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理化学期中测试卷答案

物理化学期中测试卷答案

物理化学期中测试卷答案
物理化学期中测试卷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期中练习卷答案

科目: 物理化学(公共)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 定容 ; 不做其它功 ; 封闭体系 。 2.W = 0;Q = 0;△U = 0;△H = 0。 3.ΔU = 0 J ;ΔH = 0 J ;ΔS = 38.29 J·K -1; ΔG = -11488 J 4. μ1 = μ2 > μ3___。 5. △U < 0;ΔS < 0;W = 0。 6. △H = 17610 J 。 7. △f H m θ(CO,g) = -110.51kJ·mol -1 。 8. 186g ·mol -1 。 9. < 10. 298K ,105Pa 的纯H 2(g)的理想气体状态 。

11. ln B

B B

C RT C

θθ

μμ=+ ;温度为T ,压力为P θ时,C B =1mol·dm 3且仍然符合Henry 定律的状态 。 12. 各相的温度压力必须相等;每一个组分在所有相中的化学势必须相等 。 13. 饱和蒸汽压降低 、 沸点升高 、 凝固点降低 和 产生渗透压 。

14. 4 ; 3 ; 2 。 15. Pco 2/P θ ; 16. 1/ 8 倍。 17. 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的差值; 慢 。 18. < 。 19. 3 , 1.5 。 20. 增大 , 减小 。 21. 0.1 , 0.255 。 22. 正 , 负 。 23. = 。 24. 相同 , 不相同 。 25. : 132Λ+Λ-Λ 。

26.OH-。27.指示剂。28.正极,负极。29.S·m-1 。30.临界胶束浓度;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31.正;NaCl > Na2SO 4 > Na3 PO4。

32.P凸> P平> P凹、。33.水包油,油包水,O/W ,W/O 。34.8.72×10-6 J ,8.72×10-6 J 。35.△P2 = 2△P1。

36.布朗运动、扩散、沉降和沉降平衡,

热运动着的分散介质对溶胶粒子撞击产生的合力不为零。

37.液体部,与液体的表面相切使液体表面收缩的方向;互相垂直。38.大于。39.Ag+,正,正。

三.判断题

四.简答题

1. 答:不对。理想气体单纯变化过程,其能、焓仅是温度的函数,但过程有相变及化学变化

时,伴随有相变焓、反应焓,此时体系的能和焓也随之变化。

2. 解:-5℃、101.325kPa苯(l) -5℃、101.325kPa苯(s)

↓ ↑

-5℃、2.67kPa苯(l) -5℃、2.28kPa苯(s)

↓ ↑

-5℃、2.67kPa苯(g) -5℃、2.28kPa苯(g)

3.答(1)对纯物质,C = 1;且在熔点温度下液、固两相平衡,所以P = 2

f = C – P + 1 = 1 – 2 + 1 =0 。

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熔点只能有唯一的定值。

(2)此体系 C = 2(NaCl , H2O), P = 2(固体NaCl,水溶液)。根据相律,当温度和压力恒定时, f = C – P + 0 = 2 – 2 = 0。

说明NaCl在水中的饱和浓度是一定值。

4.

5.答:(1)①相区是固态红磷的单相区;②相区是气态磷的单相区;③相区是液态磷的单相区、④相区是固态黑磷的单相区。四个区域的 C = 1,P = 1,因此f = 2。

(2)OA 线是固态红磷与气态磷的两相平衡线;OB 线是液态磷和气态磷的两相平衡线; OO′线是固态红磷与液态磷的两相平衡线;O′C 线是固态黑磷与液态磷的两相平衡线;O′D 线是固态红磷与固态黑磷的两相平衡线。在五条线上,f = 1。

(3)OO′和O′C 分别是红磷和黑磷的熔点曲线,由于其0dP dT ,因此熔点随压力的增加而

增大。

6. 答:水和玻璃润湿,在毛细管中形成凹液面,等高处的管液体所受到的压力 P r 比管外 液体 P 0 小 ,△P 指向液体外部,导致液体由压强高的地方向压强低的地方流动,使管液 体上升,上升的高度与外压差(即附加压力)有关。而汞和玻璃不润湿,在毛细管中形成 凸液面,情况正好相反,所以管中汞面会下降,下降的高度也附加压力△P 有关。

7.答; 若液体能润湿毛细管壁,则管液面呈凹面,由开尔文公式可知,凹面液体上方的蒸气压小于平面液体蒸气压。在指定温度下,当蒸气的压力小于平面液体蒸气压而大于毛细管凹面的蒸气压时,该蒸气虽然对平面液体未达饱和,但对管凹面液体已呈过饱和,此蒸气就会在毛细管凝聚成液体,这种现象即为毛细管凝聚。

例子如:土壤中的毛细管有保持水分的作用,水泥地面因有毛细管凝聚水而在冬天容易冻裂,需要采取防寒措施等等。

8.答:使溶胶能相对稳定存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扩散双电层的存在,使胶粒相互排斥,不易聚结变大。其次,溶胶具有激烈的布朗运动,可克服重力对胶粒的作用。最后,溶剂化作用,使其表面有一层溶剂化膜,对胶粒起保护作用,可阻止胶粒聚结变大。

9.答:相同之处:

1).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均在10-7 ~10-9 m 围 2).分散相粒子的相对粒子质量皆不均一,且显一定分布,都是多级分散体系 3).扩散速度缓慢 4).不能透过半透膜

不同之处:高分子溶液是热力学稳定体系,不需稳定剂,溶胶则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需要稳定剂;高分子溶液是均相体系,体系服从相律,溶胶则是多相体系,体系不服从相律;高分子溶液对电解质不很敏感,Tyndall 弱 ,溶胶则是对电解质非常敏感,Tyndall 强;高分子溶液黏度大,溶胶则黏度小。

10.答:不对。因为水滴越小,其饱和蒸气压越大。若天空中的小水滴要起变化,一定是小

水滴进行蒸发,水蒸汽凝结在大水滴上。

11. 答(1) 正溶胶 ; (2) 40×10-3 mol·L -1

五. 计算题

1. 解: (1) △U = 0 △H = 0

kJ P P nRT W 705.510

10ln 298314.81ln 54

12-=??==

Q = -W = 5.705 kJ 114.19298

5705-?===

?K J T Q S R (2)KJ T nC H Q m P P 559.1)298223(314.85.21,-=-???=?=?= )298223(314.81-??-=?-=?-=?-=T nR V P V P W e = 623.6 J

J W Q U P 4.9356.6231559-=+-=+=?

