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网络的传输介质教案

网络的传输介质教案

网络的传输介质教案
网络的传输介质教案

网络的传输介质教案
教学目的 了解各种传输介质的特性 重点难点 掌握双绞线的种类 掌握双绞线的制作 了解同轴电缆的基本知识 了解光纤的基本知识 知识精讲 网络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数据通信和信息传递。如何要将这些数据、信息从 这台电脑传递到那台电脑呢?它需要通过一些载体,而这些载体就是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 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介 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介质如微波、红外线、激光。 一、 双绞线(TP:Twisted Pairwire) 1.双绞线电缆 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一般由两根 22~26 号绝缘铜 导线相互缠绕而成。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降低信号 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 把一对或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绝缘套管中就形成了双绞线电缆。 2.分类 根据是否采用屏蔽技术,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nshilded Twisted Pair,UTP)和屏蔽双绞线(Shielded Twisted Pair,STP)。 UTP 与 STP 的特性比较表 UTP STP UTP 的优点: ? 无屏蔽外套,直径小,节省所占用的空间,成本低; ? 重量轻,易弯曲,易安装; ? 将串扰减至最小或加以消除; ? 具有阻燃性; 既可以传输模拟数据也可以传输数字数据。根据其性能,双绞线又可分为 1 类、2 类、 3 类、4 类、5 类、超 5 类、6 类双绞线。 缺点 信息很容易被窃听 不能完全消除辐射 价格较高,安装困难 优点 价格较低 有较高的传输速率,100 米内可达到 155Mbps,外 层由铝泊包裹,以减小幅 射,

表 2 各类双绞线的主要特性 类型 1 类 传输速率 (bit/s) 20K 传输信号类型 应用
模拟信号 电话线路 模拟信号和 1M 的数字信 2 类 1M 一般通信线路 号 3 类 10M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以太网和令牌环网 4 类 20M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令牌环网 模拟信号和高速数字信 高速以太网、ATM、 5 类 100M 号 FDDI 超5 模拟信号和高速数字信 155M 高速以太网、ATM 类 号 6类 模拟信号和高速数字信 高速以太网、ATM 200M 号 常见的 10BASE-T 及 100BASE-T 局域网均是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10BASE-T 中采用 3 类或 4 类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进行基带传输,速率可达 10Mb/s , 100BASE-T 中采用 5 类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 进行基带传输, 速率可达 100Mb/s 。 3.制作 1) 剥线 2) 理线 3) 切线 4) 插线 5) 压线 6) 测试 二 同轴电缆 以硬铜线为芯(导体),外包一层绝缘材料(绝缘层),这层绝缘材料再用密织 的网状导体环绕构成屏蔽,其外又覆盖一层保护性材料(护套)。 75 Ω 同轴电缆:常用于 CATV(有线电视)网,故称为 CATV 电缆,传输带宽 可达 1 Gbit/s,目前常用的 CATV 电缆传输带宽为 750 Mbit/s。 50 Ω 同轴电缆:常用于基带信号传输,传输带宽为 1~20 Mbit/s,总线型 以太网就使用 50 Ω 同轴电缆。

特点 传输 方式 支持设备 数(台) 最大 传输 距离 几公 里 优点 缺点 用途
50Ω 电缆
基带 传输
几百台
高带宽极好的噪 声抑制特性 可同时进行模拟 信号与数字信号 的传输
传送过程中信号容易发生 畸变和衰减, 传输距离小于 1000m 传输数字信号时须进行 A/D 转换
数据 通信
75Ω 电缆
宽带 传输
数千台
几十 公里
闭路 电视
三 光纤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 光纤是由非常透明的石英玻璃拉成的细丝,可作为光传 导工具。传输原理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光纤的保密性好。 纤芯:纤芯位于光纤的中心部位,由非常细的玻璃(或塑料)制成。 包层:包层位于纤芯的周围,是一个玻璃(或塑料)涂层。 涂覆层:光纤的最外层为涂覆层,包括一次涂覆层、缓冲层和二次涂覆层,由分 层的塑料及其附属材料制成。 因为光纤本身比较脆弱,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都是将光纤制成不同结构形式的光 缆。光缆是以一根或多根光纤或光纤束制成,
光缆的基本结构一般是由缆芯、加强钢丝、填充物和护套等 几部分组成,另外根据需要还有防水层、缓冲层、绝缘金属导线等构件。 四 微波通信
微波通信是在对流层视线距离范围内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频 率范围为 2~40 GHz。微波通信与通常的无线电波不一样,是沿直线传播的,由 于地球表面是曲面, 微波在地面的传播距离与天线的高度有关,天线越高距离越 远,但超过一定距离后就要用中继站来接力。两微波站的通信距离一般为 30~ 50 km,长途通信时必须建立多个中继站。中继站的功能是变频和放大,进行功 率补偿,逐站将信息传送下去。 五 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是以人造卫星为微波中继站,它是微波通信的特殊形式。卫星接收来自 地面发送站发出的电磁波信号后,再以广播方式用不同的频率发回地面,为地面 工作站接收。 卫星通信可以克服地面微波通信距离的限制。一个同步卫星可以覆 盖地球的三分之一以上表面,3 个这样的卫星就可以覆盖地球上全部通信区域。 六 红外线通信 红外系统采用光发射二极管(LED)或激光二极管(ILD)来进行站与站之间的数 据交换。红外设备发出的红外光信号(即常说的红外线)非常纯净,一般只包含

电磁波或小范围电磁频谱中的光子。传输信号可以直接或经过墙面、天花板反射 后,被接收装置收到。 红外线没有能力穿透墙壁和其他一些固体, 而且每一次反射后信号都要衰减一半 左右, 同时红外线也容易被强光源给盖住。红外线的高频特性可以支持高速度的 数据传输,它一般可分为点到点式与广播式两类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

