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为何要学儒

为何要学儒

为何要学儒
为何要学儒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各有传承,统贯着学术与文化的命脉。后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修身立人,做着出世入世的事业。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始终是在矛盾斗争与融合渗透中发展,犹如三枝奇葩,各彰异彩,相互辉映。

历代也多认为三者之间有着彼此补充的作用,故有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

道家:追求自然无为、返璞归真,涤除玄鉴,潇洒旷达,体现了机敏做人的学问。不是追求阴谋诡计,也不是一味圆滑世故,而是一种智慧和谋略,它既防止别人伤害自己,同时也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广交人脉,左右逢源,事事畅通无阻。

儒家:讲究持重、勤谨、正气、担当以及自省、中庸的为人处世之道,体现了中正做事的学问。这种心态,让人圆融通达,变得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成为社会精英。

佛家:主张四大皆空,慈悲宽大、包容忍让,视世间万难为无物,不怨天尤人,从自然,呈本性,体现了超脱修心的学问。有了这种心境,人就会变得豁达而坚强,远离仇恨,避免灾难,获得人生的成功。

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本厚重的智慧书,那么,道家智慧是最机敏的一页,儒家智慧是最中正的一页,佛家智慧是最超脱的一页。学习了解儒、释、道三家智慧,帮你全面地解读其思想精华,把传统智慧运用于现代生活中,在做人、做事与修养心性方面为你提供帮助和借鉴。

时代在变化,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这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和思考。纵贯儒、释、道三家智慧,撷取道家、儒家、佛家中最经典的人生智慧,以儒家做人、道家做事、佛家修心。这是一个竞争的时代,也是一个成大事的时代,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如果你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么你只不过徒有满腹经纶而无所用。

如果你一味老实耿直,不懂应变之道,那么你也只能处处碰壁,逃脱不了平庸的魔掌。

如果你素来争强好胜,百折不弯,不懂屈伸进退,那么你也只能吃亏在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如果你总是心直口快,不加掩饰,不知用晦于明、藏巧于拙,那么你也只能聪明反被聪明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掌握了道家、儒家、佛家做人做事的方法,必能帮助你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在人生道路上左右逢源,大大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处处受欢迎,事事皆顺利,从而成就卓越人生。

学习儒家、道家、佛家三家做人、做事、修心的成功哲学,密切结合实际生活,可以解决现

代人最关注的许多人生问题。诸如事业管理、婚姻家庭、为人处世、结交人脉、职场进退、修心养生等诸多方面。用最经典、实用的人生哲学指导自己日常的做人做事,会更顺利地成就事业和人生。

大量有关道家、儒家、佛家做人做事成功与失败的生动事例告诉我们:

做人要聪明不外露,做一个糊涂的精明人;要把握好做人的尺度,万事都要留有余地;要经营好自己的人脉,八面玲珑路路通;要学会低头,能屈能伸,“忍”字当先;要灵活为人,水流不腐,人“活”不输。

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要外圆内方,行欲方而智欲圆……

做事要有看待事情的特殊眼光,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希望;要抓住机遇,敢于冒险;要把所有的精力集中于一点,专注突破;学会选择,懂得放弃;要敢于决断,该出手时就出手;要从全局出发,能谋善断,运筹帷幄;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开发思维,力求创新;在面对挫折时要力争奋发,以毅力和坚忍攀最高峰……

做人要效仿儒家一板一眼,马虎不得;做事要效仿道家灵活机动,随缘方便;思想要效仿佛家量同太虚,智周万物!

《国学溯源》读后感-今天研究国学

《国学溯源》读后感-今天研究国学 《国学溯源》读后感-今天怎么研究国学国学是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所在。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国学、研究国学,并予以其现代诠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重塑中华民族价值观,凝聚民族力量意义非凡。 国学研究者夏海,长期 ___机关工作,结合工作实践的感悟与对国学的深入研究和思考,著述颇丰,如《君子——〈论语〉与人生》《老子与哲学》《品读国学经典》《孟子与政治》《国学要义》等等,皆以探本溯源的创新研究方式对国学展开深入研究。夏海的近作《国学溯源》,更是以独特的研究范式、典雅通俗的文风,重释先秦经典,探寻国学起源,体现了当代学者在坚定文化自信道路上的责任担当。 夏海以先秦儒道法墨为主体,从原点探究国学,立意高远。国学发展历经千年,各家思想流派在不同历史时期相互争辩、相互融合,不断丰富国学的思想内涵,促进国学发展演化。从横向看,以儒学为主体,儒法道并存,互为表里,相互影响,构成了国学的主体框架。霸王道杂之、外儒内法,是传统政治的真实写照;孔老并生、儒道互补,是学术思想发展的一条主线;“穷则独

