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大纲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大纲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大纲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大纲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一)文化与文化产业(3学时)名词解释

1、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2、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3、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

(二)文化产业理论解读(6学时)名词解释

1、法兰克福学派

2、英国文化研究学派

3、美国文化产业理论

4、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的兴起(三)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6学时)简答

1、文化产业形成过程与发展模式

2、欧洲的文化产业

3、北美的文化产业

4、亚洲的文化产业

5、中国的文化产业

(四)全球化、国际化与文化霸权(6学时)简答

1、‘文明的冲突’理论

2、文化国际化概念的提出

3、文化全球化的含义

(五)实践课(3学时)案例/分析

调查某个地区某个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优势、不足和对策。

(六)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6学时)案例/分析

1、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2、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

3、个案分析:传统文化在资源在文化产业中的成功应用

(七)文化内容产业与市场策略(6学时)案例/分析

1、内容产业与文化产业

2、产业集群与文化战略

(八)数字化技术与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6学时)了解

1、数字动画

2、电子游戏

3、数字电视

4、数字音乐与手机文化

(九)实践课(3学时)了解

调查:传统文化资源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十)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缺陷与对策(3学时)案例/分析

1、资源与市场:发展优势

2、观念与创新:发展的颈瓶

3、战略、视野、创意:发展的对策

一、“同心圆”与“创意核”----文化产业的意义和结构

从文化产业的价值含量和组织结构来看,是一个逐渐扩大的“同心圆”,核心是文化内容的生产,边缘是它的价值实现和扩散。核心层:文化内容的创造活动;内圈:文化产品的制造;外圈:文化产品的发行零售和服务;延伸圈:亚文化产业。

个案分析----迪斯尼的成功

?ω 美国穷画家沃尔特.迪斯尼,成动立了一家专业的动画片制作公司,从“创意内容”扩大到“产业基地”,大量制作动画片销世界各地,成立迪斯尼唱片公司,扩散到了相关的“亚文化产业”----主题公园文化旅游业,在迪斯尼乐园附近建造了占地360亩的迪斯尼宾馆,在日本东京和法国巴黎建造迪斯尼主题公园。形成主题公园产业链。

二、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文化产业的价值实现

?ω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了“软权力”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可以分为两大块:一块是硬权力,包括军事实力、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另一块是软权力,包括国家的凝聚力、文化的生产和文化的全球化普及等;而综合实力是两者的相加。?ω 约瑟夫.奈主张更多的利用文化的力量去传播自身价值观,在国际上形成对自己有利的态势,这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作用。

?ω “文明冲突论”是美国著名的国际政治专家,美国白宫智囊团人物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来的,1993年夏<外交事务>发表了其<文明的冲突>一文,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热烈的争论.其核心观点是:未来世界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或经济的.

文化产业的价值实现的重要特点:1、文化内容的反复使用性;2、价值判断的社会多样化;3、经济回报形式多样,有直接经济效益的形式,有附加值形式等。

个案分析:费城的文化立市战略

?ω 费城是历史上的美国首都,还是美国东海岸的铁路枢纽、造船、石油加工、海港和军事工业中心之一。90年代初冷战时代结束,美国军费开支大量减少,费城的决策者决定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振兴城市的重要举措。提出“非营利文化产业”投资政策,在基础性文化投资和公益性文化投资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费城吸引了大批高科技企业和许多知识型服务企业安营扎寨。最典型的是SCT,一家增长极快的网络电脑公司,把企业的商业年会和费城的交响乐团的演出季结合起来,用国际一流的交响乐演出来招待最重要的客户,收到了极好的市场拓展效果。

三、从资源链到产业链----文化产业的竞争谋略

文化产业要获得比较好的效益,就要在获得了它的内容资本之后,能否在一个长链条上获得回报。

案例分析:中国民营企业三辰公司

《蓝猫淘气3000问》 1999年诞生,至今已在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全国1200余家电视台播映了近千集。开发“蓝猫”系列动画衍生品,建立“艺术形象—生产供应—整合营销”动画产业链。

中国文化产业在竞争谋略上应强化:

1、定战略。抛弃“赶超战略”,警惕“尾随战略”,树立有独特优势的“竞争战略”,确立带动整体的“链条战略”。

2、做链条。资源链、产业链、市场链。

3、重主体。

4、善经营。

1.第一章文化与文化产业

第一节什么是文化

一、文化是什么?

?ω 英国学者马克.J.史密斯认为:文化是当今社会科学中最具有挑战性的概念之一,尽管学者们做出了各式各样的定义,但是谁都没有指出文化的真正含义。

?ω 在英语里,文化(culture)是一个拥有非常复杂的含义的词汇,15世纪初才形成,最初主要指对某种农作物的培养或照料。16世纪以后,文化开始被用来指称人类发展的历程。

随后,在不同的历史和社会语境中,文化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大致归结为四类:

1、与文明同义

2、表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3、美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

4、政治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

?ω 广义的文化:指某个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地域、特定的群体所共享的一种生活方式,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

?ω 狭义的文化:指与人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有关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

?ω 较为一致的看法:文化是代表一定的民族特点,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生活方式的总和。

二、文化类型说

1、建立在社会阶层划分的基础上的分类:庙堂文化与民间文化、官文化与民文化以及上层阶级文化、中产阶级文化、下层阶级文化等

2、依据文化的品质的分类: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3、依据特定文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的分类:主文化与次文化、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

中国当下的文化分类:传统文化、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

?ω 传统文化对当下的文化生产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是当代文化赖以产生的背景和土壤。?ω 主导文化左右着国家和社会发展趋向的阶层所主导的文化。

?ω 精英文化融合了中西知识精英对政治民主、社会理想和个体自由权力的认识和理解,具有一定的忧国忧民的人文终极关怀气度。

?ω 民间文化可以说是古代社会残留给今天的一种文化。

?ω 大众文化是除开这四种文化形态而剩下的那一部分文化。

三、什么是大众文化

?ω 在英文中,Mass Culture与PopularCulture通常被翻译为大众文化、通俗文化、流行文化和普及文化(香港译法)。

?ω 大众文化是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社会中为普通民众生产,并为普通民众所参与消费的一切物质、符号、观念和活动。或者说,大众文化是现代社会中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

四、文化类型之间的关系

1、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1)精英文化具有排他性,大众文化有普适性。

(2)大众文化是建立在精英推动的民主化、市场化浪潮之后。精英是大众的“启蒙”导师。(3)精英文化为大众文化提供了可以借用的符号资源和创新元素。

(4)精英文化尽力保持与大众文化的距离,并坚持批判,来约束大众文化的发展。

(5)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反叛。

2、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1)主导文化影响大众文化

(2)主导文化征用大众文化

(3)大众文化对主导文化产生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4)大众文化对主导文化的消解

3、主导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

(1)精英文化接受主导文化的规范

(2)主导文化积极吸纳精英文化

(3)精英文化影响与推动主导文化的发展

(4)精英文化与主导文化保持适度的距离

3、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三维关系

第二节什么是文化产业

一、“文化产业”的提出

“文化产业”最早是由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

二、文化产业概念的内涵

?ω 关键在于“产业”。产业通常指大规模制造和市场化销售。制造要求的是一种技术,销售是一种商业性活动。产业本身具有技术性和商业性的所有特点。文化产业还应具有文化的一些特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产业所推销的产品主要通过对原创文化符号大批的复制生产出来的;二是文化产业市场营销活动的社会功能在于文化传播。

?ω 因此,可以这样定义: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群,是应用复制技术完成文化传播的商业活动的总和。

三、文化产业概念的外延

可以划分为“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

----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为主的“核心层”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为主的“外围层”

----生产和销售文化产品的“相关层”

第三节文化产业的社会功能

一、文化产业改变着人们的当下生活

第一,文化产业拉近了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

第二,文化的产业的兴盛,提高了大众文化修养和文化素质。

第三,文化产业缓和了城市大众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紧张和内心焦虑。

第四,大众文化的兴起,营造了大众间的共同话语,形成了许多有共同爱好或追求的群体。第五,文化产业的兴起,打破了人们心中“神化”、“圣化”的形象,使人们逐渐变得“世俗化”。

文化产业的负面影响:

其一,文化产业的商业行为,影响大众对世界的认知和判断。

其二,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诱导大众进行模式化的生活方式,从而影响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其三,文化产品容易使大众沉醉于快乐的感觉世界,消解了意义世界。

其四,文化产业不利于高雅艺术的发展。

二、文化产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与市场的繁荣

第一,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群。

第二,以巨大的潜能和旺盛的发展势头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

第三,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第二章文化产业的理论解读

第一节、大众文化批判

?ω 法兰克福学派:始于20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大众文化不可遏止的演化为时代的中心景观,成为文化中的新贵。一方面大众文化为民众提供了娱乐和消遣,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也对民众造成了“操控”和“欺骗”。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对大众文化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ω 法兰克福学派首先阐明了文化的本质,认为艺术是最能体现文化的形式,艺术真正本质在于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自由和超越。法兰克福学派在大众文化的批判中,对大众文化的称谓更多的是用“文化工业”。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第一,大众文化与文化的主旨精神是相反的。

第二,大众文化成为商品社会的附属物。

第三,大众文化对人们的操控和欺骗。

尽管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持否定态度,并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是,大众文化的普及与发展并没有因其批判而有所延缓。相反,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以至于跃居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

这一切是否表明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大众文化的批判毫无作用?它对当今大众文化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呢?

