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单侧支模施工组织方案

单侧支模施工组织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 2 -

二、工程概况 ............................................................................................... - 2 -

2.1工程设计概况:............................................................................. - 2 -

2.2 结构设计概况: ........................................................................... - 2 -

三、施工部署 ................................................................................................. - 3 -

3.1、施工难点分析.............................................................................. - 3 -3.2、单支模体系方案选择 .................................................................. - 4 -3.3、扣件式钢管单侧支模体系 ........................................................... - 8 -3.4、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 8 -

3.5系统设置控制要点........................................................................ - 10 -

四、板计算书 ................................................................................................ - 14 -

4.1、墙模板基本参数 ......................................................................... - 14 -4.2、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 15 -4.3、墙模板面板的计算 ..................................................................... - 16 -4.4、墙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 17 -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设计概况:

2.2 结构设计概况:

三、施工安排

3.1、施工难点分析

1.1地下室外墙宽度300mm、墙体高度5000mm,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的侧压力较大,因此模板支撑体系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1.2 外墙结构下口距离护坡桩80mm,上口距离护坡桩约为300mm,按照现场实施情况,无法满足双面支模空间要求,故只能采用单面支模体系;

1.3根据图纸要求,地下室外墙抗渗要求较高,外墙水平施工缝一般留置在距筏板顶部300mm高度的墙体上,为减少墙体施工缝,常规要求外墙宜与梁、板混凝土整体浇筑。

1.4地下室施工工期紧张,单侧支模长度约45.4m,工程量较大。

1.5单侧支模施工前,外墙防水层施工困难,在护坡桩表面找平后,应采用满粘法先

施工外墙防水,将防水层直接粘贴在找平层上,防水收头先粘贴至护坡桩顶面600mm位置,采用多层板及砂石覆盖保护,待外墙浇筑且拆模完成后,将该部位防水收头再卷至外墙上。

3.2、单支模体系方案选择

3.2.1方案选择原则:

a、遵循安全、经济、便于就地取材的原则;

b、遵循结构体系与临时围护体系安全原则;

c、遵循形成独立受力体系与支撑体系的原则;

d、遵循便于施工与质量控制的原则;

3.2.2方案选择

由于本工程采用单侧支模体系,需要单侧支模板的部位如下图所示。

根据计算内容本工程模板支撑体系采用15mm多层板作为面板,次龙骨采用40*80*3mm方钢管,主龙骨采用Φ48*2.8mm双钢管,螺栓采用Φ14mm对拉,3型卡固定。为保证模板稳定及刚度,对拉螺旋需与墙体分布筋点焊,纵横向间距450mm一道。支撑体系(斜撑)采用Φ48*2.8mm钢管,间距450mm设置,并采用斜拉杆与斜撑连接,在每个斜撑与斜拉杆交接部位均设置水平杆件。支撑地锚共设置4道,采用Φ20mm圆钢。顶板模板部分,顶板模板:

3.2.3、顶板模板架体搭设:

顶板支撑体系采用满堂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搭设前将基底清理干净,在纵横向立杆下铺设脚手板,立杆横、纵距1.2m,步距1.8m,扫地杆起步350mm,立杆选用2.4m进行支设,不足2.4m处用1.8、1.2、0.6m的立杆进行调节,小于0.6m的用底托和顶托进行调节,集中商业-1层层高为6m(高跨),顶板下立杆采用2400+2400+600mm 的立杆组合,在梁底使用2400+1800+600mm的立杆组合,调整保证下部自由端不得大

于350mm,上部自由端不得大于500mm,且U托深入立杆不得小于150mm,当超出范围时额外附加钢管进行拉结。下部设通长垫脚手板,上部采用U托控制标高。模板支撑架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小于等于4.5m,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水平方向在架体上、中、下位置设置横向剪刀撑,架体上部水平剪刀撑紧贴顶部水平拉杆、下部水平剪刀撑紧贴底部扫地杆、中部水平剪刀设置在上下水平剪刀撑的中心部位。

3.2.4、主次龙骨安装:

顶板模板主龙骨采用双40×80方木,间距同顶板模架立杆横距;次龙骨采用40×80方木,间距200mm。要求次龙骨摆放时间距均匀,不得出先次龙骨间距不均匀,顶板次龙骨空白现象。

3.2.5、多层板安装

面板采用12mm厚多层板,尽量使用整块多层板。多层板拼装时必须保证在拼缝处安装方木,且将多层板与方木钉紧,钉子间距不得大于300mm。同时在顶板模板与墙、梁交界处设置40*80mm压边方木。