112,03.6298

223

ln 314.85.21ln

-?-=???==?K J T T nC S m P

2.解:1mol, 300K, 101kPa ,V 1 △U 1 △H 1 Q 1 W 1 1mol, 300K, V 2 , P 2

△U 2 △H 2 Q 2 W 2 1mol,370K,1010kPa, V 2

V 1 = 8.314×300/(101×103)=24.7 dm 3 V 2 = 8.314×370/(1010×103)= 3.05 dm 3 P 2 = 8.314×300/(3.05×10-3) = 817.8 kPa △U 1 = 0 △H 1 = 0

W 1 = -P 2(V 2-V 1) = -817.8×103×(3.05-24.7)×10-3 = 17.71 kJ Q 1 = -W 1 = -17.71 kJ W 2 = 0

△U 2 = Q 2 = C v,m (T 2-T 1) = 2.5×8.314×(370-300) = 1.45 kJ △H 2 = (2.5R+R) (T 2-T 1) = 3.5×8.314×(370-300) = 2.04 kJ

整个过程:△U = △U 1 + △U 2 = 1.45 kJ △H = △H 1 + △H 2 = 2.04 kJ Q = Q 1 + Q 2 = -16.26 kJ W = W 1 + W 2 = 17.71 KJ

3. 解:设计如下过程:

H 2(g) + 0.5O 2(g) H 2O(g) 800K 、P θ 800K

(1)

(5) H 22(g) (2 ) H 2O(l ) (3 ) H 2O(l ) (4 ) H 2O(g) 298K 、P θ 298K 、P θ 373K 、P θ 373K 、P θ

22298

298

1

1p,m,()

p,m,O ()800

800

(C

0.5C (29.070.536.16)23.67H g g H dT dT kJ mol

-?=

+=

+?=-???

△r H m, 2 = –285.84 kJ·mol -1

2373

373

1

3p,m,H ()

298

298

C

75.26 5.64O l H dT dT kJ mol

-?=

=

=???

△H 4 = 40.65 kJ·mol -1

2800

800

1

5p,m,()

373

373

C

33.2614.20H O g H dT dT kJ mol

-?=

=

=???

△r H m = △H 1 + △r H m,2 + △H 3 +△H 4 + △H 5 = – 249.02 kJ·mol -1

4. 解 设计可逆变化途径( 1mol) :

H 2O(l , 373K, 101.3kPa) Q 、W 、△U 、△H 、△S 、△G H 2O(g ,373K, 0.5×101.3kPa)

① ②

H 2O(g , 373K, 101.3kPa) 由于外压 P e = 0 W = 0

1240.66040.66H H H kJ ?=?+?=+=

1211111[()]0()g l g U U U H PV H P V V H PV H nRT ?=?+?=?-?+=?--≈?-=?-

340.668.3143731037.56kJ -=-??=

Q = △U = 37.56 kJ

1112101.340660ln 8.314ln 2114.83730.5101.3373H S S S nR J K -??=?+?=+=+=??

120.5101.5

0ln

8.314373ln 0.5 2.15101.3

G G G nRT kJ ??=?+?=+=?=-

用熵函数做判据判断过程的方向 3

137.5610100.7373

Q S J K T -??=-=-=-?体系环境

环境

1114.8(100.7)14.10S S S J K ?=?+?=+-=?>孤立体系环境 因此,上述相变过程是自发过程。

5.解:(1) 设固态苯的饱和蒸汽压为 P s * ,液态苯的饱和蒸汽压为 P l *

*,2

*,112

11ln ()vap m l l H P P R T T ?=

- 即 *,2

3417011ln ()10.0218.314293303l P =- 所以,在303K 时,液态苯的饱和蒸汽压为 P l *(303K )= 15.921kPa

(2) *,2*,1

12

11ln

()s sub m s P H P R T T ?=

- 即 12.30311

ln ()3.278.314273293sub m H ?=-

所以, 1

44.06sub m H kJ mol -?=?

(3) 1

44.0634.179.89melt m sub m vap m H H H kJ mol -?≈?-?=-=?

6. 解:(1) 132()()370.42(300.37)70.05r m f m f m G G SO G SO kJ mol θθθ

-?=?-?=---=-?

70050

ln 28.27368.314298

r m p G K RT

θ

θ?=-

==? 121.9010P K θ=?

(2) 22O O n RT P V

=

22

SO SO n RT P V

=

33

SO SO n RT P V

=

3

3222265/21/211/241/22

210110()()0.071

()210(8)8.314298()SO SO P SO O SO O P n VP P Q P P n n RT P P θθθθ

--??====??? 因为 P P K Q θ

> 所以 0r m G θ?< ,上述反应能自发进行。

7. 解:(1) ?r H m θ = 0 +(-287)- (-375) = 88 kJ·mol -1 ?r S m θ = 311.8 + 223.07 - 364.6 = 170.27 J·mol -1·K -1

?r G m θ = ?r H m θ - T ?r S m θ = 88000 - 298 × 170.27 = 37.260 kJ·mol -1 K θ (298K) = exp(-?r G m θ/RT )= exp [-37260/(8.3145×298) ] = 2.94×10-7

(2) 反应的 ?r H m ( 473K) = ?r H m θ( 298K)

)473

12981(314.8880001094.2)473(ln 7-=?-K K θ

150.0)473(=K K θ

(3) PCl 5 (g) = PCl 3(g) + Cl 2(g)

平衡 n B 1-α α α ∑n =1+α

平衡 P B /P θ α

α+-1)

1(2

αα+12 αα+12

150.012)

1()1(2)12()473(222

=-=+-+=ααααααθK K 解得: α = 0.264

8.解 (1)根据k 的单位可知,这是一个二级反应。

(2) 113600/6.1746410009136.0100.4)600(---??=?=s mol dm e K k s kC t A 6.10941

.0009136.01

10,2/1=?==

(3) 根据 RT

E a Ae

k /-= 得 T

RT

E A 6.17464-=-

E a = 17464.6×8.314 = 145.2 kJ·mol -1

(4) 推导: D P C k dt

dC 3= ---------- (Ⅰ)

根据稳定态近似:由 0211=--=-B A B A B C C k C k C k dt dC 得 A A B C k k C k C 211+=-

032=-=D B A D C k C C k dt dC 得 )

(21322132A A

B A D

C k k k C k k C C k k C +=

=- 由于 k -1 >> k 2 , 所以 k -1 >> k 2C A 则 k -1 + k 2C A ≈k -1

所以 1

32

21-=k k C k k C A D ----------- (Ⅱ)

将 (Ⅱ) 式代入 (Ⅰ) 式得 221

213A

A D P kC C k k k C k dt

dC ===- 推毕。 (5) 总反应的反应速率 22P A B dC r k C C dt == --------- (Ⅲ)

由于反应①快速达到平衡,所以 11A B k C k C -= ,

即 1

1

B A k

C C k -=

---- (Ⅳ) 将(Ⅳ)式代入(Ⅲ)式得: 22121

P A A

dC k k C kC dt k -== 推毕

9.解.(1) 411

12ln 20.693 6.93101000

k s t --===?

,41,0

ln 6.93102000 1.3863A t A C k t C -=-=-??=-

所以

,,0

0.2525%A t A C C ==

(2) 212,0

1A k t C =

且 122,,0,012,0121111(1)()A t A A A t t t k t C C C t C t +=+=+=

所以 12.,0121000133.3%200010003

A t A t C C t t ====++

(3) ,0,,00,012

2A A t A A C C C k t C t t =-=-

所以

,,0

122000*********

A t A C t C t =-

=-=? 说明A ,B 物质已全部反应完全。

10. 解: k (650K) = 0.693 / 363 = 0.00191 min -1 (723)21757011

ln

() 3.88(653)8.314653723

k K k K =-=

k (723K) = 48.43 × 0.00191 = 0.0925 min -1

㏑0.25 = -0.0925 × t t = 15 min

11. 解:(1)

HAc KCl

KCl HAc

R R κκ= 3211.28923.78

3.221102.41439

4.2

HAc

KCl KCl

HAc HAc

HAc HAc

R s m mol C C R κκ--?Λ=

=

=

=????

