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学文章

经济学文章

经济学文章
经济学文章

经济学散文是普及经济学知识、培养致富头脑的一个重要形式和载体。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脚步的加快与深入,一批批有眼光、有头脑的经济学家有感于国人在经济常识方面的匮乏,开始写起了散文、随笔,向大众普及经济学知识,受到了广泛欢迎。

出版真活跃

自1993年以来,经济学散文出版在不知不觉中蔚然成风。

以茅于轼先生《生活中的经济学》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学普及丛书》在社会流传甚广,其中茅先生这本著作更是多次重印,至今长销不断,成为普及市场经济原理的一本经典之作。

经济学家周其仁、樊纲、汪丁丁、张曙光、陈彩虹、夏业良等也先后推出了他们的经济学散文集。如周其仁的《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中国发展版),樊纲的《发展的道理》(三联书店版),陈彩虹的《钱说——货币金融学漫话》(三联书店版),梁小民的多部作品如《经济学的开放》(北大版)、《小民谈市场》(广东经济版)、《小民读书》(福建人民版),汪丁丁的多部著作如《直面现象——经济学家的实然世界》和《走向边缘——经济学家的人文意识》(三联书店版)等。

自2000年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经济新观察系列》,作者囊括了经济学散文界的各位“大侠”,不仅收入大陆经济学家的散文,而且还包括了港台和国外的华人经济学家的散文。目前这个系列已出版张五常系列3本、王则柯系列2本、汪丁丁系列5本、林行止系列3本、熊秉元系列6本、周其仁1本,即将出版的还有杨小凯、薛兆丰、黄有光、梁小民、盛洪系列等。从市场反应来说,每本书的销量都超过了一万册。

此外,分册出版的经济学散文著作也接连问世。如三联书店出版的《经济学家札记》已出到第4册,福建人民出版社的《经济学名家随笔》出到第3册,广东经济出版社推出的《中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随笔集》已出到第6册等等。

以上数据仅是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它说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研究者加入到经济学散文的写作中来了,经济学散文创作队伍正日益壮大。

报刊生力军

经济学散文的“热力”除了照亮图书外,还在报纸和期刊上赢得广泛青睐。

山东人民出版社的杂志书《经济学家茶座》自2000年6月出版第1辑以来,以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内容和轻松、休闲、高雅的定位,得到了经济学界内外的高度评价与喜爱,有“经济学界的院士科普书”之美誉。据《经济学家茶座》的责任编辑介绍:“《经济学家茶座》每辑均荣登北京风入松书店、三联韬奋图书中心等畅销书排行榜,媒体反映也非常热情,现在已出到第10辑,前景非常看好。”

在报刊上开专栏的经济学家也越来越多,几乎所有知名的政经或经济类报刊都辟有经济学散文的专栏。其中茅于轼、梁小民、樊纲等开有多个专栏,其他如深圳学者薛兆丰在《书城》杂志、上海学者张军在《新民周刊》、北京学者汪丁丁在《财经》杂志、党国英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上开有专栏。

走红是必然

经济学散文为什么一片火热?茅于轼先生认为:“主要是由于我们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人们有很多困惑和问题,需要经济学家来解释和澄清。人们的观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为什么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是好还是不好,都需要研究,人们都关心。比如以前人们讲‘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现在人们讲‘一切向钱看’,这就是一个需要研究的大问题啊。”

薛兆丰先生认为,经济学散文现在风行的主要原因,是读书人突然发现,经济学对社会的解释能力比其他学科强很多。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普遍喜欢思考国家大事,关心经济的兴衰,探索社会现象背后的规律。这个传统一直没变,变的是他们偏爱的理论工具。他说:“过去20多年来,文学、精神分析、现象学、存在主义,还有科学哲学,都曾经在求知欲最强的学生和青年当中风行过。但它们要么太主观,要么太抽象,要么太难捉摸;相比之下,经济学不仅对人的行为和社会现象有独到的解释,它自身还是成体系的科学。经济学的基本定律很简单,术语也不晦涩。经济学散文里面谈论的事情,大部分是经济学原理的生动运用。读者不仅感到有趣,还能举一反三,学到思考的方法,这是经济散文风行的主要原因。”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工商大学梁小民教授认为:“在我看来,经济学散文就是用轻松活泼的文字谈经济学话题,有别于论文之处在于它的形式活泼和文字简短,有别于其他散文之处在于以经济学为话题。经济学散文兼具文字优雅的散文特点和言之有理的经济学特点,因此受到读者青睐。这正是经济学散文走红的原因。”

大众是导向

对于任何一个学科来说,与学术研究同等重要的是传播、普及学科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让经济学亲近大众,是每一个经济学家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经济学散文作者的共识。

茅于轼先生认为:“我最大价值是在写作上”。他希望的是,通过自己的笔来普及经济学。“如果研究诸多历史经验以及事物背后的经济规律,不仅现在大部分错误是可以提前避免的,而且人们可以做得更好。”他愿意通过自己的书和文章,告诉大众该如何致富,如何有一个好的道德前景。

与大多数经济学家不同,茅于轼近年写的大多是经济随笔,以达到他“浅显、科普”的目的。而茅于轼最希望的是政府官员能看到自己的书,“因为他们影响中国的发展”。还有就是学生,“他们有可能是未来的政府官员”。他写过一篇文章《经济学教育亟待改进》,里面提到:“最近有机会到几个省市去考察,接触到负责项目、计划、筹资、定价等部门的领导。他们对情况都很熟悉,对事物的分析也相当深入,可是无例外地对经济学的知识非常欠缺,对价格如何引导资源配置完全不了解,只懂得价格在利益分配中的作用。这些政府官员在全社会的资源配置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配置效率的高低就在他们的一念之间。这种情况说明,普及经济学知识实在是当务之急。”

为何“不务正业”

经济学家写经济学散文的目的或出发点是什么呢?是出自兴趣,还是为了普及经济学的知识和思维?

