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江省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项突破练四

浙江省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项突破练四

浙江省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项突破练四
浙江省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项突破练四

专项突破练(四) 加试题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考试)为应对全球石油资源日益紧缺,提高煤的利用效率,我国开发了煤制烯烃技术,并进入工业化试验阶段。

(1)煤气化制合成气(CO和H2)

已知:C(s)+H2O(g)===CO(g)+H2(g)

ΔH1=131.3 kJ·mol-1

C(s)+2H2O(g)===CO2(g)+2H2(g)

ΔH2=90 kJ·mol-1

则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合成气制甲醇: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CO(g) +2H2(g)CH3OH(g)。在容积均为V L的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a mol CO和2a mol H2,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且恒定不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t min时CO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此时三个容器中一定处在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T1”或“T2” 或“T3”);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a、V表示)。

(3)由甲醇制烯烃

主反应: 2CH3OH C2H4+2H2O (i)

3CH3OH C3H6+3H2O (ii)

副反应: 2CH3OH CH3OCH3+H2O (iii)

某实验室控制反应温度为400 ℃,在相同的反应体系中分别填装等量的两种催化剂(Cat.1和Cat.2),以恒定的流速通入CH3OH,在相同的压强下进行两种催化剂上甲醇制烯烃的对比研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选择性:转化的甲醇中生成乙烯和丙烯的百分比)

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甲醇的转化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催化剂失活,工业生产中需定期更换催化剂

B.使用Cat.2反应2 h后乙烯和丙烯的选择性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生成副产物二甲醚

C.使用Cat.1产生的烯烃主要为丙烯,使用Cat.2产生的烯烃主要为乙烯

D.不管使用Cat.1还是使用Cat.2,都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②在上图中分别画出反应i在无催化剂、有Cat.1、有Cat.2三种情况下“反应过程—能量”示意图。

答案(1)CO(g)+H2O(g)===CO2(g)+H2(g)

ΔH =-41.3 kJ·mol -1 (2)T 3 9V 2/2a 2

(3)①C

解析 (1)已知①C(s)+H 2O(g)===CO(g)+H 2(g) ΔH 1=131.3 kJ·mol -1

,②C(s)+

2H 2O(g)===CO 2(g)+2H 2(g) ΔH 2=90 kJ·mol

-1

,由盖斯定律可知,②-①得到CO(g)+

H 2O(g)===CO 2(g)+H 2(g) ΔH =90 kJ·mol -1

-131.3 kJ·mol -1

=-41.3 kJ·mol -1

。 (2)CO(g)+2H 2(g)

CH 3OH(g) ΔH <0,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根据图像,T 1中的状态转

变成T 2中的状态,CO 百分含量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说明T 1未达平衡状态,T 2中的状态转变成T 3中的状态,CO 百分含量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说明T 2可能达平衡状态,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T 3;

CO(g) +2H 2(g)

CH 3OH(g)

起始物质的量/mol a 2a 0 变化物质的量/mol n 2n n 平衡物质的量/mol a -n 2a -2n n

平衡时CO 的体积分数为a -n

3a -2n

×100%=20%,解得:

n =23a ,此温度下平衡常数K =23

a V a 3V ×? ??

???2a 3

V 2=9V

2

2a

2。 (3)①当催化剂失活后,副产物增多,甲醇的转化率下降,需要及时更换催化剂,A 正确;使用Cat.2时,随反应的不断进行,生成的副产物二甲醚增多,导致生成乙烯和丙烯的选择性下降,B 正确;由图示可知,使用Cat.1时丙烯与乙烯的比值随时间增长不断减小,说明乙烯增多,即使用Cat.1时主要生成乙烯,而使用Cat.2时,产物中乙烯的含量明显大于丙烯,可见使用Cat.2时产生的烯烃也主要为乙烯,C 错误;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 正确。

②从图中数据分析,在催化剂Cat.1的作用下,甲醇的转化率更大,说明催化剂Cat.1对反应i 催化效果更好,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说明使用催化剂Cat.1的反应过程中活化能更低,故反应过程——能量图为

2.(2017·浙江“超级全能生”选考科目8月联考)煤的气化得CO和H2,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进一步合成甲醇(反应Ⅰ),并同时发生反应Ⅱ。

