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程标准教材与大纲版教材对比

新课程标准教材与大纲版教材对比

新课程标准教材与大纲版教材对比
新课程标准教材与大纲版教材对比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与大纲版教材对比解析一、能力要求方面的对比分析

大纲版《考试说明》对学生生物学科能力的考查要求包括: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的能力四个方面。新课程标准的《考试大纲》对生物学科能力的考查依然是这四个能力,但是四个能力中的都有一些微妙的变化。现列表比较如下(黑体表示改变的部分):

大纲版高考强调对考生“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知识能力并重,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核心.而新课程标准更强调新课程规定的“知识、方法、能力”,全面考察双基并注重学科能力的考察。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落实,既重视知识本身,也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关于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等。

(一)强调知识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重理解。

(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应用。

(三)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察,这个科学素养考察从那些地方考呢?从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知识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考什么?就考这个。重能力。

与大纲版相比更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这是能力方面要求的变化,其变化相对是稳定的!

二、内容的变化方面的对比分析

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包括“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3个模块;选修部分有“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个模块。

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学生在学习了生物1的内容之后,可以学习生物2的内容,也可先学习生物3的内容。在修完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进行选修模块的学习。

每个模块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价值如下。

“生物1:分子与细胞”模块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生物2:遗传与进化”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

“生物3:稳态与环境”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领悟

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模块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本模块适于继续学习理工类专业或对实验操作感兴趣的学生学习。

“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围绕生物科学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保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较全面地介绍了生物科技在社会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适于继续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类专业及直接就业的学生学习。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的变化:

必修部分的变化

课程内容组成上的变化:

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抛弃学科体系,综合考虑高中学生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生物科学的发展需要,对原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增补和整合,精选出三个模块,即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

课程内容的具体变化:

《分子与细胞》模块整合了大纲教学内容中的“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及“生物的新陈代谢”三个章的内容,删掉“生物的新陈代谢”一章中“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和“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四节的内容,增加了“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

样的细胞”、“研究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探讨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及“细胞膜系统结构功能”、“细胞的凋亡”等内容。《遗传与进化》模块整合了原大纲教学内容“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三章内容。删掉第五章中“生殖的类型”和“个体发育”两部分,增加“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等内容。

《稳态与环境》模块整合了大纲教学内容必修部分中“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与“人与生物圈”三章内容。删掉“生物圈稳态”中部分内容,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生态因素”等内容。增加了“探索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选修本“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第一章)、“群落的演替”及“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等内容。

在三个必修模块中保留了原来必修部分十二个实验中的七个,补充十五个,合计有22个实验,此外,在《课标》活动建议部分还增加了八个搜集资料活动、六个调查活动及一个参观活动、一个学生讨论活动。

选修部分的变化

三个选修模块除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和发酵工程、酶工程等少数的内容来自原大纲教学内容的选修部分,其余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全新的。选修模块共有14个实验,除“DNA粗提取和鉴定”这个实验外,其余13个实验全部集中在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都是全新的内容。

变化的特点

新课程内容变化的特点是内容多而新,实验内容及其他活动多,体现生物科学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注重生活性,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比分析新课程标准和大纲教材的内容,找到新课标中新增加的知识点、新增加的实验、更加突出的重点等,以及新课标删减的章节和知识点,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清楚其变化便于更好的教和学。

三、知识体系方面的对比分析

与传统的大纲教材相比这套新课程教材在完全遵循高中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了一个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反映现代生物科技进展的全新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情感培养体系。

新课程的知识体系与大纲版教材的知识体系有着很大的不同,新课程的知识体系分模块教学,必修部分包括“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3个模块;选修部分有“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个模块。在这6个模块中,必修模块为选修模块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奠定了基础,在必修模块中,《分子与细胞》模块为学习另外两个模块奠定了知识和能力基础。

课标教材《分子与细胞》:突出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这条主线,围绕系统的层次、组成和结构、功能及发展变化来逐步呈现知识,最终形成“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一体系。将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来学习,正是给学生传递一个生命现象不同于其他的物质现象,有其独特的复杂性、整体性、系统性和生命性的观点。以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来介绍,是将生物学的微观世界和人类的宏观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改变了以前教材只注重于从化学的视角来认识生命现象的偏差。