首先,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树立了一个价值坐标。

其次,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揭示了大众物欲享受与意义世界的对立。

再次,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提出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问题。

最后,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预示着大众的文化多样化生存与文化单一化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

第二节从批判到宽容

1、20世纪中叶,英国文化学派的文化产业理论。

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当代文化,雷蒙德.威廉姆斯\斯图亚特.霍尔等人汲取了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他们侧重从制度话语和思想意识、权力等微观政治角度来考察和分析文化产业,“汲取了”法兰克福学派关于文化生产的论述,却反其道而行之,为大众文化高唱赞歌“。

2、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文化产业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外围成员本雅明对由于文化产业的兴起所导致的传统经典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变,在理论上给予了积极认同。

第三节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

伯明翰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对文化涵义的重新界定

在雷蒙.威廉斯看来,利维斯等人的文化定义都是“理想化”的,存在种种问题。

“理想”的文化定义忽略了其他的只知识形式、制度、风俗、习惯等,夸大了文学的作用。文化应该有四层涵义:其一,是心灵的普遍状态或习惯;其二,指整个社会里知识发展的普遍状态;其三,指各种艺术的普遍状态;其四,文化是一种物质、知识与精神构成的整个生活方式。

威廉斯的文化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精英文化的特速地位,将文化确定为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扩展的文化定义下,对各种亚文化、大众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研究具有了合法的地位。

(2)对大众文化地位的重新确立

大众文化并非像前人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而是与生生不息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大众文化还具有沟通、交流与促进多样化和差异性的积极功能。斯图亚特.霍尔从自己对大众文化的迷恋、参与和实践中提炼楚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文本,如电视媒体、电视肥皂剧、浪漫喜剧、通过对这些大众文化文本进行解读和分析,修正并超越了早期研究课对大众文化的单一看法。强调了大众文化的参与性、快乐性、抵制性、反抗性以及大众文化对社会变革的潜在进步意义。

(3)对受众能动性的确认

?ω 斯图特.霍尔以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为出发点,提出了自己的编码、解码理论来剖析文化接受过程中的“优势意识形态”的现象。在霍尔看来,大众文化是有权者与无权者经常斗争的场域,只不过这种斗争并非都是有权者通过强迫手段而得以进行的。

?ω 阅听人在解读电视讯息时会建构起三种立场:主导、霸权立场、协商立场、和反对立场,由此带来的阅读是:偏好阅读、协商阅读、对立阅读。

?ω 霍尔的电视编码、解码理论和三种电视解读理论开拓了伯明翰学派的一个研究传统,即对大众文化消费者主体----受众的研究。

?ω 伯明翰学派把文化从高雅的圣殿中解放了出来,使其直接面对大众,模糊甚至消解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亚文化和俗文化之间的人为界限,实现了跨学科的新型的学术研究转型,形成了关于媒介文化、性别文化、女性文化、青年亚文化、地域文化、种族文化、影视文化、消费文化等多学科的研究领地。在这种新的研究领地里,从这些新的问题中,人们建立了自我认识方式的框架,了解了人们每日生活的建构情形,借此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观、审美观和价值观,进而改写者人类文化的基本走向。

第四节、约翰.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

他在为大众文化辩护方面,一直是最雄辩、最有说服力的人物之一。

(1) 理论来源

法国文化理论家德赛都的抵制理论。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快感理论

(2)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A、积极的大众观

大众文化是由大众创造的,而不是文化工业从外部强加给大众的。大众文化由大众在文化工业的产品与日常生活的交界面上创造出来,它来自于内部或底层,而不是来自上方。

B、大众文化的两种生产理论

文化产品可以在两种平行的、半自主的经济中流通,这两种经济是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

C、关于大众文化中手中的抵抗理论

在西方社会中那些无权无势者以两种形式对有权有势的进行抵抗:符号形式、社会形式。

大众文化主要在符号势力的范围内运作。大众文化是斗争的场所。

D、关于愉快的社会主义理论

在大众文化生产的实践中,观众作为积极的创造者,日益创造着这个时代新的感觉方式。(3)对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的质疑与评价

A、对费斯克过于乐观的大众文化观的批判。

B、对费斯克理论中批判维度缺乏的批判。

C、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把资本的权力与消费者的反抗变成了具有不加区别的等同的两种权力。

费斯克的积极意义在于超越了精英主义和悲观主义的研究模式。

费斯克关于大众能动性抵制权力空盒子和文化集权的看法,在大众文化弥漫着激烈抨击和消极悲观的双重态度的文本空间,出入了新的活力。

第五节中国文化产业批评理论

1、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1)“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热潮(2)大众文化的概念确立与批判指向

2、对大众文化的反思与肯定

(1)其他理论武器的探寻

A、对文化工业理论本土化理论问题的反思

B、葛兰西霸权理论与大众文化主动性的重新探讨

(2)对大众文化性质与特征的重新肯定

A、对大众文化推动文化多元化的肯定

B、对大众文化平民化的肯定

C、对大众文化娱乐化的肯定

D、对大众文化世俗化的肯定

3、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错位与建构

(1)误读与错位

A、中西大众文化生成语境的“错位”

B、大众文化意义的“错位”

C、实践大众文化主体的“错位”

(2)中国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的建构之途

A、多元化的批评立场

B、大众文化的精神建设性

C、大众文化批评的人文指向性

D、大众文化批评的文化兼容性

第三章全球化景观: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特点与趋势。

第一节文明的冲突与国家“软实力”

“文明冲突论”:未来世界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文化之间或文明之

间的冲突,主要是目前世界八种文明的冲突。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对西方

文明进行威胁或提出挑战。

“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直接影响相反,存在一种行使力量的“间接方式”,是

一种让别人想你之所想的力量,它吸引人,而不压迫人。

第二节全球化中的世界文化发展格局

●霸主文化:美国文化产业发展在世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它是世

界文化产业过程中的绝对霸主。

●强势文化: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等,文化

产业化日臻成熟,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弱势文化:文化产业化程度不高,是霸主文化和强势文化渗透的主要对象。

中国属于典型的文化产业弱势国家。

1、美国

文化产业出口总额占世界首位,号称世界文化产业帝国。美国拥有世界文化“巨

无霸”企业的50%以上,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视听产品的出口额已占全球市场的57.6%。美国影片产量只占全球的6-7%,却占据了全球播放时间的一半以上。“三片”影响着全球文化。

2、英国

英国文化产业所创造的的年平均产值接近600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英国有130份日报,1300份周报,7000份期刊,在西方国家中按人均计算,英国的日报销量最高。英国有近60家电视台,英国广播公司是欧洲最大的广播公司。英国的音乐产业占全球音乐产业的比例达到了15%,仅次于美国。英国作曲家2004年获得艾美奖7个项目中的6个。伦敦是欧洲最大的文化艺术品中心。

3、法国

在世界版权市场上,法国堪称执全球出版业之牛耳。法国人是世界上最爱阅读期刊的人。法国约有1200座博物馆,1500多座纪念性建筑物,3.8万座建筑物作为历史古迹受文化部保护。法国是世界上第一旅游服务出口国。

4、日本

文化产业的很多领域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动漫、游戏、广播影视等行业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画片中有65%出自日本,在欧洲更达到80%。日本游戏业号称“一兆日元产业”。

5、韩国

韩国式网络游戏产业的前驱者,也是全球网络在线游戏的领头羊。在近十年的IT革命中,一直处于世界网络在线游戏先导国前列。韩国影视产品走出国门与其他产业共栖、融合和衍生,效益无法用销售额来估量。

第三节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

A、文化产业以快于GDP平均发展速度增长,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B、以国家标志性品牌为核心,构建国际竞争的实力。

C、大众文化快速发展,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呈现泛娱乐化趋势。

D、美国文化产业独霸全球,国际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E、文化、科技、市场的高度融合性

F、政府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第四节、未来发展趋势

A、文化的全球化与文化的民族化

B、把内容产业培育作为下一代增长的动力

C、实现各国的文化产业的国家品牌规划

D、市场化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E、文化型城市成为未来全球城市的发展新模式

F、文化产业在各国经济中所占份额进一步加大

第四章、近景聚焦:美英韩文化创意产业的模式透视

第一节美国---不设“文化部”无为而治无处不在

A、美国文化产业的崛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美国文化的多元化,使其更易于对其他文化的接受与整合。

----美国拥有强大的制造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美国科技在世界上具有的领先优势,不但加快了文化产业化的进程,也给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B、美国政府及文化产业有关部门的一系列有效的运作,使美国文化产业独霸全球文化市场。

----美国极力倡导的自由经济是其文化产业资本的最大受益者。

----美国利用电子媒介向世界推广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使其文化扩张无孔不入。----美国利用开放战略倾销和政治运作向世界倾销其文化价值、信仰和观念。C、非美国主体的跨国企业运作是美国文化产业持续繁荣的贡献者

哥伦比亚三星、20世纪福克斯等

D、商业化运作

美国主要的文化管理机构

没有“文化部”,对文化政策影响较大的部门有:美国国务院教育与文化事务局、美国国土安全文化局及其他机构。

第二节英国---注重创意,概念先行

A、将当下问题与地方优势结合起来

英国伦敦SOHO和曼彻斯特的创意产业最初是衰落工业区和文化艺术结合的产物

B、奉行三级管理体制,保持距离、适当分权、专宽兼备原则。

C、创意城市的聚集效应——伦敦西区世界戏剧中心

D、超越创意产业的“创意经济”

E、创意人才引领的“创新国家”概念

英国创意产业的管理体制分为纵向体制和横向体制,二者彼此交叉、相互补充共同构成英国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

?纵向体制----英国政府的分级管理体制

?横向体制----管理创意产业各类别的政府部门

第三节、韩国---东方管理模式的代表

韩国的文化产业属于亚洲范围内的后起之秀。

A、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

韩国在遭遇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重新认识文化产业,并将其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积极进行培育。目前韩国成为世界公认的文化出口大国。

B、选取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重点扶持——数字游戏是韩国确立的国家战略产业。

韩国影视以其整体性的整体性的高水平和民族特色在亚洲影视中脱颖而出。

C、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出口等实施系统性扶持

D、注重海外市场的开发。

把与本国有着相近的传统文化基础的中国和日本作为文化产业登陆世界的台阶。

E、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并进行现代化包装

F、充分与其他产业共栖、融合和衍生,效益无法用销售额来估量。

?管理机构:

中央机构:文化观光体育部(文化艺术局、媒体艺术局)、韩国内容振兴院;

各级地方机构;各类文化产业协会

第五章文化产业与国家“软实力”

第一节文明的冲突

1、未来世界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或经济的.

