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经济变革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经济变革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经济变革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经济变革

求实 2000.12

经济理论与实践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经济变革

徐顺梨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摘 要]马克思说过: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当今世界经济体系正发生

着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迅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本文从社会生产力系统(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结构)、社会

产业结构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三个方面分析了现代科技革命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生产力;产业结构;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 303 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00)12-0032-02[收稿日期]2000-10-27

[作者简介]徐顺梨,女,中共南昌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副教授。

科技革命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从总体上看,现代科技革命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神奇力量改变着整个世界的面貌,特别是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面貌。它使社会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一、科学技术成为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力

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综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人类的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都会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即蒸汽机技术革命,不仅使人类的双手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引起了从手工工具到机械化生产的飞跃,而且使人类从农业经济社会步入到工业经济社会。从此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即电力技术革命,出现了电动机、内燃机,用电力作为新的能源逐步取代了蒸汽动力,使人的体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解放,从而使社会的经济得到了更快速的发展。这两次技术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是无比巨大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

而20世纪中叶以来所发生的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现代科技革命,不但在内容上较之从前更为先进,而且其规模上也大大超过了以往的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重大突破,而是在各门科学和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以微电子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对现代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全面的渗透和影响,使社会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与跃迁,并最终使科学技术本身成为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力。

1、现代科技革命使生产工具系统加速发展。

现代科技革命由于规模的宏大及成果物化为生产工具过程的加快,使生产工具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

我们知道,生产工具的进步程度是由制造材料、结构、动力、操纵与控制四个要素来决定的。这四个要素的革新就形成生产工具系统的革新。在现代科技革命发生以前,生产工具系统中的操纵与控制要素还未发生过革命性的变革。而这次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革命,却使生产工具系统的操纵与控制要素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出现了数控机

床、智能型机器、超级机器人、自动控制机器体系等等。现代生产工具的操纵与控制系统正在形成以电脑为核心,由电脑控制机取代人工对生产机器进行操纵与控制,从而使劳动者从手的解放、人力的解放发展到大脑的解放。这是生产工具系统迄今为止发生的最革命性的变革。

2、现代科技革命使劳动对象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劳动对象无论在种类、性能与用途上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其一,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已经经历了从陆地资源到海洋资源,再到大气层资源,并且正在向外层空间资源扩展;其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合成新的物质材料,扩大劳动对象的来源,使劳动对象更加广泛。如非晶态金属材料、高温超导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纳米材料、新型陶瓷材料、功能各异的新型玻璃材料等等。现在全世界人工合成材料已有800多万种,并且仍以每年5%的速度在增加。这意味着劳动对象已不再是生产过程的被动因素,而是变成了生产的推动者。在当代,劳动对象已成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3、现代科技革命使劳动者自身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机器人和计算机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生产的自动化系统越来越完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现代劳动者正朝着与智能型工具相适应的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智能型劳动者的方向发展,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已经从传统的机器体系中解放出来。现代化生产系统,直接从事生产的,只需要人数有限的工程师、高水平技术人员、信息技术人员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这就使得劳动者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出现了劳动者高学历、高知识的趋势。据统计:在机械化初期,物化在生产中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比为9∶1,而在现代高度机械化生产中则为1∶9。从9∶1到1∶9,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生产中的比重刚好对调了位置。

总之,现代科技革命通过对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的品质及其结合方式进行改造和综合,使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生产力的诸要素当中,从而使生产力系统发生革命性变革,并使生产力系统的整体结构达到空前优化。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自身的经济功能也得到越来越充分、越来越全面的体现。据统计: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例,20世纪初仅为5%-20%,到50-60年代,其比重上升为50%,80年代后则高达60%-80%。有的生产

部门,如电子工业部门则高达90%,有的甚至达到100%。

2

3

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已成为影响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已从昔日间接的、潜在的生产力上升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并终于确立了其“第一生产力”的主导地位。

二、现代科技革命引发社会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

科技革命必然带动产业革命,进而使产业结构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以蒸汽机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英、美、德、法、日等国家由原来的农业占优势的产业结构逐渐转变为以轻纺工业为优势的工业国;以电力技术、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欧美国家原有的采矿、钢铁业加速发展,同时形成了电力、电器、石油、化工、汽车、飞机等一系列新兴产业。到20世纪初,制造业的发展大大超过了采掘工业的发展速度,使重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主要产业;而20世纪中叶以来发生的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前两次科技革命所无法比拟的。

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现代科技革命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高新技术成群成批地出现和发展,高新技术开发的浪潮持久不衰,科技成果转化的周期越来越短,往往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并迅速物化,就会产生一种新产品,造成一个新市场,从而形成一种新产业。而新技术和新产品之间、新技术和旧产品之间、新产业与旧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结合,又会导致另一种新的产业群的出现。现代科学技术这种强大的渗透扩散效应,使得近年来各种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涌现出来。已经形成了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新材料科技产业、空间科技产业、海洋技术产业六大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群。特别是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构成了现代社会产业结构嬗变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已经形成了一个以现代信息产业迅猛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新的产业革命。其中最显而易见的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已使社会经济系统具有了信息属性。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渗透扩散功能正在日益把工业社会推进到电脑网络化、数字化、机器人化和自动化的信息社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1983年公布的数字表明: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65%和信息技术有关。

