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代华人 廖桃根 落笔惊环宇

当代华人 廖桃根 落笔惊环宇

当代华人 廖桃根 落笔惊环宇
当代华人 廖桃根 落笔惊环宇

落笔惊环宇威名誉全球

——记中外最具影响力知名艺术大师典范

天子骄子、人民功臣——廖桃根

廖桃根,汉族,广东省龙门县人,高级研究员,从事过文化系统、商业(专业摄影)工作,酷爱书法、写作,特别是诗联,喜欢研究医学,热爱公益慈善事业,热心资助特殊贫困学生。

荣获颁赠有由胡锦涛同志题写的“高瞻远瞩”金匾;荣获有由江泽民同志题写的“人民功臣”金匾,中国党史博物馆永久收藏的中华宝鼎上刻制着“人民功臣廖桃根”。现任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理事、中国世界华人作家艺术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中国宋庄国际书画院终身院长(全球4名)、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人民画院院士。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特邀编委,被中国国家专业人才协会、艺术人才委员会评审认定为首批艺术高级人才职业资格(高级书法师)(国家人才网、人才库备案)并被直接纳入中国国家人才协会——艺术人才委员会。被中国作家学会有关单位授予“中国作家著作大师”盛誉,中国国际艺术网艺术顾问,中国第一部档案文献《共和国时代领袖》编委会评审主席团委员、荣誉主席,“今日中国论坛——精英档案”特邀编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编委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诗书画院理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编委会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路甬祥颁发)。人民文学——当代华人杂志社特邀顾问、共和国百名功勋人物、全国劳动英模、全国德艺双馨劳动英模,荣获“中国百名行业风云人物”金质奖章、“共和国书画艺术家最高成就奖”金质奖章。世界廖氏总会名誉顾问、中华廖氏通副主编。获提名推荐为“共和国十大英才人物”、“中国十大新闻人物”、“共和国十大时代领袖人物”、“中华爱国先进模范个人”候选人。被国务院有关单位聘任为“中国国际经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经济发展调研办公室调研员”、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馆特聘书画师。被授予“民族之光”、“科技之星”、“今日中国之星”、“中国百名文艺名人”、“影响中国百位学术典范人物”、“最具市场收藏潜力艺术家”。《2011年中国传奇人物》全国100名。多篇文章在国内外获一等奖、特等奖,文章入选中共中央党校“求是先锋”、中国作家金秋笔会作品集。相片曾多次作为文献封面人物。

曾积极参与组织发起保护筹建广东著名寺庙——龙门龙岩古寺及宣传历史名人——南

宋太尉廖金凤的丰功伟绩,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出资三万元印刷“畅游名胜古迹诗联集”、被中国中央电视台《商界中国》栏目誉为“德高望重——功德永驻、与天地在”。与廖赞福宗亲合照的半身带勋章的彩色相片中,右边勋章空位处有佛祖显灵(天然闪动的光环)有影视片为证。

多条格言以获得金奖分别入编“中外名人格言”、“八荣八耻”箴言录、“中外哲理名言”等。

他有高瞻远瞩、忧国忧民、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大无畏精神,为实现阻止战争,让人类免遭因战乱而带来的灾难,造福人类和谐世界的伟大理想和心愿。把个人的荣誉和安危置之度外,他撰写了“战争与和平”楹联和“德信和仁”为准则报效国家的内容。他的真知灼见,独特的逻辑哲学,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可能是目前世界第一人,可否能与中国圣人孔子齐名。

拉登虽用恐怖武力手段摧毁美国世贸大厦,但未能彻底解决世事争端;

桃根能以和平文采形式德信和仁进行报国,却可以造福人类和谐世界。

德信和仁:德为先、信为本、和为贵,仁者至高无上;仁是道德标准的最高境界,得仁者得天下。(世界任何党政国家首脑,若能以德信和仁为准则进行报效国家,则可“安邦定国”,让人类免遭因战乱而带来的灾难,将可建成造福人类的和谐世界。)这幅“战争与和平”楹联、“德信和仁”报国方针及“德仁载福”分别题赠给联合国总部、美国国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美国总统奥巴马。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美国前副总统、现任国际科学研究院院长艾尔·戈尔及韩国丽可医械公司。

内容:“战争与和平”及“德信和仁”报国内容已申报2012年诺贝尔文学和平奖

获中华爱国英才报效祖国委员会、中华爱国国典评审委员会特邀撰写爱国报国宣言,“德信和仁”荣登长城八达岭“中华爱国功德榜”。

共和国名人、世界名人,荣获首届华厦英才金爵奖(全世界20名)、被中共中央文明办评为“迎奥运、促和谐文明楷模”金奖(全国20名)、“十佳知名专家终身成就奖”水晶奖杯(全国10名)、“中华科技英才”特别荣誉奖(全国30名)、“中华优秀创新人物”(全国60名)、入选《伟大历程——共和国杰出贡献人物大典》封面人物(全国20名)。世界杰出华人先锋人物(全球20名),《中流砥柱》特邀编委(全国18名)获国家邮政总局发行的丰功伟绩——“共和国功勋人物”、共和国60周年建设成就邮票人物及应邀赴台湾参加学术考察活动。

荣获“中华民族诗联书影艺术大师”称号,“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优秀人民艺术家”、“中欧文化交流特使”、“中俄文化交流特使”、“中日文化交流特使”、“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特使”。多幅作品获国际金奖,被世界书法家协会中国总部顾问朱国先生题赠一联给他:“李白一杯人影月,桃根三秀书联诗。”作品有幸当作国礼赠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曾以“百名创新英才”身份被邀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十八届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

事迹及作品受到了惠州日报、惠州侨务报、龙门电视台、省网(土豆)、中华民族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商界中国、焦点人物、艺苑名家)发表和报道(全球播放)。

业绩入编中共中央文献“人民功臣”、中共中央文明办“中国精神文明大典”、中央文献出版社的大型文献——中共中央党校、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领导干部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时代中国《十八大专版》新闻报导。中国第一部档案文献“共和国时代领袖”、“中华爱国国典”、“共和国功勋人物”、国际科学研究院“时代骄子”、入编由广东省人大常委、广东省人民政府、感动广东编委会合编大型文献《感动广东》——南粤先进人物纪述。总顾问:胡锦涛、习近平、李长春、张德江、吴邦国。顾问:汪洋、叶选平、刘思华、吴南生、陈世英。编委主任:黄华华。副主任:欧广源、钟南山、廖桃根。特邀编委:李嘉诚、许德立、汤炳权等。入选近百部国家级文献典藉辞书。

