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考研专业课总结

考研专业课总结

考研专业课总结
考研专业课总结

考研专业课汇总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一、商品二因素

1.(名解)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包含实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

和价值的统一。

2.(名解)使用价值:物品的有用性或他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

有用性。

3.(辨析)商品的使用价值比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要复杂得多:(1)他必须是劳动产品的

使用价值;(2)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针对生产者自己有用,而是针对他人、针对社会有用的;(3)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4.(名解)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

关系或比例。交换价值指的是当一种产品在进行交换时,能换取到其他产品的价值。交换价值是通过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此商品的价值。

5.(解答)商品交换是的数量比例即交换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通过效用进行评价的观

点是把使用价值混同于交换价值,是错误的;供求关系只会影响商品交换的比例,而不能决定这个比例)两种商品相交换所形成的比例,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各商品能按一定比例交换是因为彼此有相同的价值。

6.(名解)价值:把商品的不同使用价值舍去,即撇开商品生产中投入劳动的不同具

体形式,那么,不同形式的劳动都化为一般人类劳动,也就是指在产品生产中所耗费的人的体力和脑力。这种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就是价值。

7.(解答)商品的二重性及其对立统一关系: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二者统一

于:商品能够作为使用价值之前必需证明他有价值;商品能够作为价值之前也必须证明他具有实用价值。二者对立于:实用价值和价值是互斥的,一个人不可能既占有价值又占有使用价值。

二、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名解)具体劳动:也做有用劳动,是人们在一定的具体形势下进行的劳动。包括人们

的劳动目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操作方法和劳动结果五个要素。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2.(解答)具体劳动不仅是商品生产条件下所必须的,而且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久

性条件。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属性,不以社会形态的变化而转移,但是,具体劳动的种类的规模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首先,随着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加强,具体劳动种类相应变化;其次,社会形态改变、生产关系变了,人们消费结构变了进而影响具体劳动的变化。

3.(辨析)具体劳动生产出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标准:在生产实

用价值的过程中,生产者的具体劳动只是改变着物质基质的形态,这种基质的改变还要

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只有具体劳动作用在某种自然物质上,才能生产出一定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

4.(名解)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和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它主

要是形成商品的价值。

5.(辨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统一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种劳动:生

产商品的劳动,从指出的具体形式方面讲,是具体的有用劳动,他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从都是作为人类共同的脑力和体力支出方面讲,又是抽象的误差比的人类劳动,它形成了商品的价值。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

1.(解答)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即价值增殖的过程。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首先要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考察。价值形成过程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又是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的过程,而这两重过程是以劳动二重性为基础的。其次,要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增殖的过程来考察。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持续到这一点,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那就是价值增殖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做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做剩余劳动时间。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支付劳动力价值。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使用创造的价值量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资本家按商品价值卖出商品,不仅收回了资本价值,同时获得了剩余价值。至此,剩余价值得以产生。2.(名解)剩余价值:雇佣工人在剩余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

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3.(名解)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只是变

换它的物质存在形式,其价值只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这一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4.(名解)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劳动力的使用过程,不仅创造出相

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能创造出一个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由于这个过程价值量发生了变化,是一个可变量,因此叫做可变资本。

5.(解答)资本的本质:机器、厂房、原材料以及劳动力等都只是资本的存在形式,但不

是资本的本身。所谓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资本是手段和工具,是将资本与这些物混为一谈了)这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资本家剥削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的关系。这是资本的最深刻本质。

6.(解答)剩余价值生产的分析: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中,只是变换它的物质存在形式,其价值知识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这一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劳动力的使用过程,不仅创造出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能创造出一个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由于这个过程价值量发生了变化,是一个可变量,因此叫做可变资本。剩余价值产生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只是将价值转移到新的商品当中去,不发生增值。机器、厂房、

原材料以及劳动力等都只是资本的存在形式,但不是资本的本身。所谓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资本是手段和工具,是将资本与这些物混为一谈了)这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资本家剥削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的关系。这是资本的最深刻本质。

7.(解答)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生产方法:

第一、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因为,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须降低工人及其家庭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为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须提高生产生活资料生产部门以及与生活资料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当上述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时,生活资料价值便会下降,劳动力价值随之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第二、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

指在生产工人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是一定的,而通过延长工作日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原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一定的基础上,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是坚决越长,资本家扎缺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通常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但是,靠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有限度的,即生理条件的限制和社会道德因素的限制,资本家想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而工人为保护自己的劳动能力不受残害和破坏,要求维持正常的劳动时间,因此,工作日的长短,取决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结果。

第三、二者之间的区别于联系:

首先,从结果和本质上来看,两种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一致的,即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其次,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任何形式的资本主义生产,都必须把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否则就不能生产剩余价值。同时,只有工作日分割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才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再次,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微小,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主要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广泛应用于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逐渐成为主要的剩余价值方法。

8.(解答)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

的实质;(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3)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

9.(解答)资本积累的原因: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

叫做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有其客观必然性:一则它是由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无限贪欲决定的,是剩余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再则,他是有竞争规律决定的,竞争时迫使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10.(解答)资本积累的决定因素:第一、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第三、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第四、预付资本大小

11.(解答)资本积累对工人的影响: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以集中到

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则只占有少部分社会财富。随着资本积累,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即一极是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极是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小部分。而且随着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会引起大批量的工人失业,加剧工人的贫困程度。

第一、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了解):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他们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生产技术越高,每个劳动力所支配的生产资料数量越多,反之越少。这种有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叫资本有机构成。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

第二、造成相对人口过剩:相对人口过剩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必中日益增加,可变资本相对下降,从而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日益相对的减少,结果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失业人口,便形成了相对人口过剩。由于相对人口的大量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强对在业工人的剥削,迫使工人接受较低的工资和比较差的劳动条件,同时也会使工人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加强。而且过剩人口的存在,使得工人不得不主动的接受新技术培训,以适应较高资本有机构成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

第三、引起贫富两极分化: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一方面,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量资本家手中;两一方面,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的生活却极不安定,工作没有保证,失业人口有时大量增加,许多人陷入待救济的贫困境地。尽管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工人的生活资料不断有所增加,但是工人所得到的工资在新创造的价值中所占比重在下降,资本家榨取的剩余价值的比重却在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资本积累会导致相对人口过剩,贫富两极分化,从而会使工人陷入生活贫困的状态,而且被剥削的程度较之以往更加严重,极大阻碍了工人阶级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名解)平均利润:平均利润是指以预付资本大小按平均利润率计算归每个生产部门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根据资本的大小,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平均利润仍然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2.(名解)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指能提供平均利润的价格,它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的。

3.(解答)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不同的生产部门具有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和不同的资本周转速度,因而等量资本投资于不同的生产部门,会得到高低不同的利润率。由于资本的本质要求是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所以各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追逐高利润必然展开竞争,竞争的方式是把资本从有机构成高而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有机构成低而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动。资本的流动必然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动,并由此进一步引起资本新的流动。资本的这种在部门间的流动直到不同部门的价格变动自发调整利润率趋于均衡、形成各部门相等的平均利润率时才会停止。所以,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和预付资本总额的比率。再有,平均利润率绝不是各部门利润率简单和绝对的平均,而是一种利润平均化的总的发展趋势。

4.(辨析)平均利润形成后,并不排斥各个部门内部少数先进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平均利润

形成,是把每一个部门作为整体,并以部门的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为前提的。至于在每一个部门内部,各个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以及生产条件仍然会有差别,他们的利润率也会有高有低。因此利润平均化过程,自始至终存在着部门内部各个资本家之间为了获得超额利润额进行的激烈竞争。

5.(解答)生产价格的形成:生产价格是由价值转化形成的。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所以,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经历了以下环节:(1)资本家的将本求利形成了成本价格。(2)资本家把其所得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使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3)资本家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行为使利润趋于平均化。(4)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了。商品按生产价格进行交换。由此,生产价格形成。

6.(解答)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别。在质上,价值是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的。生产价格则由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的,只是同资本相联系。在量上,商品价值量与生产价格经常不一致。但是,这种差别并不意味着生产价格脱离了价值,相反价值依然是它的基础或前提。

生产价格没有脱离价值,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1)从生产价格的形成看,生产成本本来就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在各部门之间重新分配形成的。因此,生产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形成的。(2)在数量上,虽然从一个部门看生产价格和价值不一致,但从整个社会看,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3)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价值的变动引起的。商品价值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变动,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变动,剩余价值的变动会引起平均利率的变动。

7.(解答)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有商品经济存在,它就发生作用,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其作用形式也会有所不同。

生产价格的形成,使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如下变化:生产价格形成以前,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这是因为,平均利润率规律要求商品不是按价值,而是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而波动的。

生产价格成为市场价格变动的中心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生产价格不过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的形成和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价值决定的。因此,由价格以价值为中心变动到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变动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只是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

8.(解答)利润率的分析及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叫做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一种比率。利润率时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由于全部预付资本总是大于可变资本,因此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程度。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1)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成正比(2)资本的有机构成:与利润率成反比(3)资本周转速度:周转次数越多,利润率越高(4)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与利润率成正比利变化,不变资本越省,预付资本越少,利润率就越高

9.(解答)平均利润率的变动趋势:

首先,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家为了追逐超额利润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就要不断的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各个企业、各个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进而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平均利润率下降。另外,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引起固定资本所占比重迅速增大,从而使全部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缓慢下来,从而使平均利润率下降。平均利润率下降并不意味着劳动者受剥削的程度减轻了。同样也不意味着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量的减少。因为平均利润率降低的同时,资本总量在扩大,一般的,利润量下降的同时利润绝对量在增加。

其次,存在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1)剥削程度的提高:导致剩余价值律的提高,从而阻碍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2)生产资料价值的降低:相对减弱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速度,阻碍平均利润律的下降(3)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压低劳动者工资,增加剩余价值量,也使得资本家会多用劳动力少用机器降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阻碍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4)国际投资核对外贸易的发展:输入廉价的生产资料,提高了剩余价值率;对外倾销商品,获得巨额利润,阻碍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最后,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内在矛盾的展开:

(1)生产扩大和价值增值的矛盾

(2)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

(3)人口过剩和资本过剩的矛盾

(4)加剧了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五、垄断(?)

