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析《推销员之死》中的比夫

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析《推销员之死》中的比夫

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析《推销员之死》中的比夫
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析《推销员之死》中的比夫

2012年12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Dec.2012第29卷第12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Vol.29

No.12

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析《推销员之死》中的比夫

张秀娟

(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要:美国当代著名剧作家阿瑟·密勒的《推销员之死》成功刻画了威利、琳达、比夫等人的形象。探讨威利和琳达的

论文已经很多,但对其长子比夫却很少论及。本文试从成长小说的角度来分析比夫的成长历程,探讨其如何在经历了天真、出走、迷惘、顿悟和认清自我的过程后,逐步走向成熟,从而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生活。关键词:阿瑟·密勒;《推销员之死》;成长小说;顿悟收稿日期:2012-09-30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 (2012)12-0014-03作者简介:张秀娟(1977-),女,江苏邳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现当代英美文学。

阿瑟·密勒是当代美国著名的三大剧作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在百老汇连续上演七百二十四场,以深刻的现实主义性受到评论家和观众的欢迎,并获得了普利策等奖项。该剧讲述的是做了一辈子推销员工作的威利自杀前几天与家人之间发生的故事。迄今为止,许多论文探讨了该剧的悲剧主题,美国梦的主题,琳达的命运等,但很少涉及到威利的长子比夫的成长历程。比夫原本是一个前途无量的橄榄球球员,

但由于受其父亲的影响,养成了一些恶习,在撞见父亲对母亲不忠的事件后,离家出走,三十多岁了还一事无成。本文尝试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析比夫成长的心路历程,通过文本细读,向读者展示比夫是如何从一个生活在幻想之中、无所作为的人成长为一个终于认清自己的身份和位置,进而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的人的过程。

一、成长小说

成长是美国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主题,成长小说(initiation story )在美国文学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最具代表性的是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马科斯在《什么是成长小说?》中给成长小说

下了一个定义

:“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

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有;这种改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终把他引向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

成人世界。”[1]32它具有以下特征:(1)小说的叙事须

包括人物的成长。人物的年龄主要在13-20多岁之间,但这不是绝对的标准,有的可以是30岁以上。(2)从内容上看,成长小说主要反映主人公的成长体验和心理变化。(3)从结构上看,成长小说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一般经历以下阶段

:“天真—诱惑—出走—迷惘—考验—失去天真—顿悟—认识人生和自

我”。[2]8这个也可称作人物成长的“心路历程”。[2]8(4)从结果上看,主人公在经历了困惑和生活的磨难

之后,通常都获得了对社会,对人生,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芮渝萍在《美国成长小说研究》中对成长小说中主人公成长历程的总结模式是以人类成长的基本模式为原型的,但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从而形成了各种结构变体。虽然《推销员之死》是戏剧,但这一理论同样适合这部戏剧中所讲述的故事。通过研读《推销员之死》,本文归纳出比夫成长的新模式,即:无知—出走—困惑—顿悟—自我觉醒。下面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比夫的成长历程进行逐一分析。

二、比夫的成长历程

1.无知

无知通常是人类最初的一种状态,在这一阶段,人因为无知,会犯下一些错误,走一些弯路。比夫是威利的长子,是全家的骄傲和希望,一直生活在父亲为他编织的梦想当中。中学时代的比夫天真、乐观、充满梦想,他身材健美,是学校前途无量的橄榄球明星,三所名牌大学愿意为他提供奖学金。但在他父亲的影响下,比夫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忽视了品德素质方面的培养,忽略了成功的基本要素:勤奋,诚实,脚踏实地等。上中学时比夫在学校偷了橄榄球,却说是从更衣室里借出来的,并感到很得意。在威利的怂恿下他和弟弟哈皮到公寓大楼的工地上偷沙子和木料,向父亲的哥