茅于轼先生说:我1987年从美国回来,到社科院的美国经济研究所工作。那时社科院有本杂志叫《美国研究参考资料》,那本杂志的编辑向我约稿,让我每月写一篇文章介绍美国经济是怎么运作的。当时很多人对我写的文章很感兴趣,那本杂志的销量也越来越大。很多人给我写信,要我继续写下去,我的亲戚朋友知道我写了这些文章也问我要,我觉得既然大家都喜欢看,于是以后就越来越用心去写了。这就是我写经济学散文的缘由。我现在写经济学散文,主要是为了普及经济学知识。

党国英先生说:对我来讲主要是有话要说。有的报刊文章看了让人生气,自己便有了说话的愿望。现在的大话、假话、错话太多了。我觉得一些经济学家、法律专家等应该站出来说话,纠正错误,这样对社会有好处。

写作目的不一样,经济学家给自己的定位也不同。茅于轼先生认为:“经济学家也有各自的优势,各有长短,有的更适合于搞研究,有的更适合写些经济学散文,普及经济学的知识。而且经济学散文也不是每个经济学研究者都可以写好的。”

党国英先生还说:“现在中国实际上缺的是常识,与其都去搞科研,还不如多做些知识普及工作。少数优秀的、有条件的的学者可以多下工夫去做科研,年纪大一些的可以多写点经济学散文,像茅于轼、梁小民先生就可以多写一点,因为大家都喜欢看。在尖端领域,不可能有很多人的,做出成绩的更不可能很多。就现在中国的资源和需要而言,相当多的人还应该做好教育工作、普及工作。”

薛兆丰用经济学的方法谈经济学家如何分配时间,他说:“经济学家如何分配时间,是根据收入的比例来定的。希望不会有经济学家声称自己是经济规律的例外。”他谈到了国内外经济学家处理学术和写作的不同关系:“在国外,搞经济学研究的教授工资都足够高,只要写充满方程式的论文,对自己的学术上级有交代,就可以过好日子了,用不着分心去写经济散文。但在国内,教师工资低,靠写方程式不够,所以都得接一些课外的培训、讲演、课题研究、媒体约稿等等。”

合唱中的杂音

经济学散文虽然高潮迭起,但其中也不免掺有沙子。

梁小民先生说:“依我看,有些人也许由于写得太多,难免自我抄袭,有些文章免不了故弄玄虚,也有些文章看不出有什么意义。记得一些文人写自己的孩子,甚至自己的狗,其实那些事与凡人没什么差别,写出来倒了别人的胃口。经济学家写散文千万别走这条路。”他认为正如花园要有人除草、灌溉一样,经济学散文也要有人扶植、批评。这是经济学散文园地永远是春天的保证。

薛兆丰先生说:“我曾经批评过某些经济学散文作者信口开河,现在我的看法有所改变了。我仍然认为他们信口开河,但我意识到有些读者就是喜欢信口开河。有人喜欢故作高深地写,也有人喜欢故作高深地读。”

汪丁丁先生说:经济学散文,或者任何其他专业学者写的随笔与时评,无非都是话语权力的代表。我们明白,话语权力时刻都有转化为“霸权”的倾向。所以,一个健康的社会,总会保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批判性思考,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批判性思考,足以消解来自任何一个方向上的话语霸权,从而防止了来自任何一个方向的霸权对于个体自由思考的权利的压抑。我认为,从来

就没有天然健康的社会。凡社会,都有来自社会内部的努力,要祛除社会的某些疾病(时弊和痼疾)。正是这类努力,每日每时维持着社会的健康。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社会里,见不到这类努力了,我会很悲哀,因为那意味着我们的社会不再是健康的、甚至不再有生命力。经济学散文,它如果已经流行起来了,那么,我希望它保持和发扬经济学的批判性思考,希望它不要压抑了来自人类其他知识领域的散文和思考。

会不会热过头

虽然现在的经济学散文越来越多,但能够从司空见惯的事情背后挖掘出经济学的道理,让大家恍然大悟的文章太少了,写得一般的有点嫌多。那么经济学散文写作是否应该降降温呢?

党国英先生说:“我认为现在的经济学散文远远不过头。现在不是热的问题,而是不够的问题。在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里,经济学和法学最受欢迎,因为这两门学科讲道理,而且有自己的体系。其他一些学科中的浪漫主义成分太多。”

