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

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

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
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本课是岳麓版必修2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中的第1课,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再到斯大林模式,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艰难探索。

“社会主义”一词学生耳熟能详,但是学生更多是从政治理想、政治制度来理解的。从经济成长历程来说,社会主义如何成为落后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新模式,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要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高一学生对十月革命和苏联建立的历史有一定了解,对苏联曾经的强大和崩溃于瞬间感到十分好奇,他们对“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认识模糊、神秘,甚至有错误。如果偏重理论的讲解未必能实现理性的认识,如果按照常规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的套路进行教学或许会令这一生动、曲折的历史探索大为减色。鉴于此,本课设计以“在历史中对话”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从而认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代化模式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

有学者认为,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这种对话不是对历史的审判,不是一次性对话,也不是单向的对话,而是双向的、多次的对话。自从马克思提出社会主义理论后,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反复思考与实践,这无形中是一次次跨越时空的对话。马克思是一个提问者,虽然他本人不能再作任何回答,可是无数的理论家与实践家们一次又一次地从他的著作中引经典据,试图解答现实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任何制度的制订都是以一定的思想理论为根据,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考、实践、斗争都是在回应马克思关于人类终极理想的提问,既令人振奋又让人叹息。把这样一个至今还在持续的“对话”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感受沉重历史中的鲜活、理论到实践的艰辛,或许能够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更深刻的认识。本课的设计试图以“历史的对话”展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变迁,将理论认识贯穿其中,使学生理解伟人的思想与实践,把这段看似遥远却又与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息息相关的历史,变得可以亲近、可以触摸、可以想象、可以理解。

本课以“马克思与列宁的对话”、“列宁与农民的对话”、“斯大林与布哈林的对话”、“斯大林与作家的对话”、“邓小平与马克思的对话”等几个环节,探析马克思、列宁、斯大林、邓小平等人对“社会主义”的不同论述与实践,了解苏俄(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立与发展过程,展示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家们对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的永恒思考。在“历史的对话”中认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是人类在反复思索与不断实践的过程,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伟大探索,体味这一探索的艰难与智慧,增强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责任与信心。

过程设计

导入:有一位哲人说,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今天我们希望通过一堂课的对话与交谈,了解历史上的伟人们就“什么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永恒的话题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展示课题:《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对话中的历史》

一、艰难的起步

对话一:马克思与列宁的对话

师: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夺取了政权,他们马上面临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当时人们满腹疑惑。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马克者本人是如何阐述的呢?岳麓版教科书提供了这样一段材料。

展示材料1: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见自教材P64

师:根据上面这段文字,马克思描绘的社会主义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请注意:马克思说的社会主义,第一、要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第二、特征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第三、“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马克思的这段话最早出现在《共产党宣言》中。《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那时马克思只有30岁。马克思经历过社会主义吗?没有。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吗?不是。那么,革命胜利后列宁等人在俄国建设社会主义将遇到什么困难?

展示材料2:列宁的困惑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

“起初,几乎没有实验的机会,因为生存斗争比其它任何事情都重要。”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师:当时列宁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论述过,但没有实践过。一个是现实问题,就是“生存斗争”,在列强包围下的苏维埃政权随时都有被颠覆的可能。

材料1中马克思说,社会主义要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这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必要前提。但是,列宁注意到这个前提条件了吗?在材料2没有提到。他强调的是“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这对他制定政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列宁是怎样实践的呢?

(意图:抓住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经典论述——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向学生详细解释这一论述是马克思的构想,因为后面所有关于社会主义的实践都与这一

经典论述相关。同时指出列宁社会主义实践的前提,为后续布满荆棘的探索之路埋下伏笔。)

二、充满挫折的探索

对话二:列宁实践马克思的设想

材料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列宁起草的俄共(布)八大党纲(1919)

师:列宁采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践马克思的设想。根据上面这段材料和教材内容,请大家分析一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从这些内容中,你们“嗅”到了共产主义的“味道”没有?

首先,余粮征集制本意是征集余粮,但在实际操作中,每一磅粮食、每一只母鸡都可能被搜刮走;其次,农村没有剩余产品了,而城市收归国有的工厂大多在为战争生产,市场上没有可供交易的商品,同时宣布取消商品贸易;第三,没有剩余产品又没有商品贸易,人民的生产劳动缺乏积极性,于是实行强制劳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是环环相扣,实是为战争而制定的临时性政策,问题是这样的“共产主义政策”是通向共产主义的“真正门径”吗?它与马克思的设想相符合吗?更重要的是,与人民的愿望相符合吗?

列宁在俄国并不发达的经济基础上,“提前”实践马克思提出来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取消商品和货币的设想,并且还实践了取消商品经济。更为严重的是,这一政策不仅仅被他们看作是为对付国内外敌人这样“一般革命任务”而制定的政策,甚至被认为是可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捷径”——他们错误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也错误地估计了当时的形势,现实是非常残酷的,请看下面一段对话。

(意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用实践的有力“回答”,他的回答缺乏理论经验,他牢牢抓住了“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三个特征,却严重忽视了“生产力高度发达”这一基本前提,使得空有“共产主义”之名而无共产主义之实。教师在提问中用“嗅”这个词,意在让学生在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同时,理解其与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的区别与联系,指出这一政策的“名”“实”之差。提出一个“嗅”字,提醒学生历史事实通过比较、分析是可以感知的。)

展示小材料:领袖与人民的对话

农民: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士兵: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列宁:我了解农民的生活,我热爱他们,我尊敬他们。我请求农民再稍微忍耐一下,我请求他们清醒过来并帮助自己的政权。

——根基娜《列宁的国务活动》

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1918到1921年差不多实行了三年。这样苛刻的政策,人民为什么能忍受三年?尤其农民为什么能忍受下去?原因何在?