2、文明的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真的爆发的话,一定是因为”文明的冲突”.

3、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多极的和多文明的全球政治;不同文明之间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4、文化之间或文明之间的冲突,主要是目前世界八种文明的冲突,而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对西方文明进行威胁或提出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亨廷顿的理论将儒家文明视为未来文明冲突论中最重要的文明类型之一。

第二节全球化、国际化与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社会学家(麦克布莱德)认为:

◆非西方国家被迫接受西方文化产品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可能存在着同质化影响

◆国际文化流动破坏了本土传统,信仰体系从西方传入非西方国家

文化全球化(赫尔曼、迈克切斯尼)认为:

◆人与人之间更为深远的互动和连接

◆对权威的怀疑和对压制传统的质疑

案例分析之一:电视和地缘文化市场

案例分析之二:逆向文化流动?拉丁美洲电视个案研究

案例分析之三:印度与香港电影

案例分析之四:文化帝国主义与流行音乐

第三节文化国际化的呈现形态

一、新的文化轴心时代突起后出现了多元共存的世界文化格局

八个文化圈:欧洲文化圈、北美洲文化圈、拉丁美洲与加勒比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非洲文化圈、俄罗斯和东欧文化圈、印度和南亚文化圈、中国和东亚文化圈。

二、多元文化冲突中的相互渗透

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独立文化的数量是递减的。

全球一体化中文化的冲突加剧。

全球性的文化融合趋势越来越显著。

三、民族文化的崛起

越是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越是能走向国际,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文化走向国际化的持久生命力。

四、文化霸权主义对文化弱势国家的浸淫。

美国文化的全球化被形象的概括为三片:饮食文化的“薯片”、电影文化的“大片”、信息文明的“芯片”。

五、当代技术、市场与文化的互渗

当代的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既要有高文化含量,也要有高技术含量。当代文化产业是技术、市场和文化的“三位一体”。

第六章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

第一节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一、传统文化是文化产业源源不断的思维之源

北京奥运的文化创意,就体现了极强的北京传统文化。如中国印、雨燕,带有特定的历史文化信息。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有无可替代的优势,也有难以弥补的劣势。而创意文化在革新中产生新的文化形态。

1、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其时间的标记性和空间的适应性。

2、传统文化的劣势在于固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好思维方式。

3、创意文化能结构传统文化.

4、创意文化能再生出勃勃生机和新文化.

第二节原型的意义

一、原型的内涵

?原型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象征、母体、思想或叙述模式,具有约定俗成的语义联想,是可以独立交际的单位,其根

源既是社会心理的,有时历史文化的。从本质上说,他是一种稳定的对

外在事物的认知方式、认知角度和认知结果。像人的生理特点可以一传

一样,集体无意识和原型沉淀在种族心灵的深处,也被一代代的集成下

来。如“红颜祸水”。

?集体无意识,又称“超个体无意识”或“种族记忆”,是种族和人类共有的超个性心理基础,是一种普遍的、反复发生的心里内容和一种具有古

老和神话色彩的思想形式。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

?原型具有符号性、历史性、继承性和社会性。它在某种相似情境的诱发下会自发的显现在神话、童话、民间故事、宗教冥想、艺术想象、幻想

和精神失常中,也会出现在儿童思维和成人的梦中。

?马克思曾套用《圣经.传道书》重大额语句“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

二、原型的功效

?原型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力量,意义世界之所以欢迎和运用原型,是因为“谁说出了原始意象,谁就发出了1000中声音,摄人心魂,动人魂魄,同时他也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摆脱了偶然性,转入了永恒的领域。他

把我们个人的命运纳入整个人类的命运,并在我们身上唤起那曾是人类

摆脱危难,度过漫漫长夜的所有亲切力量”。

----叶舒宪《探索非理性的世界》

三、《很久很久以前:以神话原型打造深植人心的品牌》

?两位学者利用自己对原型及应用研究的经验,透视顾客对品牌的认同心理与品牌构成要素。

?书中所阐释的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古老的印记—上世纪最具有召唤力的心理学大师荣格将此印记称为“原型”---的市场开发价值。

?打造一个知名品牌,并为品牌找到活力的源泉,让它经久不衰,拥有神话般的影响力,是品牌经营者的梦想。

?作者结合心理学的研究,归纳出12种“原型”,这12种原型反复出现在世界各地的传说与神话故事中,也是亘古以来存在于人类心理的“形象”。

?构成皮尔森原型系统的12个原型分别是:天真者、探险家、智者、英雄、亡命之徒、魔法师、凡夫俗子、情人、弄臣、照顾者、创造者、统治者

第三节传统文化的当代延伸

?Riverdance《大河之舞》

该剧以传统爱尔兰民族特色的踢踏舞为主轴、融合热情奔放的西班牙佛拉明戈舞,并汲取古典芭蕾与现代舞蹈的精髓,共同营造出一场气势如虹、异彩纷呈的绝世舞作。而爱尔兰管弦乐团的演奏及合唱团的天籁美声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大河之舞》是一场力感、质感和美感兼具的百老汇音乐歌舞盛宴。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由著名小说家白先勇改编,他对名著进行如此改编的初衷就是要让高雅文化能够雅俗共赏。青春版《牡丹亭》全部由年

轻演员出演,符合剧中人物年龄形象。在不改变汤显祖原著浪漫的前提

下,白先勇将新版本的《牡丹亭》提炼得更加精简和富有趣味,符合年

轻人的欣赏习惯。

?杨丽萍极力推崇原生态舞蹈,并且也是坚定不移的实践者,2003年的《云南印象》、2007的《藏谜》以及2009年的《云南的响声》,都是她在云南的土地上一次次采风后创作出来的最原汁原味的作品,而每一位看过

杨丽萍作品的观众也都被其散发出的浓郁而纯净的原生态气息打动。杨

丽萍说,“原生态其实就是发生在身边的点点滴滴,它是一种生活方式。

尊重原生态等于尊重生命和自然。在生活越来越繁复的今天,原生态让

我们回归根源。就像一位外国观众在看完演出说的那样,《云南映象》让我觉得离土地是那么近。”

韩国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利用

1、韩国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现代化转型中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一方面非常重视学习以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创新,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则特

别注重继承和保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韩国是一个极度具有文化自信的国家,对于老祖宗的发明和成就,他们总能侃侃而谈,言语中充满着骄傲和自豪。在对传统的保护和传承上,他们做得非常细致:韩国有非常多的民俗博物馆进行民俗文化展览,全面展示了韩国的衣食住行,农业、手工业、娱乐、婚丧、祭祀等各种民俗场景和实物。只要是韩国人独有的东西,如韩国钱币、泡菜等,都有博物馆进行实物陈列和演示。

2、韩国一年四季都举行着各种各样的节庆活动。

除了韩国政府提倡的各种民俗节、民俗文化节,更有许多民间自发组织的代代相传的类似中国乡间的扭秧歌、赛龙舟之类的村俗。韩国人把这些文化传统称为“无形文化财”,确立了国家级无形文化财一百多种,地方级无形文化财二百多种。民间文化大部分被囊括其中,并且通过文化节加以传承、演出,使它们不是成为博物馆中僵死的标本,而是构成韩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这些都是在有意识地保存、继承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提高对本乡本土的热爱。这种意识渗透在韩国群众的心理,这也是韩剧之所以能展现出浓郁韩国风情的原因。

3、韩剧影视剧对传统文化的应用。

《大长今》在中国掀起了收视率的高峰,在香港无线电视台热播后收视率创下当年的最高记录,进而在湖南卫视大方异彩。此外,它不仅进入其它亚洲国家市场,还漂洋过海进入欧美市场;日本、马来西亚等地也备受好评,屡创收视第一;在美国芝加哥地区,中产阶层每周六晚聚集于咖啡馆,集体观看《大长今》。这部剧借着大长今的人生经历,从饮食文化、宫廷礼仪、道德观念、人生理想等多方面弘扬了韩国民族文化,又将中国传入的古中医和美食文化描绘的淋漓尽致。

作为强势文化的美国对传统的回归

1、在短短的二百年里,美国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了政治与经济上的强者,美国文化也建立了其具有强烈风格的文化传统,并确立了自己的强势文化地位:个人主义、多元文化、功利主义、富于创新精神,善于开放性吸收和整合其他各种文化。美国将国内市场上流行的各种文化资源,包括美国的和外国的,都进行“美国化”之后整合和包装后,再重新推广到世界各地,大有统一全球文化倾向。

2、美国追求的价值观念就是对个人的重视,强调人人个性不同,思维上求新立异。因为没有悠久历史,所以只能义无反顾地向前发展,同时又因为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因而少了许多教条和羁绊。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几乎汇聚了世界上一切文化,受惠于一切人类智慧,杂交文化的超长活力和多元文化的宽容精神相辅相成,给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培养基础。

