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归结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中学时代

一、中学序曲

1、新的起点

⑴中学生活是我们的新起点

⑵中学时代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①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阶段。

2、成长的礼物★

⑴中学生活给了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

①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新的目标和挑战。

②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③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④让我们有机会重塑自我。

⑵如何对待成长的礼物

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二、少年有梦

1、有梦就有希望

⑴为什么少年需要有梦想?

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我们生活更有色彩。

②有梦想就有希望;人类需要梦想,有了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⑵少年应有的梦想是怎样的?

①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②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2、努力就有改变★

⑴对待梦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

有人放弃,将梦想视为一种臆想;有人坚持,将进取变成一种信念。

⑵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少年有梦,不该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

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努力,需要坚持。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努力,要有方法。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每天进步一点点,学思并进,珍视团队合作。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一、学习伴成长

1、打开学习之窗(如何正确认识学习)

(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2)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学习不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3)学习的特点

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身都需要学习。

2、学习点亮生命(学习的重要性)

⑴学习,不仅让我们能过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⑵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⑶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二、享受学习

1、体味学习

⑴学习中有快乐。

⑵学习中也有辛苦。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2、如何学会学习?★

⑴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⑵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⑶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

第三课发现自己

一、认识自己

1、人贵自知(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⑴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⑵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2、多把尺子量自己★

⑴认识自己的途径

①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②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

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③可以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他人评价有助于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⑵自我评价的方法

①自我观察和分析。

②与他人比较。

⑶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①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②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

二、做更好的自己

1、接纳与欣赏自己

⑴为什么要接纳自己

我们每个人在性格、兴趣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随着对自己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自我形象也会越发清晰。

(2)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

①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②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3)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

①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②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

2、我要飞得更高

⑴我们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①要扬长避短。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②需要主动改正缺点。改正缺点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③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做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⑵改正缺点的方法

①具体描述自己的缺点。

②从最容易改正的缺点开始。

③及时肯定或奖励自己改正缺点的努力。

④请一个自己信任的人来协助。

⑤在公开场合做出改正缺点的承诺。

⑥运用自己以前改正缺点的成功经验。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一、和朋友在一起

1、我的朋友圈

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2、友谊的力量(朋友的作用)★

⑴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⑵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

⑶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体悟到生命的美好。

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二、深深浅浅话友谊

1、友谊的特质(如何正确认识友谊?)★

⑴友谊是一种亲密关系。

⑵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⑶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2、友谊的澄清

⑴友谊是一成不变的吗?

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⑵竞争会伤害友谊吗?

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⑶友相处需要原则吗?

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不能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当朋友误入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第五课交友的智慧

一、让友谊之树常青

1、建立友谊★

⑴如何建立友谊?

①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敞开心扉,主动表达。

②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只要真诚待人,我们就有机会找到朋友。

⑵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有哪些?

①面带微笑②记住对方的名字③真诚夸赞④寻找共同之处⑤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⑥保持好奇心

2、呵护友谊★

⑴如何呵护友谊

①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②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③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冲突发生时,可以相互协商,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式。

④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⑵处理冲突的基本策略有哪些?

①保持冷静②坦诚交流③及时处理④勇担责任⑤换位思考

二、网上交友新时空

1、网上交友(互联网成为我们交往的平台)

⑴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它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往圈。

⑵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3、慎重结交网友★

⑴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⑵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例如,对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⑶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⑷网络交往的利与弊(网络交往有利也有弊,我们要发挥网络的利,尽量避免网络的弊)

①网上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但是,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的真实。

②不管互联网生活多么精彩,我们不可能只停留在虚拟的世界中。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为友谊奠定可靠的基础。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第六课师生之间

一、走进老师

1、了解教师职业

(1)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3)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2、风格不同的教师

⑴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原因)

⑵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⑶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进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3、我们怎样与风格不同的老师相处

(1)承认老师的差别

(2)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

(3)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

(4)主动交往

二、师生交往

1、教学相长(师生交往的意义和要求)★

⑴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⑵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⑶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2、亦师亦友(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要求)★

⑴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⑵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

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

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

⑶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我们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3、与老师发生矛盾分歧怎么处理

⑴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⑵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⑶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⑷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第七课亲情之爱

一、家的意味

1、生命的居所

⑴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⑵家与我们的关系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2、中国人的“家”

(1)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2)孝亲敬长: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3)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尊敬、倾听、感恩)