Ⅰ.CO(g)+2H2(g)CH3OH(g) ΔH1=-81 kJ·mol-1

Ⅱ. CO(g)+H2(g) C(s)+H2O (g) ΔH2

已知:①2C(s)+O2(g)===2CO(g) ΔH3=-221 kJ·mol-1

②H2O(g)===H2O(l) ΔH4=-44.0 kJ·mol-1

③H2的标准燃烧热为-285. 8 kJ·mol-1

④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对选择性会产生影响,甲醇选择性是指转化的CO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请回答:

(1)反应Ⅱ中ΔH2=________kJ·mol-1。

(2)为减弱副反应Ⅱ的发生,下列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_。

A.反应前加入少量的水蒸气

B.增压

C.降低反应温度

D.使用合适催化剂,平衡前提高甲醇的选择性

(3)在常压下,CO和H2的起始加入量为10 mol、14 mol,容器体积为10 L,选用Cu/NiO催化剂,升高温度在450 ℃时测得甲醇的选择性为80%,C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此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________,并说明CO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0 ℃时甲醇的选择性为90%,其他条件不变,画出350 ℃时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答案(1)-131.3 (2)AD (3)3.2 在150 ℃至350 ℃时,反应Ⅰ、Ⅱ未达到平衡,随温度升高,CO转化率增大,350 ℃后,反应Ⅰ、Ⅱ已达到平衡,两反应均放热,平衡逆向移动,CO转化

率减小

(4)

解析(1)本题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①2C(s)+O2(g)===2CO(g),②H2O(g)===H2O(l),③H2(g)+1/2O2(g)===H2O(l) ΔH5=-285.8 kJ·mol-1,根据根据盖斯定律,Ⅱ=③-②-①/2,ΔH2=-131.3 kJ·mol-1。(2)加入少量的水蒸气,增加Ⅱ的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O和H2的量增加,反应Ⅰ向正反应方向进行,A正确;增大压强,反应Ⅱ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不利于甲醇的生成,B错误;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不利于甲醇的生成,C错误;根据信息④,使用合适的催化剂,提高甲醇的选择性,有利于甲醇的生成,D正确。

(3) CO(g) +2H2(g)CH3OH(g)

起始/mol 10 14 0

变化/mol 10×50%×80% 8 4

根据信息,有1 mol CO和1 mol H2参与反应Ⅱ,因此达到平衡时,CO和H2的物质的量都是5 mol,

甲醇的物质的量为4 mol,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c(CH3OH)

c(CO)·c2(H2)

,代入数值解得K=3.2,在

150~350 ℃时,反应Ⅰ、Ⅱ未达到平衡,随温度升高,CO转化率增大,350 ℃后反应Ⅰ、Ⅱ已达到平衡,两反应均放热,平衡逆向移动,CO转化率减小。(4)根据(3)的分析,当350 ℃时,甲醇的选择性为90%,达到平衡n(CH3OH)=6.3 mol,即图像为

3.(2017·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下学期联考)已知在298 K和101 kPa条件下,有如下反应:

反应Ⅰ:C(s) + O2(g)===CO2(g) ΔH1=-393.5 kJ·mol-1

反应Ⅱ:2C(s) + O2(g)===2CO(g) ΔH2=-221 kJ·mol-1

反应Ⅲ:N2(g) + O2(g)===2NO(g) ΔH3=180.5 kJ·mol-1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净化原理为反应Ⅳ:2NO(g) +2CO(g)N2(g) +2CO2(g)ΔH=___________,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

(2)如果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为 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Ⅳ,0~4 min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①求 0~2 min 内用 CO 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

②试计算该温度下反应Ⅳ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

(3)若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Ⅳ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积为3 L, c(N2)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x如图所示。

①若在t2 min时改变一个条件,c(N2)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曲线y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

②若在t2 min时升高温度,t3 min时重新达到平衡,请在图中画出在t2~t4 内c(N2)的变化曲线。

答案 (1)-746.5 kJ·mol-1低温(2)①0.1 mol·L-1·min-1②1.6(3)①快速将容器体积由3 L压缩到2 L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Ⅳ由(反应Ⅰ×2-反应Ⅱ-反应Ⅲ)得到,则ΔH=(-393.5 kJ·mol-1)×2-(-221 k J·mol-1)-180.5 kJ·mol-1=-746.5 kJ·mol-1;由ΔG=ΔH