课标教材《遗传与变异》:基于人类对基因的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这一主线,来构建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这一知识体系。强调的是人类对于生命现象的本质认识,以及这一认识的研究和形成过程,教材呈现人类的认识过程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的潜能,促进学生学习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精神,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课标教材《稳态与环境》: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生命系统的稳态的维持为主线,构建生命系统的稳态与环境的关系,强化人体稳

态的调控和健康,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干扰和保护这一知识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既强调了生命系统的稳态有其自身的调节机制,也呈现了生命系统的稳态受到环境的影响,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作为生命系统来说,其稳态不仅仅有其自身的调节,还与所处的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对于人类的行为而言,是干预生命系统稳态变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体现每个模块独特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大纲教材以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为主线,是按照: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续,生物与环境,实验、实习和研究性学习六部分。围绕生命活动所表现出的基本生命特征来构建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这一体系。设计意图: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和自我保健知识,以及知道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应用。

新课程标准的教材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2、课程内容的具体变化

《分子与细胞》模块整合了大纲教学内容中的“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及“生物的新陈代谢”三个章的内容,删掉“生物的新陈代谢”一章中“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和“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四节的内容,增加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建立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模型建构”、“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细胞的凋亡”等内容。

《遗传与进化》模块整合了原大纲教学内容“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三章内容。删掉第五章中“生殖的类型”和“个体发育”两部分,增加“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假说——演绎法”、“基因在染色体上”、“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等内容。《稳态与环境》模块整合了大纲教学内容必修部分中“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与“人与生物圈”三章内容。删掉“生物圈稳态”中部分内容,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生态因素”等内容。增加了“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植物生长调节剂”、“群落的演替”及“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等内容。

在三个必修模块中保留了原来必修部分十二个实验中的七个,补充十五个,合计有22个实验,此外,在《课标》活动建议部分还增加了八个搜集资料活动、六个调查活动及一个参观活动、一个学生讨论活动。

四、基础知识点(新教材增改处)

生物必修一

1. 单细胞生物依靠一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2.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1)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细胞代谢。(2)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是细胞细胞增殖、分化。(3)遗传和变异的基础是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3. 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4.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5. 植物不具有系统这一层次。草履虫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6. 蓝藻的种类包括颤藻、念珠藻、蓝球藻和发菜。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寄生或

腐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7.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有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建立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结构的统一性。

8.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R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甲基绿使DNA

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叶绿体、线粒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9.植物体内常见的多糖有淀粉,它是植物细胞中主要的储能物质,还有纤维素,它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动物体内常见的多糖是糖原,它是人和动物细胞中主要的储能物质。

10. 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 ,有些脂质还含有PN 。与糖类相比,脂质分子中的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它们通常不溶于水,易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

11. 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这些大分子称为多聚体。每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12. 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膜是它的边界。

13. 制备细胞膜时,一般采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这是因为这样的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制备细胞膜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将实验用的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会吸水涨破。通过离心方法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14.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15.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燃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16. 细胞核的分布: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17. 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8. 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9. 糖被(糖蛋白):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和糖类结合而成。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作用是:细胞识别、信息传递。

20. 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21. 胞吞和胞吐的特点:物质穿过细胞膜层数为0层,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22.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3.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4. 使酶失活的因素有过酸、过碱、温度过高。

25.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6. 细胞分化具有普遍性、持久性,存在于整个生命进程中;不可逆性;就同一个个体来说,分化的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信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7. 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28. 细胞衰老的学说有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

29. 细胞凋亡: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30. 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细胞损伤和死亡。

31. 癌细胞: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细胞。

32. 致癌因子大致分为三类: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33. 致癌机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34. 原癌基因的作用: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的作用: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分裂。

生物必修二

1. 萨顿假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2. 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基因在体细胞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基因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的基因中的一条,染色体也只有面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如此。

3. 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4.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5.基因与DNA分子的关系(1)每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2)DNA分子上只有部分碱基参与基因的组成。(3)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6.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

7.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特点:①多样性: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②特异性:每一个DNA分子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③稳定性。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8. 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一般是单链,长度比DNA短;能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种类:mRNA、tRNA、和rRNA三种。

9. 基因对性状的间接控制的实质: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的实质: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0. 基因与性状间的对应关系(1)生物的绝大多数性状受单基因控制。(2)生物的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如人的身高。(3)生物的性状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是生物的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11.基因突变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

基因结构的改变。对后代的影响(1)若发生在配子中,将传递给后代。(2)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但有些植物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

12. 诱发基因突变的外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内因:DNA 分子复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