人能忍受极度的痛苦,一定是有切身利益之所在。俄国十月革命后,颁布了一系列土地法令,把大地主的土地都分给了农民,如果苏维埃政权失败,农民将会重新失去他们的土地!所以他们宁愿挨饿,也绝不希望苏维埃政府输掉战争。农民个人的觉悟或许会有,但切身利益更显得重要。

随着战争的结束,苏维埃巩固了政权。农民们的暂时忍受,甚至于一度让列宁等人误以为这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正确途径。但此刻他的人民却开始反对苏维埃政权了,农民的暴动和士兵的起义使得列宁等人重新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彻底取消商品贸易,在俄国无异于“自杀”!否认商品与市场的关系不但超越了当时俄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而且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今天,商品与市场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令苏维埃政权陷入困境,列宁等人面直困难,出台了新经济政策。

(意图:在瓦解了外部敌人对政权的攻击后,列宁远远想不到真正的威胁来自内部,人民的反对使得列宁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思考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私有制与公有制的关系问题。在全课大的对话线索中,教师穿插了一些小的对话,以丰富对话的层次性与趣味性,通过思考“人民为什么能忍受”这样的问题,再次梳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政策实施与变化与时代密切相关。)展示材料2:新经济政策

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

法和方式”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人民的反对后,列宁等人用新经济政策再次回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结合材料和教材,比之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变”在何处?

第一变:从政策方面来说,农业上,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征;工业上,大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可以由资本家经营;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

第二变:调整了生产关系,允许私有制的存在,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分配形式发生变化,实行按劳分配;流通领域,允许自由贸易。

第三变:进一步提升思考,从上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上,列宁认识到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苏俄(联)存在一个过渡时期,用行政策命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现在希望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来发展生产力,他梳理了一条“小生产——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样的发展思路,试探着借助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形式,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说明列宁他们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的模式发生了转变。

第四变:我们把以上“三变”与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经典论述对比一下,有何发现?马克思所论述关于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三个特征在新经济政策中全都变了,这说明列宁等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水平提高了,执政能力也提高了,他们从机械地照搬马克思经典论述,尝试着结合国情,遵循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开始按经济规律办事。从直接过渡发展到逐步过渡,从“强攻”发展到“围攻”,说明列宁他们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程。

师:学习历史无疑要启发我们的智慧,以上的四变,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做事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经济的发展要遵循经济的规律;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许多原则的运用一定根据具体的实践情况,是有适应范围的,经济模式的运用也要符合国情。

(意图:这一教学环节通过五个问题带着学生层层深入思考新经济政策所带来的变化,使得对新经济政策的分析立体化。让学生体会到列宁在实践中主动修正发展的思路,从政策本身的分析进而分析政策的制度者们思想的变化,最后引发学生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

师:新经济政策发展了经济、得到人民拥护的情况下,却有人质疑苏维埃政权的性质。社会上涌现出许多富农、资本家,一些布尔什维克党员受不了这一反差,把党证撕掉了,认为社会主义的理想破灭了。列宁对这个问题也再次进行了深入反思,这也使得列宁用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生产力、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尝试受到了动摇,历史的发展又来到了一个转折点。

展示小材料:

列宁说:“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师:列宁的“退一步”是指什么?“前进两步”又指什么?列宁认为实施新经济政策是“退步”。你怎样看待这一矛盾?

“退一步”是指允许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前进两步”指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今天我们很多同学都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进步,但是当时列宁等人认为新经济政策是“权宜之计”,走到一定时候,就不能再退了,这引起了极大的争论,这说明在当时的苏俄(联),新经济政策的尝试并没有在理论上定型,主要领导人之间存在很大的理论分歧。在这个关键时刻,列宁去世了。

列宁去世后,列宁接班人这一政治问题与新经济政策是否继续实施下去这一经济理论问题交织在一起,20年代的苏联斗争相当激烈。

(教学设计:在这一环节中,通过不断地造成认知冲突把握教学节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赢得了政权却失去了人民,而新经济政策赢得了人民却被质疑政权的性质;现在的学生认为是“进步”、列宁却认为是“退步”,通过这些思维冲突,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艰难与曲折,马克思主义者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在现实中不断出现反复,学生的思维一直被社会主义命运的一波三折感所吸引,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中“对话”教学的魅力逐渐显示出来。)

三、沉重的步伐

对话三:斯大林与布哈林的对话

展示材料: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解析与探究”:

列宁逝世后,苏联党内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多次发生争论。20年代末,斯大林和另一位苏联领导布哈林展开了激烈的论争。下面是双方的主要观点(节选):关于农业问题

布哈林认为,从长远观点看,需要改造个体农业,但必须在个体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只要国家政策得当,个体农业还有很大潜力。

斯大林认为,个体农民不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新经济政策时期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机倒把的问题,因此,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改变农村所有制形式。

师:关于农业问题,斯大林与布哈林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他们的分歧在哪里?他们各自有何理由?

