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部地区高校计算机系统平台课程建设实践

西部地区高校计算机系统平台课程建设实践

西部地区高校计算机系统平台课程建设实践
西部地区高校计算机系统平台课程建设实践

西部地区高校计算机系统平台课程建设实践

摘要: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方向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愈加迫切。计算机系统平台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技术方向)规范中的一门全新课程,其中涵盖了从硬件平台、软件平台、操作系统到应用平台的诸多内容。文章结合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的实际情况,总结对此门课程进行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希望其中的经验能够为地方高校类似课程的开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部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计算机系统平台

0 引言

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直在全国范围内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政策为西部偏远地区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青海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仍相对落后很多。西部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如何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进行教学实践,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在培养定位上,一直秉持“面向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理念,强调能力与素质并重,培养信息技术与应用的特色人才,满足社会对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方案设计和教学计划制定参考了2006年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专业教学分委员会(简称“教指委”)发布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信息技术方向)》(下面简称《规范》)。《规范》指出,信息技术是一门针对社会与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需求,提供实施技术与解决方案的学科,与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原则和目标相一致。

在《规范》推荐的课程体系中,计算机系统平台是其中重要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硬件平台、软件平台、操作平台和应用平台等。作为一门全新的专业课,该课程有很多需要探索和研究的内容。我们结合自身探索和初步实践,将对课程的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与优化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所需要的整个平台所相关的技术,涉及计算机系统的不同层次,包括硬件、软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等。通过学习不同层次所提供的支撑功能,感受并理解人们能够在这样的平台上做哪些事情,并掌握计算机系统平台中一些典型功能实现的基本原理。

本课程理论讲授48学时,实验部分32学时,按教学内容进行划分,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如图1所示。其中计算机硬件平台部分学时相对较少,相比传统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裁剪,尤其是其中较深的

湖北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技术标准试行

湖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技术标准(试行) 一、课程建设总体要求 1.课程内容与资源。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及时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按照教学单元、专题或模块的框架,合理、有序的设计知识单元和拆分、配置知识点及技能点。 课程基本资源系统完整,视频、音频、教案和演示文稿等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内容准确、系统、完整,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了统筹、集成,应用效果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拓展资源能反映本课程教学特点、建设优势,应用于教或学的某一环节、支持教学或学习过程。 2.教学设计与方法。能够根据专业特点及学生层次制定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本身与每个教学单元、专题都有明确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目标实现与否可以测量;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明确学习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 3.教学活动设计。要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能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积极开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活动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在线异步讨论、笔记、信息提醒、测验、教师答疑、作业、同伴互评、线下讨论、问卷、实时讨论、维基和一对一辅导。 4.学习评价设计。根据课程特点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有明确合理的课程整体评价策略和各学习周、知识单元的评价策略,包括完成课程学习必须的各项学习活动的数量及评分的标准等;反馈及时;能记录学习和交互过程,并用于学习评价和教学研究。评价类型包括但不限于随堂小测验、单元

课程体系建设总结分析报告

课程体系建设总结分析报告

课程体系建设总结分析报告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发展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按照“校院合作、工学结合、以岗位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以“共建共管、互利双赢”为原则,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专业依托行业企业的优势资源,破解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瓶颈,形成以“1个中心、4个模块、4个阶段”为特点的“梯进式144”人才培养模式。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瞄准职业岗位,按岗位标准要求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围绕职业岗位能力组织实施教学,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岗位的一致性,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教育、岗位教育有机结合,学生与行业、岗位、社会“零距离”接触,使学生在真实的岗位环境中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 (一)以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基于工作岗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存在的“宽而不精、学而不专”的问题,我们瞄准人才市场的发展需求,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上,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检验行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兼顾医疗卫生大行业就业岗 位迁移,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基于工作岗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专业建设实践,逐步形成以校企双赢为基础的“梯进式144”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主动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确定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医学检验专业是面向医疗卫生技术行业的通用型、宽口径专业,具有专业涉及面广、毕业生就业面广的特点,但普适性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存在学习内容全面但不深入、学生学无专长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 性,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是专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临床检验为核心职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改造升级项目建议书 2017年