二、爱在家人间

1、体味亲情

(1)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2)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3)家庭结构会因为不同的原因发生变化,但家中的亲情仍在。

2、爱的碰撞

(1)发生碰撞的原因

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2)发生碰撞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3)发生碰撞的影响和化解

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

3、沟通传递爱

(1)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2)接纳和理解父母,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3)和父母沟通的技巧(关注事实、把握时机、留意态度、选择方式、考虑环境)

三、让家更美好

1、现代家庭面面观

(1)现代家庭发生的变化

①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②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③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2)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这些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2、和谐家庭我出力

(1)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这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2)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3)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生的变化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探问生命

一、生命可以永恒吗

1、生命有时尽(我们为什么要珍惜生命)

⑴生命来之不易

⑵生命是独特的

⑶生命是不可逆的

⑷生命也是短暂的

⑸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要感激生命,热爱生命。

2、生命有接续

⑴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⑵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⑶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二、敬畏生命

1、生命至上

(1) 我们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

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又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2)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2、休戚与共(我们应如何敬畏生命)★

(1)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2)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第九课珍视生命

一、守护生命

1、爱护身体

(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2)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3)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2、养护精神

(1)原因: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2)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3)养护精神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二、增强生命的韧性

1、生活难免有挫折

(1)挫折的含义

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遇到的那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2)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

①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②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③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2、发掘生命的力量★

(1)我们需要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2)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3)发掘自身的力量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4)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了解)

①欣赏、培养幽默感

②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

③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

④关心、帮助他人

⑤培养某方面的兴趣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一、感受生命的意义

1、生命的追问(生命的意义)

(1)探索生命的意义是必要的

(2)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②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③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④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2、发现我的生命★

(1)探索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

人生道路。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二、活出生命的精彩

1、贫乏与充盈(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1)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2)生命贫乏的原因和表现:

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限制了生命的生长;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生命日益空虚。

(3)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2、冷漠与关切(彼此关切的原因和要求)

(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生命拒绝冷漠。

(2)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3)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3、平凡与伟大(在平凡的生命中创造伟大)★

(1)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我们要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生命更加绚烂。

(2)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3)平凡的生命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同样可以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4)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最新最全】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二)发展阶段: 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 (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 (2)从色彩角度分析: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 (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4)画家们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块不同质地的石头,找几位同学触摸之后对其质感进行评价,以便更好的理解画家对山石肌理感的表现。 (1)自然山石的幻化——“抱石皴”法。 (2)红日的霞光对画面整体气氛的烘托作用。 学生思考、体验“肌理”的含义。 3、多媒体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作业布置】 结合本课欣赏的作品,谈谈自己对美术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的理解。

2018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下期中试卷

第二学期期中综合素质测试试卷 七年级科学学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类的一切经验和感受中,以神秘感最为美妙,这是一切真正艺术创作及科学发明的灵感源泉。”祝愿你们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对 科学的神秘感,不断追求科学真理,并取得成功!接下来你可以尽情地发挥。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哪种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A.枯黄的树叶落地 B.电铃声传入人耳 C.太阳光照射大地 D.幼苗逐渐长高2.2009年11月17日下午3时许,一片彩云飞快飘过衢州一工地上正在建设中的“名都” 大楼的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这引起了邻近数千人惊慌失措地狂奔。造成这种判断的失误,是由于观察者选用的参照物是(▲) A.大楼 B.地面 C.观察者自己 D.彩云 3.小明以3米/秒的速度匀速骑自行车上学。关于3米/秒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秒钟走过的距离是3米/秒 B.每秒钟的速度是3米/秒(▲) C.每秒钟走过的距离是3米 D.每经过30米所用的时间是10秒 4.耳的结构中,感受声波刺激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蜗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B.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施力,但反过来车对马也有力的作用 C.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有力的作用 D.之所以二力会发生平衡,是因为这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 6.下列物体中,接近30N的是(▲) A.一个中学生 B.一个书包 C.一辆载重的汽车 D.一支钢笔 7.周末,小红和爸爸一起到公园里划船,船桨向后划,船向前进。推动船前进的物体是 A.水 B.人 C.桨 D.船(▲) 8.人的味觉形成的部位在(▲) A.舌 B.味蕾 C.大脑皮层 D.味觉神经 9.在汶川抗震救灾时,用飞机空投物品,物品下落过程中,如果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那 么它将做(▲) A.匀速运动 B.减速运动 C.加速运动 D.曲线运 动 10.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 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新课标第一网 11.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几幅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全一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册 绪言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 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 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教学进度表: 周次课题 1-2周《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1课时3-4周《美术是个大家族》2课时 5-6周《小伙伴》2课时 7周《在校园中健康成长》2课时 8周《我们的风采》1课时 9周《有创意的字》1课时 10-11周《精美的报刊》2课时 12-13周《描绘我们的校园》2课时 14-15周《设计我们的校园》1课时 16周《实用又美观的日用产品》1课时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作业布置】 结合本课欣赏的作品,谈谈自己对美术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的理解。【教学反思】 1、《江山如此多娇》这幅作品到底美在哪? 2、今后欣赏美术作品从哪几方面着眼? 第二课美术是个大家族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学科特征及美术的主要门类。