3.2.6 梁模板:

工艺流程:调整梁底标高→安装梁底龙骨、模板→安装梁钢筋→安装梁侧模板→调整板底标高→安装主次龙骨→安装楼板模板→校正标高→办预检

3.2.7、调整梁底标高:根据钢管上所抄标高,通过调整梁底U托高度调整模板标高,U 脱标高为:梁底设计标高—多层板厚度-次龙骨厚底-主龙骨厚底,调整梁底标高后两标高极差不得大于3mm。

3.2.8、安装梁底龙骨、模板:

梁底主龙骨为φ48*2.8钢管,间距同沿着梁长方向的立杆间距,主龙骨从梁头起步不得大于150mm,次龙骨采用40*80mm方木,梁底设置3根次龙骨,在梁底两侧各设置一根作为压边方木,梁中设置一根,梁底设置3根承重立杆。

2.2.3、安装梁侧模板:

梁侧模板采用12mm厚多层板拼接,采取梁侧板包底板的方式,要求侧板探出底板85mm,使侧板探出部分与底板压边35*85mm方木钉在一起,以保证梁底模的稳定性。同时采取顶板模板压梁侧模的方式,使侧模压边40*80mm方木与顶板模板钉在一起。梁侧边龙骨采用30*80mm方木,间距200mm设置一道,梁侧模采用双钢管用直径16的穿墙对拉螺栓进行拉结。

具体位置及尺寸见附图。

在模板支设完成且验收后,经同意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浇筑部位及方法。在浇筑第一车混凝土时应严格按照交底要求实施,必须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得超过600mm,且应安排专人随时注意支撑体系位移情况,如有移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对模板进行加固。

单侧支模平面示意图

总结以往施工经验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按照以上模板设计方案内容。此方案的主要优点在于:

(1)、就地取材,所采用的材料均为当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材料性能、使用效果均有实践证明;

(2)、施工工艺简单,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一般,施工过程便于检查与验收;

(3)、墙体产生的侧向压力通过连接墙板主龙骨与地面地锚的钢筋传递至筏板。

3.3、扣件式钢管单侧支模体系

3.3.1系统组成与材料选择

扣件式钢管单侧支模体系由模板部分、支撑部分与锚固部分组成。模板部分包括面板、次龙骨、主龙骨、对拉螺栓组成,支撑部分包括斜撑、斜拉杆与水平杆组成,锚固部分包括圆钢地锚、基坑上口预埋地锚及扣件组成。

模板部分:面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次龙骨选用40*80mm方钢管,间距200mm 设置一道,主龙骨为双钢管间距450mm水平向设置,止水螺杆长度根据支模长度设置。

支撑部分:竖撑、斜撑与连杆均采用φ48*2.8mm钢管,纵横向间距均为450mm;斜撑支撑角度不宜大于45°。按照设计要求,沿筏板顶面上返4m范围内斜撑均应采用整体钢管,禁止采用钢管对接设置。斜撑顶部及斜拉杆顶部必须与主龙骨采用U托顶紧,禁止滑动或位移,斜撑下口与圆钢地锚杆连接,采用扣件固定锁死,根部撑于基础筏板上。水平杆沿斜撑与斜拉杆交点通常设置,采用转接扣件连接牢固。由于本次单侧支模与顶板一起浇筑,故在加固时可以将单侧支模的架体与顶板的满堂脚手架进行连接,使得满堂脚手架与整个单侧支模的架体连为一个整体,并且共同与地锚进行拉结,更加增加了架体的稳定性。

锚固部分:用于地锚的钢筋必须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设置,预埋位置及尺寸必须准确。斜撑根部与地锚连接的扣件空隙必须采用木楔塞紧,并确保斜撑直顶在筏板上。

3.4、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3.4.1地下室外墙施工

3.4.1.1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浇筑,下部4m范围内墙体浇筑宽度约为350mm,顶部2m 范围内浇筑厚度约为450-550mm,浇筑高度5000㎜。

3.4.2、基坑护坡粉刷50厚1:3水泥砂浆压光,保证防水粘贴。

3.4.3施工流程及要点

施工准备--基坑壁粉刷--防水层施工--底板混凝土浇筑--预留预埋地锚--设置焊接单侧螺杆、面板拼装--安装次龙骨、主龙骨--调整至设计尺寸--安装斜撑、斜拉杆--安装水平杆--加固--混凝土浇捣

