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5的加法

5的加法

5的加法
5的加法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1.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学会计算得数是5的加法。

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理解+,=的含义。

2、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卡片

2练习题

活动过程

一、导入(复习5的组成)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2和3合成( )

5可以分成()和4 4和1合成( )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

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2等于5。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先摆一摆:

4+1=

1+4=

说一说:算式中的图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演示:左手拿三只红气球,右手拿二只蓝气球,合在一起一共有几只气球。

说出图的意思是什么?

谁能说出这个算式。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出示图1(鸡妈妈一家),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可以用多种方法)

说说4+1=5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2(小兔一家)、图3(青蛙一家),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 “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呢!

同桌学生合作,看算式,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在书上填得数。集体订正。纠正错误,对学生加以鼓励。

五、教学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习得非常棒,通过今天的《5的加法》学习,我们已经懂得了把几个物体合在一起一共有多少,要用加法算式来表示,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学习到更多数的加法知识。

六、课堂练习

2 + 1 = [ ] 2 + 2 = [ ]

3 + 2 = [ ] 1 + 3 = [ ]

3 + [ ] =

4 2 + [ ] =5

[ ] + 2 = 4 [ ]+1 = 5

[ ] +[ ] =3 [ ] + [ ] =2

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接触过加法,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加法的含义的理解。我首先采用了抢答游戏的方式来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尝试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仔细观察,动脑筋思考。开始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说出图片里的故事意思,老师操作记录,并且通过分组观察算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加法有交换律,从而更好地掌握5的加法运算。然后脱离图片,让学生直接说出加法算式,这是一种从具体实物向抽象数字算式的过渡。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交流,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现。虽然,学生的发现程度不一,但是,他们对数据中所隐藏的规律都有所认识,即:把前面两个数字合起来,就等于最后一个数。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含义我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体会“把几个物体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只或多少个等,我们可以用加法算式来表示。”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自己还存在着如下问题:首先课前准备还不够充分,像气球应该多预备几个以防止炸掉等。其次,黑板的板书设计还不够漂亮、整洁。另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普及面还不够广,特别是少数几个小朋友后半堂课表现得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钻研学生,多请教有经验的,学识渊博的教师,以争取自己更大的进步做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

一年级《加法的认识》教案

加法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24页内容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 数学问题需要用加法来解决。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观察现实情景图,口述题意,列出算式。 教学准备:彩色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一起做个拍手游戏,好吗? 师:在刚才拍手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位小同学拍的又快又准,老师将给你一面小红旗, 喜欢吗?这节课老师要把这些小红旗给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爱动脑筋的孩子,比一比看谁的红旗多。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在拍手游戏中复习3、4、5的分与合,通过课前游戏,可以让学生感到轻松,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在情境中理解合并 1、在情境中理解合并 (1)出示课件(3个同学在拍球,又来了1个同学,合起来是4个同学)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把你看到的跟大家说一说。 师:谁愿意把你看到的和大家说一说? 师规范学生语言:有3个同学在拍球,又来了1个,合起来是4个同学。(让学生反复说) (2)出示气球图(动画演示3个红气球与1个绿气球合起来是4个气球的过程)<师:说说你都看到什么?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小丑演员一手拿着3个红气球,一手拿着1个绿气球,合起来是4个气球。) 师:您呢个边说这幅图的意思,边用手势来表示吗? 2、在操作中理解合并 (1)摆一摆 师:请你先拿出3朵红花,再拿出1朵谎话,合起来是4朵小花。 师:能把你摆的过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吗? (2)画一画 师:刚才我们一起说了同学的表演,气球图和摆小花的意思。想一想它们有什么 相同的地方吗?(都是合起来) 师:对,就是学生、气球、小花合起来的意思和过程是一样的。你能不能画一幅 图把它表示清楚,让别人看明白? 展示交流学生的作品,并选出如下两幅图重点说明。 师:对比这两幅图,那幅图能很好地表示出合起来的意思。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是学生能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楚,并能够把自己所观察到的用小磁扣摆清楚。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合并的意思,为理解加法的含义奠定基础。) (二)揭示加法,在算式中理解合并。 (1)由气球的数量抽象出数字3和1 (板书)