布哈林认为个体农业还有潜力,要发展个体农业,也就是要发展私有经济;斯大林认为个体农民不能提供更多的剩余粮食,主张发展单一公有制,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是

否采用单一公有制”。对照前面我们可以发现,布哈林主张多种经济所有制形式,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而斯大林则认为富农操控粮食的供应,要把富农的财产一起并入集体经济,在集体农庄里强迫农民生产剩余粮食,从而获得工业化所必需的资本。斯大林认为在经济落后的苏联要战胜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只有运用高度集权的体制、实行公有制,集中一切财力、物力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摆脱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威胁与包围,以巩固社会主义政权。

随着斯大林战胜其他竞争对手,成为列宁的接班人,成为苏联的“掌门人”,他的观点被坚持下来,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在苏联推行。这种经济体制确实带来了苏联综合国力的迅速强大,但是,实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也带来很恶劣的后果,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对话。

展示小材料:领袖与作家的对话

肖洛霍夫:许多区,没有完成粮食征购任务,也没有储备籽种……集体农庄庄员们和个体农民们由于饥饿现在正濒临死亡。工作人员在暴力征粮。

斯大林:庄稼人在“耍滑头”,他们要让工人、红军没有饭吃。庄稼汉们实质上是向苏维埃政权宣战。

——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第45号全宗

师:肖洛霍夫,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苏联著名的作家。他看到了一些现象,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同时斯大林也回了信。在以上材料中,肖洛霍夫揭露的是什么现象?斯大林在回信中是如何评价这件事情的?

作家揭露了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没有饭吃,工农矛盾尖锐,社会不安定,政府采取高压政策剥削农民的现象。但斯大林认为农民耍滑头,他认为这种抢粮食的行为是正确的,他认为农民理所当然要把粮食无偿供应给士兵和工人。他认为要集中发展重工业,发展国防力量,有必要牺牲农民的利益。

以公有、集中、计划为主要特征的斯大林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历史给了他怎样的回音呢?

(意图:苏联经济畸型发展与强大的国力形成鲜明的对比,回到源头,我们会发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选择之两难不仅是社会主义探索道路中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更激烈的东西方意识形态斗争的产物。书中宏大的叙事需要具体的事例来描绘,斯大林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实际上是千千万万苏联人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人民所共同承受的苦难,此处通过“领袖与作家的对话”在细处描绘了那个嚣张与无奈的年代,人物点活了历史,学生从伟人的对话中来到了平民中间,从而感受到了真实的历史。从历史中的对话转入“历史的回音”,为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埋下了伏笔。)

四、历史的回音

对话四: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展示材料1: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一个让人深思的现象:30年代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

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一个让人嗟叹的结局: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得斯大林模式成了社会主义的经典模式,但这一经典的社会主义国家却以这样的结局在历史上画了一个圈,看到这些,我们的心中特别的感慨,大家来谈谈自己的感想吧。

(意图:这一段对话跨越时空,用四个“一”,从经济体制的角度反思苏联的兴衰,从现代化的角度反思社会主义对人类历史的贡献。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想到通过斯大林模式,苏联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强国;以计划经济为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人类历史有了一席之地,为现代化开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为落后国家发展经济找了一种新的模式;社会主义从马克思的书中来到了人间,从一个笑话成为了现实,也成为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提供了的借鉴;但它牺牲了农民的利益,牺牲了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是一种畸型发展等等。学生的思维空间进一步打开,学生思想火花的闪现来看,对话中的反思达到了高潮。)

学习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探索艰难而曲折的过程,嗟叹苏联解体这一结局,我们要思考自己国家的问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得斯大林模式成了社会主义的经典模式,战后许多落后的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纷纷效仿这一经典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从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学习斯大林模式,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也是饱经了挫折。既然中国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就成为所有中国人共同思考的话题。

对话五:邓小平与马克思的对话——为社会主义把脉,为国家民族作出选择

展示材料2:教材“阅读与思考”

(节选)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师:邓小平是如何评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探索的?对照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经典论述,邓小平强调什么?

邓小平看到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探索中的经验与教训,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的得失证明社会主义道路的摸索必须结合现实,脱离了现实的经济体制是站不住的;斯大林模式的得失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体制的摸索也必须着眼于未来,眼前的既得利益有可能会成为未来发展的障碍——而在整个苏联经济体制探索的过程中,就是一个社会主义的理想与国情现实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实就是在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中,要立足于中国的历史现实、着眼于中国的未来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主张实行多种经济所有制形式解放生产力,正确运用市场与计划的关系发展生产力,这一理论认识突破了斯大林经典的社会主义模式,在中国国情基础上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终于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

结语:思考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问题不应该只是伟人们的话题,而是当下每一个中国公民应该考虑的问题:中国富强之路如何继续走下去?如何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怎样保持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国家的计划经济如何应对市场经济所引发的经济危机?这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所遇到的问题。请同学们课后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未来美好生活在于同学们对这些思想的表达与践行。