3、美国影视对传统文化的利用

(1)美国文化资源的短缺,相对于韩国,在美国的影视作品中,直接表现出来的美国风情并不是特别明显,它没有颜色鲜丽的民族服饰,也没有源远流长的传统礼仪。因此,与韩国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利用是通过其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不同,美国更多的是对其他民族的传统素材表皮的兼容并蓄,以此来宣传本国的价值观。

(2)它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多种民族的大熔炉,以此满足消费者各个层次的需要和渴望:对个人价值的认定、对自由的向往、对奢侈生活的憧憬,这些通通可以在美国影视中的爱情、英雄、灾难等人类共同题材中找到共鸣,就是美国影视业的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说,好莱坞的武器不是美国文化,而是它的世界

性;它不是向其他国家输入一种异质的东西,而是向他们输入本来就属于他们自己的需要而又没有得到发展或满足的东西。如果说好莱坞是一个‘梦幻工厂’,那么它所制造的应该说是全世界人都会做的梦”。

4、动画作品对传统文化的利用

?动漫大片《功夫熊猫》,上映首日全国票房就突破了1000万元。它将东西方文化成功地融合,中国元素被好莱坞作为一种商业策略娱乐了广大

观众。片中对中国元素的挖掘和美国文化的渗透可谓成功:首先,中国

功夫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其次,中国传统哲理为影片增加深度;第三,

美国创新思维深层阐释美国精神。

?事实上,除了影片中随处可见的中国符号之外,影片中真正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不多,很多似乎是中国文化的内容,但其实更符合美国

影片一直以来的风格。甚至我们分析到的卷轴上空无一物的意义,在美

国观众看来,它更显示出美国人的相信信念,只要心中有梦想就一定会

成功,力量始终源于自己,但是它同时和中国的解释不相悖?郭沫若先生曾评价对于历史剧的改编是“借古人的骸骨来,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亦是如此。

第四节中国文化资源的可延伸价值

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意向型思维定势,这种开放性的思维定势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开阔的空间。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可以不受任何理性思维方式限制借天说事、借物说理、借鬼神平衡现世,这些都是独特的资源。

二、传统价值道德观可以合理的运用到现代生活中。

人本思想的生命关怀。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仁”,提倡以人为本,主张关爱人,《学而》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亲情、爱情、友情乃至爱国情都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情感。

?儒家文化具有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公冶长》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儒学认为人的知识不是天生的,而要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才能获得。

这种虚怀若谷、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使广告折射出奇丽的民族特色和时

代精神

?对于传统文化的文化解读在物质虽然丰富而精神却相对贫乏的当下,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现实需求,精神上存在着某种缺失。《百家

讲坛》的初衷是弘扬传统文化,把晦涩难懂的知识在按照历史原貌的基

础上通俗化,采取大众化的传播方式让国粹的精髓深入人心。于是有了

对庄子、老子、论语以至历史的解读,并结合当代人的需要,从古典著

作中总结出古人的财富理念、心里调试理论,用古人的智慧来指导当代

人解决困惑。中华书局总编辑李岩说:“传统文化的根是深植在人们心中

的,只要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就会得到广泛的认同。”

三、“天人合一”的和谐的生存理念,使中国人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了各式各

样的娱乐方式和生活方式。

?如:地方戏曲。2004年,面对日益衰弱的昆曲,台湾作家白先勇身体力行,将昆曲戏文中的代表作《牡丹亭》打造成青春版在大学校园中进行

巡演。在传统的保留上,表现为立足于原著的整理,各折曲目完全继承

原词,对唱腔的整理也只是继承经典唱段的原谱,演员也是保持着南昆

正宗的演唱艺术,给观众以原汁原味的享受。在创新方面则是在角色上

启用年轻的演员表现男女人公的风华正茂;在舞台造型上集合两岸三地

专家的建议,在布景、灯光设计等各方面既保持写意、抒情、象征诗话

的传统意境,又放手打造古典与现代相互交融的舞台场面,气象一新,

满台生辉。

?这种大胆的尝试,符合了新生代观众的视觉要求,又不会冲击传统观众欣赏写意艺术的思维定势。吸引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眼球,造成一票难求

的热烈场面。

?《牡丹亭》在台北演出期间,《汤显祖与牡丹亭》国际研讨会也同时举行,在国内外获得巨大反响.

?如:养生文化中医的养生理论,以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全身各系统组织的协调统一,以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的理论为主导思想,认为人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有病防变“的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判断,来探索生命的奥秘。强调用符合自然

规律的方式去调节人的生活。

四、大量的典籍及人物事迹。

?全球化的资源共享使得每个国家不但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还有机会把目光瞄准其他文化进行创新。美国对中国题材的独特把握造成的可观票

房,美国大学学会出版公司出版的《少男少女》中,将《聊斋志异》里

的《种梨》、《凤仙》分别改编为《奇妙的梨树》和《镜中少女》;中国名

著《三国志》、《水浒传》、《封神演义》被改编成日本大卖的动漫;网络

上争论的很热烈的关于中韩“国粹”——中医的争夺。

五、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文化的交融,形成了传统文化特

有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第五节创意产业下的传统文化的创新

一、重拾对传统文化的信心

?自19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发展的轨迹基本上是从自信到自大到自卑再到重新开始树立自信的过程。

?有人说,当今,韩国人比中国人更像儒教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更有人认为,今天的韩国是古代中国的活化石。这是因为韩国人认为国民中存

在的缺点在于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而不是文化传统缺陷,他们坚定地认

为韩国的文化是优秀的,因此在他们致力于现代化的同时也表现出对传

统的尊重:他们将有形的文化资源珍藏在民众的生活中,将无形的文化

价值观念融入到创意产品的理念里,正是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使得韩国

的传统文化走向更高的发展层次。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保守,其本身就是

非现代的落后观念

?中国文化的发展,要走出创意产业之路,首先转变国人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观念。

?近年来中国已经开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人民大学组建国学院、在世界范围内开办孔子学院,这种国学热的兴起,是文化自觉意识的直接反

应,是对一百多年来批判和否定民族文化的一种自我反思,是对人类社

会面临的一系列自然危机、社会危机和道德危机后的积极回应。著名历

史学家何兹全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的主要精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大趋

势大体一致,换言之,国学复兴的出现是世界发展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

一种表现。

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自觉。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1997年提出了“文化自觉”的理论,即“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同时提出了一个坐标:纵轴是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

待未来,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

点,这是一个时间轴;横轴是在当前的语境下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定位,

确定其存在的意义和对世界可能做出的贡献,这是一个空间轴。

?任何民族文化都可以在这个坐标上找到自己的定位。现实中,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与五千年文明积淀的丰厚

?文化资源依然不匹配,只有将文化自觉落到实处,我们才会努力去更新与发展,推陈出新。诸如女子十二乐坊的有益探索:将国内艺术高校的

人才与传统乐器如古筝、扬琴、独线琴等中国乐器结合,赋以流行音乐

的激情表现方式,以具有震撼力的表演及创新精神的民乐形式打开了国

际大门。”

三、文化原创力的激发。

?所谓原创,是指在传承和积累的基础上,不断超越既定的知识和价值体系,不断拓展异常的、非凡的维度,不断寻找和发现新的思路,一句话

就是标新立异。它是思维的突破,是创造力的迸发,是研究者和思想者

所期盼的最高境界。

?总体来说,缺乏文化原创力也是中国现阶段发展创意产业,进行文化创新的最大瓶颈。

?面对传统题材,中国比较墨守过去的传统,不会把一些时代的元素加进去,使之产生时代的生机感,而且固守中国式的文化理念,过分强调意

识形态的作用,所以中国的动漫形象可能很可敬,但未必可爱,而像韩

国的流氓兔,日本的kitty猫,美国的米老鼠、史努比等都很可爱,带着

童稚的顽皮。

四、重视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语境。

?文化传播史经历了第一代的语音文化传播、第二代的文字文化传播、第三代的信息文化传播三种模式,第三代的信息文化是海洋型的,它浩浩

荡荡,没有边界,没有中心,它唤起广泛的全球意识和共同的价值观。

?国外传媒与国内的相比,具有娱乐信息的刺激性、文化的时尚性、精神价值的世俗性,冲击着我们的文化发展。

?国际化的冲击推进不同的文化层次和审美情趣的融合,形成具

?有时代和民族特色、顺应社会潮流、引领时尚的文化样式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七章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内核------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内容类型

第一节好莱坞电影模式的三大传统

?1、制片制度

?2、明星制度

?3、类型制

类型片大致分为12类:西部片、歌舞片、科幻片、犯罪片、喜剧片、战争片、爱情片、伦理片、惊险动作片、灾难片、儿童片、恐怖片。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高科技在电影行业的普遍运用,灾

难片、惊险动作片成为好莱坞主流。

◆911之后,充斥暴力、刺激元素的类型片有所收敛。2002年以来,属

于科幻片范畴的魔幻片成为了美国影坛的主打影片美国电影发展的不

同时期有不同的主流类型电影。

?美国早期默片时代电影多事喜剧。

?20世纪30年代,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好莱坞开始了长度20年的黄金时代。西部片、警匪片、歌舞片深受欢迎。

?二战期间,好莱坞以电影为武器展开了与纳粹的斗争。这时期主要是战争片。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好莱坞再现新曙光,表现大众对家庭伦理的关注,伦理片在美国社会i引起了强烈反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乔治.卢卡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两位导演奇才,将喜剧片、西部片的类型与高科技和幻想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令几代人痴

