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三历史选择题强化练习100题(五)

高三历史选择题强化练习100题(五)

高三历史选择题强化练习100题(五)
高三历史选择题强化练习100题(五)

高三历史选择题强化练习100题(五)

1、春秋时期,奴隶社会开始崩溃。这种状况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是:

A 各诸侯国普遍实行变法

B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 土地制度已从根本上改变

2、《诗经》云:“雨及公田,遂及我私。”这种现象开始出现于:

A 商朝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3、我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最早出现在: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汉朝

4、蜀国蜀守李冰兴修的都江堰工程的主要功能:

A 防洪灌溉

B 固沙蓄水

C 防风固沙

D 大型水库

5、儒家思想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

A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

B 儒家思想符合劳动人民利益

C 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家教育

D 儒家思想适应了专制统治需要

6、被称为“医圣”的张仲景在医学上的重要贡献是:

A 开创了中医传统治疗的“四诊法”

B 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疗原则,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

C 最早提出了病理学说

D 最早采用分科治病的方法

7、分封制实行,巩固了周的统治,开拓了疆域,但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导致这些不同后果的根源是:

A 分封的诸侯争权夺利

B 周王室的腐败衰落

C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D 奴隶或平民起义的打击

8、隋朝时“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引文所指是:

A 通济渠

B 邗沟

C 永济渠

D 通惠河

9、隋唐时期我国科举制度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当时的社会阶级关系变动

B 庶族地主地位上升

C 统治阶级注重选拔人才

D 封建社会出现繁荣景象

10、“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白居易的这首诗从根本上反映了:

A 我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B 统治不了解人民的痴苦

C 宣城太守搜括民财

D 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11、唐朝时,中央政权与西南地区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及对其影响的相同之处是:

A 册封当地少数民族首领

B 与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和亲”

C 建立都督府加以管辖

D 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的进步

12、《史记.商君列传》指出:“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当兵打仗)”。“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孥(奴)”。材料中中商鞅实行的政策是:

A 废井田制

B 奖励耕战

C 农工商皆本

D 中央集权

13、下列关于一条鞭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目的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 将田赋、徭役、杂税合并成银两摊在田亩上

C 彻底废除了唐代以来的长期实行的人头税

D 是我国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

14、下列历代政治制度措施中,没有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是:

A 汉武帝的颁布的“推恩令”

B 唐朝实行的三省六部制

C 宋太祖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

D 明太祖在各省设置三司

15、1683年,康熙帝命清军进入台湾,对此事最正确的评价是:

A 坚持了国家统一的立场

B 消灭了明朝的残余势力

C 扩大了清朝的统治地域

D 驱除了入侵的外来势力

16、贾谊(前200—前168年)在《过秦论》中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是下列哪一次军事行动的结果:

A 蒙恬率军出击匈奴

B 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 窦固率军出击北匈奴

D 窦宪率军出击北匈奴

17、明清时期推行的禁海闭关政策所造成的最严重后果:

A 妨碍了海外贸易

B 妨碍了正常的交往,使中国土特产滞销

C 妨碍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D 抵御外国殖民势力东来

18、清军入关前提出“灭流寇以安天下”的口号,这一口号的主要目的是:

A 稳固其在东北地区的统治

B 争取汉族地主的支持

C 统一中国

D 镇压农民起义,援助明朝

19、下列历史文献、观点和口号,矛头直接对准君主专制的是:

A 《明夷待访录》

B 区别“亡天下”与“亡国”

C “均田免粮”的口号

D 《天朝田亩制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0、秦朝暴政而亡的历史教训主要影响了西汉初年的哪一政治抉择:

A “削藩”与“推恩”,加强中央集权

B 顺应民心,与民休息

C 限制工商业,奖励农耕

D 奖励军功,废除贵族特权

2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它所造成的后果中不包括:

A 市场狭小

B 原料不足

C 劳动力缺乏

D 资金短缺

22、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提倡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B 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维护社会安定

C 适应自然经济的需要、巩固封建统治

D 重视农业生产、发展国力

23、以下关于唐朝均田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均田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形式

B 均田制的破坏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

C 均田制的破坏引起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

D 均田制的实行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24、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是继承并发展了:

A 郡县制

B 三省六部制

C 分封制

D 科举制

25、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影响不包括:

A 便利了西方国家的工业品倾销

B 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C 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出现了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

26、1844年英国从中国获得的新特权是:

A 领事裁判权

B 最惠国待遇

C 在通商口岸永久居住

D 自由传教

27、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我国丧失的大片领土主要在:

A 东南沿海

B 东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28、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目的:

A 建立近代化工业体系

B 增加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C 增强清政府的军事务量

D 抵制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

29、中国近代史上长江全线对外国军舰开放是在: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30、下列对太平天国的进步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与崩溃

B 是传统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任务

31、下列表述体现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真正目的的是: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C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D “商战为本,兵战为末”

