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21课__二战后苏联经济的改革说课稿

第21课__二战后苏联经济的改革说课稿

第21课__二战后苏联经济的改革说课稿
第21课__二战后苏联经济的改革说课稿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经济的改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和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内容;

(2)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经济改革的必要性、结果及失败原因;把握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特点、结果及失败原因;弄清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苏联的形势及改革的过程和影响;

(3)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比较勃列日涅夫改革与赫鲁晓夫的改革异同。

(4)掌握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及对中国改革的警示。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苏联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异同。

(2)学习改革具体内容时,引导学生探讨该改革的弊端,进而得出启示、教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

(2)让学生联系中国的实际,认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复杂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苏联的三位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缺陷日益显露,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是都失败了。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建议教师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教学。

本课引言由引文和问题组成,引文是戈尔巴乔夫在辞去总统职务时发表的电视演说片断。其中表明了他改革的原因和结果。引言提出的问题是:苏联为什么没有经过自身的改革而变得更加强大,反而在改革中走向解体?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建议教师利用了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同志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一、赫鲁晓夫(1953~1964年执政)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表现:①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②粮食短缺;③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调整统治政策,试图改革斯大林模式:如苏共“20大”所作的“秘密报告”。(参见教材“历史纵横”)

【备课资料】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所作的“秘密报告”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最后一天上午,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出乎世人意料地在会上作了《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斯大林去世后,30年代下半期和40年代初国家安全机关迫害党政干部、伪造案件、刑讯逼供的罪行

被揭露出来,在广大群众中引起极大义愤,那些受害者家属纷纷给苏共中央主

席团写信,要求重新审查历史上的冤假错案。

如何评价斯大林,主席团内部意见不一。在主席团会议上,委员们严肃认

真地讨论了斯大林的问题。马林科夫、米高扬和萨布罗夫一致认为,提出斯大

林问题是正确的,应该向党说明这一点。惟有伏罗希洛夫无条件地支持莫洛托

夫,卡冈诺维奇有条件地支持,他们提出要对事实材料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会

议结束时,赫鲁晓夫说,应本着党的利益作出决定。他强调指出:“斯大林曾忠

实于社会主义事业,但他做事很野蛮,他毁灭了党。他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

反复无常,丧失了人所具有的神圣的东西。”他号召“加强对个人崇拜的抨击”,

清理标语、书籍,学习马克思和列宁的榜样。

赫鲁晓夫在会议上提出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应在哪里讲斯大林的问题。他当即作出回答说,在代表大会的秘密会议上。他建议给大会代表印发列宁的“遗嘱”和“关于民族问题的信”。主席团最后决定:“向

中央全会提出建议:中央主席团认为,有必要在大

会的秘密会议上作关于个人崇拜的单独报告,确定

赫鲁晓夫为报告人。”由此可见,作关于斯大林个人

崇拜的单独报告和报告人,是在大会开幕前一天,

由十九大选出的中央委员会作出的决定。

就在2月13日,即大会开幕前一天,中央全会

召开前几个小时,主席团会议作出决定:通知全会,

在大会上将作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单独报告。

1956年2月19日,赫鲁晓夫口授报告稿。《报告》

的最后稿发给了主席团委员和主席团候补委员,他

们审阅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基本赞同这个稿子。到2月23日,报告稿准备就绪。

二十大举行秘密会议,报告出台。1956年2月24日,苏共二十大举行会议,选举党的领导机构。次日,即2月25日上午,举行秘密会议,赫鲁晓夫作《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归结起来,赫鲁晓夫主要在报告中批判了斯大林的七大错误:

①个人迷信。斯大林利用《斯大林传略》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大肆颂扬个人功绩,利用颁发“斯大林奖”,树立“斯大林纪念碑”以及用自己名字命名企业和城市来助长个人迷信。赫鲁晓夫还提到了列宁于1922年12月给俄共(布)十三大的信,信中批评了斯大林太粗暴,建议调动他的总书记职务。他同时还公布了列宁1923年3月5日给斯大林的信,要求斯大林为自己的粗暴行径向克鲁普斯卡娅赔礼道歉,否则就和他断绝关系。

②破坏法治,发动大清洗。揭露“大清洗”实际上首先从镇压党内反对派开始,利用“人民公敌”的罪名,将思想斗争转变成对反对派肉体上的消灭。赫鲁晓夫列举诸多材料,证明是斯大林一直在推动阶级

斗争并批准违法的使用肉刑,把“大清洗”的责任完全推到斯大林的身上。他还暗示“基洛夫案件"的幕后黑手就是斯大林,甚至说斯大林晚年“有一个消灭政治局内老同志的计划”。

③在卫国战争中的错误。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盲目自大,不相信诸多德军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再加上“大清洗”残害了很多优秀的苏军将领,以至于在战争初期遭受惨败。在初期失利之后,斯大林又完全丧失了信心,认为“一切都完了”甚至“完全撒手不管”;在指挥战争的过程中,斯大林“按照地球仪制定作战计划”,造成哈尔科夫战役折损几十万士兵。

④在民族问题上的错误。在卫国战争初期,斯大林强行将车臣-印古什、卡尔梅克等几个民族集体迁徙到远方,同时取消了这些民族的自治共和国,这种野蛮非人道的做法造成了严重的民族对立。

⑤在和南斯拉夫关系上的错误。战后苏南两国发生了严重的纠纷并且关系完全破裂,赫鲁晓夫指责斯大林在这方面扮演了“可耻的角色”,甚至声称“只要我动一动小指头,铁托就会完蛋。”

⑥在经济政策方面的错误。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完全不了解农村情况,几十年不访问农村。“只是从电影上看农村和农业”,他的一系列错误政策导致了苏联的农业落后。