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士大夫的价值追求和处世原则,这些无不表明儒道法三家思想 ___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从纵向看,将国学研究溯源于先秦时期,更有拨云见日之效。雅斯贝斯曾指出,“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当今时代,国学的研究要回到原点,返本溯源,穷究本末,从先秦诸家原始经典中主要是儒道法墨中了解传统文化的真面貌。先秦是原点,离开了原点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种创新研究方式聚焦国学源头,先是重点通过主要经典和主要概念,总结归纳了对传统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儒道两家思想精华,并勾勒出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概貌;再分篇章以孔子之仁、孟子之义、荀子之礼、老子之道、庄子之游、韩非之法、墨子之谦为主旨,建构儒道法墨四家思想体系,既为学术上进一步研究国学流变打下了坚实的“溯源”基础,也为现代社会和现实人生贡献传统智慧和力量,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夏海的创新研究方式遵循学术性和通俗性相统一的写作理念,秉持一贯的解构建构写作方法,重在阐释义理,在学术与普及之间实现平衡。学术普及是学术传承发展的基础工作,夏海长期从事国学研究,致力于国学普及,在品读经典、研究国学、普及国学方面,形成了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治国区别

儒家法家道家治国思想比较 (2010-04-27 17:03:06) 转载▼ 标签: 一、对人性的基本看法导致的治国理念上的异同 (一)儒家孔子认为人民是可以教化的,“信”“仁”“礼”都是统治者教化的结果,而且人性相近,人性是教化的结果。至于教化的手段则是以身作则和以道诲人。 孟子坚持性善论。人的善性指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社会本性;人性善是指人与生俱来的具有一种原始的善良之心;人性善是指人可以从善心培养出善性。 因此儒家在治国思想上坚持的观点是,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推恩之术,实行仁政。与霸道相比,行王道才能平治天下。服力不能使人心服,以德服人可以使人民心悦诚服,以力对待他人,得不到他人的拥护。行“仁政”者,则可以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帮助。 (二)法家韩非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自为”“好利”,人的“欲利”本性是不能改造的。因此法家认为统治者就应该用利这个杠杆去控制民众。“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善也,而用其不得而非也”。古代社会的仁爱礼让是由当时的自然经济状况决定的。现代社会经济状况造成社会“争于气力”,要治理现代社会,就不能取法古代,而只能以法治国。基于人们“好利”的本性,君臣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买卖关系。因此韩非主张采用监督考察和阴谋诡计来驾驭臣属。这样法术势相结合控制社会的手段。 (三)道家道家既不以仁义礼智,也不以欲利来判断人性,它认为这些都是有伤人性的。道家认为人类本性之真乃是自然淳朴的,人应当顺其本来圆满的性命之情而生存,反对在此之上附加各种人为的因素。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就是一种治理社会过程中的不干涉与不扰民。老子从“道德自然”出发,主张柔弱、无为、无争,批判违背自然的“有为”。批判统治者的强行妄为;批判道德法律;批判文明与知识。因而,他反对一切人为“行为、制度、文明、认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庄子从人性自然出发,对社会文明都要毁掉,包括生产工具,政治制度,道德规范,文化艺术,政治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恢复人的本性。“大巧若拙”。 二、对公私的看法引起的治国理念上的异同 (一)儒家在对待别人即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上,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因而在管理社会时就将仁爱之心推之于天下人民。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待公私的问题上,孔子和孟子都主张先让利于民,而后为公。 孔子认为德政的首要任务是在于养民,慎用民力,取民有度。 孟子认为实行仁政的目的在于保民。包括顺民、安民、养民、教民。孟子更从经济领域提出了“制民之产”的养民思想,实际上是要使农民有基本生活保障。 (二)法家商鞅说,“权者,君之所独制也”。慎到则称“法立则私义不行,君立则贤者不尊,民一于君,事断于法。”韩非还把君主等同与公,把尊君论推向极端。在法家看来,公义不能由社会成员实现,只能有君主来实现,任何一个社会群体,一个国家,要正常有序的运行,必须是公共利益得到实现,它的本质就是公,所以法被称为“公法”,这样法的实施就是立公废私,这样只能以法治国。法家主张的实行重耕战的社会经济政策和限制儒商的政治方针都是为了体现和维护君主的利益和权威。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1《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百家争鸣 教材分析 中国两千多年以前出现的以儒、墨、道、法等四派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相互辩难中形成的“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内容,对于学生整体把握儒家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1、学生已具备有关本课的知识。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关于百家争鸣的有关内容一方面学生在初中时候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另一方面语文课本中也有一些先秦诸子散文的相关内容。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让学生深入其中来感受先代哲人的智慧成了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学生认知能力分析:到高中时期的学生认知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已经具备了一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学、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了解孔子、孟子与老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材料阅读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课前自己的学习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学生要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介绍,使学生对这一中国文化史上的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儒、道、法三家治国之争。 2、难点:如何认识和理解诸子百家对人生态度的把握和百家争鸣对自己人生追求的影响。教学过程设计 导课: (出示《芈月传》剧照)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剧照吗?我们来看看其中一个片段。(播放“诸子争鸣”的剧情)

