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工原理实验》(传热、干燥 、蒸发)

《化工原理实验》(传热、干燥 、蒸发)

《化工原理实验》(传热、干燥 、蒸发)
《化工原理实验》(传热、干燥 、蒸发)

《化工原理实验》(传热、干燥、蒸发)(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 对蒸汽-空气体系的传热实验,你认为 A 方案对强化传热在工程中是可行的。

A提高空气的流速 B 提高蒸汽的压强

C 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传热温差

D 在蒸汽侧管壁上加装翅片

2在干燥实验中,提高空气的进口温度则干燥速率____A____;若提高进口空气的湿度则干燥速率_____B_______

A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确定

3换热器中冷热流体一般为逆流流动,这主要是为了 B A减少流动阻力 B减少冷却剂用量 C提高传热系数

4在换热器上输水器的作用是排放冷凝液,截留蒸汽,当其发生阻塞,会导

致 C

A 不凝性气体增多 B被加热流体的流量增大

C 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减小

D 冷流体出口温度上升

5 湿空气经预热后,空气的焓增大,而 A

A H, 都升高

B H不变, 降低

C H, 都降低6在干燥流程中,湿空气经预热器预热后,其温度 A ,相对湿度

B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7湍流体与器壁间的对流传热(即给热过程)其热阻主要存在于 C A 流体内 B 器壁内 C 湍流体滞流内层中 D 流体湍流区域内。

8蒸汽中不凝性气体的存在,会使它的对流传热系数 值 A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9蒸发操作中,从溶液中汽化出来的蒸汽,常称为 B

A 生蒸汽

B 二次蒸汽

C 额外蒸汽

10蒸发器的有效温度差是指 A

A 加热蒸汽温度与溶液的沸点之差

B 加热蒸汽与二次蒸汽温度之差

C温度差损失

11提高蒸发器生产强度的主要途径是增大 C

A 传热温度差

B 加热蒸汽压力

C 传热系数

D 传热面积

12 蒸发室内溶液的沸点 B 二次蒸汽的温度。

A 等于

B 高于

C 低于

13 在稳定变温传热中,流体的流向选择 B 时传热平均温度差最大。

A 并流

B 逆流

C 错流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根据干燥过程的特点,干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恒速干燥阶段也称为表面汽化,控制阶段,物料表面的温度维持恒定,故

干燥速率恒定不变。降速干燥阶段亦称为内部迁移控制阶段,干燥速率不断下降。

2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接近于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蒸汽侧流体的温度值。

3蒸发是___浓缩溶液___的单元操作。蒸发过程实质上是传热过程,因此,蒸发器也是一种换热器。

4采用真空蒸发时,需要在冷凝器后安装真空装置,其作用是排除_不凝性气体

_____,以维持蒸发操作所要求的__真空度______。

5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有__传导传热___、__对流传热_______和_____辐射传热

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 试述缓冲罐的作用?

答:吸收震动,储存空气

2为什么要待空气的进口温度小于60度时,才关闭泵

答:对加热器进行风冷降温。

3准数关联式Nu=A Re0.8Pr n应用范围?

答:⑴流体无相变⑵在圆形直管内流动⑶做强制湍流

4传热系数的测定时,若存在不冷凝气体,对传热有何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答:传热系数降低,尽量定时排除不凝性气体。

5工业生产中对溶液的浓缩,为何采用真空蒸发?

答:因为: 1、加热蒸汽压力相同时,真空蒸发时溶液的沸点较低,则有效温度差较大,可使传热面积A减小。 2、真空蒸发,可蒸发不耐高温的溶液。 3、真空蒸发,可利用低压蒸汽或废汽作加热剂。4、真空蒸发时,由于溶液沸点低,设备的热损失。

6什么是恒定干燥条件?本实验装置中采用了哪些措施来保持干燥过程

答:恒定干燥条件是指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流速及与物料的接触方式,都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均保持恒定。本实验采用大量的空气干燥少量的湿物料,则可认

为湿空气在干燥过程中温度湿度均不变。再加上气流速度及与物料的接触方式不变。整个过程可视为在恒定条件下进行。

7若加大空气流量,干燥律曲线有何变化?恒速干燥速率如何变化?为什么? 答:若加大空气流量,干燥曲线的起始点将上升,下降幅度变大,并且到达临界点的时间缩短。恒速干燥速率加大。因为风速增加后,加快了空气的排湿能力。 8为什么要先启动风机,再启动加热器?实验过程中干、湿球温度计是否变化?为什么?如何判断实验结束?

答:让加热器通过风冷慢慢加热,避免损坏加热器。理论上干、湿球温度是不变的,但实验过程中干球温度不变,湿球温度缓慢上升,估计是因为干燥速率不断降低,使得气体湿度降低,从而温度变化。物料恒重时,即为实验结束。

四、实验报告

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离心泵的构造特点,熟悉并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在生产上,要选用一台既满足生产任务,又经济合理的离心泵,须根据生产要求、被输送的流体性质和操作条件下的压头、流量参照泵的性能来选定。泵的性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选泵和进行流量调节的依据。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压头、效率、轴功率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常用特性曲线来表示,即扬程和流量特性曲线(H~q v 曲线),轴功率和流量特性曲线(N ~q v 曲线),效率和流量

特性曲线(η~q v 曲线)。实际上,由于泵叶轮的叶片数目是有限的,且输送的是

黏性流体,因而必然引起流体在叶轮内的泄漏和能量损失,致使泵的实际压头和流量小于理论值。这些机械能损失在理论上难以计算,因此离心泵的特性曲线通常在一定条件下由实验测定。

在离心泵进出口管道装设真空表和压力表的二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可得:

22112212f 22p u p u z H z H g g g g ρρ+++=+++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测定方法如下:

1 流量: 流量仪表直接显示流量。

2 扬程: H (m)的测定:

22212121f 2p p u u H z z H g g ρ--=-+++

令: 120z z H -= 211p p H g ρ-= 2a p p p h g g

ρρ+=+表

1a p p p g g ρρ-=真 g u u H 22

1222-= 由于两截面间的距离很短,阻力忽略不计,H f ≈0

∴ 012H H H H =++

式中 p 1——截面1处的绝压,Pa ;

p 2——截面2处的绝压,Pa ;

p a ——大气压强,Pa ;

p 表——压强表的读数,Pa ;

p 真——真空表的读数,Pa ;

h ——压力表至测压口距离,mH 2O ;

H 0——压力表与真空表测压口之间的垂直距离,m ;

u 1——吸入管内水的流速,m/s ;

u 2——排出管内水的流速,m/s ;

g ——重力加速度(9.81m/s 2)。

3 轴功率N (即泵输入功率的测定)

传动电机电ηη??=N N

离心泵的效率计算

e v 100%100%N q H g N N

ρη=?=? 式中 N 电——电动机的输入功率,W ;

η电机——电动机的效率;