第4章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 一、填空题 1.网卡又叫网络接口卡,也叫网络适配器,主要用于服务器与网络连接,是计算机和 传输介质的接口。 2.网卡通常可以按传输速率、总线接口和连接器接口方式分类。 3.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 4.根据光纤传输点模数的不同,光纤主要分为单模和多模两种类型。 5.双绞线是由 4 对 8 芯线组成的。 6.集线器在OSI参考模型中属于物理层设备,而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设备。 7.MAC地址也称物理地址,是内置在网卡中的一组代码,由 12个十六进制数组 成,总长 48 bit。 8.交换机上的每个端口属于一个冲突域域,不同的端口属于不同的冲突域,交换机 上所有的端口属于同一个广播域域。 9.路由器上的每个接口属于一个广播域域,不同的接口属于不同的广播域和 不同的冲突域。 二、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网卡接口类型的是 D 。 A.RJ45 B.BNC C.AUI D.PCI 2.下列不属于传输介质的是 C 。 A.双绞线B.光纤C.声波D.电磁波 3.下列属于交换机优于集线器的选项是 D 。 A.端口数量多B.体积大C.灵敏度高D.交换传输 4.当两个不同类型的网络彼此相连时,必须使用的设备是 B 。 A.交换机B.路由器C.收发器D.中继器 5.下列 D 不是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A.网络互连B.隔离广播风暴C.均衡网络负载D.增大网络流量 三、判断题 1.网卡是工作在物理层的设备。(√) 2.集线器是工作在物理层的设备。(√) 3.交换机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设备。(√) 4.MAC地址是内置在网卡中的一组代码,由6个十六进制数组成。(×) 5.交换机的各端口工作在一个广播域中。(√) 6.双绞线内各线芯的电气指标相同,可以互换使用。(×)

101规约_报文传输过程,数据传输方式

101规约报文分析与101规约_报文传输过程 ?平衡式和非平衡式传输 ?非平衡传输(Unbalanced tranmission) 主站采用顺序地查询(召唤)子站来控制数据传输,在这种情况下主站是请求站,它触发所有报文的传输,子站是从动站,只有当它们被查询(召唤)时才可能传输。 ?平衡传输(Balanced tranmission) 采用平衡传输,每一个站可能启动报文传输。因为这些站可以同时既作为启动站又可以作为从动站,它们被称为综合站。 初始化过程 ?控制站初始化 ?被控站初始化 ?被控站被远方初始化 过程 ?召唤链路状态 ?复位RTU ?召唤链路状态 ?召唤一级数据。 初始化过程报文分析: 1)当通信中断后,主站发“请求链路状态”,等待与子站建立通信联系 M->R :10 49 01 4A 16 M->R :10 49 01 4A 16 报文解析:请求链路状态,固定帧。

启动字符(1个字节):10; 控制域(1个字节):49(4:主->子站。FCB位无效,9:请求链路状态) 链路地址(1个字节):1 校验码(1个字节):4A 结束字符(1个字节):16 2)通信建立,开始初始化过程,共四个报文。 初始化过程-1 请求链路状态 M->R :10 49 01 4A 16 R->M :10 0B 01 0C 16 报文解析: 控制域(1个字节):49(4:主->子站。FCB位无效,9:请求链路状态) 0B(0:子->主站。FCB位无效,B:响应链路状态)初始化过程-2 复位远方链路 M->R :10 40 01 41 16 R->M :10 20 01 21 16 报文解析: 控制域(1个字节):40(4:主->子站FCB位无效,0:复位远方链路) 20(2:子->主站FCB位无效,ACD=1, 0:确认)初始化过程-3 请求1级数据 M->R :10 7A 01 7B 16 R->M :68 09 09 68 08 01 46 01 04 01 00 00 02 CRC 16 报文解析: 控制域(1个字节):7A(7:主->子站FCB位有效,A:召唤一级数据) 回答报文:有单字节报文,有子站初始化结束的可变帧报文,有无所回答的固定帧报文。?总召唤命令 初始化报文报文结束后进行全数据召唤命令。 全数据召唤后,子站需回答确认命令,然后等待主站召唤一级数据, 将全数据上传。

第4章 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习题答案)doc

第4章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习题答案)d o c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4章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 一、填空题 1.网卡又叫网络接口卡,也叫网络适配器,主要用于服务器与网络连接,是计算机和传 输介质的接口。 2.网卡通常可以按传输速率、总线接口和连接器接口方式分类。 3.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 4.根据光纤传输点模数的不同,光纤主要分为单模和多模两种类型。 5.双绞线是由 4 对 8 芯线组成的。 6.集线器在OSI参考模型中属于物理层设备,而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设备。 7.MAC地址也称物理地址,是内置在网卡中的一组代码,由 12个十六进制数组成, 总长 48 bit。 8.交换机上的每个端口属于一个冲突域域,不同的端口属于不同的冲突域,交换机上所 有的端口属于同一个广播域域。 9.路由器上的每个接口属于一个广播域域,不同的接口属于不同的广播域和不同 的冲突域。 二、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网卡接口类型的是 D 。 A.RJ45 B.BNC C.AUI D.PCI 2.下列不属于传输介质的是 C 。 A.双绞线B.光纤C.声波 D.电磁波 3.下列属于交换机优于集线器的选项是 D 。 A.端口数量多B.体积大C.灵敏度高 D.交换传输 4.当两个不同类型的网络彼此相连时,必须使用的设备是 B 。 A.交换机B.路由器C.收发器 D.中继器 5.下列 D 不是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A.网络互连B.隔离广播风暴C.均衡网络负载D.增大网络流量 三、判断题 1.网卡是工作在物理层的设备。

