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客、赣方言的声调系统综述-刘纶鑫

客、赣方言的声调系统综述-刘纶鑫

客、赣方言的声调系统综述

刘纶鑫

(南昌大学文学院江西省南昌市邮编:330047)

摘要影响客赣方言声调分化的主要因素有三:古声母的清浊、声母的送气与否、古韵类属性。平分阴阳,而阴平阳平或再根据声母的送气与否分为两类。全浊次浊上部分归阴平。去声分阴阳,而阴去或再根据声母的送气与否分为两类;有的清去归阳平,有的浊去归阴平。入声分阴阳,而阴入与阳入都有的再根据声母的送气与否或全浊次浊各分两类;有的则依据古韵类分类,通常是咸深山臻四摄入声字为一类,宕江曾梗通五摄入声字为一类。客、赣方言都存在浊上部分归阴平的现象。客赣方言都有次浊随清流的现象,但客家方言内部比较统一。关键词客、赣方言声调清浊送气韵类

一、影响声调分化的主要因素

就目前所知,客、赣方言(本文使用的材料限江西省境内的客、赣方言)的声调最少的有宁冈的三类,最多的有永修、德安、都昌等地的十类[1]。拿古代的平、上、去、入四声相比,或有分化,或有归并。综合起来看,影响客、赣方言声调分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 1.古声母的清浊。和许多其他汉语方言一样,客、赣方言的声调往往受到古声母清浊的影响。一般来说,各调类中的清声母字为阴调,浊声母字为阳调。即平声清声母字为阴平,浊声母字为阳平;上声清声母字为阴上,浊声母字为阳上;去声清声母字为阴去,浊声母字为阳去;入声清声母字为阴入,浊声母字为阳入。当然,各方言的实际情形并没有这样简单,例如有的平声不分阴阳,上声则多数不分阴阳,有的去声不分阴阳,有的没有去声,有的只有一个入声调,有的没有入声,等等。

2.声母的送气与否。声母的送气与否影响调类分化只见于赣方言,在客家方言中尚未发现这种现象。在赣方言中,声母的送气与否影响调类分化又有两种情况:

1)依古声母的送气与否分调。永修、修水、德安的古平声清声母字依古声母的送气与否分为两类:多/拖、戈/科、高/敲、担/贪、低/梯等分别为阴平1和阴平2。湖口、星子、永修、修水、德安的去声清声母字依古声母的送气与否分为两类:锯/去、既/气、帝/替、变/骗、霸/怕等分别为阴去1和阴去2。都昌的去声送气声母字则与浊声母字合流为阳去。南昌(塔城)不送气的去声清声母字归阳平,送气的去声清声母字归上声。新建、安义不送气的去声清声母字为阴去,送气的也归上声。永修、都昌、德安的阴入也依古声母的送气与否分为两类:搭/塔、即/七、隔/客、郭/扩等分别为阴入1和阴入2。

2)依今声母的送气与否分调。南昌、新建、南丰的阳平调分为二类:古次浊声母字为阳平1,全浊声母字为阳平2。因为这些地区古全浊声母字今读送气声母,所以实际上是今声母为不送气的“麻”、“来”、“泥”、“人”、“颜”、“盐”等归阳平1,今声母为送气的“朋”、“田”、“从”、“池”、“崇”、“裙”等归阳平2。

3.古韵类的不同

古韵类的不同影响调类分化只见于入声。在江西的客赣方言中,古咸、山、深、臻四摄的入声字常归为一类,古宕、江、曾、梗、通五摄的入声字多归为另一类。

在一些方言中,这三个因素往往同时发生作用,影响着声调的分化。例如南丰方言,其平声先依古声母的清浊分为阴平和阳平,其阳平再依声母的送气与否分为阳平1和阳平2,其上声和去声不分阴阳,入声则古咸、山、深、臻四摄入声字为阴入,古宕、江、曾、梗、通五摄的入声字为阳入。

