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美版 九年级下册 9.江南园林

浙美版 九年级下册 9.江南园林

浙美版 九年级下册    9.江南园林
浙美版 九年级下册    9.江南园林

9.江南园林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漏窗形状构成、纹样寓意、视觉审美作用等所呈现的特点及美感。

2、运用由平面再到立体的观察方法,感受漏窗所呈现的美感及文化内涵。

3、体会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传统思想,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园林的漏窗创造手法产生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难点

1、漏窗的形状构成,纹样寓意,视觉审美作用。

2、漏窗所体现的中国传统艺术独特的造型观及人文观。

3、由细节到整体;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由叙述到分析,再到理解,最后到运用评价的欣赏手法。

三.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动画组合窗户模型激趣。

屏幕里有些散落的比划,现在我把它组合一下,看我把它组合成了什么?(字)你们认识这个字吗?它有可能是一个什么图案。仔细看看它的变化过程,看看谁先猜到。揭晓答案,这是“牖”字,就是窗户的意思。

2、出示直观实物,引入新课。

今天我就带了一个现场版的窗户。这可是有历史的老窗,(清朝的)它和你们现在的窗户有什么不同呢?你在哪里见过呢?

这样的窗户,在我们的生活里不太容易看到,因为可以漏光,通气,所以取名为漏窗,今天我们就走进窗户的世界了解这种特别的窗户——漏窗(板书:漏窗)

活动2【讲授】二、新课讲授

(1)初识漏窗,整体感知漏窗的的形状美。

刚才看到的是老窗只是漏窗中的一种,你还看到过什么样的?

可能同学们觉得它离你的生活比较远,不太仔细的观察。老师对漏窗有着特别的感兴趣,每到一个地方我会收集各种漏窗资料照片,今天都带来给大家看看。

伴着音乐欣赏来自中国各地各式各样的漏窗。(旁白:这是乌镇贝壳制作的漏窗,是江南独有的特色,呈半透明色。这是云南民居的漏窗,色彩非常的艳丽,有时漏窗也称,花窗。这是网师园的漏窗,形态各异,花纹多变,这个漏窗的图案占满了整个窗格。制作工艺细致,

精彩的工艺品)

欣赏了这么多的漏窗,你觉得它们的主要区别在哪里?(纹样、外形,材料,颜色上的区别)A:介绍三种类型形漏窗。

提问:为什么要用这些造型,这些漏窗有什么寓意呢?

介绍有寓意的漏窗。

叶子代表叶落归根、石榴代表多子多孙、桃子代表长寿

引导体会“谐音”、“象征”的造型创作手法。(板书:谐音、象征)

小结过渡:

漏窗的造型多变,寓意多样。但其重点还在中间镂空的花纹上。

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漏窗的纹样。

(2)探究漏窗的纹样表现手法。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另外几个漏窗,大家还可以近距离的研究漏窗。(给每一个小组发一个实物漏窗),你观察到了什么纹样?

同学们刚才找到了一些纹样这些纹样都是来自于生活。都有一个创作的原形,有些很容易被看出来,而有一些是隐藏起来的,很难一下看出是什么。现在,我来帮助大家,我给大家一些图片,看看这个纹样变形后藏在哪一个同学的花窗里?发现了请举起你的漏窗。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引导学生观察图案和图片相似的地方。

搭建这些纹样的是些什么线条?

漏窗图案变化多端,最基本的形状却只是一些直线和曲线,再加一些精致的纹样,就能变出千变万化的图案来。今天老师带来的漏窗只有三个,就能找到那么多的图案,园林里还有许多,而且没有重复的。你觉得古代漏窗的制作者怎么样?

这么多的纹样,老师给它们归成了六大类。

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器物纹样、文字纹样、自然纹样。还有一类就是综合纹样。

这些纹样通过巧妙的组合可以形成千遍万化的图案。所以它还有一个别名叫“花砖墙”(板书)(3)体会漏窗的空间之美。

a、欣赏借景之美。

说到花砖墙,我们就要说说漏窗和墙之间的空间关系(板书)了。

出示留园的平面图,园中分布了许多的围墙,这么多的围墙会给我们视觉造成什么感受?有了漏窗呢?什么可以透进来了?

现在我们把视线拉近一点。出示一张漏窗图片。你还看到了什么?后面的景色,全部都能

看得见吗?看到的景物在什么位置。与漏窗刚好结合在一起,象什么?

能触摸到吗?看到不能够到的景物,人们心里会如何想?

这是一个窗户是这样的感受,当这样的图片连绵不绝,

从这个窗走到下一个窗,景色就会不同。你的感受又是如何呢?我们来欣赏一下。旁白:(虽近在咫尺,却可望不可及,透过漏窗,人在墙边走,景在眼前移,隐隐约约是一丛竹子、一片天空,墙那边的景致若隐若现,似隔非隔)

这就是漏窗最为精彩的美,也是古人含蓄的表达美的方式:那就是“移步换景”板书

(4)体会漏窗的光影之美。

记得朱自清《匆匆》里有这么一句话:“太阳是有脚的,轻轻悄悄的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这让我想到的漏窗,在光影下面它不也是有脚的吗?