(√) 2.集线器是工作在物理层的设备。 (√) 3.交换机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设备。 (√) 4.MAC地址是内置在网卡中的一组代码,由6个十六进制数组成。 (×) 5.交换机的各端口工作在一个广播域中。 (√) 6.双绞线内各线芯的电气指标相同,可以互换使用。 (×) 7.双绞线的线芯总共有4对8芯,通常只用其中的2对。 (√) 8.路由器和交换机都可以实现不同类型局域网间的互连。 (×) 9.卫星通信是是微波通信的特殊形式。 (√) 10.同轴电缆是目前局域网的主要传输介质。 (×) 11.局域网内不能使用光纤作传输介质。 (×) 12.交换机可以代替集线器使用。 (√) 13.红外信号每一次反射都要衰减,但能够穿透墙壁和其他一些固体。 (√) 14.在交换机中,如果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是单播地址,但这个MAC地址并不在交换机 的地址表中,则向所有端口(除源端口)转发。 (√) 15.在10Mbps总线型以太网中,根据4-4-3规则,可用5个中继器设备来扩展网络。 (×) 四、简答题 1.简述光纤和光缆的基本结构。 光纤(光导纤维)的结构一般是双层或多层的同心圆柱体,由透明材料做成的纤芯和在它周围采用比纤芯的折射率稍低的材料做成的包层。 纤芯:纤芯位于光纤的中心部位,由非常细的玻璃(或塑料)制成,直径为 4~50 μm。一般单模光纤为4~10 μm,多模光纤为50 μm。 包层:包层位于纤芯的周围,是一个玻璃(或塑料)涂层,其成分也是含有 极少量掺杂剂的高纯度SiO2,直径约为125 μm。 涂覆层:光纤的最外层为涂覆层,包括一次涂覆层、缓冲层和二次涂覆层,

网络是如何传输数据的

?网络是如何传输数据的? 互联?网络重要的特性是能由采?用完全不不同和不不兼容技术的各种局域?网和?广域?网组成。如何让某台源主机跨过所有这些不不兼容的?网络发送数据到另?一台?目标主机呢? 解决办法是?一层运?行行在每台主机和路路由器?上的协议软件,这个软件实现?一种协议,这种协议控制主机和路路由器?协同?工作来实现数据传输,从?而消除不不同?网络之间的差异。这种协议必须提供两种基本能?力力: 命名机制。不不同局域?网技术有不不同和不不兼容的?方式来为主机分配地址,互联?网络协议通过定义?一种?一致的主机地址格式消除了了这些差异,每台主机会被分配?至少?一个这种互联?网络地址(Internet address),这个地址唯?一标识了了这台主机。 传送机制。在电缆上编码位和将这些位封装成帧?方?面,不不同的联?网技术有不不同的和不不兼容的?方式,互联?网络协议通过定义?一种把数据位捆扎成不不连续的?片(包)的统?一?方式,消除了了这些差异。?一个包由包头和有效载荷组成,其中包头包括包的?大?小以及源主机和?目标主机的地址,有效载荷包括从源主机发出的数据位。

上图展示了了主机和路路由器?如何使?用互联?网络协议在不不兼容的局域?网间传送数据的?一个示例例。这个互联?网络示例例由两个局域?网通过?一台路路由器?连接?而成,?一个客户端运?行行在主机A上,主机A与LAN1相连,它发送?一串串数据字节到运?行行在主机B上的服务器?端,主机B连接在LAN2上。这个过程有8个基本步骤: 1. 运?行行在主机A上的客户端进?行行?一个系统调?用,从客户端的虚拟地址空 间复制数据到内核缓冲区中; 3. 主机A上的协议软件通过在数据前附加互联?网络包头和LAN1帧头,创 建了了?一个LAN1的帧。互联?网络包头寻址到互联?网络主机B,LAN1帧头寻址到路路由器?,然后它传送此帧到适配器?。注意LAN1帧的有效载荷是?一个互联?网络包,?而互联?网络包的有效载荷是实际的?用户数据,这种封装是基本的?网络互连?方法之?一; 4. LAN1适配器?复制该帧到?网络上; 5. 当此帧到达路路由器?时,路路由器?的LAN1适配器?从电缆上读取它,并把 它传送到协议软件; 6. 路路由器?从互联?网络包头中提取出?目标互联?网络地址,并?用它作为路路由 表的索引,确定向哪?里里转发这个包,本例例中是LAN2。路路由器?剥落旧的LAN1的帧头,加上寻址到主机B的新的LAN2帧头,并把得到的帧传送到适配器?; 7. 路路由器?的LAN2适配器?复制该帧到?网络上; 8. 此帧到达主机B时,它的适配器?从电缆上读到此帧,并将它传送到协 议软件; 9. 最后主机B上的协议软件剥落包头和帧头。当服务器?进?行行?一个读取这 些数据的系统调?用时,协议软件最终将得到的数据复制到服务器?的虚拟地址空间。 全球IP因特?网 全球IP因特?网是最著名和最成功的互联?网络实现。从1969年年开始出现,因特?网内部体系结构不不断发展变化。但从20世纪80年年代早期开始,客户端-服务器?应?用的组织就?一直保持着相当的稳定。

网络互联技术教学大纲

网络互联技术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学分:4 一、课程名称 网络互联技术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程,也是理论与实操紧密联系的课程。 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并能熟练利用Cisco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设计、构建和维护中小型的企业网络。 前导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 后续课程:《高级路由技术》、《高级交换技术》、《网络集成实训》 三、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2.掌握IP编址技术; 3.掌握Cisco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调试; 4.掌握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RIP、EIGRP、OSPF)的配置和调试; 5.掌握访问控制列表的设计和应用; 6.掌握广域网技术(PPP、ISDN、Frame Relay)的应用; 7.掌握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设计和应用; 8.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调试; 9.掌握VLAN的划分、VTP配置和VLAN间的路由; 10.掌握生成树协议的原理和配置。 四、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说明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并能熟练利用Cisco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设计、构建和维护中小型的企业网络。 本课程的重点是以网络互联技术为核心,介绍路由器配置操作、交换机配置操作、子网划分、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等重要的网络互连技术,并通过组网实例——高校校园网建设和网络互联实训把各章内容联系起来,力争实现培养学生实际组网能力。 五、学时、学分及学期分配表 六、使用教材及参考资料 使用教材:沈祥玖主编《网络互连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 1.《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第三版)》清华大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年7月 2. 张国清,李涤非编著.CCNA学习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 3. [美]Jeff Doyle 著.TCP/IP路由技术(第一卷).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 4. [美]Jeff Doyle 著.TCP/IP路由技术(第2卷).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 5. [美] Henry Benjamin著.CCNP实战指南:路由.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

