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急诊科诊疗常规

中医急诊科诊疗常规

中医急诊科诊疗常规
中医急诊科诊疗常规

中医急诊科诊疗常规

第十六章中医急诊科诊疗常规

第一节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1)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2)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3)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4)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西医诊断标准:

(1)病毒感染,秋冬春季多见:

(2)起病较急,局部症状有喷嚏、鼻塞、流涕、咽部痒、灼热感或咽痛、声音嘶哑或咳嗽,一般全身症状较轻。

(3)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较多的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二)证候诊断

(1)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清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2)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咽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

(3)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舌苔黄腻,脉濡数。

(4)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扶湿、挟滞等兼证。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中药汤剂口服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剂: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薄荷(后下)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剂:银翘散加减。

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芦根

3.暑湿袭表:解暑祛湿解表

方剂:新加香薷饮加减。

香薷、银花、鲜扁豆花、厚朴、连翘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调和营卫

方剂:参苏饮加减

人参、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枳壳、干葛、紫苏、前胡、木香、桔梗、生姜、大枣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化痰止咳。

方剂:加减葳蕤汤加减。

生葳蕤、淡豆豉、红枣、生葱白、炙甘草、桔梗、薄荷、白薇

(二)辨证使用中成药

1.痰热清注射液:清热,解毒,化痰,用于风温肺热病属痰热阻肺证清开灵注射液: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

双黄连等注射液:清热解毒,清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2.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

维C银翘片: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流行性感冒

藿香正气胶囊: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三)针灸治疗

列缺,风驰,合谷,肺俞等

(四)其他治疗

1.对症治疗

2.抗菌药物治疗

3.抗病毒药物治疗

三、护理

1.一般护理

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重症感冒宜卧床休息,热退后适当下床活动。

若汗出热退时,宜用温毛巾或干毛巾擦身,更换衣服,避免受凉。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密切观察体温、寒热、汗出、咳嗽、咯痰、痰色、舌脉及服药后反应。

服解热药后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出冷汗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药后无汗、体温继续升高、咳嗽、胸痛、咯血、或热盛动风抽搐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给药护理

风寒感冒者,汤药宜热服,服药后可给予热饮料,或盖被保暖,以助微汗出。

风热感冒者,汤药宜温服。

4.饮食护理

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饮水。忌辛辣、油腻厚味食物。

风寒感冒者,宜热食,忌生冷,风热感冒者,可多食水果,气虚感冒者,宜多选温补、易消化食物。

5.情志护理

因感冒多次反复发作,情绪低落,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二节中风(脑血管意外)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1)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偏身麻木,甚则神志恍惚、迷蒙、神昏为主症。

(2)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

(3)常有年老体衰,劳倦内伤,嗜好烟酒,膏梁厚味等因素。每因恼怒、劳累、酗酒、感寒等诱发。

(4)作血压、神经系统、脑脊液及血常规、眼底等检查。有条件做CT、磁共振检查,可有异常表现。

(5)应注意与痫病、厥证、痉病等鉴别。

2.西医诊断标准:

A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1)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2)大多数发病时无明显头痛和呕吐。

( 3)发病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展,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4)一般发病后l~2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5)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6)应作CT或MRI检查。

B 脑出血

(1)常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2)发作时常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升高。

(3)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他神经系统局灶症状。

(4)多有高血压病史。

(5)CT应作为首选检查。

(二)证候诊断

A 中经络

(1)风痰入络: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2)风阳上扰: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言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舌红苔黄,脉弦。

(3)阴虚风动: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瞤动,甚或半身不遂,舌红,苔黄腻,脉弦细弱。

B 中脏腑

(1)痰热腑实: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面红目赤,肢体强直,口噤,项强,两手握紧拘急,甚则抽搐,角弓反张。舌红或绛,苔黄而燥或焦黑,脉弦数。

(2)痰火闭窍:突然昏倒,昏愦不语,躁扰不宁,肢体强直。痰多息促,两目直视,鼻鼾身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

(3)痰湿蒙窍:突然神昏迷睡,半身不遂,肢体瘫痪不收。面色晦垢,痰涎涌盛,四肢逆冷。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或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