他近年来获得各种荣誉、奖项和称号百余项,对保护筹建挖掘宣传名胜古迹、保护历史文物遗产、宣传历史名人、热爱公益慈善事业造福人类和谐世界及构建三个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无私的奉献,被誉为“东方骄子”、“天之骄子”、“共和国骄子”、“时代骄子”。是中外最具影响力的知名艺术大师典范。正如近作《木炭自吟》:“千斩万砍出远山,猛火薰焗只等闲。浑身变黑无所惧,愿送温暖到人间。”——这正是廖桃根先生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

——人民文学《当代华人》杂志社主编:赵云良撰搞

李恩富自传中的华人形象分析

Vol.33No.11 Nov.2012 第33卷第11期2012年11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李恩富的《我在中国的童年》(When I Was a Boy in China,1887)是华人在美国出版的第一部英 文作品,在华裔美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不容忽视的地位,但它的重要性与国内对它的研究力度不成正比。通过检索,1991年—2012年初期间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只找到6篇涉及李恩富研究的文章,1篇硕士毕业论文及1篇博士毕业论文。从这些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华裔美国文学研究领域对李恩富自传的评价褒贬不一。詹乔指出李恩富在自传中否定批评了中国社会的封建礼教和中国生活方式,肯定和赞扬了中国的文化底蕴以及国人的丰富情感和人性[1]。唐海东则从批判的角度评析了李恩富的自传,指出李恩富在描述中西文化的差异时,对它们进行了道德化、价值化和等级化的解读,显露出一种不太健康的西方中心主义观念和歧视比自己更弱小者的心态等诸如此类的缺陷[2]。任何一部作品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李恩富的自传也不例外。因此要正确客观地理解这部自传,就必须把它置放回作者当时生活及写作的时代背景,并结合他接受的思想教育来进行。 一、富有文学禀赋的李恩富 19世纪中叶,在容闳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在洋 务派官僚曾国藩、李鸿章的大力支持下,从1872年起到1875年,清政府选派了10到16岁的幼童共 120名,分4批送到美国留学,李恩富(1861-1938) 是第二批“留美幼童”中的一员[3]。1882年因国内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留美幼童”被强行提前召回中国[4]。但是两年后李恩富又在传教士的帮助下,重返美国,继续在耶鲁大学完成未尽的学业。大学3年级时,他在第一学期的英文作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之后又在讲演、辩论等多种语言文学的比赛中充分显示出超人的语言天赋。事实上,早在10年前,李恩富的语言天赋就被容闳发现。中学时,容闳特意把他送到有200年悠久历史以教授语言见长的霍普金斯学校(the Hopkins Grammar School )[5],这为李恩富日后以口为剑,以笔为旗在美国本土领域上为华人的自由和权益抗争打下了良好基础。 1887年,李恩富迎来了他生命中最为春风得 意的年份。那一年他从耶鲁大学毕业,顺利在报社找到了工作,迎娶了当地望族———新英格兰的伊丽莎白(Elizabethe Maude Jerome)小姐[6]。受波士顿洛斯罗普(Lothrop )出版社邀请撰写一本关于中国的书———《我在中国的童年》[5],该书以他本人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叙述了他孩童时代的中国,内容涉及中国家庭、饮食、娱乐、女孩、教育、节日、说书等方面,生动活泼、形象地塑造了生活在传统中国体制下的华人形象。 二、李恩富自传中的华人形象 学术界通常认为传统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所谓“大传统”,是指社会上层的士绅、知识分子代表 李恩富自传中的华人形象分析 洪 叶,王秀丽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外语系,安徽合肥 230601) 摘要: 李恩富的《我在中国的童年》(1887)是华人在美国出版的第一部英文作品。该作品针对19世纪美国社会对华人形象的刻板化,以作者的生活轨迹为线索,通过西方读者喜闻乐见的写作模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富有文学趣味性的书写,并客观地重塑了正面的华人形象:注重礼节、珍惜时间、辛勤劳作。李恩富借助自传塑造华人形象的原因主要有:受西方教育的影响;中国主题美国作品的刺激以及当时社会历史背景。 关键词:李恩富;《我在中国的童年》;华人形象中图分类号:I7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11-0122-04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0SQRW070)资助 122--

马来西亚华人的电影想象:作为一种跨国华语电影的“马华电影”

马来西亚华人的电影想象:作为一种跨国华语电影的马华电影 引子 2007年,一项研究基金使我差不多一整年都在吉隆坡研究马来西亚当代电影。这些电影大部分都是年轻、有干劲的华裔电影人制作的数码短片,电影中的人物交流大多用中文,偶尔也用英文。我偶然发现了《美丽的马来西亚》,一部由真雅浦(zun yap)创作的12分钟长的短片。电影的场景设置在一间监狱的会见室里。一位记者和一位摄影师都是华裔女性,与一个即将被绞死的毒贩会面。我们从电影中获知这个毒贩也是一位华裔马来西亚人,曾经是一个警官(对于华裔来说这是很幸运的,因为根据宪法规定大部分国家公职都只提供给马来裔的马来西亚人),但他辞去了警察职务,卷入了毒品交易中,又被警察抓住。片中记者问他是否为给无辜的人民带来的伤害而感到自责,毒贩说他丝毫不觉得内疚或痛苦,并非常讽刺地反问女记者,她是否能使他觉得内疚。然后他们停顿了一会。当访问再次开始时,毒贩坐在他的椅子上看似非常放松,并叫女记者继续。但是记者既没有坐下来,也没有提任何问题,而是将她的录音机放在桌上开始播放。我们听见了我的国家(negaraku)马来西亚的国歌,可以推知是记者在刚刚休息时录下的。毒贩听着国歌起初变得困惑,然后他慢慢地站起来以表示通常的对国歌的尊敬。他此刻觉得内疚了吗?我们不能确定,电影在此结束。 尽管时间短促,这部在一间普通的、只有几把椅子和一张桌子的房间里拍摄的极简主义的短片,却令我意识到独立电影制作实践中内在的症结当代马来西亚的国族性和华人身份。这部由马来西亚华裔电影制作者完成的数码短片,可以被当作马来西亚独立电影新潮流的一个例证。这种人物使用汉语(普通话、粤语和闽南语)和英语的华语电影构成了2000年后马来西亚独立电影的主体(khoo 2007:228-229)。它们讲述的故事通常是关于生活在当代马来西亚的华裔群体的,我们几乎看不到非华裔的角色。这些电影因此象征着在多元文化交织的当代马来西亚的一种中国环境,通过影像建构着一种华人的马来西亚(chinese malaysia)。本文将探讨是否能将这些华人制作、以马来西亚为背景的电影视为一类特殊的电影,并分析这些电影与国族性、跨国族性之间的关联,将分析华语马来西亚电影(chinese malaysia cinema)的文本、体制和背景层面。虽然马来西亚的华裔电影作者已得到了电影节、电影学者和批评家的关注,他们的作品也被称赞为一种创新的艺术探索,但这些作品却很少被当作一类特殊的电影来探讨。因此本文将尝试定位这些华语马来西亚电影,侧重于探讨它们与跨国华语电影的关系。 通过将这些马来西亚的中国式电影置于各种可能的语境下,本文提供了一个定位这些华人近年来制作的数字电影的框架,将这些电影视为发展中的马来西亚-华语电影(malaysian-chinese cinema)的一部分。我将马来西亚的华语电影定位于各种未完成的、冲突的、从国族性到跨国性的语境,这些可能适用的语境互相补充又互相冲突。首先,我将这些电影置于马来西亚国族框架中,与马来西亚民族电影做比较。我认为可以参照上世纪以来马来西亚发展起来的马华文学,将这种电影命名为马华(马来西亚华语)电影。事实上,像其它的文化产品一样,很多国家、地区或社会的电影从根本上来说都具有跨国性和跨文化性。因此,我的第二步要将马来西亚华语电影定位为一种非马来西亚电影。我将它们视为一种新的跨国性的华语电影,是在当代国际化的世界中,在与其他的跨国电影的联系和竞争中发展起来的。我将探讨为何这种电影是跨国性的,当它成长于一个全球化的马来西亚时,是否也承载着某些特定的中国性(chinese-ness)的内涵。 电影、国族性和作为他者的华人 马来西亚这个国家非常适用于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提出的想象的共同体概念。这个国家的诞生没有经历流血事件、民粹运动和反殖民斗争。事实上,它是以一种精英方式被想