薛兆丰先生说:“中国读者市场很大,有意思的经济现象多如牛毛,所以经济学散文风行,没有什么不正常。更重要的是,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需要,萝卜白菜,由思想的市场决定。”他还表示:我花在每一篇散文上的功夫太多,又拿不到“辛迪加”水平的稿酬,所以我的经济散文是写多了。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贺学会则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经济学散文的火热提出不同意见。他说:“我们还应该问的是,经济学家本身和媒体对经济学随笔配置如此之多的社会资源是合理的吗?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因为以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可不能忽视其自身的资源配置问题。”他认为应该提醒一些高产的经济学散文作者:“随笔不过是一种有感而发地表达思想的工具而已。如果为了随笔而随笔,为了知名度而随笔,为了稿费而随笔,不仅会破坏自己严肃学者的形象,还会使自己江郎才尽,而失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更会因为思想匮乏降低随笔的质量,从而最终失去读者。”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2篇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2篇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一:互动媒体教学设计西方经济学论文 一、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目标在于,通过具体学科的教学交互活动的安排,以达到充分利用数字互动媒体设备与数字信息资源,促进学习者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者自身学习能力以及利用数字化设备与信息资源的信息素养能力。因此,在互动媒体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包含的步骤有:教学活动整体设计、师生交互设计、学习者交互设计、交互内容设计以及交互媒介工具设计。 (一)教学活动整体设计 教学活动整体设计是在互动媒体环境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通过教学活动整体设计来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进而结合目标和客体去设计必需的、合理的活动情景主题,明确大致的活动流程,将教学目标具体化从而在后续环节中便于操作和执行。教学活动所具备的情景主题,为师生之间、学习者及其群体之间的共同理解与经验分享创造了宝贵的交互机会。教学情景的设计旨在促使学习者通过原有经验知识的回忆与提取,为学习目标提供共同经验,同时有助于为良好的互动关系建立基础。 (二)师生交互设计

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人际交互的主导核心仍然是师生双方。教学活动中,学习者认知机能的发展、知识的建构、技能的获得、情感态度的变化等,都有赖于教学活动中交互操作的结果。在互动媒体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尽管处于同一个时空维度中,但互动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却可以使双方有多维度的交流和互动———不仅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多向的面对面、言语书面信息传播方式,还有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通过多媒体的人———机———人的交互传播模式,从而使得交互的实时性和互动性更强。这种师生间的交互形式以互动媒体为依托呈现出言语书面交互、实验操作交互、教师主导交互、学生主导交互的形式。 (三)学习者交互设计 学习者交互的设计是对学习者及学习者团体之间的具体安排和组织。基于教学活动整体设计的安排可供学习者交互选择的方式有合作式交互、竞争式交互以及角色式交互。合作式交互可以使学习者在个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通过小组讨论、沟通、展示、汇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学习目标的建构。竞争式交互能够使学习者间形成进取的氛围,强化学习者自觉学习的动力。角色式交互可以使学习者端正认知态度,明确学习动机。 (四)交互内容设计 交互内容是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和参考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涉及目标内容设计、支撑内容设计、交互规则设计。针对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交互内容首先让学习者了解学习目

信息经济学 重点整理

信息经济学 第二章信息经济学基本原理 1、简述信息的不完全与非对称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在现实经济环境中,市场参与者一般情况下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的全部信息,同时,市场参与者拥有的信息也是有差异的,这种信息存在规律称为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原理。 信息不完全的原因:(1)人的认识能力的限制; (2)信息的滞后性的限制; (3)掌握和使用信息是要花费时间、精力和费用的,必须要考虑由 此而得到的效益。 信息非对称的原因:(1)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在不同的信息领域或者不同时期,产生了不 同的信息优势和劣势,这意味信息非对称性的存在。 (2)专业化的生产的信息差别严重地导致了信息的非对称性的存 在。 (3)私人信息的存在导致了信息的非对称性。 2、简述信息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应用范围。 答:(1)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原理的应用范围:主要应用于“微观信息经济学”或“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中。 (2)信息共享与再生原理的应用范围:即应用在以信息为要素的经济活动中,也应用在以信息活动为对象的经济分析中。 (3)信息公共物品原理的应用范围:为信息商品的生产与定价、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4)信息商品原理的应用范围:为信息商品的供需与消费、信息商品的生产与定价、信息商品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5)信息产业边际收益递增原理的应用范围:为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化、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章信息与非合作博弈理论 1、简述博弈论的含义。

答:博弈论,英文为game theory,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是专门研究博弈如何出现均衡的规律的学科。 博弈论的相关概念包括:参与人、行动、战略、信息、共同知识、支付函数、结果、均衡。 4、简述纳什均衡的含义。 答:在有n个参与人的战略式表述博弈G={S1,S2 ,…Sn;u1,u2,…,un}中,战略组合s*= (s1 *,s2 *,…,sn*)是一个纳什均衡,如果对于每一个i, si*是给定其他参与人的选择s-i*=(s1*,…,si-1*,si+1*,…,sn*)的情况下,第i个人的最优战略,即 ui (si*,s-i*)≥ui (si,s-i*) , si*∈Si*,i∈Γ 或者另一种表达式:s i*是下述最大化问题的解: s i*∈argmax u i(s1*,…,s i-1*,s i,s i+1*,…,s n*), s i*∈S i*, i=1,2,…,n 因此,当且仅当没有一个参与人能从单方面背离某个策略组合的预见中增加自己的得益时,这个策略组合就是纳什均衡。 8、不完全信息古诺模型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哪些问题?举例说明。 答: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 举例说明:以典型的“囚徒困境”案例为例。纳什均衡就是双方都坦白,给定甲坦白的情况下,乙的最优策略是坦白;给定乙坦白的情况下,甲的最优策略也是坦白。而且这里双方都坦白不仅是纳什均衡,而且是一个上策(dominantstrategy)均衡,即不论对方如何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因为如果乙不坦白,甲坦白的话就被轻判1年,不坦白的话就判2年,坦白比不坦白要好;如果乙坦白,甲坦白的话判5年,不坦白的话判10年,所以,坦白仍然比不坦白要好。这样,坦白就是甲的上策,当然也是乙的上策。其结果是双方都坦白。囚徒困境反映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其实,如果两个囚徒都不坦白,他们各判2年,比都坦白各判5年的情况要好。但这不符合个人理性,甚至即使这两个囚徒在被抓之前协议,被抓后拒不坦白,但是又有谁有遵守这个协议的积极性呢。 11、对雇员的试用期是否越长越好?为什么? 答:不是。在员工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为谋取最大利益,不惜以压低员工的工资报酬为手段,甚至无理解除劳动合同。雇员即使从事同样的工作,也因身处试用期内而无法得到正式员工的报酬以及应有的社会保险和福利。