⑦实行个人独裁。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没有按照党章规定按时召开党代表大会,十八大和十九大之间相隔了15年。党的中央全会和政治局会议也很少开,斯大林晚年不仅不开中央全会,连政治局会议也只是偶尔去几次。

“三和”理论

在苏共二十大的总结报告上,赫鲁晓夫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三和”理论,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

①报告指出,十月革命的方式在当时是唯一的出路,然而现在的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将越来越多样化”。在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完全可以通过“取得议会中稳定的多数,并且将议会从资产阶级民主的工具转变成真正代表人民意志的工具”,从而“是现社会根本改造的条件”,不用武装起义就夺取政权,这就是“和平过渡”。

②报告指出,列宁关于只要帝国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的观点“在那个时期是正确的”,而现在的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具备了防止侵略的物质基础,因此“战争不是不可避免的”。在目前的形势下,“只有两条路:要么和平共处,要么发动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战争。第三条路是不存在的。”这就是“和平共处”。

③报告同时“向资本主义国家领导人建议:‘让我们用实践来证明哪一种制度更好吧,让我们进行不打仗的竞赛吧。……我们建议的是未提及所有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进行的和平竞赛。’”这就是“和平竞赛”。

紧接着,赫鲁晓夫开始了大规模的平反,他释放了几乎全部政治犯,为1935-1955年死于集中营和监狱的绝大多数人恢复了名誉。赫鲁晓夫亲自下达指示,成立了近百个特别委员会。每个委员会包括一名检察院代表、一名中央委员会代表和一个早一些获得释放和平反的党员。这些拥有充分权力的委员会,从莫斯科直达所有的集中营。他们仔细地审查各个案件并迅速予以解决:看申诉书,和犯人谈话,然后宣布释放。到1956年8月,全苏有几百万人获得了自由。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被以色列特工搞到后送给了美国联邦调查局,不久世界各大报纸都刊登了出来。当时,共产主义运动在苏联和世界各地风起云涌,许多国家的人认为苏联正在引领世界走向全球共产主义。这个报告宣告了这一切的终结,引发了人们对苏联模式共产主义运动的怀疑和反思。

反应最强烈的是被苏共直接控制下的东欧各国的共产党。在这个报告的影响下,先是波兰发生了“波茨南事件”。1956年3月,被打成铁托分子的哥穆尔卡及其同伴获得平反,领导层大批斯大林主义者被迫辞职,新闻界与民众也获得了公开表达自己不满的机会。6月,波兹南市大罢工,最后波兰党同莫斯科达成妥协,以保留苏驻军为条件,选举苏共不喜欢的哥穆尔卡为党的领袖。10月又发生了震撼世界的“匈牙利事件”。匈牙利人民发动起义,受民众拥护的纳吉政府宣布放弃一党制度,实行自由选举;要求苏联自匈牙利撤军。由于苏共用坦克车镇压了匈牙利人民起义,西欧和北美许多国家的共产党员纷纷宣布退党,最有名的是当时美国共产党总书记法斯特公开谴责苏共对匈牙利人民的暴力行为,并宣布退出共产党。

赫鲁晓夫的报告揭开了斯大林的盖子,暴露了苏共极权统治阴暗、残酷、灭绝人性的狰狞面目,为苏联政治改革和苏联专制的终结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赫鲁晓夫的报告也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分水岭,从此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由顶峰迅速滑落。

2、内容:

(1)农业改革:(重点)

①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垦荒,扩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

【备课资料】赫鲁晓夫推广种植玉米

农业问题一直是苏联战后初期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1946年,苏联在农业顾问李森科的建议下,曾经极力推广春小麦的种植。而当时作为乌克兰共和国党中央第一书记兼部长会议主席的赫鲁晓夫却提倡种植冬小麦。由于斯大林支持李森科,在这场论争中,赫鲁晓夫败下阵来。

赫鲁晓夫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既然在麦子上无所发展,他就“绕

过麦田来到了玉米地”。1949年,赫鲁晓夫根据乌克兰农民传统玉米种

植经验,采用“方形穴播法”,让当地农民一次性扩种了200万公顷玉

米,结果大获丰收。在当年苏联其他农业区生产不景气的情况下,乌克

兰的玉米丰产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让赫鲁晓夫振奋不已,从此对玉米

刮目相看。同年底,赫鲁晓夫调任联共(布)中央书记处书记兼莫斯科第

一书记。一上任,他便打算推广种植玉米。为此,他首先在自家菜园进

行了两次试验,都取得了成功。1953年,他在自家周边的农庄播种玉米,

使该农庄一下由“过去搞得很糟”成了“全国最先进和最赢利的农庄之

一。”这些成功经历冲昏了赫鲁晓夫的头脑,使他萌发了在苏联全国推

广玉米种植的想法。

这一想法终于找到了实现的机会。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9月,赫鲁晓夫被任命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当月,赫鲁晓夫就正式提出了应该大面积播种玉米的倡议。以后,只要逮到机会,赫鲁晓夫都会为推广玉米种植鼓吹一番。在赫鲁晓夫看来,解决苏联农业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发展畜牧业,而“畜产品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足够的粮食”,玉米的奇迹效应无疑是解决该问题的良药。

赫鲁晓夫对于玉米同畜牧业的联系主要得益于美国的经验。玉米是美国的主要饲料,美国的畜牧业正是由于玉米的高产而兴旺起来的。赫鲁晓夫清楚地认识到这点。于是,他当政以后,在驻美大使馆中设立农业随员,专门收集农业生产的情报,尤其是有关美国杂交玉米的情报。赫鲁晓夫还不断派出农业代表团,访问美国和其他农业发达国家,考察玉米种植的先进经验。为引进美国杂交玉米种,苏联农业部还创办了一份名为《玉米》的科学杂志。