32、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主要体现在:

A 制造枪炮抵制西方侵略

B 对外维护中外和好局面

C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 生产的产品占领中国部分市场

33、在中国近代,最早提出以近代资本主义政体取代君主专制政体的是:

A 《资政新编》

B 早期维新派

C 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34、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保护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

B 民族资产阶级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C 革命性质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发展民族经济有利于抵制外来侵略

35、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具有爱国性质,主要是因为:

A 有利于争取官军

B 带有笼统排外色彩

C 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

D 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者

36、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最显著的经济特征是:

A 美国要求中国“门户开放”得以实现

B 列强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C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 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中国自然经济虽然解体仍然存在

37、下列最能说明洋务运动迈出近现代化的表现的是:

A 举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B 清政府中央机构变动

C 建立近代化的海军

D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38、史学界都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

A 民主和科学

B 彻底废除旧制度

C 新思想新文化

D 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9、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发起收回利权的斗争,其内容是:

A 收回路权和矿权

B 废除领事裁判权

C 收回海关管理权

D 废除不平等条约

40、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的“民权主义”突出的特点是:

A 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有

B 主张反对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

C 突出了各民族的自由和平等

D 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

41、下列省份,在国民磊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发展迅速的是:

A 广东、湖南、湖北、江西

B 广东、广西、山东、河北

C 江西、湖北、河南、山西

D 广西、湖南、河南、山东

42、大革命兴起的直接条件是:

A 中共提出彻底的革命纲领

B 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C 孙中山开始改组中国国民党

D 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发生

43、大革命对于辛亥革命而言,在内在的继承性和发展性,这主要表现在:

A 革命的方式上

B 革命的指导思想上

C 革命的对象上

D 革命的结局上

44、北伐战争前夕,直、奉两派军阀由交战到勾结的直接原因是:

A 两派都是封建军阀

B 两派军阀的根本利益一致

C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D 帝国主义的幕后操纵

45、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的共同点:

①首先由学生和知识分子发起②工人阶级是运动的主力

③中国共产党是运动的领导力量④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46、西安事变发生后,美国政府研究了张学良和杨虎城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通电,认为中心是抗日的问题,双主完全可以妥协的,美国大使还向国民政府表示,愿意出面调解,“有助于双方达成协议”。以上材料说明:

A 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

B 美国企图调解中日之间的矛盾

C 美国企图使中国卷入对日战争

D 事变的和平解决符合美国的利益

47、1942年抗日根据地军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时,欧洲战场正在进行反对法西斯的: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攻克柏林战役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诺曼底登陆战役

4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坚持到抗战胜利的基本原因:

A 当时中日矛盾占主要地位

B 有利于维护国民党的统治

C 英美迫使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

D 中国共产党努力维护统一战线

49、解放战争中,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获得解放是在:

A 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B 辽沈战役的胜利

C 淮海战役胜利

D 平津战役的胜利

50、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前提是:

A 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

B 打败日本侵略者

C 国共继续合作

D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51、新中国建国初期,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进行的重大举措不包括:

A 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运动

B 1953年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D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52、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它使中国东北沦为殖民地

B 它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C 它促使中共立即提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

D 它冲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53、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在中国实现工业化是在:

A 七届二中全会

B 过渡时期总路线中

C 党的“八大”上

D 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上

54、瓦窑堡会议被看作是遵义会议的继承和发展,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A 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

B 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形成

C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D 彻底纠正了“左”倾路线

55、1927年南昌起义的最大意义:

A 确立了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 建立最早的苏维埃政府

C 首先开始与国民党反动派武装对抗

D 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星火

56、下列会战中充分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是;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太原会战

D 枣宜会战

57、1949年初,毛泽东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这个号召主要指:

A 号召解放军将三大战役进行到底,全歼国民党主力

B 号召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C 号召把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D 粉碎国民党假和平阴谋,彻底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58、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发生的下列事件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有: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②没收官僚资本企业

③土地改革运动④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A 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9、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要是针对:

A 文革中的“左”倾错误

B “两个凡是”错误思潮

C 资产阶级的自由化思潮

D 拨乱反正中的错误思想

60、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是:

A 重点发展与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

B 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C 发展与邻近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D 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

61、80年代,邓小平多次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含义是:

①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②解放思想,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③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④巩固和扩大公有制经济成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2、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对抗的局面,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以下关于原因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毛泽东、周恩来的正确决策

B 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进退维谷

C 美国在与苏联争霸斗争中的劣势

D 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巨大,国力强盛

63、下列各项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结合中国国情,反思苏联经验的重要思考的是:

A 过渡时期总路线

B 《论十大关系》

C 中共的“八大”决议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64、成昆铁路是贯穿西南的重要铁路线,这条铁路的建成是在:

A “一五”计划期间

B 20世纪60年代前期

C “文化大革命”期间

D 改革开放以来

65、对七千人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

B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 解决了党在经济领域的“左”倾错误

D 初步纠正了“反右倾”斗争中的错误

66、中共“十三大”将我国现阶段定位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依据是:

①法制建设不够完善②生产力相对落后

③市场经济不够发达④存在非社会主义经济成份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67、我国在航天领域掌握人造卫星发射技术是在:

A “文化大革命”期间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68、新航路开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影响是:

①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②西方国家开始在各大洲进行殖民掠夺

③促进了亚非地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

④给广大东方地区带来深重灾难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69、19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进行现代化的主要任务是:

①赢得民族独立②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③巩固明治政府统治④制定侵华策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70、英国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和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的前提是:

A 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B 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C 引导实施圈地运动

D 不断拓展工业革命

71、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社会的进步,这主要是指:

A 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 它提高了国家的干预能力

C 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D 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72、法国在革命时期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派别是:

A 君主立宪派

B 雅各宾派

C 埃贝尔派

D 吉伦特派

73、法国大革命时期,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之间的斗争激烈,这说明:

A 他们代表的根本阶级利益不同

B 资产阶级内部不可能联合

C 他们在建立何种制度方面对立

D 资产阶级各阶层间存在利益冲突

74、英国“圈地运动”和美国“西进运动”产生的影响中的不同点是:

A 给当地居民带来深重灾难

B 导致当地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化

C 开拓了资本主义发展市场

D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75、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形成于:

A 新航路开辟时

B 工业革命完成后

C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D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76、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马克思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 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C 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 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77、以下关于日本向工业化国家过渡的特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B 政府的扶植和保护工业的发展

C 垄断集团的军事集团勾结

D 以国家企业取代私人资本家经营

78、美国1787年宪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贡献上是:

A 开创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B 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C 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D 确立了民族独立和人民的基本权利

79、19世纪中期,日本出现新兴地主,这种现象表明:

A 日本封建统治基础进一步扩大

B 日本封建领主经济已经瓦解

C 商品经济引起日本社会发生深刻变化

D 明治维新具有不彻底性

80、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A 资产阶级革命

B 工业革命

C 殖民扩张

D 工人运动

81、说明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主要依据是:

A 内战废除了奴隶制

B 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

C 内战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 内战消除了种族歧视

82、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反映在科学领域的是:

A 牛顿完成力学体系

B 哈维建立血液循环论

C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D 达尔文确立进化论

83、对俄国十月革命评价不正确的是:

A 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貌一新

B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 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 被视作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84、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A 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 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 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D 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85、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地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公平经营章程。这实质上是:

A 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

B 国家干预经济

C 工业企业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

D 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86、对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评价,错误的是:

A 起初基本上适应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

B 这种体制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

C 这种体制没有起过积极作用

D 这种体制后来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87、下列1929—1933年经济对资本主义世界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结束了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发展时期②从根本上动摇了资本主义制度

③引发了各国的政治危机④激化了各国的阶级矛盾

88、希特勒上台后,德国的下列做法违背了《凡尔赛和约》的有:

①扩充陆军,重建空军②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③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④制造“国会纵火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89、在德国进攻波兰前夕,英国发表声明说:“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英国”。这表明:

A 波兰的存亡对英国利益无关紧要

B 英国准备以牺牲波兰来保全自已

C 波兰是法国的同盟国,应由法来保护

D 波兰的独立不利于英国的利益

90、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世界政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A 美国加紧对西欧和日本的控制

B 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局面改变

C 美苏冷战两极格局的形成

D 第三世界的兴起

91、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包括:

①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②社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④使人类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92、对二战后初期美国实行的“冷战”,理解正确的是:

A 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

B 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外来征服

C 组织北约,加强与苏联抗战的实力

D 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93、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的是:

A 美国改变了对日政策,扶植日本

B 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C 日本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D 日本引进外国人才

94、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的相似之处是:

①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明显②重新确立了欧亚的政治版图

③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④都决定建立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95、十月革命后,俄国的苏维埃政权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目的:

①集中财力物力战胜敌人②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恢复受到战争破坏的经济④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96、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对西方国家进行经济制裁的是:

A “七十七国集团”

B 石油输出国组织

C 非洲统一组织

D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97、20世纪60、70年代韩国、新加坡和西亚产油国在经济发展上都:

A 面临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的问题

B 注重吸收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 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积累起丰裕的国家财富

D 调整产业结构,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98、东欧剧变的内部原因是:

A 照搬苏联模式

B 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

C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D 西方国家的渗透

99、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时代,这一“交替”主要是指:

A 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B 由意识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的对立

C 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

D 由美苏争霸向地区冲突发展

100、20世纪末期开始的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讲:

A 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新扩张

B 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经衰退

C 发展中国家打破发达国家的经济垄断

D 多极化国际格局在经济上的反映

高三历史训练题及答案2

历史训练题 1.1917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后,立即遭到布尔什维克内部普列汉诺夫、加米涅夫等人的激烈反对。考茨基在1918年出版的《无产阶级专政》-书中,大肆攻击十月革命,把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比作“一个怀孕的妇女为了缩短她不堪忍受的妊娠期,竟然极其愚蠢地剧烈运动,以致早产”。这些现象反映出 A.无产阶级政党认识层面的交锋激烈 B.暴力夺权加快了俄国历史发展进程 C.布尔什维克党内思想混乱、矛盾尖锐 D.当时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2.二月革命是一个“料想不到”的奇迹,在短短的8天之内瓦解了统治俄国几个世纪的沙皇政权。促成这一“奇述”的因素主要是 A.列宁的英明领导 B.“一战”激化了各类矛盾 C.四月提纲的提出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 3.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后,对外宣布:“要恪守我国同其他大国结成同盟的义务”,“将竭尽全力去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俄国临时政府的对外态度 A.遭到了俄国人民的一致反对 B.促使布尔什维克党发动起义 C.赢得了英法意协约国的支持 D.导致革命运动不断走向高潮 4.李大钊指出:俄罗斯之革命20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公主义上之革命,是社会的革命而并著世界的革命之采色者也。”这主要表明十月革命 A.推动了世界革命的进程 B.担负起多重的历史使命 C.产生了多种社会影响力 D.作用与以往革命完全不同 5.列宁认为,当时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去推翻临时政府,因为苏维埃支持它,这样做会同苏维埃对立,会脱离群众。他要求苏维埃把全部政权收回到自己手中,然后通过苏维埃内部的斗争,使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列宁的这一认识体现于 A.《共产党宣言》 B.《土地法令》 C.《和平法令》 D.《四月提纲》 6.1918年,美国国务卿兰辛说:“他们以恐怖的手段获得政权,对自由、财产的破坏远远大于 法国革命……我们不要去理睬这些危险的理想主义者,而且不与他们发生直接往来!”下列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谋求夺取世界霸权B.俄国二月革命引起美国恐慌 C.美、俄意识形态存在严重对立D.美国否定法国大革命及其思想 7.1917年4月,“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德国的最高指挥部用一列密闭的火车将列宁和其他革命者运回俄国”。德国这样做的初衷在于 A.为俄国制造麻烦迫使其退出战争 B.以实际行动支援列宁的革命斗争C.避免在德国发生激进的社会变革 D.与布尔什维克党结成暂时的联盟 8.“它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突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新格局。”这里的“它”指 A.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革命 C.十月革命 D.五四运动 9.战争进行了将近三年,劳动群众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三八妇女节那天,彼得格勒妇女走上街头,高喊:“打倒沙皇!打倒战争!面包!”的口号。各工厂工人纷纷响应。政府派警察和军队镇压,但军队支持罢工工人。当月27日晚,起义的工人、士兵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苏维埃及其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这次革命使俄国 A.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 D.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0.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先后经历了十月党、立宪民主党、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领导下的民主改革,但他们根本没有改变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无法满足人民的迫切要求。这表明 A.二月革命未完成革命任务 B.俄国当时的民主宪政比较活跃 C.俄国的资产阶级软弱无能 D.布尔什维克是人民的必然选择 11.1917年3月,“彼得格勒自发的示威游行转变为士兵起义……布尔什维克无力影响革命自发性蓬勃展开的过程。”这次“革命” A.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B.完成了“四月提纲”的任务 C.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2.有学者指出,从长时间远视界来看,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长期革命(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皆发生于具有大陆性格的国家,也都被强迫放弃过去以农业为国民经济本位的体制,而采取以“数目字”管理(指一个国家进入到资本主义体制时的状态)的趋向。这三场革命都A.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体现了普遍民主原则 C.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D.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13.《全球通史》载:“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这场斗争 A.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B.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C.以和平的方式而终结 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4.有俄罗斯学者把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他们不是相互矛盾的”。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

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

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 1.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2.(2009年广东高考17题)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 ) A.促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 D.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3.(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20题)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4.(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18题)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5.(2007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9题)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这句话是( ) A.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 B.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C.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6.(2009年海南高考8题)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7.(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8题)“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2021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训练选择题热点练四含解析.doc