经济学论文

摘要:经济与生活密切相连。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学习经济学无疑是每位在校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的必备课程,对其择业、就业、创业有较深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学市场生活就业创业指导关系密切 在机电系,每天与汽车机械生活在一起,浑身沾染着浓厚的理工味,我本是文科生出身,没有才华但渴望文学,酷爱文学,文学可以让我似乎徜徉在一个隐逸的无比平静的世界。但大二开设经济学与生活这门课程后,才感觉到要融于当今的现实社会,真正感触现代生活,不能追求陶渊明一样的隐逸,说这些并不是不在喜欢文学,只是要同时注意投资理财、就业创业、个人发展这些词汇,做一个德才兼备,适应社会的当代大学生。 经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西方可以追溯到亚里斯多德时代,在我国则可追溯到孔夫子那里。但如果以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的发表作为经济学诞生的标志,则经济学至今也不过只有200多年的历史。经济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实用科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当今社会是个经济时代,经济学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中,每个人都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运用经济学规律进行选择和取舍,消费、投资、理财、谈判、营销、管理乃至人际交往、职场竞争、爱情婚姻…无时无处不与经济有关。大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小到个人日常消费的计划。经济学是一门生活化的学问,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对经济学的理解,大致具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个人或社会的目的或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而经济资源在绝对量上来说是有限的,稀缺的。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工农业的调整发展,污染的日益严重,森林和地下水等可再生的资源及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日渐匮乏,甚至就连以往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和江河之水也因污染而变得稀缺起来。第二,稀缺资源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用途,但一旦用于某一用途就不能再用于其他用途。因此,人们的各项经济活动都牵涉到选择问题。在这里,效率意味着一国经济应将它的生产和消费单位组织得使社会能够得到最大数量的所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而且,在现行习惯、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经济资源应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第三,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下,可通过“机会均等”或“结果均等”等制度来寻求公平

《信息经济学》试题资料

试题一 一、填空题 1、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不安全竞争)、(经济外部性)、(不完全信息)等方面 2、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产生的信息市场统称为(柠檬市场) 3、市场参与者不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下的全部知识是属于(不完全)信息;市场参与者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下的全部知识是属于(完全)信息 4、所有的局中人同时决策,并且所有局中人对其他局中人在不同条件下的策略空间和收益函数完全了解的博弈问题是(安全静态博弈) 5、博弈中最基本的要素包括(局中人)、(策略)、(收益)、(行动)、(信息)和(均衡) 6、激励机制的核心就是(我怎样是某人为我做事) 7、在博弈的诸要素中能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博弈结果的个人或组织,其目的是通过选择策略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水平的要素属于(局中人) 8、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属于(私人)信息 二、名词解释题 1、信息甄别:委托人实现预订一套策略或设计多种合同,根据代理人的不同选择,可以将代理人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2、不确定性:指经济主体队状态这一不可控制变量的产生与否不具备完全知识 3、道德风险:指经济代理热在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 4、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指每个局中人都有关于各方收益的全部知识,但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且后行动者在行动之前可以观察到此前其他局中人的行动 5、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就是所有局中人同时决策,并且所有局中人对全体局中人在不同条件下的策略空间或收益函数完理解的博弈问题 6、经济人假设:是指经济决策主体(消费者、生产者等)的经济行为都是理性的或合乎理性的,他们在经济活动中不会感情用事,而是精于频段核技术,总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效益 7、风险:就是不能确定地知道,但能够预测到的状态 8、预期效用:是指取决于各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和相应的概率下可享受的收入或消费的效用 9、支配性策略: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现在如何让,局中人依法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为支配性策略 10、共同知识:是指博弈的所有局中人都知道局中人知道的信息,并且所有局中人都知道局中人知道局中人知道的信息 11、纳什均衡:如果两个博弈的局中人的策略组合分布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

计量经济学论文12篇-精品

中国商品进口额模型研究 摘要:通过对中国商品进口额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得到关于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函数,并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探究其增长的规律性,从而使商品进口额成为一个可预测的经济变量。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模型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 一、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中国的商品进口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口数额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1257.8亿元到2007年的73284.6亿元。影响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因素很多,这里选取教材课后练习中的数据,研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商品进口额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数量关系,对于探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增长的规律性,预测商品进口额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二、因素分析及模型建立 1、因素分析 一国的商品进出口属于对外贸易的内容,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冷热情况,还有就是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的等因素。有研究显示,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进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里,对中国商品进口额的研究,主要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说明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居民对国外商品的需求也增大,所以,对这两个因素对进口额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 这里选取“中国商品进口额”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选“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解释变量,分别用X1、X2表示。所以,模型假定为 LnY=β0+β1㏑X1 +β2㏑X2 + μ 其中u为随机误差项。 下表为1985——2007年中国商品进口额、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你消费价格