13. 基因变异与染色体变异的区别(1)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单个基因的改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异,而染色体变异是比较明显的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异。(2)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变异。

14.基因工程的应用(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①目的:获得高产、稳产和具有优良品质的农作物,培育出具有各种的作物新品种。②实例: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③意义:抗虫基因作物的使用,不仅减少了农药的用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①实例: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胰岛素。②过程: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 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内获得成功的表达。(3)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实例:利用转基因细菌降解有毒的化合物,吸收环境中的重金属,分解泄漏的石油、处理工业废水等。

15.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1)两种观点①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②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应该大范围推广。(2)我国的态度:十分重视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16.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正确观点: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错误观点: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形状是可以遗传给后代。意义:(1)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2)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17.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历史贡献①合理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②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③科学解释了生物的生物的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

18.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局限性①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做出科学解释。

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③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炸等现象。

19. 种群定义: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①是进化的基本单位。②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基因传给后代,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20. 共同进化的含义: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1. 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1)有些学者认为: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累积,而不是自然选择。(2)有些人认为: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种群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种

交替出现的过程。(3)在现有的生物进化理论中,影响最广泛和最深远的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生物必修三

1.组织液、淋巴、血浆的异同点: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Na+和Cl-(无机盐离子)。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2)酸碱度:pH 为7.35~7.45,与血浆中的HCO3-和HPO42-等离子有关。(3)温度:370C

左右。

3.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原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

4. 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5.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的可能原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和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6.大脑皮层的功能:人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即可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7.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1)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2)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永久记忆。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及神经元之间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8.促胰液素的发现:斯他林和贝利斯提出的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进胰液分泌的促胰液素。

9.T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的作用:①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②加强免疫细胞的免疫功能。

10.免疫学的应用(1)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2)人工标记的抗体可以检测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3)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11.尝试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1)常用方法: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 ,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2)变量分析:自变量:不同浓度药液。无关变量:处理溶剂剂量、处理时间长短、植物材料条件相同等。

12.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13. 赤霉素(1)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2)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14. 脱落酸(1)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2)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15. 细胞分裂素(1)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2)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

16. 乙烯(1)合成部位:植物各个部位。(2)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

17. 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如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使其含量增高,反过来又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18.植物生长调节剂含义: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

19.植物生长调节剂具体应用(1)用乙烯利催熟。(2)用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3)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简化酿酒工艺、降低成本。

20. 应用时的注意事项(1)在农业生产中,要综合考虑施用目的、药物效果、药物毒性、药物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2)还要考虑施用时间、处理部位、施用方式、适宜的浓度和施用次数等

21.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其可应用于: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

2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样方法步骤: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求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适用范围:植物及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等。样方面积:草本1m×1m;灌木4m×4m;乔木10m×10m。取样关键:随机取样。计数:样方内的和两边一角的个体。

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2)标志重捕法

步骤: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放回原来的环境—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个体中标记个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计种群密度。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数量变动:在研究期间,应没有迁入迁出。

23.种群的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4.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步骤:提出问题——提出假设——数学建模——检验或修正

25. 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1)影响因素:①自然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②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2)数量变化: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3)研究意义①防治有害动物;②保护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③拯救和恢复濒危动物种群。

26.“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原理:(1)用无菌马铃薯或肉汤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2)在理想的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 ”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S ”型曲线。

27.“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步骤(1)加培养液,将10mL 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2)接种:将酵母菌接种于试管中的培养液中。(3)培养:将试管在28℃条件下连续培养7 天。(4)计数: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估算。(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将所得数值用增长曲线表示出来,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增长曲线的总趋势是种群数量先增长,然后趋于稳定,如果再继续培养,种群数量又增长。

28.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研究的问题:①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群;②种间关系;③群落的演替;④群落空间结构;⑤各种群占据的位置;⑥群落的范围和边界。(3)基础: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29. 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衡量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的多少。(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30.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调查方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算法。(3)探究步骤①准备:制作取样器、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特征;②取样:去表土;将罐按入土中;花铲取罐;塑料袋保存;③采集小动物:常规方法:诱虫器;简易方法:镊子或吸虫器取虫。④观察和分类: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便于记录;借助动物图鉴查清名称;使用放大镜、实体镜观察。⑤统计和分析:统计结果;完成研究报告。(4)结论:不同群落优势种不同;不同季节、不同地点丰富度不同;环境条件越优越,丰富度高。