选择题热点练(四) (15分钟40分) 考点1 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 1.明朝初年,以钱、钞为法定的流通手段。英宗即位之后,“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惟 折官俸用钞,钞壅不行”。至嘉靖时,“钞久不行,钱亦大壅,益专用银矣”。万历年间,白银的 流通量日益扩大。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一条鞭法的实施 C.海外贸易的促进 D.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选A。根据材料“明朝初年,以钱、钞为法定的流通手段。……‘钞久不行,钱亦大壅, 益专用银矣’”可知此时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流通量日益扩大,其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商 品经济的发展,故选A;一条鞭法的实施,赋役征银,是白银逐渐成为主要货币的结果,并非原因, 排除B;“海外贸易的促进”是外因,并非“主要原因”,排除C;“新航路的开辟”为外因,并 非“主要原因”,排除D。 2.明代的廷推制度,指当大臣缺员应补,不待考核期满而推升时,主要由吏部主持,会同九卿、 科道官推举数人备皇帝简用,如保举不当,实行连坐。由于经过几方考虑,一般比较合适,“廷 无闲议”。这反映出明代( A.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 B.选官制度趋向多样化 C.原决策机构权力丧失 D.刑罚比以往更为严苛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明朝通过廷推制度强化了皇帝的用人权,同时又防止官员结党营私, 强化了君主专制,故选A。 3.明清休宁汪氏宗谱规定:“本支子孙有作过者,有败俗者,有婚姻不计良贱者,有鬻谱牒者, 有弃卖坟墓者,俱以不孝论,并鸣众,揭谱除名。”据此可知,宗规族约( A.扼杀人性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B.延续了先秦宗法制的传统和规范 C.反映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D.为完善地方治理提供了重要手段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汪氏宗谱规定的对于败俗者、婚姻不计良贱者、鬻谱牒者、弃

贵州省贵阳市2020届高三历史8月摸底考试试题20190918013

贵阳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年级8月摸底考试 历史 本试卷共8页,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组成,其中第Ⅱ卷第25-27题为必考题,第28-30题为选考题。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米黑色水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题目要求作答,并月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1-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符号填在答题卡相对应的题号内。) 1.图①西周大盂鼎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鼎内铭文记述周康王册命贵族孟之事。文中记述文王、武王的立国经验,告诫孟要忠心辅佐王室,还记载了赐予孟的器物与人口等信息,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该文物不能用于研究 A.西周手工业的发展 B.西周的饮食文化 C.先秦文字发展概况 D.西周的分封制度 2.春秋战国以前,黄河流域仅有防洪排涝的零星沟渠工程;战国时期,才出现了大型农田灌溉渠系工程。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铁制生产工具发展 B.自然灾害日益严重 C.黄河流域经济发达 D.国家重视农业生产 3.表①是汉朝统治者围绕着盐铁生产经营采取的决策,这反映了汉朝 A.逐步放弃抑商政策 B.工商业者地位出现根本转变 C.国家垄断经济命脉 D.政治权力干预社会经济发展 4.魏晋时期,为摆脱宫斗残酷、朝廷更迭频繁造成的政局动荡,许多士人寄情山水、祟尚自然,以追求个性的真实与自由,摆脱环境对精神的羁绊,这即是后世所说的“魏晋风度”。下列能体现“魏晋风度”的作品是 A.展子虔《游春图》 B.王冕《墨梅图》 C.顾恺之《洛神斌图》 D.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5.秦至西汉,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职,丞相对监察机构的设置与管理有很大影响;隋朝废除(御史台)台主任命御史台官署的制度,改由三省长官推荐;唐高宗永徽年间后,监察御史“多是敕授”。这一变化从根本上说明 A.监察官员职级提升 B.监察权力的扩大 C.有效地削弱了相权 D.皇权得到了加强 6.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之父,伍子胥被迫逃离楚国进入吴国,后引吴军攻破楚国。汉代以前,对伍子胥复仇破楚的行为基本持肯定态度;宋代后,批判伍子胥复仇是不忠的观点愈演愈烈。这一变化说明 A.宗法观念的削弱 B.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 C.程朱理学的影响 D.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7.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自燕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而商贾往往以是牟大利”;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无处不需”、“四方贾客各辇运而鬻之”;杭州的丝织品“转而之燕之齐之秦晋,之楚、蜀、滇、黔、闽、粤,衣被几遍天下”。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明清时期国家统一稳定 B.商品贸易突破地区限制 C.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发展 D.政府彻底放弃抑商政策 8.1876年,中国首位外交官刘锡鸿在英国亲身体验了欧洲文明的先进性并感慨万千;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却以铁路会破坏风水“不可行者八,无力者八,有害者九”等

高考历史历年真题大题整理练习分析

大题练习 (2011年湖南)材料一:一九○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丈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材料二: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其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8分) (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7分) 2.(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科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 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 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l70张,机匠补充 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 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l6世纪初,纽 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l l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 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 国,l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 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 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 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 2.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韩琦曾对神宗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上述现象说明宋代 A.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 B.士大夫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C.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 D.重文轻武的国策被严格执行 3.下列宋元时期三部重要的农业典籍在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述上带有各自鲜明的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统一局面渐趋形成 D.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4.明代以每纳粮一万石的地区为一粮区,选派当地大户担任“粮长”,负责催征税粮,参与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有的还包揽地方事物。政府还以“税户人才”的名义,选拨优秀粮长为基层官吏。由此可知“粮长制”的推行 A.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C.推动了明代赋役制度的完善 D.适应了强化君权的需要 5.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的中国总人口量约为4.1亿,1873年下降至约3.5亿,锐减6000余万。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日趋加剧的民族矛盾 B.持续不断的海外移民 C.愈加沉重的封建剥削 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6.下图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报》上的一-幅风俗画,画中男子正在张贴的布告上写有“奉旨不缠足”字样。此画旨在说明