助力教育公平 做全球华人的在线教育

助力教育公平做全球华人的在线教育 《中国教育信息化》:针对目前教育部“三通两平台”建设的重点任务,贵公司采取了哪些举措?有哪些产品得到广泛应用? 林伟:网龙公司(HK00777)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游戏,移动互联网等核心主营业务,目前致力于成为“一家用科技创新驱动教育,用教育理念打造未来”的集团化公司。近年,网龙公司成立了华渔教育,作为进入教育行业的全资子公司;网龙公司还和富士康及嘉御基金合资成立了101教育公司,专门开发学生PAD项目“101同学派”,重点切入K12教育市场。网龙公司希望成为移动互联网教育业务的主要参与者,凭借多年以来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及能力,使在线学习比传统课室学习模式更有趣、更积极和更有效。 2014年9月,网龙公司和人民教育出版有限公司关于联合申请课题合作达成协议,共同承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学习资源数字出版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研究”。网龙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终端(电子书包)应用示范部分的研究工作,而网龙公司旗下产品101同学派,也将作为产业化示范的终端,服务于整个教育行业。

2014年11月底,网龙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承办了“2014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工作会议暨海峡智慧教育高峰论坛”,经到会专家委员投票一致通过,网龙正式加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标识着网龙成为中国教育行业信息技术标准的核心参与者之一。 2014年网龙加入“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标准专题组”,正式成为专题组成员之一。而在此次大会上,网龙积极参与了“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标准的制定和建设工作,和国内专家及同行一起研究提高国内教育信息化起点和水平的方法。 作为“全国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成员之一,本次大会期间,网龙成功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同承办了“全国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第十次全体工作会议”,同时积极参与全国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标准制定工作。 我们目前的解决方案和建设思路,完全响应了国家三通两平台的号召。其中班班通、人人通、资源平台是我们建设的重点,比如:电子书包就是人人通和资源平台最好的载体,人人通是一个概念,希望能提供老师和学生一人一空间的理念,电子书包就是最有效、最合适的展现方式,它可以让教师上课更容易,分享更便捷;它可以让学生打通课前、

华人形象

*本文原发表在《东方丛刊》,2002年,第二期。 早期美国华裔文学写作与‘华人形象’之间的互文关系 卫景宜 [摘要] 美国华裔写作在客观上与美国文化网络所营造的“华人形象”形成了一种对立、持续的互文关系。早期美国华裔写作受制于当时的政治文化氛围及受众现实,作者表达的余地有限。本文通过分析早期华裔英语文学代表性作品:“水仙花”笔下的华人故事; 黄玉雪的《五闺女》; 林语堂的《唐人街》和朱路易的《饮碗茶》, 说明身处不同历史时期的四位作家在表述华人和中国文化时采取各自不同的方式,但他们的写作都在主流霸权话语控制的英语世界展示了关于华人的“另种”言说,在不同的层面和程度上为华人进行“辩白”。事实上,华裔作家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及华人生活其本身就是一种“反话语”行为;如何应对主流霸权话语是华裔严肃写作无法回避的现实。 [关键词] 美国华裔早期写作“华人形象”的另种言说反话语 赛义德在《东方主义》一书的导言中对东方主义话语的生成做了精辟的描述:作为西方统治东方权力符号的东方主义是被西方人创造出来的一整套理论和实践,它经过人们的世代投资而成为一个关于东方的知识体系和文化网络并由此进入西方人的意识之中。[1]同样,被美国主流霸权文化历经百年建构并通过美国文化网络所传播和演绎的“华人形象”(stereotypes)构成了美国公众对华人的主要认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华人族群成员看待自己及本族文化的态度。美国主流文化借助权力和机构优势掌握了“表述华人”的话语权,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亚裔/华裔民权运动的发展带动了华裔文学的兴起,美国文化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成批参与主流对话的华裔文本,“表述华人”的话语权才开始发生转移。事实上,美国华裔英语表述的困境不只限于话语权的长期“失却”,而且还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华裔写作在客观上与美国文化网络所营造的“华人形象”形成了一种对立,持续性的互文关系。华裔作家不得不面对来自两个方面的牵掣:读者市场与族群意识,他们的写作往往在良知,诱惑和困扰的抗衡中进行,华裔作家即便完全讲述个人的故事也无法摆脱表现华人族群的象征意义。在此,詹姆逊关于第三世界文本都应当作民族寓言来阅读的著名断言用来概括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的特性倒是十分贴切。[2]如何应对主流霸权话语实质上构成华裔写作的内在驱动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中兴起的当代美国华裔英语文学体现了族裔意识的觉醒,直面华人所受的种族压抑,抨击美国主流文化塑造的“华人形象”,重新书写华人的历史与文化。然而,早期的美国华裔英语文学是个什么状态?它是怎样应对主流霸权话语的?本文将对此提出笔者的看法。 美国华裔文学界对华裔早期文本的研究开始于八、九十年代。与当时欧美女性主义文学研究提倡重新挖掘早期女性作家及作品相呼应,美国华裔文学界对早期华裔女作家及作品做了追溯性的研究,林英敏在她的专著《两个世界之间—华裔女作家研究》(Between Worlds—Women Writers of Chinese Ancestry,1990)首

