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并购管理:微软收购诺基亚

并购管理:微软收购诺基亚

并购管理:微软收购诺基亚
并购管理:微软收购诺基亚

微软收购诺基亚对中国企业有何启示?

2013年9月3日,微软公司和诺基亚公司共同宣布,微软将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硬件与服务业务。

消息传出,消费者和市场的反映截然不同。诺基亚的忠实拥趸们扼腕叹息,市场的反应却是积极乐观,芬兰赫尔辛基交易的诺基亚股票开盘大涨40%。

作为曾经的全球最大手机制造商,却落得被其他企业收购的境地,看起来确实有点让人痛心。但是,站在市场的角度分析,这样的结果,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对诺基亚来说,并没有什么丢面子的地方,对微软来说,也未必就很有面子。相反,如果用危机的眼光来看,这次收购更是一种双赢局面。因为,微软收购诺基亚,从表面看是诺基亚陷入困境所致,实质上,也是微软应对市场变化,克服可能出现的危机所采取的一种对策措施。

众所周知,微软横空出世以后,曾经独步天下,让所有同行只能望其项背,以至于美国反垄断机构还要通过拆分方式避免微软垄断市场。但是,很快地,随着Google和苹果等的诞生,微软在操作系统方面独步天下的格局开始被打破。特别是中国和韩国手机制造商,大多采用Google旗下的Android系统,而不是微软的WindowsPhone系统。即便是苹果的ios系统,市场占有率也是微软的3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微软实质有被其他企业挤垮的危险。

也正因为如此,微软就必须寻找其他突破口,以避免在操作系统方面的落后而使企业陷入严惩困境。要知道,这一领域的变化可不比传统制造业。传统制造业可以给企业足够的调整发展战略和产品结构的时间和空间,手机操作系统等高科技领域,变化速度之快,技术更新之猛,产品换代之急,根本不具备慢慢思考和摇摆的时间和空间。

如果微软还陶醉于曾经的独步天下,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被市场淘汰,并演绎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

所以,如果将微软收购诺基亚看作是微软拯救诺基亚,那就大错特错了。在资本为王、利益为上的今天,微软没有这样的雅量和觉悟,诺基亚也没有这样的运气和福气。两者的结合,完全是双方的共同利益需要,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如果说有什么启示的话,到是微软的危机意识和长远目光,更值得其他企业学习和借鉴。因为,尽管微软遭到了Google和苹果等同选择强烈挤压,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是,并没有发展到难以生存的地步。即便是吃老本,也够混一段时间的。

微软之所以能够在竞争如此激烈、变化如此多端的领域能够坚强地生存下去,就在于企业一直没有盲目地将自己放在行业领袖的位置,也没有自认为是行业老大,而是作为追随者、追赶者,从而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向员工灌输危机意识、追赶意识,以确保企业不因为自我满足而陷入发展困境。

事实也是如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果企业容易满足,容易陶醉于已经取得的业绩和地位,从而裹足不前。那么,等待企业的,就只有被淘汰,且淘汰得毫无反应、毫无反抗之力。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案例可谓随处可见、层出不穷。

都说中国的企业寿命不长,包括一些大型企业,生命力也不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就是缺乏危机意识,缺乏持续创新和创造的意识,缺乏做百年老店的意识。想一想,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包括雷曼兄弟、CIT集团、通用汽车、柯达等不可一世的百年老店都破产了,还有多少企业能够在没有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情况下一直生存下去。

虽然说微软不会因为不收购诺基亚就被其他企业所打败,但是,收购诺基亚以后,微软的市场竞争力将大大提升,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肯定,微软收购诺基亚以后,决不会将自己与诺基亚放在收购者和被收购者的地位来对待,不会让诺基亚处于完全的从属地位。而会将诺基亚曾经的市场王者身份与自己曾经的市场王者身份,紧紧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加强大的市场冲击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诺基亚陷入困境以后,包括中国华为公司在内的世界多家知名公司,都曾经向诺基亚抛出橄榄枝。但是,诺基亚没有接受。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政治、政府等方面的原因。特别是给中国公司收购,更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和约束;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诺基亚公司战略目光的体现。因为,就算是Google和苹果,也未必比微软更适合收购诺基亚,更有利于诺基亚重树王者风范。

这也进一步告诉我们,国际市场的竞争,特别是高端装备、高端技术领域的竞争,不仅要考虑市场的因素,还要考虑政治和政府的因素、被收购和兼并企业的因素。这些年,虽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力度相当大,但是,从并购的实际情况来看,真正高端领域的并购案例并不多。更多情况下,中国企业伸出的橄榄枝,都被外国政府和企业拒绝和阻挡了。中国企业要想在高端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可能还要另辟蹊径,寻找更多的通道。

所以,从市场角度分析,微软收购诺基亚确实没有什么特别之外。但是,微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开拓进取意识、创新意识,还是值得中国企业好好学习和借鉴的。而收购过程中如何做到强强联合,而不是一露水地收购垃圾企业,也是中国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微软收购诺基亚的另一种解读

