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英语学习参考

英语学习参考

周刊

2008年第29期

化,贴近生活,体现的是草根文化,也反映了时代的气息。草根(grassroots)一说始于19世纪美国的淘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就蕴藏着黄金。围绕着全新的品牌形象,安踏开始呈现出更多的品牌个性和内涵,其切入点就是草根文化。安踏对于草根精神的推崇,体现了一个成熟企

业的社会责任。正如安踏总裁丁志忠所描述的:“

我们的品牌使命就是将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正是这样简单而质朴的品牌梦想,成就了安踏现在不凡的业绩,并推动安踏不断前行。

五、小结

总之,一句简简单单的广告词能昭示出丰富多样的意思。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以及人的不同的文化内涵对同一句广告词都能产生不同的理解。本文所列举的基义及各种陪义

从这一个角度充分证明了“永不止步”具有多重意义这一点。参考文献:

[1]费尔克扶夫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

[2]华劭.语言经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3]高名凯.语言论.科学出版社,1963.

[4]罗兰?巴尔特,让?鲍德里亚等著.吴琼,杜予编.形象的修辞.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伍铁平.评高名凯语言论中的“位”、“

素”理论.语言教学与研究.第二期,1979.

[6]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言学———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摘要:本文具体讨论了中国与西方在婚礼文化上的不同。主要是通过对中西方婚礼风俗的不同进行分析对比,探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民俗差异,探讨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中的不同差异。

关键词:婚俗文化价值观跨文化交际

1.引言

文化是同一群体对信仰、习俗、价值观念、行为进行交流、学习并代代相传的总积累。在不同的生态或自然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

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长久形成的习俗惯制、礼仪、信仰、风尚的总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民间生活、文化模式。民俗的内容繁杂广泛,我们可将它分为物质民俗、人生社会民俗、心意信仰民俗、游艺竞技民俗,包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的风俗习惯,个人在人生社会中所经历的礼仪习俗,如生死婚丧等,以及人类群体为适应生存和发展共同创造长期形成的习俗如人际交往和岁时节令民俗,民众间流行的各种崇拜心理观念、民间禁忌等等。民俗生动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民众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伦理观念以及心理结构等方

面的传统特点,是构成民众生活文化史的主体与核心。

民俗心理是民众心理结构中最深层、最隐蔽,同时也是最稳固的部分。它是自远古传下来的,以民间信仰为核心的一种思维方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由表层文化和本质文化两个层次组合而成,前者记载在文献里,后者流传在民众生活中。而民俗文化是民众生活中的本质文化,是社会生活中最富情趣的

领域,也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文化传统、

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的集中表现。萨丕尔也指出了语言与民俗不可分离的特点,要真正地了解和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不能脱离其民俗文化背景的。

婚姻是人们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文化现象。婚姻习俗是伴随着婚姻的产生而产生的,它展示了民族群体的社会生活

面貌,以及审美观、

伦理观、价值观、宗教观、性意识和民族心理的发展态势,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积累和精神财富。自古以来,几乎在每一种社会文化中,都有举办婚礼的习俗,用婚礼将丈夫和妻子的关系公开确定下来,婚礼的形式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展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价值观是人们对好与坏、美与丑、干净与肮脏、正确与错误、善良与残酷、值与不值、公正与不公正、得体与不得体所进行判断的标准。尽管它对于文化行为的控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却不能被看到、听到或者体验到;尽管它引起的结果———人的行为很容易被观察到,但对于它本身却无法进行直接的调查。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Lustig,1988)。

2.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西方的婚礼是庄重严肃、美丽浪漫的,讲究的是神圣和简单,是“神前婚礼”。中方的婚礼讲究热闹、

感动、喜庆,场面热闹,能充分照顾到新娘新郎以及双方亲友的个人感情,体现出具有中国传统意义的文化,是“人前婚礼”。中西方婚礼风俗在以下几方面存在着不同。

2.1颜色不同

西方婚礼上,新娘所穿的下摆拖地的白纱礼服原是天主

教徒的典礼服。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就象征着欢庆。

在1850年到1900年的维多利亚女皇时代,白色也是富裕、快乐的象征。后来则加强了圣洁和忠贞的意义,形成了纯白婚纱的崇高地位。所以,新娘要穿上白色的典礼服向神表示真诚与纯洁。

西方在19世纪以前,少女们出嫁时所穿的新娘礼服没有统一颜色规格,直到1820年前后,白色才逐渐成为婚礼上广为人用的礼服颜色。这是因为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在婚礼上穿了一身洁白雅致的白色婚纱示人,皇室与上流社会的新娘相继效仿后,白色开始逐渐成婚纱礼服的首选颜色。从此,白色婚纱便成为一种正式的结婚礼服。新娘身着白衫、白裙、头戴白色花环,还要罩上长长的白纱,手持白色花束。

