

[4]尚群、琚胜利,浙江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76).

[5]袁平.论节庆旅游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影响极其发展[J].城市发展与研究,2009,09(9):14-17.

[6]李贺,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海南区域旅游合作研究,海南大学,2011

[7]参见中国.海南https://www.wendangku.net/doc/db9834089.html,

[8]毕亮,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扬州大学,2010

[9]参见中宣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意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网站: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db9834089.html,/zcfg/whbwj/t20060330_25255.htm.

[10]余中元,毕华,赵志忠,陈春福,杜娜,袁建平,颜艳红.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9(5):551-556.

[11] 王赵,节庆赛事还有更大的空间提升国际,《今日海南》2010年2期

[12]鲍彩莲.大连节庆旅游的发展对策探析[J].中国商贸,2011,(28):1-4.

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模式问题与策略研究

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模式问题与策略研究 很多人已厌倦城市的生活氛围,渴望去感受大自然的真山真水,寻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受,在宁静、自然中彻底放松自己。现代旅游者也不再满足于普通的观光旅游,希望获得一种愉悦的经历,强调参与和体验。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并备受人们宠爱,得以快速发展。但是乡村旅游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困境,对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策略应用的探讨势在必行。

目录 一、基础篇 乡村旅游开发.pdf1 基于乡村特色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pdf2 乡村旅游开发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pdf6 乡村旅游开发空间结构及商业业态变化调查.pdf8 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9 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研究.pdf11 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研究.pdf14 乡村旅游开发中土地流转风险的产生机理与管理工具.pdf22乡村文化视域下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pdf29 二、地方篇 承德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及对策.pdf32 肥西县乡村旅游开发探析.pdf36 关于海南省乡村旅游开发对策的研究.pdf38 合肥市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pdf39 湖北旅游名村乡村旅游开发初探.pdf42 南岳衡山景区周边古镇乡村旅游开发探索.pdf45 秦皇岛市乡村旅游开发对当地农民就业的影响研究.pdf52 生态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广西富川县秀水村为例.pdf54厦门岛外乡村旅游开发的政策选择研究.pdf56 厦门同安造水村乡村旅游开发研究.pdf60

云南省弥渡县乡村旅游开发初探.pdf64 三、发展篇 城乡统筹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分析.pdf68 对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策略应用的探讨.pdf71 国内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对比研究.pdf74 基于顾客期望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研究.pdf77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创新模式探究古丽扎努尔阿.pdf78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创新模式探析.pdf79 浅谈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pdf80 浅析乡村旅游开发对策.pdf81 台湾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分析及启示.pdf82 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pdf85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pdf88 乡村旅游开发我国城市反哺农村的理想途径.pdf91 乡村旅游开发新解读新思路上.pdf93 乡村旅游开发新解读新思路下.pdf96 新农村建设导入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pdf99

(完整版)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海南省基本概述 (2) (一)海南省的地理位置 (2) (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2) 二、海南省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3) (一)海南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情况 (3) (二)海南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8) (三)加快海南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9) 三、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状况 (9) (一)发展优势 (9) (二)现状分析 (10) (三)发展缺陷 (13) 四、海南省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与规划 (14) 五、对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15) 六、总结 (16) 七、附录 (17)

一、海南省基本概述 (一)海南省的地理位置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全省陆地(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7.15万人。 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常年有台风,雨量充沛,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中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1、总概况 目前,海南省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消费品市场保持旺销,财政收入和旅游市场保持较快增长,但是房地产销售面积降幅继续扩大。 表1-1海南省2014年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2、分区域经济运行情况 (1)服务业带动中部地区经济稳步回升,前三季度,服务业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由上半年的29.9%提高到40.5%。 (2)受房地产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回落。当前,东部地区贡献了全省近六成经济总量,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旅游节庆开发模式研究

旅游节庆开发模式研究 旅游节庆的一般开发模式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吸引物的数量和种类也日益增多,旅游节庆作为一种旅游营销产品,以其巨大的形象传播聚集效应、经济收益峰聚效应、关联产业带动效应受到旅游企业及旅游目的地的高度关注。从1983年河南省洛阳市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旅游节庆——牡丹花会,全国各地以政府为主导,纷纷创办了很多旅游节庆活动,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旅游节庆更紧密的与当地特色经济结合起来,产业类节庆和产品类节庆悄然兴起,到21世纪初旅游节庆在思路、内容、形式、运作方式和组织机构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调整,目前全国每年大约举办六千多个旅游节庆活动,吸引着海内外的广大旅游者。 绿维创景通过系统研究我国现有的旅游节庆,总结其一般的开发模式,并结合相关案例,提出区域旅游节庆开发的六个关键思路,以期对国内旅游节庆开发形成一定的指导作用。 虽然目前中国对旅游节庆的研究还比较落后,但是全国以旅游节庆来命名的活动却很多,那么这些节事活动是如何开发出来呢?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呢?绿维创景在系统研究国内现有旅游节庆活动的基础上,以节庆形式和节庆内容为切入点,总结出旅游节庆开发的四种经典模式:

模式一:经典回归型——“老壶装陈酒” 经典回归型就是在保持地方传统节庆形式和内容不变的基础上,以体现地方风俗节庆的原真性为主,向旅游者展示其原有风貌。此模式主要是针对那些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节日或待开发旅游区特有的节庆活动,它们多是“养在深闺人未知”的潜力品牌项目,有着独特的个性魅力和异域风情。在当地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群众基础广泛,对外来的旅游者保持着神秘的吸引色彩。例如大理白族的三月街,古代又称观音市或观音会,是一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大理各民族物资文化交流的传统盛会,也是大理州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间文艺体育大交流的盛大节日。1991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将大理三月街定为“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民族节”。西藏是一个具有神秘感的地方,而藏历新年与汉区春节的大不同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汉族人到西藏体验一把。 在此开发模式下,节庆策划者并不需要对节庆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改变,主要是保持传统节庆的“原汁原味”,通过对当地民俗节庆活动系统全面的调研,借助各种宣传策划活动,以传统活动的神秘感和个性化来吸引旅游者。绿维创景在金仓湖策划项目中,还原传统“七月七夕日,牛女会佳期”的七夕佳节,打造传统节庆——乞巧节,发扬民间

略谈海南节庆活动及其对海南旅游的影响

略谈海南节庆活动及其对海南旅游的影响 --------10 级初教数1班摘要: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四周环海的海南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温暖湿润的气候,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旅客到海南休闲度假。海南是个有独特旅游资源的胜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海南旅游业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中,海南岛具有的丰富的民间文化,衍生了许多古老而独特的民间节庆活动,具有民族风俗的节庆活动也给旅游业添色不少,许多游客也因此慕名而来。海南节庆活动是海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战略中不容忽视的因素。 关键词:海南国际旅游岛休闲度假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可持续发展 正文: 2010年,中国国务院将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海南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是海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每年的节假日尤其是寒冬季节,海南的旅游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海南吸引众多游客的原因有四个方面,海南自然地理因素,海南人文地理因素,海南行政区划因素,以及海南旅游资源因素。其具体因素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气候特征;海南名人文化;海南移民文化;海南节庆活动文化;海南艺术文化;海南迷人特产等等。每个因素对海南的旅游业发展都具有无可厚非的作用,其中,将海南特有的民族风俗和民间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因素就是海南的节庆活动。 海南的节庆活动,是指海南本地居民为纪念某一个特殊的人或事情,并特意在固定的时间所举办的庆祝活动。其中,汉族与黎苗族的人们庆祝节日的方式各有不同,展示的民间文化与民族风俗也具有不同韵味。 海南的主要节庆活动 在海南众多节日中,影响力较大和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活动有: 换花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的府城就沉浸在花的海洋、情的暖风中,这就是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换花节。换花节源于之前的换香习俗,在当晚举行的灯会上,不分年龄、民族的男男女女就会相互交换鲜花,并相互祝福。 冼夫人文化节。也称军坡节,时间是农历二月初六至十二。该节日是为了纪念冼夫人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而设立的。许多海内外民众不辞跋涉之苦,从四面八方赶往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闹军坡"。其内容丰富,当地村民会大搞祭祀,扛供奉的公祖婆祖巡村,请亲朋好友来家中作客,不论是认识与否,只要过了门的就是客了,招呼十分热情,甚至胜过春节年饭,因此吸引很多游客。 三月三。时间是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称爱情节、谈爱日,黎语称"孚念孚",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表达对爱情幸福向往之情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各地的黎族青年男女汇集一起,参加"三月三"盛会,载歌载舞、谈情说爱,并举行歌舞盛会。其民俗主要特色与价值是黎族生产、生活、娱乐等整体民俗风貌的集中体现,是世人了解黎族文化和历史的窗口。因