-T ΔS <0,其中ΔH <0、ΔS <0,可知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2)①0~2 min 内N 2变化物质的量:1.0 mol -0.80 mol =0.2 mol,则CO 变化物质的量为0.4 mol,用 CO 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v (CO)=0.4 mol÷2 L÷2 min=0.1 mol·L -1

·min -1

; ②2~4 min 时CO 2的物质的量没有发生变化,可知2 min 时反应已达到平衡,此时: 2NO(g)+2CO(g)

N 2(g)+2CO 2(g)

起始量/mol 0.4 1.6 1.0 2.0 变化量/mol 0.4 0.4 0.2 0.4 平衡量/mol 0.8 2.0 0.8 1.6 平衡浓度/mol·L -1

0.4 1.0 0.4 0.8 该温度下反应Ⅳ 的化学平衡常数K =0.4×0.8

2

0.42×1.0

2=1.6。

(3)①由图示可知c (N 2)的浓度瞬间增大为原来的1.5倍,可通过快速将容器体积由3 L 压缩到2 L 即可;②t 2min 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 (N 2)的浓度会减小,重新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所得曲线如图所示:

4.(2017·台州高三2月选考科目质量评估)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有CO 、SO 2、氮氧化物等,科研工作者目前正在尝试以二氧化钛(TiO 2)催化分解汽车尾气的研究。 (1)已知:2NO(g)+O 2(g)===2NO 2(g) ΔH 1=-113.0 kJ·mol -1

2SO 2(g)+O 2(g)===2SO 3(l) ΔH 2=-288.4 kJ·mol -1

请判断反应NO 2(g)+SO 2(g)===NO(g)+SO 3(l) ΔH 3,在低温下能否自发进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TiO 2催化尾气降解原理: 2CO(g)+O 2(g)

2CO 2(g);

2H 2O(g)+4NO(g)+3O 2(g)

4HNO 3(g)。

Ⅰ.在O 2浓度几乎不变的条件下,模拟CO 、NO 的降解,得到降解率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A 的降解率=

c (A )初始-c (A )实验结束

c (A )初始

],反应40 s 后检测到HNO 3浓度有所降低,请用化学方程式并结合化

学反应原理知识解释出现该现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图2为在不同颗粒间隙的沥青混凝土(α、β型)和不同温度下,实验进行相同一段时间(t s)后测得的CO 降解率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50 ℃、t s 时容器中O 2浓度为0.01 mol·L -1

,求此温度下CO 降解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

②下列关于图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根据降解率由b 点到c 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知CO 降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 b

B .相同温度下,β型沥青混凝土中CO 降解速率比α型要大

C .a 点的数据反映出CO 与O 2之间所发生的有效碰撞频率是整个实验过程中最高的

D .d 点降解率出现突变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后催化剂失效

答案 (1)能,ΔH 3=(-288.4 kJ·mol -1)-(-113.0 kJ·mol -1)×12=-87.7 kJ·mol -1

<0,

且可判断反应的ΔS <0,故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 (2)Ⅰ. 40 s 后发生反应2NO===N 2+O 2,生成

氮气,并且NO 浓度降低,平衡2H 2O +4NO +3O 24HNO 3逆向移动,造成HNO 3浓度降低

Ⅱ. ①100x

2

(1-x )

2 ② AC

解析 (1)①2NO(g)+O 2(g)===2NO 2(g) ΔH 1=-113.0 kJ·mol -1

②2SO 2(g)+O 2(g)===2SO 3(l) ΔH 2=-288.4 kJ·mol -1

根据盖斯定律②×12-①×12

得 NO 2(g)+SO 2(g)===NO(g)+SO 3(l) ΔH 3=(-288.4 kJ·mol

1

)-(-113.0 kJ·mol -1)×12

=-87.7 kJ·mol -1

;气体物质的量减少,ΔS <0,ΔH <0,根据ΔH

-T ΔS <0能自发进行,所以该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2)Ⅰ.40 s 后发生反应2NO===N 2+O 2生成氮气,并且NO 浓度降低,使平衡2H 2O +4NO +3O 24HNO 3逆向移动,造成HNO 3浓度降低;