信息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4 .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 一信息经济学试题 5 .市场信号分,一、选择( 将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题 2 三.简答(每题10 分,共30 )共20 ) 分 1.21 世纪我国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1 .标志信息经济学产生的著作是() 2.委托代理均衡合同的条件 A .马尔萨克《信息经济学评论》3.价格信息机制的缺陷分析.施蒂格勒《信息经济学》B 四.论述(每题15 分,共30 ).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C 1.信号理论及其信号制造模式 2 .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形成于()2.试用道德风险分析火灾保险世纪60 年代A 20 50 年代B20 世纪 信息经济学试题( 二) 年代 C 20 世纪70 一。选择( 将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多选漏选)3 .委托—代理理论的提出者为(均不得分每题 2 分,共20 分) A 格罗斯曼1 .“柠檬”理论的柠檬是指()施蒂格利兹B A .旧货 C 莫里斯 B .二手货.首次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微观与宏观两个分支学科的4 C .次品人是( ) 2 .信号理论的提出者为() A .阿克罗夫 A .阿克罗夫 B .阿罗 B .斯彭斯 C .赫什雷弗和赖利 C .莫里斯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与经济活5 .主张信息经济学是研究“3 .将国家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和二级信息部门的人是())动的信息管理”观点的学者是( 波拉特A .A .乌家培 马克卢普B .B .张守一 阿罗C .路C .银 ( ) 4 .进行信息经济学发展史研究的人是.产生不确定性的条件是(6 ) 伯顿A. .决策结果只能是唯一的A 卢卡纳尔顿B . B .决策结果可能产生两种赖利C ..决策结果可能产生两种以上C ).信息经济学是(5 ).风险厌恶者,其效用(7 A .信息社会的经济学.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递减A B .信息产业经济学.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递增B ` 中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C .研究经济活动C .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不变 ).风险较一般不确定性包含( 6 )状态时(无知.市场参加者双方都处在8 “” 更少的不确定内容A ..信息对称A 更多的不确定内容B ..信息不对称B 相同的不确定内容.C .信息不完全C )7 .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有(9 ).委托代理关系是( 生产法A . A .一种普遍关系 B .收入法B .仅指经济领域 .支出法C C .在部分领域中存在).市场参加者的信息可能呈现(8 .道德风险属于(10 )信息不完全,但信息对称A ..外生不确定性A 信息不对称,但信息完全B . B .内生不确定性 C .信息完全,但信息不对称.既不是外生亦不是内生不确定性C ).委托代理关系的委托方是(9 )20 分,共4 二.简释(每题 居于信息优势方A ..信息经济学1

经济学人经济类文章精选3

What went wrong IN RECENT months many economists and policymakers, including such unlikely bedfellows as Paul Krugman, an economist and New York Times columnist, and Hank Paulson, a former American treasury secretary, have put “global imbalances”—the huge current-account surpluses run by countries like China, alongside America’s huge deficit—at the roo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But the IMF disagrees. It argues, in new papers released on Friday March 6th, that the “main culprit” was deficient regulation of t he financial system, together with a failure of market discipline. Olivier Blanchard, the IMF's chief economist, said this week that global imbalances contributed only “indirectly” to the crisis. This may sound like buck-passing by the world’s main interna tional macroeconomic organisation. But the distinction has important consequences for whether macroeconomic policy or more regulation of financial markets will provide the solutions to the mess. In broad strokes, the global imbalances view of the crisis argues that a glut of money from countries with high savings rates, such as China and the oil-producing states, came flooding into America. This kept interest rates low and fuelled the credit boom and the related boom in the prices of assets, such as houses and equity, whose collapse precipitated the financial crisis. A workable long-term fix for the problems of the world economy would, therefore, involve figuring out what to do about these imbalances. But the IMF argues that imbalances could not have caused the crisis without the creative abilit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develop new structures and instruments to cater to investors’ demand for higher yields. These instruments turned out to be more risky than they appeared. Investors, overly optimistic about continued rises in asset prices, did not look closely into the nature of the assets that they bought, preferring to rely on the analysis of credit-rating agencies which were, in some cases, also selling advice on how to game the ratings system. This “failure of market discipline”, the fund argues, played a big role in the crisis. As big a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IMF, was that financial regulation was flawed, ineffective and too limited in scope. What it calls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the loosely regulated but highly interconnected network of investment banks, hedge funds, mortgage originators, and the like—was not subject to the sorts of prudential regulation (capital-adequacy norms, for example) that applied to banks. In part, the fund argues, this was because they were not thought to be systemically important, in the sense that banks were understood to be. But their being unregulated made it more attractive for banks (whose affiliates the non-banks often were) to evade capital requirements by pushing risk into these entities. In time, this network of institutions grew so large that they were indeed systemically important: in the now-familiar phrase, they were “too big” or “too interconnected” to fail. By late 2007, some estimates of the assets of the bank-like institutions in America outside the scope of existing prudential regulation, was around $10 trillion, as large as the assets of the regulated American banking system itself. Given this interpretation,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the IMF has thrown its weight strongly behind an enormous increase in the scale and scope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in a series of papers leading up to the G20 meetings. Among many other proposals, it wants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to be subjected to the same sorts of prudential requirements that banks must follow. Sensibly, it is calling for regulation to concentrate on what an institution does, not what it is called (that is, the basis of regulation should be activities, not entities). It also wants regulators to focus more broadly on