《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 。 A. “传输速率”就是通常所说的“传输带宽” B. “传输速率”是指信道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带宽 C. “传输带宽”就是信道中所能承受的最大“传输速率”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数据传输,需要建立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它一般包括信源、发送器、(1)C_、接收器和信宿。当采用 卫星进行通信时,数据一般被变换成(2)B_。为了增大模拟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应采用的设备是 (3)B_。现在在模拟电话网上利用调制解调器传输数据往往采用幅度和相位两个参数进行调制,这种调 制方式称为(4)D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 串行传输方式比并行传输方式的效率高 B. 并行传输方式比串行传输方式的效率高 C. 在串行传输中,比特位的传输是随机的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下图为曼彻斯特编码,表示的数据为(1)A_,使用这种编码的网络是(2)C_。如果该编码波形的最 高和最低电平分别为+5V、-5V,其直流分量是(3)D_V。 (1)A. 10100 B. 01110 C. 10101 D. 00011 (2)A. 广域网 B. 城域网 C. 局域网 (3)A. 5 B. -5 C. 2.5 D. 0 5.在一个带宽为3 kHz、没有噪声的信道传输二进制信号时,该信道能够达到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为 (1)B baud。一个带宽为3 kHz、信噪比为30 dB的信道,能够达到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为(2)B_b/s。 上述结果表明,(3)D_。 (1)A. 3K B. 6K C. 56K D. 10M (2)A. 12K B. 31K C. 56K D. 10M (3)A. 有噪声信道比无噪声信道具有更大的带宽 B. 有噪声信道比无噪声信道可达到更高的极限数据传输率 C. 有噪声信道与无噪声信道没有可比性 D. 上述问题的单位不同,数据不能进行直接的比较 6.4B/5B编码是将数字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的编码方式,其原理是(1)_B位编码表示(2)A_位数据。 该编码是(3)D_采用的编码方法,编码效率是(4)C_,相对于曼彻斯特编码,效率提高了(5)B_。 (1)A. 4 B. 5 C. 8 D. 10 (2)A. 4 B. 5 C. 8 D. 10 (3)A. 100 Mb/s以太网 B. 100Base-T4以太网 C. 1000 Mb/s以太网 D. FDDI (4)A. 50% B. 60% C. 75% D. 80% (5)A. 30% B. 50% C. 60% D. 80% 7.单模光纤通常所使用的光信号波长为C 。 A. 1.31μm B. 1.55μm C. 10μm D. 62.5μm 二、填空题 1.设置物理层就是要屏蔽传输介质、设备和通信技术的差异性,物理层主要功能就是物理连接

最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和连接设备

最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和连接设备 毛皑峰朱音波 T型连接器与BNC接插件是细同轴电缆的连接器,它对网络的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同轴电缆与T型连接器是依赖于BNC接插件进行连接的。BNC接插件有手工安装和工具型安装之分,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线路的可靠性选择。 RJ-45非屏蔽双绞线连接器有8根连针,在10BASE—T标准中,仅使用4根,即第1对双绞线使用第1针和第2针,第2对双绞线使用第3针 和第6针(第3对、第4对作备用)。 DB-25(RS-232)接口是目前机器与线路接口的常用方式。 DB-15接口是用于连接网络接口卡的AUI接口,可将信息通过收发器电缆传送到收发器,然后进入主干介质中。 V35同步接口是用于连接远程的高速同步接口。 终端匹配器(也称终端适配器)安装在同轴电缆(粗缆或细缆)的两端点上,它的作用是防止电缆无匹配电阻或阻抗不正确。无匹配电阻或阻抗不正确,则会引起信号波形反射,造成信号传输错误。

网络适配器(NIC)也称网络接口卡。在计算机内部,数据信号经过8、l6或32根的总线传输,网络接口卡作为一种I/O接口卡插入在主 机板和数据总线的扩展槽上。网络适配器是网络通信的主要瓶颈之一,它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网络功能和网上运行应用软件的效果。目前网络适配器的数据缓冲器一般为2KB~32KB,缓冲器容量越大则网卡的性能越好。网络适配器与外界连接时,一般采用T型连接器与同轴电缆相连。 调制调解器(Modem)的功能是将计算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或反之,以便在电话线路或微波线路上传输。调制是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解调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它一般通过RS-232与计算机网络接口连接。 中继器(Repeater)是网络物理层的一种介质连接设备。由于信号在网络传输介质中有衰减和噪音,使有用的数据信号变得越来越弱,为了保证有用数据的完整性,并在一定范围内传送,要用中继器把所接收到的弱信号提出,再生放大以保持与原数据相同。