一年级1到5的加法教案教学文案

一年级1到5的加法 教案

《1-5的认识——加法》教案 常乐小学吴晓艺 一.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2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理解加法的含义。 难点:理解题意,列出算式,并能将加法的知识运用于生活。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圆形纸片 教学流程 复习旧知 在课刚开始的时候复习一下已经学过的《2——5的分与合》,为后面的加法的学习奠定基础。 情景导入 (1)电脑演示小丑气球图,让学生感知到:3个红气球与1个蓝气球放到一起。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3)教师说明:3个红气球和1个蓝气球放到一起,把3个红气球和1个蓝气球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3.探索新知 (1)请同学上讲台用圆纸片代替气球,表示一下刚才看到的过程。教师再在旁边摆一个一样的图,并把所有纸片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一下,是没有圈一起的好还是圈在一起的好,并说说理由。 (2)由纸片的数量抽象出数字3和1。教师说明:把3和1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4。 (4)教师进一步说明:把3和1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并揭示今天的课题——加法(板书:加法) (5)举一反三 让学生说一说3+1=4表示什么。再回到主题图中,再次理解加法的现实含义。(6)读加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4.巩固练习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4的组成》+《学习5的组成》、幼儿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4的组成》+《学习5的组成》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4的组成》 活动目标: 1. 学习4的组成,初步理解数的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 2. 发展幼儿的思维。分析和综合能力。 活动准备: 1.学具块。 2.房子图画两间。 3.学具块每人4个。 4.纸、笔、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学习4的组成。 1.幼儿操作活动:4个学具块放到2间房子里面,每间房子都要有学具块,怎样分,有几种分法。要求分法各不同。 2.幼儿操作学具块,边分边进行记录自己的分法。 3.教师示范.归纳。请幼儿说出各自不同的分法并用数字卡片表示出来.分合符号表示. 4. 幼儿观察4的组成;启发幼儿说说发现了什么,分合符号左边和右边的书有什么变化,一道幼儿发现并说出左边的书1个比1个多1,右边的数1个比1个少1. 5. 游戏《捉迷藏》。出示两间房子卡片贴在黑板上。蜜蜂妈妈和3只蜜蜂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他们要躲进两间房子里,有多少种躲法。请幼儿上来说出不同的躲法并用式子表示出来,最后集体读。 二、游戏:蜜蜂采花。

在黑板上贴出有数字的花朵卡片,请两位幼儿上来扮演蜜蜂妈妈和蜜蜂宝宝采花,蜜蜂妈妈和蜜蜂宝宝采的花卡片上的数字合起来必须是4,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5的组成》 活动目标: 1. 学习5的组成,初步理解数的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 2. 发展幼儿的思维。分析和综合能力。 活动准备: 5.学具块。 6.房子图画两间。 7.学具块每人5个。 8.纸、笔、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学习5的组成。 1.幼儿操作活动:5个学具块放到2间房子里面,每间房子都要有学具块,怎样分,有几种分法。要求分法各不同。 2.幼儿操作学具块,边分边进行记录自己的分法。 3.教师示范.归纳。请幼儿说出各自不同的分法并用数字卡片表示出来.分合符号表示. 4. 幼儿观察4的组成;启发幼儿说说发现了什么,分合符号左边和右边的书有什么变化,一道幼儿发现并说出左边的书1个比1个多1,右边的数1个比1个少1.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加法教案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第五课时:加法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学习重点】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学习准备】小棒、三角形和圆片。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数一数图中物体的数量是多少 2、在桌上依次摆出2根小棒,3个三角形,5个圆片。边摆边说一说用数字几表示,并在学具下面书空。 3、将摆好的三个三角形分成两堆,再把5个圆片分成两堆,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3和5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一、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出示主题图, 1. 仔细观察,小丑在做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直观感受和体验再在全班交流。 师引导说:把3个红气球和1个绿气球放在一块儿,左手和右手放到一起都是“合起来”的意思。 2. 你能用小圆片来摆一摆刚才的过程吗? 3、请学生演示用小圆片摆的过程 师提问:把两只手中的气球合在一起有多少个? 引导:表示合起来我们可以用一种数学符号表示 二、学习加法算式 1、在数学上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就是要把数字3和1合起来,用符号“+”表示。 板书:3 + 1 = 4 : ∶ 加号等号 2、怎样写加法算式呢?教师演示在算术本上示范规范的写法。再次强调说明:把3和1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强调:加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加号后面的1呢4又表示什么?学生读算式。 3、结合第24页的气球图,进行动手操作加深体验加法的含义。