31. 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演替原因: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2. 演替类型(1)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裸岩上的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实例: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灌木丛——森林。如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3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1)不合理方式:如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等。(2)合理方式:如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等。(3)结果: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34.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1)原因: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殖活动(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且成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2)目的: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

的道路。(3)措施: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4)预期结果:

预计到2010年,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望得到明显改善,调节气候和洪水流量的功能将大大增强。

35.“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探究:

案例1(1)实验假设: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2)实验设计:实验组:土壤不做处理;对照组:对土壤不做任何处理。

案例2(1)实验假设:土壤微生物分解淀粉。(2)实验设计:实验组:A烧杯中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对照组:B烧杯中加入等量蒸馏水。

36. 信息含义:日常生活中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信息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物理信息: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动物的性外激素等。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信息。如蜜蜂跳舞、雄鸟的“求偶炫耀”。信息传递的特点:双向性。

37. 信息传递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8. 信息传递的应用: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如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就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对有害动物防治,如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39. 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40.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结构稳定指生物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功能稳定指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相对稳定。

41. 生态系统稳定性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42. 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生态系统难以恢复。

43.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特点: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44.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特点: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破坏)后,其恢复速度和恢复时间不同。

45.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呈负相关,但苔原生态系统除外。

46.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47. 生态缸设计基本原理:依据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注意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

48.我国人口现状:采取的措施①20世纪70年代,全面推进计划生育工作②1 982年,将计划生育定为一项③200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结果:①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②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49. 前景(1)原因:人口基数大,人口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2)目标:2010年,人口总数不超过13.6 亿;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5亿左右)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50.对应的措施(1)控制人口增长。(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例如:

①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②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④推进生态农业。

51. 生态环境问题类型及主要原因:(1)全球气候变化:CO2 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2)水资源短缺:①人口多②污染严重(3)臭氧层破坏: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4)酸雨:化学燃料的燃烧(5)土地荒漠化:植被的破坏(6)海洋污染:①污染物通过河流和空气进入海洋;②石油泄露和倾倒污染物等(7)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生存的环境被破坏

52. 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全球性。

53. 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54. 生物多样性的内容: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55.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3)直接价值:①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价值②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56. 保护类型(1)就地保护:指在在原地建立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意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2)易地保护①含义: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②实例: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③意义: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3)其他生物技术①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②利用人工受精等,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57.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58. 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01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 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 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 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基本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 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 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 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 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 有个性的过程。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

新形势下中学英语老师面临的新挑战

新形势下中学英语老师面临的新挑战 时间:2013-05-30 00:00:00 来源:现代教育参考2013年2期作者:帅宪成 [摘要] 当今的信息化的时代,随着英语课程、教材改革和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家长对教育的期望越来加大,每一个英语教师都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 [关键词]英语教师;挑战 当前,全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教师的素质已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素质的高低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新修订的《规范》,更加注重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自身修养,强调职业精神,尊重道德属性,既看到教师职业神圣性的一面,也考虑到其作为一种社会职业的平凡性;承认教师的职业境界是有层次性的,既有适度超前的水平上的要求,又明确了不许超越的行为底线。 随着英语新教课标颁布实施,素质教育已在我省(湖南省)展开,且已形成主流。从反馈的信息看,新教材并未完全充分发挥其优势。本人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与当前的中学素质教育要求脱节。每一个英语教师不仅都面临改进外语教学方法和提高外语教学水平的教学问题,而且还要面临来自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问题,有些教师每天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甚至厌教。所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继续教育的力度,才得以保证新教材、新教法的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我国的外语教育水平的提高。对老师也是一个保护。 一、加强教师师德修养 英语教师首先要提高思想素质,,更加注重从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应有良好的师德和人格魅力,教师不但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还是优良品质和行为的示范者。把热爱你的岗位和关心学生要放在首位,具有敬业奉献精神,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以良好的形象、高尚的品德、文明的举止和行为习惯影响学生,讲课要有激情,要有幽默感。要容忍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不失时机的用你热情洋溢的语言来鼓励你的学生,来表达你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退一万步说,你不一定要爱你的学生,但要让你的学生能感觉得着你的关注,尊重学生人格,敢于向你的学生认错,维护学生权益,以平等的心态走进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二、更新教学观念,具备创新意识 优秀的教师除了用心去教,还要善于思考。教师不仅要追求升学率,还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你必须要有一定的教学艺术,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爱上你的英语课。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使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得以发挥。整个一堂课下来,教师和学生都体验了成功感。再者,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新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主动的去想、甚至创造性的去运用和解决问题。当前,改革英语教学的核心就是创新精神。为此创新、创新、再创新,才是教师职业的特点,如何创新?除了很强的专业素质外,还要彻底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也需要不断改变。创新教育不仅是课堂内教育,还有课外的教育。它还是学校、教师、家庭的全面教育。这样教师才能成为真正有创造精神的学者,从而培养出有实践能力有创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三、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 首先英语教师的身体素质要全面发展,其次要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质系统。遇事要沉着冷静,三思而后行。敢碰硬,不硬碰。凡事讲究方式、方法。欧洲有个博学经典:难能理宜停,难处之人宜厚,难处之事宜缓,难成之功宜智。同时也要提高理论素质,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外语教育等等,以理论指导教育工作。英语教师应做到自信积极,乐观向