论刘邦的用人之道

论刘邦的用人之道 尹茂国江苏沛县汉城国际学校历史教研组 刘邦出身农家,在秦末农民起义中揭竿而起,逐鹿中原,终于推翻了暴虐的秦朝。在楚汉战争中,他再展雄风,击败项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此后,他完善了政治体制。削夺了异性诸侯的权利,加强了中央集权。刘邦的这一切成就与他的善于用人是分不开的。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社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用人是一门大学问,今天我们研究刘邦的用人之道,就是为了从中得到一些启迪,下面我就来谈谈刘邦的用人之道。 (一)慧眼识人、明察秋毫:刘邦对人才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楚汉战争后,刘邦向大臣解释自己胜利的原因,“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1)由此可见刘邦对人才的长处和短处有着准确的认识:自己的优点在于吸引人才,治理部下。萧何的长处在于治理国家,安抚百姓,安定后方,调度物资。张良擅长创造性地制定战争策略和方针。曹参灌婴等人骁勇善战,但在统帅大军,出奇制胜方面非韩信莫属。因此刘邦整合了他们的长处,使他们各尽其才,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合力,取得了楚汉战争的最后胜利。 刘邦临终时,吕后到病床前询问刘邦对后事的安排。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之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但陵少戆,陈平可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2)其后的历史真象他说的那样,萧何死后,由于曹参为相,吕后不敢轻举妄动。在吕氏乱刘的关键时刻,陈平和周勃合作智夺北军和南军,消

[王安石,其人,荆公新]王安石其人与荆公新学

王安石其人与荆公新学 在宋代历史上,王安石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尤其是他曾经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更使他在现代走红。如果我们撇开对王安石的评价中裹挟的政治因素,就有可能发现,他的管理思想依然值得重新发掘。他所创立的荆公新学和主持的熙丰变法,在儒家管理思想的发展演变上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是管理思想史探究中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由于曾封荆国公,后人往往尊称为王荆公。王安石的祖上数代为官,官虽不大,学问却不浅。他的叔祖和父亲都由进士起家,王安石兄弟七人,登进士第者四人,连他家的女子也个个文采出众。同时代人魏泰在《临汉隐居诗话》中称:“近世妇人多能诗,往往有臻古人者,王荆公家最众。”在这样的家庭中,王安石自幼发奋读书,号称“过目终身不忘”,“属文动笔如飞”,在北宋的儒生中是出类拔萃的。他所写的《伤仲永》,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后来的自我警诫。由于他文才出众,很早就得到了范仲淹、欧阳修等文坛大腕的赏识和推荐。庆历二年中进士,授淮南节度判官。在范仲淹等人推行新政之时,王安石在地方上得到了主政一方的磨炼,先后担任过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等职,尤其是在鄞县治绩斐然,“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朝野一片赞誉,奠定了他的事业基础。 地方主政的经历,使王安石萌生了主宰天下的大志。他不愿意按照宋代文人从政的常规做谏臣或者做循吏,所以当宰相文彦博向宋仁宗建议提拔王安石时,他拒绝了;当名谏欧阳修举荐王安石为谏官时,他又拒绝了。直到嘉v三年升任度支判官主管财政时,他觉得有 必要向朝廷展示自己的才能,就在进京述职时奏上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主张彻底整顿朝政。后人一般认为,这份万言书就是王安石的改革宣言。但是,宋仁宗以宽厚著称,不是大刀阔斧改革的主儿,对这样的进言不以为然。可能王安石也感到了仁宗对自己的不信任,所以他多次拒绝提拔。这种不断拒绝,反而使他名气越来越大,礼聘敕令一个接一个。朝廷聘他修起居注,他照旧推辞;送聘任敕文的小吏施以拜礼,王安石入偏房躲避;小吏把敕文放在书案上就走,他又追上去退还敕文;经过多此推辞,王安石终于接受了知制诰的任命,负责纠察京师刑狱。由于他对刑律条文的理解与开封府、大理寺和审刑院不一样,又因他主张舍人院有权上奏任免官员的文字建议,以避免宰执推荐官员的权力独大,与执政发生冲突。正好他的母亲去世,王安石便以丁忧辞职。守制期满后,朝廷屡召而不应,只是与名士重臣诗文交往。有着极大影响力的韩绛、韩维兄弟以及吕公著等人,不断在英宗朝的太子(即后来的宋神宗)面前夸赞王安石。宋神宗即位后,王安石认为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于是重新出山。 宋神宗想干一番大事业,对王安石寄予厚望,一召用就给予他“三级跳”的超迁礼遇,先任命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数月之间便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王安石奏称“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神宗大喜过望,认为王安石所奏“此皆朕所未尝闻,他人所学固不及此”(《长编纪事本末》卷59,下同)。神宗想以唐太宗作为楷模,王安石却说:“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在如此豪迈的愿景面前,神宗担心无人辅佐,说:“唐太宗必得魏徵,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二子诚不世出之人也。”王安石则对答道:

道儒墨法社会思想比较

道儒墨法社会思想比较 道儒墨法,在先诸子中,某种程度都是政治哲学,有的还是帝王书。在历史的长河中,“道儒墨法”的政治哲学,对于后世,它们是四条处于上游的水,在从它们诞生的时日起,便在偶们的历史中,交替运用,共同作用,推动历史的进程。 按偶的理解,它们在统治阶级的政治哲学的运用中,各有所专长,“道家应变、儒家守成、墨家生变、法家求变”,这其中,法家与道家为从人君的角度着手,儒家是从人臣的角度来辅佐,墨家自然是从下位者与劳苦大众的角度来运用的。 道儒墨法,是先哲学留给后世思想演化的四根擎天大柱,在偶们本土文化的传承中,几乎可以散漫到各个领域。这里,只就小说一论。 (这里将主要针对老子\孔子\墨子\非子的思想做主体进行比较研究.) 一.老子、孔子、墨子、非子四人的主要思想 1.老子思想 老子代表农民小私有者的利益 他的理想社会模式是小国寡民,其实质是一个封闭型的社区。 老子生活的社会背景春秋末期大国激烈争霸,战争频繁的社会, 这个社会使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人民生活无法安定.老子认为这个重大社会问题是由于争霸战争引起的.如果人民都能从事农业生产,耕而食\织而衣,没有剥削,人们就可以安居乐业社会秩序自然安定老子认为一切社会冲突与纠纷都是因为人们的欲望太多,要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理想社会,要根本抛弃各项社会伦理准则和社会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念在老子看来是统治阶级用来调和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冲突的工具,如果根本没有社会矛盾和冲突,也就不会有这些概念。他认为社会产生各种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生之有欲,只有从根本上

寡欲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进而老子又提出思想,要寡欲前提是人们无知,人们无知才容易知足,才能最终达到寡欲。 在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中,老子也提倡有社会管理系统和社会管理人员。他们是所谓的“圣人”,圣人治理社会要做到愚民和无为。老子认为只有先愚民,社会才得以治理。在愚民的工作没完成之前,社会管理者还要先“自愚”。当社会管理者和人民都达到“愚”之后,理想中的社会也就来临了。老子的理想社会是一个有社会管理人员而无剥削的社会,而且这个社会的人民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更没有社会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圣人要“为无为”,这才符合于老子所谓之“道”。 老子是第一个论证剥削压迫不合理的思想家。 2.孔子的思想 孔子站在衰落的奴隶主阶级考察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各 种设想。 孔子处在用他自己的话说“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时代,很多重大问题展现出来,如奴隶主阶级与新兴地主阶级的矛盾,奴隶主阶级与奴隶的矛盾,诸侯间的兼并战争,旧有社会模失去其控制社会的能力,旧有的等级名分观念及人与人交往的行为准则发生了紊乱。 孔子竭力提倡“礼治”,礼即社会的行为规,它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西周以来的等级名分制度:同等级的人都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办事,谁也不要“僭越”,这才是孔子认为的“天下有道”。