微软收购诺基亚的另一种解读
想象现在是1999年。不对,想象它是2006 年。 你办公室里电脑的牌子是……好吧,牌 子并不重要。除非你从事的是创造性职业, 否则你的电脑上运行的肯定是微软 (Microsoft)的 Windows 操作系统。而你口 袋里的手机是诺基亚(Nokia)的,或者如果 你赶时髦的话,就是摩托罗拉(Motorola) 的。 你的 mp3播放器是苹果 (Apple) 造的 (是 的,在那个时候我们还称呼它们为 mp3播放 器) ,而显示器或(和)电视机屏幕,则是三 星(Samsung)造的。 闭上眼睛,回到那个疯狂的2006年的状 态(如果需要帮助回忆,请点击这里) 。这一 年,苹果大获成功,创造奇迹的是 iPods 和 iTunes,而不是个人电脑这个最初的使命。 谷歌(Google)还只是一个搜索引擎,一个 超级有钱的搜索引擎。虽然摩托罗拉的 Razr 手机代表了流行文化,但诺基亚仍统治着手 机领域。而微软?它还是那个微软,那个正 如比尔?盖茨构想的,在个人电脑上发出刺耳 白躁声的公司。 此后七年来,许多事发生了变化,不过 这在科技界算不上大不了的事。让人觉得奇 怪的是,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苹果的 mp3 播放器发生突变,一下成了手机,改变了一 切;进而它又突变成为 iPad,颠覆了个人电 脑。而三星的智能手机却莫名其妙地卖得更 好了,使用的还是谷歌的操作系统。 至于摩托罗拉?它的移动设备业务已经 被谷歌收购了。而诺基亚?微软买下了它的
Imagine it's 1999. Scratch that, it's 2006. The computer in your office is made by ... well, it doesn't matter who it's made by. Unless you are in a creative profession, that computer is run on Microsoft Windows. And the phone in your pocket is made by Nokia (NOK), or -- if you're feeling stylish -- Motorola. Apple (AAPL) made your mp3 player (yeah, back when we still called them mp3 players), and Samsung made your display screen, or your TV screen, or both. Just close your eyes and go back to that crazy 2006 mindset (here's a link to help, if you need it). Apple was killing it on iPods and iTunes, not in its original mission of personal computers. Google (GOOG) was just a search engine, a filthy rich search engine. Nokia still ruled mobile phones, although Motorola's Razr owned popular culture. And Microsoft (MSFT)? It was still Microsoft, the grating white noise of personal computing that Bill Gates designed the company to be. In the seven years since, so much has changed, which in the tech world isn't notable. What's strange is how it changed. Apple's mp3 player mutated into a mobile phone that changed everything. And it mutated again into the iPad, changing the personal computer. Yet somehow Samsung sold more smartphones using an operating system powered by, of all companies, Google. And Motorola? Its mobile-device business was bought by Google. And Nokia? Its core
核心设备业务。软件公司开始吞并硬件公司, devices business has been bought by 因为它们要表现得跟苹果一样,成为软硬件 Microsoft. The software companies began to 结合的公司……哦,不过苹果在三十年前就 这么做了。因此,搜索公司收购了摩托罗拉 的智能手机, Windows 收购了诺基亚的智能手 机。至于三星,这家在2006年就以生产优质 屏幕而大获成功的生产商,坐在那向所有其 他公司吐舌头。 不过,没有人——科技格局棋盘上没有
eat the hardware companies because they needed to act like Apple, which married software to hardware ... oh, three decades ago. And search ate Motorola smartphones. And Windows consumed Nokia smartphones. And Samsung, the maker of those excellent TV screens in 2006, sat there sticking its

诺基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 诺基亚公司是一家世界著名的移动通信产品制造商,其成立于1865年,前身是生产木浆和纸板的小企业,经过150年的发展,诺基亚品牌深入人心,它的经典手机铃声和开机动画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诺基亚从无名小企业发展到世界知名品牌,从工业转型为电子业,成为电信时代第一巨头,这与它的管理人对其的管理和决策是密不可分的。在智能手机时代,诺基亚借助Symbian 系统,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厂商,但随着2007年苹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出现,诺基亚由辉煌走向衰落。 诺基亚的盛衰史表明,它是一个很经典的战略管理案例,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一、诺基亚的发展史 1、工业时代:1967年,诺基亚成为了一家芬兰国内跨产业的大型公司,其产业涉及包括造纸、化工、橡胶、电缆、制药、天然气、石油等多个领域,而诺基亚开始手机生产制造是在1960年。 2、前电信时代:1990年,手机用户大量剧增,手机价格迅速降低,移动电话体积越来越小,诺基亚又明确制定了发展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电信公司的战略。 20世纪90年代中期,诺基亚因涉及产业过多而濒临破产,总裁以及高层果断做出决策,将其他所有产业舍弃,并拆分了传统产业,只保留下诺基亚电子部门,而此刻诺基亚做出了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决策。 3、后电信时代:只剩下手机电信产业的诺基亚经过5年的时间逐渐摆脱了破产的境况,由于专注于传统功能手机产业的研发,诺基亚功能手机在当时具有极佳的用户品牌效应。1995年,诺基亚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它的整体手机销量和订单剧增,公司利润达到了公司前所未有的财富,最高市值1980亿欧元。 4、智能机时代:由于苹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出现,诺基亚由辉煌走向衰落。为扭转颓势,2011年2月,诺基亚与微软达成战略同盟并合作推出WP手机。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在市场上一直处于颓势。2013年9月3日,微软和诺基亚官方宣布,微软将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业务,即手机业务部门,交易数额是54.4亿欧元(约折合71.7亿美元)。 二、诺基亚的现状 2014年4月28日19点,微软正式宣布完成对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的收购,收购后实体公司更名为“微软移动”,但“诺基亚”品牌将会一直保留,这意味着诺基亚品牌手机并不会随着微软的收购而消失。 2014年10月24日,微软正式在Lumia手机上用Microsoft取代了Nokia的品牌命名。微软周五推出了新Lumia手机的设计,该公司将在未来于Lumia设备的前部和后部使用Microsoft字样代替从前的NOKIA。 2015年1月7日,国行NOKIA N1平板在正式发布,并在1月8日首批开卖,售价1599元。 2015年4月26日,诺基亚中国区总裁王建亚透露,2015年诺基亚将会推出安卓智能手机。 三、诺基亚的战略失误