苏教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2020年全国卷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教育部宣布取消考试大纲2020年高考注意什么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2022年前全面取消考试大纲 高考命题将以高校要求为依据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作为高招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高中教学质量、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而针对考试命题的深化改革,则是《意见》中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 《意见》要求,各省(区、市)要结合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同时,从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试题形式、科学设置试题难度和加强命题能力建设三方面提高命题水平,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学习基本需要,不断完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并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一般分为七个维度(不同的地区或学校结构略有差异),分别是“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表现能力”,而在广义上,学生在校阶段所获得的奖项、奖励(如学科竞赛),都可以被看做是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而与一些含金量较低的软性奖项相比,学科竞赛类的奖项会在多元录取中受到更多高校的认可。 吕玉刚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考有效衔接,防止简单的、片面的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坚决克服这种倾向,这也是为了从“应试”教育模式向“全面育人”教育方式转变而实施的积极举措。

但对于全国绝大多数普通中学来说,这样的举措使它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目前高中阶段的教学,实际上是围绕考试大纲展开的教学设计,针对高考考纲,学校制定了高一到高二的知识讲解顺序,并在高三进行机械但有效的刷题训练。 本次《意见》要求高考(包含选考和统考)不再设置考试大纲,而是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这就对学校提出了三个挑战: 一、课时不足: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所需授课课时数量远超高中可用课时数,这就使得高中不得不将大量学习任务下放,教师在课堂上只讲主干、讲重点、讲方法,而教学效果则更加倚重学生日常的自学——这对目前推崇精细化教学的高中,是一种颠覆; 二、教师需要二次成长: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有大量的内容是远超目前高考的难度和复杂度的,目前主流的教师群体,尤其是年纪较大的教师们,是否具有再学习的能力,也是一个挑战——毕竟一些教师当年也没有学习过这些内容,现在要求他们去把自己也没能完全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确不太现实; 三、人才供需双方的矛盾:目前高校与高中间主要的矛盾,主要集中在高校普遍认为高中培养出的学生不适应高等教育的培养方式,基础薄弱、思维敏捷性不够、变通性差。 本次《意见》明确了高考命题要以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那么高校以自身的理想生源为基准,设置的选拔标准对于目前的高中和高中生来说是异常苛刻的,这也会导致对高中教学的批判会更加严厉。 而要破除这些困局,《意见》中也已经给出明确的方法:在今年,重新修订后的普通高中教材也已经陆续发布并投入使用,其中最核心的改变就是: 强化了课程教材的育人功能,对于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考核评价,不仅仅是关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素养的养成,关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 不仅如此,《意见》还指出:应该注重利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种社会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 高校应以多种方式向高中学校介绍专业设置、选拔要求、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等,为学生提供咨询和帮助。 不再单纯以考分录取学生 多元录取成升学主要途径 本次《意见》的核心思想就是持续推进高中教育发展,深化高中阶段育人方式的改革,而其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在2022年之前,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 在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多重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正处于普及攻坚、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三大改革同步推进的关键时期,而目前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依然很强,所以要协调好三大改革的步调,首先就要从完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着手。《意见》指出,在高校招生改革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机制,逐步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倾向,引导高中学校转变育人方式、发展素质教育。 要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充分考虑城乡差异和不同群体学生特点,研究制订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 结合今年高考命题趋势的变化来看,高考、学考选考等传统选拔性考试在区分度上已显得有些难以满足高校需求,单纯的题目套路和依靠大量记忆、计算来提高