2020年高考模拟复习知识点试卷试题之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练习

题组1分封制与宗法制 1、(2019·恒台联考)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与西方相比,中国人更看重姓氏传承与家人团圆。这从文化史、社会史观的视角看反映出的本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 2、(2019·开封检测)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3.(2019·商丘联考)《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中曹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 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 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 C.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 D.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 4.(2019·德州一中期中)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下图变化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

治()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题组2君主专制的逐步加强——皇权VS相权 5.(2019·德州联考)《千秋兴亡——秦统一2 236年祭(前221~2019)》:“秦始皇从千秋万代着眼,比较彻底地消除了旧宗制的影响,精心构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国家制度,开创了延续至今 2 236年的中华帝国基业。”对材料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国家制度”的核心 B.肯定了秦国改革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消除旧宗制”的具体内涵 D.“中华帝国”意指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6.(2019·潍坊模拟)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 A.注重依法治国 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C.皇权不断加强 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7.(2019·青岛联考)“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江苏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道。……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8.(2019·南京联考)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

(新高考)2021届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联考试题.doc

(新高考)2021届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联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古代中国,“最大逆不道的事情莫过于违逆父母和不幸了。中国人这种敬老思想延伸到了对祖先的崇敬,当他们做错事时,他们会认为自己愧对祖先,使家族蒙羞。在他们看来,这比任何惩罚都要严重。”这种现象源于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宗法制度 D.礼乐制度 2.《史记.秦本纪》载:“ 商鞅第二次变法,在秦国普遍推行县制,把乡、邑、聚等合并为县。 县令为一县之长,下设县丞、县尉、啬夫和令史等官吏:县令等长吏可以随时由国君任免。”这一举措 A.表明秦国确立君主专制 B.有利于国君对地方的控制 C.得到诸侯国的普遍借鉴 D.说明分封制开始崩溃 3.1962年出土于陕北绥德县的东汉画像石牛耕图少,被中国邮政1999年3月16日发行的《汉 画像石》邮票所收录(见图1)。“牛耕图”反映出东汉时期 A.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B.刀耕火种的现象已经消失 C. 耕犁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 D.铁犁牛耕技术发达 。一战帮的发展巴起 4.南宋时期,市舶司的主官招引外商或贩货回国,只要税额达到一定标准,就会得到升高官阶的待遇。这表明南宋政权 A.积极完善科举选官制度 B.大力支持国人海外经商 C.注意笼络地方行政官员 D.积极开拓财政增收渠道 5.元朝虽为来自大漠的蒙古人所建,但在理学发展史中,却是强化程朱学派主流学术地位的时代。其主要原因是元朝 A.统治者实行“汉化“政策 B确立了殿试制度 C将《四书集注》定为科举依据 D.尚未形成心学

高三历史必修三综合练习题

高三历史必修三综合练习题(2016.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 A.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 B.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治国理念 C.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 D.推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 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5.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这表明他【】 A.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B.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C.宣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 D.否定封建礼教传统 6.与西方启蒙思想相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从内容主张上,其不同于西方启蒙思想的【】 ①有设想未来社会②批判专制制度③宣扬民主法制④尊重科学知识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7.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智者学派。下列有关其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它是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物 B.他们的思想蕴含着人文主义的萌芽 C.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D.它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8.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2.(2009年广东高考17题)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使用这个理性。这种思想() A.促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 D.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3.(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20题)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准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4.(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18题)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个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5.(2007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9题)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这句话是()

A.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 B.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C.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6.(2009年海南高考8题)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 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有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 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 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7.(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8题)“这个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能够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 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使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作出这个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8.(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20题)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 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体现的主张有 ①个人自由②权利平等③联邦共和④主权在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1年江苏高考13题)“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 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卷含答案

朝阳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统测 历史试题 2018.1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西周时期,政府设有专门的官职“媒氏”,督促男女婚嫁,并且规定男子最晚30岁娶妻,女子最晚20岁出嫁。政府如此规定的目的是 A.鼓励婚姻自由 B.促进人口增长 C.加强基层控制 D.实行重农抑商 2.春秋争霸战争期间,山东诸小国为齐国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国所并,江淮、 汉水诸小国为楚国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国所并。这一历史进程造成了 A.县制普遍取代封邑 B.世卿世禄制被废除 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D.区域性的局部统一 3.商鞅曾向秦孝公建议:招揽三晋农民归附秦国耕种,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不服兵 役;开垦山坡、洼湿之地,十年不收赋税。这一建议的意图是 A.打击贵族势力 B.增强经济实力 C.贯彻仁政思想 D.扩展秦国疆域 4.《史记·河渠书》对中国古代某水利工程记载道: “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 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 卒并诸侯。”此水利工程位于右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5.《孟子》云:“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 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