η传动——电机和离心泵之间的传动效率;

N e ——泵的有效功率,W ;

ρ——被输送流体的密度,kg/m 3。

各种型号的离心泵都有其本身独有的特性曲线,且不受管路特性的影响。但它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规律:

(1)离心泵的压头一般随流量加大而下降(在流量极小时可能有例外),这一点和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相吻合。

(2)离心泵的轴功率在流量为零时为最小,随流量的增大而上升。故在启动离心泵时,应关闭泵出口阀门,以减小启动电流,保护电机。停泵时先关闭出口阀门主要是为了防止高压液体倒流损坏叶轮。

(3)额定流量下泵的效率最高,该最高效率点为泵的设计点,对应的值为最佳工况参数,离心泵铭牌上标出的性能参数即是最高效率点对应的参数。离心泵一般不大可能恰好在设计点运行,但应尽可能在高效区工作。

本实验以自来水为实验物料,在离心泵转速一定的情况下,测定不同流量下离心泵进、出口的压强和电机功率,从而计算出相应的扬程、功率和效率,在实验布点时,要考虑泵的效率随流量变化的趋势。

三实验装置

本实验采用普通离心泵进行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离心泵用三相电机带动,将水从水池中吸入,然后由压出管排至水池。在吸入管进口处装有底阀以便在启动前灌水,在泵的吸入口和压出口处分别装有真空表和压力表,以测量水的进出口处的压力。泵的出口管上安装了涡轮流量计,用来测量水的流量,并装有阀门,以调节流量。另有三相功率表测量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四实验方法

1 熟悉实验设备的流程和掌握所用仪表的使用方法;

2 打开灌水阀向离心泵和吸入管充水直到灌满水为止;

3 打开电源开关,调节频率至50Hz;

4水泵启动后,待运转正常,逐渐开大排水阀到全开为止。稳定后开始读取数据,每读完一组数据后即调节阀门开度,待稳定后再读数,注意在最大流量附近多取几组数据。在流量为零时,也应读取数据,以保证性能曲线的完整性;

5 停泵前,先关闭流量调节阀,然后按按钮停泵,并使系统仪表恢复原状。

五数据处理要求

1 列表汇总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写出计算示例;

2 标绘泵的特性曲线,并指示该泵的适宜工作范围。

心泵特性曲线测定流程图

蒸发器的选择计算

. 新乡双赢蒸发器选择计算的任务是选择合适的蒸发器类型和计算蒸发器的传热面积,确定定型产品的型号与规格。蒸发器的传热面积计算公式为 Qe=kA△tm 式中Qe----蒸发器的制冷量,W; K-----蒸发器的传热系数,W/(M2.℃); A-----蒸发器的传热面积,M2; Tm----蒸发器的平均传热温差,℃。 对于冷却液体或空气的蒸发器,蒸发器的制冷量应为 Qe=Mc(T1-T2) Qe=M(H1-H2) 式中M---被冷却液体(水、乙二醇)或空气的质量流量,kg/s; C--------被冷却液体的比热,J/(kg.℃); T1、T2----被冷却液体进、出蒸发器的温度,℃; H1、H2----被冷却空气进、出蒸发器的比焓,J/kg。 对于制冷系统,M、c、T1、T2,通常是已知的。例如,为空调系统制备冷冻水,其流量、要求供出的冷冻水温度(T2)及回蒸发器的冷冻水温度(T1)都是已知的。因此,蒸发器的热负荷Qe是已知的。对于热泵系统,进蒸发器的温度T1与热泵的低位热源有关。例如,水作低位热源时,T1决定于水位(河水、湖水、地下水、海水等)的温度。而T2、M的确定需综合考虑热泵的COPh、经济性等因素确定。 蒸发器内制冷剂出口可能有一定的过热度,但过热所吸收的热量比例很小,因此在计算传热温差时,制冷剂的温度就认为是蒸发温度Te,平均传热温差应为 T1--T2 △tm=----------------- T1--Te LN--------- T2--Te △tm和Te的确定影响到系统的运行能耗、设备费用、运行费用等。如果Te取得低,则△tm增大,传热面积减少,降低了蒸发器设备费用;而系统的制冷量、性能系数减小,压缩机的功耗增加,运行费用增大。如果取得高,则与之相反。用于制取冷水的满液式蒸发器Te一般不低于2℃。关于△tm或(T2-Te)的推荐值列于表中。蒸发器的传热系数K与管内、外的放热系数、污垢热阻等因素有关,详细计算请参阅文献。表中还列出了常用蒸发器传热系数K的推荐值。 '.

最新中药药剂学第五章浓缩与干燥习题药剂

第五章浓缩与干燥 学习要点: 1.掌握常用蒸发浓缩方法(常压浓缩、减压浓缩、薄膜浓缩、多效浓缩)的特点与选用。2.掌握常用干燥方法(常压干燥、减压干燥、沸腾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的特点与选用。 3.熟悉浓缩与干燥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 4.了解常用浓缩与干燥设备的基本构造与操作要求。 [A型题] 1.可使物料瞬间干燥的是() A冷冻干燥 B沸腾干燥 C喷雾干燥 D减压干燥 E鼓式干燥 注解:喷雾干燥是利用雾化器将一定浓度的液态物料喷射成雾状,在一定流速的热气流中进行热交换,物料被迅速干燥。 2.下列对于流化干燥的论述那一项是错误的() A适用于湿粒性物料的干燥 B热利用率高 C节省劳力 D干燥速度快 E热能消耗小 3.喷雾干燥的特点是() A干燥温度高,不适于热敏性药物 B可获得硬颗粒状干燥制品 C能保持中药的色香味 D相对密度为1.0~1.35的中药料液均可进行喷雾干燥 E须加入助溶剂以增加干燥制品的溶解度 注解:喷务干燥是流化技术用于液态物料干燥的一种较好方法,喷雾干燥是利用高速离心喷盘将一定浓度的液态物料、喷雾成雾状,在一定流速的热气流中进行热交换,物料被迅速干燥,喷雾干燥的特点是:在数秒钟内完成水分的蒸发,获得粉状或颗粒状干燥制品;药液未经长时间浓缩又是瞬间干燥,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产品质量好,为疏松的细颗粒或细粉,溶解性能好,且保持原来的色香味;操作流程管道化,符合GMP要求,是目前中药制药中最佳的干燥技术之一。 4.冷冻干燥又可称为() A低温干燥 B真空干燥 C固态干燥