马来西亚华人历史

马来西亚华人 什么是马来西亚华人 马来西亚属于多民族国家,总人口2800万,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这三大民族构成了马来西亚人的主体。其中,马来人并非马来西亚人的简称,而是马来西亚的一个主要民族,又称巫族,信奉伊斯兰教。华人约六百多万,是仅次于马来人的第二大族群。二战结束时,马来亚殖民地(马来西亚旧称)500万总人口中,马来人占50%,华人占38%,印度人占11%(该统计数字不含新加坡)。因华人普遍比较富裕、平均受教育程度高,因此人口出生率低,2010年华人在总人口中已经降到24.6%。 据古书记载,远至汉唐,就有中国人迁居今日马来半岛的记录。中国人向南洋的大规模移民史大约有三次。第一波是唐宋时代为躲避战乱而迁居南洋,后来大多被当地土著同化。明朝郑和下西洋后开始了第二波移民潮,两广、福建的华人移居马来半岛并与当地人通婚,满清入关后闭关锁国,这些人被隔绝于海外,他们保留了大明风俗并融入很多当地生活习惯,逐渐形成一个被称作“娘惹峇峇”或土生华人的族群(华南方言所谓“三代成峇”即为对这些土著化了的早期移民的描述,马来西亚主要华人政党“马华公会”创始人陈祯禄即为土生峇峇华人)。这部分华人世代居住于东西方重要航路上,数百年来见惯了各国商人,因此长于商贸,并于19世纪初与初来此地的英国殖民者合作良好,在殖民时代曾被称为“国王的华人”(Kings’Chinese)。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开始了第三波移民潮。大约在同一时期,开辟了海峡殖民地(辖区包括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后改称英属马来亚)的托马斯.莱佛士爵士苦于缺乏劳动力,他鼓励中国人前来定居,大批华工从人多地少的华南各地来到马来亚,这些人被称为“新客”,构成了今日东南亚华人的主体。很快,“在任何现代技术或专业化的竞争当中”,华人都迅速甩掉了马来人并取得成功。英国殖民官员说,“华侨是世界上最强健、最雄心勃勃、最能相互支持,脑瓜也最灵活的移民”,而马来人则“毫不注意个人创造或竞争意识”,是那种“在世界任何一个地区都需要保护”的人,很多华人身无分文来到马来亚,不知疲倦的工作、攒钱、成家立业,最终成为百万富翁。经过几代人的拼搏,华人用血汗累积起丰富的经济实力。 马来西亚华人的简况 马来半岛华人虽然孤悬海外,但历史上却一直心系祖国。光绪年就有马来商人为朝廷捐款80万两白银买军舰,却被朝廷挪去修了颐和园。《辛丑条约》签订后,马来亚槟城的寺庙方丈还募款数万银元捐给朝廷以资“庚子赔款”,获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御赐的匾额。1911年同盟会发动广州起义事败,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很多人是马来亚华侨。抗战爆发后,英属马来亚的华人华侨积极支援祖国抗战,从抗战爆发到太平洋战争开始马来亚沦陷的4年多时间里,华人华侨为祖国筹款占到了全世界华人赈款的2/3,1000多名来自马来亚的华侨机工志愿回国支援抗战。日军占领马来亚后,在很多地方发动报复性屠杀,有多达30多万华人遇难。1948年,马六甲市建立了蒋中正亲书“忠贞足式”四字的纪念碑,以纪念抗战牺牲华人华侨。 二战后,英国重返马来亚殖民地,以华人为主的马来亚共产党在1947年发动了争取独立的游击战,并频频发动针对欧洲种植园主和富有华侨商人的暗杀行动。在几起引起广泛关注的暗杀事件后,1948年,英国殖民当局宣布马来亚进入了持续十二年之久的“紧急状态”。这实际上是一场游击与反游击的战争,又称“马来亚战争”,二战后被解散的英国特种部队——SAS特别空勤团因为这场战争而重建,并建立了卓越的战绩。最终游击队被打败。在此期间,发生了很多大事:英国殖民者被游击战打的焦头烂额,一度想将大批华人强制遣返回国,而事实上华人也是武装冲突的受害者,而且是双重受害者,富裕华人被马共游击队视

著名华人亲子教育专家

幼儿教育 著名华人亲子教育专家,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复旦大学MBA。陆老师长期致力于亲子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从事亲子教育二十多年,擅长将丰富的中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一系列实用的教育方法、技巧糅合进一个个精彩生动的案例中,娓娓道来,既具有发人深省的穿透力,又具有春风化雨般的感染力! 陆老师的亲子教育理念和方法,在中国亲子教育领域引起强烈反响,深受广大家长欢迎,拥有无数粉丝。 陆老师同时还应美国旧金山华人协会邀请,为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授课,同样受到一致赞誉!陆老师的亲子教育课程被广大家长奉为“育子宝典”、“家教圣经”。 陆老师开设的“青少年领袖训练营”、“ 快乐妈妈训练营“ 、女人智慧学院” 多年来已先后帮助数以万计的家庭重建快乐、和谐和幸福!陆老师同时还是中国教育电视台、央视国际《名家名师》《现代女性》《青年学苑》《前沿讲座》《说文解字》《职业指南》等多家电视台及栏目的首席亲子教育专家! 李老师,青少年情商启智训练第一人,多个电视栏目特邀嘉宾,青少年感恩教育专家,青年创业指导师,青少年领袖训练营主讲老师。李老师的感恩讲座让千万人受益,让他们重新思考人生,更深刻地理解生活,让他们学会了勇于面对生活的种种考验,怀抱一颗感恩之心,去努力克服困难,战胜挑战,让生命之路行进得更扎实,更稳固。