一年级1到5的加法教案

《1-5的认识——加法》教案 常乐小学吴晓艺 一.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2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理解加法的含义。 难点:理解题意,列出算式,并能将加法的知识运用于生活。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圆形纸片 教学流程 复习旧知 在课刚开始的时候复习一下已经学过的《2——5的分与合》,为后面的加法的学习奠定基础。情景导入 (1)电脑演示小丑气球图,让学生感知到:3个红气球与1个蓝气球放到一起。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3)教师说明:3个红气球和1个蓝气球放到一起,把3个红气球和1个蓝气球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3.探索新知 (1)请同学上讲台用圆纸片代替气球,表示一下刚才看到的过程。教师再在旁边摆一个一样的图,并把所有纸片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一下,是没有圈一起的好还是圈在一起的好,并说说理由。 (2)由纸片的数量抽象出数字3和1。教师说明:把3和1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4。 (4)教师进一步说明:把3和1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并揭示今天的课题——加法(板书:加法) (5)举一反三 让学生说一说3+1=4表示什么。再回到主题图中,再次理解加法的现实含义。 (6)读加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4.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24页的“做一做”。让学生举手回答每个算式的含义。教师总结。 (2)出示课件上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以及学会列式计算。 5.全课总结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以内的加法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以内的 加法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表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4.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或圆片。 投影片(主题图抽拉片),人物贴图,开放题材料(红花、绿叶、信封袋)。 教学设计 创新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主题图抽拉片: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交流汇报:

生1:有4只小鸟在吃小米,又飞来1只,一共有5只小鸟吃小米…… 生2:我看到在大森林里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合在一起就是5只,列式就是:4+1=5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1=5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勾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贾老师把静态的教材制成动态的投影片,使情境活动化,让学生在眼看、脑想、口说的过程中,理解图意,激发学习积极性。] 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师:“4加1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2.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师参与讨论。) 3.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生1:我是看图1、2、3、4、5数出来的。(数数法。) (根据回答贴图板书) 生2:我先数4只,接着再数1只,就是5只。(接着数。) 生3:我可以心算。 生4:我会数指头或小棒来算。 生5:先有4只小鸟,又飞来5只小鸟,4和1就组成5,所以4+1=5(师给予高度评价。)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6页的内容及练习二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会正确书写1~5各数。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5、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会读、认和写各数。 难点: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2.学生汇报。 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反馈实践: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三、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2.整体感知。 a.出示点子图,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 b.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然后同桌间互问互答。 c.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四、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小学数学1-5的加法教案

小学数学1-5的加法教案 【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上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 概况 单 元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关键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单元小结 1-5的认识、加减法的初步知识、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知识能够正确的认、读、写5以内各数,会用5以内的各数表示物体的各数和顺序。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目标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能力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目标情感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目标 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认识符号“>”“<”和“=”,会正确地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及比价大小观察、讲授挂图 5 1、1――5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页――第16页)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学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2)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3)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4)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1、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2、3、4、5 2、数的顺序 全班齐读:正、反读 教师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一年级数学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题

1~5的认识 1、基础训练 2、能力提升 想一想,填一填。(6分) 5 3 5 3 2 2 4 1 3 数一数,填一填。 (1)一共有( )只动物。 (2)从左数排第( ). 排第( )。 (3) 从左数排第( ),从右数第( )。 (4)把右边的三只动物圈起来

基础训练 从1顺次连到5 2、能力提升 比一比,看谁吃得多。 ( )()()() 3、拓展学习 请你填上合适的数。 5>()()<3 ()>4 2<()3<()()=() 1<()()>()()<() 4 5 2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1、基础训练 一、填空: □+1=2 □+□=2 二、在○里填上>,<或= 1○2 3-1○3 三、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2=□ 1+□=3 1+1=□ 1+□=2 能力提升. 在里填上“+”或“-”。(8分) 4 1=5 1 3=4 5 2=3 0 1=1 2 2=4 3 2=1 3 3=0 4 1=3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课外拓展 看图把算式补充完整 5-3= 3-1= 5-2= 4-2= 1+1= 4-4= 1+2= 3-0= 5-4= 2+3= 4+1= 0+0=