旅游地产开发模式

旅游地产开发模式 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同质化问题严重,开发商不得不“致力于旅游地产生存、发展的新探索”。在黎明之前率先突围,也许用不了太久的时间。 “城市功能区”模式 旅游产业的地位与产业经济规模的快速发展,使得旅游地产不仅仅成为一种新旅游产品进入客源市场,同时也成为一种成功的多产业融合方式进入行业发展领域,并承载一定的城市功能。以此也拉动众多国内外规模企业竞相滚动资金开发旅游地产,也形成了一个又一个让世人关注的经典案例。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在空间上不断外扩,区域界限逐步消失,在生活需求上,由于城市中心地价的飙升、环境的恶化,使得人们不由自主向城区边缘扩散,从而催生了新的城市空间版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旅游地产赢得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机会,区域资源被置于广阔的地域X围内进行优化配置,使旅游地产价值更大化。 同时,旅游地产也逐步成为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品质的重要支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牵引城市空间的发展走向。可以说城市化与旅游地产将逐步体现出“双轮驱动”的并存态势,相互为用。 而旅游城市化是旅游作为推动城市化的一种动力,引导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是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后现代主义城市观的一种城市发展形式,能够在推动城市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调整城市空间、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精神文化内涵,从而达到建

设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目标。 大中型城市市内或市郊的城市化进程中,在没有资源优势的情况下,需要旅游地产在自我营造的旅游氛围中开发地产项目,进行大型旅游项目开发,营造具有影响力、冲击力的旅游景观景区,改善区域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质量,靠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引来人流、物流,将生地变成旅游熟地和旺地,引起景区附近地产升值,再趁势搞地产开发。 此类地产开发与旅游景观开发高度融合,地产开发即旅游景观开发,房产本身即是旅游景观载体或表现形式。与旅游景观开发二位一体的房产开发。景即是房,房即是景,景中有房,房中有景,直接提升住宅的环境品质,增加休闲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将旅游地产开发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产业经济区模式 产业经济区模式是新时期旅游地产开发的方向,主要借助旅游产业的广泛引入,建设一座以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为主题经济模式的产业区。笔者在XX城市休闲化咨询中,倡议并提出了滨海旅游产业集聚区、主题公园集群发展区、环城市休闲产业带等运营模式。 在XX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提出了旅游产业经济区、度假产业集聚区的运营思路,确立了群岛、群园的产业构建体系,并提出了“运营一体、投资多元、权属对应、业态规X”的机制。 巅峰智业的旅游地产研究院在XX城市旅游产业规划中提出了产业综合体的旅游发展模式,在都市旅游产业西进发展格局中重点进行

浅析海南岛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学概论学习心得 <<浅析海南岛旅游业的发展>> 班级:艺设F1004 学号:xxxxxxxxxxx 姓名:xxx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自然环境政策发展对策 摘要:海南是个有独特旅游资源的胜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海南旅游业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海南应充分利用其资源,环境,市场,社会,经济,行政等有利条件,采取一系列有效对策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其研究.海南省有必要,也有条件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让海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利弊,只有找到利弊才能求发展,才能走想繁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按照市场需求合理设计旅游产品,组织旅游开发,保持资源的吸引力和环境的舒适度,协调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关系,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这既是由海南旅游业的现状所决定的,也是海南发展旅游业的要求. 一,海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条件 海南以自然风光和淳朴民风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属于易损型资源,而海岛生态和热带雨林生态也是比较脆弱的生态类型.游客的大量涌入,已经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景观破坏,环境污染,野生生物的生存繁衍遭受影响,社会风俗习惯被改变,游人感受性体验降低等许多问题,已在海南初露端倪:海口海滨泳场白沙门,原以其海水洁净,沙质白细而闻名.但是由于近年来缺乏科学的开发和管理,海水被污染浑浊,沙滩上到处可见瓦砾碎石.慕名而去的游客无不扼腕惊叹. 三亚的天涯海角,是海南的标志性景点,为游人必到之地.近年来客流量的剧增,尤其在旅游旺季,游览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遍地是垃圾,花草被折踩,景区管理无能为力.虽然1993年以后,该景点采取了扩大游览区范围的办法来分流游客,但仍无法满足迅猛增加的客流要求.目前该景点旺季时客流量为1—2万人/天,春节前后高峰期客流量通常超过3万人/天,远远高于景区的合理容量.过去,一哄而上的旅游开发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也逐渐暴露出来了.一些部门和地方从自己的局部小利益出发,在滨海及温泉地区大量兴建度假村,游乐城以及不伦不类的文化村,结果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淡化了风情,影响了观瞻,还加剧了不正当竞争,使整个行业处于低效益状态.以住宿业为例,1995年全省平均开房率

海南节日习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海南节日习俗 篇一:海南的传统节日 海南的传统节日 海南旅游肯定要了解一下海南的文化,因为海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那么海南当地有什么需要了解的传统节日呢?其实海南的节日是比较有特点的,容易让人难以忘怀.下面为大家说说海南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 1、军坡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市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 2、三月三: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的习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均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3、儋州民间歌节:每年中秋为儋洲民间歌节。歌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比赛和“赏月”等项目。

