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砖砌体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砖砌体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砖砌体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砖砌体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砖砌体工程常见

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问题1:砂浆强度不稳定

现象:砂浆强度的波动性较大,匀质性差,其中低强度等级的砂浆特别严重,强度低于设计要求的情况较多。

原因分析:

(1)影响砂浆强度的主要因素是计量不准确。对砂浆的配合比,多数工地使用体积比,铁铣凭经验计量。由于砂子含水率的变化,可导致砂子体积变化幅度达 10%~20%;水泥密度随工人操作情况而异,这些都造成配料计量的偏差,使砂浆强度产生较大的波动。

(2)水泥混合砂浆中无机掺合料 (如石灰膏、粘土膏、电石膏及粉煤灰等 )的掺量,对砂浆强度影响很大,随着掺量的增加,砂浆和易性越好,但强度降低,如超过规定用量一倍,砂浆强度约降低 40%。但施工时往往片面追求良好的和易性,无机掺合料的掺量常常超过规定用量,因而降低了砂浆的强度。

(3)无机掺合料材质不佳,如石灰膏中含有较多的灰渣,或运至现场保管不当,发生结硬、干燥等情况,使砂浆中含有较多的软弱颗粒,降低了强度。或者在确定配合比时,用石灰膏、粘土膏试配,而实际施工时却采用于石灰或干粘土,这不但影响砂浆的抗压强度,而且对砌体抗剪强度非常不利。

(4)砂浆搅拌不匀,人工拌合翻拌次数不够,机械搅拌加料顺序颠倒,

使无机掺合料未散开,砂浆中含有多量的疙瘩,水泥分布不均匀,影响砂浆的匀质性及和易性。

(5)在水泥砂浆中掺加微沫剂(微沫砂浆),由于管理不当,微沫剂超过规定掺用量,或微沫剂质量不好,甚至变质,严重地降低了砂浆的强度。

(6)砂浆试块的制作、养护方法和强度取值等,没有执行规范的统一标准,致使测定的砂浆强度缺乏代表性,产生砂浆强度的混乱。

预防措施:

(1)砂浆配合比的确定,应结合现场材质情况进行试配,试配时应采用重量比。在满足砂浆和易性的条件下,控制砂浆强度。如低强度等级砂浆受单方水泥预算用量的限制而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时,应适当调整水泥预算用量。

(2)建立施工计量器具校验、维修、保管制度,以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3)无机掺合料一般为湿料,计量称重比较困难,而其计量误差对砂浆强度影响很大,故应严格控制。计量时,应以标准稠度(120mm)为准,如供应的无机掺合料的稠度小于120mm时,应调成标准稠度,或者进行折算后称重计量,计量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

(4)施工中,不得随意增加石灰膏、微沫剂的掺量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5)砂浆搅拌加料顺序为:用砂浆搅拌机搅拌应分两次投料,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塑化材料,通过搅拌叶片和砂子搓动,将塑化材料打开(不见疙瘩为止),再投入其余的砂子和全部水泥。用鼓式混凝土搅拌机拌制砂浆,应配备一台抹灰用麻刀机,先将塑化材料搅成稀粥状,再投入搅拌机内搅拌。人工搅拌应有拌灰池,先在池内放水,并将塑化材料打开至不见

疙瘩,另在池边干拌水泥和砂子至颜色均匀时,用铁铣将拌好的水泥砂子均匀撒入池内,同时用三刺铁扒来回扒动,直至拌合均匀。

(7)试块的制作、养护和抗压强度取值,应符合规范要求。

问题2:砂浆和易性差,沉底结硬

现象:

(1)砂浆和易性不好,砌筑时铺浆和挤浆都较困难,影响灰缝砂浆的饱满度,同时使砂浆与砖的粘结力减弱。

(2)砂浆保水性差,容易产生分层、泌水现象。

(3)灰槽中砂浆存放时间过长,最后砂浆沉底结硬,即使加水重新拌和,砂浆强度也会严重降低。

原因分析:

(1)强度等级低的水泥砂浆由于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和过细的砂子,使砂子颗粒间起润滑作用的胶结材料——水泥量减少,因而砂子问的摩擦力较大,砂浆和易性较差,砌筑时,压薄灰缝很费劲。而且,由于砂粒之间缺乏足够的胶结材料起悬浮支托作用,砂浆容易产生沉淀和出现表面泛水现象。

(2)水泥混合砂浆中掺人的石灰膏等塑化材料质量差,含有较多灰渣、杂物,或因保存不好发生干燥和污染,不能起到改善砂浆和易性的作用。

(3)砂浆搅拌时间短,拌和不均匀。

(4)拌好的砂浆存放时间过久,或灰槽中的砂浆长时间不清理,使砂浆沉底结硬。

(5)拌制砂浆无计划,在规定时间内无法用完,而将剩余砂浆捣碎加水

拌和后继续使用。

防治措施:

(1)低强度等级砂浆应采用水泥混合砂浆,如确有困难,可掺微沫剂或掺水泥用量5%~10%的粉煤灰,以达到改善砂浆和易性的目的。

(2)水泥混合砂浆中的塑化材料,应符合试验室试配时的质量要求。现场的石灰膏、粘土膏等,应在池中妥善保管,防止暴晒、风干结硬,并经常浇水保持湿润。

(3)宜采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水泥和中砂拌制砂浆。拌制时应严格执行施工配合比,并保证搅拌时间。

(4)灰槽中的砂浆,使用中应经常用铲翻拌、清底,并将灰槽内边角处的砂浆刮净,堆于一侧继续使用,或与新拌砂浆混在一起使用。

(5)拌制砂浆应有计划性,拌制量应根据砌筑需要来确定,尽量做到随拌随用、少量储存,使灰槽中经常有新拌的砂浆。砂浆的使用时间与砂浆品种、气温条件等有关,一般气温条件下,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后3h 和 4h 内用完;当施工期间气温超过 30℃时,必须分别在 2h 和 3h 内用完。超过上述时间的多余砂浆,不得再继续使用。

问题3:砖缝砂浆不饱满,砂浆与砖粘结不良

现象: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低于 80%;竖缝出现瞎缝,特别是空心砖墙,常出现较多的透明缝;砌筑清水墙采取大缩口铺灰,缩口缝深度甚至达 20mm 以上,影响砂浆饱满度。砖在砌筑前未浇水湿润,干砖上墙,或铺灰长度过长,致使砂浆与砖粘结不良。

原因分析:

(1)低强度等级的砂浆,如使用水泥砂浆,因水泥砂浆和易性差,砌筑时挤浆费劲,操作者用大铲或瓦刀铺刮砂浆后,使底灰产生空穴,砂浆不饱满。

(2)用干砖砌墙,使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强度,且与砖的粘结力下降,而干砖表面的粉屑又起隔离作用,减弱了砖与砂浆层的粘结。

(3)用铺浆法砌筑,有时因铺浆过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中的水分被底砖吸收,使砌上的砖层与砂浆失去粘结。

(4)砌清水墙时,为了省去刮缝工序,采取了大缩口的铺灰方法,使砌体砖缝缩口深度达 20mm 以上,既降低了砂浆饱满度,又增加了勾缝工作量。

防治措施:

(1)改善砂浆和易性是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度和提高粘结强度的关键。详见“砂浆和易性差,沉底结硬”的防治措施。

(2)改进砌筑方法。不宜采取铺浆法或摆砖砌筑,应推广“三一砌砖法”,即使用大铲,一块砖、一铲灰、一挤揉的砌筑方法。

(3)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必须控制铺浆的长度,一般气温情况下不得超过750mm,当施工期间气温超过 30℃时,不得超过 500mm。