·

41·

_灿烂千阳_中玛丽雅姆的成长之旅_从成长小说的视角解读_张丽莺

《灿烂千阳》中玛丽雅姆的成长之旅 ———从成长小说的视角解读 张丽莺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610101)*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的《灿烂千阳》讲述了两个普通阿富汗女性面对残酷的命运从失去自我到重拾生活希望的感人故事。借助文本细读的方式,通过对小说主人公之一从迷惘到顿悟的思想历程的叙事结构、成长仪式和成长引路人等方面进行分析,证明《灿烂千阳》主人公的年龄跨度虽超出了成长小说的一般年龄界限,仍是一部优秀的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成长小说,并指出主人公玛丽雅姆成为阿富汗千万妇女追求自我与渴望幸福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灿烂千阳》;成长小说;自我意识 doi:10.3969/j.issn.2095-5642.2014.006.076 中图分类号:I712.0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5642(2014)06-0076-03 一、引言 继《追风筝的人》备受赞誉之后,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再次把目光投向他的故乡阿富汗,以极大的人文关怀创作了第二部作品《灿烂千阳》。该作品以阿富汗近三十年的动荡历史为背景,用细腻温柔的笔触,着力刻画了两个不同家庭背景的女子历经磨难,相互扶持,虽饱受战火摧残和男权制的压迫,却不放弃对幸福和希望的追求。他们是生活在阿富汗最底层的普通女性,也是千千万万阿富汗妇女为了自由和爱而不懈奋斗的典型代表。该作品一经面世即受到美国主流媒体及评论家的广泛关注,认为胡赛尼“在小说中展现出了更为精湛的叙述才能,甚至比《追风筝的人》更胜一筹,喜爱《追风筝的人》的读者们,一定不会错过这一令人难忘的续作。”[1]封二 对于这部优秀作品,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作品的叙事手法等角度进行研究。而在成长小说的框架下分析其主人公之一玛丽雅姆的成长历程和女性意识觉醒的研究尚不多见。 成长小说,芮渝萍教授指出,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读美国文学的一个独特的切入点。[2]虽然目前国内外对于成长小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界定。但一般都认可,大致遵循着“诱惑—出走流浪—迷惘困惑—顿悟”这一叙事结构,讲述13-20岁左右的主人公“成长经历的叙事,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3]7这个过程中,有些主人公走向成熟,最终成功地融入社会,如狄更斯的《远大前程》,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有些主人公由于看到了社会本质,而选择逃避,如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因此,美国评论家马尔科斯(Marcus)认为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有;这种改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终把他引向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4]由此可见,成长小说的成长内核应该是心智的成熟,而非表面意义上的年龄增长。巴赫金也指出,成长小说的“主人公的形象,不是静态的统一体,而是动态的统一体。主人公本身、他的性格,在这一小说的公式中成了变数。主人公本身的变化具有了情节意义。”[5]231 67 第30卷第6期 Vol.30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 2014年6月 Jun.2014 *收稿日期:2014-01-12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外语课程研究中心“基础教育外语课程研究第三批科研项目‘新课标下中学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衔接’”(CJCWYKC201306)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张丽莺(1976—),女,甘肃兰州人,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_传承与变革_李琳

MOUNTAIN FLOWERS 化”:个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后,与社会“妥协”,融入社会,完成自我的“社会化”历程,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的主题特点则不尽然,“美国崇尚个人奋斗,‘个人英雄主义’至上,人们按照自己的自然天性行事,竭力表现出个人与众不同,因此,美国成长小说中的主体无法将融入社会作为成熟的最终奖赏”(孙胜忠,2005:322),也不崇尚“妥协”和“社会化”。青少年成长中的困惑是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反映的主题之一,而这种困惑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因而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反映出从世纪初的“迷惘”到战后的“垮掉”到八十年代的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小城畸人》(1919),通过乔治的成长反映出美国旧式文化的逐步瓦解,包括清教思想在现代的扭曲和传统男女关系的破裂。费茨杰拉德的《人间天堂》中年青主人公阿莫瑞(Amory)的成长困惑代表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整个一代人的“迷惘”。美国经典成长小说《麦田守望者》则反映出战后“垮掉的一代”的成长困惑。在多元文化主义兴起的背景下,少数族裔文学中的成长小说,在主题上侧重于主人公身份的寻求与确定,探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例如:非裔文学中的《看不见的人》、华裔文学中的《女勇士》等。二十世纪的美国女性成长小说力图呈现女性在现代社会遭受的多型态的压迫,以及女性在现代社会追寻解放与自我定位的主题,例如:《棕色姑娘、棕色砖房》、《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秀拉》等。 在小说结局的处理上,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在传统的欧洲成长小说中,主人公在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之后,获得了对社会、对人生的、对自我的认识,在小说结尾处,主人公成长为主流社会的模范或代表,小说一般以主人公与家人团聚、与恋人喜结连理等幸福圆满的结局收尾。但是从对大量的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文本的分析来看,美国成长小说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的结局:主人公对社会、对人生的、对自我的这种认识也可能是不符合社会所约定俗成的那种所谓正确的理念,或者主人公最终并没有获得所谓的成长,他或她仍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在彷徨、犹豫,或是拒绝成长,走向“反成长”,甚至死亡的道路。《麦田守望者》中的霍尔顿最后躺在精神病院里,对未来毫无打算,至于未来要做些什么,他认为这是个可笑的问题。 四 二十世纪的美国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这种多元化也反映在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的发展中:作为一种文学类别,成长小说不再拘泥于一种传统的模式,或者我们将这种变革称为“文类逾越”(Gen-erictransgression)。正如冯品佳(FengPin-chia)所说:“这种对传统文类的演绎、变奏并不宣示着文类的灭绝;相反地,这种‘文类逾越’又再赋予旧有文类新的契机”(1998:19)。 参考文献: [1]弗朗西斯?约斯特.比较文学导论[M].廖鸿钧,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165-195. [2]孙胜忠.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3]托妮?莫瑞森.最蓝的眼睛[M].陈苏东,胡允桓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 [4]Coyle,William,ed.The young men in the American Litera-ture:The Initiation Theme.New York:The Odyssey Press,1969. [5]Feng Pin-chia.The Female Bildungsroman by Toni Morrison and Maxine Hong Kingston:A postmodern Reading[M].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Inc.,1998. [6]Hardin,James,ed.Reflection and Action:Essaysonthe Bil-dungsroman.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1. [7]Howe,Susanne.Wilhelm Meister and His English Kinsmen [M].New York:AMS Press,1996. [8]Mullane,Janet,et al.,ed.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李琳,(1978—),女,河南安阳市人,英语语言文 学硕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 究英美文学。 作者简介: 家园,作为风雨、寒冷、恐惧和寂寞的庇护所与食物、关心、友好和爱情的保存地,自人类诞生起一直以来是历代人们的奋斗梦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一梦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男人和女人战胜各种苦难和克服无数挫折。文学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所以追求理想家园这一主题也是各个时代的文人墨客热衷于探讨和求索的话题。 英国女性小说产生于十七世纪末期,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开始繁荣起来。十九世纪是英国小说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的女性作家尤其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活跃,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女性作家,这一时期的女性小说也因此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蓬勃发展。女人的自然天性使其对家园和爱情的感触总是要比男人厚重得多,十九世纪的英国女性作家及其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更是如此,寻求理想家园成为她们彼此之间的共享话题。不少英国女性作家以女性独有的敏感和细腻,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以婚姻问题为基点,再次对寻求理想家园这一普遍、永恒的主题进行了探讨,为广大读者创造出了一系列鲜活的艺术形象,比如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本内特、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的简?爱、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中的凯瑟琳?恩肖和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中的玛丽?巴顿。 一、西方文学中家园情结的由来与发展 据《圣经?创世记》记载,上帝创造的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曾经纯真快乐地生活在天堂的伊甸园中,对世事一无所知。后来,夏娃禁不住化身为蛇的魔鬼撒旦的诱惑而偷尝了智慧树上的禁果,还给亚当也吃了一个,他们就此变得心明眼亮,能辨善恶美丑。于是,亚当和夏娃违背了上帝的旨意,犯下了原罪而被愤怒的上帝逐出天堂。从此,亚当和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代就永远失去了水草丰沃的美好乐园,不得不在茫茫大地上为自身的家园而奋斗。 数千年以来,无论是在耶稣诞生之前的未开化时期还是在耶稣诞生之后的文明教化时代,西方人对理想家园的向往和追求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而这一切必然会反映在作为生活写照而存在的文学之中。由此,寻找家园成为西方文学中的一个典型主题,许多作家以不同的文学形式不遗余力地讨论和研究它。例如:《旧约?出埃及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家园情结分析 万永坤 Detroit:Gale Research Inc.,1989. 154 154