在单侧支模施工前,所进场周转材料及主体结构材料均应合格且经验收通过,否则禁止施工。

依据现场护坡桩施工情况,在防水施工前需对护坡桩表面进行抹灰处理,采用1:3水泥砂浆施工,确保无棱角及凸出物,并对抹灰层进行压光处理。

防水施工需符合方案要求,搭接宽度均为100mm,甩茬错开约1.5m,防水收头应施工至冠梁顶部且向平面施工至600mm位置,采用多层板及砂石保护,防止破坏。

为保证单侧支模钢筋的牢固,在墙体钢筋绑扎完成后,采用Φ14mm螺栓与墙体分布筋点焊处理,间距450mm一道,模板配板及开孔严格按照螺栓位置及间距施工,并在内侧钢筋设置保护层垫块。在配板完成后进行合模施工,为保证钢筋的位置准确,必须将钢筋保护层垫块与模板内侧顶紧,安排专人在基坑上口随时观察钢筋垂直度及位置。

次龙骨安装间距200mm一道,第一道次龙骨外侧应与模板便于平齐,沿模板高度方向设置,龙骨顶部应高处模板顶部150mm,底部与筏板顶紧,要求间距设置均匀,竖直。

主龙骨采用双钢管,沿模板长度方向水平向设置。主龙骨起步200mm,采用防水导墙螺栓孔与模板连接,向上间距450mm一道。要求龙骨设置均匀,在龙骨对接连接处及相邻墙体龙骨必须每根顶紧。

斜撑、斜拉杆、水平杆件均采用钢管设置,先应安装斜撑,按照方案设计要求,墙体4m以下部位均应采用整体钢管设置,斜撑顶部用U托与每道主龙骨顶紧,U托伸出

钢管长度不得大于100mm,斜撑根部采用转扣与所对应地锚连接并用木楔楔紧。斜拉杆设置应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施工,模板根部的一道斜拉杆应与底部斜撑采用扣件连接,防止模板上浮,其余应沿斜拉杆布置纵向为450mm,横向为900mm。

为保证模板顶部不发生位移,在基坑上部设置地锚,与模板外侧主次龙骨采用Φ14mm钢丝绳拉结,间距450mm设置一道。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严格控制打灰速度、时间及分层浇筑厚度,应待上层混凝土初凝前,再进行下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并且振捣棒要插入上层混凝土50mm,保证振捣密实、均匀。

3.5系统设置控制要点

根据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工况,混凝土浇筑高度较大、且墙板厚度较厚,施工危险性较大,因此,在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1)、预埋预留:地下室底板浇筑前,分别在距外墙内侧预埋φ20钢筋地锚,预埋深度不小于300mm,预埋的钢筋压环(做法如下图所示)作为地锚支撑点。地锚纵向间距为450mm,在外墙防水导墙上沿纵向预埋Φ14螺杆,间距450mm,距筏板面0.2m,埋置深度250mm。

预埋压环示意图

(2)、单侧螺杆安装:在外墙模板安装以前,首先将对拉螺杆按照纵横向间距450mm 穿入模板对拉螺栓眼中,并且按照图示位置绑扎凝土垫块,防止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出现钢筋外漏现象。在螺栓放置完成后,可采用点焊方式将螺栓与墙体水平向分布筋连接并

拉紧,既保证墙体钢筋位置,又保证模板稳定性。

(3)、模板拼装与紧固:模板采用15mm厚胶合板,按照螺杆间距在现场弹线打孔,逐块拼装成整体后,放置竖向次龙骨,横向主龙骨。

(4)、支撑稳定杆设置:将斜撑通过钢管扣件呈反三角连接,同时在连接结点处设置纵向通长水平杆,要求所有斜撑杆均与斜拉杆、水平杆连接,以保证整体稳定。

(5)模架搭设:将外墙板加固完毕后,再进行架体的搭设,模架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模架。立杆、纵横钢管、剪刀撑和扫地杆等材料均为φ48*2.8mm钢管。扣件由可锻铸铁制作,墙体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使用4*8cm方钢作为次龙骨,竖向间距200mm放置,主龙骨为48*2.8mm双钢管,起步200mm,以上部分水平向@450mm 放置。主龙骨安装完成后按照要求搭设斜撑,斜撑沿纵向间距450mm设置一排,布置如图所示,斜撑搭设完成后搭设与斜撑垂直的斜拉杆,斜拉杆应与斜撑有效连接,且连接部位距斜撑顶部不得大于100mm,避免混凝土浇筑时架体及模板上浮。斜拉杆搭设完成后进行水平杆的布置,水平杆布置在斜撑与斜向下与地锚拉结杆的交接位置。

