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年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分类汇编作文习题解析及范文

2020年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分类汇编作文习题解析及范文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20年秋季高一学生将使用新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在新课本编写过程中,设定哪些单元主题,才能使语文学习更符合新的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曾引起广泛讨论。而有网友列出以下主题:生命赞歌、家国情怀、审美鉴赏、科学之趣、文化传承、英雄情结、思辨创新、自然之美。

请你以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辛昇”的身份,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从以上八个主题中任选两个,结合学过的相关语文课文,给高中语文教材主编写-一封信,表达你对语文教材与高中生良好品格养成关系的认识与思考。

②有人认为:有了“家国情怀”这个单元,就无需“英雄情结”这个单元。请你结合当下社会现实,在班会课上发表演讲,谈谈你的看法。

③高三年级将以“语文学习需不需要强调‘思辨创新’”为话题进行辩论比赛,请你为正方或者反方的一辩,写一篇辩论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2.作文

一、关于题意理解

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

(一)对于材料的理解

第一段为写作材料。材料选择了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编写过程中教材单元主题选择的问题,罗列出网友提出的八个单元主题,从不同的层面体现当今时代高中

教育、语文教学立德树人的要求。材料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话旨在构建写作情境的大背景,以高三考生熟悉的新课程这一热点现象,引导学生进入试题情境。第二句话对第一句话构建的情境进行细致的介绍和限定,引出写作方向“怎样的单元主题才能使语文学习更符合新的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第三句话,提供了八个单元主题的写作内容选择的具体范围。具体解读如下:

生命赞歌,是人类对生命的诠释和赞美,主要表现的是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生命形式、精神品格、价值意义的理解和评价。以此为主题选文,意味着本单元的课文应以赞美歌颂世间万物生命之美为主,旨在从生命之美的美育角度去熏陶、培养高中生尊重热爱生命、追求坚韧的良好品格。

家国情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体现了个人对家与国的认同感及其对家国发展所承担的使命意识。主要表现为忠爱孝悌的情感认知及修齐治平的使命意识,包括了重视亲情、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思想。以此为主题选文意在增强高中学生的国家归属感和民族凝聚力,培养公民意识,树立责任担当等。

审美鉴赏,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主要活动之一,主要是对审美对象进行鉴别、理解和评价,不仅包含感性的主观体验,更包括在此基础上理性的客观分析,利用想象、比较等方法,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理解美的个体差异与社会时代共性。主要表现在对文章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审美鉴赏。以此为主题选文意在培养高中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及正确的审美鉴赏思想,丰富美感体验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更好的发现美、认识美并践行美。

科学之趣,着重体现科学的妙趣以及学习研究科学的乐趣。科学范围广泛,根据科学反映对象的领域,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横断科学、纵深科学、哲学六个大类,其中高中学生接触较多的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科学也不都是冰冷的理论,恰恰相反,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渗透在我们生活日常生活之中。以此为主题选文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的丰富与奇妙,培养观察世界、探究原理、总结规律的实践习惯和逻辑思维,树立严谨辩证的世界

观,激发高中生的科学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善于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文化传承,“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传承”是指对学问、技艺等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文化传承”就是指这两种财富在上下两代人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这不仅指对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指对人类所有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等的继承与发展。以此为主题选文意在引导高中学生正确地理解独特的文化现象,树立学生传承文化的信念和责任意识,成为文化发展的推动者、创新者。

英雄情结,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渴望,凝聚着人类对无穷力量和完美道德的追求,寄托着超越自身的美好期望。英雄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更是一种价值标准和精神目标;

英雄既存在于现实中,也存在于精神中;英雄可以是平凡的,更是为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以此为主题选文意在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英雄内涵,正确地看待评判英雄,追寻、学习英雄伟大的精神品格;培养高中生的英勇气概,并更理性的思考、审视自身。

思辨创新,指的是针对现象的辩证分析、判断、推理、总结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别于常规的见解,进而改进或创造出新的事物、方法、思维、路径等活动,是一种抽象思维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思辨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以此为主题选文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开拓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和视野,辩证地看待世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

自然之美,体现的是大自然的丰富与美丽,大自然中所有的日月山川、虫鱼鸟兽等等,包括人类以一种极其独特且美丽的姿态存在着。以此为主题选文意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体验自然多种多样的美丽,学习欣赏美,尊重美,思考美,并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并引导高中生关注现实,充分意识到

环境保护等问题的严峻。

(二)对引导语的理解

本作文题第二段为引导语,设置了三种场景,规定了写作任务:

1、场景一中要求写信。

材料中的这八个主题词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立意空间,共同指向了现代人类应该具有的各种素养,要求学生结合学过的课文,这不仅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一次回顾,更是对学生未来成长发展的指引。这些主题词之间也存在着内涵上的交叉重叠,因而能够形成一定的有机关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辨的空间。“从中选择两个主题”的任务要求,能够激发考生的写作欲望。这些主题词的组合,可以是并列方式,也可以是递进方式。如由“自然之美”和“科学之趣”去思考人类对自然、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呼唤人类尊重自然、合理发展利用科学的正确态度;再如由“家国情怀”和“英雄情结”去分析“家国情怀”对于“英雄”的意义,通过课文的合理编排,加深学生对人类“英雄情结”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勇敢坚定的责任担当意识……

(1)“选择两个主题”:考生必须从第一段材料中列举的八个主题中选择两个;不能多选也不能少选,这是对数量的严格要求。

(2)“并结合学过的语文课文”:“并”是刚性需求,考生在写作中一定要体现,如果没有,则任务未完成。“学过的语文课文”,是指学过的语文课文,当然,考虑到教学实际,教材版本不限,粤教版课文、人教版课文以及别的版本都可以。(3)“表达你对语文教材与高中生良好品格养成关系的认识与思考”:“语文教材与高中生良好品格养成的关系”,是对学生写作内容和方向的引导和限定。考生在写作中必须充分阐释所选的学过的语文课文与自己良好品格的养成之间的关系。关系的成立与否,明确与否,深刻与否,影响到作文的品质。“认识”,对某一现象的感性或理性的思考;“思考”,要有理性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本次写作,“认识与思考”的对象明确为“语文教材与高中生良好品格养成的关系”。(4)“以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身份,给高中语文教材主编写一封信”“署名为‘辛

昇’”:对写作者身份、写作对象、文体格式及署名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

2、场景二中要求演讲稿。

(1)“家国情怀”和“英雄情结”这两个主题有无必要共存:考生必须明确表态,不能含混和稀泥。

(2)“结合当下社会现实”:这是刚性需求,考生在写作中一定要体现,如果没有,则任务未完成。这一要求也暗示了考生应该选择的正确表态——这两个主题有必要同时存在。

(3)“以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身份,在班会课上发表演讲”“署名为‘辛昇’”:对写作者身份、写作对象、文体格式及署名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

3、场景三中要求一辩辩论词。

(1)题目所设置的背景为学校将以“语文学习需不需要强调‘思辨创新’”为话题进行辩论比赛,要求考生为正方或者反方的一辩,写一篇辩论词。而从辩论一方出发写辩论词,立意只能有一个,正方观点即“语文学习需要强调‘思辨创新’”,或反方观点“语文学习不需要强调‘思辨创新’”。抛开这两个立意任意发挥都算跑题。

(2)内容限制。考生写作的内容必须围绕辩论赛展开,要站在正方或者反方的角度立意行文。写作的内容必须有极强的针对性,紧紧围绕几组关键词:语文学习,强调,思辨创新。不论选择哪一方,必须围绕这几组关键词展开辩论。如果断章取义,泛谈有关思辨创新的问题,则属于跑题。

(3)文体限制。这是一道辩论赛反驳陈词类的作文,本质上属于议论文。材料规定考生只能从正方或者反方任意一方的角度展开辩论,很明显,考生必须以对方的观点为靶子进行反驳。因此,考生作答时,必须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做到观点明晰、论证有理有据。在写作一辩辩论词时,写作顺序一般是:提出本方立场,再提出定义,然后得出标准。

(4)写作主体和写作对象限制。辩论会是高三年级开展的,“以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身份”参与这场辩论赛,因此应该从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角度来思考

这个辩题。

(三)对写作要求的理解

第三段材料作文写作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写作角度选择、立意确定、标题拟写三个方面提出要求;二是对考试纪律提出要求,明确反对套作,禁止抄袭和保证公平;三是对字数提出要求,不少于 800 字。

二、关于是否符合题意

判断考生作文是否在题意范围之内,主要看是否围绕材料所提供的高中语文课本单元主题,按照“教材课文内容与高中生良好品格养成的关系”的写作方向,在教育改革、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三、关于“分等评分”

(一)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文体、语言等为重点,全面衡量。内容项与表达项的评分应在相同或相邻的等级内,不得跨等评分。

(二)发展等级

基础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

发展等级的几个项目,其实体现的是作文中的亮点,依次有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只要有若干点突出就可以按等评分,其给分与内容和表达的给分一般来说是相应的。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要鼓励考生作文出亮点。对于亮点突出,确实写得好的文章,就应该依据评分标准给予高分。