微软CEO收购后致全体员工的公开信中英文对照

在微软宣布以约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之后,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致信微软全体员工,介绍了在交易完成后微软计划如何整合这一业务。全文如下: To: MS FTEs 致:微软全体员工 Date: Sep. 2, 8:00 PM PDT (Sep. 3, 6:00 AM EET) 时间:美国太平洋时间9月2日20:00 Subject: Accelerating Growth 主题:加速增长 We announced some exciting news today: We have entered into an agreement to purchase Nokia's Devices & Services business, which includes their smartphone and mobile phone businesses, their award-winning design team,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 facilities around the world, and teams devoted to operations, sales, marketing and support. 我们今天宣布了令人兴奋的消息:我们已达成协议将收购诺基亚的设备及服务业务,包括他们的智能手机和手机业务、获奖的设计团队、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组装工厂,以及运营、销售、营销和支持团队。 For Microsoft, this is a bold step into the future and the next big phase of the transformation we announced on July 11. 对于微软,这是面向未来的大胆一步,也是我们7月11日所宣布转型的下一重要阶段。 We are very excited about the proposal to bring the best mobile device efforts of Microsoft and Nokia together. Our Windows Phone partnership over the past two and half years has yielded incredible work - the stunning Lumia 1020 is a great example. Our partnership has also yielded incredible growth. In fact, Nokia Windows Phones are the fastest-growing phones in the smartphone market. 我们很高兴,这一方案能将微软和诺基亚最好的移动设备业务集合在一起。过去两年半时间内,我们关于Windows Phone的合作取得了优秀成绩,惊艳的Lumia 1020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的合作已带来了高速增长。实际上,诺基亚的Windows Phone是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最快的手机。 Now is the time to build on this momentum and accelerate our share and profits in phones. Clearly, greater success with phones will strengthen the overall opportunity for us and our partners to deliver on our strategy to create a family of devices and services for individuals and businesses that empower people around the globe at home, at work and on the go, for the activities they value most. 目前是时候在这一势头的基础上继续前行,提高我们手机业务的市场份额和利

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案例分析报告

郵電大学 《营销策划与案例分析》 课实验报告书 实验名称: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案例分析 专业班级:营销1203 学生:妍妍 指导老师:欧晓华

邮电大学《营销策划与案例分析》课实验成绩鉴定表

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终端市场商机无限,苹果iPhone手机取得的巨大成功,让各大厂商试图分得一杯羹,纷纷强势出击,不断发布各种类别不同、性能多样的智能手机新品,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硝烟弥漫,产品规模也是持续扩着。手机市场曾形成了以安卓操作系统的三星、HTC,以ios操作系统的苹果和以塞班为操作系统的诺基亚三大阵营。但,塞班系统缺乏技术更新等原因而逐渐衰败,诺基亚手机霸主的地位不复存在。同时,微软不甘寂寞,也加入混战,发布了Windows phone系统。诺基亚弃塞班投向微软的怀抱,一心生产Windows手机,以求在风云变幻的手机市场得以生存。 一、并购双方概况 (一)诺基亚 诺基亚(Nokia Corporation)是一家总部位于芬兰埃斯波主要从事生产移动通信产品的跨国公司,诺基亚成立于1865年,在1967年成为了一家芬兰国跨产业的大型公司,手机制造开始于1960年,同时建立了诺基亚电子部,并专注于电信系统方面的工作。电子部当时已在研究无线电传输问题,从而奠定了后来诺基亚集团电信的基础。进入电信时代后,诺基亚在芬兰电信市场所占份额不断增加。1990年,手机用户量大增,手机价格迅速降低,[1]移动越变越小,诺基亚又明确制定了将发展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电信公司的战略。在以电信为重点的同时,诺基亚的业务围随着电信部门的迅速发展而急剧扩大。同时,诺基亚还致力于全球通技术。 20世纪90年代中期,诺基亚因涉及产业过多而濒临破产,而当时的诺基亚总裁以及高层果断地将其他所有产业舍弃,并拆分了传统产业,只保留下诺基亚电子部门,将其他所有传统产业出售,诺基亚集团开始两年的分裂,而此刻的诺基亚作出了自己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抉。只剩下手机电信产业的诺基亚经过5年的时间逐渐摆脱了破产的境况,由于专注于传统功能手机产业的研发,诺基亚功能手机在当时具有极佳的用户品牌效应。1995年,诺基亚开始了它的辉煌