(4)严禁用于砖砌墙。砌筑前 1~2d 应将砖浇湿,使砌筑时烧结普通砖和多孔砖的含水率达到 10%~15%;灰砂砖和粉煤灰砖的含水率达到8%~12%。

(5)冬期施工时,在正温度条件下也应将砖面适当湿润后再砌筑。负温下施工无法浇砖时,应适当增大砂浆的稠度。对于9 度抗震设防地区,在

严冬无法烧砖情况下,不能进行砌筑。

问题4:清水墙面游丁走缝

现象:大面积的清水墙面常出现丁砖竖缝歪斜、宽窄不匀,丁不压中(丁砖在下层顺砖上不居中),清水墙窗台部位与窗间墙部位的上下竖缝发生错位、搬家等,直接影响到清水墙面的美观。

原因分析:

(1)砖的长、宽尺寸误差较大,如砖的长为正偏差,宽为负偏差,砌一顺一丁时,竖缝宽度不易掌握,稍不注意就会产生游丁走缝。

(2)开始砌墙摆砖时,未考虑窗口位置对砖竖缝的影响,当砌至窗台处分窗口尺寸时,窗的边线不在竖缝位置,使窗间墙的竖缝搬家,上下错位。

(3)里脚手砌外清水墙,需经常探身穿看外墙面的竖缝垂直度,砌至一定高度后,穿看墙缝不太方便,容易产生误差,稍有疏忽就会出现游丁走缝。

防治措施:

(1)砌筑清水墙,应选取边角整齐、色泽均匀的砖。

(2)砌清水墙前应进行统一摆底,并先对现场砖的尺寸进行实测,以便确定组砌方法和调整竖缝宽度。

(3)摆底时应将窗口位置引出,使砖的竖缝尽量与窗口边线相齐,如安排不开,可适当移动窗口位置(一般不大于 20mm)。当窗口宽度不符合砖的模数(如 1.8m 宽)时,应将七分头砖留在窗口下部的中央,以保持窗间墙处上下竖缝不错位。

(4)游丁走缝主要是丁砖游动所引起,因此在砌筑时,必须强调丁压中,

即丁砖的中线与下层顺砖的中线重合。

(5)在砌大面积清水墙(如山墙)时,在开始砌的几层砖中,沿墙角lm 处,用线坠吊一次竖缝的垂直度,至少保持一步架高度有准确的垂直度。

(6)沿墙面每隔一定间距,在竖缝处弹墨线,墨线用经纬仪或线坠引测。当砌至一定高度(一步架或一层墙)后,将墨线向上引伸,以作为控制游丁走缝的基准。

问题5:“螺丝”墙

现象:砌完一个层高的墙体时,同一砖层的标高差一皮砖的厚度,不能交圈。

原因分析:砌筑时,没有按皮数杆控制砖的层数。每当砌至基础顶面和在预制混凝土楼板上接砌砖墙时,由于标高偏差大,皮数杆往往不能与砖层吻合,需要在砌筑中用灰缝厚度逐步调整。如果砌同一层砖时,误将负偏差标高当作正偏差,砌砖时反而压薄灰缝,在砌至层高赶上皮数杆时,与相邻位置的砖墙正好差一皮砖,形成“螺丝”墙。

防治措施:

(1)砌墙前应先测定所砌部位基面标高误差,通过调整灰缝厚度,调整墙体标高。

(2)调整同一墙面标高误差时,可采取提(或压)缝的办法,砌筑时应注意灰缝均匀,标高误差应分配在一步架的各层砖缝中,逐层调整。

(3)挂线两端应相互呼应,注意同一条平线所砌砖的层数是否与皮数杆上的砖层数相符。

(4)当内外墙有高差,砖层数不好对照时,应以窗台为界由上向下倒清

砖层数。当砌至一定高度时,可检查与相邻墙体水平线的平行度,以便及时发现标高误差。

(5)在墙体一步架砌完前,应进行抄平弹半米线,用半米线向上引尺检查标高误差,墙体基面的标高误差,应在一步架内调整完毕。

问题6:清水墙面水平缝不直,墙面凹凸不平

现象:同一条水平缝宽度不一致,个别砖层冒线砌筑;水平缝下垂;墙体中部(两步脚手架交接处)凹凸不平。

原因分析:

(1)由于砖在制坯和晾干过程中,底条面因受压墩厚了一些,形成砖的两个条面大小不等,厚度约差 2~3mm。砌砖时,如若大小条面随意跟线,必然使灰缝宽度不一致,个别砖大条面偏大较多,不易将灰缝砂浆压薄,因而出现冒线砌筑。

(2)所砌的墙体长度超过 20m,拉线不紧,挂线产生下垂,跟线砌筑后,灰缝就会出现下垂现象。

(3)搭脚手排木直接压墙,使接砌墙体出现“捞活”(砌脚手板以下部位);挂立线时没有从下步脚手架墙面向上引伸,使墙体在两步架交接处,出现凹凸不平、水平灰缝不直等现象。

(4)由于第一步架墙体出现垂直偏差,接砌第二步架时进行了调整,因而在两步架交接处出现凹凸不平。

防治措施:

(1)砌砖应采取小面跟线,因一般砖的小面楞角裁口整齐,表面洁净。用小面跟线不仅能使灰缝均匀,而且可提高砌筑效率。

(2)挂线长度超长(15~20m)时,应加腰线。腰线砖探出墙面30~40mm,将挂线搭在砖面上,由角端检查挂线的平直度,用腰线砖的灰缝厚度调平。

(3)墙体砌至脚手架排木搭设部位时,预留脚手眼,并继续砌至高出脚手板面一层砖,以 7肖灭“捞活”。挂立线应由下面一步架墙面引伸,立线延至下部墙面至少 0.5m。挂立线吊直后,拉紧平线,用线坠吊平线和立线,当线坠与平线、立线相重,即“三线归一”时,则可认为立线正确无误。

问题7:清水墙面勾缝不符合要求

现象:清水墙面勾缝深浅不一致,竖缝不实,十字缝搭接不平,墙缝内残浆未扫净,墙面被砂浆严重污染;脚手眼处堵塞不严、不平,留有永久痕迹(堵孔砖与原墙面色泽不一致);勾缝砂浆开裂、脱落。

原因分析:

(1)清水墙面勾缝前未经开缝,刮缝深度不够或用大缩口缝砌砖,使勾缝砂浆不平,深浅不一致。竖缝挤浆不严,勾缝砂浆悬空末与缝内底灰接触,与平缝十字搭接不平,容易开裂、脱落。

(2)脚手眼堵塞不严,补缝砂浆不饱满。堵孔砖与原墙面的砖色泽不一致,在脚手眼处留下永久痕迹。

(3)勾缝前对墙面浇水润湿程度不够,使勾缝砂浆早期脱水而收缩开裂。墙缝内浮灰未清理干净,影响勾缝砂浆与灰缝内砂浆的粘结,日久后脱落。

(4)采取加浆勾缝时,因托灰板接触墙面,使墙面被勾缝水泥砂浆弄脏而留下印痕。如墙面浇水过湿,扫缝时墙面也容易被砂浆污染。

防治措施:

(1)清水墙面勾缝所用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复验应合格。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2)勾缝前,必须对墙体砖缺楞掉角部位、瞎缝、刮缝深度不够的灰缝进行开凿。开缝深度为 10mm 左右,缝子上下切口应开凿整齐。

(3)砌墙时应保存一部分砖,供堵塞脚手眼用。脚手眼堵塞前,先将洞内的残余砂浆剔除干净,并浇水润湿(冲去浮灰),然后铺以砂浆用砖挤严。横、竖灰缝均应填实砂浆,顶砖缝采取喂灰方法塞严砂浆,以减少脚手眼对墙体强度的影响。