从高中历史新教材谈教学理念的更新

从高中历史新教材谈教学理念的更新 一、历史教材的更新 传统历史教材是按照中国史和世界史两条主线编写的,中国史又分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两大块,世界史也分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在中国史这一条线中,不管是古代史也好,近代史也罢,又都按时间顺序分别讲述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部分内容。而新课程历史教材,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依据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革新了教育内容,增强了教育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以“学习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其设置了9个学习模块,即历史(I)、历史(II)、历史(III)3个必修模块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6个选修模块。必修(I)中的9个专题都是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当然既包括中国史的内容也包括世界史的内容。这样就打破了以前那种通史体系,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纵横交错编写教材,体现了纲要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强。

二、教学理念的更新 更新传统教学理念。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知识和经验获得过程的指导。重视对学生的体验与感情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历史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任何教师都不能让人学好,学生必须愿意学习,而且努力学习才行。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抑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 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传统的教学为教师讲学生听,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出的学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必须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不同发展潜能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以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实践证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这一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来灌输式讲授的教学方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最新修订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最新修订版】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附录 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四、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课程应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培养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第1页(共6页) 第2 页(共6页) ▽▽▽▽▽▽▽▽▽姓 名 班 级 考 号语文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1分,共38分)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 和 ,是人类文化的、评价方式除了 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 、 课程。、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 、 、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5、“总体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素养而提出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 、 、 与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新课程标准整合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语文教改探索的成果,借鉴了西方先有鲜明的 、 、 和 ,代表、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 。 、课程目标从 、 、 、初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 、 、口语交际、 。  、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包括 、 、 、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 、语文教学要注重 、 ,注重 ,、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 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表达和交流 14、 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 的开放、 的开放、 的开放。 14、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空间 15、对于“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应注意 、 、

第3页(共6页) 第4 页(共6 页) 特点。15、前瞻性、三维设计,整体提高、操作性 16、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点是 和 。 16、情境性、互动性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1、A )的过程中进行。 A 、平等对话 B 、和谐相处 C 、努力创造 D 、互相合作 2、( 2、D )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A 、写作 B 、阅读 C 、识字 D 、口语交际 3、( 3、A )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A 、综合性学习 B 、阶段性学习 C 、总结性学习 D 、实践性学习 4、( 4、A )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 A 、形成性评价 B 、终结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阶段性评价 5、( 5、B )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 A 、形成性评价 B 、终结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阶段性评价 6、语文教学的( 6、A )是指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 A 、开放性 B 、实践性 C 、科学性 D 、人文性 7、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 7、A )资源。 A 、课外学习 B 、课外活动 C 、课外实践 D 、课外科学 8、下面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理解错误的是( 8、B )。 A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B 、把握语文教育的方向 C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D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9、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更应重视( 9、A )。 A 、定性评价 B 、定量评价 C 、全面评价 D 、综合评价 10、“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面向全体,落实到全体学生身上。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 10、D )素养。 A 、写作 B 、阅读 C 、口语表达 D 、综合 三、简答题(19分) 1、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建议提出了哪些要求?(4分) 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建议的具体建议包括哪些?(5分) 答: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 关于阅读的评价 关于写作的评价 关于口语交际的评价 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3、综合性学习缺少“语文味”的几种倾向是什么?(4分) 答: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上成思想品德教育课