第二,第三产业(服务业)在国民生产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服务业是适应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需要而逐步成为独立的产业的,它是商业社会、工业社会的产物。由于现代科技革命以电子化、信息化的高新技术替代了传统服务业中的手工、体力及简单的脑力劳动,服务业已具备了现代高技术产业的新面貌。从当代工业发达国家情况来看,以各种形式提供信息、知识、技术服务的服务业(如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文化教育服务业等)得到了迅速发展。与第一、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地位在不断上升。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第三产业异军突起,无论产值和雇佣人数的增长都快于第一和第二产业。据1980年统计,发达国家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56.9%,其中北美高达63.2%。③另外在国际贸易中,服务行业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1975年,服务业在世界贸易中占据1/4,1993年增加到1/3以上。80年代,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净增的6500万个工作岗位中95%是由服务业提供的。1996年,美国服务部门(包括从运输业到零售及批发贸易、商业和专业服务、教育、医疗、信息和其他行业)的产值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4(75%),它提供的就业岗位占总数的80%。美国经济1996年创造的260万个就业机会中,服务部门竟占了240万个(占92%)。可见,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已经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④

第三,传统制造业迅速萎缩。在现代科技革命的冲击下,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一方面,市场萎缩,产值下降,就业减少,发展速度远不如高新技术产业,被称为“夕阳产业”。在70年代,制造业在工业化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约为30%-50%,近几年来这一比例明显下降。美国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已从1980年的21%下降到1995年的12%;另一方面,由于各种高新技

术的渗入和改造,现代制造业与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相比,其生产方式、增长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制造业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正向着自动化、信息化、电子化方向发展。

三、现代科技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首先,现代高新技术领域的广阔性使国际合作成为必要。

现代高新技术产业较之传统的钢铁、机械等产业不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十分广阔。比如信息技术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它包括了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芯片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等。如此庞大的技术领域,仅凭一个国家的力量,想要在所涉及的整个领域全面领先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具备在各重要生产技术领域进行全面研究开发的能力和条件,都只能是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世界技术市场争占一席之地。这种技术领域的广阔性和技术优势的分散性就使得国际间的高新技术合作成为必要。

其次,信息网的建立和信息的快速流通,使世界经济结成一个整体。

国际互联网系统的建立和普及,打破了国家之间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时空限制。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极方便地广泛获取、传输和存储信息,极容易与世界任何地方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使全世界结成一个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整体,使“地球村”名符其实。这就为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极为快捷便利的条件,使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可能。

正是由于高新技术领域国际合作必要性的存在,以及发达的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动,当今世界经济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其一是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细化,从先前的国民经济大部类如工业、农业、矿产业之间的国际分工发展到工业部门专业间的国际分工,乃至到产品分工和工艺分工;

其二是交换领域,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迅速增加。1997年,全球商品出口额5.4亿美元,比80年代末上升80%,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随着近两年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还将进一步促进商品交换的国际化;

其三是资本市场的日益国际化。在股票市场,信息高速公路使全球数百亿美元的交易可以通过电脑网络便捷运作,数千亿美元的游资可以在瞬间由一个国家流向另一个国家。

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的日益壮大。据联合国《1993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1970年世界约有跨国公司7000家,90年代初增加到36600家,即20年里增加了4倍多。它们的国外附属机构有174900家,平均每家跨国公司将近有5家国外子公司。到80年代末,世界所有跨国公司的年产值大致相当于世界总产出的50%。⑤从1994年开始,世界上出现了大规模企业并购热潮,国际上许多巨型公司和重要产业都卷入了跨国并购,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的巨型并购案例屡见不鲜。目前跨国公司已经垄断了世界上70%的技术转让和80%的新工艺与新技术。由于跨国公司超越国界的利益追求,使得国民经济的民族性、主权性逐渐削弱,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综上所述,现代科技革命正在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已经不是一个局部,或者一个方面,而是整个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动,不断调整。对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77页。