(4)勾缝前,应提前浇水冲刷墙面的浮灰(包括清除灰缝表层不实部分),待砖墙表皮略见风干时,再开始勾缝。

(5)勾缝用 1:1.5 水泥细砂砂浆,细砂应过筛,砂浆稠度以勾缝馏子挑起不落为宜。

(6)外清水墙勾凹缝,凹缝深度为 4~5mm,为使凹缝切口整齐,宜将勾缝馏子做成倒梯形断面。操作时用馏子将勾缝砂浆压入缝内,并来回压实、上下口切齐。竖缝馏子断面构造相同,竖缝应与上下水平缝搭接平整,左右切口要齐 c 为防止托灰板对墙面的污染,将板端刨成尖角,以减少与墙面的接触。

(7)勾完缝后,待勾缝砂浆略被砖面吸水起干,即可进行扫缝。扫缝应顺缝扫,先水平缝,后竖缝,扫缝时应不断地抖掉扫帚中的砂浆粉粒,以减少对墙面的污染。

(8)干燥天气,勾缝后应喷水养护。

问题8:配筋砌体钢筋遗漏和锈蚀

现象:配筋砌体(水平配筋)中的钢筋在操作时漏放,或没有按照设计规定放置;配筋砖缝中砂浆不饱满,年久钢筋遭到严重锈蚀而失去作用。上述两种现象会使配筋砌体强度大幅度地降低。

原因分析:

(1)配筋砌体钢筋漏放,主要是操作时疏忽造成的。由于管理不善,待配筋砌体砌完后,才发现配筋网片有剩余,但已无法查对,往往不了了之。

(2)配筋砌体灰缝厚度不够,特别当同一条灰缝中,有的部位(如窗间墙)有配筋,有的部位无配筋时,皮数杆灰缝若按无配筋砌体划制,造成配筋部位灰缝厚度偏小,使配筋在灰缝中没有保护层,或局部未被砂浆包裹,造成钢筋锈蚀。

防治措施:

(1)砌体中的配筋与混凝土中的钢筋一样,都属于隐蔽工程项目,应加强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存档。施工中,对所砌部位需要的配筋应一次备齐,以便检查有无遗漏。砌筑时,配筋端头应从砖缝处露出,作为配筋标志。

(2)配筋宜采用冷拔钢丝点焊网片,砌筑时,应适当增加灰缝厚度(以钢筋网片厚度上下各有 2mm 保护层为宜)。如同一标高墙面有配筋和无配筋两种情况,可分划两种皮数杆,一般配筋砌体最好为外抹水泥砂浆混水墙,这样就不会影响墙体缝式的美观。

(3)为了确保砖缝中钢筋保护层的质量,应先将钢筋网片刷水泥净浆。网片放置前,底面砖层的纵横竖缝应用砂浆填实,以增强砌体强度,同时

也能防止铺浆砌筑时,砂浆掉人竖缝中而出现露筋现象。

(4)配筋砌体一般均使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水泥砂浆,为了使挤浆严实,严禁用干砖砌筑。应采取满铺满挤(也可适当敲砖振实砂浆层),使钢筋能很好地被砂浆包裹。

(5)如有条件,可在钢筋表面涂刷防腐涂料或防锈剂。

问题9:墙体因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的墙体裂缝

现象:

(1)在纵墙的两端出现斜裂缝,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并由下向上发展。裂缝多在墙体下部,向上逐渐减少,裂缝宽度下大上小,常常在房屋建成后不久就出现,其数量及宽度随时间而逐渐发展。

(2)在窗间墙的上下对角处成对出现水平裂缝,沉降大的一边裂缝在下,沉降小的一边裂缝在上。

(3)在纵墙中央的顶部和底部窗台处出现竖向裂缝,裂缝上宽下窄。当纵墙顶部有圈梁时,顶层中央顶部竖向裂缝较少。

防治措施:

(1)加强基础坑(槽)钎探工作。对于较复杂的地基,在基坑(槽)开挖后应进行普遍钎探,待探出的软弱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2)合理设置沉降缝。操作中应防止浇筑圈梁时将断开处浇在一起,或砖头、砂浆等杂物落人缝内,以免房屋不能自由沉降而发生墙体拉裂现象。

(3)提高上部结构的刚度,增强墙体抗剪强度。应在基础顶面(±0.000)

处及各楼层门窗口上部设置圈梁,减少建筑物端部门窗数量。操作中严格执行规范规定,如砖浇水润湿,改善砂浆和易性,提高砂浆饱满度和砖层间的粘结(提高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可以大大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在施工临时间断处应尽量留置斜槎。当留置直槎时,也应加拉结筋,坚决消灭阴槎又无拉结筋的作法。

(4)宽大窗口下部应考虑设混凝土梁或砌反砖拱以适应窗台反梁作用的变形,防止窗台处产生竖直裂缝。为避免多层房屋底层窗台下出现裂缝,除了加强基础整体性外,也可采取通长配筋的方法来加强;另外,窗台部位也不宜使用过多的半砖砌筑。

治理方法:

(1)对于沉降差不大,且已不再发展的一般性细小裂缝,因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和使用,采取砂浆堵抹即可。

(2)对于不均匀沉降仍在发展,裂缝较严重且在继续开展阶情况,应本着先加固地基后处理裂缝的原则进行。一般可采用桩基托换加固方法来加固,即沿基础两侧布置灌注桩,上设抬梁,将原基础圈梁托起,防止地基继续下沉。然后根据墙体裂缝的严重程度,分别采用灌浆充填法(1:2 水泥砂浆);钢筋网片加固法(250mm×250mm∮4—6 钢筋网,用穿墙拉筋固定于墙体两侧,上抹35mm 厚 M10水泥砂浆或 C20 细石混凝土);拆砖重砌法(拆去局部砖墙,用高于原强度等级一级的砂浆重新砌筑)进行处理。

问题10: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

现象:

(1)八字裂缝。出现在顶层纵墙的两端 (一般在 1~2 开间的范围内),

严重时可发展到房屋 1/3长度内,有时在横墙上也可能发生。裂缝宽度一般中间大、两端小。当外纵墙两端有窗时,裂缝沿窗口对角方向裂开。

(2)水平裂缝。一般发生在平屋顶屋檐下或顶层圈梁下2~3 皮砖的灰缝位置,裂缝一般沿外墙顶部断续分布,两端较中间严重,在转角处,往往形成纵、横墙相交而成的包角裂缝。

(3)竖向裂缝。对于一些长度较大的房屋,在纵墙中间部位可能出现竖向裂缝,裂缝宽度中间大、两端小。

(4)上述裂缝多出现在房屋建成后 1~2 年内,具有南面、西面重,北面、东面轻的特点,大多数裂缝经过夏季或冬季后出现。

原因分析:

(1)八字裂缝一般发生在平屋顶房屋顶层纵墙面上,这种裂缝的产生,往往是在夏季屋顶圈梁、挑檐混凝土浇筑后,保温层未施工前,由于混凝土和砖砌体两种材料线胀系数的差异(前者比后者约大一倍),在较大温差情况下,纵墙因不能自由缩短而在两端产生八字裂缝。无保温屋盖的房屋,经过夏、冬季气温的变化,也容易产生八字裂缝。裂缝之所以发生在顶层,还由于顶层墙体承受的压应力较其他各层小,从而砌体抗剪强度比其他各层要低的缘故。

(2)檐口下水平裂缝、包角裂缝以及在较长的多层房屋楼梯间处,楼梯休息平台与楼板邻接部位发生的竖直裂缝,以及纵墙上的竖直裂缝,产生的原因与上述原因相同。

预防措施:

(1)合理安排屋面保温层施工。由于屋面结构层施工完毕至作好保温

层,中间有一段时间间隔,因此屋面施工应尽量避开高温季节,同时应尽量缩短间隔时间。

(2)屋面挑檐可采取分块预制或者顶层圈梁与墙体之间设置滑动层。

(3)按规定留置伸缩缝,以减少温度变化对墙体产生的影响。伸缩缝内应清理干净,避免碎砖

或砂浆等杂物填入缝内。

治理方法:此类裂缝一般不会危及结构的安全,且 2—3 年将趋于稳定,因此,对于这类裂缝可待其基本稳定后再作处理。治理方法与“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墙体裂缝”基本相同。