迷的《星球大战》系列、E.T等使科幻片成为新宠。

第二节好莱坞电影类型和导演简介

(电影类型排行榜参考PPT)

◆好莱坞十大电影导演:

? 1.詹姆斯.卡梅隆2.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3.乔治.卢卡斯4.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5.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6.奥利弗.斯通7、彼得.杰克逊8、昆汀.塔伦蒂诺9、迈克尔.贝10、罗兰·艾默里奇

?雷德利.斯科特、蒂姆.伯顿、李安、大卫.芬奇、马丁.斯科塞斯、朗.霍华德等等

第三节好莱坞电影的类型故事的叙事技巧

关于广度、深度、温度、高度、力度的思考

1、普遍性的心灵触动和深层记忆的唤醒----“大黄鸭”的启示录(普适度或广度)

2、文化故事与原型沉淀----传统文化的基因识别(深度)

?满足消费者各个层次的需要和渴望:对个人价值的认定、对自由的向往、对奢侈生活的憧憬,这些通通可以在美国影视中的爱情、英雄、灾难等

人类共同题材中找到共鸣,就是美国影视业的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说,好莱坞的武器不是美国文化,而是它的世界性;它不是向其他国家输入

一种异质的东西,而是向他们输入本来就属于他们自己的需要而又没有

得到发展或满足的东西。如果说好莱坞是一个‘梦幻工厂’,那么它所制

造的应该说是全世界人都会做的梦”。

?《功夫熊猫》

3、精神的能量影响生命的质量---“阿凡达”“人工智能”的再思考(高度)

?在《泰坦尼克号》之后,积累12年之久,2009年底卡梅隆推出《阿凡

达》。

?卡梅隆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说:“这个故事从诞生开始就有这样一个核心的愿望和当下社会有所关联,我不偏执于影片的教育意义,

但我已不想让娱乐完全流于空洞。在《阿凡达》里,我希望每个观众都

能和我一起完成一次发现之旅,潘多拉开始被说成是一个毁灭的星球,

那里的气体会杀了你,那里的怪兽会吃了你,但是电影结束的时候,我

们放开了自己的眼光,也转变了自己的观念,我们该想想自己和自然的

关系,还有面对异己文化的态度。想到我们人类历史上这样或那样的过

往,我们犯过的错误,人类是重新学会处理与外在世界关系的时候了,

因为这关系已经影响到我们的将来,在之前的十几年,我深切体验了整

个人类社会所罹患的自然缺失症,这是完成这部电影的根本原因。”

4、直指人心的人性关怀---斯皮尔伯格的温情电影(温度)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 ),生于美国辛辛那提市,犹太人,美国著名电影导演、编剧电影制作人、慈善家,英国爵士(KBE)。

?斯皮尔伯电影包含了几个重复出现的主题。他的大部分电影都表现了普通人与非常人的接触以及在特殊环境中对自我的寻找。这点在《飞轮

喋血》、《大白鲨》、《第三类接触》、《ET外星人》、《太阳帝国》、《霍克船长》、《侏罗纪公园》、《拯救大兵瑞恩》、《猫鼠游戏》、《幸福终点站》、《世

界大战》和《慕尼黑》中表现尤为明显。他形容在童年时期自己曾经想

成为外星人而这种兴趣则继承自他的父亲。他父亲是一个科幻小说迷并

坚信外星人跨越百万光年的距离来到地球并非是为了征服而是因为好奇

以及向人类传播他们的智慧。

5、用我的力量和我的智慧开启你的心灵之门----《阿凡达》品牌圆梦(力度)

?《阿凡达》票房轻翻27亿美元,成为史上票房排名第一的巨片。

?推广团队的卡梅隆本人的宣传:“詹姆斯.卡梅隆苦心孤诣12载的心血之作”。

?斯皮尔伯格、彼得.杰克逊、卢卡斯和索德伯格的片场之行。斯皮尔伯格:“《阿凡达》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3D实景真人演出影片”。索德伯格:“电影史将要从这里开始划分,电影将只会有‘Avatar之前的电影’和‘Avatar 之后的电影’”。

?负面炒作和热新闻的结合。《十部被阿凡达“抄”家的倒霉片》。“史上最顽强最顽固最NB的钉子户”。

?衍生产品能力:聘请了一位天体物理学家、一位音乐教授和一名考古学家来设计潘多拉星的大气密度和三声阶的异族音乐。由此编撰出350页的《潘多拉百科全书》。详细记载外星生态和文化。聘请南加州大学教授保罗.R.弗洛莫创造出潘多拉星球语言,并在全球推广这套新语言体系。

第八章美国电影的运营模式

第一节好莱坞商业电影运营模式

一、制片制度

二、明星制度

明星制度与电影明星有一定的联系,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电影明星是指在电影表演方面取得一定成就,显示一定风格并形成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电影演

员。明星制度是一种以电影明星为中心的制片体制,通过制造和鼓励明星崇拜热,达到推销影片目的商业化手段。

第二节好莱坞商业电影模式的两翼

1、注重商业营销

好莱坞电影商业营销主要包括:市场调研、媒体广告和效果跟踪。

2、拓宽辅助市场

DVD等音像市场;付费节目频道;辛迪加组织;

第三节好莱坞模式的启示网络电影

一、借鉴制片制度,建立专业体系

二、培养明星制度,开创类型体系

三、重视营销策划,精确科学营销

四、开发辅助市场,盈利模式多元

第九章日本动漫产业模式

第一节、专业化的动漫作家和制作机构

?一个职业漫画家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特个性,不断积累社会经验和培养敏锐的感知度。

?国际分工体制下的生产制作规模化

第二节、竞争性、扩张性的出版播出策略

一、动漫出版行业市场(主要指杂志)的经营和竞争策略

?1、开创“编辑核准制度”

《少年星期天》

?2、进行读者有奖调查

《少年杂志》

?3、实行漫画排行

《少年跳跃》

二、动漫播出市场的海外扩张策略

?60年代《铁壁阿童木》

?70年代《聪明的一休》、《宇宙战舰》

?80年代《机器猫》、《超时空要塞》《风之谷》、《机动战士》、《亚利安》?90年代《攻壳机动队》、《口袋妖怪皮卡丘》

?00年代《千与千寻》等等

海外畅销的策略

?1、质量把关

?2、低成本扩张

?3、合适的长度

?4、资金支持

?5、文化培养

第三节创新是动漫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元素

《樱桃小丸子》与“成人婴儿化”、“心理需求年轻化”路线

《蜡笔小新》与“儿童成年化”“脑筋急转弯”路线

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提出 文化创意产业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它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理念。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可以称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先驱。他在1912年就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创意产业”一词最早出现于1997年英国大选之后,刚成为英国新首相的布莱尔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力图采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方式来摆脱英国当时经济面临的颓势该工作小组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理念第一次明确提出。他们将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这些都表明,文化创意产业离不开文化产业,它与文化产业紧密相关。 二、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剖析 尽管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提出来看,文化创意产业提法离不开文化产业,但对于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界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1.文化创意产业等同于文化产业。在英国、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他们将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同,认为该产业包括:音乐、戏剧、舞蹈、视觉艺术、文学艺术、设计、手工艺制作、艺术教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影像艺术、艺术管理、绘画艺术、节日庆典、博物馆、土著及当地居民手艺等。 2.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观点持有者认为,文化产业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传统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传统文化产业是成型文化产品的简单再生产,过度关注创意结果的复制。创意文化产业强调创造性的生产理念,关注人类智慧的应用。他们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源自传统文化产业,又高于传统文化产业,它以创新为核心,依靠创意人才的智慧、灵感和想象力,借助高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和提高,是文化产业中真正创造巨额价值的部分。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学时数:34学时 学分数:2学分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艺术概论》是艺术美术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2、教学目的: 1)建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基本原理的认识。 2)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 3)培养对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相关课程: 该课程涉及到《大学语文》、《中外美术简史》、《设计史》等相关课程。 三、教学基本要求 1、坚持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2、把握时代脉搏,坚持发展的眼光,力除教学中的僵化思想。 四、课程的教学媒体构成与主要内容: 1、文字教材:《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编著组

2、录像片:与本课程相关的VCD和经典艺术作品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及教学法建议 1、教学重点、难点: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艺术的创作过程与创作方法 艺术的风格与流派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 2、教学法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面授与配合多种媒体进行的艺术作品赏析。 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讲授艺术理论的同时加入必要的艺术实践内容。 七、学时数:34课时 学分:2学分 教材:《艺术概论》孙美兰主编 参考书:《美术概论》王洪建 《美的历程》李泽厚 《艺术与视知觉》鲁道夫。阿恩海姆 教学总课时学分及考核方式: 美术教育专业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期末采用闭卷形式考核。 第二部分大纲正文 教学内容及主要章节安排: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3课时) 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社会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 艺术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第二章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5课时) 艺术的形象特征 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情感特征 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第三章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2课时) 1、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2、艺术的社会作用 第四章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5课时) 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形式 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五章艺术的种类(3课时) 艺术的分类 几种主要艺术门类 各种艺术的联系 第六章艺术的创作过程(3课时) 创作过程的实质 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