1959年9月,赫鲁晓夫应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邀请访美。在访问期间,他特地参观了以种植玉米而驰名于世的加斯特农场,获得了有关用玉米的青秸秆及未成熟的棒穗喂养牲口的常识。目睹了北美洲辽阔大平原一望无际的玉米丰收景象,赫鲁晓夫啧啧称赞。这次美国之行更加坚定了赫鲁晓夫在苏联大力推广玉米种植的想法。他认为,“一切就这么简单,玉米就是灵丹妙药。”

在推广玉米种植过程中,赫鲁晓夫忽略了最基本的东西——玉米生长的自然环境。苏联地域辽阔,气候差异较大。适合在乌克兰种植的玉米难以在西伯利亚的冰原生长。赫鲁晓夫却从不考虑这些。他梦想着在苏联的大地上种满玉米,在农业方面赶超美国。

一些地方的农业领导人为完成上面下达的不可能完成的种植玉米的硬性任务,不惜作假,掀起一股浮夸风。赫鲁晓夫对此也有所察觉。1958年1月,他在莫斯科州举行的农业工作者会议上表示:“在莫斯科州,玉米的收成往往很低,而有时在报告材料上却能对付过去。莫斯科州人搞这一套是很有一手的。有时收成不怎么好,他们就找一些丰产田,根据丰产田求出平均数字来。至于其余的庄稼地呢,他们会说,那里放牲口了,玉米给牛蹄子踩了,不能计数。莫斯科州领导人喜欢以牛蹄子为借口,那么就应当教会这些牛,让它们用蹄子狠狠踢他们一顿,告诉他们,不要骗我们,那里根本没长玉米,我们也没有吃到玉米。”

在赫鲁晓夫的大力推动下,苏联兴起了一股“玉米热”,不仅出现了《玉米》期刊、玉米研究所、玉米展览厅;还有各种播种玉米的专门设备;而且社会上流行起“玉米话题”、“玉米食品”,甚至在一些晚会舞台上,还出现了模仿玉米果穗的舞蹈。

到1955年,玉米的种植面积已达约1800万公顷。对比1953年玉米种植面积的350万公顷,以及1954年的500万公顷,其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但赫鲁晓夫仍对此仍感到不满意,他提出要在1960年使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2800万公顷。

但是苏联大部分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具备美国那样的“玉米带”。因此,不少地方农民播种的玉米一无所获。这不仅无法为牲畜提供充足的饲料,而且由于玉米的种植挤掉了其他作物,连人的口粮都受到威胁,而以玉米秸秆作青贮饲料,比苏联传统的青贮饲料三叶草、牧场草等成本高出两倍多。“玉米热”因此冷却下来。到了20世纪60年代,玉米热成了赫鲁晓夫的笑柄,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古古鲁沙”,即俄文玉米棒子。

963年,玉米播种面积中的62%颗粒无收,赫鲁晓夫在总结教训时埋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领导人漠不关心的态度才是玉米的大敌”,并且“有些干部不先为农民做好适当的准备,就坚持大面积种植玉米。结果,农民根本不懂得如何正确种植和收割玉米。”尽管赫鲁晓夫竭力推卸责任,但“玉米运动”的失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其倡导的“玉米运动”也成为历史的笑谈。

(2)工业改革:

①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1954年8月,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开始扩大企业领导的权利,国家对企业的指令性指标减少52%;

②运用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改革工资制度用计件奖励工资制度代替累进计件工资制,增加了计时工资的比重。

3、评价:

积极作用: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到60年代初,耕地、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均已实现全面机械化。

局限性: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二、勃列日涅夫(1964~1982年执政)改革:

1、内容:

(1)企业管理: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②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浓缩为:加强领导、扩大自主权、改善管理)

(3)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2、结果:(浓缩为:前期有成效,后期背负担)

①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通过推行了“新经济体制”使苏联经济不断发展。1960年的社会总产值为3040亿卢布,1975年增为8626亿卢布。工业产量增长迅速。1965-1975年间,年发电量从5070亿度增至10386亿度,石油产量从2.4亿吨增为4.9亿吨,钢产量从9100万吨增为1.4134亿吨。电力、原油、原煤、天燃气、钢等项产品的产量,均大幅度超过了美国,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军事方面,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同样巨大的重工业投资,使得苏联的军事力量迅速膨胀,逐步改变了苏美之间的力量对比。到70年代时,苏联的军事力量已经能与美国平起平坐,有些方面甚至超越了美国。如:苏联海军在之前就是一支近海防御舰队,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不仅使苏联领导人大力发展战略核武

器,在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大力支持下,海军得到了扩建,苏联舰队由近海防御舰队转变成为一支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武装力量;战略核武器方面,1962年古巴危机时,苏联的战略武器(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只有美国的1/4,当时美国拥有1038件,而苏联仅有265件,到1970年时,苏联已拥有洲际弹道导弹1300枚,首次超过了美国1054枚洲际弹道导弹的数量。1973年,苏联部署D级弹道导弹核潜艇;1974~1975年,苏联部署装有分导式多弹头的SS—17、SS—18、SS—19,这些都使得苏联在战略核武器质量方面与美国的差距在缩小。

②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增加苏联的经济负担,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严重,苏联的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981年里根上台执掌白宫,他的对外政策与其前任想比,更具进攻性,他奉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战略,为此他提出的1982—1986财政年度的军费开支高达1.6万亿美元。1983年3月又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SDI)即所谓星球大战计划,企图通过“战略防御计划”,既可以大大提高自身的核威慑力量,又可以带动美国科技经济的发展,还可以造成对苏联的技术和经济上的压力,从而拖垮苏联,可谓一箭三雕。