(意图:讲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话,似乎意犹未尽,一段过去的历史活在当下,一个持续到当下的对话,怎可以如此嘎然而止?没有对现实的思考,怎可以说历史教学已尽到责任,教师在此点“破”一笔——回到当下,回到生活中来,在历史中述叙的人们何尝不是又现实中叙述历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们曾经遇到的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今天同样存在,这一段对话的设计在于引发学生在课后思考社会与现实,提出“把脉”、“选择”一词,激发学生的为人类发展思考、探索的责任感。)

设计之后的话

在课堂中,学生们生成了许多新的认识,使得这节课更具生命的活力,根据这些新的认识,我又对设计进行了修改,有了今天的稿子。在反复的修改中,有这样一些思考:第一、一堂理论性强的历史课,怎样才能上得学生愿意听、听得下去?我一直以来

就认为课堂是学生的一个“生命场”,学习历史更是一个感知历史、触摸历史的过程。历史课一定要讲究“设计”,即让历史的内容更帖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思维实际,这样才可能是一堂有效的课,否则,教师高高站在如神坛的讲坛,却未必能得到学生的信服,这无疑是一种悲剧。

“对话”,是一种很平易近人的方式,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历史人物之间的对话,现实与历史的对话,学习者与历史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等等,对话把思维表达出来了,对话把制度、政策“活化”了,对话把人物的心理挑白了,对话把学习者的心理活动表达出来了,课堂无不是一个对话场,历史课堂更是一个穿越时空的对话场。如前言所叙,笔者力图把这场理论性很强的经济体制创新与调整的历史课设计得生动些,有活力些,这种活力体现在历史人物对话的鲜活,这些历史人物既有伟人也有平凡的人,既有思想的原发者,也有主义的实践者;既有制度的制订者,也有制度的受众;既有旁观者又有当事人……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参与到对话中来,使得他们的学习不是简单地复述过去的故事,而是一个构建历史过程的、以致于可以创造历史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一波三折的命运中体味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历史选择的两难、偶然与必然的诡密等等人类历史发展中极有魅力的主题。

第二、“对话”带给我们一种怎样的历史观?没有平等就没有对话,没有理解也没有对话,“对话”给人一种敬畏历史的观念,且能够平心静气地了解与理解历史的心态。同样是两个人在说话,可以是争吵也可以是审判,所以倡导在历史中对话、与历史对话、在对话中学习历史,首先是营造一种平等的学习氛围,师生平等不只是一个空的名词,而是在课堂给学生以思考权、发言权与异见权,这既包涵问题设计的智慧、倾听的技巧,也有着对学生回答回应的技巧等。其次,历史已经过去,它不能言、不能语,有人就以为可以随意地打扮历史,殊不知,对历史没有“了解之同情”就很难悟到历史所予人的力量与智慧,用批判、审视或漠然的眼光对待历史是无益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这既包涵着从多个角度看历史,也要还原历史的场景去理解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制度、政策的宏观叙述,忽略了历史上个体的感受,对伟人的叙述流于近乎经典的名言,而中学生做为学习者,最容易体会的又恰恰是一个个平凡个体的感受,教师在设计中特别地把制度的影响转换人物的切身体会,把伟人的高深理论转化为具体的言与行,有助于学生能够“近距离”地解读历史,从而为平和地看待历史上的人和事做准备。

第三、以“对话”为载体的历史教学如何突出解决核心历史问题?本课以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经典论述“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为起点,围绕这一起点,反复就列宁、斯大林、邓小平的思考与实践与之对照,通过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上的几进几退,突出反映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艰难与反复,体现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道路实践之不易,从而突现当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成就之难能可贵。但是,得之于“对话”,也受制于对话,对话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很可能受时空的限制,让学生难以进一步分析,比如说斯大林与布哈林的对话本是岳麓版教材中的一个材料,由于学生对布哈林不太了解,也由于二人对话不太经典,所以很难全面地反映那个特殊的时代两条路线的斗争,。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到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到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古代史(包括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 政治: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商鞅变法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郡县制、三公九卿) 汉朝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加强(郡国并行、汉武帝的中外朝制度、推恩令、察举制、东汉纸的发明)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孝文帝改革) 隋唐(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唐后期的藩镇割据、火药应用于军事) 宋朝(二府三司制、设判官、地方割据矛盾的基本解决) 元朝(一省制、行省制)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海禁) 清朝(设南书房、军机处闭关锁国清末鸦片战争及封建制度的衰落) 经济:上古时期(养蚕缫丝、陶瓷) 西周(工商食官、井田制) 春秋战国( 小农经济的出现、牛耕的运用、私营手工业的出现、铁器的使用、重农抑商) 汉朝( 小农经济的初步发展、土地兼并的加剧、租佃关系的出现、东汉青瓷的出现) 魏晋南北朝(白瓷的出现、经济重心的开始南移) 隋唐(唐朝曲辕犁、经济重心的继续南移、陶瓷业的发展、坊市制、对外经济的发展) 宋朝(经济重心的完全南移、小农经济的成熟、交子的出现、商业的发展、打破坊市制、制瓷业的发展、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元朝(彩瓷的出现、黄道婆脚踏三锭纺车) 明朝(粉彩、麻的广泛运用、土地兼并的激烈发展) 清朝(鸦片战争钱前的经济发展) 文化:百家争鸣秦朝的法家思想西汉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道教对儒家的冲击隋唐时三教合一思想两宋理学的创立及发展(二程、朱熹、陆九渊的心学) 明朝(理学占统治地位明末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发展李贽的异端思想) 医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医圣张仲景) 书法(相关朝代的书写主体书法名家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 绘画(帛画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画的出现顾恺之画圣吴道子宋朝文人山水画的出现及代表画家马夏的残山剩水明末的八大三人的奇特画风) 诗经与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政治上:主要是古希腊的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即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及其演进过程);古罗马的三个历史时期(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和帝国时期)及其代表性法律文献; 经济上:了解古罗马、古希腊的工商业发达以及海商业繁荣; 思想文化上:认识古希腊哲学家的哲学成就(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起源、智者学派中早期的人文主义精神、苏格拉底的道德与知识的联系和认识你自己以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其对哲学的发展 近代史(包括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 由于中国近代史与中国当代史的具体分界线争论不休,我这里就采用课本的观点,即以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我国近代史和当代史的分界线。其中,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 政治上:了解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具体时间,过程和战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以及对中国社会影响和主权的破坏,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记忆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时间点和《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颁布及其主要内容和地位,最后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总体影响),了解辛亥革命的具体时间和过程以及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材整合[岳麓版]