欣赏一组光影下的漏窗。

过渡:如此美好的漏窗,你喜欢吗?画家喜欢,摄影师喜欢,设计师们也喜欢。大家都在争相的留住它的美好,创造它的美好。

(5)欣赏艺术家们创造的漏窗之美。

活动3【活动】三、学生创作

作业:创造漏窗。

利用老师给你提供的图片,运用刚才学习的手法,你可以简单的为你图片添加一个漏窗,也可以利用漏窗的元素进行设计。

活动4【活动】四、师生互评

根据作品,师生互评

活动5【活动】五、总结拓展

通过刚才的欣赏和创作,我们粗略的梳理了漏窗的美,窗户的世界里还有许多其它类型的窗户,其风格令人称绝,在我们为古人创造的这份智慧而赞叹的同时,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要多阅读,多探究,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无比广阔的课题。并把这样的美传承发扬下去。把我们的生活过得和漏窗一样富有诗意。

浙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 奇特的视觉图形教案

《奇特的视觉图形》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图形思维训练的探究综合实验课,主要是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视觉欣赏贯穿始终,大凡成功的创意图形,往往会吸引受众的注意,要首推其在视觉传达中所表现出的新奇感,它是创意的特色和亮点,是一种透射出具有强烈个性并对观众造成视觉冲击的能量。本课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图形思维训练,拓展直观想象空间。 教学目标: 1、以强烈的视觉形式来展示奇特的图形,使学生获得一种视觉上的体验,并了解这些图形的艺术美及内在含义。 2、能够运用空间、明暗、形色、错觉等美术语言对美术图形进行简单的评述。 3、通过一系列图形视觉训练,多角度地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能够尝试运用身边的媒材进行创意,设计出有趣的图形,拓展直观想象的空间。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行图形思维训练,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难点:学生对图形设计基本要素的掌握,了解图形创意的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常用绘画工具、十六开铅画纸。 教师:课件、有关视觉创意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1、观察感知。 (1)课件展示法兰克福爵士音乐节的海报作品。先请同学们观察感知,然后谈谈构成画面的元素有哪些?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2)教师小结:大凡成功的创意图形,往往吸引受众注意的,要首推其在视觉传达中所表现出的新奇感。 (3)强化概念:该画面所透射出的一种具有强烈个性并对观众造成视觉冲击的能量。 2、引导欣赏。 (1)课件展现图片《为什么和平迟未实现》,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将和平鸽与人头骨两者联系在一起?有何寓意?

(2)归纳:作者利用异形同构的方法,将和平鸽、人头骨这两样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把和平与战争这对立的两极、差异的双方,互相借用,互相重合,融合为一个紧密的视觉幻象,给人的视觉造成强烈的矛盾冲突,发人深思。 (3)教师归纳:上述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图片中虽然保持了图形的基本特征,但其中某一部分被其他相类似的形状所替换。这种构思方法称为元素替代。 3、构造图形。 (1)以同构或元素替代的手法设计一组图形,并说说自己的创意或构思。建议小组合作,也可单独完成。 (2)教师巡回辅导。 4、评价 (1)请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创作,由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 (2)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将完成的作业悬挂在教室进行观摩。 5、课外拓展。 (1)课后可利用影子的形状来丰富自己的视觉语言。 (2)找出一些奇特的视觉图形,进行欣赏。

浙美版美术 七年级下册第4课 手绘校园风景

5.手绘校园风景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的美感。 2.运用透视和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 3.培养热爱校园的情感,提高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处在初一阶段,对初中校园有着自己好奇的观察眼光,教师根据学生对校园所特有的情感,讲解校园风景的不同角度的透视关系及变化规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透视原理,进行手绘校园。 三.重点难点 重点:对校园环境进行仔细和深入理解,能利用所理解的透视知识,进行大胆地构图和创造性的表现。 难点:手绘校园景物的选择与构思,透视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创新。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揭示新课 播放美丽的校园风景照片,让学生谈对校园风景的印象。 说一说:(1)、你对校园有哪些美好的印象? (2)、你想选择哪个场景表达你的感受? (3、如何表达建筑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引导:我们在绘画时,画出的物体想要有立体感,就必须了解透视,运用透视规律来画,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焦点透视的方法。 活动2【讲授】知识新授,展开教学 1) 放霍贝玛《林间小路》“这种现象有何规律?” 在我们的校园有这样规律的风景吗? (用校园图片进行教学,让学生有种亲切感) 出示PPT图片(图片校园小路、图书馆的书架、机房等) 2)欣赏古镇的风景图片 总结:发现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现象

3) 教师讲解透视的含义:客观物体因与人眼(视点)的远近距离和空间方位的不同,在视觉上引起近大远小、近宽远窄或近长远短等形象变化,称作透视现象。 是绘画中运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中表现物象的空间感一种方法。 4)出示平行透视教学楼图片,讲解分析画中的平行透视。 师生总结出平行透视特点:只有一个消失点且视点与画面平行。(图) 让学生对PPT图片中找出其的视平线和消失点 (通过实践考察学生对平行透视的掌握情况。) 5)出示成角透视的教学楼图片,讲解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客观物体(指立方体)的各个面都不与画面平行而成各种角度时的透视现象。 想一想:这个立方体的透视规律(启发学生找到成角透视的特点) 师生总结出成角透视的特点: 是描绘的对象物体的视平线上存在两个消失点。 活动3【活动】师生研讨、知识巩固 辨一辨:哪些是成角透视、平行透视?(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活动4【练习】深入教学,知识内化 透视写生三步曲:1、取景2、构图3、刻画并出示相应的步骤图。 教师展示自己的校园风景速写(正面绘制校园一景,背面绘制了明信片的板式) 欣赏校园风景画的小视频,让学生更深刻地感知。 活动5【作业】小组合作,拓展延伸 用透视的方法画出校园一景(作业要求:注意取景,主次有别,详略得当。并且用制作明信片的方式呈现) 将完成的作业贴于黑板,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来体现评价的特性。