中国法律思想史

基于人性论的儒法荀治国之道比较 摘要: 关键字:人性人性论治国之道 正文: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关于国家治理的论述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拟通过对儒法荀基于人性论的不同论断来探求三者在治国之道的异同。 一、人性论比较 1.1、人性 人性,即人之本性。它包括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和自然属性。人性是人的一般特性,是人类共性。在中国哲学史上,最初明确提出人性问题的是孔子。关于人性问题,孔子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而在儒家内部最早比较系统地阐述“人性”问题的首推孟子。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在于人性,人性既是人的伦理道德生活的根据,又是人施行政治主张的基础。 1.2、人性论 人性问题上,先秦诸子百家遵循了不同的思维路线,形成了各自完整的人性论思想体系。无论是先秦儒家孔子的“性近”说、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还是道家老庄的人性的价值导向学说,以及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人性好利论和法治思想,都有其独到见解,但是关于人性的论断主要有性善论与性恶论两种主张,也颇有影响力,其代表人物分别是孟子与荀子,本文也主要以他们做比较。 1.21 性善论 孟子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论,认为礼仪仁智是人的四大善端,只要努力扩充就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孟子从人之性的开始、原初和本色这个角度看每个人都存在着为善的可能,意味着人性可求。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尽其心也,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矣。”(《孟子·尽心上》),孟子的性善论明显指向仁政之说,要求统治者要能律己,要相信百姓,要善待百姓。这对理顺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创造社会诚信气氛是有帮助的。 1.22性恶论 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观点,意思是人天性是恶的,善只是一种勉励矫正的人为的东西,这也是他“性恶论”的中心思想。荀子认为因为人的口腹之欲、生来好利、贪婪好争夺,如果顺着这些本性下去就会造成社会的暴乱和动荡,所以人的天性是恶的。 1.23人性论比较 在人性的论断上孟子与荀子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其相同之处主要在于都承认人的自然本性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欲望是不可去除的,因而都具有自然主义倾向,同时他们的思想都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平等思想,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希望每个人都向“善”这个目标努力,以圣人为榜样,完善自身,达到“人皆可为尧舜”的宏伟目标。同时他们也都十分重视个人的后天主观努力,都主张对人性进行改造。 两者在人性的认识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对人性论的概念内涵不同,孟子的性更注重仁、义、礼、智等后天教化方面的内容,而荀子的性是指人的自然本性;二是关于善恶产生的根源不同,孟子认为,先天性的人性是善的,只是由于后天因素的变化才使人丧失了本性,因而,人们只有不断地进行修身养性才能保持本性。而荀子则认为人的性、情、欲所代表的自然本性是恶的,人们只有对恶的自然本性进行改造才能去恶向善;三是关于人性改造的方式不一致,孟子提倡一种由内而外的自律性人性改造方式。荀子则主要提倡由外而内的他律性人性改造方式。 我们必须指出的是,从孟子性善论到荀子性恶论,所代表的儒学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从孔、孟等儒学开创者的道德主义与理想主义向荀子式的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转变,儒学为君主政治服务的倾向更加突出。而法家的人性论断主要承袭了荀子性恶论,主张人性普遍好利恶害,贪婪自私,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韩非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纯粹的利益关系,每个人都是自我中心主义者,自私自利是人之本性,就连君臣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都是相互算计的利益关系,一般人的关系更是如此。这些关于人性的论断都或多或少的影响了他们关于治国方略的看法。

