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人教版必修二: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案】

最新人教版必修二: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案】

最新人教版必修二: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案】
最新人教版必修二: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案】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习目标: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2.探究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3.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素养解读:1.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角度,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和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重点)2.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垄断组织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掌握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史实。(易混点)3.探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其形成的过程。(难点)

[知识梳理]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条件

(1)欧美各国科学家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2)19世纪中后期,科学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

2.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

①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和电动机相继研制成功。

②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

③“电”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二、垄断组织的出现

1.条件

(1)工业部门的变化: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

(2)工业结构的变化: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3)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由于工厂规模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增加,引起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

2.目的:为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

3.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自由竞争原则,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

4.影响: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世界市场的发展

1.条件

(1)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2)交通通讯: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2.主要途径

(1)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2)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资本。

3.表现

(1)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非拉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经济上

①世界贸易额增长:1870年以后的30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

②国际分工明显:粮食和原料生产集中于亚非拉,工业生产集中于欧美国家。

4.影响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的近代化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

[释疑解惑]

[图解历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图示巧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成就

[名师点拨] 垄断组织是指资本主义大企业之间通过兼并或相互联合的方式,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开始控制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产量、价格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而联合组成的经济联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形式。

[图示巧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思考探究:1900年后,美国许多大公司纷纷成立工业研究实验室,其中通用公司、杜邦公司的实验室成为现代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典范。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紧密联系。

[易错易混]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三部分,即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

[拓展提升] 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广义上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狭义上指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新航路开辟前,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已开始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地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图示巧记]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探究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一

史料二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①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②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史料三发展成为垄断组织后,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自然会③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时,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能够④使科学技术的研究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从而取得新的成果,运用于生产之中,这一切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

史料四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⑤从1870

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⑥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思考:(1)依据史料一图片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有哪些?主要发明于哪几个国家?

(2)依据史料二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3)依据史料三,分析垄断组织的影响。

(4)依据史料四分析世界市场发展的表现及其影响。

[信息解读] 史料一:从图片内的文字信息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主要集中在电和内燃机的使用上。发明国家主要是德国和美国。

史料二:①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特点。

②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巨大的成果。

史料三:由③④分析垄断组织的影响。

史料四:⑤“增加”、⑥“加强”分别说明世界市场发展的表现。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依赖加强,推动了整个世界向近代社会转型。

[尝试解答](1)成就:电的广泛使用和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主要国家:美国和德国。

(2)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取得巨大成果。

(3)垄断组织资金雄厚,采用最新技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有计划地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4)表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国际分工的扩大。影响:推动了整个世界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①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得

到生动体现。

②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部门。

③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④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俄国、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2)影响:①从经济结构来说,产生了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等,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②从生产关系上来说,出现了垄断及垄断组织,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③从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来看,国际垄断组织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侵略扩张的步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整个世界的经济成为一个整体。

④从世界关系格局来看,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世界力量对比的格局发生改变,帝国主义矛盾趋向尖锐。

【典例】早期殖民垄断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874年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形成。下列关于前后两种“垄断”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B.实质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C.都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D.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审题指导] ①定时空: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所形成的两种不同的垄断形式。

②抓关键:下列关于前后两种“垄断”类型的表述。

③调储备:早期殖民垄断公司东印度公司是商业垄断资本的代表,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垄断组织是工业资本的代表。工业资本是生产性资本,而商业垄断,实际上是一种贸易垄断,属于分配阶段。

④析选项:

选项排查分析正误

A项后者和前者没有继承关系,前者是政府操控的,后者是

私人的

错误

B项

英国东印度公司仅是贸易代理机构,没有从实质上改变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后者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

部调整

错误C项

自由资本主义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早期殖民垄

断公司出现在其之前

错误D项

早期殖民垄断公司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促进世界

市场进一步拓展,19世纪垄断组织对外进行资本输出,

推动国际贸易发展,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正确[答案] D

(1)没有注意到时间信息。

(2)不能把垄断形式的变化同工业革命的大背景相联系。

[问题延伸] 根据上题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联系与区别?

