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4章练习题

1-4章练习题

1-4章练习题
1-4章练习题

第1章引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操作系统是对(C )进行管理的软件。

A. 软件

B. 硬件

C. 计算机资源

D. 应用程序

2. 如果分时操作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B ),则响应时间越长。

A. 用户数越少

B. 用户数越多

C. 内存越少

D. 内存越多

3. 操作系统是一种(B )。

A. 应用软件

B. 系统软件

C. 通用软件

D. 工具软件

4. 操作系统的(D )管理部分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

A. 存储器

B. 设备

C. 文件

D. 处理机

5. (A )要保证系统有较高的吞吐能力。

A. 批处理系统

B. 分时系统

C. 网络操作系统

D. 分布式操作系统

6. 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主要有(C )

A. 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多任务系统

B. 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和批处理系统

C.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及实时操作系统

D. 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和多用户系统

7. 所谓(B )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内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机和外围设备等其他资源。

A. 多重处理

B. 多道程序设计

C. 实时处理

D. 共同执行

8. 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A. 批处理作业必须具有作业控制信息

B. 分时系统不一定都具有人机交互能力

C. 从响应时间的角度看,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差不多

D. 由于采用了分时技术,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的资源

9. 分时操作系统通常采用(C )策略为用户服务。

A. 时间片加权分配

B. 短作业优先

C. 时间片轮转

D. 可靠性和灵活性

10. 若把操作系统看作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下列的(D )不属于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

A. 磁盘

B. 内存

C. CPU

D. 中断

11. 在下列的操作系统的各个功能组成部分中,(A )不需要硬件支持。

A. 进程调度

B. 时钟管理

C. 地址映射

D. 中断系统

12. 在指令系统中只能由操作系统使用的指令称为(D )。

A. 系统指令

B. 设备指令

C. 非特权指令

D. 特权指令

1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

A. 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

B. 计算机是资源的集合体,包括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

C. 计算机硬件是操作系统工作的实体,操作系统的运行离不开硬件的支持

D. 操作系统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它不属于计算机系统

14. 分时系统的及时性是相对(B )而言。

A. 周转时间

B. 响应时间

C. 延迟时间

D. A、B和C

15. 用户在程序设计过程中,若要得到系统功能,必须通过(D)。

A. 进程调度

B. 作业调度

C. 键盘命令

D. 系统调用

16. 基址寄存器和限长寄存器主要用于(A )。

A. 存储保护

B. 存储扩充

C. 存储共享

D. 地址转换

17. 在单CPU的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CPU(C )。

A. 只能被一个程序占用

B. 可被多个程序同时占用

C. 可被多个程序交替占用

D. 可被操作系统程序和一个用户程序同时占用

18. 下列属于系统调用的是(D )。

A. 打开文件

B. 请求主存分配与回收

C. 文件属性的设置和查询

D. 以上都是

19. 当CPU执行到一条访管指令时,中断使CPU(C )下工作。

A. 从管态转换到目态

B. 维持在目态

C. 从目态转换到管态

D. 维持在管态

20. CPU可以直接存取(C )中的信息。

A. 光盘

B. 软盘

C. 主存储器

D. 硬盘

二. 多项选择题

1. 设计实时操作系统必须考虑系统的(CE )

A. 可移植性

B. 使用方便

C. 实时性

D. 效率

E. 可靠性

2. 由于资源的属性不同,故多个进程对资源的共享方式也不同,可分为(BC )。

A. 虚拟共享

B. 同时访问

C. 互斥共享

D. 异步共享

E. 并发共享

3. 操作系统的主要设计目标是(ABD )。

A. 可扩充性

B. 使得计算机使用方便

C. 管理计算机资源

D. 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工作

E. 可靠性

4. 在下列指令中,(ACD )属于特权指令。

A. 基址寄存器内容的指令 D. 置中断屏蔽位指令

E. 调用子程序指启动I/O指令 B. trap指令

C. 修改指令

5. 操作系统的存储结构主要包括(ABCDE )。

A. 寄存器

B. 内存

C. 硬盘

D. 闪存

E. 光盘

三. 填空题.

1. 共享

2. 批处理分时实时

3. 命令程序

4. 处理机存储器设备文件

5. 实时控制实时信息处理

1. 并发和共享是操作系统的两个最基本特征,两者之间互为存在条件。

2. 如果操作系统在用户提交作业后,不提供交互能力,它所追求的是计算机资源的高利用率,大吞吐量和作业流程的自动化,则属于批处理类型;如果操作系统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可同时供多个用户使用,但时间响应不太及时,则属于分时类型;如果操作系统可靠性高,时间响应及时,但仅有简单的交互能力,则属于实时类型。

3. 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三种类型的用户接口,它们分别是命令接口、程序接口和图形接口。

4.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文件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处理机管理。除此以外还为用户使用操作系统提供了用户接口。

5. 实时系统的引入主要是为了满足实时控制和实时信息处理两个领域的要求。

四. 问答题

1. 操作系统具有哪些特征?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2. 简述并发和并行的区别。

3.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各是什么?

4. 操作系统的目标是什么?

第1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1 . C 2. B 3.B 4.D 5. A 6. C 7. B 8. A 9.C 10.D

11.A 12.D 13.D 14.B 15.D 16.A 17.C 18.D 19.C 20.C

二. 1. CE 2. BC 3.ABD 4.ACD 5.ABCDE

三. 1. 共享

2. 批处理分时实时

3. 命令程序

4. 处理机存储器设备文件

5. 实时控制实时信息处理

四. 1. 操作系统的特征有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性。它们的关系如下:

(1)并发和共享是操作系统最基本的特征。为了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操作系统必然要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使多个程序共享系统的资源,并发地执行。

(2)并发和共享互为存在的条件。一方面,资源的共享以程序(进程)的并发执行为条件,若系统不允许程序并发执行,自然不存在资源的共享问题;另一方面,若系统不能对资源共享实施有效管理,协调好各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也必将影响到程序的并发执行,甚至根本无法并发执行。

(3)虚拟以并发和共享为前提条件。为了使并发进程能更方便、更有效地共享资源,操作系统经常采用多种虚拟技术在逻辑上增加CPU和设备的数量以及存储器的容量,从而解决众多并发进程对有限系统资源的竞争问题。

(4)异步性是并发和共享的必然结果。操作系统允许多个并发进程共享资源、相互合作,使得每个进程的运行过程受到其他进程的制约,不再“一气呵成”,这必然导致异步性特征的产生。

2. 并行性和并发性是既相似又区别的两个概念。并行性是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个时刻发生;而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3. 批处理操作系统的特点:成批处理、系统吞吐量高、资源利用率高,用户不能直接干预作业的执行。

分时操作系统的特点: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及时响应、快速处理;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不要求系统资源利用率。

4. 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第2章作业管理和用户接口

一.单项选择题

1.(C)是作业存在的惟一标志。

A. 作业名

B. 进程控制块

C. 作业控制块

D. 程序名

2. 当作业进入完成状态(B )。

A. 将删除该作业并收回其所占资源,同时输出结果

B. 将该作业的控制块从当前作业队列中删除,收回其所占资源,并输出结果

C. 将收回该作业所占资源并输出结果

D. 将输出结果并删除内存中的作业

3. 当中央处理器处于管态时,它可以执行的指令是(A)。

A. 计算机系统中的全部指令

B. 仅限于非特权指令

C. 仅限于访管指令

D. 仅限于特权指令

4. 当中央处理器处于目态时,它可以执行的指令是(B )。

A. 计算机系统中的全部指令

B. 仅限于非特权指令

C. 仅限于访管指令

D. 仅限于特权指令

5. 作业调度算法常考虑因素之一是使系统有最高的吞吐量,为此应(B )。

A. 不让处理机空闲

B. 能够处理尽可能多的作业

C. 使各类用户满意

D. 不使系统过于复杂

6. 作业调度程序从处于(D )状态的作业队列中选取适当的作业投入运行。

A. 执行

B. 提交

C. 完成

D. 后备

7. (A )是指从作业提交给系统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

A. 周转时间

B. 响应时间

C. 等待时间

D. 执行时间

8. 作业从进入后备队列到被调度程序选中的时间间隔称为是(C )。

A. 周转时间

B. 响应时间

C. 等待时间

D. 触发时间

二. 多项选择题

1. 批处理作业进入计算机系统时必须提交(BCE )

A. 可执行文件

B. 作业控制说明书

C. 源程序

D. 作业所需资源

E. 运行时的数据

三. 填空题

1. 批处理作业的输入包括将作业的、和由输入设备(例如键盘)输入外存并形成初始信息。常用的输入方式有三种:、

和。

2. 交互式控制方式就是用户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来表达作业执行的控制意图,用户逐条输入命令,操作系统每收到一条命令,就根据命令的要求控制作业的执行。

3. 交互式作业的控制方式是联机控制方式,联机作业控制现在一般有、

和三种控制方式。

4. 当中央处理器处于时可以执行包括特权指令在内的一切机器指令,当中央处理

器处于时不允许执行特权指令。因此,操作系统程序占用中央处理器时,应让中央处理器在下工作,而用户程序占用中央处理器时,应让中央处理器在下工作。如果中央处理器在下工作,却取到一条特权指令,此时中央处理器将拒绝执行该指令,并形成一个“非法操作”事件。中断装置识别到该事件后,转交给操作系统处理,由操作系统通知用户“程序中有非法指令”,必须修改。

5. 操作系统编制了许多不同功能的子程序,这些子程序通常包含特权指令,用户程序可以调用这些子程序从而得到特权指令提供的功能,并且没有使用特权指令。由操作系统提供的这些子程序称为“”程序,或简称为“”。

四. 问答题

1. 操作系统向用户提供了哪几类接口?