申韩法势

申韩法势 一.战国时法家申不害和韩非的并称。后世以“申韩”代表法家。亦以称申韩之学。《史记·李斯列传》:“若此然后可谓能明申韩之术而脩商君之法。”《后汉书·酷吏传·樊晔》:“政严猛,好申韩法,善恶立断。” 清姚鼐《闻香茝兄擢广东按察使却寄二十韵》:“政竝褒召杜,道必闭申韩。” 借指酷法。清谭嗣同《仁学》三七:“自秦垂暴法,於会稽刻石,宋儒炀之,妄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瞽说,直於家施申韩,闺闼为岸狱。”王夫之:“其上申韩者,其下必佛老。” 人们以申韩之术待下,以老庄之道待上,以申韩之权求治,以庄周之滑处乱。 二、“儒表”之下的“法道互补” 以上比较具体化为下表: 儒家吏治观法家吏治观 性善论性恶论 伦理中心主义:亲亲上贤,竞于道德权力中心:贵贵尊官,争于气力 行政正义优先行政安全优先 “贤者居位”:德治强者为王:刑治 “从道不从君” 君权至上 重视“仁义道德” 重视“法、术、势” 特殊主义“礼治” 普遍主义“法治” “儒为帝师” “以吏为师” 提倡不怕死、不贪钱的清流精神排斥“不畏重诛、不利重赏”的“无益之臣” “出以公心”的荐贤制形式主义的考试制 内举不避亲厉行回避制 主信臣忠,用人不疑以私设私,设事防事 秦先生认为,从秦至清的整体看,中国吏治传统的主流是“儒表法里”,即说的是儒家政治,行的是法家政治;讲的是性善论,行的是性恶论;说的是四维八德,玩的是“法术势”;纸上的伦理中心主义,行为上的权力中心主义。尽管这种表里差异,各国皆有,然而它国是“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我国则则根本就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各自有自己取法的价值体系。这样造成的人格分裂则是由道家来润滑与弥合的。 道家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司马谈) 单就“无为”而论本无所谓对错。强者对弱者“无为”可以理解为宽容,弱者对强者“无为”就沦于苟且。权力对全力“无为”意味着自由,而权利对权力“无为”则意味着奴役。??????问题在于:道家恰恰是一种主要面向弱者的“贵柔”学说,这就把无为等同于苟且了。庄子就认为人得势时有为,失势时无为。把苟且奉为崇高境界。在这种境界中,真伪、有无、是非、善恶都可以不分,或者说都不可分:“物无非彼,物无非是。”“物出于是,是亦因彼。”“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非哉?果且无彼是非哉?”“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无

儒法道

儒法道三家的治国思想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反对以法治国,主张人治,反对法治;法家主张“法”“术”“势”三者统一;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反对依法治国,主张人治反对法治。“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意思是说,用政治来引导,用刑法来统一,老百姓就会免于刑罚但不知羞耻;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来统一,老百姓就会有羞耻感并且不会犯法。儒家把治国寄希望于有道德的君主身上,主张君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儒家主张人治,认为法制禁令是人制定的,法令是死的,人是活的,法令最终靠人来执行,愚笨的人遵守法令,聪明的人制定法令。儒家也主张无为而治,但前提是为政以德,“恭己”。“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程颐说:“为政以德,然后无为。”(《四书章句集注》)“子曰:‘无为而治,其舜也与?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 法家主张“法”“术”“势”。“法”是政府制定发布的法律条文;“术”是君主驾奴臣下的方法,是用人之道;“势”代表当权者的政治权威。“法”,制定一系列严格的法律规章,法令彰显,号令严明。不过法令的推行,必须有专政权力,即“势”的支撑。君主必须占据把握巩固特定的势位,掌握足够大的实权,他才能控制臣民,立法用术。势位具体表现为君主的“二柄”,即赏罚,也称为刑罚或刑德。赏罚必须“必”,当赏则赏,当罚则罚。君主如何确定官员的赏罚呢?这就牵扯到“术”的运用。“术”包含了权诈,阴谋,勾心斗角,党同伐异,玩弄手段等勾当,堪称“国粹”,是政治最黑暗险恶惹人生厌的部分。不过法家所称的“术”的更明确含义是“审合刑名”。一个官职有一个官名(“名”)对应于特定的任务(“形”或“实”)官员名实吻合则受赏,否则挨罚。这就叫“循名核实”。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认为国家百姓有其自身发展的轨道,反对国君过多的干预社会干扰百姓。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意思是无所作为却什么都可以做成,治理天下总是无所事事,等到有事可做,就不配治理天下了。老子讲:“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意思是治理大国要像烹调小鱼。“若烹小鱼”,河上公的注释是“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小鱼如果去肠去鳞的话,很容易烂掉,“不敢挠”是指不要随便搅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就是要人尽量无为而治。老子讲:“太上,下而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意思是说,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只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人民亲近他并称赞他;再次一等的,人民害怕他;更次一等的,人民轻侮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就不信任他。最好的统治者,都是那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等到大功告成,万事顺利,百姓都认为:我们是自己如此的。老子描绘出了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道家反对有为,反对以智治国。老子讲:“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人民之所以难治理,是因为他们智巧太多。因此以智巧来治国,是国家的祸患;不以智巧来治国,是国家的福气。老子讲:“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人民难以治理,是因为统治者喜欢有所作为,因此难以治理。 儒家,虽然讲政治,也有从政之心,但不是以政治为职业的专家。他对于政治的见解多偏于理想而远离实际。他面对社会历史的挑战,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希望社会和平过渡,各阶级能够和平相处,共同获益。他想用一个药方救治所有社会弊病—掠夺、冲突、战争、道德败坏,至于君主的权利和国家的统一并非他们的急务。儒家重礼治,德治,构想了一个