成长小说视角下的《曼斯菲尔德庄园》

第36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月 Vol.36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14 ────────── 收稿日期:2013-07-17 作者简介:刘斐(1988-),女,山东菏泽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近现代欧美文学。 -82- 成长小说视角下的《曼斯菲尔德庄园》 刘 斐 (菏泽学院 中文系,山东 菏泽 274000) 摘 要:运用成长小说理论分析简·奥斯丁代表作《曼斯菲尔德庄园》中所具有的成长小说特征,探索这部小说的成长主题,以期证明此书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从而为读者欣赏这部小说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关键词:成长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范妮 中图分类号:I0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4)01-0082-03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4.01.022 Mansfield Pa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ldungsroman LIU Fei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eze University, Heze 274000, China) Abstract: A specific analysis is made about Mansfield Park by using the theory of bildungsroman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theme of bildungsroman. This is to prove that Mansfield Parke is a typical bildungsroman and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readers. Key Words: bildungsroman; Mansfield Park ; Fane 作为简·奥斯丁受争议最多的一部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蕴。有论者把它看作是奥斯丁的第一部完全成熟的小说,称赞它“写得如此完美动人”[1];当然,也有人认为它“情节单调”,对其评价不高,可是这些并不能影响《曼斯菲尔德庄园》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其伟大在于“它有开罪众人的力量”。评论者对《曼斯菲尔德庄园》的研究常从语言特色、典型形象、结构和作品的精神内涵、帝国主义情怀、道德价值判断、后殖民文化批评、复调表现、缺场叙事等细小的切入点来谈,而很少有人将它看作一部成长小说,或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分析这部作品。 一、成长小说涵义 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 )最早起源于17世纪德国,德语中“bildung ”则有教育、修养、发展的含义,诗人歌德在1778年创作的《威廉麦斯特》被视为成长小说的典范之作,并很快由欧陆学者传至英陆。英国文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现实主义传统,这就决定了对个人成长体验的普遍关注,并将它上升为一个文学主题,使它在文学史上长久地占有一席之地。具体而言,几乎每个时期都有优秀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成长小说出现,如班扬的《天路历程》﹑菲尔 丁《汤姆·琼斯》等。 与此同时,英国文学史并没有忽略对女性成长的关注,作为成长小说的一种类型,女性成长小说从无到有,从无足轻重到影响深远,体现了女性成长小说的不断壮大。女性成长小说研究近年来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其研究也愈加的全面和深入。女性成长小说代表作18世纪有《帕美拉》、《克拉丽莎》等,19世纪有《傲慢与偏见》《爱玛》《简·爱》和《小妇人》等。 奥斯丁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以女性视角来观照女性成长的重要小说家。但她关注的不是爱情故事本身的缠绵悱恻,而是注意表现女性爱情观念的形成和变化,更多注意到人格发展和成长的层面。通过小说人物爱情与婚姻生活的悲欢离合,奥斯丁开创了女性成长小说的一个普遍模式:女性青少年的成长困惑和她们的爱情婚姻有密切关系。道德观、婚恋观的形成与发展,成为女性成长小说的共同特点。 纵观英美各国经典的成长小说,可以归纳出成长小说的基本特征:成长中的主人公,成长引路人和呈现道德观念和婚恋观提升的成长阶段。以下拟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分析《曼斯菲尔德庄园》,探讨范妮在成长中的困惑及如何走