3

,, 3.221100.0820.03907

m HAc m HAc

α-∞Λ?=

==Λ

22

50.0024140.082 1.78810(1)10.082

C K C θθ

αα-?===?--

12. 解: (1) κKCl = Λm,KCl × C KCl = R 1A

l

A

l

= R ×Λm ∞,KCl × C KCl = 100 ×1.383×10-2 × 0.02 × 103 = 27.66 m -1 (2) κAgCl =κAgCl(溶液) -κH2O = (R 1)AgCl A l - (R 1)H2O A

l

= (1020001- 220000

1 ) × 27.66 = 0. 0001455 S·m -1 (3) C AgCl = κAgCl /Λm ∞,AgCl = 0.0001455 ÷1.268×10-

2 = 1.147 × 10-2 mol·m -3

= 1.147 × 10-5 mol·L -1

13. 解: κ(CaF 2) = 3.86×10-3 - 1.5×10-4 = 0.00371 S·m -1 Λm ∞(CaF 2) =Λm ∞(CaCl 2) + 2Λm ∞(NaF) - 2Λm ∞(NaCl)

= 0.02334 + 2 × 0.00902 -2 × 0.01089 = 0.0196 s·m 2·mol -1 C (CaF 2)= κ(CaF 2)/Λm ∞(CaF 2)

= 0.00371 / 0.0196 = 0.189 mol·m -3 = 0.000189 mol·L -1

C ( Ca 2+) = 0.000189 mol·L -1 , C ( F -

) = 2 ×0.000189 = 0.000378 mol·L -1

22211(

)0.0001890.000378 2.710Ca F sp C C K C C θ

θ

θ

+--=

?=?=?

14. 解:(1) 正极反应: Hg 2Cl 2(s) + 2e → 2Hg(l ) + 2Cl -

负极反应: H 2 → 2H + +2 e

电池反应: Hg 2Cl 2(s) + H 2 → 2Hg(l ) + 2HCl (2) 293K 时电池的电动势

E = 0.0694 + 1.881?10-3 ?293 - 2.9?10-6 ×2932 = 0.3716 V 3641(

) 1.881102 2.910293 1.81610P E

V K T

----?=?-???=??? ?r G m = -nFE = - 2 ? 96500?0.3716 = -71718.8 J = -71.72 kJ·mol -1 411()296485 1.8161035.04r m P E S nF J K mol T -??==???=???

?r H m =?r G m +T ?r S m = -71.72 + 293?35.05×10-3 = 61.45 kJ·mol -1 Q R = T ?r S m = 293 ? 35.05 = 10270 J·mol -1 = 10.27 kJ·mol -1

15.解:(1) 电池反应: Zn (s) + Hg 2Cl 2 (s) ==== ZnCl 2 ( b) + 2Hg (l)

(2) 2,13111,1ln ln()22n z Cl b RT RT E E a E F F b

θθ

θγ±±=-

=- 2,23222,2ln ln()22n z Cl b RT RT E E a E F F b

θθ

θγ±±=-=-

,1211,22

2()ln

ln 3E E F b RT b γγ±±-=- 711.0918.3207.300500.025148

.0ln

298314.83)10085.122437.1(964852-=-=-??-??=

所以 491.02

,1,=±±γγ

(3) 2211

(0.00520.00521)0.0152

I mol kg -=

?+??=?

lg 0.50920.1111γ±=-??=-

0.774γ±=

0.005

0.7740.006141

b a b θγ±±±==?=

337

()0.00614 2.3110a a -±===?

(4) 278.314298ln 1.22437ln(2.3110) 1.032296485

n z Cl RT E E a V F θ-?=+

=+?=?

16.解:(1) 电池符号表达式为: Pt | H 2 ( P θ ) | HI ( a = 1) | I 2 (s) | Pt

(2) 化学反应式为: H 2( p θ ) + I 2 ( s ) ==== 2HI ( a = 1 )

?r G m θ = 2?f G m θ (H +)+2?f G m θ (I -

)- ?f G m θ (H 2,g)-?f G m θ (I 2,s)

= 0 + 2×(-51.67)-0-0 =-103.34 kJ/mol

318exp(/)exp[103.3410/(8.314298)] 1.310r m K G RT θθ=-?=??=?

E = E θ = -?r G m θ/2

F = 0.5355 V

(3) 若电池反应写为: 0.5H 2 ( P θ )+0.5I 2 ( s ) = HI ( a = 1 ) ?r G m θ =-103.34÷2 = -51.67 kJ.mol -1

91.1410K θ=?

E = E θ = 0.5355 V

17.解: 在 3.085kPa 下,由Langmuir 吸附等温式得:

111

1m bP bP ΓΓ=

+ ---------- (1)

在 10.327kPa 下,由Langmuir 吸附等温式得:

1

2

22

1m bP bP ΓΓ=

+ ---------- (2)

解方程(1)和(2)得:

11221

12210.0481()p p b Pa p p -Γ-Γ=

=Γ-Γ 3111

1(1)39.33m cm g bp -Γ=+Γ=?

18.解:(1)根据开尔文公式:

(2)

)1

(2ln

*

*r

RT M P P r ρσ=

P P P r ?+=0*

Pa

r P r

219125101089.5210132521013256

2

*

=??-+=+=--σ)

1

3731(314.840500101325219125ln

r

T -=2191254050011ln ()1013258.314373r

T =-Pa

P P r r 101252000713.0)101(4.958373314.810181089.52101325ln *

632*

=?-=-??????=---

396r T K = 19.解:

A dc

d -=σ

RT

AC dC d RT C T =-

=Γ)(σ 所以 AC = ΓRT

σ = σ0 – AC = σ0 – ΓRT = 0.0718 - 4.33×10-6 ×8.314 ×298 = 0.061 N· m -1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1页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2页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1)(时间120分钟) 一、单 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 A 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 B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 C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 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2、在一个绝热刚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 A Q > 0,W > 0,?U > 0 B Q = 0,W = 0,?U < 0 C Q = 0,W = 0,?U = 0 D Q < 0,W > 0,?U < 0 3、一种实际气体,其状态方程为PVm=RT+αP (α<0),该气体经节流膨胀后,温度将( ) A 、升高 B 、下降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4、在隔离体系中发生一个自发过程,则ΔG 应为( ) A. ΔG < 0 B. ΔG > 0 C. ΔG =0 D. 不能确定 5、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在恒外压下被压缩到终态,则体系与环境的熵变( ) A 、ΔS 体>0 ΔS 环>0 B 、ΔS 体<0 ΔS 环<0 C 、ΔS 体>0 ΔS 环<0 D 、ΔS 体>0 ΔS 环=0 6、下面哪组热力学性质的配分函数表达式与体系中粒子的可别与否 无关( ) (A ). S 、G 、F 、C V (B) U 、H 、P 、C V (C) G 、F 、H 、U (D) S 、U 、H 、G 7、在N 个独立可别粒子组成体系中,最可几分布的微观状态数t m 与配分函数q 之间的关系为 ( ) (A) t m = 1/N ! ·q N (B) t m = 1/N ! ·q N ·e U /kT (C) t m = q N ·e U /kT (D) t m = N ! q N ·e U /kT 8、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稀溶液,溶液的沸点会( )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可能升高或降低 9、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 ) A 、天气太热 B 、很少下雨 C 、水分倒流 D 、肥料不足 10、在恒温密封容器中有A 、B 两杯稀盐水溶液,盐的浓度分别为c A 和c B (c A > c B ),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 ) (A) A 杯盐的浓度降低,B 杯盐的浓度增加 ; (B) A 杯液体量减少,B 杯液体量增加 ; (C) A 杯盐的浓度增加,B 杯盐的浓度降低 ; (D) A 、B 两杯中盐的浓度会同时增大 。 11、298K 、101.325kPa 下,将50ml 与100ml 浓度均为1mol·dm -3 萘的苯溶液混合,混合液的化学势μ为:( ) (A) μ = μ1 + μ2 ; (B) μ = μ1 + 2μ2 ; (C) μ = μ1 = μ2 ; (D) μ = ?μ1 + ?μ2 。 12、硫酸与水可组成三种化合物:H 2SO 4·H 2O (s )、H 2SO 4·2H 2O (s )、H 2SO 4·4H 2O (s ),在P θ 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合物最多有几种(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13、A 与B 可以构成2种稳定化合物与1种不稳定化合物,那么A 与B 的体系 可以形成几种低共熔混合物( ) A 、5种 B 、4种 C 、3种 D 、2种 14、对反应CO(g)+H 2O(g)=H 2(g)+CO 2(g) ( ) (A) K p $=1 (B) K p $=K c (C) K p $>K c (D) K p $ <K c 15、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 PCl 5(g)在某种条件下的解离度为α,改变下列条件, 何者可使α增大?(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得 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四川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B卷)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代码:(Ⅰ)—1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任课教师:李泽荣、何玉萼适用专业:化学、应化、材化专业印数:200份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卷3页,本页为第1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16K纸打印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卷3页,本页为第2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16K纸打印 2200 2400 2300 t/℃ a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卷3页,本页为第3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16K纸打印 2010级物理化学(Ⅰ)-1期末考试题B卷答案

一、选择题(12分,每题2分) 1、B 2、A 3、B 4、C 5、C 6、D 二、填空题(20分,每空2分) 1、> ;> ;> ;= 2、 3、 ; 4、1 ;2 5、y A >0,B x >x A ;纯A ;纯B 6、- 三、(16分) 解:33.3kJ R P vap m Q Q H n H ==?=?= 4分 kJ 2.32.383324.81)(=??==≈?=nRT pV V p W g R 2分 kJ 1.302.33.33=-=+=?W Q U 2分 1-3vap K J 9.862 .383103.33?=?=?==?b m R T H T Q S 体 2分 -186.9J K R Q Q S T T ?==-=-?环环 2分 0R R G H T S Q Q ?=?-?=-= 2分 kJ 2.3-=-=-?=?-?=?R R W Q U S T U F 2分 四、(12分) 解: ∵ A A B B P x P x P ** +=总 ∴ 13 78.844 A B P P **+= 6分 1182.722 A B P P **+= 联立求解得 kPa P A 5.90=* 6分 kPa P B 9.74=* 五、(20分) 解:1.(7分) 2.

物理化学单元测试

物理化学单元测试(第四﹑五﹑六章) 一、选择题 1.二元溶液,B组分的Henry系数等于同温度纯B的蒸汽压。按Raoult定律定义活度系数( ) (A)g A > g B(B)g A = g B = 1 (C)g B > g A(D)g A1g B1 1 2.两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p*A,p*B ,它们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液相组成为x,气相组成为y,若 p*A > p*B , 则:( ) (A) y A > x A(B) y A > y B(C) x A > y A(D) y B > y A 4.已知373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133.24kPa,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为66.62kPa。设A和B形成理想溶液,当溶液中A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时,在气相中A的物质的分数为:( ) (A) 1 (B) 1/2 (C) 2/3 (D) 1/3 5.298K时,HCl(g,Mr=3 6.5)溶解在甲苯中的亨利常数为245kPa·kg·mol-1,当HCl(g)在甲苯溶液中的浓度达2%时,HCl(g)的平衡压力为: ( ) (A) 138kPa (B) 11.99kPa (C) 4.9kPa (D) 49kPa 11. 298K,p? 下,苯和甲苯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第一份溶液体积为2dm3,苯的物质的量为0.25,苯的化学势为μ1,第二份溶液的体积为1dm3,苯的物质的量为0.5,化学势为μ2,则 ( ) (A)μ1 > μ2 (B)μ1 < μ2(C)μ1 = μ2 (D) 不确定   15.已知水在正常冰点时的摩尔熔化热D fus H m? =6025J·mol-1,某水溶液的凝固点为258.15K, 该溶液的浓度x B为: ( ) (A) 0.8571 (B) 0.1429 (C) 0.9353 (D) 0.0647 16.已知H2O(l)在正常沸点时的气化热为40.67kJ·mol-1,某挥发性物质B溶于H2O(l)后,其沸点升高10K,则该物质B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 ) (A) 0.290 (B) 0.710 (C) 0.530 (D) 0.467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0.001 mol ·kg -1 K 3[Fe(CN) 6] 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 6.0×10-3 mol ·kg -1 (B) 5.0×10-3 mol ·kg -1 (C) 4.5×10-3 mol ·kg -1 (D) 3.0×10-3 mol ·kg -1 2、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 ) (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3、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 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γ ±,2 4、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 ( ) (A) 金属的表面性质 (B)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C)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D)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 5、金属活性排在H 2之前的金属离子,如Na + 能优先H +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 ) (A) φθ(Na +/ Na) < φ θ(H +/ H 2) (B) η (Na) < η (H 2) (C) φ (Na +/ Na) < φ (H +/ H 2) (D) H 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 (Na +/Na) > φ (H +/H 2) 6、已知Λ ()K O H m 291,2∞=4.89×10-2-1 2 mol m S ??,此时(291K)纯水中的m (H +) =m (OH -) =7.8×10-8 mol ·kg -1 ,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 ) (A)3.81×10-9 S ·m -1 (B )3.81×10-6 S ·m -1 (C)7.63×10-9 S ·m -1 (D )7.63×10-6 S ·m -1 7、基元反应体系aA + dD → g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d[A]/dt = k A [A]a [D]d ; (B) -d[D]/dt = k D [A]a [D]d ; (C) d[G]/dt = k G [G]g ; (D) d[G]/dt = k G [A]a [D]d 。 8、某反应速率常数k = 2.31 × 10-2mol -1·dm 3·s -1,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 ·dm -3,则其反应半衰期为: ( ) (A) 43.29 s ; (B) 15 s ; (C) 30 s ; (D) 21.65 s 。 9、反应A + B → C + D 的速率方程为r = k[A][B] ,则反应:( ) (A) 是二分子反应 ; (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 ; (C) 不是二分子反应 ; (D) 是对A 、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 10、有关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分子组实际经历途径中每个状态的能量都是最低 ; (B) 势能垒是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之差 ; (C) 活化络合物在马鞍点的能量最高 ; (D) 反应分子组越过马鞍点后可能返回始态 。 11、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吸附一般是什么形式:( ) (A) 形成表面化合物 ; (B) 化学吸附 ; (C) 液化 ; (D) 物理吸附 。