二、客、赣方言的平声调

客赣方言的平声,和汉语大多数方言一样,首先是受古声母清浊的影响,清声母字为阴平,浊声母字为阳平。平声不分阴阳的,据目前所知,只有属于客家方言的赣县韩坊乡韩坊村一处。德安、永修、修水、都昌、新余等地的阴平又受古声母送气与否的影响进行再分类。其不送气声母(即古全清声母)字为一类,我们称之为阴平1;其送气声母(即古次清声母)字为另一类,我们称之为阴平2。南昌、新建、南丰的阳平又受今声母的送气与否进行再分类。其不送气声母(即古次浊声母)字为一类,我们称之为阳平1;其送气声母(即古全浊声母)为另一类,我们称之为阳平2。平声的调型是多种多样的,但大致有一定的地区性。例如赣方言南昌片(南昌、新建为降调)、余干片、临川片、客家方言本地话的阴平多为平调,赣方言宜春片、客家方言宁石小片的阴平多为降调,赣方言吉安片、客家方言客籍话的阴平多为升调。而阴平为平调、降调的地方,其阳平多为升调;阴平为升调的地方,其阳平多为平调,又以低平调为多见。

三、客赣方言的上声调

客赣方言的上声一般不分阴阳,在赣方言的南昌片、宜春片、余干片、临川片都还没有发现有上声分阴阳的现象。但是,吉安片的莲花、安福、遂川三个点以及客家方言的上犹县东山镇话的上声依古声母的清浊分为阴上和阳上两个调。不论上声分阴阳与否,客赣方言的全浊、次浊上声字在分配上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将在下文作专门的讨论。

四、客赣方言的去声调

古去声字的走向,在客赣方言中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中古去声字不分流,不论声母清浊都集中在一起,即只有一个去声调。景德镇、萍乡、莲花、鹰潭、贵溪、铅山、樟树、安福、永新、新干、南丰、上高(以上属赣方言)、蟠龙(赣州市郊)、南康、寻乌、铜鼓丰田、修水黄沙桥、万载高村、奉新澡溪、宁冈茅坪、泰和上圯、万安涧田、井冈山黄坳、遂川大汾、上犹营前、崇义鳞潭、南康潭口、会昌筠门岭(以上属客家话)大都如此。

2.中古去声字依古声母的清浊分为阴去、阳去两类。安义、进贤、武宁、修水、湖口、彭泽、星子、永修、德安、乐平、余江、横峰、弋阳、余干、靖安、奉新、高安、临川、资溪、乐安、宜黄、黎川、南城、广昌、东乡、资溪、武宁(以上属赣方言)、信丰县虎山乡、赣县王母渡乡、赣县韩坊乡、龙南、全南、定南、安远县欣山镇、安远县龙布乡、于都、兴国、瑞金、宁都(以上属客家话)都属于这一类。其中,湖口、星子、永修、都昌、德安、修水等地的阴去又受古声母送气与否的影响再分为二类。其不送气声母(即全清声母)字为阴去1,送气声母(即次清声母)字为阴去2。

3.遂川古去声不送气清声母字与浊声母字合并为阴去1,其送气清声母字为阴去2,没有阳去调。

4.中古去声字依声母清浊分流,但是只有一个去声调,没有阴去、阳去两类去声调。其去声清、浊声母字各自的走向又有以下几种情况。

(甲)清声母去声字归阳平,浊声母去声字为去声。新余、分宜、万年、宜春、万载、宜丰、吉安、万安、峡江、永丰、吉水、(以上属赣方言)、上犹县社溪乡、崇义县横水镇、会昌(以上属客家话)属于这一种。

(乙)浊声母去声字归阴平,清声母去声字为去声。都昌、波阳、崇仁、贵溪、铅山、余江(以上属赣方言)、大余(属客家话)属于这一种。

(丙)清声母去声字归上声,浊声母去声字为去声。石城属于这一种。

(丁)不送气去声清声母字归阳平,送气去声清声母字归上声,去声浊声母字为去声,南昌(塔城)、新建、安义属于这一种。

5.没有去声,所有去声字归阴平。上犹县东山镇属于这一类。

6.没有去声,清声母去声字归阳平,浊声母去声字归阴平。宁冈属于这一种。由此看来,客赣方言中清、浊去声字的走向是很有特色的。

五、客赣方言的入声

客赣方言的入声可以分以下几类。

1.有入声调,又有入声韵母。又可分两种情况:

1)只有一个入声调,调值一般都比较高:

A.石城(属客家方言),有三个韵尾:-p、-t、-k。

B.宜丰、上高、新干(属赣方言),有两个韵尾:-t、-/。

C.武宁、宜春、樟树、乐平、景德镇、横峰、铅山、进贤、南城、永丰(属赣方言)赣州市蟠龙镇、于都(属客家方言),只有一个韵尾:-/。

2)有两个入声调。赣方言南昌片、宜春片、余干片以阴入高、阳入低为常见;赣方言临川片、客家方言以阴入低、阳入高为常见。依入声韵尾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8种情况:A.南丰依韵类的不同分为阴阳两调。古咸、深、山、臻四摄入声字为阴调,宕、江、曾、梗、通五摄入声字为阳调。韵尾有四个:-p、-t、-l、-k(-/)。

B.依古声母的清浊分为阴阳两调。奉新、临川、资溪、东乡、广昌(属赣方言)、宁都(属客家方言)有三个韵尾:-p、-t、-k。

C.依古声母的清浊分为阴阳两调。修水有三个韵尾:-t、-l、-/。

D.依古声母的清浊分为阴阳两调。南昌、新建、安义、靖安(以上属赣方言)定南、铜鼓、修水黄沙桥、万载高村、奉新澡溪、遂川大汾、井冈山黄坳(以上属客家方言)有两个韵尾:-t、-k。宜黄、金溪有两个韵尾:-t、-/。高安也有两个韵尾:-l、-/。余干虽然也是-t、-/ 两个韵尾,但其单字音在塞音韵尾之后稍歇片刻又跟出一个部位相同的鼻韵尾来(即-n 与-N )。

E.依古声母的清浊分为阴阳两调。万载、丰城、贵溪、弋阳、万年、余江、鹰潭、崇仁、乐安、万安、遂川(以上属赣方言)、全南、寻乌、兴国江背、上犹营前、瑞金、永丰龙冈、会昌、泰和上圯、万安涧田、宁冈茅坪、兴国县城(以上属客家方言)只有一个韵尾:-/。F.新余市渝水区依今声母的送气与否分为阴阳两调,只有一个-/ 韵尾。

G.依古韵类的不同分阴阳。古咸、山、深、臻四摄入声字为阴入,有韵尾-/;古宕、江、曾、梗、通五摄入声字为阳入,读长音,无塞音韵尾。安远县龙布(属客家方言)如此。H.依古韵类的不同分阴阳,但声母的清浊对调类的分化同样在起作用。信丰虎山、赣县韩坊(属客家方言)古咸、山、深、臻四摄清声母入声字为阴入,有-/ 韵尾;这四摄的浊声母字与古宕、江、曾、梗、通五摄入声字为阳入,读长音,无塞音韵尾。南康县蓉江镇古咸、山、深、臻四摄清声母入声字为阴入,单字音无韵尾,读长音;这四摄的浊声母字归去声。古宕、江、曾、梗、通五摄入声清声母字为阳入,读长音,无塞音韵尾;这五摄的浊声母字归阴平。但是,在连读中,只要入声字在前,那么,不论归到哪个调的入声字,都要读成高短调,带轻微的-/ 尾。

3)有三个入声调。永修、德安的入声依古声母的清浊分阴阳,只有一个—/ 韵尾。其阴入又

根据声母的送气与否再分为两类:阴入1与阴入2,所以实际上有三个入声调。安义的入声依声母的清浊分阴阳两大类,其阴入又分为两调:古咸山深臻四摄入声清声母字为阴入1;宕江曾梗通五摄入声清声母字为阴入2。部分次浊声母字也归阴入2。有-p、-t、-/ 三个入声韵尾。

4)有四个入声调。都昌的入声依古声母的清浊分阴阳,有两个韵尾:-l、-k。其阴入与阳入各根据声母的送气与否再分为阴入1与阴入2、阳入1与阳入2,实际上有四个入声调。2.有入声调,无入声韵母。