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研究_

绪论 一概念厘定和要素分析 ㈠成长小说的概念厘定 “成长小说”这一小说类型在中国是一个舶来品。成长作为每一个体在生命发展过程中都会遭遇的原发性问题,应是文学想像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文学史上,涉及了人的成长,并作为一种小说类型出现的“成长小说”,最初肇始于西方启蒙时期,卢梭的《新爱洛绮丝》、葛利梅豪生的《痴儿西木传》算得上最早的成长小说。到18、19世纪的德语文学,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和凯勒的《绿衣亨利》等作品使成长小说在主题内涵、叙事模式上基本成熟定型。相比之下,中国古典文学由于文化语境的制约和叙事传统的拘囿,始终未能产生出严格意义上的“成长小说”。直到现代以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风起云涌,个人主义启蒙话语全面开启了新的文学想像,成长小说在现代中国才得以初步开端。 成长小说从上个世纪初期被介绍和引入现代中国,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理论命名上的统一。研究者和翻译家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成长小说自我发挥为“发展小说”、“教育小说”、“修养小说”等等,直到近几年,仍有研究者认为中国只有“类成长小说”而没有成长小说。[1]在中国,最早对成长小说进行概念分析和定位的是几位翻译家。1943年,冯至翻译《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时将成长小说译为“修养小说”、“发展小说”(Entuicklungsroman),他特别指出这类小说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里所说的修养,自然是与这个字广泛的意义:即是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外边的社会怎样阻碍了或助长了个人的发展,在社会偶然与必然、命运与规律织成错综复杂的网,个人在这里边有时把握住自己生活的计划,运转自如,有时却完全变成被动的,失却独立。经过无数不能避免的奋斗、反抗、诱惑、服从、迷途……最后回顾过去的生命,有的是完成了,有的却只是无数破裂的断片。”[2] 1979年,刘半九在翻译《绿衣亨利》时将成长小说译为“教育小说”,他认为:“‘教育小说’,顾名思义,首先来源于作者的这样一个基本观念:人决不是所谓‘命运’的玩具,人是可以进行自我教育的,可以通过自我教育来创造自己的生活,来充分发挥自然所赋予他的潜能。因此,在这个观念的指导下,教育问题便成为这类作品内容的重

作为成长小说的《远大前程》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产品说明书的文体特征及其翻译 论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 论文化背景对跨文化英语口语交际效果的影响 An Analysis of Harriet Beecher Stowe’s View on Christianity in Uncle Tom’s Cabin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 Current Statu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Monitoring System in China 关于《白鲸》中的象征主义手法运用的研究与探讨 霍桑的罪恶观在《红字》中的体现 O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Automobile Brand Names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从文化差异视角看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商务英语信函中名词化结构的翻译 An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s of Dietetic Cultur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from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分析 从归化异化角度浅析《三字经》两个英译版本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文化身份迷失与探寻 两个反叛的女人——姚木兰和斯佳丽之对比分析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象征主义 谈品牌广告文体特点及其翻译 论中美广告中所反映的文化价值观差异 从认知文体学角度分析《一桶白葡萄酒》 论弗罗斯特诗歌中自然意象对意境的构建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在广告语中的运用 论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的父权意识 分析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影响 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揭开马丁伊登死亡之谜 欧?亨利短篇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之善良特性 《愤怒的葡萄》中圣经的象征和隐喻 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对比及效果 On the Chinese Loanwords from English 浅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作品中人文精神的一致性 安妮?赖斯《夜访吸血鬼》中吸血鬼形象研究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外贸函电中否定信息的传递 论《一个温和的建议》中的黑色幽默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研究萧伯纳《华伦夫人的职业》中的女性形象 评爱伦坡哥特式小说中的恐怖美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追求和理想的分析 《紫色》中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龚琳达成长小说视角下的人物形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83951743.html, 龚琳达:成长小说视角下的人物形象 作者:董爱华 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24期 摘要:《喜福会》作为美国著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历来备受评论界的好评和读者的喜爱。书中的母亲形象、中美文化差异、东方主义、女性主义等已经被人无数次地解读,但其中成长主题却鲜被提及。在《喜福会》里四位性格迥异、经历复杂的中国母亲中,龚琳达是令人印象最深的一位。本文正是从成长小说的视角出发,并结合心理学中人的认知发展的理论来解读龚琳达的形象,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作品。 关键词:喜福会成长小说龚琳达 引言 谭恩美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美国华裔作家。1989年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喜福会》一经 出版,就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评论界的好评。当年就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排名9个月,共销出27.5万多本精装本,先后获得《洛杉矶时报》书评奖、联邦俱乐部小说金奖等多个奖项,并入围美国全国图书奖的终审名单。《喜福会》讲述了四位移民美国的中国母亲和各自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女儿之间的既互相关心又互相伤害的微妙关系,展现了中美两种文化的差异,母女两代人的隔阂。 此书自问世以来,受到了评论界的关注,评论家解读了其中的母亲形象、中美文化差异、东方主义、女性主义等,但鲜有人提及小说中的成长主题。本文以龚琳达为例,分析了她从一个屈服于命运和封建制度的少女,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和人生阅历的增加来逐步思索人生、审视自我、发现自身价值,最终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的历程。从这个角度来看,《喜福会》具有成长小说的特点,小说对龚琳达的成长叙述呈现板块式的结构,几段人生经历构建了其成长历程。 顾名思义,成长小说以人物的成长经历为主题。此类小说一般从主人公的青少年时期开始写起,描述他们从少年到成年、从幼稚到成熟、从稚嫩到练达、从软弱到坚强、从依赖他人到独立生活的人生历程。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年时代》(Wilhelm Meisters Lehrjahre)被誉为第一部成长小说,也是成长小说的经典之作。 巴赫金在《小说理论》中指出,在18世纪下半叶成长小说出现之前,长篇小说塑造的主人公形象是静态的,人物性格从一开始就是设定好的,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品格得到检查和考验;小说叙述的不是人的成长,而是人的命运。但是在成长小说中,主人公和他的性