大学物理化学下_期末考试试卷

,反应 1 的关系为 212 = 1212121 2

A

?C2H2(g) + H2(g)是一级反应,在1073.2 K时,反应经10 h有三. 乙烯热分解反应:C2H4(g)?→ 转化率为50%的乙烯分解。已知上述反应的活化能为250.8 kJ?mol-1。欲使10 s内有转化率为60%的乙烯分解,问温度应控制在多少?(12分) 四.镉-甘汞电池反应式为Cd+ Hg2Cl2(s) === Cd2++2Cl-+2Hg,如果各物质均处在标准状态下,其原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式为: E/ V = 0.67-1.02×10-4(T/K-298) -2.4×10-6(T/K-298)2 (1)写出原电池简式; (2)计算上述电池反应在40℃时的?r G,?r H和?r S各为多少?(12分) 五.反应C2H6+ H2?→ ?2CH4 的反应机理如下: C2H62CH3·; CH3·+ H2k1 ?CH4 + H·; ?→ H·+ C2H6k2 ?→ ?CH4+CH3·。 设第一个反应为快速平衡,平衡常数为K;设H·处于稳定态,试建立CH4生成速率的动力学方程式。 (12分) 六. 电池Zn|ZnCl2(b=0.555 mol·kg-1)|AgCl(s)|Ag,测得25℃时电动势E=1.015V。已知:E(Zn2+|Zn) =-0.763V,E(Cl-|AgCl|Ag) = 0.2223 V。 (1)写出电池反应(得失电子数为2); (2)求上述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3)求溶液ZnCl2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系数)γ±。 (12分)

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用纸 |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下)— ( A 卷) 一. 选择题答案 : (12分,每题2分) BACDBC 二. 填空题答案 : (40分,每空2分) 1. 0.9 mol ·kg - 1 2. 变大 变小 3. 小 小 4. (γ + 2·γ - 3)15 10815 (γ + 2 ·γ -3) 15(m /b ) 5. > 6. {[Al(OH)3]m n OH -·(n -x )Na +}x -·x Na + 负 7. mol 1-α·dm 3(α-1)·s -1 11y c t m c t k m c d d d d Y A A A =-=?α 8. < < < 9. 散射 大于 10. e r v t ln ln ln ln ln q q q q q +++= 或=q e r v t q q q q 11. 1 12. △p =4γ / r 三. 解:反应为一级,则 k T (.).../1073206930693 1000693121K h h = ==- =1.925×10-5 s -1 (2分) k T t x ()ln =-11 1A =1s 0916.060.011ln s 101-=?? ? ??- (3分) 由阿仑尼乌斯方程: ()()ln ..k T k E R T a 10732110732 1K K ??????? ?=-?? ??? (3分) 代入k (1073.2K),k (T )及E =250.8×103 J ?mol -1 得: T =1535.9 K (4分) 四. 解: (1)Cd ?Cd 2+(a =1) ?? Cl -(a =1) ?Hg 2Cl 2(s)?Hg(l) (3分)

物理化学测验题(表面)

物理化学测验题(六) 一、选择题。在题后括号,填上正确答案代号。 1、接触角是指: (1)g/l界面经过液体至l/s界面间的夹角; (2)l/g界面经过气相至g/s界面间的夹角; (3)g/s界面经过固相至s/l界面间的夹角; (4)l/g界面经过气相和固相至s/l界面间的夹角; 2、朗缪尔公式克描述为:( )。 (1)五类吸附等温线; (2)三类吸附等温线; (3)两类吸附等温线; (4)化学吸附等温线。 3、化学吸附的吸附力是:( )。 (1)化学键力;(2)德华力; (3)库仑力。 4、温度与表面力的关系是: ( )。 (1)温度升高表面力降低; (2)温度升高表面力增加; (3)温度对表面力没有影响; (4)不能确定。 5、液体表面分子所受合力的方向总是:( ),液体表面力的方向总是:( )。 (1)沿液体表面的法线方向,指向液体部; (2)沿液体表面的法线方向,指向气相; (3)沿液体的切线方向; (4)无确定的方向。 6、下列各式中,不属于纯液体表面力的定义式的是: ( ); (1)p T A G ,??? ????; (2) p T A H ,??? ???? ; (3) V T A F ,? ?? ???? 。 7、气体在固体表面上吸附的吸附等温线可分为:( )。 (1)两类; (2)三类; (3)四类; (4)五类。 8、今有一球形肥皂泡,半径为r ,肥皂水溶液的表面力为σ,则肥皂泡附加压力是:( )。 (1)r p σ2=? ;(2)r p 2σ =?;(3)r p σ 4=?。 9、若某液体能在某固体表面铺展,则铺展系数?一定:( )。 (1)< 0; (2)> 0;(3)= 0。 10、等温等压条件下的润湿过程是:( )。 (1)表面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过程; (2)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增加的过程;

物理化学下册期中试卷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2分×15=30分) 、-1,则其离子平均活 ·的 CaCl 水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因子γ 10.1mol kg 2± =0.219 度 a±是:( B)。 -4 ;( B)3.476-2-2-4 ( A )3.476 ×10×10 ;( C)6.964×10;( D) 6.964 ×10 。 2、在下列电池中,其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的活度 - a(Cl )无关的是:( D)。 (A )Zn|ZnCl2(aq) | Cl2(p)|Pt; (B) Zn|ZnCl2(aq) |KCl(aq) |AgCl|Ag; (C) Pt|H2(p1)|HCl(aq) |Cl2( p2)|Pt; (D)Ag|AgCl (s) |KCl(aq) |Cl2(p)|Pt。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B)。 (A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与温度无关; (D)因电解质溶液种类不同,有的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有的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 4、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的反应正好相反,则其充电时正极和负极、阴极和 阳极的关系为:( C)。 ( A )正负极不变,阴阳极不变;(B)正负极改变,阴阳极不变; ( C)正负极不变,阴阳极正好相反;(D)正负极改变,阴阳极正好相反。 5、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与其浓度的关系为:( A )。 (A )浓度增大,离子强度增强;( B)浓度增大,离子强度变弱; (C)浓度不影响离子强度;(D)随浓度变化,离子强度变化无规律。 6、无限稀释的 KCl 溶液中, Cl-离子的迁移数为 0.505,该溶液中 K +离子的迁 移数为: ( C )。 (A) 0.505 ; (B) 67.5; (C)0.495; (D) 64.3 -3-3 7、恒温下某电解质溶液浓度由0.1 mol dm·变为 0.2 mol dm·,其摩尔电导率:( A )。 (A )减小;( B)增大;(C)不变;(D)不能确定。 8、在温度 T时,若电池反应 ?Cu+?Cl 2===?Cu 2++Cl-的标准电池电动势为 E1,Cu + Cl2=== Cu2+ +2Cl-的标准电池电动势为 E2,则E1和 E2的关系为:( D )。(A) E1/ E2= 2;(B)E1/ E2= 1/2;(C)E1/ E2= 4;(D)E1/ E2= 1。 1