文化产业概论考题

《文化产业概论》复习提要 一、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题 1、文化产业里的文化,是作为产业统计提出的概念,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1790年,美国颁布实施了第一部《版权法》。 3、文化产品的生产组织,包括资金筹集、创意研发和生产流程的组织设计。 4、文化产品的营销指的是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能力,从市场调查、产品设计、价格定位,到产品宣传、促销,到产品销售,到售后服务、信息反馈,一整套的经营活动。 5、历史文化遗存指古代人类在特定环境和阶段进行开拓性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大量文化成果,包括出土文物类;古都遗存类;壁画、雕刻类;皇家陵寝类。 6、文化产业协会功能主要有四个:行使行业代表职权,搞好对外交流、争取和保护行业整体利益、沟通政府和文化部门;搞好行业服务;加强行业内部协调;狠抓行业自律。 7、按照国际标准,一个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6%就可算作一个经济体的支柱。在一些经济文化发达的大型城市,其比重值较大,所以一般将文化产业定为城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8、文化产品是人类在精神生产领域内创造的智力成果,主要是用于促进人们的精神生活的丰富和精神质量的改善,满足人们的观赏和娱乐,因而文化产品也被称之为精神产品、知识产品。 9、文化是一种累积的过程,是不断累积增加的。从古代的文化到现代的文化,都是在前一种文化的基础之上通过取舍而创新发展的。传承性表现为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它包括纵向传递(代代相传)和横向传递(地域、民族之间)两方面。在文化产业方面,传承性的最主要的表现为横向传递,通过大规模的复制和创造,文化产品突破了单个或者是狭小的范围,以更低廉的价格和方式普及大众,超越了民族国家的范畴,进行全世界范围的传播。 10、文化消费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点,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格局。 11、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在党的文件中首次使用文化产业一词。 12、文化产业核心层:新闻、书报刊(出版)、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电影、文艺演出、文化演出场馆(演艺)、文物及文化保护(文物与非遗)、博物馆(合称文博)、图书馆、档案馆、群众文化服务、文化研究、文化社团、其他文化服务等。 13、文化商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A.精神价值产品的特殊性。它所承载、表达的精神价值为核心来构建其价值链;承载、表达民族、大众的价值、情感;按照“美的规律”通过典型形象、细节、情境来艺术地表达民族、大众的价值和情感。 B.大众化、民族化审美特色鲜明。文学艺术商品化就是文学艺术走向世俗、走向大众,故能拥有广阔的文艺市场。 C.因时、因地、因人不同而价格起伏不定。 D.可复制性强。文化商品不会在消费过程中被损坏,从而可以无限重复使用。 14、文化市场的特点:(1)经营内容以精神文化产品为主,用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生活需要。 (2)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伴随着精神传播活动。人们需要的文化与精神内容,通过商品从文化生产者传向了文化消费者。 (3)交换过程中一般不发生所有权转让。这是一种特殊的交换方式。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

文化产业概论 文化、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资源 第一讲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产业内涵 文化产业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定位、品牌、盈利模式 文化产业趋势、纸质传媒产业、影视传媒产业、新媒体产业 庙会文化、兴隆的旅游、台北故事屋、本山传媒 ?文化产业带来 文化与大众生活的无限贴近—— 文化经济价值的无限开掘—— 用户对文化的更多使用—— 文化产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什么是文化产业 什么是文化? ?对于文化的理解 ?中国古代《易经》最早文—化并用:“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作为一个词使用,最早出现在西汉刘向《说苑·指武》云:“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对于文化的理解 ?西方语言中(culture)原意指对土地的耕作、耕耘和培育,后来引申为对人的教化,具有修养、文雅、智力发展和文明等意义。 ?对于文化的理解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从一般对文化的理解进行归纳 可以得到如下5个不同的含义 1.文化即知识。 2.文化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思想、观念、精神、价值等人文素养。 3.文化是风俗、习惯、观念和规范形成的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方式。 4.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5.文化是精神文明对人本身的影响和塑造过程,即精神力量对人的教化过程。 ?文化产业所涉及的“文化” ?主要是指精神内容意义上的狭义文化,同时也涉及生活方式意义上的广义文化。前者如图书、影视等文化产业类别,就是

艺术概论课程大纲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442002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Art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36课时 学分:2 适用对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美术概论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艺术概论”课程是为美术学专业学生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为其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学科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基本要求 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较为系统的知识理论学习,使学生对艺术的本质、发生和发展、艺术的功能、艺术的创作、艺术的接受和批评、艺术门类等理论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和把握;形成对该学科的一定学习方法,对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必要的介绍,形成和艺术史、艺术批评等学科的交叉学习,介绍相关的学术论著和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指导学生养成艺术创作、艺术评论、艺术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学科意识。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教学的重点章节为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为第三章、第五章。(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参观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相结合的手段实施教学。 (五)实践环节 1、名称:艺术概论 2、主要内容与要求: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主题,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自学。 3、学时分配:6课时

(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艺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艺术概论》李胜利编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美学概论》王朝闻主编人民出版社 (九)说明 授课教师可根据自身专业和特长适当调整授课的重点,在课程设计和外国美术种类欣赏方面拓展层面引导与启发学生,从而更好的发挥出教师教学的主动性,更全面的突出和展示教师自身的特长优势。 三、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基本要求 以讲授“艺术”的含义导入课程,讲授课程新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艺术概论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要点: 1、学习艺术概论的重要性 2、“艺术”和“艺术学”的含义 第二节学习目的与研究方法 要点: 1、△艺术学的研究方法 2、△学习艺术概论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美术教育的发展 一、教学基本要求

文化产业概论考题

文化产业概论考题

《文化产业概论》复习提要 一、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题 1、文化产业里的文化,是作为产业统计提出的概念,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1790年,美国颁布实施了第一部《版权法》。 3、文化产品的生产组织,包括资金筹集、创意研发和生产流程的组织设计。 4、文化产品的营销指的是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能力,从市场调查、产品设计、价格定位, 到产品宣传、促销,到产品销售,到售后服务、 信息反馈,一整套的经营活动。 5、历史文化遗存指古代人类在特定环境和阶段进行开拓性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大量文化 成果,包括出土文物类;古都遗存类;壁画、雕 刻类;皇家陵寝类。 6、文化产业协会功能主要有四个:行使行业代表职权,搞好对外交流、争取和保护行业整体利益、沟通政府和文化部门;搞好行业服务;加强行业内部协调;狠抓行业自律。

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 C.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D.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 18、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主要的内容是 A.建立和完善人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B.引进、使用、保护高层次人才C.搞好人才培训D.建立市场机制 19、如何提升对外开放和海外合作水平。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传媒集团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的方式,在境外办报、办刊、办台;大力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和引导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针对国际市场,积极开发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秩序。 20、文化产业发展软环境建设包括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观念和政策、相关法律、人才环境等等。 二、应该把握的基本原理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学大纲c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学大纲c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面向对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学分: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课程。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本课程开设在第2学期~每周2学时,共34学时~2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从科学和艺术发展的角度~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数字媒体艺术和创意产业~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掌握对数字艺术、数字媒体和信息设计本质知识。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总体目标:通过学习《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学生能够系统的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知识体系、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最终达到对数字媒体艺术的总体把握和整体鉴赏能力。 2.知识目标:让学生从科学和艺术发展的角度~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数字媒体艺术和创意产业~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科范畴、学科的方法论、学科的核心课程体系等进行掌握~以及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加深对数字艺术、数字媒体和信息设计本质的了解。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理论讲授、课堂讨论与课题实践相结合~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审美进行收集作品并且进行课堂阐述。四、测试与评估 序号项目分值评分标准 迟到一次扣0.5分;缺勤一次扣1分;课堂纪律不佳每次扣1分,1 出勤和课堂表现 10分扣完为止 作业,2次, 10分学生自己收集作品图片并进行作品分析,以课堂演讲的形式进 2 大作业,1次, 20分行考核,根据收集作品的质量以及阐述作品分析情况给予0-5 分,共进行3次 3 期末考查 60分按期末考试评分标准进行,折算成分值 总分 100 五、教学安排(每周2课时) 1 周教学重点与难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课外思考题或作业次点 简要讲述数字媒体艺术的娱乐重点是数字媒绪论数字媒体艺术理论进行数字媒概述性、大众性媒体性和科技性。数体艺术的表现体艺术调研。 1-数字媒体艺术的起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分类,数字媒特征作业:市场调查报告 2 源与发展体艺术和设计的广义分类,艺术难点是媒体性要求: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相关理和设计的双重属性。和科技性论。 1.数字媒体艺术设 计的分类重点是数字媒1.先锋艺术有何特点, 学习先锋艺术与服务的双重性~2.数字媒体艺术和体艺术作品 3 2.先锋艺术有哪几种类型, 数字媒体艺术优秀

最新文化产业概论复习题

模块三文化产业与国家“软实力” 一、填空: 1、文化产业的产品与普通商品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它在生产(符号),它的核心部分是一种(内容产业),即(信息)的生产,而不是物质的生产。 2、WTO协议标志着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全球一体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进入了一个人人平等的地球村时代。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可以(单向)向全球传播他们的大众文化,他们生产的画面,通过电影、广告和卫星广为传播,超越语言边疆。 3、在未来的文化战争里,落后也要“挨打”。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历史趋势及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领会认识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 二、问答题: 目前,世界上关于国家实力的基本理论存在“硬实力”与“软实力”之争。国家“软实力”主要是由文化产 业创造的文化符号构成。请谈谈“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区别有哪些? 答:文化产业创造的“软实力”主要包括1制度,价值,文化、2、品牌、服务、软件3、新经济4、信息时代5、理想主义6、间接影响。 而“硬实力”则是指1、军事、经济力量2、产品、硬件设施3、传统经济4、工业时代5、帷唯实主义6、直接影响。 2、加入WTO之后,我国的文化安全将面临哪些挑战?我们应如何面对? 答:主要有来自三方面的挑战:一是对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挑战;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三是对中国文化产业资本的挑战。 面对挑战,我们应积极应对。一方面,我们应制造和推出大量的高品质的文化产品,以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的文化娱乐需求;同时在文化管理和运作机制等方面积极地更加坚定不移地执行改革开放政策,更积极地投入到世界大潮中。 模块四:文化产业模式 (一)简单模式 1、简单的文化产业模式由生产者、()和()三个要素组成。由于文化产业出产的是“意义”性产品,而意义是需要有人()才能让社会公众对其独特性价值有所理解和接受;这种理解和接受的过程,就是一般所说的()。由此可见,在文化产业的生产者构成中,不仅需要有()的生产者,而且()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 2、如果没有意义解说者的()生产,文化产品的价值往往是不完整的,是难以为()所接受的;如果没有意义解说者,文化产品就不能实现()价值向市场价值的转换,因此未必有真正的市场。意义解说者就是使文化产品成为消费者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市场价值的()。