附件1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改造升级项目 一、总论 1、项目名称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改造升级项目(基于云计算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项目) 2、申报单位概况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下设计算机公共基础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实验室、计算机多媒体实验室、教科研实验室。中心现分布于不同的教学楼的3个楼层,实验室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设备总值280余万元。中心面向全校各二级学院,承担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计算机专业课程实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实验及业余时间面向全校学生的开放性实验等任务,平均每学年开设实验课程接近100门,实验人数6500人以上,实验人时数25万次以上。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开展与应用都在对机房建设、实验环境、教师教学、实验室管理等都带来模式的革新。基于云计算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被越来越多的院校采纳,为打造我校数字化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建构学校实验教学云计算基础平台,加快推进数字化虚拟实验室建设,创新实验室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建立学校特色实验课程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探索数字化实验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创新;推动课程教学与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完善工程化实验教学体系等要求,我中心现申请升级改造基础教学实验中心设备及环境、建设基于云计算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与考试平台,创建考试中心,提升学校实验实训教学面貌,加强教师人员培养档次。 3、拟建地点 拟建在综合楼5--6层,规模15间实验室、1个数据服务中心 4、建设内容与规模 建设内容包含三个方面: (1)改造和升级原有计算机机房设备。 实验中心现有计算机600余台,实验室布局分散,该方案实施应前先搬迁现在所有实验室进行集中建设(搬迁方案见原提交的搬迁报告:综合楼或重型楼)。目前实验室有335台为2012年以前购置,故障率高,维护成本增加,在两年内需要进行更新换代。因此在此基础上利旧建设350点的智能云桌面平台,实现机房设备升级。建设内容:实验数字服务中心机房1间、数据存储服务器2台、网络管理服务器2台、云平台管理服务器8台、云终端控制器350台、移动管理平台5个、网络布线及实验室装修等。 (2)建设网络无纸化考试平台 目前无纸化考试平台的应用在许多高校中逐渐取代纸质试卷考试模式,今年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开始在部分省市高校试点,而今年计算机工程学院的中职对口高考技能测试的考核中已经开始试

(高校大学)课程建设情况总结2篇

(高校大学)课程建设情况总结2篇 篇一 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XX中医药大学教学工作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在课程建设组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下,按XX省高等教育学校标准对以下课程进行了不懈的建设,达到了优秀课程的要求。现将以下课程建设情况做出总结如下: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定位及特色 (1)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根据XX省高等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和教学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法,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积极推进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与启发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潜力。 (2)课程建设定位 内、外、妇、儿、五官、传染、急救医学及中医结合肿瘤学是XX中医药大学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建设的定位就是建设优秀课程,努力打造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为医学教育专业建设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3)课程建设特色 a.内、外、妇、儿、五官、传染、急救医学及中医结合肿瘤学是XX中医药大学的的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强,是必修的理论课。

b.有一支优化的教学梯队、有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有先进适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了严格科学的考试方法和制度。 c.引入了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和掌握各种知识和能力。 二、教师队伍建设成绩 ①本课程建设中师资力量雄厚,在教学中,各位老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配合默契。②年轻的教师经常向老教授讨教,经常组织听课和经验交流,同时注重与时代特色结合,是一只不可多得的优秀队伍。③学生评教及考核成绩均优秀。④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⑤发表了较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⑥本课程建设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合理并取得良好效果:坚持开展定期教研、科研活动,促进本教学队伍整体科研能力提高;坚持听课制度,及时了解课堂教学动态和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改进教学内容方法,促进良好教风形成和发扬;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考博、访学、进修等,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及建设成果 (1)教学内容 中西医结合内科、中西医结合外科、中西医结合妇科、中西医结合儿科、中西医结合五官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传染学、急救医学。首先先概括以上课程的统一建设:

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职业教育的教学现状迫切需要实施课程体系改革。一是课程体系的陈旧,造成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就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就业市场对中职学校毕业生提出新的要求,学生感觉学不到实用的东西;二是从学生学习现状来看,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弱,学习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基础,致使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大部分时间只好在课堂上睡觉,满足不了现代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要求。以至于造成学生“学不懂,用不上,留不住”。教师感觉“课堂秩序难以维持,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劳动得不到认同。”因此要结合实际探索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必需、实用、够用”为依据的新型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划纲要(2010—2020)》的具体要求,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遵循“加强实践、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原则,以建设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为先导,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教材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为依托,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建设工作,构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理念先进、学生技能一流”的课程教学体系。 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立足瑞安,服务机电行业,借鉴其它地方课程改革的有效经验,面向社会,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提高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质量,为“瑞安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和目标

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现代交换技术》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规划)交换是整个通信网络的核心,《现代交换技术》课程主要讨论交换基础知识,电路交换技术、信令系统、分组交换和ATM交换技术、IP交换技术以及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等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交换技术与通信网的概念,理解交换技术的分类,掌握交换网络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系统,了解程控交换机的性能指标;掌握信令的概念和功能、信令方式和NO.7信令系统;了解通信工程设计与综合布线技术;掌握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和帧中继技术;理解ATM基本原理和体系结构,掌握TCP/IP原理和IP交换技术。掌握下一代网络的体系结构和软交换的工作原理及组网技术,熟悉当今电话通信发展的新技术,为今后各种专业课的学习和从事通信技术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 总结多年课程教学的经验,在分析研究交换技术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建立一套既符合我院学生实际情况,又具备可操作性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课程建设使本课程的教学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形成立体化教学的新模式,培养学生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在将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使本课程的建设在我院达到先进水平。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整体思路 《现代交换技术》作为一门公共专业课,所涉及的学生人数多、专业面广、影响大。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掌握必要的现代交换理论已成为我院学生必备的素质要求。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是面向我院所有高职高专学生的公共专业课。课程内容着重讲解交换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新交换技术,并努力增加最新交换技术如IP交换、软交换技术的比重。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能对交换网络进行简单的数据配置;具备一定的设备和网管操作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交换技术》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1. 在教学观念上,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此利用了吴静老师在2009/2010学年第1学期的教改成果,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分组讨论环节,通过讨论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程录像等现代教学资源,注意声、文、图、动有机结合,将抽象内容形象化、深奥内容通俗化。在课堂教学中充分

PHP简明教程

PHP程序设计简明教程

目录序 (4) 第一章PHP简介 (6) 第一节PHP简介 (6) 1.Web程序工作原理 (6) 2.PHP简介 (9) 第二节PHP的开发环境的搭建 (9) 1.程序编写,软件开发工具软件的选用 (9) 2.服务器软件的安装和配置 (10) 第三节实验一PHP开发环境的搭建 (11) 0.实验目的 (11) 1.实验准备 (12) 2.PHP的安装和配置 (12) 3.Apache的安装和配置 (12) 4.测试Apache对PHP的支持 (13) 5.MySQL软件的安装和服务的启动 (14) 第二章Web客户端技术 (16) 第一节Web客户端工作原理 (16) 1.浏览器工作原理 (16) 2.HTML工作原理 (16) 3.JavaScript工作原理 (20) 第二节Web客户端基本技术 (21) 第三节实验二Web客户端技术 (34) 第三章PHP语法 (36) 第一节基本语法 (36) 1.最简单的PHP程序 (36) 2.剖析最简单的PHP程序 (37) 3.常用变量处理函数 (37) 4.访问客户端变量的方法 (40) 5.PHP变量的作用域 (41) 6.超全局变量数组 (41) 7.数据类型 (43) 8.运算符 (47) 9.函数 (48) 10.session的应用 (51) 第二节PHP编程要点 (53) 1.流程控制结构 (53) 2.PHP嵌入HTML或JavaScript中 (53) 3.用PHP输出HTML或JavaScript (55) 4.自服务程序 (56) 第三节实验二PHP语法实验 (57) 第四章MySQL数据库 (58) 第一节MySQL的基本使用 (58) 1.数据库基础知识 (58) 2.MySQL简介 (58) 3.MySQL的命令操作 (58) 4.MySQL的图形化客户端工具软件 (61) 第二节用PHP操纵MySQL (62)