大学物理化学下_期末考试试卷..doc

B.表明了它是双分子反应 D.表明它为基元反应 衣泓理工槌考试试题纸(A 卷)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下)专业班级 备注:学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含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 %1. 选择题(12分,每题2分) 1. 如图:,在毛细管中装入水,如果在左端加热,毛细管中的水将() A. 保持不变 B.向左移动 C.来回移动 D.向右移动 2. 将2滴K 2[Fe(CN)4]水溶液滴入过量的CuCl 2水溶液中形成亚铁氤化铜正溶液,下列三种电解质聚沉值 最大的是 A. KBr B. K 2SO 4 C. K 4[Fe(CN)6] D. Na 3PO 4 1 H t 3. 298K 时,电池反应H 2(g)+- 02(g) ===H 2O(1)所对应的电池标准电动势& ,反应 2 2 &0⑴===2 H 2(g) + 02(g)所对应的电池标准电动势E : Ej e '和E 2e '的关系为 A. E?. = -2 Ep ' B ?E : =2 E? ' C. E 2° '= - E? ' D. ' 4. 在统计热力学中,若按组成子能否被分辨来对系统分类,那么 A. 气体与晶体均属定域子系统 B.气体与晶体均属离域子系统 C.气体属定域子系统,而晶体属离域子系统 D.气体属离域子系统,而晶体属定域子系统 5. 一定量纯理想气体等温变压时,在分子运动的各配分函数中与压力有关的是: A.电子运动的配分函数 B.平动配分函数 C.转动配分函数 D.振动配分函数 6. 对于任意给定的化学反应A + B — 2Y,则在动力学研究中:( ) A.表明它为二级反应 C.表明了反应物与产物分子间的计量关系

初中物理化学综合测试题

初中物理、化学综合测试(时量:100分钟) 物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A.大于100mm B.接近0mm C.小于50mm D.介于50mm和100mm之间 2、A、B、C三人各乘一部电梯,A看见楼房在上升,B看见A上升,A看见C静止不动,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A.A上升B.B下降,且比A下降得快 C.B下降,但比A下降得慢D.C下降,且比A下降得快 3、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8g/cm3、ρ乙=2g/cm3,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混合,假设混合前后体积不变,则混合液的密度为() A.5g/cm3B.3.2g/cm3C.1.6g/cm3D.2.4g/cm3 4、如图所示,物体A和B叠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1和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已知F 1>F2,则() A.物体A和物体B间一定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B.物体A一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C.物体B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等于F1+F2 D.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等于F1-F2 5、小明按右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 位置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L1和L2两 端的电压分别是() A.10V,2V B.8V,2V

C.2V,8V D.10V,8V 6、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中点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不变 D.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不变 7、为测某电阻R的阻值,分别接成如图所示的甲、 乙两电路,在甲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 为4V和3.9mA,乙电路中两表示数分别为3V和 4mA,则待测电阻的值应为() A.比1000Ω略大一些B.比1000Ω略小一些 C.比750Ω略大一些D.比750Ω略小一些 8、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当通 电螺线管向左靠近条形磁铁时,条形磁铁仍保 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 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A.方向向左,逐渐增大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方向向右,逐渐增大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9、A、B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p A >p B,如果将A叠放在B的中央,则A对B的压强应是() 10、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0

期末试卷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A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考试方式: 闭卷 (开卷/闭卷) (卷面总分100分,占总成绩的 60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题分 10 20 8 10 10 10 20 12 核分人 得分 复查人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实际气体的0???? ????=-H T J P T μ,经节流膨胀后该气体的温度将 。 2、从熵的物理意义上看,它是量度系统 的函数。 3、稀溶液中溶剂A 的化学势 。 4、在ξ-G 曲线的最低点处m r G ? ,此点即为系统的平衡点。 5、一定温度下,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到渗透平衡时的自由度数等于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标准状态下,反应 C 2H 5OH (l )+ 3O 2(g) →2CO 2(g) + 3H 2O(g)的反应焓为 Δr H m Θ , ΔC p >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Δr H m Θ 是C 2H 5OH (l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B)Δr H m Θ 〈0 (C)Δr H m Θ=Δr Um 0 (D)Δr H m Θ 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2、当理想气体其温度由298K 升高到348K ,经(1)绝热过程和(2)等压过程,则两过 程的( ) (A)△H 1>△H 2 W 1W 2 (C)△H 1=△H 2 W 1W 2 3、对于理想气体的等温压缩过程,(1)Q =W (2)ΔU =ΔH (3)ΔS =0 (4)ΔS<0 (5)ΔS>0上述五个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1) (2) (B) (2) (4) (C) (1) (4) (D) (3) (5) 4、某过冷液体凝结成同温度的固体,则该过程中 ( ) (A) ΔS (环)<0 (B)ΔS (系)>0 (C)[ΔS (系)+ΔS (环)<0 (D)[ΔS (系)+ΔS (环)>0 5、已知水的两种状态A(373K ,101.3kPa ,g),B(373K ,101.3kPa ,l),则正确的 关系为( ) (A) μA =μB (B) μA >μB (C) μA <μB (D)两者不能比较 6、偏摩尔量集合公式∑== k 1 B B B n X X 的适用条件是 ( ) (A) 等温,等容各物质的量不变 (B) 等压,等熵各物质的浓度发生微小改变 (C) 等温,等容各物质的比例为定值 (D) 等温,等压各物质浓度不变 7、当产物的化学势之和等于反应物的化学势之和时,一定是 ( ) (A)Δr G m (ξ)<0 (B)(?G /?ξ)T ,p <0 (C)(?G /?ξ)T ,p >0 (D)(?G /?ξ)T ,p =0 8、放热反应 2NO(g)+O 2(g)→2NO 2(g) 达平衡后若分别采取以下措施⑴增加压力;⑵减小NO 2的分压;⑶增加O 2的分压;⑷升高温度;⑸加入催化剂,能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的是( ) (A) ⑴ ⑵ ⑶ (B) ⑷ ⑸ (C) ⑴ ⑶ ⑷ (D) ⑴ ⑷ ⑸ 9、已知纯A 和纯B 的饱和蒸气压p A *