四、其他

(一)格式、标题与错别字扣分

格式有误(无称呼、无落款、署名错、位置不当),每处扣 1 分,扣完 2 分为止;缺标题扣 2 分;不足字数,每少 50 个字扣 1 分;每 1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二)字数扣分

1.400 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 50 个字扣 1 分)

2. 400 字以下的文章,2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 200 字以下的文章,1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 只写一两句话的,给 1 分或 2 分,不评 0 分。

5. 只写标题的,给 1 分,不评 0 分。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 0 分。

6. 只写标题的,给 1 分,不评 0 分。

7. 完全空白的,评 0 分。

(三)套作与抄袭判定

套作的,适当扣分;套作就是把预先准备好的作文材料,机械地理解作文题,生硬地套用。判定为套作是比较严重的,不应将套作的判定扩大化。

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判定为抄袭要有依据。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蒋跃新)

要求:请综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漫画有两个人,一个是领导,要求下属“必须加大安全措施”;一个是下属,已经在没有井盖的窨井周围插上了“危险”“小心”“注意”“绕行”等牌子。顺着这个思路深入下去分析可以知道,解决窨井没有井盖的最好的办法是给窨井盖上盖子,由此看出漫画中的这种方法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明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这样,但还装模作样地要求下属一定要加大安全措施;明知道插上牌子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下属还是一直按照领导的意图或者自作主张用插牌子提醒来解决问题。因此,材料的立意可以有:①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要把安全放到第一位、如何保证百姓出行的安全)。②行胜于言(重要的是行动、言和行)。③对问题是提醒还是根本解决。

【佳作展示】

为官之道,行胜于言

《史记·儒林列传》中80岁的申培对汉武帝说:“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申培的意思是说做官的人,不要多说,要实干。

清朝有一位叫唐子的官员被任命为长子县县令,当地土地贫瘠,但特别适宜种桑养蚕。唐子不靠文书行天下,而是深入民间,遍访百姓,让妇孺都明晓种桑养蚕的好处,结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当地就种桑80万株,后来桑蚕防守,百姓解困。

不是古代有这样行胜于言的官员,当代更不胜枚举。

环境恶劣的大庆油田,当油井出现“井喷”的时候,时为钻井队队长的王进喜不顾腿上的伤痛,扔掉拐杖,跳进泥浆之中,用身体当搅拌机搅拌泥浆,最终保住了钻井队辛苦了几个月的油井。

在危险来临的时候,王进喜没有喊“共产党员,跟我上”,也没有说“大家

怎么不跳入泥浆中搅拌”的话,而是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行胜于言的道理。

黄沙弥漫的兰考,遭受严重灾荒的当地百姓要扒火车出外逃荒要饭时,焦裕禄冒着凛冽的寒风,带着领导一班人到了火车站,走进灾民中间。随后,他率领兰考百姓种植梧桐、整治狂沙,深翻土地、治理盐碱。最终,兰考人民在他的带领下,生产自救,甩掉了“讨饭县”的帽子。

面对要背井离乡的百姓,焦裕禄没有用口号来表达要带领兰考人民脱贫致富决心,而是脚踏实地,访贫问苦,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亲力亲为,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

荀子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即便是事情很小,如果不做就不会成功。这就如《孟子》中的一句话:“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再漂亮的话语,如果没有实际的行动,任何事情都不能成功。

要做到“行胜于言”,就要少虚言、多行动。清谈误国,虚谈误事。面对要解决的事情,就要深入实际、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做事;不用虚言鼓动,不当“演说家”,要干“实干家”。要做到“行胜于言”,就要少妄言,多行动。为官之道,不能口言是、身行非,要心口合一、身心合一,怎么想就怎么干,不是怎么说而不怎么做。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动人心者,莫先乎行。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疫情期间,浙江杭州建兰中学的一名班主任给自己的学生们写了一封信。这位班主任在信中写道:

“这几天有一句诗在我做饭的时候,在我拖地的时候,在我陪孩子玩的时候,在我洗脸的时候,在任何时候,都会从我的脑海里跳出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人都有信仰,它不是你平日里高喊的口号,它不是你挂在朋友圈的签名。它,贯穿了你一生的灵魂。而我的信仰,就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因为我爱脚下这片热土地,我想告诉我的孩子们,它也应该是你的信仰!”