《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DVD组合装讲的是什么? 第一部分:《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总共是8张DVD光碟,每张光碟45分钟,一共近6.5小时,是惠萍金牌亲子教育课程的精华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父母应该怎样影响孩子长大? ? 12岁之前在饭桌上跟孩子谈话内容决定孩子未来! ? 洞悉孩子说“不”的背后,提高家长对孩子的觉察力! ? 有哪些“词汇”永远不要在孩子面前提? ? 如何说话孩子才会听? 二、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 ? 如何引导孩子扩大舒适圈,拥有超强交际能力,自在表现自己! ? 如何提高孩子对负面事件的心理适应力? ? 如何从日常小事激发孩子的责任心、孝敬心、感恩心?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 孩子做事拖拉、爱找借口、半途而废怎么办? ? 如何让孩子远离挑剔、抱怨、自私、培养孩子健康阳光心态? ? 如何从日常生活小事培养孩子克服6大人格障碍? ? 21天如何培养孩子远离恶习,养成好习惯? 四、家长应该如何指导孩子学习? ? 您知道有哪五大因素在影响孩子学习成绩吗? ? 您知道您的孩子属于哪种学习类型吗?认识孩子才能教对孩子! ? 如何解决孩子偏科、粗心、不爱阅读等问题,让孩子爱上学习?

马来西亚与印尼的排华比较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有不少相同之处,都是海外华人最多的国家。然而,印度尼西亚1945年独立后,几乎没有停止过排华,大大小小的排华骚动层出不穷,1998年5月的排华暴乱更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严厉谴责。 而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以来,除了1969年的“5·13事件”外,基本没有严重的马、华两族冲突,即使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局势异常动荡之际,也始终没有出现类似印度尼西亚那样激烈的排华暴乱。 为什么马来西亚的民族关系比较和谐,而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和华人的关系却要紧张得多?除了两国大小悬殊外,到底还有哪些区别,导致两国民族关系的不同表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都是伊斯兰教国家,而且,前者还尊伊斯兰教为国教,根据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同宗教文明的民族,激烈冲突几乎不可避免,那么,如何解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民族关系的不同表现? 一 由于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不同,马来人对华人的偏见,远远没有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对华人的偏见那么强烈。 殖民统治时期,英国殖民者为了取得马来封建贵族的合作,曾与马来各邦苏丹订立协定,承认马来人是当地的主人,承认并维护马来人在政治、经济和文教等各方面的特权。马来人

的特权在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后继续得以确认,独立宪法特别规定了马来人的特殊地位和马来统治者的地位,规定马来语为国语,马来人信仰的伊斯兰教为国教。20世纪70年代又颁布《煽动法令》,禁止对上述有关规定进行质询和讨论。2000年马来西亚发生马来人特权风波,时任总理的马哈蒂尔就明确表示,在捍卫马来人的特权上,政府绝不作任何让步。 因此,大多数马来人认为自己是马来西亚当然的主人,比华人有着更优越的法律地位,对于政治地位比自己低的华人较少产生妒恨。 和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一样,马来人经济比华人经济落后,这往往成为引发马、华两族矛盾的一个导火索,但由于马来人经济一直得到政府的保护和扶持,因经济不平衡引发的不满没有印度尼西亚那么强烈。 随着马来人政党在政府中地位的加强,历届政府都毫不例外地执行马来人经济优先政策,加上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比印度尼西亚顺利,贫富差距没有印度尼西亚悬殊,生活较有保障的马来人在政府强有力的保护下,没有必要直接攻击、抢掠华人。 印度尼西亚的情况则明显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统治印度尼西亚的荷兰殖民者实施分而治之的政策,将印度尼西亚的居民按不同等级赋予不同的法律地位,其中,欧洲人居上层,华人处中间,底层的是当地民族。与当地民族采用当地法律和法庭审判不同,华人和欧洲人一样,可采用荷兰法律并在荷兰人的法庭进行民事诉讼和审判。

马来华人并不等同于马来人

马来华人并不等同于马来人 今天就为大家简单地说说马来西亚三大种族吧!!! 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主题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年小篇在中国时,你们都认为我们来自马来西亚,自然就说我们是“马来人”。我们用华语谈话时,让很多人吃惊了,纷纷跑来问道:“你们都会说华语吗?” 我们不是马来人哦,我们是马来西亚的华人(纯血种华人)。那既然我们是华人,当然会说华语,别再误会我们了。而且不只我们,随着现今的教育的普及,有些马来人和印度人都会上华校,他们接受了华文教育,所以同样懂得说华语。所以以后见到马来西亚人说华语就别大惊小怪了 马来人只是我们国家的其中一个种族,也称为马来西亚土著(Bumiputera)。在马来西亚人口中占比最多的就是马来人了,约70%(包括巫裔和其他原住民)。马来语就是他们的母语(Bahasa Melayu),也就是马来西亚的国语。当你来到马来西亚时,你会看到大多数的马来女性都会包着头巾,我们这里称“tudung”。在回教的宗教信仰里,除了自己的丈夫,她们的头发是不可以给其他人看到的,也不能碰到,就算女生也不行哦!女生的穿着也是很保守的,不能暴露,裙或裤子都必须长过膝盖。你通常都会看到马来妇女穿baju kurung 那么男生呢,假如你在公共场所看到一个男生穿类似裙子的服装,你绝对不可以取笑他们,那可是他们的传统马来服装,称卡巴雅(baju kebaya)通常你会在他们要到教堂里去祈祷或他们过新年的时候看到他们穿这一类的服装,还会配上一顶帽子,称“songkok” 在这里告诉大家,由于回教徒的宗教信仰关系,他们是不可以吃猪肉的,也不可以喝酒赌博,切记不要在他们面前吃猪肉。 印度人占了马来西亚人口的7%,印度人有他们自己种族的语言,泰米尔语(Bahasa Tamil)。大多数只有印度人才会讲,小篇也听不懂哦!他们大多数信奉兴督教(Hindu),牛对他们来说是他们的“神”,所以印度人是不吃牛肉的。 印度妇女额头的正中央会有一个红点,称为“迪勒格”,即吉祥痣,是印度的民俗。吉祥痣是一种装饰,其颜色不同,形状各异,在不同情况下表示不同含义。但总的来说,它是喜庆、吉祥的象征,它也是一种宗教符号,可以消灾避邪。从前,吉祥痣用红色,是女子已婚的标志。未婚的姑娘或寡妇不能够使用。现在发生了变化,不管是已婚,还是未婚,甚至几岁的女孩,也都开始点红色吉祥了,而且也不只限于女性使用。那其颜色也有变化,除红色外,还有黄色、紫色、绿色、黑色等等,视衣着条件而定。若一个女子身着以红色为主的纱丽,她就点个红痣,其余类推。当然主要根据个人的爱好,并无一定之规。 虽有黑痣但比较少见。如有的小孩长得又白又胖,活泼可爱,人人喜欢,也许就会故意给小孩的前额上点个黑痣,主要是为减少其美丽程度,避免夭折。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华人了。华人在马来西亚占了约23%的比例。我们马来西亚华人与其他国家的华人基本上没什么差异。我们不会像马来人和印度在街上穿着传统服装,只是会在农历新年到亲朋戚友家拜年时会穿上旗袍,但现在大家都随着自己喜欢的风格打扮了。 在大马呢,华人有分成很多种,有福建人、广东人、海南人、潮州人、客家人等。所以我们华人不只是会说华语,也会说一些方言。当然有着不同方言的人,也会有着不同的传统习俗,下次有机会再为大家介绍。 虽然是华人,但我们与中国人还是有差异的,比如口音,在口音上可以听得出有差异,由于在不同的国家,受环境的影响,我们的生活习性也会有所不同。 好啦,今天就给大家说到这里吧!