1、基础训练 2+1=□ 3-2=□ □○□=□ □○□=□ □○□=□ □○□=□ 能力提升 课外拓展登山 (1) (2) (3) (4)

1、基础训练 在□里填数 看图填数 2、能力提升 下图的各种情况,都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在○里填上“+”或“?”。 4○3=1 5○5=0 3○2=5 4○0=4 课外拓展 用“<”把下面的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2、5、0、 3、 4、1

一年级数学上册《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设计(人教版)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页――――第31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4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4、单元训练…………………………… 2课时 计 11课时 单元教案设计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面――――第16面) 完成第21页的第1题――――第4题

一年级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五套)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一 精学精练 1. 看图涂色。 2. 看图填空。 把第一行的西瓜拿()个到第二行,两行的西瓜就一样多。 3. 看图比大小。 3 ____ 5 5 ____ 4 4. 看图写数,再比较大小。 () ____ ()() ____ () () ____ () 二活学活用 1.科学馆举办科技画展,小明的妈妈带着小明和两个同班的同学一起去看画展,问小明妈妈 ○○○ ○○ ○○○ ○○ ○○○ ○○ ○○○ ○○ ○○○ ○○ 5 1 3 4 2 □□□□□□□□□□□□□□□□□

需要买几张票? 2. 请帮他们从高到矮排排队。 3.小亮和小红有同样多的苹果,送给张爷爷后,小亮还有4个苹果,小红还有3个苹果,请问他们二人谁给张爷爷的苹果多? 4.有一只站在一朵上, 够不够?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一精学精练 1.从左边数,小明排第几?小亮排第几?

小兰小明老师小亮小红 2. 请按大小给下列动物排顺序。 3. 画一画。 上面一共有()种动物。 从左面数在第三种动物下面画一个“□”。 从右面数在第三种动物下面画一个“※”。 4. 照样子画“☆”。 5 ☆☆☆ ☆☆☆ ☆ ☆☆ 二活学活用 1.看图填空。

从右起,草莓排在第(),苹果排在第()。 玉米的右边有()种水果,从左边数玉米排在第(),菠萝排在第()。 2.画图填算式。 3.放学后,学生们站队回家,小林从前往后数是第3个,从后往前数也是第3个,问一共有多少个学生站队?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三) 一精学精练 1.看图计算。 4+1= 2+2=

1+3= 3+2= 2. 看图列算式,写结果。 3.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4=2+() 1+2=2+() 2+()=3+2 4+1=()+3 1+()=2+2 2+3=()+4 二活学活用 1.下面是动物园里的一些动物,看看你能根据图上的动物写出几个算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教学文稿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 概况 1-5的认识、加减法的初步知识、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单元目标知识 目标 能够正确的认、读、写5以内各数,会用5以内的各数 表示物体的各数和顺序。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 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能力 目标 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 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情感 目标 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认识符号“>”“<”和“=”,会正确地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教学关键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及比价大小 教学方法观察、讲授 教学准备挂图 课时安排 5 单元小结

1、1――5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页――第16页)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学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

(新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加法》教案设计

1—5的加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2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与同伴交流算法的过程,并在交流中优化算法。 2、会用“数的组成”比较熟练地计算1—5的加法。 3、通过观察、操作、表述等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点:会用“数的组成”比较熟练地计算1—5的加法。 教学难点:能在交流中优化算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组成 1、师生先一起做“拍手游戏”。复习5的组成。 2、填一填。 5 □ 5 4 5 2 □ 2 1 □1 1 □□□ (1)抢答。 (2)最后面一题有多种填法,启发学生把几种答案都说出来。、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小鸟图。 (1)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时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2)师:“一共有几只小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1= )

2、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 (1)师:4+1等于几? (2)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3、全班交流算法。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并在“4+1=”的等号后面板书5) (1)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说出这么多方法,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算得最快?我们就来学习用数的组成来计算1—5的加法。(板书课题) (2)强调:加号前面的“4”表示什么?加号后面的“1”呢?“5”又表示什么? 三、巩固提高 1、对比练习。 第24页“做一做”第1、2题。 (1)、说想填空。(3和2组成5,3+2=5。) (2)、比较每题中的两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了位置,得数相同。) (3)、两折卡片口算。 2、基本练习。 单张卡片口算。 1、听算练习。 2、游戏:贴苹果。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延伸:学生回家编一编生活中的加法例子给家长听。