历史必修二教材整合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 为什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整合教材可以对本册教材的全部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在以后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在处理一册课本之前,一定要先从某个角度去整合全部内容,把点连成线,加强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然后在复习每节课时再把点放在线上,这样就可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为什么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整合教材内容? 1、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整合历史必修二内容可以发现历史发展的轨迹,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 2、对研讨某个相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而言,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整合历史必修二内容可以使我们能够全面、科学地认识评价历史。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整合必修二内容: 一、 农业文明时代 (一)农耕文明 1、耕作方式的演进:(从生产力角度) (原始社会)(原始末期至商周)(从春秋战国起)2、土地制度的演进:

(原始社会)(商周时期)(战国以后)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以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_为辅(产业结构);_________的农业生产模式;“__________”式的经营方式。 (二)农耕经济的补充:工商业(领先于世界) (三)政府的政策:________ (四)分化出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_________萌芽(发展缓慢) (原因:①根本原因: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仍居主导地位;②市场因素: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_________极其低下;③政策因素:清政府______________等政策; ④观念因素:商人、工场主__________、投资土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五)近代前夜的迟滞 (因素:内因:明清__________、闭关锁国、固守_____经济;外因:西方列强完成____________,对外侵略扩张) 二、工业文明时代 (一)________率先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主题线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生产关系(经济体制、国家政策)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一、精耕细作(人们不断更新生产工具、灌溉工具,提高农耕技术和水利技术,使粮食亩产量提高,是中国农业的特点,)(一)农业的起源: 1、原始农业的产生: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南稻北粟 3、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结合: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二)生产工具、农耕技术、灌溉工具、水利技术的进步: 1、生产工具的进步: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骨耜等石器;进入文明时代(商周),主要农业生产工具仍然是耒、耜,但是也出现了青铜农具;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 2、农耕技术的发展: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唐代曲辕犁。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3、灌溉工具:翻车和筒车等。 4、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春秋战国时期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汉明帝派王景负责治理黄河,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其中的代表。 (三)个体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产生: 1、产生:自耕农出现于春秋时期 2、形成原因:根本原因:生产力(铁犁牛耕)的进步。直接原因:私有土地的出现 3、小农经济的特点(评价):①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②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与市场联系少; ③落后性:后期阻碍社会经济发展;④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等影响;⑤稳定性:在我国古代长期存在,稳定了社会经济;⑥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地位(影响):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废井田,开阡陌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公所有 2、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3、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其有三种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最主要)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土地私有制存在问题: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不能解决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私有制。 (二)租佃关系(地主与佃农) 过程:由战国,随着私有土地而产生,到明清:普及全国,取代自耕农,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 趋势:人身依附关系越来越弱。 影响:由于,农民可以获取一部分粮食,所以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稳定农业生产。 三、区域经济和经济重心(粮食产量高)的南移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经济区域的特点:多样性、不平衡。 2、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汉代时的经济中心)、江南、龙门碣石以北。 (二)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两晋之际、中唐的安史之乱后、两宋之际(靖康之变)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①中原人口(最主要)的南迁②南方相对稳定③南方蕴涵巨大经济潜力 2、过程:(1)三国两晋南北朝初步开发 (2)中唐后开始超过北方 (3)南宋成为经济重心,“苏湖熟,天下足” 3、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四、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1、商周青铜器,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并用于冶铁,北宋普遍流行。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碳炼铁 2、唐代发明了缂丝技术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3、制陶技术: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种类有彩陶、黑陶、白陶。 4、制瓷技术 (1)东汉晚期,制瓷技术成熟,烧出了成熟的青瓷。 (2)南北朝时期,成功烧制出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3)隋唐时期,陶器工艺臻于成熟,瓷窑遍布南北,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 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 (4)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 (5)元代承前启后,烧成了著名的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陶生产时期。 (6)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 (7)清代,在配料的准确、火候的控制等方面要求更为精密,又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影响:至迟从唐朝起,瓷器开始大量出口。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岳麓版)