D升华干燥 E冰点干燥 注解:冷冻干燥系先将湿物料冷冻至冰点以下(-40℃以下),使水分冻结成固态的冰,再在高真空条件下,适当加热升温,使固态的冰不经液态的水,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排出,去除物料水分故又称升华干燥。 5.下列宜采用远红外干燥的物料是() A丹参注射液 B人参蜂王浆 C甘草流浸膏 D安瓿 E益母草膏 注解:红外干燥系利用远红外辐射元件发出的远红外射能量,使湿物料中水分气化而干燥,尤适于中药固体粉末,湿颗粒及水丸等薄料层,多孔性物料的干燥,隧道式红外干燥机主要用于口服液及注射剂安瓶的干燥。 6.属于流化干燥技术的是() A真空干燥 B冷冻干燥 C沸腾干燥 D微波干燥 E红外干燥 注解:沸腾干燥,又称流化床干燥,系利用热空气流使湿颗粒悬浮呈流化态,似“沸腾状”的热空气在湿颗粒间通过,在动态下进行热交换,湿气被抽走而达到干燥的目的。 7.以下关于冷冻干燥的论述那一个是正确的() A冷冻干燥是在水的三相点以上进行的 B冷冻干燥是在水的三相点进行的 C冷冻干燥是在水的三相点以下进行的 D冷冻干燥是在水的三相线上进行的 E冷冻干燥与水的三相点无关 8.下列()干燥方法不适用于药剂的生产 A吸附干燥 B减压干燥 C流化干燥 D喷雾干燥 E冷冻干燥 9.以下不属于减压浓缩装置的是() A减压蒸馏器 B真空浓缩罐 C管式蒸发器 D刮板式薄膜蒸发器

蒸发器换热系数的理论数值

6.3.2 蒸发过程的传热系数 蒸发中的传热系数K是影响蒸发设计计算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传热学知识知 (6-6) 上式忽略了管壁厚度的影响。式中蒸汽冷凝传热系数αo可按膜式冷凝的公式计算;管壁热阻R W往往可以忽略;污垢热阻Rs 可按经验值估计,确定蒸发总传热系数K的关键是确定溶液在管内沸腾的传热膜系数a i。研究表明影响a i的因素较多,如溶液的性质、浓度、沸腾方式、蒸发器结构型式及操作条件等,具体计算可参阅有关文献 [1,6]。 一、总传热系数的经验值 目前,虽然已有较多的管内沸腾传热研究,但因各种蒸发器内的流动情况难以准确预料,使用一般的经验公式有时并不可靠;加之管内污垢热阻会有较大变化,蒸发的总传热系数往往主要靠现场实测。表6-1给出了常用蒸发器的传热系数范围,可供参考。 表6-1 常用蒸发器传热系数K的经验值 蒸发器的型式总传热系数K, W / (m2K) 标准式(自然循环)600~3000 标准式(强制循环)1200~6000 悬筐式600~3000 升膜式1200~6000

降膜式1200~3500 二、提高总传热系数的方法 管外蒸汽冷凝的传热膜系数αo通常较大,但加热室内不凝性气体的不断积累将使管外传热膜系数αo减小,故须注意及时排除其中的不凝性气体以降低热阻。管内沸腾传热膜系数αi涉及到管内液体自下而上经过管子的两相流动。在管子底部,液体接受热量但尚未沸腾,液体与管壁之间传热属单相对流传热,传热系数较小;沿管子向上,液体逐渐沸腾汽泡渐多,起初的传热方式与大容积沸腾相近。由于密度差引起的自然对流会造成虹吸作用,管中心的汽泡快速带动液体在管壁四周形成液膜向上流动,流动液膜与管壁之间的传热膜系数逐渐增加并达最大值。但如果管子长度足够,沿管子再向上液膜会被蒸干,汽流夹带着雾滴一起流动,传热系数又趋下降。因此,为提高全管长内的平均传热系数,应尽可能扩大膜状流动的区域。 管内壁液体一侧的污垢热阻Rs与溶液的性质、管内液体的运动状况有关。由于溶液中常含有少量的杂质盐类如CaSO4、CaCO3、Mg(OH)2等,溶液在加热表面汽化会使这些盐的局部浓度达到过饱和状态,从而在加热面上析出,形成污垢层。尤其是CaSO4等,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更易在传热面上结垢,且质地较硬,难以清除;以CaCO3为主的垢层质地虽软利于清除,但导热系数较小;此外,垢层的多孔性也使其导热系数较低。所以即使厚度为1~2mm的垢层也具有较大的热阻。为降低Rs,工程上可采取定期清理、提高循环速度、加阻垢剂,或添加少量晶种使易结晶的物料在溶液中而不是在加热面上析出等方法。 返回目录 6.5.2 多效蒸发的优缺点

干燥的原理和方法

干燥 干燥是有机化学实验室中最常用到的重要操作之一,其目的在于除去化合物中存在的少量水分或其他溶剂。液体中的水分会与液体形成共沸物,在蒸馏时就有过多的“前馏分”,造成物料的严重损失;固体中的水分会造成熔点降低,而得不到正确的测定结果。试剂中的水分会严重干扰反应,如在制备格氏试剂或酰氯的反应中若不能保证反应体系的充分干燥就得不到预期产物;而反应产物如不能充分干燥,则在分析测试中就得不到正确的结果,甚至可能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所有这些情况中都需要用到干燥。干燥的方法因被干燥物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要求干燥的程度不同而不同,如果处置不当就不能得到预期的 效果。 1.液体的干燥 实验室中干燥液体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类。 (1)物理干燥法 ①分馏法:可溶于水但不形成共沸物的有机液体可用分馏法干燥,如实验4那样。 ②共沸蒸(分)馏法:许多有机液体可与水形成二元最低共沸物(见书末附录3),可用共沸蒸馏法除去其中的水分,其原理见第74~77页。当共沸物的沸点与其有机组分的沸点相差不大时,可采用分馏法除去含水的共沸物,以获得干燥的有机液体。但若液体的含水量大于共沸物中的含水量,则直接的蒸(分)馏只能得到共沸物而不能得到干燥的有机液体。在这种情况下常需加入另一种液体来改变共沸物的组成,以使水较多较快地蒸出,而被干燥液体尽可能少被蒸出。例如,工业上制备无水乙醇时,是在95%乙醇中加入适量苯作共沸蒸馏。首先蒸出的是沸点为64.85℃的三元共沸物,含苯、水、乙醇的比例为74∶7.5∶18.5。在水完全蒸出后,接着蒸出的是沸点为68.25℃的二元共沸物,其中苯与乙醇之比为67.6∶32.4。当苯也被蒸完后,温度上升到78.85℃,蒸出的是无水乙醇。 ③ 用分子筛干燥:分子筛是一类人工制作的多孔性固体,因取材及处理方法不同而有若干类别和型号,应用最广的是沸石分子筛,它是一种铝硅酸盐的结晶,由其自身的结构,形成大量与外界相通的均一的微孔。化合物的分子若小于其孔径,可进入这些孔道;若大于其孔径则只能留在外面,从而起到对不同种分子进行“筛分”的作用。选用合适型号的分子筛,直接浸入待干燥液体中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过滤,即可有选择地除去有机液体中的少量水分或其他溶剂。分子筛干燥的作用原理是物理吸附,其主要优点是选择性高,干燥效果好,可在pH 5~12的介质中使用。表3-3列出了几种最常用的分子筛供选用时参考。分子