中国婚礼通常要用红色,大花轿、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凤冠霞帔、状元服,都是红色的,体现着喜庆和热闹,把吉祥和祝福以最热烈的方式送给一对喜结连理的新人。

白色在西方文化中常与吉利、平安、善意、正直发生常规

性联想是欢喜、纯洁无瑕的象征,而在东方却与死亡、

丧事联系在一起,如红白喜事等。这是因为东方人以白色为丧服,表示空白之意。红色在西方文化中常于战争、死亡、流血和危险

建立常规关系,在东方文化中,则是兴奋、

喜庆与吉祥的象征,如开门红、走运红等。所以在东方婚礼上,传统的新娘婚服是红色的,表示新婚大喜之意。

2.2婚宴不同

西方婚礼仪式过后,经常会举行盛大的婚宴,叫做招待酒会。食物的种类是以新郎新娘的文化传统以及新娘家的喜好和经济状况来决定,因为在美国经常是由新娘的家庭来支(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

由中西婚礼习俗看东西方价值观之异同

○文化艺术研究190

2008年第29期周刊

付婚宴帐。酒宴上新郎新娘会在宴席开始时跳第一支舞,之后酒宴开始。对美国人来说,婚礼最重要的程序是牧师主持的贺词,男女双方的承诺及交换戒指,而不是婚车迎送及大摆酒席。因此,没有我国常见的数十辆甚至几十辆婚车在街上游行的场面,而且婚宴全都采用自助餐的形式,用很少的钱就可以办得非常丰盛。同时,来宾根据自己的需要,吃多少取多少,不会造成浪费。中国婚礼上的酒宴费用一般由新郎新娘双方共同分担,酒宴上,新郎新娘要分别向每个酒桌的贵宾敬酒,新郎新娘的父母也要向宾客敬酒,对宾客到场祝贺表示感谢。

2.3费用不同

美国办婚礼,不像国内那样流行送“送红包”,更不送“厚礼”。礼物大都选择送实物。事先由准备结婚的夫妇在网上发布举办婚礼的消息,以及需要物品的目录,亲朋好友则按照目录和自己的能力,为其选购物品。价格都是几十美元的物品,这些礼品一经选定,网上便会自动删除,避免了重复送礼造成的浪费。由于全美商店联网,因此外地朋友送礼也很方便。

美国婚礼的费用相对于他们的收入比较少,大概只有年收入的三到四分之一,而且实行AA制,男女双方共同承担。一般是男方给女方赠送一枚结婚戒指,价值可以由几千至上万美元,男方同时还需要承担蜜月旅行的费用。女方则承担举办婚礼的全部开支,包括婚礼场地的租用,请主持牧师,举办婚宴,舞会,等等。双方支出大致相当,各出一万至两万美元就可以办得很圆满了。

3.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明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长久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和以村落为主的生活方式始终没有太大的变化,带有农业文化的特征。而从美国的文化起源来看,美国具有海洋文化的特征,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两个民族在历史的演变中沉淀了各自的文化风格,下面就由婚礼文化表现出来的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进行讨论。

3.1中国的价值观

在原始社会,因农耕的需要,人们按照血缘关系,建立了部落,中国人为家庭和部落做出了巨大牺牲。个人忠顺于家庭,家庭忠顺于部落。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在仪式形态领域内占据统治地位。儒家思想认为个人的存在是融于社会中的,中国文化强调集体,团结和合作,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中国价值观。

中国的文化风格是落实于儒家和道家的。儒家强调“入世”,希望以温暖的人际关系整合社会,它缔结社会关系的方式既自然又特别,它以天然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其扩散出去,为全社会的格局和运转提供模式。社会中人有的以血缘关系来理解,君臣如父子,师徒如父子,朋友如兄弟,同志如兄弟……儒家讲究的是人伦,使人际关系保持着融洽与温馨、相助与帮扶渡此人生。东西方对社会阶级和权利分配不平等现象持有不同态度。儒家思想是一种人性哲学——

—认为恰当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基本原则是“仁”,意为温暖的人际感情,这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互惠的这种相互关系意味着每个人必须能站在他人的立场感受,体恤他人内心,同情他人。另一个是“义”,是人性的一部分,根据儒家的原则,基于共同利益上的社会关系非常重要。这种传统文化有利于团体合作,产生温暖和谐的人际关系,使集体主义与团体精神协调一致。

西方人尊重个人权利,向往自由,崇尚平等,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是一个任何人,无论出身贵贱,都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从头开始的社会。按照Rokeach目的性价值观的划分,平等和自由是他们生存的最终目标。

东方人相对而言更加维护等级制度,顺从权威,尊重长辈,强调做事情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为了追求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们可以抑制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循规蹈矩,可以说是对安定团结、良好秩序、信义和睦的追求。社团价值至上是整个东方文化的特点。这是一种无我文化。儒家把“道德”和“善”作为人的真实的本质,这意味着个人利益服从于社会利益,甚至可以牺牲个人自由来保障社会的利益。