网络互联技术教案

授课课程 网络互联技术 序号 第 一 讲 章、节名称 第一章OSI/RM模型与TCP/IP协议体系 一.OSI/RM模型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1.OSI/RM的形成(10分钟) 重点介绍异构网络的出现,设备协议的不同,推出OSI/RM模型 2.OSI/RM层次结构(10分钟) 重点介绍OSI/RM分层的必要性,以及OSI/RM的层次结构 3.OSI/RM的数据封装拆封(10分钟) 重点介绍OSI/RM模型的数据封装过程和数据拆封过程 4.OSI/RM各层的功能(20分钟) 重点介绍OSI/RM各层所起到的作用,强调服务是“垂直”的概念 5.协议和协议的三要素(20分钟) 重点介绍协议的概念和语法、语义、时序三个要素的概念,强调协议是“水平”的概念 6.OSI/RM对等层的协议通信(15分钟) 重点介绍OSI/RM对等层通信需要遵循相同的协议,以及“虚连接”和“实连接”的概念 7.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5分钟) 简单介绍网络层服务的两种类型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1.OSI/RM各层的功能 2.协议和协议的三要素 3.OSI/RM对等层的协议通信 4.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掌握OSI/RM产生的原因和层次结构,数据的封装与拆封过程,并充分了解各层的功能,掌握协议的概念、作用以及协议的要素,掌握“虚连接”、“实连接”的含义,了解面向连接和面向无连接的概念 授课形式 教学资源 1.课堂教学(多媒体投影教室) 2.教学PPT课件 课后分析 总结 本次课程属于理论知识讲解,内容充实,信息量大,概念较多。建议课上结合动画演示使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有直观认识。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教学资料阅读,以加强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吸收。

数据传输方式

2、电路交换的优点 (1) 连接建立后, 数据以固定的传输率传输, 传输延迟小。 (2) 由于物理线路被单独占用,故不可能发生冲突; (3) 适用于实时大批量连续的数据传输。 3、电路交换的缺点 (1) 建立连接将跨多个设备或线缆,则会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2) 连接建立后,由于线路是专用的,即使空闲,也不能被其它设备使用造成一定的浪费。 (3) 对通信双方而言,必须做到双方的收发速度、编码方法、信息格式和传输控制等一致才能完成通信。 1、报文交换的工作原理 报文交换类似于发送信件,是以报文为单位发送信息,不管发送数据的长度是多少都把它当作一个逻辑单元,每个报文由报头、正文和报尾3部分组成,报头中包含发送计算机的地址和接收信息的计算机地址。通信子网根据报头目的地址选择路径在两个结点之间的一段链路上逐段传输,不需要在两个主机之间建立多个结点组成的通道,报文交换过程如图2-39所示。 图2-39 报文交换过程 2、报文交换的优点 ⑴电路利用率高。报文可以分时共享交换设备间的线路。 ⑵在电路交换网络上,当通信量变得很大时,就不能接受新的呼叫。而在报文交换网络上,通信量大时仍然可以接收报文,不过传送延迟会增加。 ⑶报文交换系统可以把一个报文发送到多个目的地,而电路交换网络很难做到这一点。 ⑷报文交换网络可以进行速度和代码的转换。 3、报文交换的缺点 ⑴数据的传输延迟比较长,且延迟时间长短不一,因此不适用于实时或交互式的通信系统。 ⑵当报文传输错误时,必须重传整个报文。 分组交换是报文交换的改进,因而又称为报文分组交换。它将报文分成若干个分组,每个分组的长度有一个上限,有限长度的分组使得每个节点所需的存储能力降低了,以提高交换速度。分组交换适用于交互式通信,如终端与主机通信。报文分组的结构如图2-40所示。 报文分组交换是在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并且有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1、数据报方式 在数据报方式中子网接收主机A发送的报文经编址、拆卸后分成若干分组, 设有3个分组P1、P2、P3。CA将根据子网当前的通路情况及通信量情况,将分组P1、P2、P3沿不同的子网路径发送出去,接收端将接收的分组重新组装成报文。这类服务没有建立链路和拆除链路的过程,如图2-42所示。 2、虚电路方式虚电路方式是试图将数据报方式与电

网络技术教案

《网络互联技术》教案 第二章局域网基础 一.局域网概述 ?局域网最主要的特点是:网络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 ?局域网具有如下的一些主要优点: ?能方便地共享昂贵的外部设备、主机以及软件、数据。从一个站点可访问全网。 ?便于系统的扩展和逐渐地演变,各设备的位置可灵活调整和改变。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残存性。 二.以太网的发展史 以太网发展史(一) Norman Abramson “ALOHA模型” Oahu岛 IBM360 以太网发展史(二) ARPANET Bob Metcalfe:以太网创始人 1973年5月22日:世界上第一个个人计算机局域网络开始运转 Ethernet——“电磁辐射是可以通过发光的以太来传播的” ALTO ALOHA Xerox ALTO Xerox ALTO EARS激光打印机 Xerox ALTO 1968年,夏威夷大学的Norman Abramson(诺曼?阿布马逊)及其同事研制了一个名为 ALOHA(夏威夷问候语:欢迎,再见)系统的无线电网络,它使用共享的公共传输信道传送数据。 1970年,Abramson发表了一篇文章详细阐述了计算ALOHA系统的理论容量的数学模型,这就是闻名于世ALOHA模型。 在1972年秋,Metcalfe偶然发现了Abramson的关于ALOHA系统的研究成果。经过深入研究,Metcalfe认识到可以通过优化后把ALOHA系统的效率提高到近100%。1972年底,Metcalfe和David Boggs(戴维?博格斯)设计了一套网络,将不同的ALTO计算机连接起来,接着又把NOVA计算机连接到EARS激光打印机。在研制过程中,Metcalfe把他的工作命名为ALTO ALOHA网络。 这个世界上第一个个人计算机局域网络——ALTO ALOHA网络首次在1973年5月22日开始运转。这天,Metcalfe写了一段备忘录,称他已将该网络改名为以太网(Ethernet),其灵感来自于“电磁辐射是可以通过发光的以太来传播”这一想法。最初的实验型以太网以2.94Mbps的速度运行。