Ⅱ. ①设初始CO 的浓度为a mol·L -1

,

2CO(g)+O2(g)2CO2(g) 开始浓度/mol·L-1a 0

转化浓度/mol·L-1ax ax

平衡浓度/mol-1a-ax 0.01 ax

K=c2(CO2)

c2(CO)·c(O2)=

(ax)2

(a-ax)2×0.01

100x2

(1-x)2

;②根据降解率由b点到c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点不是平衡状态,A错误;根据图示,相同温度下β型沥青混凝土反应速率快,B正确;温度越高,有效碰撞频率越高,C错误;在适宜的温度下催化剂的效果最好,D正确。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27物质结构与性质练习(含答案)

专题27 物质结构与性质 1.A、B、C、D、E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名称为________。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C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 (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能级为半充满,D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氮(2)Cl K (3)Fe 1s22s22p63s23p63d64s2 (4)Cu 1s22s22p63s23p63d104s1 2.C、N、O、Al、Si、Cu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①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②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Cu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________个电子。 ③用“>”或“<”填空: (2)O、Na、P、Cl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其中P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b、c、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e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①N、Al、Si、Zn四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如下: 则该元素是 ②基态锗(G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Ge的最高价氯化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 ③Ge元素可能的性质或应用有________。

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七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案苏教版070419

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七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案苏教 版070419 课时3 化学平衡的移动 [2018备考·最新考纲]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3.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考点层次A→自学、识记、辨析) 1.可逆反应 2.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建立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加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如下: 以上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3)平衡特点 1 提醒:①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可以从正反应方向建立,也可以从逆反应方向建立。 ②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指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若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 ③化学反应达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 教材 VS 高考 1.(RJ必修2·P51“思考与交流”改编)向含有2 mol的SO2的容器中通入过量氧气发生2SO2催化剂 +O2加热2SO3,充分反应后生成SO3的物质的量”或“=”,下同),SO2的物质的量>0 mol,转化率2.(SJ选修4·P512改编)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A(g)+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 A.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C B.容器内B的浓度不再变化C.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1 D.A的消耗速率等于C的生成速率的倍 2答案B 3.(溯源题)(海南高考)可逆反应A(g)+达到平衡的是③。①压强不随时间改变②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③c(A)不随时间改变 ④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探源:本考题源于教材SJ选修4 P46“化学平衡状态”,对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其判断依据进行了考查。

2019年全国卷Ⅱ化学高考试题高清版

2019年全国卷Ⅱ化学高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35.5 As 75 I 127Sm 150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8.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3-4数目为0.1N A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

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训练

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19·北京,6)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4.03米大口径 B.2022年冬奥会 C.能屏蔽电磁波的 D.“玉兔二号” 答案 A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 B.Fe在O2中的燃烧产物可用于制红色涂料 C.Na、Al、Cu可以分别用电解冶炼法、热还原法和热分解法得到 D.Fe2+、SO2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前者表现出还原性,后者表现出漂白性 答案 A 3.下列有关S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酸性氧化物 B.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物质 C.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因为具有强氧化性,所以能漂白品红 答案 D 4.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B.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 C.还原过程中生成0.1 mol N2,转移电子数为0.5N A D.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CO、C x H y、NO x三种成分的净化 答案 D 5.(2019·宝鸡市高考模拟)汽车尾气的治理是减轻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科学家研究发现TiO2的混凝土或

沥青可以适度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其原理如下。下列关于“消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部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B .消除总反应为:4NO x +(5-2x )O 2+2H 2O=====光 4HNO 3 C .使用纳米TiO 2,产生的光生电子和空穴更多,NO x 消除效率更高 D .1 mol O - 2比1 mol 羟基(·OH)多9N A 个电子(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答案 D 6.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溶液中加KSCN ,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 3+ ,无Fe 2+ B .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其原因可能是苹果汁中的Fe 2+ 变成Fe 3+ C .工业上可用铁质容器储存浓硝酸和浓硫酸,原因是铁在常温下与两种酸不反应 D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 2+ , 不含有Mg 2+ 答案 B 7.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选项 Ⅰ中试剂 Ⅱ中试剂及现象 推断 答案 C 8.(2019·安阳市高三二模)某同学欲利用如图装置制取能较长时间存在的Fe(OH)2,其中实验所用溶液现配现用且蒸馏水先加热煮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2019年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复习