浙美版美术 九年级下册 1.美术欣赏与收藏 教案设计

1.美术欣赏与收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理解美术收藏的目的和意义。 2、创新目标:从角色模拟、画面分析、文献理解中尝试描述、分析、解释及评价的方法欣赏美术作品。 3、审美目标:品读经典的美术作品,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从而客观判断美术史中经典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二.学情分析 审美教育,是以陶冶情操、培养情操为特征,以生动形象为手段,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形式,美术学科教学是审美教育的最重要的阵地之一。 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美术基础技能严重参差不齐,给美术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些同学天生爱好美术,在自身兴趣的激发下,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美术素养自然会提高很快;而有些学生或受社会大环境的制约影响,认为学好数、理、化就能一统天下,或受父母家庭的影响,认为学美术没出息,再加上缺乏定的兴趣爱好,差异的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三.教学重难点 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方法欣赏美术作品。 用对比的方法分析欣赏美术作品中构图的外在形式美。 四.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初初的感觉:描述 边欣赏边交流每幅绘画的第一感观。 画家画了些什么?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伏尔加纤夫》画了些什么?(近景、中景、远景) 小结你们已经学会了欣赏的第一招:用语言描述画面的第一感感觉,这是我们对艺术品最初的感觉。欣赏一件艺术品只停留在初步的感觉够吗?我们需要深入的研究分析。 活动2【活动】深入研究:分析 深入研究:分析 (二)画家用什么方法来突现画面主题? 1、画面的大色调 ①天空、海水、沙滩的色彩是怎样的?假如变成蔚蓝的天空、碧蓝的海水和自然态的沙滩你

2018年浙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浙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画家故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课前准备: (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 (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收集他们作品的图片,了解历史背景。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猜猜主人是怎样的画家?”“你知道哪些中国画画家?”“我国近代生活在杭州一带的画家有哪些?”(学生各抒己见。) 二、引导学生欣赏黄宾虹的作品。 (1)出示黄宾虹的《简笔山水图轴》,提问:“看这幅国画,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2)出示黄宾虹的名字,提问:“大家对黄宾虹了解多少?”(学生把参观黄宾虹故居时了解的情况对大家做一些介绍。) (3)教师补充,重点介绍他画山水画经历的三个阶段: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以游历山川,写生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提问:“根据你对黄宾虹的理解,你认为《简笔山水图轴》大约是他什么阶段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归纳黄宾虹的艺术特点:①浑厚华滋,笔墨上注重“黑、密、厚、重”。②主张创造,即使是学习别人的画,也要有创造性地学。 三、举一反三,欣赏其他三位画家的画。(以学生欣赏为主,老师进行方法指导。) (1)启发学生用以上学得的方法欣赏潘天寿的作品。 ①出示图片,学生自主欣赏潘天寿的作品《灵岩涧一角》(教师提醒重点分析它的构图、气势),从中了解潘天寿笔墨苍古、凝练老辣、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的艺术风格。 ②了解潘天寿的生平以及对近代国画界的贡献。(学生先说,教师补充。) (2)欣赏丰子恺、林风眠的作品。 ①了解丰子恺、林风眠的生平。请参观过他们故居的同学介绍他们的生平。教师重点介绍他们出国留学的经历,国外学习为他们的“中西合璧”、“引外为中”创造了条件。 ②欣赏林风眠的作品《渔舟》,体验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欣赏《菖兰》,感受构图的饱满,色彩的浓艳。 ③欣赏丰子恺的《瞻瞻的车》、《小梦》、《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体验漫画充满情趣的、简洁的美。 四、概括四位画家的共同点。

浙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1红色记忆 教案设计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一课《红色记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时代、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美术的社会功能。 2.通过对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分析,学会掌握用美术语言描述美术作品。 3.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学习领域欣赏?评述1课时 三、教学重点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分析。 四、教学难点如何用美术语言来赏析一件美术作品及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人文内涵。 五、教学过程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的上课内容是《红色记忆》。每个人都有记忆,有欢乐的也有悲伤的。我们的祖国走过了几千年的漫长的岁月,其中有辉煌的成就,也有屈辱的历史。今天《红色记忆》这一课就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带领我们回忆一下中国近、现代100多年以来的历史。 一、情境导入 1、位于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有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每年都有上千万人前来瞻仰,这八幅浮雕作品记录了100多

年以来中国人民伟大斗争中的重要时刻,你能说出它们各自表现了什么历史事件吗? 《虎门销烟》1839年《金田起义》1851年 《武昌起义》1911年《五四运动》1919年 《五卅运动》1925年《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 《抗日敌后游击战》1938年开始《胜利渡长江》1949年 2、音频导入播放《保卫黄河》音乐片段。 提问:?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称吗? ?这首歌曲描述了浮雕作品中的哪一个场景? 学生讨论后回答。 ?《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鸦片战争前夕,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窑坑里焚烧,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人群后面,有炮台和千百只待发的战船,准备随时还击英帝国主义的挑衅。画面上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坚定决心。 ?歌曲《保卫黄河》描述的场景——抗日敌后游击战 《抗日敌后游击战》——浮雕上显现出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区敌后游击战的场面。远远望去,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半山腰里,游击队员们