2005华人教育学术研讨会计画书

2005華人教育學術研討會計畫書 2005 Sino Education Conference 壹、緣起 一、華人區域的發展與教育改革 教育是個人與社會發展的動力,更是維持社會正義的重要基石。面臨全球化時代之挑戰,國家與區域之競爭力,攸關人民之福祉與發展,而教育之發展與建設,更為促進人民福祉與發展之重要基礎,如何透過教育政策之制定與教育改革之推動,加強區域合作與交流,以保障人民在全球化時代之福祉,促進區域共榮,乃為重要課題。 隨著國際情勢的轉變,可以預測亞洲地區的崛起乃為大勢所趨,而華人更將在未來世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以近年華人地區無不戮力從事各級教育的改革,企盼教育發揮引導的功效,加速華人社群經濟、文化、政治的發展。這些教育改革的作法與成效如何?是否足以引導華人社群邁向未來世界的挑戰?又會使華人世界付出那些文化的、政治的、經濟的代價?值得關注。 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華人社群向來重視教育,也有與西方迥然迴異的教育觀,例如跨文化的研究便指出美國的教育重視能力模式(ability model),華人的教育重視努力模式(effort model),致使兩種教育體系在教學重點與學生評量重點上相當不同,教育的產出自然也有所不同。既然教育改革與教育政策難免受到文化的影響,那麼華人世界教育觀的根源、內涵與理性基礎為何?其對華人文化、經濟與社會發展又造成那些影響?在華人社群的教育改革浪潮中,這些教育觀受到那些衝擊與修正?面對不同文化與教育改革脈絡的影響,又應如何因應調整?這些問題都頗值探討。 教育改革雖為轉型與發展所需,但並非一蹴可幾,在改革的過程中也往往帶來新的問題,傳統文化與現有社會結構經常限制了改革的步伐與幅度,修正了改革的方向,教育改革的作法如果忽略傳統文化或社會結構存在事實,往往流於空

美国电影中华人形象的演变

张英进 从现存的默片《娇花溅血》(Broken Blossoms)(格里菲斯 [D. W. Griffith]执导,1919)算起,美国电影塑造华人形象已有八十五年的历史。本文选择六部不同时期的美国电影,历史地分析、解读华人形象如何成为美国大众文化中种族、性别与政治冲突的体现。在二十世纪初,华人曾一度被塑造为热爱和平、与人为善的形象,如《娇花溅血》,但由于美国十九世纪末驱赶华人劳工后,「黄祸」意识的延续,好莱坞更热衷于将华人想象为对白人构成威胁的「野蛮的」他者,如《阎将军的苦茶》(The Bitter Tea of General Yen)(卡普拉 [Frank R. Capra]执导,1933)。到了中国抗战及欧美二战时期,美国宗教救世话语影响下的好莱坞及时推出了《大地》(The Good Earth)(富兰克林[Sidney Franklin]执导,1937)之类的影片,赞扬中国妇女的勤劳勇敢及对土地的「原始情感」。而冷战时期持续不衰的东方主义想象又投射出一批如《苏丝黄的世界》(The World of Suzie Wong)(奎因[Richard Quine]执导,1960)宣扬西方「白马王子」超俗爱情、东方女子感恩献身的神话故事。美国国内60年代起日益剧烈的种族冲突也使华人一时凸显成「模范少数族群」,「自愿」同化于美国主流白人文化,在银幕上演出了歌舞升平的轻喜剧,如《花鼓歌舞》(Flower Drum Song)(罗杰斯[Richard Rodgers]执导,1961)。作为难得一见反思西方中心的神话影片,《蝴蝶君》(M. Butterfly)(克罗嫩贝格[David Cronenberg]执导,1993)布下性别迷阵,揭露了西方男人的情感和身份危机,精彩地颠覆了西方冷战话语及东方主义的叙事模式。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可以作种种解读。按学者马凯蒂(Gina Marchetti)所论1: 好莱坞利用亚洲人、美籍华人及南太平洋人作为种族的他者,其目的是避免黑人和白人之间更直接的种族冲突,或逃避白人对美国本土印第安人和西班牙裔人所持悔罪及仇恨交加的复杂心情。 马凯蒂认为好莱坞电影的叙事运作方式是神话般的,利用多种故事模式迷惑观众,如:强奸模式、俘虏模式、诱惑模式、救世模式、牺牲模式、悲剧爱情模式、超俗浪漫模式及同化模式等。本文所分析的影片,都在不同程度上印证了这些好莱坞电影模式经久不衰的影响力。正因为如此,揭示了这些模式的意识形态内涵及其话语运作方式,对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好莱坞有着不可忽略的现实意义。 一《娇花溅血》:种族危机与性别体现 《娇花溅血》讲述一位简称「黄人」(亦称「程环」)的中国人离乡背井到伦敦谋生,暗恋一位屡遭父亲蹂躏的英国少女的悲剧爱情故事。影片开头即明确表现东西方的文化差异。黄人到中国佛寺进香,祈求远赴他乡后的平安,但他一出寺庙,就遇上西洋水兵聚众闹事街头。东方的和平和西方的暴力一方面揭示了两种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又体现了种族的性别定型。踏上异域后,黄人的行为与价值取向一直呈女性化,从而与爱尔兰拳击手巴罗所体现的西方男性化形成二元对立:前者为文弱、温雅的店铺伙记,后者为粗暴、强壮的酗酒工人;前者为浪漫的梦想家,沉溺鸦片,醉心审美,后者为施虐的父亲,折磨女儿露西而得快感。露西为黄人店中的东方精美物品而陶醉,黄人热心献出丝绸衣料,让露西得到前所未有的「家」的温暖。这一跨种族的恋情,威胁了西方父权中心的秩序,巴罗一怒之下鞭打露西致死。赶