1.(名解)垄断: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凭借其拥有的巨额资本、独特资源或专业技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形成对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的独占、操纵和控制。

2.(解答)垄断是如何产生的:从根本上说,垄断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因为:首先,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的集中。由于信用制度的发展,股份公司和联合企业的出现以及周期性经济危机中企业破产和分化的加剧,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其次,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垄断。当一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流通被少数大资本所控制时,就有了产生垄断的可能性;少数大资本为了避免竞争中的两败俱伤,必然形成垄断。当社会经济生活中垄断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时,自由资本主义就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

3.(辨析)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只是限制了自由竞争,但没有也不能消灭竞争:(1)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垄断,仍然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家都是为了追求高额利润,这样就决定了他们之间在利益上会存在矛盾和冲突

(2)无所不包的纯粹垄断是不存在的:a、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b、垄断组织间的竞争;c、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4.(解答)垄断的表现: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资本家获得的不是平均利润,而是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垄断利润:a、垄断资本对国内雇佣劳动者的剥削;b、垄断资本对国外国家的雇佣劳动者的剥削;c、垄断企业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占有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d、垄断组织利用控制的国家机器,把国家的一部分收入转化为垄断利润;e、垄断组织通过不等价贸易,对殖民国家剥削和掠夺,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组织通过垄断价格实现垄断利润: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家和垄断低价。

5.(解答)垄断资本家不能任意地规定垄断价格原因是:第一,受竞争规律的制约。在垄断条件下仍然存在着竞争,如果某垄断资本家把垄断价格规定得过高,竞争对手就以较低的价格抛售商品,夺取市场。第二,受供求规律的制约。某种商品价格定得过高,其他企业也会增加生产同类商品,或者生产这种商品的代用品,从而使这类商品增多,结果使这种商品价格下降。第三,受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制约。商品的垄断价格定得过高,超过了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会使商品积压,结果仍然会使过高的垄断价格下降。所以,垄断资本家在制定垄断价格时,既不能背离商品价值太远,同时必须对市场容量进行估测,然后再确定产量与价格的对比关系,而不能任意定价。

6.(名解)垄断利润:垄断企业凭借对生产要素、技术专利、品牌等排他性的独占全和市场实力获得的高额利润。

7.(名解)垄断价格: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为了从产品的销售中获得的高额利润,凭借其在生产和销售中的垄断地位指定的一种价格。

8.(解答)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是否依然发挥作用:垄断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依然发挥作用。原因是:(1)垄断利润是通过垄断价格而获取的。垄断价格的确定,不可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价值仍然是价格的基础。(2)垄断价格并没有也不可能增加商品的价值总量,垄断价格出现以后,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3)垄断利润仍然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可见,垄断利润的获得不过是把其它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转移到资本家手里,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破坏。所以,垄断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依然发挥作用。

9.(解答)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与传统意义上的竞争不同点:第一、竞争的目的不同:自由竞争为了获得平均利润,垄断竞争为了获得垄断利润;第二、竞争手段不同:自由竞争通过价格竞争,垄断竞争采用非价格竞争;第三、竞争的范围不同:自由竞争主要是国内经济领域,垄断竞争扩展到了国外;第四、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自由竞争不是非常激烈,垄断竞争更激烈持久,破坏性更大。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名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我们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半封社会的国家,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那个阶段。

2.(解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确认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其客观依据。首先,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等一系列情况决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社会主义只能处于初级的、不发达阶段;其次,是由我国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性质决定的。从生产关系看,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的同时,为了更好的发展和平衡我国的经济,我们还必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发展,允许其他非劳动要素参与分配。从上层建筑看,尽管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但我们的政治体制还有待改进,这些都说明,改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任务还是长期的、繁重的。

我国之所以要经历一个长时期的初级阶段主要原因是: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2)就显示的国情来看,我国至今还未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

3.(名解)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所处的地位、所占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居于支配地位的所有制性质,决定该所有制结构的性质。(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联合劳动者共同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的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所有制。)

4.(解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并不是简单意义上公有制在数量上占有优势,而且要更注重对经济主导的控制力。

实行这样的所有制结构有其客观必然性:

首先,是由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虽然是社会主义制度,但就发展程度而言,我们还处在初级阶段、不发达阶段。从这样的基本国情出发,我们在公有制问题上需要注意两个方面:a、必需坚持公有制,因为共有只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b、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整体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才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单一的所有制结构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运行的基础,而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不同产权主体之间所有权平等交换的经济,它是以产权主体分散化、多元化为必要前提的。而在社会主义社会,这决定了生产资料应该分别归国家、集体和私人所有。因此我们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最后,在坚持公有制为主题的前提下,适当发展其他所有制经济,可以使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优势互扬,功能互补。(1)可以起到优势互扬作用:公有制经济可以更好的体现国家的政策意图;非公有制经济不需要国家投入过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2)功能互补:没有公有制经济,市场经济难以繁荣活跃,没有非公有制经济,市场经济会陷入剧烈震荡的恶性循环之中。只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才能使市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由此可见,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其他所有制经济,实现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功能互补,可以充分发挥两方面的优势,同时限制负面效应。这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5.(解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依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与这种状况相适应,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已是我国现实经济中客观存在的事实。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做到:第一、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二、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

第二、公有制经济的本质、实现形式及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是由劳动者在换社会或社会的部分范围内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获得经济利益。至于如何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则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不仅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要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为主体并不是简单意义上公有制在数量上占有优势,而且要更注重对经济主导的控制力。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所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关键是要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整体质量,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第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增强综合国力,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有重要作用。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公平竞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

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1.(名解)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对称,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

2.(名解)市场经济:以维护产权,促进平等和保护自由的市场制度为基础,以自由选择、自愿交换、自愿合作为前提,以分散决策、自发形成、自由竞争为特点,以市场机制导向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形态。

3.(解答)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这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而且,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逾越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就等于要逾越生产力发展的必经阶段,同样是不可能的。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因为:第一、只有经过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阶段,才能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发展社会分工,促进生产的社会化;第二、只有经过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阶段,才能促进技术进步,推动生产技术的现代化;第三、与自然经济以及旧体制下的产品经济模式相比,商品经济更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4.(解答)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还要存在发展商品经济,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原因如下:

第一、社会主义依然存在社会分工:随着科技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是商品经济存在的一个前提。

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各自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要求交换中获得等价补偿。这是商品经济存在的量一个原因:首先,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除了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外,还存在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其次,旧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身而言,共有直径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最后,从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或全民所有制经济内不看,由于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当代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还不是马克思设想的那种直接的单一层次的社会所有制,而是一种不成熟的全民所有制。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存在,是由社会主义内部的经济条件决定的。是由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条件决定的。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点和作用:特点:(1)它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制约着社会主义企业的行为。(2)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和企业之间,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的互助互利的合作关系。(3)社会主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作用: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促进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劳动消耗;优胜劣汰;更好的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5.(解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看,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从二者联系看:a、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b、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c、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都是把社会产品的生产当作商品来生产,通过市场交换实现经济联系的同一类型的经济,商品经济的内在规律也是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基础(2)从而这区别看:a、二者内涵不同: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关系的

总和。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b、二者强调的重点不同:商品经济是相对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它是讲劳动产品采取交换的商品形式,市场经济是相对计划经济而言的,它是指资源配置的方式;c、二者发展的时期不同: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6.(解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和特征

含义: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说,他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本身并不能区分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特征:(1)市场经济特征:a、利益主体多元化: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不同产权主体或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所有权平等交换的经济;b、企业行为自主化:所有企业都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c、经济关系市场化:竞争性市场是全部经济关系的凝结点;

d、经济管理法制化:一切经济活动方式和关系都要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

e、宏观调控间接化:这是市场经济运行在宏观调控方面的特征;

f、保障事业社会化:在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稳定机制。(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一些特征:a、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所有制结构不同:是以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下进行的;b、有分配制度上的差异而带来的后果不同:我国以按劳分配为原则,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兼顾公平,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可以防止两极分化;c、在宏观调控上的力度不同: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体制,我们又叫雄厚的资金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突出社会主义的优势。

第二、社会主义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

(1)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需要:

a、市场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

b、市场是价值规律借以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条件

c、市场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协调者

(2)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计划经济存在许多问题阻碍我国经济发展:a、计划手段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作用;b、计划经济管的过死,抑制了企业活动的活力和积极性。而选择市场经济可以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3)市场经济是效率较高的资源配置方式,加速经济的发展必须选择市场经济

选择市场经济更适应于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比计划经济更优越:

a、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作用层次少,决策快,效率高,具有灵活性

b、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与实施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因而利益直接,更富有活力和动力

c、市场经济具有强大的激励功能:趋利性导致竞争,从而起到激励作用,错进经济发展(当然,市场经济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4)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客观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却是的越来越明显,社会分工越来越国际化,要想进一步发展立于世界之林,必须要融入世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

(2)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3)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企业、市场和政府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企业是载体,市场是途径,政府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

(1)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3)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4)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5)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

(6)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7)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

1.(名解)市场体系:是指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相互联系的市场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

2.(名解)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指社会主义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

3.(解答)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第一、市场体系初步形成的主要标志:

(1)以市场作为企业的导向和以市场为基础价格形成机制基本实现

(2)多形式、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3)市场运行环境不断改善

(4)市场体系的竞争性和开放性不断增强

第二、我国市场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国统一市场上为真正形成

(2)市场运行秩序比较混乱

(3)市场发育不平衡,要素市场体系的发展较为薄弱

(4)市场组织化程度偏低,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

(5)市场中介组织发育滞后,缺乏水准较高的从事市场策划、资信评估、业务代理的中介组织,代理商和经纪人数量较少,质量比较差,市场服务功能也不完善

第三、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必须完善、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1)商品市场

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一是要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商品价格的机制,健全商品价格调节机制。二是要以批发市场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三是要积极培育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的大型商贸集团。四是国有商业和供销合作社要转换经营机制,在竞争中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总之,要根据商品流通的需要,构造大中小相结合、各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并存、功能完备的商品市场网络,推动流通现代化。

(2)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包括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和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

a、金融市场:即资金融通市场,包括以债券和股票为媒体、进行长期融资活动的资本市场,以及进行短期融资活动的货币市场。要培育和规范金融市场,就要规范股票的发行和上市,发展银行同业拆借和票据贴现,制止和纠正违法违章的集资等等。

b、劳动力市场:要培育和规范劳动力市场,就要广开就业门路;要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

动力向非农业转移;要允许公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劳动者依法合理流动;要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就业结构;要实施再就业工程,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c、房地产市场: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国家要垄断城镇土地一级市场,同时要加强土地二级市场的管理;要开征和调整房地产税费;要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等等。

d、技术、信息市场:发展技术市场,要实行技术成果有偿转让,通过开发、转让、容询、服务,以及技术入股、技术经济承包等多种形式,形成科技向生产和应用转移的技术市场体系。要引入竞争机制,保护知识产权,实现技术产品和信息商品化、产业化。

(3)发展和完善产权市场

加强对产权市场的管理包括立法管理、行政管理、行业管理、自律管理四个方面。市场产权市场的建立和运行,要依法通过资格认定,建立自律性运行机制,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责任,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监督。

第五、建立和健全市场体系的必要性:

(1)建立和健全市场体系,是充分发展商品经济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2)建立和健全市场体系,式转换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之成为市场主体的必备条件

(3)建立和健全市场体系,是国家实施宏观间接调控的必要前提

(4)建立和健全市场体系,是形成功能齐全市场机制的基础和资源合理配置的载体

4.(解答)社会主义市场商品流通:

(1)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含义:

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它表现为货币与商品交换位置,让渡商品使用价值,实现商品价值,最终使商品从生产领域经过商品流通过程进入消费领域。

(2)社会主义性质的商品流通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体现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单位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以及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社会主义互利互助关系。

公有制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交换,只有遵循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实行等价交换,使交换双方互利,才能正确评估公有企业对社会的劳动贡献,更好地调动它们的积极性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此外,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因而还存在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商品流通。它们是社会主义社会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是以促进生产发展,从而满足人们的需要为根本目的。

(3)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处于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地位,它对社会主义再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商品流通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商品流通部门同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密切经济联系,可以及时了解社会消费的要求和趋势,影响和指导生产的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可以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通过商品流通,在实现商品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劳动者为社会劳动创造的价值即盈利,其中一部分即可转化为积累资金。

第三,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促进社会主义分配的实现。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是根据按劳分配原则,通过商品流通部门的购销业务而实现的。国民收入分配中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最终实现,同商品流通也有密切联系。

第四,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有利于满足消费的需要。生产资料的流通,为生产部门提供生产的物质条件,满足生产消费的需要。消费资料的流通,为劳动者提供日用消费品,满足生活

消费的需要。

第五,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有利于促进全国经济联系的加强。

5.(解答)社会主义市场的货币流通:

第一、货币流通的概念:

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货币的独立运动。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反映。货币流通的规模、范围和速度,受商品流通的制约,货币流通的性质取决于商品经济的性质。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本质上是为全体劳动者利益服务的,它反映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互助合作关系。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货币流通,主要以银行、特别以国家银行为中心进行。

第二、货币流通形式和渠道:

我国社会主义货币流通有现金流通和非现金流通两种形式。现金流通,指直接以现金作为商品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运动,它是以银行为中心进行的。社会主义国家通过银行,有计划地投放货币和回笼货币来调节货币流通量,使之与商品流通量以及其他经济活动对货币的需求相适应。

我国投放货币的渠道主要是:

(1)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学校、团体向职工支付工资。

(2)商业部门、企业收购农产品。

(3)国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购买办公用品和支付差旅费,以及购买某些生产资料。

(4)国家通过银行投放货币作为农业贷款和支援贫困地区的拨款。

(5)城乡居民从银行提取储蓄存款。

(6)国家收购手工业品和废旧物品的货币支出。

我国回笼货币的渠道主要是:

(1)商品回笼,即商业部门通过销售商品收回货币,这是回笼货币的主要渠道。

(2)服务回笼,通过交通、邮电、文化娱乐和公用事业单位的各种服务事业的收费回笼货币。

(3)财政回笼,即国家向企业、居民征收各种税款。

(4)信用回笼,即银行吸收存款和收回各种贷款。

非现金流通,又称银行转帐,指收付款双方通过各自的银行帐户,用转帐结算的办法完成货币收付的货币运动。非现金流通是直接通过银行进行的,因而,货币流通不超出银行的范围。第三、货币流通的调节:

我国的货币政策,以发展经济、基本稳定币值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要保持币值的基本稳定,必须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调节货币流通量:

(1)要根据一定时期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通过有计划地投放货币和回笼货币,使货币流通量与商品流通量相适应。为此,最根本的是要控制基本建设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以确保社会商品需求与商品供应的平衡。要组织好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的综合平衡。

(2)要坚持货币的经济发行,避免财政发行。经济发行是根据国民经济增长的需要而增加的货币发行;财政发行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增加的货币发行。前者有物资保证,是正常的生产性的货币发行;后者没有物资保证,必然冲击币值的基本稳定,冲击正常的货币流通。(3)要加强现金管理,合理地限制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范围。国家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学校、部队等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除小额零星支付采用现金外,大额的经济往来,一律要通过银行转帐方式结算。

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一定时期内,要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

四、中国对外经济关系

1.(名解)对外经济关系:是指一个国家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总称。

2.(解答)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首先,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社会话的基础上出的。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质是开放的经济。

其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

再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2)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3)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经济素质和经济效益;(4)有利于加快发展和加快实现现代化进程

最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需要。

3.(解答)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和对外开放的新战略:

现在世界性的技术革命正以蓬勃的气势发展,对世界传统的工业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带来深刻的变革。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搞现代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把视野从国内范围扩展到国际范围,加强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有计划地引进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经验,借助国外的资金,资源、原材料,博采天下之长为我国所用,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第一、对外开放最主要的形式有:

(1)对外贸易:一国或地区同别过或地区进行商品和劳务的交换的经济活动,是一个国家国内贸易向国际的延伸。

(2)利用外资:要注意a、必须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b、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c、保证重点,提高利用外资的经济效益;d、改进投资环境,确保经济双方的经济效益

(3)引进技术:引进技术有特殊的作用:a、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成果可以节省研制和开发费用,弥补我国科研力量不足;b、通过引进技术,再加上吸收消化和创新,可以加速我国经济发展;c、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可以带动我国设备投资的扩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d、引进先进技术的过程,是向外国先进技术学习的过程,可以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

(4)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5)发展国际旅游业

第二、对外开放的新战略:

具体说,一是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加快对外开放发展的步伐;二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中国的对外开放需要在已有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做出战略性的调整和应对:

(1)战略原则:一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因为西方资本主义只是看中中国有潜力的市场,并不会真正的希望中国更加强大,我们只有依靠自己加速发展。二是国家利益原则。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世界大同,民族国家仍然是人类维护自身权益和谋取福利的基本单位,因此我们必须注重维护本国经济利益。

(2)战略对策:一是继续深化改革,切实深入体制里层。充分获得经济开放对我国带来的最大利益,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加强与国外的经济合作,提高中国企业自身发

展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力的能力。a、重视人力资源开发,要培养具有国际商业头脑和全球化经营战略的企业家;b、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依据国际管理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c、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三是应当把我国的对外开放建立在全球化过程中经济民族化的基础上,优先发展民族工业。中国应当正确处理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在大力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加速与全球经济接轨。

第三、我国对外经济应处理好五个问题:

(1)如何顺利度过贸易摩擦高发期。我国已经进入了贸易摩擦高发期,从国外经验看,贸易摩擦高发期不是短期现象,而将伴随经济发展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总体利益得以保障的前提下,如何将贸易摩擦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避免使之升级为贸易战,是未来对外经济关系中的重要工作内容。需要我国认真吸取历史上新兴大国崛起的经验与教训,深入分析并把握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发展的新趋势与新矛盾,在多边、区域、双边层面上,充分利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手段,保证我国顺利度过贸易摩擦高发期。(2)如何保障外部资源与能源供给的安全性。自然资源不足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对外部资源性产品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高。我国目前在全球主要资源产品市场上所占份额并不高,但在全球资源的新增需求量中,所占份额较大。例如,2004年我国占全球石油新增需求量的约1/3,国内市场需求的短期波动对国际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我国拥有采购外部资源的支付能力,未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如何保障海外战略资源的稳定供给;二是如何减少国内需求波动带来的价格冲击,降低海外资源采购成本;三是避免局部战争造成的海外石油和矿产资源的运输受阻。

(3)如何提高我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我国贸易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在产品国际分工的价值链中,处于低端的地位尚未发生根本改变。从根本上看,贸易结构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结果与反映,贸易结构的升级取决于我国各个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升级。因此,未来我国对外经济战略中核心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尽快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从目前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低端的产业分工地位,上升为以生产高附加价值的活动为主的地位。