2. 试说明作业和进程的状态,并说明引起状态转换的典型原因。

3. 作业和进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 有5个批处理作业(A、B、C、D、E)几乎同时到达,估计的运行时间分别为2、4、6、8、10分钟,它们的优先数分别为1、2、3、4、5(1为最低优先数)。对下面的每种调度算法,分别计算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

(1)最高优先级优先。

(2)FIFO(作业到达顺序为C、D、B、E、A)

(3)短作业优先。

5. 有一个多道程序设计系统,采用不允许移动的可变分区方式管理主存中用户空间,设用户空间为100KB,主存空间的分配算法为最先适应分配算法,进程调度算法采用先来先服务算法,今有如表所示作业序列:

假定所有作业都是计算性作业且忽略系统调度时间,请分别写出采用“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算法”时作业的装入主存时间、开始执行时间、完成时间、周转时间以及它们的平均周转时间。

6. 在一个批处理单道系统中,采用响应比高者优先的作业调度算法。当一个作业进入系统后就可以开始调度,假定作业都是仅计算,忽略调度花费的时间。现有三个作业,进入系统

(1)求出每个作业的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及周转时间并填入表中。

(2)计算三个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应为多少?

第2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1 . C 2. B 3. A 4. B 5. B 6. D 7. A 8. C

二. 1. BCE

三. 1. 程序数据作业控制说明书脱机输入方式SPOOLING系统输入方式

直接耦合方式

2. 联机命令接口

3. 操作控制命令菜单方式视窗方式

4. 管态目态管态目态目态

5. 系统功能调用系统调用

四. 1. 操作系统向用户提供了两类接口:一类是命令接口,另一类是程序接口。用户利用命令接口提供的操作命令来组织和控制作业的执行,按命令接口对作业控制方式不同,又可以将命令接口分为联机命令接口和脱机命令接口;用户还可以利用程序接口提供的一组系统调用来请求并获得操作系统服务,程序接口在用户编制程序的时候使用。近年来,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又出现了图形接口。

2. 作业的状态有提交状态、后备状态、运行状态和完成状态。

当一个作业还未进入计算机系统内之前,用户正在向系统提交作业时所处的状态叫做提交状态。送入计算机并由操作系统将其存放在磁盘上以后,系统为这个作业建立一个作业控制块,并把它插入到后备队列中等待调度运行。此时,这个作业所处的状态成为后备状态。

当这个作业被作业调度程序选中,并为它分配了必要的资源,建立了一组相应的进程之后,这个作业由后备状态变为运行状态。

进程有三种状态:就绪状态、执行状态和阻塞状态。刚建立的进程处于就绪状态;就绪状态的进程被进程调度程序选中,获得处理机执行,此时的状态称为执行状态;对于执行状态的进程,当它是用完分配给它的时间或被更高优先权的进程剥夺处理机后,又回到就绪状态,等待下次调度;进程在执行中若发生了某些事件而暂时无法执行下去,则进入阻塞状态;当引起进程阻塞的事件消失时,进程由阻塞状态变为就绪状态,重新获得被调度的资格。

3. 作业通常是指用户在一次计算过程中或者一次事务处理过程中要求计算机系统所做工作的集合,包括用户程序、所需的数据及命令等。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的可并发执行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独立单位。作业和进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下:

(1)作业是用户向计算机提交的任务实体,而进程是完成用户任务的执行实体,是向系统申请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

(2)一个作业可以由多个进程组成,且一个作业至少由一个进程组成。

(3)作业的概念主要用在批处理系统中,而进程的概念则用在所有的多道程序系统中。

4. (1)(30+28+24+18+10 ) / 5=22分钟

(2)( 30+18+6+14+28 ) / 5=19.2分钟

(3)( 2+6+12+20+30 ) / 5=14分钟

5.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平均周转时间:( 42+60+92+62+92 ) / 5=69.6分钟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算法:

平均周转时间:( 42+60+104+62+68 ) / 5=67.2分钟

平均周转时间:(60+120+60 ) / 3=80分钟

第3-4章进程管理

单项选择题

1. 分配到必要的资源并获得处理机时的进程状态是( B )。

A. 就绪状态

B. 运行状态

C. 阻塞状态

D. 挂起状态

2. 任何时刻总是让具有最高优先数的进程占用处理器,此时采用的进程调度算法是(D )。

A. 非抢占式的优先数调度算法

B.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C.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D. 抢占式的优先数调度算法

3. 若P、V操作的信号量S初值为2,当前值为-1,则表示有( B )等待进程。

A. 0个

B. 1个

C. 2个

D. 4个

4. 进程的组成部分中,( A)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A. PCB

B. 数据集合

C. 共享程序

D. 非共享程序

5. 进程从运行状态到阻塞状态可能是由于(A )。

A. 现运行进程执行了P操作

B. 现运行进程时间片用完

C. 现运行进程执行了V操作

D. 进程调度程序的调度

6. 在进程管理中,当( C )时,进程从阻塞状态变为就绪状态。

A. 进程被进程调度程序选中

B. 等待某一事件

C. 等待的事件发生

D. 时间片用完

7. 分配给进程占用处理器的时间片用完而强迫进程让出处理器,或者更高优先数的进程要运行,迫使正在运行的进程让出处理器,则进程状态变化情况为(A )。

A. 运行态->就绪态

B. 运行态->等待态

C. 就绪态->运行态

D. 等待态->就绪态

8. 已经获得了除( C )以外的所有运行所需要资源的进程处于就绪状态。

A. 存储器

B. 打印机

C. CPU

D. 磁盘空间

9. 下列进程变化状态中,( C )变化是不可能发生的。

A. 运行->就绪

B. 运行->阻塞

C. 阻塞->运行

D. 阻塞->就绪

10.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经常用于( C )。

A. 单用户操作系统

B. 实时系统

C. 分时操作系统

D. 批处理系统

11. 抢占式的优先数调度算法在( D )中很有用。

A. 网络操作系统

B. 分布式系统

C. 批处理系统

D. 实时系统

12. 系统可把等待资源的进程组织成等待队列,这样等待队列有( D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1个或多个

13. 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是为了( A )。

A. 多个终端用户能得到系统的及时响应

B. 先来先服务

C. 需CPU最短的进程先执行

D. 优先级高的进程能得到及时调度

14. 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进程,因此不同进程所执行的代码也一定不同

B. 为了避免发生进程死锁,各进程只能逐个申请资源

C. 操作系统用PCB管理进程,用户进程可以从PCB中读出与本身运行状况有关的信息

D. 进程同步是指某些进程之间在逻辑上的相互制约关系

15. 多道程序环境下,操作系统分配资源以( D )为基本单位。

A. 程序

B. 指令

C. 作业

D. 进程

16. 两个进程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在并发执行中,一个进程要等待其合作伙伴发来消息,或者建立某个条件后再向前执行,这种制约合作伙伴关系被称为进程的( A )。

A. 同步

B. 执行

C. 互斥

D. 调度

17. 为了进行进程协调,进程之间应当具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通常采用进程间交换数据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称为( C )。

A. 进程互斥

B. 进程同步

C. 进程通信

D. 进程制约

18. 除了进程竞争资源,因为资源不足可能出现死锁以外,不适当的( C)也可能产生死锁。

A. 进程优先权

B. 资源的线性分配

C. 进程推进顺序

D. 分配队列优先权

19. 资源的按序分配策略可以破坏( D )条件。

A. 互斥

B. 请求和保持

C. 不剥夺

D. 环路等待

20. 某系统中有3个并发进程,都需要同类资源4个,试问该系统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少资源数是( B )。