合法移民马来西亚攻略(中国内地最全最完整移民马来西亚条件政策汇总)

合法移民马来西亚 合法移民马来西亚 (1) 1.家庭团聚移民 (2) 1.1结婚签证 (2) 1.2亲属签证 (2) 2.马来西亚第二家园 (2) 3.工作签证 (4) 4.商务签证及旅游签证 (4)

改革开放以来,内地陆陆续续有1000多万人通过各种方式移民国外。多项数据表明,自上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的两拨移民潮以来,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三拨移民高潮在08年以后已成愈发汹涌之势。不同于第一波混杂偷渡客的底层劳工和第二波大规模的“洋插队”,新世纪移民潮的主力由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组成。在他们看来,优质教育、清洁空气、安全食品、资产安全,都将在移民的彼岸得到。 马来西亚,作为东南亚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人均GDP达到中国国内两倍以上;华人占其国内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控制着马来西亚经济命脉;虽然没得到政府资助,但马来华人却拥有东南亚所有国家中最为完整的华文教育系统(以后碰到马来西亚华人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请不要吃惊)。目前国人选择移民马来西亚主要出于以下三大因素考虑:第一类是开拓东南亚市场的需要;第二类是获取马来西亚居留签证;第三类则是以马来西亚为跳板移民其他国家。 如何合法到达移民的彼岸?这里以马来西亚为例,将所有合法移民马来西亚的方法一一例举以供大家选择。同时也在此提醒各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家庭团聚移民 1.1结婚签证 马来西亚法律规定的是马来西亚公民的配偶满5年可以申请入籍。但是现在正常情况下批准的都是10年以上的,所以流行的潜规则是至少10年才能拿到。而且批准受到当时移民厅政策的影响很大。总结起来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漫长的。 1.2亲属签证 适用于在马有亲属,且亲属为马来西亚公民或永久居民的人士。 2.马来西亚第二家园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是马来西亚政府为吸引外国资金、促进旅游、发展经济而出台的一项移居政策。又称“马来西亚第二家园侨居计划”,英文名称MALAYSIA MY SECOND HOME。 申请资格:非马来西亚公民,年满二十一周岁均可申请。以家庭为单位,一位主申请人,可携带其配偶和子女(21周岁以下)提出申请。 申请条件: 申请人年龄50岁以上:在马定期存款RM150,000马币,一年之后可以取出RM50,000买房子或支付医疗费用或孩子的教育费; 申请人年龄50岁以下:在马定期存款RM300,000马币,一年之后可以取出RM150,000买房产或支付医疗费用或孩子的教育费; (注:如果申请者已在马来西亚拥有超越RM1,000,000马币的房产,年龄50岁以上者

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背景耐人寻味(整理精校版)

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背景耐人寻味 素材汇编 1010 0538 10月6日揭晓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华裔高锟榜上有名,这让华人再次扬眉吐气。至此,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华人已有8位。 诺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一直是分析家关注的重点。而分析这8位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或可对我国内地的教育改革产生某些触动。 8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只有一位,即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曾接受过十分短暂的两年时间的新中国基础教育,崔琦1939年出生于河南宝丰,1951年只身远赴香港,之后崔琦在香港培正中学接受教育。毕业后在金文泰中学修读一年预备班,成功考入香港大学,但是他选择了教会的奖学金,赴美留学。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高锟1933年出生于上海,1944年随父移居香港,入读圣约瑟书院,之后考入香港大学,但由于当时港大还未有电机工程系,他只好远赴英国伦敦大学进修。199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201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之后赴美求学;197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的中学时代在台湾度过;198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的本科为台湾大学,硕士毕业于新竹清华大学。 概而言之,虽然媒体总想寻觅这些华人科学家们与中国教育和学术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在报道高锟获奖时,说他199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但8位华人诺奖获得者,与我们的教育与学术其实都没啥关系,有两位为西南联大毕业生;有两位生于美国、长于美国;有两位在香港接受完高中教育;有两位接受台湾高中教育、大学教育。 如果说,华人诺奖获得者的这种教育经历分布有诸多偶然,那么,不妨再看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在总共12位获奖者中,只有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王选(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王永志(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李振声(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4位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的大学生。 新中国教育发展60周年,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达世界第一,达到2907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3%,但是,在杰出人才的培养上,我国内地教育必须承认存在严重的不足———不仅与美国相比如此,与当年西南联大的办学,以及我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办学相比,也存在明显的差距。 这种差距不仅仅表现在产生少数几位顶尖人才,以及内地几所著名大学的排名要低于香港和台湾地区几所大学的排名上,更重要的是,在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上,我国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格局始终难以突破,高等教育的行政化色彩日益浓郁,教育与学术都趋功利化,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综合体系,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用人制度与环境,缺一不可。基础教育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与学术规范训练,可培养一个人的科研精神与正确的学术习惯;而良好的用人制度则鼓励每个人发挥各自所长。以现实情况而论,在国内求学、工这三者都有缺失;在国内完成基础教育、部分高等教育,再出国求学、工,前两者缺失;在国外求学,再回国工,社会用人制度(也谓学术环境)缺失。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是,从新中国60年教育体系中,尚未走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早在2006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说:“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温总理所谈到的“非常焦虑”的问题,到今天并没有解决。欲解决这个问题,以笔者浅见,有必要正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实事求是地反思教育基本制度,这方面,可从学习借鉴台湾和香港地区的教育经验做起。我国深圳地区,已启动借鉴香港地区办学经验,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高等教育改革尝试,但愿这种尝试能为我国教育制度的全面改革积累有益的经验,从而为我国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带来新的环境。