问题11:填充墙砌筑不当,与主体结构交接处裂缝

现象:框架梁底、柱边出现裂缝。

防治措施:

(1)柱边(框架柱或构造柱)应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的2φ6钢筋,且在砌体内锚固长度不小于1000mm的拉结筋。

(2)填充墙梁下口最后3皮砖应在下部砌筑完7d后砌筑,并由中间开始向两边斜砌。

(3)如为空心砖外墙,里口用半砖斜砌墙;外口先立斗模,再浇筑不低于Cl0的细石混凝土,终凝拆模后将多余的混凝土凿去。

(4)外窗下为空心砖墙时,若设计无要求,应将窗台改为不低于Cl0的细石混凝土,其长度大于窗边lOOmm,并在细石混凝土内加2φ6钢筋。

(5)柱与填充墙接触处应设钢丝网片,防止该处粉刷裂缝。

问题12:大梁处的墙体裂缝

现象:大梁底部的墙体(窗间墙),产生局部竖直裂缝。

原因分析:

(1)大梁下面墙体竖直裂缝,主要由于未设梁垫或梁垫面积不足,砖墙局部承受荷载过大所引起。

(2)该部位墙体厚度不足,或未砌砖垛。

(3)砖和砂浆强度偏低,施工质量较差。

预防措施:

(1)有大梁集中荷载作用的窗间墙,应有一定的宽度(或加垛)。

(2)梁下应设置足够面积的现浇混凝土梁垫,当大梁荷载较大时,墙体尚应考虑横向配筋。

(3)对宽度较小的窗间墙,施工中应避免留脚手眼。

治理方法:由于此类裂缝属受力裂缝,将危及结构的安全,因此一旦发现,应尽快进行处理。首先由设计部门根据砖和砂浆的实际强度,并结合施工质量情况进行复核验算,如果局部受压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可会同施工部门采取加固措施。处理时,一般应先加固结构,后处理裂缝。对于情况严重者,为确保安全,必要时在处理前应采取临时加固措施,以防墙体突然性破坏。

砖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砖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本章适用于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工程。5、1、2 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5、1、3 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5、1、4240mm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上及挑出层,应整砖丁砌。5、1、5 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5、1、6 砖砌体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槎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5、2 主控项目5、2、1 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5、2、2 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检验方法:用百格网检查砖底面与砂浆的粘结痕迹面积。每处检测3块砖,取其平均值。5、2、3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小高度的2/3。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20%接槎,且不应少于5处。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2、5 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5的规定。表5、2、5 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轴线位置偏移10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2 垂直度每层5用2m托线板检查全高≤10m10用经纬仪、吊线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10m205、3 一般项目5、

3、1 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抽检数量:外墙每20m抽查一处,每处3~5m,且不应少于3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10%,且不应少于3间。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合格标准:除符合本条要求外,清水墙、窗间墙无通缝;混水墙中长度大于或等于300mm的通缝每间 不超过3处,且不得位于同一面墙体上。5、3、2 砖砌的灰缝应 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 8mm,也不应大于12mm。抽检数量:每步脚手架施工的砌体,每 20m抽查1处。检验方法:用尺量10皮砖砌高度折算。5、3、3 砖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3、3的规定。表5、3、3 砖砌体一般尺寸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抽检数量1基础顶面和楼面标高15用水平仪和尺检查不应少于5处2表面平整度清水墙、柱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有代表性自然间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混水墙、柱83门窗洞口高、宽(后塞口)5用尺检查检验批洞口的10%,且不应少于5处4外墙上下窗口偏移20以底层窗口为准,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检验批的10%,且不应少于5处5水平灰缝平直度清水墙7拉 10m线和尺检查有代表性自然间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混水墙106清水墙游丁走缝20吊线和尺检查,以每层第一皮砖为准有代表性自然间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

砖砌体施工的质量要求

砖砌体施工的质量要求是什么?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成室外及房心回填土,安装好沟盖板,或完成楼板结构施工。 2、办完地基、基础工程隐蔽验收手续。 3、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防潮层。 4、弹好轴线、墙身线及检查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 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验收手续。 5、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15~20m,或每道墙的两 端。 6、有砂浆配合比通知单,准备好砂浆试模(6块为一组)。 (二)材料要求 1、砖: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书, 产品性能检测报告。承重结构必须做取样复试。要求砖必须有一个条面和丁面边角整齐。 2、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应根据砌体的部位及所处的环境条件选择。水 泥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3、砂:用中砂,使用前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 4、掺合料:白灰熟化时间不少于7d,或采用粉煤灰等。 5、其他材料:墙体拉结筋、预埋件、已做防腐处理的木砖等。 (三)施工机具 应备有大铲、刨锛、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捅、灰槽、砖夹子、扫帚等。 二、质量要求 砖砌体工程质量要求符合《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的规定。 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主控项目 1 砖强度等级按设计要求MU 2 砂浆强度等级按设计要求M 3 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 4 斜搓留置第5.2.3条 5 直搓拉结钢筋及接搓处理第5.2.4条 6 轴线位移≤10mm 7 垂直度(每层)≤5mm 一般项目 1 组砌方法第5.3.1条 2 水平灰缝厚度8~12mm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DOC)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11 广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2013年11月表格修编

目录 砌体基础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 砌体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 砖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5)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7) 石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0) 填充墙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2) 配筋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4)

砌体基础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第5.0.6条处理的情况。

砌体基础子分部工程资料检查表 2.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基验槽记录在无支护土方或有支护土方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中检查; 3.有关钢材和混凝土的资料,是指配筋砌体、地梁等的钢筋和混凝土资料; 4.验收时,若混凝土试块和砂浆试块未达龄期,各方可先验收除混凝土强度和砂浆强度之外的其它内容。待试块强度试验数据得出后,达到设计要求则验收有效;达不到要求,处理后重新验收。

砌体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注:“经核定符合规范要求项”是指初验未通过的项目,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第5.0.6条处理的情况。

砌体子分部工程资料检查表 2. 有关钢材和混凝土的资料,是指配筋砌体、构造柱、芯柱的钢筋和混凝土资料。 3. 验收时,若砂浆试块未达龄期,各方可验收除砂浆强度外的其它内容。待砂浆强度试验数据得出后,达到设计要求则验收有效;达不到要求,处理后重新验收。 4.钢筋工程检验批已含隐蔽验收,不必另做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须做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的是诸如埋入管线之类。

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砖砌体(混水)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3-2002 说明:1、主控项目:①砖及砂浆强度等级,按设计要求检查和验收;砖应有进场验收报告,批量及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为合格;砂浆有配合比报告,计量配制,按规定六试块,在试块强度未岀来之前,先将试块标号填写,岀来后核对,并在分项工程中,按批进行强度评定,符合要求为合格。②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用百格网检查没批批量不少于5处,每 处3块砖,砖底面砂浆痕迹的面积取平均值。不小于80%为合格。③斜搓留置,按规范留置,水平投影长度不小于高度的 2/3为合格。④直搓拉结筋及接搓处理。按规定设置,留搓正确,拉结筋数量、直径正确,竖向间距偏差土100mm,留置 长度基本正确为合格。⑤轴线位置偏移10mm ,经纬仪、尺量及吊线测量,不大于10mm为合格。垂直度没层5mm ,2m 托线板不超过5mm为合格。2、一般项目:①组砌方法,上下错缝,内外搭接,砖柱不用包心砌法。混水墙w 300mm 的