4、海南欢乐节:每年十一月下旬举办的“海南欢乐节”,活动内容包括精选海南岛代表性的特色节目和国内外风情 表演,12辆欢乐花车、数十个表演方阵和游客团队构成陆上巡游,欢乐彩船、旅游快艇、漂流皮筏、观光竹排构成水上巡游,热气球、滑翔伞等构成空中巡游。 5、公期,也称“村节”或“军坡”,是海南部分汉族地区农村最受重视的民间节日。海南的公期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重仪式,一种是重吃喝。现在除了少数地区重仪式外,绝大多数地方都是重吃喝型,人们叫“吃公期”。重仪式型 地区每逢公期都要摆案集众拜祭“公祖”,要进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祭神仪式,还有“军坡戏”。 6、龙水节:海南各地人民自古就有端午节洗“龙水” 的传统习俗,一方面洗去身上病魔和晦气,强身健体,一方面纪念与端午有渊源的历史人物和传说中的神仙。在澄迈的盈滨半岛,由于地理位置独特,沙滩洁净、海水湛蓝,传说也更加引人入胜。当地群众相传,古时候南海龙王的三公主帮助海南岛上的人民抵御外来海妖,激战之后,把化身留在海边,而盈滨半岛就是三公主的龙头所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龙头都会向海里吐出龙涎,于是人们纷纷前来洗龙涎水,沐浴龙恩,祈求三公主赐福人间。 7、3月下旬或4月上旬在海口举办的海南国际椰子节,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

港中旅模式研究报告

港中旅模式分析 一、公司战略 以旅游为主业,以实业投资(钢铁)、房地产、物流贸易为支柱产业。 以旅游为主是以旅行社业、饭店业、景区业为主,相关适度多元化为辅的总体发展思路,将旅行社、饭店、景区度假区、旅游服务作为未来发展的四大核心业务板块。同时,充分发挥“CTS 中旅”驰名商标的品牌效应,积极推进品牌加盟和特许经营工作,扩大资产和业务规模,健全全国性网络布局建设。 「稳中求进防风险、好中求快上规模、持续降本促增效」的经营方针,并实施「资金和贷款规模管理从严、成本费用管理从严、投资项目管理从严」的「三从严」管理策略。 经过2008-2010三年的快速发展,集团要实现六大目标:1、经营发展目标: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快速增长,旅游主业占整个销售收入的比重大幅度提高;2、达到现代先进企业的要求,全面落实强总部管控下的专业化经营体制;3、旅游主业稳坐中国第一、进入亚洲前五、世界前十;4、干部队伍和骨干人才队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全面落实四个百人才工程,基本形成强激励硬约束的市场化用人机制;5、集团投融资体系更加完善,资本运作更加成熟,目标得以实现;6、企业文化建设得以全面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进一步增强,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支撑着港中旅的发展和进步。 二、公司投资方向 1、饭店投资方向 首先,凭借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积极的网络宣传,全力向外寻找合作项目,原则上不再直接投资建设新酒店,在未来的发展战略中,管理输出的方式将大有作为(作为股东并管理、业主委托管理),管理输出将瞄准四、五星级酒店市场,以商务酒店为主,审慎考虑酒店公寓,适当考虑旅游度假酒店,为提高“维景”品牌市场覆盖率,将加强在华北、华中、西南布点,通过与当地旅游部司合作等途径,有意识地主动寻找这些地区的合作项目。 同时,作为国资委管理的大型骨干企业,计划充分利用这一身份,在国资委整合国有资产的过程中,争取获得部分国有企业旗下的非主业酒店资产的管理权。 随着酒店项目的增加,项目类型的增多,多品牌经营可能会成为公司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的必经之路,针对中小企业商务客打造具港中旅特色的城市商务经济型酒店,主要在商务氛围浓厚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筹建主要针对一般商务客人的城市商务经济型酒店;而中国主要旅游城市和省会城市,结合地方特点,相应考虑家庭旅游者的需求。完成国内布局后走出中国,根据中旅社在海外的网点进行相应的布点,在海外进行经济型酒店的布局。 2、地产投资方向