浙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 让世界更美好教案

《让世界更美好》教案 教材分析: 21世纪人类将面临十大全球性问题:石油告急、全球气候升高、水资源缺乏、紫外线辐射量增大、矿产资源耗竭、耕地面积减少、动植物品种和数量减少、沙漠面积扩大、人口膨胀、粮食需求可能超过地球的供给极限。结合这些公益招贴,谈谈如果要让世界更美好,我们必须要关注哪些问题。本课的主要目的是关注人类社会,开展公益活动,培育爱心。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海报的概念,设计特点,海报设计的具体要素。 2、能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 3、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并体会美术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公益海报的海报主题范围及其结构要素。 难点:创意设计。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以“哈利伯特”预告片与环保的公益广告导入,区分两者的区别:商业性与非商 业性。 (2)让学生从中体会要想让世界更美好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地球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引起学生的兴趣,留下深刻的印象。 2、学习新课。 (1)请学生在理解公益海报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明确公益海报的基本概念。 (2)出示海报的图片资料,得出公益海报的特点。 3、深入理解。 (1)出示《2050年的杯子》画面上是一只倒放的杯子,正中央是浑浊的水,水的颜色与背景形成对比,突出图案。 (2)了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十大全球性问题,让学生想想将来的环境。 4、即兴创作。 (1)请学生回顾本课知识点,加深对公益海报的了解。

(2)要求学生以“让世界更美好”为主题设计一张公益海报。(3)教师进行指导。 5、评价。 在课后举办展览,自评与小组互评相结合,选出最佳创意奖。 6、拓展。 请学生将制作好的各种资料在社区或校内进行公益活动的宣传。

五年级下美术教案手绘校园招贴_浙美版

手绘校园招贴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招贴画这一艺术形式及其构成特点。 2.初步掌握手绘校园招贴的方法,会独立用简洁的造型语言为校园活动徒手绘制一张招贴。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并关注校园文化建设,热爱校园文化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 思维方式,促进其设计意识的形成。 2.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招贴画的特点,了解手绘校园招贴的;(2)难点:招贴画排版设计的创意和画面的美观。课前准备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这学期学校要举行艺术节、运动会等校园活动,这些活动需要招贴画来宣传,谁设计过招贴画? 学生回答,教师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手绘校园招贴》。 2.欣赏、探究。 什么是招贴画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招贴是广告的一种形式,常绘 制在纸张上,张贴在公共场所,我们通常把他归类于POP广告。意思是购买点的招贴。商场促销广告之所以大多采用手绘的形式,主要是因为手绘招贴方便、迅捷、成本低廉。

(1)教师:出示手绘招贴,问:“你能发现组成招贴画的主要元素吗?”结合学生回答小结:标题、内容、花边、插图、主办单位。课件出示标题:艺术字体或其他创意字体 (2)课件欣赏手绘招贴(若干组),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手绘校园招贴的编排、文字和插图的装饰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优秀手绘招贴的特点。 1、指向单纯、信息明确、图文并茂、画面美观、和谐统一 2.教师示范手绘招贴的创作步骤。 第一:排版(铅笔打稿)第二:彩笔勾形(肯定) 第三:色彩装饰和谐(细心)教师板书 3.课件欣赏同龄人作品。了解插图、主题文字的字体、编排等多样性,拓展学生思维。 4.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为校园艺术节活动手绘一张招贴。 要求:(1)用一种或多种工具(油画棒、水彩笔、等)完成。 (2)排版要有创意。 (3)时间20分钟。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在学生打草稿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设计习惯。 5.展评。举行班级招贴画展 标准:(1)画面统一和谐(色、图、文)。学生自评、学生个别互评。

浙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基本知识与技能测试(题库)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基本知识与技能测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 1.传统中国画从题材上通常分为、和。 2. 图表设计常通过、和分门别类的排列说明事物的性质和特点。 3. 中国画因表现技法不同可分成、、三种 4.要完成一张美观的板报,就应对、等要素进行设计、编排,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5.绘画包含的种类很多,请根据以下图片,分别写出属于哪个画种? ()()()6.纹样也称花纹、纹饰。有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请写出以下分别属于哪种连续纹样? ( ) ( ) 7.工艺美术的主要特点是: ___实用_____于审美____相结合 8.不同的画种又有不同的特点,如中国画的___笔墨____之美、油画的___色彩______之美、版画的____刀法____之美。 10.与文字相比,手绘图表的优点是_直观___、生动、__有趣___。

11.墨色根据浓与淡可分为五种、、、、。 12.丹青是中国古代对绘画的别称。丹青分别指的是朱砂(丹砂)和石青颜料。 13.在迎新年一课中,组织一个活动,最重要的是事先进行策划、设计。 14.纹样在形式上可分为单独、连续纹样。进行纹样设计时,一般常运用对称、均衡的组织规律。 15.优秀的建筑的最高标准是实用、坚固、美观三者的完美统一。 16.绘画,从使用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技法来分,可分为()、()、()、版画等画种。 17. 古人所说的“焦、浓、重、淡、清”是指墨色的浓淡层次,依据加水的不同程度,墨还有“()、()、()、淡”之分。 18. 徒手画是一种以简便的()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的绘画形式。 19.被中国花鸟画家经常描绘并且被称为“四君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 20.1953年荣获我国文化部颁发的“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的是___________。 21.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以下哪种是中国花鸟画家经常描绘的题材,并被中国古代画家誉为“四君子”之一,借以象征人的高尚品格。() A、牡丹花 B、茶花 C、梅花 D、桃花 2. 也称为花纹、纹饰,是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段之一。() A、写意画 B、工笔画 C、纹样 D、版画 3.书法是指用来书写汉字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 A、水墨 B、毛笔 C、钢笔 D、铅笔 4. 就是一种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的绘画形式。() A、徒手绘画 B、水粉画 C、素描 D、油画 5.字体的选用和设计是版面构成的基础。常用的中文字体主要有宋体、、黑体、隶书体四种。() A、草书体 B、楷体 C、变体字 D、篆刻 6.工笔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它指运用工整、细致、缜密技法描绘对象。工笔画又可以分为工笔和工笔重彩两类。() A、素描 B、白描 C、线描 D、水墨 7.中国画最大的艺术特点在于它的() A、用笔 B、用墨 C、水墨 D、笔墨 8.中国画中还有“岁寒三友”之称,指的是什么题材?() A、梅、兰、竹 B、松、竹、梅 C、松、兰、菊 D、兰、竹、松 9.下面哪位画家在1953年荣获我国文化部颁发的“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 () A、潘天寿 B、李苦禅 C、齐白石 D、关山月 10.他是现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美术家之一,他凭借他的超前的意识和非凡的创新精

