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经济生活总复习提纲

高一经济生活总复习提纲

高一经济生活总复习提纲
高一经济生活总复习提纲

(2)从我国现状看: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又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存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6.“兼顾效率与公平”——怎么办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何在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7、社会公平

(1)原因: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决定的;

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怎么做: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意义: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措施: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措施: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1.什么是财政?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它是以国家为主体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一次集中性分配,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2.什么是国家预算、决算?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

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3.什么是财政收入?其组织形式有哪些?

(1)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货币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根据国家取得收入的具体渠道,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简言之即税、利、债、费。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4.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怎样增加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受很多因素影响,但主要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2)①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②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5.什么是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用途有哪些?

(1)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2)财政支出按具体的用途,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6.什么是财政赤字?什么是财政收支平衡?

(1)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是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它对经济影响是复杂的,因此不能笼统地说赤字是有害还是无害。)

(2)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7.财政在我国发展中发挥了哪些方面的作用?

(1)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3)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是怎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

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通过价格的涨落及供求行情的变化,由市场来安排和调整的。哪种商品在市场上好卖,人们就扩大生产;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昂贵、供应紧张,人们就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以尽量降低成本。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配置。3.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是什么?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经济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

4.经济生活中制定和遵守市场规则有什么好处?诚实信用在市场经济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1)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法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只有制定和遵守市场规则,才能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①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②诚信缺失会直接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交易萎缩、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经济衰退。③诚实守信才能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④企业诚实守信,才能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5.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1)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要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2)(了解即可)作为国家,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因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和健全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6.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基本特征有哪些?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基本特征如下:)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7.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宝贵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加充分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8.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9.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哪些?国家应如何运用这些手段?(1)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2)国家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10.市场调节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什么还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我国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还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要求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

11.正确理解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1)二者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手段,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即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2)二者是不同的经济调节手段,有着不同的调节方式、特点和优势。

①市场调节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实

现对资源的配置,优势在于可以使生产者按需要生产、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价格能反映供求变化、生产效率较高等,但他又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不足。

②国家的宏观调控是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调节经

济活动,优势在于调节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但它是一种人为因素和主观性为,过度的政府调节会干扰和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作用。

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总体小康社会的成就及特点

(1)成就:微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宏观——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了解)

(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

二0二0年力争比二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

竞争力明显增强。

(2)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3)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4)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是什么?(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让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5.为什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6.怎样坚持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想,营造良好国际环境。7.怎样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3)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4)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8.怎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9.怎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费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0.怎样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11.怎样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12.怎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3.跨国公司的含义及意义

(1)含义:跨国公司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2)意义: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使经营活动延伸到世界每个角落;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4.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日益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这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5.我们应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对我们既是机遇,由是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我们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6.关于世贸组织

(1)世贸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它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2)世贸组织的职能:一是(组织谈判)组织多边谈判;二是(制定规则)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三是(解决争端)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3)原则:最重要是非歧视原则,通过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实现;还有市场准入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互惠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

7.我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3)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

(4)实践证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8.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挑战是什么?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经济风险增加。如数字鸿沟、绿色壁垒、倾销反倾销。

9.为什么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原因: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意义: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0.怎样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对外开放)?

(1)必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2)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3)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4)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11.什么是“走出去”?

“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12.为什么要“走出去?”

“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

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13.怎样“走出去”?

(1)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

(2)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14.为什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离不开参与经济全球化,更离不开独立自主?

(1)只有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更好地与各国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15.我国出口企业应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1)积极实施国际环境标志认证,加快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的步伐。

(2)加快发展“绿色产业”,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提高我国产品和相关技术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3)增强规则意识,了解世贸组织的基本规则,按照WTO的非歧视原则,反击各类绿色壁垒。

16.我国应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

(1)企业要主动适应国际惯例,敢于和坚决应诉,利用国际贸易中的有关法律法规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2)企业要注意规范自身的贸易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制止低价竞销,以维护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3)加强行业的协调和管理,齐心协力应对国外的反倾销指控。

17.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了解)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使生产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

②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以及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