②⑤商惠珠《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上海:学林出版社,第25、150页。

③陈章亮、姚伯茂主编:《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上海交大出版社,第126页。

④孙钱章:《知识经济概论》第62页。

责任编辑 刘成胜

33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经济变革

求实 2000.12 经济理论与实践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经济变革 徐顺梨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摘 要]马克思说过: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当今世界经济体系正发生 着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迅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本文从社会生产力系统(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结构)、社会 产业结构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三个方面分析了现代科技革命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生产力;产业结构;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 303 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00)12-0032-02[收稿日期]2000-10-27 [作者简介]徐顺梨,女,中共南昌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副教授。 科技革命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从总体上看,现代科技革命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神奇力量改变着整个世界的面貌,特别是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面貌。它使社会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一、科学技术成为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力 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综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人类的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即蒸汽机技术革命,不仅使人类的双手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引起了从手工工具到机械化生产的飞跃,而且使人类从农业经济社会步入到工业经济社会。从此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即电力技术革命,出现了电动机、内燃机,用电力作为新的能源逐步取代了蒸汽动力,使人的体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解放,从而使社会的经济得到了更快速的发展。这两次技术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是无比巨大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 ① 而20世纪中叶以来所发生的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现代科技革命,不但在内容上较之从前更为先进,而且其规模上也大大超过了以往的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重大突破,而是在各门科学和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以微电子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对现代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全面的渗透和影响,使社会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与跃迁,并最终使科学技术本身成为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力。 1、现代科技革命使生产工具系统加速发展。 现代科技革命由于规模的宏大及成果物化为生产工具过程的加快,使生产工具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 我们知道,生产工具的进步程度是由制造材料、结构、动力、操纵与控制四个要素来决定的。这四个要素的革新就形成生产工具系统的革新。在现代科技革命发生以前,生产工具系统中的操纵与控制要素还未发生过革命性的变革。而这次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革命,却使生产工具系统的操纵与控制要素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出现了数控机 床、智能型机器、超级机器人、自动控制机器体系等等。现代生产工具的操纵与控制系统正在形成以电脑为核心,由电脑控制机取代人工对生产机器进行操纵与控制,从而使劳动者从手的解放、人力的解放发展到大脑的解放。这是生产工具系统迄今为止发生的最革命性的变革。 2、现代科技革命使劳动对象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劳动对象无论在种类、性能与用途上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其一,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已经经历了从陆地资源到海洋资源,再到大气层资源,并且正在向外层空间资源扩展;其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合成新的物质材料,扩大劳动对象的来源,使劳动对象更加广泛。如非晶态金属材料、高温超导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纳米材料、新型陶瓷材料、功能各异的新型玻璃材料等等。现在全世界人工合成材料已有800多万种,并且仍以每年5%的速度在增加。这意味着劳动对象已不再是生产过程的被动因素,而是变成了生产的推动者。在当代,劳动对象已成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3、现代科技革命使劳动者自身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机器人和计算机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生产的自动化系统越来越完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现代劳动者正朝着与智能型工具相适应的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智能型劳动者的方向发展,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已经从传统的机器体系中解放出来。现代化生产系统,直接从事生产的,只需要人数有限的工程师、高水平技术人员、信息技术人员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这就使得劳动者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出现了劳动者高学历、高知识的趋势。据统计:在机械化初期,物化在生产中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比为9∶1,而在现代高度机械化生产中则为1∶9。从9∶1到1∶9,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生产中的比重刚好对调了位置。 总之,现代科技革命通过对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的品质及其结合方式进行改造和综合,使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生产力的诸要素当中,从而使生产力系统发生革命性变革,并使生产力系统的整体结构达到空前优化。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自身的经济功能也得到越来越充分、越来越全面的体现。据统计: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例,20世纪初仅为5%-20%,到50-60年代,其比重上升为50%,80年代后则高达60%-80%。有的生产 部门,如电子工业部门则高达90%,有的甚至达到100%。 ② 2 3

第一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基础过关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是 A.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B.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C.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D.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 2.商品经济是 A.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B.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C.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D.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 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A.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B.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4.市场机制是指市场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其核心机制是A.价格机制B.竞争机制 C.供求机制D.激励机制 二、多项选择题 1.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表现在 A.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和依据 B.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 C.一种经济制度可以选择不同的经济体制 D.一种经济体制可以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存在 E.经济体制的变化意味着经济制度的变化 三、辨析题 四、分析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 社会经济形态是指社会经济活动的联系方式。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 2.C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统一。商品经济是与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式,是以自给自足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形式。 3.D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的。它的产生和存在有两个基本的条件。第一,存在社会分工;第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4.A 价格、供求、竞争是构成市场的基本要素,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即市场机制。价格、供求和竞争三种机制是紧密交织一起的,它们相互依存、互为因

2017年中考历史辅导笔记: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及第三次科技革命

[键入文字] 2017 年中考历史辅导笔记: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及第三次科技革命 很多同学学习历史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中考历史科目的高分都是死记硬背出来的。其实历史学科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这样才可以在考场上灵活的发挥。为了帮助大家提高历史的学习能力,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中考历史辅导资料,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前来我站学习。 第一次工业革命:18 世纪60 年代至19 世纪上半期,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 它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与1785 年投入使用,使人类社会从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发生一个飞跃,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这是资 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19 世纪晚期到20 世纪初,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迅速应用到工业上,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体现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19 世纪70 年代,发电机研制成功,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电灯泡,德国人西门子制造了第一辆有轨电车,电力的广泛应用,把人们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这一技术革新的发明及应用从一开始就超越了一国的范畴,具有广泛的规模,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新的技术革命,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以前所有的时代,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人们称之为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它是以雄厚的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为基础,目前仍在继续发展,它不仅影响各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统治和军事战略,而且改变着人们的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发 1

2018部编版八下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了解农村改革,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 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过程与方法 了解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和农村面貌的改变,理解生产关系一 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难点 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 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 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在会上,队长严俊昌特别强调,“我们分田