[提示]联系

①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

②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③工场手工业为工厂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垄断组织是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2)区别

[深度思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1)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随着其产生、发展,原有的区域性市场不能满足其需求,这就必然促使资产阶级走向世界、不断地开拓市场。

(2)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16~18世纪的

荷兰、法国、英国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使得非洲沿海地区、美洲大部、亚洲沿海地区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中期的英、法、美等国殖民扩张迫使亚洲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末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3)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助推剂。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和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能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在英、法、美、德等国普及,这驱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其结果是,资本主义工业国用廉价的商品征服了许多资源丰富、市场潜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垄断组织的产生、跨国公司的发展、资本的国际流通促成世界经济联系更为紧密。

(4)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这在19世纪尤为明显。蒸汽机车和轮船、汽车的出现和发展,使世界各地商品流通速度日益加快、贸易范围不断扩展。电报、电话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更加便捷。

2.影响

(1)积极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有利于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先进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和瓦解着各国传统的旧的经济结构,推动了人类近代化的进程。

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④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今天世界经济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贸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

(2)消极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充满着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残酷殖民掠夺和奴役,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建立在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落后国家的剥削与压迫基础上的,是一种很不公正、很不公平的经济现象,也是当今世界不合理经济秩序的根源。

[家国情怀]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

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等。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使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合法化。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加剧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这是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4.中国近代科技进一步发展

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也传播着进步和文明,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课堂归纳小结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电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

(2)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3)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的趋势,垄断组织出现。

(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题组1 第二次工业革命

1.“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它使美国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科技进步:电力和能源开发、材料和材料加工、通信和信息传递技术。”下列成就中属于其表现的是( )

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C.爱迪生发明电灯

D.西门子制造发电机

[解析]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由题目中的文字信息“美国”“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电力和能源开发”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灯的发明,故C项正确,西门子是德国人。

[答案] C

2.近代以来,世界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下图中c 所示的交通工具是( )

A.轮船 B.火车 C.汽车 D.飞机

[解析]根据图片分析,a、c所代表的交通工具出现于1900年以后,应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从速度可以判断a是飞机,c是汽车,故C项正确。轮船、火车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交通工具。

[答案] C

3.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区别在于( )

A.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

B.各种新发明层出不穷

C.带来社会生产力巨大飞跃

D.社会生产关系随之发生变化

[解析]两次工业革命都是生产技术的革新,都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调整,都涌现了诸多的发明,排除B、C、D三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成果大都是工匠和技师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真正结合,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4.工厂制和垄断组织出现是近代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

A.推动了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适应了社会化生产的需要

D.杜绝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解析]工业革命后,从手工工场变为机器大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垄断组织,无论工厂制还是垄断组织,他们都适应了资

本主义社会化生产的需要。

[答案] C

题组2 世界市场的发展

5.“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性市场②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③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④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世界贸易额急剧增长,世界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各地之间的交流与信息传递,交通工具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也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综合分析可知,②③④均符合史实。①不符合史实,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故选C项。

[答案] C

6.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

A.电气化生产模式在全世界得以实现

B.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地的扩展

C.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解析]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建立,这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这也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答案] D

课后作业(八)

一、选择题

1.19世纪30、40年代是由电瓶供电的“弱电”时代,而到19世纪末则进入到了由机械能转化成电能供电的“强电”时代。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技术是( )

A.发电机的发明B.电动机的创制

C.电磁感应的发现D.内燃机的发明

[解析]机械能转化成电能是由发电机完成的,故选A。电动机是对“强电”使用的结果,B项错误;电磁感应的发现是理论创新成果而非技术,C项错误;内燃机与“强电”无关,D项错误。

[答案] A

2.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工业化成果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如图现象直接源于( )

A.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B.蒸汽机车的发明

C.发电机的发明和运用

D.化学工业的发展

[解析]根据漫画中的“汽车”“油”可以得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故选A;蒸汽机车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B项错误;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与漫画的“油”无关,C项错误;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但与“汽车”“油”无关,D项错误。