1)只有一个入声调,读长音,无塞音韵尾,无入声韵母。星子、波阳(属赣方言)、上犹县东山镇、崇义县横水镇、大余县南安镇(以上属客家方言)如此。不过,南安话古咸、山、深、臻四摄入声字在连读中多有-/ 韵尾。

2)有两个入声调。赣县王母渡乡古咸、山、深、臻四摄清声母入声字为阴入,无塞音韵尾,读长音;这四摄的浊声母字归阴平。古宕、江、曾、梗、通五摄入声清声母字为阳入,读长音,无塞音韵尾;这五摄的浊声母字归阳去。

3.没有入声调,更没有入声韵母。古入声字全部派入其他调类之中。根据派入调类的不同,又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

1)湖口、彭泽按入声字声母的清浊分别派入阴去和阳去。

2)分宜、峡江、安福、莲花、萍乡、宁冈、永新、吉水、吉安、泰和多依入声字声母的清浊分别派入阴平和阳去。

3)遂川古入声清声母字归阴去2,入声浊声母字归阴去1。

(以上属赣方言)

4)上犹社溪古入声字全部派入去声。

5)安远欣山镇古咸、山、深、臻四摄清声母入声字归上声,这四摄的浊声母入声字归阴平。古宕、江、曾、梗、通五摄入声字全部归阳去。

(以上属客家方言)

综合以上情况,不难看出,江西客赣方言的入声正在逐渐向简化的方向发展。从韵母结构上看,塞音韵尾逐步简化并趋于消失,其演变公式大致是:

-p\-t\—k —→—p\—t\—l\—k —→—t\—k —→—t\—/ —→—/ —→—0

另外,从声调类别上看,虽然有象都昌、永修、修水、德安等地那样九个乃至十个调那么复杂的情况,但从整体上看,还是在向简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赣方言吉安片已经基本上没有了入声调。

六、关于浊上部分归阴平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赵元任和桥本万太郎就曾经指出:客家方言有次浊上声字归阴平的现象[2]。台湾学者何大安(1987)引用桥本的观点说:“客方言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部分的次浊上声字如‘马礼买晚领’等读成阴平调。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分别标准,因为这些字在赣方言里并不读成阴平调[3]。”八十年代末,黄雪贞根据广东、福建的客家方言,综合诸家的研究,指出:客家方言“古次浊上声与全浊上声都有读阴平的现象”,这是客家方言声调的特点。《中国语言地图集·客家话与赣语的异同》:“黄雪贞1988与1989指出,客家话声调的特点在于古次浊平声、古次浊上声与古全浊上声都有读阴平的。这才是客家方言的特点,当然也是客家话区别于赣语的特点[4]。”此后,研究者们一般都把这一点看作是客家方言与汉语其他方言、特别是与赣方言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参见罗杰瑞《汉语概说》、罗美珍邓小华《客家方言》等)

笔者近十几年来对江西省境内的客家方言作了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发现在浊上归阴平的问题上,江西各地客家方言的实际情况很不一致。

首先,凡是明末清初由闽粤北迁的客家人带来的客籍话(主要分布在赣西北九岭山脉、赣西罗霄山脉、以兴国县西北部为中心的赣中山区、赣南四周山区以及与闽粤邻界的各县方言)与闽粤客家方言大致相当。居民的居住史较长、自称为本地话的宁都、石城方言也与之大致相同。这些地区,全浊上声字读阴平的有“坐、簿、柱、在、弟、被、企、舅、淡、旱、辫、断、丈、动、重、近、上、下、厚、苎、拌甩”等20个左右。次浊上声字读阴平的有“马、码、瓦、雅、惹、野、也、每、尾、里、耳、理、鲤、礼、蚁、美、吕、旅、鲁、卤、买、乃、奶、卯、恼、咬、偶、儡、某、亩、有、满、懒、免、暖、软、忍、冷、猛、领、岭、往、染、两、养、痒”等45个左右。

其次,以赣州市(按:赣州市城区话不属于客家方言而属于西南官话)为中心的赣南中部地区的方言自称赣南本地话,大都有浊上归阴平的现象,其全浊上声读阴平的字与上述情况大致相同,但次浊上声读阴平的字在数目上要少大约三分之二,即只有“尾、里、鲤、奶祖母、懒、软、领、岭、两斤两、暖、痒”等十多个字。