A. 9

B. 10

C. 11

D. 12

21. 在下列解决死锁的方法中,属于死锁预防策略的是( B )。

A. 银行家算法

B.资源有序分配法

C. 死锁检测法

D.资源分配图化简法

22. 下面情况不能引起进程调度的是( C )。

A. 一个进程从等待态变成就绪态

B. 一个进程从运行态变成等待态或就绪态

C. 一个进程从就绪态变成运行态

D. 一个进程完成工作后被撤销

23. 下列哪个不是进程的特征( C )。

A. 异步性

B. 并发性

C. 并行性

D. 动态性

24. 单处理器系统中,处于运行状态的进程( C )。

A. 可以有多个

B. 不能被打断

C. 只有一个

D. 不能请求系统调用

25. 若进程所要求的一次打印输出结束,该进程的状态将作如下改变(B )。

A. 就绪到运行

B. 阻塞到就绪

C. 运行到就绪

D. 阻塞到运行

26. 发生死锁的必要条件有四个,要预防死锁的发生,可以破坏这四个必要条件,但破坏( A )条件是不太实际的。

A. 互斥

B. 请求和保持

C. 不剥夺

D. 环路等待

二. 多项选择题

1. 关于先来先服务进程调度算法说法正确的是()。

A. 算法效率高

B. 使进程等待分配处理器的平均时间缩短

C. 实现复杂

D. 有时使进程等待处理器的平均时间较长

E. 系统效率低

2. 优先数进程调度算法中优先数的确定恰当的是()。

A. 系统进程优先数高于用户进程

B. 交互式用户进程优先数高于批处理进程

C. 使用中央处理器频繁的进程优先数高

D. 重要算题的进程优先数高

E. 频繁输入输出的进程优先数高

3. 下列()情况引起的进程切换一定会执行另外一个进程。

A. 一个进程从运行态变成等待态

B. 一个进程从运行态变成就绪态

C. 一个进程从等待态变成执行态

D. 一个进程执行结束

E. 一个进程由等待态变成就绪态

4. 在任何时刻,一个进程的状态变化()引起另一个进程的状态变化。

A. 不能

B. 一定

C. 不一定

D. 可能

E. 必然

5.顺序执行的进程一定具有()。

A. 顺序性

B. 程序结果的可再现性

C. 并发性

D. 封闭性

E. 相关性

6. 关于线程正确的是()。

A. 线程是处理器的独立调度单位,多个线程是可以并发执行的

B. 线程与进程的根本区别是把进程作为资源分配单位,而线程是调度和执行单位

C. 不同的线程可以执行相同的程序

D. 同一个进程中的各个线程共享分配给进程的主存地址空间

E. 一个线程被创建后便开始了它的生命周期,直至终止

7.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P操作和V操作是对信号量实施的操作

B. 进程执行时以自己预知的速度推进

C. 并发进程在访问共享资源时可能出现与时间相关的错误

D. P操作和V操作在执行时可能被并发进程打断

E. PV操作能实现对临界区管理的要求

三. 填空题

1. 在一个单处理机系统中,若有5个用户进程,且假设当前时刻为用户态,则处于就绪状态的用户进程最多有个,最少有个。

2. 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独立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是,资源分配的单位是。

3. 进程的基本特征有、、独立性、异步性和结构特征。

4. 按进程执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不同状况定义三种基本状态为、、

。把相同状态的进程链接在一起构成,以便管理和调度。

5. 进程主要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6. 临界资源是指,而临界区是指

7. 进程是一个态概念,而程序是一个态概念。

8. 一个刚刚被创建的进程有时不能立即得到处理器运行(当有进程在运行时),这时它处于态。

9. 目前常用PCB的组织形式有和两种。

10. 进程完成任务后,系统收回进程占用的和取消后就撤消了该进程。

11. 进程调度程序按从的进程中选择一个进程;从而使之占用处理器运行。

12. 信号量的物理意义是当信号量的值大于零时表示;当信号量小于

零时,其绝对值表示。

13. 线程是进程中可的子任务,一个进程中可以有线程,每个线程都有一个标志符。

14. 一个管理由三个部分构成,、

、。

15. 进程间的高级通信机制可归结为3大类,分别是、

和。

16. 死锁是指在系统中的多个无限期等待永远也不会发生的条件。

17. 死锁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是、、和。18.有m个进程共享同一临界资源,若使用信号量机制实现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则信号量值的变化范围是。

四. 简答题

1. 试比较进程与程序的异同。

2. 什么是原语?

3. 进程和线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 有4个进程P1,P2,P3,P4,它们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为P1,P2,P3,P4,它们的优先数和需要的处理器时间如下表所示。假定这四个进程执行过程中不会发生等待事件,忽略进行调度等所花费的时间,从某个时刻开始进程调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分别采用“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选中进程执行的次序、计算出各进程在就绪队列中的等待时间以及平均等待时间;

②写出分别采用“非抢占式的优先数”(固定优先数)调度算法选中进程执行的次序、计算出各进程在就绪队列中等待时间以及平均等待时间;

③写出分别采用“时间片轮转”(时间片大小为5)调度算法中进程执行的次序、计算出各进程在就绪队列中等待时间以及平均等待时间。

5. 设系统中有3种类型的资源A、B、C和5个进程P0、P1、P2、P3、P4,A资源的数量为10,B资源的数量为5,C资源的数量为7。在T0时刻系统状态如下表所示。系统采用银行家算法实施死锁避免策略。

(1)T0时刻是否为安全状态?若是,请给出安全队列。

(2)在T0时刻若进程P1发出资源请求Request(1,0,2),是否能够实施资源分配?

6. 今有3个并发进程R,M,P,它们共享一个缓冲器B。进程R负责从输入设备读信息,每读出一个记录后把它存放在缓冲器B中。进程M在缓冲器B中加工进程R存入的记录。进程P把加工后的记录打印输出。缓冲器B中每次只能存放一个记录,当记录被加工输出后,缓冲器B中又可存放一个新记录。请用PV操作作为同步机制写出它们并发执行时能正确工作的程序。

7. 桌上有一只盘子,每次只能放一个水果。爸爸专向盘子中放苹果,妈妈专向盘子中放橘子,一个儿子专等吃盘中的橘子,一个女儿专等吃盘中的苹果。用PV操作实现他们之间的同步机制。

第3-4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B

2. D

3. B

4. A

5. A

6. C

7. A

8. C

9. C 10. C 11. D 12. D 13. A 14. D 15. D 16. A 17. C 18. C 19. D 20. B 21. B 22. C 23. C 24. C 25. B 26. A

二多选题

1. DE

2. ABDE

3. ABD

4. CD

5. ABD

6. ABCDE

7. BD

三填空题

1. 4 0

2. 线程进程

3. 动态性并发性

4. 就绪态运行态阻塞态队列

5. 程序段数据段进程控制块(PCB)进程控制块(PCB)

6. 多个程序必须互斥访问的资源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部分代码

7. 动静

8. 就绪

9. 链接形式索引形式

10. 资源进程控制块(PCB)

11. 某种调度算法就绪队列

12. 可用资源的数目因请求该资源而被阻塞的进程数目

13. 独立执行一个或多个惟一

14. 局部于管程的共享变量说明对该数据结构进行操作的一组过程对局部于管程的

数据设置初始值的语句

15. 共享存储器系统消息传递系统管道通信

16. 进程

17. 互斥请求和保持不剥夺环路等待

18. 1~1-m

四简答题

1. 进程和程序是紧密相关而又完全不同的概念。

(1)每个进程实体中包含了程序段、数据段这两个部分,因此说进程和程序是紧密相关的。但从结构上看,进程实体中除了程序段和数据段外,还必须包含一个数据结构,即进程控制块PCB。

(2)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因此是动态的;动态性还表现在进程由创建产生、由调度而执行、由撤消而消亡,即它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而程序则只是一组指令的

有序集合,并可永久地存放在某种介质上,其本身不具有动态的含义,因此是静态

的。

(3)多个进程实体可同时存放在内存中并发执行,其实这正是引入进程的目的。而进程的并发执行具有不可再现性,因此程序不能正确地并发执行。

(4)进程是一个能够独立运行、独立分配资源和独立接受调度的基本单位。而因程序不具有PCB,所以它是不可能在多道程序环境下独立运行的。

(5)进程和程序不一一对应。同一个程序多次运行,将形成多个不同的进程;同一个程序的一次执行也可以产生多个进程;而一个进程也可以执行多个程序。

2. 原语是由若干条机器指令构成的一段程序,用以完成特定的功能。这段程序在执行期间不可分割。也就是说,原语的执行不能被中断,所以原语操作具有原子性。

3. 从调度、并发性、系统开销、拥有资源等方面来比较线程和进程:

(1)调度。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独立调度、分派的基本单位是进程。而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则把线程作为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

(2)并发性。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不仅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而且在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亦可并发执行,因而使操作系统具有更好的并发性,从而能更有效地使用系统资源和提高系统吞吐量。

(3)拥有资源。不论是传统的操作系统,还是设有线程的操作系统,进程都是拥有资源的一个独立单位,它可以拥有自己的资源。一般地说,线程自己不拥有系统资源(也有一点必不可少的资源),但它可以访问其隶属进程的资源。

(4)系统开销。由于在创建、撤消或切换进程时,系统都要为之分配或回收资源,保存CPU现场。因此,操作系统所付出的开销将显著地大于在创建、撤消或切换时的开销。

4. 先来先服务算法选择进程的顺序依次为P1、P2、P3、P4。

进程P1等待时间为0;

进程P2等待时间为8;

进程P3等待时间为8﹢6﹦14;

进程P4等待时间为8﹢6+22=36;

平均等待时间为(0+8+14+36)/4 =14.5

非抢占式的优先数算法选择进程的顺序依次为P3、P4、P1、P2。

进程P1 等待时间为4+22=26;

进程P2 等待时间为22+4+8=34;

进程P3 等待时间为0;

进程P4 等待时间为22。

平均等待时间为(26+34+0+22)/4=20.5

时间片轮转进程调度顺序为P1、P2、P3、P4、 P1、P2、P3、P3、P3、P3。

进程P1 等待两次,时间为0+(5+5+4)=14;

进程P2等待两次,时间为5+(5+4+3)=17;

进程P3等待两次,时间为(5+5)+(4+3+1)=17;

进程P4等待1次,时间为5+5+5=15;

平均等待时间为(14+17+18+15)/4=16

5.(1)利用银行家算法对T0时刻的资源分配情况进行分析,可得此时刻的安全性分析情况:

可知,在T0时刻存在着一个安全序列{P1,P3,P4,P2,P0},故系统是安全的。

(2)P1请求资源Request(1,0,2),系统按银行家算法进行检查:

Request(1,0,2)≤Need(1,2,2)

Request(1,0,2)≤Available(3,3,2)

系统试探分配,修改相应的向量,形成的资源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再利用安全性算法检查此时系统是否安全,如下表所示:

由安全性算法检查可知,可以找到一个安全序列{P1,P3,P4,P0,P2}。因此,系统是安全的,可以立即把P1所申请的资源分配给它。

6. Semaphore s1=1,s2=s3=0;

void R()

{ int x;

while(1)

{

从输入设备上读一个数;

x=接收的数;

wait(s1);

B=x;

Signal(s2);

}

}

void M()

{ while(1)

{ wait(s2);

加工B中的数据;

signal(s3);

}

}

void P()

{ int z;

while(1)

{ wait(s3);

z=B;

signal(s1);

打印z中的数;

}

}

main()

{ cobegin{

R();

M();

P();

}

}

7.Semaphore S=1,S1=S2=0;

void father()

{

While(1)

{

准备苹果;

Wait(S);

将苹果放在盘子中;

Signal(S1);

}

}

void mother()

{

While(1)

{

准备橘子;

Wait(S);

将橘子放在盘子中;

Signal(S2);

}

}

void daughter()

{

While(1)

{

Wait(S1);

从盘子中拿走苹果;

Signal(S);

吃苹果;

}

}

void son()

{

While(1)

{

Wait(S2);

从盘子中拿走橘子;

Signal(S);

吃橘子;

}

}

main()

{

Cobegin

{

father();

mother();

daughter();

son();

}

}

分析化学第14章练习题

复习提纲:第十四章气相色谱法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1.色谱法的起源(了解)、基本原理(掌握)、仪器基本框图(掌握)、分类、特点及应用(了解) 2.色谱流出曲线及相关术语:基线:可用于判断仪器稳定性及计算检出限(掌握)峰面积(峰高):定量基础(掌握) 保留值:定性基础(掌握);死时间、保留时间、调整保留时间;死体积、保留体积、调整保留体积;相对保留值(选择性因子)等(掌握) 峰宽的各种表示及换算(掌握) 3.色谱基本原理: 热力学(掌握):分配系数K ,仅与两相和温度有关,温度增加K 减小 分配比k,k 除与两相和温度有关外(温度增加k 减小)还与相比有关(相比的概念)k=t r /t0;k=K/ ;=K2/K 1=k2/k1 分离对热力学的基本要求:两组份的>1 或K 、k 不相等;越大或K 、k 相差越大越容易实现分离 动力学:塔板理论:理论(或有效)塔板数(柱效)及理论(有效板高)的计算公式及有关说明(掌握);塔板理论的贡献及不足(了解) 速率理论:H=A+B/u+Cu 中H、A、B、C、u的含义(掌握);减小A 、B、C的手段(掌握);u 对H 的影响及最佳流速和最低板高的计算公式(掌握);填充物粒径对板高的影响(掌握) 4.分离度分离度的计算公式;R=1.5 时,完全分离;R=1 时基本分离(掌握) 5.基本色谱分离方程两种表达形式要熟练掌握;改善分离度的手段:增加柱效n(适当增加柱长的前提下减小板高)、增加选择性因子(GC:改变固定相和柱温)和控制适当的容量因子k (GC:改变温度及固定相用量)(掌握) 分离度与柱效、柱长、分析时间(即保留时间)之间的关系(掌握);柱温对分离度的影响(了解);相关例题(熟练掌握) 6. 定性分析常规检测器用保留时间(相对保留值也可以)定性,但该法存在的不足要知道,双柱或多柱可提高保留时间定性的可靠性;质谱或红外等检测器有很强的定性能力(了解) 7. 定量分析 相对校正因子和绝对校正因子的概念(掌握);归一化法各组分含量的计算公式(掌握);内标法定 量的计算公式(掌握相关作业)归一化法和内标法不受进样量和仪器条件变化的影响,外标法受进样量和仪器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大 (了解) 气相色谱法 1.气相色谱法流程和适用对象;气固和气液色谱的适用对象(掌握) 2.气相色谱法的仪器: 气路系统:通常采用N2、H2、Ar、He 等惰性气体做载气(高压钢瓶提供),载气纯度、流速的大小及稳定性对色谱柱柱效、仪器灵敏度及整机稳定影响很大,因此载气纯度要高、流速要适当而且稳定。

《货币金融学》复习题

《货币金融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一般把金融资产价格出现急剧下跌及大量金融机构和公司企业倒闭现象称为(A ) A. 金融危机 B. 市场混乱 C. 通货膨胀 D. 通货紧缩 2. 能够充当回购协议中的证券抵押品的通常是(B ) A. 股票 B. 国库券 C. 房产债券 D. 股票 3. 下列哪种关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表述是正确的?(C) A. 在一级市场进行的是股票交易,而在二级市场进行的是债券交易 B. 在一级市场进行的是长期证券交易,而在二级市场进行的是短期证券交易 C. 在一级市场进行交易的是新发行证券,而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的是已经发行过的证券 D. 一级市场是在交易所的交易,而二级市场是在场外交易市场的交易 4. 下述关于货币总量的陈述中哪些是正确的(C ) A. M1的数量大于M2 B. M1和M2增长比率的发展趋势总是十分接近的 C. 与其短期变动相比,美联储对货币总量的长期变动情况更加关注 D. 美联储很少更改其对货币总量的估计值 5. 下列何种监管机构为商业银行中人均存款数额在10万美元以下的提供偿付保障,使其免于在银行破产的情况下受到损失(D) A. 美国证监会(SEC) B. 联邦储备体系 C. 储蓄监管局 D.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 6. 正常情况下财富与金融资产的关系是( C ) A. 不相干 B. 负相关 C. 正相关 D. 不明显 7. 能通过规模经济和专门技术来降低交易风险的是(D ) A. 经纪人 B. 金融中介 C. 工商企业 D. 监管部门 8. 能导致资源向银行流入的业务叫(A ) A. 负债业务 B. 资产业务 C. 中间业务 D. 表外业务查 9. 假设为报复贸易中的非公平举措,国会对中国进口商品实施一项关税,同时中国对美国商品的需求增加,则在长期内( C ) A. 美元相对于人民币升值 B. 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贬值 C. 美元相对于人民币贬值 D. 无法判断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Fe(OH)3胶体的制备、破坏、分离 1.常压过滤时滤纸为什么要撕去一角?答:使滤纸紧贴玻璃漏斗,有利于排出滤纸与玻璃漏斗之间气泡,形成液柱。 2.抽滤时剪好的滤纸润湿后略大于布氏漏斗的内径、或剪的不圆周边凸出部分贴在布氏漏斗内壁上,对抽滤有何影响?为什么?答:会造成漏虑。滤纸大于布氏漏斗内径会造成滤纸折叠,不能紧贴布氏漏斗。 3.抽滤时,转移溶液之前为什么要先稍微抽气,而不能在转移溶液以后才开始 抽气?答:使滤纸紧贴布氏漏斗,以免造成漏虑。 4. 沉淀物未能铺满布氏漏斗底部、滤饼出现裂缝、沉淀层疏松不实,对抽干效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如何使沉淀抽得更干爽?答:固液分离效果不好;漏气使压差变小;用药勺铺平、压实沉淀物再抽滤。 由胆矾精制五水硫酸铜 1.结晶与重结晶分离提纯物质的根据是什么?如果被提纯物质是NaCl 而不是CuSO4·5H2O,实验操作上有何区别? 答:根据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办法提纯,要用化学方法除杂提纯。 2.结晶与重结晶有何联系和区别?实验操作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均是利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提纯物质;结晶浓缩度较高(过饱和溶液),重结晶浓缩度较低(饱和溶液),且可以进行多次重结晶。结晶一般浓缩到过饱和溶液,有晶膜或晶体析出,冷却结晶;重结晶是在近沸状态下形成饱和溶液,冷却结晶,不允许浓缩。