(4)如何健全开放经济的风险防范机制。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的风险来源确有不同,我国从一个封闭型经济迅速转型为开放程度较高的经济体,最大的问题在于,目前防范风险的机制大多是针对封闭经济设计的,对于开放经济的风险认识尚不全面,对于如何防范缺乏知识与经验,防范开放型经济风险的机制很不健全。一旦遇到问题,通常的反应不是考虑如何完善风险防范机制,而是想着暂停开放进程甚至倒退,这样只会丧失发展机遇。当务之急是深入研究开放经济的风险形成机制,尽快完善适应开放型经济的风险防范机制。

(5)如何处理好中美经贸关系。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美国都仍将是我国最大的最终出口市场,处理好对美经贸关系十分重要。中美关系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贸易不平衡,这一问题有着深刻的根源,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美贸易不平衡不可能发生根本改变,未来中美经贸关系仍会在贸易不平衡的基础上展开。对于我国而言,如何化解顺差过于集中于美国的风险,如何处理好美方在由此导致的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上的压力,都是未来对外经贸关系中需要妥善处理的重大问题。

第四、我国发展对外经济的重要作用:对我国:1、有利于外相形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国外市场。2、有利于参与国外竞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世界:1、有利于和平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对维护和平起重要作用。2、遏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4.(解答)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

首先、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在于:第一,适应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第二,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第三,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实行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我国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必须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是指在坚持政治独立和经济自主的基础上,从本国的具体情况出发,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和资金,发展本国经济。

其次、我国发展对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

(1)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是这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对外贸易是联结国内外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它对我国社会经济的作用是:一是为现代化建设积累资金;二是调剂余缺,满足国内需求;三是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四是扩大劳动就业,促进经济的发展。

(2)对外资金交流。利用外资是指引进外国资金来从事国内建设或从事对外经济活动。改革三十年来,利用外资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弥补我国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引进先进技术;广开就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外贸发展。

此外,利用外资还在吸取先进管理经验,建立市场体制等诸多方面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对外技术交流。引进技术是指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从事国内经济建设的活动。引进技术的重要作用表现在:避免漫长的摸索过程,加快技术发展;节省研究和试制经费,提高科研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实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再次、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1)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方面,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扩大对外贸易。另一方面,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2)实施“走出去”战略。

最后、全球化时代改善对外经济关系的重大措施

(1)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确立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3)逐步确立外贸均衡发展的政策目标,完善外贸管理体制

(4)调整外援战略,带动我国产品出口和对外投资

(5)有序、有条件地开放资本项目,逐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6)以区域合作为突破口,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协调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一、正常商品、低档商品与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见课后习题)

二、有关垄断市场的三种情况的分析与比较(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及三者关系比较从书上总结吧)

三、福利经济学两大定理

1.简述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

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下的一般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这一定理充分肯定了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特征和优越性: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价格有效地自动调节经济活动,配置有限的稀缺资源。该定理也说明了市场机制在信息的有效利用方面的优越性。哈耶克甚至认为利用信息的效率是比配置资源的效率更为根本和更为重要的。

应该注意的是,这一定理需要严格的假设条件:真正完全竞争的市场;彻底的市场经

济)一切经济活动的成本和收益都在市场上结算;经济活动不存在外部性;以利己为目的的理性的人(具有理想的完备知识);信息的及时性、完备性和无成本。

此外,仅仅把关于完全竞争市场一般均衡的效率特征的定理说成是福利经济学的定理,是不妥的。因为社会福利不仅涉及效率,也要涉及公平问题。在把帕累托最优作为衡量经济制度和机制的标准方面,西方经济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2.简述福利经济学第二定律:在所有的消费者的偏好为凸性以及其它一些条件下,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都可以从适当的初始配置出发,通过完全竞争的市场来实现。该定理所要求的适当的初始配置状态,会由于财富再分配的困难而无法达到。

第二福利定理表明:1、如果我们希望实现某种帕雷托有效的配置(由社会福利函数产生),那么这种帕雷托有效配置是否可以通过自发的分散决策的市场机制来实现?第二福利定理的回答是肯定的,即市场机制加上适当的再分配,可以实现想要的帕雷托有效配置。2、第二福利定理隐含了价格的功能。因为为了支持X作为一个瓦尔拉斯均衡配制而产生,必须有一个瓦尔拉斯均衡价格P。

3.关于福利经济学的分析:交换的Pareto最优,生产的Pareto最优,生产与交换的Pareto 最优(见书和北大课件)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一、各种消费理论及其之间的比较分析

1.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结构以及制度;风俗习惯等。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收入水平。

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第一、消费函数: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表示为:c=c(y)

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的比率,称为边际消费倾向MPC=dc/dy

平均消费倾向指任意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APC=c/y

消费曲线:

上图消费曲线上任一点斜率就是MPC ,曲线与直线交点是支出等于收入的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就是APC ;MPC 是递减的,而且在(0,1)之间,而APC 则可以大于一,一般的APC>MPC ,尤其在消费函数为线性的时候更加明显。

线性消费函数: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

式中,α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即收入为零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β和y 的乘积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因此,c= α+βy 的经济含义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当消费函数为线性时,APC>MPC 。,

从公式上看 在这里,β是MPC ,由于α和y 都是正数,因此, 所以, APC>MPC ,随着收入增加, 之值越来越小,说明APC 逐渐趋近于MPC

第二、储蓄函数:

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既然消费随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则可知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储蓄与收入的这种关系就是储蓄函数。

家庭储蓄函数:s=s (y )

储蓄函数的图形略

边际储蓄倾向(MPS ,0 < MPS < 1 ):MPS=ds/dy APS=s/y

线性储蓄函数:

第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收入,从公式看:

因为 ; 所以,

(2)若APC 和MPC 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 ,则APS 和MPS 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APS

(3)APC 和APS 之和恒等于1,MPC 和MPS 之和也恒等于1。

第四、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社会消费函数并不是家户消费函数的简单相加,

还要考虑一系列限制条

y c βα+=βαβα+=+==y y y y c APC 0>y αy αy y y c y s )1()(βαβα-+-=+-=-=y c βα+=y s )1(βα-+-=y

y y y s c =-+-+

=+βαβα

件:一是国民收入的分配。

二是政府税收政策。

三是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

3.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见书,略)

4.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收入理论的联系与区别(见书,略)

二、2009年以来中国中央政府针对全国的宏观经济形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使用所学的经济模型分析这些政策对物价、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可能产生的影响

2009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保增长、调结构和扩内需”的基本方针,适时推出了四万亿的投资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

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刺激经济恢复的政策,我们可以通过宏观经济IS—LM模型进行分析,以便更加清楚的了解政府的刺激政策会产生如何的影响。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如上图,我国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移动。IS曲线向右移动,使国民收入有所增加,从而增加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进而有助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缓解危机。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收入,收购债券等方式来增加国民收入,刺激消费。但是单纯的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会导致货币的需求增加,使利率上升,会产生“挤出效应”,会造成达不到原有预期的财政刺激效果。尤其在危机爆发的时候,利率的上升,极为不利于投资,从而影响经济恢复的势头。因此,我国政府在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还辅之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即政府货币当局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增加货币的供给量来调节需求的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LM曲线向右移动,增加货币的供给量,从而保持利率不变,甚至是降低利率以刺激生产者的投资从而促进企业生产,走出经济危机,并逐步扩大生产,进一步提高国民收入。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会更多的采用财政政策,而辅之以货币政策。这是因为,在经济危机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是很明显。由于危机时,厂商普遍产生悲观情绪,即使中央银行松动银根,降低利率,投资者也不肯增加贷款从事投资

活动,特别是由于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理论,不论银根如何松动,利息率都不会降低。这样就会导致货币政策在反衰退的时候效果并不是很好。

以上分析是运用IS—LM模型在理论上对政府采取的政策可能导致的经济结果进行了分析,不难看出,比对全年的经济走势,基本上政府的刺激政策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的,而且,经济恢复的势头明显快于所预期的目标。

纵观全年,从多项经济指标来看,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国际经济成功抵御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回升态势已经基本形成。我国政府08年年末出台了4万亿进行经济刺激计划,同时还推出诸如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作为辅助刺激消费,同时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救助。与此同时上半年一直延续的08年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我国利息有所下降,从而刺激了企业的投资。但是由于财政政策存在的政策时滞性,而且,尽管银行贷款有所增加,但是信贷结构不合理,再加之经济主体信心明显不足,第一季度的经济仍处于下行通道。直到上半年经济触底,财政政策逐步显示出了刺激作用,我国的经济主体信心开始趋于恢复,投资开始快速增长,直到09年末,我国不仅实现了GDP保八的目标,而且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由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了人民的可支配收入,因此,从年初的CPI增长为负逐渐收窄,并最终在第三季度转正为,说明我国经济明显好转,而且物价已经有所上涨,同时对于各大中小企业,通过“去库存化”的实施,基本已经转入正常运作轨道,甚至,由于经济主体信心的恢复以及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们已经初露通货膨胀的趋势,但是由于全球经济大趋势依然还未恢复,价值我国经济还有待继续完善,CPI增幅并没有达到3%,因此通货膨胀只是一种趋势,并不会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通胀。根据凯恩斯的功能财政理论,对于危机时期,政府应当不惜减少盈余甚至赤字来对经济进行刺激,我国全年财政盈余较往年有所下降。

2010年,我国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为了继续恢复经济,我国至少在短期内会继续延续09年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而且随着全球经济的日趋好转,我国的对外出口也会进一步好转,这也会促进我国经济的继续增长。但是,为了避免由于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我国政府还要审时度势,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多频微调,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运行。以上是我根据所学宏观知识大体上对09年全年经济形势的简要分析。