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_孙胜忠

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 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 孙胜忠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关键词:德国经典成长小说;美国成长小说;自主;社会化;差异 摘 要:从小说主题,主人公性格特征、人生遭际、行为方式和文本的结构等方面,辨析德国经典成长小说和美国成长小说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从社会、文化、存在主义哲学和精神分析学等视角分析成长小说变异和发展的成因。自主和社会化的矛盾构成了人的自由的宿命;思与行的脱节、洞见的消失和混沌、委琐感的弥漫,构成了成长小说的当下魅力。成长小说仍在成长中,它不会衰亡。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35(2005)03-0319-0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erman classical Bildungsroman and its American counterpart SU N Sheng-zho ng(College of Foreign L anguages,A N U,W uhu241000,China) Key words:G erman classical Bildungsroman;American Bildungsroman;autonomy;socializatio n;differ ences Abstract:T he paper ex plor 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 een German classical Bildungsroman and its Amer ican coun terpart and closely differentiates one fr om the other fr om the themes of the genre,the personalities of the pro tag onists,their lot in life,their behav iors,and the tex tual structur e,and analyses the reaso ns for the ev olution of the genre fro m social,cultural,ex istential and psy cho-analyt ical perspectives.I t is argued that the contradict ion between autonomy and socialization predestinates the results o f human freedom,and that the disconnectedness of reflection and action and the alternat ion of insight w ith a sense of confusion and inconsequent iality in moder n Bil dungsroman appeal to the co ntemporary readers.It is predicted t hat Bildungsroman as a genre is still evolving, and w ill never come to its end. 成长小说 (Bildungsroman)这一术语同德国18世纪末和19世纪上半叶的一批作家创作的小说紧密相连。[1](P92)它的故乡无疑在德国,而歌德的杰作 维廉 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Wilhelm Meisters L ehrj ahr e,)被公认为是这一文学样式的经典之作,可以说它是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成长小说的一块试金石。后来,这种小说风靡欧洲,经英国传入美国,并在那里生根开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一 成长小说的产生可追溯到德国18世纪70-80年代的狂飙突进运动。该运动的形成受英法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启蒙思想家强调教育,但狂飙突进运动的作家主张依靠反抗来改变社会,其方式是通过抒发个人在社会中的主观感受来揭露社会,表达他们在社会中的体验、经历和感受。特定的社会环境部分地说明了成长小说的诞生和发展。在 维廉 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于1795 1796年间首次出版之际,德国被分成了数以百计由统治王朝成员所控制的独立国家。统治阶级亲眼目睹了资产阶级的崛起,感受到了法国革命的威胁,认为维护和平和秩序是每个公民的首要职责。18世纪下半叶欧洲德语国家拥有一批杰出的教育改革家。在他们看来,早期教育至关重要,孩子们必须接受有明确教育目的的培训: 他们必须要成为自律的公民和在开明统治 第33卷第3期Vol.33 .3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 nal of Anh ui N ormal Univ ersity(Hum.&Soc.Sci.) 2005年5月 M ay2005 收稿日期:2005-03-18 基金项目:安徽师范大学科研专项基金项目(2004xzx16);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 十五 规划课题(2002EWY004)作者简介:孙胜忠(1964-),男,安徽巢湖人,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美国黑人文学中的成长小说研究_王国琼