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推动着经济全球化发展。

③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1.商品生产者重视产品质量的经济学依据: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基本属性,商品的质量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只有通过让渡使用价值才能获得价值,从而实现盈利,所以必须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解决通货膨胀的主要方法有:一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二是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方针,努力增收节支等措施。而要解决通货紧缩,主要靠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需要靠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3.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利:有利于我国进口,偿还外债,有利于我国企业升级转型,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弊:不利于我国出口,引进外资和吸引外国游客,会造成我国外汇储备贬值和缩水。

4.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人民币升值

带来的不利影响: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增加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5.分析价格下降(上涨)原因的常用表述语言(1)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量变小,价格下降。(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6.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7.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①一般情况: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加,价格升高,需求量变小。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要量的影响比较大。③在互为替代品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互为互补品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①调节生产规模;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8.从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方面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在分配领域做出调整: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加城乡劳动者劳动报酬,增

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这一系列措施意在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而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多少直接决定消费量大小,收入增长速度直接影响消费增长幅度,未来收入预期乐观可预支未来收入;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

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差距过大则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9.如何提高消费水平:(1)对国家而言,首先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不断增加就业

率,从而增加居民的收入,从根本上提高消费水平。其次,还要采取措施稳定市场物价。第三,国家要积极调整完善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总体消费水平。(2)对个人而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依靠自己的知识、技术、资本等因素获得更多的收入。(3)对企业而言,要积极关注市场需求,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提高好的服务,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10.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怎样的:(1)生

产决定消费。表现在: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

长,促进生产发展。表现在: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是消

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和生产积极性。 11.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公司要制定正

确的经营战略;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除此以外,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进行兼并和强强联合、提高经营者素质、优化组织结构等也是影响公

司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 12.如何解决就业问题:①从根本上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对劳动者的需求,增加就业岗位;②党和政府:从人民群

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③劳动者个人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即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培养起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13.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1)党

和政府要规范劳动合同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注意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依法惩处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2)企业等用人单位应增强法律意识,

严格守法,遵守职业道德,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3)劳动者本人,应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自觉签定劳动合同,增强权利意识和

法律意识,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

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合理、合法途径加以维护。

14.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家庭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储蓄是便捷的投资,因为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同在;债券是稳健的投资方式,风险较小、信誉高、利息较高,收益稳定,尤其是国债,有中央政府的信誉作担保,风险较小。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基金是指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担的风险投资方式,优势是:专家经营,专业管理,比较适合缺乏投资时间,精力的投资者。

15.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16.从收入分配(分配制度)角度回答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1)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宏观调控。由于人们在社会再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必然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所以我们应该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而有力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发挥财政维护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维护社会公平。(2)加快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健全和完善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实现社会公平。(4)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加强对垄断行业改革,切实推动经济的协调发展。

17.从经济生活角度回答如何实现社会公平: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人民收入,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收入分配。加大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⑶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⑷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分配秩序,打破行业垄断;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⑸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并贯彻落实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⑹加强法制建设,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反对就业歧视和工资歧视。⑺健全法制,加强道德建设,鼓励先富起来的人投入捐助慈善事业,增加第三次分配。

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对非公有制经济要与公有制经济一视同仁,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法制、政策和市场环境。

18.财政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19.财政是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20.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过少,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多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1.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2.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和措施:(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所以市场主体必须遵守各种市场规则;(2)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国家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3) 每个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23.诚信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1)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2分)②建设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4.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2)为了弥补市场调节不足;(3)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011年高一经济生活政治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分析)