第 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 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 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 西周 : 分封制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 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 统一 (1群雄割据 A. 春秋争霸 B. 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 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立:A. “皇帝制” :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 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4. 宋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①收精兵:“三衙” 、枢密院、原则; ②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2影响利: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弊: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第 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知识结构: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知识点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一、夏朝的政治制度(约前2070--前1600)第一个国家政权,依据:出现公共权力 二、商朝政治制度(前1600--前1046) 1、内服外服 A.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地区 B.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 C.商王对付附属国的控制能力有限 2、商朝是一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神权色彩: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3、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优先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各国有很大自主权. 三、西周分封制(前1046——前771) 1、分封制:保证王室强大,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各地,广建诸侯国 1)内容: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 同姓:分封主体/富庶之地/战略要地/土地人口 异姓:功臣姻亲的待遇与亲族类似,分封一些殷商降族,利用他们对付商人。 2)影响:A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B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C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 2、宗法制 目的——巩固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矛盾 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体系——大宗、小宗相对影响—A保证了各级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 B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3、礼乐制:政治生活准则,实质是宗法分封的工具 4.分封制为表,是宗法制的实质;宗法制为里,是分封制政治上的表现形式,;两者互为表里,相互联系。 第2课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一、秦朝的统一(前221年) 1、条件: A春秋开始,宗法分封遭到破坏,大宗频繁取代小宗,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岳麓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岳麓版)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知识概要】 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历史之长久,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可比拟的。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逐步完善。早在远古时期,人类社会中就有了权力的萌芽。夏朝时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外服制度,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处理本族和外族的事务,与各方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周王利用分封与宗法制的结合,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但靠宗法制的血缘纽带维系统治秩序并非长久之计,春秋争霸,战国兼并,制度败坏,秦王嬴政,一统天下,建立了一个皇帝具有无上权威的中央集权制度。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曾长期延续,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国家分裂、唐朝的“安史之乱”和以后的藩镇割据,都说明了它的坎坷。直到宋代,这种斗争才尘埃落定,却不幸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后患。伴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宋元勋益颇大,明朝废除丞相,清设

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顶峰。 学习本单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有关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知识。(2)对于重要的政治人物和政治事及其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影响,要正确地认识、分析、评价。同时还应注意在今后的学习中,与西方古代制度进行对比。(3)以史为鉴。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要认真地思考、总结学习指导 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分模块进行,大部分程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学习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的学生占419%,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3%,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的学生仅占28%。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但也没有表示明显的兴趣。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1)因主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2)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知识点 【--高中入团申请书】 学习高中的历史,知识的记忆非常关键,课后要把学过的知识复习一遍。还记得必修一学过的哪些知识吗?下面是为大家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 __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 __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 __。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高中历史岳麓版最全目录(包括选修)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3 选修6本 必修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必修2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必修3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第1 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 第1 课走向民主政治 第2 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第2 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3 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第4 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第5 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第6 课北宋王安石变法 第7 课忽必烈改制 第8 课张居正改革 第3 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 第9 课欧洲宗教改革 第10 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第11 课综合探究:体会移风易俗 第4 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 课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3 课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14 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 第15 课戊戌变法 第16 课综合探究:中日近代化改革比较 第5 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17 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选修2:《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广东考纲要求) 第 1 单元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第1 课欧洲的君主专制 第2 课为君权辩护 第3 课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 第2 单元民主专制的搏斗 第4 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5 课美国独立战争 第6 课法国大革命 第7 课综合探究:读雨果的《九三年》 第3 单元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 第8 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第9 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第10 课美国民主宪政的扩展 第11 课综合探究:政体比较 第4 单元“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第12 课宪章运动 第13 课国际工人运动 第14 课综合探究:工人阶级是如何进行日常斗争的?——英国工会个案研究 第5 单元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 第15 课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 第16 课亚洲第一共和国 第17 课为了独立富强的新中国 第18 课综合探究:反思民本与民主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 1 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 课战云密布的欧洲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复习提纲 (金沙县第五中学万飞制) 夯实基础构建体系知识迁移注重实战 本书叙述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展示历史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复习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进行知识梳理和体系构建。 【核心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三要素: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生产关系三要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本单元掌握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土地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国农业的区域分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复习指导】理清两条主线:A 、西方的工业文明进程和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世界由孤立走向整体;B 、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传统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的冲击,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和发展。 【核心内容】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14世纪),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促成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方的殖民掠夺与扩张,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建立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壮大了西方国家的实力,闭关锁国的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因此导致了洋务运动以及民族工业的发展,社会生活以及交通通讯也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复习指导】理清两条主线:A 、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苏联)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B 、资

本主义国家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核心内容】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尼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相关内容;罗斯福新政、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国家干预经济、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等相关内容。

[高一政史地]历史必修一岳麓版知识点归纳总结

必修一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起源: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 2、内容:①中央:王位世袭制;相、卿士、卜、祝、史、师等的设立。②地方:侯、伯。(定期向王纳贡;奉命征伐) 3、特点:①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②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③承前启后,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4.影响:夏商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⑴目的:巩固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⑵内容: A、土地和人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对象:①王族(燕、鲁、卫、晋、吴)、②功臣(齐) ③先代贵族(杞、宋、许、陈、楚) ;最初分封的诸侯没有秦国. C、义务与权利 ①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②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⑶评价: A、积极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巩固了王权;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B、消极影响:①没有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②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③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是导致春秋战国时期割据混战的根源。 ⑷特点: ①分封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体,分封内容主要是土地、人口②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③周王为最高统治者,绝对服从周王④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⑸崩溃的时间、原因、表现: A、时间:西周后期 B、原因:①主要原因:诸侯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享有很强的独立性,势力日益壮大;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