第三,有一部分地方的浊上字不读或只有极少数字读入阴平调。如上犹县东山镇、安远县欣山镇、安远县龙布乡、赣县王母渡乡、赣县韩坊乡、信丰县虎山乡等。大余县南安镇只有极少次浊上声字归阴平,却将部分次浊声母上声字与去声清声字归在一类。

在江西的赣方言中,浊上读入阴平的主要分布在赣东和赣中,赣北也偶有所见。

在这些地方,全浊上声字读阴平的现象很常见。其中,最典型的是黎川县方言。在黎川方言中,古全浊上声字绝大部分都读为阴平,只有极少数字读阳去。除了黎川以外,临川、南城、南丰、崇仁、乐安、广昌、宜黄、东乡、进贤、金溪、资溪、横峰、弋阳、铅山、余江、波阳、贵溪、鹰潭、永新、宁冈、万安、新干、吉水、永丰、井冈山市厦坪菖蒲村(属赣方言)等地都有这种现象。这些地方读阴平的浊上字与客家方言大致相当,但有几个字如“簟、是、舐、荡清洗、伴、拌搅拌”等在客家方言中一般是不读阴平的,在赣东一带却多读阴平。与全浊上声读阴平相比,次浊上声读阴平的现象在赣方言比较少一些。目前已知的有:南丰、广昌、万安、井冈山市厦坪菖蒲村等地字数较多;吉水、永新、永丰、宜黄、弋阳、南城、乐安、新余等地也有极少数次浊上声字读阴平。在南丰方言中,读阴平的次浊上声字有“野、尾、米、里、耳、理、鲤、李、女、蚁、买、老、咬、有、满、懒、暖、忍、冷、领、岭、两、眼、远、网、五、伍”等,其中,“耳、女、李、老、米、眼、远、网、五、伍”等字在客家方言中一般是不读阴平的。

七、关于次浊部分随清流

在客家方言中,不论是平声、上声、去声还是入声,总有一部分次浊声母字不随浊流归阳调,而随清流归阴调。并且,这类跟随清流变化的次浊声母字在各地客家方言内部有相当大的一致性。这种情况是相当有意思的。

1、平声部分次浊声母字归阴平

古次浊平声字一般归阳平,平分阴阳的各种方言大都如此。在普通话中,“摸”、“猫”、“捞”、“拈”等少数几个次浊声母字不归阳平归阴平,客家方言大都如此,兹不赘述。除此之外,“拿”、“毛”、“蚊”、“萦绕也”、“蒙覆也”、“笼”、“聋”等字在一般方言中都读阳平,在客家方言中却相当一致地读为阴平。

黄雪贞先生在《客家方言声调特点续论》一文中说:有少数古平声次浊声母字多数客家话都读阴平。她列举了“拿”、“研”、“毛”、“拈”、“蚊”、“笼”、“芒”、“鳞”、“昂”等九个例字在十五个客家方言点的读音,并引法国学者Laurent Sagart的《粉岭崇谦堂客家话语音系统》为

佐证,指出,这是客家话声调的特点。

2、上声次浊声母字的走向

上声次浊声母字一般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随清声母字一起归上声,一部分归阴平。读上声的如:“雅”、“瓦”、“努”、“午”、“武”、“舞”、“乳”、“雨”、“宇”、“尔”、“舀”、“秒”、“了”、“辇”、“演”、“晚”、“引”、“允”、“尹”、“朗”、“皿”、“敏”、“懵”、“勇”等等。这些字,在普通话和大多数方言中都随上声清声母字一起读上声,无足奇怪。至于部分次浊上声字读阴平,的确是客家方言和部分赣方言的特点,我们也已经在上文作了讨论。