方剂学最新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整理

1.使用解表剂应注意的问题 多用辛散轻扬药物,不宜久煎;服解表剂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助汗出,同时禁生冷油腻之品;解表取汗的标准是遍身持续微汗出;若表邪未尽又见里证,宜先解表后治里或表里双解,若病邪全部入里,则不宜再用解表剂。 2.简述麻黄汤中麻黄、桂枝的配伍意义 麻黄汤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治宜发汗宣肺。方以麻黄为君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臣用桂枝解肌发表,温通血脉,两药相须,既可助麻黄汗解表之力,又能兼治营阴郁滞、经脉不通之疼痛。 3.桂枝汤主治之证已有汗出,为何仍用汗法 桂枝汤证之汗出,是由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阴失守,津液外泄所致。故外邪不去,营卫不和,则汗不能止。桂枝汤虽曰“发汗”,实寓解肌发表与调和营卫双重用意,外邪去而肌表固密,营卫和则津不外泄。故如法服用本方,于遍身微汗之后,则原证之汗出自止。 4.简述桂枝汤中桂枝白芍的配伍意义 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证,法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方以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芍药为臣,益阴敛阳,桂芍等量合用,于本方寓意有三:一为针对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邪正兼顾,二为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三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为本方外可解肌发表,内调营卫,阴阳得基本结构 5.九味羌活汤中生地、黄岑的配伍意义 九味羌活汤为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剂,方中配伍生地,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 烈之品伤津,为佐药。 6.小青龙汤主治外寒里饮之咳喘,何以配伍收敛的五味子、白芍 小青龙汤主治外感里饮证,治当解表化饮,然素有痰饮,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用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即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诸药辛散太过之性,且可防止温燥药物伤津。 7.止咳散有何功用,其组方配伍有何特点 止咳散具有宣利肺气,疏风止咳功用,其组方配伍得特点是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 不助热,解表不伤正。正如《医学心悟》卷三所说:“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8银翘散主治温病初起,方中何以配伍幸温的荆芥、豆豉 银翘散所治之温病初起,以邪郁卫表,邪热较重为特点,方中配伍辛温得荆芥,淡豆鼓得意义有二,一是解表散邪,增强辛散透表之力;二是防银花,连翘寒凉太过,冰伏气血,不利祛邪。 9.简述桑菊饮配伍桑叶、菊花的意义 桑菊饮主治风温初起,邪犯肺络,肺失清肃之咳嗽。法当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中桑 叶味甘苦性凉,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味辛甘性寒,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二药轻清灵功,直走上焦,协同为用,以疏散肺中风热见长,故共为君药。 10.从功用、组成方面比较银翘散与桑菊饮的异同 银翘散和桑菊饮都是治疗温病初起得辛温解表方剂。组成中都有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甘草五位药物,但前方有银花配荆芥,淡豆鼓,牛蒡子,竹叶,则解表清热之力强,后方有桑叶,菊花配伍杏仁,则肃肺止咳之力大。 11.麻杏甘石汤以何药为君,其配伍意义是什么 麻仁甘石汤得君药是麻黄,石膏,方用麻黄宣肺平喘,解表散邪,石膏清泄肺热,解肌

方剂学重点笔记

方剂学笔记知识提纲 方 剂 学 总论 1、方剂学的发展史 2、方剂与治法 3、方剂的分类 4、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5、方剂的剂型 6、方剂的用法 7、方剂的命名 8、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个论 1、解表剂 2、泻下剂 3、和解剂 4、清热剂 5、祛暑剂 6、温里剂 7、补益剂 8、固涩剂 9、安神剂 10、开窍剂 11、理气剂 12、理血剂 13、治风剂 14、治燥剂 15、祛湿剂 16、祛痰剂 17、消食剂 19、驱虫剂 18、涌吐剂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常用治法 1、方剂的组成原则 2、方剂的变化形式 1、煎法 2、服法

总论 一、方剂学的发展史 1、什么是方剂? 2、什么是方剂学? 3、学习方剂的重要性 4、发展史: (1)、商代伊尹创制了汤药。 (2)、《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方剂著作。 (3)、《黄帝内经》,①确立了君臣佐使组方原则;②奠定了“七方类分法”(最早的方剂分类)的基础。 (4)、《伤寒杂病论》,融理法方药为一体,为“方书之祖”。 (5)、《肘后备急方》,其方药多价廉易得,简便有效。 (6)、《备急千金要方》,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7)、《太平圣惠方》,我国历史上由国家编写的第一部方书。 (8)、《太平惠民各剂局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药典。 (9)、成无己的《伤寒药方明理论》,开辟方解之先河。 (10)、明代朱《普济方》,历史上最大的一部方书(古代,载方64739首)。 二、方剂与治法 1、方与法的关系: 治法是方剂的理论指导;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法随证立,方从法出,以法统方。2、常用治法: 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促进发汗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三、方剂的分类 现代各中医院校统编的《方剂学》讲义等,都沿用了综合分类法。 四、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方剂的组成原则:君臣佐使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②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①佐助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如麻黄汤中的杏仁等②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如十枣汤中的大枣等③反佐药,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如左金丸中的吴茱萸等。 使药:①引经药②调和药 2、方剂的变化形式 (1)、药味加减的变化;如麻黄汤和三拗汤。 (2)、药量增减的变化;如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 (3)、剂型更换的变化;如抵当汤和抵当丸。 五、方剂的剂型 六、方剂的用法 方剂的用法包括煎法和服法。

方剂学总结(各方面都包括).

各论 第一章解表剂 凡以解表药为主而组成,具有发汗解肌,疏达腠理,透邪外出等作用,主治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属八法中的“汗”法。 解表剂除主要用于解除表证外,还可用于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初起兼有表证者。 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外邪入侵①皮毛而入:伤寒(主要)伤阳气②口鼻入:温邪,流行性感冒,伤津耗气,神昏 第一节辛温解表 适用于由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恶风寒,头项强痛、肢体酸痛、口不渴、舌苔薄白, 脉浮等表证。

第二节辛凉解表 适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口渴咽痛,舌尖红,苔薄黄, 脉浮数等。(发病急,传变快。容易搏结气血、蕴而成毒) 第三节扶正解表 适用于体质素虚又感外邪而致的表证。

第二章泻下药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泻下积滞,攻逐水饮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 第一节寒下 适用于里热积滞实证,症见大便秘结、腹部胀满或疼痛拒按,甚或潮热谵语,苔黄脉实等。

第二节温下 适用于里寒积滞实证。症见大便秘结,腹部胀满,腹痛喜温,手足不温,苔白滑,脉沉紧等。(寒邪非温不去,积滞非下不除) 第三节润下 适用于肠燥便秘证。因热邪伤津,或素体火盛,肠胃干燥所致的肠燥便秘,症见大便干燥,坚涩难出,身热口干,舌燥津少等。 第四节逐水

第五节攻补兼施 适用于里实积滞而正虚者。见热结阳明,腹满便秘,同时兼有气血不足或阴津将竭之象。 第三章和解药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截疟等作用,治疗少阳证、肝脾不和证、 肠胃不和证、疟疾的方剂,统称和解剂。属八法中“和”法。 第一节和解少阳 适用于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满闷,心烦呕吐,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苔薄黄等。 第二节调和肝脾 主治肝脾不和证,症见胸闷胁痛,不思饮食,大便泄泻等。

最新方剂学考研复习资料

方剂学复习资料 一、几本具有代表的著作: 《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内经》: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书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而成的药典,第一部中成药典 《普济方》:载方最多的古代医书《伤寒明理论。药方论》:第一部剖析组方原则之书 《医学心悟》:首先归纳“八法”之书 二、方剂比较 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 相同点:以“四逆”为名,治四逆之证 四逆散:治邪热内传,阳气内郁不达四末致之“四逆’证。其冷在肢端,不过肘膝,故以透解郁热,调和肝脾治疗以输布阳气透达四肢 四逆汤:治阳气衰微,阴寒内胜失以温养之“四肢厥逆“证。其肢冷严重,冷过肘膝, 见一身虚寒征象。故急用大辛达热以回阳救逆,以速达回阳之效,使阳复厥除 当归四逆汤:治血虚阳弱,寒凝经脉之“手足厥寒“证。其寒不在脏,肢厥程度较四逆汤轻,并见面白舌淡,脉细等。故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法,使阴血充,阳气振,经脉通,手足温,脉亦复 血府逐瘀汤——隔下逐瘀汤——身痛逐瘀汤 相同点:皆为王清任创制的活血化瘀名方,常与通窍活血汤一同被称为五逐瘀汤。各方均以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等为基础药物,都有活血祛瘀止痛作用,主治淤血所致的病证。不同点 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咳,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晨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斑点,脉涩或弦紧 隔下逐瘀汤:治淤血阻滞隔下证。隔下淤血蓄积;或腹中胁下有痞块;或肚腹疼痛,痛处不移;或卧则腹坠似有物者 身痛逐瘀汤:治淤血痹阻经络证。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相同点:三方均能清泻热结,用治阳明实热,积滞内结之便秘证;临证以大便秘结,腹痛拒按,苔黄厚,脉实有力等证候为特征。 不同点 大承气汤:硝、黄相须为用,且大黄后下,泻热攻积力强,功善峻下热结;主治实热、积滞壅结肠胃所致之阳明腑实证及热结旁流、痉病、热厥、发狂,以痞、满、燥、实证俱在为特征者。 小承气汤:无芒硝,枳、朴用量减轻,且大黄同煎,故其泻热攻下之力较逊,功能轻下热结;