一个家族内,既有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严格等级制度,又讲究父慈子孝、亲情洋溢的天伦之乐,个人既受到关心、爱护,又被支配,个人生死荣辱都与家族息息相关。家族内一切事务都按尊卑、长幼、亲疏严格区别的一套伦理法则来办理。

中国讲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自然态度,要求在各个领域都力求与自然统一,达到顺其自然的境界,在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及语言行为都倾向于和谐、平衡的价值观。受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影响,中国倡导集体主义,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离开集体,个人就失去意义,成绩归功于集体和他人的帮助,集体主义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境界的标准。

东方和西方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而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而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东方人好静,内向,守旧,而西方人好动,外向,开放;东方人求同,求稳,重和谐,西方人求异,求变,重竞争,等等。

中国的婚礼上有很多的忌讳,这都来源于宗教信仰和祖先信仰的影响。这是维系中国封建社会家庭宗法关系的精神枷锁,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就是在这种家庭制度和祖先信仰的熏染下成长起来的,家族意识也就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心理。这种家族意识除了依恋乡土,重视家庭生活外,更多的是消极的思想影响,如家长的权威观念,夫权观念,子嗣继承观念,多子多福观念等,都成为与现代生活需要无法协调的社会心理,直接影响到现代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3.2西方的价值观

西方文化的主线是个人本位,也就是个人主义,而汉族文化的主线是人伦本位,也就是群体本位或集体主义。西方的个人本位,以个人为中心,只是不妨碍别人,一切由个人自主并为之负责。

西方强调个体意识,主张个人主义。从美国的历史来看,美国的清教主义一方面强调个体主义;另一方面,又强调为了共同利益,团体有控制其成员的权利。美国人对国民利益的理解很少建立在国民合作的基础上,而是基于个人自由。RobertLynd也曾这样写到“美国人生活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个体主义。适者生存是自然法则,也是美国之所以伟大的秘密。任何对个人自由的限制都不符合美国式的观念并且会扼杀主动性”(Mathews,29)。自美国建国以来,自由伴随着美国的独立而降生,每个人都想要充分享受自由和实现自我的价值。美国人同时又把小团体内的合作看得尤为重要。Flannery声称作为一个工业化后期国家,美国又有了新的价值观,这包括“个人权利感”。它“强调自我的重要性,没有相应的对他人及整个社会的责任感”(Flannery,30)这样个人始终将自己的需要和利益放在第一位。而Hofstede也给现代的个体主义定义为,作为个体的人在情感上脱离集体,组织或其它团体而独立,并为自我而努力奋斗。美国人强调实用主义,推崇解决问题的实用性方法。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美国人会优先考虑现实。个人价值至上是整个西方文化的特点。

西方个人价值至上论可以追溯到个人自由主义哲学(朱维芳,SarahTrenholm1997)。它的理论基础是人群中的每个人都是理性的,有能力作出理性的选择,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负责。他们放任个性,自由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肯定,强调个人的智力,能力与性格,强调外在的、个人的、功利的东西,认为社会要服从个人,个人的利益要高于社会的利益,努力追求个性化。

西方人强调突出人与自然的抗争,把人与自然看成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强调天人相分,决定了美国人的一切二分的观念,对待事物习惯分析的、抽象的、逻辑的思维方式和是非分明、非此即彼的推理方式,决定了美国人直率、简单、富有冒险精神的性格。西方文化风格,植根于两种传统之上,即古希腊的理性传统和基督教的信仰传统。有人认为西方文明的哲学基础是“本质主义”,更可以理解为“理性主义”。基督教强调人类的形象是卑微的,生来是带着原罪的,从宗教意义上说,人们现世所过的生活,就是一个被考验的过渡性历程。末日来临就是这种历程的结束。所以西方文化不仅与希腊精神相关,也与基督教新教的伦理精神相关。

○文化艺术研究

191

周刊

2008年第29期

参考文献:

[1]张邦建.中国古代婚俗文化特点述论.文化研究,2000,(2).[2]李世福,裴惠云,胡艳杰.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民俗心理的影响.文化研究,2003,(1).

[3]常峻.民俗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文化研究,2002,(4).[4]李君文.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对比与分析.外语研究,2000,(1).

[5]马天俊.文化风格及其融合的经验方式.文化研究,2000,(9).

[6]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7]孙苗飞.中美传统文化中多元化与一元化特性之比较.文化研究,2003,(7).