乡村旅游模式及案例研究

乡村旅游模式及案例研究 国内主要模式研究 1.【"农户+农户"模式】 乡村旅游初级阶段,原真性强,发展水平低下 1.1内容: 是乡村旅游初期阶段的经营模式,也称自主经营模式,是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合一,依然存在,具有和理性。 1.2意义: 这种模式具有短平快优势。农户善于学习别人经验,汲取别人教训,因其势单力薄,规模有限,往往注重揣摩、迎合游客心理,极具个性化服务。 投资收益: 该模式主要由农户自负盈亏,最终的受益者为农户。 1.3优势: 1.3.1文化保留最真实 1.3.2游客花费不多,能体验最原生态的本地习俗和文化 1.3.3较适合以“农家乐”为主的小规模乡村旅游 1.4劣势: 1.4.1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 1.4.2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差 1.4.3旅游经济的带动效应较差,难以形成规模化发展 1.5解决方案: 可以让政府或者企业介入,加大对资金和管理的投入力度,规模化发展。采用合作社方式,对现有农户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分配。 1.6案例:成都的农科村、浙江安吉的天荒坪村

2.【个体农庄模式】 自主经营,相对独立,管理水平不够高 2.1内容: 是以规模农业个体户发展起来,是一种相对独立的乡村旅游模式。它将当前农村最缺乏的现代管理、科技、资金等引入土地,个体经营者对自己经营的农牧果场进行改造和旅游项目建设,能完成旅游接待和服务过程中的全部工作。个体农庄的发展,吸纳了附近大量闲散劳动力,他们通过手工艺制作、表演、服务、生产等形式加入到旅游服务业中,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 2.2意义: 是以规模农业个体户发展起来的,以“旅游个体户”的形式出现,通过对自己经营的农牧果场进行改造和旅游项目建设,使之成为一个完整意义的旅游景区。 2.3投资收益: 农庄吸纳大量的农户闲散劳动力和资本,集体获利,农户增收。 2.4优势: 2.4.1农庄自主经营,投资少,回报率高。 2.4.2农户可获取大量利益、土地增值、解决就业压力。 2.4.3个体经营者更好的维护当地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从而改善投资环境。 2.5劣势: 2.5.1由于农庄自主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相关知识技能底下,影响整个景区运营。 2.5.2农户会承担一定量的资金风险。 2.5.3规模小,竞争优势差。 2.6解决方案: 转变落后的经营生产方式,积极与政府、企业、旅行社等相关部门的合作。招商引资,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按现代工业的经营管理方式运作。增强农户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的培训。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吸纳相关人才。

旅游度假村开发模式研究——以古山重乡村旅游度假区项目为例-精品

旅游度假村开发模式研究——以古山重乡村旅游度假区项目为例-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功夫、思路、条件、空间、模式、问题、战略、系统、充分、整体、合理、提升、发展、建设、研究、特点、支撑、内涵、基础、需要、利益、素质、项目、资源、体系、需求、方式、特色、结构、主体、关系、吸引、形成、拓展、丰富、满足、整合、规划、确保、方向、实现、实施、中心、核心 ——以古山重乡村旅游度假区项目为例 旅游度假村是指一个用作休闲娱乐的建筑群,通常远离闹市区,依山傍水,为了让客人们于假日时可享受他们的假期,度假村内通常设有多项设施以满足客人休闲的需要,如餐饮、住宿、体育活动、娱乐、购物以及赌博等。多年以来,山合水易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旅游度假村开发模式的研究,走在旅游度假村开发的最前列。 由于投资较大、风险较大,度假村的开发应注重在开发建设之前做好项目策划规划设计工作,山合水易的专家称具体应关注两个方面: 第一,旅游度假村规划开发要符合度假村自身经营的特点,要站在经营的角度来考虑策划规划设计问题,才能够确保未来经营的成功。 第二,旅游度假村规划开发要对旅游与休闲产业的互动关系有深度研究,才能够超越“就度假村做度假村”的层面,而是通过“度假村+休闲+旅游”实现质的腾飞。 古山重乡村旅游度假区规划开发项目 古山重旅游旅游度假村开发的核心问题是:“景区提升与度假区开发”。整体定位与发展思路概括为:“一个目标,三重意义,五大支撑和五点做到”。 一、一个目标: 做“纯粹的乡村旅游度假区”。 古山重旅游开发的核心优势就在于田园风光的原始与质朴,虽然目前也存在建筑风貌杂乱,景观风貌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但是世外桃源般的乡村感受,是古山重永久不变的“核心吸引力”。 山合水易认为,古山重整体上也可以按照“农业大观园+民俗博物馆+乡村嘉年华+郊野度假区”的方向进行探索,要体现“原乡原味”。 二、三重意义: 古山重项目的规划设计与实施,不仅仅是一个旅游项目的运作,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凸显各个利益主体的开发要求,通过项目的建设,实现三重意义: 示范性:项目规划必须按照打造国家级示范品牌的要求,从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时尚农业角度出发,立足特色度假项目、特色体验农庄、特色民俗接待等需求进行设计;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1、国内乡村旅游发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乡村旅游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兴起,90年代中后期得到较快的发展。1995年以后,双休日的实行,广大城市居民有了闲暇时间,,走到乡村,寻找回归大自然的乐趣,乡村旅游在全国持续升温。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农村经济。1998年,国旅游局将旅游活动的主题定为“华夏城乡游”,全国兴起了乡村旅游热。1999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有力的推动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2006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了“中国乡村游”,号召到乡村去体验“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2007年推出了“中国城乡和谐游”,宣传魅力乡村,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而且我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在我国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乡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受益。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关于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也逐步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检索引擎,检索1992-2009年中文期刊数据库当中关键词包含“乡村旅游”的文献,相关文章共有3415篇。从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年”开始,研究乡村旅游的文献急剧增多,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 从研究的内容上看,我国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内涵与概念研究、乡村旅游的开发规划、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影响等。 早期,许多学者主要关注乡村旅游的概念和乡村旅游的意义、影响进行了探讨。邵琪伟(2007)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26]。大多数学者们更倾向于从功能、产品表现形式等角度对乡村旅游进行界定。张文(2006)人将乡村旅游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总结为:增加收入与就业机会、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五大方面[27]。大多数学者也赞