军备竞赛和对外扩张,不仅恶化了苏联的外部环境,并对苏联的经济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当时的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虽有很大提高,可仍然只有美国的60%左右,而就是这样一种条件下,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苏联工业产量的1/5,其中包括机器制.造业和冶金部门产量的1/3,都用于军事方面,对其他经济部门,长期不予重视,像轻工产品和食品长期短缺,造成国民生活困难,国民收入增长率自70年代开始下降,到80年代初即告停止增长。苏联GDP增速从1966年至1970年的年均21%降低到后期的9%。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只有1966年和1973年两年能够保障面包的供应,其余年份竟然需要大量从国外用硬通货进口粮食。

这些使得苏联与美国在经济上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为了其扩张战略,对外军援、经援的数量之大是很惊人的,而其所谓的军售恐怕有些到现在都没收回款来,基本上就是半买半送性(折扣40%以上),如:苏联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7925辆坦克、20470门大炮、17艘潜艇、2620架超音速飞机、32210枚地对空导弹;苏联还每年为支持阿富汗亲苏政权(110亿美元)、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20亿美元)、支援古巴等拉美国家(60~80亿美元)、支持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60~80亿美元),大约总共需要花费270亿美元。

【备课资料】勃列日涅夫

2006年12月19日是苏联前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在苏联历届领袖中,勃列日涅夫

至少有两点令其他人望尘莫及:关于他的笑话最多,他的声誉最好。

关于后一点,最近几天在俄罗斯体现得尤为明显:俄罗斯权威民意

调查机构——列瓦达中心的民调显示,39%的民众对这位曾经执掌

苏联大权18年的苏共总书记表示欣赏、有好感或尊重,与此相比,

对斯大林有同感的大约占36%,戈尔巴乔夫则有20%;对勃氏感到

愤恨的只有12%,而斯大林和戈尔巴乔夫两位前领导人则高达38%

和43%。全俄舆情研究中心的调查则表明,勃氏是仅次于普京的声

望最高的领导人。61%的受访者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是国家发展最

好的时期,一半的人认为勃氏在俄发展史上扮演了正面角色。而在

很多历史学家眼中,这位执掌苏联大权长达18年之久、坚持与美国

进行军备竞赛的苏共总书记是苏联最终走向瓦解的罪魁祸首。

因为平庸躲过无数政治斗争,因为无能成为最高领袖

在勃列日涅夫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压根没有人会把这位性格温和、“身材魁梧的美男子”(斯大林语)同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职位联系起来。出生于1906年的勃列日涅夫,在青年时代其升迁之路却异常顺利。1939年,年仅33岁的勃氏就担任了州党委书记,并在卫国战争中先后担任了第18集团军和乌克兰第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被授予少将军衔。然而在整个战争期间,勃列日涅夫并未真正上过前线。

战争结束后,勃氏连升三级,从1952年起担任苏共中央书记,并深得斯大林赏识。在当时的苏共中央

委员会中,勃列日涅夫是被公认为能力较弱的人,对谁都构不成威胁。他本人也曾多次“谦虚”地表示过:自己没有领袖的才能,更没有那样的野心。因此,在险象环生的权力场中,勃氏反倒躲过了无数灾祸。

1964年10月,苏共中央书记苏斯洛夫和克格勃负责人谢列平密谋把赫鲁晓夫赶下台。当时,有人要勃氏给正在度假的赫鲁晓夫打电话,他竟“害怕得差一点昏厥过去,后来被别人强拉硬扯到电话机前”。当听说赫鲁晓夫知道了政变的消息时,勃氏一下子扑到朋友的怀里,惊恐不安地说:“全完了,赫鲁晓夫会把我们统统枪毙的。”

赫鲁晓夫下台后,苏斯洛夫和谢列平为争夺大位陷入僵持,为避免两败俱伤,只好推举勃氏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因为是他平庸、性格温和、没有野心……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人物”。在许多人眼中,勃氏不过是个过渡性人物。

一个好猎手、一个飞车族、一个电影迷

勃氏本人的个人生活也颇受非议,据他的翻译苏霍德列夫回忆,勃氏有两件事干得极好:打猎和开车。他曾亲眼看见勃氏在打猎时一枪命中野猪心脏。1973年,勃氏访问美国时,尼克松送了一辆“林肯”牌轿车给他。勃列日涅夫马上拉着尼克松坐到车上,在狭窄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吓得尼克松和坐在后座上的翻译出了一身冷汗。而在勃氏执政后期,他则总泡在家里看电视、看电影,然后再招来他喜欢的演员,给他们颁发各种各样的奖章和勋章。

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的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其主要的消费品却长期短缺;苏联拥有当时世界最多的耕地,但粮食却连年歉收,不得不花大笔外汇进口粮食;苏联的宇宙飞船可以到达月球和火星,汽车却故障频出且耗油惊人;许多苏联百姓家里的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很多人经常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

曾想用核武器攻击中国,晚年开启中苏关系正常化大门勃列日涅夫当政的18年也是中苏关系起起落落最大的时期之一。1964年赫鲁晓夫被政变推翻后,中国政府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党政军高级代表团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节的庆祝活动,顺便试探苏联的对华政策。在酒会上,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走到贺龙元帅面前说:“我们把赫鲁晓夫搞掉了,你们还不把毛泽东也搞掉?这样就天下太平了。”结果这句话将中苏关系再次推向冰点。

尼克松政府认为:一个强大中国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最可怕的是,一旦让苏联人打开潘多拉盒子,整个世界就会跪倒在北极熊的面前。“我们能够毁灭世界,可是他们却敢于毁灭世界。”几天后,《华盛顿明星报》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这则消息立即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勃列日涅夫气得发疯,愤怒地喊道“美国出卖了我们”。

此后,苏联陈兵百万于中苏边境,对中国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但勃氏在执政晚期意识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性,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年中接连发出积极的信号,为中苏关系“结束过去、开辟未来”拉开了序幕。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苏关系在勃氏手上达到了对立的顶峰,也开启了正常化的大门,这个时期是中苏关系的一个分水岭。