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1978年,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壮举。从此揭开了一个伟大的历史时期,让我们一起步入《经济体制改革》,来了解这段历史。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改革的背景 史料1张三劳动实在懒,碰到重活装肚疼,自留地里去种菜。专门挑着轻活做,不管质量只图快,撒粪三锹撒一堆,锄过地里草还在。割麦丢的比收的多, 你说奇怪不奇怪? 史料2上联:过年只有二升米 下联:压岁并无一分钱 横批:我也过年 教师:出现上述史料中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农村原有的体制使农民失去了对土地的支配权、经营权,“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平均分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农村、农业发展缓慢,减缓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史料1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当年,小岗村粮食大丰收。该“生死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开始。 史料2当时中央的方针是:“群众既然搞起了包产到户,不要硬去扭转,与群众对立,搞的既没有社会主义积极性,又没有个体积极性,生产反而下降。”中央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保护农民的利益和积极性,保护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十分正确的,在客观上支持了包产到户的发展。到1980年11月初,全国有15%的生产队实行包产到户。到1981年,中央对包干到户也作出了明确地肯定。 史料3到1982年,中央的态度更明确了。中央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

七、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精)

七、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 1.现代科技革命是促进现代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现代科技革命,实质上是把科学进步与社会生产在技术基础上的变革结合起来,以科技进步作为社会生产发展的主导因素,对社会生产力进行彻底的质的改造。充分认识和推动现代科技革命,是把握现代社会发展的钥匙。但是,我们不能赞同现代科技革命已经超越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使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归于消失的错误观点。 2.在人类历史上,反映生产技术不断完善的技术进步,与反映对世界规律性认识的科学进步,二者基本上是平行发展的,有时相互交错、相互影响,但并未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当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强,科学和技术趋向一体化,因而产生了科学技术进步〈简称科技进步〉这一新范畴。它意味着,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在工艺上的应用为生产力的新的大飞跃创造了前提。本世纪中叶以来,自然科学中的革命变革与技术中的革命变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决定并形成表征科技进步在现阶段和未来阶段综合过程特点的“科学技术革命”〈简称“科技革命”〉的范畴。现代科技革命是我们时代正在进行的最重要的革命变革。我们应当花力气自觉地认识现代科技革命本身的特点,同时,必须抵制用科技革命本身涵盖社会革命,或者将它与社会革命分离开来的错误倾向。事实上,科技革命必定有社会革命与其相适应。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十八至十九世纪的产业革命时,指出了它同社会革命的联系,即一系列社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终于形成。现代社会辩证法表明,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社会主义革命先于科技革命,以创造保证实现科技革命的必要的社会条件,并用科技革命来发展和扩大社会革命的成果。而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技革命先于社会革命,为社会革命准备物质前提,并加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先后次序的不同,表现出现时代历史过程的多样性。其统一性至于,无论在哪种社会发展模式下,科技革命都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物质前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科技革命是生产力革命的最重要内容。 3.现代科技革命改变了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其与生产的关系。不能再简单地把科学归诸意识形式。科学——技术——生产之间的一体化和双向作用关系,使得在现代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科学超前于技术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书笔记)

①规范,原文是paradigm。这个字来自希腊文,原来包含“共同显示”的意思,由此引出模式、模型、范例等义。特别是用在文法中,表示词形变化规则,如名词变格、动词人称变化等。作者在这个基础上用这个字来说明科学理论发展的某种规律性,即某些重大科学成就形成科学发展中的某种模式,因而形成一定观点和方法的框架。“规范”的译法比较接近于作者的原义。 I 导言:赋予历史的一种作用 我们如果把历史不仅仅看成是一堆轶事和年表,就会根本改变今天仍然支配我们头脑的关于科学的形象。 常现科学建立在这样一个假定之上:科学家了解世界是什么样子。科学事业的许多成就都是从科学界捍卫这个假定的决心中得来的,必要时还不惜付出相当的代价。 例如,常规科学往往压制重大的革新,因为必然要打破它的一些基本成现。但是只要成规中有任意性因素,常规研究的本性又可以保证革新不会被压制很久。有时一个很普通的问题,本来可以用已知的规则和方法加以解决,但是虽经这个专业的研究集体中最有才能的人反复钻研,仍然不得解决。也有时,为常规研究制造的某一种设备不合要求,结果出现了反常,怎么努力也不能使之同科学上预期的现象相一致。在这样一些情况下,常规科学就会走入歧途。这时候——也就是当这一专业再也避不开那种破坏科学实践旧传统的反常现象时——就会开始那种非常研究,最后终于把这一专业引向一套新的成规,为科学实践提供一个新的基础。这种使专业的成规发生变革的非常事件,就是本文所说的科学革命。作为常规科学活动所受传统束缚的补充,革命是对这种传统的破坏。 每一次革命都迫使科学界推翻一种盛极一时的科学理论,以支持另一种与之不相容的理论。每一次革命都必然会改变科学所要探讨的问题,也会改变同行们据以确定什么是可以采纳的或怎样才算是合理解决问题的标准。每一次革命都彻底改变了科学的形象,以至于最后我们不得不说,那个人们在里面进行科学研究的世界也根本变了。这些变化同几乎总是随之而来的争论一起,决定了科学革命的特征。 创立另一种新理论如果触犯了某些专家的专门职权范围,也照例会激起他们同样的反应。对这些人来说,新理论意味着改变常规科学原来所遵循的规则。因此,新理论不可避免地要指责他们所已经完成的许多科学研究。正因为这样,一种新的理论,不管应用范围是多么专门,都很少会、甚至永远也不会只是已知事实的累加。新理论的同化作用要求重新构思原来的理论,重新评价原来的事实,这个内在的革命过程很少是由一个人单独完成的,更不是一夜之间所能完成的。 只要学术界重新评价传统的实验方法,取代它久已熟悉的实体观念,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变它把握世界的理论框架,最后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II 走向常规科学 “常规科学”是指严格根据一种或多种已有科学成就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某一科学共同