[答案] A

3.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 )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专利数目剧增,这与德国政府重视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A项“海外市场”,材料无从体现;B项“遥遥领先”,不符合史实;D项“引进他国技术发明”,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故选C项。

[答案] C

4.导致石油开采业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和陆空交通工具发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远洋轮船的出现B.飞机的出现

C.汽车的出现D.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创制并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出现汽车、飞机、远洋轮船,带动了石油开采和化工产业,故D项正确。

[答案] D

5.《全球通史》说:“(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A.兴起于重工业B.电力的广泛使用

C.欧美国家同时发生D.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实验室”“配备着”“科学家”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故选D项。A、B、C三项所述与材料不符,均排除。

[答案] D

6.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后,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此,某中学开展了名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社会的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以下哪些事实证明他们的观点( )

①艾克斯雨天穿着塑料雨衣②爱丽丝与鲁尼谈话不用面对面地进行③梅西从法国乘坐火车去德国④摩尔根家族开始投资石

油工业,获利丰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火车的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③。

[答案] D

7.1863年,赫斯特染料厂总共只有5个工人,到1912年达到7700人,其中包括380名熟练的化学家和工程师;巴登苯胺苏打厂,在1875年拥有工人885人,到1914年达到11000人,这些化学工厂后来成为整个工业帝国——“法本化学工业公司”的中心。这一现象反映了德国( )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B.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

C.科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D.化学工业成为支柱产业

[解析]根据材料数据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出现了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趋势,大企业时代到来,故A项正确;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推动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根据材料“染料厂”“巴登苯胺苏打厂”“法本化学工业公司”等信息,凸显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化学工业的崛起,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化学工业的发展壮大问题,非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化学工业在德国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

[答案] A

8.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 )

A.垄断组织出现

B.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C.化学工业建立

D.汽车制造业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

[解析]解题时注意关键词“工业生产结构”。A项是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C、D两项是新兴产业,是生产部门,而非生产结构;

第二次工业革命重化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答案] B

9.下图所示的信息,可以反映出( )

①英国“世界工厂”地位被赶超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日益增强③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④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图中信息反映的是1820~1913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经济体的发展概况,联系当时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对各国的影响,依据图中所示,可以得出①②④的信息表述正确。世界市场的孕育于新航路的开辟后,早期殖民扩张时期,故③错误。

[答案] B

10.下面是美国钢铁业统计情况表,下列选项中对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

B.企业的生存环境有所好转

C.私人垄断时代的到来

D.工厂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

[解析]1870年是本题的题眼,因为1870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的时间,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私人垄断时代的到来。另外从企业总数、工人总数下降而产量和投资额成倍增长亦可看出垄断的效益,故C项正确;A、B、D三项所述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均排除。

[答案] C

11.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话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这一材料表明( )

A.电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世界市场形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范围非常广泛

C.电力技术的应用使人们之间联系更加方便

D.通讯技术是电力应用的标志性成就

[解析]“加强了洲际联系……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说明电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世界市场形成,故选A。“无线电话的普及”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B项错误;“人们之间联系更加方便”显得表面化,C项错误;这一材料评价电力应用的影响,而不是“标志性成就”,D项错误。

[答案] A

12.下图是近代以来世界工业生产发展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a时期美德工业优势越来越大

B.b时期的发展得益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C.a、b两时期的发展都得益于科技进步

D.该图体现了全球各地联系越来越强

[解析]a时期英国工业优势明显,故A项错误;b时期的发展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a时期的发展得益于工业革命,

b时期的发展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C项正确;全球各地联系越来越强,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C

13.下列两幅图片最能形象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工厂制度的形成 B.世界市场的出现

C.垄断组织的形成 D.殖民体系的扩张

[解析]题中两幅图片的寓意分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大鱼吃小鱼和列强对世界的瓜分,这两种现象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垄断阶段表现尤为突出,故选C;工厂制度的形成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A项错误;世界市场最早出现于新航路开辟之后,B项错误;殖民体系的扩张开始于新航路开辟之后,D项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材料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