2010-2011年第一学期期中评估高一(必修一)政治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5题,共75分) 2010年3月28日,由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博宥集团、江苏省南京市总工会主办,云南省民政厅协办的“奉献爱心,赈灾送水”援赠仪式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全国道德模范”陈光标以及“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丁书苗共同向西部干旱灾区捐赠总量达5300吨,价值1300万元的饮用矿泉水。 1.材料中向西部干旱灾区捐赠的饮用矿泉水( D ) A.是商品因为有使用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不是劳动产品 C.是商品因为进行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不用于交换 2.2011年2月小王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购买了价格为42万元的住宅商品房,其中首付现金12万元,在以后15年内分期付清银行贷款30万元以及利息8万元。这里的42万元、12万元、8万元分别执行了货币的________职能(A) 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3.在下图中,OQ表示外汇汇率变化情况,OP表示人民币币值变化情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曲线图正确的是(B) 4.货币的本质是( D ) A.商品 B.价值 C.一般等价物 D.等价物 5.假如在2010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每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________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________元,这会引起________。(A) A.8000 0.5 通货膨胀 B.4000 0.2 购买力降低 C.16000 2 纸币升值 D.2000 3 购买力提高 6.2010年11月1日到11月10日,只用了十天,一种名为PTA用于纺织服装的化纤产品价格每吨上涨了2675元。导致PTA价格上涨是因为棉价高烧两个月,市场急需找一种替代品,PTA就成为资金追击的目标。上述现象中该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是(B) A.价值决定价格 B.供求影响价格 C.生产决定价格 D.劳动生产率影响价格 7.如果1双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减少一半,那么一双皮鞋可以换( C ) A.1件上衣 B.4件上衣 C.8件上衣 D.16件上衣 8.2010年6月,万科、绿地、保利等知名房地产企业率先打出降价牌,开启降价序幕。这些企业这样做是因为(C) A.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B..降价会导致商品供过于求 C.降价会增加市场对该企业产品的需求量 D.降价会使商品价值量降低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

经济生活一.第一单元 1.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价格的因素 A.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B.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 3.价值规律基本内容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4.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5.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A.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反之亦然。 B.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其中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 C.商品需求量还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某件商品价格上涨,其互补品需求量下降。

某件商品价格上涨,其替代品需求量也上涨。 6.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A.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规模会缩小。 B.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当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投入。 7.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A.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 B.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当前收入越高,消费量就越大。未来预期收入越乐观,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差距越大,消费水平会下降。 C.物价水平也会影响消费。一般物价上涨,消费量下降 D.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对消费也有影响。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等消费心理会影响消费。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消费原则会影响消费。 二.第二单元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A.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消费反作用生产 ①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形成的新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期末高考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期末高考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一、主观题必背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直接因素)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价值决定价格(根本因素)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3)其它因素(间接因素)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实现的。 2、价格变动的影响有哪些?(注意曲线图题)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般来讲:价格降低——需求量变大;价格升高——需求量变小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若某商品价格上涨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值规律作用的体现、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之一)

①调节产量: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3、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和收入差距) ①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2)重要因素:物价变动 (3)主观因素:消费心理、消费观。 4、促进消费水平的措施 (1)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2)保进就来,增加居民收入。 (3)建立健全社全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收入预期。 (4)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5)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消费者要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5、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贵州省2020年高一上学期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期中考试试卷B卷

贵州省2020年高一上学期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期中考试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42题;共86分) 1. (2分) (2018高一上·双鸭山月考) 用陪驾交换电脑维修,用烹饪技术交换摄影技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技能互换”中,成为“技客一族”。关于“技能互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互换中的技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技能互换”是一种商品流通 ③“技能互换”作为非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④“技能互换”符合等价交换原则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分) (2018高一上·牡丹江月考) 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我们吃、穿、用所需要的物品,大多要用货币去购买。货币的本质是() A . 金属铸币 B . 观念货币 C . 一般等价物 D . 电子货币 3. (2分) (2017高二下·怀仁期末) 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部分,某校实行“校园一卡通”IC卡充值后,可用于购物、就餐、饮水,取代现金支付,极大方便了学生生活。这种刷卡消费的意义是() ①使货币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②减少了流通中现金使用量 ③相当于增加了货币发行量 ④使学生消费变得方便快捷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4. (2分) (2015高一上·临川期中) 假设有甲、乙、丙三种商品,它们的关系为当甲商品的价格上升10%时,乙商品的需求量变动为20个单位,当丙商品的价格下降10%时,乙商品的需求量变动为30个单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甲商品的价格上升10%,丙商品的价格下降10%,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了10个单位,据此类推它们的关系可能是() ①甲乙商品互为互补品②甲乙商品互为替代品 ③乙丙商品互为替代品④乙丙互为互补品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5. (2分) (2017高一上·天津期中) 下面漫画反映出,当前部分学生存在()