3.水浴浓缩速度较慢,开始时可以搅拌加速蒸发,但临近结晶时能否这样做? 答:搅拌为了加快水分蒸发;对于利用晶膜形成控制浓缩程度,在邻近结晶时不能搅拌。否则无法形成晶膜。 4.如果室温较低,你准备采用什么措施使热过滤能顺利进行?答:预热漏斗、 分批过滤、保温未过滤溶液。 5.浓缩和重结晶过程为何要加入少量H2SO4?答:防止防止Fe3+水解。 粗盐提纯 1.为什么说重结晶法不能提纯得到符合药用要求的氯化钠?为什么蒸发浓缩时 氯化钠溶液不能蒸干? 答: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办法提纯,药用氯化钠不仅要达到纯度要求,还要符合药用要求。不能浓缩至干NaCl 溶液,是为了除去KCl。 2.用化学法除去SO42-、Mg2+ 、Ca2+的先后顺序是否可以倒置过来?为什么? 答:不能,除杂要求为除去杂质引入的离子必须在后续的除杂过程中除去,先除去Mg2+ 、Ca2+后除SO42-,无法除去Ba2+。 3.用什么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依据是什么? 答:不溶性杂质用过滤方法;可溶性杂质用化学方法除杂。依据:溶度积。 醋酸解离度和电离常数测定 1.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溶解度α是否相同?为什么?用测定数据说明弱电解质解离度随浓度变化的关系。 答:不同,因K a,θ AH 。c↑,α↓。 c 2.测定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pH 值时,为什么按由稀到浓的顺序?答:平衡块,减小由于润洗不到位而带来的误差。

(完整版)操作系统课后题答案

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 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11.OS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 20.试描述什么是微内核OS。 答:(1)足够小的内核;(2)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3)应用机制与策略分离原理;(4)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25.何谓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哪些功能? 答:把操作系统中更多的成分和功能放到更高的层次(即用户模式)中去运行,而留下一个尽量小的内核,用它来完成操作系统最基本的核心功能,称这种技术为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进程(线程)管理、低级存储器管理、中断和陷入处理等功能。 第二章进程管理 2. 画出下面四条语句的前趋图: S1=a:=x+y; S2=b:=z+1; S3=c:=a – b;S4=w:=c+1; 答:其前趋图为: 7.试说明PCB 的作用,为什么说PCB 是进程存在的惟一标志? 答:PCB 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作用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成为能与其它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OS是根据PCB对并发执行的进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 11.试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答:(1)就绪状态→执行状态:进程分配到CPU资源;(2)执行状态→就绪状态:时间片用完;(3)执行状态→阻塞状态:I/O请求;(4)阻塞状态→就绪状态:I/O完成. 19.为什么要在OS 中引入线程?

第十四章 复习与思考题

第十四章复习与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投资函数:反映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的函数 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与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商品市场均衡条件:市场上总需求与总产出相等 利率投资弹性:指利率增加1%时投资减少的百分比 流动偏好陷阱:指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的情况 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二、单项选择题 1.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 A.使总支出等于总收入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使总支出等于总收入的均衡的货币量 C.使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货币量 D.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 2.一般来说,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 A.总收入小于总支出的非均衡组合 B.总收入大于总支出的非均衡组合 C.总收入等于总支出的均衡组合 D.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 3.政府支出的增加使IS曲线() 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 C.保持不变D.斜率增加 4.当利率水平下降时() A.自发总支出减少,IS曲线向右方移动 B.自发总支出减少,IS曲线向左方移动 C.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左方移动 D.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方移动 5.引起IS曲线向左方移动的原因是()

A.政府决定修建一条高速公路 B.政府决定降低个人所得税 C.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 D.本国汇率升值 6.除()以外,下述因素都不可能导致IS曲线右移 A.转移支付与税收同时增加 B.购买支出增加100亿而转移支付减少100亿 C.货币量增加 D.税收增加 7.假定税率为0,边际消费倾向为0.5,则当投资增加100亿时,() A.收入增加100亿 B.IS曲线左移一个等于200亿的水平距离 C.IS曲线右移一个等于200亿的水平距离 D.IS曲线右移但右移的距离不能确定 8.灵活偏好曲线表明()。 A.利率越高,债券价值越低,人们预期债券价格越是会下降,因而不愿购买更多债券; B.利率越高,债券价值越低,人们预期债券价格回涨可能性越大,因而越是愿意更多购买债券; C.利率越低,债券价值越高,人们为购买债券时需要的货币就越多; D.利率越低,债券价值越高,人们预期债券可以还要上升,因而希望购买更多债券。 9.某居民预料债券价格将要下跌而把货币保留在手中,这种行为是出于()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D.保值动机 10.LM曲线是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它的条件是() A.收入、支出均衡B.储蓄、投资均衡C.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均衡 D.总供给、总需求均衡 11.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表示产品市场()。 A.均衡而货币市场非均衡;B.非均衡而货币市场均衡;

货币金融学课后答案解析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课后答案 1、假如我今天以5000美元购买一辆汽车,明年我就可以赚取10000额外收入,因为拥有了这辆车,我就可以成为推销员。假如没有人愿意贷款给我,我是否应该从放高利贷者拉利处以90%的利率贷款呢?你能否列出高利贷合法的依据? 我应该去找高利贷款,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会更好。我支付的利息是4500(90%×5000),但实际上,我赚了10000美元,所以我最后赚得了5500美元。因为拉利的高利贷会使一些人的结果更好,所以高利贷会产生一些社会效益。(一个反对高利贷的观点认为它常常会造成一种暴利活动)。 2、“在没有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世界里,不会有金融中介机构的存在。”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错误的还是不确定?说明你的理由。 正确。如果没有信息和交易成本,人们相互贷款将无成本无代价进行交易,因此金融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3、风险分担是如何让金融中介机构和私人投资都从中获益的? 风险分担是指金融中介机构所设计和提供的资产品种的风险在投资者所承认 的范围之内,之后,金融中介机构将销售这些资产所获取的资产去购买风险大得多的资产。 低交易成本允许金融中介机构以较低的成本进行风险分担,使得它们能够获取风险资产的收益与出售资产的成本间的差额,这也是金融中介机构的利润。对投资者而言,金融资产被转化为安全性更高的资产,减少了其面临的风险。 4、在美国,货币是否在20世纪50年代比70年代能更好地发挥价值储藏的功能?为什么?在哪一个时期你更愿意持有货币? 在美国,货币作为一种价值储藏手段,在20世纪50年代比70年代好。因为50年代比70年代通货膨胀率更低,货币贬值的贬值程度也较低。 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优劣取决于物价水平,因为货币价值依赖于价格水平。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水平迅速上升,货币也急速贬值,人们也就不愿意以这种形式来持有财富。因此,人们在物价水平比较稳定的时期更愿意持有货币。 5、为什么有些经济学家将恶性通货膨胀期间的货币称做“烫手的山芋”,在人们手中快速传递? 在恶性通货膨胀期间,货币贬值速度非常快,所以人们希望持有货币的时间越短越好,因此此时的货币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快速的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 6、巴西在1994年之前经历快速通货膨胀,很多交易时通过美元进行的,而不是本国货币里亚尔,为什么? 因为巴西快速的通货膨胀,国内的货币里亚尔实际上的储藏价值很低,所以人们宁愿持有美元,美元有更好的储藏价值,并在日常生活中用美元支付。 7、为了支付大学学费,你获得一笔1000美元的政府贷款。这笔贷款需要你每年支付126美元共25年。不过,你不必现在就开始偿还贷款,而是从两年后你大学毕业时才开始。通常每年支付126美元共25年的1000美元固定支付贷款的到期收益率为12%,但是为何上述政府贷款的到期收益率一定低于12%? 如果利润率是12%,由于是在毕业两年后而不是现在开始贷款,那么政

