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项脊轩志》里的别样精彩

《项脊轩志》里的别样精彩

《项脊轩志》第二课时

授课人:胡俊

目标:

知识能力:感受作者对“项脊轩及人”的“一往情深”。

学习作者于平淡处见真情的写作手法。

过程方法:培养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之中感悟到作者“情之至,志之坚”。

重点、难点:对文本深入解读的能力。

考点:细节描写、以小见大的作用。

方法:合作、讨论、探究

过程:

一、导入:

“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

王世贞

"予读震川之文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来事无巨细,惟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

(黄宗羲《张节母叶孺人墓志铭》)

二、自由探究:

1、带上慧眼于一二细事中寻找其“一往情深”之处。(自由朗读,找出你认

为深情的句子)。

忆母亲:某所,而母……,以手叩门,“儿寒乎……”

祖母:“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于此,大类女郎也。”“以手阖门……”;“顷之,持一象笏至”,“他日汝当用之”,饱含老祖母对

孙儿的支持与希望。

妻:“时至轩中”红袖添香,“凭几学书”陪侍身边。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作者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又强烈震撼着内心深处的情感。

明确:老师补充,师生合作完成“情深”之概括。

2 、四字成语概括你慧眼中看到的“深情”:

展示板书:

以小见大

小轩嘘寒问暖大爱

垂问勉励

伉俪情深

细节描写

3、表现手法:细节、以小见大。

小结:这是归有光眼中的深情,也是同学们慧眼中看到的浓浓深情,这深情浓厚,但不激烈,更多的是于日常生活的小事着手!简简单单却真真切切,这一切的“深情”都有一个“见证者”—“小轩”!“小轩”里的家长里短见证了作者的“大爱”。

三、发散思维、合作探究:

1、初探:写作意图与情感(亲情?怀念?悲情?)

2、质疑:

此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作者19岁所写,一部分为32岁时所写?结合作者生平,19岁写的部分是什么情呢?32岁写的部分又是什么?能不能读出一些不一样的情呢?

(志气、希望)

展示课件省略的部分及作者的生平

资料一:7岁入学,9岁能文,14岁应童子试,20岁以童子试第一名补录苏州府学生员,而后六次应乡试,才于35岁中举人第二名,其后八次参加进士考试未中,60岁中进士得以跻身仕途,66岁病故于任上。

资料二:省略的部分【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3、探究:师生合作探究,深入解读文本,从文中找出依据!

“借书满架……”

“余扃牗而居……”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小结:

无论是19岁写作时的意气风发,对世俗偏见的高度蔑视,还是35岁人到中年对亡妻和过往的怀念,无不“一往情深”。而这“一往情深”之处并不是大起大落,轰轰烈烈,更多的是于平淡无形中见真情!真可谓“情到深入归平淡,平淡之中见至情”。

四、堂堂清之拓展延伸:

黄宗羲从中读到“一往情深”,王世贞读出“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的文风,那么同学们读到了什么呢?(自由发言)

五、作业:

学习本文细节描写的手法,以“那老屋”为题写一篇随笔。

六、板书设计:

见上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