制。”据此可知孟子主张 A.克己复礼以稳定社会 B.以严刑峻法维护统治 C.保证农民的土地财产 D.以礼仪彰显人的善性 6.史书记载,秦的御史大夫“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学者认为“副”在 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据此意解“副丞相”者,有分割丞相权力的作用。该学者认为,设置御史大夫的目的为 A.制约丞相权力,维护君主专制 B.强化思想控制,防止地方分权 C.扩大丞相权力,提高行政效率 D.担任侍从顾问,协助批阅奏章 7.《汉书·高帝纪》载,刘邦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免除)徭戍。以十月赐酒肉”。这一举措表明 A.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B.注重推行道德教化 C.官府建立养老机制 D.统治思想转向有为 8.中国古代有立法保护耕牛的传统,秦汉时期皆立法严禁杀牛,魏晋南北朝时规定“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这一现象表明 A.西周宗法制度尚存 B.注重保护生态平衡 C.农业受到官府重视 D.立法过于严苛细密 9.汉高祖刘邦之后,开始“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惠帝时,废除民 间收藏图书的禁令。文帝时,免于秦焚的古籍,多有出现。不少诸侯王身边聚集了一群 学者,形成了一些学术中心。诸子学呈现繁荣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实行宽松的统治政策 B.百家争鸣局面的重现 C.诸侯王势力逐渐削弱 D.推行积极有为的国策 10.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六月颁布俸禄制,诏云:“置官班禄,行之尚矣。《周礼》有食禄之典,二汉著受俸之秩……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朕……宪章(效法)旧典,始班俸禄。”这反映了 A.改革借鉴了汉族的官僚制度 B.旧势力阻碍改革的顺利进行 C.战乱导致典章文书大量毁坏 D.俸禄制导致官员的贪污腐败 11.唐太宗告诫巡视州县的官员:“就田陇间劝励,不得令有送迎,多废农时”,还规

2020届高考历史江苏省二轮复习训练题:选择题综合训练4

训练4 1.“不论西周氏族……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 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答案 D “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说明分封制成为后世一统天下的文化基础,故D项正确。 2.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他提出此观点的主要目的是( ) A.借助天意加强君权 B.教导百姓积德行善 C.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D.强调人民力量巨大 答案 A 根据材料中“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联系所学可知,这是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的主张,借助天意来神化皇权。故A项符合;材料中没有体现B、C、D三项的内容,故排除。 3.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的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答案 C 艺术的价值不仅需要自身水平来体现,还要符合时代需要。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价值和唐太宗的时代特征相符,朝廷特别推崇他,因而奠定了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故C项正确。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王羲之的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 版新版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4.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 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A. 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25.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不仅保持了政府官员的皇家仆从性质,更把它 正规化、政权化。这主要体现出 A.宗法制度逐渐完善 B.权力中枢决策的规范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家国一体政治的发展 26.罗马法规定,必须宣明奴隶、动物或不动产的缺陷,否则受损的购买者可以取消买卖。这反映罗马法 A.尊重社会契约 B.强调商业道德 C.保护居民财产 D.遵循市场机制 27.下表是《德国三大产业劳动力比例变化( 1882-1907 年)》。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A.农业人口的流失导致了农业衰退 B.城市化与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缓慢 C.经济结构得到了重大调整和完善 D.工业和服务业已与英国并驾齐驱 28.据记载,18世纪初英国国王常用赏赐官联俸禄的方式拉拢下院议员,得到职位和年金的下 院议员通常对国王唯命是从,被称作“宫廷党”。由此可知 A.英国政党政治基本形成 B.英王权力日益趋向膨胀 C.英王操纵了议员的选举 D.君主立宪体制尚未完善 29.佃农在魏晋时又叫“佃客”,是指世家豪族荫庇下的农民;在唐朝以后,佃农指完全失去 土地,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宋代以后佃农编人国家的户籍,不再是地主的私属,须交纳丁税和负担徭役。据此可知,古代佃农 A.一直都是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B.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明显加强 C.始终未摆脱地主的压迫和剥削 D.身份和地位有所改善

2017年高考历史-概念类选择题-专题练习(七)