蒸发器的设计计算

蒸发器设计计算 已知条件:工质为R22,制冷量kW 3,蒸发温度C t ?=70,进口空气的干球温度为C t a ?=211,湿球温度为C t b ?=5.151,相对湿度为34.56=φ%;出口空气的干球温度为C t a ?=132,湿球温度为C t b ?=1.112,相对湿度为80=φ%;当地大气压力Pa P b 101325=。 (1)蒸发器结构参数选择 选用mm mm 7.010?φ紫铜管,翅片厚度mm f 2.0=δ的铝套片,肋片间距mm s f 5.2=,管排方式采用正三角排列,垂直于气流方向管间距mm s 251=,沿气流方向的管排数4=L n ,迎面风速取s m w f /3=。 (2)计算几何参数 翅片为平直套片,考虑套片后的管外径为 沿气流方向的管间距为 沿气流方向套片的长度为 设计结果为 mm s L 95.892565.2132532=+?=+= 每米管长翅片表面积: 每米管长翅片间管子表面积: 每米管长总外表面积: 每米管长管内面积: 每米管长的外表面积: 肋化系数: 每米管长平均直径的表面积: (3)计算空气侧的干表面传热系数 ①空气的物性 空气的平均温度为 空气在下C ?17的物性参数 ②最窄截面处空气流速

③干表面传热系数 干表面传热系数用小型制冷装置设计指导式(4-8)计算 (4)确定空气在蒸发器内的变化过程 根据给定的进出口温度由湿空气的焓湿图可得kg g d kg g d kg kJ h kg kJ h 443.7,723.8,924.31,364.432121====。在空气的焓湿图上连接空气的进出口状态点1和点2,并延长与饱和气线()0.1=?相交于点w ,该点的参数是C t kg g d kg kJ h w w w ?===8,6.6,25。 在蒸发器中空气的平均比焓值 由焓湿图查得kg g d C t m m 8,2.16=?= 析湿系数 (5)循环空气量的计算 进口状态下干空气的比体积 循环空气的体积流量 (6)空气侧当量表面传热系数的计算 对于正三角形排列的平直套片管束,翅片效率f η小型制冷装置设计指导式(4-13)计算,叉排时翅片可视为六角形,且此时翅片的长对边距离和短对边距离之比4.24 .1025d B ,1b m ===ρ且B A 肋折合高度为 凝露工况下翅片效率为 当量表面传热系数 (7)管内R22蒸发时的表面传热系数 R22在C t ?=70时的物性参数为: 饱和液体密度 33.1257m kg l =ρ 饱和蒸气密度 343.26m kg g =ρ 液体粘度 s Pa l ??=-6102.202μ

如何根据压缩机的制冷量计算冷凝器及蒸发器的面积

如何根据压缩机的制冷量配冷凝器散热面积? 帖子创建时间: 2013年03月04日08:34评论:1浏览:2520投稿 1)风冷凝器换热面积计算方法 制冷量+压缩机电机功率/200~250=冷凝器换热面例如:(3SS1-1500压缩机)CT=40℃:CE=-25℃压缩机制冷量=12527W+压缩机电机功率11250W=23777/230=风冷凝器换热面积103m2 2)水冷凝器换热面积与风冷凝器比例=概算1比18(103 /18)=6m2 蒸发器的面积根据压缩机制冷量(蒸发温度℃×Δt相对湿度的休正系数查表)。 3)制冷量的计算方法:=温差×重量/时间×比热×设备维护机构 例如:有一个速冻库 1)库温-35℃ 2)速冻量1T/H 3)时间2/H内 4)速冻物质(鲜鱼) 5)环境温度27℃ 6)设备维护机构保温板计算:62℃×1000/2/H×0.82×1.23=31266 kcal/n 可以查压缩机蒸发温度CT =40 CE-40℃制冷量=31266 kcal/n 冷凝器换热面积大于蒸发器换热面积有什么缺点 如果通过加大冷凝风扇的风量可以吗 rainbowyincai |浏览1306 次 发布于2015-06-07 10:19 最佳答案 冷凝器换热面积大于蒸发器换热面积的缺点: 1、高压压力过低;

2、压机走湿行程,易液击,通过加大蒸发器风扇的风量。风冷

冷凝器和蒸发器换热面积计算方法: 1、风冷凝器换热面积计算方法:制冷量+压缩机电机功率/200~250=冷凝器换热面积 例如:(3SS1-1500压缩机)CT=40℃:CE=-25℃压缩机制冷量=12527 W+压缩机电机功率11250W=23777/230=风冷凝器换热面积103m2。 2、水冷凝器换热面积与风冷凝器比例=概算1比18(103 /18)=6m2,蒸发器的面积根据压缩机制冷量(蒸发温度℃×Δt相对湿度的休正系数查表)。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多效蒸发器设计计算

多效蒸发器设计计算 (一) 蒸发器的设计步骤 多效蒸发的计算一般采用迭代计算法 (1) 根据工艺要求及溶液的性质,确定蒸发的操作条件(如加热蒸汽压强及冷凝 器压强)、蒸发器的形式(升膜蒸发器、降膜蒸发器、强制循环蒸发器、刮膜蒸发器)、流程和效数。 (2) 根据生产经验数据,初步估计各效蒸发量和各效完成液的组成。 (3) 根据经验,假设蒸汽通过各效的压强降相等,估算各效溶液沸点和有效总温 差。 (4) 根据蒸发器的焓衡算,求各效的蒸发量和传热量。 (5) 根据传热速率方程计算各效的传热面积。若求得的各效传热面积不相等,则 应按下面介绍的方法重新分配有效温度差,重复步骤(3)至(5),直到所求得的各效传热面积相等(或满足预先给出的精度要求)为止。 (二) 蒸发器的计算方法 下面以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为例介绍多效蒸发的计算方法。 1.估值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组成 总蒸发量 (1-1) 在蒸发过程中,总蒸发量为各效蒸发量之和 W = W 1 + W 2 + … + W n (1-2) 任何一效中料液的组成为 (1-3) 一般情况下,各效蒸发量可按总政发来那个的平均值估算,即 (1-4) 对于并流操作的多效蒸发,因有自蒸发现象,课按如下比例进行估计。例如,三效W1:W2:W3=1:1.1:1.2 (1-5) 以上各式中 W — 总蒸发量,kg/h ; W 1,W 2 ,… ,W n — 各效的蒸发量,kg/h ; F — 原料液流量,kg/h ; x 0, x 1,…, x n — 原料液及各效完成液的组成,质量分数。 2.估值各效溶液沸点及有效总温度差 欲求各效沸点温度,需假定压强,一般加热蒸汽压强和冷凝器中的压强(或末效压强)是给定的,其他各效压强可按各效间蒸汽压强降相等的假设来确定。即 (1-6) 式中 — 各效加热蒸汽压强与二次蒸汽压强之差,Pa ; — 第一效加热蒸汽的压强,Pa ; — 末效冷凝器中的二次蒸汽的压强,Pa 。 多效蒸发中的有效传热总温度差可用下式计算: (1-7) 式中 — 有效总温度差,为各效有效温度差之和,℃; — 第一效加热蒸汽的温度,℃; — 冷凝器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汽的饱和温度,℃; — 总的温度差损失,为各效温度差损失之和,℃。 p ?1p k p '∑∑? -'-=?)(1k T T t ∑?t 1T k T '∑?