通缝,没层房不超过3处,且不得在同一墙体上,为合格。清水墙不得有通缝(上下两皮砖搭接长度小于25mm的为通缝)②水平灰缝厚度10mm,量10皮砖砌体高度折算,按皮数杆10皮砖的高度计算。10皮砖在-8,+12范围内为合格。③ 各项目80%检测点应满足要求,其余20%点可超过允许值,但不得超过其值的150%即为合格。否则,返工处理。如果验收清水墙,其表面平整度为5mm ;水平灰缝平直度为7mm ;并增加项目清水墙游丁走缝偏差为20mm。 砖砌体(混水)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3-2002

说明:1、主控项目:①砖及砂浆强度等级,按设计要求检查和验收;砖应有进场验收报告,批量及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为合格;砂浆有配合比报告,计量配制,按规定六试块,在试块强度未岀来之前,先将试块标号填写,岀来后核对,并在分项工程中,按批进行强度评定,符合要求为合格。②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用百格网检查没批批量不少于5处,每 处3块砖,砖底面砂浆痕迹的面积取平均值。不小于80%为合格。③斜搓留置,按规范留置,水平投影长度不小于高度的 2/3为合格。④直搓拉结筋及接搓处理。按规定设置,留搓正确,拉结筋数量、直径正确,竖向间距偏差土100mm,留置 长度基本正确为合格。⑤轴线位置偏移10mm ,经纬仪、尺量及吊线测量,不大于10mm为合格。垂直度没层5mm ,2m 托线板不超过5mm为合格。2、一般项目:①组砌方法,上下错缝,内外搭接,砖柱不用包心砌法。混水墙w 300mm 的 通缝,没层房不超过3处,且不得在同一墙体上,为合格。清水墙不得有通缝(上下两皮砖搭接长度小于25mm的为通缝)。②水平灰缝厚度10mm,量10皮砖砌体高度折算,按皮数杆10皮砖的高度计算。10皮砖在-8,+12范围内为合格。③ 各项目80%检测点应满足要求,其余20%点可超过允许值,但不得超过其值的150%即为合格。否则,返工处理。如果验收清水墙,其表面平整度为5mm ;水平灰缝平直度为7mm ;并增加项目清水墙游丁走缝偏差为20mm。 砖砌体(混水)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3-2002

砖砌体施工规范

3.1砖砌体施工 3.1.1 材料 3.1.1.1 砖 砌体工程用的砖是指普通粘土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空心砖和承重多孔砖。 常用普通标准粘土砖的尺寸为240mm×115 mm×53 mm;承重多孔砖的尺寸为 190mm×190mm×900mm;而空心砖的长度有240mm、290mm,宽度有140mm、180mm、190mm,厚度有90mm、115mm。砖的强度等级通常以其抗压强度为主要标准来确定的,同时也应满足各等级中的一定抗折强度。常用的等级有标准粘土(粉煤灰)砖MU7.5、MU10、MU15、MU20;承重多孔砖则可以达到MU25、MU30;空心砖为非承重砖,其强度为MU5、MU3、MU2三个等级。在外观上一般要求尺寸准确、边角整齐(清水墙还要求色泽均匀),无掉角、缺滚、裂纹和翘曲等严重现象。 3.1.1.2 砂浆 砂浆在砌体内的作用,主要是填充砖之间的空隙,并将其粘结成一整体,使上层砖的荷载能均匀地传到下层。 砂浆可分为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混合砂浆及其他一些加入各种外加剂的砂浆,其强度等级有M15、M10、M7.5、M5、M2.5、M1、M0.4. 砂浆所用水泥的品种、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砂一般宜采用中砂,并应过筛,不得含有杂物,含泥量一般不应超过5%,标号小于M5的混合砂浆,砂的含量也不应超过10%;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应用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还应防止干燥、冻结和污染,脱水硬化的石灰膏不得使用。 砂浆应有用灰浆搅拌机拌合,拌合时间不得不于1.5min,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应在拌成后3h内用完。混合砂浆则应在4h内用完,如气温超过30℃时,应分别在2h和3h内用完。时间应作强度检验,每一楼层或250m3砌体中的各种标号的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检查一次,每次制作一组试块(每组6块),砂浆标号或配合比变更时,还应制作试块。 另外,新拌制的砂浆,通常要求具有良好的和易性,这样方便施工、易于保证质量,提高砌体强度和劳动生产率。砂浆和易性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砂浆的稠度和保水性,为改善砂浆的保水性,可在砂浆中掺入石灰膏、粘土膏、粉煤灰等无机塑化剂或皂化松香等有机塑化剂。 3.1.2 脚手架及垂直运输 3.1.2.1 脚手架 砌筑用脚手架是砌筑过程中堆放材料和工人进行操作的临时设施。脚手架的种类很多,按其搭设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其结构形式分为立杆式、门式、悬吊式、挑梁式、碗和式脚手架;按常用材料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和金属脚手架。

(完整版)砖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砖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总则 1.1适用范围 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物及构筑物砖墙砌筑工程。 1.2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J129—2001 2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2.1.1砖砌体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完成。 2.1.2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完成。 2.1.3图纸会审工作已完成,并已形成记录。 2.1.4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已完成,并经审核批准。 2.1.5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已完成,且应完成交底工作,并已签字。 2.2材料要求: 2.2.1砖: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单。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应边角整齐、颜色一致。 2.2.2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宜采用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同一厂家生产的产品。 水泥进场需对产品名称、代号、净含量、强度等级、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地址、出厂编号、执行标准、日期等进行外观检查,同时验收合格证。 2.2.3砂:宜采用平均粒径0.35~0.5mm的中砂,应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筛好后保持洁净,M5以下砂浆所用砂子的含泥量不超过10%,M5以上砂浆所用砂子含泥量不超过5%,人工砂、山砂及特细砂,应经试配能满足砌筑砂浆技术条件要求。 2.2.4水:拌制砂浆所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2.2.5其他材料:木砖(应刷防腐剂)、墙体拉结筋及预埋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2.3主要机具设备准备 砂浆搅拌机、窄手推车、铁锹、筛子、水桶、灰槽、靠尺(2m)、线坠、钢卷尺(标、验*)、水平仪(标、验*)、水平尺(标、验*)、大铲、刨锛、扫帚、拖线板、小百线、百格网、铁锤、钉子等。 *标:指检验合格后进行的标识。验:指量具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合格。 2.4作业条件 2.4.1地基、基础工程必须经过相关单位(设计单位、地质勘察、质量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五方认证、检验合格。 2.4.2室内外回填土工作已完成。 2.4.3按标高做好水泥砂浆防潮层。 2.4.4弹好墙身线、轴线,根据现场砖的实际尺寸,再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检验符合设计图纸的尺寸要求后,并做好轴线标高复测记录。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5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4 1)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 (2)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 1)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 2)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4)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 5)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 6)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3)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在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 (4)搁置预制梁、板的砌体顶面应找平,安装时应坐浆。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采用1:2.5的水泥砂浆。 (1)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2)砂浆用砂不得含有有害杂物。砂浆用砂的含泥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1)对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少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5%。 2)对强度等级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10%。 3)人工砂、山砂及特细砂,应经试配能满足砌筑砂浆技术条件要求。 (3)配制水泥石灰砂浆时,不得采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4)消石灰粉不得直接使用于砌筑砂浆中。 (5)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有机塑化剂应有砌体强度的形式检验报告。 (6)砂浆现场拌制时,各组分材料应采用重量计量。 (7)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h和4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对掺用缓凝剂的砂浆,其使用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延长。 (8)当施工中或验收时出现下列情况,可采用现场检验方法对砂浆和砌体强度进行原位检测或取样检测,并判定其强度。 1)砂浆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块数量不足。 2)对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有争议。