山东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6〕19 号)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力争到2020 年,在我省布点较多的学科专业的主要课程中,基本实现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全覆盖,基本满足高等教育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求,建成基本适应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学习需要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 (一)更新教学观念。鼓励高校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 育技术优势,建设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适合网络教学的在线开放课程,促进形成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师生合作研讨的教学模式,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以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的转变,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共用,提升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发挥联盟作用。积极发挥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以下简称“课程联盟”)作用,遴选资源优势突出、同类高校认可的课程,优先建设,推广应用。鼓励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协同创新、集成创新方式联合建设在线课程,聚集优质资源,推动在线开放课程群建设与应用。 专业学习参考资料

(三)强化共建共享。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现在线课程多种形式的应用与共享,推动在线自主学习、在线测试考核、在线质量监控、线下深度学习等广泛应用,促进教学改革与相关制度建设。 (四)加强规范管理。规范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引进和对外推广程序,加强在线开放课程质量审核把关。加强教学过程和平台运行监管,防范和制止有害信息传播,保障平台运行稳定和用户、资源等信息安全。 二、课程类型 (一)根据受众面需求,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以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为重点,兼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最大限度地扩大受益面。 (二)根据课程应用和共享范围,省在线开放课程分为A类和B类课程。A类课程面向全省高校共享共建,B类课程面向不同区域、不同学科、不同类型高校共享共建。 (三)根据课程教学资源的开放模式,省在线开放课程分为随堂模式和自主模式。随堂模式指在教学周期内,教师每周固定开放相应周次教学内容的课程;自主模式指在教学周期内,教师自主安排教学内容开放进度的课程,既可在起始教学周开放全部教学内容,亦可自主分批开放教学内容。 (四)根据学习进程要求,省在线开放课程分为闯关模式和自主模式。闯关模式指学生按规定章节顺序开展进阶式学习,以 专业学习参考资料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建设方案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建设方案 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涉及到几乎所有的机关、企业、事业、公司单位,任何有关IT行业的单位都需要用到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工作就变的十分重要,因此,该专业的适用领域非常广泛。由于计算机应用领域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高,要求从事该职业的人员要熟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具备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定的文化素养。为此,计算机应用专业现代化建设就成业推动我国各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动力资源。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人才,在全国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来源依赖于课程这个主渠道。而我们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在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专业建设不断完善、成熟,教育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从市场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看,我们的计算机教学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因此,课程建设是重点,它的建设要从修订教学计划入手,对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系统改革,构建素质、能力为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课程建设与改革是迫切的,必须的,同时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一、计算机应用专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教育目标受某一社会发展阶段对文化优化、对人才就业的现代化影响,而教育既承担人的培养任务,又有文化发展的前瞩性目标。所以,教育目标既是现代化的课题,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改革。对我国现代化而言,还是一个由中国国情出发,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转换过程。因而,在专业现代化建设的教育体系里,计算机应用专业对文化整体转换过程。因而,在专业现代化建设的教育体系里,计算机应用专业对文化整体现代化的需求,对教育内部现代化的评价标准,对教育外部赶超世界水平,产业发展优势的定位,都有许多亟待研究的现代目标。 (一)教学目标 1.明确培养目标。 针对当前我校学生基础理论相对薄弱,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社会需求较大的特点,对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改革,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其主要的培养方向是: (1)能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胜任计算机日常维护和保养的电脑操作人员; (2)能进行简单网页制作、网页动画设计、产品演示课件制作的企业Internet维护与应用人员; (3)能熟练使用PhotoShop等图形图片处理软件进行印刷图片、产品广告、网页图片及课件设计与制作的人员。 (4)能熟练运用电路基础及单片机课程的知识。 (5)能进行一定能力的软件设计与开发。