金融学7第七章课后答案翻译

第七章课后答案翻译 1.a,在纽约买IBM公司的股票同时在NYSE卖出,你将获得每股2美圆的套利 b,经过一段时间后,两地价格将会相等。 c,假定购买股票的成本为每笔交易额的1%,就将会有一个2%的差异,在这个事例中大概有0。70美圆 2.a,这是违背一价定理的,这是因为在一个洲有强加的销售税,而另一个州却没有,不合法的套利行为将发生,违法者将在免税的州买进大量的酒,而在有征税的州卖出,却不付税 b,很有可能酒店将开在免税的州并且靠近有征税的州的边境上,居名将会在免税的商店买酒,有征税的州的商店将会没有生意 3. a、由于1盎司黄金值$100和DM155,所以1马克应该价值100/155=$0.645。 b、市场价格比其应该的价格要便宜,用美元兑换成马克,再用马克购买黄金,最后再用黄金换回美元。 例如: 1)开始你有1百万美元,那时你所能筹集到的最多的资金来进行三角套利。 2)用这1百万美元购买1666667马克 3)再用马克购买10752.69盎司黄金 4)把黄金兑换成1075269美元 从而你能得到75269美元 4、 5、 美元英镑德国马克日元 美元$1$1.50$.5$.01 英镑£0.671= .67 / 2= .67 / 100 德国马克DM2.0= 2 / .671= 2 / 100 = 100 / 21 日元¥100= 100 / .67 美元英镑德国马克日元 美元$1$1.50$.5$.01

英镑£0.67£1£.33£.0067 德国马克DM2.0DM3.0DM1.0DM.02 日元¥100¥150¥50¥1 6, a, 你应该尽量找一些最近所销售的可比房屋的信息和情况,如果你能说服税务所,你的房屋与最近销售的房屋是可比较的,而最近 所销售的可比房屋的市价低于$525,000,你就会得到一个好的评 估结果。你可以从房地产经纪人那里得到你想要的信息。 b, 你房子的估价和你隔壁公寓的市价差额是$35,000 ($525,000 -$490,000)。如果你能说服税务所,隔壁公寓所缺少的卧室的市 价少于$35,000,税务所就会同意你的观点,你的房子的估价应 该少于$525,000。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可比房屋的销售曲线图显 示,增加一间房间(或其他类似的东西)的市价是$10,000,你 就可以说,你的房子的估价应该是$500,000而不是$525,000。7, 可能的原因是: ITT公司的风险高于标准普尔500,也许它本身就是个高风险行业,或者有更高的负债率。 ITT公司所公布的销售额比它们预期的还高。或者他们使用了特殊的会计准则,导致通货膨胀(或许通胀是因为ITT的新算法。) 8, 很合理地,你的P/E为11 (= (8 + 14) / 2),(申请一个 P/E of 11x 盈利 (= (8 + 14) / 2)),因为你的负债权益比刚好在这两个公司之间。所以,你的公司每股价值是11x $2.00 = $22.00。 9 a,销售额的倍数 0.8 x = $12000000 x 0.8 = $9600000 净收入的倍数 12 x = $1000000 x 12 = $12000000 帐面价值的倍数 0.9 x = $10500000 x 0 .9 = $9450000 公司的价值区间应该是 9000000 到 12000000 b,比区间的最大值还多 10.投资者有可能相信没有这个糟糕的CEO公司的未来预期会更好(比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1、信息熵的概念是信息论的奠基人香侬提出的。 2、香侬的信息熵公式为: 3、纳什均衡的定义:当且仅当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能够通过单方面背离均衡 战略而增加收益时,该战略组合形成纳什均衡。 4、纳什均衡与占优战略均衡及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之间的关系 (1)占优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即每一个占优战略均衡、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但并非每一个纳什均衡都是占优战略均衡 或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 (2)纳什均衡一定是在重复剔除严格劣战略过程中没有被剔除的战略组合,但没有被剔除的战略组合,但没有被剔除的战略组合不一定是 纳什均衡,除非他是唯一的。 5、在两人的有限博弈中,有一个求得纳什均衡的简单方法——划线法: 先考虑A的战略,对于第一个给定的B的战略,找出A的最优战略,在 其对应的支付下面画一横线;然后用同样方法找出B的最优策略。在 完成这个过程中,如果某个支付格内的两个数字都有横线,则这个数 字格对应的战略组合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6、委托代理关系:一般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在任何一种涉及不对称信 息的交易(合同、协议)中参与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掌握信息多、处 于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掌握信息少、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称 为委托人。简单的说,“知情者”是代理人,“不知情者”是委托人。也 就是说,只要在建立或签订合同前后,市场参加者双方掌握的信息不 对称,这种经济关系都可以被认为属于委托-代理关系。 7、代理人的实际收益函数: u1= w-C(a) u2=y-w 8、最优行动的必要条件:C′(a*)=1 a*是代理成本 9、委托-代理模型主要研究问题 道德风险:又称败德行为。它是指在签订合同之后,代理人利用隐藏信息或隐藏行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了委托人或者其他代理人 效用的行为。