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愿景分析

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愿 景分析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摘要 海南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是我国八大重点旅游区之一。旅游业成为海南最具优势、最具特色、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其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却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传统的旅游开发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市场发展要求,也缺乏国际竞争力。 通过分析,海南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服务水平较低、政府监管不到位、旅游要素单一、国际化不足、旅游业服务信息化不健全、整体配套不够完善等,这些是目前海南旅游业发展所需要解决且必须解决的问题。要想实现海南旅游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旅游业现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政府、企业、个人等各个层面综合进行改变、完善、监管等。 作为海南旅游资源中最重要的自然资源,缺乏保护,没有真正做到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吸引客源的噱头,而是一个实实在在需要用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通过改变传统的旅游模式,多元化规划发展,打造一个真正生态、绿色、安全的旅游胜地。 关键词: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生态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tourism in Hainan Abstract Hainan as China's largest special economic zone and the only tropical island province, is one of the key tourist area of China's eight. Tourism has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in Hainan, the most advantage of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the most potential and competitivenes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but also has many problems, the tradit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has been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modern market development, lack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ainan tourism industry, the main problems ar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low level of service, government regulation is not in place, lack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elements, single tourism information service is not perfect, the overall matching is not perfect, which is currently the Haina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ne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must be solved. To achieve a sustainable long-term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ainan's tourism, we must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s in all aspects of the comprehensive change, perfect supervision etc.. As the most important tourism resources in Hainan's natural resources, lack of protection, there is no truly eco tourism. Eco tourism is not just a slogan, a gimmick to attract tourists, but a real nee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ng natural resources act. By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tourism planning mod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build a truly ecological, green and safe tourist destination. Key Words:Hainan,tourism,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quo,ecology

基于农耕文化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基于农耕文化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基于农耕文化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内容提要:这些年以来旅游业发展迅猛,文化旅游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农耕文化在我国过去农业文化中居主体的地位,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影响普遍而长期。文章在研究现在我国农耕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后,从宏观角度提出我国农耕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不一样的地理环境产生不一样的农耕文化,分析农耕文化及其开发模式,特别是放在现在新型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加快我国新型农村现代化建设有重大意义。 【本文关键词农耕文化;旅游开发;开发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己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财产关联度最高、创汇最多、开放程度最高的财产。而文化作为旅游的生命与灵魂核心,不停是旅游活动开展的核心吸引力所在。在我国的过去文化中,农耕文化占有较大的比重,并且又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对其进行分析和开发,对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耕文化相关概念 (一)农耕文化的定义 有关农耕文化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农耕文化是专指人类在农耕生产实践整个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产和精神财产的总和[1]。倪宗新认为,农耕文化是在农耕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农业社会的文化[2]。并且根据人们所从事的不一样活动,又可以对文化进行不一样类别的细分,农耕文化并且是如此。 (二)农耕文化的类型 我国农业是独立起源、自成体系的。中华文明创建在自身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从我国自身的范围看,农业也并非从一个中心起源向周围扩散,而是由若干源头发源汇合而成的[3]。农耕文化包含南稻北麦、水田旱地、绿洲红壤、果园牧场、平川摊田和相应的农牧方式、作业周期、除病防灾等等农事表现和整个过程;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态度与心情[4]。 (三)农耕文化旅游资源 农耕文化旅游资源是指可以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农耕文化原因,并且可以在旅游整个过程当中产生经济效果与利益、生态效果与利益和社会效果与利益。文章继续将农耕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划分,主要可以分为具体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和抽象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具体农耕文化旅游资源是比力直观的,可经过视觉感知,包括农具、饮食、农耕景观、特色物品等;抽象农耕文化旅游资源主要为精神层面的资源,包括民间歌舞、岁时节日、农事活动等。 二、国内农耕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难题 (一)国内农耕文化旅游基本情形 现在,我国农耕文化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农耕文化旅游的办理和分析还很少,农耕文化旅游还没有一个抻邢205>统计标准,统计资料也很少,对消费者消费特征调查与统计几乎没有[5]。我国旅游者进行的乡村旅游还不是一种体验,更多是一种简单的观光。 (二)国内农耕文化旅游开发面临的难题 1.文化主题(内容的主体和核心)不突出 文化主题(内容的主体和核心)不突出主要表现在宣传上、组织上和内容上等各个环节,缺少品牌文化旅游专线,有关旅游文化的内涵很少被挖掘,这主要体现了专题(是指某样方面的内容集中收集,就形成专题,网络上通常指游戏专题或者新闻专题)线路类旅游产品特别是特色旅游产品数量稀少,以至于吸引的旅游者并不多。其他方面本地社区和相关的社团在旅游筹谋中发挥作用有限,从而使得民间文化特色没有被充实的挖掘和开发。所以,增强对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挖掘是推动我国农耕文化旅游良好发展的主要任务。