填充墙砖砌体施工规范

3.1砖砌体施工 3.1.1材料 3.1.1.1砖 砌体工程用的砖是指普通粘土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空心砖和承重多孔砖。 常用普通标准粘土砖的尺寸为240mm×115 mm×53 mm;承重多孔砖的尺寸为 190mm×190mm×900mm;而空心砖的长度有240mm、290mm,宽度有140mm、180mm、190mm,厚度有90mm、115mm。砖的强度等级通常以其抗压强度为主要标准来确定的,同时也应满足各等级中的一定抗折强度。常用的等级有标准粘土(粉煤灰)砖MU7.5、MU10、MU15、MU20;承重多孔砖则可以达到MU25、MU30;空心砖为非承重砖,其强度为MU5、MU3、MU2三个等级。在外观上一般要求尺寸准确、边角整齐(清水墙还要求色泽均匀),无掉角、缺滚、裂纹和翘曲等严重现象。 3.1.1.2砂浆 砂浆在砌体内的作用,主要是填充砖之间的空隙,并将其粘结成一整体,使上层砖的荷载能均匀地传到下层。 砂浆可分为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混合砂浆及其他一些加入各种外加剂的砂浆,其强度等级有M15、M10、M7.5、M5、M2.5、M1、M0.4. 砂浆所用水泥的品种、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砂一般宜采用中砂,并应过筛,不得含有杂物,含泥量一般不应超过5%,标号小于M5的混合砂浆,砂的含量也不应超过10%;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应用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还应防止干燥、冻结和污染,脱水硬化的石灰膏不得使用。 砂浆应有用灰浆搅拌机拌合,拌合时间不得不于1.5min,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应在拌成后 3h内用完。混合砂浆则应在4h内用完,如气温超过30℃时,应分别在2h和3h内用完。时间应作强度检验,每一楼层或250m3砌体中的各种标号的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检查一次,每次制作一组试块(每组6块),砂浆标号或配合比变更时,还应制作试块。 另外,新拌制的砂浆,通常要求具有良好的和易性,这样方便施工、易于保证质量,提高砌体强度和劳动生产率。砂浆和易性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砂浆的稠度和保水性,为改善砂浆的保水性,可在砂浆中掺入石灰膏、粘土膏、粉煤灰等无机塑化剂或皂化松香等有机塑化剂。 3.1.2脚手架及垂直运输 3.1.2.1脚手架 砌筑用脚手架是砌筑过程中堆放材料和工人进行操作的临时设施。脚手架的种类很多,按其搭设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其结构形式分为立杆式、门式、悬吊式、挑梁式、碗和式脚手架;按常用材料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和金属脚手架。

砖砌体工程验收规范

5 砖砌体工程 5.1一般规定 5.1.1本章适用于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工程。 5.1.2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 说明:5.1.2 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根据砌体外观质量的需要,应采用边角整齐、色泽均匀的块材。 5.1.3有冻胀环境和条件的地区,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不宜采用多孔砖。 说明:5.1.3 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常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有的处于水位以下,在冻胀作用下,对多孔砖砌体的耐久性能影响较 大,故在有受冻环境和条件的地区不宜在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采用多孔砖。 5.1.4 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2d 浇水湿润。 说明:5.1.4 砖砌筑前浇水是砖砌体施工工艺的一个部分,砖的湿润程序对砌体的施工质量影响较大。对比试验证明,适宜的含水率不仅可以提高砖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力,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也可以使砂浆强度保持正常增长,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同时,适宜的含水率还可以使砂浆在操作面上保持一定的摊铺流动性能,便于施工操作,有利于保证砂浆的饱满度。这些对确保砌体施工质量和力学性能都是十分有利的。 适宜含水率的数值是根据有关科研单位的对比试验和施工企业的实

验提出的,对烧结普通砖、多孔砖含水率宜为10%-15%;对灰砂砖、粉煤灰砖含水率宜为8%-12%。现场检验砖含水率的简易方法采用断砖法,当砖截面四周融水深度为15-20mm 时,视为符合要求的适宜含水率。 5.1.5砌砖工程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 C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说明:5.1.5 砖砌体砌筑宜随砂浆随砌浆。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对砌体的抗剪强度影响明显,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的试验表明,在气温15C时,铺浆后立即砌砖和铺浆后3min再砌砖,砌体的抗剪强度相差30%。施工气温时,影响程度更大。 5.1.6240mm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上及挑出层,应整砖丁砌。 说明:5.1.6 从有利于保证砌体的完整性、整体性和受力的合理性出发,强调本条所述部位应采用整砖丁砌。 5.1.7砖砌平拱过梁的灰缝应砌成楔形缝。灰缝的宽度,在过梁的底面不应小于5mm;在过梁的顶面不应大于15mm。 拱脚下面应伸入墙内不小于20m m,拱底应有1%的超拱。说明:5.1.7 砖平拱过梁是砖砌拱体结构的一个特例,是矢高极小的一种拱体结构。从其受力特点及施工工艺考虑,必须保证拱脚下面伸入墙内的长度和拱底应有的起拱量,保持楔形灰缝形态。 5.1.8砖过梁底部的模板,应在灰缝砂浆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50% 时,方可拆除。 说明:5.1.8 过梁底部模板是砌筑过程中的承重结构,只有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过梁部位砌体方能承受荷载作用,才能拆除底模。砂浆强度

一般砖砌体砌筑工艺标准

一般砖砌体砌筑工艺标准(602-1996)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砖混、外砖内模及有抗震构造柱的砖墙砌筑工程。 2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砖: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试验单。清水墙的砖应色泽均匀,边角整齐。 2.1.2 水泥:品种及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条件选择,一般宜采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1.3 砂:用中砂,配制M5以下砂浆所用砂的含泥量不超过10%,M5及其以上砂浆的砂含泥量不超过5%,使用前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 2.1.4 掺合料:白灰熟化时间不少于7d,或采用粉煤灰等。 2.1.5 其它材料:墙体拉结筋及预埋件、木砖应刷防腐剂等。 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大铲、刨锛、瓦刀、扁子、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砖灰子、扫帚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完成室外及房心回填土,安装好沟盖板。 2.2.2 办完地基、基础工程隐检手续。 2.2.3 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防潮层。 2.2.4 弹好轴线墙身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2.2.5 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以15~20m为宜。 2.2.6 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准备好砂浆试模(6块为一组)。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砂浆搅拌 ↓ 作业准确→砖浇水→砌砖墙→验评 3.2 砖浇水: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冬期浇水有困难,必须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3.3 砂浆搅拌: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3.4 砌砖墙: 3.4.1 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砖柱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 3.4.2 排砖撂底(干摆砖):一般外墙第一层砖撂底时,两山墙排丁砖,前后檐纵墙排条砖。根据弹好的门窗洞口位置线,认真核对窗间墙、垛尺寸,其长度是否符合排砖模数,如不符合模数时,可将门窗口的位置左右移动。若有破活,七分头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垛或其它不明显的部位。移动门窗口位置时,应注意暖卫立管安装及门窗开启时不受影响。另外,在排砖时还要考虑在门窗口中边的砖墙合拢时也不出现破活。所以排砖时必须做全盘考虑,前后檐墙排第一皮砖时,要考虑甩窗口后砌条砖,窗角上必须是

砖砌体工程的质量要求为什么

砖砌体工程的质量要求为什么 砂浆饱满。为保证砖块均匀受力和使砌块紧密结合,要求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厚薄均匀,否则,砖块受力后易弯曲而断裂。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建筑工程的修建肯定是有多方的建筑单位共同合作以后才 能完成的。可以说每一项分部工程对技术上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在建筑工程当中,砌砖体工程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砌砖体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修建完成起来的一个最基础的部分。下面小编就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一下砖砌体工程的质量要求为什么? 一、砖砌体工程的质量要求为什么? 1、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砖柱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一般外墙第一层砖撂底时,两山墙排丁砖,前后檐纵墙排条砖。根据弹好的门窗洞口位置线,认真核对廖间墙、垛尺寸,其长度是否符合排砖模数,如不符合模数时,可将门窗口的位置左右移动。若有破活,