3、去声部分次浊字随清流

在去声字清浊分流的客家方言中,“骂”、“暮”、“墓”、“慕”、“募”、“露”、“雾”、“妹”、“面”脸面、表面、“问”、“艾”等几个古去声次浊声母字大都归阴去,或随去声清声母字走向。上犹社溪、崇义、会昌、永丰龙冈的去声清声母字归阳平,浊声母字为去声,上述“骂墓”等字也归阳平。大庾去声浊声母字归阴平,上述几个字却随清声母字保留在去声调里。石城去声浊声母字为去声,清声母字归上声,上述字也归上声。由于这些字的特殊走向与其他方言不同,所以形成了一些有趣的现象。“露”与“路”、“雾”与“务”、“妹”与“昧”古音同,今普通话也同音,但它们在客家方言中的声调却往往不同。“面脸面、面上”与“面面条”(原本不同字,今简化字同)古音相似,今普通话音同。但在客家方言中声韵相同,声调却往往不同。4、入声部分次浊随清流

黄雪贞先生在《客家方言声调的特点》一文中说:“有入声的客家话,多数方言依声母的清浊分归阴入和阳入,这一点并不特殊……客家话入声字的主要特点,是古次浊声母字有的归阴入,有的归阳入,哪些字归阴入,哪些字归阳入,内部相当一致。”据我们对江西境内客家方言的调查,这类字包括“聂”、“镊”、“蹑”、“笠”、“粒”、“瘌”、“抹”、“孽”、“蘖”、“捏”、“袜”、“日”、“额”、“脉”、“木”、“目”、“六”、“肉”、“禄”、“碌”等。

石城、上犹东山镇、赣州市蟠龙镇、崇义横水镇等地入声不分阴阳,南康、信丰虎山、赣县韩坊依古韵类的不同将入声分类,于都、大庾部分入声字读为舒声,似乎都与本题无关。(据谢留文先生的研究,于都古咸、深、山、臻诸摄入声清声母字今单字音调为阴去,浊声母字为阳去。但又有部分次浊声字归阴去,好象与本题有些联系。)安远欣山镇入声全部消失,其古咸、山、深、臻四摄入声清声母字归上声,浊声母字多归阴平。但也有一些次浊声母字随清声母字归上声。

这些次浊声母字在赣方言中的表现又是如何呢?

1、在赣方言中,次浊平声字归阳平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笔者调查的23个赣方言点中,“拿”、“毛”、“蚊”、“萦”、“笼鸡笼”、“聋”、“蒙覆也”等字读阴平的情况如下:

例字读阳平的方言点

拿永修、乐平、新余、莲花、吉安

毛高安、萍乡、永丰

蚊星子、高安、上高、万载、萍乡、永丰、泰和

萦湖口、星子、永修、修水、波阳、南昌、高安、奉新、上高、万载、新余、临川、南丰、宜黄、萍乡、莲花、吉安、永丰、泰和

蒙湖口、星子、永修、波阳、南昌、高安、奉新、上高、临川、南丰、宜黄、萍乡、吉安、永丰、泰和、乐平、横峰、东乡、黎川

聋湖口、星子、永修、南昌、高安、奉新、上高、萍乡、吉安、永丰、泰和、乐平、新余笼高安、新余

2、上声字的情况如上文所述。

3、赣方言的去声字虽然多清浊分流,但次浊声母字跟清声母字走的情况比较少见。那些在客家方言常跟随清声母字的次浊声母字,仅仅在宜春片与吉安片的部分地区与清声母字同

调:

例字随清声母字走向的方言点

骂上高、万载、新余、永丰、泰和

露高安、上高、泰和

妹上高、万载、新余、永丰、泰和

面上高、万载

问上高、高安

4、在赣方言中,入声次浊声母字的走向各地很不一致。有些地方有大量的次浊入声字随清声母字走,如南昌就有120余字;有的地方次浊声母入声字较少随清声母字走,如临川、南城等地,其字数大约只有南昌的一半。

参考文献

[1]刘纶鑫等客赣方言比较研究.第一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黄雪贞客家方言声调的特点[J] 方言1988(4)

客家方言声调的特点续论[J] 方言1989(2)

[3]何大安论赣方言[J] 台湾《汉学研究》5(1)1987

[4]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一版[M]香港:香港朗文出版有限公司,

1989

[5]谢留文客家方言古入声次浊声母字的分化[J].中国语文.1995.(2).

A Comtrehensive Discussion on Tones of Hakkas and Gan dialects Liu Lunxin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