高校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高校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教材大纲要富有特色。教材要合适。教学资料要完整。考核手段要科学。有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拥有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设施。 简述教师教学任务分析的主要内容。确定学生的起点行为或倾向。分析使能目标及其类型。分析学习的支侍性条件。 教师威信的形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崇高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是影响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珍惜“自然威信”有助于“自觉威信”的形成。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学科齐全,综合性强,高等学校类型众多、层次多样、学科齐全,具有高度的综合化,这一特片十分有利于高等学校进行重大的综合性课题研究。大才聚集,尤其是集中了一大批青年才俊,高等学校兼有传授和发现知识的功能,大学教师在把学生带到学科发展前沿的同时,还从事开拓性工作,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一方面推进了学科发展,另一方面直接训练了学生,这是高等学校科研的显著特点。基础研究实力雄厚,高等学校是国家基础研究的最重要的力量,以大学为依托发展基础研究,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信息来源广泛,高等学校是智力高度集中的地方,具有开发信息资源的条件和潜力,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加快,国际间教育、学术与文化交流的逐步扩大,高等学校本身易于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增进信息交流。基础研究设施先进,研究机构地域分布广。 简述大学习记忆发展的特点。逻辑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大学生能充分理解所学材料的意义和实质,能在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前提下进行记忆。各种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大学生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精确性、准备性等各种品质全面地发展起来,尤其是记忆的敏捷性和精确性品质得到突出的发展。掌握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随着各种认识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经验的积累,并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实用而有效的记忆方法,如纲要法、解意法、序列法、联想法、谐间法、编组法等等。简述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劳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对职业具有持久稳定的兴趣。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群体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高度协作意识。 孙某做到了锐意创新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孙某做到了严谨治学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孙某违背了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本案中学校和制药公司违反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学校对学生合法权益予以保护,负有为学生提供安全生活学习设施的义务之规定,未尽到应有的注意,致使学生在教学实习场所参加正常学习活动时发生人身事故。因些,学校及实习单位应当承担相应费用赔偿的民事责任。 论述高等学校教学原则及其体系。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段遵守的基本要求,高校教学原则是根据高等教育、教学目的,遵循教学规律而制订的指导高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原则以及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淡定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现行高等学校领导体制有何特点?我国现行高等学校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内部组织纲构负责人的人选,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校长作为高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全权负责行政事务,校长是高校的法人代表,校长有权对学校的发展规划、重大的改革措施、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机构的设置等重大问题做出决定,大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方案,由党委集体讨论,校长统一组织实施。实行党政分开,各行其职。高校党委作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方针的基层组织,它承担着监督学校各项活动,把握高校政治方向的重要职能。它有权对学校的各项政策实施监控。什么是教育机智?影响教师教育机智的因素 有哪些?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意外情况和偶 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 当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影响教师的教 育机智的因素有:对工作和对学生的态度。 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深厚的知识素养和 经验积累。 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要有正确的 政治方向,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要热 爱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人才。 要具有渊博的知识面,精通自己的专业或学 样。要具有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 能力。 简述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学习内容上的 特点: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 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 能力;学科内容的高层次和争议性。学习方 法上的特点: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 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 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有哪些影响?影响教 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影响教师在工作中 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影响教师在工 作中的情绪。 简述设立高等学校的基本条件。有组织机构 的章程。有合格的教师。有符合规定标准的 教学场所及设施,高备等。有必备的办学资 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严谨治学的基本道德要求有哪些树立优良的 学风,不断学习新知识。刻苦钻研业务。积 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 法。简单论述;新知识、业务,高校教育教 学规律和教育教学方法。 王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王老师的做法符合 爱岗敬业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王 老师的做法符合锐意创新这一教师职业的基 本道德规范。王老师的做法符合热爱学生这 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 该学校的做法不对。学校收费项目中没有“违 纪罚款押金”一项,该学校的行为属于教育 乱收费行为,违反了《教育法》中“学校应 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 目”的有关规定,侵犯了学生财产权。罚款 属于行政处罚,学校不具备行政处罚的主体 资格,学校的收费规定本身就违反了《行政 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学校应退还学生缴纳 的押金,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或 者给予一定的处分。 大学教学过程的特殊属性。教学过程是教师 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 师指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师依据一定的 教育目的和特定的培养目标,指导学生系统 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和良好的思想品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 主学习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学生的 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 程;学生的学习,一般地说主要是系统地学 习间接知识的过程,即学习就人类知识总体 来说是已知的、被实践明了知识,这有助于 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教学 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的过程,也是 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 质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掌握文化科 学知识的同时,他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 品质和个性心理特点也在形成与发展中,教 学过程也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过程。 