大学化学试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 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而在络合滴定中应保持酸度不变,H故需加因为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放出1、入缓冲溶液稳定溶液的pH值。若溶液酸度太高,由于酸效应,EDTA的络合能力降低,若溶液酸度太低,金属离子可能会发生水解或形成羟基络合物,故要控制好溶液的酸度。 2、铬黑T在水溶液中有如下: 2-3--(pKa=6.3 In pKa=11.55)HIn ? HIn ?322紫红兰橙 从此估计,指示剂在pH<6.3时呈紫红色,pH>11.55时,呈橙红色。而铬黑T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显红色,故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铬黑T指示剂本身接近红色,终点变色不敏锐,不能使用。根据实验结果,最适宜的酸度为pH 9~10.5,终点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变色很敏锐。 3+3+2+2+2+有干扰。、、CuNi、3、Al、FeCo2+2+2+,加入三乙醇胺掩蔽Ni掩蔽Cu、、CoS在碱性条件下,加入Na或KCN23+3+。、AlFe实验二原子吸收法测定水的硬度 一、思考题参考答案: 1.如何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 答:通过实验得到最佳实验条件。 (1)分析线:根据对试样分析灵敏度的要求和干扰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线。试液浓度低时,选最灵敏线;试液浓度高时,可选次灵敏线。 (2)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的选择:绘制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灯电流曲线,选出最佳灯电流。(3)燃助比的选择:固定其他实验条件和助燃气流量,改变乙炔流量,绘制吸光度—燃气流量曲线,选出燃助比。 (4)燃烧器高度的选择: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燃烧器高度曲线,选出燃烧器最佳高度。(5)狭缝宽度的选择:在最佳燃助比及燃烧器高度的条件下,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狭缝宽度曲线,选出最佳狭缝宽度。 2.为何要用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作光源? 答:因为空心阴极灯能够发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而且为了保证峰值吸收的测量,能发射出比吸收线宽度更窄、强度大而稳定、背景小的线光谱。 3+含量测定Fe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实验三 四、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本实验在制备FeSO的过程中为什么强调溶液必须保证强酸性?4答:如果溶液的酸性减弱,则亚铁盐(或铁盐)的水解度将会增大,在制备2+(NH)S0·FeSO·6HO的过程中,为了使Fe不被氧化和水解,溶液需要保持足够的酸22444度。 2 、在产品检验时,配制溶液为什么要用不含氧的去离子水?除氧方法是怎样的? 2+3+,影响产品Fe使用不含氧的去离子水配溶液,是为了防止水中溶解的氧将Fe氧化为供参考.质量。水中除去氧的方法是:在烧杯中将去离子水加热煮沸10分钟,用表面皿盖好杯口,冷却后使用。 3、在计算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铵的理论产量时,各以什么物质用量为标准?为什么? 答:计算FeSO的理论产量时,以Fe屑的参加反应量为标准。4计算(NH)SO·FeSO·6HO的理论产量时,应以(NH)SO的用量为标准。42442244决定计算标准的原则是,以反应物中不足量者为依据。(详见讲解与示范中的3)。

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 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12.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不实时系统迚行比较。答:(1)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至有的要低于100微妙。 (2)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和资源共享等服务。 (3)可靠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因为任何差错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灾难性后果,所以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都采取了多级容错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及数据的安全性。 13.OS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 第二章 2. 画出下面四条诧句的前趋图: S1=a:=x+y; S2=b:=z+1; S3=c:=a –b;S4=w:=c+1; 8.试说明迚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答:(1)就绪状态→执行状态:进程分配到CPU资源 (2)执行状态→就绪状态:时间片用完 (3)执行状态→阻塞状态:I/O请求 (4)阻塞状态→就绪状态:I/O完成

最新第十四章习题答案final

1、电子束入射固体样品表面会激发哪些信号?它们有哪些特点和用途? 答:具有高能量的入射电子束与固体样品表面的原子核以及核外电子发生作用,产生下图所示的物理信号: ①背散射电子 背散射电子是指被固体样品中的原子核反弹回来的一部分入射电子,其中包括弹性背散射电子和非弹性背散射电子。弹性背散射电子是指被样品中原子核反弹回来的散射角大于90°的那些入射电子,其能量基本上没有变化。非弹性背散射电子是入射电子和核外电子撞击后产生非弹性散射而造成的,不仅能量变化,方向也发生变化。背散射电子来自样品表层几百纳米的深度范围。由于背散射电子的产额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利用背散射电子作为成像信号不仅能分析形貌特征,也可用来显示原子序数衬度,定性地进行成分分析。②二次电子 二次电子是指被入射电子轰击出来的核外电子。二次电子来自表面50-500 ?的区域,能量为0-50 eV。它对试样表面状态非常敏感,能有效地显示试样表面的微观形貌。由于它发自试样表面层,入射电子还没有较多次散射,因此产生二次电子的面积与入射电子的照射面积没多大区别。所以二次电子的分辨率较高,一般可达到50-100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通常就是二次电子分辨率。二次电子产额随原子序数的变化不明显,它主要决定于表面形貌。 ③吸收电子 入射电子进入样品后,经多次非弹性散射,能量损失殆尽(假定样品有足够厚度,没有透射电子产生),最后被样品吸收,此即为吸收电子。入射电子束射入一含有多元素的样品时,由于二次电子产额不受原子序数影响,则产生背散射电子较多的部位其吸收电子的数量就较少。因此,吸收电流像可以反映原子序数衬度,同样也可以用来进行定性的微区成分分析。 ④透射电子 如果样品厚度小于入射电子的有效穿透深度,那么就会有相当数量的入射电子能够穿过薄样品而成为透射电子。一般用它对薄样品进行成像和衍射分析。样品下方检测到的透射电子信号中,除了有能量与入射电子相当的弹性散射电子外,还有各种不同能量损失的非弹性散射电子。其中有些待征能量损失ΔE的非弹性散射电子和分析区域的成分有关,因此,可以用特征能量损失电子配合电子能量分析器来进行微区成分分析。 ⑤特性X射线 特征X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以后,在能级跃迁过程中直接释放的具有特征能量和波长的一种电磁波辐射。发射的X射线波长具有特征值,波长和原子序数之间服从莫塞莱定律。因此,原子序数和特征能量之间是有对应关系的,利用这一对应关系可以进行成分分析。如果用X射线探测器测到了样品微区中存在某一特征波长,就可以判定该微区中存在的相应元素。 ⑥俄歇电子

货币金融学习题集(附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题 1.货币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表现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2. 2.在货币产生的过程中,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过、、、等四个阶段。 3.当人们选择用作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产生了。 4. 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二是。 5.货币币材和形制经历了从、、、到等五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6.金属货币主要沿着两个方向演变:一是经历了由到贵金属的演变;二是经历了由到铸币的演变。 7.货币要成为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二是。 8.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货币执行职能;在商品的赊销赊购过程,货币执行职能;在退出流通时执行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职能。 9.本位币的面值与金属本身的实际价值是一致的,是货币,是法偿货币。 10.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能被,使得与保持相互适应。 11.货币制度相继经历了、、、等四个阶段。 12. 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即银行保证持有人可以随时向签发银行兑换相应 的一种凭证,通常以作为发行准备。 13.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的过程。 14.国家垄断辅币铸造,归国家所有,构成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15.在金本位制下,一国汇率围绕上下波动,汇率波动界限是。 16.平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是按照比价流通,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则按照