案例分析诺基亚与微软

案例资料一: 諾基亚 CEO给同仁的一封信:燃烧的平台 2011 年 2 月 9 日消息,诺基亚(Nokia)首席执行官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最近致员工的一份内部备忘录曝光。在这封被誉为“最令人兴奋和有趣”的CEO内部备忘录中,埃洛普承认诺基亚在竞争对手面前不断失利,市场份额不断遭到蚕食,领导地位面对挑战。 埃洛普指出,诺基亚已经身处“燃烧的平台”,而 Symbian 系统“在领先市场缺乏竞争力”,因此需要决定“是建造、促成还是加入某个生态系统”。他表示诺基亚将进行改革,并透露于 2 月 11日的一个投资者活动上公布新战略。 以下为备忘录的全文: 大家好: 有这样一个相关的故事,一个人在北海的一个油田钻井平台上工作。有天晚上他被响亮的爆炸声警惊醒,突然发现所处的平台已经燃烧起来。当时,他正被熊熊的火焰所包围。他努力穿过浓烟和烈火,跑到平台边缘,但却只看到四周黑暗、冰冷的海水。烈火不断逼近,他只有几秒钟的时间作出反应。要么站在平台上,等待自己被烈火吞噬,要么从 30 米高的平台上纵身向下跳,落入冰冷的海水中。这个人站在“燃烧着的平台”上,他必须作出选择。 他决定跳下去。这令人出乎意料。在通常的情况下,他可能根本不会考虑跳入冰冷的海水中。但当时的情况非同寻常——他所处的平台已经着火了。这个人后来幸运的被救了出来。在获救后,他指出“燃烧的平台”急剧的改变了他的行为模式。 我们现在同样处于一个“燃烧的平台”当中,我们必须决定如何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在过去的几个月,我已经和大家分享了从股东、运营商、开发者、供应商及员工处获得的意见。今天,我将继续分享我所了解的东西,以及我的信念——我意识到,我们正处于一个燃烧的平台当中。并且,这个平台上发生了多次爆炸——多个炽热的着火点包围了我们。 例如,我们的竞争对手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速度也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苹果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并将开发者吸引到一个封闭但却强大的生态系统,从而改变了市场格局。 2008 年,在售价超过 300 美元的手机市场中,苹果的市场份额为 25%;到了 2010年,该份额已经上升至61%。他们正处于快速的增长轨道当中,2010 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增幅达到 78%。苹果已经证明,如果手机设计精良并且体验出色的话,消费者愿意购买价格较高的手机,开发者也愿意为其开发应用软件。他们改变了游戏规则,现在苹果已经垄断了高端手机市场。 然后又出现了 Android 操作系统。在大约 2 年的时间里,Android 创造了一个吸引应用软件开发者、服务提供商和硬件生产商的平台。Android 从高端市场着手,目前已经赢得了中端市场,并且很快他们将向低于 100 欧元的低端手机市场发起冲击。谷歌就像“地心引力”,吸引业内的创新力量加入其中。 我们也不应该忽略低端手机市场。2008 年,联发科提供了整套的手机芯片设计方案,使得中国深圳的生产商能够以难以置信的速度生产手机。按照某些统计,这个生态系统目前生产的手机占全球总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在新兴市场蚕食我们的份额。 尽管竞争对手在蚕食我们的市场份额,诺基亚如何应对?我们落后了,我们没有跟上大的潮流,我们浪费了时间。同时,我们自以为作出了正确的决定;但是,如果现在进行回顾的话,我们已经落后好几年了。

诺基亚与小米手机的战略成本管理比较

诺基亚与小米手机的战略成本管理比较 摘要:诺基亚是一家由造纸厂发展起来的老牌手机制造厂商, 其品质过硬、经久耐用, 具有可以“砸核桃”“挡子弹”的良好品质, 深受消费者欢迎。好景不长, andriod、ios 更加优越的操作系统的问世, 对诺基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面对新一轮的手机行业革命, 小米公司抓住了机遇, 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而诺基亚则迅速衰落。 关键词:战略分析; swot分析; 作业链; 成本管理; 1 背景简介 诺基亚是一家老牌手机制造厂商, 其品质过硬、经久耐用, 深受消费者欢迎。意想不到的事, 面对新一轮的手机行业革命, 诺基亚开始衰落并最终被微软收购。近几年,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使得电子商务得到了以往从未有过的发展机会并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很多电子商务企业通过传新发展模式, 不再需要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的生产, 转而采取代工的模式, 节省了很多中间环节以及生产成本, 小米就是在这种模式下快速发展起来的, 并迅速成为一家成功的互联网公司。 2 企业概况 2.1 诺基亚式传统成本管理模式 传统成本管理指的是对于成本的控制和组织运转等多方面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成本方针;成本目标;成本策划;成本控制。传统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 其高低体现着一个企业整体管理水