物质结构与性质说理题 一、电离能 1、请结合核外电子排布相关知识解释,第一电离能:C_____O,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电离能:N_____O,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电离能:Mg_____Al,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钠元素的逐级电离能的大小关系:I1I Ni 的原因是 8、铜的第一电离能为746kJ·mol-1,第二电离能为1958kJ·mol-1。请结合核外电子排布相关知识解释,铜第二 电离能远远大于第一电离能的原因是 9、铜的第一电离能(I1)小于锌的第一电离能,试解释铜的第二电离能(I2)却大于锌的第二电离能的主要原因是 10、C、N、O 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P 的第一电离能比S 大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元素铁与铜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I Cu=1958 kJ·mol-1、I Fe=1561 kJ·mol-1,I Cu 比I Fe 大得多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铜的第一电离能(I1)小于锌的第一电离能,而铜的第二电离能(I2)却大于锌的第二电离能,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As 和Se 是同一周期的元素,As 的第一电离能比Se 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电负性 15、请结合核外电子排布相关知识解释,电负性:C_____O,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半满、全满解释稳定性 16、稳定性:Cu2O_____CuO,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Cu+价电子排布式为Cu2+和Cu,但 CuO 在高温下会分解成Cu2O,试从结构角度解释高温下CuO 何会生成Cu2O: 19、为什么Fe3+比Fe2+稳定? 四、电子跃迁解释焰色反应 20、钾的焰色反应为_____色,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镁粉、碱金属盐及碱土金属盐等可以做成焰火。燃放时,焰火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 释发光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微粒半径比较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常数(教学设计)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常数 考纲要求: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②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③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④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 ⑤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利用相关理论解析其一般规律。 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高考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高考的必考容,其主要命题的容有: ①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及其计算; 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及其影响因素; ③应用平衡移动的原理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⑤转化率、平衡常数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与化工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题目是最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特别是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是新教材增加的容,高考的热点。 学情分析: 从解题得分的统计可以发现:学生不能灵活的利用平衡移动的规律解决有关平衡的问题,特别是复杂点的问题往往感到触手无策;对平衡常数的理解仅停留在概念定义层面,不能充分发挥它解决平衡问题的功能。 复习目标: 1.加深学生对化学平衡常数的理解,并熟练的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提高解题技能。 2.帮助学生将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等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网络化。 教学过程: 1.展示考纲要求: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②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③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④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 ⑤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利用相关理论解析其一般规律。 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讲解: 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是新教材增加的容,是高考的热点。2013、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Ⅱ卷均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这一知识点。

(完整版)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评析评论解析分析

精选试题情境素材深化高考内容改革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评析 2019年高考化学积极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握新时代的育人方向,落实新时代的育人要求,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选取古代化工方面的优秀成果和我国化学工作者在化学领域的科研成就,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和奋斗拼搏精神,实现良好的选拔功能和积极的育人效果。持续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落实“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精选试题情境,呈现真实问题,加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彰显教育改革的鲜明导向。 1 精选情境,弘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1.1 选取我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典籍中有关情境,增强文化自信 高考化学试题自觉传承我国科学文化,注重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和技术创新思想,选取我国古代的陶瓷制造、物质鉴别等古代化学技术方面的成果,展示中华优秀科技成果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陶瓷是中国的名片。理科综合I卷第7题以陶瓷性质为载体,考查硅酸盐的物理化学性质;尤其对“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的考查,一方面考查考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化学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考查考生对常见化合物性质的掌握情况。 1.2呈现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增强科技成就感 对于超导材料的研究我国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功。自本世纪初以来,我国的研究团队致力于发展高临界温度铁基超导体,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理科综合II卷第35题的文献来源于顶级刊物《Nature》刊载的一种Sm-Te-As-O-F铁基化合物的超导体。试题以该铁基超导化合物的晶体及相关化合物为载体,考查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分子间力和氢键以及晶体结构等核心知识点,体现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理科综合I卷第35题以我国科学家在顶级刊物《Nature》发表的“双相纳米高强度镁 MgCu晶体结构,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能级、化合金的方法”为情境,给出拉维斯相的 2 合物中成键原子的轨道杂化形式、分子构型、晶体结构及其性质等内容。 理科综合I卷第28题第(3)问来源于我国化学工作者发表在顶级刊物《Science》中的文章——“沉积在α-MoC上单层金原子对水煤气的低温催化反应”。该催化方法使得水煤气转化反应在303K的温度下就可以进行,远远低于其他已有催化方法中的温度。试题以文章中的单原子催化能量变化的理论计算模型为情境,让学生认识、分析催化吸附机理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2 精挑文献,展现最新成果,增长知识见识 今年的高考化学大部分试题是以学术专著、科技期刊、会议论文、技术专利等资料为