[8]李洋.中美价值观的不同特征与成因探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摘要: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的视角,通过分析中国语境和英美语境下的中英互译活动看中西文化互动的不平衡性,提出关于正确看待中西文化互动不平衡性的建议。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文化互动话语权力民族主义

一、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提出

作为翻译的文化研究的一个新趋向,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于上世纪下半叶兴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在翻译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以权力差异理论为先导,借助新历史描写的方式观察、

研究和解释权力差异语境中译者自觉与不自觉的价值取向、翻译行为和策略选择”,认为翻译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在权力差异语境中不平等对话的产物。该理论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前殖民地国家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翻译学者们的关注,这些学者借鉴并发展了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以此为研究模式研究和反思本国历史的和现实的翻译活动,视翻译为殖民文化的产物、帝国主义国家进行文化侵略的工具,并试图通过建立新的文化传统取得与第一世界国家平等的政治文化地位。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在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经济、政治、文化距离不断拉大的国际形势下,借鉴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进行翻译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以下便是以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为模式分析在中国和英美语境下的中英互译情况,以此加深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

二、中国语境和英美语境下的中英互译情况1.翻译流量的失衡

当客方语言被译为主方语言时,客方语言总会经历与主

方语言的接触、冲突,进而在主方语言中兴起、

流通并获得合法性的过程。[2](36)

当这个过程发生在强弱权力差异的语境中

时,它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推动或阻碍。

其结果就是弱势文化的语言很难流入强势文化,而强势文化的语言大量流入弱势文化,在翻译活动中便表现为弱势文化译介强势文化的数量远远超过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译介。在世界上,英美文本的翻译输出量最大,而翻译输入量最小,这些国家利用其经济、政

治上的有利条件,通过大量翻译输出,把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输入给第三世界的读者,以巩固加强其文化霸权地位。

中英互译中同样存在流量不平衡的趋势。

首先,在外来词语的译介中,中国引入的英语词汇要远远超过英美国家引入的汉语词汇。从五四时期中国引入的如“民主”、“科学”等人文用语到当今引入的如“纳米”、“

主页”等科技用语,由英语直接或间接译介而来的外来语已成为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语中以汉语为词源的外来语则相形

见绌,虽有“kongfu”、“taiji”

等此类词语,但与意识形态直接相关的外来词汇却少之又少,西方通过外来汉语词汇的译介而受到的中国文化,尤其是意识形态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而在中国来自西方此种形式的文化冲击则是巨大的。以五四时期为例,中国在引入西方启蒙话语的同时,实际上也接受了西方的启蒙思想。因此这正如列文森在《佛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里所说的那样:“

西方可能带给中国的,是改变了它的语言;而中国对西方所做的,则是扩大它的词汇。”

[2](53)

其次,中国译介的英美作品数量也大大超过了英美译介的中国作品。中国自晚清以来,除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期外,一直积极地译介英美作品,其中还出现了几次高潮。19世纪后期,民国时代和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中国对英美作品的翻译占所有外国作品翻译的一半以上。反观英美国家,只有为数不多的汉学家投身于中国作品的译介,而且作品大多是中国儒道经典哲学著作及古代诗词。

三、正视中西文化互动的不平衡

综上所述,在中英语境下的中英互译活动中,中西文化互动呈现总体上的不平衡现象,英美语境下的英译汉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带有第一世界对第三世界的后殖民主义倾向。怎样面对中西文化互动的不平衡,如何应对成为了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我们不能对这种不平衡现象视而不见,不能简单地认为这只是当今全球一体化的产物,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我们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抱着珍视自身文化的情怀,形成一种固守本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民族主义。

既然我们应用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那么我们就要了解“后殖民主义”,弄清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后殖民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出场语境。这对我们正确对待中西文化互动意义重大。

后殖民主义理论开始于20世纪40—60年代,“

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和福柯的话语理论为基础,旨在解构西方霸权的文本系统,揭示隐含于西方历史知识中的权利结构”。(p186,赵稀方)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以色列学者萨义德从批评英国康德拉的小说《黑暗的中心》入手,分析西方学术理论体系及

美学表达规范,指出西方文化中有一种“东方主义”,[3](7)即强烈的西方优越感,把东方固定于落后、

低劣、怪诞的模式中,置于从属于西方的地位,这实际上是一种霸权主义心态。

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得到了来自前殖民地国家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学者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指导,回顾和反思本土文化在西方霸权主义文化统治下的历

史与现状,并以此为武器与西方的文化帝国主义作斗争。

中国对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了解首先是从上世纪80、90年代之交引入中国的德里克?詹姆逊的“第三世界文化理论”开始的。此后的几年里随之出版了有关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翻译介绍,直至

1999年,在中国才出现了《

东方主义》的全译本[5](186)从该理论在中国的译介过程可看到,中国读者是通过詹姆逊、

从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对立的角度认识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然而,作为一位左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詹姆逊的“第三世界理论”虽

(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山东青岛

266109)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看中英互译中的中西文化交流

○文化艺术研究19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