污泥干化去除水分蒸发和扩散过程及干燥工艺

污泥干化(干燥) 污泥无论来自工业还是市政,其处理的一个可行目标就是使所有来自工业中的污染物作为原料返回到工艺中去。所有的污染物事实上都是中间过程流失的原料,造成流失的媒介大多数情况下是水,去除水,将使得大量的潜在污染物可以重新得到利用。 污泥所含的污染物一般均有很高的热值,但是由于大量水分的存在,使得这部分热值无法得到利用。如果焚烧高含水率的污泥,不但得不到热值,还需要大量补充燃料才能完成燃烧。 如果将污泥的含水率降到一定程度,燃烧就是可能的,而且,燃烧所得到的热量可以满足部分甚至全部进行干化的需要。同样的道理,无论制造建材还是其他利用,减少含水率是关键。因此,可以说污泥干化或半干化事实上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第一步。 1.污泥干化概述干燥是为了去除水分,水分的去除要经历两个主要过程:1)蒸 发过程: 物料表面的水分汽化,由于物料表面的水蒸气压低于介质(气体)中的水蒸气分压,水分从物料表面移入介质。 2)扩散过程:是与汽化密切相关的传质过程。当物料表面水分被蒸发掉,形成物料表面的湿度低于物料内部湿度,此时,需要热量的推动力将水分从内部转移到表面。 上述两个过程的持续、交替进行,基本上反映了干燥的机理。干燥是由表面水汽化和内部水扩散这两个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过程来完成的,一般来说,水分的扩散速度随着污泥颗粒的干燥度增加而不断降低,而表面水分的汽化速度则随着干燥度增加而增加。由于扩散速度主要是热能推动的,对于热对流系统来说,干燥器一般均采用并流工艺,多数工艺的热能供给是逐步下降的,这样就造成在后半段高干度产品干燥时速度的减低。对热传导系统来说,当污泥的表面含湿量降低后,其换热效率急速下降,因此必须有更大的换热表面积才能完成最后一段水分的蒸发。 污泥干燥中所谓的干化和半干化的区别在于干燥产品最终的含水率不同,这一提法是相对的。“全干化”指较高含固率的类型,如含固率85%以上;而半干化则主要指含固率在50-65%之间的类型。

蒸发(浓缩)与干燥

第六章蒸馏、蒸发(浓缩)与干燥 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l.下列有关药液浓缩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必须一次性向溶液供给热能 B.加热蒸汽温度越高越好 C.适当降低冷凝器中二次蒸汽压力,可降低溶液沸点 D.冷凝器中真空度越高越好 E.蒸发过程中,溶液的沸点随其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2.以下关于减压浓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防止或减少热敏性物质的分解 B.增大了传热温度差,蒸发效率高 C.不断排出溶剂蒸汽,有利于蒸发顺利进行 D.沸点降低,可利用低压蒸汽作加热源 E.不利于乙醇提取液的乙醇回收 3.以下不属于减压浓缩装置的是 A.三效浓缩器 B.夹层锅 C.管式蒸发器 D.减压蒸馏器E.真空浓缩罐 4.以下关于薄膜蒸发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浓缩速度快,受热时间短 B.不受液体静压和过热影响,成分不易被破坏 C.能连续操作,可在常压或减压下进行 D.能将溶剂回收反复使用 E.能进行固液分离 5.干燥时,湿物料中不能除去的水分是 A.结合水 D.非结合水 C.平衡水分 D.自由水分 E.毛细管中水分 6.下列不适用于药剂工业生产干燥方法是

A.吸附干燥 B.减压干燥 C.流床干燥 D.喷雾干燥 E.冷冻干燥 7.下列有关减压干燥叙述,正确的是 A.干燥温度高 B.适用热敏性物料 C.干燥时应加强翻动D.干燥时间长 E.干燥产品较难粉碎 8.下列有关干燥介质对干燥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适当的范围内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有利于干燥 B.应根据物料的性质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以防止某些成分被破坏C.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越大,干燥效率越低 D.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越大,干燥效率越高 E.干燥介质流动速度快,干燥效率越高 9.下列不能提高干燥速率的方法是 A.减小湿度 B.加大热空气流动 C.增加物料堆积厚度 D.加大蒸发表面积 E.根据物料性质选择适宜的干燥速度 10.下列关于流化干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适用于湿颗粒性物料的干燥 B.热利用率高 C.节省劳力D.干燥速度快 E.热能消耗小 11.下列有关喷雾干燥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燥温度高,不适于热敏性药物 B.可获得硬颗粒状干燥制品 C.能保持中药的色香味 D.相对密度为1.00~1.35的中药料液均可进行喷雾干燥 E.须加入助溶剂以增加干燥制品的溶解度 12.湿颗粒不能采用的干燥方法是 A.烘干干燥 B.喷雾干燥 C.减压干燥 D.沸腾干燥 E.红外干燥

换热面积计算

换热面积计算 800KW蒸发器、冷凝器换热面积计算一、800KW蒸发器换热面积: A=Q/(K*?t), ?t=,t-t,/ln(t-t/ t-t) 21c1c2 2A:换热面积m(基于工作介质:水、R22); Q:压缩机制冷量KW,为800KW; K:传热系数,采用波纹状螺纹管取3.4 t为进水温度,为12?; 1 t为出水温度,为7? 2 t为蒸发温度= t-(2-4)?,取t=4? c2c 22经计算A=46.23 m,实际A=A*(1.1-1.15)=51.78 m(取1.12) 计计 二、800KW冷凝器换热面积: A=Q*1.2/(K*?t), ?t=(t-t)/ln(t-t/ t-t) 21c1c2 2A:换热面积m(基于工作介质:水、R22); Q:压缩机制冷量KW,为800KW; K:传热系数,采用波纹状螺纹管取3.14 t为进水温度,为30?; 1 t为出水温度,为35? 2 t为冷凝温度= t+5?,取t=40? c2c 22经计算A=42.46 m,实际A=A*(1.1-1.15)=47.5 m(取1.12) 计计 三、无锡约克公司蒸发器换热面积: 无锡约克公司提供给我司一款直径为650mm,制冷量为967KW, 蒸发温度为5.2?干式蒸发器(基于工作介质:水、R134a)的设计参 数为:采用直径为9.52 mm,壁厚0.8 mm波纹状螺纹管,铜管长度为2446mm,数量为1400根。 采用上述计算公式: 22换热面积A=55.88 m,实际A=A(1.1-1.15)=62.59 m(取1.12) 计计