方剂学重点方剂表格整理.doc

1.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外感风寒发汗解表,宣恶寒发热,无汗而麻黄(君)、甘草、桂枝、杏仁麻黄杏甘桂。甘麻桂杏?《伤寒论》表实证肺平喘喘,脉浮紧麻黄心肝贵。干妈贵姓? 桂枝汤★外感风寒解肌发表,调发热,恶风,汗出,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桂枝汤,三勺。 《伤寒论》表虚证和营卫脉浮缓枣桂枝汤,三芍。 九味羌活汤★外感风寒发汗祛湿,兼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防芷芩芎草地苍, 《此事难知》湿邪,兼有清里热肢体酸楚疼痛口苦白芷、生地、黄芩、甘草细飲九味羌活汤。 里热证微渴防止秦琼草地藏, 细飲九味羌活汤。 香苏散★外感风寒,疏散风寒,理恶寒发热,头重无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炙甘草 《太平惠民和剂气郁不舒气和中汗,胸闷,苔白腻, 局方》证脉浮 小青龙汤★风寒客表,解表散寒,温恶寒发热,无汗,喘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小青龙麻辛甘味子,干姜芍《伤寒论》水饮内停肺化饮咳,痰多而稀,舌苔炙甘草、半夏、五味子桂夏 ( 求饶 ) 证薄白,脉浮小青龙骂心肝味子,干姜嫂 跪下 ( 求饶 ) 。 止嗽散★风邪犯肺宣肺利气,疏咳嗽咽痒,微有恶风紫苑、百部、桔梗、荆芥、白前、陈梗芥前百菀 ( 买) 止嗽草。《医学心语》证风止咳发热,舌苔薄白甘草、陈皮( 百草苑陈桔芥前 ) 陈更借钱百万 ( 买 ) 止嗽草。辛凉解表 银翘散★温病初起辛凉透表,清发热,微恶风寒,咽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银翘荷牛,桔豉穗叶草根。《温病条辨》热解毒痛,口渴,脉浮数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银翘河牛,急吃穗叶草根。 牛蒡子 桑菊饮★风温初起疏风清热,宣咳嗽,发热不甚,微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桑菊杏桔连甘草荷芦根( 都《温病条辨》肺止咳渴,脉浮数桔梗、甘草、苇根除掉 ) 。 桑菊杏姐连甘草和芦根( 都 除掉 ) 。 麻黄杏仁甘草石外感风邪,辛凉宣泻,清发热,喘急,苔薄黄,麻黄、石膏、杏仁、甘草、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膏汤邪热壅肺肺平喘脉数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伤寒论》证 柴葛解肌汤★感冒风寒 , 解肌清热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柴葛、石芩三桔芍羌芷。《伤寒六书》郁而化热者,头痛无汗,目疼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柴哥、石琴三姐烧枪支。 证鼻干,心烦不眠,嗌注: 三指生姜、大枣、甘草。 干耳聋,眼眶痛,舌 苔薄黄,脉微洪 升麻葛根汤★麻疹初起解肌透疹麻疹不出,发而不升麻葛根芍药甘草升麻葛根草药汤。 《闫氏小儿方论》透,身热恶风,头痛升麻葛根草药汤。

方剂学重点(全)

. 编辑doc 方 剂 学 ——重点疑点难点笔记 (后附常考题型) 第一章 绪论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 ·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 先秦时期 1、《五十二病方》 战国 记载52病,药物247种 意义: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2、《黄帝内经》 大部分成书战国 略晚于《五十二病方》 意义: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 二、汉代 《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期 张仲景(机) 载方314首 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 便 廉) 2、《小品方》 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 四、唐朝 1、《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孙思邈著 共载方7500余首 2、《外台秘要》 王焘 五、宋代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 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第一部中成药典 2、《小儿药证直诀》 钱乙 ·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六、金元时期 1、《伤寒明理论》 金·成无己 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2、金元四大家 -- 观点 -- ①刘完素:字守真 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 倡导“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张从正:字子和 号戴人,师从刘完素。 “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③李 杲:字明之 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

(完整版)方剂学重点总结,推荐文档

方剂学重点总结 总论部分 1、《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伤寒明理论》: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普济方》: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2、方剂的基本结构- 君臣佐使药(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的涵义: 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两种意义。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 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i.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加强以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ii.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iii.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以防止药病格拒。 使药:i.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 ii.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3、方剂变化形式: i.药味加减的变化------- 肾气丸=六味地黄丸+桂枝+附子 ii.药量加减的变化------ 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 iii.剂型更换的变化-------理中丸理中汤 4、方剂与治法关系: i.治法是知道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ii.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5、常用治法:汗法:麻黄汤吐法:瓜蒂散下法:大承气汤和法:逍遥散 温法:理中丸清法:白虎汤消法:保和丸补法:四君子汤 各论部分 1、解表剂(汗法) 分为辛温解表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辛凉解表剂--桑菊饮、银翘散、麻杏甘石汤扶正解表剂—(人参)败毒散 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 方歌: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临床: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麻黄辛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用为君药。因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 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

(完整版)方剂学完整整理

方剂: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基本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学: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先秦时期复方的产生和发展 《五十二病方》:记载五十二种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外科、皮肤科为主)、283首方,用药242种、记载丸、汤、饮、散等内服剂型,敷、浴、蒸、熨等外用剂型。标志方剂临床应用已初具规模。 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黄帝内经》载方13首、剂型较丰富:汤、饮、膏、丸、丹、酒、醴、提出方剂分类:“七方”说、提出治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提出制方理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 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辨证论治,方中寓法,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配伍严密,药变方殊载方323首,使用药物270多味;剂型丰富,煎服有法;疗效卓著,流传千古。 魏晋南北朝时期注重实用,略于理论 《肘后备急方》(简、便、廉、效):单方510首、复方494首;多用于治疗突发急症;论述简要,载录之药方“皆已试而后录。 隋唐时期大部头方书的出现 《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孙思邈):载方7500多首;病症类方,首列妇儿;专辑“食治”卷;收录保健、美容方。 《外台秘要》:载方6800多首;保存许多散失方;按科、病分类方剂。 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 1.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 载方确有效验而实用;详列主治、组成外,尚详述药物的炮制和制剂;用药辛温香燥 2.专科方书问世:《小儿药证直诀》(钱乙),最早的儿科专科方书 3.方论专着产生:《伤寒明理论》(成无已)--第一部专门用君臣佐使理论剖析方剂的专著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善用寒凉,为寒凉派,著《宣明论方》;张从正主张攻下,为攻下派,著《濡门事亲》;李东垣专补脾胃,为补土派,著《脾胃论》;朱震亨力倡滋阴,为滋阴派,著《丹溪心法》 明清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 1.载方之巨,历史之最:《普济方》载方61739首--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2.方论专着,层出不穷:《医方考》、《医方集解》 3.专病专方,病证结合 《医林改错》(王清任)--主要针对瘀血病证 《温病条辨》(吴瑭)--针对温热病证 4、方剂分类,已具模型(1)功效分类方剂《医方集解》 (2)治法分类方剂《景岳全书》(张景岳) 《医学心悟》(程钟龄) 近现代时期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究 1、大量古代方书之校刊出版 2、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杰出代表 3、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 4、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 5、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治疗大法:针对某一类证候(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

方剂学总结

方剂学总结 第一章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伤寒论》:麻子炒杏仁。/干妈贵姓?甘麻桂杏(甘草、麻黄、桂枝、杏仁)桂枝汤《伤寒论》:大芍炒姜汁。(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桂芍草姜枣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引张元素方):秦皇尝百草,细心防枪刺穿胸。(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 小青龙汤《伤寒论》:麻子将要甘心下跪。/少将为嘛甘心下跪?(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芍姜味麻甘辛夏桂) 加味香苏散《医学心悟》:臣子穿芳草,福将慢戒酒。 止嗽散《医学心悟》:百草园前臣敬接。 二、辛凉解表剂 桑菊饮《温病条辨》:荷叶杏花,草根更俏。/荷花根,巧接杏桑果 银翘散《温病条辨》: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 葱豉桔梗汤《通俗伤寒论》:猪吃草帘脖子更白。 升麻葛根汤《闫氏小儿方论》:麻哥要草。 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母牛早餐河东柳叶,哥姐馋。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钦差高举枪,白要姜枣草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干妈姓石。 三、扶正解表剂 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活熊身伏草埂,二虎只可强攻。 再造散《伤寒六书》:早起穿少干活,缝织人生幸福。 葱白七味饮《外台秘要》:麦地将割,白吃白睡。 加减葳蕤汤《通俗伤寒论》:为何猪吃红草更白。 第二章泻下剂 一、寒下剂 大承气汤《伤寒论》:小黄识谱。/皇后只是笑。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二人笑大肚。

大陷胸汤《伤寒论》:大陷胸汤谁大笑。 二、温下剂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皇子细心。 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黄夫人炒姜。/为姜大人附子干杯。 三物备急丸《金匮要略》:三物备急黄豆浆。 三、润下剂 麻子仁丸《伤寒论》:布什妈要大白杏。/二人要小承气。 济川煎《景岳全书》:智者骑马,从容西归。 四、逐水剂 十枣汤《伤寒论》:甘愿起早。/达古愿找谁。 舟车丸《景岳全书》:请陈将军轻骑花牛,干香槟。 疏凿饮子《济生方》:鞋匠上路吃槟榔,嚼姜皮,拎木桶。 五、攻补兼施 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猿人皇帝卖姜炒小海龟。 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深冬皇帝忙。 第三章和解剂 一、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伤寒论》:今夏大人走江湖。/生芹菜炒大虾仁。 大柴胡汤《金匮要略》:人炒大实药。:小柴胡汤减人草加大实药。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皇陵青竹,半壁植皮。 柴胡达原饮《重订通俗伤寒论》:金桔果皮厚,湖滨织草根。 二、调和肝脾剂 四逆散《伤寒论》:柴草制药。/四逆菜籽是草药。 逍遥散《和剂局方》:龄少才当干,逍遥逐江河。 痛泻要方《景岳全书》:猪皮少缝。/臣痛泻烧住房。 三、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江大人今夏添草帘。/青莲婶炒枣拌姜。 第四章清热剂