中国人的国际形象

提升中国人民国际形象应成国家战略 在中国经历了历史上变革最巨大的30年后,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需要一次彻底的改变。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都以“勤劳、勇敢、智慧”的形象自居。但是西方世界对中国人的印象有些还普遍停留在19世纪、20世纪上半叶的落后、愚昧。 美国早期影视作品中的华人形象很糟糕,大部分是清代中国人的影子,思想落后、行动慢吞吞的。而中国的女性形象,在早期西方人眼中多是“勤劳的、吃苦的、裹着小脚、命运悲惨的农村女性”,或者是生活在唐人街、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妓女。 李小龙、成龙和李连杰三位功夫巨星,让西方人心中的中国人的形象有了一定的改变。过去许多西方人心中的中国人是东亚病夫,李小龙让外国人对中国人有了新的看法,表现了中国人勇武的一面,而成龙则通过他的功夫表演表现了中国人灵巧与幽默的一面,李连杰更多的是把正宗的、优美的中国功夫带给了全世界。国际社会中的中国和中国人形象以新世纪为开端有了新的变化。 但是近年来流行的“虎妈”、“虎爸”、“大妈”、“土豪”等词语却无一不是在对中国人的形象抹黑,这些形象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争议,有的还有知性缺失、素质低下、爱慕虚荣、盲目投资、无脑消费、文化艺术素质低下、蛮横无知等贬义色彩。 现在的外国媒体也比较关注普通中国人。现在很多国家的国际机场都挤满了中国人,在国外的中国人非常多。如果把人比喻成化学里的分子,普通中国人在‘分子’意义上也是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他们的表现更直观,更容易被外国人记住。 30年来随着国门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海外,他们不仅表现了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巨大变化,同时负担着改变中国人形象的任务。 只要是中国人,其实都肩负着维护中国形象的责任,从这层意义上说,中国形象不是一两个国家形象片或者一两个大事件能够改变的,需要每个人用行动来说明。因为每个人的行为,不论是否凸显,如同溪流汇海,本质上都是构成代表中国形象的中国人行为的一部分。 但是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普通中国人通常只关心他们的家庭和亲属,因为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的。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址,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 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观势必导致自私,冷酷。现在这种自私和冷酷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上世纪末,我们国家绘制了一个宏伟蓝图——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现代化,包括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两个方面;社会现代化又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现代化。 国民素质是现代化的基石,即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作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明的基石也同样是国民素质,人的政治观念与政治行为的现代化也同样是政治现代化的关键. 邓小平1985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时,首次强调了国民素质:“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

讲述——我在马来西亚的亲身经历!

讲述——我在马来西亚的亲身经历! 本人原本在国内做点小生意,一直努力想移民。几个月前终于下定决心,卖掉了房子,举家搬到马来西亚,这段时间感触很多,想把这边的所见所闻都写写,与各位想要移居马来西亚分享。 一般说来,人生离不开衣食住行,我就先从这些基础的开始说吧。生活环境 总的来说,这里空气非常适合,只要不在太阳下走路,几乎不会觉得酷热,而且空气里没有什么灰尘。与国内比,水的质量也很好,我喜欢喝茶,国内的自来水中有很浓的味道,泡茶有茶垢,这里几乎没有。小学读书的时候,马六甲海峡这个名字就印在了脑海里。都说马六甲海峡自古以来是世界海洋贸易的要道,但对我来说,“马六甲”这个名字总是带着一种诗意与梦幻的感觉。 这是一座小巧玲珑而又充满历史底蕴的城市,各种美食小店散步其中。如果你厌倦了国际化大都市,来这里居住享受轻松舒适的感受这个古城的每个细节,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马路很窄,很多路边店铺感觉20年前的样子,特别到了老

城区,简直觉得回到旧社会的中国,后来一打听,才知道马六甲老城区的房子居然大部分是沦为殖民地的建筑,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 这边的穆斯林相对来说算是温和的,大多数人还是很有礼貌的,不像中东那边的极端分子,加上华人社团比较团结,有自己完整的一套社会结构,从小孩子教育的华校到华人的公冢,马来人和华人几乎像两条平行线,很少交集,倒也相安无事,只是刚开始每天从早到晚从无处不在的清真寺高音喇叭定时响起的祈祷声有点麻烦,考虑到华人一样放鞭炮,烧香,烧纸钱,久了也就**惯了,现在几乎听而不闻了。在政治上,华人的确参与的很少,公务员什么的大多数给了马来人。但是,这也造成马来**多比较懒惰,反而华人普遍在经济上较为好一点。但是这里物价较为便宜,往来费用也低廉,空气还可以,生活在这里生活不会有太大压力,每天就像在这里度假吧。这里华人比较印尼华人来讲更团结,这边我遇到的几个华人跟我讲,因为印尼华人很多都已经改姓马来姓名,而且几乎放弃了自己的母语教学,所以像一盘散沙,很多华人小孩子甚至不会说华语。而马来华人有比较坚实的华人社团基础,比较不容易受欺负,而且马来经济相对较好一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大量补贴马来人,马六甲这里没有世袭的苏丹统治,城市里面华人人口占多数,感觉安全很多。

马来西亚华人的多种语言能力探析及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c9917791.html, 马来西亚华人的多种语言能力探析及启示 作者:牟瑛陈明辉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年第06期 [摘要]马来西亚华人普遍具有使用多种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国家教育政策的影响、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本文主要对这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由此探讨马来西亚华人多语能力的养成对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启示。 [关键词]多种语言能力;国家教育政策;家庭语言环境;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TT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8) 06- 0120- 03 凡是到过马来西亚的人,想必都会对当地华人的语言‘能力印象深刻。笔者在马来西亚T 作了近两年,这期间也往往折服于当地华人在交谈过程中多种语言使用之间的无缝连接。对大多数当地华人而言,华语、英语、马来语是必备语种。除此之外,他们也能用广东话、福建话、潮州话、客家话,甚至是海南话等地方方言与人交流,有些人还能够听懂淡米尔语。而与华人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国土上的马来西亚其他种族的人在这方面却逊色很多。占人口大多说的马来人除了会说马来语外,很多人甚至都不能用流利的英语进行交谈。当地华人是天生具有超常的语言天赋还是环境使然呢?每每与当地华人谈及此话题,他们表现出来的往往不是自豪,而是有些许无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马来西亚华人的多种语言能力呢? 一、国家教育政策的影响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多种语言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在全国的30多个种族中,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是人口最多的三个种族。其中,马来人约占67%,华人约占24%,印度人 约占7%。马来人的母语为马来语,华人的母语为华语(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汉语标准语被称为华语),印度人的母语为淡米尔语。而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说,马来语为国语,是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由于其曾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原因,所以在马来西亚英语是各种族之间的通用语言,而华语是当地华人沟通的共同语,淡米尔语则主要用于印度裔人群之间的交流。 为了推行马来语,马来西亚政府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尤其是在教育上致力于实现“单元化”语言目标,强化马来语的地位。 在小学阶段,占主体的国民小学(简称“国小”)以马来语为教学语言,即使是在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国民型华文小学(简称“华小”),马来文也是必修课,而且学时不能低于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