高一经济生活月考试题

2014 年秋季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一政治 本试题卷共两个大题,34小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涂到试卷答题卡上。 3.将非选择题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试卷带走。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 本题共30 小题,分,共60 分。) 1、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截至2013年12月2日,生姜、大蒜价 格累计降幅已超过5.0%。吃大蒜可增加营养、改善食欲,还可防治多种疾病。这里所说的可增加营养、改善食欲、防治多种疾病是指( )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的交换价值 C.商品的价值 D.劳动产品的价值 2、货币出现以后,人们把货币看得很神秘,把货币看成是财富的象征,这是因为 A.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B .货币是商品,有价值 C.货币是由贵重金属来制造 D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没有稳定收入的人士很难申请到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因为银行信用卡是 A.商业银行对年满18周岁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B.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C.商业银行对拥有房、车等资产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D.商业银行对喜欢提前消费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4、信用卡之所以被消费者青睐,是因为它( ) A.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B.在使用上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C.能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D.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的扩大 5、小李考到驾照后看中一款标价1 7万的大众宝来轿车,在首付9 万后。小李通过银行按揭8 万购买了此车,材料中的17万,9万和8万分别执行了货币的

高中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总结精华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货币的职能: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劳率’↑生产品量↑劳时’↑ 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定社会生产率的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引起。 ③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可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改变同一时间内创

经济生活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生活期中考试题及 答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高一经济生活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政治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货币;吃、穿、用所需要的物品,大多要用货币去购买;享受市场提供的服务也要支付货币;等等。其中,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 B金银 C一般等价物 D纸币 自2006年7月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下跌,一度跌破每桶57美元大关。作为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做出原油日产量自2007年1月1日起减少120万桶的决定。据此回答第2——3小题: 2、材料中的“57美元” ①是观念上的货币②体现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③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④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3、造成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终决定因素是 A供求关系的状况 B价值的大小 C 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的产量 D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决定 4、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时出现的现象是 A商品供大于求 B商品供不应求 C商品供求平衡 D市场商品旺销 5、目前在许多大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营建支出体现了 ①生存资料、享受资料的消费②恩格尔系数的提高③人们投资方式的多样化④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各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往往会在汇率上表现出来,如美元对日元的汇率,近年来就一直在1美元合80——140日元之间波动。据此回答第6——7小题:6、上述材料表明 A一国货币的价格是由他国货币的价值决定的 B一国货币的价值由他国货币的价格决定 C汇率反映两国货币之间的比价关系 D汇率反映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7、使用外汇必须与本国货币折算,这就需要确定 A汇率或汇价 B出口商品价格 C进口商品价格 D外汇储备数量 8、汽车销量的增加会导致汽油需求量的增加,反过来,油价的上涨又会使买车一族变得十分谨慎,因为汽油和汽车 A是互补商品 B功能趋同

高考《经济生活》必背基本知识点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价值决定价格。由于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导致价值量增大,这是造成物价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3)纸币发行量。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其他因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对物价上涨起了助推作用). (1)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有不同影响。)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影响人们消费选择:替代品比较多的商品,其价格上涨后,消费者会选择替代品。在互补商品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不仅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上升,反之,也是这样。) (1)调节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减少产量;相反,会增加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