中医考研方剂复习重点总结

几本具有代表的著作 《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内经》:最早中医理论著作,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书,辨证论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而成的药典,第一部中成药典《普济方》:载方最多的古代医书 《伤寒明理论·药方论》:第一部剖析组方原则之书,开创方论之先河《医学心悟》:首先归纳“八法”之书 所治病证的病机 治咳嗽——杏苏散(风寒燥邪犯肺,肺失宣降) 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 清燥救肺汤(燥热伤肺,气阴两伤,肺失宣降) 止嗽散(风邪犯肺,肺失宣降) 治咳喘——小青龙汤(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苏子降气汤(痰涎雍盛,肾气不足,肺失宣降) 定喘汤(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肺失宣降) 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 麻杏甘石汤(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肺失宣降) 治泄泻——参苓白术散(脾胃气虚,湿浊阻滞) 藿香正气丸(风寒束表,湿阻中焦) 四神丸(肾阳虚衰,不温脾土)——火不生土 真人养脏汤——(脾肾虚寒,固摄无权) 理中丸——(中焦虚寒,脾胃纳运乏力,升降失常) 补中益气汤——(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治呕逆——温胆汤(胆胃不和,痰热内扰) 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 旋覆代赭汤(胃虚,痰阻,气逆) 橘皮竹茹汤(胃虚有热,气机上逆) 治月经不调——温经汤(冲任虚寒,瘀血内阻) 归脾汤(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脾虚不摄) 四物汤(营血虚滞) 逍遥散(肝气郁结,血虚脾弱) 治便秘——麻子仁丸(肠胃燥热,脾津不足) 黄龙汤(热结阳明,气血不足) 增液承气汤(热结阴亏,无水舟停) 大承气汤(实热积滞壅结肠胃;热盛津伤) 治“四逆”——四逆散(肝脾不和,阳气内郁) 四逆汤(阴寒内盛,阳气衰微)

中医综合方剂学分类总结

方剂分类总结 几本具有代表的著作 《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内经》: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书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而成的药典,第一部中成药典 《普济方》:载方最多的古代医书 《伤寒明理论。药方论》:第一部剖析组方原则之书 《医学心悟》:首先归纳“八法”之书 所治病证的病机 治咳嗽——杏苏散(风寒燥邪犯肺,肺失宣降) 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 清燥救肺汤(燥热伤肺,气阴两伤,肺失宣降) 治咳喘(喘)-----小青龙汤(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苏子降气汤(痰涎雍盛,肾气不足,肺失宣降) 定喘汤(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肺失宣降) 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 麻杏甘石汤(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肺失宣降)治泄泻------参苓白术散(脾胃气虚,湿浊阻滞) 藿香正气丸(风寒束表,湿阻中焦) 四神丸(肾阳虚衰,不温脾土) 真人养脏汤(脾肾虚寒,固摄无权) 理中丸(中焦虚寒,升降失常) 补中益中汤(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气虚发热) 治痢疾——白头翁汤(热毒壅滞肠中,深陷血分) 芍药汤(湿热疫毒下注大肠,壅滞气机,气血不和) 治呕逆——温胆汤(胆胃不和,痰热内扰) 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 旋覆代赭汤(胃气虚弱,痰浊内阻,气机上逆) 橘皮竹茹汤(胃虚有热,气机上逆) 治月经不调——温经汤(冲任虚寒,瘀血内阻,阴血不足) 归脾汤(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 四物汤(营血虚滞,血行不畅) 治月经不调——逍遥散(肝气郁结,血虚脾弱) 治便秘——麻子仁丸(肠胃燥热,脾津不足) 黄龙汤(热结阳明,气血不足) 增液承气汤(热结阴亏,无水舟停) 大承气汤(实热积滞壅结肠胃;热盛津伤) 济川煎(肾虚精亏,肠燥便秘) 治“四逆”——四逆散(肝脾不和,阳气内郁) 四逆汤(阴寒内盛,阳气衰微)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治风剂 试卷2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治风剂)-试卷2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小活络丹的药物组成不包含 (分数:2.00) A.地龙 B.天南星 C.乳香 D.全蝎√ 解析:解析:小活络丹的药物组成包含:川乌炮、草乌、地龙、天南星、乳香、没药。小活络丹的趣味方歌:二乌南星乳没龙。 2.小活络丹的功用不包含 (分数:2.00) A.祛风除湿 B.化痰通络 C.活血止痛 D.补益肝肾√ 解析:解析:小活络丹的功用: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主治:风寒湿痹。 3.温病热邪久羁,灼伤真阴,症见神倦,瘛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有时时欲脱之势治宜选用 (分数:2.00) A.增液汤 B.复脉汤 C.大补阴丸 D.大定风珠√ 解析:解析:大定风珠所治证乃温病后期,邪热久羁,灼伤真阴;或者误汗、妄攻、重伤阴液所致,治当滋阴养液,以填补欲竭之真阴,平息内动之虚风。主治手足瘛疭,形消神倦,舌绛少苔,脉气虚弱,时时欲脱者。 4.羚角钩藤汤的功用是 (分数:2.00) A.凉肝熄风,滋阴养血 B.清热凉肝,滋阴潜阳 C.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D.清热凉肝,镇惊安神 解析:解析:羚角钩藤汤的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主治:热盛动风证。综观全方,以凉肝熄风为主,配伍滋阴、化痰、安神之品,标本兼治,为凉肝熄风法的代表方。 5.凉肝熄风法的代表方 (分数:2.00) A.羚角钩藤汤√ B.镇肝熄风汤 C.天麻钩藤饮 D.半夏白术天麻汤 解析:解析:羚角钩藤汤的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主治:热盛动风证。综观全方,以凉肝熄风为主,配伍滋阴、

方剂学总结

方剂学总结 一、主治病证选方剂二陈汤—湿痰咳嗽 香薷散—阴暑贝母瓜蒌散—燥痰咳嗽 六一散—暑湿保和丸一食积 大黄牡丹汤—肠痈初起乌梅丸—蛔厥 麻子仁丸(脾约丸)—脾约证鳖甲煎丸—疟母 禹功散—阳水仙方活命饮—痈疡肿毒初起(阳证)普济消毒饮—大头瘟阳和汤—阴疽 苇茎汤—肺痈四妙勇安汤—脱疽 黄芪桂枝五物汤—血痹痈疡:肺痈—苇茎汤 阳和汤—阴疽肠痈—大黄牡丹汤 痛泻要方—痛泻 小蓟饮子—下焦瘀热白头翁汤—热毒痢疾 八正散—湿热下注——血淋、尿血小柴胡汤—少阳证 消风散—风疹、湿疹大承气汤—阳明腑实证 玉真散—破伤风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 外燥凉燥—杏苏散四逆汤—少阴(阳需阴寒) 温燥-轻—桑杏汤麻黄汤—外感风寒表实证 温燥-重—清燥救肺汤十枣汤—悬饮 葛根黄芩黄连汤—协热下利黄土汤—阳虚便血 养阴清肺汤—白喉甘麦大枣汤—脏燥 茵陈蒿汤—湿热黄疸四神丸—五更泄泻(肾泄) 半夏厚朴汤—梅核气芍药汤—湿热痢疾 湿温初起湿重于热—三仁汤(邪在气分橘核丸—痫 湿热并重—甘露消毒丹桃核承气汤—下焦蓄血 清气化痰丸—痰热互结五苓散—蓄水证 防己黄芪汤—风水或风湿槐花散—肠风脏毒下血 五皮散—皮水桃花汤—虚寒痢 金铃子散—肝郁化火诸痛的代表方天台乌药散—小肠疝气 加味乌药汤—痛经麦门冬汤—肺痿 玉液汤—消渴琼玉汤—肺痨 中风后遗症—补阳还五汤、镇肝熄风汤、地黄饮子(喑痱) 2、主治病证不只一个 吴茱萸汤—虚寒呕吐,厥阴头痛,少阴吐利 炙甘草汤—脉结代,心动悸(虚劳肺痿) 牡蛎散—自汗,盗汗玉屏风散—自汗 小柴胡汤—少阳证,妇人热入血室 黄龙汤—热结旁流,气血两虚 3、由病机来选方 外寒内饮—小青龙汤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九味羌活汤 类中风—镇肝熄风汤(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气血郁热)

方剂学考点精要(全)汇总

方剂学考点精要 总论 方剂简史 现存最早的方书《五十二病方》;方书之祖: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现存最早的外科方书《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第一部中成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金人成无己《伤寒明理论》首开方论之先河;第一部方论专著,吴昆《医方考》;清初汪昂《医方集解》首开综合分类方剂的先例。 方剂与治法 治疗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清.程钟龄《医学心悟》)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方剂分类 七方:大、小、缓、急、奇、偶、复(重) 十剂: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唐.陈藏器) 八阵:补、和、攻、散、寒、热、固、因(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方剂组成: 君药:主治主病或主证。 臣药:①助君药治主病或主证;②主治重要兼病或兼证。 佐药:①佐助药,助君、臣药,主治次要兼证;②佐制药,消除或减弱君、 臣药的毒性或峻烈之性;③反佐药,严重的寒证或热证,为防止药病格拒,配用 与方中大多数药物的药性相反的药物。即内经所谓“甚者从之”。 使药:①引经药,引诸药至特定的脏腑或经络,又名向导药;②调和药,调 和方中诸药。 方剂变化的三种基本形式:药味加减、药量增减、剂型更换 常用剂型: 汤剂:吸收较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特别是便于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适用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李东垣“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 丸剂: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携带与服用。李东垣“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 散剂: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李东垣“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 第一章解表剂 (1)麻黄汤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无汗);桂枝汤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有汗),又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 (2)小青龙汤治外寒里饮证;麻杏石甘汤治外寒里热之咳喘证。 (3)九味羌活汤治外感风寒湿兼内有蕴热证,体现“分经论治”思想。 (4)止嗽散治风邪犯肺证,用药“温润和平,不寒不热”。 (5)辛凉平剂银翘散,辛凉轻剂桑菊饮;银翘散用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 取服,体现“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6)麻黄附子细辛汤治阳虚感寒证,也可治感寒所致的暴喑、暴盲、暴聋等。