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的思考

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的思考[摘要]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作为解决 问题的一种举措,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开设“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凸显“为市场而设计”的文化创意产业驱动力,并在课程开设中尝试运用一些新的教学策略、方式等。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抛锚式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方式体验教育 艺术设计是迄今为止我国高校开设数量最多的十大专业之一。艺术设计专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其存在的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如何突破以美术为基础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局限的呼声也日益显现。为此,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开设了“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以下简称为该课程),凸显“为市场而设计”的文化创意产业驱动力,本文是开设该课程过程中对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的抛锚式教学策略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其章节内容首先涉及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界定、历史沿革、人才培养、发展前景等,其中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是一个重要的课程设计导向,其教学策略可以采取“抛锚式”。这种教学策略是美国温特比尔特大学开发的,要求建立在真实问题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问题被确定了,整个课程设计导向也就被确定了,犹如航船被锚固定或者说定位。 1.课程所要抛的“锚”。什么是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产业观念启蒙所要抛的“锚”呢?该课程的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导向,是基于对艺术设计教育历史和现状真实问题的反思。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直接脱胎于“工艺美术”,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该目录将原属“工艺美术”学科的7个专业(环境艺术、产品造型、染织、服装、陶瓷、装潢、装饰)合并为“艺术设计”专业,并将“工艺美术学”更名为“艺术设计学”。 据调研,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仍然还有许多院校或系科是沿袭美术教育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专业课程主体占优势的是素描、

《电影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电影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一、学分和学时 2学分。40学时(学期课)。 二、二、授课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一年级。 三、三、教学目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必修课。教学目的主要如下: (1)(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电影106年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轨迹,提高电影文化水平, 能在中学胜任电影鉴赏类课教学,并能指导中学生开展影评活动。 (2)(2)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党的电影方针、政策,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之精髓,认真鉴别西方电影理论、思潮,取其精华,弃其 糟粕。 四、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 1、1、课堂教学:32学时 2、2、课堂讨论:1次(2学时) 3、3、课外作业:2次 4、4、课后看片:不少于10部 5、5、课后辅导:每2周一次 6、6、复习测试:6学时 五、五、教学手段及教法建议 1、课堂教学要精讲多问,运用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教学相长。 2、课外看经典影片、争议影片时,教师要随堂指导;看前有提示;看中有评点。 3、坚持质疑、答疑,每学期至少质疑每个学生一次;要求并检查学生写的看片笔记。 4、尽量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尽快做出全课程的课件。 5、鼓励学生写小品、演小品、拍小品,鼓励每个班成立影评小组,多给报刊投稿。 六、六、考核方式 7、7、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40%。具体有课堂提问,作业,质疑,检查看片笔记,能在报刊发影评文章的,加分。具体形式由任课教师安排,每个学生应 有3次以上平时成绩。 2、期末测试:成绩占总成绩70——60%,考卷应由教研室统一命题,从题库中调一部 分,任课教师现出一部分。测试形式:闭卷、开卷均可。 七、七、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1学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本课程设置目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了解电影艺术理论在艺术理论中的地位,和文学理论的关系。 一、一、电影是一种重要的艺术。 二、二、电影理论应当进入高等师范大学课堂 三、三、学习《电影艺术概论》的目的 了解电影诞生及发展的历史 掌握电影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提高鉴赏、评论、创作电影作品的能力 培养电影教育、创作及理论人才 四、四、怎样学好《电影艺术概论》课 (1)了解电影是大众传播艺术,是舶来艺术 (2)要认真学习邓小平文化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党的电影方针和政策。

李思屈版《文化产业概论》复习资料

14、 15、 ① ② ③ ④ 16、创意阶级:发挥着创造新想法、新技术、新创意内容的经济功能群体 17、佛罗里达三 T 理论: Talent Technology Tolerance, 人才、科技、和宽容是床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创意尝 试与普通城市的本质区别。 18、创意城市和三 T 理论的启示: 首先,发展创意产业、建设创意城市要以人才为本,以吸引创意人才为工作重心。 其次,注重创意社区的建设,构建良好的创意氛围。 最后,创造宽松、自由的创造环境提高城市的包容性。 19、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的基本观点: ①未来世界国际冲突的根源是文化。 ② 文明的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有可能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李思屈版《文化产业概论》 文化产业理论由,本质论、发展论、经营 管理轮、对策论四部分组成。 文化的分类:两分法,物质、精神;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四分法:器物、制度、 风俗习惯、思想价值 文化三要素: 精神要素 (文化的精神内容) 、表达要素(文化的表现形态) 、规范要素 (人 们的行为准则为) 。 文化产业的定义:精神产品和服务说、内容产业说、版权产业核心说、工业标准说、文 化娱乐集合说。 创意产业:最早由英国提出,以创意为核心,以知识产权和科技、文化为依托的产业。 内容产业: 利用数字化手段和信息技术提供图像、 文字、 影像、 语言等内容服务的产业。 设计移动,互联网,数字技术等多个领域。 文化产品的基本特征:精神性、娱乐性、依附性。 美国文化产业理论:费斯克两种经济论,甘丝品味轮 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高新技术,在社会经济增长中占主导地位和起决定性作用的 现代经济。 文化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在经济发展中起导向作用, 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经济的特征: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 两种文化经济学: 文化的经济学研究,立足于传统经济学框架,对文化产业等文化经济现象尽享研究。 对文化经济的的研究,对文化产业等文化经济现象进行的研究。 文化资本: 能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文化价值, 是与经济资本、 社会资本相对应的一种 资本形 态。 文化资本的形态:具体的形态;客观的形态、制度的形态。 如何构建创意城市: 城市文化精神的建构和发展远景的建构。 城市品牌的创建。 市容建设与环境美化。 生活时尚的创意和生产。 13、

文化创意产业导论 教学大纲

《文化创意产业导论》教学大纲 1.课程的基本描述 2.教学定位 2.1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以产业经济学的视野建构,把产业经济学的一般性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殊性结合起来,在阐述文化创意产业基本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乃至全球的发展状况,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与市场、产品与价值链、结构与新业态、布局与规划、产业集聚与投融资、竞争力与国际贸易等。本课力求深入浅出,以丰富的典型案例为依托,以清晰的条理阐述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体系,在厘清文化创意产业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着重讲述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乃至全球的发展状况,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布局与集群、结构与新业态,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2 课程的主要特点 随着全球经济的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在当前全球经济的低迷时期,文化产业在拉动内需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关注。在我国,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对于满足人民

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用显著,同时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和渗透力,对于推动产业升级、拉动内需意义重大。 本课的独特价值在于跨越学科的樊篱,全方位介绍了该学科。适合提高编导专业同学艺术鉴赏、视频创意制作策划等方面的视野开拓和潜力挖掘。把开放性的理念引进课程。 2.3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教学、案例教学、以及新媒体授课等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讲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理念、路径、模式,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生态和产业管理等前沿理论;探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融合发展和创新生态构建等相关热点问题。文化产业的经济贡献总体来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其二,文化产业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其三,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汇流,以创新为内涵的新经济辐射带动传统行业升级。当代社会错综复杂,受到一连串相互矛盾的政策、实践和技巧的支配。这些矛盾在文化政策方面显得尤为强烈。学习中,在引导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课堂探讨和课余调研,鼓励学生以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尝试有针对性地运营微博、微信等新的社交平台,在操作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分析,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学习过程。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3.1 课程覆盖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汇总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 绪论:艺术概论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二、学习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 第二节艺术的认识本质 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本质 第二章:艺术门类论 第一节艺术的分类 第二节实用艺术与造型艺术 第三节表情艺术语言艺术与综合艺术 第三章:艺术发展论 第一节艺术的发展 第二节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节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第四章:艺术创作论 第一节创作主体----艺术家 第二节艺术创作活动 第三节艺术的创作方法与流派,思潮 第五章:艺术作品论 第一节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第二节艺术作品的层次与相关属性 第六章:艺术接受论 第一节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社会环节 第二节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教育 (二)基本要求: 通过《艺术概论》的学习,学生应能较系统,较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创作思想,进而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 32 学时,讲课 26 学时,实验 6 学时。