【高中英语新教材学习感悟】走进新教材,迎接新挑战

走进新教材,迎接新挑战 今天(20号)是培训的第四天,一个上午的学习时间过的特别快,收获很大,感触很深。不仅收获到现场的教学设计精彩展示,再一次重温了新教材的关键变化,更是经历了结业典礼的难忘。在接受“充电”的同时,更让我们领悟到“学无止境”的道理。具体的收获与感快悟表现在: 1.精心准备,精彩展示。 各小组选出的12名优秀代表进行了说课展示,从文本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步聚四个环节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教学设计呈现,共同践行了新教材、新课程、新策略的理念,从聚焦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详细、具体、生动、创造性、多维度的对新教材必修一、二的Reading for writing 和Reading for thinking进行了教学设计思路分析与解读。大家准备十分充分,从理念---内容---学情---目标---方法---步骤等角度与我们分享了新教材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带我们走进阅读、写作课堂实例,更有袁老师为我们及时的亮点点评,为我们进一步对新教材明确了方向:从学研教再到教学研,融入读思言与教学评理念,教好每一堂课。 2.走进新教材,迎接新课堂。 袁老师的专题讲座《新教材的基本模块与设计建议》让我们颇受启发。在新高考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教师本身要不断学习,提升教学能力,积极应对新高考。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新教材的三个转变: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从关注知识学习到关注人的发展,从语言为核心学科教学到以人为核心的学科教育。我们认识到单元整体设计的步骤:罗列单元主题和教学资源,研读所有语篇,做文本分析。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和主题任务。确定课时计划。设计教学活动。我们感受到了单元目标我主题任务,是看学生是否能够:通过阅读课探究中外高中生的学校生活。通过听力课了解高中课外活动。通过写作课,了解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泛读,进一步了解其他国家中学生生活。能哆加深理解高中生生活,构建多元文化视角。通过学习,让我们对新教材的信心在一步步增强。 3.难忘的结业典礼,永远的美好回忆。 “有一种培训叫:咱们家的培训,送到家门口;有一种感悟叫: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准备用于实践;有一种生活叫:忙里抽空的学习、享受学习;有一种期盼叫:教育的期盼,期盼能实践。。。。。。”蔡银环老师幽默风趣,声情并茂又充满智慧地进行了短暂结业典礼讲话,让人印象深刻,发人深省。短短的4天,我们聆听了专家们7场的互动讲座,全员参与了了教学设计、工作坊等教学活动,制作了简报、写了心得、做了总结,我们的收获是满满的,我们明白了教育的初衷与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我们增强并坚定了信心:做新时期的教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最后,再次感谢专家们的分享!我们将在实践中落实新教材,将在学习中迎接新高考!

最新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 【最新修订版】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附录 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四、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课程应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培养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去掉“不宜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第2页(共8页) ▽▽▽▽▽▽▽▽▽ 17、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作为教学的 组织者和 指导者 ,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 18、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 基本工具 。 19、即兴编创有两类形式:一类是综合性艺术表演 性质的,另一类是 音乐创 编 性质的。 20、创造是发挥 音乐创作实践 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 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 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即兴音乐编创活动 包括两类学习内容:一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二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 创作尝试与练习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①即兴节奏编创,②即兴旋律编创,③即兴歌词编创,④即兴回旋游戏,⑤即兴编创音乐。属于音乐教学中即兴音乐编创的具体内容及教学的是( A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2、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下列不属于音乐课程性质的是( D ) A 、人文性 B 、审美性 C 、实践性 D 、欣赏性。 3、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 C )。 A 、主要途径 B 、有效途径 C 、重要途径 D 、特殊途径 4、音乐创造教学包括两类三项学习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 、一类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 B 、在这类内容中,又包含了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三项内容。 C 、一类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与练习。 D 、音乐创造教学在教学中没有多大的意义,可以不进行 5、音乐课程标准包括前言、( A )、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 A 、课程目标 B 、课程理念 C 、课程思想 D 、课程结构 6、( B )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 A 、演奏歌曲 B 、演唱歌曲 C 、认识简谱 D 、学会五线谱 7、追踪音乐主题的实施方法有演唱、演奏音乐主题,追踪听辨音乐主题,( B )音乐主题。 A 、学习 B 、复习 C 、预习 D 、巩固 8、怎样实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理念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 、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审美的学习环境。 B 、其次,还要为学生提供具有审美价值的音乐材料。 C 、此外,音乐学习的过程也应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D 、最后,“以审美为核心”还意味着,学生在进行音乐实践的时候,不用始终坚持一定的审美标准。 9、( D )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

新理念新教材新教学六

新理念新教材新教学六 从上述要求看,让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通,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所以在组织教学时,其基本步骤为: (1)导情。这一环节需要教者根据教材创设有效的情景,如语言描述、角色扮演、实物演示、音乐渲染、图像展示等,以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2)初读。这一环节是学生依据教师提出的读的要求、目标,进行自主性的初步感知和初步探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自动地迈向最近发展区。形式主要采用自由轻声读,保证全员参与,遇到难读的地方,可以停一停、想一想或回过来读读,力争全体学生都有自读自悟的时间。 (3)读评。这一环节主要采取指名读→师生评价,目的是让学生展示自读的成果,并在评价中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合作交往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在评价中校正学生读中的偏差,激发学生读的自信心。 (4)再读。在学生自我感知,互相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再读,使学生原有的水平再上新台阶,完全达到读通的要求,其形式主要采用指名读或小组、集体齐读或两者交叉进行。 在具体实施以上步骤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想读、有信心地读,并且在读中增强学生的合作、交往、竞争意识,给学生一个安全的心理空间。 (2)教师在这过程中是一个"引领者";、"参与者";,与学生同喜同忧,同思同悟,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