2019届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2019 届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务川民族中学高中化学纪国君 一、化学学科分析 1、知识特点:化学虽是一门理科,但是基础知识繁杂。虽然大多数有规律可循,但要求学生记忆的特别多。有些化学反应原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来掌握。学生学起来难度不高,但真正要掌握并熟练运用知识并不容易,一般学生要得高分也必须下大工夫来记忆化学基础知识,不一定要背诵,但一定要多翻课本。 2、高考化学试题特点:题量少,容量大,题干长,尤其是后边的四道非选择大题,学生阅读起来很吃力,更有一部分学生连题目意思都读不懂。 二、复习达到目标 使年级90%的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网络,基本养成学生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在2019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复习进度 1、第一轮系统复习阶段: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底。 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是基础复习阶段,这个阶段通常是逐章节复习,利用这段时间在高考范围内把每个知识点逐个过关,毫不遗漏。切忌急躁,需要结合教材循序渐进、查漏补缺、巩固基础,

只有知识扎实了,构建成网络了,知识也就系统了,才有利于综合提高。单学科训练、适当学科单元内综合,单学科归纳总结,是主要的复习形式;基本按照课本的知识序列,分单元进行全面复习;重点是锤炼知识,夯实基础,循环提高;着重抓纲务本,建立以章为单元的知识体系,解决知识的覆盖面,在广度上不留死角,在深度上不留疑问,过好“双基”关。单元过关是搞好一轮复习的关键。 第一轮复习计划 时间教学内容 第一周、第二周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第2讲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离子的检验、鉴别及推断 第3讲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应用 第4讲专题总结 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 第三章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十九 化学平衡及其计算(含解析)

专题十九化学平衡及其计算 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Y(g)Z(g)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2、(NH4)2S03氧化是氨法脱硫的重要过程。某小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研究了一段时间 内温度和(NH4)2S03,初始浓度对空气氧化(NH4)2S03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60℃之前,氧化速率增大与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有关 B. 60℃之后,氧化速率降低可能与02的溶解度下降及(NH4)2SO3受热易分解有关 SO 水解程度增大有关 C. (NH4)2SO3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氧化速率变化不大,与2 3 D. (NH4)2SO3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氧化速率变化不大,可能与02的溶解速率有关 3、将1mol M和2mol N置于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s)+2N(g)P(g)+Q(g) △H 。反应过程中测得P的体积分数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若X、Y两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B.温度为T1时,N的平衡转化率为80%,平衡常数K =40 C.无论温度为T1还是T2,当容器中气体密度和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D.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及时分离出产物均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4、温度为一定温度下,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反应PCl5(g)?PCl3(g)+ 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s 0 50 150 250 350 n(PCl3)/mol 0 0.16 0.19 0.20 0.20 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v(PCl3) = 0.0032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 = 0.11mol·L-1,则反应的Δ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0.20mol PCl3和0.20mol 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 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 PCl3和2.0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5、T℃时,发生可逆反应A(g)+2B(g)2C(g)+D(g) ΔH<0。现将1mol A和2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mol C和2mol D加入乙容器中。起始时,两容器中的压强相等,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所示,隔板K固定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17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