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 本课程课内外学时比例:4:1 ;平均周学时: 2学时。 1、教学方法:运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 2、本课程自学内容及学时:本课程需要自学中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中西方美术史、 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以及建筑、雕塑等知识。 3、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学习〈艺术概论〉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把理论学习看作 是学习艺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艺术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熟练的艺术技巧,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本功,这样将来才可能进行艺术创作或艺术表演。通过〈艺术概论〉的学习,学生应能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创作优秀的艺术作品。 4、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开卷,笔试。 (2)试卷分数:(按卷面100分30%)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 )试题结构:基础知识题30%,思维发挥题50%,辨析题20%。 (5)题型:填空,单项选择题,问答题,论述题。 (6)成绩评定: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5、试题样例: 一、填空题:1、艺术是由人类创造的(),是人类独有的()。 二、选择题:1、关于艺术发生的理论学说有许多种,其中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有()。 A泰勒弗雷泽 B普列汉诺夫 C席勒斯宾赛 D三者都有 三、简答题:1、简述原始艺术的发生过程。 四、论述题:1、你如何理解“艺术生产”这一命题? 制定人:审定人:

文化产业概论考试重点

《文化产业概论》 一、名词 1.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又叫版权或著作权,指著作人依法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 品享有的专有权利,一般包括使用权、受益权、署名权等。 2.文化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中各市场主体、客体要素之间的以文化经济联系为主要存在 形态和方式的基本经济联系和相互作用,及其对文化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 3.产业链:是指经济布局和组织中,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之间或相关联行业之间构成的, 具有链条绞合能力的经济组织关系。 4.文化市场结构:是指文化企业与文化企业之间在数量和规模上的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所 形成的竞争形式及其存在方式。 5.文化产业经纪人:文化产业的经纪人是指通过合法受托形式代理文化生产者商业活动与 利益、为文化生产者提供业务安排、合同签订、财务收支等服务的个人或机构,如画商、音乐经纪人公司、娱乐投资公司。 6.市场集中:是指文化市场上卖方和买方各自的数量及其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这是确定 文化企业之间竞争程度的一个概念。 7.价值链:是指企业在一个特定产业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它反映企业所从事的各个活动 的方式、经营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以及企业各项活动本身的根本经济效益。 8.文化企业行为:是指文化企业在市场条件下有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为了获取更 多的利润和更大的市场占有率,适应市场要求而采取的战略性行为。 9.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产量、价格、 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条件等方面达到的现实状态。 10.文化市场体系:是指各类文化市场有机联系的文化生态运动系统。包括文化商品市场、 文化生产要素市场、文化服务市场。 11.文化市场规则:是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立法机构和文化行业组织按照文化市场运行的客 观规律制定或沿袭下来的文化行为准则。它是一个由文化法律、法规、制度、政策和惯例组成的文化市场行为约束力体系,也就是制度性规则和运行性规则两类。 12.价值系统:从某项文化产业项目的角度来考虑某一文化企业的价值链,则文化企业的价 值链成为一个更大的活动群中的一环,这家特定文化机构的价值链存在于联结上游供应商、中游生产商和下游分销商的复杂价值链条中,迈克尔·披特称其是“价值系统”。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大纲.doc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00000000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知识在数字媒体艺术各领域以及制作数字艺术作品的各环节中均是不可或缺的 知识基础,所以本课程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向学生介绍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由此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 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 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 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 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研究和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特点、 时间和空间特性、交互性、自由、开放等特性。 二、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 32 课程总学分: 2 序号课程内容三、课时分配学时分配 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1 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 6 6 0 2 二、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8 8 0 3 三、走向数字艺术的动画艺术8 8 0 4 四、媒体包装中的数字化变革 4 4 0 5 五、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6 6 0 合计32320

四、适用专业及年级 本课程适用于数字媒体专业大学三年级 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意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掌握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的界定,以及数字媒体艺术在电影、动画、媒体包装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变化。知晓新媒体的相关理论知识。 课程教学要求: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了解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 (一)知识目标 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了解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 关联;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 (二)能力目标 在制作各类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之时(例如二、三维动画、网络游戏、虚拟现 实作品等),掌握作品在制作过程中的相关理论知识,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创作,为创作出优秀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勤于了解所学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的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操。 六、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理论部分

文化产业概论大纲

文化产业概论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文化产业概论》是是为培养和检验应考者的文化产业概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化产业专业必修课。 在当前文化产业大力发展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管理和经营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因此文化产业的策划、管理人才非常缺乏。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建立文化产业的观念,了解文化产业化的发展现状;较熟练地掌握艺术文化鉴赏能力、文化行业的观察和把握能力;初步掌握文化项目的创意、策划和经营能力,文化项目和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文化与文化产业 正确地理解文化产业理论的基本概念,是掌握文化产业理论的基础。在本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文化产业理论中最重要的几个概念:文化、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事业等,从而掌握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理解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和文化产业理论发展的基本概况。 考核要求: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领会:文化的分类法:两分法,三分法,四分法。

识记:1、文化三要素:精神要素(文化的精神内容)、表达要素(文化的表现形态)、规范要素(人们的行为准则为)。 2、文化产业的定义。 3、创意产业的定义。 4、内容产业的定义。 (二)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识记: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1、产品的精神性。 2、消费的娱乐性。 3、产业的依附性。 (三)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领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 1.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文化产业是先进文化的助推器。 3、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第二章文化产业与文化经济 20世纪末以来,文化因素越来越多地渗透进经济活动,使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形态和动力,逐渐形成了被称为文化经济的重要形态。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考核要求: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题目: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振兴与发展 ——以影视文化产业为例 学 院 管理学院 专 业 公共事业管理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4年1月1日 装 订 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振兴与发展——以影视文化产业为例 摘要:影视文化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对外传播影响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和现状的分析,以影视类文化产业为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促进中国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突破文化创意产业的瓶颈,实现振兴。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文化创意泛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而出的作品。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但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借助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升。 延伸至产业领域,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基于文化创意作品,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是要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而影视文化创意产业横跨电影业、广播电视业等多个行业,与音乐产业、时尚等产业又相关。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影视文化创意产业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产业、核心产业,也是最为活跃和最为复杂的产业。所以说,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2005年就有统计显示,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每天创造着220亿美元的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占全球GDP总量超过7%。因此,文化创意产业被冠上“朝阳产业”或者“黄金产业”的称号,各国政府都鼎力支持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该产业的发展乘风破浪。 我国的创意产业萌芽于2005 年,随后的2006 年成为中国创意产业的元年,同时也是创意产业广泛普及并开始为更多人所关注的第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首次将“创意产业”写入其中。以此为指导,各地也纷纷制定扶持创意产业的各种政策,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逐渐孕育,发展实践不断推进。2009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计划》有明确表示将重点支持文化创意等产业,表明创意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以影视业为例,中国影视业起步较晚,而且无论从资本积累、创意生产,还

(完整版)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模版

青岛胶南珠山职业学校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影视艺术概论课程类型: 基础课 适用专业:广播与影视主撰人:殷兵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影视方向)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原理,熟悉影视艺术的发展历史,并了解影视制作的生产流程,熟悉各种影视设备的原理及基本操作,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课程从影视艺术本质、影视艺术发展历史、影视生产规律、影视前后期设备操作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从影像诞生历史、影像视听语言发展、影像产品分类、现代影像特征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本质及生产规律,通过对影视前后期设备的使用,熟悉影视设备的原理及基本操作,能鉴赏不同影视片的艺术表现手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影视艺术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了解:影视艺术基本原理及影视艺术的发展史。 理解:影视基本特性、传媒特性和发展趋势。 掌握:影视艺术的一般理论知识和创作过程。 2、能力要求: 增强影视审美能力和批评能力

三、学时分配 绪论:中国电影电视发展之路(2学时) 教学内容: 1、中国电影的发展 2、中国电视的发展 第一章影视艺术基本概念(4学时) 一、教学内容: 1、艺术的本质和影视艺术的特征 2、影像和镜头的概念 3、影视声音的概念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的本质和影视艺术的特征 2、理解影视艺术相关的基本概念性的东西 3、理解影视声音的概念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影视艺术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声音的构成及声画关系 第二章、影视创作(4学时) 教学内容: 影视创作的概念 影视创作流程及编剧、导演、表演、摄影、摄像的概念和操作教学重点:

《文化产业概论》教学大纲

《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文化产业概论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考核类别:考试适用对象:大学本科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总学时、学分:32学时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作为二十世纪中后期崛起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并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和支柱产业。文化的产业化是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 展的大趋势。学习这门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事或发展文化产业这种观念。教 学课程对一系列文化产业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梳理,使学生们能够了解当今文化 产业在国内和国外的发展现状。学生们在掌握文化产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渐 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兴趣点,为毕业实践工作的明确起到指导作用。 二、课程教学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促进文化产业发 展,全国掀起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潮。高校开设文化产业这门课程就是要让 在校的大学生们了解当今世界发展潮流。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文化 产业的观念,了解文化产业化的发展现状。要求学生能够在掌握文化产业的理论 基础上,学会如何运用所学,能够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对文化产业的基础知识有 一个巧妙融合和灵活处理。 三、先修课程 适合大二以上的学生学习,授课对象要求对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 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已经初步具有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相关知识。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重点:现今世界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特点和趋势等问题,以及文化产业

一些重要领域的相关知识点。 难点:(1)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密切关系和区别 (2)区域文化产业战略与空间规划 (3)文化产业集群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老师讲授基本知识点;学生收集、整理资料,了解文化产业具体的几个重要领域部门(如,和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广告业,报纸、期刊和书籍产业等等),并给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所研究的文化产业领域,进行讨论。 六、课程教学内容 导论文化产业相关概念与学科建设(2学时) 1.教学内容 (1)文化产业及相关概念; (2)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3)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 2.重、难点提示 (1)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 (2)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和特征; (3)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的关系; (4)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 第一章世界文化产业概况(4学时) 1.教学内容 (1)世界文化产业的理论流派; (2)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3)美国文化产业; (4)日本文化产业; 2.重、难点提示 (1)文化工业的特征; (2)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