网络传输介质与设备

【课题】 1.4 网络传输介质与设备 1.5 以太网简介 【教材版本】 电子商务网络技术基础/刘弈,谢先彬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07重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悉网络传输介质与设备和以太网简介 能力目标:1.了解网络传输介质与设备和以太网概念2.在现实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网络传输介质与设备和以太网概念,在现实中灵活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传输介质与设备和以太网简介 教学难点:网络传输介质与设备使用的选择 教学途径:1.多用具体实例解释抽象概念,以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2.用关系图的方法授课。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制作PPT。 演示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 (新课引入)计算机网络的互连,是通过数据通信来完成的,它的任务是利用通信媒体传输信息。信息与数据的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表达形式,信息是数据的内容。数据通信利用传输媒体及通信技术来使信息数据化并加以传输。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网络的协议包含有1.网络通信标准化组织 2.ISO/OSI参考模型 3.TCP/IP 4.IPX/SPX 5.AppleTalk。接 下来我们共同来学习网络传输介质与设备还有以太网概念和种类。 第二环节新授课(70分钟) 1.4 网络传输介质与设备 [讲解] 1.4.1 网络传输介质 网络传输介质:1.双绞线电缆2.同轴电缆3.光纤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具体事例,来说明网络传输的介质。 [分析] 在计算机网络中,我们关心的主要问题是:①在媒介的有效带宽中,单位时间内可以有多少个二进制数据(0或1)能被可靠地传输———传输率;②在传输过程中,能量被削弱的趋势或失真的程度———衰减;③难以约束和引导的能量对正常信号的影响———干扰。双绞线电缆还有(1)非屏蔽双绞线电缆(2)屏蔽双绞线电缆同轴电缆大部分都安装在设备与设备之间,在每一个用户位置上都装有一个连接器为用户提供接口。同轴电缆有粗细之分,其接口安装方法略有区别,细缆是将其切断,两头装上BNC头,然后接在T 型连接器两端;粗缆是采用一种类似夹板的装置Tap进行安装,它利用Tap上的引导针,穿透电缆和绝缘层,直接与导体相连。光纤缆由光导玻璃或塑料芯构成。它被一层玻璃包住,称作包层,最外一层是坚硬的保护层。光纤的中心为光通路,即中芯。包层由多层反射玻璃构成,它可以将光折射到中芯之上。中芯及包层都被外壳包裹着。根据包裹的方式不同,将光纤分为松型结构与紧密结构,所示。在紧密结构中,光纤被外层塑料壳完全裹住;在松型结构中,光纤与保护壳之间有一层液体胶或其他材料。无论哪一种结构,外壳都起着提供光缆强度的作用,以防止光纤受外界温度、弯曲、外拉、折断等影响。光纤的类型由模、材料(玻璃或塑料纤维)及芯和外层尺寸所决定。芯的尺寸及纯度决定了光的传输量。常用的光纤类型见表1-2。 表1-2 光纤的类型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具体事例,来说明网络传输的介质。 [分组讨论] 学生根据前面演示的具体事例,分组讨论网络传输的介质种类及使用方法。 [讲解] 网络设备:1.服务器 2.客户机 3.工作站 4.网络适配器 5.调制解调器 6.中继器 7. 集线器 8.网桥 9.路由器 10.网关 [分析] 计算机网络是由各种互连的网络单元组成的,网络单元是指网络中各种数据处理设备、数据通信设备和数据终端设备。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单元日趋多样化,而功能更强,结构更复杂,网络单元的名称也更多。服务器(Server)是网络的核心部件根据服务器在网络中所起的作用,还可分为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和通信服务器等。通信服务器负责网络中各用户对主计算机的通信联系,以及网与网之间的通信。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ard),一般也称为网络接口卡。其作用是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交换的部件。网络接口卡作为一种I/O接口卡插在主板和数据总线的扩展槽上。它有PC、ISA、EISA、MAC、PCI等多种总线在计算机内部(表示数据的信号经8、16或32位导线传

网络视频的传输方式

网络视频的传输方式 网络视频的传输方式分为四种单播、广播、组播和点播。 1.单播 网络视频单播是指在每个客户端与视频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单独的数据通道,并且从台服务器送出的每个数据包只能传送给一个客户端的传输方式。单播的传输原理本质上属于点对点传输。在单播过程中,视频源和目的地是一一对应关系,即视频媒体从一个源(服务端)发出信息后,只能到达一个目的地(客户端)。 2.广播 网络视频广播是指服务端将数据包的一个拷贝发送到网络上所有客户端,用户被动地接收视頼流,而不管其是否需要该拷贝的一种传输方式。广播的传输原理本质上是一对多的关系。在广播过程中,客户端被动接收视频流,而不能对视频流播放进行控制。广播方式虽然能够传送一个数据流到整个网络,但很容易引发广播风暴,大量无用信息淹没整个网络,从而消耗网络带宽和资源。因此,要限制广播消息的发送,通过设置路由器来阻止广播的传播,从而将广播限制在一个物理或逻辑网段内。

3.组播 网络视频组播是指多址广播或多播,是一种基于。组。的广播。组播的源和目的地是一对多的关系,并且这种一对多的关系只能在同一个组内建立。视频媒体从一个源(服务端)发送出去后,任何一个与视频源同一组号的目的地(客户端)均可以接收到视频信息,而该组以外的其他目的地均不能接收到。采用组播方式,允许路由器一次将数据包复制到多个通道,服务端只须发送一个信息包,即可让所有发出请求的客户端共享该信息包,因此,单个服务端就

可对几十万台客户端同时发送连续数据流而无时延。组播信息可以发送到组内任意地址的客户端,减少了网络传输的信息总量,网络利用率高。 4.点播 网络视频点播是一种基于用户需求的播放方式,是单播或组播的特殊应用。在点播过程中,网络用户在客户端发出播放请求,传送给视频服务器。经过请求验证后,服务器把存储系统中可访问的节目单准备好,使用户可以浏览到所喜爱的节目单。用户选择节目后,服务器从存储系统中取出节目内容,并传送到指定客户端播放。在点播播放过程中,根据网络状况和全网点播内容情况可以采用单播或组播方式进行播放。相对于其他方式,用户向主性较强,可根据喜好选择播放内容并能自主控制视频信息的播放,而不是被动接收视频信息。视频点播分为互动点播和预约点播两种。互动点播即用户通过申请,服务器自动安排其所需节目。预约点播即用户通过申请播放内容和时间,管理人员进行相关配置,按其要求定时播出节目。知识来源于成都讯维或者可以关注讯维微信公众号