平的高低, 对企业降低成本, 增强核心竞争力有很大意义。但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成本管理存在许多问题。 2.1.1 成本管理面窄 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 企业采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 而企业往往只关注内部生产和管理活动, 不关注企业的外部环境, 仅限于生产过程中对成本的核算和分析, 在这种忽略预测和决策的情况下, 很难充分发挥成本管理应该有的作用。 2.1.2 成本管理思想落后 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认为, 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企业的成本, 节约可以说是企业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手段。但盲目控制成本会导致产品品质和业务收益下降, 因此可以说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一种负面的成本管理。 2.2 小米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 2.2.1 小米成本、费用的构成 目前, 小米最主要是在线上进行销售, 所以其成本构成较为简单。包括四个最为主要的部分:研发成本, 生产成本, 销售成本和其他成本。研发成本主要是产品在研发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 比如研发人员的薪酬、研发的费用等;生产成本主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成本, 小米的生产成本主要是代工厂的加工费;销售成本主要包括广告费以及销售人员的薪酬等;其他成本是指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办公费等。 2.2.2 小米公司战略成本管理现状 (1) 控制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微软收购诺基亚过程 [关于微软收购诺基亚的研究]

关于微软收购诺基亚的研究 一、案例背景 9月3日下午,芬兰移动通信产品跨国公司诺基亚给《国际金融报》记者发来声明确认,经双方董事会决定,美国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将以54亿欧元(约72亿美元) 现金收购诺基亚设备及服务业务部门,并获得诺基亚专利及地图服务授权。 诺基亚称,微软将利用其海外融资完成这笔交易,?预计于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具体时间取决于诺基亚股东、相关监管部门及交易条款。? ?这是向未来踏出的大胆一步,对于两家公司的员工、股东和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决定。?即将退休的微软CEO 史蒂夫·鲍尔默在声明中称,?合并将提高微软在手机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并增强微软及其合作伙伴在整个手机设备和服务领域的发展机会。? 然而,无论有多大的赞美声和质疑声,业界都不会忘记诺基亚曾如何着力创新,并逐步反超摩托罗拉,成为手机市场中的?霸主?;也不会忘记,在推崇移动互联网的 这两年时间里,诺基亚是如何从裁员、卖楼到缩减业务一步步?堕落?的。

上述?变迁?同样是一种提示结合了诺基亚的硬件和专利后,微软如何?软硬结合?,推出更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特点和消费者真正需求的产品?微软又如何利用好这张牌,彻彻底底地发挥出1+1>2的效果? ?间谍?做媒 ?诺基亚表面上是一个开放的公司,但实际上极其封闭,正是这种封闭让它走到如此境地。?德国电信咨询公司中国区高级顾问谭炎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最为典型的案例便是,在安卓已经明显占据上风的时候,诺基亚固执己见拒绝投靠安卓阵营,到最后更选择在微软Windows Phone这颗?秧苗?上吊死。 不过,仔细研究,诺基亚的?固执?似乎来源于其CEO 埃洛普。资料显示,埃洛普于2008年至2010年担任微软业务部总裁,2010年加入诺基亚任CEO ,上任后,埃洛普全盘推翻了前任CEO 康培凯亡羊补牢的系列计划,包括放 弃塞班系统、与英特尔联盟研发基于Linux 的Megoo 等,最终他把鸡蛋放进了Windows Phone这一个篮子里。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由于微软的版本升级,导致诺基亚多数WP5机型无法升级WP8,终端设备出现大量库存,被迫低价清货,推动其估值进一步下降。目前,诺基亚的市值跌到了三年前的1/3。

诺基亚与苹果案例分析

企业经营战略——诺基亚&苹果 企业经营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广义上的经营战略是指运用战略管理工具对整个企业进行的管理,在经营战略的指导下进行,贯彻战略意图,实现战略目标;狭义上的经营战略是指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实施和控制的过程所进行的管理。更具体地说,经营战略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使命的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事业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地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从其制定要求看,经营战略就是用机会和威胁评价和未来的环境,用优势和劣势评价企业现状,进而选择和确定企业的总体、长远目标,制定和抉择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在本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对诺基亚和苹果公司经行企业经营战略的探究。 公司简介 苹果公司,全称苹果股份有限公司,原称苹果电脑(Apple Computer),在2007年1月9日于旧金山的Macworld Expo 上宣布改名。总部位于美国 加利福尼亚的库比提诺,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目 前全球电脑市场占有率为3.8%。 概况 中文公司名:苹果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公司名:Apple, Inc. 公司类型:公开(NASDAQ: AAPL) 成立时间:1976年4月1日 总部地点:加利福尼亚的库比提诺 公司荣誉:世界上最大的IT科技企业 重要人物 Steve Paul Jobs 斯蒂夫·乔布斯(CEO) Timothy D. Cook 蒂姆·库克(COO) Peter Oppenheimer(CFO) Philip W. Schiller(SVP Marketing) Jonathan Ive(VP Industrial Design) 口号 Switch(变革) 产业 电脑硬件、电脑软件、手机和掌上娱乐终端 产品 软件-- Mac OS X,Xserve,QuickTime,iLife,iWork,iTunes 硬件-- iMac,PowerMac,PowerBook,MacBook,MacBook Pro,iBook,Apple Cinema Display,Mac mini,AirPort,MacBook Air,Air Pro 掌上娱乐终端-- iPad,iPod,包括iPod nano、iPod classic和iPod touch以及以往的已停产的iPod(Video)版本 手机-- iPhone 其中,Mac(电脑)iPod(个人数位影音随身听) iPhone (行动电话) iPad (平板电脑)iTune(数字媒体播放应用程序)为其主要产品。