过程与方法:掌握美术作品中不同门类所涵盖的种类和代表种类的风格特征。了解美术作品除了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外,还是兼具使用功能的艺术门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美术作品正以形象化、直观化的特征证明着人类社会和文明的进步,提升着人们的生活品味,促进着世界多元化的传承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特点及区别,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 难点:掌握学生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总课时:第2课时)

新人教版_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总课时:第3课时) 第二课时:(总课时:第4课时)

【作业布置】 用线造型的方法画一幅人物肖像画,并表现出其相貌特征。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学习人物脸部的比例、表情特点、以及人物头部的基本形等知识,以及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等。让学生明白人物头像写生的意义,人的形象最为生动完美,又富于动态、表情和个性特点的变化,因此,惟妙惟肖地画好人物形象也就是最为困难,需要较强的观察力、理解力和较高的素描技巧。人物头像的写生练习是获得这些能力和技巧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二课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认识人体比例基础知识,观察和表现人物形象特征和动态特征,初步了解人物题材绘画的一般创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通过赏析画家的优秀作品进行再一定场景中以成组人物及情节表现一定主题的绘画创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提高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和感觉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关系、人体运动时重心及人体的动态。 难点:运用速写的方式表现身边的小伙伴。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人体站坐速写示范图 【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总课时:第5课时)

【作业布置】 运用所学的知识,用速写的方法表现身边的伙伴。 第二课时: (总课时:第6课时 ) 【作业布置】 选取学校生活的一个活动场面,用速写的方法来表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科学计数法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科学计数法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感受大数,再次认识到可以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对大 数进行描述,并能够利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它 是上一节课内容的继续,又是以后学习较小的数的科学记数法的基础,因此本小 节的重点是科学记数法的概念,难点是如何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较大的数。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100万有多 大等内容,这节课进一步学习大数的表示——科学记数法。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数据搜集体 验活动,感受到了大数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 2、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3、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1、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 2、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感情感与态度目标: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用科学记数法方便、简洁地表示大数,感受数学的简 洁美。 3、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大数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培养 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培养节约、环保等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导入问题 上一节课我们借助于生活中熟悉的实例认识了100万有多大.那么生活中还有没有比100万更大的数呢?我们看下面几个数据. 出示投影片 (1)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000000人. (2)太阳半径约为696000000米. (3)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 (4)地球离太阳约有1亿五千万千米. (5)地球上煤的储量估计15万亿吨以上

人教版 初三化学教案 上册全套

绪言 【教学目的】 1.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来判断一些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总结、应用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试管,铁架台,玻璃片,研钵和杵,酒精灯,坩埚钳,镊子,石棉网,单孔橡皮塞,导管,玻璃棒,烧杯,药匙,棉手帕,火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高锰酸钾,浓硫酸,70%的酒精溶液,胆矾,水,镁带,碱式碳酸铜,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表演魔术) 1.“顿变鲜血”(氢氧化钠溶液使无色的酚酞变成红); 2.“魔棒点灯”; 3.“烧不坏的手帕” 学生对此会感到神秘、奇怪,然后引导学生去看书上提出的几个为什么。 讲述: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许多类似的问题,而这些有关物质及变化的问题在化学课里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因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强调:做以下实验时注意三个方面的观察:

1.变化前的物质 2.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3.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讲解: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2:胆矾的粉碎 边演示时边介绍仪器名称、使用方法等。 讲解:蓝色块状的胆矾研碎后变成蓝色粉末状的胆矾,也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3:镁带的燃烧 讲解:镁带的颜色、状态,燃烧时发生的主要现象: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演示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讲解:碱式碳酸铜由绿色逐渐变黑,试管壁上有水珠,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产生。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实验1、2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叫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变化; 实验3、4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的物质,这种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的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除了生成其它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叫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化学变化。 小结: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本质区别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全册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二)发展阶段: 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 (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 (2)从色彩角度分析: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 (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4)画家们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块不同质地的石头,找几位同学触摸之后对其质感进行评价,以便更好的理解画家对山石肌理感的表现。 (1)自然山石的幻化——“抱石皴”法。 (2)红日的霞光对画面整体气氛的烘托作用。 学生思考、体验“肌理”的含义。 3、多媒体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作业布置】 结合本课欣赏的作品,谈谈自己对美术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的理解。

人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总结填空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是研究各种,并寻找它们的学问。如牛顿发现了瓦特发明了。而这些都源于对身边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究,所以从身边的问题着手就能进入科学世界。 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 1、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请填出下列仪器的用途: (1)试管架:(2)试管: (3)停表:(4)酒精灯: (5)显微镜:(6)天平: (7)量筒:(8)刻度尺: 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和。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 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主单位是。较大的还有,较小的还有。 3、长度单位的换算:1千米= 厘米、1米= 微米= 纳米 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1纳米= 米 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1)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2)看正确:视线与尺垂直。(3)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4)记正确:数值一定要有单位。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5、一些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 (1)累积取平均值法:得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和的方法间接测量。例:测纸厚、细铁丝的直径、一枚邮票的质量。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曲线从一端滚到时另一端时,记下轮了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 X 圈数。例:操场的周长。 (3)化曲为直法:测一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起点处,逐步沿着曲线旋转,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的标记。拉直棉线量出标记到端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的直径。 6、体积是物体的大小。体积的主单位是:,较小的还有、 等。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和。 7、体积单位的换算: 1米3= 分米3= 厘米3,1分米3= 升= 毫升 1毫升= 厘米3= 升 8、体积的测量: (1)液体的体积:。 (2)规则的固体: (3)不规则的固体: 排液法(适用于沉且不吸水): 针压法(适用于浮且不吸水): 悬挂法(适用于浮且不吸水): 包裹法(适用于沉且吸水): 9、量筒的使用方法:首先要注意量筒的测量范围(量程),量液体时量筒应放平,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

最新版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整套教案图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九年级化学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材分析: 在小学自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现在作为一门独立的“化学”猝然客人类似学习,大家会提出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绪言从大家的亲身感受,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引导大家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科学,它们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化学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思路: 教材创设了一些情景,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了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要仔细地阅读认真的品味,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这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价值,建立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中考分析: 本课题重点引入了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这是学习化学必须弄清楚的最基本知识,并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是中考必考的重点。中考热点为化学研究的对象、作用及发展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元素》精品教案

课题3 元素 教学目标 情景导入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是一种主要成分为葡萄糖酸锌、蔗糖、纯化水的口服液。用于治疗缺锌引起的营养不良、厌食症、异食癖、口腔溃疡、痤疮、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这里的锌指的是单质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在药品或食品标签上见到。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元素 提出问题 1. 一种元素是不是只有一种原子? 2.元素和原子是什么关系呢? 3.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不变,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元素的相关知识。 归纳总结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对元素含义的理解 (1)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H2O与NH4+,H2与He质子数相同,就不是同种元素。 (2)定义中的“一类原子”不能说成“同种原子”。“一类原子”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定相同的原子。 (3)元素概念中的“原子”既包括中性原子和离子,如Cl(原子)和C1-(离子)都是氯元素。 3.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肯定不变。 4.元素的种类及分布 (1)种类:①金属元素②非金属元素③稀有气体元素 (2)地壳中各种元素按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其他元素。 (3)生物细胞中居前三位的“氧、碳、氢”元素。