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相反,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拓展延伸】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以及稳定物价的措施 原因 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③稳定物价,防止通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以人为本。 措施 提示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市场监管+宏观调控 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客观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同时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也有密切的联系。) (3)物价水平。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物价上涨,购买力普遍降低;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高一经济生活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期中考试试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说明: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全国各地群众向灾区捐献帐篷、衣物、粮食等,这些救灾物 资 A.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是劳动产品B.是商品,因为它们具有使用价值 C.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没有用于交换D.是商品,因为它们满足了灾民的需要 2.货币的本质就是。 A.等价物B.一般等价物C.价值D.交换价值 3.上海世博会的平日普通票标价为160元人民币。这里的“160元”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世界货币 4.原先100美元兑换729元人民币,现在,100美元兑换680元人民币。这一变化说明: A.美元汇率升高B.人民币贬值C.美元升值D.美元汇率跌落 5.如果商品生产者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A.缩短降低B.缩短增加C.增大增加D.增大减小 6.某企业积极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使该企业 A.生产商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B.生产的产品质量得到提高,提高市场竞争力 C.生产的商品价值量不断下降 D.有利于增加企业利润,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7.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使相关药物不断走俏,作为治疗流感专用药物“达菲”的主要原料——八角,在南方主产区价格持续上涨。这说明商品价格 A.受供求关系影响B.由价值量决定C.围绕价值上下波动D.能调节生产规模 8.决定商品价格既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跌的最终原因是 A.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关系是不断变化的B.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C.因为价格变动具有调节社会生产的作用D.价格变动与供求关系是相互制约的 9.2010年3月25日起,受郑西高铁开通影响,郑州至西安航班全部停飞。“火车一提速,飞机就遭殃”。这是因为 A.二者是替代关系B.消费方式决定生产结构 C.二者是互补关系D.供求关系对生产有决定性影响 10.下列几类商品,价格变动对其需求影响程度较小的是 A.笔记本电脑B.等离子电视C.粮食、食盐D.轿车 11.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2012年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日益多样,除枣泥、豆沙等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冰激凌等新式月饼。多样化的月饼消费 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 B.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升级 C.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 D.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月考试卷

儋州市第三中学高一年级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美国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规模将是人与人通信业务的30倍。这再一次加剧了世界各主要国家对这个“万亿级产业蛋糕”的追逐。这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B.生产决定消费 C.消费规模决定生产规模 D.消费需求决定生产需求 2.2012年5月9日是母亲节,京津城际天津客运段车队乘务员们以“感恩母亲之旅”为主题,特别准备了5 000束康乃馨,向乘坐京津城际列车的中外母亲们送去温馨的祝福和问候。内2009年8月1日京津城际列车通车以来,由北京来津的旅游团体,比开通前增加了35%。这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C.生产和消费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D.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3.消费对生产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下列能直接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措施有()。 ①对农民实行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②提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③提升房地产和证券交易税率④某地政府向居民发放消费券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推动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适当退出,切实把国有资本投资重点放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据此回答4~5题。 4.对国有企业实行改革有利于()。 ①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②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④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我国之所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 A.适合了我国不平衡、多层次的生产力状况 B.代表了我同经济发展的方向 C.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D.是公有制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6.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及分析报告在安徽合肥公布,500强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总数的66.2%,所占比重比上年略有上升。这主要表明()。 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高越好 B.国有经济应在各个经济领域占支配地位 C.国有企业的数量在持续增加 D.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在持续提升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推行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企业产权实现多元化,相当一部分国有经济已变为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①会逐步取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②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生活与消费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 度和流通手段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4.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 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 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 绕价值上下波动。 7.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规模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8.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 9.消费结构的含义?变化趋势?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 10.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

高一《经济生活》期末复习资料之填空题_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是。 商品是。商品的基本属性是和。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地充当的商品,就是货币。 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通过一定数量的表现出来的商品,叫做价格。 执行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其公式是。 货币的其他职能包括、、。 3、纸币是由发行的、使用的。 纸币之所以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是因为它的低,更易于,避免了在流通中的磨损。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信用工具——常见的信用工具有和。 经济往来中的两种结算方式包括和。 信用卡是具有、、、等部分或者全部功能的。可以减少的使用,简化,方便,增强。 支票是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活着持票人的票据。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和两种。 2、外汇——。 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叫做。如果用100单位人民币能够换到更多的外币,说明人民币汇率,外币汇率。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对外保持,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等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来实现的。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 当供不应求时,商品,购买者,销售者,于是出现“”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当供过于求时,商品,销售者,购买者,于是出现“”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 2、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最终是由决定的。是的基础,是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与个别劳动时间、个