2014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美术期末测试题 浙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试题(总分:100分)时间40分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10分) 1、“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是哪位著名诗人用作评价西湖的诗句?()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2、中国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哪一年?() A、2007 B、2008 C、2009 3、西泠印社的第一任社长是?()。 A、吴昌硕 B、潘天寿 C、赵之谦 4、《上升与下降》的作者是?() A、马格里特 B、彼得·布鲁特斯 C、埃舍尔 5、《红模型》的作者是?() A、达利 B、马格里特 C、金特·凯瑟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 1、水彩画的特点是颜料透明、____、____,十分适宜表现淡雅的静物和____的自然景象。 2、服装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社交礼仪服、日常生活装、___、___、舞台展示服等。 3、人体的基本比例是:站___、坐___、蹲__。 4、一般宣传活动包括制定计划、__、__、设计制作、_等几个环节。 5、天下三大行书是:_____、_____、_____。

6、印章上文字凸起,盖在纸上后印文呈白底红字,称为“___”,又称“阳文”;反之,则称为“___”,也称___。 7、篆刻的工具一般以刻刀、___、___、宣纸、___最为重要。 三、名词解释(30分) 1、公益招贴 2、正形和负形 3、写出汉字演化的过程

B C A C B 水色交融、淋漓流畅,雨雾朦胧 职业装、运动装 七、五、三半 策划方案、收集资料、活动开展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帖》 朱文、白文、阴文 毛笔、墨、印泥 公益招贴:是指不以赢利为目的,服务于公众利益的广告的宣传,旨在增进公众对突出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从而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或缓解。 正形和负形:一个图形,一般包括有图案的部分及衬托图案的部分。属于图案的部分成为正形;而衬托图案的部分称为负形。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新版浙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最新精编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洞水小学教学设计 学科:美术;任课班级:五年级;任课教师:张异;

2018年 2 月 26 日 浙美版(新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画家故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二、引导学1.画家故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课前准备: (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 (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收集他们作品的图片,了解历史背景。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猜猜主人是怎样的画家?”“你知道哪些中国画画家?”“我国近代生活在杭州一带的画家有哪些?”(学生各抒己见。) 二、引导学生欣赏黄宾虹的作品。 (1)出示黄宾虹的《简笔山水图轴》,提问:“看这幅国画,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2)出示黄宾虹的名字,提问:“大家对黄宾虹了解多少?”(学生把参观黄宾虹故居时了解的情况对大家做一些介绍。) (3)教师补充,重点介绍他画山水画经历的三个阶段: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以游历山川,写生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提问:“根据你对黄宾虹的理解,你认为《简笔山水图轴》大约是他什么阶段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归纳黄宾虹的艺术特点:①浑厚华滋,笔墨上注重“黑、密、厚、重”。②主张创造,即使是学习别人的画,也要有创造性地学。 三、举一反三,欣赏其他三位画家的画。(以学生欣赏为主,老师进行方法指导。) (1)启发学生用以上学得的方法欣赏潘天寿的作品。 ①出示图片,学生自主欣赏潘天寿的作品《灵岩涧一角》(教师提醒重点分析它的构图、气势),从中了解潘天寿笔墨苍古、凝练老辣、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的艺术风格。 ②了解潘天寿的生平以及对近代国画界的贡献。(学生先说,教师补充。) (2)欣赏丰子恺、林风眠的作品。 ①了解丰子恺、林风眠的生平。请参观过他们故居的同学介绍他们的生平。教师重点介绍他们出国留学的经历,国外学习为他们的“中西合璧”、“引外为中”创造了条件。