5.元素与分子、原子、离子间的关系 知识拓展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即讲种类,又讲个数。 探究点二元素符号 提出问题元素符号如何书写,又表示什么含义?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表示方法: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C、K、S等。 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即“一大二小”如Na、Mg、Cu等。 (2)元素符号的含义: ①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②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一种物质。 ③元素符号前面添加上数字时,只能表示多个原子,不能再表示该元素。 探究点三元素周期表 提出问题 元素周期表是按什么编排的呢?有没有规律?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和元素周期表讨论归纳。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归纳总结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结构 (1)在元素周期表中,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用不同颜色做了分区。(2)横行(周期) 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代表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3)纵行(族) 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每1个纵行叫做一个族,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所以有16个族。 (4)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每一格均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归纳总结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板书设计 课题3元素 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0-4章知识点汇总 第0章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2、学习科学的方法有观察、实验、思考。其中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收集和处理事实依据②提出问题③作出假设 ④实验,调查,收集证据⑤检验假设⑥合作交流 4、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制单位为米,符号m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之间的换算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 长度测量的步骤:①观察刻度尺:⑴零刻度线⑵最小刻度值⑶量程⑷单位 ②选正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尺。 ③放正确:有刻度的一遍紧靠被测物体。 ④看正确: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⑤读记正确: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后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 位组成。 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可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有①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实验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其中③ 是我们实验室常用的减少误差的方法。 5、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温度计,测量体温的温度计为体温计,两者的原理都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 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①被测温度不得大于温度计的量程。②充分接触被测液体。③待温度稳定后读数,不得拿出读数。④读数方法与刻度尺近似(不需估读)。 体温计的构造特点:①下端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玻璃管(温度计可以拿出来读数的原因)。③外形是三棱形。

初三化学上册人教版教案(精品)

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课题分析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起始学科,而本课题又是化学的第一课题,能否上好这一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也感受到许多美好的愿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而是要靠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逐步实现的。由此产生了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教材抓住这种情感,导出了“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并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化学的魁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不同于以往教材中的绪言课,属于非知识性教学,其编写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生活走进化学。这就为教师创设了较大的教学空间和教学自由度。教学中,建议通过趣味性实验、图片、影像资料、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等创设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从而产生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加深对化学的了解。 设计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做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看书上的彩图,感知到化学真奇妙→学生看录像带,初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带着问题,学生看书,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与化学有关的例子。初步感知“观察”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性→假设“没有化学”,让学生预测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进一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指导化学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科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科学复习提纲3 第一章:科学入门 一概念汇总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一门学科。 学习科学的方法:观察和实验 常用的实验仪器有:试管、试管夹、天平和砝码、酒精灯、显微镜、电压表、电流表、停表、玻璃棒、烧杯、量筒、量杯、刻度尺、胶头滴管等等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在科学实验中,常常用一些测量工具来对物体进行测量,同时还要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长度的国际标准单位是“米”,用“m”表示1千米=_____米1米=_____分米=_____厘米=_____毫米1毫米=_____微米=_____纳米 初中主要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近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种以长度单位为名称的技术叫做纳米技术。 认识刻度尺,就是认识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量程以及分度值。 体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用m3表示,液体体 积的常用单位升(L)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形状规则的固体体积测量用刻度尺,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用量筒,采用排水法。 长方形的体积=长╳宽╳高圆的体积=底面积╳高

液体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凹面中央最低处相平。读数时如果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教学大楼的一间教室的体积大约是200米3 怎样用普通的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一百张纸的厚度,然后除以一百,(注意两页为一张纸) 如何用刻度尺测量一根长而细的金属直径?把细金属紧紧的在钢笔上绕20圈,用刻度尺量出长度,除以20。 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由倒数第二位决定。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水银温 度计、煤油温度计,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摄氏温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分为1℃,如人的体温(口腔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4.7 ℃”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0℃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温度相同) 温度计正确使用方法⑴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碰容器底、壁,⑵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⑶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平。(4)使用时不能超过量程。 体温计测温范围35℃~42℃,最小刻度为每小格为0.1℃,可离开人体读数,因为有一段很细的弯管,所以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玻管段用力下甩。

(完整版)2017九年级化学上册基本概念总汇(人教版)

XX九年级化学上册基本概念总汇(人教 版) 1、(2页)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7、8)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3、(27)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由不同种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 4、(27)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 、(3)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多变一) 6、(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7、(36)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察觉的反应,叫做缓慢氧化。

8、(38)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一变两不变) 9、(38)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10(39)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一变多) 11、(47)化合物:组成中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12(47)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 13、(2)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原子的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4、(6)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1、(71)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质量(符号为Ar)。 16、(73)元素: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整套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上册 科目:化学 年级:九年级 教师: 马边第一初级中学