七分头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垛或其它不明显的部位。移动门窗口位置时,应注意暖卫立管安装及门窗开启时不受影响。 2、砌清水墙应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本一致的砖敲击时声音响亮,焙烧过火变色,变形的砖可用在基础及不影响外观的内墙上。砌砖前应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du 3、砌筑一砖半墙必须双面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人均使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一砖厚混水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铺、 满挤操作法。砌砖时砖要放平。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4、留槎:外墙转角处应同时砌筑。内外墙交接处必须留斜槎,槎子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的2/3,槎子必须平直、通顺。

砖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砖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第1章适用范围 砖砌体与水泥砂浆或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砌成。砖墙用料生产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工效高,施工速度快,适应性强。 第2章材料准备 1 砖: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试验单。清水墙的砖应色泽均匀,边角整齐。 2 水泥:品种及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条件选择,一般宜采用3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硅酸盐水泥。 3 砂:用中砂,配制M5 以下砂浆所用砂的含泥量不超过10%,M5 及其以上砂浆的砂含泥量不超过5%,使用前用5mm 孔径的筛子过筛。 4 掺合料:白灰熟化时间不少于7d,或采用粉煤灰。 5 其它材料:墙体拉筋及预埋件、木砖应刷防腐剂等。 第3章施工机具 1 应备有大铲、刨锛、瓦刀、扁子、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砖槽、砖夹子、扫帚等。 2 作业条件 2.1 完成室外及房心回填土,安装好沟盖板。 2.2 办完地基、基础工程隐检手续。 2.3 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防潮层。

2.4 弹好轴线墙身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2.5 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以15~20m 为宜。 2.6 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准备好砂浆试模(6 块为一组)。 第4章工艺流程 第1节工艺流程 第2节砖浇水 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边1.5cm 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冬期浇水有困难,必须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第3节砂浆搅拌 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

砖砌体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砖砌体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1一般规定 1.1 本技术标准适用于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实心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等砌体工程。 1.2 砌筑砌体时,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实心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等块体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 1.3 不同品种的砖不得在同一楼层混砌。 1.4 砌筑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粉煤灰砖、蒸压灰砂砖砌体时,应提前1d~2d浇水,适度湿润,严禁采用干砖和处于吸水饱和状态的砖砌筑。 1.5 采用铺桨法砌筑砂浆时,铺浆长度不应超过750mm;当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摄氏度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1.6 240mm墙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上及挑出层的外皮砖,应用整砖丁砌。(见节点示意图图3) 1.7 多孔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砌筑。(见节点示意图图4) 1.8 竖向灰缝不应出现瞎缝、假缝和透明缝。 1.9 砖砌体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槎表面清理干净,洒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与原墙灰缝一致。 2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 2.1.1 砖、水泥、砂、外加剂。

2.1.2 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2.1.3 水泥: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品种,并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2.1.4 砂:宜选用中砂,砂中不应有杂物,且含泥量不大于3%。 2.1.5 外加剂:使用不同品种的外加剂时,其掺量稀洗办法,拌和要求和使用范围,应严格按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定使用,并有试验室试配确定。 2.2 主要机具设备 2.2.1 机械设备:砂浆搅拌机、施工升降机。 2.2.2 主要工具:大铲、刨锛、拖线板、线坠、水平尺、皮数杆、灰扎子、砖夹、砖笼、灰斗、运砖车、运浆车、试模、磅秤和水桶等。2.3 作业条件 2.3.1 砌筑前,基础及防潮层应经验收合格后,在基础顶面弹出墙身轴线及门口线和柱垛位置线。 2.3.2 办好基础隐蔽验收手续。 2.3.3 回填完基础周边及房内土方,要砌好暖气沟,盖好沟盖板。2.3.4 在墙转角处,楼梯间及外墙交接处,设置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应根据房间尺寸适当设立。 2.3.5 砂浆由实验室做好试配,准备好砂浆试模。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砖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砖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摘要:砖砌体施工过程中墙、柱、垛等地方容易出现问题。我们将如何防治这些问题为本文的重点。 关键词:现象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1、砌筑砂浆: 砌筑砂浆是砖砌体组成材料之一。由于砂浆质量对砌体的影响不如混凝土那样直接,因此人们对砂浆质量缺乏足够的重视,在砂浆配合比、计量、搅拌、使用时间以及试块制作、养护等方面没有按规范的规定执行,从而经常产生一些质量通病。 1.1砂浆强度不稳定。 1.现象: 砂浆强度的波动性较大,匀质性差,其中低强度等级的砂浆特别严重,强度低于设计要求的情况较多。 2.原因分析: (1)影响砂浆强度的主要因素是计量不准确。对砂浆的配合比,多数工地使用体积比,以铁铣凭经验计量。由于砂子含水率的变化,可导致砂子体积变化幅度达10%~20%;水泥密度随工人操作情况而异,这些都造成配料计量的偏差,使砂浆强度产生较大的波动。 (2)水泥混合砂浆中无机掺合料(如石灰膏、粘土膏、电石膏及粉煤灰等)的掺量,对砂浆强度影响很大,随着掺量的增加,砂浆和易性越好,但强度降低,如超过规定用量一倍,砂浆强度约降低40%。但施工时往往片面追求良好的和易性,无机掺合料的掺量常常超过规定用量,因而降低了砂浆的强度。 (3)砂浆搅拌不匀,人工拌合翻拌次数不够,机械搅拌加料顺序颠倒,使无机掺合料未散开,砂浆中含有多量的疙瘩,水泥分布不均匀,影响砂浆的匀质性及和易性。 (4)砂浆试块的制作、养护方法和强度取值等,没有执行规范的统一标准,致使测定的砂浆强度缺乏代表性,产生砂浆强度的混乱。 3.预防措施: (1)砂浆配合比的确定,应结合现场材质情况进行试配,试配时应采用重量比。

填充墙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填充墙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3-2002 020304 □口

DBJ04-226-2003 说明 020304 主控项目: 1. 砖、砌块的强度等级检验。检查数量:每一生产厂家烧结空心砖 3 万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1 万块、轻集料 混凝土小型空心 砌块 1万块各为一个验收批,抽查数量为 1组。见标准《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 13545-92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11968-97,《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15229-94。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2. 砂浆强度检验检查数量: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各类砂浆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 抽检 1 次。每次砂浆试块应不少于 3 组。 检验方法:查试块强度试验报告单。 一般项目: 1. 砌体混砌检查。检查数量:在每检验批中抽检 20%,且不少于 5 处。检验方法:外观检查。 2. 错缝搭砌 检查数量:在检验批的标准间中抽查10%,且不少于 3 间 检验方法:观察和用尺量测。 3. 拉结钢筋和网片位置检验。检查数量:在检验批中抽检 20%,且不少于 5 处检验方法:观察和用尺量检查 4. 砌至梁、板底下间隔 7d 后补砌挤紧的检查。 检查数量:每检验批抽 10%填充墙片,且不少于 3 片。(注:每两柱间的填充墙为一墙片。)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 灰缝厚度宽度检验 检查数量:在检验批的标准间中抽10%,且不少于 3间 检验方法:用尺量 5皮空心砖或小砌块的高度和2m砌体长度折算。 6. 砂浆饱满度 检查数量:每步架不少于 3 处,且每处不少于 3 块。检验方法:用百格网检查块材底面砂浆的粘结痕迹面积 7. 允许偏差检查 检查数量:对表中 1~3 项,在检验批的标准间中随机抽查10%,但不应少于 3 间;大面积房间和楼道按两个轴线或每 10 延米按一标准间计数。每间检验不应少于 3 处。对表中 4、 5 项,在检验批 中抽查 10%,且不少于 5 处 检验方法:经纬仪,吊线、靠尺、塞尺量测。