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兼论IT革命的地位和作用 安岗 内容提要本文将科技革命放在世界经济史的长河中分析其影响世界经济的规律,在技术—经济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技术—经济—社会范式来解释这种影响的路径,并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演变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等方面详细探讨,最后还就IT革命的地位和作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作者的看法,算作本文的结论部分。 关键词科技革命世界经济 IT革命 一、科技革命的概念及阶段划分 1.科技革命的概念。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科学革命是指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上的质的飞跃;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手段和方法的重大发明和突破,即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上质的飞跃。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在时间上往往是交错展开的,社会发展中产生技术突破的需要,人们便会利用已有的科学知识进行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和实践活动有能极大的推进科学的发展。二者的互动关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日益明显,为了研究上的便利,便将两个概念合起来称为科技革命。 按照欧洲中心论者的观点,真正意义上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内生地发源、发生于西方世界。这容易让人产生疑问:什么是科学和技术?古代中国有没有科学和技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算什么?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有没有贡献? 科学是建立在事实检验基础上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方法。按照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的观点,中国灿烂的文明中有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当然不乏具有革命性的科学和技术。中国在十六世纪以前已具有了较完备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沈括在1086年完成的《梦溪笔谈》有五分之三的篇幅记述了当时的科学成就,自然科学有数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冶金学、建筑学、生物学、农艺学、医药学等学科,人文科学有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可见科技知识之丰富。 依附理论代表人物之一的贡得·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用大量的史实说明十五至十八世纪,中国及印度的技术和科学思想传播到了西方,并构成了西方世界兴起的重要原因。这需要我们重新认识世界经济史和科技革命的问题。 2.科技革命的阶段划分。考虑到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在时间上的不同步,科技革命阶段的划分便以技术革命是否发生为标准,因为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科学革命的成果仍要通过技术革命来体现。以16~18世纪西方世界的兴起为界,科技革命大体上分为两个大的时期:古代农业文明的科技革命和近代以来工业文明的科技革命。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扬弃,二者之间是继承和发扬的关系。根据李约瑟的研究,公元1世纪到18世纪,至少有26大项超前约十个世纪的技术发明由中国传到西方,而同时西方传到中国的技术发明只有4大项。这足以说明近代以来的科技革命是站在古代东方先进科技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 古代科技革命由于本身零散的特点和缺乏资料,很难细分出阶段来。我国朱宁等学者在《变乱的文明》一书中提出,古代文明中有三个技术性标志:炼铁、造纸和印刷术。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古代科技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凝聚了古人的实践和智慧,并且构成了近代以来科技革命的重要基础。 近代以来科技革命按传统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次科技革命,又称为产业革命或工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前后开始,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科技革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40 年代开始,以电子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二、科技革命影响世界经济的范式和规律 1.技术—经济范式(tech-economic paradigm)。范式(paradigm)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著名科学学专家托马斯·库恩在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来的,本意是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演进方式。1982年技术创新经济学家G·多西将这个概念引入技术创新研究之中,提出了技术范式的概念。1983年,C·佩雷兹(C. Perez)在发表于《未来》杂志的论文《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结构变迁与新技术吸收》中提出了技术—经济范式这一概念。1988年,技术创新经济学家弗里曼与佩雷斯在合作发表的《结构调整危机:经济周期与投资行为》又发展了这一概念,认为其重要特征是“具有在整个经济中的渗透效应,即它不仅导致产品、服务、系统和产业依据自己的权利产生新的范围;它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的几乎每个其它领域,即它是一个‘亚模式’”。我国学者王春法(2001)将技术—经济范式定义为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主导技术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生产的范围、规模和水平。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以相互关联的各种技术所组成的一个或者几个主导技术群构成了不同时代经济增长的技术基础;其二,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的方式、轨道和规模也随着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一国乃至世界技术—经济增长范式的更迭。技术—经济范式变迁的过程就是打破常规和建立新范式的过程,而技术创新是技术—经济范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技术—经济范式的结构图标如下:

[精品]现代科技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精品]现代科技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8.现代科技革命的特征和意义 所谓科技革命,是指正在成长的科学技术传统取代旧的科学技术传统的重大事件和过程,包括科学的基本原理、科学的社会建制、科学的规范标准、科学活动的方式方法等根本变革,以及技术的理论基础、技术结构、技术的规范标准、技术活动的方式方法、技术应用的形式规模等根本变革,标志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和能力的显著改进和历史性的、划时代的飞跃。 能够称得上科技革命的科学技术,至少应具备以下特点:重大的科技创新,而不是一般性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广泛的渗透性,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按照这些标准来衡量,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先后发生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第一次是以"珍妮"纺纱机和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第二次是以电力与内燃机的发明为标志;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率先爆发了以微电子信息科技为主导,包括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激光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一场全方位、多层次的新科技革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至今方兴未艾,这场历时长久、影响深远的科技革命,在速度和规模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这场全球性、全方位的新科技革命,大大拓展了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促进作用,使人类由"电气时代"跨入到"自动化、智能化时代"或"信息时代",对当今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

能源革命与能源互联网

曾鸣:能源革命与能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2015-08-10 来源:曾鸣 能源互联网———未来能源利用体系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以电力系统为核心,集中式以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量单元,依托实时高速的双向信息数据交互技术,涵盖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公路和铁路运输等多类型多形态网络系统的新型能源利用体系,即“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构想和雏形被提出。在“能源互联”的背景下,传统的以生产顺应需求的能源供给模式将被彻底颠覆,处于能源互联网中的各个参与主体都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互联共享将成为新型能源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 因此,能源互联网是要构建一个以电力系统为核心与纽带,多类型能源网络和交通运输网络的高度整合,具有“横向多能源体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和能量流与信息流双向流动特性的大能源互联圈,是要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其中,“源”是指煤炭、水能、天然气等各类型一次能源和电力等二次能源,“网”涵盖了天然气和石油管道网、电力网络以及铁路、公路等运输网络,“荷”与“储”则是指各种能源需求以及存储设施。通过“源—网—荷—储”协调互动达到最大限度消纳利用可再生能源,能源需求与生产供给协调优化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从而实现整个能源网络的“清洁替代”与“电能替代”,推动整个能源产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构建能源互联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构建能源互联网不仅是能源技术的革新,也是一次能源生产、消费以及政策体制变革,更是对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一次根本性革命。当前我国正处在能源革命的关键时期,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关乎发展与民生,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以及“互联网+”的概念,预示着我国能源行业发展将要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不是基于现有的能源生产、消费模式和能源体制,而是要通过能源互联网这种能源技术革命,推动能源生产、消费、体制变革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有力地推动我国能源革命,能源互联势在必行。 首先,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能源与环境问题。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尽合理,导致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传统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我国能源依赖进口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周边政治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将无法得到保障。能源互联网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国内经济发展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从而有效解决我国当前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能源安全问题。 其次,我国正处在能源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能源互联网作为一次能源技术革命,互联共享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经济产业布局和能源生产消费模式,其高度开放的特性,也会推动我国能源行业体制的变革,提高我国能源行业的整体开放程度。能源互联网是多类型用能网络的多层耦合,电力作为重要的二次能源,是实现各能源网络有机互联的链接枢纽,电力互联是实现能源互联的重要途径。 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将会最大程度地推动当前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进程,加速相关政策措施的完善以及智能电网等技术手段的研发速度,从而促进我国新型电力工业体系的建设完善。 能源互联网对未来电力工业体系形成的作用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 技术产业发展 当今世界新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以及量子科技等蓬勃发展,深度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引发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变革。能否抓住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培育起支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直接决定着各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分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就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机器人等领域发展,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立足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全局,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 一是持续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持续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健全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加大对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大力推进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发展。 二是着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应用。加快5G研发和商用步伐,推进IPv6规模部署。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三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制造业“双创”升级版,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优势企业建立上下游协同的企业集团,提升产业链水

平。落实好国家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优惠支持政策,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注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企业。 四是激发增强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工业文化建设,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推动降低制造业税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深化产融合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深度融合。加强人才培养,保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 五是更大力度对外开放发展。全面深入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高端制造领域。鼓励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长期合作伙伴机制。支持工业通信业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培育形成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最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资料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这些认识对于今天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对于我们在当代背景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仍然有现实意义,十七大报告中就特别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本书第一章的开头就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社会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来源的。“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有着明显的缺陷。三大社会主义学说从它们产生开始就注定了只是空想。但是,正是这些空想社会主义,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根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同时,恩格斯也强调,三大空想家的思想

长期支配着19世纪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者,产生了种种“折衷的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上的,要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就必须“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科学分析基础上。 “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本书第一章结尾的这个重要论断,是上述分析的逻辑顺理成章得出的结论。恩格斯的这个点睛之笔,一语道破了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到科学的关键。我们必须弄清楚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和原则区别,切忌望文生义地妄加推演或解释。 本书第二章论述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人类思想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正是由于这两个伟大发现,社会主义就被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变成了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是怎样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呢?具体地说,第一,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揭示了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一切社会变革都来自生产方式的变化,从而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现代科技革命论文