教材分析: 在小学自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现在作为一门独立的“化学”猝然客人类似学习,大家会提出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绪言从大家的亲身感受,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引导大家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科学,它们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化学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思路: 教材创设了一些情景,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了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要仔细地阅读认真的品味,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这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价值,建立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中考分析: 本课题重点引入了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这是学习化学必须弄清楚的最基本知识,并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是中考必考的重点。中考热点为化学研究的对象、作用及发展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新人教版_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总课时:第3课时) 第二课时:(总课时:第 4课时)

【作业布置】 用线造型的方法画一幅人物肖像画,并表现出其相貌特征。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学习人物脸部的比例、表情特点、以及人物头部的基本形等知识,以及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等。让学生明白人物头像写生的意义,人的形象最为生动完美,又富于动态、表情和个性特点的变化,因此,惟妙惟肖地画好人物形象也就是最为困难,需要较强的观察力、理解力和较高的素描技巧。人物头像的写生练习是获得这些能力和技巧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二课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认识人体比例基础知识,观察和表现人物形象特征和动态特征,初步了解人物题材绘画的一般创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通过赏析画家的优秀作品进行再一定场景中以成组人物及情节表现一定主题的绘画 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提高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和感 觉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关系、人体运动时重心及人体的动态。 难点:运用速写的方式表现身边的小伙伴。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人体站坐速写示范图 【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总课时:第5课时)

【作业布置】 运用所学的知识,用速写的方法表现身边的伙伴。第二课时:(总课时:第6课时)

选取学校生活的一个活动场面,用速写的方法来表现。 【教学反思】 人物速写,是在较短时间内概括而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形象和动态的一种绘画形式, 其任务是迅速捕捉人物的形象特征、运动姿态和生活情趣。一般是以线造型,强调 简练、概括、生动的笔法。是为绘画创作搜集素材最为常用的手段。 第三课我们的风采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学生装的基本知识,学习学生装的设计。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学生装设计的了解、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 学校的情感,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装设计的款式及特点。 难点:学生装的设计及绘制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总课时:第7课时)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色、味、态、密度、硬度、 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腐蚀性、毒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 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 不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水多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各种常见仪器: (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 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 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滑) (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3)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 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 对物质加热用外焰 (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 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可对人。

七年级美术上册

七年级美术上册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第一单元教案 单元总目标: 1、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2、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单元课时:本单元分2课时教学。 活动安排: ◆观赏与描述: *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的性质和情节?*你对作品所表现的劳动场景有什么感受? *你对作品中人物的劳动心情和态度有什么感受? ◆分析与研究: *你对这些作品和作者知道多少?*你了解作品的时代和社会特点吗?*你能不能想像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要表现的主题? ◆讨论与解释: *你从这些表现人类劳动的美术作品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审美感受?*不同的人物对劳动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感情? ◆体验与评价: *你对人类劳动的意义有什么体验和联想?*你对“劳动创造世界”有什么体会和看法? 活动一 1、课题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上) 2、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3、课时 1课时 4、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课件、课外收集表现劳动题材的美术作品、课本等。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钢笔、笔记本、自己收集到的作品等。 5、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 通过欣赏(用课件展示)表现劳动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② 教师宣布本课时教学任务及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要学生注重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③ 学生预习,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认真观察、思考问题。 (2)发展阶段 ① 欣赏、评述《在激流中前进》 ☆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请几名学生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 教师归纳总结: 《在激流中前进》(油画) 作者:杜键,上海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本作品是作者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学习时的毕业创作。为此,作者曾先后到山西禹门口、陕西宁家川等黄河险急渡口体验生活,搜集创作素材。作者以简练的艺术语言,雄健有力的笔触,凝重的色调表现了黄河船工们齐心协力在黄河的激流浊浪中奋力前进的惊险场景。作者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来刻画黄河船工在劳动中所表现的惊人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主要表现在汹涌激荡的河水与般工们沉着稳定的姿态的对比,大面积奔腾而来的黄河浊浪和小船的强烈对比。 ② 欣赏、评述《粮食》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请同学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粮食》(油画) 作者:(苏联)雅布隆斯卡娅,卫国战争后著名女油画家、基辅美术学院教授。 本作品是她青年时期时荣获国家奖的成名作,约4米宽的巨幅作品,表现了苏联集体农庄女庄员在丰收的打谷场上劳动的场面。在夏日的明亮的阳光下,集体农庄女庄员们在堆积如山的金黄色麦粒的打谷场上,紧张而有秩序地劳动着。女庄员们兴奋的笑脸和欢快而有节奏的动作,充分显示了经过战争洗礼后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