模架搭设详见下图

架体支撑图1 架体支撑图2

防水导墙预埋对拉螺杆模板紧固部位节点做法

四、板计算书

4.1、墙模板基本参数

计算数据采用最不利因素计算。

计算断面宽度200mm,高度5000mm,楼板厚度180m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内龙骨间距200mm,内龙骨采用40*80mm方钢,外龙骨采用双钢管φ48mm×2.8mm。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模板组装示意图

4.2、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F=0.22γcTβ1β2V?F=γcH

其中γ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0.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5m;

β2--外加剂影响系数,取1.2。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q1=29.12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0,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根据(JGJ162-2008)考虑混凝土底垂直模板压力标准值:q2=2KN/ m2。

有效压头高度h=29.12/24=1.21m。

4.3、墙模板面板的计算

(1)均布线荷载作用

依据规范(JGJ162-2008)规范规定,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组合值确定:

Q1=0.9*(1.2*29.12+1.4*2)*(6-0.18)=197.70kN/m

Q1=0.9*(1.35*29.12+1.4*0.7*2)*(6-0.18)=216.18 kN/m

根据以上计算值,取q=197.70kN/m作为设计值,次龙骨间距为0.2m,则根据计算得出最大弯矩为Wmax=0.1*197.70*0.2*0.2=0.791kN.m

最大剪力为F=ql-Fn1=197.70*0.2-0.4*197.7*0.2=23.724kN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连续梁计算。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W = 582*1.5*1.5/6=218.25cm3;

截面惯性矩I =582*1.5*1.5*1.5/12=163.68 cm4;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 = M/W =0.791×1000×1000/(218.25*1000)=3.6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Q/2bh=3×23.724*1000/(2×5820×15)=0.476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2

面板抗剪强度验算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 =5*0.1977*2004/(384*6000*163.68*10000)mm=0.000419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157.3/250,满足要求!

4.4、墙模板次龙骨的计算

次龙骨采用40*80mm方钢,则次龙骨惯性矩和截面抵抗矩分别为

W=(4*82-3.7*7.72)/ 6=36.63cm3

I = (4*83-3.7*7.73)/ 12=29.9cm4

内龙骨强度计算均布荷载q=0.9*(1.2*29.12+1.4*2)*0.2=6.794kN/m

q=0.9*(1.35*29.12+1.4*2*0.7)*0.2=7.43kN/m

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取q=6.794KN/m

最大弯矩M = 0.1ql2=0.1×6.794×0.2×0.2=0.027kN.m

最大剪力Q=0.6ql = 0.6×6.794×0.2=0.815kN

最大支座力N=1.1ql = 1.1×6.794×0.2=1.495kN

(1)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 = M/W =0.0279×106/36.63*103 =0.762N/mm2

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5.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0.815 kN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815/2*(40*80)=0.3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25N/mm2

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v=5ql4/384EI=5×11.83×450.04/(384*40*80)=0.049mm

最大挠度小于450.0/250,满足要求!

五、墙模板主龙骨的计算

外龙骨承受内龙骨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外龙骨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取支座最大支座反力为1.495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计算结果如下: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W=3.1416*(4.84-4.244)/(32*4.8)=4.24 cm 3

I=3.1416*(4.84-4.244)/64=10.18 cm 4

则双钢管的截面惯性矩及截面抵抗矩分别为:20.36 cm4、8.48 cm3

最大弯矩 M max =1.495*0.225=0.336kN.m

最大支座力 Q max =1.495kN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336×106/8480=39.6N/mm 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v=PL3/48EIx=1495*450/(48*206000*20.36)=0.0033mm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4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六、地锚计算

根据现场情况,只需验算锚地锚钢筋的屈服应力及地锚钢筋与周围混凝土的粘结力两项即可:

首先根据压环上斜撑钢管的固定方法计算的,地锚上所承受的最大轴力为:1.69kn,

1)、地锚钢筋的屈服应力R1:

R1=nA ξ2f=n/4πd 2ξ2f=0.25*3.14*20*20*270=84.78kN

2) 地锚钢筋与周围混凝土的粘结力

R2=n πd ξ3ξ4f b L b =3.14*0.020*0.6*1*1.400*2100=110kN

则,地锚最大受力

楼板模板碗扣钢管顶板模板支撑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6.2m,

立杆的纵距b=1.20m,立杆的横距l=1.20m,立杆的步距h=1.80m。

面板厚度12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木方40×80mm,间距300mm,

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10000.0N/mm2。

梁顶托采用两根40×80mm木方。

模板自重0.2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

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0.00kN/m2,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2.5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