【合作探究】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的共同特点和失败原因

共性特征:在指导思想上,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在内容上都重视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改革没有明显成效;在结果上,都在短期内取得一些成效,但苏联社会长期存在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失败的根本原因:仍然坚持产品经济观和批判“市场社会主义”,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经济体制,只是在保留原有体制基础上的局部调整,因此,无法扭转苏联经济的颓势。

三、戈尔巴乔夫(1985~1991年执政)改革:

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动荡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民用工业品技术落后,质量低劣。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

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面对困境,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

2、内容:

(1)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

①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经管代行管)

②政府还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指导代指令)

③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调整所有制结构)

④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与国外合资的企业;(企业承包或合资)

⑤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集体或国营变家庭)

(2)然后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的社会主义。

在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的思想指导下,放弃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走上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

主义道路”。他在1988年苏共二月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赋予革命性

改革以新的思想》的报告中,明确表示了“苏共支持舆论多元化”的

思想。此后苏共不再以马列主义为唯一的指导思想,其思想基础是以

马列主义、西方民主社会主义、基督教哲学等。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1988年12月通过修改《宪法》和《选举法》,改革国家最高权力

机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接着在1990年2月苏中共央扩大

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正式提出并通过了实行总统制的设置;随后,1

990年3月非例行的第三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设立

苏联总统职位和苏联宪法(根本法)修改补充法》,确立了多党制原则;

1990年7月苏共28大又改革苏共政党体制,不再提党是“领导

力量”和“核心”,改称苏共是“自治的社会政治组织”、“志同道合的

共产党人联盟”。此后,苏联的各种党派团体迅即增多,1990年8

月达9万多个,其成员上千万人。许多党派组织都在进行反对社会主

义和挑起民族纷争活动,有的出版自办刊物,登载反苏反共的文章,甚至争相“揭露”和“批判”十月革命以来的历史“黑幕”和“罪行”,大谈沙皇和沙俄时代的“美妙”和“辉煌”。而戈尔巴乔夫对此则持肯定态度,强调应该“同它们对话和协作”。这无疑加剧了苏联政局和人们思想的混乱,加速了苏共党亡政息的步伐。

对外调整政策,实行对外关系的“新思维”。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关于当今时代的判断,“新思维”强调当今时代是各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相互依赖日益增长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国际社会各国相互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人类在进入把核能用于军事目的的核时代之后,便不再是永生的。”“一旦爆发核战争,一切生灵都将从地球上消失。”因此,必须学会在这个世界上和平地生活,制定新的政治思维,“战争是政治以另一种方式的继续已经过时了。”要把社会的道德伦理标准作为国际政治的基础,使国际关系人性化,人道主义化。

②关于阶级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问题,“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地说,是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戈尔巴乔夫认为,在对外政策中,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把阶级利益放在首位,但在国际舞台上这些利益的尖锐冲突,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曾导致了武装冲突和战争。现在随着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出现,国际舞台上的阶级对抗有了客观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出现全部毁灭的威胁。所以,苏联的对外政策方针应“由过去以阶级利益为主转变为现在以全世界人类利益为主”,新的政治思维需要承认各国人民和各个国家的利益,承认它们在国际生活中的平等地位。

③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新思维强调两者之间在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竞赛是必然的。且“这种竞赛能够并且应当控制在必须以合作为前提的和平竞赛范围内。哪一种制度好,应当由

历史作出判断。”这就是“我们对新的世界哲学观念,对当代全人类原则和阶级原则的新辩证法的基本认识。”

④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新思维在强调了苏联在国际社会政治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的同时,也阐述了相互合作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合作的核心问题强调“要在完全自主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整个政治关系体系。”

⑤强调对外关系的灵活性。戈尔巴乔夫指出在对外政策中要采取多种办法选择不同的策略路线达到既定目标。在外交谈判中不要为自己制造死胡同,也不要给对方制造死胡同,要善于迎合伙伴,寻求接触点。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苏共采取的对外战略是以军控为中心的缓和战略,具体政策是继续与美国就裁军、消减核武器、限制地区冲突等问题进行谈判,缓解苏美关系;对西欧争取建立“全欧大厦”;对东欧实行纠偏、不干涉政策;对中国改善关系,实现关系正常化;调整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解决阿富汗、柬埔寨等问题。

3、影响:

①经济改革措施仓促上马,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苏联经济持续下滑

②经济体制改革受挫后,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备课资料】苏联的解体

1990年3月在苏联第三次非常人代会上,决定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当选为首任总统。随后,立陶宛宣布独立,1990年,先后有11个加盟共和国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4月,格鲁吉亚宣布独立。1991年3月17日,苏联举行全民公决,大多数公民主张保留联盟。8月公布的新联盟条约规定各加盟共和国拥有本国领土内的全部主权,改国名为“主权苏维埃共和国联盟”。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8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八一九”事件,不到3天,就归于失败。此后,苏联形势急转直下。2月3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下令“中止”俄罗斯共产党的活动;次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并要求苏共中央自行解散;25日,苏共中央解散。在这种形势下,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1991年9月,戈尔巴乔夫被迫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国领导人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签署了一个关于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要求苏联停止存在,宣称苏联的法律和其他一切准则在三国内不再适用。21日,俄罗斯等11个苏联前加盟共和国作为独立国家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独立国家联合体首脑会议。25日晚,克里姆林宫降下苏联国旗,俄罗斯联邦的三色旗升起。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正式解体。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对比新经济政策,理解邓小平为什么说“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答案提示:

新经济政策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短期内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但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其指导思想日益“左”倾化、教条化,失去了自我调节的能力,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为什么会出现戈尔巴乔夫改革?其结果如何?