1到5的加减法教案

1到5的加减法教案 【篇一: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1-5的认识 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第14-16页,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二中的第1 -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中的数序, 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利用“家庭院落园“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 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愿望。 4、对数的概念理解能够掌握初步的体验和理解的经验。 教学重点: 重点是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 难点是1-5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14-15页的“农家小院“图。 1、创设动画情境。 教师将“农家小院“图制成电脑课件动态展示:湛蓝的天空一轮红日,院落4朵向日葵;一位老奶奶再给4只可爱的小鸡和两只鹅喂食院 落里还有1只小狗,3盆花、5个南瓜,房顶上还有3只燕子。 2、数画面中的人和物。 让学生观察以上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 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个(或多少只)。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 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数画面上人和物的数量时最好按一 定的顺序数,先数数目小的再数数目大的。 设计意图:主要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数。 3、用1-5各数表示画面中的人和物。 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出人和物数量的基础上,派代表按由小到大 的顺序说出图中的人或物。当学生说“1个太阳、1只小狗“时,即将“1个太阳、1只小狗“图移放在主题下面(如教材所示),并告诉学

生,一个太阳、一头只小狗都用数字卡片“1“来表示。并在小狗图下 面贴上“ 1 “。同时让每个学生找出数字卡片“1“,摆放在桌子上。 并提问:“这幅图中还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可以用1来表示?“学生通 过认真观察,可能有许多答案,如“有一位老奶奶;等。2、3、4、5 的教学过程和1的教学过程相同。 4、1-5的各数的形状的认识。 在学生用1-5各数表示出图中的人和物以后,闪动5张数字卡片,学生对着自己摆的1-5这5张数字卡片,每个人发挥想像,同桌的 或在小组里说一说,1-5这5个数字各像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学生 说的也许是我们教师不曾想到的物体,对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不能随 意扼杀,应积极鼓励。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1-5各数的形状特征: 1像小棒,2像鸭子,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钩。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对1-5的形状的记忆。 设计意图: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进一步体 会数的 基本含义。 5、根据1--5各数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1)教师:“请你拿出小棒,分别摆出不同的形状,指名上台演示。(2)请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1—5各数表示。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 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6、做第16页上的“做一做”。 二、教学数序。 1、逐步感知1—5的数序。 用计数器拨一拨。从1个珠子到5个珠子。 2、整体感知1—5的数序。 三、教学数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的书写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布局。学生先看,然 后书空笔顺,再描一描。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 2、教学 3、 4、5的写法。方法同上,注意3的两个半圆开口的方 向是向左。教师检查学生书写笔顺,及时辅导较差的孩子。 四、课堂练习。 1、做“做一做”中的1、2习题。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加深对数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5以内的加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学校:陆良县龙海乡再邑小学教师:谢华兵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的例题,第3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5以内的加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本节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两部分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是选择了学生熟悉的在校园中劳动的场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让学生看看、摆摆、算算,学习5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并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里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评:由游戏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投入到课堂之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游戏的内容又是学生计算5以内加法的基础,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形成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 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 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2等于5。?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评: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重点,这里教师没有硬性灌输,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让学生在猜测中主动地思考,自主探索,认识和理解加法,为学生创造了最大限度的活动余地,使学生尽情地表现自己。]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评:5以内加法计算的基础就是5以内各数的分与合,但教师并不急于将最优的方法介绍给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找出不同方法,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的过程。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开拓宽了大家的思路,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 “想想做做”第1题。?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出示图1(鸡妈妈一家),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可以用多种方法)? 说说3+1=4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2(小兔一家)、图3(青蛙一家),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 “想想做做”第2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 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谢谢阅读。更多相关教案请点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3页例题及做做,完成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 号和= 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看图说数字。 2.示图(幻灯片)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了小熊在打鼓。

生2:我看到了5只小动物在跑步比赛,小兔跑在最前面。 生3:我还看到一只小鸟在喊。 师:这只小鸟说了些什么呢? 教师领读,学生读:一二三四五 [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很快吸引了学生,打开你看到了什么? 这一话题,学生像小鸟归巢一样叽叽喳喳说开了,想表现的欲望非常强。一组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旧知,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这一幅图制作成课件,配以动态展现,效果就更好了。