通过互联网,更多的人看到了这封信,被其中的真诚打动。

在灾难中,应如何认识爱和信仰?作为一名高三学生,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1.(5 分)例句:清华人笃信的自由,是不为虚名所动,执着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追求意志的独立与心灵的富足;是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洗礼,依然会因为美好的事物而热泪盈眶,依然会对无尽的远方陌生的人们倾尽善良。( 此表述仅供参考。根据学生作答句子的内容和形式赋分。主题 1 分,“是”字句式各 1 分

(2 分),内容表述得体和上文协调一致 2 分) 22.作文(60 分)评分标准审题分析:

任务要求“在灾难中,我们应如何认识爱和信仰?作为一名高三学生,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 限制写作内容必须抓住“在灾难中,认识爱与信仰”这一核心概念并进行必要的诠释。这一核心概念,由两个元素构成。“在灾难中”是对时代背景的呼应,也是具体语境的限定,在此大前提之下,展开对“爱与信仰”多方面的解读。若视而不见,会有跑题之忧。若在解读中偏颇一方,忽略了“在灾难中”的限定去谈“爱与信仰”,或只谈“灾难”而罔顾“爱与信仰”,都是偏离题意的。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③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④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

⑤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⑥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关于“生命",人们总是有很多的思索。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四、写作(60分)

22. 参考2019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本题为观点列举型材料作文,围绕“生命”给了六个观点。要求考生挑选出两个或三个组合后,提炼观点,确定立意。六则名言的含义为:

①面对生命的追问,先不要考虑死亡,应该先好好地活着,活在当下。

关键词:重在当下以此生此世为重以人为本

②对于生存的思考,应该居安思危,具有忧患意识。

关键词:居安思危忧患意识

③青春不再,时不我待,趁年轻要珍惜岁月,勉励自己及时努力,切莫蹉跎光阴。

关键词:青春不再时不我待惜时自勉

④对于生命的挚爱,应推己及人,博爱大众,要有尊重他人生命的胸襟和气度。

关键词:尊重生命推己及人博爱大众

⑤对于生命的成长,应勇于雕琢,勤于打磨,珍视之,成就之。

关键词:雕琢生命自我磨砺珍视生命成就此生不惧磨难

⑥对于生命的意义,应该辩证地看待舍与得、生与死、虚与实,只有付出自我,无私奉献,为他人为事业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的价值,才能放大生命的意义,才能生命永恒。

关键词:舍与得生命价值人生态度无私奉献,方得永恒

可以依据共性和联系组合立意,参考角度如:

①⑤组合:珍视生命活在当下

④⑥组合: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①③⑤组合:惜时进取,成就此生

①②③组合:居安思危,及时努力

(一)扣分项评定

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5分为止;标点符号出现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无标题扣2分。

(二)残篇评定

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2.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5.只写标题的,给2分,不评0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风云变幻,流年更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专属

的主旋律。在社会方方面面的光影变幻中,我们都可以窥见时代的发展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历史无言,时代从不会亲口向我们诉说它的变幻,但我们却能在事物的古今对比中,感受到旧时代的谢幕、新时代的来临,体味到时代的发展。或是教育方式的更新与转变,或是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共生,或是思想观念的进步与发展,或是科研领域的转变与深入……

21 世纪对历史的中国而言,是一个展翅高飞的时代;21 世纪对世界的

中国而言,是一个脱胎换骨的时代。大地沧桑巨变,时代催人奋进。时代

是流动的,是变幻的。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根据材料,以“我的时代使命”或“我与这个新

时代”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22.按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一卷语文作文评分标准给分。(60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今晚看央视新闻,许许多多的“90 后”挺身?出,穿上“志愿红”,奔赴疫情严重地区,成为战“疫”中?道闪亮的?景。他们?默默奉献發释

志愿精神,作为“00”后的我想了好多。

材料:今天早上我看到了?段视频:武昌医院院?刘智明,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幸染病,救?未救?,与世?辞。他的爱?护??蔡利萍痛哭着追

赶载着刘院?的殡葬?,听着她悲切的哭声,我忍不住泪流满?。

材料三:今天,?络直播课开课了。看到学校的?师,超兴奋,超激动,久违了,?师们!

材料四:今天,接到通知,要返校了,开?。我们体验了史上最?的寒假,经历了最漫?的等待与期盼。?切都是瞬息,

?切都将会过去;?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以上材料摘?某位同学在疫情期间所写的?记,读完之后你有什么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篇?章。要求?选?度、确定?意;?定?体,?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能泄露个?信息;不少于800 字。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00年前的5月4日,青年学生凭着对祖国的满腔热忱,勇敢地站到了历史大潮的风口浪尖。“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这场五四运动的精神核心。

100年后的今天,身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你认为应该怎样传承“五四精神”,让青春在新时代闪光?

请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四个词中任选其一,结合你的体验、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