2017年高考历史专题练习 概念类选择题 (时间:15分钟满分:48分) 1.(2016·北京西城示范校期中)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B.农商并重 C.重商主义D.自由主义 2.(2016·山东潍坊期末)春秋时,楚国国君用人“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这体现了() A.分封制B.宗法制 C.察举制D.科举制 3.(2016·四川南充一模)孙中山也提出过要实现社会主义,他在1912年的演讲中宣称“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据此判断,孙中山所谓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指的是实现() A.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民主平等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平均地权 4.(2016·湖南师大附中月考)有学者认为:“英国金融资本的突击力量远比船坚炮利的帝国海军更具威力,他们首先打垮了中国的白银货币本位……进而剥夺了清帝国的财政税收大权。”英国“首先打垮了”清朝“白银货币本位”的方式是() A.商品输出B.鸦片走私 C.军事进攻D.迫签条约 5.(2016·广东肇庆二模)一个思潮出现之后,引起许多人的讨论。一位德国诗人认为那是一种疾病;另一位法国小说家却认为那是文学中的自由主义,融合怪异和悲剧性或庄严,是生命的完整的真理。这一思潮是() A.理性主义B.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D.现实主义 6.(2016·天津六校联考)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开展了()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 7.(2016·广东七校联考)1981年1月,年已70的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就任美国第40任总统,他没有学过经济专业,却在最危难的时候带领美国走出“滞胀”泥潭,“里根经济学”成为世界经济史上一个响当当的学说。下列经济措施最有可能属于“里根经济学”的是()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襄公二十年》记载,卫献公赐卫大夫免余 60 邑,免余不肯接受名分外的私邑,推辞说: “惟卿备百邑,臣六十矣。下有上禄,乱也,臣弗敢闻。”这说明 A.中央集权春秋时期初步形成 B.“礼崩乐坏”成为普遍现象 C.等级制度仍有一定的约束力 D.战国时期仍以贵族政治为主 2. 溢号是皇帝死后按照其生平事迹给予的褒贬称号,“溢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溢号 早已有之,秦始皇时一度废止,西汉时又恢复,其后历代相沿。这说明溢号 A. 真实反映了君王政治统治 B. 是削弱君主专制的主要手段 C. 旨在对君主行为加以约束 D. 口的是威慑天下并巩固统一 3. 在宋朝,李清照、岳飞、陆游、辛弃疾等创作了大量以忧国、爱民、誓死抗金为主题的词作。 从元代以后,曾经难以登大雅之堂的元杂曲、话本、白话小说为代表的市井文化却得到流传,并表现出诸多非议理学的倾向。上述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A. 文学家对社会动乱的感伤情怀 B. 理学对宋元社会的影响至深 C. 宋元时期兼容开放的学术氛围 D. 民族关系成为文学表达的主题 4. 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出处 “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唐〕冯宿《全唐文·禁版印时宪书奏》 “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后唐〕冯贽《云仙散录》“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 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 〔民国〕王修《版本述》 A.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 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 C. 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 D. 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 5.元代王祯《农书》记载:“木奴千,无凶年。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唯无凶年之患,

推荐-高三历史高考41题专题训练

肥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专题训练(全国卷41题题型) 1.(2015年高考卷Ⅰ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2015年高考卷Ⅱ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 表2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3.(2014年高考卷Ⅰ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4.(2014年高考卷Ⅱ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 第一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形势 的成熟 第三节革命的开始第一和第二次 内战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 第二章(略) ——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 目录B 第一章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 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文艺复兴 第三节宗教改革 第四节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17世纪至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 英国 第二节(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1972年版,2011 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5.(2013年高考卷Ⅰ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高三历史必修一测试题

高三复习必修一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周代宗法制情形可从古代经典中约略窥见,如《仪礼·丧服· 传》:“大宗者尊之统也, 大宗者收族(按,指团结族人)者也,不可以绝”,“异居而同财,有馀则归之宗,不足 则资之宗”;又如《礼记·曲礼》:“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 材料主要表明周代早期 ( ) A.血缘凝聚力受到地缘成分的影响而崩解 B.宗法制的特色是父系与 嫡长子继承制 C.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受宗法力量支配 D.丧服制度和行为规范弱 化了血缘认同 2.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 士三鼎。这说明西 周礼乐制的实质是( ) A.用于处理阶级关系的原则规范 B.维护贵族生活享受的制 度 C.宗法制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 D.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3.“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 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4.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本身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如王权与神权结合、用传统的国家制 度建立政权、小农意识鲜明等等,它反对清政府的统治,却不能笼统

称之为“反封建”。 对这话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该学者认为“反对清政府统治”不等于“反封建” B.“传统的国家制度”主要是指君主专制制度 C.“小农意识鲜明”可以从《天朝田亩制度》中找到证据 D.这里“封建”指的是分封制下的“封邦建国”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 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 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三次“革命”分别对应的是( ) A.王位世袭制确立 资产阶级共和制的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皇帝制度确立 《临时约法》的颁布 《共同纲领》的制定 C.秦的统一 湖北军政府的建立 解放战争的胜利 D.秦的统一 辛亥革命 新中国的成立 6.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序言中“过去发 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 ( ) A.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它曾代替国家宪 法的职能 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D.它曾为国家统一 做出贡献 7.“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 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 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 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 B.美国对“求同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