二、探究新知 1.引题。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时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反复操作活动片,如右图) 生1:小狗和小猫赶上了小兔。 生2: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排在一起跑。 生3:原来小兔跑在最前面,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一起跑在最前面。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老师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它们合起来有几只? 生:它们合起来有3只。 师: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它。 (板书:加法) [通过演示,学生发现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引出它们合起来有3只,很自然地产生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学生明白了加法原来就在身边。]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5的理解和加减法 第一课时:1-5的理解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水平和动手操作水平。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1~5基数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初步学会写数字和建立数感。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谈话:观察第14、15页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2.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共同交流并指导。 3.学生汇报。 4.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实行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反馈实践 1.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3.同桌之间考一考。 三、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2.整体感知。出示点子图,请学生给它们5个排排队。 四、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1)小组交流。(2)汇报。 2.猜数游戏。 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只有这个种可能吗? 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小组活动。 五、学习写数: 1. 这些数你会写吗,谁愿意上来写一写? 2. 你认为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 师示范,生学写。 六、小结: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1 2 3 4 5 生a爸爸妈妈教的.

4和5的有关组成

《4和5的有关组成》 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计数器:老师拔数,学生观察 (1)先拔二颗珠,问: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 (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 (4)请你比一比:4和3谁大,谁小?请你用符号连接。 二、学习新知: (一):主动探索:4 的组成 1、请你拿出4个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2、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读4的组成 (1)先领读:4可以分成1 和3,1和3 组成4……… (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我们在记得的时候可以只需要记2个就可以了) (二)学生合作:学习5的组成师:刚才,你已经拿出了4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请你赶快行动吧! 1、师: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读一读 师: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好不好? (1)小老师带读

1--5的加法教案

1--5的加法 授课班级:一(5)班 授课人:张霞 授课时间:2016、9、28 教学内容:1--5的加法(第23页-第2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5、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手指游戏复习1---5的数。 2、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数的分与和,我们今天来复习一下(学生举手,老师点名回答)。 3、多媒体继续演示:原来有三个小朋友在浇花,现在又来了两个小朋友,老师想知道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4、“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3+2= )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 问:3+2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同学们。 2、全班交流算法。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并板书5) 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3和2组成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

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 三、分层练习,探索计算1--5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A、通过数一数的方法计算 1、“试一试”第1题 (1)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2)学生汇报算式;2+1=3 ,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试一试”第2题 要求学生画列算式。 3、“试一试”第3题 4、“试一试”第4题 B、画一画的方法计算。出示幻灯片。 C、接着数的方法计算。 四、练一练 用不同的方法把星星送回天空。 五、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加法的意义,和加法的计算。 六、课后作业: 1、数学书28页第1、第2题。 2、预习减法。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的加法》教案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圆片5个。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1、游戏:拍手游戏。复习5以内数的分与合。 2、填数抢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师:你们对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 1.教学例题图。 (1)观察图意。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学校里,不仅要爱学习,而且还要爱劳动。瞧,学校“护绿小队”的小朋友们正在劳动呢!(多媒体出示) 生:我看到了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 师:你描述得很准确。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生:我看见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花园里浇花。 师:你说得很完整。 咱们接着看(出示图:又来了2个小朋友),现在呢? 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谁还会说?

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谁能把这2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说得既清楚又简洁。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他说的对吗?再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 你会说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2)认识加法 师: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呢? 生:一共有5个小朋友。 师:你能把刚才大家说的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 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能大声响亮地说清楚?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 师:你怎么知道一共有5个小朋友? 生:3+2=5。(你都已经知道用算式来表示,真不错。3+2=5有很多小朋友早就知道了,那它表示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师:你知道这是一道什么算式吗?(加法算式,出示课题)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加号,横平竖直)(请小朋友先说一说)老师做一个动作,全班猜猜看,是什么意思?(表示合起来) 教师板书(3+2=5加号) 这个算式你会读吗?(学生读、齐读) (3)理解算法 提问:这里的3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3个小朋友。) 2表示什么?(又来了2个小朋友) 5表示?(一共有5个小朋友) 那谁来说说3+2=5表示什么意思?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谁来说一说?反复请学生说,同桌说3+2=5表示的含义。 师:你怎么知道得数是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