信息经济学结课论文

信息经济学角度谈企业招聘 商学院2012级经济学2班 崔嘉伟 201222361019

一、信息在市场经济下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商品。信息社会通常被定义为信息生产和消费的集中。信息集中度取决于对信息的需求以及此需求被满足的程度。因此,一种看待信息社会是否形成的方法是评价信息的交换强度及信息内部流动的持久性。信息的价值在当今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也显而易见。 1、信息的首要经济作用就是以市场信号的形式显示社会稀缺资源配置的有效程度。社会稀缺资源配置的方向是否合理、手段是否有效、决策结果是否经济等。这些内容都需要以某种形式显示出来,经济信息即充当了资源配置有效程度的指示器的角色。市场经济中充当资源配置指示器的经济信息系统就是通常所言的市场价格体系或价格机制。 2、信息的第二个经济作用是估计或确定经济关系。我们知道只要决策的结果不是唯一,不确定性就会自然出现。不确定性的减少,有赖于信息的获取,减少不确定性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能够适应未来变化的决策模型。没有信息,经济管理者就无法给出决策所需要的各种经济关系。由于基于信息处理而获得的经济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决策水平的高低,因此,经济信息的质量和人们把握已有经济信息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决策的经济效用。 3、信息的第三个作用体现在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通俗地说,经济信息能够全面记录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反应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从而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管理决策和改

进管理效率提供依据。 二、企业招聘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防范措施 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核心已经聚焦于人才的竞争,拥有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因此,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人力资源是个关键的因素。而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是获取人力资源的主要渠道,是企业产生良性循环的重要工作。招聘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成败。但经济环境的变化已使得企业招聘今非昔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招聘已经是一个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这样就加大了招聘的难度。同时,在招聘过程中,由于人性的多变,信息的不对称性等因素常常又会出现机会主义行为,例如企业举行多次招聘想要寻找最好的人才,而应聘者则多家求职以求得最好的工作,最终的结果是双方均没有得到最满意的结果。这种情况的出现表明:企业在这场与求职者展开的多重交叉博弈中缺乏准确的定位,盲目追求最优秀的人才,而不是最适合的人才。由此可见,招聘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招聘者与求职者双方博弈的过程,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达到对招聘者和求职者均最有利的目的,即怎样才能有效的招聘,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针对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招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问题,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企业招聘过程,来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与建议。 招聘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是指招聘方与应聘方所掌握的信息不一致,招聘方与应聘方互相不了解对方的私人信息,导致招聘不成功的一种现象。往往存在企业招聘中,当企业新招聘的某位员工入职时,

信息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信息经济学试题( 一) 一、选择( 将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题 2 分,共20 分) 1 .标志信息经济学产生的著作是() A .马尔萨克《信息经济学评论》 B .施蒂格勒《信息经济学》 C .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 2 .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形成于() A 20 世纪60 年代 B20 世纪50 年代 C 20 世纪70 年代 3 .委托—代理理论的提出者为() A 格罗斯曼 B 施蒂格利兹 C 莫里斯 4 .首次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微观与宏观两个分支学科的人是( ) A .阿克罗夫 B .阿罗 C .赫什雷弗和赖利 5 .主张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与经济活动的信息管理”观点的学者是() A .乌家培 B .张守一 C .银路 6 .产生不确定性的条件是() A .决策结果只能是唯一的 B .决策结果可能产生两种 C .决策结果可能产生两种以上 7 .风险厌恶者,其效用() A .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递减 B .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递增 C .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不变 8 .市场参加者双方都处在“无知”状态时() A .信息对称 B .信息不对称 C .信息不完全 9 .委托代理关系是() A .一种普遍关系 B .仅指经济领域 C .在部分领域中存在 10 .道德风险属于() A .外生不确定性 B .内生不确定性 C .既不是外生亦不是内生不确定性 二.简释(每题 4 分,共20 ) 1 .信息经济学 2 .道德风险 3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4 .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5 .市场信号 三.简答(每题10 分,共30 ) 1.21 世纪我国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2.委托代理均衡合同的条件 3.价格信息机制的缺陷分析 四.论述(每题15 分,共30 ) 1.信号理论及其信号制造模式 2.试用道德风险分析火灾保险 信息经济学试题( 二) 一。选择( 将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题 2 分,共20 分) 1 .“柠檬” 理论的柠檬是指() A .旧货 B .二手货 C .次品 2 .信号理论的提出者为() A .阿克罗夫 B .斯彭斯 C .莫里斯 3 .将国家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和二级信息部门的人是() A .波拉特 B .马克卢普 C .阿罗 4 .进行信息经济学发展史研究的人是( ) A. 伯顿 B .卢卡纳尔顿 C .赖利 5 .信息经济学是() A .信息社会的经济学 B .信息产业经济学 C .研究经济活动` 中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 6 .风险较一般不确定性包含() A .更少的不确定内容 B .更多的不确定内容 C .相同的不确定内容 7 .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有() A .生产法 B .收入法 C .支出法 8 .市场参加者的信息可能呈现() A .信息不完全,但信息对称 B .信息不对称,但信息完全 C .信息完全,但信息不对称 9 .委托代理关系的委托方是() A .居于信息优势方 B .居于信息劣势方 C .双方处在信息对称状态