砖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砖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物及构筑物砖墙砌筑工程。 1.2 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J129—2001 2 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 砖砌体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完成。 2.1.2 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完成。 2.1.3 图纸会审工作已完成,并已形成记录。 2.1.4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已完成,并经审核批准。 2.1.5 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已完成,且应完成交底工作,并已签字。 2.2 材料要求: 2.2.1 砖: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单。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应边角整齐、颜色一致。 2.2.2 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宜采用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同一厂家生产的产品。 水泥进场需对产品名称、代号、净含量、强度等级、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地址、出厂编号、执行标准、日期等进行外观检查,同时验收合格证。 223砂:宜采用平均粒径0.35 ~0.5mm的中砂,应用5mmFL径的筛子过筛,筛好后保持洁净,M5以下砂浆所用砂子的含泥量不超过10% M5以上砂浆所用砂子含泥量不超过5%,人工砂、山砂及特细砂,应经试配能满足砌筑砂浆技术条件要求。 2.2.4 水:拌制砂浆所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 的规定。 2.2.5 其他材料:木砖(应刷防腐剂)、墙体拉结筋及预埋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2.3 主要机具设备准备 砂浆搅拌机、窄手推车、铁锹、筛子、水桶、灰槽、靠尺(20)、线坠、钢卷尺(标、验* )、水平仪(标、验* )、水平尺(标、验* )、大铲、刨锛、扫帚、拖线板、小百线、百格网、铁锤、钉子等。*标:指检验合格后进行的标识。验:指量具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合格。 2.4 作业条件 2.4.1 地基、基础工程必须经过相关单位(设计单位、地质勘察、质量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五方认证、检验合格。 2.4.2 室内外回填土工作已完成。 2.4.3 按标高做好水泥砂浆防潮层。 2.4.4 弹好墙身线、轴线,根据现场砖的实际尺寸,再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检验符合设计图纸的尺寸要求后,并做好轴线标高复测记录。

砖墙砌体工程质量标准

砖墙砌体工程质量标准 砖墙砌体工程质量标准 6.1砌筑砂浆: 6.1.1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h和4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 6.1.2砌筑砂浆试块强度验收时期强度合格标准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0.75倍。 6.2 砌体工程: 6.2.1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和度不得小于80%。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小于5处。 检验方法:用百格网检查砖底面与砂浆的粘接痕迹面积。每处检测3万块砖,取其平均值。 6.2.2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20%接槎,且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2.3砌体组砌方法应遵循原则,上下错缝,内外搭砌。项目部已经根据每道墙的具体情况,绘制了组砌方案图。具体详见附图三,砌筑时严格按照图纸施工。 6.2.4 墙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薄厚均匀。砖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为10MM,竖向灰缝为8-12MM。加气混凝土块水平灰缝为10MM,竖向灰缝为10-15MM。 抽检数量:每步脚手架施工的砌体,每20M抽查1处。 检验方法:用尺量10皮砖砌体高度折算。 6.2.5 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如下规定: 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 抽检数量:轴线查全部承重墙柱;外墙垂直度全高查阳角,不应少于4处,每层每20M 查一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抽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少于2,柱不少于5根。 6.2.6 砖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如下规定: 砖砌体一般尺寸允许偏差 感谢您的阅读!

砖砌体工程验收规范

5 砖砌体工程 5.1 一般规定 5.1.1 本章适用于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工程。 5.1.2 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 说明:5.1.2 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根据砌体外观质量的需要,应采用边角整齐、色泽均匀的块材。 5.1.3 有冻胀环境和条件的地区,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不宜采用多孔砖。 说明:5.1.3 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常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有的处于水位以下,在冻胀作用下,对多孔砖砌体的耐久性能影响较大,故在有受冻环境和条件的地区不宜在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采用多孔砖。 5.1.4 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 说明:5.1.4 砖砌筑前浇水是砖砌体施工工艺的一个部分,砖的湿润程序对砌体的施工质量影响较大。对比试验证明,适宜的含水率不仅可以提高砖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力,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也可以使砂浆强度保持正常增长,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同时,适宜的含水率还可以使砂浆在操作面上保持一定的摊铺流动性能,便于施工操作,有利于保证砂浆的饱满度。这些对确保砌体施工质量和力学性能都是十分有利的。 适宜含水率的数值是根据有关科研单位的对比试验和施工企业的

实验提出的,对烧结普通砖、多孔砖含水率宜为10%-15%;对灰砂砖、粉煤灰砖含水率宜为8%-12%。现场检验砖含水率的简易方法采用断砖法,当砖截面四周融水深度为15-20mm时,视为符合要求的适宜含水率。 5.1.5 砌砖工程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说明:5.1.5 砖砌体砌筑宜随砂浆随砌浆。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对砌体的抗剪强度影响明显,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的试验表明,在气温15℃时,铺浆后立即砌砖和铺浆后3min再砌砖,砌体的抗剪强度相差30%。施工气温时,影响程度更大。 5.1.6 240mm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上及挑出层,应整砖丁砌。 说明:5.1.6 从有利于保证砌体的完整性、整体性和受力的合理性出发,强调本条所述部位应采用整砖丁砌。 5.1.7 砖砌平拱过梁的灰缝应砌成楔形缝。灰缝的宽度,在过梁的底面不应小于5mm;在过梁的顶面不应大于15mm。 拱脚下面应伸入墙内不小于20mm,拱底应有1%的超拱。 说明:5.1.7 砖平拱过梁是砖砌拱体结构的一个特例,是矢高极小的一种拱体结构。从其受力特点及施工工艺考虑,必须保证拱脚下面伸入墙内的长度和拱底应有的起拱量,保持楔形灰缝形态。 5.1.8 砖过梁底部的模板,应在灰缝砂浆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50%时,方可拆除。

砖砌体质量要求

砖混砌体技术交底 一、砖砌体质量要求 1、主控项目 (1)、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2)、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段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3)轴线位置偏移10mm,经纬仪、尺量及吊线测量,不大于10mm 为合格。垂直度每层5mm,2mm托线板,不超过5mm为合格。 2、一般项目 (1)、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2)、水平灰缝厚度10mm,量10皮砖砌体高度折算,按皮数杆10皮砖的高度计算。10皮砖在8mm,12mm范围内合格。(3)、基础顶面,楼面标高:土15mm,用水平仪和尺量检查。(4)、表面平整度混水墙:8mm,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5)、门窗洞口高、宽度(后塞口):土5mm,用尺检查。 (6)、外墙上下窗口偏移:20mm;用经纬仪吊线检查。 (7)、水平灰缝平直度:10mm,拉10m线和尺栓检查。 (8)、清水墙游丁走缝偏差为20mm。 3、挂线:砌筑墙必须挂双线,如果长墙几个人均使用一根通线,中 间应该设几个支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

使水平缝均匀一致。 4、砌砖:砌砖等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砌 砖时砖要放平,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 背。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 8mm,也不应大于12mm,砌筑砂浆要随搅拌随使用,一般 水泥砂浆必须在3h内使完,混合砂浆必须在4h内用完。 5、构造柱做法,在构造柱连接处必须砌成马牙槎。每一个马牙槎高 度方向为五皮砖,并且是先退后进,拉结筋按设计要求放置,设计无要求按构造要求放置。 二、钢筋注意事项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纪律,特种作业 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钢筋断料、配料、弯料等工作应在地面进行,不准在高空操作。 3、搬运钢筋要注意附近有无障碍物、架空电线和其他临时电气设备, 防止钢筋在回转时碰撞电线或发生触电事故。 4、绑扎钢筋时按规定摆放支架或马凳架起上部钢筋,不得任意减少, 操作前应检查基坑土壁和支撑是否牢固。 5、绑扎主柱、墙体钢筋,不得站在水平钢筋上操作和攀登骨架上下, 柱筋在4m以上时,应搭设工作台,柱、墙梁、骨架应用临时支撑拉牢,以防倾倒。 6、现场绑扎悬空大梁钢筋时,不得站在模板上操作,必须要在脚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