高一经济生活期中考试试题政治

株洲市凤凰中学201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政治 一、选择题(下列小题中,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有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09年4月6日,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透露,兽首因中国藏家蔡铭超“拍而不买”而流拍,有法国企业表 示,如持宝人同意,愿意集资购买后归还中国。假如某法国企业把集资购买的圆明园兽首,无偿的赠送给中国,这时的兽首当然不再是商品,是因为() A.它是中国流失文物B.兽首不会扩大再生产 C.它没有用于交换D.它是非劳动产品 2、货币的本质是() A.一般等价物B.商品C.金银D.人类劳动 3、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顾客用20元钱买了10斤苹果B.顾客买了3斤苹果,三天后付款 C.顾客用20元钱可以购买10斤苹果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订10斤苹果 4、现在在报刊上经常看到CPI,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当CPI>3%的增幅时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当发生通货膨胀时,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提高了B.存款能买到的实物增加了 C.人们会更愿意把钱存起来不花D.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了 5、“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常被用来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众消费观念发生变化B.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人民生活质量提高D.商品市场日益繁荣 6、当我们去电影院时,会发现3D版电影的票价比普通电影的票价一般要高,其根本原因是()。 A.3D电影画面立体感更强B.看3D版电影的观众更多,供不应求 C.3D版电影的技术含量较高,价值量大D.3D版电影出现卖方市场 7、李红在春节前买了数码相机、漆线雕等礼物,租了一辆小汽车回老家探亲访友,并用按揭付款方式购买了高 彩电。下列正确反映李红消费过程的消费类型是() A.钱货两清消费、租赁消费、贷款消费B.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贷款消费 C.钱货两清消费、生存资料消费、贷款消费D.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8、在商场里,我们可以看到商品的陈列是很讲究的,如在鸡翅旁边陈列炸鸡调料,在牙刷边上摆放牙膏。商品这 样陈列() A.使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B.是因为它们是功能相近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C.能使商品的价格处于上涨趋势D.因为它们可能是互补品,能够有效地刺激顾客随机购买的欲望 9、有对夫妇筹资开了个小饭馆,夫妻既当老板又当服务。他们把农民卖不出还去的小南瓜加工成美味食品,远近 闻名。后来,生意越来越红火,他俩开起了连锁店,取名“小南瓜”,雇工经营,自己当老板。材料中“小南瓜” 连锁店属于() A.集体经济B.混和所有制经济C.个体经济D.私营经济 10、几年前,王先生投资10万元开了一家服装店,以经营时装为主,受到了很多年轻消费者的欢迎。经过几年的 发展后,现在的王先生又同另外两人分别以资金60万元,土地(50万元),设备(30万元)共同成立了一家服装公司,他们各自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这家服装公司属于() A.股份有限公司B.个人独资公司C.合伙企业D.有限责任公司 11、经理:“你今年才32岁,怎么已经有38年工作经验?”求职者:“毫不奇怪,那是因为加班过多的缘故呀!” 上述幽默对话突出说明() A.我国劳动者的维权途径不畅B.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维护权益的基础C.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的唯一目的D.侵犯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的现象不容忽视12、在今年大学新生的入学装备中,“苹果”成了学生们最爱的品牌之一,随着苹果系列在社会上的日渐普及,不少 大学新生已将“苹果”视为开学必备。据记者调查,其中部分学生的家庭收入并不是很高,造成这种“宁肯让父母在家受累,也不能让自己在校吃穿用比别人矮半截”的消费行为的心理主要是() A.从众心理B.攀比心理C.求实心理D.理性消费 13、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国家经济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对适度消费的理解正确的是() A.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B.现在有消费贷款,花钱可以随便些C.既不滞后,又不超前,既不人为控制,又不盲目攀比D.有钱也不花,尽量节约 14、张明的父亲是公司老板,经常在外跑业务。在跑业务的过程中,住宿、给家人买东西等经常要随时付款。对 于小明父亲来说,最方便可靠的付款方式是() A.付对方现金B.使用信用卡C.去银行划款D.付对方支票 15、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是要() A.发展经济,降低消费品的价格B.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C.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D.提高商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16、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在通常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 A.该家庭的生活水平高B.该家庭的生活水平低 201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共3页