诸城繁华中学高一历史学案(03)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小结 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描述从夏朝到清朝的政治制度,其中,第 1 课讲的是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第2、3、 4 课讲的是从秦到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 1、原始社会 : 2、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春秋 3、封建社会 :战国→ 秦→ 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第1 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夏朝(前 2070—前 1600) 夏朝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传子制度(王位继承制)。二、商朝(前 1600—前 1046) 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外服制度” ,这种制度下,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商朝还是一 个弥漫神权色彩的王朝。 三、西周(前1046—前 770) 西周的政治制度是三大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一)分封制 1、分封制的含义:又称“封邦建国” ,是西周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 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 2、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即巩固西周的统治)。 3、分封制的内容: ①分封的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姻亲等。 ②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周王把土地、人口、物资、武装等分封给诸侯臣下,受封的诸侯国君要向周王服从 政令、朝觐述职、纳贡、随王作战等义务。 4、分封制的影响: ①积极:扩大了周朝的疆域,巩固了周王的统治,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②层层分封,形成“周王----- 诸侯 ------ 卿大夫 ------ 士”的等级序列。 ③消极:诸侯权力过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5、分封制的变化历程: 形成成熟于西周,衰落于春秋,崩溃于战国(根本原因是铁器牛耕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 (二)、宗法制 1、含义:与分封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把家族等级关系同政治隶属关系结合起来的政治制度。 2、目的:巩固分封制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宗法制的特点:①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②大、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③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岳麓版高中历史目录包括必修一二三

岳麓版高中历史目录包括必修一二三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第2课大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治律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第11课*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2课鸦片战争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第15课辛亥革命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第17课*综合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第20课新民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 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第28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必修二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 第8课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1O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第22课综合探究:调查改革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时间轴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西汉 魏晋 东汉 南北朝 唐 南宋 北宋 清 元 明 原始社会末 1840 原始农业出现 刀耕火种 宋朝不抑兼并 重 农 抑 商 有 所 放 松 重心南移完成 王一景牛治一理人 黄 河 经 济翻重 心车 开 始 南 移 曲辕犁犁评筒车 石器锄耕 土地国有制(贵族) 集体耕作 西周·井田制 重 农 抑 商 开 始 土 地 私 有 制 确 立 商 鞅 变 法 都 江 堰 重 农 抑 商 加 强 牛 耕 推 广 早期:耦 犁 中期:犁 壁 晚 期:二 牛 抬 杠 北魏均田制 土均南地田方兼制超并崩过严溃北重 方 (中唐) 重 农 抑 商 加 强 铁犁牛耕出现、自耕农 小农经济出现、男耕女织 农作物种类增多、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青铜器出现 官营手工业 工商食官 木 炭 冶 炼 铁 钢 私 营 手 工 业 出 现 家 庭 手 工 业 出 现 炒钢法 青瓷、水排 丝国、汉代开始用煤冶铁 灌钢法、白瓷 邢窑白瓷、越窑青瓷 普遍用煤冶铁、瓷都 缂丝技术 棉纺织业出现 开始焦炭炼铁 黄道婆 彩瓷:青花瓷、釉里红 资本主义萌芽 五彩、斗彩、松江(棉布) 粉彩、珐琅彩 西 周 ————明 中 期, 官 营 手 工 业 占 社 会 主 导 地 位 明中期后,私营手 工业占主导地位 私商出现 工商食官 (秦—唐以前)重 农 抑 商,商 业 发 展 缓 慢 唐朝繁荣: 邸店、飞钱、柜坊 周——唐,实行坊市制,政府直接管理市场,集市有空间(坊市分开)和时间限制(日中为市) 宋朝出现纸币、打破坊市制,政府不再直接管理集市,出现了夜市、草市、晓市。(瓦子、勾栏)。元朝商业繁荣,宋元对外贸易发达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会馆),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但实行海 禁、闭关锁国,阻碍了发展。 1765—1850 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一、文学的主要成就 1、19世纪的文学 (2)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有: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社会百科全书),列夫·托尔斯泰(俄国革命的镜子)《安娜·卡列尼娜》等。2、20世纪文学 (1)西方文学: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托夫》,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等。 (2)苏联文学:“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高尔基所著的《母亲》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1)浪漫主义: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反映了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 (2)现实主义: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3)印象主义:法国莫奈《日出·印象》, 荷兰“扑向太阳的画家”凡高是“现代绘画之父”,绘有《向日葵》。 (4)现代主义: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格尔尼卡》反映了法西斯德国对西班牙的侵略。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的出现: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 2、电视的发明与发展:20世纪20年代电视在英国出现;后来出 现彩色电视机和卫星传播节目。 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 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 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 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著名 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 “至圣”。 2、早期儒学: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 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 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梳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梳理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随着生产工具地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日益完善和水利工程的不断兴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在中国形成并日臻成熟。 2.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3.中国古代土地制度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商周时期的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所有制,从春秋战国时起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土地国有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4.中国古代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古代在冶炼、纺织、制瓷等手工业部门中取得突出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5.中国的手工业长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始终是农业经济的附属存在,明清时期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受到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中国始终没有进入工厂手工业时代。 中国古代的商业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1.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但整体来看,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制之下。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商业繁盛促使中国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 2.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从周到唐的严格限制阶段和宋至明清的放松限制阶段。周到唐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商业活动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军事中心,市场规模不大;宋代以后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空间限制,乡村可以贸易、打破了时间和经营范围限制,出现了夜市草市晓市,政府放松限制,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加强。 3.明清时期农耕经济和工商业繁荣的表现 ①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商品化程度提高,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②明中叶以来,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厂,占据了主导地位。 ③工商业市镇兴起,商品流通扩大,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商业资本日趋活跃。 ④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了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大商帮。 4.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古代一项经济政策,对于保护农业生产的发展、抑制富商大贾的实力、维护社会的稳定起过积极作用。但是明清时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5.闭国锁国政策尽管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6.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迟滞)的原因【课本版】 ①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 ②明清时期专制统治成为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阻碍。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教案