(完整版)方剂学考试重点归纳

方剂学讲稿 绪言 1、什么是方剂? 方----治疗方法;剂----剂型、剂量。 通过辨证,决定治法,选用药材,按照一定的组方原则配伍组合,拟定每一药的用量制成一定的剂型,就是方剂。也称处方或汤头。 2、什么是方剂学? 方剂学是研究并阐明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 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具有悠久而长远的历史,其发展轨迹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学习和了解方剂学的发展过程,对于中医药专业的学生或有志于从事中医研究及临床的工作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一部方书,在这本据推断至少是公元前三世纪末秦汉之际的抄本。 明代的《普济方》,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巨著。 第二章方剂与治法 第一节治法概述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第二节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组成后,它的功用、主治必须而且一定是与治法相一致的。概括起来说,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即“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即是法”。 第二节常用治法 清代程钟龄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他在《医学心语》中说:“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1、汗法2.吐法3.下法4.和法5、清法6.温法7.消法8.补法 第三章方剂的分类 清·汪昂著《医方集解》开创了新的功能分类法。

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第一节方剂的配伍目的 1,增强药力2.产生协同作用3.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发挥方向 4.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5.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第二节方剂的基本结构 方剂的基本结构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至真要大论》里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这里的君、臣、佐、使说的就是方剂的基本结构。 因此方剂的基本结构就是指方剂是由君、臣、佐、使这四类具有不同作用的药物配伍组合而成。 君、臣、佐、使的具体涵义及运用特点: 一、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君药为一方的核心,其药力居方中之首,一般用量偏大。在每一个方剂中君药是必不可少的,但一般只用一味,病情复杂也可用至二味。若用多则使药力分散,并且相互牵制而影响疗效。如治疗肝肾阴虚证的六味地黄丸,以熟地为君,用至八钱,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二、臣药:有二种意义: 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 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三、佐药:有三种意义: 1、是佐助药:有二方面意义: (1)用于协助君、臣二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 (2)直接用于治疗次要的兼病或兼证。 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少,但用数可多于臣药。 2、是佐制药:用于消除或缓解君、臣二药的毒性与烈性。 3、是反佐药:根据病情的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四、使药:有二种意义: 1、引经药:能把方剂中的诸药引向病所,而发挥专项治疗作用。 2、调和药:是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 第三节方剂的变化形式 1、药味增减变化 2.药量增减变化 3.剂型更换变化 第五章剂型 1、汤剂汤剂是中医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剂型。特点是吸收快,易发挥疗效,且便于加减使用。特点是吸收快,易发挥疗效,且便于加减使用。 2、丸剂丸剂内服吸收缓慢,药力持久,服用、携带方便,一般适于慢性、虚弱性疾病。 3、散(粉)剂散(粉)剂制作简便,便于携带,节约药物,其吸收亦较快。 第六章方剂的服法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祛湿剂)模拟试卷3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祛湿剂)模拟试卷3 (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 1.祛湿剂属于“八法”中的什么法 (分数:2.00) A.消法√ B.下法 C.汗法 D.清法 解析:解析:因为祛湿剂是指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因此属于八法中的“清法”。 2.平胃散主治什么证 (分数:2.00) A.湿热蕴脾证 B.脾胃气虚证 C.湿滞脾胃证√ D.食积证 解析:解析:平胃散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3.以下哪个方剂主治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 (分数:2.00) A.藿香正气散√ B.平胃散 C.参苓白术散 D.保和丸 解析:解析:藿香正气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诸药合用,外散风寒与内化湿滞相伍,健脾利湿与理气和胃共施,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气机通畅,脾胃调和,清升浊降,则霍乱自已。感受山岚瘴气及水土不服者,亦可以本方辟秽化浊,和中悦脾而治之。 4.藿香正气散中配伍桔梗的主要用意是什么 (分数:2.00) A.宣肺利膈√ B.开宣肺气 C.引药上行 D.祛痰利咽 解析:解析:藿香正气散中配伍桔梗宣肺利膈,既益解表,又助化湿。 5.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治宜选用(分数:2.00) A.藿香正气散 B.三仁汤√ C.平胃散 D.连朴饮 解析:解析:三仁汤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6.以下哪味药不是三仁汤的组成药物 (分数:2.00) A.竹茹√

方剂学考试复习(整理)

方剂学考试复习 总论 填空题 17 佐药包括佐助药,佐制药,反佐药三类 18 使药包括引经药和调和药三类 19 臣药的意义有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和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症起主要治疗作用两种 简答题 13.简述臣药的涵义并举例说明之? 臣药的涵义有两种: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如麻黄汤中桂枝解肌发表,助麻黄发汗散寒;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如麻黄汤中桂枝亦可温通经脉,解头身之疼痛。 14.简述佐治制药的涵义并举例说明之? 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如九味羌活汤中生地、黄芩,可制约方中羌活、苍术等君臣药的辛温燥烈之品,以防伤津。 15.简述反佐药的涵义并举例说明之? 所谓反佐药是指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伍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可能在治疗中起相反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这样的药物称为反佐药,如温通四逆汤中以苦寒之胆汁防寒邪拒药。 16.使药有哪几类?其涵义为何? 使药有两种意义:1、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2、调经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21、药味增减变化的前提是什么?其目的又是什么? 药味增减的前提是药味的增减不能改变原方的主病、主证。基本病机以及君药的地位。增减方中次要药物,目的是适应变化了的病情需要。 25.方剂的变化有哪些基本形式? 常见的方剂变化有三种主要形式:药味增减的变化、药量增减的变化和剂型的更换变化。 问答题 5.写出君臣佐使的涵义,并以麻黄汤为例加以说明。 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有两种意义。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有三种意义。1、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2、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3、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伍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可能在治疗中起相反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使药:有两种意义。1、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2、调经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要点归纳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组成】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个炙甘草一两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桂枝汤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小青龙汤 【组成】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大青龙汤 【组成】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杏仁四十枚石膏如鸡子大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九味羌活汤 【组成】羌活一两半防风一两半苍术一两半细辛五分川芎一两香白芷一两生地黄一两黄岑一两甘草一两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止嗽散 【组成】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各二斤甘草十二两陈皮一斤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辛凉解表 银翘散 【组成】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鲜苇根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桑菊饮 【组成】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苦桔梗二钱生甘草八分苇根二钱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组成】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炙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柴葛解肌汤 【组成】柴胡干葛甘草黄岑羌活白芷芍药桔梗 【功用】解肌清热 扶正解表 败毒散 【组成】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各三十两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参苏饮 【组成】人参紫苏叶干葛半夏姜汁前胡茯苓各三分枳壳桔梗木香陈皮炙甘草各半两 【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泻下剂 寒下 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四两厚朴半斤枳实五枚芒硝三合 【功用】峻下热结 大黄牡丹汤 【组成】大黄四两牡丹皮一两桃仁五十个冬瓜仁半升芒硝三合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大陷胸汤 【组成】大黄六两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 【功用】泻热逐水 温下 温脾汤 【组成】大黄五两当归干姜各三两附子人参芒硝甘草各二两 【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润下 麻子仁丸 【组成】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大黄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蜜 【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济川煎 【组成】当归三至五钱牛膝二钱肉苁蓉二至三钱泽泻一钱半升麻五分至七分或一钱枳壳一钱 【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逐水 十枣汤 【组成】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大枣十枚 【功用】功逐水饮 攻补兼施 黄龙汤 【组成】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当归人参甘草桔梗生姜大枣 【功用】攻下通便,补气养血

方剂学知识点总结

方剂学知识点总结.期末方剂备考录

总论知识点一. 方剂起源与发展:1.·《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方书·《黄帝内经》首次提出君臣佐使·《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方书之祖”载方为“经方”·孙思邈后著《千金翼方》以辅《千金要方》·宋代《太平圣惠方》是我国政府组织编写的第一部方书·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第一部政府编制颁行的成药药典·金元成无己《伤寒明理药方论》开方论之先河·明代吴昆《医方考》为第一部方论专著·明代朱橚《普济方》是我国现存古籍中载方量最多的方书句话)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只记22.(方从法出)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据① ②方剂是体现治法的主要手段(以方现法)字掌握)方剂的变化(3.12③剂型更换①药味加减②药量加减方剂所应八法4.)汗法:解表剂1(. )和法:和解剂;表里双解剂2()下法:泻下剂3((4)消法:理气剂;祛湿剂;祛痰剂;消食剂;驱虫剂; 理血剂)吐法:涌吐剂(5)清法:清热剂;祛暑剂(6)温法:温里剂(7)补法:补益剂(8固涩剂、安神剂、

开窍剂、治风剂、治燥剂:另(未归)举例说明君臣佐使的含义(幻灯片例)5.(1)君药:是针对主病or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中不可或缺且药力居首的药物。主证的药物;)臣药: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or2(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or 其在方中药力小于君药。)佐药3(①佐助药:是协助君药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or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②佐制药:是制约君药臣药峻烈之性or减轻消除君药臣药毒性的药物。③反佐药:是少量与君药性味or作用相反但又能辅成治疗炮制反佐)&作用的药物。(即配伍反佐·另有服法反佐. 其在方中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使药:一是引经药,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4(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