美国黑人文学中的成长小说研究 王国琼 一、引言 在璀璨的美国文学史上,反映青少年成长主题的小说即成长小说,一直以来就有着特殊地位,不仅作品数量众多,而且完全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体系或者类型。所谓成长小说,就是以探讨人物成长过程或成长经历为主题的小说,通常是通过对一个或几个青少年成长历程的叙述,揭示其心理变化和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励志性质,其核心界定在于指出主人公从对成人世界的无知状态逐渐进入有知状态。美国成长小说的繁荣是与美国的文化传统分不开的。作为一个较为年轻的国度,美国一直崇尚青年文化,把青少年视为国家的未来,对其成长问题极为重视,因此诞生了以赫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1819—1891)、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为首的成长小说作家以及他们脍炙人口的作品《白鲸》(Moby Dick,1851)、《汤姆·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1876)等。在这些前辈的引领下,伴随着民权运动爆发带来的族裔地位提升,族裔成长小说也快速发展起来。在族裔成长小说创作中,又以黑人文学的成就最为突出,这也是美国多元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主要采取历史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成长小说在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兴起、繁盛进行梳理式研究。 二、成长小说在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兴起 美国黑人文学的诞生与发展实际上是美国黑人争取权利和自我拯救意识觉醒的结果,因此可以说,黑人文学的出现是黑人群体不断成长的一个意识形态反映。美国著名黑人学者杜波依斯(Du Bois,1868—1963)早在1903年就通过作品《黑人的灵魂》(The Souls of Black Folk)说:“美国黑人的历史是抗争的历史。”总的来说,美国黑人渴望获得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的地位,渴望把他双重的自我融入更好更真的自我,不愿失去真正的自我。在“白色至上主义”的洪流之中,他们不想漂白他们的皮肤和灵魂,希望既是一个黑人,同时又是一个美国人。这种类似的言论激发了黑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尤其是开始关注黑人青少年的教育与成长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终于爆发了影响深远的“哈勒姆文艺复兴运动”:美国黑人开始用手中的笔抒写自己的成长经历与生活体验。从此世人开始领略黑人作家兰斯顿·休斯、琼·图默、佐拉·尼尔·赫斯顿等人的诗歌与小说,从而聆听了黑人文学关于成长问题的最初声音。但是这种出现在政治性更强的运动中的文学作品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直到1940年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1908—1960)出版了小说《土生子》(Native Son),黑人文学作品才产生了冲击性影响,因为它不仅给黑人敲响了警钟,而且震撼了平静的白人世界。小说通过讲述年轻强壮有力的主人公比格的故事,一方面,突出了黑人的暴力抗争,并为其提供了支撑和辩护;另一方面,使黑人看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争取自由和权利还有其他更好的途径,因而该小说对于广大黑人青年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正是赖特《土生子》的出现,美国黑人文学才从真正意义上诞生了,同时美国黑人成长小说才真正出现了。 如果说赖特是以“抗议”的形式创作成长小说的,那么后来的以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1924—1987)和拉尔夫·沃尔多·埃里森(Ralph Wal-do Ellison,1913—1994)为代表的黑人作家则以更温情的形式创作,把对青年成长主题的抒写放置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之下。比如鲍德温的小说就从家庭关系、朋友相处与宗教感化的角度刻画青年的成长经历。在其代表作《向苍天呼吁》(Go Tell It On The Mountain,1953)中,作者通过对约翰成长故事的描述,传递了黑人青年在困境中如何依靠家庭关爱和朋友支持的主题。另一部小说《假如比尔街会说话》(If Beale Street Could Speak,1974)则通过一个女孩蒂什的故事表达了在成长过程中不管经历何种坎坷,爱才是战胜一切的精神支柱,启迪了许多黑人青年。20世纪50年代最著名的黑人成长小说莫过于埃里森的《看不见的人》(Invisible Man,1952),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在辗转美国大地中经历了从对权威的盲目崇拜到自我清醒以及从受人使唤到自我独立的成长过程,这对于处在困惑中的黑人青年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以上作家的出现以及相关作品的流行尽管受到时空限制,传播范围不是很广,也没有获得美国主流社会的 2013%短篇小说