参考答案: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逐渐下降的危机局面。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为了缓解经济困难,进行改革。其结果是造成苏联的解体。

⊙学习延伸

(答案略)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9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

课时作业(三十九)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时间:月日 1.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苏联产生这一争论的背景是( ) A.市场经济的理论得到认可 B.计划经济理论被否定 C.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模式 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显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说明大家对已有的经济理论产生了质疑,结合所学可知,二战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所以产生了上述争论,故选D项。 2.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国家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国家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赫鲁晓夫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农业的发展B.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 C.援助集体农庄D.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A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赫鲁晓夫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故答案为A项。 3.下表为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当时( ) 1953—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A. B.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C.大力垦荒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同时题干表格信息反映了当时苏联粮食产量总体上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中重点进行农业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故C项正确。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思想及依据的说明 在本课整体设计思路上用以美国的《时代》杂志封面对苏联领导人及苏联改革的追踪报道为线索,跟着《时代》的脚步,重新审视苏联的改革历程。 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本人主要运用历史建构主义理论,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本课采取情境创设和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创设情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2. 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线索清晰,便于学生从整体把握苏联的经济改革,但本课内容理论性强,与政治学科中的计划经济、价值规律等知识联系比较密切,高一年学生还无法从学科渗透的角度运动政治中某些知识来认识历史问题,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这方面的学习和认识。 3. 教材分析 (包括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是必修(Ⅱ)第三单元最后一课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与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首尾呼应,介绍了苏联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到苏联解体所历经的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具体过程为: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世界历史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苏维埃俄国通过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最终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它本身的严重缺点和弊端成为后来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后几经改革,但积重难返,收效不大,苏联模式失败。本课即苏联三个主要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这三大改革起到了承上的作用。苏联的经济改革也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因此,这三大改革也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教学重点赫鲁晓夫改革 教学难点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4.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结果和影响。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检测(附答案和解释)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检测(附答案和解释)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废除余粮征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农业,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所以选A项。B项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时期;C项出现在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D项出现在斯大林时期。答案:A 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掘墓人”说明其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说明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答案:C 3.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A.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B.改变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改善人民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正是美苏争霸时期,所以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以与美国争夺霸权。答案:C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 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放弃党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原则 D.在维护原有模式下进行修补解析:在斯大林体制下,用行政命令代替经济手段,完全排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A 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出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 ) A.用收购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精品教案 一、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 1.背景: ⑴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⑵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 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⑶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P98历史纵横,了解) ▲注意: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⑴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①② P98 第一段) ⑵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 2.内容: ⑴农业——经济改革的重点 主要内容:P98第二段①②③ ⑵工业:P99第一段①②③ 3.评价 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这是其改革的最大功绩) ⑵但是改革成效甚微,基本失败。 4.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体制 具体原因: ⑴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如:玉米运动),提出一些不切实 际的口号与目标(如:提出“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⑵具体做法上,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只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小修小 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点在工业) 1.内容: ①②③见P99第3段 ④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目的),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 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2.结果: ①②③见P99第4段 ▲注意: ⑴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是:都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 政治、经济体制。 ⑵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都取得一定成效;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体制;结果都失败。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2020版高考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讲二战后苏联的改革试题(含解析)

第二讲二战后苏联的改革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8·安徽蚌埠一模)赫鲁晓夫上台后,对一些重点科研项目采取打破地区、部门界限,组织各方面力量联合攻关的办法,使得科技发展速度快于西方同类项目。然而,19541962年,苏联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却仅仅是美国的1/2,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仅是美国的1/5。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苏联( ) A. 经济体制僵化不利于科研成果转化 B. 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活力仍然存在 C. 攻势外交政策极大消耗了经济实力 D. 不重视农业投入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2. (2018·河南中原名校联盟六评)苏联学者指出:若不是多亏新开垦地获得丰收,苏联在1956年几乎肯定要发生饥荒。这主要表明( ) A.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出现重大突破 B. 赫鲁晓夫的垦荒政策符合苏联实际 C. 垦荒政策是苏联特殊国情的产物 D. 二战后初期的苏联改革成效最突出 3. (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1958年赫鲁晓夫将机器拖拉机站进行改组,把拖拉机卖给集体农庄,这是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正确措施,可是赫鲁晓夫把这一改革解释为“有助于把集体农庄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并且强调指出这一措施不是“所有制的倒退”。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 A. 破除了经济发展的桎梏 B. 未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C. 平衡了农轻重发展比例 D. 强化了国家对农业管理 4. (2018·湖南株洲统一检测)赫鲁晓夫退休后,曾订购水管和营养液混合剂,进行无土栽培实验并取得成功,当他发现栽培出的黄瓜和西红柿因为成本太高而市价昂贵时,便再也不提这件事情了。赫鲁晓夫之所以对此事缄默,是因为他( ) A. 对盲目开荒政策有所反思 B. 认为对农业投资很不够 C. 对国营农场改革耿耿于怀 D. 知道经济体制弊端重重 5. (2018·山东淄博部分学校二模)1965年,苏联陆续出台了调整农业政策的法令,改变过去每年制定一次农产品收购计划的做法,实行“固定收购,超售奖励”的制度,农产品收购计划制定后5年不变。这些做法( ) A. 扭转了苏联农业落后局面 B.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 改变了旧体制框架的弊端 D. 降低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上表为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苏联政府机构改革情况。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 ) A. 缺乏明确指导思想致改革混乱 B. 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为重点 C. 没有触动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 D. 改革操之过急脱离经济实际 7. (2018·湖南怀化二模)以下是《20世纪6080年代苏联和美国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三、重点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 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各次改革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教学方法】重点采用比较的方法,运用史料组织学生讨论。 【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讲授新课】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 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到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十月革命前的水平,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等,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粮食和原料的需求 (2)赫鲁晓夫上台并巩固了自己在苏联的最高领导地位。(阅读课本P98历史纵横)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题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题 1.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苏联产生这一争论的背景是( ) A.市场经济的理论得到认可 B.计划经济理论被否定 C.赫鲁晓夫否定苏联模式 D.苏联模式的弊端显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说明大家对已有的经济理论产生了质疑,结合所学可知,二战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所以产生了上述争论,D项正确。 2.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国家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国家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赫鲁晓夫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农业的发展B.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 C.援助集体农庄D.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A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赫鲁晓夫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故答案为A项。 3.下表为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当时( ) 1953—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A.把发展农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 B.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C.大力垦荒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同时题干表格信息反映了当时苏联粮食产量总体上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中重点进行农业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故C项正确。 4.1953年苏联农庄向国家和合作社出售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的收入为4亿卢布,1960年上升为16亿卢布,这意味着在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产量增长0.6倍的情况下,收入增加2倍以上。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 A.苏联模式遭到彻底否定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大力推进 D.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 答案:D 解析:1960年苏联还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故B项错误;种植业和畜牧业大力推进机械化对产量有重要影响,但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这不是影响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收入大涨的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农业发展,故D 项正确。 5.195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前来访问的苏共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说:“赫鲁晓夫先生,您在着手大规模改革,这当然好!我只是想劝您不要操之过急。靠跳跃两步跨越鸿沟是相当难的,还可能会坠入沟中。”这从侧面反映了( ) A.英国对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敌视 B.赫鲁晓夫改革犯了急躁冒进错误