浙美版初中美术11.毕加索教学设计

11.毕加索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以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为突破口,了解毕加索的艺术生平,欣赏和感受毕加索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和平以及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思想情感。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毕加索的艺术生平,欣赏毕加索以《格尔尼卡》为主的作品,理解毕加索的艺术主张,讨论评述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的理解和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3课时数:1课时 4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工具(铅笔、记号笔、水彩笔等) 教师:课件、多媒体设备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看视频、造情境、激情感 1、看视频、造情境、激情感。 (1)观看视频《太行山上》片段。 (2)谈谈观后感。学生围绕幻灯片1中的问题进行交流。 a、影片中哪些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描述或模仿他的动作神态吗? b、你从影片中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先对视频作简要介绍,随后对学生的交流作简要小结,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战争和法西斯的愤懑情感) (3)请你大胆的表现。请学生以影片中印象最深的形象为素材,用徒手画大胆勾画一个艺术形象,可作变形或夸张处理,不必画的太具体。然后进行展示和交流,教师进行简要评价。(4)导入新课。顺着视频欣赏和交流所铺垫的课堂情境,利用课件介绍毕加索《格尔尼卡》 的创作背景,并顺势导入新课“毕加索与《格尔尼卡》”。 活动2【讲授】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认识毕加索。通过课件教师介绍毕加索艺术生平。 (2)讨论和赏析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找一找,画面中有哪些形象?进行交流。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a牛有什么表情?它代表什么? b马有什么表情?它象征什么? c手持油灯的女人象征什么? d这个蹒跚而行的女人在干什么?想什么? e跳楼者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 f抱着已死的孩子的女人,她的眼睛象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g战士手中的断剑和剑旁的花有何寓意? h画面顶端的灯象什么?它有何寓意? (教师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小结) (3)讨论和赏析二。引导学生思考并小组探讨交流: a、造型上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他完整吗?你认为毕加索对造型作了哪些处理?你认为这样处理有何用意? b、画面的色调有何特点?作者有何寓意? c、你认为除了造型和色彩,画家还运用了哪些表现形式来体现其创作意图? (教师进行简要的小结:在造型上毕加索运用“立体主义”的表现手法将物象进行解析和重构,塑造出一个个破碎、被撕裂和扭曲的艺术形象,从而突出揭露战争的罪恶。在色彩上为黑、白、灰的组合,突出了画面恐怖、悲惨的气氛。另外在画面构图上、点线面的运用上以及画面肌理表现上都体现了其创作意图) (4)谈感受,增认识(讨论和赏析三)。 请学生围绕下列两个问题进行同桌讨论,并交流,。 a、你认为毕加索在《格尔尼卡》的创作中蕴涵和倾注了哪些情感? b、通过《格尔尼卡》这幅作品,你认为毕加索是一个什么样的画家? (教师进行归纳:毕加索运用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富有象征的形象,把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揭露出来。蕴涵了画家愤懑的抗议。同时也体现出毕加索是一位伟大的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法西斯斗士”) 活动3【活动】深入探究,认识“立体主义” (1)课件出示《格尔尼卡》画面中牛头形象,并请学生小组讨论牛头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

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茶香四溢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欣赏了解各类茶具及茶叶包装设计。 2.根据自己了解的茶文化知识,设计一造型别致、图案精美、色彩和谐、容丰富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3.感受茶文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茶文化探究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用品,也为世界人士所普遍喜爱,它与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史书记载,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庄子·盗跖篇》说:“神农之世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也就是说,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处于母系社会,由狩猎逐渐进化到畜牧和初级农业的时代就开始发现和利用茶叶了。至公元前1 100年,茶在神州已广为人知。公元U59年已有茶叶买卖的文字记载。唐代已是“比屋皆饮”、家家饮茶了。茶与瓷、丝绸一样,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卓越贡献。 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茶叶包装设计精神以及茶具的造型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科书全面展示了中国的茶文化,如茶的历史、茶的制作工艺、饮茶的益处、茶叶的品种、茶与艺术(如绘画、书法、木雕)、茶馆文化、不同时期的茶具以及设计精美的茶叶包装盒等,还展示了学生设计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本课程所涉及的茶文化领域很广,这里安排2课时来教学。 第一课时主要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知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人手:了解茶的起源、种类及特点;我国有哪些名茶;怎样品茶;茶的制作方法及过程;饮茶有什么益处;饮茶的茶具有哪些,有哪些茶叶包装设计。通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和审美文化修养,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二课时主要在前一节课了解的茶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茶文化的关注点设计制作一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浙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全册

1.画家故居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课前准备: (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 (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收集他们作品的图片,了解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猜猜主人是 怎样的画家?”“你知道哪些中国画画家?”“我国近代生活在杭州一带的画家有哪些?”(学生各抒己见。) 二、引导学生欣赏黄宾虹的作品。 (1)出示黄宾虹的《简笔山水图轴》,提问:“看这幅国画,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2)出示黄宾虹的名字,提问:“大家对黄宾虹了解多少?”(学生把参观黄宾虹故居时了解 的情况对大家做一些介绍。) (3)教师补充,重点介绍他画山水画经历的三个阶段: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以游历山川,写生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风格浑厚华滋,意 境郁勃,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提问:“根据你对黄宾虹的理解,你认为《简笔山水图轴》大约是他什么阶段的作品?最大的 特点是什么?” (4)归纳黄宾虹的艺术特点:①浑厚华滋,笔墨上注重“黑、密、厚、重”。②主张创造,即使是学习别人的画,也要有创造性地学。 三、小结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课前准备: (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 (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收集他们作品的图片,了解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欣赏了黄宾虹的作品,今天我们接着来欣赏另外三位画家的作品。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标志设计 教案