经济学小论文

用恰当的经济学原理分析一经济现象 贪污犯罪现象的经济学解释 近年以来,各类贪污腐败案件层出不穷,贪污的钱款数目也日趋庞大。贪污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当然也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注意。贪污罪属于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不仅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阻碍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同时还降低了党政机关的工作效率,造成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特别当政府官员贪污腐败,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直接冲突时,人民群众就不拥护我们的党,不信任我们的党。这种犯罪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廉吏十一,贪吏十九。”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杜绝贪污。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每个人都有自利性,每个人参与经济活动的目的在于追求个人的利益最大化。经济人会在预算的限制下,最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望,实现自己的最大效用和利润,或者在固定效用或利润下实现最小的成本。政府官员们之所以进行贪污是因为他们认为进行贪污所获得的效益大于其他方式所获得的效益,另外他们抱有一种侥幸心理。我们有理由相信贪污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就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必然结果。 对每一项犯罪进行分析,特别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应该考虑犯罪成本和犯罪收益。犯罪成本是商品生产的产物,是经济学中的价值规律在犯罪学中的反映。主要由现实的犯罪成本和惩罚成本构成。其中现实的犯罪成本是指犯罪分子用于实施犯罪、贿赂、逃避侦查、逃跑

等所支出的费用;惩罚成本是指犯罪分子应犯罪受到惩罚而遭受的损失。(有关概念来源于资料)贪污犯罪实施所采取的一切手段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支持,为了逃避罪责或者贪污更多的钱,有些政府官员会进一步贿赂领导干部,这应该也属于现实的犯罪成本。贪污腐败分子在进行贪污前后所经历恐惧、悔恨等心理成本也属于惩罚成本。对于犯罪收益主要来源于直接的金钱收益。当一些政府官员有了足够的钱,他们会尽情挥霍享受,自己和家人过着浮华的生活,以最大限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望。贪污腐败分子也必然给他周围的人带来一定的利益,往往贪污事件的败露不是由于犯罪分子本身被揭发而是周围得到便利的人过于招摇,典型的就是‘官二代’,‘富二代’。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人们的各种欲望是通过各种偏好表现出来的,而偏好又具有非饱和性,即同一种商品或商品组合,经济人更喜欢数量多的商品或商品组合,他们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是多多益善的。一些人有求于政府官员,他们便抓住政府官员喜欢更多的钱这一特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贿赂数目庞大的金钱。由于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的数量越多,他的满足或对重复刺激的反映能力越弱,这也是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之一,所以贿赂分子在进行下一次贿赂相比前一次贿赂需要送更多的钱以维持政府官员对金钱总的效用。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政府官员的胃口越来越大的缘故。对于犯罪收益的分析还应包括团伙勾结的规模收益。规模收益表示所有要素投入成比例变化时,产出比例的变化情况。一般来说,查出一个人贪污应该可以拉起一整条犯罪链条才对。因为犯罪分子联合在一起,会有一种安全感,降低了罪责感,心理成

信息经济学论文

DUFE 信息经济学 学号:220100457 专业:数量经济学 姓名:程楚

信息化与工业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含义 所谓信息化,就是指由计算机和互联网生产工具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它包括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生产方式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几个方面。信息化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所对应的是社会整体及各个领域的信息获取、处理、传递、存储、利用的能力的水平。具体到我国,1997年4月召开的第一次信息工作会议提出了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即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工业化是一个农业收人在国民收人中比重和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而以工业为中心的非农业部门所占比重逐渐上升的经济结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业化首先表现为工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或工业在国民收人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持续上升。二是工业化表现为工业结构的高级化、工业创新的不断涌现和主导工业的依次交替。三是工业化意味着国民经济技术和制度的现代化以及人们活动的城镇化。四是工业化作为一个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五是工业化的持续增长和工业结构高级化是推进工业化的两个必要条件。六是工业化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现代化。从经济发展的层面来认识工业化,可以揭示出工业化的四大特征:第一,工业化是一个经济增长的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第二,工业化是一个经济结构变革的过程。第三,工业化是一个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变革过程。第四,工业化也是一个社会生产力以及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循环机制 信息化和工业化存在两种作业机制,促进机制和带动机制。它们之间的循环机制,总的来说,就是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工业化与信息化是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的关系, 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工业化是信息化的源泉, 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派生物。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特殊表征, 信息化是工业化之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 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和发展。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工具,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重要载

信息经济学重点总结

1.信息经济形成的时间 1、几种观点: (1)马费成等: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 (2)金建等:20世纪中后期至70年代。主要标志是经济活动中一半以上与信息活动有关。 (3)吴康生等(《当代社会的基础——信息技术》):1978年的能源消耗拐点现象。 基本观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 2.信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 (1)、信息经济改造着传统经济 (2)、信息经济依赖于传统经济 1)信息经济改造着传统经济 (一)劳动者 (二)企业 引起企业竞争手段变化;对企业家提出更高要求;企业必须向知识型方向转变;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采取新的管理手段; (三)产业结构 推动第一、二、三产业不断升级 2)信息经济依赖于传统经济 信息经济是传统经济发展的产物; 信息经济发展依托的是传统产业发展和它创造的潜在市场; 信息经济的成长发展与运行需要传统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3.信息经济形成的主要标志 1、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经济源 2、信息技术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技术 3、信息部门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于物质部门所占的比重--信息经济发达的标志之一 4、信息产业和物质生产部门的信息劳动者占总从业人数的比例大于物质劳动者在总从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信息经济形成的一个主要标志 5、产品中的信息成分大于质能成分 4、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国内信息经济学发展的主要历程 1)中国信息经济学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89年) 2)中国信息经济学发展的深化阶段(1989年至今) 国外信息经济学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 1)、信息经济学形成阶段(1959——1969年) 2)、信息经济学初步发展阶段(1970——1978年) 3)、信息经济学蓬勃发展阶段(1979年至今 5.各国信息经济学的发展 (一)美国 1、马尔萨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