战后苏联的三次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1 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问题尤为严重. 2 措施 农业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牺畜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尝试推选“物质利益原则” 3 评价 ①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一定程度上冲 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 ②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修修补补。 ③提出“20内建成社会主义”的目标,脱离了实际。 ④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 目性。 ⑤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勃列日涅夫改革 1 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局面,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 措施 工业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农业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提高农产品价格 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3 局限性 (1)错误认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 (2)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后期趋于保守,停滞不前。 (3)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带来负面影响。 4.失败: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启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正确全面地认识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改革必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要解决好三农问题

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比较 相同:①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②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④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不同:①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从所有制入手;②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③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虽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苏联改革给我们的借鉴: ●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 ●改革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的精神; ●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 ●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不能背离方向; ●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带答案和解释)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带答案和解释)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废除余粮征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农业,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所以选A项。B项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时期;C项出现在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D项出现在斯大林时期。答案:A 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掘墓人”说明其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说明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答案:C 3.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A.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B.改变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改善人民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正是美苏争霸时期,所以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以与美国争夺霸权。答案:C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 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放弃党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原则 D.在维护原有模式下进行修补解析:在斯大林体制下,用行政命令代替经济手段,完全排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A 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出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 ) A.用收购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人教课标版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江阴二中杨晓峰 一、本单元、本课内容 1、课程标准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2009年考纲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以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后果。 3、教学要求建议 1.从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去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推动学生体会到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然性。 2.选用能够反映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的部分史料,做一些叙事性的描述,使学生能够通过感知而认识转向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积极成效,从而强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具有必要性”这一认识。 3.指导学生从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列表呈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基于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措施、特征与结果的了解,初步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这是一个有具体到概括的思维过程,因为斯大林模式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2.用谈话的方法和史论结合的思路,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思想等方面理性地归纳“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再从历史条件、功绩与弊端等方面引导学生评价“斯大林模式”,为认识经验教训做一必要的铺垫。 3.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形式,组织学生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教师要准备一些史料和教材上的一些宣传画、漫画等材料,要注意联系专题三“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必修Ⅰ专题八“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相关内容,以丰富学生的讨论和认识。 1.需要帮助学生纵向地把握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苏联改革的发展历程,可以让学生用表格或箭头图示的方式来呈现历程、勾勒其曲折性。 2.大体可以从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改革的结果等方面去列表归纳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有关内容。

历史复习:2-6-23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2-6-23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选择题1.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50~80年代的苏联,那么你可能了解到的有 ()①农庄种植大量玉米,却日益贫困②看到报纸刊登有关世界上第 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③军工生产如火如荼,人民群众不满情绪却越来越强烈④克里姆林宫降下镰刀锤子红旗,升起俄罗斯国 旗 B.①②④ A.①②③④ D.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D [解析]20世纪50~80年代的苏联共经历了三场改革,苏联解体是在 1991年。 2.勃列日涅夫实行的不利于推进改革的做法是() A.全盘否定斯大林 B.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 C.实行经济刺激新体制 D.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答案]B [解析]A、D两项分别是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的做法;C项是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措施的总称;B项是其不务实际的表现,不利于改革进行。

3.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 [答案]B [解析]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4.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最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只局限在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国家最早进行改革的是南斯拉夫,所以A项是错误的;联系课本知识即可判断出C、D两项说法错误。 5.(2011·临沂期末)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这位领导人是() 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 [答案]C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习题设计及答案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习题设计及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和1966年的20%。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上升到1926年的%、1939年的%和1959年的%。在1913年到1961年间,外科医生的数量从23200人增加到425700人,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每千人273降到32。…… 农民就将集体农庄视为外来的、强加给他们的东西而消极怠工,……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额下降%…… ——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给苏联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根据材料二,苏联当时由哪位领导人执政?概括当时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说明分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 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1、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C.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 2、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C.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人教版历史必修2《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word学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2《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word学 案 【考纲课标解读】 考纲考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课程标准:概述丛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差不多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考点概括梳理】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二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1) (2) 2、内容(1)农业:① ② ③ ④ (2)工业:① ② ③[ 5、评判:进步性 局限性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措施(1) (2) (3) (4) 2、结果(1) (2)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2、内容(1) (2) (3) (4) (5) 3、结果 4、失败的缘故① ② ③ ④ 【重点难点突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打算终止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从斯大林要紧关怀的世界实力平稳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和1966年的20%。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上升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和1959年的98.5%。在1913年到1961年间,外科大夫的数量从23200人增加到425700人,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每千人273降到32。…… 农民就将集体农庄视为外来的、强加给他们的东西而消极怠工,……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工业),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专门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因此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进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额下降6.9%…… ——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依照材料一,概括第一个五年打算给苏联经济社会进展带来的阻碍。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识记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理解三个改革的原因、结果及失败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不能偏离社会主义向。引导学生联系中国的实际,认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复杂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2. 教学重点/难点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理解三个改革的原因、结果及失败原因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观看漫画《片面的经济》,引导学生思考苏联“生病”的“病根”,并提问苏联“病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的具体表现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98页第一段结合以下材料找出改革原因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 自读课文和材料,组内交流答案,疑难问题小组合作解决。 1、本课运用了多媒体、视频、思维导图、电子检测等多种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导入环节,利用漫画,引导学生思考苏联“生病”的“病根”,并提问苏联“病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的具体表现,导入新课。中间过渡时,利用视频,提高学生注意力。 3、小组合作学习,并展示,当堂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 4、直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思维导图及表格等信息技术和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直观、形象、生动。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二:7-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答案)