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学生迁移能力的 形成有赖于教学,如果教学的效果能使学生 从一种课程最大限度地迁移到其他程,或者 从学校生活迁移交到社会生活,这样的教育 教学是事半功倍的。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 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 提高迁移意识性。 学校学生的基本特征1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2 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3群体成员的互动性4内 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 如何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1加强师生间的 理解和沟通2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权威,以学识、 品行和才能来影响学生3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大学生对思维的元认识表现在哪些方面表现 在他们能直接地思考自己的认识活动,能清 晰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活动过程及其活动方 式。表现在大学生对自己内心的认知活动和 情绪活动都充满举,能进行较深刻的反思活 动。表现在大学生不仅懂得规则的内容以及 意义,而且能对规则的规则进行认识,由法 则推出法则。 请叙述常见的几种认知策略注意策略。编码 与组织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复述策略。 问题解决的特点问题情境性。目的指向性。 操作序列性。认知操作性 教师申诉的范围教师认为学校或其他教育机 构侵犯其《教育法》规定的合法权益的,可 以提出申诉。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作 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提出申诉。教师 认为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侵犯其《教育 法》规定的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申诉 小李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她没有找到教师 职业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提高教师职业道 德修养,首先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同其他事物的存在和发 展一样,都是在内部和外部的矛盾运动过程 中实现的。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与提高,既 要依赖包括批评在内的道德教育和道德评 价,又要依赖包括自我批评在内的自我道德 审视和自我道德评价。小李没有正确处理好 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的关系,她应该善于 剖析自己,反省自己,虚心接受同事的批评。 才能消除错误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培 养高尚的确职业道德品质。 王某的做法不对。教师在享有法定权利的同 时,也应履行各项法定义务;王某在任职期 间不去上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 法》的有关规定,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造成 损失,是一种严重的失职行为。王某擅自停 课导致学生不能参加正常的教育教学计划安 排的教学活动,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提高教材直观与知识感知效果的条件。由于 直观是学生在实物、模象和言语刺激的作用 下,通过各种感官及大脑的复杂反映活动, 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感性 认识过程,因此在教学的实际教学中提高直 观教学的效果是十分重要的。1、灵活选用实 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言语直观与实物和模象 直观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 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 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影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宏 观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 级结构、地域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因素 主要有1、学术的因素。由于历史的原因,我 国高等教育已经基本形成综合性大学、师范 大学和单科性院校并存的格局,各类高校也 基本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学术风格,因此, 在考虑综合化发展时。结构调整应慎重处理 历史遗留问题。2、体制的因素。受传统的条 块分割体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分布格局依旧 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情况,因此,深化高等 教育体制的改革,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 调整的重要环节。3、区域发展水平的因素。 由于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已有 的高等教育基础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大学生活模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学会以平 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认识和评价 自己。端正专业思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指导:培养良好的班风学 习。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掌握 有效的学习方法。注意用脑卫生。注意考试 的心理卫生。社会适应指导:培养交往意识 和技能。克服交往中的情绪障碍。录求一些 方法解决从际关系问题。 科学研究的地位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是高层次 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是 高水平师资成长的基本条件。高等学校科学 研究是新学科产生的基础。是学校声誉的重 要源泉。 内涵及及其制定的依据高等学校的学制是指 一个国家及各类高等学校的系统,它包括高 校的种类、主办者、性质、入学条件、修业 年限以及各级各类高校之间的关系。依据: 一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二是社 会的政治制度,三是要适应受教育者的年龄 特征和发展水平。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大学生自 我意识的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大学生自我意 识总体上是随年级上升而发展。大学生的自 我意识具有较明显的时代特点。 高等学校教材的特点大学教材是从一般书籍 中分化出来、为教学服务的专用书籍。大学 教材是一部学科思想发展史。大学教材能够 反映与学科有关的、从生产与社会中提练出 来的实际问题。大学教材的形式具体、生动、 图文并茂。大学教材的编排具有统筹安排、 综合平衡的特点。 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些关系。出人才与出成 果的关系。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科研活动的 关系。学生自主性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深入 性与广泛性的关系。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的 关系。 这位教师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义务为学生 服务,表现了对学生的爱和责任。没有得到 相应的利益、荣誉等鼓励,说明现行的教师 评价体系是不完善的;一方面我们应该及时 进行教师评价体系改革,鼓励广大教师教书 育人,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淡薄名利,无 怨无悔为学生服务,满足学生的需要,把捉 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看作是最有价值的事。 学校对李磊的处理意见并不都是合法的,给 予警告处分和要求照价赔偿吊灯是合法的, 而对学生予以罚款则是一种典型的违法行 为。因为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两个方面,学校有对学生予以处分的权力, 但却没有对学生进行行政处罚的权力。在该 案例中,学校对学生予以罚款的依据,以法 治校的依据是学校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而这 些规章制度中有些内容本身就是违法的。学 校管理者如果把违法治校当成是依法治校, 将会造成更大的错误码。学校必须依法治校, 制定的校规校纪必须合法。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健全和发挥大学董 事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 负责制。我国大学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 负责制是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扩大高等 学校自主权。健全法人制度,落实自主办学。 建立中国现代大学制度。中国现代大学制度 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与市经济 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大学外部 关系、内部组织结构及全体相关成员必须遵 守的行为规范体系。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进一些改善就业环境, 理顺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政府将从 政策、法规角度进一步明确自身在毕业生就 业市场中的角色地位。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 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加强。加强毕业生就业 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充分的 就业心理准备。