《标志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标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了解和掌握标志的种类特征以及设计方法。 3、欣赏作品,体会现代标志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现代生活中的标志的作用和特点。 难点:标志象征意义的表现,色彩在标志设计中所表达的特殊情感。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铅笔,画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1)教师:“春季万物复苏之际,你们愿意丢卸掉沉重的书包,换上自由随性的衣物,去看看外面的美妙世界么?”边说边放映课件《生活中的标志》中的吉普车,跑鞋和背包客图片,并放映相应的标志。 (2)情景导入,以设置“印度之行”的情景模式导入新课《标志设计》,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揭示主题,深入课题。 (1)放映印度国情PPT,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教师顺带介绍印度的风土人情,并引导“印度是一个文化深厚,非常富有神秘气息的国家,并有非常多有趣的标志。” (2)介绍标志的起源(源于上古时期的图腾)。 (3)放映印度两个商业标志(印巴文化/天堂眼)图片,让学生欣赏理解并指出标志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其作用是信息传达,并让人通过特定的符号记住其含义。 (4)讲解标志的形式,通过具体图形PPT放映,让学生加深理解。 (5)讲解英联邦运动会(在新德里)图示的设计说明,指出优秀标志的标准。 (6)结合优秀标志的标准,指导学生来讨论2008北京奥运会的标志的意义。 (7)放映不同奥运会标志,感受各个城市不同的文化背景。 (8)介绍标志的主要类别。

3、教授设计过程,点明注意事项。 (1)标志设计是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 (2)标志设计是一个多元吸收整理的过程。 (3)标志设计要突出重点吸引眼球。 (4)标志设计方法(选题构思——选择形式——设计草图——配色——确定图形) (5)标志和色彩【A:提问:同学们平时生活中发现标志用的最多师哪几种颜色? B:用三原色较多(红黄蓝)最能吸引眼球】 4、拓展延伸。 (1)为自己喜欢的国家或地方设计一个标志。 (2)作业要求:设计简明,富有创意,注意颜色搭配和造型变化。 5、学生作品展。展示学生作品。

五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剪纹样》教学设计1浙美版〔精品篇〕

剪纹样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纹样剪纸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勤动脑、多动手可使生活更美。 教学重点:折剪出纹样。 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 教具准备:示范作品;各种规格白色与彩色纸;剪刀等。 学具准备:长条形彩色纸每人三张;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所带用具情况。 二、欣赏,导入新课 1. 出示范图一(各种简单的对称纹样) 现在老师用一种巧妙的方法把这些图形变得更美了! 2. 出示范图二(用范图一的花纹剪出的纹样) 原来老师把这些纹样变成了剪纸纹样,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剪纹样。 板书课题:剪纹样;3.出示范图三:说明纹样在生活当中的应用;小结:经过装饰的物品更美;4.示范制作步骤;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先剪出一条横的花边,再剪出一;(1)设计单位纹样,注意要对称;;(2)将长条型纸对折几次,每次一定要对整齐;;(3)将设计出的一半画好在对折的纸上,剪去部分涂;(4)剪纸,剪的时候要胆大心细,将边剪整齐;注意;提示: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什板书课题:剪纹样 3. 出示范图三:说明纹样在生活当中的应用。 小结:经过装饰的物品更美。 4.示范制作步骤。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先剪出一条横的花边,再剪出一条竖的花边) (1)设计单位纹样,注意要对称; (2)将长条型纸对折几次,每次一定要对整齐; (3)将设计出的一半画好在对折的纸上,剪去部分涂成灰色; (4)剪纸,剪的时候要胆大心细,将边剪整齐;注意不要把连续的地方剪断。展开既成。

提示: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什么样的纹样呢?我们可以把纹样设计成:动物纹样,植物纹样。(请学生欣赏纹样作品) 现在你们可以想象出比范图更美丽的纹样来吗? 三、学生作业,分大组竞赛 每人剪出2-----3种不同的纹样,将优秀作业展示在黑板上。 (放音乐,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评议 师总结:今天,我们剪出了这么多美丽的纹样,事实证明,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勤动手,我们就能够剪出更多美丽的东西,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 、岁月是贼,总是不经意偷去很多,美好的容颜,真实的情感,幸福的生活。 、能够微笑面对的事情就微笑吧,因为微笑总比哭更好。 、时间就是一颗药,你掌握好了它便是解药,你肆意挥霍它便是毒药。 、一句顺其自然,励志名言里面包含了多少绝望和不甘心。 、不管相爱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回忆这东西,真的能让一个人变成神经病,前一秒还是嘴角上扬,下一秒便湿了眼眶。 、喜欢一个人,是看到了他的优点。爱一个人,是包容了他的缺点。喜欢是一种心情,爱是一种感情。 、每一天的努力,只是为了让远方变得更近一些。 、放弃与放手的区别是:放弃是牺牲本来属于你的,放手是放下那些从来就不是你的。 10、不管天气怎样,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不管季节变换,让自己的内心鸟语花香。 11、一路走来,免不了会携带岁月的尘埃,生活总会给我们留下许多感慨,经过的事,路过的人,都给我们留下很多故事,偶尔翻阅起来,还会是一种感动。 12、在记忆里,有一些瞬间,经历时没什么特别,回想时,却胜过千言万语。 13、做该做的事,爱该爱的人,能应对惊涛拍岸的雄壮,也能安于细水长流的温情。 14、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重要的人越来越少,剩下的越来越重要。 15、伸手需要一瞬间,牵手却要很多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若无相欠,怎会相见。 16、当你强大了,你才会遇到比你强大的;当你变好,你才配得起更好。 17、多数的错失,是因为不坚持,不努力,不挽留,然后催眠自己说一切都是命运。 18、有时候,你必须放手,才能明白是否它真的值得你拥有。 19、不由自主只因刻骨铭心,不离不弃只因无法代替。 20、即使没有人为你鼓掌,也要优雅地谢幕,感谢自己的认真付出。 21、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绽放。不要因为难过,就忘了散发芳香。 22、有些人,一旦遇见,便一眼万年;有些心动,一旦开始,便覆水难收。 23、好的坏的我们都收下吧,然后一声不响,继续生活。 24、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住着一个不可能的人,那个人路过了青春一阵子,却会在记忆里搁浅一辈子。 五个哲理段子,品味人生11则哲理故事,让你人生更从容人生哲理:一般人看不懂,看懂的人不一般 、生活中总会有伤害你的人,所发你仍然需要继续相信别人,只是小心些而已。 、脆弱的人,只懂得怜悯自已,而不知道反省自已。 、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就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生命的成长,需要吃饭,还需要吃苦,吃亏。 、你可能只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人,但对某个人来说,你是他的全世界。 、无论做什么,记得是为自己而做,那就毫无怨言。 、让自己更平和一点,更豁达一点,对于身边的过错,让自己更宽容一点。人人都有他的难处,何必强求于人。 、不相信奇迹的人永远都不会创造奇迹。 、不要为它的结束而哭,应当为它的开始而笑。 10、坏事总是不断发生,可还是有很多办法来解决困难。永远不要忘记学进修学问,拓阔胸襟。人生所有烦恼的会不多不少永远追随,只不过学识涵养可以使一个人更加理智冷静地分析处理这些难题而已。 11、智者总是有成功的密码,能译出密码的人,心是成功的智者。