【名师一号】2018高中历史 7-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 革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2 基础巩固 1.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B.战后社会主义力量日益壮大 C.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破除 D.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 解析二战之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于是从赫鲁晓夫开始了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 答案 A 2.在苏联,开始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是在( ) A.苏共十六大以后 B.苏共十八大以后 C.苏共二十大以后 D.苏联解体以后 解析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这次会议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会上通过的“秘密报告”在苏联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答案 C

3.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作了实地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是( ) A.农业生产管理过于集中 B.农民对劳动生产的成果漠不关心 C.农产品收购价格过高 D.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解析在斯大林体制下,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其积累资金的办法是牺牲农民的利益,压低农产品的价格,因此当时苏联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不是过高而是太低。 答案 C 4.戈尔巴乔夫改革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 )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成功 C.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解析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经济改革,但没有取得明显效果,政治上又背离马克思主义,违背了苏联国情,因此B、C、D三项都不符合戈尔巴乔夫改革。 答案 A 5.导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的直接原因是( )

前苏联的经济改革政策

前苏联的经济改革政策 1914年8月—1918年11月,一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时间约为1918年至1920 年。苏俄在苏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苏共希望通过该政策使苏俄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1)实施的社会背景:国内外反动势力挑起国内战争。 (2)特征:集中一切人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的非常措施。 (3)内容: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征。“战时”说明它不是经济发展常态下出现的,“共产主义”体现了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对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理解。 这是战争环境下不得不采取的措施,符合一切服从大局的思维,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对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产生了直接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得不到人民的理解与支持,出现了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列宁看到了问题,调整了政策。 ●新经济政策 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1) 实施的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特别是余粮收集制,严重地伤害了农民利益,引起了不满,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出现。战争的结束,要求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 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允许企业私有化,恢复商品交换,废除实物配给制。 (3) 特征:利用商品、货币、市场的作用恢复生产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 (4) 作用:经济恢复,政治稳定。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结合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及时调整政策,实事求是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体现。新经济政策对市场、货币、价值规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可,体现出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的实行,社会生产迅速恢复,说明了经济规律的重要价值。 ●斯大林模式 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托洛茨基关于“超工业化”的思想,在列宁逝世后的党内斗争中,这成为了托洛茨基“意图损害农民利益”的罪证。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统治者之后,很快结束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击败了坚持新经济政策的布哈林,1929年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建国思想。 它是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于工业革命之后,因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本身要克服的资本主义的最大的弊病就是经济危机的出现。用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是克服经济危机的重要设想。斯大林模式开创了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模式和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苏联本身急于迅速实现现代化的需求,要防止法西斯扩张的安全需求,这是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背景。苏联本身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近代沙皇的统治阻碍了民主法制的思想在社会上迅速传播。 斯大林模式的功绩是巨大的,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成为苏联后来解体的根源。 启示: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是重要的。斯大林模式下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严重不均衡发展,这是斯大林模式不能持续发展的重要根源。片面的极端化思维模式的危害是巨大的。非此即彼是极端化思维的主要特点,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就是极端化思维的体现。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二战。 ●赫鲁晓夫改革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集体化的弊端日益暴露;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1953年,斯大林逝世。1956-1964年,赫鲁晓夫改革。 (1) 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考纲课标解读】 考纲考点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课程标准:概述丛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考点概括梳理】 一、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 二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1) (2) 2、内容(1)农业:① ② ③ ④ (2)工业:① ② ③ 5、评价:进步性 局限性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措施(1) (2) (3) (4) 2、结果(1) (2)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背景 2、内容(1) (2) (3) (4) (5) 3、结果 4、失败的原因① ② ③ ④ 【重点难点突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和1966年的20%。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上升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和1959年的98.5%。在1913年到1961年间,外科医生的数量从23200人增加到425700人,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每千人273降到32。…… 农民就将集体农庄视为外来的、强加给他们的东西而消极怠工,……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工业),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额下降6.9%…… ——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教材分析: 本课是必修(Ⅱ)第三单元最后一课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与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首尾呼应,介绍了苏联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到苏联解体所历经的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具体过程为: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世界历史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苏维埃俄国通过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最终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它本身的严重缺点和弊端成为后来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后几经改革,但积重难返,收效不大,苏联模式失败。本课即苏联三个主要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起到了承上的作用。苏联的经济改革也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线索清晰,便于学生从整体把握苏联的经济改革,但本课内容理论性强,与政治学科中的计划经济、价值规律等知识联系比较密切,高一年学生还无法从学科渗透的角度运动政治中某些知识来认识历史问题,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这方面的学习和认识。同时本课内容较为枯燥,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并达到课标要求的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创设历史情境,掌握基本知识,理清历史线索,探究解决问题思路”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探究能力。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熟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教训;理解历次改革的成效及局限性。 (2)通过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点,提高归纳历史问题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简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学会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