报告--节庆活动对旅游地的影响及思考

摘要:节庆是每个地区特有的资源,是以民俗、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节日等为主题,自发或是由政府组织的大型庆祝活动。节庆旅游是指以某种具有鲜明主题的公众性庆典活动作为旅游吸引物而开发出来的一种现代新型旅游产品,是一种可以提高区域的知名度、传播区域文化、塑造区域旅游品牌、促进对外经济合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旅游形式[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0世纪60年代,旅游节庆作为一种新的形式旅游在世界大范围内开展。旅游节庆活动如火如荼,尤其在国内大做文章,是有其必然性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外出旅游的日益频繁,旅游经历的迅速丰富,消费者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的形式,而更加重视参与性强、娱乐性高的动态旅游项目。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各地纷纷开拓新的旅游项目。节庆旅游成为普遍采用的形式之一。旅游节庆活动以其独特的形式逐步成为游客旅游的侧重点,巨大的发展潜力使之成为各地旅游景点发展旅游业、振兴当地旅游经济的重要形式,并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地方特色成为旅游业的又一亮点。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代,适当合理开发旅游节庆活动,符合时代要求。节庆活动能产生较强的轰动效应,能大幅度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促进旅游消费的增长,并且能够带动相关旅游产业的发展。一些优秀的节庆活动对于该景点及周边相关旅游产业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依赖旅游景点当地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体现地域的风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旅游节庆活动,活跃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本文即以灵山胜境为例对节庆活动对旅游地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节庆活动、知名度、重要形式、相关产业、影响