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试图在所有复杂的现象中找到共同具有的物质实体,将其作为差异性的共同基础。从希腊哲学到现代物理的整个科学史中,不断有人力图把表面上极为复杂的自然现象归结为几个简单的基本观念和关系。”面对自埃塞克·牛顿时代以来的经典物理学世界观,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到19世纪末,传统的机械决定论和还原论仍然影响着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它已经根深蒂固地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甚至人类的文化方面。尽管19世纪的自然科学取得的某些成就已经部分地揭露了机械决定论和机械还原论的局限性,但是要动摇和突破这种规范是不容易的,因为它们是构成近代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另一方面,19世纪末,许多科学家都认为,以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大厦已经峻工,人们在对这幢雄伟大厦表示赞叹之余,又多少流露出满足和无所作为的情绪。英国大物理学家W.汤姆逊在刚跨入20世纪的第一天的《元旦献辞》中说:“在已经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能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 然而W?汤姆逊在对科学大厦赞叹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在物理学晴朗的天空还有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 就是在这样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的笼罩下,现代科学革命开始了。 先来谈谈这两朵小而伟大的云。 1880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化学家莫雷利用光学干涉仪进行了一项搜索“以太风”的著名实验来测量所谓的“以太漂移”。迈克尔逊和莫雷经过不懈努力,昼夜不停地观察了五天,试验的精密度达到四十亿分之一,终于于1887年12月宣布实验测得以太“漂移速度”为零的结果。这就是物理学史上有名的“零结果”。牛顿力学赖以生存的基础受到了严重冲击,令许多持有光是以太波动观点的物理学家大失所望。这一现象被称之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飘浮在物理学上空的一朵乌云。 另一朵乌云与绝对黑体辐射的实验有关。德国物理学家维恩和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先后根据经典统计物理学进行的实验在波段和辐射上产生了荒谬的数学结果。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在这里陷入困境和危机。这就是有名的“紫外灾难”。“紫外实验”成为飘浮在物理学上空的又一朵乌云。 然而物理学危机正是是物理学革命的前夜,经典物理学天空上的乌云倾刻化为狂风暴雨,冲击和洗刷着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世纪之交,1900年量子理论的提出和1905年狭义相对论的建立,是现代物理学革命的重要标志。 量子论的提出者是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从能量子假说出发,普朗克成功地解释了他自己提出的辐射公式,解决了“紫外灾难”的问题。量子论的诞生,是对经典物理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它把经典物理学中一切因果关系都是在连续的基础上所建立的物理思想方法彻底地变革了。它使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只承认连续性和机械力学决定论的经典观念,揭示了连续与间断统一的自然观,揭示了自然规律的客观统一性,为各门科学的量子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笔记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笔记资料 自然科学及基本性质。 答:自然科学是总体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具有广泛联系和影响的社会现象和特殊的社会活动方式,是正确反映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及规律的动态知识体系。 基本性质: 1.自然科学是特殊的意识形态: 1)自然科学虽然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但它反映的不是社会现象,不是社会存在,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2)自然科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 2.自然科学是特殊的生产力: 1)从理解生产力角度看,自然科学属于生产力范畴,是人类支配自然界的能力的组成部分;2)同具体的生产力、物质生产力、物化形态的生产力、直接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相比较,自然科学作为生产力有其特殊性。 自然科学的主要特点。 答:1.自然科学作为科学的一般特点: 1)客观真理性;2)社会实践性;3)理论系统性;4)动态发展性; 2.自然科学的特点: 1)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无阶级性;2)自然科学的结论具有可重复验证性; 3)自然科学成果具有人类共享性; 2.科学研究活动的主要特点。 答:1.创造性: 1)体现在科研劳动的目的或任务的确定方面,科研劳动是以创造为目的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活动;2)突出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创造性思维; 3)集中反映在科研成果方面,科研成果都应该具有新颖、独特和一定的价值,只是评价科研成果的三项重要的指标。 2.探索性:是指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途径和方法所进行的寻求; 1)科学研究是向未知领域进军的事业;2)科学研究的灵魂在于创造,创造意味着求新、求异、求好、不重复以前已有的东西。 3.高风险性: 1)科学研究有可能遭到习惯、保守势力的反对;2)科学研究具有高失败率;3)科学研究具有严酷的竞争性 3.科研的基本类型 答:基本类型: 1.基础研究是旨在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和发展新的探索领域的创造性活动。 2.应用研究虽然也是旨在增加科学、技术知识的创造性的系统活动,但它要考虑到某一特定的实际目标。 3.发展研究,它是运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及实验的知识,为了推广新材料、新产品、新设计、新流程和新方法,或为了对现有样机和中间生产进行重大改进而进行的任何系统的创造性活动。 4.自然科学发展的指数增长规律。 答:人们一般把科学发展的可计量指标过若干年就翻一番的现象称为“科学发展的指数增长规律”。它表明,科学指标的增长率是与原来的科学指标总量成正比的。它精确的表达了恩格斯关于科学的发展是同前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知识量成比例的论断。 5.自然科学发展中带头学科的形成更替。 答:定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担当科学发展先导作用的学科。 更替的规律性: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经济形态的演变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经济形态的演变 第一部分基本内容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基本规律以及自 然经济、商品经济两种基本经济形态的演变及其基本特征。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 根本的动力 1·社会生产一方面是生产的物质过捏,另一方面是生产的社会过程。 2·生产力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动态系统,它包括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和技术要素的总和。其中既有劳动资 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基本要素,又有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等通过基本要素而发生作用的其他要素。 3·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包括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它决定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并决定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形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和基础。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和 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致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5·生产力的易变性和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从基本 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到新的基本适合的辩证否定运动则是作为占 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的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力。 (二)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 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1·生产力的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互联网思维——科技革命时代的范式变革