成长小说视角下《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女性意识探讨

成长小说视角下《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女性意识探讨 苏仕敏 (蚌埠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摘 要:《曼斯菲尔德庄园》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以主人公范妮·普莱斯的成长经历为 主线进行叙述。外在社会空间不停地对主人公范妮进行挤压、胁迫,主人公的内在精神世界却愈发独立和坚强。作品描写范妮从寄人篱下的小姑娘成长为思想独立、品德高尚的成熟女性的曲折经历,表现了简·奥斯汀时代的女性渴望平等、独立和被尊重的思想意识。 关键词:成长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女性意识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26(2019)10-0021-05 一、成长小说的概念 成长小说理论起源于18世纪的德国。成长小说通常描述青少年经历生活的考验和磨砺,逐渐变得成熟强大,并具备独立生活和应对社会的知识、能力和信心,展现他们在心智上的成熟以及世界观的形成过程[1]。英国成长小说通常被认为是德国成长小说英语化的延伸。莫迪凯·马科斯把成长小说分成两类:一类把成长描绘成年轻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另一类把成长解释为自我身份与价值的认识,是青少年调整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过程[2]。 成长小说的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经典阶段。这个时期成长小说逐渐摒弃了宏大叙事传统,完成了专注于突出青少年个体的转变。如《少年维特之烦恼》刻画了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奋力挣脱现实围困,力图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状。作为“狂飙突进”运动的象征,少年维特的成长过程充满矛盾痛苦,他无法挣脱命运的枷锁,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最终只能以死相抗。第二个阶段是现代阶段。由于经历了一战和二战的阴影,这一时期成长小说的主人公过着支离破碎的生活,他们既不能从成人的世界里得到指引,又不能实现自助式的成长,只能过着彻底堕落的生活。如《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他用堕落的方式,对学校、家庭和社会进行反抗,并最终妥协。第三个阶段是当代阶段。这个时期世界风云变 幻,各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层出不穷,科技文明高度发达。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似乎对于过往战争连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难生活漠不关心。在多元文化碰撞交汇之中,当代成长小说的主题往往以描写主人公极具鲜明的个性特点为主,尽可能摆脱大众化色彩,展现的方式更多元化。如在《摆渡人》中,少女迪伦在寻找父亲的路上遇到了摆渡人崔斯坦,两人一起面对荒原、恶鬼、幽灵,历经种种险境,最终抵达人间彼岸。这部当代小说题材十分新颖,完全脱离了平凡人的生活世界,构建的是虚拟场景,对人物行为和心理刻画十分深入。《曼斯菲尔德庄园》是一部经典成长小说。该部作 品专注于刻画主人公范妮的成长变化,以及她与周围环境的碰撞和融合。19世纪初的英国,对外殖民侵略,对内发展工业革命,人们的思想变化巨大,但是传统习俗和思想意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范妮既受到宗教和传统习俗的约束,又渴望获得独立和被尊重。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迷茫和困惑之后,她听从自己的内心,坚守自己的做人标准,逐渐从胆怯无知的少女成长为思想成熟而理性的女性。 二、《曼斯菲尔德庄园》的主要内容和创作背景 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温柔善良的范妮·普莱斯由于家境穷困,从小被寄养在有钱的大姨妈伯特伦夫人家里。大姨妈共有4个孩子:范妮的两个表姐玛丽 第36卷第10期Vol.36No.10 新乡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 2019年10月Oct.2019 收稿日期:2019-06-11 基金项目:蚌埠学院科学研究项目(2017SK02) 作者简介:苏仕敏(1981—),女,安徽全椒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国文学。

麦克尤恩成长小说叙事视角解读

借鉴与比较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11No.11 在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中,孩子常作为主人公加以表现。与其他英国传统作家不同的是,麦克尤恩小说中孩子的成长史都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虽然保存有一般成长痕迹,但却表现出与以往作家的不同风格。 一“成长”这个话题是文学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 “成长小说”起始于18世纪末期的德国,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被认为是这一小说类型的原始模型。 成长小说主要表现了主题的多样性,反映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作品中主人公的形象不是静态的统一体,而是动态的统一体。作者常常把主人公的人生写成是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主要描述其成长历程,重点突出讲述其成长的方式和原因,凸显个人和环境的冲突,显著表现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迷茫困扰、青春期的萌动与不安、羞怯焦虑、抗争叛逆、探索追求等纠结的情感和复杂的关系;主人公在了解人生、了解社会、追寻人生意义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教训,在社会的熔炉磨练中变得成熟。 随着成长小说创作的兴盛,它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广泛喜爱。这类小说基本都是围绕着个人的成长和成熟而展开的叙事内容,主人公随着情节的发展,性格发生变化,生活因而具有实际的意义。因此,被人们统称为“成长小说”。 根据成长小说的内容,可将其分为两类:一是描绘青年对外部世界认识的“成长”过程。如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主人公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各种有意义的事,终于正确认识了外面世界;二是认知自我的身份与价值并调整自我与社会关系的“成长”过程,如乔伊斯所著的《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小说描写的是主人公经历了痛苦磨难后,重新审视自我,重新认识世界,从天真走向成熟的成长经历。 由上可见,经典的成长小说都有一些共同特征:首先,小说多以不谙世事的青少年为主人公,讲述的都是他们从无知到成熟的变化发展,并突出主人公如何克服苦难认识自我;其次,小说中都会有仪式性的事件作为成长的标志,小说注重个人和个人内心世界的发展;最后,小说的基调是乐观的,结局一般都是皆大欢喜。 二麦克尤恩小说中的成长叙事模式 成长小说在形式层面上有着鲜明的标记:叙事模式化。叙事模式一般包括主观模式、客观模式、第一人称模式、第三人称模式、评述模式等类型。如麦克尤恩的成长小说《在切瑟尔海滩上》、《赎罪》、《水泥花园》、和《时间中的孩子》,都是通过叙事功能描写主人公在成长的过程中失落与追寻的对立,进而构成了整部小说叙事文本的深层结构。 在成长小说中,主人公会遇到独特的、只属于他或她自己的契机—— —成长性事件,而这一事件触发了未曾获得的 认识时,被视为成长的契机。在这种契机中,主人公能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通过对意志、智力、情感等的考验,得到磨炼,寻找到生活的意义。 例如,《时间中的孩子》的主人公斯蒂芬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他靠着智慧和能力赢得幸福—— —稳定的工作、和谐的婚姻、乖巧的女儿。斯蒂芬特别喜爱女儿凯特,但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却由于意外而变成不幸,女儿凯特在超市丢失了,这给主人公斯蒂芬带来巨大的情感打击,他的成长契机也在此时出现了。小说以走失的孩子为导火索,描写了斯蒂芬生活和情感的巨大变化,女儿的丢失使斯蒂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 “他想起了她三岁时候,皮肤摸上去多么有弹性,她那么舒服地靠在他身边,纯净圣洁的嗓音,红红的滋润的唇舌,白白的牙齿,无条件的信任。天渐渐变黑了,她的影子也慢慢淡去……他想,我想你,我想要你回来,我想要你现在就被送回来。其他我什么也不要。我想要的就是让你回来。这变成了一个符咒,它的节奏缩减为一声悸动,肉体的疼痛,直到过去的一切都包含在了这些话里。” 主人公斯蒂芬由于伤失爱女之痛,沉浸在过去,逃避现实。生活和工作也随之变得混乱而颓废,他的现实充满了回忆,回忆使得现实有了意义,这使他陷于悲伤和怀念的情感中,导致生活一度不能自理,无法自拔地退入了孩子半封闭式的个人世界。主人公丢失女儿的事件仅仅发生了一次,却被麦克尤恩多次反复地描写,造成了叙述上的重复,丢失孩子的重大事件使斯蒂芬的内心遭受磨砺,以此突出事件的重要性,是促使他成长的一个契机。最后,当斯蒂芬认识到完美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才最终摆脱女儿丢失的阴影,走出成长的困境。麦克尤恩在小说中反映出家长要珍惜孩子,关爱孩子的成长,因为孩子就是自己的生命和幸福。 又如,《赎罪》的主人公布里奥妮·塔利斯是一个早熟、敏感、充满文学幻想的小孩。她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可以像大人一样行动和思考。因此,当庄园发生强奸案后,鲁莽的小布里奥妮在自己的猜测和推断下,指证罗比是施暴者。由此,布里奥妮成长的契机出现了:布里奥妮的诬陷把罗比送进了监狱,而她的草率使她的后半生都陷入悔恨之中。是妒忌以及无知让那个女孩犯下了如此大的过错,小布里奥妮这一鲁莽的举动不仅毁了姐姐和情人的爱情,也使她本该美好的童年发生了质的改变。在小说中,麦克尤恩将罗比的“清白”与布里奥妮的“罪”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麦克尤恩的成长小说中,他塑造的角色因为成长契 摘要《时间中的孩子》和《赎罪》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麦克尤恩成长小说的代表作。这两部小说都从成长形象这一角度入手,透过异彩纷呈的故事,刻画了主人公历经挫折和磨难、艰辛成长的故事,表现了麦克尤恩叙述现实、再现历史的执着,反映了麦克尤恩独特的成长叙事模式。 关键词:伊恩·麦克尤恩成长小说叙事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麦克尤恩成长小说叙事视角解读蔡雨秋 045