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教案下载

网络互联技术02实验教案下载-样章.doc 实验报告 学号 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网络设备与管理 辅导教师: 【实验名称】生成树协议STP的应用实验 【实验任务】 任务:生成树协议STP的应用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交换机STP的配置方法,理解STP协议的原理及其在冗余链路中的工作过程。 【实验设备和连接】 实验设备和连接图如图1所示,选择两台S2126G(或S3550)交换机分别连接1台PC,交换机间建立双链路连接。 172.16.10.100/24172.16.10.200/24 图1生成树STP的应用实验 【实验分组】 每四名同学为一组,其中每两人一小组,每小组各自独立完成实验。 【实验内容】 步骤1:按照网络连接图完成设备连接,为防止实验过程中由于冗余链路可能导致的广播风暴的影响,可以在完成设备STP配置之后连接交换机的冗余链路; 步骤2:在每台交换机上启动生成树协议,例如在SwitchA上进行配置: SwitchA# 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A(config)# spanning-tree ! 开启生成树协议 SwitchA(config)# spanning-tree mode stp ! 设置生成树为STP(802.1D) SwitchA(config)# end 实验室所采用的锐捷交换机在启动生成树协议后,默认使用MSTP,因此需要改变模式为STP。完成SwitchA的配置后,在SwitchB上也做相同设置; 步骤3:配置SwitchA为根交换机: 当使用默认配置时,SwitchA和SwitchB的交换机优先级为32768,两者中MAC地址小的将成为根交换机。我们可以通过更改交换机优先级来指定其中的一台为根交换机。

数据传输方式教案.

知识点数据传输方式 一、教学目标: 掌握数据传输方式 理解数据传输方式的特点 了解TCP/IP协议结构。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数据传输方式组成 三、教学过程设计: 1.知识点说明 数据传输方式是数据在信道上传送所采取的方式。若按数据传输的顺序可以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若按数据传输的同步方式可分为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若按数据传输的流向和时间关系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数据传输。 2.知识点内容 1)并行传输是将数据以成组的方式在两条以上的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串行传输是数据流以串行方式在一条信道上传输。 2)异步传输每次传送一个字符代码(5~8bit),在发送每一个字符代码的前面均加上一个“起”信号,其长度规定为1个码元,极性为“0”。同步传输是以固定时钟节拍来发送数据信号的。在串行数据流中,各信号码元之间的相对位置都是固定的,接收端要从收到的数据流中正确区分发送的字符,必须建立位定时同步和帧同步。 3)按数据传输的流向和时间关系,数据传输方式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数据传输。 4)单工数据传输是两数据站之间只能沿一个指定的方向进行数据传输。即一端的DTE固定为数据源,另一端的DTE固定为数据宿。 5)半双工数据传输是两数据站之间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数据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即每一端的DTE既可作数据源,也可作数据宿,但不能同时作为数据源与数据宿。 6)全双工数据传输是在两数据站之间,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传输。即每一端的DTE均可同时作为数据源与数据宿。通常四线线路实现全双工数据传

输。二线线路实现单工或半双工数据传输。在采用频率复用、时分复用或回波抵消等技术时,二线线路也可实现全双工数据传输 3.知识点讲解 1)若按数据传输的顺序可以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2)若按数据传输的同步方式可分为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3)若按数据传输的流向和时间关系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数据传输。 四、课后作业或思考题: 1、以下哪一些不属于网络资源() A、硬件资源 B、软件资源 C、人力资源 D、数据资源2、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简称为()A、ISO B、OSI C、ICP D、ISP 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Internet的应用() A、电子商务 B、信息发布 C、过程控制 D、电子邮件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网络设备() A、双绞线 B、网卡 C、集线器 D、网络操作系统 五、本节小结: 数据传输方式是数据在信道上传送所采取的方式。若按数据传输的顺序可以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若按数据传输的同步方式可分为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若按数据传输的流向和时间关系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数据传输。

网络互联技术总结

第一章网络互联设备与管理 1、P8 从资源的组成角度来看,典型的计算机网络可分为两大子网: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2、P13 双绞线是应用最广泛的传输介质,可分为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两大类 3、P15 EIA/TIA-568A线序: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EIA/TIA-568B线序: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4、P46 路由器的功能:确定最佳路径和通过网络传输信息 具体表现: 1.连接不同的网络,在不同的网络之间接受转发送到远程网络的数据包,路由器起到数据包的转发作用; 2.选择最合理的路由,引导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3.路由器在转发报文的过程中,为了便于传送报文,按照预定的规则,把大的数据包分解成适当大小的数据包,到达目的地后,再把分解的数据包还原; 5、P48 路由器的存储器包括只读内存、随机内存、非易失性RAM和闪存。 1.ROM:只读存储器,不能修改其中存放的代码。 2.RAM:可读写存储器,在系统重启后将被清除。 3.NVRAM:可读写存储器,在系统重新启动后仍能保存数据。 4.Flash:可读写存储器,在系统重新启动后仍能保存数据。 第二章网络设备配置和管理 1、P66 网际互联操作系统IOS在网络管理过程中具有如下特点: 1.提供网络协议和网咯服务功能; 2.在设备间提供高速的数据交换; 3.提供安全控制访问; 4.对网络提供很强的可扩展性和容错; 5.提供到网络资源的可靠连接。 2、P67 对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主要借助计算机进行,一般配置访问有以下四种方式: 1.通过PC与网络设备直接相连; 2.通过Telnet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 3.通过Web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 4.通过SNMP管理工作站对网络设备进行管理。 3、P68、P71、P7 4、P76、P78 命令解释1: 1.Switch>?--------------------------------------列出用户模式下的所有命令 2.Switch#?---------------------------------------列出特权模式下的所有命令 3.Switch>s?--------------------------------------列出用户模式下所有以S开头的命令 4.Switch>show?---------------------------------列出用户模式下show命令后附带的参数 5.Switch>show conf---------------------自动补齐conf后的剩余字母