<英国的制度创新> 一、教学目标: 1.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记忆重要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的名称及主要内容。 2.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 3.了解英国代议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 4.正确分析英国代议制在其政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和普选权的广泛性。 难点: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英国是现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强国之一,同学们知道现在是谁在统治着英国吗?(由学生回答,再投影出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首相布莱尔的相片),为什么英国是由女王和首相共同掌权?英国究竟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其实英国的这种政治制度在近代已经确立,并沿用至今。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追溯英国这种政治制度是如何确立、发展、完善的。 (二)讲授新课: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投影:《大宪章》签署的背景——中世纪的英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英国国王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国王把国家的土地分赐给贵族,贵族必须向国王提供劳役和赋役。13世纪初,英国国王在对法兰西的战争中失利,为了夺回失地,英王向贵族进一步征税征兵,加重了贵族的负担,如果有贵族拒绝的,就会遭到国王的秘密杀害。在这种背景下,1215年,贵族起兵,迫使英王签署了《大宪章》。 让学生阅读课本32页有关《大宪章》片段内容,结合背景,分析《大宪章》主要表达的思想,教师强调这是英国第一次明确国王也必须服从法律,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是后来《权利法案》的先声。 教师讲述:17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逐渐形成并壮大。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信奉“君权神授”,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不断进行指责,在议会中形成了反对派,他们支持《大宪章》,积极要求限制王权。从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国王是被议会“邀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是上帝而是议会了,并制定了《权利法案》作为国王登基的条件。 让学生看《权利法案》部分内容,完成53页思考题:《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什么思想? 答: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运用法律的方式限制国王的权力,这是《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重要部分。 教师总结讲述:《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也就是确立了英国沿用至今的政体,英国的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可见,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过渡的历史就是政治权力进一步从国王向议会转移的历史。 过渡:《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加强了议会的权力,议会具有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但《权利法案》还没有解决国家的行政的决策和执行问题,这是《权利法案》的一个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内阁逐渐独立出来,英王逐渐成为一个“统而不治”的君主,责任内阁制逐渐发展成熟。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pdf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篇一】 (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1、(危机出现)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重新光大)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4、宋代重文,学术氛围活跃。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开创: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1)内容:“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 (2)历史地位: ①南宋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②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③流传到外国,影响深远。 2、陆王心学 (1)内容:

南宋,陆九渊: ①“心即理也” ②通过“发明本心”以求理(进行内心反省) 明中期,王阳明: ①“致良知”,内心反省,克服私欲 ②知行合一 (2)历史地位: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3、宋明理学的评价: 消极: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同异之处: 同: ①内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的”仁”“礼”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都强调社会秩序。 ②影响: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 积极影响。 异: ①宇宙构成: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观 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道德主张:理学主张人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心学则主张人应通过内心的 自省达到良知。 【篇二】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吸取秦亡的教训。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一、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农作物:水稻(南)、粟(北)(引进作物:玉米、番薯) (2)生产工具的变革: ①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②商周:主要使用耒和耜 ③春秋战国:铁器和牛耕出现 ④唐代:曲辕犁 ⑤灌溉工具:三国翻车、唐代筒车 (3)水利设施的完善: ①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②汉代:漕渠、白渠、坎儿井、治理黄河 (4)生产方式的变化: ①千耦其耘: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 ②自耕农经济:? 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 产生:春秋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规模小,难扩大再生产 二、古代中国主要的土地制度 (1)井田制: 形成:商周时期 实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私有制确立: 形成:战国时期 原因:私田逐渐私有;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认土地私有(3)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4)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 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四、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和特征 (1)金属冶炼术的演变: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2)纺织技术: ①丝织技术:?西汉中国被称为“丝国”称号?唐代发明了缂丝技术 ②棉纺技术: ?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元明时期:江苏成为棉纺织业中心,棉纺织业新兴的手工业部门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3)陶瓷: ①陶器的发明:新石器时代:黑陶、彩陶、白陶 ②制瓷技术: 东汉末年:青瓷 南北朝:白瓷 隋唐时期:技术臻于成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宋代:瓷都景德镇,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 元代:创造了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代 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 清代:创造了粉彩和珐琅彩 ③影响:唐代瓷器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4)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①官营手工业:? 产生:西周时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