大学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附件1 大学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 行) 一、课程建设总体要求 1. 教学内容与资源。根据预设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碎片化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形成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短视频模块集。每个短视频以5-15分钟时长为宜,针对各模块知识点或专题应设置内嵌测试的作业题或讨论题,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或测试学习者学习效果。每门课程应有负责人介绍、课程介绍、教学大纲、预备知识、教学辅导、参考资料、考核方式、在线作业、在线题库和在线答疑等。课程设置应与本校课堂教学的要求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要重视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强化工程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2. 教学设计与方法。要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明确学业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和呈现方式符合学习者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需求。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先支持具有混合式学习等改革实践经验的课程。 3. 教学活动与评价。要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积极开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通过网页插入式在线测试、即时网上辅导反馈、线上线下讨论、网上作业提交和批改、网上社区讨论等,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 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综合评定。 4. 教学效果与影响。要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跟踪评价并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基于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全程记录和跟踪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内容、反馈,全面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行为,改进学校及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课程共享作用,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支持各高校之间在合作、共赢、协议的基础上实现在线开放共享课

1 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在饭店、景区、旅行社等一线工作的初中级服务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围绕这一目标,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必然要求有相应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这种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把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构建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的。 二、建设目标 制定出适合“双元主体重德强能三入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根据“三入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积极探索以各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方性和职业性。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从而构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双元主体重德强能三入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这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培养适应岗位职业能力人才的实际需要,更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内涵建设的需要。 三、建设思路 根据“双元主体重德强能三入递进”的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区域内与学校有长期实训合作关系的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作深入调研,同时对本专业已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调研,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确定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从企业真实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出发,将真实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性工作任务的思路。通俗一点说就是从事企业某一工作岗位,完成该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都需要学校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之进行培养,使学生一毕业就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方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课程教学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根本性体现。课程的精品化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从过程来看,精品课程建设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在全区各中等职业、技工学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也是自治区中职、技工学校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技能鉴定和等级考核大纲对应的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信息时代所要求的基本科学素质,并能站在信息时代发展的前列,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伐。该课程虽然多年来在多所学校已被列为省级精品课程,但作为一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类公共基础必修课,从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出发,着眼于推动我区信息化建设发展步伐,我们有必要把该课程的精品化建设作为一种社会责任秉承“系统工程建设”的理念,不断地去完善它。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推动理论与实践、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学习做人与学习做事的结合。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精品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课程建设总目标 本课程建设总体目标: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课程标准及课程考核体系、规范教学文件、教学资料和创建适用的实习实训基地,使得