关于成长小说的几个问题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1卷,第4期,2010年10月 Journa l of H enan Po l y technic U n i ve rs i ty(Socia l Sc i ences),V o.l11,N o.4,O ct.2010 关于成长小说的几个问题 买琳燕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511483) 摘要:论述了成长小说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成长小说在英国、美国、法国所掀起的创作热潮,探讨了成长小说的艰难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的形成,评述了与成长小说相关的一些问题,以期能为当前的成长小说研究提供些参考。 关键词:成长小说;发生;发展;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79(2010)04-0446-04 Several Proble m s about the B il dungsro man MA I L in-yan (Guang zhou P anyu P ol ytec hn ic,G uangzhou511483,Ch i na) Abst ract:In th is paper,the author expounded the histo r y of t h e B ildungsr o m an.s developm en t courses i n G er m any in the late18th and early19t h centuries and ana l y zed the B il d ungsr o m an.s crea ti v e cli m ax i n Eng land,Am erica and France,then,d isc ussed its har d deve l o pm enta l histo r y and the for m ati o n o f the basi c characteristics and co mm ented on so m e proble m s about the B il d ungsro m an,wh ic h o ffers so m e refer-ences for the st u dy i n this fi e l d. K ey w ords:B il d ungsro m an;or i g i n;deve l o p m en;t characteristic 成长小说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最重要的小说文类,甚至有评论家坦言,/1903年以来,每一位严肃作家的处女作几乎都是少年成长的故事0[1]。但对于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诸如成长小说的定义、特征、判断标准等,评论界却一直没有达成共识,这便为成长小说的研究增添了很多麻烦。然而,成长小说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确立了它在文学发展史上的独立地位。但/凡是与-成长.有关的小说都是成长小说0的类似评论,显然是对它的发展和理论史缺乏了解所致。 一 成长小说在德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十七世纪,格里美豪森在5痴儿西木传6一书里,通过对一个农民孩子流浪生涯的生动描写,第一次涉及到了人的成长问题。与当时德国盛行的宫廷小说不同,它受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启发,并发展了十二和十三世纪宫廷史诗以一个人为中心的写作手法,开创了之后的成长小说的先河。虽然早在十六世纪威克拉姆在5孩子们的教训6中就已经涉及到了个人的成长问题,但5痴儿西木传6却首次围绕着主人公对成功追求的可能性等问题,发出了种种疑问。虽然个体与社会间的关系,并没有在这种流浪汉风格的叙事框架下获得集中演绎,虽然西木最终选择隐居的小说结局,也远离了成长小说主人公惯常的和谐入世理想,但作品 收稿日期:2010-03-21 作者简介:买琳燕(1978-),女,河南焦作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的研究。E-m ai:l linyan2429@126.co m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