2014高考必备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考纲解读】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以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2.表达方式 t A c v A ??= ) (,式中Δc(A)表示物质A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单位为mol/L ,Δt 表示时间,单位为s (秒)、min (分)、h (时)。v(A)表示物质A 的化学反应速率。单位是mol/(L ·s)或mol/(L ·min)或mol/(L ·h)。 3.化学反应速率的规律 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计量数之比。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或换算的依据。如:对于化学反应:a A(g) + b B(b) = c C(g) + d D(g),则存在v(A):v(B):v(C):v(D) = a :b :c :d 。 注意:⑴化学反应速率均为正值; 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指某种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指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⑶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固体和纯液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⑷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速率的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是同一个化学反应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反应,所以为相同的速率。所以比较速率时不能只看速率的数值,还要说明是用那种物质表示的速率。 (5)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 由于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所以比较反应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的大小,而要进行一定的转化。 ①看单位是否统一,若不统一,换算成相同的单位。 ②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③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即对于一般反应a A +b B===c C +d D ,比较v (A)a 与v (B)b ,若 v (A)a > v (B) b ,则A 表示的反应速率比B 大。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主要因素为内因: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反应的类型不同,物质的结构不同,都会导致反应速率的不同。

2019年高考化学 (海南卷)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化学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 24S32Cl35.5Mn55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试剂瓶标签上安全标志如右图,该试剂是( ) A. 氮水 B. 乙酸 C. 氢氧化钠 D. 硝酸 2. 我国古代典籍中有“石胆……浅碧色,烧之变白色者真”的记载,其中石胆是指 A. 42CuSO 5H O ? B. 42FeSO 7H O ? C. 42ZnSO 7H O ? D. ()422KAl SO 12H O ? 3. 反应22426C H ()C H (g)+H (g)g =,>0H V 在一定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乙烷平衡转化率的是( ) A. 增大容器容积 B.升高反应温度 C.分离出部分氢气 D.等容下通入惰性气体 4.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B. C. D. 5. 根据右图中的能量关系,可求得C H —的键能为( ) A. 1414kJ mol -? B. 1377kJ mol -? C. 1235kJ mol -? D. 1197kJ mol -? 6.实验室通过称量42MgSO xH O ?样品受热脱水前后的质最来测定x 值,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值偏低的是( ) A. 实验前试样未经干燥 B. 试样中含有少景碳酸氢铵 C. 试样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D.加热过程中有试样进溅出来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趣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 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列有关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共有18列 B. VIIN 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自上而下依次减弱 C. 主族元素均呈现与其族数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D. 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自左向右依次增大 8.微型银-锌电池可用作电子仪器的电源,其电极分别是2Ag /Ag O 和Zn ,电解质为KOH

2019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1.对反应2A(g)+2B(g)3C(g)+D(?),下列图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依据图①,若t1时升高温度,则ΔH<0 B. 依据图①,若t1时增大压强,则D是固体或液体 C. 依据图②,P1>P2 D. 依据图②,物质D是固体或液体 【答案】B 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图甲表示放热反应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 图乙表示一定温度下,溴化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其中a点代表的是不饱和溶液,b点代表的是饱和溶液 C. 图丙表示25℃时,分别加水稀释体积均为100mL、pH=2的一元酸CH3COOH溶液和HX溶液,则25℃时HX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CH3COOH D. 图丁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答案】B 3.—定条件下,CO2(g)+3H2(g)CH3OH (g)+H2O(g) △H=-57.3 kJ/mol,往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①、反应②与反应③,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b点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v(正)>v(逆) B. b点反应放热53.7 kJ C. 催化剂效果最佳的反应是③ D. c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3(mol-2.L-2) 【答案】A 4.如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A、B一定都是气体 C. D一定不是气体 D. C可能是气体 【答案】B 5.下图是恒温下H 2(g)+I2(g)2HI(g)+Q(Q>0)的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t1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 A. 升高温度 B. 增大压强 C. 增大反应物浓度 D. 加入催化剂

2020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专题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母题来源】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 【母题题文】水煤气变换[CO(g)+H 2O(g)=CO 2(g)+H 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回答下列问题: (1)Shibata 曾做过下列实验:①使纯H 2缓慢地通过处于721 ℃下的过量氧化钴CoO(s),氧 化钴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钴Co(s),平衡后气体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50。 ②在同一温度下用CO 还原CoO(s),平衡后气体中CO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19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_________H 2(填“大于”或“小于”)。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 2O(g)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 反应,则平衡时体系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填标号)。 A .<0.25 B .0.25 C .0.25~0.50 D .0.50 E .>0.50 (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 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 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 正=_________eV ,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hoichi 研究了467 ℃、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CO 和H 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 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2H O p 和CO p 相等、2CO p 和2H p 相等。

高三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图像(带答案)