教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 三、课程建设依据 我校承担着我区商贸流通领域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不断重视,近年来学校生源结构变化较大,加上信息化技术更新频繁,信息技术类课程建设任务不断加大,特别是根据自治区教育厅2007年下发的《关于在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技能鉴定和等级考核的通知》(新教职成〔2007〕1号)文件和中职、技工学校在能否很好地推动我区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工作,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水平,推行职业资格证书等工作的实施环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精品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四、课程建设思路及步骤实施阶段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持续改进,长期积累和沉淀。结合本课程特点,建设思路和步骤分如下阶段实施:分析就业需求和课程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总 体设计与步骤实施阶段-分析教学任务实施的可行性-明确课程建设 目标-确定课程建设内容-建设保障-实施-总结-持续改进。 (一)分析就业需求和课程培养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面向全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承载着培养全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潜在行业技能的双重教学任务,为使学生尽快地适应社会,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接轨”的教学目标。通过深入学生实习、就业所在的企业进行调查并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培训,请毕业生返校座谈等与企业沟通方式,了解社会对技工学生的需求,从而使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根据教学目标,随时调整教学内容,保持与时俱进。同时,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院) 课程总结与分析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2013.9.10-2013.12.29 学时安排:4学时/周 授课班级:××× 学生人数:×人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计算机公共基础类课程,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 一、教学学时与内容: 本学期共上课15周,计划学时:60学时,实际完成60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章 Windows XP 的使用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四章Internet基础及应用 第五章Word 2003文字处理软件 第六章Excel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第七章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第八章常用工具软件 二、教学方法: 理论课: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 实践课:上机操作 三、教学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主要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逐步掌握WindowXP、Word2003、Excel2003、PowerPoint和网络的基本操作。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操作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操作基础又参差不齐,所以在教学中我加强教学管理,注意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教育;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注重教学内容的应用性;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在实验课上认真辅导学生上机,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学生对此门课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学生能力水平的层次参差不齐,尤其对于程序设计部分,少数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甚至有的失去了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按照教学进度要求正常授完课后,针对学生的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力求全班都达到教学标准要求。 四、教学效果: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基本上学习和掌握了应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学效果良好,可以说是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五、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分成几个大组进行分层次教学,还应适量增加课时,增加实验项目,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愿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大实践的比例,在讲理论课的时候,应能做到边讲边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院:×× 2013年12月31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