高一经济生活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高一经济生活教学计划及 教学进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福泉四中孟信炎 教材分析: 在《经济生活》中,我们从学生身边的经济现象讲起,从学生天天都见到的商品讲到价格和价值,讲到消费和消费观,然后从消费追朔到生产,引出经济制度,讲到劳动和经营、劳动者和企业,再讲到收入和分配,包括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讲到税收和依法纳税,最后专门用一个单元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讲到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就是说,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向学生讲解经济生活的常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要以生活为主线,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努力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融入生活题材之中,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2、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又必须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要把教师主导的“目标一策略一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一体验一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

标准的能力。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材的呈现方式,尝试和确定教学方法,如,基于案例教学的方法,基于问题教学的方法,基于情境教学的方法等。 3、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根据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特别是要大力倡导有利于掌握科学方法、孕育创新精神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要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让学生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注的问题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4、建立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构建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观察生活、探究问题、领悟知识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以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创造积极的心理环境,并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加强教师的体验和反思,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学生情况分析 我任教五个班,除了一个是重点班之外,其他四个都是普通班。思维水平高一些、学习态度比较端正,他们对经济生活的理解更容易。由于经济生活比较贴近现实,普通班学生应该也不会有太大问题。最关键的是高中的思想政治和初中的思想品德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也有所差异。 教学措施 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重点班学生在教学上应更深一些,对知识点的挖掘要更深入;普通班应采用更加浅显的现实的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重点总结

必修一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重点知识点不完全归纳(仅供参考)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本质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同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2)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3)两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2、金银充当货币的原因: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联系:①都表现为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②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6、外汇和汇率:【多数选择题,会考汇率提高或降低的影响】 (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①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主要是指人民币既不贬值,也不升值。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②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币升值后果 (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中国进口。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②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盈利增加。③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④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中国资产出卖更合算。⑤中国RMB国际地位提高。 (2)负面影响:①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②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一定的伤害③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④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是宗教、习俗。②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与价值的关系。①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②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多数选择题】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者意义。A、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有利地位盈利。B、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不利地位亏损。C、相等不亏不赚。它决定了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社会劳率↑单位时间产品数量↑劳动时间↓【多数选择题】 ①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关系: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在价值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价值量就会减少,所以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单商品价值量×使用价值总量=价值总量)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

荥阳高中2019高一经济生活期中考试

荥阳高中09-10高一经济生活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选出并填涂在答题卡上,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4分) 1、你认为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商品() A、自己吃掉1千千克 B、支援灾区1千千克 C、做饲料喂猪2千克 D、卖给国家1千千克 2、由上题的答案可知,商品是() A、用来交换的商品 B、交给国家的劳动产品 C、供他人消费的劳动产品 D、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以往,手机功能繁琐,使用数据业务往往需要复杂的设置和操作。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移动公司按照客户在外观、开关机、一键上网专用键、菜单呈现以及服务内容等方面要求,与著名厂家联手为客户“量身定制”了“心机”。据此回答3—4题 3、手机用户对手机功能有不同的需求,说明人们关注()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的价值 C、商品的交换价值 D、商品的价格 4、中国移动公司和手机生产厂家为客户量身定制手机主要是为了() A、生产出更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 B、更好的实现商品的价值 C、尊重顾客的上帝地位 D、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2019年“十一”,小张在国美商场看到一台最新款的42英寸的液晶电视标价8888元。据此回答5—6题: 5、这“8888元”是() ①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③现实的货币④观念的货币⑤商品的价格⑥商品的价值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⑥ 6、上述材料中的8888元是由商品的()决定的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7、春运高峰期,客运票价上浮,可以有效分散客流,实现客运有序运行,其经济学道理是() A.供求关系影响价格B.价格影响供求关系 C.价格与供求关系相互制约D.等价交换并不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 8、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4小时,价值为30元,如果生产者A 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2小时。那么,A在8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产出的商品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A、2,60,15 B、2,60,30 C、4,60,15 D、4,120,30 9、一定时期,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3000亿元,纸币的发行量为60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2.5次,则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货币的() A、2元 B、1元 C、0.5元 D、0.25元 10、某村流通35年,被村民称谓“村币”的硬纸片,被国家查处并取缔。这种硬纸片印刷规范,且正面印有“XX村专用”等字样,面额从1元到50元不等。这种“村币”之所以被取缔,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是因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