案例分析:诺基亚的成功与失败

诺基亚的成功与失败 前言: 诺基亚(Nokia Corporation)是芬兰手机品牌,总部位于芬兰埃斯波,主要从事生产移动通信产品的跨国公司。诺基亚成立于1865年,当时以造纸为主,后来逐步向胶鞋、轮胎、电缆等领域,最后才发展成为一家手机制造商。 自1996年以来,诺基亚连续14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面对新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双面夹击,诺基亚全球手机销量第一的地位在2011年第二季被苹果及三星双双超越。2011年2月,诺基亚与微软达成全球战略同盟并深度合作共同研发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2013年7月11日23时,拥有4100万像素的诺基亚Lumia 1020正式在纽约发布亮相。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诺基亚手机业务),并获得专利和品牌的授权。诺基亚将业务重心转向Here地图服务。萌芽时代 诺基亚的历史始于1865年。1865年采矿工程师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ich Idestam)在芬兰坦佩雷镇的一条河边建立了一家木浆工厂,工厂位于芬兰和俄罗斯帝国的交界处,并以当地的树木作为原材料生产木浆和纸板。 1868年艾德斯坦又在坦佩雷镇西边15公里处的诺基亚河(Nokianvirta river)边建立了他的第二家工厂:橡胶加工厂,该工厂除了生产皮靴和轮胎外,还生产工业用橡胶制品。1871年,艾德斯坦在他的朋友利奥·米其林(Leo Mechelin)的帮助下,将两家工厂合并为一家工厂,并且成功地将其转变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艾德斯坦成为首任诺基亚管理者,随后两人将公司的名字命名为“诺基亚”。直到今天,该公司仍然保留“诺基亚” 这一名称。 19世纪末艾德斯坦将诺基亚管理者的职务转交给利奥·米其林,而当时无线电产业的萌芽刚刚起步。于是,米其林突发奇想地想将诺基亚公司的业务扩张到电信行业,但是遭到了艾德斯坦的反对。直到1902年,米其林才说服艾德斯坦,这才让诺基亚增加了一个电缆部门。但令米其林没想到的是,这个他突发奇想所建立的电信部门最终却发展成为了后来的诺基亚公司。 电信时代 从1962年到70年代中期,诺基亚在芬兰电信市场所占份额不断增加。 20世纪90年代中期,诺基亚因涉及产业过多而濒临破产,而当时的诺基亚总裁以及高

[诺基亚,微软,话题]浅谈微软并购诺基亚:一个国际话题的国内忧虑

浅谈微软并购诺基亚:一个国际话题的国内忧虑 大洋彼岸的微软扇动了一下彩色的翅膀,带动了全球手机市场一片灰色的焦虑。 微软并购诺基亚,不单纯是一个科技话题,不单纯是一个财经话题,甚至不单纯是一个新闻话题,因为这个星球上也许绝大多数人都曾经和止在或者将要和他们的产品打上交道,所以这起并购,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公共话题和社会话题。 2014年4月25日,微软完成对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的并购。历时8个月,总额达72亿美元的的并购案以此为标记,划上句号。其中细节无需赘述,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不同的解读角度。 如果普通观众把它当做像《星球大战》一样的史诗级科幻片来欣赏的话,那么对于诸多手机领域的公司来说,这个故事也许更像那部叫做《后天》的灾难片。 在己公布的数据中,微软并购诺基亚的总额是72亿美元,其中50亿美元用于收购设备及服务,22亿美元用于获得诺基亚十年专利许可。 据不完全统计,诺基亚拥有与智能手机通信相关的标准必要专利1713件,非标准必要专利5647件。另外,诺基亚在中国注册了10件涉及短信、近距离通信、视频等领域的核心专利。值得注意的是,诺基亚在此次交易中未将其专利转让给微软,而是采取了专利使用授权的方式,这不由得让中国手机厂商开始担忧,手握核心专利的诺基亚是否会借此将高额专利费压向中国手机厂商。 在迈克尔贝的电影《变形金刚》中,人类把在极点冻僵的大反派威震天运同了美国木土,命名为NBE-1,并且通过对其所携带的魔方的逆推,带来了人类一百年来飞速发展的科技。对于诸多手机厂商来说,这样的故事虽然可能并不存在,却仍然似曾相识和让人担心。诺基亚的专利虽然不用逆推但是仍然需要付费使用,但让人担心的则是,如果合并后的微软诺基亚打算做点什么,那么他们绝对会是这个领域的NPE-1Non-Practicing Entities俗称Patent troll,对于原木就创新匾乏,走高量低价路线的国产手机厂商来说,那么无疑是一场灾难。 在这些厂商看来,微软吞下诺基亚,不仅仅是在终端市场增加一个单纯的竞争对手那么简单,中国手机商恐而临高额专利费。因为诺基亚目前所拥有的专利组合数量位居业界第二,仅次于高通,且全球20%没有跟诺基亚签署专利授权的相关公司基本集中在中国,并购完成后,若双方利用自身垄断地位进行不止当竞争,会对中国手机商造成严重影响。中国企业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诺基亚近几年的专利进攻令人侧目。仅在去年,它就针对HTC、优派和RIM等厂商发起了诉讼。 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能把自己置身事外,牛气冲天即便如苹果,也不可能制造出一个全封闭的IOS生态圈。所以对于另一大手机操作系统安享来说,如何面临两大巨擎的合并是一个新的问题。因此,并购后的微软也令人担心,众所周知,虽然安享系统是免费使用的,但是系统中使用的微软软件,依然需要支付费用。目前,微软向安享制造企业以智能手机每台约5美元(占成本价的5 %)、平板电脑约10美元的价格征收专利许可费。这些设备的生产公司需要从微软处获得授权。此前,三星、LG和HTC等大型手机厂商己经与微软达成专利授权