浙美版初中美术书作品汇总

八年级13册 0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 《鹰桧图》绢本设色元代张舜咨、雪界翁 1走进美术 父亲(油画)罗中立 粒粒皆辛苦(中国画)方增先 鸳鸯戏水(中国画)喻继高 开国大典(油画)董希文 鲁迅像(版画)赵延年 江南的春雨(水彩画)陈和鼎 天山映雪(水彩)梁栋 我们热爱和平(版画)李平凡 乌云滚滚(油画)吴云华 根深叶茂(国画)苗重安 五月的风(圆雕)黄震 山里红(圆雕)孙家钵 香港著名画家十三人展海报靳埭强 陈茶馆包装系列陈幼坚 飞利浦多媒体电话亭(1997) 美洲虎牌S-Type型汽车

香港汇丰银行总部大厦诺曼·福斯特(美国)逝去的胡杨(摄影)李杰 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设计奚小彭 春到西藏(油画)董希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油画)董希文 毛儿盖黑水姑娘(油画)董希文 花卉十样锦(油画)陈抱一 老人像(油画)徐悲鸿 人像(油画)徐悲鸿 田横五百士局部(油画)徐悲鸿 负水女(油画)吴作人 哈萨克牧羊女(油画)董希文 2徒手画校园 《藏地牛皮书》中的手绘地图一直 扭曲的树木(素描)凡·高 画家德拉克洛瓦的埃及旅行笔记 乌镇(速写)李延龄 画家达·芬奇的挖壕机设计手稿(意大利) 风景(钢笔水彩)柳军 理论数学家罗杰·彭罗斯画的天体物理示意图

女人像(素描)马蒂斯(法国) 老人像(素描)费钦(俄国) 手部素描达·芬奇(意大利) 小提琴家帕格尼尼肖像(素描)安格尔(法国)风景(素描)沙利文(美国) 女人像(素描)马蒂斯(法国) 女人体(素描)席勒(奥地利) 手部(素描)萨尔托(意大利) 咖啡馆(素描)凡·高(荷兰) 女子像(素描)提香(意大利) 少女像(素描)费钦(俄国) 少女像(素描)安格尔(法国) 画家达·芬奇的战车设计手稿(意大利) 3板报设计 4鸟语花香 出水芙蓉(中国画)佚名(宋) 寒雀图(中国画)崔白(宋) 桃花飞燕(中国画)王震 雁荡山花(中国画)潘天寿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案资料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一课红色记忆 (一课时) 目标: 1、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时代、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从而更深刻的理解美术的社会功能。 2、用美术语言描述美术作品。 3、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美术作品形式。 教学难点:革命题材美术作品的人文内涵。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1)作品欣赏: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的汉白玉浮雕《虎门硝烟》《胜利渡长江》。(2)介绍这些作品的历史背景,创设和渲染学习气氛。 (3)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产生对革命前辈的敬仰之情,对美术作品有了初步了解。 2、深入理解 (1)欣赏教科书中美术作品《启航》、《占领总统府》、《开国大典》、《太行铁壁》等革命美术作品。 问:你喜欢那幅作品?为什么? 以上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采用了哪些艺术表现形式?

(2)举例分析《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所描绘 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 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 典礼的盛况。场面恢宏, 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 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 不凡。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在画面的右侧部位减去一根柱子,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还应该提到的是,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董希文在他的写实油画中,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营养,如明快响亮的色彩、某种装饰意味等都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和审美理想。 《开国大典》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它深入人心,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 画家艾中信曾作过如下分析:“从构图到设色,从人物到场面,它的气派很足以反映泱泱大国的风度。董希文把主要人物处理在不到一半幅面的左侧,不仅是手法的大胆,重要的是他懂得构图的大局……《开国大典》的大块色彩,通俗易懂,看起来似乎简单,但这大红、碧蓝和金黄(缨络和菊花)是有意安排的。它把一个风和日丽日子里一个庄严热烈的场面描绘出来……”徐悲鸿看了《开国大典》之后评价:“缺少一点油画特色。这里所说的“缺少一点油画特色”,是指这幅画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手法和风格。但这恰恰被很多画家认为正是《开国大典》的成功之处。如果按传统油画用光和设色的手法去创作,这幅画就不会有这种热烈的气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