互联网思维——科技革命时代的范式变革 (一)科学革命时代的范式变革(1) 摘要:互联网思维是当前社会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实践的和理论的课题。本文认为互联网思维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先导理念,是当代高科技与文化创意跨界融合实践的新思维方式,是科技革命中范式转换的必然成果。它拥有自身独特的性质与运作方式。它在现实科技发展的条件下重新阐释了哲学上一切社会生活中的普遍联系的最高准则。它预示着,一种更新的思维方式的酝酿与形成,将带给未来社会更为巨大的变革。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第三次工业革命;范式转换;跨界融合;思维特征习近平同志最近指出: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那么,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搞清互联网思维的内涵和外延,这是当前我国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要的实践和理论课题。 当前,关于国内外互联网思维的观点蜂拥而起,百家争鸣,相互辩难,争讼不已。肯定者有之,反对者有之,阐扬者有之,批评者有之。①互联网思维成了一个近年来开放性的文化科技事件,一个讨论文化变革的平台。 笔者认为:互联网思维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先导理念,是当代高科技与文化创意跨界融合实践的新思维方式,是科技革命中范式转换的必然成果。它拥有自身独特的性质与运作方式,在现实科技发展的条件下重新阐释了哲学关于一切社会生活中的普遍联系的最高准则。它预示着,一种更新的思维方式的酝酿与形成,将带给未来社会更为巨大的变革。 互联网思维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先导理念,每一个时代的发展总是以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标志的,特别是以先进工具的发明和创造引发全面变革的。两 ①网上公认,互联网思维是百度老总李彦宏首次提出。2013年11月8日,马化腾在一次发言当中,以互联网思维这个词为结语:“互联网已经改变了音乐,游戏,媒体,零售和金融等行业,未来互联网精神将改变每一个行业,传统企业即使还想不出怎么去结合互联网,但一定要具备互联网思维。”也有大量不同意见:许小年说,没有什么“互联网思维”;王健林说,不存在互联网思维,我觉得互联网思维这个词完全是错误的,不存在...。黑马会教育培训行业副会长兼秘书长快乐学习创始人张浩说,根本没有什么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伪命题。

现代科技革命与创新1

《现代科技革命与科技创新》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姓名:学号: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历史发展到近现代,经济飞跃发展,社会空前进步,这主要归功于四次工业革命: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在 20 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机械化,带给我们很多新的机械,例如蒸汽机,节省了大量劳动力,为世界带来了巨大的转变。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两方面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素质。其一是出现了火车、汽车、电讯、电报、电话等,缩短了人际间的距离。其二是医药发明,包括抗生素、盘尼西林等,使卫生环境得以改善,人的寿命得以延长。从微型计算机、计算机到互联网,可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当代依靠电子、信息等新兴技术发明兴起,信息产业推动了第四次工业进步。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是由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推动的,足以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同样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美国早在建国初期,就在宪法中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明确的方针。到 1850 年,开始走上了工业技术创新之路。 1876 年出现了第一个集体式的科研机构——爱迪生投资建立的研究所。 20 世纪初,重要的工业研究实验所就有 365 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的研究经费从 1939 年的 1 亿多美元增加到 1945 年的 15 亿美元。战争结束时,美国的科学技术已具有压倒优势,大战中发展起来的一大批新成果、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美国工业在质和量上迅速赶上并远远超越了欧洲。 科技进步经历了原始期、萌芽期、发展繁荣期及纵深发展期四个时期,与之相适应社会发展也从文明孕育、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进入到知识文明。人们对科技的理解也由经验知识、使用科技、工具理性过渡到双刃剑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由万物有灵论、天人合一论、人定胜天论发展为天人共生论。从历史的维度来看,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几个构成要素之间呈现出双向互变的关联性关系。但是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以那种精确的机理惊醒相互作用来互相作用共同发展,这是一个难以说得清楚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却在种种思考中限制着我们思维前进的步伐。 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社会发展过程就是科技进步 的过程,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一部科技演化史。 科技的萌芽期 人类经过几百万年的艰苦跋涉,终于结束了原始的蒙昧时代,开始进入了人类的文明时期,与科技的发展状况相适应,首先到来的是人类的农业文明。随着人类劳动实践的增加和经验常识的丰富,劳动产品开始有了剩余,人们把捕捉到的猎物剩余的喂养起来,把采摘的果实剩余的种植起来,并找到了饲养和种植的诀窍,这样就出现了原始农业。随着饲养和种植方面的知识的增加,人类不再以捕获现成的自然物为生,而是专门从事饲养业和种植业,从而使人类过渡到农业社会,开始了农业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是与科技的进步分不开的,为了进行农业生产,必须要有意识地去考察植物生活的习性和历史,了解气候变迁,选择适宜的土地,这就 需要相关的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知识,还要有相关的耕作和灌溉技术作保证。这时人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