(3)指名读时,不必专请"优生";读,要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中下等学生读,可能会暴露问题,但教学正是这样一个经历不会到会的过程。 (4)在初读前提出的朗读要求,或小黑板出示,或口述等,都必须非常明确,让学生在自读自悟时有据可依,在评价时有章可循。 (5)注意读后的评价与矫正,要以"欣赏性";、"鼓励性";评价为主,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让被评者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人。 2?读懂。即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专心致志地读,细致入微地读,切己体察地读,浮想联翩地读,让学生走进文本,进行精神的碰撞与沟通。 其基本要求为: (1)凭借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2)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发展思维,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课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其基本操作形式为:

三年级语文老师培训心得 新教材 新挑战 新思路

三年级语文老师培训心得新教材新挑战 新思路 教学教学,有“教”才有“学”。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教师的教学技能关乎整个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今年又迎来了统编教材改版,区教研组对教材培训格外重视。前后两次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我对新教材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每一次变革,都是一种进步;每踏出一步,都是前行的道路。统编语文教材的重要创新则是采用双线结构,按照单元组织课程内容,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结合。 结合教材,体系结构则分为识字单元、阅读单元、写作单元,分别从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三个方面培养学生识字、阅读、书写等方面的能力。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着重的是单字的书写,但同时加大了习作比重,无论在内容方法上,还是目标要求上,都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息息相关。要怎样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答案自然是“阅读”和“积累”,背诵古诗词、背诵课文、大量阅读则是最近本的方法。除了让学生大量阅读外,作为教师,更应该成为“阅读的种子”,身体力行,增加阅读量,在老师的示范和陪伴下,学生定能够使“阅读”

开花结果。 拿到新教材后,我们也产生了种种疑问。第一,三年级作文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第二,对课文要理解到什么程度?第三,教学生怎样概括文章大意呢?第四,参考了旧版教材后,需背诵的课文可否额外增加?通过这次培训,答案也就渐渐明朗了。三年级的孩子学习课文需达到能够在脑海中想象出画面,对课文能够独立复述的程度即可。对于概括文章大意,则可使用板书形式、段意串联、词语串联、填空式、六要素法来进行。虽然新版教材对课文背诵的要求减少,但是从长远来看,多积累好词好句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语感,提高知识的积累量,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解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需要我们教师去践行,让我们且思且行且努力。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定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定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 ①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②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③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④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完整word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注:凡是加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

2016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2016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学校分数 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 A. 科学素养 B.知识储备 C.道德品质 D. 探究能力 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 A.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B.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 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A.养成实事、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 B.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C.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D.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 B.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C.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D.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 5.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 A.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C.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 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 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 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 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 D.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7.科学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的二级主题的是()

新课程的新理论与新理念

新课程的新理论与新理念 (一)指导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 1.终生教育思想。终生教育思想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考虑启蒙教育阶段的特点,考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任务,精选终身学习必备基础知识和技能,不必求多,基础教育阶段只能做基础教育的事情。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为人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是学会学习。 2.学习化社会思想。学习化社会思想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加强学科的整合,提倡跨领域,跨学科的学习。开发、建设、利用校园与社会的课程资源,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 3.大众教育的思想。大众教育的思想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教学内容难度应予以控制,九年义务教育是普及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课程标准应该是人人可以达到的标准。课程应具有弹性,关注人的差异,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课程。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4.主体教育的思想。主体教育的思想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怎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怎样尊重学生的自我认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经验? 5.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让每个人选择到自己学习的入门方法。 6.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课程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而不只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是师生共同参与和探求知识的过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育目标不再是完全预定的,而应该是开放的、灵活的:有清晰的一面,也有模糊的一面;有一定的精确性,也有不确定性。 7.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教学应该改变灌输与机械训练的方法,应该由学生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应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理念 1.新的课程观 课程是什么?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学生与教师的经验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然即课程。分门别类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整合起来,成为课程“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时,这个因素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的课程观是生成的课程观,整合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