0 ΔA>0 (B)ΔS>0 ΔA<0 (C)W<0 ΔG<0 (D)ΔH>0 ΔS<0 (E)ΔU>0 ΔG =0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准考证号和姓名必 须由考生本人填写 △△△△△△△ △△△△△△△ 该考场是 课混 考场。 混编考场代号: 考 座准 考 证 号 姓 名 ○ ○ ○ ○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 △△△△△△△ 准考证号、 姓名、 学 院和专业必须由考生 本人填写 △△△△△△△ △ △△△△△△ 场 代 号: △△△△△△△△△△△△△△ 座位序号由考生本人填写 位 序 号 △△△△△△△ △△△△△△△ 姓 名 学 号 ○ ○ ○ ○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学院 专业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选择题、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答案:D 2、关于热和功, 下面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间的界面上 (B) 只有在封闭系统发生的过程中, 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 (C) 功和热不是能量, 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 (D) 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中, 如果内能不变, 则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必互相抵消答案:B 、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 (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 (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答案:D。因焓是状态函数。、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答案:D。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Δ(pV)<0则ΔH<ΔU。、下列哪个封闭体系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 (A) 理想溶液 (B) 稀溶液 (C) 所有气体 (D) 理想气体答案:D 、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 (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 (C)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 (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答案:A。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dU=CvdT 及dUm=Cv,mdT适用的条件完整地说应当是() (A) 等容过程 (B)无化学反应和相变的等容过程 (C) 组成不变的均相系统的等容过程 (D) 无化学反应和相变且不做非体积功的任何等容过程及无反应和相变而且系统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非等容过程答案:D 、下列过程中, 系统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 (A)

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26分,每空2分) 1.已知水在25~100℃之间平均恒压摩尔热容为75.48 J·K -1·mol -1,则在101.3kPa 下,将1kg 水从25℃加热至100℃所需的热为 。 2.某一温度下,反应C(s) + O 2 (g) == CO 2 (g)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 1,反应 CO (g) + 1/2O 2 (g) == CO 2 ( g)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 2,则同样温度下反应 2C (s) + O 2 (g ) == 2CO (g) 的标准平衡常数K 3与K 1和K 2的关系是K 3=??????????。 3.450 ?C 时,将NH 3(g)与N 2(g)混合,由于NH 3(g)的分解,最终得到NH 3(g)、N 2(g)和H 2(g)平衡共存的系统,求该系统的组分数C = ,自由数F =______。 4.克劳修斯不等式的形式是 ;其大于号适用于 过程。 5.对组成不变的均相封闭系统,(?S /?p )T = ;对理想气体,(?S /?p )T = 。 6.Cd(s)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为:lg(p /Pa) =5693K /T -6.439,Cd(l)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为:lg(p /Pa) = 5218K /T -5.772,则Cd 的三相点的温度为 ,压力为_______Pa 。 7.如果在溶剂A 中加入少量非挥发性溶质B 组成溶液,溶液凝固时析出的固体A 中也溶解有B ,则该液态溶液的蒸气压将比纯A 液体的蒸气压_________,沸点 ,凝固点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 二、选择填空题(30分,每题2分) 1.反应PCl 5(g) == PCl 3(g) + Cl 2(g)在473 K 时的离解度为48.5%,而573 K 时的离解度为97 %,则可判断为 A.平衡常数K =2 B.两温度的平衡常数K 相等 C.反应是放热的 D.反应是吸热的 3.由A 及B 双组分构成的α和β两相系统,则在一定T ,p 下物质A 由α相自发向β相转移的条件为 A.β A A μμα > B.β A A μμα< C.βα μμA A = D. β αμμB A = 3.理想气体等温自由膨胀过程的 A.Q > 0 B.?U < 0 C.W < 0 D.?H = 0 4.对于只作膨胀功的封闭系统(?A /?T )V 的值是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不能确定 5.在温度为T 时,纯液体组分A 和B 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p A *和p B *,且p B *=3 p A *,若组分A 和B 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当气液两相平衡时,气相中组分A 和B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组分A 和B 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各应是 p ) = NH p p p ) = NO ) + p p

物理化学测验(溶液热力学)

物理化学测验(三) 一、选择题。在题后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代号 1、 一封闭系统,当状态从A 到B 发生变化时,经历两条任意的不同途径( 途径1,途径2 ),则下列四式中,( )是正确的。 ( 1 ) Q 1 = Q 2; ( 2 ) W 1 = W 2; ( 3 ) Q 1+W 1 = Q 2+W 2; ( 4 ) ?U 1 = ?U 2。 2、下列关于偏摩尔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 1 )只有广度质才有偏摩尔量; ( 2 )偏摩尔量是广度性质; ( 3 )纯物质的偏摩尔量就是其摩尔量。 3、下列关于化学势的定义错误的是:( )。 (1)B μ= ) B C (,,B c ≠???? ????n V T n U ; (2)B μ= ) B C (,,B c ≠???? ????n P T n G ; (3)B μ= ) B C (,,B c ≠???? ????n p T n A 。 4、 等压过程是指:( )。 ( 1 )系统的始态和终态压力相同的过程; ( 2 )系统对抗外压力恒定的过程; ( 3 )外压力时刻与系统压力相等的过程; ( 4 )外压力时刻与系统压力相等且等于常数的过程。 5、 一定温度下,某物质B 的摩尔蒸发焓为?vap H m ,摩尔升华焓为?sub H m 则在此温度下,该物质B 的摩尔凝固焓 ? 1S H m = ( )。 (?1S H m 中的l ,s 分别代表液态和固态。) (1)?vap H m + ?sub H m ; (2)-?vap H m + ?sub H m ; (3)?vap H m - ?sub H m ; (4)-?vap H m + ?sub H m 。 6、 已知环己烷、醋酸、萘、樟脑的(摩尔)凝固点降低系数k f 分别是20.2,9.3,6.9及39.7 K ·kg ·mol -1 。今有一未知物能在上述四种溶剂中溶解,欲测定该未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适宜的溶剂是:( )。 ( 1 ) 萘; ( 2 ) 樟脑; ( 3 ) 环己烷; ( 4 ) 醋酸 。 7、 苯在101 325 Pa 下的沸点是353.25 K , 沸点升高系数是2.57 K ·kg ·mol -1 则苯的气化 焓为:( )。 ( 1 ) 31.53 kJ ·mol -1 ; ( 2 ) 335 kg ·mol -1 ; ( 3 ) 7.42 kJ ·mol -1 。 (已知 C 6H 6的M r =78.11。) 8、 1 mol 理想气体经一等温可逆压缩过程,则:( )。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化学2014年期中考试试卷

化学系2011级化学/应用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期中测试 姓名学号分数 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统计热力学中根据粒子是否可分辨将体系分为体系和体 系;根据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体系分为体系和体系。2.在已知温度T下,某粒子的能级εj=2εi,简并度g i = 2g j,则εj和εi上分布的 粒子数之比为。 3.某理想气体X,其分子基态能级是非简并的,并定为能量的零点,而第一激 发态能级的能量为ε,简并度为3。若忽略更高能级时,则X的配分函数为。若ε=0.5kT,则第一激发态能级与基态能级的分子数之比为。 4.巳知CO和N2分子的质量相同,转动特征温度基本相等,若电子均处于非 简并的基态,且振动对熵的贡献可忽略,那么S m (CO) S m (N2)。(填入“>”,“<”或者“=”) 5.对于热力学函数U、S、G、H和A:(1)当考虑粒子可辨与不可辨时,哪些 函数会发生变化?;(2)当考虑分子运动的零点能时,哪些函数会发生变化?。 6.净重为8g的某物质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其半衰期为10天,则40天后 其净重为。 7.某复杂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间关系为:k=k2(k1/2k4)1/2, 则表观活化能E a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之间的关系为:。 8.碰撞理论中,反应阈能(E c)与实验活化能(E a)之间的关系为:。 9.链反应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和。 10.催化剂能加快反应,其根本原因在于。 11.增加浓液中的离子强度时,对以下反应的速率系数有何影响?填入“增大”, “减小”或者“不变”。 (1)Fe2++Co(C2O4)33-→Fe3++Co(C2O4)34- (2)蔗糖+OH-→转化糖 (3)S2O82-+3I-→I3-+2SO42-