比价流通。 17.在跛行本位制下,可以自由铸造而不能自由铸造。 18.在金汇兑本位制下,本币只能先兑换,再兑换。 19.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 20.货币金本位制有、、等三种形式。 21.金币本位制的三大特征是指、、。 22.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存款组成,其中现金是对公众的负债,存款则是 对存款人的负债。 23. 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是全国惟一的货币发行机关。 24. 信用货币的形式有、纸币和等形式。 25. 货币成为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二是。 26. 规定货币单位包括规定和单位货币的价值两个方面。 27. 确定货币单位价值因货币制度不同而有差异:在金属货币流通时代,是确定单位货币所含的;在与黄金挂钩的不兑现货币流通时期,是确定本币单位的,或确定本国货币与的固定比价;黄金非货币化后,则是如何维持本币与的比价。 28.欧元的发行和流通筑了、一种货币的新框架。 29. 人民币发行的三个原则是:、和。 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发行了。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2.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A、特殊等价物 B、一般等价物

【精选】操作系统思考题

习题一 1 ■面述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其层次结构. 2.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可分成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答:软件和硬件。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硬件CPU 内存条、外部I/O 设备,以及系统总线。 3?什么是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操作系统是管理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发送人机界面、提供各种服务,并合理组织 计算机工作流程和为用户方便而有效地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A.方便用户使用; B.扩充机器功能; C.管理各类资源; D.提高系统效率; E.构筑开放环境。 4. 操作系统如何实现计算与操作过程的自动化? 答:大致可以把操作系统分为以下几类: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其中批处理操作系统能按照用户预先规定好的步骤控制作 业的执行,实现计算机操作的自动化。 又可分为批处理单道系统和批处理多道系统。 单道系 统每次只有一个作业装入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运行, 多个作业可自动、顺序地被装入运行。 批处理多道系统则允许多个作业同时装入主存储器, 中央处理器轮流地执行各个作业, 各个 作业可以同时使用各自所需的外围设备,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 缩短作业时 间,提高系统吞吐率。 5. 操作系统要为用户提供哪些基本的和共性的服务? 答: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基本和共性服务有: 1 )创建程序和执行程序。2)数据I/O 和信 息存取。3)通信服务。4 )差错检测和处理。为了保证自身高效率、高质量地工作,使得多 个应用程序能够有效地共享系统资源, 提高系统效率,操作系统还具备其他一些功能: 资源 分配、统计、保护等。 6. 试述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各种用户接口。 答:操作系统通过程序接口和操作接口将其服务和功能提供给用户。 程序接口由一组系统调 用组成,在应用程序中使用“系统调用” 可获得操作系统的低层服务, 访问或使用系统管理 的各种软硬件资源,是操作系统对外提供服务和功能的手段;操作接口由一组命令和(或) 作业控制语言组成,是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组织和控制作业执行的手段。 计算机系统 答: 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 应用软件 r 操作系统 系统软件; L 其他系统献件

大学物理2,14.第十四章思考题

1、在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4的单缝上, 对应的衍射角为30°,则单缝处的波阵面可以划分成多少个半波带 【答案:4】 详解:依题意,在衍射角为30°的方向上的最大光程差为 λλθ230sin 4sin ==οa 因此单缝处的波阵面可划分的半波带数目为 42 /sin =λθ a 2、一束波长为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单缝AB 上,装置如图14-11所示。在屏幕E 上形成衍射图样,如果P 是中央亮纹一侧第一条暗纹的位置,则BC 的长度是波长的多少倍 【答案:1】 详解:由于P 是中央亮纹一侧第一条暗纹的位置,因此 λθ==sin a BC 即BC 的长度是波长的1倍。 3、在如图14-12所示的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中,如果将单缝沿透镜光轴方向向透镜平移,则屏幕上的衍射条纹间距如何变化 明暗条纹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答案:屏幕上的衍射条纹间距和明暗条纹的位置都不变】 详解:由于屏幕上的衍射条纹间距和明暗条纹的位置与单缝和透镜之间的距离无关,因此当单缝沿透镜光轴方向向透镜平移时,屏幕上的衍射条纹间距和明暗条纹的位置都不改变。 4、在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单缝上。在衍射角等于30°的方向上,单缝处的波面可以划分成4个半波带,则狭缝宽度a 等于的多少倍 【答案:4】 详解:依题意有 E 图14-11 P A B L f C E 图14-12 L f (移动方向)

42 /30sin =λο a 解之得 λ4=a 即此时狭缝宽度a 等于的4倍。 5、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为0.25mm 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块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个用来观测衍射条纹的屏幕。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两侧的第三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12mm ,则凸透镜的焦距f 等于多少 【答案:1m 】 详解:中央明条纹两侧的第k 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λa f k x 2=? 由此解得凸透镜的焦距为 λ k x a f 2?=9 3 3105003210121025.0---??????= m)(1= 6、在如图14-13所示的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中,中央明纹的衍射角范围很小。如果使单缝宽度a 变为原来的倍,同时使入射单色光的波长变为原来的倍,则屏幕E 上单缝衍射条纹中央明纹的宽度x 将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答案:】 详解:原来中央明条纹的宽度为 λa f x =? 单缝宽度、入射光波长改变之后中央明条纹的宽度为 λ75.05.1?= '?a f x λa f 5.0=x ?=5.0 即屏幕E 上单缝衍射条纹中央明纹的宽度将变为原来的倍。 7、在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中,屏上第三级暗条纹对应的单缝处波面可划分为多少个半波带如果将缝宽缩小一半,原来的第三级暗纹处将是什么条纹 【答案:6;第一级明条纹】 详解:第三级暗条纹对应的最大光程差为 λθ3sin =a 因此单缝处的波阵面可划分的半波带数目为 E 图14-13 L f a

生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1].

生化实验讲义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一淀粉的提取和水解 1、实验材料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答:生化实验的材料选择原则是含量高、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从科研工作的角度选材,还应当注意具体的情况,如植物的季节性、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等,动物材料要注意其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遗传素质和生理状态等,微生物材料要注意菌种的代数和培养基成分的差异等。 2、材料的破碎方法有哪些? 答:(1) 机械的方法:包括研磨法、组织捣碎法; (2) 物理法:包括冻融法、超声波处理法、压榨法、冷然交替法等; (3) 化学与生物化学方法:包括溶胀法、酶解法、有机溶剂处理法等。 实验二总糖与还原糖的测定 1、碱性铜试剂法测定还原糖是直接滴定还是间接滴定?两种滴定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答: 我们采用的是碱性铜试剂法中的间接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间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缺点是在生成单质碘和转移反应产物的过程中容易引入误差;直接法的优点是反应原理直观易懂,缺点是操作较复杂,条件剧烈,不易控制。 实验五粗脂肪的定量测定─索氏提取法 (1)本实验制备得到的是粗脂肪,若要制备单一组分的脂类成分,可用什么方法进一步处理? 答: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2)本实验样品制备时烘干为什么要避免过热? 答:防止脂质被氧化。 实验六蛋白质等电点测定 1、在等电点时蛋白质溶解度为什么最低? 请结合你的实验结果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加以说明。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分子所带净电荷为零,分子间因碰撞而聚沉倾向增加,溶液的粘度、渗透压减到最低,溶解度最低。结果中pH约为4.9时,溶液最浑浊,达到等电点。 答: 2、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等电点有何实际应用价值? 答: 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与分子间因碰撞而引起聚沉的倾向增加,所以处于等电点的蛋白质最容易沉淀。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可以根据待分离的蛋白质的等电点,有目的地调节溶液的pH使该蛋白质沉淀下来,从而与其他处于溶液状态的杂质蛋白质分离。 实验七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1、如何用纸层析对氨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定? 答: 将标准的已知氨基酸与待测的未知氨基酸在同一张层析纸上进行纸层析,显色后根据斑点的Rf值,就可以对氨基酸进行初步的定性,因为同一个物质在同一条件下有相同的Rf 值;将点样的未知氨基酸溶液和标准氨基酸溶液的体积恒定,根据显色后的氨基酸斑点的面积与点样的氨基酸质量成正比的原理,通过计算斑点的面积可以对氨基酸溶液进行定量测定。 3、纸层析、柱层析、薄层层析、高效液相层析各有什么特点? 答:

操作系统课后题答案

2.1 一类操作系统服务提供对用户很有用的函数,主要包括用户界面、程序执行、I/O操作、文件系统操作、通信、错误检测等。 另一类操作系统函数不是帮助用户而是确保系统本身高效运行,包括资源分配、统计、保护和安全等。 这两类服务的区别在于服务的对象不同,一类是针对用户,另一类是针对系统本身。 2.6 优点:采用同样的系统调用界面,可以使用户的程序代码用相同的方式被写入设备和文件,利于用户程序的开发。还利于设备驱动程序代码,可以支持规范定义的API。 缺点:系统调用为所需要的服务提供最小的系统接口来实现所需要的功能,由于设备和文件读写速度不同,若是同一接口的话可能会处理不过来。 2.9 策略决定做什么,机制决定如何做。他们两个的区分对于灵活性来说很重要。策略可能会随时间或位置而有所改变。在最坏的情况下,每次策略改变都可能需要底层机制的改变。系统更需要通用机制,这样策略的改变只需要重定义一些系统参数,而不需要改变机制,提高了系统灵活性。 3.1、短期调度:从准备执行的进程中选择进程,并为之分配CPU; 中期调度:在分时系统中使用,进程能从内存中移出,之后,进程能被重新调入内存,并从中断处继续执行,采用了交换的方案。 长期调度:从缓冲池中选择进程,并装入内存以准备执行。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它们执行的频率。短期调度必须频繁地为CPU选择新进程,而长期调度程序执行地并不频繁,只有当进程离开系统后,才可能需要调度长期调度程序。 3.4、当控制返回到父进程时,value值不变,A行将输出:PARENT:value=5。 4.1、对于顺序结构的程序来说,单线程要比多线程的功能好,比如(1)输入三角形的三边长,求三角形面积;(2)从键盘输入一个大写字母,将它改为小写字母输出。

审计学 第1 14章 思考题

审计学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怎样理解审计定义与本质特征? 2.审计产生的基本动因是什么? 3.如何理解审计目标?总体审计目标与具体审计目标间有何关系? 4.具体审计目标与管理当局认定的关系如何? 5.如何理解审计对象? 6.何谓审计职能?不同审计职能间有何关系?不同审计主体审计职能作用程度有 何不同? 7.你对审计需求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如何? 第二章思考题 1.审计按主体分类的意义及各类审计特征。 2.审计按内容目的分类的意义及各类审计特征。 3.审查书面资料方法的构成及应用要点。 4.审计盘存方法的构成及应用要点。 5.简述函证的实施与评价方法。 6.调节法的选择及应用要点。 7.理解和掌握几个概念 审计抽样.统计抽样.非统计抽样.属性抽样.变量抽样.抽样风险.信赖过度风险.误受风险.非抽样风险.可信赖程度.精确限度.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审计程序.审计业务约定书。 8.简述审计抽样的程序。 9.简述审计抽样的种类及特点。 10.样本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及各因素对样本量的影响? 11.简述随机样本选取的方法及应用要点。 12.属性抽样的应用。 13.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的形成与控制。 14.审计程序的构成及不同审计阶段的工作内容。 15.不同审计主体审计程序的特点及区别。 第三章思考题 1.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构成及特征?

2.政府审计.内部审计设置模式及选择。 3.说明政府审计.民间审计组织的职责权限.业务范围? 4.简述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要求的内容? 5.说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与界定? 6.说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规避策略。 第四章思考题 1.说明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的构成及相互关系。 2.简述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内涵与作用。 3.说明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构成及层次特点。 4.我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的内容有哪些? 5.说明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的内容与作用。 6.审计依据的特点及与审计准则的关系? 第五章思考题 1.审计证据的内涵及其与审计依据.审计准则的关系? 2.如何理解审计证据的特征? 3.审计证据的种类包括哪些? 4.各类审计证据的取得方法及证明力的鉴别? 5.审计工作底稿的内涵及作用? 6.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与要素? 7.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及复核方法? 8.对审计工作底稿的保管和利用有何要求? 第六章思考题 1.概念 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风险评估程序。 2.审计计划的含义.作用及编制程序。 3.审计风险的构成及评估方法。 4.审计重要性运用的意义及方法。 5.报表层次审计重要性的评估方法。 6.评价审计结果时审计重要性的运用。 7.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货币金融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习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物货币就是指() A 没有内在价值得货币 B 不能分割得货币 C 专指贵金属货币 D 作为货币其价值与普通商品价值相等得货币 2.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所要解决得就是() A 实现商品得交换 B 表现特定商品得价值 C 在商品之间进行价值比较 D 使人们不必对商品进行比较 3.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得区别在于() A 前者包括许多商品得交换。 B 前者就是指以货币为媒介得商品交换得总体,后者则就是只包括两种商品。 C 前者就是指以货币为媒介得商品交换得总体,后者则就是不以某种商品为媒介得各种商品之间得交换。 D前者就是指不以货币为媒介得商品交换得总体,后者则就是没有货币得两种商品之间得交换。 4.劣币就是指实际价值()得货币。 A 等于零 B 等于名义价值 C 高于名义价值 D 低于名义价值 5.本位货币就是指() A 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得标准货币 B 本国货币当局发行得货币 C 以黄金为基础得货币 D 可以与黄金兑换得货币 6.金银复本位制就是() A 金银比价由政府与市场共同决定得金银两本位制。 B 金银得比价由市场决定得金银两本位制。 C 金银得比价由政府规定得金银两本位制。 D 金银比价由银行决定得金银两本位制。 7.跛行本位制就是指() A 银币得铸造受到控制得金银两本位制。 B 金币得铸造受到控制得金银两本位制。 C 以金币为本位货币得金银两本位制。 D 以银币为本位货币得金银两本位制。 8.纸币本位币制就是指() A 银行券为本位货币 B 可以自由兑换黄金得货币为本位货币 C 信用货币为本位货币 D 纸币为本位货币 9.典型得金本位制就是() A 金块本位制 B 金汇兑本位制 C 虚金本位制 D 金币本位制 10.本位货币在商品流通与债务支付中具有()得特点。 A 有限法偿 B 无限法偿 C 债权人可以选择就是否接受 D 债务人必须支付 (二)多项选择题 1.相对于银本位制,金银两本位制有如下优点:() A 有利于金银币币值得稳定 B 货币得发行准备更充分 C 货币币材更为充分

分析实验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分析实验实验报告思考题 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实验一、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比较滴定 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 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 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而HCl的浓度不定, 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 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二、NaOH溶液的配制及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 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 答: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 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的误差。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 答: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 3.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答:如果基准物质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4.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问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答: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而形成Na2CO3,使NaOH溶液浓度降低,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l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酞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 5.如果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对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有何影响、为什么、 答:NaOH吸收了空气中的CO2,使标准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浓度变小,用来滴定未知醋酸的浓度,会使测得的浓度偏大 6.本实验中为什么选用酚酞做指示剂其选择原则是什么根据选择原则选用其他指示剂可以吗如果可以请举例说明。

2013年操作系统思考题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操作系统思考题
第一章 操作系统概论
1、 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有哪两个重要作用 管理系统中软件硬件资源 为用户(应用程序)提供良好的服务(界面) 2、 根据操作系统的地位和作用,请给出操作系统的非形式化的定义。 负责启动和终止执行用户程序:启动过程?执行管理?结束处理,使得每个用户程序可 以很方便、灵活地启动和终止 在用户程序运行中,负责完成所有的硬件相关、和应用无关的工作:通过系统调用或中 断方式,调用或进入操作系统来完成用户的作业,为用户程序方便使用计算机提供统一 的帮助和管理 为用户对计算机进行基本操作提供现成的实用程序和相应的管理, 以便这些操作能够方 便、有效地完成。如文件复制、移动与删除,磁盘目录管理,磁盘格式化等 改善工作的效率和安全问题,使得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分和整个计算机系统得以高效、 安全使用 3、 操作系统引入的目标是什么? 4、 什么叫做“假脱机”? 作业由读卡机到磁带机的传输、结果由磁带机到打印机的传输,由通道完成,这种非联 机、也非脱机的方式。 5、 多核系统主要需要解决哪两个问题? 1、并发控制:单处理机和单核系统的并发控制是在指令级,多处理机和多核的并 发控制是在指令周期级别上; 2、调度:如何合理安排多线程在多处理机或多核上运行,以达到更高的性能。 6、 操作系统有哪四个特征?其中哪两个是基本特征? 程序并发性, 资源共享性, 资源虚拟性, 不确定性(异步性) 7、 程序的并发性具体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多个用户程序并发;OS 程序与用户程序并发. 多个程序在宏观上同时向前推进 并发(concurrent) vs. 并行 (parallel) 8、 程序并发和并行有什么区别? 幷發的實質是一個物理 CPU(也可以多個物理 CPU)在若干道程序之間多路復用,并發 性是對有限物理資源强制行駛多用戶共享以提高效率。 實現幷發技術的關鍵之一是如何對系統內的多個活動(進程)進行切換。 并行性指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件或活動在同一時刻發生。在多道程序環境下,并行 性使多個程序同一時刻可在不同 CPU 上同時執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