根据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3.7.1有关换热面积的解释及计算方法,1400根铜管的外表面积就为换热面积A。 2 A=3.14DL*1400=3.14*0.00952*(2.446-0.05*2)*1400=98.18 m 2(大于62.59 m,满足设计要求) 四、铜管数量的计算: 按江苏萃隆铜业有限公司推荐的行业用铜管材料,蒸发器用 ,12.7*0.85(名义壁厚)波纹状螺纹管;冷凝器用,15.88*0.64(名义壁厚)波纹状螺纹管。 经初步设计二容器均采用3米长铜管,根据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每根铜管的换热面积: 2A=3.14*(12.7/1000)*(3-0.5*2)=0.1156 m 蒸发器 2 A=3.14*(15.88/1000)*(3-0.5*2)=0.1446 m冷凝器 (其中0.5为铜管伸入管板内的长度)。 蒸发器所用铜管数量n=A/ A=51.78/0.1156=448根蒸发器 冷凝器所用铜管数量n=A/ A=47.5/0.1446=329根冷凝器 考虑到铜管在折流板中尚有部分换热面积的损失,同时根据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5.6.3中布管要求,方便布管取蒸发器所用铜管数量为454根,冷凝器所用铜管数量为338根。 ---------------------------------------------------------------精品范文 ------------------------------------------------------------- 精品范文 3 / 4 ---------------------------------------------------------------精品范文 ------------------------------------------------------------- 精品范文

蒸发器尺寸设计

蒸发器工艺尺寸计算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 1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 蒸发器的加热管通常选用38*2.5mm无缝钢管。 加热管的长度一般为0.6—2m,但也有选用2m以上的管子。管子长度的选择应根据溶液结垢后的难以程度、溶液的起泡性和厂房的高度等因素来考虑,易结垢和易起泡沫溶液的蒸发易选用短管。根据我们的设计任务和溶液性质,我们选用以下的管子。 可根据经验我们选取:L=2M,38*2.5mm 可以根据加热管的规格与长度初步估计所需的管子数n’, =124(根) 式中S=----蒸发器的传热面积,m2,由前面的工艺计算决定(优化后的面积); d0----加热管外径,m;L---加热管长度,m;因加热管固定在管板上,考虑管板厚度所占据的传热面积,则计算n’时的管长应用(L—0.1)m. 2循环管的选择 循环管的截面积是根据使循环阻力尽量减小的原则考虑的。我们选用的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的循环管截面积可取加热管总截面积的40%--100%。加热管的总截面积可按n’计算。循环管内径以D1表示,则 所以mm 对于加热面积较小的蒸发器,应去较大的百分数。选取管子的直径为:循环管管长与加热管管长相同为2m。 按上式计算出的D1后应从管规格表中选取的管径相近的标准管,只要n和n’相差不大。循环管的规格一次确定。循环管的管长与加热管相等,循环管的表面积不计入传热面积中。 3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 加热室的内径取决于加热管和循环管的规格、数目及在管板撒谎能够的排列方式。 加热管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有三角形排列、正方形排列、同心圆排列。根据我们的数据表加以比较我们选用三角形排列式。

导热油蒸发器换热面积计算

用户提供的条件 1、均为蒸发器,流量108m3/h,进油温度:260,温差30度,给水温度:20度,产气量3t/h,工作压力:0.7Mpa (100平方) 2、流量72m3/h,进油温度:260,温差30度,给水温度:20度,产气量3t/h,工作压力:0.7Mpa (70平方) 3、流量460立方/小时,进油温度260度,温差30度,蒸汽压力:1.6Mpa,导热油压力:0.7Mpa ,产气量:12T/H (300平方) 4、流量:600立方/小时,进油温度260度,温差25度,蒸汽压力:1.6Mpa,导热油压力:0.7Mpa ,产气量:15T/H (380平方) 5、流量460立方/小时,进油温度260度,温差30度,蒸汽压力:1.6Mpa,导热油压力:0.7Mpa ,产气量:12T/H(正方形布管,换热管中心距为37mm,300平方) 以上换热面积仅供参考 现选择2计算 1.已知: 热载体油:进油温度260℃,出油温度230℃,流量72m3/h,取重度0.86t/m3 冷载体水:给水温度20℃,出气压力0.8MPa,则对应温度175℃,产气量3t/h 2.水从20℃升至175℃所需的传热量计算 Q2=1.05m s2C p2(t2-t1) m s2-----产气量3000kg/h C p2-----水的比热 4.386kJ/kg. ℃ Q2=1.05X3000X4.386X(175-20)=2.1414645kJ/h=5.95X105w(J/s) 3.平均温差计算 260℃→230℃ 20℃→175℃ 240℃--55℃ △ t m=(240-55)/ln(240/55)=125.56℃ R=(T1-T2)/(t2-t1)=30/155=0.193548 P=(t2-t1)/(T1-T2)=155/240=0.6458 查得△t m=0.95X125.56=119.28℃ 4.导热油与水之间的传热系数K=150~200w/㎡. ℃,现取110 5.所需换热面积的计算值A A=Q/K△t m=5.95X105/(110X119.28)=28㎡ 考虑裕量28㎡X1.15=32㎡

干燥蒸发

干燥自测题 同一物料,如恒速段的干燥速率增加,则临界含水量增大,物料平衡水分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不饱和湿空气当温度升高时,湿球温度升高,绝对湿度不变,相对湿度降低,露点不变,比容增大,焓增大。 区除可除水分与不可除水分的分界点是平衡湿含量。 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一般包括恒速干燥阶段(包括预热段)和降速干燥阶段,其中两干燥阶段的交点对应的物料含水量称为临界含水量。恒速干燥阶段也称为表面汽化控制阶段,降速阶段也称为内部迁移控制阶段。 不饱和空气:t>t as(或t w)>t d;饱和空气:t=t as=t d. 已知湿空气的下列任一对参数:t-t w,t-t d,t-φ,可由湿焓图查得其它参数。 物料中总水分可分为非结合水分与结合水分,也可分为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物料中水分超过平衡水分的部分水分为自由水分,可用干燥方法除去;水分大于x B*(与φ=100%湿空气接触时的平衡水分)部分为非结合水,小于x B*水分为结合水。 一、填空题 1.对流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湿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大于干燥介质中的水汽分压,干燥过程是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相结合的过程。 2.对流干燥操作中,通常以湿空气作干燥介质。它既作为载热体,又作为载湿体。 3.相对湿度定义为: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pv与同温下水的饱和蒸汽压pS的百分比值,当空气的湿含量一定时,其温度愈高,则相对湿度愈低,表明空气吸湿能力愈强,所以湿空气在进干燥器之前都要经预热器预热。 4..湿物料的含水量由两种表示方法,湿基含水量w和干基含水量X。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w=X/(1+X)。 5. 将含水量为0.5 kg水/kg绝干料的某物料与饱和湿空气接触,其平衡水分为0.45 kg水/kg将其与一定状态的空气接触,测出物料的平衡水分为0.05 kg水/kg绝干料,则此物料的自由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结合水分为,非结合水分为。 6.在恒定的干燥条件下,将含水20%的湿物料进行干燥,开始时干燥速率恒定,当干燥至含水量为5%时,干燥速率开始下降,再继续干燥至物料恒重,并测得此时物料含水量为0.05%,则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________,临界自由含水量为___ _。 二、简答题: 1. 恒速干燥的特点?影响恒速干燥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特点:①除去的水分是非结合水;②属于表面汽化控制阶段;③物料表面的温度始终保持为空气的湿球温度; ④干燥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空气的性质,而与湿物料的性质关系很小。 影响因素:干燥介质的状态,流速以及它与物料接触方式。