旅游节庆的资源整合模式

区域节庆旅游资源的整合模式研究 董观志杨凤影 国务院侨办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编号:04CQBZ003)的部分成果[摘要] 节庆旅游是推广目的地形象、传播区域文化、塑造区域旅游品牌、促进对外经贸合作、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从区域节庆旅游资源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区域节庆旅游资源的整合原则,提出了产品体系的主题化、时间安排的序列化、空间布局的协同化、活动内容的人文化等四种节庆旅游资源的整合模式,以期为我国区域旅游发展提供操作框架。 [关键词] 区域旅游节庆活动整合模式 一、问题提出 节庆旅游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旅游产生吸引向性,经开发规划后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动态文化吸引物的各种节事庆典活动的总和(包括各类旅游节日、庆典、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以及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往往规模不一,在特定区域内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且围绕特定的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以其独特的形象吸引大量区域内外的游客,从而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并产生效果不等的轰动效应。可见,节庆旅游是推广目的地形象、传播区域文化、塑造区域旅游品牌、促进对外经贸合作、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对节庆旅游资源整合的研究相当薄弱,大部分论文都只是从局部的角度,如从节庆的市场运作、从节庆的可持续发展、从区域形象整合的层面、从节庆活动要素的系统构架等角度探讨了节庆旅游开发的资源整合。这些先行研究为我们探讨区域节庆旅游资源的整合模式奠定了基础。这里所指的区域不是说是一个城市、一个地方或者一定的区位,而是根据节庆文化和旅游活动的相关性而类聚成的一个构架。本文尝试在吸收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节庆旅游资源整合的原则,同时还通过对我国节庆旅游开发中成功的事例的分析,从产品、时间、空间、文化等四个层面对节庆旅游资源整合模式进行探讨。 二、区域节庆旅游资源的整合原则 1.注重节庆资源要素的协调性当节庆旅游资源与区域的旅游发展目标所要求的资源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时,这些资源就会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这一要求说明,节庆旅游的开发应有协调区域旅游发展的能力,如果不能很好地与区域旅游业相适应,那么,也就不能成为该区域旅游业的竞争优势,节庆资源就有待于进一步整合。这种整合应从两大方面着手:一是区域旅游未来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二是以区域旅游的现有主题为依据。 2.强化节庆产品功能的特色性只有区域的节庆资源是稀缺或独具特色的,才能形成节庆旅游的竞争优势,并由此保持节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区域节庆资源独特性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区域传统的独有的节庆文化传承;二是区域通过挖掘开发出独特的节庆旅游活动。 3.形成节庆资源优势的持久性 区域在整合节庆资源时,应强调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下,加强保护和创造资源优势,并形成持久性趋势。实践证明,只要区域保持节庆旅游的原生的独特风貌,给人以独特深刻的印象,留住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从而保住旅游市场,就能为区域节庆旅游赢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巨大空间。 4.把握节庆资源整合的有效性节庆旅游资源的整合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只有围绕着节庆旅游的主题以旅游者的需求为导向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增加新的活动项目,改进旧的活动项目,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整合并不是所有的节庆资源的整合,而是要按照整合的目的筛选整合的对象,有些节庆资源具有文化优势但是并不具有开发的市场价值,而有些节庆资源缺乏文化优势但具开发价值,对于节庆旅游的开发,其资源整合的客体是与节庆主题相融合的可以用于旅游开发的具有开发价值、市场价值的节庆文化资源。节庆资源需要按照节庆活动的传统性、文化性、综合性、动态性的特点进行灵活地整合。 三、区域节庆旅游资源的整合模式 整合就是有机地融为一体,英语单词为“integrate",意思是融为一体。在进行节庆旅游开发时,要完成区域内的资源整合并让它们能够和谐共存,关键是根据节庆旅游资源特点,对其文化价值给予不同的定位,优势互补,互为依托,让它们能够满足旅游者的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需求,减少它们间的替代关系而加强合作,这也是大旅游原则的集中体现。节庆旅游资源的整合模式应从产品、时间、空间、文化等四个层面进行分类。 1.模式一:产品体系的主题化产品主题化是指以节庆旅游的鲜明主题为主线整合区域范围内的相关特性的旅游产品形成产品线。按照“主题”整合一系列协调性良好的、内容衔接的、共同体现特色的旅游节庆产品,有助于增强产品的特色,塑造旅游节庆活动在旅游者心中的鲜明的差异化形象,推动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的发展,扩大旅游节庆活动的影响半径。旅游节庆产品体系的主题化主要体现在项目的主题系列化和项目活动内容的系列化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围绕主题的项目系列化。例如,三门峡市以“黄河文化”为

乡村旅游模式研究及现状分析

乡村旅游模式研究及现状分析 背景 乡村旅游的出现,是中国居民旅游消费进入个性化的标志。从以前的知名景点旅游,名胜古迹旅游到城镇旅游、乡村旅游的火爆,反映出中国人旅游消费进入个性化、品质化的时代。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帮助农民脱贫、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大力提升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升级发展,是形势所在,是时代所趋。 自从中国实行了5+2的工作休息制度后,城镇居民的短期短途旅游消费发展非常迅速,这就直接导致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以下一些数据能够说明现在乡村旅游的规模和前景: 我国城镇居民周末休闲节假期出游,70%以上选择周边乡村旅游点; 2014年,全国有“农家乐”超190万家,乡村旅游特色村10万个,接待游客12亿人次,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1/3 预计2020年全国形成15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农家乐,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受益农民5000万。 可以说,在未来的中国居民境内游市场上最有发展空间的细分市场就是乡村游,这个市场的开发现在也只是开始,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 模式分析 乡村旅游的模式是建立在整合乡村自然资源、富余劳动力、基础设施开发的基础上,通过政府或企业的组织协调,经过专业开发设计和建设,形成的以乡村特色

为核心的旅游业态。 中国的乡村旅游从最初的瓜果采摘、远足垂钓等简单的模式,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固定模式的几种特色模式:现代农业型、乡村休闲度假型、乡村生活体验型。这几种模式在国内比较普及,也比较受城镇旅游者的欢迎。 乡村游的本质是以农村土地和合理流转和整合为基础,以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服务为载体,以政府化或者公司化运营的核心推动力的农村生产模式的创新。 从乡村农户和政府管理部门的角度,看乡村旅游的资源整合模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