网络传输介质导学案

TCP/IP协议参考模型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TCP/IP协议指的是。 A)文件传输协议B)网际协议C)超文本传输协议D)一组协议的统称 2、是TCP/IP协议的特点。 A)它是一个开放的协议标准,独立于特定的操作系统,但不能独立于硬件 B)协议简单,传输不可靠 C)所有设备具有惟一的IP地址 D)安全灵活 (10年高考题)3、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需要使用的协议是________和POP3 二、判断题 1、TCP/IP是由两个协议组成的即传输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 2、TCP/IP是一个网络协议而OSI是网络参考模型。 3、TCP/IP支持异构网互联。 4、TCP/IP网络参考模型可将网络划分为四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物理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三、填空题 1、TCP/IP可分为四层,即_____,_____,______和应用层,与OSI的网络层对应的是_____层,它主要使用IP协议、RARP协议等。 2、UDP的中文含义是______,它采用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方式,是___层使用的协议。 第五章计算机网络设备 第一节网络传输介质导学案 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传输介质的特性 重点难点 掌握常用双绞线的种类 掌握双绞线的线序标准 了解同轴电缆的基本知识 掌握光纤的传输原理和种类 知识精讲 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各种传输介质来组成物理信道,传输介质不同信道的性能就不同,导致使用的网络技术就不同。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介质如微波、红外线、激光。 一、双绞线(TP:Twisted Pairwire) 1.双绞线电缆 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一般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 把一对或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绝缘套管中就形成了双绞线电缆。 2.分类 根据是否采用屏蔽技术,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nshilded Twisted Pair,UTP)和屏蔽双绞线(Shielded Twisted Pair,STP)。

《网络互联技术》_教学大纲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3 学时:60(4/15) 适用专业:高职高专类网络技术专业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程,也是理论与实操紧密联系的课程。本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 课程的任务:全面介绍常用网络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与调试技术,使学生对常用网络设备的性能和安装过程取得深入的了解,以利于将来在网络工程的设计和设备的选择时能够更加准确的满足用户的具体需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熟悉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熟悉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熟悉网络系统管理的一般方法。 前期课程:《网络技术》、《局域网技术》 后续课程:《高级路由技术》、《网络集成实训》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2.掌握IP编址技术; 3.掌握交换机的配置和调试; 4. 掌握Cisco路由器的配置和调试; 5.掌握广域网互联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6. 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措施和技术。 三、教学条件 本课程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以路由器配置为主要内容,附带交换机的简单配置。要求学生每人一台PC机,每人一台路由器,至少4人一台交换机。考虑到目前网络设备价格较高,实训设备可

以低档次路由设备为主,适当配备少许功能较强的设备,以供教学演示使用。教学过程需要教师专用路由器和交换机各两台。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五、教法说明 1. 本课程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技能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该能够独立完成网络设备的简单配置,并可通过设备的参考手册,充分发掘设备的功能。因此,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对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设备的内置操作系统有深刻的理解。 2. 网络设备是网络技术的载体,通过网络设备的功能,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宽网络知识面。为此,密切同网络设备技术服务部门的联系,请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配合讲座,将对本课程产生非常积极的效果。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操作性较强,同时涉及到比较多的网络原理知识和网络技术相关的概念具体理解。因此,为了客观、全面地衡量学生的综合水平和能力,建议将考核分成2个部分: 平时成绩:50% 实操成绩:50%

计算机网络作业三及解答

计算机网络作业三及解答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信道与通信电路类似,一条可通信的电路往往包含一个信道 B.调制是指把模拟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C.信息传输速率是指通信信道上每秒传输的码元数 D.在数值上,波特率等于比特率与每符号含的比特数的比值 2.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称为( )。 A.同步传输B.异步传输 C.基带传输D.频带传输 3.测得一个以太网数据的波特率是40M Baud,那么其数据率是( )。 A.10Mbit/s B.20Mbit/s C.40Mbit/s D.80Mbit/s 4.已知某信道的信号传输速率为64kbit/s,一个载波信号码元有4个有效离散值,则该信道的波特率为( )。 A.16kBaud B.32kBaud C.64kBaud D.1 28kBaud 5.某信道的波特率为1000Baud,若令其数据传输速率达到4kbit/s,则一个信号码元所取的有效离散值个数为( ) 。 A.2 B.4 C.8 D.1 6 6.对于某带宽为4000Hz的低通信道,采用1 6种不同的物理状态来表示数据。按照奈奎斯特定理,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是( )。 A.4kbit/s B.8kbit/s C.1 6kbit/s D.32kbit/s 7.有一条无噪声的8kHz信道,每个信号包含8级,每秒采样24k次,那么可以获得的最大传输速率是( )。 A.24kbit/s B.32kbit/s C.48kbit/s D.72kbit/s 8.影响信道最大传输速率的因素主要有( )。 A.信道带宽和信噪比B.码元传输速率和噪声功率 C.频率特性和带宽D.发送功率和噪声功率 9.电话系统的典型参数是信道带宽为3000Hz,信噪比为30dB,则该系统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 )。 A.3kbit/s B.6kbit/s C.30kbit/s D.64kbit/s 10.二进制信号在信噪比为127:1的4kHz信道上传输,最大的数据速率可达到( )。 A.28000bit/s B.8000bit/s C.4000bit/s D.可以是无限大 11.下列有关曼彻斯特编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信号起始边界作为时钟信号有利于同步 B.将时钟与数据取值都包含在信号中 C.这种模拟信号的编码机制特别适合于传输声音 D.每位的中间不跳变表示信号的取值为O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