蒸发器的设计计算

蒸发器的设计计算

蒸发器设计计算 已知条件:工质为R22,制冷量kW 3,蒸发温度C t ?=70,进口空气的干球温度为C t a ?=211,湿球温度为C t b ?=5.151,相对湿度为34.56=φ%;出口空气的干球温度为C t a ?=132,湿球温度为C t b ?=1.112,相对湿度为80=φ%;当地大气压力Pa P b 101325=。 (1)蒸发器结构参数选择 选用mm mm 7.010?φ紫铜管,翅片厚度mm f 2.0=δ的铝套片,肋片间距 mm s f 5.2=,管排方式采用正三角排列,垂直于气流方向管间距mm s 251=,沿 气流方向的管排数4=L n ,迎面风速取s m w f /3=。 (2)计算几何参数 翅片为平直套片,考虑套片后的管外径为 mm d d f o b 4.102.02102=?+=+=δ 沿气流方向的管间距为 mm s s 65.21866.02530cos 12=?=?= 沿气流方向套片的长度为 mm s L 6.8665.21442=?== 设计结果为 mm s L 95.892565.2132532=+?=+= 每米管长翅片表面积: f b f s d s s a 100042221? ??? ? ? -?=π ()5.21000 4.10414.36 5.212522??? ? ???-??= m m 23651.0= 每米管长翅片间管子表面积:

f f f b b s s d a ) (δπ-= ()5 .210002.05.24.1014.3? -??= m m 203.0= 每米管长总外表面积: m m a a a b f of 23951.003.03651.0=+=+= 每米管长管内面积: m m d a i i 2027.0)20007.001.0(14.3=?-?==π 每米管长的外表面积: m m d a b b 2003267.00104.014.3=?==π 肋化系数: 63.14027 .03951 .0== = i of a a β 每米管长平均直径的表面积: m m d a m m 2 02983.020086.00104.014.3=?? ? ??+?==π (3)计算空气侧的干表面传热系数 ①空气的物性 空气的平均温度为 C t t t a a f ?=+=+= 172 1321221 空气在下C ?17的物性参数 3215.1m kg f =ρ ()K kg kJ c pf ?=1005 704.0=rf P s m v f 61048.14-?=

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

第七章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 第一节浓缩 一、含义:应用一定的技术除去部分溶剂使药液有效成分浓度增加的过程。 二、常用的技术: 蒸发浓缩法、反渗透法、超滤法等; 蒸发是浓缩药液的重要手段,即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气化除去的过程. 浓缩是中药制剂原料成型前处理的重要单元操作。中药提取液经浓缩制成一定规格的半成品,或进一步制成成品,或浓缩成过饱和溶液使析出结晶。 浓缩与蒸馏皆是在沸腾状态下,经传热过程,将挥发性不同的物质进行分离的一种工艺操作。 浓缩不以收集挥散的蒸气为目的;蒸馏必须收集挥散的蒸气。 影响蒸发(浓缩)的因素有: 蒸气压差; 蒸发面积; 温差; 搅拌; 压力等; 三、常用蒸发(浓缩)方法与器械 1、常压蒸发:夹层蒸锅 2、减压蒸发(真空浓缩): 3、薄膜蒸发:使药液形成薄膜而进行的蒸发。 薄膜蒸发是使料液在蒸发时形成薄膜,增加汽化表面进行蒸发的方法,又称薄膜浓缩。 其特点是: 蒸发速度快,受热时间短;不受料液静压和过热影响,成分不易被破坏;可在常压或减压下连续操作;能将溶剂回收重复利用。 薄膜蒸发的进行方式有两种: 一是使液膜快速流过加热面进行蒸发。

另一是使药液剧烈地沸腾使产生大量泡沫,以泡沫的内外表面为蒸发面进行蒸发。 常见设备类型: 升膜式蒸发器、刮板式蒸发器、离心薄膜、降膜式蒸发器等。 反渗透法与超滤法是利用膜技术,在常温, 一定压力下,使小分子溶剂透过膜而除去达到浓缩的目的. 与蒸发浓缩比较: 1.蒸发须通过加热,适用于有效成分耐热性较强的提取液,工艺掌握不当对药 液颜色有影响; 2.膜技术则是在常温下进行,不破坏有效成分,溶液颜色不影响,但选择适宜 的膜是关键. 第二节干燥 1、含义: 利用热能使物料中的水分或其它溶剂气化除去,从而获得干燥物品的工艺操作。 2、目的: 提高稳定性,使成品具有一定规格,利于进一步处理。 3、影响干燥的因素(自学): 1).水分存在的方式 2)物料的性状 3)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与流速 4)干燥速度与干燥方法 5)干燥压力 常用干燥方法及其适用性 常压干燥 减压干燥 喷雾干燥 沸腾干燥

冷凝器换热面积计算方法

冷凝器換熱面積計算方法 (製冷量+壓縮機功率)/200~250=冷凝器換熱面 例如:(3SS1-1500壓縮機)CT=40℃:CE=-25℃ 製冷量12527W+壓縮機功率11250W 23777/230=氣冷凝器換熱面積103m2 水冷凝器換熱面積與氣冷凝器比例=概算1比18;(103/18)= 6m2 蒸發器的面積根據製冷量(蒸發溫度℃×Δt進氣溫度) 製冷量=溫差×重量/時間×比熱×安全係數 例如:有一個速凍庫1庫溫-35℃,2冷凍量1ton/H、3時間2/H內,4冷凍物品(鮮魚);5環境溫度27℃;6安全係數1.23 計算:62℃×1000/2/H×0.82×1.23=31266kcal/n 可以查壓縮機蒸發溫度CT=40;CE-40℃;製冷量=31266kcal/h NFB與MC選用 無熔絲開關之選用 考慮:框架容量AF(A)、額定跳脫電流AT(A)、額定電壓(V), 低電壓配線建議選用標準 (單一壓縮機) AF 取大於AT 一等級之值.(為接點耐電流的程度若開關會熱表示AF選太小了) AT(A ) = 電動機額定電流×1 .5 ~2 .5(如保險絲的IC值) (多台壓縮機) AT(A )=(最大電動機額定電流×1 .5 ~2 .5)+ 其餘電動機額定電流總和 IC啟斷容量,能容許故障時的最大短路電流,如果使用IC:5kA的斷路器,而遇到10kA的短路電流,就無法承受,IC值愈大則斷路器內部的消弧室愈