Strategic Rationale Ms收购Nokia 声明PPT

Accelerating Growth Microsoft’s strategic rationale for deal announced with Nokia on September 3, 2013

This presentation contains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which are any predictions, projections or other statements about future events based on current expectations and assumptions that are subject to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The potential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include, among others, that the expected financial and other benefits from the Nokia transaction may not be realized, including because of:our inability to close the transaction, or Nokia’s inability to repay the financing should it take down the financing and the transaction doesn’t close; the response to the acquisition by the customers, employees, and strategic and business partners of the Nokia’s Devices & Services business; the extent to which we achieve anticipated operating efficiencies and cost savings, and anticipated smart device and mobile phone market share targets; the overall growth rates for the smart device and mobile phone markets; ongoing downward pressure on prices for mobile devices; unanticipated restructuring expenses; any restrictions or limitations imposed by regulatory authorities; the impact of Microsoft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s resulting from acquisition of Nokia’s Devices & Services business; the ability to retain key Nokia personnel; our effectiveness in integrating the Nokia Devices & Services business with Microsoft’s businesses; the response of existing Microsoft smart devices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risks related to the Nokia Devices & Services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and our ability to realize our broader strategic and operating objectives. Actual results could materially differ because of the factors discussed above, in the comments made during this conference call, and in the risk factors section of our Form 10-K, Form 10-Qs, and other reports and filings with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We do not undertake any duty to update any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

案例分析:诺基亚的失败

十年之前,手机市场是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天下,两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之高,拥有手机之人大部分都在这两个品牌的产品之中进行选择。再看十年之后的今天,智能手机大行其道,苹果iPhone和谷歌的android系统两大平台的智能手机竞争激烈,而诺基亚,似乎离智能手机的阵营越来越远。 据国外媒体报道,诺基亚在4年之间,市值仅剩下1/7,与2007年的高峰相比,诺基亚市值已暴跌77%,连续14年的手机生产冠军地位,被韩国三星电子取代,被苹果超越。祸不单行,惠誉国际将诺基亚债务评级,从BBB 下调至BBB-的最低投资级别,尚差一级就会与垃圾级别看齐。 一个有着146年历史的领导企业,怎么能够在几年时间,就濒临崩坏?诺基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诺基亚在过去的20多年的历史中是个经历了大起大落的“现象级”企业,它由一家以木材和橡胶为主要产品的传统企业成功转型为移动设备制造商,并随着这一产业在全球的兴起而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商。事实上,诺基亚已经成为了芬兰的符号。不仅如此,诺基亚也是欧洲的骄傲。它的股票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欧元,是欧洲最大的上市公司。由于诺基亚、爱立信的崛起,在芬兰的奥鲁和瑞典的斯托克海姆集聚了大批新兴企业,带动了整个欧洲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欧盟委员会主席罗曼诺普拉蒂在2002年的一场演说中高调赞扬了诺基亚和爱立信的示范效应:“它们的成就说明欧洲地区也能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然而,就在诺基亚和整个欧洲都沉浸过去的成就和梦想以自我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的时候,危机的信号已经降临了。移动互联的时代悄然来临,通信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ICT代替IT成了一个新的流行字眼。面对新的技术潮流和竞争格局,诺基亚显然没有明确认识,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作为手机业的巨头,诺基亚公司因为其技术的进步,以及产品的经久耐用,在21世纪初期5,6年内近乎占据了手机业的半壁江山。诺基亚成功的真正原因在于其强大的开发团队。首先,在大哥大时代,诺基亚公司就致力于手机的便携化与操作的人性化。诺基亚公司最早开发出了便携式的小型电池板,并因此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直板机型,通过其轻巧便携的外形和不错的通话性能迅速占领了市场。而诺基亚并不满足于此,它针对当时三星、摩托罗拉公司等笨拙的操作系统,开发出了简单明了,功能强大,并及其人性化的塞班操作系统,集成了网络、无线文字、PIM、网页浏览、电子邮件等功能,支持JAVA,并能够运行小型第三方软件,以至于在2003年其系统占有中国手机市场的66.6%。 但就在诺基亚沉溺于自己的塞班系统时,苹果公司推出了iPhone,创建了自己的iOS,面对这一威胁,诺基亚做出的第一反应就是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它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赖以发家的塞班(Symbian)系统,2008年初,诺基亚花4亿欧元收购了非营利机构Symbian,并在次年开放源代码,招揽第三方应用开发商。不幸的是,Symbian是一个过时的生态系统,以前只是一个语音转换平台,后来诺基亚和爱立信开发的智能手机版本在这个系统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增加了一些新的下载功能。但该系统对触摸屏、多媒体、新操作界面的支持都较差;在同互联网的交互界面方面,更是具有先天的劣势,代码复杂,严重限制了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开发,一开始,三星、摩托罗拉都支持塞班,但不久就对其缓慢的进展失去了耐心。2008年9月,Google 公司推出Android操作系统,得到了手机制造商的集体响应,Android系统凭借其开放和低价,后来超越了iOS系统,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操作系统。在Android的打击下,诺基亚最终放弃Symbian,转向与微软结盟。