儒、法、道家治国方略浅析

儒法道家治国方略浅析 [摘要]中国古代治国思想极其丰富,其演变脉络环环相连,从孔子“以德治国”再到商鞅、韩非主张的法治思想,后又演变为汉武帝“以德、以法治国”并重的思想。唐朝以后统治者则实施"德主刑辅"的治国方针。治国方略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态势。 [关键词]儒家法家道家治国方略思想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极其丰富,其演变脉络环环相连,从孔子“以德治国”再到商鞅、韩非主张的法治思想,后又演变为汉武帝“以德、以法治国”并重的思想。唐朝以后统治者则实施"德主刑辅"的治国方针。治国方略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态势。就治国方略的影响力而言,主要有儒家的“以德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以法治国”。当今中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就是在借鉴古代治国思想的基层上提炼出来的。 一、儒家治国方略 儒家治国方略是“以德以礼治国”,主张以“仁爱”作为德之核心,高度重视伦理道德的价值,重视人格及人际关系的和谐,以达社会有序稳定之目的。 (一)重仁政

何为“仁”?“泛爱众,而亲仁”,“仁者“爱人”。何为“政”?“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仁政就是统治者要以德待民,反对苛政,自己要以身作则,先行仁德,这样才能达到治民安民之目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儒家政治思想体现出用“礼治”对“德治”进行规范,孔子认为“不知礼,无以立也。”而治国则必须“齐之以礼”。他甚至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有通过“礼治”才能达到“德治”的目的。“仁义道德,非礼不成”,“礼者,君之大柄也。” (二)重和谐 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和谐”,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正是以“和谐”为最高目标。“修身”是追求身心的和谐,讲的是个人的身心和谐。这是第一步,是为了能更好地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家庭和谐的途径。先齐家,后治国。在个人身心和谐的基础上,实现家庭的和谐,然后再从家庭的和谐扩展到社会的和谐。“治国”是构建社会的和谐。儒家认为,统治者只有做到与民同乐、与民共苦,做到权为民作用,利为民所谋,做到为政清廉,做到与民和谐共处,做到宽厚为政,才能实现国泰民安的社会和谐目标。“平天下”是最终的和谐,也是和谐的最高理想。“平天下”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后环节,也就是实现儒家的最高理想,即建立“大同社会”。 (三)重富民 儒家非常关注民生,“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

浅谈儒法道墨教育思想的异同

浅谈儒、法、墨、道四家教育思想的异同 摘要:儒、墨、道、法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适应当时社会的思想,分别由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子创立并得到发展。一定的社会孕育一定的思想,且具有一定的相同点和必然的不同点。本文将主要采用文献法,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作用来阐述儒、法、墨、道四家教育思想的异同。 关键词:儒、法、墨、道的教育思想;比较异同 一、儒、法、墨、道四家教育思想的相同点 (一)从产生背景来看,儒、墨、道、法家的思想都是在社会动荡且四分五裂的春秋和战国时期产生的; (二)从内容来看,这些思想无疑都是孔子以及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及庄子,和韩非子的对治理国家的各自的态度; (三)从产生的作用来看,都是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儒、法、墨、道四家教育思想的不同点 (一)关于教育目的: 1、儒家:孔子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推行其政治主张,在政治上主张举贤才,在教育上主张培养“君子”“圣人”“贤人”或“君子儒”“大丈夫”“大儒”等,着力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主,能为实现德治、仁政、礼治的理想而奋斗的人才。 2、墨家:造就“兼士”的教育目的论,主张培养“兼士”“义侠”等,认为要实现“兼相爱,交相利”,只有培养能“以兼易别”的“兼士”,才能建立一个“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公平合理”社会。 3、道家:主张培养“上士”“隐君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即回到自然中去,过者“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方能体悟自然之道。 4、法家:主张培养“耕战之士”或“智世能法之士”,主张以法治国,反对