大、體積愈大,愈能承受大一點的故障電流,擔保用電安全。要搭配電壓來表示220V 5KA 電壓380V時IC值是2.5KA。 電磁接觸器之選用 考慮使用電壓、控制電壓,連續電流I t h 之大小(亦即接點承受之電流大小),連續電流I th 的估算方式建議為I t h=馬達額定電流×1.25/√3。直接啟動時,電磁接觸器之主接點應選用能啟閉其額定電流之10倍。 額定值通常以電流A、馬力HP或千瓦KW標示,一般皆以三相220V電壓之額定值為準。 電磁接觸器依啟閉電流為 額定電流倍數分為: (1).AC1級:1.5倍以上,電熱器或電阻性負載用。 (2).AC2B級:4倍以上,繞線式感應電動機起動用。 (3).AC2級:4倍以上,繞線式感應電動機起動、逆相制動、寸動控制用。 (4).AC3級:閉合10倍以上,啟斷8倍以上,感應電動機起動用。 (5).AC4級:閉合12倍以上,啟斷10倍以上,感應電動機起動、逆相制動、寸動控制用。 如士林sp21規格 ◎額定容量CNS AC3級3相 220~240V→kW/HP/A:5.5/7.5/24 380~440V→kW/HP/A:11/15/21 壓縮功率計算 一. 有關壓縮機之效率介紹: 1.體積效率(EFF V) :用以表示該壓縮機洩漏或閥門間隙所造成排出的 氣體流量減少與進入壓縮機冷媒因溫度升高造成比體積增加之比值 體積效率(EFF V)=壓縮機實際流量/壓縮機理論流量 體積效率細分可分為二部分 (1)間隙體積效率 ηvc=V′/ V V′:實際之進排氣量V :理論之排氣量 間隙體積效率一般由廠商提供,當壓縮機之壓縮比(PH / PL)增大,即高壓愈高或低壓愈低,則膨脹行程會增長,ηvc減少。

蒸发器的选择计算

新乡双赢蒸发器选择计算的任务是选择合适的蒸发器类型和计算蒸发器的传热面积,确定定型产品的型号与规格。蒸发器的传热面积计算公式为 Qe=kA△tm 式中Qe----蒸发器的制冷量,W; K-----蒸发器的传热系数,W/(M2.℃); A-----蒸发器的传热面积,M2; Tm----蒸发器的平均传热温差,℃。 对于冷却液体或空气的蒸发器,蒸发器的制冷量应为 Qe=Mc(T1-T2) Qe=M(H1-H2) 式中M---被冷却液体(水、乙二醇)或空气的质量流量,kg/s; C--------被冷却液体的比热,J/(kg.℃); T1、T2----被冷却液体进、出蒸发器的温度,℃; H1、H2----被冷却空气进、出蒸发器的比焓,J/kg。 对于制冷系统,M、c、T1、T2,通常是已知的。例如,为空调系统制备冷冻水,其流量、要求供出的冷冻水温度(T2)及回蒸发器的冷冻水温度(T1)都是已知的。因此,蒸发器的热负荷Qe是已知的。对于热泵系统,进蒸发器的温度T1与热泵的低位热源有关。例如,水作低位热源时,T1决定于水位(河水、湖水、地下水、海水等)的温度。而T2、M的确定需综合考虑热泵的COPh、经济性等因素确定。 蒸发器内制冷剂出口可能有一定的过热度,但过热所吸收的热量比例很小,因此在计算传热温差时,制冷剂的温度就认为是蒸发温度Te,平均传热温差应为 T1--T2 △tm=----------------- T1--Te LN--------- T2--Te △tm和Te的确定影响到系统的运行能耗、设备费用、运行费用等。如果Te取得低,则△tm增大,传热面积减少,降低了蒸发器设备费用;而系统的制冷量、性能系数减小,压缩机的功耗增加,运行费用增大。如果取得高,则与之相反。用于制取冷水的满液式蒸发器Te一般不低于2℃。关于△tm或(T2-Te)的推荐值列于表中。蒸发器的传热系数K与管内、外的放热系数、污垢热阻等因素有关,详细计算请参阅文献。表中还列出了常用蒸发器传热系数K的推荐值。

如何根据压缩机的制冷量计算冷凝器及蒸发器的面积精修订

如何根据压缩机的制冷量计算冷凝器及蒸发器 的面积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如何根据压缩机的制冷量配冷凝器散热面积 帖子创建时间:2013年03月04日 08:34评论:浏览: 1)风冷凝器换热面积计算方法 制冷量+压缩机电机功率/200~250=冷凝器换热面例如:(3SS1-1500压缩机)CT=40℃:CE=-25℃压缩机制冷量=12527W+压缩机电机功率11250W=23777/230=风冷凝器换热面积103m2 2)水冷凝器换热面积与风冷凝器比例=概算1比18(103 /18)=6m2 ? 蒸发器的面积根据压缩机制冷量(蒸发温度℃×Δt相对湿度的休正系数查表)。 3)制冷量的计算方法:=温差×重量/时间×比热×设备维护机构 例如:有一个速冻库 1)库温-35℃ 2)速冻量1T/H 3)时间2/H内 4)速冻物质(鲜鱼) 5)环境温度27℃ 6)设备维护机构保温板计算:62℃×1000/2/H××=31266 kcal/n 可以查压缩机蒸发温度CT=40 CE-4 0℃制冷量=31266 kcal/n 冷凝器换热面积大于蒸发器换热面积有什么缺点 如果通过加大冷凝风扇的风量可以吗 |浏览 1306 次 发布于2015-06-07 10:19 最佳答案 换热面积大于蒸发器换热面积的缺点: 1、高压压力过低; 2、压机走湿行程,易液击,通过加大蒸发器风扇的风量。 风冷和蒸发器换热面积计算方法:

1、风换热面积计算方法:+压缩机电机功率/200~250=冷凝器换热面积 例如:(3SS1-1500压缩机)CT=40℃:=-25℃压缩机=12527W+压缩机电机功率11250W=23777/230=风冷凝器换热面积103m2。 2、水冷凝器换热面积与风冷凝器比例=概算1比18(103 /18)=6m2,蒸发器的面积根据压缩机(℃×Δt的休正系数查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