(完整word版)太原理工大学期末试卷1_物理化学

考试类型: 太原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一) 试卷A 适用专业: 考试日期: 时间: 120 分钟 共 4 页 一、填空题(每小题 2分,共30分) 1.临界温度是气体能够液化的 ,超过此温度无论加多大压力均不能使气体液化。 2.压缩因子Z 的定义为Z = ,Z 的大小反映出 ; 对理想气体,在任何温度压力下,Z = 。 3.使一过程的?S = 0,应满足的条件是 。 4.25℃时,1 mol CH 3OH(l) 在等容条件下完全燃烧放热725.4 kJ ,则25℃时CH 3OH(l) 的标准 摩尔燃烧焓 ?c H = 。 5.25℃时水的蒸气压力为3.17 kPa ,若有一个甘油水溶液中甘油的摩尔分数为0.002(甘油为 不挥发性溶质),则溶液的蒸气压力为 。 6.亨利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之一为???????????????;其适用条件为 。 7.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微观模是 。 8.多组分均相系统中,组分B 的偏摩尔体积定义为V B ===def ????? ??????。 9.已知等温等压下化学反应:aA+bB == yY+zZ ,则该反应的平衡条件若用化学势 ???????????。 10.理想气体混合物中任一组分B 的化学势表达式为: 。 11.1mol 水在101325Pa 、100℃下向真空蒸发为同温同压下的水蒸气,则该过程的 ΔG 0,?S 0,?H 0。(选填>,= 或< ) 12.反应 2NO(g) + O 2(g) == 2NO 2(g) 是放热的, 当反应在某温度、压力下达平衡时,若使平衡 向右移动。则应采取的措施是: 或 。 13.方程2 ln RT H dT p d m ?=可适用于 。 14.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规律为 。 15.设阳极和阴极的超电势均为0.7V ,电极的平衡电极电势均为1.20V ,则阳极电势为 ,阴极电势为 。

物理化学测验-相平衡

物理化学测验(四) 一、选择题。在题后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代号。 1、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325 Pa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1) 3种;(2) 2种;(3) 1种;(4)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2、组分A(高沸点)与组分B(低沸点)形成完全互溶的二组分系统,在一定温度下,向纯B 中加入少量的A,系统蒸气压力增大,则此系统为:( )。 (1)有最高恒沸点的系统; (2)不具有恒沸点的系统; (3)具有最低恒沸点的系统。 3、设反应a A(g ) == y Y(g) + z Z(g),在101.325 kPa、300 K下,A的转化率是600 K的2倍,而且在300 K下系统压力为101 325 Pa的转化率是2×101 325 Pa的2 倍,故可推断该反应()。 (1)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成反比; (2)是一个体积增加的吸热反应; (3)是一个体积增加的放热反应; (4)平衡常数与温度成在正比,与压力成反比。 4、某反应A(s) == Y(g) + Z(g)的?r G与温度的关系为?r G= (-45 000+110 T/K) J ·mol -1,在标准压力下, 要防止该反应发生,温度必须:( ) 。 (1) 高于136 ℃; (2) 低于184 ℃; (3) 高于184 ℃; (4) 低于136 ℃; (5) 高于136 ℃而低于184 ℃。 5、将固体NH4HCO3(s) 放入真空容器中,等温在400 K,NH4HCO3按下式分解并达到平衡:NH4HCO3(s) === NH3(g) + H2O(g) + CO2(g) 系统的组分数C和自由度数?为:( )。 (1)C=2,?=1; (2)C=2,?=2; (3)C=1,?=0; (4)C=3,?=2。 6、已知等温反应 ①CH4(g) == C(s) + 2H2(g) ②CO(g) + 2H2(g) == CH3OH(g) 若提高系统总压力,则平衡移动方向为()。 (1)①向左,②向右; (2)①向右,②向左; (3)①和②都向右。 二、计算题。请计算下列各题。 ( 本大题7分) 在323 K时,下列反应中NaHCO3(s)和CuSO4-5H2O(s)的分解压力分别为4 000 Pa和6052 Pa: 反应①2NaHCO3(s) ==Na2CO3(s) + H2O(g) + CO2(g)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2017(附答案与解析)汇总

1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选择题 1.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 (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 答案:D 。因焓是状态函数。 2.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答案:D 。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Δ(pV)<0则ΔH<ΔU。 3.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C)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 (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 答案:A 。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 4.下面的说法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 (A) 在一完全绝热且边界为刚性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内能一定变化 (B) 在无功过程中, 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热, 这表明内能增量不一定与热力学过程无关 (C)封闭系统在指定的两个平衡态之间经历绝热变化时, 系统所做的功与途径无关 (D) 气体在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过程中, 其内能的变化值与过程完成的方式无关 答案:C 。因绝热时ΔU=Q +W =W 。(A )中无热交换、无体积功故ΔU=Q +W =0。(B )在无功过程中ΔU=Q ,说明始末态相同热有定值,并不说明内能的变化与过程有关。(D )中若气体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所做的功显然是不同的,故ΔU亦是不同的。这与内能为状态函数的性质并不矛盾,因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不可能到达同一终态。 5.关于节流膨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节流膨胀是绝热可逆过程(B)节流膨胀中系统的内能变化(C)节流膨胀中系统的焓值改变(D)节流过程中多孔 塞两边的压力不断变化 答案:B 6.在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描述是正确的: (A )Q >0, H =0, p < 0 (B )Q =0, H <0, p >0 (C )Q =0, H =0, p <0 (D )Q <0, H =0, p <0 答案:C 。节流膨胀过程恒焓绝热且压力降低。 7.系统经一个循环后,ΔH、ΔU、Q 、W 是否皆等于零? 答:否。其中H 和U 为状态函数,系统恢复至原态后其值复原,即ΔH=0、ΔU=0。而热与功是与途径有关的函数,一般不会正好抵消而复原,除非在特定条件下,例如可逆绝热膨胀后又可逆绝热压缩回至原态,或可逆恒 温膨胀后又可逆恒温压缩回至原态等。 1. 在温度T 、容积V 都恒定的容器中,含有A 和B 两种理想气体,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压和分体积分别为nA ,pA ,VA 和nB ,pB ,VB ,设容器中的总压为p 。试判断下列公式中哪个是正确的()。 (A )A A p V n RT (B )B A B ()pV n n RT (C )A A A p V n RT (D )B B B p V n RT 答:(A )只有(A )符合Dalton 分压定律。 4. 真实气体液化的必要条件是()。 (A )压力大于C p (B )温度低于C T (C )体积等于m,C V (D )同时升高温度和压力 答:(B )C T 是能使气体液化的最高温度,温度再高无论加多大压力都无法使气体液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