儒法道三家政治思想对比

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对比 <一> 儒家释儒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 《论语·季氏》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是为宗法性国家提供理论依据,孔子理想的社会模式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大一统的、等级分明的、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他希望整个国家是一个君要爱民,臣要忠君,民要规矩,孝悌忠信,君、臣、民各安其份的统一体。 简而言之,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由此看来,最为耐人深思之特点是在取消政治与伦理之间的差异。其方法为伦理性之方法,与法家以讲严刑峻法为富国强兵之道截然不同。儒家要求人对人类与社会负起当负的责任,“恕”道便是其灵魂,所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此点与道家的适世玩世又大有不同。实际上,儒家思想所持的是人道主义者的态度,注重基本的人际关系。这种独具特色的人道主义中最有力的教义,是"人的标准就是人"。就凭这条教义,一个常人只要顺着人性中的善去行,就算初步奉行儒家的为人之道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礼记·大学》在行政道德上,儒家又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为理想楷模,强调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生活上俭约克己,勤政廉政;礼贤下士,任贤使能;心怀天下,造福于民,“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宪问》),以德服人,使近者悦远者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以德治国思想的逻辑演绎。 <二> 道家循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儒墨道三家浅谈

先秦儒法道三家浅谈 材料与能源学部材料物理一班黄华222014319012010 摘要:先秦诸子百家,儒家提倡“仁”、“义”,尊崇《周礼》,备受历代统治者推崇,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和道德主流。道家注重修身,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复古,力行变革。墨家尚贤尚同,主张无亲疏贵贱之分的“兼爱”。名家注重辩论“名”、“实”关系,主要以逻辑原理来分析事物,是一种逻辑学。兵家是中国古代对战略家与军事家的通称,其思想涉及了统治国家与领兵打仗的多个方面……其中以儒家、道家、法家最为成就、传奇也最受争议! 关键字:儒家、道家、法家、起源、代表人物、影响 一、儒家 1、起源 “儒,柔也,术士之称。”术士,事从占卜、诅咒、祈雨、降神的巫祝。这是儒最早的含义,儒士一种职业。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以便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这种情况到了大变革的战国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人们在崩塌的旧世界废墟上已经依稀看到了冲破旧尊卑等级束缚的新时代的曙光。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 2、代表人物 (1)、孔子 作为儒学开创者,孔子删《诗》《书》,订《礼》《乐》,赞《易》,作《春秋》,通过复兴周朝的礼乐官学传播王道教化。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孔子重视六经是因为看到了六经中蕴涵的先王之道。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政治上,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2)、孟子 孟子被后世称亚圣,主要是孟子发展了孔子“仁术”的另一面“仁政”,孟子根据战国时

浅谈儒法道墨教育思想的异同

浅谈儒法道墨教育思想的 异同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浅谈儒、法、墨、道四家教育思想的异同 摘要:儒、墨、道、法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适应当时社会的思想,分别由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子创立并得到发展。一定的社会孕育一定的思想,且具有一定的相同点和必然的不同点。本文将主要采用文献法,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作用来阐述儒、法、墨、道四家教育思想的异同。 关键词:儒、法、墨、道的教育思想;比较异同 一、儒、法、墨、道四家教育思想的相同点 (一)从产生背景来看,儒、墨、道、法家的思想都是在社会动荡且四分五裂的春秋和战国时期产生的; (二)从内容来看,这些思想无疑都是孔子以及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及庄子,和韩非子的对治理国家的各自的态度; (三)从产生的作用来看,都是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儒、法、墨、道四家教育思想的不同点 (一)关于教育目的: 1、儒家:孔子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推行其政治主张,在政治上主张举贤才,在教育上主张培养“君子”“圣人”“贤人”或“君子儒”“大丈夫”“大儒”等,着力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主,能为实现德治、仁政、礼治的理想而奋斗的人才。 2、墨家:造就“兼士”的教育目的论,主张培养“兼士”“义侠”等,认为要实现“兼相爱,交相利”,只有培养能“以兼易别”的“兼士”,才能建立一个“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公平合理”社会。 3、道家:主张培养“上士”“隐君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即回到自然中去,过者“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方能体悟自然之道。 4、法家:主张培养“耕战之士”或“智世能法之士”,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儒家的“仁义道德”和墨家的“兼爱”等说教,也反对道家的“恍惚之言、恬淡之谈”。要求教育也“服之以法”,以培养“法术之士”为教育目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