化学平衡图像 1.在A(g)+B(g)=C(g)+D(g)的反应体系中,C的百分含量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反应分别在400℃和100℃下进行,所得曲线分别为Q 与P,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图为() 2.如图所示,反应2SO 2(g)+O2(g)2SO3(g);△H<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中SO3的体积φ(SO3)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3.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 (g)+B(g)2C(g)(正反应放热)的正确图象是下图中的() 4.对于可逆反应:A 2(g)+3B2(g)2AB3(g)(正反应放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5.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 A 0.1 mol·L—1 B和0.4 mol·L—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6.已知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A% 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B.该 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右图表示反应N 2(g)+3H2(g)2NH3(g); ΔH=-92.2kJ/mol。在某段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 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 是() A.t0~t1B.t2~t3C.t3~t4 D.t5~t6 8.在一定条件下,将X和Y两种物质按不同的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平衡后测得X,Y的转化率与起始时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 比n x/n y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Y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 为() A.2X+Y3Z B.3X+2Y2Z C.X+3Y Z D.3X+Y Z 9.可逆反应aX(g)+bY(g)cZ(g)在一定温 度下的一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 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如右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B.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C.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D.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10.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X、Y、Z、W皆非气体 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完整版)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2019-6-9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垐? 噲?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 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

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二十一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专题卷

[一本突破练] 单独成册 1.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前四周期元素,A元素的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B元素原子的价电子结构为n s n n p n;C元素基态原子s能级的电子总数比p能级的电子总数多1;D元素原子的M能层全满,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请回答: (1)A元素的单质为A2,不能形成A3或A4,这体现了共价键的________性;B 元素单质的一种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熔点>3 550 ℃,该单质的晶体类型属于________;基态D原子共有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A与C形成的最简单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_,该分子与 D2+、H2O以2∶1∶2的配比结合形成的配离子是________(填化学式),此配离子中的两种配体的不同之处为________(填标号)。 ①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②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的个数 ③中心原子的化学键类型 ④VSEPR模型 (3)1 mol BC-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________;写出与BC-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和离子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 (4)D2+的硫酸盐晶体的熔点比D2+的硝酸盐晶体的熔点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5)D3C具有良好的电学和光学性能,其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 所示,D+和C3-的半径分别为a pm、b pm,D+和C3-都是紧 密接触的刚性小球,则C3-的配位数为________,晶体的密 度为________g·cm-3。 解析:根据B元素原子的价电子结构为n s n n p n,则n=2,即B为C(碳)元素;由A的原子序数小于6且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A为H元素;由基态C原子s能级电子总数比p能级的电子总数多1,可知C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则C为N元素;根据D元素原子的M能层全满可知,D元素M能层排布18个电子,且最外层有1个电子,即D原子核外电子个数为29,则D

高三专题复习_化学平衡图像(带答案)

化学平衡图像 1.在A (g )+B (g )=C (g )+D (g )的反应体系中,C 的百分含量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反应分别在400℃和100℃下进行,所得曲线分别为Q 与P ,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图为( ) 2.如图所示,反应2SO 2(g )+O 2(g )2SO 3(g );△H <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 1>P 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中SO 3的体积φ(SO 3)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 3.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 (g )+B (g ) 2C (g )(正反应放热)的正确图象是 下图中的( ) 4.对于可逆反应:A 2(g)+3B 2(g) 2AB 3(g)(正反应放热),下列图象中正 确的是( ) 5.T ℃时,A 气体与B 气体反应生成C 气体。反应过程中A 、B 、C 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 1和T 2时,B 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在(t 1+10)min 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 t 1+10)min 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T ℃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 —1 A 0.1 mol·L —1 B 和0.4 mol·L —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 大 6.已知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A% 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B.该 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 7.右图表示反应N 2(g)+3H2(g)2NH3(g); ΔH=-92.2kJ/mol。在某段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 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 是() A.t0~t1B.t2~t3C.t3~t4 D.t5~t6 8.在一定条件下,将X和Y两种物质按不同的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平衡后测得X,Y的转化率与起始时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 比n x/n y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Y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 为() A.2X+Y3Z B.3X+2Y2Z C.X+3Y Z D.3X+Y Z 9.可逆反应aX(g)+bY(g)cZ(g)在一定温 度下的一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 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如右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B.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C.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D.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10.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X、Y、Z、W皆非气体 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