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案例分析

西安郵電大学 《营销策划与案例分析》课内实验报告书 实验名称: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案例分析 专业班级:营销1203 学生姓名:张妍妍 指导老师:欧晓华

西安邮电大学《营销策划与案例分析》课内实验成绩鉴定表

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终端市场商机无限,苹果iPhone手机取得的巨大成功,让各大厂商试图分得一杯羹,纷纷强势出击,不断发布各种类别不同、性能多样的智能手机新品,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硝烟弥漫,产品规模也是持续扩张着。手机市场曾形成了以安卓操作系统的三星、HTC,以ios操作系统的苹果和以塞班为操作系统的诺基亚三大阵营。但,塞班系统缺乏技术更新等原因而逐渐衰败,诺基亚手机霸主的地位不复存在。同时,微软不甘寂寞,也加入混战,发布了Windows phone系统。诺基亚弃塞班投向微软的怀抱,一心生产Windows手机,以求在风云变幻的手机市场得以生存。 一、并购双方概况 (一)诺基亚 诺基亚(Nokia Corporation)是一家总部位于芬兰埃斯波主要从事生产移动通信产品的跨国公司,诺基亚成立于1865年,在1967年成为了一家芬兰国内跨产业的大型公司,手机制造开始于1960年,同时建立了诺基亚电子部,并专注于电信系统方面的工作。电子部当时已在研究无线电传输问题,从而奠定了后来诺基亚集团电信的基础。进入电信时代后,诺基亚在芬兰电信市场所占份额不断增加。1990年,手机用户量大增,手机价格迅速降低,[1]移动电话越变越小,诺基亚又明确制定了将发展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电信公司的战略。在以电信为重点的同时,诺基亚的业务范围随着电信部门的迅速发展而急剧扩大。同时,诺基亚还致力于全球通技术。 20世纪90年代中期,诺基亚因涉及产业过多而濒临破产,而当时的诺基亚总裁以及高层果断地将其他所有产业舍弃,并拆分了传统产业,只保留下诺基亚电子部门,将其他所有传统产业出售,诺基亚集团开始两年的分裂,而此刻的诺基亚作出了自己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抉。只剩下手机电信产业的诺基亚经过5年的时间逐渐摆脱了破产的境况,由于专注于传统功能手机产业的研发,诺基亚功能手机在当时具有极佳的用户品牌效应。1995年,诺基亚开始了它的辉煌

诺基亚决策失败案例分析

诺基亚决策失败案例分析 王力学号:12251047 铁道1206班指导教师:黄艳春诺基亚成立于1865 年,诞生之初主要从事造纸生意,伴随企业不断扩大,业务类型不断增多,最终才定位在了移动服务。从1996 年开始,在长达14 年的时间里始终占据着世界手机份额第一的位置,在其辉煌巅峰的2000 年,市值达2500 亿美元。遗憾的是,从2011 年起诺基亚手机销量全球第一的地位被苹果和三星超越,自此诺基亚的手机销售额开始滑坡,短短两年后,2013年9月诺基亚被微软收购,当年占据全球市场近一半份额的手机巨头,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诺基亚公司主要有以下决策失误: 1. 对新技术丧失敏感缺乏创新 它错过了利用安卓操作系统崛起的机会。智能手机改变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的速度远远超过这位“智能手机”先河开拓者的想象,智能手机的争夺不在手机质量比拼,而在操作平台和应用上。 2. 对用户需求变化缺少反应 诺基亚一直固守从通信功能出发的思路,丧失了当今客户对娱乐需求要求高的把握。 3. 对新的市场业态投入精力不足 产品的品牌有一大部分是靠产品质量与外观决定的。事实上,诺基亚在手机外观设计上连续十几年都采用其固化的经典直板机,不得不承认,诺基亚是靠着强大的品牌美誉度延长着用户审美疲劳来临的时间。 4. 战略上选错操作系统

在苹果IOS 系统和安卓系统迅猛发展的时候,选择收购塞班公司,采用塞班操作系统。在塞班系统劣势越来越明显时,本可与已经相当成熟的安卓操作系统合作,努力挽回颓势,诺基亚公司却出人意料的选择与微软合作。 接连的决策失误,注定了诺基亚的失败。下图为历年诺基亚手机全球市场份额变化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